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4 14:46: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流信息的定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物品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到达购买者手中,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物流过程。
在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中,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
1.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时至今日也没有最终的标准定论。在这里,我们总结各种电子商务的定义,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的定义如下:①IBM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②康柏在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是这样定义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业务操作的流程联接”。③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在网络上实现物资与人员流程的协调,以实现商业交换活动的过程。④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它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
有些专家在定义电子商务时,就注意将国外的定义与中国的现状相结合,扩大了美国原始电子商务定义的范围,提出了包括物流电子化过程的第二类电子商务概念:①电子商务是实施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②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③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购物市场。④电子商务是从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
1.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1.3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3.1物流保障生产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1.3.2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1.3.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2.1电子商务流关系的演变与发展①“以物易物”阶段;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③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④电子商务阶段。
2.2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2.2.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2.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
2.2.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
2.2.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
2.2.5柔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2.2.6集成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运作模式向社会化、共同化的方向发展,在数据与功能、技术与设备、人员和组织等各个层次上都在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行业需要成为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3.1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3.2现代物流企业的追求目标:一流的服务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3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信息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3.4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全球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物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
4结束语
目前,我国只有很少的结构在从事物流基础理论研究,有很多的局限性存在于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中;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物流管理专业还没有被广泛开展于各类高等院校中,这样就没有足够的物流人才,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作用。二是物流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割据现象,无法有效整合物流资源:物流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需要跨多个部门。但是却没有良好的协调物流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规划不够统一;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且地域特征在物流企业中较为明显。这些现象的存在,就无法充分的利用设备及人员资源,闲置了大量的资金,对物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三是物流企业没有较高的信息化程度,没有较好的时效性:通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依然将手工操作方式给利用过来,如电话、传真等,这样就没有较高的效率。很多企业虽然都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国产物流管理软件层次较低,无法有效的集成和实时控制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这样运营成本就无法得到有效降低,工作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此外,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也无法实时的和管理物流信息,这样就会影响到物流信息的畅通流通,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不利作用。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调查发现,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很大一个部分就是物流产值。因此,我国在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工作。具体来讲,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市场交易活动功能,对接货内容进行记录,对储存任务进行安排,选择作业程序以及制定价格等,以此来规范交易活动,增强其交互性,促使信息系统的效率和集成得到有效提高和增强;业务控制功能,主要是控制物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控制现有管理个体和资源管理;工作协调功能,信息的流通在物流运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工作的时效性就可以得到保证,促使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劳动强度系数也可以得到降低;决策和战略功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对工作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协调,评估活动,分析成本和收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完整性原则,要有完整的功能,促使企业全面完整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求得到满足;系统开发的完整性指的是要对相应的管理规范进行科学制定,以便完整和持续的进行系统开发和操作。其次是可靠性原则,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得到保证,在非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可靠主要指的是灵活性,也就是如果有故障发生于软硬件环境下,仍然可以使用系统的部分内容。最后是经济性原则,企业的目标就是扩大利益,那么在系统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就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扩大受益,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压缩软件的开发费用;投入运行之后,需要对运行维护费用进行降低,促使管理费用得到有效减少。二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流程: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调查和分析选定对象,明确目标之后,将模型给提出来,对系统设计报告进行完成。