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1 17:13: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档案管理知识要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要“使学生具备档案管理员职业岗位基本素质,熟悉档案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掌握档案工作流程及档案管理技能”。为此,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在充分分析企业档案管理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坚持“一结合”、“两对接”的指导思想,即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与档案工作标准规范对接、与实际岗位对接。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档案管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结合岗位能力分析,合理确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课内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具体档案管理工作任务为主线,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及时的实践操作,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与档案工作标准规范、实际岗位对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档案工作行业标准、制度等,一方面增强学生规范操作意识和严格按制度办事的意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实际档案工作的认识,实现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和实践与实际岗位的对接。如开展档案统计工作,借助学校档案全文数据库平台,以档案馆统一编制的《档案室保存档案情况统计表》、《档案文件级数量统计表》等为基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档案统计课内实训;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某某省示范数字档案室建设测评标准》,掌握数字化档案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课堂教学、实践与标准规范、实际岗位的有机结合。
二、基于岗位分析的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企业档案管理岗位分析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基础。按照教育部“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精神,构建基于企业真实档案工作流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1.以档案管理典型任务分析为前提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并明确工作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前提。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八个工作环节组成,各环节之间既相互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有各自的操作程序和要求。根据企业档案工作流程,可设置系列工作任务。同时,企业档案室多为综合档案室,保存的不仅有文书档案,还包括人事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及各类业务档案。结合企业调研和与企业一线档案人员的交流,整理分析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10个典型任务。
2.以岗位任务设置为主线开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以任务带动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的完成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任务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和核心。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教学环节设计除明确档案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以外,还包括任务准备、任务分析、任务过程管理、任务评价、延伸巩固等。任务准备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条件保障,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认真制订可操作的任务实施方案,做好档案文件、工具和设施、有关参考资料等准备工作,以档案实训室为主要教学场地,以真实的档案文件和创设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任务的真实性。师生通过共同讨论、示范等形式开展任务分析,明确任务的目标、操作步骤和要求,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加强任务过程管理,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实施任务,自主讨论、思考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案,在探究中完成工作任务。例如在档案分类任务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要点,认真梳理档案分类工作步骤,具体分析每份档案的内容、来源和形式等特点,根据档案分类表确定每份档案所属类别并进行归类。在学生分类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任务评价,重结果评价更要重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意志等的评价。鼓励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适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在评价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自觉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为稳固和提升学生课堂掌握的能力,还需在课后加强延伸巩固。学生实现档案管理知识、操作技能的主动建构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完成课后练习、参观档案馆(室)、邀请行家专家作专题讲座、参加实训实习等,巩固档案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体验档案工作职场,感受职场文化。
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以任务驱动开展档案管理课程的教与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以学生实践操作为重心,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学习和体验档案管理工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来看,随着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从被提问者成为了主动提问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极大提高。
4.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保障开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仅注重知识传授的简单教学模式,为确保每项任务的顺利开展,教师都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建立和完善档案课程教学资源库,才能有效保障各项档案管理任务在课程教学上的实施。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包括收集各类档案文件资料、企业档案管理有关制度和档案管理行业标准、档案工作案例、各类档案和档案工作图片与视频、档案管理相关软件(如档案综合信息管理软件、电子数据质检系统、光盘校验软件等)、档案馆(室)网站目录、档案用具设备设施等。通过建立完善档案教学资源库,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供资源保障,确保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一)档案的管理模式陈旧
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较为陈旧,管理技术也落后,仍旧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即人工管理和经验管理的方式,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要耗费时间而且耗费精力,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系统的整理档案和查询信息,有时候也会由于人为操作的失误而遗漏掉某些重要的信息,这就导致了档案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管理水平的降低。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技术落后
