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管理学案例

公共管理学案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30 15:29: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管理学案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管理学案例

第1篇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案例教学完善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是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人才的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国外近几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专业实践的教育与培训的诸多领域,如法律、医学、商学、公共管理、教育,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对公共管理这样的新兴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就成为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910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哈佛的案例教学极为注重启发、讨论与互动,强调把现实问题带到课堂、把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1]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其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学方法走向的成功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的管理人才方面,它具有独到的功能和效果,受到管理界、教学界的重视、支持和欢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人际技巧提高、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等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那么,什么是案例教学方法呢?

关于案例教学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特定教学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技巧。”[2]P45与传统教学的单一讲授方式、教师独自选择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控制等方面不同,案例教学方法具备如下特点[3]P47:1.教学以讨论为基础;2.学生知道得多,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学识负责;3.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中间互相交流;4.通常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而且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资源提供者处于次要地位;5.总的目标是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评论性的、分析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队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能够适应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改革实效化的需要。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基本理论并不晦涩难懂,难就难在如何权变的应用理论上,只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明白。所以引入案例教学对我国高校管理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其次,案例教学能够适应公务员考试与公共管理教育职业化的需要。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进一步规范化,具有了更强的筛选与鉴别作用。此外,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有较强的进入公共生活的择业诉求。为了适应这两方面的需求,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为契机的教学模式转变必须关注公务员考试及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的培养。[4]再次,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加强学界与政界的联系。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会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更新。透过案例,可以大致了解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现有理论的薄弱和不足之处,从而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同时,通过学界与政界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提高公共管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政府部门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存在的误区

首先,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的一次深刻变革,他们认为,“案例”就是“例子”,举例说明某个知识要点就是案例教学,而没有真正转换教学思维,也就不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不会使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有的教师则认为“案例分析”是一个专门的课程,可以通过开设一门“行政案例学”课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案例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不一定有效。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无法替代社会实践,学生们通过交流不成熟的意见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其次,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的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不愿主动学习、不愿参与讨论的惰性。另外,我们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尤其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无形影响,很多学生即便对讨论的问题有想法也羞于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再次,案例收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共管理研究还不深入,我国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教学仍然采用老套的“灌输式”教学,以“两教(教师、教材)为主体,“耳提面命”式地向学生讲授单纯的概念和课程逻辑体系,而对案例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滞后,尤其缺乏适用、规范、本土化、针对性强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案例,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在公共管理的案例教学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所谓“三多三少”,即: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

三、完善案例教学方法的对策

1.建立和不断优化案例资源。开展案例教学首先要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案例资源,建立一个各教学单位可以共享的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有必要成立案例搜集制作组,建立具有相应社会性的案例专门研究机构以形成稳定的案例工作队伍,明确任务,专门负责对外的实际调查,搞好和政府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关系,以期比较容易地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构建全面而准确的专业案例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提供案例源。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一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制作案例。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共管理案例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指导性,又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加贴近实际的素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公共管理的研究人员,形成稳定的力量,组成业务网络,建立起各研究单位可以共享的公共管理案例库。比如,美国早在1948年就由纽约卡内友公司资助,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撒拉克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组成了公共行政案例编写委员会,研究成果由各大学分享。

2.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案例。要有效地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其前提是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在案例选择过程中,为确保案例的典型价值,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案例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目的。要充分考虑到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选取的案例要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针对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比如在“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教学中,我国“大部制改革”就十分引人瞩目;其次,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所选案例必须是反映公共管理实践某些或某类情形的代表性事例,最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内涵具有普遍意义,内容真实可靠,可信度高,通过对其分析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公共危机处理”这一主题下,“911事件”、“抗击非典”、“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出租车司机罢运”、“农民工上访”等问题导向明确且较具代表性的个案就很易备受关注,具有典型意义。再次,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开放性与挑战性,能够引发不同的观点、思考和争论,能够对分析者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形成一定的挑战,使得这些能力经由不断磨炼而得以加强。

