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1 15:37: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原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世界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工业化程度不断加速、人类消费水平无约束地提高,带来了森林大量砍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大气CO2浓度不断提高、不少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等等恶果。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三个热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自古至今,野生动植物都是人类重要的药物来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基因工程迅速发展的今天就更加重要。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生活,激发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实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据初步统计,中国的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拥有量也占世界总量的10%以上。同时,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特有程度高,在3万多种种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就有246个,特有种约1.7万种;在600余种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或在中国种植1000年以上的就有289种。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1/4。据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一个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导致物种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生物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3.生物多样性危机产生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变化。大面积森林的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和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多样性。水库、高速公路、铁路的建造隔离了原有整个大面积的生境,造成片断化,从而造成某些生物的生殖隔离,降低遗传多样性。
(2)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滥捕乱猎和乱采滥伐。猕猴在50年代因过度捕捉出口,造成种群数量剧减,迄今尚未得到恢复。我国淡水鱼资源由于不断加大捕捞强度和不控制时间,产量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也很难回升。许多传统的中药和经济植物由于长期过量采挖和开发利用,致使种群数量急剧缩减,等等。经统计,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有7席,其中北京居第三位。我国每天排放的污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有机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聚于生物体内,破坏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使物种濒危或灭绝。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赤潮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爆发间隔越来越短,范围越来越广,损失也越来越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可估计。
(4)外来物种侵入。40年代,我国引入一种叫“水花生”(喜旱莲子草)植物,由最先的饲料作物变成苏甫地区的一种恶性杂草,遍及农田、水沟和池塘中。还有“大米草”,过去作为海滩护堤和牧草植物引入国内,现在在江苏、福建等省的沿海海滩蔓延,严重影响贝类等水产品的生产。水葫芦是外来物种,由最先的净化污水变成可导致水生生物灭绝的杀手。
(5)人口膨胀。人与野生动植物争夺生活空间,加大了对生物资源的需求,自1950年以来谷物、鱼类和木材的人均需求量分别增加了40%100%和33%,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加上过去没有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危机,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了目前的危机。
(6)全球影响。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方面,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酸雨等全球性气候变化造成中国气候的改变,引起一些物种生存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资源的掠夺,比如日本用做卫生筷的木材70%以上来自我国的东北,我国大面积的森林被盲目采伐以换取经济价值,造成生态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人类与自然依存关系的认识,从而有效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联系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的节日:2月2日国际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时间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各项活动,增强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
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而种子不需要支点,种子的萌发便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种子,掉落在绝壁的缝隙里,仍能长成凌霄的大树;埋在黝暗的泥底沉睡千年,仍能绽放娇艳的花朵。在生命力的排行榜上,种子肯定能在前排找到位置。大可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视作种子生命力之强盛的写照。
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永远不会担心种子会“绝种”。而在植物学家看来,种子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顽强。芊芊世界并不能掩饰植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现实。种子也只是如多米诺骨牌般的生态中的一个环节——人类活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毁灭性开发、转基因、种子垄断……太多的因素让发芽即可顶开头盖骨的种子感到无能为力。据统计,目前全球植物物种的1/4,即大约60000~100000种植物正在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在中国,约有20%的高等植物属于濒危植物。
一种植物从我们身边消失,并非只是少了一些颜色和芬芳,它还会带来一系列引起更多动物和植物绝种的连锁反应。一种植物的消失,往往会导致一些相关生物的生存危机。种子危机不仅将绿色或缤纷窒息在了黑暗之下,更能令人类的未来不再萌发。种子危机,是全人类的危机,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
栖息地的丧失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植物的家园。人类或出于无知,或出于贪婪,在发展的过程中,埋下了种子危机的“种子”。
植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了自然状态,自然生境面积急剧缩小和破碎化,从而使植物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家园,栖息地破坏已经成为野生植物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人类发展壮大的背后,对野生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巨大的挤压,正如城市化不断占据本该属于植物的地盘,剥夺了大量动植物的食物来源、栖息地和家园。人类发展最快的时期,恰恰是植物因栖息地丧失而消失最快的时期。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1/4的土地已被开垦。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栖息地的丧失将严重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专家估计从1990年~2020年由于热带森林的砍伐引起世界上5%~15%物种的减少,即每天减少50种~150种。
人类的好恶、生存需要等决定着植物的命运。过度垦荒伐木、大肆狩猎、掠夺式开采资源,导致了环境破坏,生物栖息地的毁坏甚至消失,植物多样性降低。科学家估算,在没有人类干扰的过去2亿年中,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然而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而新物种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空间来产生,结果就造成了一种窘况——物种在不断地因人为破坏或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
过度开采、毁林开荒、农业耕作等人类活动还会造成物种生境的破碎化,栖息地环境的岛屿化,影响到动物的觅食、迁徙和繁殖,以及植物花粉和种子的散布;另外还会导致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使生境失去原有功能,并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
人们对一些药用及观赏植物只宣传其价值,而不强调保护的重要,毫无节制地采集利用,会导致野生植物灭绝。被用作药用的雪莲花(Saussurea involucrata),被人们奉为“药中极品”。其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因珍稀名贵,而被采药人无节制地采挖。若以此速度开发不出20年雪莲就会灭绝。人参(Panax ginseng)被誉为百草之王,其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有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因价格暴涨,大量采参者蜂拥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疯狂地采挖导致人参濒临灭绝。某些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兰花,由于人们长期破坏性的采挖,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如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目前已很难再找到其野生居群了。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自身发展中只关注到了植物的实用价值,却忽视了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给植物以毁灭式的“成长”。过度地垦荒伐木,虐夺式开采,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工农业建设的发展,也能使局部地区一些植物种因失去栖息地耐消失,如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sinense)等。
历史上,物种灭绝的两次最重要的波动都是来自农业改革。人们对有价值的物种进行大规模地毁灭性开发,砍掉森林,抽干湿地,橡胶树、咖啡树、油棕等单一的经济作物取代了原有的生态林,农业开发导致植物栖息地的丧失,是一种难以逆转的毁坏。历史上不乏因物种的单一化而造成重大灾难的事例。1864年,爱尔兰爆发马铃薯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的浩劫,而这场浩劫的根源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了两个特别脆弱的土豆品种。