医院的档案包括病案、各种报告表格、会议记录、医学研究等各方面重要的资料,需要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再由管理人员统一收集整理归档。但是,由于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意识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有效率、有规划的完成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甚至有些档案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将档案分类归档,给档案的整理、管理以及利用带来不便,甚至影响了医院的运作。再加上,虽然有些医院施行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但是管理技术仍有待提高。
(三)医院对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医院上级领导不注重档案的管理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的认识。上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就导致了下级管理人员对档案收集和管理的不认真,最后导致医院档案的收集和查阅难度增加,档案利用率普遍降低。由于医院的硬件设备投放不到位,导致有的医院虽然增添了将计算机等网络设备,但是却没有安装先进的与档案管理相关的系统或软件,不能有效的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利用。此外,由于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不重视,所以医院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不够,信息化培训的机会也不多,使得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了解不深,信息化管理技术也不能熟练地掌握,对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流程也不很清晰。总的来说,医院的档案管理意识及管理水平都相对落后。
二、如何实现及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当前,医院档案管理有的仍旧处于人工操作阶段,有的虽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相对来说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也没有系统的管理流程,所以,医院的档案管理及利用水平仍然有待提高,而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不断地改革档案管理理念,开发利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彻底的改革纯粹人工操作的档案管理,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及流程,努力提高医院档案的利用率。
(一)改革医院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达,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已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工作领域采取网络信息化办公模式,实现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即将文字、图像、影响等档案资料输入电脑,制作成电子文件的形式,由医院的各个科室的档案管理员将电子文件传送给档案管理员进行汇总和分类管理,归入档案,并对整理好的医院档案电子文件进行保护等措施,保证档案的安全和可靠。与此同时,可与数字化管理相结合,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二)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员的理念和技术的培养
实现和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相关管理人员既要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所以,医院要加大力度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以推动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进步。而一名合格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能够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负责的完成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掌握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还要积极的参加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学习,提升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学习相关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不断的实践练习,掌握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要点,力争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实现和加强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对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需要医院的有关领导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和宣传力度,以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此外,还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医院硬件设施如计算机等的投入量,并不断健全医院的硬件设施系统,以完善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首先要保证医院信息化的设施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医院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以便于档案的信息化处理;其次,针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医院要投放一些性能较高的先进设备,以便于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高效进行,促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向着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
三、总结
【关键词】教育档案;管理;制度;人员素质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各界更加注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教育档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教育档案在学校教研、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这种要作用,为真实地记录学校发展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过去,由于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造成教育档案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教育档案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知识经济的新时期,我们要通过明确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教育档案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以及转变工作方法和服务等,从而实现教育档案管理的新跨越和新发展,使教育档案更好地发挥自身功效,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条件。
一、明确一个目标,统领档案管理全局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发展。在这种形势背景下,如何围绕着学校教学活动中心做好教育档案工作,这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新问题。众所周知,无论任何工作,都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教育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为了打破过去落后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解决过去教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新时期教育档案的工作目标,把它作为一个指导思想,从而统领教育档案工作全局。为了迎接和应对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明确“以档促教,以教兴档”的工作目标。在这种工作目标的指导下,从而增强相关人员的教育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教育档案管理机构和制度,融入一些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形成一个教育中心、学校等多个部门共同重视分级管理的局面。总之,明确教育档案的工作目标是实现教育档案创新发展的首要问题和前提条件。
二、完善两个基础,提供档案管理条件
教育档案管理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学校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是两个基本条件,我们要通过提高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和完善教育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为教育档案的管理提供便利条件,才能使教育档案更好地满足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为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提供服务。
