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运营情况

网络运营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16:5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运营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运营情况

第1篇

目前,华为M2000系统已经随无线产品进入了全球80多个国家。大范围、长时间的规模商用,使得华为在移动网络的维护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而正是这些宝贵的商用经验,促成了今天成熟的华为M2000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部署灵活

CDMA网络可以分为核心网和接入网。从网络管理上看,分开管理两个子网,可以使维护人员聚焦自身负责的设备,提高维护质量,适合大规模组网情况下的运维管理;而集中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运营商在网络发展初期,网络规模较小时,有效的降低维护成本。

凭借着灵敏的市场嗅觉,华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应用需要,并在2001年就了可以同时提供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功能的M2000网络管理系统。通过M2000系统,运营商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灵活方便地选择和调整网络管理形式,从而满足运营商在网络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M2000是华为移动网络产品的统一网络管理系统,跟踪CDMA的技术发展,支持1x、EV-DO网络的共同管理,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北向接口商用广泛

从整网的运维管理角度讲,一个设备厂商能否快速、无缝地接入运营商NMS系统,直接决定着运营商能不能快速完成建网并高效的运营网络。凭借在无线领域广泛、大量的北向对接经验,华为可以提供强大的北向对接能力,加快北向接口对接速度。

华为M2000系统可以提供基于3GPP、3GPP2标准的北向接口,大大简化了同运营商NMS系统的对接。同时,多年的商用网络部署经历,大大丰富了华为网管的北向接口类型。目前M2000系统可以支持包括Cobra、SNMP、文件和ASCII流在内的四种北向接口类型。

在5年多的全球市场应用过程中,华为M2000网络管理系统几乎同世界上包括告警管理、性能管理、工单系统等在内的所有主流NMS系统有过对接经历。

丰富的网管功能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行业环境中,运营商希望它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具有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功能。然而,并没有一种协议标准定义什么样的网络管理系统才是一个高效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只能从大量的应用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完善得到。

华为M2000系统在多年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积累维护经验,丰富并优化自身功能。在提供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日志管理、软件管理等基本功能外,开发了很多有特色的维护管理功能,方便了维护人员的操作,提高了运营商运维效率。

全面的安全方案

为了能够让维护人员方便地接入系统进行网络维护,维护网络需要同外部网络进行连接,安全风险大。同时电信网络IP化的发展,多种网络业务同时在IP网络上传输,也加剧了维护网络的安全风险。作为一个成熟的网络管理系统,必须包含一个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除了基本的用户接入权限管理外,华为的安全解决方案中还包括运维网络安全组网方案、网络防病毒方案、集中鉴权等重要的安全管理功能。

充分的安全性考虑,帮助运营商在维护网络组网、防攻击、防诈欺、用户权限限制、接入管理等各个层面上得到极大提升,确保维护网络的安全可靠。

面向未来网络演进

出于保护运营商投资的目的,华为网络管理系统不断跟踪网络技术发展,对Wimax、IMS等新技术提供网管支持,不仅保护了运营商的当前投资,统一的操作维护模式也让运维人员可以更快地掌握新网元的维护管理,加快新网络从部署到运营的速度。

在过去几年里,伴随着华为无线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M2000系统被应用在各国的网络中。无论是发展中的小运营商还是领先的跨国运营商;无论是要求快速建网还是高管理能力,华为M2000系统都以其灵活的管理模式、强大的管理功能很好满足了各种运营商的不同需要,帮助运营商更好地运营网络。在泰国运营商CAT的全国CDMA网络建设中,由于遭遇到洪水和电力短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原定5个月的一期施工项目,留给华为的只有1个月。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M2000完善而高效的监控管理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全国各个站点的操作都得到集中的监控,帮助工程人员及时有效地了解进展和协调人力,确保网络部署能够以超高的速度进行。最终华为及时交付了包含近700个站点的一期工程,并在后续的商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网络质量。

链接:M2000的七大“绝活”

MML和图形化维护

图形化界面能够简化维护工作,有效提高运营商的日常维护效率;而MML脚本功能帮助运营商在新建局点、网络扩容等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的场景下减少重复工作量,有效地加快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为运营商快速建网和部署业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自定义报表

通过此功能,运营商可以自定义需要收集的性能数据、告警数据,周期性的产生报表,节省了由手工收集数据带来的人力成本,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报告,提升整网的运维能力和效率。

脚本功能

通过脚本功能,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运维需要,在M2000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生成最合适自己运维需要的脚本,简化日常维护工作,节省维护时间,提高维护质量。

全面的信令跟踪

华为网管系统可以对网元各个协议接口、链路接口进行跟踪,同时还可以提供用户跟踪能力,极大地方便了系统对接中的调试、故障定位等工作,有效地帮助运维人员提高协议理解程度,提升运维效率。

反向维护

通过反向维护能力,运营商的维护人员可以在BTS局点反向维护BSS系统,从而减少了调整无线网络维护所需要的人力配合。

告警通知

M2000系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告警箱、维护终端等方式将告警信息通知维护人员,使运营商可以即时了解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尽快排除网络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引起的运营损失。

第2篇

主题词:MMS业务国际漫游直连方案GRX方案DNS/ENUM计费和结算QoS

近年来,SMS业务在移动数据领域保持持续高速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的进步,人们期望能够在2.5G和3G时代找到类似于SMS的“杀手应用”,多媒体短消息(MMS)业务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这种角色定位。

据EMC和GSM协会统计,截至2003年3月,全球共有超过100家运营商在提供MMS业务,覆盖了六大洲40多个国家。尽管数量众多,但是目前绝大多数运营商之间的MMS业务尚未互通,这相当于形成了多个MMS业务孤岛,无法充分发挥MMS业务的全网优势。因此,实现MMS业务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开展MMS国际业务将会成为MMS网络提供商2003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MMS系统简介

见图1所示,MMS系统包括以下网元:MMS终端、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MMS用户数据库、外部应用服务器、增值应用服务器以及非MMS终端处理系统。此外,为配合MMS平台提供MMS服务,需要WAP网关、GSM/GPRS网络资源等设备的支持,还应与现网中的计费系统、网管系统互联。这些网元的具体功能为:

(1)MMS终端/MMS用户:MMS终端通过MMS用户提供多媒体消息服务。MMS用户是多媒体消息终端上的一种应用,提供用户浏览、编辑、处理多媒体消息等功能,以及发送、接收、删除等操作。

(2)MMS中继服务器/MMSC:MMSC对多媒体消息进行存储和处理,包括消息的输入、输出、地址解析、通知、报告等;同时负责多媒体消息在不同MMSC之间的传递等操作。MMSC还产生原始服务使用记录。

(3)MMS重定向器(MSRedirector):在全网用户设置MMSC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的条件下,该设备负责用户归属MMSC的路由的查询。该设备根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包中的MSISDN号码确定发送方用户归属的MMSC,并向WAP网关返回重定向消息,使WAP网关将该HTTP请求转发给该MMSC。

