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村现代化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1 17:13: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现代化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现代化发展

第1篇

[关键词] 农村流通现代化 农村合作组织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流通现代化”,是指流通创新,它是凭借先进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流通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以便提高流通效率。农村流通创新,必须重视农户利益,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现代化的农村流通需要支撑农业生产运行的组织载体的参与,现有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滞后是目前我国农村流通现代化迟滞的重要原因。

一、我国农户组织化程度偏低是制约农村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在农村经济改革初期,的实施使农户成为经营决策的主体,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生产力。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农户分散经营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农户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薄弱,难以抵御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较低,农户经济利益受损。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不论是制度创新能力还是技术创新能力都相对较弱。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大市场是有效解决农业流通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制度安排。然而,就全国范围看来,农户在流通中建立的合作组织覆盖面总体偏小。按照农业部估算,全国农村流通专业合作组织不到20万个,带动农户4000多万,不到全国农户的30%。以河北省为例,截至2004年10月底,全省农户合作社组织共3356个,入会农户123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51万户,也不过占全省总农户的25%。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提高农户收入。要增加农户收入,必须改变农户在流通领域利益分配格局中地位较低的现状,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协调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促进农户增收的突破口。

二、我国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1.表层原因:农村合作组织较少,形式单一。目前的农村合作组织较少,灵活性不高,形式简单,难以满足我国农村流通多样化的需要,大多数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仍然主要依赖家庭成员的劳动来完成,造成农户家庭劳动力不能轻易离开土地,农户兼业化,亦农亦工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很多农户对合作组织的认识不够的同时,现有的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合作组织也比较少。

2.静态制度原因:现有农村合作组织自身的制度性缺陷严重阻碍其成长。在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基本制度下,小规模农户经济与大规模工业经济共存。农户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对市场资源、信息的掌握相对有限使其很难从弱势困境中解脱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体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以组织的形式来反应农户的意愿能更有效的维护农户自身利益;其次,农村合作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节约了市场交易费用。农户商品交易量小,交易主体相对分散,总体上看农户的交易次数多,较多的交易次数必然意味着较高的交易费用(如信息搜集、谈判、监督等费用)。诺斯指出,如果一种制度安排还存在潜在利润的话,就意味着这种制度安排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处于非均衡状态。由于经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就希望通过制度创新来获得。

目前,我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存在以下制度性缺陷:第一,外部的制度缺陷。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越多,设计和实施制度变迁就越有成效,即合作组织的健康发育依赖于人们对相关信息的积累。但目前许多人还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它是农户自发成立的民间松散型团体,或者是供销社的翻版等。第二,内部的制度缺陷。主要是产权的不明晰和内部经营机制的不完善。一方面,很多合作组织的法人财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界定,缺乏法律保护,并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通过政府农技推广等有关部门、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供销社以及农村能人大户等牵头成立,农户在其中仅仅是业务的被动参加者,它使得农户在合作社中的所有者地位被弱化。另一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等不够完善,使得在多数情况下,组织的实际运行与之相背离。由于存在众多制度性缺陷,农村合作组织在发展道路上显得举步维艰。

3.动态制度性原因:制度变迁成本与路径依赖阻碍了农村流通现代化。经济学认为理性的经济人会自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如果制度安排的初始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人们发现了更有效率的交易方式,又会出现新一轮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从而使新的制度安排从旧的制度安排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制度变迁。诺斯指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一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即存在路径依赖。

农产品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一漫长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其次,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在现存制度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哪怕新的制度比现有制度更有效率。路径依赖阻碍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就需要大量的农村合作组织担当起媒介的角色,需要农村合作组织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搭起一座信息桥梁。

建立新的合作组织必须衡量制度创新成本的大小。这个成本包括组织实施新制度的费用以及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如联结分散农户组成合作组织的组织成本、组织运行的成本、与旧体制的摩擦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及推广新制度的成本成为提高农户合作化程度必要条件之一。

三、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是范围更大、竞争更强的国际市场。与小规模农户经营形成反差的是,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大农场主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跨国公司,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性垄断集团。国际市场上农业的竞争力不仅来自资源的比较优势,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农业经营组织的组织优势,来自于农业经营主体对各种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农业生产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一样,都是决定农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各种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以合作组织主体的集体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制度母体所提供的激励,合作组织的稀缺是制度约束的结果。我国于2006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户专业合作社法》。此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定义了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内部结构和组织行为,指引其弥补内部制度性缺陷,将对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使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和发展有法可依。该法的颁布,使农户在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从而更好的维护了农户利益。同时,使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财产权得到了有效认可。还规定了内部经营制度和相关章程,使之在法律的监督下规范化运作。

