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舆情整改措施

网络舆情整改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2 17:14: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舆情整改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舆情整改措施

第1篇

近年来,区纪委监委始终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以全员培训、日常监督、警示教育、严肃问责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一、聚焦全员培训,以大练兵促进自我提高。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采取领导班子带头学、专题会议交流学、集中培训系统学等方式,认真学习《规则》《规定》《强化监督执纪 助力脱贫攻坚》《如何办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案件》、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课程光盘等课程,并多次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促使纪检干部时刻苦练“内功”,不断增强履职本领。

二、强化日常监督,以健全内控机制促进自我完善。

制定了《区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规范管理办法(试行)》《区纪检监察干部平时考核办法》,修订完善了《区纪委监委请销假办法》《区纪委监委差旅费报销办法》等制度,同时,定期摸排打听干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请托违规办事等情况,并紧盯关键环节及“关键少数”,不定期对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严从细从实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为,不断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三、加强警示教育,以典型案例促进自我净化。

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开展杨锡怀、邱大明、胡传祥、权王军严重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观看《黑与伞》《折家将》《护航脱贫攻坚》等警示教育录,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要求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围绕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交流研讨,通过剖析案发原因及后果危害,对照查找自身存在不足,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剖析案情、以案促改,进一步扩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效应,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强大动力。

第2篇

今天我们召开公司迎接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迎接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度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动员和部署公司系统扎实开展迎评工作,确保取得优异成绩。刚才齐书记宣读了公司迎接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对迎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电网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供电服务是公司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重要阵地和窗口,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国网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确立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宗旨,了优质服务“三个十条”,把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到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坚持真诚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省公司一直把供电优质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9月17日召开的迎接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公司余总指出“不断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加强行风建设,是电网企业的生存之本,效益之源”,要求各单位增强迎接民主评议行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迎评工作取得优秀成绩。【省公司总体目标是:确保各地市公司、县市公司在本地区评议中排名第一,确保省公司在全省22个公共服务类评议对象中排名前三、争取第一。】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国网公司、省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行动,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迎评工作目标任务。

在开展迎评工作中,我们务必克服三种不良倾向:一是骄傲思想。错误地认为前几年迎评工作我们都搞得不错,有好的基础,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躺在成绩上睡大觉;二是应付倾向。错误地认为行评搞了好几年,总是老一套,加之行评结果的好坏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而显得漠不关心,应付了事;三是畏难情绪。错误地认为由于行评工作涉及面广,评议代表多,众口难调,意见肯定不少,加之有些现实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好,造成工作压力大而畏缩不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我们有良好的基础,增强做好迎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网公司、省公司关于行风建设和供电服务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和供电优质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在公司系统内先后开展了“优质服务年”、建设“服务型企业”、“行风零投诉、服务零事故”等系列活动,公司系统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外部行风评议,按照市人大、政府和政协的要求和部署,先后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公共服务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人大工作评议”()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迎评活动,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行风建设和供电服务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客户反响强烈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公司形象得到稳步提升,这为我们做好本次迎评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决心。其次,要清醒认识到供电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我们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增强做好迎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政府和社会要求日益严格、电力客户期望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公司系统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薄弱环节。

从客户投诉情况看,截至8月底,公司越级投诉52起,其中华中电监局转办25起,省政风行风热线转办3起,省公司行风办转办7起,省公司95598监管中心转办17起,高居省公司各单位排名首位。其中:反映供电质量问题的有21件,停限电问题的有16件,营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有7件,业扩报装问题的有5件,举报窃电、家用电器及电价及收费问题的各有1件。公司行风办受理客户投诉47起,95598受理客户投诉24起,其中:营销服务质量问题的有36件,供电质量问题的有12件,业扩报装问题的有6件,供电故障处理问题的有15件,家用电器损坏问题的有2件,电网改造问题的有1件,其他问题的有2件。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员工没有真正认识到“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没有认识到优质服务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服务、真诚服务的意识;二是少数员工服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业务基础不扎实,沟通能力不强,对供电服务措施一知半解或即使了解也不愿意向客户宣传解释;三是优质服务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部门与单位或单位之间协作配合不够,存在推诿现象,“大服务”格局还未有效形成;四是供电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温和低温天气,由于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原有的供电设施不能满足用电需求,局部地区“低电压”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业扩报装“三指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整治,各供电单位业扩报装程序还需要规范。面对以上差距和不足,迫切需要我们增强做好迎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统一思想认识,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迎评工作,才能确保迎评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开展迎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这次迎评工作的指导思想、评议内容、方法步骤在刚才宣读的《实施方案》中都已经明确,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做到“五个注重”,确保迎评工作有效开展。