(4)MMS用户数据库:存储用户服务信息,例如服务类型、个性化服务信息等。

(5)外部应用服务器:多媒体消息中心支持与多种外部应用的接口,可以将一些已存在的消息系统扩展到多媒体消息应用上,这些消息应用包括E-mail系统、语音信箱系统等。

(6)MMS增值应用平台:基于多媒体消息平台的增值应用平台。

(7)非MMS终端支撑应用:提供对非MMS终端手机用户使用多媒体消息服务的支持;该设备与MMSC通过MM7接口进行通信。

(8)WAP网关:技术上遵循WAP论坛定义的MMS规范。

(9)域名服务器(DNS)/电话号码映射(ENUM):发送方归属的MMSC通过查询DNS/ENUM获得接收方归属MMSC的域名。

(10)计费系统:MMSC可作为计费信息采集点,将计费信息传递给计费系统。

MMS国际漫游方案分析

运营商之间的MMS业务网络互联主要是要求实现MMSC之间的MM4接口,该接口采用基于IP的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另外,GSMA制定了PRDIR.52标准,用于定义MMSC之间的MM4接口,目前已有众多的MMS运营商遵循该标准实现互联。

对于采用GPRS承载MMS业务的运营商而言,实现MMS业务网间互联的关键就是通过IP网络连接,遵循MM4接口协议规定将双方的MMSC互联,其间要考虑诸多MMS网络本身的相关因素。

MMS运营商之间互联可以采用直连和通过GRX(GPRSRoamingExchange)网络建立连接等两种方案。

1.直连方案

直连方案见图2所示。MMS运营商之间通过直连方案实现互联可以采用3种方式:

·通过在公共IP网上建立隧道的方式,如采用IPSec技术;

·通过专线直连的方式,如采用FR和ATM等;

·通过在专线上构建VPN的方式。

采用以上3种直连方式实现MMS运营商系统间的互联最直接的优点就是使两个运营商之间的互联实现起来简单快捷,有利于业务的快速互通。但是,直连方案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公共IP网上建立隧道连接的方式能够最快速、简单地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但是,互联网本身是一种“尽力而为”的网络,其QoS很难得到保证,这对于MMS运营商而言是很难忍受的。因此,运营商一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对于采用FR和ATM等专线直连或基于这些专网构建VPN的方式,尽管QoS和安全问题较容易得到解决,但是成本费用问题将会凸显。尤其是当要求互联的境外运营商数量很大时,实现点对点国际直连专线的成本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这类专线直连的方式主要用于短期内少数的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作为特定区域之间的解决方案或过渡方案。

2.GRX方案

(1)GRX简介

GRX网络用于连接不同运营商的GPRS骨干网络和其他GRX网络,实现GPRS网络间的互联互通。与直连方式不同,GRX网络是一个由第三方专业化运营管理的IP网络,负责不同运营商GPRS网络间的互联。由于GRX网络作为GPRS漫游网络的核心节点,与之连接的GPRS网络可以通过该GRX网络与整个GPRS漫游网络所覆盖的GPRS网互联。因此,GPRS运营商可以通过与一个或少数几个GRX运营商实现互联,便可在网络层面实现与众多GPRS运营商的互联互通。

目前,全球共有20多家GRX网络运营商,连接了全球绝大部分的GPRS网络。2002年2月,芬兰运营商Sonera和爱沙尼亚运营商EMT通过Sonera的GRX网络实现了世界第一个MMS国际漫游与互联。2002年6月,Sonera和中国香港CSL通过Sonera和Aicent的GRX网络实现了亚欧之间第一个MMS国际漫游和互联。随着MMS业务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MMS运营商采用GRX网络实现MMS的国际漫游。

图3是GPRS漫游网络的示意图,其中,GPRS运营商通过BG与一个或多个GRX运营商连接,从而实现与整个GPRS漫游网络上所有的GPRS网络互联。

(2)组网方案

与直连方案相比,通过采用GRX网络实现MMS业务国际漫游,提供MMS业务的GPRS运营商可以避免与所有的漫游伙伴建立大量的直接连接,而只需与GRX运营商之间建立少量的连接即可满足漫游需求。因此,MMS业务运营商实现漫游的关键之一就是选择合适的GRX运营商作为合作伙伴,并根据业务需求采用恰当的方案互联。

基于GPRS运营商与GRX运营商的BG之间可以采用3种方式连接:

·基于第一层的连接,如专线或光纤直连;

·基于第二层的连接,如ATM或帧中继连接;

·基于第三层的IPVPN连接,如通过IP公用网构建IP/MPLSVPN网络连接。

GRX运营商一般都能够提供这3种方式的连接服务,MMS运营商可以根据自身漫游业务的需求选择联网方案。例如,在初期MMS国际漫游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MMS运营商可以选择费用较低、带宽较小的连接方案;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则可以选择提供更大的带宽以保证服务质量。

另外,承载于GPRS的MMS业务网络,可以将MMSC和GGSN分别划归MMSC子网和Gn子网。对于已经采用GRX方案实现了GPRS国际漫游业务的运营商而言,Gn子网通过Gn接口与BG相连。当运营商提供新的MMS业务时,可以将由MMSC等设备构成的MMSC子网通过MM4接口与原BG相连,再通过同一GRX网络实现MMS业务的漫游。当然,这需要该GRX运营商提供MMSC路由的功能。图4是MMS业务网络通过统一BG出口连接GRX网络的示意图。

(3)互联条件

以上介绍了MMS运营商通过GRX网络实现互联的方案,表1简要分析了MMS运营商与GRX运营商互联对双方网络服务上的要求。

漫游方案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现将MMS国际漫游的部分方案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漫游伙伴较多的情况下,GRX方案较其他两种方案具有优势。当然,考虑到一些商业和业务因素,当漫游用户的去向相对集中(如漫游用户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专线与对方运营商网络直接相连的方式。

MMS国际漫游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采用GRX方案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包括DNS/ENUM、计费和结算以及QoS等。

1.DNS/ENUM

MMS业务要求能够支持E.164地址和E-mail地址的相互解析,因此,DNS/ENUM系统对于MMS运营商和提供MMS漫游的GRX运营商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目前ENUM规范尚未正式出台,部分移动运营商在初期推出MMS业务时,采用的是静态地址映射表的方式。但是,从长远来看,ENUM是MMS业务和未来更丰富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地址方案。因此,运营商在部署MMS业务网络、发展国际漫游业务时,应将GRX运营商能否提供完善的DNS/ENUM解决方案作为一个重点考虑因素。

2.计费和结算

与SMS业务一样,MMS业务一般也采用主叫计费模式。为此,对于MMS国际漫游业务,发送方的运营商应当向接收方的运营商支付多媒体消息存储、通知和转发等费用。

尽管现有的MMS业务一般都是承载于GPRS网络,但是MMS与一般GPRS网络国际漫游业务计费方式不同。GPRS国际漫游业务需要计费系统支持TAP3格式的计费文件(TAP1,TAP2,TAP2+都不包含GPRS计费信息,只有TAP3格式的计费文件才能对GPRS进行完整计费)以及TAP3计费。而MMS业务一般采用类似于SMS的按条数计费的方式,因此,即使不支持TAP3的计费系统也可满足要求。