其次,通过各项政策给予农户合作组织扶持和引导。第一,产业政策倾斜。政府给予农户专业合作社产业政策支持,把合作社作为实施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方面;第二,财政扶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户专业合作社开展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等服务;第三,金融支持。国家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户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第四,税收优惠。农户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等。

四、配套措施

现阶段我国农户合作组织还处于起步时期,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进一步降低农户参与组织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成本。

1.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农户参与合作组织创造条件。目前生产队这个进行基本核算的集体经济单位事实上已不存在,行政村、村委会成了集体土地的发包者,实际行使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不论合作组织经济实力多么强大,农户经营的独立性都不能削弱。农户土地经营产权不明晰抑制农户合作的欲望,农户大多不愿意参与合作组织。建立农户土地经营权的长期保障体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物权法的实施,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未来农户可以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加入合作经济组织。

2.推进供销社的改革,进一步发展合作经济。我国发展合作经济的最大制度资源,就是现有的各级供销合作社。供销社应该主动改革,在有能力的前提下直接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与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参与农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信息桥梁作用。

3.继续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宣传力度,同时,培育和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功能的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等方式,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可以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的界限,引导合作经济组织之间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强强联合,形成合作组织联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国平:走向市场: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第2篇

不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至去年底,全市共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03个,入社农户26.8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82%。

一、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了组织发展与产业规模扩张互动的局面,成为推动“一社一品”、“一村一品”的重要载体,推进了特色产业的规模经营。如:分界镇通过蚕桑合作社、甜豌豆合作社、绿花菜合作社带动了三个万亩产业;黄桥镇通过双桥蔬菜专业合作社,新街镇通过绿色经典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两个超万亩的蔬菜生产园区,品种多,规格全,质量好,货源足,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宣堡镇益民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苗木花卉近万亩。

二是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了新的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初期,农民专业合作社仅局限于传统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拓展到水产、蔬菜、水果、花木、药材、农机、植保等领域,基本上实现了所有生产经营项目,只要有一定规模,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振兴了主业,带动了副业,形成了产业;通过包装加工,增加了附加值;通过建立专业市场和销售窗口,促进了农产品销售;通过注册商标、“三品”认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如毛庄羊业专业合作社,把社员养殖的肉羊进行宰杀分割、包装销售,每只羊销售收入增加60多元,另外将羊粪收回加工有机肥料,每只羊增加收入50多元;益民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上千人围绕苗木搞经营,有收购的、销售的、挖树的、上卸的、运输的、绿化的,并在常州夏溪花木市场租了门面,为全市苗木展示销售服务,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三是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了新的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服务功能为一体,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包”不了、一家一户又“干”不了的问题,且合作社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延伸,由过去的产中合作服务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由过去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向生产资料购买、产品包装、运输、加工、销售服务发展。通过整合资源配置,形成了1+1>2的合力,已成为农业服务体系中的一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如:分界镇七贤家禽产销合作社实行“八统一分”的经营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既降低了苗鸡、饲料和药品的成本,又为农户提供了技术、防疫、销售服务。

四是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宽了新的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批量采购,价格低,节约了成本;通过统一技术指导,产品质量好、产量高,增加了收入;通过统一销售,避免了客商压级压价,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中间盘剥,确保了社员利益不受侵害。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了高效农业,富民效应逐步显现。如:赵庄甜豌豆专业合作社,105个成员带动了6000多户,面积由原来的100亩增加到1万多亩,亩纯收入由过去的稻麦两熟1000元增加到现在甜豌豆一熟就3000多元;七贤绿花菜专业合作社,推行“甜豌豆—绿花菜”模式,185个成员种1134亩,平均亩收入7600元。