(一)注重把握重点。这次行评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问卷调查的权重大,占80分【总分100分】,并且问卷调查的对象非常广泛,既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有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职工代表;既有个体业主,又有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农村基层党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公司印发的迎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准确把握好这次评议的重点内容,分门别类,逐条落实,特别要针对我们工作中的问题、难点以及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方法,能解决的尽快予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客户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注重广泛宣传。要把宣传发动、提高认识作为搞好行评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营造行评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抓好思想发动。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研究部署行评工作,开好动员大会,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迎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迎评活动。二是抓好内部宣传。要采取会议、简报、专栏等多种形式,把评议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目标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形成人人参加学习,人人提高认识,人人参与迎评的格局。三是抓好社会宣传。要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电价政策、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要积极宣传公司为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广泛宣传各级供电企业全力保障电力供应,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大力宣传广大供电职工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赢得客户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要做好舆情监控,对重大舆情要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努力避免行风负面舆情的传播和扩大。

(三)注重综合治理。供电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涉及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多管齐下,同步推进,综合治理,才能抓出成效。一是要切实提高员工服务素质和技能。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大讨论活动,加强员工“三个十条”、工作规范教育,大力宣传贯彻国网公司《供电服务手册》,全面树立与客户和谐共赢、利益共享、共谋发展的真诚服务意识。二是要进一步夯实服务基础。抓住国家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的机遇,积极争取电网改造资金,加快电网改造与建设步伐,夯实优质服务的电网基础。认真落实“低电压”综合整治方案,按期完成整改目标,有效降低客户因“低电压”问题引发的越级投诉;三是切实加强营销服务管理。深入开展业扩报装“三指定”问题整治,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工作要求和各项工作措施,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求过的去,力求过的硬,经得起政府和社会监督。要进一步强化报修流程管理,全面推进配网精益管理,尽量缩短停电时间。进一步做好计划检修停电管理,按照规定提前进行公告。要继续深入推进”电费绿卡村“和”金融卡社区“建设,方便客户交费。要加强欠费停电、复电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催费。四是进一步加强投诉举报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公司《行风明查暗访管理办法》,坚持”一月一查一通报一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促进供电服务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加大行风投诉考核力度,尤其要对属实的客户越级投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要进一步强化以纠促建手段,提高客户投诉处理速度和质量,强化初次受理及跟踪督办责任,对受理的客户意见建议或投诉,要采取回函、回电和登门答复等方式,逐件进行反馈,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确保不发生因调查处理或回访不及时而导致的重复投诉和越级投诉。要加强投诉举报分析,针对明查暗访和客户投诉所反映的问题,认真分析客户诉求,建立健全工作规则和行为规范,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注重接受监督。查找问题和不足是这次行评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主动接受电力客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服务对象、公布监督电话等形式,广泛征集广大电力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拓展群众监督和反映诉求的新渠道,更好地体现我们虚心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的诚意。要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代表、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作用,不断搭建密切联系客户和社会各界的平台,通过发挥内、外部监督作用,更好地认清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整改工作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五)注重抓好整改。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最终要看广大电力客户和社会各界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一是要抓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关键环节,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客户不满意不通过的要求,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举一反三、改进工作的态度,对客户、基层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逐条整改,力求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取信于民。二是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问题入手,把整改重点放在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加强问题梳理和分析,不断增强整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按照先易后难、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从客户最希望办而我们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从客户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不断积小改为大改,积小胜为大胜。四是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制、整改情况督查制、整改责任追究制,对有错不纠、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及损害客户权益的违法违纪问题,要认真查处、快查快结,绝不允许姑息袒护。

三、锁定目标,强化考核,确保迎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迎评工作参与面广、上级要求高、社会影响大。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围绕省公司提出的”地市公司和各县(市)公司在本地区评议中排名第一“的迎评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务期必成。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机关各部室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把迎评工作作为奋战四季度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行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作用,成立迎评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具体组织实施。要按照公司《迎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督促检查。要把督促检查贯穿这次迎评工作全过程,抓好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解决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要集中力量会诊,找出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对迎评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规案件线索,要及时组织调查,严肃处理。同时,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汇总各阶段的情况,定期向公司迎评办公室上报评议进度和各类信息、简报,迎评办对各单位好的做法要及时予以宣传和推广。