在系统分析方面,首先要分析物流管理业务状况,分析系统环境和新系统的条件,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现有系统的物流管理水平、业务信息的精确程度以及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等,分析系统结构和用户结构,将与系统任务相关的部门、人员及层次关系给了解清楚,将用户结构图给画出来;分析物流信息流程,对物流信息载体的种类、格式、用途等进行了解,这样就可以对各个环节需要的信息、来源、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等进行熟练的掌握。其次,目标分析,结合系统分析结果,将问题表给列出来;列出来问题表之后,进行倒置目标树的构建工作;找出方法来对目标冲突进行解决,然后将具体措施的考核指标给确定下来。然后,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对事务处理能力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对决策功能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将关键需求给找出来,然后提出计划来对问题进行解决。结合以往资料,功能分析现行系统,还需要进行功能层次分析,并且分析层次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是数据流程分析,将业务流程中的实物流给去掉,对信息流进行抽象,将数据流程图给绘出来,结合数据的属性和处理功能,将流动数据的属性、存储情况和查询要求给了解清楚,然后对其定量的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总体规划方面,首先要将基本功能给确定下来,通过信息流,可以紧密结合物流的不同层次,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有效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显示物流信息,基本功能应该能满足收集和录入数据、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以及输出信息等。其次,对层次结构进行确定,部门和人员处于不同的才能够此,对信息需求就存在着差异。那么,对于物流管理系统来讲,就需要具备完善的层次;数据层,主要是以数据库的形式来存储收集和加工的物流信息;业务层,主要是日常处理合同、票据等业务表现形式;运用层,对仓库作业计划进行制定,选择出最优路线,并且构建控制与评价模型等。通过物流系统分析模型的构建工作,来促使管理人员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物流战略计划。最后是进行系统规划,信息系统的构建,不能够单单是简单组合了单项数据处理,系统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较广的范围,有着较强的协调性,并且需要紧密结合人机。只有制定了系统规划,才可以更好的分析和设计系统。要对管理目标进行定义,对不同层次的差异化管理要求和目标进行确定,组织总体目标要统领各个局部目标;要对管理功能进行定义,对管理工作中会出现的活动和决策等进行决定;对数据分类进行定义,在对管理功能进行定义之后,需要分类数据。此外,还需要对信息结构进行定义。在设计方法方面,有着多种的方法以供选择,如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等,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三、结语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 主要问题 解决方案
2005年5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对加快物流企业的发展,规范物流市场竞争秩序,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标准对物流企业的定义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该定义指出了相应的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中小物流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信息系统的应用并不普遍。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甚至有些企业仍采用纯手工操作。新标准的出台,为中小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也为中小企业从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变注入了一剂催化剂。
一、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我国的物流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中小物流企业之所以没有进行信息化有如下原因:
1、传统观念及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中小物流企业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由于人员素质及资源有限,习惯于用传统的思想解决问题,使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同时,作业模式也习惯于手工作业,害怕甚至抵触企业信息化。
2、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软件有限。这里的适合其一是指价格适合,其二是指物流软件适合。现在市场上有不少所谓的物流软件,大多数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软件发展而来,价格较高,而且存在不大适用中小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的现象。
3、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物流平台发展缓慢。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中小企业,企业资金、规模和经营能力有限,自己开发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的可能性不大,故迫切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二、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主要解决方案
1、ASP方式。
ASP(Application Server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那些通过Internet或VPN(虚拟专用网络),将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出租给商业用户并收取租金的公司。ASP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各种应用功能服务,如市场信息、销售管理、帐务处理、电子付款、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电子邮件等;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如企业配套系统的配置、应用系统的管理、应用软件的维护、专业技术的咨询等。企业不需要昂贵的、用以支持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相关的设备。在企业需要这些服务时,只要有上网的终端设备和浏览器,就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到ASP服务网站,通过身份确认后即可使用各种软件及享受各种服务。ASP计费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按应用软件计费,也可以按使用的连接数和数据流量,或数据存储量计费,还可以按月租的方式计费。
采用ASP方式,可以大大减轻中小物流企业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解决了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购买、开发或维护的成本,绝大部分技术性的工作由ASP服务提供商来承担。同时,ASP系统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性,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协同方式。
中小物流企业规模、财力有限,独立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或平台耗资巨大,因此,中小物流企业急需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同维护。目前,国内这种平台规划、研究和建设还刚刚起步,进展较慢。
3、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
在中小物流企业中,大多数是由传统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有些从事运输的只有几台车,规模非常小,难以独立开发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又缺少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条件,此时,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提供的信息平台,进行高效率的物流运作。如传化物流基地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转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是杭州湾、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个重要的公共物流运营基地。到目前为止,传化物流引进了大约400家小型物流企业。传化物流基地的信息系统由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业务运作,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传输管理,直接促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和运营成本的降低。