五是为合作社建设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市各合作社牵头人中有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技术能手、农业服务部门、农业龙头企业、村组干部等,牵头人不拘一格,他们各具优势和特色。基层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思想素质好,号召力强,有奉献精神,他们牵头办合作社,一般都能秉公办事、规范运作,影响力大;能人牵头办合作社,科学技术普及快,产品销售快;龙头企业牵头办合作社,产品适销对路不愁卖,加工升值空间大。但是,高效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好,但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市场开发难,普遍社员望利兴叹。各牵头人积极创新,如元竹芦蒿专业合作社、马甸金强花卉专业合作社,他们由企业老板投资租土地、建大棚、配套现代化设施,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销售,各成员租大棚承包田间管理,拿基本工资,盈利部分,按产量依比例分成。实践证明,这种运营模式,成员不担心没钱、没技术、没销路不能发展高效农业,牵头人不担心成员出工不出力,形成了优势互补。

二、当前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势。目前,我市各类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不少乡镇为了应付考核,动员了五、六个农户组建了合作社,至今却不发展、不扩大;有的合作社成员是为牵头人打工服务,实际上没有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没有服务对象,只是为自己服务,为自己赚钱,没有起到建一个合作社,带动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2、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不少合作社挂了牌子,搭了架子,却没有实实在在开展合作服务,还是简单的信息交流、技术指导,没有开展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代购代销,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等深层次服务,由于社员迫切需要的农产品销售服务得不到支持,合作社失去了向心力。

3、思想固旧还不够解放。多数合作社领了营业执照不搞经营,至多是拉客商、引经纪人上门收购,而不是亲自把农产品送进大市场,这样一来,农产品出售价格低,升值少,农民得不到实惠,合作社得不到收益。一方面反映了合作社缺乏能人搞加工、跑市场,另一方面反映了合作社成员还没有抱团闯市场的意识,他们习惯于田头,不愿到街头;习惯于捞现成的,不愿意到市场冒风险;习惯各卖各的,不愿合伙做生意。

4、品牌效应还不够强大。各合作社中,农业品牌相对较少,通过农产品“三品”认证认定的更少,就济川街道来说,全街道有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拥有自主注册商标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市星辰鹅业专业合作社,一个是**市天恒银杏专业合作社,也只有天恒通过了农产品“三品”认证认定,但由于市场认可度不高,合作社产销量小,形不成规模,这两个品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

5、内部运作还不够规范。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成员管理、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备,“三会”活动不正常。少数合作社成员出资不到位,个别成员一股独大,民主管理很难落实,出现了少数人决策、少数人获利的情况,合作社失去了凝聚力。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像抓工业、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建设一样抓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少数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民发家致富是自己的事,合作是自愿的,农业生产风险大,担心揽事上事;部分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缺乏能人引领;各项扶持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对策和建议

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我省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今后一个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要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注重以“五好”示范社建设为抓手,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政策支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一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促进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试金石,针对当前农村青壮年绝大部分都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在家种田的几乎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的现象,如何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考虑的问题。土地向少数人集中,搞高效规模农业,目前这种分配制度,仅是让少数有资本、有技术、有劳力的人富起来,而绝大部分农民增加收入还是困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互的经济组织,它能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各职能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实事。

二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合作组织多元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各级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干部依法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观念,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依法办社,开展相互服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围绕粮食、蔬菜、生猪、家禽、羊业、花木水产、银杏等特色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兴办各类合作组织。加快建设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能人带动型、基层组织带动型的合作组织。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亲眼看到参加合作组织的好处和前景,激发主动参与合作社的热情和欲望。

第3篇

一、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在高基数上实现增粮增效新突破

2012年,全省各地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加强指导服务,粮食圆满实现连续九年增产,总产达674.5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四。在粮食总产九连增、菜篮子产品持续增长的高起点上,全面考量和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针对农业面积增加潜力有限、资源环境支撑紧绷、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最大程度发挥江苏科教和经济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继续强化“米袋子”产能建设,再夺粮食丰产丰收。坚持以大县、大方、大户“三大”为重点,深入开展“三改一创建”等活动,努力开创粮食增产增效、稳定发展的新路子。抓大县,把产粮大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机装备配套,大力推进“亩产吨粮县”建设,广泛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夯实粮食主产县生产基础。抓大方,坚持以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高产增效示范基地建设,力促实现粮食生产重点乡镇万亩示范片和粮食生产关键环节专业化服务“两个全覆盖”,充分发挥示范方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抓大户,着重加快培育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壮大一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种植规模100—300亩的种粮大户,推行粮食标准化生产,千方百计提高种粮农民规模经济效益。