对于连接MMS漫游双方的GRX运营商而言,应当能够提供支持大量计费数据传输的安全通道。该通道不仅能提供与GRX网络直连的MMS运营商之间的计费信息传递,还应能支持跨越多个GRX网络的MMS运营商之间的计费信息传递。

3.QoS

MMS国际漫游业务中,QoS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加以考虑。如果采用的是专线直连方案,则QoS主要由漫游双方保证即可。如果采用的是GRX方案,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分析:

第3篇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后能否实现三网融合?如何使业务更简单。运营成本更低?有线电视运营商能否给电线运营商造成致命的威胁?实际上,现在谈这些问题还为时尚早。对于目前仍有很多困惑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以及希望从中谋求最大利益的厂商来说,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正在经历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成功模式难以复制、支撑系统如何改造……这些几乎是目前所有有线电视运营商和厂商面临的问题,都在短时期内集中爆发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广电将很难在与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缺乏整体规划及统一技术标准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宽带联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伍侃为认为,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电信运营商在网络改造和市场化运作方面都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不同的是,广电行业在网络双向改造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目前尚未拿出一套整体的、系统的网络改造规划。

实际上,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基于HFC网络的改造方案层出不穷,尽管这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同时也给其决策带来了困难。不少地方运营商由于所处地域、经营规模等原因,感到非常困惑,而且无从下手。此外,由于广电部门现在没有提出统一的网络改造技术标准,从核心网络设备到机顶盒在内的很多产品都采用了私有协议,导致不同厂商的产品不能够兼容。

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CCBN2007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曾透露,很快将颁发《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其中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基础传输网络改造,其中基本实现光纤到楼,逐步实现光纤到户;二是用户接入改造,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同轴电缆,采用多种双向接入技术。

规模与成本的博弈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前期投入让很多运营商望而却步,不敢轻举妄动。尤其是那些正在展开整转的运营商,将大量资金投到了数字机顶盒上,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改造。而从政策和价格的角度来看,其似乎已经错过了最佳转换时机。例如,各地从去年至今的多场物价听证会都很难一次通过广电部门提出的基本收费标准,“讨价还价”式的博弈使最终收费水平降低,以基本收视费涨价为保障的投资回报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有线电视运营商希望的是设备厂商能够将成本降下来,而在规模上不去的情况下,对于设备厂商来说,降低成本也是不现实的。这就无疑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对此,已经有一些有线电视运营商提出,希望厂商承诺在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后,能够返还部分利润。

成功模式难以复制

在本届ICTC上,一位主流设备厂商的代表对记者表示,与电信运营商自上而下进行的全国性的网络改造不同,有线电视网络呈现出区域性的格局,已经进行的网络改造目前都是小范围的,即便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将这些地方的模式复制到全国仍有很大的难度。

H3C广电行销部总监刘志凌对此深有感触,“我跑的国内有线电视运营商没有上千家也有几百家,虽然H3C在不少地方已经帮助有线电视运营商进行了双向改造,但要将一个地区的模式复制到另一个地区实在太难了。”

实际上,如何将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其他地区,降低网络改造的整体成本,无疑是厂商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支撑系统如何改造

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不仅仅涉及核心网络、接入网络、家庭侧,同时也要对控制平台和计费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甚至目前广电系统内部采用的ERP系统都面临这同样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四网协同协同因子协同建模协同业务流协同规划协同营销流量经营

中国移动目前网络的数据业务流量已经快速超越语音业务,并且数据业务流量还保持着近150%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未来几年内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急速发展,数据业务将继续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数据业务消耗的网络资源将会是语音业务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面对这一数字洪流给网络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移动如何同时运营好GSM/TD-SCDMA/WLAN/TD-LTE四张网络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实际的网络运营中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如网络部、市场部、计划部),如何能够让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能够基于实际的网络环境实现相互协同(目标协同、执行协同)将又是极大的挑战。本四网协同运营系统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多部门在多网络环境下能够实现GSM/TD-SCDMA /WLAN/TD-LTE间资源互补以及网络部、市场部、计划部等部门间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协同市场策略等协调均衡发展策略。

一、基于多部门的四网协同运营系统建设背景

从2013年起随着TD-LTE网络的建设,中国移动将面临着同时运营GSM/TD-SCDMA /WLAN/TD-LTE四张网络的状况。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同时运营四张网络存在以下问题和难点:(1)缺少有效的支撑手段: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四网协同分析系统,现有的网络分析通常只能支持对一张网络的分析,如支持GSM网络优化规划,或支持TD网络规划优化。但是还没有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对GSM/TD-SCDMA /WLAN/TD-LTE的网络分析。不能对四张网络进行综合分析,就不能均衡四张网络资源,不能合理的指导网络的优化和规划建设。(2)缺少跨部门协作配合:网络运营是一组系统化的任务,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如网络部、市场部、计划建设部等。举例而言,只有网络建设好了才可能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并产生收入,即市场营销是以网络为基础支撑的。但实际工作中由于4张网络同时运营,并且由于部门间信息孤岛与信息割裂,各部门并不清楚自己的运营活动是否正确有效,如市场部门并不清楚某个区域是否建设了TD-SCDMA网络,网络资源承载情况是否能够支持大规模市场营销所带来的业务量增长。(3)缺少有效的协同算法:四网协同是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其对某一目标的协同分析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如用户数、小区流量、AURP值、资费套餐、资源利用率、建设周期、用户满意度等。这些因素来自不同的部门(包括网络部、市场部、计划建设部),如何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建立与目标的有效关联和有效逻辑?如何使相关因素与目标结果之间的推导算法更准确、更简单?这些还都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因此,有必要建设一套四网协同支撑系统,实现对四张网络间资源协同均衡,与跨部门间目标任务协作配合。

二、四网协同运营系统整体技术方案

2.1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前面对多网络运营的现状分析,四网协同运营系统的设计需实现以下目标:(1)在对GSM/TD-SCDMA/WLAN/TD-LTE四网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输出协同规划、协同营销、协同优化的执行方案;(2)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流程,支撑及时的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协作,可对四网协同工作任务的进度进行跟踪,对四网协同工作的执行效果进行后评估。

2.2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跨部门的四网协同运营系统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基于多部门的四网协同运营系统作为运营商一个多数据源资源整合及跨部门协同工作的运营支撑平台,需有效的适配运营商内部多种多样的数据源作为基础,并且能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最终灵活快速的将网络数据及问题反馈给运营商各部门进行使用。

四网协同运营系统逻辑上可分为数据层、中心数据库层、功能应用层这3个逻辑层。

数据层的接入数据源较为复杂,包括了运营商网络部、市场部、数据部、计划部等多部门的数据资源,其中包括信令分析系统、网管系统、经营分析系统、手机终端库等。

中心数据库层对各种接入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对多部门复杂数据进行统一的转换、整理、预处理等一系列操作,将整理为面向协同对象的数据仓库,为四网协同中的多种功能应用做好数据准备。

