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互联网趋势

工业互联网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2 15:02: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互联网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业互联网趋势

第1篇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同时,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融合渗透,驱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数字经济蓬勃兴起。这些都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的基础设施、新的应用模式与新兴业态,迅速成为主要工业化国家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共同选择。

2016年以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合作共赢取得长足进展,主要国家由前期市场自发的探索走向了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国际相关产业组织由各自推进走向了对接联合,企业间跨界融合平台化、生态化创新的发展模式。

苗圩指出,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顺应全球大势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在新型网络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以及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涌现出一批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形成了一批验证示范平台和优秀应用案例。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在体系架构、标识解析、试验平台、技术与标准、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积极引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高度关注,国内外企业和产业组织相关合作呈现出多点开花、务实推进的局面。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开了个好头。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工业互联网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第2篇

高新民说:“从广义上解释,互联网+包含所有互联网应用,比如互联网+零售、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视……这些都没错,但是我认为,互联网+更应该发展到工业上,特别是制造业上去。互联网+未来应该指向四个新方向。”

第一个新方向,互联网+应该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服务业,或者共享型服务业。高新民举例,现在社会对于私家车共享存在很大争论,但这又是中国经济发展路上非常重要的课题。私家车共享揭开了共享经济的冰山一角,未来还将涉及更多共享问题。很多创新意识强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捕捉到“风向”。

第二个新方向,互联网+要去发展生产型服务业,要为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市场销售等提供帮助,帮助企业增值。“前段时间我去德国,德国人评价,你们中国电子商务仅仅是个人消费板块做得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做得不如我们。”高新民说。

第3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 互联网 内容 素质 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师不仅要具有人文情怀,更要重视用户体验,还要具有更敏锐的对艺术和社会流行趋势的判断力以及更高的设计效率。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国际化,反而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和回归传统,因为设计师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才能真正使中国的工业设计独立地走向世界。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师所提供的服务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而是参与产品从物理实体操作到虚拟操作的综合设计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其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产品造型设计,并伴随着产品功能的创新和改良,以至于人们提起工业设计时会自然地联想到产品的外观设计。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名言就由此而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颠覆了这一传统定义,使工业设计的内涵极大丰富起来,设计师的任务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较为复杂的人机交互已成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按键操作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在将来还会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设计师所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如何美观,更要考虑产品如何好用。这种好用,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强大的功能,而且包括了易于认知、易于使用、高度容错。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背景下,对产品的物理实体控制,越来越多地被虚拟操作或“软操作”所替代。“好用”已经不仅仅是某些实体零件,如开关、档位等的使用,更多包括了人机交互的内容,是对整个操作体系的要求。比如常用的智能手机,物理实体按键已经很少,大部分的操作要靠触屏操作来完成,这对系统架构、界面设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设计师必须参与到系统架构和界面设计中,深入研究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对界面的审美要求。比如苹果手机之所以风靡全球,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外观设计,更多的是依靠其操作系统的设计;而诺基亚的失败绝非实体造型的失败,而是操作系统的滞后所致。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义也已发生了变化,虚拟产品越来越多,工业设计的范围已经延伸到大多数的虚拟产品领域。众所周知,Iphone、Ipad、Imac等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种成功绝不是仅仅建立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而是依靠苹果公司成功的操作系统设计。Ios操作系统简介界面、人性化的架构才是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这些设计也已经是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对虚拟系统的设计成为他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领衔的企业中,工业设计师也确实做着这样的工作。

由于人机交互深入到大部分的工业产品中,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核心正发生着变化。其主要任务从单纯的产品造型过渡到参与产品操作系统、界面的综合设计中。

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师必须更加具有人文情怀,更加重视用户体验,重视与消费者的换位思考。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其对产品的使用体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已经从原来仅仅满足功能即可上升到不仅要有全方位的功能,更要有愉悦的使用体验。市场经济使产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使用体验成为判断产品好坏的价值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工业设计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拥有更高的人文关怀,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传统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师,一般要求应该具备艺术修养、审美修养和专业技能,能够设计出大多数人认为“美”的产品。当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感受。但是,用户人群的使用体验从未像互联网时代这样受到重视,也从未成为工业设计价值的核心。市场经济使产品实现某项功能不再是最大的问题,好的用户体验才是问题的关键。这对工业设计师是一个新的挑战。

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是互联网时代到来的物质基础。拥有强大生产体系的现代社会,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早已不是问题,关键是产品带给人们的使用体验。现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终端,可以十分便捷地接受和自己对产品的使用感受,并使这些信息迅速以指数级的速度传播出去。没有好的使用体验的产品就会被迅速淘汰。鉴于此,设计师应该成为一个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人,迅速获取目标人群的需要,并把这些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以便设计出成功的产品。