大力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保障市场有效供应。以深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契机,着重抓好蔬菜、畜禽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让农民和市民得到更多实惠。抓基地保供应,在城郊边缘基本农田保护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永久性蔬菜基地,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县,积极培育现代养殖企业,稳步提升大中型规模养殖产量,推进畜牧业和园艺业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流通效率,确保均衡供给。抓标准保安全,大力推广绿色农业设施和生产技术,打造一批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转型保增效,全面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应时鲜果、高档茶叶、食用菌等园艺生产,创新畜牧合作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着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找准主攻方向,突破技术瓶颈,力争在种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加快推动种业企业与育种单位、种业企业之间“两个重组”,重点培育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快推动基础性研究和商业化育种、科研单位和所办企业“两个分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品种的能力;加快推动弱小种业企业、不适宜老品种“两个退出”,全面加强县级品种管理,进一步提高良种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农技推广“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100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1000个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站,培育一万名农业科技核心示范户,加快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加快信息、农艺、农机等技术的集成组装,全力办好“12316”三农服务热线、江苏为农服务网、《农家致富》手机报等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狠抓监管措施落实,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落实全程质量管控和动物防疫举措,让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加大对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违规使用兽药、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创建一批高质量的“三品”基地,建好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区),稳步扩大“三品”总量,打造一批江苏名牌农产品,做响江苏农产品品牌。

二、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在新征程上构筑农民增收致富新优势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江苏农民收入倍增要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未来五年年均实际增长需在10%以上。确保农民收入倍增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在优化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结构等方面加大力度,突出“两手抓”,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手抓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直供直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让农民能增收、市民能接受、政府不发愁,重点推广三种农产品直供直销形态,降低流通成本,把更多的利润留给农民。一是以直销店为重点的门店专卖模式,鼓励和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在大中城市开设直营店、连锁店、直销窗口和自营超市,向市民“零距离”提供农副产品;二是以订单销售为重点的直接配送模式,鼓励规模种养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等与高校、酒店、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三是以网上销售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模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型销售渠道,力求打造一批上规模、有特色、影响大的农产品“网上商城”。

一手抓农民就业创业、培育新型农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坚持以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针对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和外出务工农民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农广校、农职院校等各类培训资源,深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业部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大对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按需培训、适岗提升,切实增强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就业创业本领,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三、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在新起点上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破解这一课题的重要路径,就是要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加快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必须守住底线、把握关键,既要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又要千方百计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决不限制或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积极推进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规模流转补贴政策,依法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强化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地位。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规模适度、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原则,对农民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并稳定就业创业的地区,鼓励发展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不具备土地规模经营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重视培育多元化、全程化的服务组织,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和一般农户收入“双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三资”管理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以物业经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多种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建设一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建设主力方阵。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探索不同生产领域认定标准,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并采取补贴倾斜、强化培训等措施,切实巩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在发展粮食等农作物规模化生产中的主力军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年活动,加快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拓展服务功能,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进一步发挥生力军作用。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和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双带型”龙头企业,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延长产业链条,有效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

四、坚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加强农业生态环境

建设,在新定位上再创新农村建设新佳绩

我们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上求实效。

深入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村庄建设活动,稳步扩大林木覆盖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稳定重点公益林种植面积,切实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监控,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对太湖、宝应湖、洪泽湖、骆马湖、里下河沼泽、沿海、沿江等区域内自然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立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遏制全省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有效保护自然湿地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扎实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创建,推进“生态”标签认定,选树一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典型。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污染源调查,组织实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和秸秆综合利用,美化净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力度,扎实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效率。

第4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他们却并非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则是在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在被动接受现代化语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更是让许多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苦难言,进退两难。在后现代化时代,理性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厘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当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农村,即农村在哪里呢?其次,农村教师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最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唯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才能明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在哪里?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还是在百度引擎上搜索“农村”这个关键词,得出的词语释义都是“不同于城镇、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国民居住形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地由农村型转化为城市型。在城镇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实际上产生了三种分类:一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仍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二是位于城市或城镇边缘城郊农村;三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种类型的农村乡土气息浓厚,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第二种类型的农村处于转型期,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同时受城市价值取向的驱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第三种类型的农村虽然还给自身冠以“村”的名义,但是实际上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然而在这种新农村中依然还可以闻到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单概括上述三种类型的农村,第一种是尚未现代化的农村,第二种是处在现代化边缘上的农村,第三种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农村。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一直氤氲在这些农村的上空,只是或浓或淡罢了。对于农村的理解,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这个词语,乡土文化滋生和孕育于农村,是农村的精神象征。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理解不在于户籍制度,而在于这些地方是否体现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探究农村,有利于打破城市取向的霸道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建立适合且体现我国农村发展的特殊性的乡土语境。总之,农村并不遥远,农村就在“乡土语境”里。