功能应用层为网络部、市场部、计划部等多个部门提供针对四网协同的专项功能应用,如TD网络规划、WLAN规划、WLAN分流、流量套餐营销、片区一对一营销、高价值区域保障等功能应用。

三、系统主要功能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主要有4个,即精确协同规划、精准协同营销、精细协同优化和跨部门协同办公流程。

3.1精确协同规划

在GSM/TD/WLAN/TD-LTE四网同时共存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网络协同规划,在不同的网络场景下具体的协同规划模型,并指导地市公司(区县)进行有效的落地实施。协同规划功能需深入结合指定区域的数据业务用户使用需求、终端分布、网络覆盖现状以及建设周期、市场重点等因素,结合栅格化地理信息数据提出精确规划目标,支撑相关部门工作开展。

3.2精准协同营销

在GSM/TD/WLAN/LTE四网同时共存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市场协同精准营销,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体的营销模型和促销策略,并指导地市公司(区县)进行有效的落地实施。协同营销功能需以用户为对象,结合网络数据与经分数据,对用户上网行为和用户消费情况进行关联分析,结合用户对数据业务的实际使用需求、用户所在区域的网络覆盖情况、用户所用终端的支持能力等因素制定针对用户的精准营销策略,并将营销任务关联至市场片区,有针对性地指导市场营销工作。

3.3精细协同优化

在GSM/TD/WLAN/LTE四网同时共存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网络协同优化,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体的优化算法和协同配合策略,并指导地市公司(区县)进行有效的落地实施。以单站、单小区、地理栅格区域为分析对象,以流量分流、性能保障为目标,结合区域整体的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现状,以及用户行为、终端支持能力等情况制定并输出精细优化方案,支撑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

3.4跨部门协同办公流程

四网协同项目涉及公司运营的多个部门,在网络资源和网络数据协同共享的同时,建立标准的跨部门协同工作流程也非常必要。跨部门协同办公流程分析研究在网络协同运营过程中数据流、工作流在多部门间的共享和流转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包括对工作任务在部门间的流转过程梳理,协同工作任务的进度进行跟踪管理,对四网协同工作的执行效果的评估管理。

四、系统实施方案

四网协同系统项目的数据涉及客户感知系统信令数据、经分数据、网管数据、路测数据等多个系统,数据模型和功能算法等需要来自多个系统的不同数据进行复杂的关联和运算。因此针对四网协同项目的大数据量、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功能特点,为了更好的进行专项功能设计与系统平台的开发,使每个专项功能都能构建最精准的模型算法,建议在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采用综合迭代研究与开发形式,调研和需求分析、功能及算法研究、研发三者综合迭代进行。项目执行过程遵循原则如下:(1)需求研究与实施并行进行,保证研究进度的快速落地与验证;(2)需求分析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源将尽力利用现有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分析;(3)系统的架构设计需满足开放式架构需求,能够支撑不断扩展的新功能平滑上线。

五、结束语

基于多部门的四网协同运营系统本着流量经营是目标、四网协同是手段的宗旨,以市场营销、网络优化、规划建设三位一体有效支撑网络的协同发展和市场的综合运营。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利益为驱动,提升资源经济效益,降低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高华丽,董礼海.数据通信及其应用[J].山西建筑. 2007(13)

[2]王鹏.数据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科技风. 2009(02).

第5篇

关键词:虚拟财产;网络游戏;纠纷形式;法律保护

一、引言

2010年中国网游产业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323.7亿元人民币,增速为26%。中国民族网游收入193亿元,占市场收入65%,2009年收入为156.25亿元,中国国产产品已经连续5年在市场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2010年有34家中国企业的82个产品进入海外,收入达到了2.3亿美元,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为1.09亿美元。通过上边的数据,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网络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与高速发展相伴的却是虚拟财产纠纷的急剧增长。就目前我国状况来看,一方面对于虚拟财产以那种法律关系加以规范保护意见尚不统一,另一方面,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虚拟财产的范围加以明确。所以尽快在虚拟财产保护上达成共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二、虚拟财产概述

(一)虚拟财产的概念

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是指具有价值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也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只不过他更带有时代的特色。它是以电磁信号存在于网络之中,对现实财产进行模拟再现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财产。包括虚拟账号、虚拟货币、物品装备、游戏道具等。

(二)虚拟财产的特性

1. 稀缺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游戏账号,因为个人账号的唯一,所以从玩家的角度来看,该账号是稀有的。第二,游戏装备及附属材料,这些虚拟物品的获得,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外加一定的运气才能获取。这也体现了虚拟物品的稀缺性。

2. 有价性。网络虚拟物品具有价值和交换价值。一方面虚拟物品为玩家所利用,玩家在心理上获得了巨大满足,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一直存在游戏内物品与游戏币和人民币交易活动。

3. 合法性。游戏运营商和国家法律从不同侧面对虚拟物品,加以规范和保护。这是对其合法性的最好验证。

4. 虚幻性。这也是称之为虚拟物品的最直接原因。因为游戏内物品,存在于网络中,以电磁信号为载体,只是智力成果数字化组合模拟的产物。所以很难以直观的形式映射在人的思维里,这也造成了保护难度的加大。

5. 鉴于网络游戏运营商的服务情况和市场行情具有不确定性,一些专家学者将网络游戏虚拟物这一特点称之为时效性。任何财产都有时效性,只是长短而已。所以时效性不是网络虚拟物的显著特点。我觉得称之为易失性,更为合理。 (三)虚拟财产法律属性争议及评析

对于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问题,我国学术界尚无定论,目前有四大学说:

1、债权说

债权说认为,网络游戏运营商和用户之间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用户向游戏运营商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例如购买点卡。游戏运营商则向玩家提供相应的账号注册,相应的游戏平台服务。网络虚拟财产本身就存在与运营商向用户提供的这个平台里,是一开始就全部存在的,他不是用户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后所创造出来的,而只是运营商对于用户支付费用所提供的一项等价服务而已。用户对虚拟财产的暂时控制仅仅是一种得以体现游戏运营商和用户之间存在一种债权关系。

笔者认为,这种虚拟财产关系不应该定性为债权,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虚拟财产虽然存在与服务合同中,但是这个财产他是动态的,他的一个状态必须是由玩家投入时间或技术才得以显现出来的,这已经不是由开发商所设计出来的那个模型了,玩家也进行了极大的参与,付出辛勤的劳动。所以,单纯以该财产存在于这种服务合同中就将其进行债权性质的评判,并不妥当。第二,倘若以债权性质论说,这会对玩家造成巨大的不公。因为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权人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可惜清晰看到,在当前的游戏环境中,游戏运营商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玩家被无故封号也只能表示无奈。在这种情况下,用债权关系对虚拟财产加以调整,必然造成用户合法权益保护的难以实现。第三、债权是一种对人权,债权人只能请求特定的债务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而在实际活动中,虚拟财产往往遭到第三方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要么追究网络游戏运营商的违约责任,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用户与游戏运营商所签订的电子协议中,往往有这么一条,由第三方活动所造成的侵权行为,运营商不负任何责任。