第三,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师要更加重视和回归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做出既有鲜明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现代意识的作品。

当今工业设计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然而,越是国际化、信息化,人们越重视和反思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拥有灿烂且独具特色的文化,这是再超前的技术也无法替代的,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传统文化是一切中国工业设计师的设计之根,因为最民族的才是最世界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设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由于工业设计产生于西方,至今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引领工业设计的潮流,如果我们去拼“国际化”“现代主义”,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重视和学习传统,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才是中国工业设计在世界取得一席之地的根本。我们所拥有的灿烂文化恰恰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只有从自身的文化中不断发掘,才能不在模仿他人中迷失。最好的设计不是模仿他人,而是不断完善自己。只有坚持文化传统、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让中国的工业设计独立而强大起来。

第四,在传统工业设计师了解和热爱艺术的基础上,要求互联网时代设计师对艺术的潮流、社会热点和流行趋势更加敏感,反应更加快捷。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信息的传递速度相对滞后,产品开发的效率也较为低下。互联网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情况,人们对艺术潮流、社会热点、流行趋势等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设计师要想设计出成功的产品,就需要对这些信息更加敏感,设计的过程也必须更加高效。很多社会热点,其流行过程是非常短的,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就会错过良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热点传播速度更快,参与人数更多,参与的阶层更为广泛,更具有“草根性”。这些热点往往能够实现“爆发性”的传播,迅速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抓住了这些热点,并且应用到设计中,能够迅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吸引他们的眼球。

把握好社会热点和流行趋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种“借力”,也是设计师获得设计灵感的捷径。但是这种效果必须以设计师敏锐的把握能力和高效的设计过程为前提,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难以取得实效。

第五,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师要能够把握多种多样的设计灵感来源,使个性化的设计大量涌现。

互联网时代使多种文化和思潮相互交汇。这既是设计师的机遇,也是挑战。个性化的选择给了设计师更多的机会,使其有了更多的设计灵感来源;同时,由于对个性化的追求,青年一代看待产品的目光更加挑剔。在这种背景下,工业设计师要迅速了解和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特征,适应个性化的需要,使思维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紧跟乃至引领消费的潮流。

总之,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里,信息的传播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的流通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这样的变革,传统的以产品造型设计为工作核心的工业设计师,其服务内容和素质要求也更加综合化。

(注:本文为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用户体验的职教新干线数字化平台信息交互性研究》课题,课题编号:XJK012CZJ021)

参考文献:

[1]李华.浅析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4(5).

[2]季铁.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湖南大学,2012.

第4篇

作为一年一度的软件产业发展论坛和国家级软件交易会,今年6月份在辽宁大连市举办的软交会盛况空前。美国知名IT预言家凯文・凯利、东软董事长刘积仁等与会的知名人士和IT大佬,在现场十分专注地大谈“互联网+”,让互联网+软件这股狂潮迅速在会议内外形成影响力。根据笔者在现场的观察和调查,本届软交会涉及到“互联网+”的有医疗健康、电子商务、制造业、创新创业、现代物流、集成电路等多个论坛,占到总数的50%以上。

今年我国“互联网+”战略及“中国制造2015”计划相继出台,对信息化及软件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利好,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软交会的主办城市大连,没有在“中国的班加罗尔”这一荣誉前止步,而是逐渐向互联网创新方向靠拢。

目前,“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已经呈现出融合趋势。比如打车软件就属于这样的范畴。抛开一些潜在的问题不谈,UBER和滴滴打车这样的互联网应用出来之后,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将会产生一场颠覆,其主要的创新就是通过一种崭新的分享模式为广大租车用户提供了方便。凯文・凯利也指出,UBER这样的分享模式其实可以复制到像交通、医疗等其他领域,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和新的模式,就像他很早就在自己的书中《新经济新规则》提到的那样。

国内软件企业对“互联网+”也都持积极的、欢迎的态度。作为国内软件外包服务业的领头羊,东软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软交会上表示,今天的互联网给软件行业带来的不是冲击,二者在未来可以并驾齐驱。未来软件不仅可以定义网络,也可以定义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软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

第5篇

Tesla不是一般的汽车厂商,它生产的汽车加载了各种IT和互联网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智能汽车的代表,而Tesla的崛起也被认为是对传统汽车工业的巨大挑战。