4、校企联合方式。
对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来说,个性化需求比较多,标准化流程比较少,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从而导致信息化实施成本增加,需要软件开发商付出很大的代价进行系统开发与实施。而多数开发商又认为,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且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化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业务流程改造和优化、支持决策支持系统、优化整合资源等还不多见。根据国外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经验,企业物流信息化一般物流信息系统在低端市场上不具备开发价值。从商业化运作而言,中小物流企业在目前还无法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开展信息化。因此,这种状况为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小物流企业一般业务比较简单,信息系统的开发相对也比较简单,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有开发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廉价、可靠性比较高地开发出中小物流企业所需要的物流软件。这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的开发经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中小物流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一、南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体系构成及功能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原则
可扩展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物流设施不断升级,市场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因此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应具有可扩展性。
功能设计的实用性与开放性:物流信息平台将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的不同系统联接,针对物流企业具体情况,满足其主要需求,符合用户自身的利益,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使系统的设计坚持实用性,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系统能够兼容多种协议和接口。
应用系统的整体优化原则: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应在保证整体效能最大化前提下,追求各子系统的最大利益。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构成
南昌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成包括三部分:物流公共信息运营平台、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详见下图)。
(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参与主体
1、物流信息服务运营商
物流信息服务运营商负责采集各信息系统的物流数据,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形成有用的公共信息,并迅速传递出去。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监督物流市场营运情况。
2、物流服务提供方
包括运输、仓储、货代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服务信息,查询和接受服务请求,传递和共享物流服务数据和信息,以提高物流作业环节的透明度,减少物流信息交换环节、缩短物流运作周期,整合优化配置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3、物流服务的需求方
借助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寻求物流服务的对象,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的操作主要是物流服务请求,接受物流服务,查询货物在途信息和其他信息。
4、政府管理机构
海关、工商、外贸、银行等部门对物流活动中的一系列环节进行管理,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物流企业进行信息交换,以此提高物流活动运作效率。
(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
1、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功能
主要负责物流信息系统中公共信息的采集、加工、发送、不同用户间信息交换的格式转换等功能。具体包括:交易信息的对接,对涉及交易信息的数据进行传输和转换,确保交换数据的可读性和可靠性;数据格式转换,通过规划数据化定义,支持各类不同格式和系统间数据的转换和传输,实现常见数据库、Web数据、文本、图像等多种格式的自定义相互转让;信息系统支持服务;外部信息平台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2、物流公共信息运营平台功能
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的、物流信息交易和物流信息管理三部分功能。
物流信息主要涉及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信息的和货物的追踪信息。物流需求信息主要涉及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有关的信息,如有关的货源信息或货车信息的;供给信息主要涉及物流企业服务范围、资质、业务规模等相关信息。
货物的追踪信息:主要反映车辆状态以及它们在运输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利用GPS/GIS等技术对货物进行追踪,支持客户对货物的实时追踪查询。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是整个业务操作的平台,具体功能包括:一是物流服务网上交易的报价、询价,物流服务的供方或需方就某一具体服务在网上进行报价、询价。二是交易撮合功能,就交易双方具体的某项物流服务进行交易撮合,促使交易双方签订合同。三是在线交易处理,包括对交易双方交易身份的电子认证、网上资金结算、网上保险、网上报关和网上纳税等业务的处理。四是合同管理。对交易中所形成的各种合同及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运作过程中为具体的物流业务活动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支持,包括运输管理、库存管理等。
3、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功能
各种公共信息,为企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公共服务信息:国家、省、市或主管部门下发的物流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会展信息,物流培训与咨询信息,物流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等相关信息。
基础设施信息:交通状况、道路设施、航班信息、铁路、公路车次信息等。
(五)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增值功能
1、为小企业提供物流托管服务
中小物流企业能方便地应用所需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仓储、运输、调度、客户和财务等作业管理与日常管理的信息化。缓解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人才等无法自建和维护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高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2、提供咨询决策服务
随着物流信息平台交易量的增加和数据量的积累,物流信息平台应能够提供各种反映供求关系、价格走势以及中短期货物交易的指导性数据,提供有关市场需求预测,物流行业发展咨询等,为企业提供咨询决策服务。
3、提供物流金融服务
例如提供仓单质押贷款、授信贷款和反向担保等服务,辅助以系统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为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合作提供巨大的便利。
4、人才培养、就业服务
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提供就业信息。
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目前,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运营方式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政府模式”,即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都由国家直接负责。政府主导的力量很强,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容易造成与市场结合的紧密度不够、需要国家长期投入等。
第二种是“企业模式”,即信息平台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但企业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规划性不强,难以实现预期规模,加之投资压力大、风险亦大,很少能有企业愿意或能够承担这样的重任.