与自然系统相比,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群落或系统结构会发生改变,植物多样性也会降低,生物生产力会下降,土壤和微环境会恶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也会变化,因而使其恢复极其缓慢且困难。有研究表明,植物物种的灭绝,造成自然栖息地生产力下降,并进一步加剧了植物种类的减少。具有更少物种的生态系统与拥有更多的“自然”水平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相比,植物生物量会下降50%以上,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相关动物的取食,还会让其蓄水抗旱的能力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另外,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功能被破坏后,即使排除干扰,其生态系统的退化也很难停止,而且还有可能会加剧,例如火烧山地后的林地恢复。
气候变化
从1973年~2011年,为适应当地冬天变暖融雪时间提前的变化,落基山脉地区的芥末(Lunaria japonica)植株将开花时间提前了13天。为适应越来越干旱的气候,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的叶片在过去100多年里变窄了约2毫米。
灭绝的命运。1963年,在我国四川二郎山团牛坪发现的光叶蕨(Cystoathyrium chinense),到1984年,就因森林消失、气候干燥,而在野外只找到了一株。
在第四纪冰川期,寒冷的冰川气候导致大量的喜温暖植物从地球上消失。不同的植物对气候有不同的需求,降雨量以及温度巨变会使植物不能再在原本生长的地方生存,如果气候变暖,只适应在较寒冷气温下生长的植物,会被更适应新温度的新品种取代。据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至少上升1.8℃,这种气候变暖速度,对不能像动物鸟类一样迅速地长距离移居的植物来说,实在是太快了。有科学研究表明,花生、土豆和豇豆的野生亲缘物种在未来的数十年内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存在灭绝的可能。如果温室效应得不到有效控制,届时约有20%~30%物种,特别是高山植物将面临灭绝的威胁,并将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大改变。我国是野生杜鹃花卉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大部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分布在高山,亚高山地区,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这些种类消失。
外来物种入侵
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交往,加快了植物的长距离传播和扩散,这些植物可能会对原生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和破坏。鸠占鹊巢的外来入侵植物,天敌少,生命力强,很容易就喧宾夺主,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
中国人俗称“水葫芦”的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被喻为“紫色恶魔”,因为它是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1884年,原产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凤眼莲参加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其艳丽的花朵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被作为观赏植物带往了世界各地,没想到这种植物非但没让人赏心悦目,反而伤透脑筋——凤眼莲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导致水中生物缺氧死亡、堵塞河道、河水发臭,很快成为了各国的头号有害植物。我国每年打捞水葫芦的花费甚至多达5亿元。
产自加拿大的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最初作为庭园花卉被我国引种,后逸生野外。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领空间的能力,二三年时间便能连接成片,迅速形成单生优势,并对其他植物进行绞杀,造成了许多地方植物品种急剧减少。上海就有30多种乡土植物物种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而消亡。
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严重性仅次于栖息地的丧失而位居第二位,并可能上升到第一位。外来物种的入侵在世界范围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而中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导致的经济损失约600亿元人民币,入侵形势十分严峻。
云南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云南省的外来入侵植物已经超过70种,昆明地区则超过了50种,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居全国之首。入侵植物中危害范围最广的是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上世纪50年代,它从缅甸、越南传入云南省,覆盖了昆明80%以上的地区,然后以每年10多公里的速度向北方入侵,目前已入侵到川、贵、藏、桂各省、区。
环境污染
人类赞美植物生命力的蓬勃,可和人类比起来,它们又是脆弱无比的。与人类同处一个生存空间,植物始终被人类活动支配着,譬如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便是其中之一。动物遭遇环境胁迫时,还可以选择逃离,而扎根泥土的植物只能默默忍受环境污染的茶毒侵害。
人类为了追求各种经济利益,有意或无意地向大自然排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举不胜举:工业废水、汽车尾气、固体垃圾、原油泄露、核泄漏等等。环境污染会导致植物多样性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等层次上降低。污染会造成植物种群消失,使某些特质性的遗传变异因此而消失,进而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i污染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植物原生境破坏,严重的污染可能具有趋同性,污染将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最终变成基本没有生物的死亡区,一般的污染会改变植物生长的环境,导致部分脆弱的植物种类灭亡,最终的结果是当地物种丰富度会减少。应特别指出的是,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经食物链作用,会有放大效应,最终将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为化解危机,人类开始为各类种子修建毫无环境污染的种子库,虽是无奈之举,也算是为人类的未来备份。可种子库也并非万全的保险箱,其收集种类受限,顽拗性种子仍没有找到好的保存办法,仍时时受到战争、洪水等天灾人祸的威胁。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国家种子银行,便是被战争无情地摧毁了。
种子垄断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话,最能阐述种子垄断的实质——种子可从源头控制粮食生产,种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各国的农业竞争聚焦在了种业竞争。种子垄断演变成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也打破了亿万年来种子随意而安地生根发芽的自然法则。通过小小的一棵种子,便能扼住一个国家粮食生产的咽喉。
种子寡头集团培育的优质种子,看似给栽种者带来了高产、易管理等好处,但一旦在市场形成垄断地位后,实质上就变成了人为制造种子危机,给当地种业带去高价格、高风险恶果。上个世纪末,美国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获准在印度销售转基因BT棉花种子。转基因BT棉花容易受到丝核菌的感染和破坏,并殃及到普通棉花。而这时,印度农民想要购买普通棉花种子已经找不到了,他们不得不以高于普通种子四倍的价格购买孟山都的垄断种子。中国也受到到了洋种子垄断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末以来,包括孟山都、先锋等在内的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入我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一些进口种子的数量已占据了高端种子市场的50%以上,甜菜种子90%来自国外,向日葵种子60%来自国外。
放任洋种子垄断本国种业市场,最终会危机到本国的粮食安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粮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棘手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能只依赖种业寡头的优质但垄断的种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作物多样性的保存。正如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的执行秘书卡里·福勒所说的那样:“我们有共同的责任去完成对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分享,虽然完成这项任务并不必然保证我们全球的农业体系能够轻松应对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以及不断恶化的气候问题,但如果没有了农作物的多样性,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得以解决。”
人为转基因
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全球开始放松对转基因的限制。稻米、大豆被人为地植入有独特功用的基因后,它们就成了转基因种子。目前全球3/4大豆、1/2棉花、1/4玉米、1/5油菜的种植面积都是转基因品种。对于转基因食品,有反对、有支持,社会上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雾里看花的转基因,让人们不禁要担心,转基因作物到底会给种子带来什么样的危机?
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转基因作物被赋予了强大的基因优势,大面积种植的话,其入侵性和污染性必需减少食物多样性等,甚至带来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转基因作物能被注入耐盐碱耐高温、耐高湿、抗病虫害的基因,因而能在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的地方种植,如盐碱地、沼泽地、热带雨林等地,这就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栖息地丧失,从而造成物种减少、退化乃至灭绝。
此外,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和其他植物交叉授粉,产生基因漂移,使相近的传统品种改变原有特性,一旦其畸形的和不育的基因传播开去,便会造成不断蔓延、无法预料的后果。如果杂草通过花粉得到了转基因高产作物的高产基因,就有可能会出现人类难以控制的超级杂草,引发难以预料的生态灾难。
1998年,英国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的马铃薯饲养大鼠,发现大鼠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等症状。短短几年的时间,转基因便从实验室到餐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担心,争论也由此展开。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并未得到科学家的一致认可。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能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各国对其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但绝大多国家都谨慎对待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产品上市要经过严苛的安全性评价。我国2012年2月21日出台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