其实这仅仅是现在这个巨变时代的小小一角。这两三年来,仅仅从虚拟化、物联网到绿色、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这些热点词的变化,我们也能体会到面对的是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首当其冲的,就是互联网颠覆整个世界,例如微信正在颠覆传统的通信模式;而刚才提到的Tesla在颠覆汽车行业的思维模式;在线视频在颠覆传统的娱乐产业等,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互联网改变世界——从生产到娱乐,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在互联网化。而工业互联网化,是其中的代表。智能工业化将是IT厂商的蓝海, 市场之大令人惊叹,并且会重新定义IT的角色。

这两天,IT的价值问题在美国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有人认为BYOD正在蓬勃发展是因为IT无法提供员工想要的体验,BYOD的成功表明IT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还有些人则持相反的意见,关键技术正在不断涌现,技术在业务成功中扮演的角色从未如此巨大,IT影响力正在扩大。Autotask公司社区和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Len DiCostanzo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认为虽然IT的未来正在发生转变,但我们仍然非常依赖于技术来运转企业业务,这更加巩固了IT的角色。“IT能够把握对企业部署技术的核心指标和趋势,这一核心指标和趋势能够帮助企业分析过去的性能,帮助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更好的决策,而这只有IT能够做到”,他说。IDC的一份报告也能佐证DiCostanzo的看法。IDC认为到2016年80%新的IT投资将会直接涉及到业务线高管,在这个新局面中,IT将会占有一席之地。而我看到的,是IT的角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随着工业IT化和互联网化带动智慧工业时代到来,IT从承载技术演进为业务平台,成为核心生产力的一部分。

另一个激烈变化,就是整个企业IT市场出现拐点——大数据和云计算催生全新需求,新一轮技术创新大潮到来;新技术催生新players,寡头垄断格局在被打破; IT产业的新一波创新浪潮正在到来,虽然目前裁员风潮带给IT产业的从业者山雨欲来的压力、传统IT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受到挑战和质疑,但是整体来看,我觉得IT产业进入了十年缓进之后的下一个兴奋时代。唯一的不同,是IT产业面对着全局创新的挑战。

第6篇

7月15日当天,阿里巴巴市值达到2029亿美元,腾讯市值为14064亿港元,百度市值为670亿美元。

百强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速达47%

该榜单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该项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企业2014年度发展数据,包括企业自主上报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第三方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等公开数据。

经统计,百强企业2014年的互联网业务收入总额达到5735亿元人民币,占中国2014年信息消费总额的20.5%。百强企业总体收入同比增速达到47%,带动信息消费增长7.7%,贡献了42.3%的信息消费增量。

百强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也日益提高,百强中有71家企业在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挂牌交易。在按照市值排名的全球前30大上市互联网公司行列中,来自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有12家,其中4家入围全球互联网前10名。

互联网理财网站首度上榜

此次评出的互联网百强企业业态多元丰富,覆盖电子商务、综合门户、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主要业务类型,有两家专营工业原料的B2B贸易网站、两家互联网理财网站首度上榜,体现了在“互联网+”大方向的指引下,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第7篇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主办的北京软件名人论坛,至今已举办三届,是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年度盛会,致力于打造一个软件产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交互平台,通过聚集政、企、学、研等各界名人,深入研讨当前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并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成为研判新常态下软件产业发展方向的有力支撑。

把脉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探索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为论坛致辞,高度肯定北京软件名人论坛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当前最大的热点,而本次论坛的主题“软件支撑产业互联”实际上是“互联网+”的具体表现。陈伟司长随后从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三个维度为我们深刻剖析了当前的形势和趋势。他认为,从软件自身的角度,软件的架构正在出现颠覆性的变革,变革的方向是如何更好的面向服务、面向应用;所有的产品都在向智能化方向演进,而智能化发展需要软件的核心地位和驱动力,这对传统软件技术提出了挑战;软件正在对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带来明显变化,如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软件正在对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业务系统进行重新定义,软件最本质的东西是数学模型,找到数学模型,用算法表达,软件就可以定义世界。

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为论坛致辞。张伯旭指出,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新常态也是新机遇。当前的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已全面覆盖、全面支撑和全面融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各个传统产业链条进行革命性的重构,不断演进出新的组织形态,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强有力的驱动力量。

北京软协副会长、VMware全球副总裁宋家瑜发表了“软件定义世界”的主题演讲。宋家瑜分别从云、引动、互联网+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软件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当前软件产业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客户端―服务器”和“移动―云计算”两大世界进行融合,所有软件企业在享受新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必须兼顾数据的安全可靠合规可控。同时,他表达了VMware融入中国本地化的希望。VMware正在打造一个符合中国市场的生态环境,致力于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一份子。

“互联网+”新时代下应该有“新硬件”