第三种是“混合模式”,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模式。由于区域性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资金压力大,投资回收缓慢,因此,在这种模式下,需要政府以股份制的形式注入部分初始启动资金,牵头负责规划、协调,引导和吸引企业同样以股份制的形式注入资金,并在政策和技术标准等方面予以支持。
南昌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应采取“混合模式”。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周期长,投资需求大。对于初期的物流硬件设施所需资金可以由政府投入和引导。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企业参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优惠政策扶植示范性企业的发展,使广大企业群体看到物流信息平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众多企业参与投资平台建设。运营主体承建具体项目建设、设计营运模式、平台入网企业积极参与项目推广,改造自身业务流程、利用平台提升自身效益。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后,按照市场化运作,实现物流信息平台的良性发展。依靠其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自我积累与发展。持有股份的企业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主体,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的制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等管理方式,对于加入平台的会员企业,平台可通过收取会费、用户服务费、租赁费、广告费等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政府主要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负责指导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和市场引导政策的出台等。
四、南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策略
一是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交易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主要服务模式。物流信息平台在提供物流服务时首先要有合适的市场定位。在刚推广阶段,提供相对标准流程、较低特定性的物流服务。以后逐渐提供更高级服务。二是建立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在物流服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最关心的流程是对履行过程的监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建立仲裁程序和一定的处罚制度,来提高机会主义的行为成本,增强信任机制,有利于从制度上保证交易的成功。三是不断研究和发现会员企业新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四是发展广泛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
Abstract: At fir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fil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 enterprise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The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merging Saas model and the advantages of logistic informationization software based on Saas software, combining the features of SaaS software service mod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logistic 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 data layer under SaaS software mode, the application layer and connection layer design mode.
关键词:互联网;SaaS;物流信息化;软件租用;传统软件
Key words: internet; SaaS; logistic informationization; software renting; traditional software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50-01
1国内外物流企业行业背景
当今之际,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物流业也进入了大发展时代,而物流服务同时也在向着优质化、全球化方向快速发展,对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引进和实施迫在眉睫。
2SaaS平台带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革命
2.1 制约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分析目前来说,物流信息化系统软件集中于高端市场,价格高,总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①成本投资较大,风险较大;②由于当前物流软件厂商良莠不齐,造成中小型物流企业选择困难;③信息化的实施与推动比较困难;④缺乏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同时精通的人才。
2.2 基于SaaS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优势SaaS是英文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软件即服务。基于SaaS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如下的价值:
①遵循“拿来即用”的原则,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②无需维护,数据安全可靠,它缓解了物流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③风险减小,几乎无硬件投资,同时软件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平滑升级;④随时随地使用,按需使用,选择自由,物流企业完全可以摆脱传统定制软件开发成败带来的风险。⑤物流企业与分公司之间资源共享更为方便,这正是“实物未动,数据先行”。
3SaaS平台下物流信息化系统数据层设计模式
3.1 独立库分数据操作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是为不同的公司用户提供独立的数据库,有助于简化数据模型的扩展设计,满足不同公司用户的独特需求;优点二是如果出现故障,恢复数据比较简单日;优点三是数据安全级别很高;缺点一是增大了数据库安装数量,服务器压力增大,随之带来维护成本提高;缺点二是服务提供商系统升级困难;缺点三是必要的基础数据共享困难;