(三)强化责任考核。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迎评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对本单位的迎评工作负总责;各分管领导要对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负直接责任。各单位要建立迎评工作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人员,尤其是基层供电营业所是此次行评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迎评工作要求宣贯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确保迎评取得优秀成绩,这次会议我们还专门制订了行评工作联系制度,并将迎评工作目标任务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参评单位未取得所在县(市、区)公共服务类行风评议第一名的,扣减该单位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分6分;未进入前三名的,扣减该单位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分9分;对没有完成目标、评议结果较差,对公司系统评议结果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到市公司”说清楚“,并酌情进行诫勉谈话。

第3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重点

对配电部门的管理职责、业务特点进行重点方面梳理,有利于解决县级供电企业“三集五大”变革后的职责和业务管理急需理顺的问题,并随着配电部门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提高。

1 班组建设及职责划分

在配电网管理班组建设方面,成立以下班组进行具体职责专业管理,并设有主管或副主管进行班组管理。一是配电运维班,负责配网设备运行巡视、带电检测、隐患排查及线路通道防护等工作。二是配电抢修班,负责配网故障查巡和处理,全天候响应故障抢修。三是电网建设班,负责配网基建、技改等工程实施工作。四是信通运检班,负责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线路和设备的运维检修和应急处置。五是机具维护班,负责较大型工器具、仪器仪表的保管、维护、借用以及备品备件管理等工作。

如果在“三集五大”变革前,已开展营配分离,成立配电中心,分区域成立配电所的供电企业,配电中心相关人员划归运维部,根据原有配电所相关人员的能力及特点,进行班组的组建。如果没有开展类似“配电中心”建设,就要慎重的做好人员选调安排、主管和班组长设定、规章制度的建立。在实际建设中,应充分吸取临近或兄弟公司的配电部门建设经验:比如说有的地方,10kV树障清理从供电所划转到配电部门,就因地方社会关系无法进展或阻力大、资金费用高的问题,还有10kV线损的管理问题,都需要因地制宜的划转管理职责。要有利于10kV和400V电网的管理协调,尤其是在初期开展工作,供电所与配电所由于权责范围细节问题,以及事故处理方面需要充分协商。

配电班组管理的设备管理权限一般为变电站院墙外到10kV下火线的令克及令克上方。主要是因为供电所由于表计管理的需要,以及客户服务的需要。

2 设备管理与检修维护

始终坚持开展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缺陷分类标准和消缺时限要求进行工作。加大缺陷处理力度,依据各类缺陷处理时限要求按时进行消缺。二是做好设备定级、升级改造工作,保证运行设备保持完好状态。三是及时更新台账。按照配电线路管理规定、制度内容和要求,及时地整理归纳各类资料,为公司统计配电线路资料及进行运行分析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四是开展好效能监察,进行纪检、基建、安监各专业部门对配电班组的对接和帮扶、监察。五是开展好运行分析会。做好缺陷分析及故障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为解决配网薄弱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据。六是开展好设备线路的巡视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和常规维护,对发现的缺陷按照缺陷性质进行分类汇总,开展好互查互评工作,走出去引进来,善用内力和外力。

主要从十个方面进行迎峰度夏、度冬、春节保供电等关键事件节点的保电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思想动员:一是做好关键用户的保电工作,做好业扩验收工作,政府及学校重要时期的保电工作。二是关注员工身心健康,要错开高温施工。三是标准化作业不放松,积极使用作业包。四是做好防汛工作,吸取灾害天气的经验教训。五是确保社情、舆情安全,重点人员可控在控能控。六是提升行风优质服务水平,学习落实公司行风奖惩办法。七是提高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早消缺,早静心。八是立即在夜间开展红外测温,一举两得。九是分享经验,多学多问,自力更生。确需增援,立即汇报。十是能吃苦、能战斗,打得赢关键时期保电这个核心战役。

2.1 标准化作业管理和使用

严格开展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强10kV配电线路现场的作业安全和质量控制,提高10kV配电网生产管理水平。应主要包含了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应用指南和具体类别的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范本。通过标准化作业的开展,有效防范事故风险,切实提高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促进施工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2.2 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和维护

一是建立可靠、经济、规范的配电网络。10kV线路供电半径和分支线路的合理设定。线路、开关、配变、电容器、避雷器、瓷瓶等绝缘支持物、杆塔、信息通讯设备等设备的安全运行。二是利用智能化配网设备隔离故障点或故障线路,就地显示故障类型,达到远方通讯,远方进行操作恢复的功能。三是采用配电管理系统对配电网运行实况监控,及时反应配电网的各种异常状态,并进行辅助分析、判断和下达分合命令。四是用户负荷的系统管理。加强用户用电负荷的控制,避免用户主设备故障,内设保护不动作,引起干线跳闸。对配电所管理产权分界点以下的避雷器、变压器、令克等隐患,配电人员应及时通知供电所等管理部门进行维护。