转贴于   3.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配合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案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高度的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目的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案例教学不仅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与传统教学不同,而且要求与一定的物质安排相适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配合案例教学必然是未来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选用声像结合的案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富于动漫色彩的课件,辅之以适当的背景音乐和短片,能够创造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公共行政管理学科知识和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帮助,可大大提升课堂的直观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受启发。现在国外甚至于已有学校尝试租用卫星通道,进行远距离乃至跨洲的案例讨论与学习。这预示着,未来的案例教学将是“无缝式”的,案例教学传统上被划分为学习者先独自对案例作分析,继而以小组和全班的讨论这样一种学习环节的界线将逐渐消失,学习将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4.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案例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案例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谓教师、学生和案例三者积极互动,就是强调教师以案例为主要素材,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情怀影响学生,以情带学,以平等的姿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案例的分析和研讨。教师要做导演、主持人、组织者,而不要做演说员、评论员、仲裁员。其次,完善案例研究,加强案例写作。案例教学法须以高质量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唯此才能真正高效地展现“问题”中所涵的冲突,发掘更多的洞见,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奔巴萨特等方法论学者指出,案例研究要注意的程序是:(1)研究主题与目的的确立;(2)分析单位的设计;(3)单一个案或多个案的研究设计;(4)选择对象的研究设计;(5)资料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5]P396再次,借鉴国外做法,积极开展高校与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合作,聘请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具有丰富的政府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老师,传授公共管理中的实践经验。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品牌教授、“大腕级”骨干教师多数有从政的经历,有些人担任过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一些人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经济、公共政策和国际事务等方面的高级顾问或助理,大多是毕业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他们从政经验丰富,社会声望高,学术功底扎实,影响力大,特别是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防与外交等方面见多识广,研究成果丰富。

5.注重评估,建立案例教学效果测评系统。

课堂案例研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成。因为与传统课题教学相比,案例教学中开放式的讨论虽然更能激发学生的智能和各种技能,但缺乏客观的评价依据,增加了教师评估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难度。因此,跟踪研究教学实践,注重教学评估意见的收集和反馈,建立与案例教学方法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每次课后,教师应及时召集学生针对本次课堂案例教学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反映,以便为案例教学的改进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对学生的负责和鼓励程度、课堂上的主要观点和看法的清晰程度、课堂讲授与自由讨论之间的平衡程度、教师的优缺点、案例及阅读材料的质量等情况向每个学生分发征求意见表并及时收集整理反馈,督促有关教师做好改进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2][3][美]小劳伦斯·E.列恩著.郄少健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工商管理专业 案例教学法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27-02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定位不明确问题日益突出。为强化办学特色,实施“异轨竞争”(许祥云,2008),一部分科研实力较弱的本科院校提出并践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会学习的“应用型人才”(陈盛,2007)。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企业等组织从事职能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郑春华,2008)。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除了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体系并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任教师已在课堂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对于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际推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不足,本文拟探讨其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推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在模拟真实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其中包含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说服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等,并极大地丰富学生关于各行业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管理权变论的理念。具体来说,案例教学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管理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以一系列来自于实际和具有高度仿真性的案例,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接近于社会实践的真实而具体的管理情景(陈德智,2005)。具有高度仿真性的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凌乱的、隐含的和不完全的。案例教学迫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把重要和不重要的事区分开来,并学会在缺少足够和必要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正确而果断的判断。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团队的有效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同时学会聆听和说服别人。从态度与世界观层面上,全面打造学生的沟通及说服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效率提升能力(陈树文,2006)。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案例教学与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参与对于他们学习并理解管理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课前需要认真准备,查阅文献,构思和拟写发言提纲;课堂上应该积极参加小组和班级讨论,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珍惜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课后需要进行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是学生再次进行独立思考并锻炼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

二、面临的阻碍因素

1.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严重制约了他们驾驭案例的能力。根据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及意义对相关的新的知识进行的积极的处理(再构),并且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对相应的观点、技能和思维等的整合(王沛、康廷虎,2004)。基于这样的逻辑,学生在学习案例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缺乏充分理解案例内容的知识基础,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

2.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普遍偏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任教的多数管理学教师取得的是科学学位,而且来自名校的比例不高,这就导致他们在读书期间几乎没有机会获得正规的案例教学训练。因而,他们完全是通过自我摸索来领悟案例教学要领的。此外,这些教师通常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部分老师的实践经验甚至与学生差不多。这些因素使得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领会不深、方法运用不当、对案例课堂讨论的组织不力。