(一)提高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教育档案管理的好坏与具体的工作人员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在新时期,为了适应时展和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提高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其中,提高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关于提高教育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方面,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现在是学习型社会,教育档案工作人员要自己不断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尤其是教育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或者外出参观等,从而使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和各项新技能等。总之,通过对教育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从而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从容应对和处理现代教育档案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实现教育档案管理的创新提供人员条件。
(二)建立健全教育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教育档案管理制度是保证教育档案工作正常进行的一个有力保障,也是开展日常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实现教育档案的创新,必须完善教育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比如,通过完善教育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教育档案管理机构以及各个科室职权分明,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完善教育档案管理制度,使教育档案的立卷有一定的标准,归档有一定的范围,借阅有相关的规定和手续,保密有一定的管理条例和措施等。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一切都依法运行,有章可循,确保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三、实现三个转变,确保档案管理落实
为了促进教育档案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在明确工作目标和确立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两个保障的基础上,还需要转变管理观念、转变工作模式以及转变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从而确保教育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来讲,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转变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观念和意识
教育档案是对学校教育发展变革的记录。在过去,很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认为,只要把真实的记录内容保存下来就可以了。是的,对历史记录进行保存是教育档案的一个基本功能,但是,这仅仅是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冰山一角。如何保存,如何整理,如何提高教育档案的利用效率,这些都是教育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尤其是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法,但是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层出不穷。面对这种形势,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和具体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转变落后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思想,增强教育档案管理意识,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教育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转变教育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
由于教育档案管理设计的环节也比较多,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工作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档案的工作效率。在教育档案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转变教育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从而实现教育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第一,由被动变主动。在过去,很多教育档案管理机构都是坐等档案信息的到来。现在,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由被动变主动,深入到学校教学活动中去,挖掘各种教育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加强教育档案资源库建设。第二,由幕后走向前台。在过去,教育档案作为学校教育检查的一个部分,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很多教育档案部门都建立了一个“迎检教育档案”,这种教育档案纯粹是为了迎接领导对学校的检查而准备的,与教育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所以,教育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具体的工作人员要同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把教育档案的混乱局面纠正过来,不再为检查而建立“迎检教育档案”,而是为了教育档案的建设发展而做好档案工作,使教育档案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特色资源和亮点,使教育档案也走向前台。第三,由传统走向现代。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教育档案管理也要从传统单独的人工向现代化科技应用管理转变。比如,教育档案管理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教育档案的数字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开展教育档案服务工作。
(三)转变教育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
通过转变教育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可以提高教育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以前,教育档案主要负责教育档案的保存服务功能,对教育档案的利用功能的开发比较少。在当代,在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着眼于未来,转变传统的服务功能,加大对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比如,教育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一些特色档案,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从而实现教育档案由滞后保管向超前指导的跨越。具体来讲,教育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完整的“学生成长档案”,从而加强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育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特色教师档案”,在档案中把这些特色教师的教学经验或者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整理,从而为教师的借鉴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加大了教育档案的利用效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教育档案管理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到教育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以及档案的管理和有效利用等多个环节,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满足现实的教育需要,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及其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增强教育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借助于网络等新科学技术,从而实现教育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使教育档案的管理更加有序,更好地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服务,最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前进。