3 配电班组的绩效管理

“三集五大”后建立的班组,应根据职责业务不同,建立切合实际的“绩效管理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在奖金基数和分配上适当向一线倾斜,达到 “公平公开、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的。制定各项配电专业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建立月度运行分析会制度,做到分析到位、考核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让每名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使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产生巨大效应,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配电网缺陷及隐患管理

10kV配网线路故障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类:断路故障、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流故障。要仔细分析故障形成的原因。比如说断路故障形成,包括开关触头、铜铝过渡点等处引起的接头故障,导线与导线联接点处引起的故障。如绑接、插接、压接、器具联接等联接方式的导线联接点,因为接触不良发热断裂。还有外力作用引起的。又例如。短路故障形成的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误操作人为事件引起的短路故障。二是弧光短路故障:如线路瓷瓶因脏污,绝缘物受潮引起绝缘子沿面放电而导致的污闪短路或接地。三是小动物在设备内部引起短接的的故障。四是雷电直击故障:线路或线路上的设备遭受雷击,要避免电缆线路避雷器退出,使用可投切式的避雷器。五是外力破坏造成短路故障,如地质滑坡倒杆断线及大风暴雨等天气引起的树障而导致的短路故障。六是缺陷造成的短路故障,如弧垂不同造成同杆架设线路短路。

第4篇

一、督点内容

(一)开学条件保障

1.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2.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4.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中职学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5.后勤保障情况。校(园)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6.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是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落实资金,是否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是否存在经费截留问题。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

7.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三爱”(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三节”( 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

(二)校舍安全管理

8.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9.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校(园)食堂就餐环境。校(园)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四)校车安全管理

10.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11.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校(园)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五)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2.校(园)“三防”建设落实情况。校(园)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学校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13.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杜绝校(园)宿舍明火取暖现象。

14.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各校(园)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

15.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校(园)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16.校(园)周边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警校联动机制是否建立,校(园)周边公安机关高峰勤务、“护学岗”和群防群治机制是否健全,校(园)周边警务室民警是否经常到校沟通联系、指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经常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改,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7.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情况。是否利用开学初对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否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重点,是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二、督查要求

(一)全面自查。2月27日至3月3日,教育部将派出专项督导组抽取我省1—2个市州进行实地督导,每个市州抽取学校不少于6所,督导学校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不同学段。各县市和各校(园)要全面梳理排查各项开学条件保障情况,建立问题清单,逐项及时解决,县市教体局、教育督导部门领导干部带队督导,重点是基础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农村偏远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困难。自查报告要涵盖重点内容涉及的5个方面17项工作情况,于2月24日前报送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州教体局,自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做法经验、困难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二)重点抽查。每个督查组由3至4人组成,必须深入6至10所学校开展督查,做到村小、中心完小、九年制、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全覆盖,根据各学段特点确定督点;每个县市须查1至2所幼儿园。

(三)加强反馈。各督查组要按照督查方案要求,深入校(园),及时纠正违纪违法行为,对违规办学、违规收费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告知校(园)和县市教育和体育局,责令及时排除。督查结束后,要向学校和县市教体局进行情况反馈,推介典型经验,找出问题,各督查小组于3月3日前将督查书面材料交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汇总。联系人:朱x ,电话:xx,电子邮箱:xx

三、人员安排

3个督查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督查组

组 长:吴xx

成 员:罗xx 朱xx

督查单位:xx县 xx县 xx县

第二督查组

组 长:王xx

成 员:何xx

督查单位:xx市 xx县 xx县 州直学校

第三督查组

组 长:向xx

成 员:朱xx

督查单位:xx县 xx县 xx民中 州民族实验小学

第5篇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要求及主要任务

(一)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工委领导、办事处监管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增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保障企业安全发展,确保全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以道路交通(含学生班车、农机车辆)和水上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材、机械、旅游、海洋渔业、商贸市场、地下管线、港口码头、仓储物流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打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在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安全适用的技术装备和防护设施,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产能。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严格企业安全管理

(三)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企业必须履行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就不能生产。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级别评定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建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促进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和安全诚信意识,推动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发生事故的,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设立安全基础培训专项经费,启动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的3年行动计划。企业用工要严格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和落实安全培训计划,持续实施安全培训教育,并对职工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合格后上岗;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对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五)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技术管理人员要参加值班,关键工程、关键环节、关键时期必须到现场指导、指挥和协调。企业应完善带班值班制度,建立带班值班记录。对无企业负责人带班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六)强化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企业应严格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橡胶轮胎、电子、建材、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和使用有毒溶剂的家具制造、制鞋、箱包生产、皮革加工等企业应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力度。凡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汞、铅、镉、有毒溶剂等职业危害未按规定及时、如实申报的,由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七)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八)全面推进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技术装备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巩固达标成果,实现全面达标、动态达标。