2、知识产权说

知识产权说认为虚拟财产是网络运营商智力活动的成果,具有鲜明的知识产权特征。首先,这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所以具有新颖性。其次,可复制性,虚拟财产可为众多用户所拥有。最后是创造性,虚拟财产是用户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我个人觉得将虚拟财产定性为知识产权,过于牵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知识产权说混淆了网络服务软件与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网络虚拟财产,将二者等同起来。诚然,网络服务商对于网络服务软件(即网络服务平台)确实享有著作权,但是,网络虚拟财产主要是用户通过自己投人时间、金钱和劳动所获得的,因此,网络服务商对于网络虚拟财产不应当享有著作权。(2)用户虽然对于虚拟财产的产生投入了时间、金钱和劳动,但是这些都不是用户创造性的活动,虚拟财产的产生方式早就由网络服务商的软件平台所设定,用户获得虚拟财产只不过是遵循平台所设定的步骤而已。创造性是知识产品取得法律保护的条件。因此不能将获取虚拟财产的活动认定为具有创造性的活动。(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只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有效。反观网络服务,基于全球网络的互联性,使得网络服务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内,因而网络虚拟财产也就没有了地域的限制,这就有别于知识产权的地域限制了。(4)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世界里,同一款网络游戏中往往有很多相同类型的虚拟财产(比如网络游戏中使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的相同武器),拥有某种虚拟财产的用户不可能排除其他用户拥有该种虚拟财产,这种行为造句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同意,由此可以看出,虚拟财产并不具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虚拟财产不能作为知识产权来看待。

3、物权说

物权说是对虚拟财产权性质的一种解释。物权说的核心观点认为,虚拟物是特殊物,游戏主体对虚拟物品享有的权利是虚拟财产权的一种,虚拟物也是虚拟财产的一种。网络虚拟财产实际上是物的一种,是动产的一种。其理由是它具有物的特征:(1)独立于人体之外。网络虚拟财产,存在于网络空间之中,非人体之一部。(2)具有价值。网络虚拟财产不仅能满足人的精神物质需要,还能用于交换。(3)具有稀缺性。网络虚拟财产取得必然要付出时间、金钱和劳动。(4)能为人控制。人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控制网络虚拟财产。我国台湾地区法务部指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物和账户都是存在于服务器的电磁纪录,并可被看作是动产构成私人财产的一部分。这种学说首先将虚拟财产定位于“物”,而后将玩家对虚拟财产的权利定位于“物权”。那么虚拟财产是否属于“物”的范畴呢?物是指除人身体之外,凡能为人力所支配,具有独立性,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有体物和自然力。根据这样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虚拟财产并不是物,玩家对虚拟财产的权利也就不是物权。

4、新型财产权利说

该学说认为虚拟财产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步显现的,虚拟财产的权利是新型的,发展中的权利,将其归人现有的权利形态并不能符合其本质特征。首先,虚拟财产是属于财产的一种,其具有财产的基本价值,可以作为财产的一种形态加以保护。其次,我国《民法通则》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人,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那么所谓“其他合法财产”也应该包括对虚拟财产的权利,这也说明我国立法对财产的界定是十分宽泛的。再次,虚拟财产名为“虚拟”,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现实的,玩家取得虚拟财产靠时间和精力的投人或通过货币购买,转让虚拟财产也是需要服务商的积极配合。所以,对虚拟财产的权利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归人现有的权利类型。因此,笔者认为其是一种新的权利类型,应独立加以规范。我们可以将对虚拟财产的权利暂且称之为“虚拟财产权”或“网络财产权”,用于指主体在网络活动之中取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将虚拟财产权作为一种独立的财产形态,可以全面的保护主体的经济利益。

三、虚拟财产纠纷形式及法律保护困境

(一)虚拟财产纠纷形式

1、游戏玩家与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纠纷

玩家通过游戏内外付费形式,利用游戏运营商所提供的ID登陆服务器进行游戏。在这之中玩家与服务商已经形成了一个合同关系。基于此合同,游戏运营商服务商则需要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玩家虚拟财产的安全。但是,有些时候会出现服务器故障,从而造成数据丢失,有些时候,游戏运营商会冻结或删除游戏玩家账号,还有些时候涉及国外游戏权问题,从而对玩家的权益造成损害,就会引发相应的纠纷。

2、玩家之间的纠纷

对于玩家与玩家的纠纷来说,主要集中在玩家之间转让虚拟财产的过程中。玩家对虚拟财产行使权利实际上是要通过服务商的积极作为才能实现的,玩家之间转让虚拟财产,实际上就是玩家向另一个玩家转让其对服务商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将服务商引人到合同的监管之中,那么纠纷将大大减少。玩家之间的虚拟财产的转让实际上就是一组数据的转让,这在服务商的服务器上会有相关的记录。此时若服务商能在游戏中设立类似于“虚拟商店”之类的角色,规定玩家之间只能在虚拟商店中完成交易,那么服务商就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监督了双方义务的履行,这样势必纠纷会大大减少。

3、第三方侵权所引起的纠纷

第三方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木马陷阱或黑客程序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账号或以其它乎段骗取他人信任,所造成虚拟财产侵权引发的纠纷。我国台湾有关部门做出规定,确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和账户都属存在于在服务器中的“电磁记录”在诈骗罪及盗窃罪中均可看作“动产”,被视为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在网络游戏中窃取他人虚拟财物将被视作犯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虚拟财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1、虚拟财产价值评估困难

对虚拟财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则必须你找现实的状况,否则虚拟财产根本不能在法律反正的保护下,也不能确定其价值。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有两种评估方式:1.官方价格,即网络游戏运营商所提供的参数,但是网络游戏运营商在设置价格的时候要考虑它自身的利益,所以此种情形下,虚拟财产的价值与游戏运营商的运营状况、利润情况以及营销策略息息相关。这就造成了价格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由此观之,游戏运营商所制定的价格不能作为“虚拟财产”价值确定的标准,只能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不能成为确定价值的完全依据。2.用户之间的离线交易,包括‘虚拟财产”和游戏账号的离线交易。这种交易是一种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用户之间的离线交易同时也具有无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所以,用户自发形成的网络虚拟财产市场价格往往是不规范的,这个价格也不能十分准确地反应“虚拟财产”的价值。除此之外个游戏运营商,对于线下交易持否定态度,在我们所签订的电子合同中,都含有禁止线下商业牟利等条款。因此,如何准确地衡量网络虚拟财产的实际现实价值,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2、取证、举证困难

相对于网络游戏运营商而言,游戏用户绝对是弱势者,虽然明知游戏服务合同是霸王条款,却也无可奈何。网络游戏运营商拥有经济、技术上的优势,在游戏运营中完全居于主导的地位。很多时候,玩家根本无法判断虚拟财产的丢失或损坏是运营商还是第三人侵权的结果。

网络虚拟财产纠纷发生的场所具有特定性,它总是产生并依存于网络虚拟空间。玩家与运营商的活动 都必须借助于勺_联网这个平台,他们之间权利义务的设定及责任的 产生和承担都离不开网络虚拟空间。而正是由于纠纷发生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纠纷处理过程的取证、举证具有了相当大的困难。

