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污染的启示

环境污染的启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16:56: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污染的启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环境污染的启示

第1篇

关键字:环境空气大气污染预防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和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排放到大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与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对污染问题进行控制处理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环境空气的质量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质量浓度。本标准首次于1982年。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0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修改单》(环发〔2000〕1号)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废止。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971空气质量飘尘中苯并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T 15264 环境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 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8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3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504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53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590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HJ618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年第4号)《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2010〕33号)

二、大气污染的成因

1、大气污染的含义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

2、废气污染的成分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含NO 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

原因分析

(1)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关键原因

1)市政建设。城市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问题,即马路两侧的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呈“凹”字型。致使马路上的灰尘不能吹走,而且越积越多,这也是引发扬尘天气的直接原因。

2)工业布局。工矿企业的分散性使城区的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工业生产过程。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就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而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数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4)交通运输。近些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5)绿化。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绿化还没有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只有政府、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内部绿化已基本达标,而整个城区的绿化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2)地形与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三、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1、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

大气污染防治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2)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

(3)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

(4)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2、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烃、铅、氟化物、臭氧和苯并芘。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

3、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与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与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与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结束语:

目前,我国人均耗能水平还很低,是世界人均的l/4,能源消耗量也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近期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会加重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因此,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还需以命令控制型与法律、法规手段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环境经济手段将是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震.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1(06)

第2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处理措施

一、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

1.1大气污染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机动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北京的环境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酸雨和雾霭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法国在工业发展时期最为严重的阶段我国的火力发电厂、塑料处理厂会严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也会对周边的居民和植被造成严重的影响。工业的发展进步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工业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重型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但是,我国在发展重型工业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废气排放量的限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导致废气排放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废气的排放量居高不下,给我国的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2污染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伴随着人们对机动车的拥有和使用也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地提升,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了大气污染中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虽说机动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为区域之间缩短了距离,但是汽车制造商以及相应的监管部门并没有针对尾气的污染现象做出具有明显成效的治理措施。全国各处的酸雨与近来覆盖极广雾霾天气频繁出现,这是极为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甚至已经极大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时期污染所达到的最高程度。火电厂以及塑料厂等工业企业昼夜不息的产生这大量的工业废气。这不仅是度当地环境的破坏,而且会在气流的影响下,对相邻大片区域造成危害,有些严重的污染甚至会走出国界,造成国际性的大气污染。中国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重工业对发展的支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无法取代的。作为人口大国,原本细微的东西,在与庞大的基数相乘之后就会成为极为严重的问题,大气污染正是如此。但是缺乏有效处理在人口作用下形成问题的手段,成为了治理环境问题的掣肘,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此,当务之急我们最需要解决环境问题。

二、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

2.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我国环境污染加重的现状,必项更加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空气质量标准》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在很多方面的规定还不够细致,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的环境污染处理的要求。为此,必项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治理要求,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针对各种具体问题列出相应的条款,并有效地监督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另外,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我国还可以充分参照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观念,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各项标准,提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2.2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的建立,强化污染预警应急体系

由于我国的大气环境的承载条件和承载能力有限,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需要燃烧大量的能源,造成污染物的集中大量排放,如果遇上大雾等不利的天气条件,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有必要提高大气污染的监测能力,形成完善的、覆盖全国范围的空气质量检测体系。面对极端不利的天气条件,特别是严重的雾霾天气,要做好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和污染趋势变化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向市民空气污染监测预警信息,并启动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应急预案,提醒市民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将空气严重污染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

2.3增强工业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

我国居民每天的生产生活都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这也是我国环境污染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必项不断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都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环保部门应当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居民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自觉自律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2.4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除了要增强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外,国家也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出详细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并加快完善废气处理的相关配套设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不断推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我国的经济结构,从严治理落后的、污染量大的工业企业,大力推广新型环保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量,遏制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

2.5要加大对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的控制力度和治理力度

随着城市中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尾气污染成为了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控制尾气污染要控制城市中的汽车数量,或者控制城市的人口规模,另外还可以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无铅汽油等对空气污染较小的汽车燃料,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造成的大气质量下降问题。对于生活污染源,可采用集中供热的方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为煤炭的大量燃烧造成的污染问题。

2.6环保部门应做好大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并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下去我们必顶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积极寻求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针对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环保部门应当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提供出更加详实、准确的数据,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支持,提高大气污染处理的针对件、科学件和有效性。