3.缺乏反映中国国情特别是地方特色的好案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多采用来自国外或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案例。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环境的差异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上的差异,国外案例对学生没有亲切感,难以和学生今后的管理工作联系起来;而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案例在规范性方面与国外案例尚存在差距,并且,其采集的样本企业多是国内知名企业或其他地方的企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学生特点使得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当地的中小型企业工作,这就导致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案例不一定是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

4.领导和教师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哈佛和毅伟等知名商学院之所以在案例教学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学院领导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很高,还因为拥有一批热衷于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教师。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领导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在发展思路、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考核、资金支持以及机构建设等方面没有给予案例教学法足够的重视。

5.民族文化特征使得案例教学法在中国遭遇某种程度的“水土不服”。案例方法首创于美国,它产生于美国或西方的文化或历史传统的特定的背景中,因此,我们发现案例方法强调个人主义、推理的力量、论辩和自我表现,以及质疑权威和官方观点的愿望(小劳伦斯・E.列恩,2001)。依据霍夫史蒂德的研究成果,中国在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美国。这使得中国学生一般不会在公开场合挑战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学生往往不太适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获得的主动性,而教师也不大适应部分地丧失主动权和掌控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文化特点导致中国课堂上的案例教学缺乏效率,甚至使得实际执行的模式与哈佛等院校所倡导的标准案例教学法大相径庭。

三、对策与建议

1.从领导和制度上重视案例教学。相关领导需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对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以及院系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案例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整合学校和地方资源,从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案例采写、编辑与整理,案例查询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与其他机构的联络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考虑从物质和精神上激励教师从事案例的教学、研究和编写工作,制定正式的办法来计算案例编写方面的工作量及相应的报酬。

2.大力提高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素养。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并习惯于这种教学法。一个教师从不熟悉到熟悉案例教学,至少要花二三 年的时间(史美兰,2005)。因此,必须鼓励教师赴案例教学开展得较好的国内知名商学院甚至国外名校进修相关课程,资助相关教师参加案例教学法方面的培训;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教师去企业从事一段时间的实际管理工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管理学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并且,要大力推动相关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仅靠教师的单独摸索是难以构建一支合格的案例教学队伍的。

3.力所能及地开发一些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管理案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决定了它们应该植根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之中,从各院校各专业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需求的实际出发,制定富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刘国买、许德仰,2008),从而培育出当地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然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学案例选用的或者是西方企业的管理实践案例,或者是国内大型企业的经营案例,难脱教条主义的讲授模式。探索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学案例,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解决高校与企业在合作办学中存在的矛盾,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马俊苹,2007)。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企业案例。

4.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得益彰。实践教学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构建由课堂实践、模拟实训、课外工作实践和校外实习四大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可以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丰富并改善学生用以理解管理案例的知识基础,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挖掘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

收稿日期:2011-07-29

作者简介:周俊(1978-),男,安徽庐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战略管理与国际商务研究。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0-41.

[2]陈德智.管理案例编写与教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5-36.

[3]许祥云.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施“异轨竞争”的理性选择[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2):1-4.

[4]陈盛.应用型本科人才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1-6.

[5]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8-70.

[6]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7]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5):17-21.

[8]刘国买,许德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131-134.

第3篇

2020年度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力度,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无安全事故发生,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一、制度保障,职责明确

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有关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深刻认识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我们成立了以XXX为组长,XXX为副组长,XXX和安保组教师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指导检查,督促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了保卫工作、实验室管理等安全规章制度和集会、大火、地震学生疏散应急方案,针对我校实际,还制定了《XX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和《学生安全公约》。