(九)强化班组安全建设。企业要把班组安全建设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源头工程”。强化班组对生产要素的安全管理,积极创建安全班组,保障班组对安全生产制度制定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在班组中实施“帮带纠偏”,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要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演练工作,提高职工的事故处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凡违章指挥、违规作业的,要给予警告,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依法给予经济处罚。

三、实施更加有力的监督管理

(十)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充分发挥安委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全面落实公安、交通、国土、镇村建设、水产、水利、教育、卫生、旅游、农机、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及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指导职责,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强化办事处安监办的监管能力,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场监管和技术指导。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在办事处统一领导下,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公安司法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以强有力措施查处、取缔非法企业,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下达整改指令和挂牌督办、公告制度。对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指令的企业,要依法依规从重处罚。

(十二)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加大网格化监管推进力度,充分利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落实“九定”制度,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街道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中各基本网格单位要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内容,进一步提高运用网格化进行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十三)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核准审批制度。对工业建设项目未经审批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对项目建设单位存在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产整顿,并追究项目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等相关方的责任。

(十四)严格发包(出租)项目安全管理。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承包(承租)单位或个人要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发包(出租)企业应履行安全生产协调管理职责,认真进行资质审查,并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因发包(出租)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未对承包(承租)单位履行安全生产协调管理职责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发包(出租)单位的连带责任。

(十五)严格营运车辆管理。加大挂靠营运车辆、校车等重点营运车辆的整治力度,创新工作措施,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校车运营安全。挂靠营运车辆发生交通安全、旅客伤害等责任事故,依法追究挂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十六)严格地下管线的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区域内燃气、供水、供热管线和供电、通讯缆线等地下公共管线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签订保护协议并安排专人监护。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职范围内的管线巡视,杜绝因不当或野蛮施工导致事故发生。村(居)和相关部门、单位在村居改造、城镇化建设中,要做好危险物品输送管线(含用电线路)改建、拆除和铺设、运行的监控。

(十七)严格重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和港口码头等重点工程项目要建立和实行规范、科学的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工程本质安全管理。对不履行职责,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十八)严格实施打非治违。企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于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严厉打击,形成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上报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十九)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注重职工亲情关照在安全生产中的特殊作用。各部门、单位要鼓励举报各类安全隐患,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对举报者予以奖励。建立安全生产舆情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四、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

(二十)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强化企业研发、设计、工艺等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时,同时研究和采取防护措施。应及时完善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二十一)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规模以上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

五、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二十二)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街道现有应急资源,加强以海洋渔业、林业及重点企业为主体急救援队伍建设,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加强街道应急救援队伍、村(居)义务互助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应急救援指挥网络和联动机制。

(二十三)加强企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企业应配置与抵御风险相适应的应急装备、物资,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组织和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明确职责。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应依法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二十四)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企业应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要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二十五)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有专家、安全技术人员、职工群众参与,并与周边社区、单位和街道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形成互动机制。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十六)严格落实应急救援演练制度。高危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综合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功能性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指挥体系。

六、加强政策引导

(二十七)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投入。财政部门要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安全装备保障、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及安全标准化推广应用、政府组织的符合性安全审查及验收、安全生产奖励、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等。要加强对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要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投资预算制度,保障企业安全经费投入。依法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水上搜救奖励与补偿机制。

(二十八)提高工伤保险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浮动机制,将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和工伤保险费使用、安全生产分类评估等级挂钩。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参保率,加强工伤预防,将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二十九)实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与风险抵押金“双轨运行”制度。在烟花爆竹经营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引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企业可自主选择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或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

(三十)强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对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予以强制性淘汰。对存在落后技术装备、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予以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

七、实施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

(三十一)严格落实安全目标考核。对村(居)、各部门和企业年度事故控制指标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加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考核权重,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考核,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村(居)、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要根据事故性质和情节轻重,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及职责履行情况,依法追究相应领导责任。

(三十二)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建立事故企业负责人分级约谈制度。对未及时落实约谈中提出的整改要求或未履行约谈中的承诺而再次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按规定上限追究责任单位和被约谈人的责任。

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上级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造成人员伤亡的,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三十三)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生产安全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对于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向有关部门通报,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续保费率浮动、风险抵押金缴纳额度调整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6篇

一、XX街道和XX街道辖区物业小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截至2013年6月底,XX街道辖区共有物业小区XX个,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服务企业XX家。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有XX个,占总数的45.7%;正在进行换届选举中的有X个,其中,由于各种原因长期成立不了的有X个;因物管问题和业委会组建换届问题发生纠纷的有X个。XX街道辖区共有住宅小区XX个,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服务企业XX家。单位自管XX家,社区代管小区XX家,三无小区X家,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有XX个,正在进行选举中的有X个.