纠纷争议对象的非物质形态性(虚拟性)决定了这种则产不能为所有人实际占有和控制,它的存在依赖于一定的虚拟空间,离开这个特定空间,网络虚拟财产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玩家对其所有的网络虚拟财产的占有需要借助于运营商的协助,即需要运营商提供一个存储空间以便于玩家来储存其所拥有的网络虚拟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玩家对自己所拥有的网络虚拟财产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的“占有”。那么在玩家所有的网络虚拟财产受到侵害时,其就很难明晰具体的侵权人及侵权事由。假如玩家与运营商之间因此而发生纠纷,在运营商不协助配合的情况下,玩家很难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受到的侵害,并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我国的《宪法》虽然强调公民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75条也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人、房屋、储蓄、生活用品……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另外,《刑法》、《物权法》均有类似规定,但是并没有明确将虚拟财产写入其中,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对虚拟财产加以保护。

(一)实体法层面

通过国内外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立即制定出全新的虚拟财产法律条件尚不成熟,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学说,另一方面立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考虑各个方面。所以我认为在实体法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入手:

第一,借鉴港台经验,在刑法上对虚拟财产加以保护。第二,可以通过判例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对虚拟财产保护给以法律依据。第三,集思广益制定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法,通过这样一部法律明确界定虚拟财产的概念、性质、范围以及取得方式、侵权的责任承担、涉外游戏虚拟财产解决、游戏公司破产虚拟财产解决、虚拟财产继承等等。

(二)程序法层面

程序公正使我们保证游戏用户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程序方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诉讼,应当适用特殊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具体来说,玩家与运营商应分别承当如下的举证责任。

第一,玩家的举证责任

1.玩家应证明本人与运营商之间的服务合同合法存在。玩家在注册游戏账号时,必须先与游戏运营商签署一份格式化的注册协议,以此来约定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随后,玩家才能进行游戏账号的注册,并拥有了自己的账号及密码。在双方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运营商的主要义务就是维护游戏运行安全及对玩家网络虚拟财产的合理保管。如果玩家网络虚拟财产遭受了不法侵害,则运营商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玩家要追究运营商的责任,首先要证明双方存在服务合同,自己网络虚拟财产遭受的损害是由于运营商未尽相关义务所致。

2.玩家应证明有损害事实。由于网络虚拟财产本质上是一组存储于运营商服务器上的数据资料,对于其所遭受实际损害的证明较为困难。因此,只要玩家能够证明其所拥有的网络虚拟财产真实存在过,失窃的历史数据室真实的,证明即告完成。在这个证明过程,运营商负有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的协助义务。因为玩家的所有数据都是存储于运营商的特定服务器上,如果运营商拒绝提供相关历史数据资料,则对于玩家来说其证明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玩家能够提供相关关联证据证明其网络虚拟财产的真实性,如果运营商拒绝履行协助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的规定,可以推定玩家所主张的损害事实存在。

第二,运营商的举证责任

1.运营商应证明自己不存在主观过错。运营商是否存在过错的举证责任本应为玩家承担,但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特性,而转移给了运营商,由运营商就自己行为不存在过错负举证责任。因此,运营商应当就其自身不存在游戏维护、管理上的过错而承担举证责任,若举证不能,则推定服务商存在过错,并承担败诉的后果。相反,如果服务商可以证明自己不存在任何过错或证明玩家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则相应的应该免责。

2.运营商应证明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一般侵权纠纷案件,原告应就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由于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本身的特殊性,而转由运营商来承担。在网络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中,运营商应就其管理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只要其能对此加以证明,即可兔除其损害赔偿责任。反之,则推定运营商的管理行为与玩家虚拟财产的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罗懿.试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法律保护.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八卷第三期.2010年6月.

[2]丁莉,林子梁,梁宁标.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探析.广东培正学院学报.第九卷第三期.2009年9月.

第6篇

关键词:WiFi网络;多SSID;组网方式;共建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引言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无线数据业务程爆发式增长,三大运营商在大力兴建、优化3G网络的同时,也在争相大规模部署WiFi网络。相对于3G基站扩容或者新建基站的方式,WiFi网络部署以其实现速度快、成本低、带宽高、用户体验好等优势,成为三大运营商抢占高端客户群、分流数据流量、释放3G网络压力的重要手段。城市的重点公众区域如大中院校、写字楼、交通枢纽、酒店医院等连锁服务机构,是各运营商抢占覆盖的热点区域。由于WiFi技术相同、各运营商覆盖的目标区域也大致相同,所以造成同一个热点多个WiFi网络重叠覆盖、甚至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而且随着无线城市概念的兴起,WiFi覆盖热点将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这种重复建设、重叠覆盖的现象越演越烈,且由于WiFi所采用的2.4G频率是开放性的,多个网络的频率争抢使用造成相互干扰等问题越来越严峻。所以,实现多家运营商的WiFi网络共建,是减少重复投资、避免相互干扰、实现多家互赢的重要手段。

2 多SSID的组网方式的实现

目前瘦AP+AC的WiFi网络已成为主流,且几乎所有厂家的设备都支持多个SSID的技术。利用多SSID的组网方式实现WiFi网络共建,就是在同一个热点建设一个WiFi网络,AP同时广播三家运营商的SSID,从AC后台通过数据配置划分为三个电路上联不同的运营商核心网络。即可满足三家运营商的运营需求,且能保证在组网上统一、覆盖方式及覆盖效果统一。

(1)共建一整套完整的WiFi网络,从AC上联至各家核心网部分的上行链路则由各家自己建设。共建范围上至AC、下至AP、天馈及天线部分,包含AP上联至AC的接入组网部分。对于AP的覆盖方式,根据热点的现场情况,可以采用AP直接放装、AP接入分布系统等多种方式灵活实现,覆盖方式对多SSID组网不存在影响。例如:对于需要建设分布系统的热点,共建WiFi网络向下包括AP至分布系统天馈部分,向上包含AP、上联网络设备及AC部分。(2)网络通过特定的配置,AP广播三个SSID,数据上到AC后根据SSID所捆绑的Vlan进行分路,接入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例如某一中国移动的用户,采用”CMCC”SSID上网后,AC根据其所采用的 SSID所捆绑的Vlan,将其数据转发到中国移动的核心网,由核心网设备对用户进行认证、计费等处理,用户上网数据也经中国移动核心网出口。不同运营商的用户认证、计费等由运营商各自核心网设备实现,互不干扰。(3)对于共建的AC,可以采用单热点一个独立的AC,也可以新建一套大容量的AC,同时接入多个共建热点的AP。如三家运营商确定合作方案的地市,可以考虑采用后面的方案,大容量AC以及上联电路一次建设到位,后期有共建需求的热点直接建设AC往下部分即可。(4)对于AP上联接入AC的组网方式,宜选择LAN方式接入。因为xDSL不能满足AP上联接入的带宽需求,xPON又存在不同运营商的采用的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采用LAN方式接入既能保证AP上联带宽,配置灵活又能在多家运营商之间达到统一。

