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的来源

网络的来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4:46: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的来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的来源

第1篇

玩什么呢?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页游!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页游也有好多种,可都是文字的介绍,这时就想要是能配上几个页游广告就好了,虽然页游广告依旧是美女创意占主导,但至少我能从那些微的文字和视频中感受到游戏本身吸引我的魅力。而现在,看着一行行的纯文字介绍,感觉真是既无厘头又无比头大。

就这样,我意识到在人们对网络广告的厌恶程度正逐渐加深的同时,一定也有那么一种时候,你会感谢网络广告的存在。偶尔的惊鸿一瞥让你注意到了某样你找了很久依然遍寻不着的东西;刹那的一瞬,为你美好的生活更加锦上添花。我认为,网络广告虽然在大多数时候让人们很烦恼,却也会在少数时候为一部分人带去实实在在的优惠和福利,这也是为何网络广告存在至今的原因。

就像每个新兴行业一样,网络广告虽不是近2年的新兴项目,却是在近两年越发的站上头角,引人注目,各大小企业纷纷斥资建立广告联盟,想从这一片蓝海中分一杯羹。可事实却是网络广告早已不再延续几年前的发展模式,不是随便什么广告创意都做,不是随便什么产品都推广,并且不是不顾广告主、站长利益的小公司了。他们现在已经不再被动接受选择,而是选择更主动的去确认,抓住市场和机会。因此,网络广告已跳出了我们过去对它的偏见认识和思维模式,它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正规的行业体系认证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2篇

【关键词】网络 职业技能培训 外来务工人员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58

一、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和落后生产工艺的不断淘汰,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与发展提升的门槛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可能因为教育程度偏低,缺乏继续接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感到困惑而无奈,而“多劳不能多得”现象也一直困扰着农民工。因此,很多地方政府积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制度,采取政府补助形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免费进行就业服务与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大力开展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并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证书的,分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尽管政府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但限于培训机构的良莠不齐、培训要求参差不一,一些培训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因此,政府和相应的教育机构应积极应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新趋势,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适应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向高端产业流动。

据调查统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有别于他们的父辈,他们外出打工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改善生活,而是“体验”生活。他们文化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又不满足现实状况,有着强烈的学习专业新知识和掌握专业新技能的渴望。他们大多目标远大,不满足于简单的劳力输出,渴望拥有一技之长。有的甚至将未来的职业规划同自己家乡的建设紧密相连。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愿望与日俱增。

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课堂教学,即联系培训小组成员分赴各企业分专题讲课,分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二是电化教学,即将所授课程录制成电教片,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三是委托培训,即委托相关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但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的加强,传统职业培训的力度和延续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培训的成本以及政府相关的支出不断提高。因此,借助网络手段对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正以它灵活多变、覆盖面广以及针对性强的优势被政府机构接受和推广。

二、借助网络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

借助网络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相比传统培训存在以下优势:

(一)具备很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一般说来,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同时提供多领域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主选择,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培训的效率。同时学员可以随时针对重点学习内容与老师进行讨论,解决了以往培训中的疑点和问题多的难题。

(二)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交互性

利用网络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兼顾各学员间学习时间的差异。零星时间、空闲时间都可利用,培训与休息两者可以兼顾,还可兼顾各学员间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往在培训时,没有听懂的地方,很少能各个解释,兼顾到每位学员。而网络学习,不懂的知识可以再看、再听、再学,学习进度可以自己掌握,将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并且满足学员的个性化要求,促使学习者真正做到主动学、积极学。同时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从而享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具备很强的普遍性和很高的效率

利用网络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把最好的培训老师和学习资源共享到网上供学习者学习,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最大限度地节省学习者和培训教师的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培训学习的效率。

三、借助网络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

如何借助网络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呢?其实已经有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做了有效的尝试,大致有以下几种有效措施:

(一)构建职业技能培训网站

培训网站的建立和实时更新为培训机构和培训学员构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网站的设立可以借鉴其他教学网站,但需要更具针对性。培训网站可以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特殊性增设本地区各行业企业的招聘信息和动态消息,为他们提供劳动就业相关信息和相应的法律援助和保障。分工种构建相应培训学习子栏目、提供在线学习相应课程。根据各工种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供文字、图片资料和培训教学现场录像,模拟仿真软件学习,等等,由浅入深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教学。网站除了介绍培训学习相关内容外还提供相应交流平台,诸如“专家在线”、“维权服务”等,便于网上或网下交流,答疑解惑。培训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培训需求,免费注册会员、下载相关资料、提出疑问、提交练习或模拟考试等。此外,培训网站还可提供各工种考工、考证注册报名及相关辅导,为技能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二)创立职业技能培训论坛

为提高互动性,培训网站可根据培训需要开设相应论坛,方便交流。培训教师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发帖提问,或者学员根据学习难点进行求助等。培训论坛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学员不仅可以针对培训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也可以提出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出培训改进要求和方案。以机械加工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论坛为例,可根据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分多版面进行交流。大到如何学好一门专业技能,小到机床某一参数的设定,均可展开讨论。一般版主可由培训教师担当,根据培训课程的相关内容展开网上讨论,发帖或是编辑整理、修改教学内容等,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或培训现状跟帖。在这样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培训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建立职业技能培训QQ群

现在人们的生活交流除了手机通信外更有一支强大的QQ团队。因此,合理有效地运用QQ群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辅助培训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训练效率。QQ中的群组功能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群中我们可以和好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相关课题,让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QQ便捷的对话功能让每个群组成员都能随时发表观点,上传图片,提出问题。利用“邀请”功能将好友添加到多人对话模式中,还可共同探讨培训内容和交流心得体会。

同时,根据培训要求,可以分项目建立不同层次的特色讨论组,该功能被形象地称之为“群中群”。如果在群里发言,则每个成员都能够接收到消息,但是在讨论组中发言,只有讨论组成员能够接收到,相当于将一个培训班级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群成员都有在该群下建立讨论组的权限。建立和退出“讨论组”都非常方便快捷,师生互动可以大大增强。

此外,QQ在提供群组功能的同时,还提供了良好的“后勤支持”,那就是它的QQ群社区。在这里,每个群中的成员都可以随意发帖,上传照片;还可以建立通讯录,共享群中每一个人的联系方式。

由上述可知,基于网络如此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服务,借助网络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普及率,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享受与当地居民一样的权利,共同学习和培训,拥有同样平等的机会寻求工作,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培训政策,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依托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等平台,定期网上职业技能培训办班信息,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自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就业能力。

第3篇

建筑外墙打钢架,然后再把石材挂。

里面还要做保温,夏天冬天都不怕。

今日话题依然是: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建筑外墙干挂正常的做法是酱紫的:

外墙装饰的时候,打上横向和竖向的龙骨钢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钢架内部做上保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后干挂石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一层保温层,其实就相当于给建筑穿上了一层棉衣。

然而这是一个烧钱的方案。

烧钱还算不得什么,让你看看干挂石材是怎么来的。

首先是从山上采下来大块的石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料再切割成一块块小薄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是薄片,其实也有25-30毫米厚。那座山,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酱紫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可能就不叫山了,叫平原。

现在国家在推广一种新材料,叫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它长成酱紫的:

这是样品

石材和保温板粘在一起。这个石材,可以用10毫米厚的石材,厚度减少了,同样的一座山,能挂上墙的石材面积要增加一半以上。

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干挂不用龙骨。

第一步:墙上钻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步:安装挂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步: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背面抹上专用砂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步:挂上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五步:板缝打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觉得不够牢固,不过干挂件连接的不是保温板而是是石材,10毫米厚的石材在装挂件的部位,背面提前粘了一块小石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挂好的样子,是酱紫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是干挂件和石材受力,这下放心了吧!