地球史上的5次物种大灭绝
根据化石记录,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6亿多年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今天复杂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构成我们人类的巨大财富。然而,地球生命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的确曾经历过很多次不同程度的灾难,其中包括5次物种大灭绝。
第1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千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中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种类便荡然无存。
第2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3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
第3次物种灭绝发生在2亿5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那次灾难毁灭了95%的海洋物种和几乎70%的陆地物种,包括一些早期昆虫、原始爬行动物和鱼类。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地壳的频繁活动和联合古陆形成而引起的气候变化。
第4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2亿零3百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最为著名的第5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6千5百万年前。科学家认为,当时地球遭到小行量的撞击,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90%的地球物种灭绝。
导致物种大灭绝的原因
灭绝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有生物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它既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也是决定性的,由生物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每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都有其特定的生存要求,只有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下才能稳定地发展,即便世界性分布的物种也不例外。从化石记录可以看到,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类群在世界性气候和地质变化中常常灭绝,这并非是生物内部的原因,而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被破坏和变更的缘故。目前,科学家推测的导致物种大灭绝发生的因素有缓慢的地质变化、气候变迁和灾变事件等。
使生物生存条件变更的缓慢地质变化主要指地球板块的移动、海域消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陆生态地理条件的缓慢变化。地壳整个布局的改变破坏了原来的生存条件,同时又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如二叠纪和三叠纪交界时期,超级大陆与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大量生存在大陆架上的海洋生物灭绝。
气候的变迁也往往能够造成大量物种灭绝。根据化石记录,晚白垩纪全球气候的干旱化使38%的海洋生物彻底灭绝,陆地动物遭受灭绝的规模更大;第三纪始新世末期,由于气温迅速变冷,许多在古新世后期和始新世占优势的植物类群灭绝,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又使大量的植物类群销声匿迹。
物种大灭绝往往与地球上重大的灾变事件相关联。有些灾变事件仅发生在局部区域,有些则是全球性的。这些灾变事件有些是地球内部的自身运动所致,如海退现象、火山爆发、造山运动及海洋作用;有些则是来自外部空间的干扰,如太阳系中一些小行星和地球相撞、超新星爆发等。
海退明显地使大陆架生物类群的生存空间减少,导致种群数目的急剧减少,最终使大量物种灭绝。如二叠纪后期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区系危机可能就是由于巨大的海退所致。尽管海退在减少海洋性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扩展了陆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但海退所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仍使陆地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破坏并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当大陆普遍被浅海覆盖时,全球气候相对一致,呈现温暖和湿润的特征。海退则破坏了这种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产生了从海域到内陆气候的差异,并且普遍出现干旱和气温的急剧变冷,大陆性气候的季节变化显著增强。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气温的急剧变冷常常是生物区系发生严重危机的前兆。
火山爆发可以直接导致大量生物灭绝。短时期内大量的火山爆发时,大量的火山灰冲入大气层,加强了地球对光的反射能力,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迅速减少,导致地球表面的气温急剧下降。例如奥陶纪后期、泥盆纪后期和白垩纪后期所发生的3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均伴随着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最终导致地球局部生态系统的毁灭。
近年来,古生物学中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是关于是否有一个体积巨大的小行星和地球相碰撞,从而导致了晚白垩纪生物界的大灭绝。据推测,这颗小行星的体积大约是火星体积的一半,来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碰撞后所带来的灾变性反应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小行星在大气中燃烧以及和地球的相撞会产生大量的岩石碎片并弥散在大气中。这种尘埃云会阻碍所有的太阳光线射入地面。由于光线强度极低,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因此在几个月之内地球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并一直维持在0℃以下。除此之外,大气中会出现氰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并可能导致全球性酸雨以及臭氧层的破坏等。这种气候的大骤变势必对生物圈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类导演的第6次物种大灭绝
与地球历史上发生的5次大灭绝不同,现在人类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不仅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生物类群,而且也是地球历史上任何一个灾变事件所不能相比的。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单纯自然状态下的速度要快1000倍!物种灭绝不是单纯的自然选择,人类活动对多数物种灭绝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例如损毁动植物生存环境,过度开发物种、引进新物种和导致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冲击,首先表现在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改变。很多动物物种由于被人类的大批杀戮而灭绝,更多的动植物种类主要由于人类改变环境而灭绝。地球表面40%的区域被人类作为农业、城市、公路和水库之用,那些天然的动植物栖息地被农作物、混凝土建筑和其他人工产品所替代。因此,那些尚未灭绝的物种也面临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巨大的环境挑战。
人类对动植物造成的间接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人工引种以及以人工造林代替天然森林常常改变某一区域的植物群落结构,从而打破了该区域各个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长期以来所建立的平衡。此外,人工生态系统仅仅由单一或少数几个物种组成,如农作物种植、人工造林使得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降低,因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状况。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一种新的寄生病菌或捕食者可能使一个物种完全毁灭。人类活动也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病害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现代工业所排出的废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高,导致全球性的大气温室效应。气温的升高往往使陆地沙漠化扩大,生态系统失调,自然环境恶化,从而使一些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条件而灭绝。
地球历史上的大灭绝都经历了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地质时期,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大量物种灭绝则发生在几百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受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巨大环境压力,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的统计结果表明,现在物种灭绝速度和恐龙大量灭绝时代的速度相近,物种多样性的减弱逐渐明显,人类即将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中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明确小兴安岭地区白桦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关键词:小兴安岭生物生态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很丰富,名列世界领先水平。到了近代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等原因,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了的极大威胁,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的边缘甚至已经灭绝,因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在国家有关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2.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出版,使世界生物与环境保护发展了起来。此后在1916年美国与加拿大签订了《迁徙鸟公约》。出现了测度方法的研究,将其归纳为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3 类。1948年联合国成立了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1961年,建立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即现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二.研究地概况与实验方法