3、健全安全责任制。校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为学校安全直接责任人,学校与各年级主管领导、班主任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自上而下构筑起“分级管理,分层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要确保安全,根本上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校把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按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课时和教材都落到实处。一方面,我们用学校广播组织学生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精神;对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有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另一方面,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对学生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电防雷、防食物中毒、防病、防火、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还请关工委来校做安全教育报告,还请派出所的刘指导员做有关防“黄、赌、毒”的实例安全教育。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再一方面,对于近期的校园突发事件,在本学年度,我们专门成立了学校安全保卫小组。对学校的保卫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防范活动,配制防范工具,制订防范措施。我们通过黑板报、学校广播、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还组织班主任进行学习,要求各班主作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卫生、预防、安全等教育。对有异样状况的及时处理,对外来人员采取登记手续,来访出入都有记录备案。学校还安装了电子眼闭路监控录像,把校园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落实措施,确保安全

1.落实学生安全疏散措施。放学时,能落实轮值领导、老师负责看管,指挥疏散,维持学生有序离开,防止挤压事故。学校集会举行活动,落实专人指挥进场和退场,确保学生上下楼梯安全无事故。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安全管理,防微杜渐,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我校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健康状况,每天清洁食堂,保证食堂卫生清洁;严格把好食堂货源采购关,实行定点、定人采购,从未进购“三无”食品或过期变质等伪劣食品的发生;严格食品加工操作过程,生、熟食品分隔存放,餐具消毒符合要求;禁止非食堂人员随意进入食堂,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教育,增强其责任心、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措施到位,确保了食堂卫生安全。

3.落实消防安全工作措施。对学校、食堂、办公室、宿舍中的燃气加强检查,使用打印监察编号的合格气瓶,防止漏气、爆炸事故发生。配备灭火器材;督促后勤部门对用电线路、教室电风扇经常检查,发现问题用时到更修。配备疏散方向标志,保证通道畅通无阻,确保遇到事故(地震、火灾等),师生能有序安全疏散。

4、加强保卫工作。学校成立了由行政领导、骨干教师、保卫人员组成的安全保卫小组,定时接交保卫轮值工作,分工负责,学校全天24小时有人保卫,确保了师生财产安全。

5.落实安全检查监督、考核验收措施。我能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安全工作检查,将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带领、组织、督促有关人员每日、每周、每月进行安全工作检查,掌握安全工作动态,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平安。在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的人员,能依照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安全工作业绩显著者,给予表扬奖励。

在近一年时间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实施上级有关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文件精神,努力搞好我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

附:2019年度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1、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无小事,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落实。

2、学习贯彻执行上级部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按上级的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群防群治。除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外,还要求家长认真督促子女的安全情况,把安全工作从校内做到校外。

4、加强纪律教育。切实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纪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文明意识教育、荣辱观教育,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了,就会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第4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2021]2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的提高。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为学生减负,制定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二、实施的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坡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和节假日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⑴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A、B、C、D等级别。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⑵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⑶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给予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重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⑷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跟学校密切配合,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给孩子创造条件,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教研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教导处要定期进行作业检查,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周末与节假日,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

四、加强监管,优化作业管理的保障措施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建议

建立和完善教学档案,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考察一个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记录学生成长学习过程、记录教育教学改进和提高的重要载体。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务管理。教务管理主要包括: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对教学工作的年度安排,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进度安排以及教学安排,教师队伍集中学习及分散学习的安排计划,各类教学活动的安排及记录,学校年度工作总结,与学校日常管理活动有关的图片和影像等资料,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编制的教学资料,年度考核及教学测评结果等,学校教学工作相关各类资料。

2.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包括:教师备课笔记,教师上课情况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教师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及学习报告等,定期组织学科教研组教学交流记录,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评比及获奖情况记录,实验室、图书馆使用情况记录,各种文体活动情况记录等。

3.学生档案。学生档案主要包括:新生录取情况,学生毕业升学去向记录,毕业证、竞赛证明等证件影印件留存,学籍注册,每年学生学籍变动记录,学生教学质量检测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各类考试成绩记录,学生评优记录,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及文体特长,学生干部及党员团员名册等。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思想认识不够。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的归档整理过程当中,仅仅将一些有形的资料,如教学的相关文字资料、教师备课的记录等,简单地进行整理,之后堆放在一个角落里面束之高阁,没有再进行科学、系统地整理。甚至有些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教学档案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摆设,往往是在上级下发专门通知要进行检查的时候,才匆忙补齐,很难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