第4篇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监管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2007年至2009年)。2007年,发达国家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正式进入我国,我国第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从那之后,一直到2009年,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便逐渐推广开来,一批P2P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阶段我国P2P的数量仅有三十余家。

(二)快速膨胀阶段(2010年至2014年)。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经历了一个快速膨胀期。在这一期间,有许多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人人贷、积木盒子等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进入市场。拒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就达到了三千余家。这种快速膨胀,从成交额也可以看出。在2012年,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成交额仅有200亿,然而到了2014年,就达到了3000亿。

(三)稳健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从2015年至今,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性开始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P2P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在2014年日参与人数甚至一度达到了七万多人。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希望通过遏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势头,而达到控制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目的。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风险

(一)平台内部风险。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来说,平台内部的风险已经外显出来。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依托于高科技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然而,这种高科技除了使得P2P网络借贷平台功能更加强大之外,还会增加互联网金融风险成本,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互联网技术漏洞的存在,极易发生一些泄密事件,比如将借款人、出借人等的身份信息、财产信息等隐私泄露出去。

(二)借款信用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互联网金融借贷模式,不仅具有金融平台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互联网虚拟性的特点。同时,P2P网络借贷平台无法直接对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向借款人借款时,只能通过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等各种身份证件、财产证明甚至是熟人评价等来考核借款人的还款信用。然而,由于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操作,P2P网络借贷平台所需要的这些证件和证明非常容易造假,一旦将资金出借给信用度极低的借款人,这种损失是非常惨痛的。

(三)资金来源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来源基本无从考究,因此,无法完全肯定P2P网络借贷平台资金来源的全面合法性。P2P网络借贷平台仅仅被作为一个中介平台被使用,因此基本没有审核客户资金来源的权力。然而,非法资金如果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上实现资金流通,就极易发生洗钱风险。

(四)资金用途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虽然会协助借款人和出借人来签订协议,共同约定款项的具体用途。然而,借款人违规或者违法使用借款的情况,P2P网络借贷平台却无法进行规范和监督。如果一旦发生违法行为,资金的回收就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却没有保证的责任,这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3条规定:“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P2P网络借贷平台可能会出现资金跑路甚至破产的风险。

三、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建议

(一)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规定,实现监管信息对称。将P2P网络借贷平台上升到法律层面,对它的监管对象和监管主体都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一方面,要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规定,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职责、作用、权利和义务等进行清晰的说明。另一方面,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具体法律规定明确监管单位,切实落实监管内容,实现监管对象和监管主体的信息对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制定P2P网络借贷平台准入标准,完善行业评价体系。P2P网络借贷平台当前的准入门槛较低,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标准,这也使得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进一步增加。鉴于此,相关的监管部门要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这一行业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形同一种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加强审核力度,让确实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加入到P2P网络借贷平台中。

(三)以资金流动性监管为中心,进行风险控制。P2P网络借贷平台中,资金是重中之重。因此,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绝大多数来自于针对资金的风险。对此,监管部门要以资金流动性监管为中心,切实的实现资金来源、资金用途以及资金回收等多方面的监管,除了可以将部分权力下放给P2P网络借贷平台之外,同时自身也要实现全程监督,实现P2P网络借贷平台资金合法流动。

参考文献:

第5篇

7月28日,全球第二和第三大广告与传播公司——美国宏盟集团与法国阳狮集团在巴黎宣布,两大集团将合并组建全球最大广告与传播集团。

宏盟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雷恩和阳狮集团首席执行官莫里斯·莱维当天在巴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合并后的企业取名为“阳狮宏盟集团”,分别在纽约和巴黎上市,负责运营的管理层仍保留在这两个城市,但出于中立考虑,集团总部设在荷兰。两家企业联合发表的新闻公报说,两家企业股东将持有新企业各50%的股份,合并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合并后的企业将产生协同效应,总营业额有望超过双方2012年营业总额227亿美元,股票总市值有望超过350亿美元,全球员工人数超13万。届时,阳狮宏盟集团将超过英国WPP集团,成为全球广告与传播行业内的第一大企业。

美国网络部队即将完成组建

7月18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阿什顿·卡特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举行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上宣布,五角大楼组建网络部队的工作即将完成,总人数达4000人的网军将很快全部就位。网军将与国家安全局相互支持,确保美国网络安全。目前网军成员都是来自各兵种的电脑专家,但今后这支部队可能会按照特种部队的思路来建设。

美国网军将由40个网络战队伍组成,其中13支为“进攻性”部队,主要开发网络战武器,另外27支网络战队伍的任务主要是保护国防部的电脑系统和数据。

多数美国人仍看电视接收新闻

据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7月8日的一份民调,电视仍是美国人获知新闻、了解最新消息的主要媒介,从电视接收新闻的人比从网络接收新闻的人高出1倍多。