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3 方案优点分析。

(1)避免重复投资。共建范围包括AC、AP、上联LAN以及AP往后的天馈部分。原来独立建设时每家运营商需要独立建设一套完整的WiFi网络,采用共建方式成本分摊后,每家仅需投资原来1/3的成本,就可以实现全热点覆盖。WiFi网络的共建,避免多家重复投资,在保证WIFI覆盖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各家的投资成本。(2)共建AP,技术上避免同一区域、不同运营商AP之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原来独立建设时,同一热点区域出现多个AP信号,由于WiFi技术相同,最多只有三个不重叠的信道,而各运营商所部署的AP不尽相同,故极容易出现不同运营商的AP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实现WiFi网络共建后,AP广播三个SSID所采用的是同一个信道的信号,故避免了多AP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热点环境的信号辐射量,对绿色环保社会起到很好的作用。(3)对于共建3G室内分布系统的热点区域,共建WiFi可以解决同一天馈合路多个AP时频段干扰的技术难题。根据工信部“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和精神,运营商之间已在部分热点区域共建了3G室内分布系统。这种情况下共建WiFi,在同一天馈只需合路一个AP信号即可实现三家信号覆盖,可以避免多家争相合路分布系统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同一天馈合路多个AP时频段干扰的技术问题。(4)这种共建方式保证各家网络覆盖均衡,避免恶性竞争等情况的发生。通过WiFi网络的共建,可以保证各家网络覆盖均衡,避免个别运营商为了提高信号质量而提高发射功率,从而对其他运营商的信号产生干扰这种情况的发生。

4 存在问题分析

(1)系统容量问题。由于同一热点区域存在三家运营商的独自用户,而每个AP的接入用户数有限,共建方式仅建设一套WiFi网络。当某一运营商接入用户数较多时,会造成其他运营商的用户接不上网络的问题。故在建设共建WiFi网络时,需考虑三家的共同用户量,准确估算用户数,以保证系统的容量。(2)系统带宽问题。因AP至AC之间的上联为共建部分,带宽为共用带宽。某一运营商的数据流量较大时,不可避免对其他运营商的用户速度造成影响。例如,同一AP接入两个不同营运商的用户,用户A在BT下载大文件时,可能会对在线视频聊天的用户B造成影响。但对于用户的行为问题,各家运营商都处于对等的位置,可以公平分析处理。另外针对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在交换机做基于VLAN来划分带宽的策略控制,以实现物理上的公平。(3)资产的归属划分问题。由于系统为共建系统,故存在资产的归属划分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目前共建的基站、通信杆塔、室分系统等方式进行处理。(4)维护工作的分工问题。根据目前通信基站的共建运行模式,一般采取谁主建谁维护的方式。但由于各个运营商对网络运行维护的时限、质量等要求不一致,所以对于后期维护工作,需要各家协商好明确由谁维护、按什么时限、质量标准维护等问题,以保证网络以最佳状态运行。

5 结语

在工信部提出“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三年后的今天,在一些通信杆塔、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方面有所改善,但WiFi网络的建设却仍处于各自建设、相互竞争的状态,而且随着无线城市概念的兴起,这种情况将越演越烈。如何实现WiFi网络的共建共运,达到减少重复投资、实现多家互赢,对于国家、运营商、用户都是百利而无一弊的。通过多SSID组网方式,实现多家运营商WiFi网络共建,从而达到减少重复投资、避免相互干扰、实现多家互赢的目的。为运营商的WiFi网络共建提出一个可行性高、具有相当经济意义的建设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国际漫游来访用户 选网流程 PLMN 接入技术

普通手机用户在国内使用时,因为SIM卡中含运营商数据,第一次开机就能自动登录到相应运营商的网络。而后的每次开机,都会根据上次登录的网络信息直接登网。只要有信号,用户数据正确,就能顺利登网。因而,过去运营商很少会关注选网流程。而国际漫游来访用户,由于上次登录的国外网络已经不可用,需要在本地的相同技术体系的网络中选择一个。这就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WCDMA发牌后,GSM和WCDMA两种网络技术在选网中是否有优先顺序?各运营商同一技术的网络被选的几率如何?是否会因为频点数量和频段高低而影响被选概率?随着3G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在用户开机选网阶段,用网络手段来吸引国际漫游来访用户,更成为各大运营商关注的一个焦点。

1 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选网流程

GSM和WCDMA移动通信网PLMN(PubIlc LandsMobil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网)的选择模式有两种:自动和手动。自动选网就是手机按照PLMN的优先级顺序自动地选择一个PLMN;手动选网则是将当前的所有可用网络呈现给用户,由用户选择一个PLMN。通常。国际漫游来访用户到埠后,手机都会自动进行漫游网络选择,采取手动选网的较少,所以下文会着重介绍手机自动漫游选网的流程。

1.1国际漫游来访用户自动选网流程

在选择PLMNB寸,手机会维护一个PLMN按照优先级排列的列表,然后从高优先级向下搜索,选择可用的最高优先级的PLMN。

在自动选网中,registered PLMN(RPLMN)优先级最高,它就是上次注册成功的PLMN。在USIM卡中有两个文件EFLOCI和EFPSLOCI,这两个文件中的位置区识别码(LAl)(位置区识别码(LAI)+路由区域码(RAC)=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号(MNC)+位置区号码(LAC)和/或路由区识别码RAI),所记录的MCC和MNC就是RPLMN,例如,中国移动46000或中国联通46001。手机关机后,这两个文件不会被清除。(在3GPP R5的31.102-550及以前的版本中,还有EFRPLMNACT(RPLMN最近应用接入技术)指明RPLMN所采用的技术,但此后取消了这个文件。)

(1)无论自动选网还是手动选网,手机开机后首先都会尝试选择RPLMN,成功后就不会有后续过程。而对于国际漫游来访用户,RPLMN不是中国的网络,必然会尝试RPLMN失败。此时手机就会生成一个PLMN列表,按照优先级排列继续选择。

(2)HPLMN(Home PLMN,归属地PLMN)。在USIM卡中的lMSl基本文件EFlMSl(EIementary File ofIMSI)记录了lMSl MCC+MNC+MSIN,手机从这个文件中就可以获取HPLMN。EFIMSl的格式如表1:

只有少数设置了用户控制的PLMN列表的手机,可以由用户自行添加优选列表,而多数手机不具备该功能。UPLMN对选网过程没有影响。

(4)带接八技术选择器的运营商控制PLMN基本文件(EFOPLMNwACT)中,运营商控制的PLMN在USIM中是按照优先级排列的。EFOPLMNwACT的格式如表3:

运营商控制的PLMN列表,通常在SlM卡制作时已写入卡内。

(5)信号质量较好的PLMN,其排列是随机的,由手机扫频搜索得到。接入门限为:GSM大于-85dBm,WCDMA大于-95dBm。

(6)其他的PLMN,以信号质量从高到低排列,由手机扫频搜索得到的。

UMTS从GSM演进而来,但两者的接入技术截然不同(GERAN和UTRAN)。因此对于每一个PLMN,各带接入技术文件中指明了优先选用的接入技术的优先级。如果没有指出,那么一般而言优先选用的是GSM。PLMN和接入技术组合后形成一个网络(例如,中国联通的GSM网络,即46001加GSM接入技术),对国际漫游用户的选网构成一个落地备选基本单位。在几个PLMN的网络信号都大于接入门限时,手机随机选择候选网络。至于采用何种随机算法,则各个手机厂家各有不同。