2.管理方式落后。目前,在教学档案的收集、汇总、整理等各个环节,一直沿用以前的档案管理方式,很多学校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需要和教学安排,对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大多数情况下,为管理档案而管理档案。这样的管理思想,直接导致很多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停留在档案盒加日记本的阶段,一些现代的特别是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和方式没有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3.人员队伍难以满足需要。随着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和提高,以及档案利用要求的更加严格,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水平和熟练掌握程度的要求也大幅提高。但是,目前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中,一方面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是从教学一线退下来的,年龄偏大,对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专业理论熟练程度不高,掌握内容不全面,难以胜任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受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影响,很多时候沿用以前的方法,没有积极地进行创新,造成档案管理成了一成不变的工作。同时,档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梯队,也是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提高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

1.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学校的主要管理者,要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做到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设备的保障上,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和进行。

2.推进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积极学习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对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善于运用新思想分析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老难题。特别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以全新的管理思想促进教学档案管理上一个更新的台阶,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提高,使教学档案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3.着力提升教学档案管理队伍素质。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之前,要根据学校建设需要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合理制定档案管理人员引进培养计划,确保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各项工作要求,要结合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时代特点和技术要求,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梯队建设,构建合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从根本上打好教学档案服务学校管理的基础,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教学档案管理是强化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记录学生成长经历的重要载体。学校要更加重视教学档案的作用,采用更加高效、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档案管理方法,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档案资料支撑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作者:马银凤 单位:新疆林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斌,魏扣,马晴,吴琼,吴向波.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评——基于2002-2012年中国期刊文献的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

[2]W.JamesPopham.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案例教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近年来,案例教学法成为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以案例教学法为突破口进行,建立一套更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从美国大学法学和商学课堂中发展而来,强调将现实问题进行典型化和文本化处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辨、表达、争论等实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研究学习。案例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善于高效率、系统性地传授理论知识,将案例以例证引证、阅读材料、课后思考题等形式穿插在讲授之中,为理论学习服务。案例教学法虽然强调以案例为中心,但必须以专业知识功底作为基础,脱离理论传授则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终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应用应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知识学习的支撑和拓展,又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锻炼。案例教学法将课堂变为舞台和平台。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自我表达,因此热烈、活泼、自在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进入案例情景,将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汇、视角的互补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后,教师的功夫在主要在课前,对案例选择、情景设计、参与形式、知识概要等进行预先设计,而课堂上更多进行观察、引导和激发。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强烈的实践导向是公共管理学的固有特征,应用案例教学法更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基础上建立的,交叉融合了行政学、企业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体系。融合交叉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容纳大量经验性材料和经典案例,而这些材料和案例中往往包含复杂多样的子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以多学科视角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因此,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宏大学科视野。

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强调学生对产业、行业、职业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搭建起学生与公共部门间交流学习的桥梁。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黄淮学院设定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行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共企业及工作人员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和再现相关机关单位的工作实践,能够让学生最快地接触行业职业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设定了“读、写、说、辩、研”等五项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必须围绕这五项目标,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资源、形式方面进行探积极索。

(一)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围绕理论知识模块,更重要的是与大学生科研立项、挑战杯、社团志愿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在“公共物品”知识模块中设计“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专题,通过课前准备任务,引导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同学分享经验和问题,实现案例教学。教师则通过“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的公共物品性质、供需状态、供给形式等进行团队讨论,最终通过社团志愿活动策划、小论文等将讨论转化为学习成果。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可以由强调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锻炼,实现课下学习———课堂模拟的翻转。公共管理学包含的技术、方法、策略等知识模块内容适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课下学习理论———课上学习技巧的形式升华学习效果。例如,在“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模块中,关键概念、核心原则、基本策略主要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完成。课上以创设“小区垃圾成祸害”、“青岛大虾宰客没商量”等情景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以小组扮演特定的角色,依据角色立场进行跨小组互动,合作探讨问题解决的关键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引入校外专家和校外项目,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公共管理学涉及行政机关管理、事业单位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此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参观走访、项目合作、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自2015年始,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先后与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为案例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公共管理主体”知识模块教学中,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在2015年秋季学期邀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校内开展专家讲座,以民政工作实践案例为视角讲解行政机关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2016年,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项目,将项目策划、宣传、组织等项目实践经验带回到课堂进行总结提炼,实现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利用开发微课视频的形式补充课堂教学。一个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结合案例将关键概念、难点问题、热点话题深入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在增加学生的多媒体展示环节。定期开展课堂演讲、读书分享、社会调查成果展示等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分享、互评学习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案例教学法