3.2 共享库分数据操作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为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租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数据隔离,并不是完全隔离;优点二是每个数据库可以支持更多公司用户数量;优点三数据安全级别较高。缺点一是数据备份比较麻烦;缺点二是如果出现故障,数据恢复也比较麻烦;缺点三是如果需要跨公司间统计数据,困难比较大;缺点四是服务提供商在开发软件时难度比较高,系统升级比较繁琐。
3.3 共享库共架构操作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是维护购置成本低,允许每个数据库支持更多的公司用户;优点二是系统升级方便;优点三是不同公司用户间数据共享方便;缺点一是不同公司间数据隔离级别最低,安全性最低;缺点二是增大系统开发过程中安全因素设计比重;缺点三是数据备份与恢复比较困难。
4SaaS平台下物流信息化系统应用服务层设计模式
4.1 C/S模式C/S(Client/Server)结构,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但是基于不同需求的物流企业来说,数据的格式风格迥异。而基于C/S的客户端程序,功能是仅负责数据的采集和结果输出,所有的数据处理需提交至WebServices层服务器来处理,这样做明显增加了服务器的压力,优点是与传统的物流信息系统风格相似,容易让更多的物流企业所接受。
4.2 混合模式混合模式体系结构即为C/S和B/S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客户端模式,这样做可以集两者的优势与一体,各取精华,基于混合模式的SaaS物流信息系统的客户端不仅仅用于数据的采集和结果输出,同时也可以处理一些简单数据,以减轻数据服务器的压力,而对于物流信息系统所特需的自定义打印功能和多格式报表处理功能支持更加容易,软件系统风格的可控制性也得到了很高的提高,也会变得让更多的物流企业所认可。
4.3 B/S模式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可以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压力,缺点是与传统软件差距较大,可能会影响物流企业的接受程度。
5SaaS平台下物流信息化系统接口层设计模式
6结束语
基于SaaS平台的物流信息化系统如果能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将必然会产生新一轮革命,这也是一次让低起点的中国物流业信息化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机会,它期待着各个软件服务商的加入,来开启SaaS物流信息化服务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裕明.浅析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Z].
[2]蓝仁昌.物流知识管理探析[J].物流技术与战略.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物流现代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重要标志。从物流数据自动识别与采集的条码系统,到物流运输设备的自动跟踪;从企业资源的计划优化到各企业、单位间的电子数据交换;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到各种物流信息系统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可以说,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
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物流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二)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三)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四)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国内外,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EDI技术的应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内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和公共信息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商业文件的过程。EDI最初由美国企业应用在企业间的订货业务活动中,其后应用范围从订货业务向其他业务扩展,如POS销售信息传送业务、库存管理业务、发货送货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传送业务等。近年来,EDI在物流中广泛应用,被称为物流EDI。所谓物流EDl,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货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配送中心等)。
(二)EOS技术的应用。EOS即电子订货系统,是指将批发业、零售业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刻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供货商或制造商处。EOS并非单个的零售店与单个的批发商组成的系统,而是许多零售店与许多批发商组成的大系统的整体动作方式。EOS系统基本上是在零售的终端利用条码阅读器获取准备采购的商品条码,并在终端机上输入订货资料;利用电话通过调制解调器传到批发商的计算机中,批发商开出提货传票,并根据传票同时开出拣货单,实施拣货,然后依据送货传票进行商品发货;送货传票上的资料便成为零售商的应付账款资料及批发商的应收账款资料,并接到应收账款的系统中去;零售商对送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后,便可以陈列与销售了。
(三)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目前,物流设备跟踪主要是指对物流的运输载体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进行跟踪。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如电话等进行被动跟踪,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但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还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跟踪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跟踪。
1、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GPS是20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借助一套卫星系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是结合了卫星及无线技术的导航系统,具备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的特征,能够实时、全天候为全球范围内的陆地、海上、空中的各类目标提供持续实时的三维定位、三维速度及精确时间信息。