2.7积极倡导高效除尘设备的应用

大气中颗粒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煤等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要想降低这种污染物对于大气的污染程度,可以利用干湿法、静电法或则会是过滤法进行处理。利用干法去除污染物,一般常用的设备有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以及惯性除尘器,而湿法去除这种污染物的设备通常是喷雾塔或者是泡沫除尘器。静电法则是利用干式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静电除尘器设备对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去除。过滤法则是利用袋式过滤器或者是含有颗粒层的过滤器进行去除。积极提倡高校除尘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含量,进而提升空气的质量,达到大气污染防治的目的。而对于各种废气的去除来讲,则需要严格的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以及集中供热中烟气等的排放。

三、结语

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啊,降低了环境质量为此,必项充分重视大气污染的处理工作,加大政策、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一系列的大气污染处理的详细规划,并积极推广和发展新型能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郭娟.守护蓝天白云[N].晋中日报,2015-02-16002.

第3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税;费改税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工业实力就不断增强,而重工业的增长一直处在十分显眼的位置,它在工业中的占比对于GDP的增长有着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2006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到GDP的49%,重工业的比重就达到一半以上,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大气环境的恶化也显示了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对于环境的巨大牺牲。

我国的税收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和全面,很多面向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和产品征收的专门税种还没有设立,涉及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政策也处在一种分散、零碎的状态,多数分布在诸如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种中间,各个税种之间的协调性不强,需要进一步强化。因为缺乏协调性,税收对各种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被限制,比如大气污染税的征收需要专门的税源,因为政策的不完善,税源难以形成,税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被弱化。到目前为止,政府对于环境保护采用排污收费的方法,随意性比较大,而且成本高、效率低下。环境状况已日益严峻,采取行动迫在眉睫,正因如此,我国大气污染税征收的相关分析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开征大气污染税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比如197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议案,讨论的是对向环境排放硫化物的排污者征税,此后税收手段开始逐步进入环保领域并率先开征了二氧化硫税。荷兰,处理大气污染,纳税人是供电或者工业需用的燃料的生产者和进口商,征税对象主要是天然气、与矿石燃料等,税款纳人大气污染专门的防治基金,用于环境保护。

目前治理大气污染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英国学者马歇尔和庇古提出的“庇古理论”,也被称作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强调市场中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实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之分。如果排放者把未经处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成本溢出,导致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于是便产生负的外部性。解决的方法是提高排污者从事该活动的成本,促使他们自觉采取措施,减少外部性的不利影响。政府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对排污者引导性较强。

目前,我国环境相关政策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收费制度和与环境有关的税收。收费制度也是现在正在实行的排污费制度,而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中,很少有税收制度涉及环境保护,只有诸如车船税使用税、消费税、资源税等有直接或间接的措施是为了保护环境而设置,我国对198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陆续进行修订,建立了越来越完整的污染源排污申报制度、主要大馕廴疚镒芰靠刂浦贫取⑴盼坌砜芍ぶ贫鹊鹊取5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从而干预执法、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重污染工业的盲目建设、超标排放等问题。现有的税法对于环境保护目的不够明确,存在课税范围有限、课税依据不合理、税率设计的不合理等问题。

第4篇

关键词 制造业;大气污染;环境规制;广东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112-0073-05

近年来,在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污染排放总量也呈上升趋势。2007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6%,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增速创近八年新高。但2000―2006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3584亿m3,年均增长10.2%。广东省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但由于燃烧废气的排放上升,导致空气质量略有下降。2006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126.7万t,比1990年增长3倍。烟尘、粉尘排放在样本期的后半段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广东的环境规制是有一定成效的。

由于总体污染排放尤其是sch排污量居高不下,广东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全省多数地区酸雨污染仍然严重,其中酸雨酸度最强的是佛山市,酸雨量占总降水量的43.6%。广东省气象局公布的《2007年广东省大气成分公报》显示,2007年广东全省灰霾日数达75.7天,比常年显著偏多,这表明广东省各大城市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日趋严重。2007年是近50多年来广东灰霾日最多的年份,全省有27个市、县的年灰霾日数破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尤以珠三角灰霾较重,年灰霾日普遍在100天以上,其中东莞、新会分别达到213天和238天。灰霾严重表明广东大气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研究显示,珠三角地区大气中的光化学污染严重,尤其是大气中的细粒子颗粒物比重在增加,造成灰霾天气时能见度明显下降,同时对人体危害更大,造成人体呼吸道、心脑血管、肝、肺等内脏受损。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理解产业特征、环境规制与污染排放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理。