(一)对课程教学阶段进行重新设计

为了促进案例教学方法达到理想效果,教学内容的重构必须结合教学阶段再设计。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设置有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环节,将两个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首先,教学进度设计应该“松紧结合”,讲授理论知识模块后及时进入相应的实践案例教学项目,一个单元模块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要相对平衡,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其次,一个项目的实践案例教学要完整包含准备(计划)、实施(组织)、反馈(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有准备、有目标、有秩序地参与案例教学活动。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模块教学后随即布置作业,教师公开点评或组织学生互评作业,巩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优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关注课后学习效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反馈的质量有很高要求,因而教师要主动设计、参与、评价课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专业方向、学生特点设计课后学习的内容、方式和进度。其次,教师通过网络论坛、课后辅导等方式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后学习过程,起到领导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学术或实践问题。最后,平时成绩评定可以针对行为或过程,例如提问+作业、课前演讲+阅读笔记、个人情景模拟+课后总结,激励学生认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

作者:王萌 单位: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公共管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现实问题与实践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3(2).

[2]王永明,杨一江,甘月文,丁彩霞,程萍.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失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关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目前在《公共关系学》这一科目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不管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还是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成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资料对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关看法以及建议。

一、我国教学体系中的《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在80年代的时候才被引入到我国的,现阶段其已经经过了引进、误区两个重要的阶段了,并且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很多政府以及企业等各界的人士都非常的重视这门学科,并且很多的组织已经将其纳入到了人员聘用的条件中了。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全国的各个院校也适时的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这样的一门课程。这就对学校的相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带领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是非常艰巨的教学任务。我们对现阶段这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以下分析,公共关系学科是组织为了能够塑造起良好的组织形象,通过相关的传播手段来对公众产生影响的一门重要学科,并且这是一门非常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新兴管理学科。这门学科所特有的性质以及特点就要求对其的教学,不能以传统的“灌溉式”教学为主,而是应该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在公共关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公共关系学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发挥出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教学中为主体的双重性作用。

二、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因为我国公共关系教学的起步比较的晚,所以相关的教学经验也是比较的少,少有的教学经验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非常缺乏实践经验,另外也是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就使得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公共关系的教学中存在以下的各种问题。

(一)教师的观念比较落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思想比较的保守,对公共关系这一学科的认识不足,总是认为其不重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不具备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二)教师在思想认识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碍性。由于这门学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所以很多教师对其并没有充分地认识。

(三)案例教材比较的缺乏。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的案例,没有综合性比较强的案例,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另外,大多数案例都是国外的,我国的案例特别的缺乏,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低。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在学习上对于教师的依懒性非常的强。上课的时候学生仅仅是听教师讲课,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的死板,长期以往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相关的措施研究

(一)注意正反案例的教学使用

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使用才能使得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危机关系”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举出丰田与耐克这两家公司来,两者都是因为在广告方面出现失误,内容欠妥,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面对这样的公关危机两家公司具有一定的危机应对表现和措施,然后教师对两者在处理问题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并用

学生是学习中真正的主人,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逐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教师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提高公共关系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这种让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式并用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以及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一定把握好自己的案例教学中的定位

在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中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的强调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让班级内的学生积极的展开讨论,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之间的讨论,要保证学生们讨论的问题是具有关键性的,不断的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质疑和挑战,逐渐的推动学生分析出正确的问题处理决策。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不能在一边做旁观者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话题;另一方面也不能长篇大论的讲,影响到学生的思路。

(四)加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学

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针对这样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增加实践的教学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是公共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条件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例如,在课堂上,当讲到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技巧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同学当场用所学习的头脑风暴法对整体的活动进行策划,并尽量的策划出一个整体的方案。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营造出非常好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公共关系学》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并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度,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层加大对这一科目重要性的教育力度。提升师生对于这一科目的重视度,并在教学中加大对这一科目的考察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提升学生在公共关系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进而实现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帆,肖方祥,王艳林.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优势[J].教学方式研究,2010(03).