我国是一个GPS应用大国,在GPS车辆跟踪系统的应用面和规模上,处于国际的先行者地位。但从目前看,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系统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成熟程度,特别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方面,我们还处在发展初期。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具有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LIS),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三、结束语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它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树山.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第1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
而随着全球的环境问题继续恶化、可用资源不断收缩,各国环保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各国相继立法,加大法律约束力,使逆向物流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大,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问题日益凸显,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发展策略,对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国外逆向物流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左右,各国就已开始进行逆向物流相关方面的探索和研究。FlEischmann等人在1997年将逆向物流研究领域分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其中物流网络的构建是整个逆向物流的基础,具体建模时一般将各种随机情况进行确定性的近似,将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建模成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或者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了一个较优的逆向物流系统。Kokkinaki(2002)提出了逆向物流实施的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分别是退货集合中心、专业化处理中心和综合方案提供商模式。
Ovidiu Listes等人(2005)以一个含有回流物品的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类目设计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逆向物流的供应——回流网络模型,并求解出该模型的最优解。Saman等人(2009)研究了基于模拟退货方法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先对各种回收渠道进行分类,再结合整数线性规划,由此得到一个多类型回收平台方案,以供企业参考。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已都有强制立法,要求生产商或供应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要求其回收处理所生产的产品或包装物品等。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能够减少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增加利润,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并为企业赢得信用和改善企业品牌形象。所以,企业也比较重视逆向物流的管理。通用汽车、IBM、3M、西尔斯、施乐、柯达、佳能、强生、雅诗兰黛等是世界上较早在产品退货管理方面开发商机的企业,他们通过引进信息化系统,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以降低由商品退货及回收所引起的损失。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在我国,虽然还尚未对逆向物流方面进行有关的权威数据统计,但生产企业以及流通企业早已开始了在逆向物流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国逆向物流标准化的探讨与展开从整体上来看,还只是处于开始阶段。丁跃进和李晓琦(2006)提出了逆向物流园区建设的设想,并分析了在我国进行逆向物流园区建设的可能性以及建设逆向物流园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谢家平等在(2008)关于逆向回收产品的不同状态的办公室,剖析其状态转移过程,以Markov链的原理,构建了一个不同状态下的转移议程,在给定的初始状态下,预测某一时期期末所处不同状态的回收产品数量。邢光军等人(2009)研究了逆向物流系统的利润协调机制,通过对无协调机制情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利润和有协调机制情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利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协调机制下的逆向物流系统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邓波等人(2009)阐述了供应链上实施逆向物流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了基于供应链和逆向物流管理存在的诸多难点,重点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对策。郝书池等人(2010)分析了发展逆向物流的意义,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在构建可持续发展企业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逆向物流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一个概念图来阐明。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逆向物流并未引起我国企业的广泛重视,大多数企业的逆向物流意识淡薄,而且由于第三方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本身并不成熟,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开展过逆向物流服务的较少。我国理论界主要是对逆向物流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对逆向物流的支持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
由于电子商务的线上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引起退货的原因和传统经营的原因相似但亦有不同。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的产生原因有:
政府立法。各国在环境方面对处置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了保护环境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规范网站行为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许多国家已立法,明确规定必须实施退货政策。
网络的虚似化。网络的虚似化使网络购物中客户只能看到图片,以及一些产品说明,但不能形象地了解自己选择的产品,买完收到产品后感觉与自己了解的有差异性,就会形成退货,同时就导致逆向物流的产生。
商家的策略。商家为了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向消费者承诺一些退货政策如无理由退货政策,当一件商品售出后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或消费者追求更满意的其他产品时,则会利用商家承诺选择退货。
产品的相关问题。生产商生产的产品本身存在缺点或者质量问题,或者商品在物流过程中遭到损坏,以及与网络销售商相关的物流商在发送货物的时候因差错而造成发错货物。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条件下,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被淘汰的物品进入了逆向物流区域。
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实施障碍分析 (一)国家角度
逆向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如逆向物流的供应链系统。国家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政策亦还不够完善,虽有一些国家已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政策,如《电子》,但相对其他领域还不够完美,影响了逆向物流的发展进步。
(二)企业角度
第一,企业对于逆向物流的认知程度不够。企业有着自身的主营业务,经营重点不在于逆向物流方向,管理层对其不够重视。企业对与回收相关问题意识更为淡薄,忽视了资源再利用的经济效益,认为逆向物流会造成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却未看到回收资源的利用价值问题;另一方面亦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另对于逆向物流的管理不够重视,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去处理逆向物流问题。
第二,企业在政策方面没有变化,并未因为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而改变相关业务流程。企业为了减少退货率,会对产品退、换制定严格的认定政策,而手续往往比较麻烦,会极大地降低退货效率,影响逆向物流的有效运作及其发展。
第三,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因逆向物流行业发展的程度不够,企业缺乏逆向物流信息系统。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用于有用信息的收集、对逆向物流产口进行管理,并向企业反馈信息和更好的服务客户,促进企业发展进步。另由于缺乏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上游企业得到的由下游企业层递来的信息因“长鞭效应”已经失真,导致上游企业的风险大大增加,相当于下游企业的风险在逐级转移,影响了企业对逆向物流发展的期望。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缺乏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逆向物流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对信息系统的要求较高,并难以以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因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会为主要经营业务投入大量资金,但不愿意为开发逆向物流信息投入资金,使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研发严重不足,技术难以进步。
第四,逆向物流本身特点问题以及国家政策问题:产品进入逆向物流系统的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逆向物流产品的供应通常由下游客户决定,时间、地点以及产品评估的不确定性,使上游企业难以进行经济批量,并企业难以制定相关的完整生产计划。
第五,企业的财务问题。逆向物流系统的建立及实施需要大额的财务支持,对企业而言是一笔相对较大的负担。
(三)人员、技术相关角度
实施逆向物流,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当前逆向物流从业者多为刚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没有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和逆向物流的行业标准,不能胜任信息化和标准化的逆向物流管理和操作,难以与国际逆向物流业接轨。
从技术上来看,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环境法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依据,但是逆向物流未引起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多数企业认为自己不应该对消费者使过的产品负责终生,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有效的责任机制对企业进行约束。因此,企业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方面人力和财力投入较少,从而难以形成畅通、高效的逆向物信息系统,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将直接影响逆向物流的发展。
应对策略
首先,社会或政府建立及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的相关政策或法规,并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把逆向物流问题放在企业的重要日程里,提高对逆向物流的重视程度,为逆向物流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和政府应为逆向物流提供相关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动力。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提供必要的相关绿色通道,如2012年初的支持物流业的政策,逆向物流业发展中的各种税收减免政策,使企业有更多的运营资金。
其次,企业应该完善相关商务流程。企业应该积极适应逆向物流的发展,改善企业与逆向物流相关的政策规定,并建立起企业相关部门负责逆向物流的各种业务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并推动企业研究、发展绿色包装,提高企业的资源回收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再次,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较大障碍是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因逆向物流自身特点和其本身的复杂性,使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难度大大增加,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攻关,为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提供助力。