参考文献:
[1]朱玉媛. 当前我国高等档案学教育面临的危机与发展策略[J]. 档案学通讯.2005(2)
[2]丁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五个建设”[J].兰台内外.2009(2)
[3]王艳.加强学校档案工作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J].黑龙江档案.2010(5)
[4]朱忠燕.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体会[J].山东档案.2010(1)
[5] 黄新荣,周生玉.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档案学专业的计算机教育问题[J].档案学研究. 2003(1)
[6]张俊利.学生档案管理对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意义[J].兰台世界.2013(8)
关键词:医院 人事管理 要点分析
1.医院人事配备的阶梯性
每个科室人事配备具有阶梯性的特点,既在年龄上呈现老中青三代,职称级别上有高级、中级、初级。这样的人事资源配备,一方面可以发挥有年资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应诊技巧多样、树立科室管理的威信和继承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年轻大夫的工作热情、督促大夫对患者耐心周到、充分利用年轻人的现代科学知识,使年轻一代在老一代的带领下逐渐成长,积累经验。这是很好促进科室的文化内涵建设的途径,在处理科室日常问题时候,主次分明,管理由有资历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老一挥组织带头作用,将科室建设成为既有年资感又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科室,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2.医院人事管理的统筹和分管的协调性
以科室为单位,科室既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也是医院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每个科室可以有一套适合科室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同时也应遵循医院整体的管理构架,体现既兼顾灵活性也体现统一性的特点,既要医院的统筹也需要科室的分管,各个方面分工明确,集体之间团结合作。目标只有一个,既是科室的事情,也是每个成员的事情,年轻的、职称级别低的、专业性低的成员积极主动多分担日杂事务,年长的、职称级别高的、专业性高的成员在完成管理工作和其它必要工作的基础上,也倡导主动积极分担科室日常工作。在完成本科室的工作基础上,每个人都要将自己放在医院的大环境里,为医院这个集体分担力所能及的工作,良好利用上班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的理念,医院要改变传统的人力只是一种成本的观念,从单纯的人员管理或事务管理转变过来,着重开发人力资源,把对人的能力开发和培养放在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事物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医院服务素质的水平。这就决定医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医疗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管理知识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思想和专业知识的辅导,将人力资源的调配发挥到最好状态。 同时,要对员工进行德育教育,使其树立无私服务的思想,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医院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可以将竞争引入医院内部,坚持公平合理的竞争上岗制度,做好选人用人工作,这是搞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增加医务办公的透明度,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遇和平台。以竞争带动优胜劣汰,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必须保证在人才的选用方面要严格按照程序运作, 使人才真正得其用,展其才,保障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健康发展。
4.医院环境维护的和谐性
4.1对下级要用人之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用人之道,在于用人之长而避之短。发挥医院各种人才的优势之处,才能合理整合利用人力资源,使人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尤其上级对下级要充分掌握其下属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下属的长处,安排适合的工作,这样往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让下属愉快工作,喜欢工作,为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4.2对同级互相尊重
同级之间 ,团结友爱相互尊重,遇事多沟通协调,做事多换位思考,积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是每一个员工的义务。 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共事,形成医院良好的礼让氛围,使医院整体气氛和谐,能避免不必要的疏漏,摆正工作心态和提高工作效率。
4.3对上级严于律己
医院上级是医院的人事核心成分,起到了标杆的作用。上级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各种行为,起到带头的作用。医院院风的形成和医院领导的工作作风关系密切,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德服人,对下级人员起到以身示责的作用。
4.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向上的院风院貌
医院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场所,患者的心情一般比较急躁或者焦虑,如果医院的氛围再是一个严肃而冰冷的地方,这将使患者处于一种更加恐惧和焦虑的状态,非常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同时医生也是一个群体,不论是科室成员还是医院内部职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能够激发医院的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对医院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职业的热爱,这是难能可贵的院风,如果说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是一个医院发展的硬件,那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院风院貌就是必不可少的软件。
5.结 语
现代社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凝聚力的竞争,医院的发展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竞争,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转变管理重心的同时,要坚持人本思想,提升医院的凝聚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晗铭.浅析医院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J].才智,2012,(22).
[2]徐平.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2,(20).
[3]曹洪阳,叶春明.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4).
[4]谢丹.刍议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J].光明中医,2012,(7).
[5]姜起.新时期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建议[J].办公室业务,2012,(13).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内容;必要性;问题;建议
1 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的内容