(二)农村教师是哪些人?

随着我国当代农村实际情况的变更,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学校可依据农村的三种类型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村学校;第二类,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第三类,现代化的农村学校。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仅有较少接受过大学教育,少数为城市的支教老师,此类农村学校经常面临师资质量低以及师资匮乏的窘境,且流动性极大;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中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来自于当地的城郊农村,也有的来自于周边的城市,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了城郊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格;第三类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前两类农村学校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些学校已?达到了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也多数来自当地的新农村或者周边市区,多数都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位于尚未现代化的农村,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是非常浓厚,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能够获得现代化资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是一个欠缺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上,地域经济条件是有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现代化资源较多,然而由于处于转型期的农村,这些学校的农村教师很容易迷失在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浪潮中,而丢失了本应该保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转型危机。现代化农村的农村学校除了名义上被冠以“村”之外,实际上这类学校的农村教师享受着同城市学校一样的现代化资源,在他们身上却很难再看到乡土文化,原因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显示了自身与整个乡土社会的不同,而乡村社会在给他们贴上‘城里人’的标签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再把他们视为‘村里人’或者‘自己人’”[2]。因此他们是现代农村中过度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们有的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有的面临转型危机,还有的则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

(三)何谓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展对高质量教师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群体,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单纯按照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应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理念。例如,对于那些正处于欠缺现代化危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以提供现代化资源支持和增加农村教师现代化培训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对于那些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既能够使他们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而对于那些正面临着过度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则应该建构帮助他们科学利用现代化资源并回归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概言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其实都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乡土性,即坚守乡土文化,因为农村学校位于乡土文化中,而农村教师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二是现代性,即获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资源支持,因为农村学校并不是真空的,它们需要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农村教师更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即是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既能够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自身运用现代化资源的素质,进而提升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无论是身处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对于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村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师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农村学校,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应该从乡土语境的视野来探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应了那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去十几年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刚性标准――即以城市取向来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农村教师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时过境迁,在过去刚性的现代化措施的推进下,不同地域的农村教师现代化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结局。现在再来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打破刚性标准,建立弹性理念,鼓励多元化的农村教师发展趋势,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不同于城市之处在于它的乡土文化,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浸染在乡土文化中,不同地域的农村又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多元化的乡土文化必然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三类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所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建构多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二)乡土化

正如目前央视7套的纪录节目《乡土》所传递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理念一样。乡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今日的乡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理论上,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的坚守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欠缺现代化农村学校中坚守的农村教师,虽然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依然浓厚,但若是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教育,在强势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或许也早已抛弃了乡土文化的“土”外衣,而穿上了城市文明的时尚新衣。在转型期和已经现代化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明的诱使下,他们正在努力摒弃“乡土”带来的烦恼。“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3] “乡村教师的话语并不针对乡村生活,而是自身生存环境之外的现代化语境,其在无意中成了学生远离乡村文化土壤的帮凶。”[4]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导致乡土文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文明的强势进攻。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提到“农村”、“乡土”等字眼,就会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一提到“城市”,就意味着文明和富裕,其实以上种种都是线性的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传统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唆使。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文化,反而,具有乡土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更适合我国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

(三)现代化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提倡从乡土语境中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指出单纯地按照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标准来要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这并非不认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农村教育现代化依然是当务之急,因为城市教育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农村教育必然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资源的各种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现代化只是帮助农村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工具;现代化并不是舍弃乡土文化,而是利用现代文明中的各种先进资源来更好地保护和坚守乡土文化。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最迫切需要提升现代化素质的,因为他们身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少带有一些乡野之俗气,缺少一些乡土文明之雅致。笔者坚信,通过提升他们的现代化素质有利于化俗为雅。而其他两种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并不缺乏接触现代化资源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让他们重拾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资源来弘扬乡土文明。