民调显示,55%受访美国人将电视作为自己接受新闻的主要媒介,21%选择网络,选择报刊等印刷媒体和电台的受访者分别占9%和6%。

在主要通过电视接收新闻的人群中,占整体受访者26%的人并未指明具体电视台。分别有占整体8%和7%的人直接指明福克斯新闻频道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为主要新闻来源,这两家在各新闻频道中居于前两名;另有占整体4%的人选择地方新闻频道。

在主要通过网络接收新闻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没有指明具体的新闻网站或平台,占整体受访者2%的人将社交网络列为自己的主要新闻来源。

在主要通过印刷媒体来接收新闻的人群中,各有占整体受访者1%的人直接指明《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为自己的主要新闻来源。

另据这份民调,中青年人群中依赖网络为新闻来源的比例明显高于年长人群。在18~29岁人群和30~49岁人群中,将网络作为主要新闻来源的人分别占27%和28%,各有50%的人选择电视;而在50~64岁人群中,选择网络的比例为18%,选择电视的比例为58%。

韩国全球最快无线网络

据媒体报道,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SKTelecom近期了LTE-Advanced网络,其数据下载速度可以达到4GLTE网络的2倍,是第三代无线网络(3G)网速的10倍。据SKTelecom称,LTE-Advanced网络的数据下载速度为150Mbit/s,下载一部800MB的影片仅需43秒。然而,LTE-Advanced技术还有改进的空间。虽然它的数据下载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但是上传速度与LTE网络一样,仍然为每秒37.5MB。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预计,到2013年年底的时候,LTE网络将被推广到全球87个国家。

英国移动广告收入今年将翻番至10亿英镑

根据英国《卫报》最近报道,市场调研机构eMarketer公布的数字广告收支数据表明,随着谷歌、Facebook和Twitter越来越成功地运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预计2013年英国移动广告市场的收入将翻一番,由2012年的5.26亿英镑增至10亿英镑。

上半年全球遇难记者达56名

非政府组织“新闻标志运动”7月3日在日内瓦发表报告说,今年上半年全球共有56名记者不幸遇难,较去年同期的75人有所减少。报告说,虽然记者罹难人数有所减少,被绑架的事件却有增加。在战乱的叙利亚,至今尚有7名记者被绑架或失踪。今年上半年有10名记者在巴基斯坦遇难,而在叙利亚身亡的记者也达8人。在2012年,全球共有141名记者遇难。

第6篇

网络流行语表示:

1、网络流行语一般指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并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2、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形成特定语言,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

3、 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误植以达至象形效果等,属于混合语言,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而且由于语言及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语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哦西巴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意思类似于“不可思议”,是表示对某一事件或者某一事物感到惊奇、震惊、愤怒等等时而说出的话语,来源于韩语中的感叹词“아,씨발”。

网络流行词一般指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寻租;租金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2-039-02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公权力分配不均衡和监管不得当,导致寻租高发。除了行政权力导致的寻租腐败外,经济寻租行为有蔓延之势,在多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企业向公权力、公信力主体寻租的行为,企业、中介机构、媒体等多主体寻租行为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率。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在研究权力主体寻租行为的时候,发现社会网络的存在正在积极促成权力主体对权力进行“转包”,通过社会网络的反馈效应和外部性效应,将寻租带来的效率损失进一步扩大化(杨辉,2012;彭华涛等,2014)。为了降低寻租对经济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且尽可能降低社会网络对寻租经济效率损失的扩大效应,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寻租治理。

二、权力寻租行为发展现状

自从克鲁格在1974年提出了权力寻租理论以来,寻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设租方和寻租方为租金的供求双方形成了基于供求的分析框架。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权力的拥有者对资源分配享有主动权,从而可以通过设定经济租金的形式向其他资源需求者寻求非生产性获利。因此对寻租行为的分析,离不开对寻租、设租主体和租金产生、消散的讨论。目前,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寻租设租主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租金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进而围绕着越来越多样化租金所形成的寻租、设租双方的博弈行为也越来越复杂。