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农机购置补贴的办法、制度、规范性文件、实施方案以及农机补贴产品选型等文件资料;(2)农机购置补贴会议、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相关资料;(3)县市区农机部门审核上报的农机购置补贴资料,包括县市区农机购置补贴审核确认汇总表和补贴机具购置花名册,分户档案(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申请表,协议书,购机发票复印件,机车上户复印件,补贴机具照片)及电子档案;(4)总经销商(生产企业)上报的农机购置补贴资料,农机购置补贴汇总表、机打发票第三联或存根联和发票花名册、机具申请表原件及电子档案;(5)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相关调研、检查、核实记录材料;(6)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总结以及其他有关农机购置补贴资料。这些档案原则上分别由省、市、县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经销商及购机户来保管,但在日常的管理、购买过程中,因为对档案资料的获取,存档、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出现问题,档案管理工作并未做好,对购机农户的兑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2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农机购置补贴档案资料是对农机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的重要依据,在保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良性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购置补贴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1)保证购买档案备案真实。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及时、真实对农户购买的农机以及购买补贴信息进行备案,并保证备案资料的详细和真实,这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防止农户倒卖农机来套取国际补贴资金;(2)便于国家对农户购买农机进行引导。对农机购置的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与管理,可以分析出市场上的农机需求,这便于对农户购买农机的数量和类型进行引导,避免盲目购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便于做好市场宏观调控。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农机市场需求与供给进行统计分析,把农户对购机的需求通过专业分析之后把信息反馈给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调整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4)是国家制定补贴计划的重要依据。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给农业部门提供一定的具体的数据分析,使其根据农户需求、市场供给等方面制定合理可行的补贴计划和政策。
3 目前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门档案负责人对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和农户的配合。但是在部门地区和部分部门的工作结果来看,这类补贴管理工作并没有被给予很大重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档案和报账档案分别由市、县(区)农机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农技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的职能部门各自管理。但是在乡镇一级一般都没有设置专职农机档案人员,还有的单位把农机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只是在名义上设置专职人员,因而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流程也就不科学、不规范。
2.对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的投资少、设备差
由于在部分地区的部分部门对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致使部门在协调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财务分配资金使用的过程中,疏忽了对补贴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配备。很多地方的购补档案室管理设备陈旧,很多地方给工作人员配备的电脑还是九十年代的方块电脑,像打印机、扫描仪、档案柜这样的必备办公用品不齐全,严重者档案室的的室内桌椅、门窗也都陈旧老化。这样不齐全、不和谐的办公环境,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心理上难免懈怠工作。
3.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归档不规范
补贴档案管理工作是农机购置补贴的管理、审查依据,但是,存在不少部门因为对工作的不重视、或者管理上的技术原因使得归档分类不合理、归档内容不齐全,工作人员对现有的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不积极容易粗心大意,出现归档错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4.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存在缺陷
在一些基层单位的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工作者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管理培训,缺乏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巧,进而影响到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二是,还有的基层部门,还有的地方农机补贴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基层人员特别缺乏,甚至无人可用,短腿现象严重。个别县市区负责农机补贴管理只有一名同志,甚至一名老同志,整个过程只有这一名同志完成,几乎是连轴转,所以档案有时候全,但却不是按顺序排列,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也只能保证有这份档案而已,但是寻找起来会非常费劲。
4 现阶段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农机购置补贴意义重大,而且在农机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机管理部门不光要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要规范好档案管理工作,保证补贴档案有据可查,有据可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出现违规违纪等各类问题。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我感觉农机补贴要点线面结合环环相扣的解决问题。
1.加强对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
首先,各部门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工作的重视,补贴工作是国家出台制定的惠农政策,管理部门要本着执行政策、惠利广大农民的的原则和态度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其次,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熟悉补贴政策,了解当地农业信息,熟悉使用管理工具,在工作态度上认真负责完成本职工作,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优惠。
2.对购置补贴进行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采用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统一的软件程序,为完整的保存档案资料创造条件。对管理部门来讲,采用电子化信息管理需要熟悉软件操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信息的录入与整理。对农户来说,可以在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补贴申请,上传各种审核要求,由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和结算。这种方式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惠农效率。
3.加强对农民购补政策宣传
农机购补是关系农民切实利益的优惠政策,各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提高对这项政策的重视程度,做好各方面的补贴工作和宣传工作,广泛利用报纸、电视以及新媒体等方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农机补贴种类、补贴资金数量、购置程序、兑付部门(包括联系方式)等方面的大力宣传,让广大农民了解国家政策,切实得到实惠。
4.开设农机“4S”店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之后,各农机生厂商、经销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我们可以借鉴湖北顺业农机有限公司的做法,开设农机“4S店”,让大品牌农机入驻店内,并配备专业维修场地和技术人员,让农民在农机的购买与维修上得到最大便捷。让“4S”店成为:精品品牌的集聚地、农机配件供应的百乐门、农机系列服务的快活岭。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响应国家惠农政策,又可以力证国家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科学合理性,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这对农民来说是惠及切身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责任感,把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程高.强化购机补贴档案管理 推动农机化资源共享[J]. 江苏农机化,2014,01:22-23.
[2]吴正东. 全面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04:94.
[3]宁梅萍. 农机购置补贴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应用探讨[J]. 当代农机,2012,11:70-72.