(四)协同化

在过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霸道的城市取向标准使得农村教师处于文化冲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诱惑,有的农村教师片面地放弃了乡土文化,奔向城市文化,然而他们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却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的尴尬境遇。在当今提倡协同并进精神的时代,农村教师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协同发展无外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三类农村学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村教师采取不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而且三种策略必须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必然存在文化冲突,二者完全可以协同共生。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协同多元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坚守和弘扬最代表中国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只有建构协同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才能够保证当今时代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适合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当下的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乡土语境出发,结合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同化等特征于一身。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即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既坚守和弘扬乡土文化,又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在过去十几年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价值取向的混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科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迷失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然而,当下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就像一只迷途中的羔羊,在行走的?^程中,迷失了初心,混乱了方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尴尬境遇。到底是走向城市还是坚守农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乡村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5]农村教师在国家要求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乡土文化所需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陷入了迷失。

那么,农村教师为什么会迷失呢?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迷失在了线性的现代化语境中。人们一般将“现代性”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传统的“现代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霸道的文化侵略。“现代化”一词从西方学术引进而来,历史上,人们认为西方文化就是进步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一切就是“现代化”,走向西方文明就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改变对现代化的线性理解,同样认为,城市文化比乡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人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而丢弃乡土文化才能走向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总是意味着‘进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优先指标。城市化意味着地区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6]在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语境中,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越来越大,农村教师必然会陷入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之中,更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农村教师身份认同低下的事实已向社会发出了身份震惊(identity shock)的信号,究其深层次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正在丧失不可忽视。”[7]在传统的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走向迷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城乡二元分割体系下,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去转换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8],而与此同时,在意味着先进和文明的城市文化的高度诱惑下,农村教师很难不陷入价值取向的混乱之中。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始,人们就提出要走向现代化。而在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之后,“现代化”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因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是一个提倡多元思维的时代,当今,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超越线性思维的束缚,走向多元思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比乡土文化进步,反而乡土文化有许多城市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地方。毋庸置疑,城市文化有着其不可忽略的进步之处,这是乡土文化无法能比拟的,然而走向现代化是学习其先进之处来弥补乡土文化的不足,并非要将农村变成城市。在后现代化时代,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可以协同并存的,并且农村学校在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将农村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促使农村教师发展成更具乡土特色的专业教师。在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多元化思维,回归理性。

为了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再次陷入迷失之境,在后现代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呢?首先,加强在社会上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农村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现实,这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农村教师能乐其师,乐其业。“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要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制定农村教师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7]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在不少农村学校中,有许多农村教师来源于城市,甚至居住于城市,在他们身上很难到找到乡土文化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使农村教师爱上乡土文化。因为“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创新本土文化,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开创先进文明之风气。” [9]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化素质是人人需要具备的,担当农村教育重任的农村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素质,才能说他具有了从事教育的专业技能基础。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教育现代化现状工作思路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现代教育科学及其相近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历史变革过程。我省明确“以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优先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并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要更好地发挥教育在全省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分析现状,找出问题,以求更大发展。

一、我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状

1.教育思想现代化方面。我省政府已经确立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体系。

2.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方面。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教育终身化初见雏形。并进一步完善优质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导向,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省教育资源的整体质量,基本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

3.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方面。我省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也初具规模,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进一步趋于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布局比较合理,基本形成适应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并且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明显提升。

4.办学条件现代化方面。我省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改造危房的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各级各类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所需设施基本上能满足,校舍建筑有所完备,添加了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为逐步实现校园联网、校际联网、区域联网奠定了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也明显增加。

5.教师队伍现代化方面。全面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了培养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步伐,加强了对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加快了农村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升了农村教师学历高等教育化、教师来源多元化、培养机构的综合化,建设了教师教育基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6.教育管理现代化方面。我省借鉴了先进教育体制和机制深化教育改革,使我省农村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政府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城乡教育合作与交流,帮助贫困地区和人群获得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努力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的管理目标。

7.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方面。一方面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另一方面深化各类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现代农民教

育工程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促进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贡献。

二、我省农村教育存在的差距及工作思路

农村教育现代化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省农村仍然处于教育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总体上看,仍然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协调、发展质量不高,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工作中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部分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观念滞后,体制机制障碍比较大。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和行为依然存在,制约了农村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