1. 研究地概况
地理位置:小兴安岭处于我国的东北部,北部及东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北部以黑河市的爱辉区和嫩江县与大兴安岭相连,东部接壤三江平原,东南部与张广才岭相对,西南部与广袤的嫩江平原相连。占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的25.3%。
水文和气候:小兴安岭年平均降水量为550~700毫米,以7、8月为最多,最为集中。地质地貌:低山丘陵地貌的基本格局。
土壤:本地区有7个土壤类型:亚高山草甸森林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
2.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调查分为详查和踏查两部分,详查面积为30×30m2,利用森林罗盘仪设定样方。样方详查包括样地基本情况调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调查。
(1)乔木调查
首先利用网格法将样地均匀划分为5×5m2的小样方36个,对每个小样方内的乔木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树种、树高、胸径(
(2)灌木植物(含攀援植物)调查
根据均匀性原则,在乔木调查的36个样方内选择10个2×2m2小样方(使用4m、每m标记的线绳圈定)进行灌木植物(含胸径
(3)草本植物调查
在灌木植物调查样方内,再在其内随机设置1×1m2小样方一个(总计10个,使用每m标记的线绳圈定,调查项目包括植物名称、平均高、多度、盖度、物候期和生活力。
三.生物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1. 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α多样性,它是针对某一特定群落样本的物种多样性。通常包括:①物种丰富度指数;②物种多样性指数或生态多样性指数;③物种均匀度指数[18]
(1)物种丰富度指数
物种丰富度的测定本文采用较为常用的Margalef指数,是以一个群落中的种数和个体总数的关系为基础的。
(2)物种多样性指数
①Simpson指数(1949)(优势度指数)
②Shannon-Wiener指数
(3)均匀性指数
Jsw=(-∑Pi㏑Pi)/㏑S
2. 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β多样性,即在一个梯度上从一个生境到另一个生境所发生的种的多样性变化的速率和范围,还包括不同群落间的物种组成的差异。
Jaccard指数
Sorenson指数
Cody 指数
上述指数中,Sorensen 指数和 Jaccard 指数反映群落或样方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Cody 指数反映样方物种组成沿环境梯度的替代速率。
3.重要值的测度方法
乔木层重要值计算公式如下:
重要值=(相对胸高断面积+相对多度+相对频度)/300
灌丛层、草本层的重要值计算公式如下: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300
四.内业分析及数据处理
在内业阶段,用《北京植物志》等工具书、专著进行核对、整理;应用Excel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计算。
六.实验结果
1. 物种丰富度
物种丰富度即物种的数目,是最简单使用的物种多样性测量方法。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中存在一种纬度梯度特性。
2. 物种丰富度的纬度梯度格局
根据地势南北坡朝向的比较,。灌木层和草本层均为五营前锋林场样地的丰富度最高,高纬度的瑷珲样地丰富度最低,乔木层在研究地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总体上,将物种丰富度按不同层次比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3.重要值的分析
在分布最北的瑷珲样地中白桦树优势度、相对多度和相对频度都最明显。在五营样地中白桦树优势度、相对多度和相对频度都最明显。在凉水样地中白桦树优势度、相对多度和相对频度都最明显。
3个样地的灌木层的组成树种都各不相同,其中瑷珲样地中榛子的重要值最大,凉水样地以珍珠梅最多。样地中反映出生境的差异,即瑷珲样地相对较干燥,这与该地区其他白桦林生境相近,使榛子等适应于干燥气候的灌木生长,而凉水样地相对较湿润因而适应于珍珠梅等灌木生长,这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
3个典型样地的草本层中以小叶章为共同存在的种类,反映出群落一致性的特点。
4.植物多样性指数
(1)乔木层多样性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山杨次生林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随纬度升高呈明显的递减趋势,3个地点中位于最南部的凉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几乎达到最北部瑷珲群落的3倍,为1.69。可见,其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树种的分布。
(2)灌木层多样性指数
白桦、山杨次生林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均随纬度升高呈明显的递减趋势。
(3)草本层多样性指数
草本层多样性的各指标也是纬度最高的瑷珲群落最低。五营样地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可能与其群落的年龄有关。凉水群落的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反映出该群落的稳定特性。
五.结论与讨论
1.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样地的物种丰富度
我们在纬度与多样性的关系研究中,总体上,将物种丰富度按不同层次比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样地中不同纬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综合不同纬度上白桦次生林物种丰富度与纬度的关系表明,群落总物种丰富度随纬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则随纬度升高而明显下降,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纬度梯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3.植物多样性指数
(1)乔木层多样性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山杨次生林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随纬度升高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可见,其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树种的分布。
珊瑚礁是指以造礁珊瑚为主体,所建造的大型钙质礁体,这个礁体能抗拒海浪的搬动和侵蚀,钙质礁体之直径通常在数公尺以上,珊瑚礁的形成是侵蚀和造礁两种力量互相拒抗的互动过程,当侵蚀作用大于造礁运动,珊瑚礁就无法形成,即使已形成之珊瑚礁也会逐渐被破坏分解,这也是珊瑚礁及珊瑚礁生态系所以特别脆弱的原因,因为一旦侵蚀作用大于造礁作用后,再大范围之珊瑚礁都会毁损,依附珊瑚礁生存的礁间生物、软件动物、棘皮动物、甲壳类动物、鱼类、贝类等就无法相互依存共生,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的功能不存在,就会全面瓦解。造礁珊瑚的种类很多,科研记录上的有300多种,东南亚海域分布的珊瑚有1,000多种,是珊瑚种类最多,海域范围也最广,所以,东南亚得天独厚,可谓集珊瑚礁海域之大成⑴。
第一项:珊瑚礁生态系的脆弱
珊瑚礁生态系,是指由造礁珊瑚及其他种类非造礁性珊瑚在海底共生,由造礁珊瑚之造礁作用为主体,建造成大型的钙质礁体,这些造礁珊瑚如轴孔珊瑚、鹿角珊瑚等石珊瑚,当该海域中的造礁作用大于侵蚀作用,珊瑚礁的形成会逐步面积扩大,海底随处分布着造礁石珊瑚和有如美丽花朵般花园盛开的软珊瑚,加上随之而来附着在海底礁石、岩块上的大型海草和藻类,吸引鱼类、棘皮动物、软件动物、甲壳类生物、贝类、无脊椎生物如海绵、海葵、扁虫、多毛类、海鞘等种类之礁间生物的到来共生,就形成一个有如海底热带森林般,有着天然屏障、食物链功能的海洋立体滨纷世界,也吸引大型鱼类如鲔鱼、鲨鱼、类鲔鱼类等至此繁殖、休息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相互依存也生生不息的生态系。
珊瑚礁海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工作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珊瑚礁海域有全球75%的鱼种,及鲔鱼、旗鱼、鲸鲨等高度洄游鱼种繁殖、育种的栖地,以及各式各样具独特性的热带鱼以及多种保育鱼类,如苏眉鱼、斑鱼、蝶鱼和各种贝类,包括保育的砗磲贝、鲍鱼等贝类的栖地,还有4,000种的珊瑚及珊瑚礁生态系中的藻类、菌类,以及尚未被检出分类的生命体。珊瑚礁是珊瑚礁海域能大量形成及珊瑚礁生态系能被建立的最基本元素,有健康的造礁珊瑚就可以形成健康的珊瑚礁聚落,就可以出现珊瑚礁生态系的共生,就会有礁间生物丰富的出现。当共生现象随着珊瑚礁大量、大片、大范围的一再被复制成长,珊瑚礁海域于焉形成,成为海洋中最为缤纷的海底世界,各式珊瑚及棘皮、软件、无脊椎生物及鱼、贝类充塞其间,是海洋生物的种源中心,海洋中重要、特殊物种种源也是在其间孕育而出珊瑚礁望似非常巨大、厚实、勇敢的矗立于海底,抵挡海流的冲击,但也是个非常敏感的生物组织体,十分脆弱,受到大自然环境的变迁、天敌出现及人为的干扰迫害发生⑵,即会产生损害,严重时,整个珊瑚礁聚落完全崩塌,珊瑚礁生态系结束共生现象,海底只剩下被海流、海砂击溃的残破礁体和相互撞击后产生的砂砾、岩块及残存的珊瑚和零星残存的礁间生物。
因为珊瑚礁的殒落和消灭,不是以个位或十位数进行,而是同步的一整片大面积的消灭,例如,澳洲大堡礁,占有3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面积,但在短短十年间,就只因为海底出现棘冠海星,人类无法控制海星成长的数量,就使的澳洲大堡礁消失了一半,对澳洲政府是一大损失,对全球人类而言更是一大折损,幸好可以借助人造卫星、监测仪等应运而生的现代科技,可以协助人类监测、保护海洋中范围辽阔的珊瑚礁海域。
第二项:东南亚珊瑚大三角的重要性
东南亚地区的珊瑚礁建构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量最大,也是范围最广,占全球珊瑚礁海域面积三分之一的珊瑚大三角,也让东南亚成为珊瑚礁间生物生产最丰盛,种类也最多,从大型回游鱼的鲔、鲨鱼类到鲣鱼类,各种小型鱼,包含热带鱼等,从大型多年生贝到小型贝,再到保育类的海马、海龙、海龟、海蛇等,特别且包罗万象的珊瑚礁生态系。不只是属于东南亚人民,而是属于全球人类共有的珍贵资产。
东南亚国家中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个国家珊瑚礁海域面积最大,原因在其国家的岛屿很多,海洋线既曲折又长,适合珊瑚生长水深在20公尺左右的海域在其国家海岸及岛屿、岛礁的领海,邻接区和专属经济海域中广泛分布。所以这三个国家的珊瑚礁海域面积最广,珊瑚礁生态系最完整且丰沛,所以这三个国家的礁间生物生产量特多,以菲律宾为例,鱼类就有7,500种,其他贝类有5,700种,集世界海洋生物物种之冠。
泰国、越南、寮国亦有珊瑚礁海域的形成,其国家海洋生物生产丰富,与其拥有珊瑚礁海岸、领海和邻接区及专属经济海域中之面积广泛之珊瑚礁生态系健康丰富存在有关。缅甸的国家海洋面向孟加拉国湾,亦受印度太平洋海域的生物物种影响珊,同样拥有瑚礁海岸、领海和邻接区及专属经济海域中面积广泛之珊瑚礁生态系健康且丰富。星加坡则是东南亚国家中面积最小的国家,其海域也与东南亚其他海域无异,是属珊瑚礁海域,星加坡具有海洋生物保育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观念,与其陆地之生态维护一样,很早就规划进行。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全球地区的珊瑚面临前所未有的破坏,根据统计,较严重的地区有超过五分之一范围的珊瑚发生「白化现象。所谓「白化现象就是和珊瑚共生的菌类离开珊瑚株体或死亡,结束与珊瑚的共生作用,不再进行光合作用,珊瑚呈现白化,也即是这株或整片珊瑚死亡,整个珊瑚礁生态系发生结构损害、生产阻碍或整体毁灭「白化现象,和气候异常及毒鱼、炸鱼、弃置垃圾等有关连⑶。
第三项:珊瑚大三角面临灭绝性危机
全球气候异常,大气暖化的影响下,海水温度上升,北极和南极冰融的速度加快,加上陆地冰川的融解排到海中,将使海水水平面上升9到16公尺,对东南亚整体珊瑚礁水域是一大灭绝性危机,因为珊瑚生长在水平面下5~15公尺之间为最适当的深度,如果海平面上升,将使的大部份的珊瑚生长环境改变,也影响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阳光的强度,东南亚大三角及其珊瑚礁水域的珊瑚可能要面临的白化危机,周遭国家的渔民不遵守国际规约,对珊瑚礁日以继夜的进行破坏,以珊瑚礁区最常见的毒鱼、炸鱼,一旦渔民将氰化物投入海水中,除了目标鱼如观赏用热带鱼或能卖出高价的斑鱼或苏眉等礁间鱼类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物种幼鱼或非目标鱼类也受到波及,同样被毒害,所以是一个大范围且随机的对珊瑚礁间海洋生物一大伤害,对维护珊瑚礁生态生物多样性的一大障碍。