以往有关环境规制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产业区位布局、生产率减污支出的效应,而几乎没有关注产业特征,如产业的资本密度、产业规模、产业能源消耗和R&D支出与污染排放的关系。例如,Gary和Shadbegian(2003)检验了造纸行业环境规制活动与空气和水污染的排放关系,发现减污支出和受污染影响居民的特征会减少污染排放。本文以广东省制造业为例,集中研究产业特征、环境规制和污染排放强度的相互关系,从而有助于评价污染排放的各个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为政府制定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与经验依据。

1 基于产业特征的污染排放机制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Pargal和Wheeler(1996)的研究模型,考察产业的污染排放机制。该模型认为,污染排放相当于一种商品,其均衡水映了各产业对环境服务的需求及社会对环境服务的供给的相互作用关系。

1.1污染需求

决定产业环境需求的因素包括能源、要素密度、产业规模、生产效率、现代生产工艺的采用以及技术创新。

(1)能源投入。大多数空气污染物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要也增多。而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矿物燃料越多,对污染的需求也越多。因此,高能耗的产业往往是污染产业。

(2)要素密度。①物质资本密度与污染。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美国和英国单位产值减污成本最高的产业同时也是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Antweiler等,2001)。因此,依赖机械设备的产业比依赖劳动投入的产业产生的污染较多,部分原因是产业的物质资本密度与能源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②人力资本密度与污染。人力资本密度与污染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与低技术产业相比,高技术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往往是效率较高、污染较少的清洁产业。另一方面,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能较为清洁,因为污染产业通常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熟练劳动)来维持。因此,人力资本密度与污染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3)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是指产业中单个企业的附加值。一方面,产业的总产出与污染排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产出的增加使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下降,这说明资本使用以及污染控制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成为政府环境管理机构监控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规模收益。因此,企业规模与污染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4)效率。污染排放与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具有效率的产业往往是单位产出污染排放较少的产业。

(5)现代生产工艺的采用。新建企业或采用现代生产工艺的企业更为清洁。由于环境规制不断提高,现代的生产工艺往往更加节约资源,因此,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也较少。

(6)技术创新。产业的技术创新会减少污染需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标就是实现工艺创新。而工艺创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废物循环利用,减少原材料投入,从而减少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

1.2污染供给

环境规制包括正式规制和非正式规制。正式规制是指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对污染实施控制,包括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方法以及经济手段,如污染税和排污权交易。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式规制较弱甚至缺失,因此,公众通过谈判或游说的非正式规制更为明显(Pargal and Wheeler,1996)。

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被解释变量E表示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本文使用空气污染物中三种不同污染物的排放强度(s02、烟尘和粉尘)对方程进行估计。变量ai和di分别表示产业和年份的特定效应。本文使用19个制造业和7年(1999―2005)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所有的货币单位都以1990年为基期进行折算以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19个制造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加工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和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

的复制、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本文的污染排放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广东省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环保局提供的环境统计数据。其他变量的数据均来自相关年份的《广东省工业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统计年鉴》。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工业内部的不同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差别很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的变动幅度分别为7861.67:1(烟尘排放强度)一60 921.00:1(粉尘排放强度)。这就意味着,即使是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动很小,产业平均污染密度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本文以广东省制造业为例,集中研究产业特征、环境规制和污染排放强度的相互关系。

2.1对需求变量的说明

如上所述,广东的大气污染严重,因此本文侧重于对大气污染产业特征的研究。Nit表示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包括煤、焦炭、原油、柴油、煤油、汽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耗。物质资本密度PCI以单个工人创造的附加值的非工资部分衡量,即,(产业附加值一工资)/就业人数。人力资本密度HCI以单个工人创造的附加值中支付给熟练工人工资的比重衡量,即工资/产业附加值一非熟练工人工资×就业人数。规模变量SIZEit以单个企业的附加值衡量,即某一产业的附加值/该产业的企业数目。现代生产工艺CAPit是产业的资本支出占附加值的比重,本文以《广东省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建设和投资总规模”衡量资本支出。产业的资本建设投资越大,产业的机械设备就会越新,因此该数据是衡量产业采用新工艺的较好指标。RDit以《广东省统计年鉴》的新增固定资产衡量。

2.2对供给变量的说明

方程中的REG是一组反映正式和非正式规制的向量。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国家没有制定标准的项目有权限自行设定地方标准。因此,当地方政府实施这些环境标准时就会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由于环境规制具有地方性特征,因此需要分析正式规制和非正式规制的地方层面的影响因素。衡量正式规制的指标如下:第一,地区的污染投诉率。其含义是地区的污染投诉数量/该地区的产值。第二,地区的失业率。由于地方政府实施正式规制取决于当地的社会问题,因此使用失业率衡量地区的社会状况。失业率影响地方环境规制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一个地区的失业率越高,投入污染治理的资源就越少;第二,如果污染企业能提供就业机会,地区的公众会容忍这些企业的存在,这种效应在高失业率地区尤其明显。因此,高失业率会导致宽松的环境标准和吸引更多的污染企业。