总体看,街道辖区物业小区主要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1、新建物业小区数量剧增,迎来小区业委会组建高峰期。辖区三年内新建物业小区和交付使用的小区不断增加,先后有几十个小区进行业委会筹备和组建工作。

2、因物业建筑质量、建设遗留问题、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归集使用以及物管公司的服务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物业纠纷时有发生。

3、业主委员会组建难、运作难、监管难,引发问题纠纷多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物业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物业建设开发、销售等环节遗留问题多种多样,成为引发其他问题的根源

现象一、新楼盘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主要表现有:①一些小区物业在开发商向业主交付使用后,发现存在房屋外墙渗漏等质量问题。②开发商向业主交房时仍存在管理区域内的环境、道路、景点等设施未完工、不完备的情况,影响业主居住。

现象二、物业销售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主要表现有:①销售广告承诺内容与实际交房时不符。②擅自将小区公用部分(如屋顶、公共绿化地等)承诺给少数业主使用。③擅自改变公共设施用途、物管房用途、会所及车库用途等。

现象三、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归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开发商挪用或不及时向有关部门缴交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困难。

例如南山辖区鼎太风华、缤纷假日和诺德花园小区都是在物业设计开发、公共面积使用、物业产权划分等方面的承诺内容与实际交房或后期建设时不符,引发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与业主间产生矛盾,并逐步升级发酵,导致业委会选举难、物业管理难等系列问题,甚至发生小区悬挂标语横幅,业主聚集上访堵路,打砸、伤人等暴力冲突事件。五里墩辖区的五里商城小区的公共维修基金补交,开发商不知去向等。

主要原因:

①很多问题要到物业使用阶段才能发现,造成矛盾发酵或向物业公司转嫁。

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不够细致、规范,相关部门审验、监管不到位。

(二)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规范、不到位,常常引发物业纠纷

现象一、物业公司资质、水平良莠不齐,服务质量总体偏低。虽然经过审核评级,但员工素质、公司规模、综合实力和专业化管理水平等各项指标表现优秀的物业公司较少,很多物业公司服务意识不强,物业员工主动上门服务少,业主对物业服务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低,有的物业公司在管理中问题百出,口碑极差。

现象二、物业公司的经营管理不规范。由于产权不清,有的物业公司擅自在小区公共部位开展经营,全部收入归企业方所有;有的物业公司资金使用、财务审计缺乏公开透明度,存在挪用物业管理费、违规使用维修基金、做假账等现象。

主要原因:

①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低、收费难、成本高,物业服务从业人员报酬低等原因导致物业公司招工难,难以保证员工高素质和服务高质量,在合同中、后期物业公司“自炒鱿鱼”现象不断增多。

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行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物管行业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和良性竞争机制,行业协会监管自律、奖惩制度形同虚设,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例如南山街道辖区月亮湾山庄物业纠纷中,南油物业在合同到期、法院判决其限期退出的情况下,以账目尚未核清为由一直拒绝退出,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多次采取口头、书面形式要求其执行法院判决退出管理,但该物业公司仍然不理不睬,导致后期发生较为严重物业纠纷事件。

业主参与度不高,并处于相对弱势,业主、业委会很难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形成制衡机制,有效监督不够。

(三)业委会存在“三难”问题,成为引发问题纠纷的焦点

现象一、成立难

在业委会的组建上,两街道辖区已经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成立率都不到50%。有些小区从部分业主提出成立业委会申请后,筹备和组建工作持续1、2年时间,最终没有结果,过程中还出现小区业主分派、对立,甚至引发纠纷、上访等情况。

主要原因:

①业委会缺乏群众基础,业主参与意识薄弱。一些业主认为小区硬件和物业管理过得去,有无业委会没有关系,有的业主甚至不知道小 区哪家物业公司在管理,不知道小区有没有业委会。所以,很多小区在业委会组建过程中,由于报名人数不够,选举在筹备阶段就流产了。

②一些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企业对组建业委会不积极,担心业委会成立后业主的势力大了,物业不好管理,甚至有可能炒掉物业,所以采取不提供业主资料、拖延时间等各种手段致使筹建、组建业委会工作就难以进行。例如辖区现代城华庭、美丽湾公寓等小区都发生以上情况。