炸鱼比毒鱼更严重的是毒鱼手法下如果中毒不深的鱼类还有机会逃过一劫,炸鱼则一旦炸药爆开,受到水压冲击的鱼不是立刻死亡就是受伤,被鱼船捞捕上船的,只占所有受害海洋生物的十分之一而已,其余十分之九未立即死亡、昏厥的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因受伤而无法正常生存,不是陆续死亡就是无力逃过食物链中其它高阶海洋生物的追捕,除成鱼外,其它种类的幼鱼、鱼卵和珊瑚本身,以及珊瑚赖以生存的礁石都会被炸断裂,所以,炸鱼是一次毁灭性的捕鱼方法⑷,在珊瑚礁水域国家的渔民,十分惯常使用炸鱼捕鱼方法,已经成为珊瑚礁水域国家的渔民传统捕鱼的方法。
东南亚地区的珊瑚礁造就亚洲地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种源中心,独特且重要的种源中心,除了随时调整适应珊瑚礁生态系本身的自然变迁、食物链的自然运作,以及海流潮汐,温度的变化,天敌的出现,疾病产生等内部沉重压力,还要抵挡外部人类制造的水温上升,浮游生物减少,海洋污染物增加,最严重的是人类冲击性、破坏性捕鱼工具的破坏珊瑚礁栖地,过度捕捞礁间生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的外部压力,不但未减轻反逐日加重,也使东南亚珊瑚礁有灭绝崩塌的危机出现。
第二节:东南亚各国共同管理珊瑚大三角的合作机制
第一项:珊瑚礁监测中心的成立
所以,有必要集合所有东南亚国家一同研议一套共同协议,以能有效的针对珊瑚礁从内部环境的保护,设置监测器、人造卫星监测,到防止炸鱼、毒鱼、滥捕、走私的监测中心的设置等外部的防制,符合联合国海洋公约、华盛顿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高度回游性鱼类保护协议等国际公约协议的规定,增加港口检查及生物电子卷标的运用,以补强维护珊瑚礁海域管理的效果。
当渔民在毒鱼、炸鱼,破坏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同时,珊瑚礁水域周围政府俨然也是共犯结构中的一员,因为政府只是把法律条文制定出来,却不能或无法去执行,不是变相鼓励渔民去犯法、违反生物保育或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吗?要避免市场过度需求造成的恶性生产对珊瑚礁生态系带来严重的伤害,又无法改变东盟自贸区运行过程产生的经贸交流下的市场供需变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东南亚珊瑚礁海域加设一道国际法保护网,对拥有珊瑚礁海域的国家组织起一道区域防御网,以集体的力量共同防护珊瑚礁海域及其生态系。
这点符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条「大自然或其它原因引起即将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或事件,这种情形,使得「这种国家努力的国际合作,酌情在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制订联合应急计划⑸。依照「生物多样性公约,应对珊瑚礁水域,采取必要保护或保育措施,以确保珊瑚礁生态系、生物多样性,可以持续长久⑹。
加强东南亚各国珊瑚礁海域的巡逻和珊瑚礁海域生态监测,是一个有效的作法,代表着在东南亚珊瑚礁海域必须有一个珊瑚礁海域环境保护和生态系保育维护的专责机关存在,这就是珊瑚礁监测中心成立和存在的理由。而珊瑚礁监测中心必须配备有在各国珊瑚礁海域的珊瑚礁监测船,来执行珊瑚礁海域环境保护和珊瑚礁生态系保育维护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监视在珊瑚礁海域作业的各国渔船有无进行非法、破坏性、冲击性的捕鱼行为,有无进行毒鱼、炸鱼、电鱼等,若有立刻制止,并且,进行登临检查、搜证等,做为渔船返港、渔民上岸后追究法律责任与罚金等前置作业的工作。
不能小看一艘珊瑚礁监测船所能发挥的功效和作用,「监测的成果可以带来东南亚地区珊瑚礁海域的正常生产海洋生鲜食品,不会有珊瑚礁海域环境恶化、生态系整体崩落的危机产生,对东南亚地区粮食的稳定,社会的安定有绝大的维护作用和功能,而且花费不大,东南亚开发中国家均可负担的起,比较起可预见的巨大收益,这种开支实在是太微不足道,珊瑚礁海域和珊瑚礁生态系的永续经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在各国珊瑚生态系最为丰富、海洋生物生产量最多的珊瑚礁海域设置珊瑚礁监测点--一艘专人专职的监测船或一艘由退休老渔民、老旧渔船改装的监测船,就能达到生态保育和经济发展并存共荣的结果。
第二项:制裁破坏性捕鱼行为
东南亚现行严重违法捕捞珊瑚礁间鱼贝类、甲壳类生物的方式是由中型散装货轮改装之大型渔船,当其由外地来到珊瑚礁海域的环礁、岛、礁时,即由船上的吊杆滑车吊放二、三十只小舢舨,每艘舢舨坐两个人,开始分散朝珊瑚礁间鱼贝类、甲壳类生物聚集处前进,抵达定点后,使用氰化物开始毒鱼,一瞬间,海面上浮起大片的鱼类,舢舨上的两个人开始以网收集捕获物,有珍贵的斑鱼、蝶鱼或大型苏眉鱼或多种高价值鱼类,还有热带鱼等,均装入舢舨的集鱼网中,等待渔获复苏后再分类收集一定数量的渔获后,又再驶回母港,交给直营的餐厅或销售给其它需求者。
针对这类渔船予以强力管制管辖以及制裁是未来的焦点,如果各国联合起来为保护、保育珊瑚礁而努力,让这些高度违法的破坏性捕鱼行为可以减少或消除,以何种方法去减除这些渔船的数量,是不发给这些渔船所需要的「捕鱼证,还是各国修法禁止子母船的大型渔船进入珊瑚礁海域以毒鱼、炸鱼等非法捕鱼。通过珊瑚礁保护协议再在其国内着手修法规定珊瑚礁海域只准小型机动船作业,以期对珊瑚礁海域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的伤害和冲击降到最低,因为小型机动渔船的成本有限,扣除渔船折旧、渔工薪水、燃油和规费、税金外,最大的变动值是收益,规定小型机动渔船的船主、渔民以传统的捕鱼法捕鱼,以小型渔网或设陷阱或其它合法手段捕鱼⑺。
东南亚珊瑚礁海域有别于其它海域如日本、韩国东北亚海域是大型围网渔船进行围捕捕捞的活动较多,东南亚珊瑚礁海域因受限于岛屿与沿岸地形和珊瑚礁礁石分布广阔,以小型机动渔船为主,这也是目前国际间最不受到管制的渔船,也是东南亚珊瑚礁海域有亟需要制定协议或公约,对小型机动渔船的捕鱼活动,进行管辖和渔捞数量统计。
每年台湾东港的渔船在东南亚珊瑚礁海域利用延钓绳捕捉黑鲔鱼⑻,这些小型机动渔船深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海域,不只专属经济海域,有时进入领海冒险作业捕捞黑鲔鱼,成果丰硕,曾经于1997年创下1万8千尾黑鲔鱼的捕捞记录,小型机动渔船是供应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供给者,且以沿岸或近海作业为主,在珊瑚礁海域进行捕捞活动的渔船,以小型机动渔船为最多,珊瑚礁保护协议欲管辖的渔船,也以小型机动渔船为主。
珊瑚礁保护协议一来可有效管理管制、管辖国际公约、协议中漏失掉的一环一小型机动渔船,而且在东南亚地区而言,是小型机动渔船数量最多的一块,将这些原本不受到严格管制管理的小型机动渔船纳入管辖范围⑼,对东南亚地区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伤害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尤其对脆弱易受到损害的珊瑚礁生态系更是比任何一个保育计划更有成效的保育措施。小型机动渔船在珊瑚礁水域的作业管制比照「跨界鱼种协议的规定,凡在东南亚珊瑚礁海域有过重大的危害海洋环境或生态保育的小型机动渔船将被撤销捕鱼许可证禁止进入海域捕捞;所有在东南亚珊瑚礁海域进行捕捞的小型机动渔船制列名册控管;在各国管辖范围内,划定几个监测区块,由区块中驻点的监测渔船或岸上监测点发挥监测作用,一旦有渔船违规捕鱼行为或已被撤销捕鱼许可的渔船入该区块作业,由监测站发出警告或通知监测点监测船进行登临检查禁止捕捞或搜证的动作,最后并予以驱离或将证据送交港口调查处理。
第三节:「东南亚珊瑚礁保护协议的法理基础
第一项:「珊瑚礁保护协议与「跨界鱼种协议
「跨界鱼种协议规定,当跨界鱼种和高度洄游性鱼类涉及多国时,应建立「区域渔业组织与「分区域渔业组织进行养护与管理,「跨界鱼种协议也规定,具区域会员国身份的船籍国对悬挂其国旗之渔船,仍具有最优先之管辖权,若具区域会员国身份的船籍国不允许区域渔业组织之船舶对悬挂其国旗之渔船行使登临及检查等管辖权,则有义务对违规之渔船进行调查、之管辖责任我国与东盟十国现实上已于2010年结合成自由贸易区,符合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为了共同维护东南亚珊瑚礁生态水域,包括我国的南海、海南岛、台湾珊瑚礁生态系水域在内的广大范围所谓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生态系海域在内的亚洲海域,应在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考虑建构一个以保护珊瑚礁生态系为目标的共同协议。
在这一个以保护珊瑚礁为主要目标的协议下,促进通报、信息交流和磋商,也就是订定多边或区域协议,共同解决珊瑚礁生态系海域,将来可能面临的海水上升淹没大部份珊瑚礁,珊瑚礁生态系遭到其它大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污染的损坏、非法捕鱼的破坏,或珊瑚礁生态系本身发生生态不平衡而崩塌,或珊瑚礁生态系物种发生不正常死亡灭绝,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对珊瑚礁生态系的严重伤害,以协议的形式,结合所有缔约国的力量共同努力维护珊瑚礁海域的健康存在。
维护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可以共同建立珊瑚礁生态保育中心,在各国管辖范围内划分珊瑚礁生态系监测区块,再在每个区块设置珊瑚礁监测船,并将这些监测船联集起来,成为珊瑚礁生态系监测网,这些监测船使用共同的频率,进行相互的讯息交换,有违法捕鱼或其它违反珊瑚礁保护和生态保育的侵入,或破坏活动时相互通报支持,并且进行犯法行为的调查和搜捕。
所以,一个反应快速,机动性且快速抵达、搜捕违法渔船的监测网和足够数量的监测船,是「东南亚珊瑚礁保护协议必要的设置,在各国管辖范围内各自管辖其监测区块中的珊瑚礁水域,管辖重迭区亦然,具管辖权的各国均有权力管辖该管水域的珊瑚礁生态。
珊瑚礁保护协议类似区域渔业合作组织的组成,但更为注重管控渔船和捕鱼行为,目的在增加对东南亚海洋环境,尤其是东南亚珊瑚礁海域的保护及珊瑚礁生态区环境的保育,也即是对渔船捕捞行为所代表的生产活动,透过协议管控渔船的生产活动,希望渔民有良好的收入,但对生态保育和海洋环境产生破坏的捕捞行为不但严格禁止,并且有监测中心、监测网、监测渔船、岸上测监人员监测管控破坏性捕鱼行为的发生,并有罚款、刑责等,对渔船捕获的珊瑚礁礁间鱼贝类、无脊椎、甲壳类等生物的渔获必得经过监测中心或港口人员的检查,并附上合格标签,方能进入市场销售或外销到其它国家市场。
珊瑚礁保护协议从小型机动渔船在珊瑚礁海域的作业生产和销售这两个大项目进行管制,透过这两个项目的管制和管理,达到生态保育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结果。既然渔民必然在海上使用渔网及其它捕捞技术、仪器进行谋生活动,且渔民的生产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数据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东南亚国家不但无法忽视,反而十分重视渔民的生产活动是否足以支应其家庭生活之所需,及支持市场鱼贝类的供给需求量。为能同时维持市场所需要的生产量、渔民的家计,又能维护珊瑚礁的生态系和保护海洋环境,是东南亚各国政府集合各国力量的创设珊瑚礁保护协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免渔民的生产活动不足以支应其家庭生活之所需时使用毁灭性捕捞方式,对珊瑚礁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带来严重的打击⑽。
依照海洋专家Bodansky, D.的说法,既要维持海洋生产力,又要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的自然运行,就必须提出合理有效又合乎海洋永续经营的管理办法⑾,要达成此一目标,就是解决经济与环保是否有利益一致的策略和做法存在,经济与环保并不冲突,以珊瑚礁海域为例,鼓励在珊瑚礁海域或进行捕捞的小型机动渔船,使用传统的捕捞方式,以陷阱或撒网或,其它不对珊瑚礁海域生态系带来破坏和冲击的捕鱼法进行生产对珊瑚礁海域而言,既不要破坏珊瑚礁的生态和原有的海洋形貌,又要让在珊瑚礁海域作业的船只得到丰盛的渔获,足以供应市场所需,足以让渔民取回油料、渔船折旧、渔工工钱及渔业规费等成本的开支,还能有收益养家活口及缴纳政府税收。
第二项:「珊瑚礁保护协议与「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提及国际组织合作的部份有第13条,公众教育和认识「缔约国应促进和鼓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和将这些题目列入教育课程;酌情与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制定关于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 的教育和公众认识方案,及第14条「影响评估和尽量减少不利影响条文内容「在互惠基础上,就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活动促进通报、信息交流和磋商,其办法是为此鼓励酌情订立双边、区域或多边安排。