[4]罗翔. 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的几点思考[J]. 财政监督,2013,18:49-51.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与对策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1.1工程资料的分类及构成
施工企业的工程资料一般按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验收三大类进行管理,概括有:工程测量记录、工程施工记录、工程试验检验记录、工程物资资料、施工验收资料,这些资料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清晰掌握施工质量管理流程,才能准确知道什么时间该形成什么资料。
1.2全局统筹,团队协作
工程资料的好坏,全局的统筹很重要。工程资料不是资料员生成的,更不应是资料员闭门造车“生产”的,是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竭诚协作产生的。项目开工前,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召开项目施工统筹会议,明确各职能分工、岗位职责,工程资料具体运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排,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全力配合资料员。以某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部)的桩基础子分部为例,该工程桩基础为冲孔灌注桩。在分部工程开工报告获得审批通过后,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召开分部工程专题会议,根据图纸会审、施工方案、检测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在完成座标定位测量记录后,再进行基线复核,填写工程基线复核表;材料员要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审核进场材料(钢筋、焊剂焊条)合格证、厂家型式报告、进场数量,确定进场材料需送检批次及跟踪材料检验报告,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员、质检员要结合施工方案,详细掌握工程施工的难点、要点和工序,对施工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并在施工过程中填写对应相关的施工记录:冲孔桩成孔施工记录、冲孔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记录、冲孔桩隐蔽验收记录、冲孔桩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护壁泥浆质量检查记录、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和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桩基础完成施工后,由检测单位进场进行检测,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全程跟进。桩基础施工、检测全过程,资料员必须密切与测量、材料物节资料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桩基础完成检测后,资料员要抓紧对收集的工程技术资料按归档要求进行整理、组卷,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实际签署桩基础子分部的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及纪要、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及审核桩基础子分部施工小结。
1.3重视资料的真实性、逻辑性和可追溯性
施工技术资料的填写主体为专业质量检查员或专业工长,要求项目齐全、准确、真实,有关责任方应按规定签字盖章,工程资料员应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并应按立卷要求归类。工程资料不能随意进行涂改、伪造或损毁;当确实需要修改时,应实行划改,并由划改人签署。资料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细看,收集资料时要细心,注意细节。比如施工工序的逻辑先后性,楼板是先支模板,再扎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要注意资料的时间填写上是绝对不能弄反了的。
2、影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原因与建议
2.1原因
2.1.1主观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工程资料是资料员一个人的事,造成资料员大包大揽,资料员的优劣代表了工程质量的优劣,这是错误的认识,有的工程甚至不设专职资料员,由其它岗位的人员兼任。
2.1.2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投入明显不足。
工程资料编制和整理归档的人员应该具备岗位资格证书,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知识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地方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资料问题更多的是由工程施工的问题引发产生,资料问题同时也是工程质量问题的综合反映。
2.1.3建筑规范深入解读有待加强
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所有工程资料从前期的收集、分类、编制、到后期的整理、组卷、归档都需要和现行相关建筑规范密切联系。这些规范涉及的建筑专业领域非常全面,涵盖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管理、测量、质量验收等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内容。这些规范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课程资源库建设在相关建筑规范解读方面仍存在参与资源库建设教师知识更新速度不及时,对部分专业建筑规范与资料,尤其是与填表的紧密结合度讲解不深入的问题,学生在实际从事资料员工作时对建筑规范的解读能力较差。
2.1.4相关工程资料拓展不足
现有课程资源偏重于房屋建筑方面资料管理,对市政、路桥、水利等工程资料拓展不足。从现有市面上的教材及相关资源来看,大多数资料编制、表格及相关内容讲解仍以房屋建筑为主。虽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在不同的工程领域上有一定共性,要遵循一些国家统一的规范。但不同的专业领域在表格形式、具体内容填写及需要遵循的专业验收规范等方面都是不同的,现有资源库建设明显对市政、路桥、水利工程等领域拓展不足。
2.2建议
(1)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单位责任人和项目负责人,应该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消除误区、熟悉并掌握工程资料形成规律,对工程资料的管理必须专人负责。(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监管。既要狠抓工程质量,更应狠抓工程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3)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应该制定工程资料管理职责、管理规定和流程。制定具体奖惩制度,对工程资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巡检,奖优罚劣。(4)加强对工程各专业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教育专业人员爱岗敬业,负有责任心。(5)资料的组卷工作是工程资料归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企业、项目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意义非凡。近年来,由于资料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J识到做好建筑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效益;质量;安全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
1.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被吸引前来从事建筑工作,然而在房地产热度较为消退的如今,业界竞争就不免变得严峻。对于各类施工企业而言,建筑技术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增进建筑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尤其是对于竞争优势不大的企业,通过技术管理,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减少管理支出和流程中的无意义行为和浪费具有重大的意义。