北京软协副会长、数码大方董事长雷毅以“工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认为,电子商务代表着过去15年的消费互联网,而未来15年将是工业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将外延到整个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平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会融合,产品的物质和非物质状态将会结合。此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的出现将会引发消费形态、产品形态、生产模式、生产设备、生产者五个方面的变化,并通过数码大方多年的实践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北京软协执行会长、华胜天成董事长兼总裁王维航进行了最后的主题演讲。他通过举例华胜天成在高端计算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在互联网+新时代下除了软件,应该还有“新硬件”。所谓“新硬件”就是把传统的IT基础架构上的优势,与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优势结合。

本次论坛还设立了一场高端对话,对话由北京软协执行会长刘志硕主持,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北大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刚、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北京软协副会长广联达总裁贾晓平、北京软协副会长腾讯副总裁马斌、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郑雨林等企业负责人和业界专家参与对话,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软件的+与转”。郑雨林与大家分享了传统软件企业的转型决心:更名用友网络,从传统软件到互联网+软件、互联网+企业运营和互联网金融;陈尚义认为互联网较于传统企业有快速迭代满足用户需求和关注用户体验两大方面优势。

在记者提问环节,郑雨林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客户基础、渠道、技术实力等都是用友网络未来发展的优势,但是思维模式才是转型最核心的问题。目前,互联网公司有平台和生态两种模式,用友网络的当前模式定位就是平台化。马斌认为由于企业用户的需求无法标准化使得腾讯推出的企业级产品将很难像消费级那么成功,但是腾讯会将不擅长的事交给合作伙伴,来共同打造生态链。最后,大家纷纷对未来的中国互联网趋势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如未来五年将出现几家万亿级市值的公司、一批几千亿市值的公司等等。

2015北京软件名人论坛通过各方观点的精彩碰撞和经验分享,为全场近300位与会者奉献了一场探索软件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思想盛宴。

软件行业看起来很美好

现实很骨感

整个软件行业特别是传统的软件应用行业整体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只有行业里排名靠前的软件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也才能和价格挂钩。要解决这个问题靠扶持和呼吁是行不通的,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这样的大背景下,软件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就是规则的改变。

第一,软件开始进入到将人类智力延伸的高科技行业,越是高科技的产品价格越低,它所服务的种类和价值越高,价格是一直在走低的。

第二,目前来说,软件的价值越来越高。比如,Google的三辆自动车的驾驶里程已经合计上百万英里了,它的所有的处理方案都是由程序员来规定的,都执行了规定的动作,甚至上升到道德的层面,如果对面一辆卡车朝你直接开过来并且已经无法躲避了,一定要采取规避动作,左边是一对母子,右边是一个人,这个程序应该是执行向左还是向右拐,诸如此类的问题。软件越来越多地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在这个层面上软件的重要性和意义越来越大。

第8篇

信息是互联网之为互联网的力量所在。信息透明既是互联网的潜力所在,也代表新金融秩序的方向。通过信息对称机制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创新的新思路。本来,它应该成为在金融问题上支持互联网创新的关键理由。但正是这一点,成为争论双方的思维盲点。

工业化机制与互联网机制的最大不同,从长远(而非现有发展水平)角度讲,就是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对称的区别。工业化时代化解金融风险,主要靠金融手段,而非信息手段。隐含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但互联网在经过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创新探索过程后,最终将走向信息对称。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终极问题将转化为,信息对称机制可否成为一种化解金融风险的创新。以此决定是否鼓励发展,这比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性质的判断要更靠谱。

希勒想的正是这样的东西:“信息技术其实可以让金融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来精细计算合同价值等等”。希勒的实际意思是在强调信息对称作为一种机制嵌入到金融之中。希勒认为“互联网是推动金融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所谓“民主化”在这里就是信息对称化,而且这种对称是对等的对称(点对点对称)。

眼下金融界在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可能走向时,看到的更多是短期因素、非信息一面的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去,互联网不是导向降低风险的金融交易,反而被认为引发和提高风险的金融交易。6年之后,人们会发现这模糊了问题的本质,把互联网的旁支当作了基本面,把新金融秩序引向了旧金融方向。

为什么是6年之后呢?因为6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将基本完成。那时,金融界将有可能从一种新的角度观察互联网,发现互联网金融实际是“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的”金融的意思。

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的金融,将成为一种“互联网+”,即互联网+金融,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信息+金融”。希勒的“新金融秩序”就反映了“信息+金融”这一内核。“新金融秩序”不仅关系金融监管部门,更关系到信息主管部门。按这种双核的秩序,象今天这样由金融监管部门单方面决定秩序,不考虑信息主管部门(如电子商务主管部门)意见,或任由银行出于单方面理由决定支付限额,殃及电子商务发展之类的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