第15条「如遇其管辖或控制下起源的危险即将或严重危及或损害其它国家管辖的地区内或国家管辖地区范围以外的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应立即将此种危险或损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并采取行动预防或尽量减轻这种危险或损害「促进做出国家紧急应变安排,以处理大自然或其它原因引起即将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或事件,鼓励旨在补充这种国家努力的国际合作,并酌情在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制订联合应急计划⑿。
我国与东盟十国在2010年进行区域经济整合,符合「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所提之「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且东盟十国和我国都面临珊瑚礁生态系,因全球天候因素或人为捕鱼方式违法,造成严重的损害,若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小组的推估,倘若全球无法将「节能减碳的目标达成,则因气候异常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无可避免的话,则我国与东盟应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条规定的情况下「以处理大自然或其它原因引起即将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或事件,鼓励旨在补充这种国家努力的国际合作,并酌情在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制订联合应急计划⒀。
第三项:「珊瑚礁保护协议与「六国保育宣言
这类应急计划可以是如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索所门等六国的「六国保育宣言,也可以是一项长期的合作计划,旨在保护珊瑚礁生态的完整免于被破坏,这些合作计划包括珊瑚礁监测网的设置或通报,讯息中心的成立和交流或是区域或多边的协议、公约俱可,目的在有效的完成区域性整合,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东南亚珊瑚礁生态系的海域进行保护,并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生物多样性健康,持久的存在和使用。例如「六国保育宣言
东南亚珊瑚大三角及的珊瑚礁生态系地区的未来亮起红灯,也因此促使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帝汶、所罗门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六国在美国自然保育联盟和世界银行的资助下,发表「六国保育宣言⒁,旨在保护珊瑚礁大三角的永续存在和利用,保全珊瑚礁的生态系健康发展。所以,由美国利用规律经过的人造卫星进行监视、记录珊瑚大三角白化面积的变化以及范围位置等,提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六国针对白化严重地区予以救助,减少破坏性捕鱼的入侵,降低珊瑚礁的被损坏面积,并且,提出保护措施和保育计划,最简单且有效的作法就是,依据「生物多样性公约建立「珊瑚礁保护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确实将部份珊瑚大三角的范围划拨出来成为「珊瑚礁保护区。
「六国保育宣言保护珊瑚礁最重要的行动是使用美国人造卫星规律的进行「监测,也即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7条,查明与监测条文如下:「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特别是为了第8条至第10条的目的;查明对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要顾及附件一所载指示性种类清单;通过抽样调查和其它技术,监测其影响的各种方法维持并整理依照以上从事查明和监测活动所获得的数据。⒂
人造卫星是一种有效的监测工具,可从中获得正确的数据,可以判断研究损害的面积和位置,尽快做出补救工作等措施,符合「合约所述「通过抽样调查及其它技术,监测依照以上1项查明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份,要特别注意那些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久使用潜力的组成部份「查明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过程和活动种类的需求,但人造卫星毕竟在高空或低空通过,进行影相扫描摄影,对整体大范围面积的珊瑚白化作用的监测和查明确有帮助,对白化面积的扩大或缩减、座落何处功能和作用无可取代,符合公约「通过抽样调查及其它技术,监测依照以上1项查明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份,要特别注意那些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久使用潜力的组成部份。
在东南亚珊瑚礁海域有必要依国家管辖范围划分多个监测区域,成立监测网分别对珊瑚礁海域及其间珊瑚礁生态系生物多样性组成的部份,进行密切的监控,尤其「对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的地方,做出立即的反映和应对措施⒃。
此项设计和考虑符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4条「影响评估和尽量减少不利影响条文内容「在互惠基础上,就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活动促进通报、信息交流和磋商,其办法是为此鼓励酌情订立双边、区域或多边安排,及第15条「如遇其管辖或控制下起源的危险即将或严重危及或损害其它国家管辖的地区内或国家管辖地区范围以外的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应立即将此种危险或损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并采取行动预防或尽量减轻这种危险或损害。
也符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5条「合作,「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直接与其它缔约国或酌情通过有关国际组织为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并就共同关心的其它事项进行合作⒄。促进做出国家紧急应变安排,以处理大自然或其它原因引起即将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或事件,鼓励旨在补充这种国家努力的国际合作,并酌情在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制订联合应急计划⒅。
第四节:永续发展珊瑚礁水域的经济利用---「海洋牧场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5条至72条提高海洋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就必须借重沿海国的养护条件和能力,东南亚各国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广阔,生产力最丰富的珊瑚礁水域,依目前情况看来,尚属保护良好,因为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去几十年来虽有进步,但并未发生结构性的大变化,因此,珊瑚礁水域的生产量属尚可接受范围,未受到市场过度的压力而发生严重的过度生产,导致生态系完全被破坏的程度,所以,趁现在尚未进入市场巨量需求并因此带动恶质捕捞行为,造成珊瑚礁水域全面溃败之前,应及早结合区域合作的力量,组织一个完善的保护网,以保护东南亚这一片人间瑰宝的珊瑚礁水域能健康的存在⒆。
如何突破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达到区域国家间的共识,组织起保护东南亚珊瑚礁水域的国际合作,能真正落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华盛顿公约的宗旨和内涵⒇,能真正养护东南亚珊瑚礁水域健康存在,且在未来发挥海洋生产基地的作用。
珊瑚礁水域是唯一能提供生物多样性丰富存在的浅海水域,因其生态系的特性能吸引各种洄游性鱼类、跨界鱼种及其它高价值鱼类来珊瑚礁水域觅食、繁殖,是因为珊瑚礁生态系中的鱼群种类及数量特别丰富。
掌握珊瑚礁水域的这一特性,就可以进行珊瑚水域的经济利用,成为生产海洋生物的生产单位基地,利用珊瑚礁水域自然的生态系,只要有适当的种源种苗即可进行大规模的养殖,选择早熟型、短小体型、重量适中的高经济鱼种,进行生态系的养殖,一定时间内就可以有一定数额的生产量出现,补足市场需求的不足,就可以良性循环的遏止过渔、破坏栖地、冲击式捕鱼或毒、炸、电鱼等非法捕鱼行为的次数,相对的,对珊瑚礁水域或全球其它渔场的破坏就会减少许多,也提供全球各大渔场或珊瑚礁水域中其它生物、生态系有休养生息的机会。「生物多样性公约有极大部份在于生物「遗传资源技术的取得和转让,以及信息交流,技术和科学合作,以及生物技术的处理及其惠益的分配和资金的提供,财政支持和鼓励等。
保护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也最重要的、也必需持续长久经营的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的健康存在(21)。
「跨界鱼种协议珊瑚礁水域国家的政府若真正落实保护海洋环境,保护、保育珊瑚礁生态系,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内容,首先应依第八条「就地保护的规定,「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建立保护区系统或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在东南亚地区应重点保护珊瑚礁生态系,建立全区域的珊瑚礁保护区(22)。
利用天然的珊瑚礁生态系环境自然产生的生态系食物链做为生产手段,不只是高经济价值鱼种如鲔鱼、鲣鱼、旗鱼,任何适合珊瑚礁水域的高经济价值鱼种均可以同样的方式,在实验室中育种,养大到一定程度后,放养于用特殊渔网圈围的珊瑚礁养殖海域中,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管理方法养殖这些高经济价值鱼种。依照公约规定「管制或管理保护区内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资源,以确保这些资源得到保护和持久使用、「在保护区域的邻接地区促进无害环境的持久发展以谋增进这些地区的保护「除其它外,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或其它管理战略,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复原(23)。
生态学家、生物专家、基因学者可以创造一个生命,一个新的物种,但他们没有能力恢复一个已经丧失生机的生态系,例如珊瑚礁生态系,就无法在实验室中被复制出现,因为当中牵涉太多,微生物、菌类、藻类、浮游生物,而那些才是让珊瑚礁水域生机蓬勃,鱼、贝、虾等群聚的主要原因。
有一天,东南亚各国终于有能力可以实现妥善且大规模开发珊瑚礁水域成为养殖高经济价值鱼种的「海洋牧场,但在这之前,就必须先把东南亚珊瑚礁水域环境和生态系保护良好,而首先必须运用区域合作的力量,共同推动并签署「东南亚珊瑚礁保护协议,否则,即使有实现「海洋牧场技术到位的那一天来临,东南亚珊瑚礁水域环境和珊瑚礁生态系早已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注释:
⑴Rubec, P. J. 1988. The need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hilippine coral reef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23 (1-2), 141-154.。
⑵2009年,台湾海巡署资料。东沙群岛一年几千航次的违法炸鱼、毒鱼事件发
⑶2006,邵广昭,珊瑚礁等重要栖地应禁止音响驱鱼、三层流刺网、电气拖网等非法。或冲击式、破坏式捕鱼工具捕鱼法
⑷Johannes, R. E. and M. Riepen. 1995.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Live Reef Fish Trade in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82 pp.禁毒鱼使用陷阱
⑸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条。
⑹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
⑺Johannes, R. E. and M. Riepen. 1995.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Live Reef Fish Trade in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82 pp.禁毒鱼使用陷阱