1.2国际漫游来访用户手动选网流程

用户也可以控制手机进行手动选择网络,该选择方式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起。在人工方式中,手机可以不考虑SlM中的“禁止的PLMN列表”,将扫描到的可提供普通业务的网络列表全部提供给用户。手动选择网络扫描得到的网络列表的顺序如下:

(1)HPLMN(可以忽略不计)。

(2)“优选网络列表”中的网络。这些网络按照在列表中的优先顺序排列。

(3)信号电平大于85dBm的其它网络。按照随机顺序选择。

(4)其它网络。按照信号电平强弱降序排列。

用户按需求选择PLMN,然后开始入网登记,在登记时手机忽略“禁止的网络列表”。如果用户没有选择任何网络,则将选中触发网络选择程序之前所选择的网络。如果该网络不可用,则手机尝试登记到任何可用小区,并进入“受限业务”状态。

2 国际漫游来访用户自动选网验证测试

绝大部分漫游来访用户因为对我国网络不熟悉,都采用自动选网。根据上文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选网流程,我们对A(联通GSM)、B(WCDMA)、C(移动GSM)三张网络进行了两次规模不同的自动选网验证测试。测试中,特别注意排除了运营商的优选PLMN列表。

2.1S市选网测试

S市测试方法为:选取10张香港漫游卡,多部GSM和WCDMA双频手机。确认手机已登陆香港归属运营商网络,且手机选网方式设置为自动,手机选网模式设置为双模,关机。然后在测试环境开机,做选A、B、C网络的登记统计。测试环境覆盖信号都较好,WCDMA:CPlCH RSCP≥-95dBm,GSM:R×≥-85dBm。分3个测试场景:

(1)测试场景1:A和C两张网络信号覆盖优良,周边无B网络信号。结果为:在同一接入技术体制下,都为GSM或WCDMA时,两张GSM网络的选网比例接近1:1。

(2)测试场景2:A和B两张网络信号覆盖优良,C网络无信号。结果为:在相同数量的PLMN下,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选网比例接近1:1。

(3)测试场景3:A、B、C网络信号都覆盖优良。选网的机制是按PLMN加接入技术组合成一个网络后再随机选取,即可以近似地认为选网是按照规律进行的,A:B:C=1:1:1。

可以看出,增加一种接入技术和PLMN的组合后,国际漫游用户来访选网概率是成正比上升的。

2.2Z市选网测试

z市测试使用385张国际漫游测试卡,进行了总计1302次的来访选网验证测试。测试步骤是:

(1)首先,将所有国际漫游测试卡在z市边界登陆到澳门网络上,清除此前的登网记忆。

(2)然后,将已经成功清除登网记忆的卡,拿到A、B、C三网信号强度相近的地点进行国际漫游测试卡自动选网测试。

因为来访用户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本次测试着重于亚洲各运营商。测试得出以下结论:

(1)所有国际漫游来访测试卡对于三张网的自动选网比例是:A:B:C≈1.4:0.8:1。其中,亚洲测试卡的比例为:A:B:C≈1.3:0.91。

第8篇

万根网络自主研发的“CDN加速软件版本2.0”网络加速技术,已获得国家级认可,为用户的后台自主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可视化界面。

随着公司技术实力及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2007年美国华登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与万根网络签定融资协议,为公司在未来的发展经营道路上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万根网络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共建绿色CDN网络,普及CDN应用,节约骨干带宽”的经营理念,运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及独有的全局负载均衡技术和CDN监控网络,致力于利用闲置的网络资源构建成“绿色CDN网络”,实现CDN服务的共享,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解决方案

Acer是全球领先的个人电脑品牌,其官方网站上大量的产品介绍信息以及各项服务支持内容需要在线的实时更新,并且应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更新。

万根网络为Acer提供的官网下载CDN服务,给Acer最终用户全新的感受和优质服务的新体验。

万根网络下载加速服务是基于自身的CDN网络,利用万根网络在全球各地G口带宽以上的带宽资源,将客户大量的文件数据,通过高速的传输链路分发至万根网络核心网络中,核心网络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CDN内容分发系统将内容数据分发至万根网络边缘节点,为用户端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下载应用。

万根网络 的CDN网络传输优化技术原理是:在用户和ICP源站之间建立专用高速通道,以绕过Internet上存在的拥塞节点,并且可以将请求通过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的线路发往源服务器,源服务器响应后,再通过这条优化的链路将下载内容返回给最终用户。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下载应用的延迟,并解决了跨地域、跨运营商拥塞访问的问题。

下载加速产品的优势包括:

1.节点分布广: 提供全国超过400个节点,尽可能拉近网站与用户的距离。

2.分发:用户完全自主管理分发文件;自助对分发文件的MD5检查;自助分发文件管理(删除、复制、改名);自助压缩;自助解压功能;自助下载测试功能;采用P2P技术分发大文件,GB级容量的文件几分钟即可完成。

3.监控:在全国各地各ISP设有速度监控点,针对下载的URL监控,速度达不到标准时会实时报警。

4.管理:完全Web分发化管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方便管理。

5.吞吐量:支持10Gbps以上突发带宽流量。

6.防盗链策略:Referrer 基于网站来源的防盗链策略,Cookie 基于HTTP HEAD的COOKIE防盗链策略,URL MD5 基于URL和时间MD5变化的URL。

万根网络提供了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得到各种网络运行数据,比如流量、节点分布、日志查看、日志分析、详细统计表等。另外,Web界面的后台管理系统操作非常简单。

用户后台管理系统可以为使用CDN的用户提供包括站点管理、服务器管理、流量管理、内容刷新、日志下载等服务,在使用万根网络服务后,用户可以使用专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并使用相应的CDN服务。

客户服务

万根网络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出一系列有效及适用的解决方案,竭尽全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高质量的客户服务。

故障报告和修复

万根网络全天候的网络运营中心(NOC)对故障报告做出迅速反应,并于15分钟内向客户做出回复。

在故障期间,万根网络网络运营中心全权负责故障监控直至修复工作完成。网络运营中心的职责包括:开具故障清单、对故障的解决情况进行全程跟进、监督和控制修复过程、定时为客户提供进展更新、故障修复后实时通知客户、故障报告的处理。

万根网络网络运营中心会记录并监测故障,定时告知客户进展情况,直至故障完全修复。

7x24小时监控服务

万根网络将监控用户所有网页内容加速服务的节点的健康状态、链路情况,并且实时监控源站点的健康状态、链路情况,如果发现服务节点故障,会自动切换到健康状况良好的CDN节点,且会立即通知用户,方便用户及时解决源站问题。

详细的流量查询、统计后台服务

提供实时总流量(按每小时、日、周、月)查询、流量分析统计(按国家和地区、ISP、访问用户数量、主机和搜索引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