第四,建立资源回收中心。因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使逆向物流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为逆向物流的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建立资源回收中心,以应对企业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并可以推动社会企业逆向物流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我国已有初步的完整回收物流网络,但还没有大型的资源回收中心。
[关键词] 物流信息系统 数据集成 数据仓库
一、引言
数据源的多源异构是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各种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程度,以及信息化建设投资重复或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行业数据的多源异构特性主要表现在3方面:1.系统异构,即数据源所依赖的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乃至操作系统之间的不同构成了系统异构。2.模式异构,即数据源在存储模式上的不同。3.来源异构,即企业内部数据源和外部数据源之间的异构。
在物流行业信息量不断增加及信息源多样性的情况下,对有价值信息的检索日趋复杂。各相关企业不仅要访问关系型数据库等传统应用数据源,还必须能够访问XML文档、文本文件、扫描图像、Web内容及专用存储器等数据源。这就迫切地需要将诸如此类的面向物流的信息集成。
经典的信息集成观点强调数据的集成性、完整性,一致性与访问安全性。物流行业的信息集成也不例外,但它不仅要面对多源异构的数据源,而且在实时信息查询方面的要求较高。对干面向物流的信息集成,IT行业有许多可选择的技术与工具。但是,繁杂的技术可能也会对技术人员造成一些麻烦。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合物流行业的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与解决方案,是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物流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体系结构
面向物流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必须能够无缝地对异构的关系数据等结构化数据与XML等非结构化数据提供统的访问与管理。本文提出了下图所示的基本的5层体系结构。
图 物流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体系结构
1.数据源层:提供各类结构化(如关系表)、半结构化(如XML文档)、与非结构化(如字节流、扫描文档)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来自各个物流企业与其他相关机构。
2.数据整合层:提供来自基本数据源层的不同数据格式数据的存储、检索与转换。该层应能够将数据存储为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格式,并能提供方便的检索。该层更应能集成外部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同样可能是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该层是本体系结构的核心部分。
3.集成服务层:是从内容管理系统和企业集成应用程序中抽取的,用来提供将数据访问服务透明地嵌入企业应用程序和业务过程的基础结构,涉及查询处理、文本搜索和挖掘、版本控制和元数据管理、数字资产管理、转换、复制和高速缓存技术。
4.应用程序接口层:对数据整合层和集成服务层提供丰富的服务和数据集,提供了基于标准的编程接口(如传统的编程接口ODBC,JDBC和基于Web Services的接口)和查询语言(如针对XML的查询语言XQuery),以接入数据整合层和集成服务层提供的一套丰富的业务和数据。
5.应用程序层:给物流各相关企业、相关机构与相关客户提供各类应用服务。
该体系结构的主要部分应该是中间的3层,其实现应全面科学地考察以下目前可用的信息集成方面的关键技术。
三、物流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
1.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DBMS能很好地处理与数据管理相关的数据存储、检索、转换、可伸缩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难题。DBMS也正在迅速适应近几年物流应用程序引入的数据和访问模式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各类物流企业与机构对DBMS过去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充分利用它们,在所有级别上直接利用增强的DBMS体系结构是信息集成的最佳选择。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技术,传统上主要强调如何存储与集成历史数据,使之成为面向物流信息集成的必然选择的主要技术之一。
2.联邦技术。联邦(Federation)是指用户可以像对待一个数据源那样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和处理,同时保持数据源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利用联邦数据库技术可以解决物流行业分布式数据操作、异构数据复制、空间地理应用与分布式数据仓库管理等一系列商务难题。联邦技术能够统一地访问以任何技术存储的任何数字信息,具有透明性、异构数据源支持、底层联邦数据源自治、可扩展性、开放性和优化等功能,这使联邦技术成为面向物流的信息集成中另一个重量级技术。
3.XML技术。XML是SGML的简化子集。XML是一种元语言,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标记语言,其自描述性使其非常适用于物流信息系统集成中不同应用间的数据交换,而且这种交换是不以预先规定一组数据结构定义为前提的。
4.Web Services技术。用Web Services可以方便地集成物流行业的异构系统,在不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修改、不影响原有系统功能的情况下,只要在原有系统的基础加上一个SOAP接口,就可以将现有的、用不同技术实现的系统互联起来,提供相互的数据交流和访问操作。在面向物流的信息集成过程中,既有一些原有的Web Services可以通过集成平台集成进来,也可以由集成平台提供新的Web Services以供用户使用。
5.网格技术。数据网格是在网格环境下通明访问异构数据资源的新的体系结构。数据网格主要解决数据密集型计算应用中如何方便高效地使用分布式数据资源的间题。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广域、异构、分布环境下如何对数据进行管理,如何从地理分布的各种异构数据资源中获取数据,并通过地域分布的协作和处理,如何从数据源中获取有用信息。因此该技术对今后的物流信息集成非常有用。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