⑻L?kkeborg, S. 1990. Reduced catch of under-sized cod (Gadus morhua) in longlining by using artificial bait. Can. J. Fish. Aquat. Sci. 47: 1112-1115.
⑼胡念祖,国际渔业法体制之演进趋势与转变,中国水产月刊第541期,民国87年1月。跨界鱼种协议
⑽Johannes, R. E. and M. Riepen. 1995.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Live Reef Fish Trade in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82 pp.禁毒鱼使用陷阱
⑾Bodansky, D. 1991. Law: scientific uncertainty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Environment 33:
⑿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条。
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条。
⒁2009.9.1,公共电视新闻,「全球1.2亿人依赖珊瑚维生,今年5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东帝汶、所罗门、巴纽六国共同签署珊瑚大三角宣言,世界野生基金会到本纪末指出,到本世纪末,珊瑚大三角将因全球暖化消失。
⒂生物多样性公约第7条。
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之10条。
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5条。
⒅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条。
⒆中央研究院欧美所,宋燕辉研究员,「永续发展世界高峰会执行计划在国际、区域、次区域、国家及地方上,被研拟出来,真正能解决渔业问题有赖区域合作,采取集体执行措施包括强制法律规定、强制性法律规范。
⒇中央研究院欧美所,宋燕辉研究员,「永续发展世界高峰会执行计划在国际、区域、次区域、国家及地方上,被研拟出来,真正能解决渔业问题有赖区域合作,采取集体执行措施包括强制法律规定、强制性法律规范。
(21)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条。
(22)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
关键词:珍稀植物;现状调查;植物名录;保护建议;石林县
中图分类号:S757.2X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1)03-0057-04
Rare Plants Survey and Protection Recommendations in Shilin County
DAN Guo-li【sup】1【/sup】,YIN Lu-xi【sup】2【/sup】, LI Zhu【sup】1【/sup】, WANG Kun【sup】1【/sup】, LIU Shuang【sup】1【/sup】
(1.Ecology Branch of Yunnan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Kunming 650031, China
2.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Shilin County is located in karst area, harsh environment is difficulty for variety protection plants growth. Taking measures to protect rare plant species is urgent and have potential value. With methods of looking up relevan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visiting, accessing to general and typical investigation, status of rare plants have been surveyed.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otal 24 rare plans species in Shilin County, among which 17 species are key protected plants of national lever. Protection recommendations like listing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building nature reserves and rare plant cultivation bas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are plants status survey list of plants protection recommendations Shilin County
收稿日期:2011-03-23.
作者简介:但国丽(1965-),女,云南宾川人,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石林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景区,调查县境内的珍稀植物,对保护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立县以及提高旅游景区地位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1调查目的和意义
生物物种及其基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植物物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质至关重要.尤其是要着手保护并研究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又对人类有重大价值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以为人类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创造条件.【sup】[1]【/sup】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物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在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中,植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复得,人类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而一个物种的消失又常常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特别是珍稀植物,不仅稀少而珍贵,又常常生长在极端环境中,面临着绝种的威胁,而恰恰就是这些能抵御极端环境的物种中存在着人类特别需要的遗传物质.有时候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能改善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可以使生产和经济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保护住一个物种就保护了其许多基因资源,为今后的竞争多了一分主动.因此,保护珍稀植物物种不仅具有紧迫性,且有着十分重要的潜在价值【sup】[2-3]【/sup】.
石林县属喀斯特地貌区域,多种保护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近年来,石林县掀起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美县、创世界一流景区、打造世界旅游胜地等.在此,为公众提供处于濒危状态而有待保护的具体植物种类及其特征的知识,教育公众保护植物,充分理解“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重要性与意义,号召人们共同参与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和发展生物产业、旅游业等尽一份责任. 2濒危物种保护级别分类
按IUCN地方濒危标准评价,将物种保护级别分为9类,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最高级别是绝灭(EX) ,其次是野外绝灭(EW) ,“极危”(CR)、“濒危”(EN)、 “易危”(VU)、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其中:“极危”(CR)、“濒危”(EN)、 “易危”(VU)3个级别统称“受威胁”.石林县境内调查到的保护植物全部属“受威胁”.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令第4号 1999年9月9日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又将其分为Ⅰ、Ⅱ级保护,具体详见表1. 3调查方法 3.1查阅相关资料
首先通过收集二手资料,了解石林县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基本情况,并查阅以往相关的记载资料,然后从云南省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中筛选出与之相适应的物种作为石林县有可能分布的重点名单. 3.2咨询和访问
咨询林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群众、乡土专家,了解一些已知的保护植物信息. 3.3普遍调查与典型重点调查相结合
采用全面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普遍与重点
表1 石林县珍稀植物调查名录
Tab.1 Rare plant survey list in Shilin county
续表1 注:保护级别Ⅰ、Ⅱ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 令第4号 1999年9月9日中的国家保护Ⅰ级、Ⅱ级;其它指除国家保护级别外的珍稀植物.
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即在石林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基础上,在小班区划调查的同时对各小班内的珍稀植物先作一个普遍初查,并在各小班备注栏标注有关珍稀植物分布的信息情况等.然后由植物专家带头的专项调查组根据各种资料、踏勘情况以及各调查小组的初查信息,采用典型线路、详细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 4调查结果
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石林县境内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共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种(含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16种);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7个种,虽不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但确属珍贵、稀有的植物,其中有已经匿迹达100年之久的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单属植物――弥勒苣苔.弥勒苣苔一般生长在海拔2 000~2 600 m的石灰岩林内石壁上,仅分布于滇东南弥勒和石林县,它的再次发现,对于研究云南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起源与分化、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调查结果详见表1. 5珍稀植物保护建议
1)深入开展对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研究,编制濒危的珍贵稀有植物名录,研究其分布区、生物生态学、种群和群落学特性及其生境特点.在此基础上,查明引起它们濒危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2)在不同自然地带各生物地理范围内,根据遗传基因库的要求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有效保护野生植物的栖息地.
3)在植物园和苗圃引种栽培所在区域内的珍贵稀有植物.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植物,人工繁殖一定数量的个体后在原产地重新种植,以恢复其天然分布和自然繁衍.