[2]梁月丽,陈东景.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改革[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公寓;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近年来,学生公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是学生公寓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寓各项工作开展都是建立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之上。安全管理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体制机制明确、职责明晰、保障到位、全员参与。如何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一直是高校后勤部门极其重视的一项课题,各高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其中,高层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更加复杂,要求更高也更具专业性,目前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重点关注、确保投入。

一、高层学生公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分析

(一)高层学生公寓的定义

高层建筑指楼层高、层数多的高层房屋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根据住宅建筑的层数分类:1至3层称低层住宅、4至6层为多层住宅、7至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米为超高层住宅。由此高层学生公寓是指楼层高在7层以上的、用于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和住宿等用途的高层房屋建筑。

(二)高层学生公寓的特点

高层学生公寓相对普通学生公寓,具有规模大,层数多,住宿人数多,密度大,设施设备种类繁多、配套复杂,逃生疏散难,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对管理的专业水平以及住宿学生的安全意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学生人数多。高层学生公寓的楼层数在7层以上,多是单元形式,房间数量多,学生居住密集,住宿在2000人以上的比较普遍。一般来说,高层公寓居住学生多,进出公寓大厅的人员频繁,且进出公寓的时间相对集中,容易出现高峰、拥堵情况。

2.设备设施多,运行成本高。和普通公寓相比,高层学生公寓配备的设备设施多且复杂,一般包括高配双路供电系统、生活用水变频供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疏散逃生备用设备设施等。这些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维护保养成本远大于普通学生公寓,学校需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定期维修、检测、更新。

3.管理人员要求高。高层公寓设备设施多,并配备有消防中控等专业设施,需要专业队伍管理和维护、持证上岗。

4.逃生疏散难,安全管理难度大。在火灾等突况发生时快速、有序组织疏散、逃生,要求公寓工作人员和学生本身需要具备牢靠的安全知识和较高的逃生技能。

二、高层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十年,由于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和校园用地紧张,学生公寓也逐渐向规模大、楼层高、综合体方向发展,高层学生公寓增多,而且有的集合学生住宿、餐饮、办公为一体,给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带来更多新挑战。以北京为例,据统计6层以上学生公寓占总学生公寓比例约为8%,住宿学生约25万人,占住宿学生总数近35%。高校高层公寓的安全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将高层公寓普遍同化于一般学生公寓管理,没有显示出“高层”特性。安全管理从体制机制上缺少制度保障,保卫处、学生公寓部门、学生系统等相关单位的职责划分尚不明确。在设备设施维护的经费来源、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漏洞。经常出了问题才找经费修缮,对消防中控值机投入不够,尽管平时有例行检查,但不深入、常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高层公寓安全管理主体过于单一化,例如只是楼管人员为主体,没有发挥住宿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形成安全管理合力。

(二)管理服务人员不足,岗位匹配度不高

参照北京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标准:公寓管理服务人员不少于住宿学生数的1.2%。目前高校高层公寓普遍存在管理服务人员不足、高层公寓人员配备等同普通公寓的情况。高层公寓应配备专业的物业管理人员,消防中控室必须持证上岗24小时值守。相应的运行经费也要比普通学生公寓高出许多。但目前状况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和满足高校新型高层公寓安全管理需求。

(三)安全技防设施与管理要求有差距

目前只有少数高校高层公寓已进入到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技防系统建设阶段,部分学校仍然在使用效能相对低下的模拟系统,更无疏散逃生的应急装备。技防系统后期投入维护与更新费用不足,维护升级改造不及时,设备逐步老化失灵、视频监控图像画面不清等现象,已不能满足校园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安全防范效能大大降低。