2.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管理不光包括建筑事先和过程中的规划,也包括建筑工艺与技术方法的规划,通过预先的测量,材料选择,工艺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的质量,通过对具体工程执行,人员与工艺的管理则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效率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质量不光取决于施工人员的努力,也取决于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规划,建筑工程管理在规划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掌握也就是对规划的发展。
综上所述,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工程质量,同时与企业对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掌握都能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建筑工程技术内容与要点
企业建筑工程技术并非一时的研究,而是由严密的制度与长期的经验总结形成,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运行和发展,就要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用良好的制度加以约束,才能不断取得成果。第一,在施工行为之前的工程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是工程实行的重要预备条件,假如没有图纸会审,工程的正确性就难以保证。图纸会审也即由工程的各个参与者联合进行对图纸的审核,一方面是个单位对图纸内容的事先了解,在施工时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是发现图纸的问题,探讨其可行性。第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制度,这一制度是预先做好施工中各项情况的制度与应对措施,是依据图纸对工程行为的指导以及预先对任务和责任的分配,能够有效引导工程施工走向正轨。第三,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能够有效的在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传递对技术的认识,进而帮助施工人员加强对工程方式的认识,更好的投入施工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第四,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些重要的施工档案需要加以保管,并在之后应用,包括验收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还有检验,验收,资产检查。工程质量自检等,总而言之,企业工程技术包括诸多方面,加强制度管理和技术意识,才能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与素质水平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制度氛围,坚持一切以制度为先,加强监督与管理,,明确各个施工行为的行为与责任方,在工程施工中,秉承严谨的施工态度与充分的安全观念,不断提升企业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与水平,提高观念与意识,一不仅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与培训,增进他们的管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从管理人员自身方面来讲也要自行加以自律和自我学习与约束,使他们正确的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优秀的管理人员团队是企业的引导者和规划者,通过积极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完善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工程的实践场地,也是计划和各项技术的应用场所,在对工程建设情况的监管工作中,一是要严格依据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达到各项质量标准,不可偷工减料,二是要根据合同要求与规定,按时合格完成工程项目,同时也要坚持安全操作,将安全原则铭记在心。对于企业自身利益而言,也要注意技术的总结归纳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以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具备极大的意义,需要管理人员对此多加关心。
首先,要注意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过程的标准化不仅有利于施工安全和替身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企业实行监督和评测的重要因素,要注意对于施工不标准的单位,加以技术指导与指示。
其次,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企业质量标准和制度,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工程质量,增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第三,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认识,对图纸和各类资料增强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准确发现问题与缺点,并对其加以补救和教训吸取。
第四,建立评比制度,定期对各个单位表现进行评比,保持严密谨慎的质量监督制度,对于各单位的表现,对于优秀者加以奖励,对不足者加以批评和惩罚,不断加强技术管理与质量监管,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第五,加强各方沟通,定期召开监理,施工,设计三方的沟通会议,加强各方沟通,出现问题是得到更好的处理办法,促进共同进步。
3.加强对技术的研究与培养
技术提高是提高效率的根本方法,对于新时代的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各方面法律法规,培养技术人员的规范与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接近时代潮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学习,积极任用一些富有创意和天赋的技术人员。
4.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优化
对于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而言,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提升,以经形成了完善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体系,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根本就是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对施工过程加以更好的引导和控制,减少问题,增加工作效率和质量,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二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就是构建完善的企业运行体系,而构造完善的企业运行体系,首要一点就是对于技术工序和各项管理行为具备充分的了解与领悟,只有对各个环节具备充分的了解,才能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更多的参与到基础工作,增加对工作内容的认识,才能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结 语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企业意义重大,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和学习,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学习新的技术,任用优秀技术人才,提高管理人员能力与决策意识,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承海 谈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j] 2011(21)
[2] 张成平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中华民居 [j] 2011 (06)
[3] 潘华珠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几个问题 门窗 [j] 2013 (06)
一、高校学籍管理的定义和管理内容
所谓学籍指经过入学考试合格,正式录取,按照规定办理入学手续,注册后取得的学生资格。
学籍管理即对取得学生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考勤、学籍异动、奖励与处分、毕业资格审查和毕业等方面,按照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实施管理的过程。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就是以学籍为中心所开展的学生学习管理工作,贯穿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在校阶段。