(一)权力寻租行为的主体范围扩大

最初有关寻租经济学的讨论,往往仅关注政府公权力的寻租行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掌握话语权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更纳入了公信力主体以及企业。其中公信力主体包括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中介组织以及媒体,尤其是近年来的媒体寻租越来越盛行,很多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以及媒体利用社会大众的信任,通过不当干预或扭曲事实为威胁对相关主体进行设租,从而将公权力寻租扩大到公信力寻租。企业作为寻租的主体是很常见的,但是,随着各行业垄断竞争格局的形成,部分企业也有了设租的权力,尤其是在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企业,行业领导者的企业往往对追随者的生产经营形成较大影响,从而为其利用行业的独特地位进行寻租提供了可能。

(二)权力寻租的租金来源多样化

寻租主体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寻租租金来源范围的扩大,从传统寻租经济学讨论的公权力为租金来源,现在扩大为包括公信力寻租和垄断力寻租,租金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对于公信力寻租,很典型的例子是媒体寻租,例如21世纪经济报道利用其媒体公信力进行敲诈。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利用其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力进行设租和寻租,例如有环保机构企业环保能力评估报告,利用企业越来越在乎企业声誉的特征进行设租。对于行业垄断企业,因其在行业内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垄断力,同样会形成租金,例如在高度垄断的能源行业,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对其供应商的影响力较大,就不可避免会滋生供应商向其内部人员进行寻租。

(三)权力寻租的博弈行为复杂化

寻租租金的消散其实是权力寻租主体博弈的结果。随着租金来源的复杂化,就特定租金进行的寻租方和设租方之间的博弈行为也表现出复杂化的特征。一是日益复杂的委托关系复杂化了寻租博弈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公权力、公信力和行业垄断主体作为设租方,其直接与寻租方产生寻租博弈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的寻租主体通过委托人行使权力时,人与委托人之间、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委托关系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寻租博弈,例如政府通过任命国有企业官员,并由其行使部分资源分配权力,不但国有企业官员与政府之间存在寻租博弈,国有企业官员与供应链企业之间同样存在寻租博弈,进而复杂化了整个博弈寻租的过程;再例如,社会组织或社会中介与企业之间形成的双重委托关系,同样复杂了寻租博弈互动。二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竞争程度的加深复杂化了寻租主体的寻租行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声誉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从而将影响企业声誉的主体纳入到企业寻租行为中来,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寻租———设租博弈互动。

三、社会网络下的权力寻租行为异化

科尔曼在提出社会网络理论时,将整个社会网络划分为行动者和资源两部分,行动者为了自身利益寻求资源交换,从而转让自己对某些资源的实际控制权,通过这种交换形成了社会关系,久而久之,这种社会关系形成网络,承载着社会资本。由于社会网络是社会关系的集合,并且承载着社会资本,因此,纳入到社会网络中的市场寻租行为必然会因为社会网络而发生一定的异化。

(一)社会网络扭曲了租金的分配机制

正常的寻租行为中,寻租者之间通过竞价等方式获取设租者的经济租金,并且租金由出价较高者获得。但是,如果将社会网络嵌入到企业竞争中,租金的分配机制将会被打破。先前通过竞价的方式获取租金的规则将会被改变,而是由身处社会网络的企业利用其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竞争获取资金,当企业积累起一定的社会网络资本后,未来获取社会网络资本会越来越容易,或者维系社会网络关系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从而通过社会网络资本获得超额利润会越来越容易,其寻租成本会被社会网络资本稀释,从而在长期的寻租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甚至可能形成对某项租金的排他性,恶化了寻租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总是在寻求与金融机构形成社会网络关系,通过行贿等方式形成社会网络后,便可以长期利用社会资本获得成本较低的资金,而因为社会网络资本的影响,这部分资金较难被其他寻租者获得,更无法配置到能被更高效使用的领域,从而加大了经济效率的损失。