4)对经济价值高、需用量大的珍贵稀有植物建立栽培基地.
5)拍摄有关珍贵稀有植物的电影,出版珍贵稀有植物的宣传画片和画册,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6)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坚决打击破坏性的天然林砍伐不法行为,对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建设用地,应严把征占用林地手续关,对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项目应采取避让、移栽等措施.【sup】[4-6]【/sup】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大纲》[Z].1995.
[2]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 令第4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S].1999.
[3]贺善安.中国珍稀植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郑小江.鄂西南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特点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学版),2000,18(4):21-25.
关键词: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濒危;生境特征;群落特征;西湖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3-5381-03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at
West Lake in Hangzhou
DONG Yuan-hu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act: Habit characteristics and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angered aquatic fern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at West Lake in Hangzhou, China were surveyed using methods of sample and α-diversity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 pteridoides at West Lake was found in ditch. The population area of C. pteridoides was 25~30 m2, and the frequency and coverage was 53% and 1%, respectively. It was small population, as the population size was about 15 individuals. It was found that in 2009, there were 7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5 families and 6 genera in the community, among which Leptochloa chinensis,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Cyperus microiria, and Rorippa indica were dominant species. The vegetation was called Leptochloa chinensis-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Ass. α-diversity index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D), Simpson index (H′), and Evenness index (J) was 0.7330, 1.4650, and 0.9103,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low levels of species diversity at the C. thalictroides community.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 thalictroides and Cyperus microiria(r=-0.5297,P=0.0471
Key words: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endanger;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 West Lake
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认识群落的组织水平和功能状态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至关重要的方面[1]。研究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为一年生水生或湿生的同型孢子蕨类植物,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在基础研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遍布于世界亚热带和热带各地[3,4]。在20世纪60年代前曾广布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中国的邻国如越南和印度等地也将水蕨列为濒危植物[4]。
目前,水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学、形态学、孢粉学、生态学、生殖发育和保护遗传学上[3,4,6,7]。试验对2009年位于杭州西湖的水蕨种群的生境特征及其群落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其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水蕨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野外调查方法
根据水蕨标本的记录,2009年8月对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水蕨分布进行了广泛调查。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定现存水蕨所在地的经纬度。测量水蕨的种群面积、个体数量等主要参数。记录所在地的生境特征,采集和鉴定水蕨及其主要伴生种,并记录了各物种的相对数量。相对数量采用布朗-布朗喀(Braun-Blanquet)的多度等级划分标准,即5(非常多),4(多),3(较多),2(较少),1(少),“+”为极少。以Cook[8]的水生植物概念划定水生植物的范畴。采用目视法测定和记录每种植物的投影盖度、个体数量、频度等。由于水蕨种群比较小,分布在浅水沟中,因此采用沿水沟延伸方向每隔1 m按1 m × 1 m的样方共取15个样方,研究群落的基本特征。采用优势种原则对群丛进行命名,即以群丛优势种的名称作为该群丛的名称。
1.2 物种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采用重要值和α-多样性指数来分析群落的组成特征及物种多样性。采用SAS 8.0分析软件分析水蕨群落中主要物种的相关性。物种多样性测度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R)、香农威纳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等进行评价。各指标的计算如下述有关公式,其中下列各式中Pi指样方中第i个种的相对重要值,Pi=第i个种的重要值/所有种的重要值之和,S为群落中的物种数。
重要值(IV)的计算公式为: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3,其中相对密度=某个种的株数/所有种的总株数,相对频度=某个种在样方中出现的次数/所有种出现的总次数,相对盖度=某个种的盖度/所有种的总盖度。
物种丰富度指数(R):R=S
辛普森指数(D)=1-ΣPi2[1]
香农威纳指数(H′)=-Σ(Pi ×lnPi)[1]。
Pielou均匀度指数(J)=H′/lnS=-Σ(Pi×lnPi)/lnS[1]
2 结果与分析
2.1 杭州西湖水蕨生境及种群基本特征
水蕨种群分布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园的一人行道旁的浅水沟中,位于西湖风景区的核心区。沟深70~80 cm,微流水,水清澈,红壤土。地理坐标为30°14′N,120°06′E。水蕨零星分布在水沟中,长势较差,平均株高20 cm,最高25 cm,与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杂草相伴而生。这些杂草长势也一般。水蕨种群面积25~30 m2,植株数15株左右,多度为极少(+),频度约为53%,盖度仅为1%左右,为小种群。
2.2 水蕨所在群落植物组成及其重要值特点
水蕨群落面积为70~100 m2,水蕨群落的群丛名为千金子-空心莲子草,其群丛类型为湿生类。与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5科6属7种。主要伴生种分别为千金子、空心莲子草、莎草(Cyperus microiria)和印度蔊菜(Rorippa indica)等。盖度最大的为千金子,最小的是水蕨;频度最大的为千金子,最小的为莎草和水蕨。重要值和相对重要值最大的为千金子,最小的为水蕨,具体见表1。
2.3 群落物种多样性特点和相关性分析
α-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水蕨群落丰富度指数(R)、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5、0.733 0、1.465 0和0.910 3。利用SAS 8.0统计分析软件,以15个样方中每种植株的数目对水蕨群落主要物种之间的Person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蕨与莎草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529 7,P =0.047 1
3 小结与讨论
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主要因素。人类在湿地或水生环境中的各种活动都会使湿地或水生环境发生变化,进而破坏原生群落,同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中,以生境或景观的破碎最引人注目[9]。大量事实证明,对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是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和丧失[9]。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主要源自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工业和商业活动以及城市化扩张等[4,9]。
此次研究的水蕨群落分布在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龙井茶园的浅水沟中,是西湖旅游区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水蕨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R)、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分别是5、0.733 0、1.465 0,低于先前研究的一些沟渠植物群落,如荆州市西郊乡村沟渠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R、D、H′分别是39、0.954、3.560)[10],也低于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自然生态景观的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D、H′分别是0.896、2.897)[11]。这可能与茶农在茶园管理中定期清除杂草等生产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该水蕨种群面积为25~30 m2,约有15株,多度为极少,盖度最小,表明该种群是小种群。小种群的种群数量少,更容易受到环境波动、灾害和遗传多样性等随机因素的影响,灭绝率较高。人类活动造成的小种群可能比自然形成的小种群更容易濒危[4,9]。由于该种群受耕作和旅游双重的影响,制约了种群的更新和恢复,加剧了该水蕨种群的濒危。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时,一个明智的做法是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最易灭绝的小种群的物种上,首先防止它们的灭绝[12]。保护生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办法[4,6,7,9]。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杭州西湖的水蕨种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就地保护,将此地点设为保护点,作为生态旅游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并树立保护标识牌,提高公众对水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二是迁地保护,将部分水蕨个体迁入到杭州植物园(30°15′N,120°16′E)进行保护。近50年来,杭州植物园引种成活了66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一级濒危蕨类植物中华水韭,但没有水蕨的保护记录[13]。由于该水蕨种群所在地与杭州植物园位于同城同区不同地点,气候和地理条件包括土壤等生境极为相似[13],因此杭州西湖水蕨迁入该园应该容易成活,并可以得到更有利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生态学报,1995, 15(3):268-277.
[2] 尚辛亥,阎玉凝,王文全.甘草(Glycyrrhize uralensis)不同分布区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生长特征比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3(2):13-16,20.
[3] HICKOK L G, WARNE T R, FRIBOURG R S. The biology of the fern Ceratopteris and its use as a model system[J]. Int J Plant Sci,1995,156(3):332-345.
[4] DONG Y H, CHEN J M, GITTURU W R, et al.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endangered aquatic fern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Parkeriaceae) in China: implications from RAPD and ISSR data[J]. Bot J Linn Soc,2008,157(4):657-671.
[5] 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里程碑[J].植物杂志,1999(5):3-11.
[6] 董元火,王青锋.中国濒危水生蕨类植物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57(4):335-342.
[7] LIAO Y Y, YANG X Y, MOTLEY T J, et 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is reveals two cryptic species of the endangered fern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 (Parkeriaceae) in China[J]. Conserv Genet,2011,12(5):1357-1365.
[8] COOK C D K. Aquatic plant book[M]. Netherlands: SPB Academic Publishing,1990.
[9] PRIMACK R B. Essenti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M]. Sunderland, MA: Sinauer Associates,Inc.,1993.
[10] 费永俊,刘志雄,叶玉娥.荆州市西郊乡村沟渠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5, 2(2):10-13,35.
[11] 李 琦,夏宜平,吴彩芸,等.水湿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景观效果关系研究——以杭州茅家埠景区为例[J]. 陕西林业科技,2008(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