现象二、运作难

一些小区虽然成立了业委会,但在日常管理方面,存在委员到会率低、参与度差等情况,致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业委会形同虚设;在履职方面,业委会成员缺乏与业主、物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业委会不作为、业主大会长期“冬眠”等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监督作用。

主要原因:

①业委会成员的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业委会组织较松散,且服务工作一般都要占用业余时间开展,大部分业委会成员难以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②业委会成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上班族、年轻人大都没有时间参与业委会工作,所以入选的业委会成员往往是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员,有的小区个别业委会成员年龄达到70多岁,在个人精力和活动能力方面都不够理想,且小区事务常涉及工程整修、财务审计、设备养护、维修资金使用等专业和法律方面的问题,对业委会成员的知识面、综合能力和相关经验等要求较高,很多业委会成员难以胜任。

现象三、监管难

实践证明,业委会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业委会出现问题,往往导致小区出现矛盾和纠纷,影响和谐稳定。业委会常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①个别业委会成员动机不良,具有很强的私利性。在行使职权时为谋取个人利益,违规使用小区通过出租经营用房或利用公共部位出租产生的收入擅自增加业委会成员工作补贴,甚至收取其他物业公司好处,积极主张和操作更换物业公司事项等。

②部分业委会乱作为,运作不规范。因缺乏内部管理和约束的机制,少数业委会工作比较随意,超越权限行使权利,小区维修基金使用、设施改造、业委会成员任免、开展诉讼等重大事项不按规定进行公示或召开业主大会通过,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业委会成员与物业公司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团体,牺牲业主利益,侵犯业益,甚至出现个别业委会完全被业委会主任控制,业委会主任,从中获利的情况。很多情况下,业主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表”,合法利益“被牺牲”,而业主往往因为处于弱势,对此类行为难以制止。

个别业委会维权手段不合法,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一些业委会成员为达到发泄私愤、谋取私利等目的,假借为业主维权名义故意制造事端,挑起业主与物业公司、政府部门之间的意见和矛盾,带头或煽动业主采取非正常上访、游行示威等过激行为扰乱社会治安。物业纠纷多发,使基层政府组织承担的维稳压力日益加大。

主要原因:

①利益驱使,权力诱惑。这与当前物业小区管理中对业委会存在的错误理解和导向有关。大部分业主不关心业委会选举,而个别业主则表现为过度关心,究其原因,“无利不起早”!错误的将加入业委会作为一个谋生手段,一些业主在报名参选时就问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我们一个月能有多少补助啊?”、“听说某某小区业委会每个人每月发一两千块钱呢!”;一些业主认为业委会是个权力机构,无所不能,进了业委会就有了权力,有了地位,可以领导自居,业主、物业、政府都得“听我的!”。

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够完善,规范性、指导性有待加强。很多文件,无论在时效性、操作性上,都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工作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中遇到很多存在争议的问题时无可遵循。

例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一般情况下也只能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决定时,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而达到解散业委会的条件比较宽泛,实践中很难落实,也极少实施。

机制不够健全,指导监管缺位。在人员机构方面,基层专项工作力量薄弱,人手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等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和工作实际,工作能力不足、方法欠缺、疲于应付,对业委会很难真正做到指导准确和监管到位。在工作机制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畅,行政管理和物业管理关系难以理顺,缺乏相关的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时出现“谁都能管、谁都不管”,相互推诿的情况,致使很多矛盾越积越深,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例如月亮湾山庄纠纷问题久拖不绝,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指导不够准确,监督不够到位,措施不够得力,工作中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等原因造成的。

三、相关对策及工作建议

如上所述,因物业小区管理引发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问题的解决不会立竿见影,制度的完善不在一朝一夕。我们认为,政府部门、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四方面都有导致问题的因素,都负有责任,协调和理顺诸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打破阻碍物业小区规范化运行管理的瓶颈,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创和谐的物业管理局面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工作实际,谨提出以下相关思考及工作建议:

(一)高度重视,调整思路,树立新型管理和服务理念

高度重视不是口号,是迫切希望!呼吁社会各方对这一问题真正引起关注,合力解决问题。小区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深圳的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都走在全国前列,出租屋、外来人口等基础性管理模式成熟有效。作为街道一级的基层政府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有所作为、敢于担当,我们更加不能回避、不能畏难、不能敷衍,必须克服难处、想到细处、落到实处。

在认识和理念上,要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辩证关系,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注重服务,使其相辅相成。把以人为本,业主自治,支持和维护大多数业主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小区居民群众的合理需求开展工作。要抓住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这两个核心,引导他们在依法实施民主自治管理,服务居民群众上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建立“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关系和谐的物业小区”的总体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要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进一步增加人员编制,充实工作力量,改变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的工作局面;业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履行专业管理的职能和责任,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帮助,做到准确、细致、到位,并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法规,细化政策,建立健全规范化物业小区管理工作机制