(二)社会网络减少了寻租主体的数量

社会网络除了具有正向反馈效应外,另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社会网络的外部性。社会网络的外部性会加强寻租主体的租金竞争力,从而形成超乎其他寻租主体的竞租能力,减少了寻租主体的数量。对于任意企业而言,其现有的社会网络会在新成员加入后吸引如新的网络资本加入,从而对现有社会网络进行扩张。新成员的加入能够将其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本加入到企业当下的社会网络中,从而增加了其社会网络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在基于社会网络的寻租活动中,由于网络外部性对竞租能力的不断提升,会形成对其他竞租主体的竞租优势,从而将竞争优势较弱的竞租主体排除,减少寻租主体数量。

(三)社会网络强化了主体对寻租的依赖

既然依赖社会网络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能够获取竞租优势,降低竞租成本,因而很容易形成寻租主体对利用社会网络进行寻租的路径依赖。尤其是企业的竞租优势不断被强化甚至影响其社会网络建设的标准和偏好,对于企业社会网络的建设,将会沿着增加其竞租优势的目的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并且希望通过进一步扩大竞租优势和压缩竞租成本来获得企业竞争力。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将会继续提高对竞租优势的投资,相应地,用于企业真正竞争优势提升的投资将会相应减少,从而强化了主体对寻租的依赖。

四、社会网络理论在寻租治理中的应用

当社会网络被嵌入到企业寻租行为中时,租金的分配将会被扭曲,租金分配主体的数量将会减少,从而导致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恶化。同时,社会网络能够强化主体对寻租的依赖,从而剥夺了企业对真正提升其竞争优势的投资,使企业的真正市场竞争优势提升放缓。基于此,社会网络对寻租行为的异化会加大寻租行为对经济效率的损害,因此在对寻租治理的研究中,有必要考虑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对嵌入了社会网络的企业寻租治理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基于社会网络正反馈的寻租网络治理

由于社会网络具有正反馈效应,因而随着企业寻租社会网络的不断扩张,企业的寻租成本会不断降低,从而影响租金的分配。因此,从阻断寻租社会网络的正反馈角度,可探讨加快租金消散的策略。一是彻底打消企业不合法的寻租社会网络。对于通过与公权力、公信力人之间形成的“行贿”社会网络关系,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并且动用法律手段,对于政府官员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媒体或社会组织与企业经营者或政府官员之间的腐败行为,应当予以坚决打击,以彻底解构企业不法寻租的社会网络,进而阻断寻租在社会网络下的正反馈效应存在,增加寻租的成本。二是保留企业正常寻利的社会网络。除了非法寻租行为外,利用社会网络进行正常寻利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应该予以保护和认可。

(二)基于社会网络外部性的租金消散

由于社会网络具有外部性特征,随着社会网络成员的增加,将会对其他寻租者形成排他性,从而减少竞租者,进一步扭曲资源分配效率。因此,要想组织社会网络外部性带来的竟租者的减少以及相对应的资源分配效率的扭曲,需要利用社会网络的外部性减小社会网络规模,从而尽可能阻止资源分配的进一步扭曲。例如,可通过加强公权力和公信力监督,减少寻租社会网络资源的集聚,可通过加大对公权力或公信力机关员工的监督,通过加大对其与企业不当交易的处罚力度来减少企业寻租网络资源的集聚,从而减少社会网络外部性带来的竞租垄断。

(三)基于社会网络寻租行为路径依赖的寻租行为终止

寻租社会网络对企业带来的危害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网络可能会带来寻租路径依赖,这样,企业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寻租社会网络的建设中,忽略了自身竞争力的建设,从长远来看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企业寻租治理还应该重点关注对寻租行为路径依赖的终止。根据陈艳莹(2011),社会网络会导致组织行为的短见,主要源自于转轨时期政府对经济影响力过大,使得我国组织在获取资源方面高度依赖社会网络。具体的解决途径是缩小政府人员规模和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同时加大企业组织的市场化经营程度。因此,为了终止这种路径依赖,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降低政府的市场干预程度,即继续深化服务型政府改革,政府只需要为企业运行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并不需要对资源的配置进行直接干预。另一方面,继续改革政企关系,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脱离对寻租的依赖。

参考文献:

[1]陈艳莹,夏一平.社会网络与市场中介组织行为异化———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2]杨辉.对社会网络视阈下权力寻租现象再研究[J].学术交流,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