衡量非正式规制的指标如下:第一,收入。相关研究表明,收入与规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Daspupta等,2001),收入越高的地区,对清洁环境的需求越强。富裕地区对污染影响的关注程度高于贫困地区。同时,一个地区的就业机会越多,向政府进行游说以反对污染企业的集体行动的力量越大。本文使用失业率衡量地区收入。

第二,人口密度。一方面,地区的人口密度越高,意味着受污染影响的人口越多,因此反对这些污染企业的公众也越多。另一方面,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排污效应与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相比,不易引起公众的注意。因此,人口密度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不确定。

第三,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包括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年轻人口比重高的地区更为关注污染问题,对污染企业进行游说的可能性也越大。本文以15岁以下人口衡量年龄结构这一变量。另外,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对环境污染的后果意识就不强。而且,这些地区可能对现有的正式规制渠道的使用也非常有限。因此,污染企业倾向于布局在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本文以地区获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衡量受教育程度。

由于本文的污染数据和产业特征数据要求产业层面而非地区层面的数据,而上述衡量规制指标的变量都是地区层面的数据,因此,需要把地区层面的规制数据相对应转化为产业层面的数据。下面以污染投诉这一变量为例说明如何进行转换。

其中,下标i、r和t分别表示产业、地区和年份,s表示地区r的产业i的产出占全国该产业的比重,PROSit表示地区r的污染投诉占该地区总产出的比重。因此,某一产业占该地区的产出比重越高、污染投诉率越大,PECoprns的值越大。其它变量如地区失业率(REG)、人口密度(REGm)、人口年龄结构(REGagepop)和教育水平(REC-edu)的计算方法相同。这些变量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数据计算而得。

3 计量结果

表1是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方程的估计结果。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豪斯曼检验(HausmanTest),结果显示,对SO2而言,Hausman检验的概率值为0,000,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即解释变量与误差项存在一定的关系,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优。对于烟尘和粉尘而言,Hausman检验的概率值分别为0.754和1.000,因此无法拒绝原假设,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更优。所以,对于SO2本文侧重于讨论固定效应模型,对于烟尘和粉尘侧重于讨论随机效应模型。

3.1污染需求变量的估计结果

表2显示,三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能源密度与污染排放强度呈正相关且统计上显著。另外,烟尘和粉尘的排放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中,物质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密度与烟尘和粉尘的污染排放强度呈正相关,这说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密度高的产业同时也是高污染密度产业。人力资本密度的符号在理论预期上是不确定的,但估计结果表明,高人力资本产业往往污染密度更大。这一结果与美国和英国的产业特征一致,这一观点在国内首次提出。

表2还显示,烟尘和粉尘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中,企业平均规模与烟尘和粉尘的排放强度呈负相关。但是,资本支出作为现代生产工艺替代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著。SO2和粉尘估计方程的结果中,R&D与SO2和粉尘的污染排放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3.2污染供给变量的估计结果

表2显示,SO2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中,人口密度与SO2的排放强度呈正相关,这说明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产业的污染排放量越大。这是由于人口密度高的地

区,污染企业不易发现,因此规制压力小,产业的污染密度高。另外,教育程度与SO2、烟尘和粉尘的排放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环境规制越严格,污染排放越小。人口密度与各污染排放物的关系不显著。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4.1结论

由于产业特征与污染排放之间的联系紧密,因此对于政府部门和企业而言,理解影响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产业特征至关重要。本文使用广东省19个制造业2000―2006年的数据对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强度与能源使用、物质资本密度和人力资本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污染排放强度与企业规模和R&D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污染排放强度与资本支出呈负相关,但统计上并不显著。

就环境规制变量而言,本文使用污染投诉率衡量正式规制,估计结果显示,该变量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且统计上显著。地区人口密度、失业率、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对污染排放强度有影响但不显著,这说明非正式规制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4.2政策建议

(1)根据能源使用密度与污染排放的关系,提出区别污染产品与清洁产品的污染税。本文的结果表明,如果规制指向能源使用,成效将会较为显著。尽管能源使用的下降将会减少污染密度,但根据能源的污染含量而征收不同的能源使用税对一些污染物(例如SO2)将起到明显的作用。因为产业不但具有减少能源使用的动机,而且还具有转向使用清洁能源的动机。例如,转向低硫排放的煤炭或者从煤炭转向天然气。