2.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区域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发展不均衡、发展不协调已成为严重制约我省教育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

3.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总体素质不高。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教师总体数量不足、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教师稳定性差、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突出问题。

4.教育质量不高,控辍保学难度大,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与城市相比仍然还有较大差距。义务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生厌学、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政府履行职责不到位和社会不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控辍保学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5.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充分。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不足,优质教育资源溃乏,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发展速度慢、服务能力低。

6.学前教育规模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办园质量总体偏低,办园行为有待规范。

7.投入不足。教育需要与投入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乡级学校的办学条件与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总结经验与不足,推进我省农村现代化进程一要搞好规划,根据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口状况科学制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二要进一步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激活灵魂,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放眼高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现代化;夯实基础,推进办学条件现代化;丰富内涵,推进教学体系现代化;构筑高地,推进师资队伍现代化;追求精致,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12日,第2版.

第6篇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第7篇

论文摘要: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而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发展农村教育与推进农村“三化”的关系,认为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保证“三化”的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进一步要求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思想,建立有利于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并且制定了针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现阶段,农村“三化”的全面推行,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除了体制、资金、科技、环境等因素外,我国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严重影响农村“三化”的进程。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在于农村教育。可以说,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更是“三化”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影响我国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发展农村教育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一体化、集约化的生产过程,它既表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体现出生产力的提高。******同志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快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市场销售能力是紧密相关的,随着它们的提高而提高。而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各种专门人才培养数量的多少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人,特别是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农民。这就对农民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技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高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的快慢与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 

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偏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少,农业生产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广大农民,接受科技技能的培训较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难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进农村教育,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不断促使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的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样,农业增长方式才有可能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增长由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从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推进农业产业化。 

2 发展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动力 

所谓农村城镇化,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促使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变革的过程,是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不仅如此,它推动了乡村工业升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目前,我国是一个人口低城镇化的国家。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6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在80%以上。可见,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支持。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创业、工作生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发展潮流中,最大的阻力就在于农民缺乏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传授高科技和先进的技术,更新发展理念,培养出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证多数农民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并加入到城镇居民的行业。这样,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了,相应地增加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不仅如此,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现代素质和技能,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权利不平等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现代化的保障 

所谓农村现代化,就是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存物资条件和思想观念水平,从而使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赶上、接近或超过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力量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它从根本上来说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而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普遍低下,不能较好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运用高科技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速度。因此,让农民和农村工作者认识科技、掌握科技,只有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才会有农村的现代化,才可能从最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精神面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育和受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现代科技才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所以说,农村教育是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它影响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状况,控制着从事经济管理和各项经济活动的人员的素质,从而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及效果。换句话说,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此外,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也包括着这个国家法制的健全程度。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必须确立农村的法律体制,在农村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可管。而农村教育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村教育,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现代化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没有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不可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更谈不上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1-01

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领域中的全面运用,包括农村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农村教育科研的信息化,农村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等,其特点是农村教育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农村教育信息化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十上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的教育信息化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限于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信息化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形成,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还任重而道远。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做一些浅显的探究。

一、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实现我国教育的信息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协调发展,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的制度建设与专项举措。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必然不能忽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的信息化。不断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

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地区的参与是不完整的教育现代化。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庞大的人口投入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实现农村地区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有技术和观念的改变,也需要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的创新,这些要素的投入与改变必须要有信息化的支撑。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财政和技术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力争农村教育的网络化与多媒体化,有利于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推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从而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三、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未能有效的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学生不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一些知识,客观上不能使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教务人员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的教务人员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农村教育领域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现代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新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管理的效力与效率,与此同时提高教务人员运用新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农村学生接受现代教学技术的熏陶,可以扩展他们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五、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知道,我国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不仅体现在观念和方式的落后,更体现在一些硬件方面,比如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这些差距显然不利于国家教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实现我国教育的公平正义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六、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都在城市地区。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是农村学生有过多的机会接触现代教育技术,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创新思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占国家在校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在大力提倡创新社会建设的今天,农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万万不能忽略的,这当然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支持力度。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为农村地区的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索信息,整理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探索精神,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还没有形成基本格局,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还没有规模化。国家只有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保证我国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丹,程琴芳.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