物业建设开发遗留问题,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规范、不到位以及业委会“三难”现象,对小区业主的正当权益造成侵害,谁来监督?怎样监督?如何打破物业小区管理运行瓶颈?成为政府面临的工作难题。加强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建立完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制约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法律层面,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填补法律漏洞和监管空白。重点对一些在日常管理中 较为多发,容易产生争议的典型问题加以明确和解决。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等问题,要按照“按质论价”的原则合理界定和明确制定物业小区管理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小区维修资金筹集、使用等具约束力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建立物业服务诚信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物业服务企业等级评定、资质升级和政府奖励补贴政策相挂钩;在日常监管、考核和奖惩程序上要权力下放,充分听取街道、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等方面的意见,对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对业委会给予清晰、准确、合理、科学的定位,明确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立规范、有效、透明的考核和监督制度;完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建和运作程序;推行业主委员会有偿服务制度,统一薪酬标准;明确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的处罚规定;建议明确业委会备案为必经的审批程序,属实质性备案;对由街道办事处组织联席会议的程序、效力、责任等问题加以明确。

在行政层面,主要解决政府各有关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与服务脱节的问题。建议改变市、区主管部门单一管理的模式,在街道办事处成立专职机构,专门负责物业管理工作,建立市、区、街道三级物业管理行政职责;建立物业小区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对物业企业、业委会、业主、物业从业人员以及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等方面实现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建立物业小区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对涉及小区公共安全的设施设备应急维修、物业公司撤盘、物管纠纷等重大、疑难、复杂问题的个案,立即启动专项工作组模式,各部门形成合力,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及解决措施。

(三)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物业小区管理模式

在法律、政策、行政保障充分,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在方式方法和管理模式有所创新和突破。结合南山街道实际,我们拟逐步推行“一三五一”物业小区管理服务工作模式,以“促沟通、解矛盾、创和谐”为目标,以强化物业公司、业委会指导监管为重点,积极搭建多元互动平台,有效实现多方联动管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力维护小区稳定和谐。

1、“一网”,即建设“社区家园网”,搭建小区业主网络议事平台。

占领网络阵地,在有条件的社区借助社区服务中心成了“家园网”平台,开设物业小区“网络议事会”栏目,主动为业主提供交流平台,公布相关会议决策,公开事件处理、事务推进落实,通报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等。通过信息互动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倡导文明风尚,及时了解小区舆情,疏导邻里纠纷,消除怨气隔阂,畅通维权渠道,拓宽议事空间。

2、“三会”,即制定落实物业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小区业主民意恳谈会(现场)会和物业管理工作培训会。

由街道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物业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由城管执法、安监、消防、文化卫生、司法和物业主管部门参加,对物业小区管理中存在的违法搭建、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物业纠纷、业委会运作等突出问题采取集中会诊的方式进行排查,逐项落实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督办期限,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反馈。

由社区工作站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物业小区业主民意恳谈(现场)会,由业委会、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和小区“五员”队伍等参加,听民意、化民怨、解矛盾、除隔阂,形成小区事务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真正体现 “小区是我家,管好靠大家”。

由街道或社区组织每年一度的物业管理工作培训会。采取年终总结联谊的形式,安排各物业公司负责人、业委会成员和其他业主代表等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提高其规范化运作水平和履职能力。

3、“五员”,即“网管员”、“联络员”、“观察员”、“辅导员”和“督导员”,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小区事务。

网管员主要由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和社区服务中心社工担任。负责社区家园网“网络议事会”栏目的维护、信息相关更新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联络员主要在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义工队、老年协会和部分业主代表中产生,主要负责收集和提供相关信息、通报有关情况、开展业主宣传动员等工作。同时,结合街道网格化管理制度,本片区的网格员要负责协调联络有关部门、根据落实具体事项等工作。

观察员主要由业主中富有热心、公益心并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法律、财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业主代表组成。负责对物业公司、业委会和相关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可向督导员提出工作建议网络管理员和辅导员主要由专业律师、司法调解员、警员、心理学专业社工和业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也可吸收业主中的文化、卫生、环保、法律等专业人才。通过召开座谈会 ,开办辅导班、心理资讯室、小区事务调解工作室等形式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性活动。

督导员主要由业主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等较有影响力的业主代表和街道业务、纪检等部门领导组成督导组,对小区相关管理事务、事件和案件的处理等相关事项进行监督指导、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