(四)学生安全教育培训现状效果不佳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是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尤其针对高层学生公寓,更应该系统、全面、有效的开展安排培训工作。安全管理不能少了学生主体参与,但目前普遍情况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高校学生很少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在宿舍内吸烟、使用明火,默许外来人员尾随入楼情况经常发生。此外,安全培训效果不明显,通过调研数据显示,在多数学生意识中,认为火灾是小概念事件,离自己很远,没有必要接受培训。大部分学生没有实操过灭火器,不认识疏散标识,不了解疏散通道,自救和逃生技能掌握不够。

三、加强高层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建立健全高层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与学分挂钩制度,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其次,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各级、各岗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校园安全工作联动模式,即以保卫处为牵头负责单位,后勤负责学生社区的安全工作,保卫处负责对学生区的各项安全工作予以指导、落实安全检查;后勤部门负责高层公寓的24小时值班,日常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组织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等,在中控室配备值机人员,持证上岗;保卫处和各院系负责组织开展所有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测评学生掌握情况,结果计入学分、纳入学生综合测评等。

(二)加强经费投入,配备专业队伍

高校需要加大高层公寓管理人员经费投入力度。考虑到近年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经费需每年动态核定。配备数量达标、高素质、专业化的高层公寓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在设备设施管理和消防中控值机工作中也可以选择业务外包服务模式,引入社会优质资源提供专业服务。

(三)加强技术防范防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高层公寓还必须采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在学生公寓区配置24小时社区安全监控中心,将各宿舍楼消防联网控制,既能保障应急响应又能集约管理降低成本。在学生宿舍配置火灾监控系统,可将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使用新型智能限电装置,限制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减少火灾隐患。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此外,在楼层超过20层的超高层或居住5000人以上的高层公寓,应增设消防逃生井、逃生舱等设备,以解决时高层学生最短时间消防疏散问题,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四)运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近年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利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安全信息、安全提示、受理投诉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时效性强、成本低,可以解决高层公寓密度大,安全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全覆盖的问题。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在信息公布后浏览相关评论,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住宿学生的意见看法,及时做出反应和回应。

(五)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1.新生的安全教育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通常高校都是将灭火器使用方法、报警和自救逃生方法等内容放在新生军训课里,但调查发现,“培训过也使用过”灭火器的学生比例不高。这说明学校要充分加强和重视新生这阶段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多以鲜活案例和实操为主,丰富培训内容,吸引学生参与,以达到有效的培训效果。

2.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再教育

根据实践经验,新生入学时的安全培训,即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三年后就所剩无几了,所以要进行了必要的再次“回锅”。既在学生们快要忘却的时候,再次进行安全教育,巩固所学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设置安全教育课堂并与学分或综合素质测评挂钩

学生安全最重要,学校应设置安全教育课程和相应的学分,将灭火器实操、报警、疏散逃生方法、消防演习、疏散指示标识等消防安全知识列入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学生参加安全培训、参加消防演习及消防及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评成绩与学生综合测评等工作挂钩,旨在通过制度约束,有效调动学生了解安全知识、主动关注自身安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4.增加消防演习频次和覆盖面

快速疏散是高层建筑的世界性难题。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况,能否快速疏散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经常演练。消防演习可以锻炼住宿学生和员工的疏散逃生能力,检验消防预案可行性。鉴于高层公寓自身的特殊性,预案的内容不仅要适合高层的疏散、逃生,预案的演练次数、参与人数皆应高于普通学生公寓。演练中,应增加培训学生动手能力的实操项目,如滑绳自救、床单结绳自救、油盆灭火等,做到每名学生实际操作用灭火器灭火,通过亲身体验疏散过程,亲手操作相关项目,使每名学生熟练掌握疏散标识作用,灭火器使用方法等安全技能。

作者:王伟 伍香芝 单位: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孟建伟.生活乃教育之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31-34.

[2]来见祥.高陈国华层学生公寓管理体制与模式刍议[J].财经界,2009(7):22-24.

[3]李铁,柴晓露,孙文超.高校高层学生公寓安全隐患调查分析:以云南Y院27层LM国际公寓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5(34):202-203.

[4]卢瑞扬.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5):185-186.

[5]龚玉兵.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难点和建议[J].文教资料,2010(36):218-220.

[6]林小惠,穆文君,周艳龙,等.浅谈高层学生公寓安全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14(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