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分三大方面:一是管理学生学籍情况。二是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主要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三是校纪学风建设。
二、高校学籍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出校检验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管理作用
学籍管理工作的根本作用就是管理。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管理。搞好学籍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及时掌握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掌握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与教育质量,学生学习秩序,促进教学相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中学籍管理主导作用的发挥,发挥学籍管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也就是发挥学籍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在发挥管理作用的同时,应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
目前,学籍管理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学分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辅修制等都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珍惜学习时间和机会,形成勤奋刻苦、严谨求实、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
3.服务作用
学籍管理服务的作用是关键。学籍管理工作的服务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解释咨询服务,即接受师生对于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咨询,使他们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有正确的了解。二是信息服务,即及时准确地向师生提供校内外的学习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使他们对世界、全国的科学和教育发展有一个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三是学习环境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
力求用服务的手段,搞好联络协调,促进学习环境的优化,推动学风建设,最终以学风建设推进全校的校风建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共同进步。
三、高校学籍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1.制度健全是根本
学分制的推行,使学籍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因此,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按照实事求是、宽严适度的要求,制定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课程重修规定、公共选修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有关实施细则,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更能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学分制的开展得以顺利地进行。
2.发动宣传是关键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繁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相应地制定了许多新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大力宣传学籍管理规定,不仅可以起到教育、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弱化以至打消某些学生的消极思想,从而减少学生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现象,加强学校的校风校纪。因此,校教学部门和各院部应大力宣传,使全校师生了解学籍管理的意义、内容、特点以及相关的规定,利用各种媒体(网络、报纸、广播等),广泛地向师生宣传学籍管理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师生支持和参与学籍管理工作。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学籍管理的教育。将学生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印发给师生,使广大师生了解学籍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组织开展专题宣传月活动,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学籍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使“学籍管理是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师生共识,得到全校的响应并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籍管理工作。
3.二级管理是保障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和繁重,对原有的只局限在校级教务部门一级管理的学籍管理已经滞后。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院一级在学籍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将学校一级管理模式改为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校教务部门作为学籍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学籍管理整个过程起监督、指导、协调、决策的作用,各学院是学籍管理的基础单位,承担学籍管理的具体实施和信息交流的工作。校、院两级应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各负其责,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4.人员素质是重点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学分制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推行,学籍管理工作也更为复杂,对学籍管理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籍管理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籍管理人员的潜能,调动起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学校在注重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对表现优秀的学籍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以体现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可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学籍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管理性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集多样工作于一身,每天要面对繁杂的教务常规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这项工作的本身,要有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要有强烈地工作责任心,爱岗敬业才能认真而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要抓紧业务学习,熟记各项规章制度的要点。
四是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只有树立起了高度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让师生满意,为师生服务就是为教学服务,是教学管理手段之一。
五是加强业务培训。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计算机水平和档案管理水平。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井有条,提高管理效率。有计划地培养教务管理人员通过专门和系统地学习,提高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若不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一味使其沉浸在事务性的工作中,不仅机构缺乏活力,而且也制约了教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