(2)根据物质资本密度与污染排放的关系,需要辅之以其他政策来抵消物质资本密度不断提高导致的污染排放上升。如果我国制造业的资本累积密度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物质资本密度和人力资本密度也随着不断提高。由于这两个产业特征变量会增加污染排放强度,这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需要接受和克服的难题。尽管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FDI的流入加快了资本的累积进程,这意味着资本密集型产业将逐步获得比较优势。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污染排放必呈上升态势。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大气污染;环境影响

当前我国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城市化进程的扩张,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化能够强化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可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来了住房困难、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大气污染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不仅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降低城市生活质量,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建设,所以我们应当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多的去关注大气污染,探寻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难免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气污染就是城市发展所必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大气污染不仅会影响到全球气候,还会对人体产生相应危害,许多呼吸系统疾病都是受到大气污染影响而导致的,长期生活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还能使人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此外,大气污染还对植物和建筑物等具有损害影响。当大气污染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植物萎蔫甚至死亡,且大气污染气体中的二氧化硫还能造成建筑物被腐蚀,影响到具体的使用和美观性。

二、城市化进程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其成因来自于多方面,首先就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能源,其产物促成了大气污染问题的产生。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工业化就成为了促进城市化的一股重要要推动力,对现代城市化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重工业方面仍然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要燃料,而煤炭的燃烧过程造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数年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鉴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短时间内仍然不能予以彻底解决。

(二)城市布局的不合理

与此同时,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中还存在着城市内部功能区划分不合理的现象,这种功能区分布不科学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例如,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向,污染气体则将顺风飘向城区,对城区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城市化进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马路普遍存在道路倾斜等问题,也就是马路两侧的人行板道显著高于路面,且与路面处于垂直状态,呈现出凹字形。这种问题直接造成了马路上灰尘不能被吹走,灰尘越积越多,进而造成了扬尘天气。并且在许多城市人们都存在大量的地面,建筑工地以及砂石料厂造成的扬尘不加以重视,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

(三)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所带来的影响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私家车数量在短短数年家得到了数倍的增长,在满足人们舒适出行的同时却也为城市的大气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也相应上升,成为了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另一方面,在北方的许多城市都大量采用生活炉灶和采暖设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区的大气污染。这是由于此类器具大多采用煤炭等能源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灰尘、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等气体。尤其是在冬季供暖季节,将会消耗掉大量煤炭,使空气污染问题得到进一步加剧。

三、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整治措施

(一)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

针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在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之后,应当立足分析的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手段和措施。首先,我们应当从大气污染的源头入手,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能源的使用上一直以煤炭为主,煤炭的大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前的大气污染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的能源选择上我们应当更多的利用天然气以及其他二次能源,诸如煤气、液化石油气以及电能等能源。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太阳能以及风能等新型能源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机会,所以说未来的城市化发展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能源的选用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城市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煤炭占主导的能源结构。为了缓解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现象,我们可以提倡生产和使用洗选煤,进而减少由于煤炭燃烧所带来的烟尘和二氧化硫。

(二)促进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促进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然城市中的部分大气污染源来自于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但是更多的却都来自工业等诸多行业的生产活动。为此,城市产业结构应当从过去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发展模式转向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直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利用,进而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和形成,同时为了避免不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就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度,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带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对城市功能区予以合理布置

此外,我们还应当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通过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对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尽量保证主城区的舒适程度,保留洁净工业用地,尽量加快对污染工业的转换速度。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尽量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减少三类工业用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确定城市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城市内部应当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将商业区与文教区等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分布,在降低大气污染的同时保证功能区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最后,针对于当前汽车数量不断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应当进行有效的控制。政府要在尽量不缩减私家车数量的基础上来缓解由于交通拥堵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于经济杠杆原理,限制私人交通工具在城市中心的通行,提升中心城区的停车价格,加收“交通拥堵费”等手段来减少城市中心区域车辆的通行数量。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鼓励城市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降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此外,政府自身也应当积极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交通出行条件,不能因为治理大气污染而影响到人们原有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现实情况而言,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国的未来发展水平,为此我们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针对于严重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应当从各影响因素入手,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为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支持,坚持做到预防为主,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海飞.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J]. 河南科技,2014,05:182-183.

[2]杜静. 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技术方法与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第6篇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污染;检测;防治方法

Abstract: as peopl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people on indoor air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this paper in indoor air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harm, inspec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are described.

Keywords: indoor air quality; Pollution; Detection; Control method

中图分类号: X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及工作环境的优化,人们有70%以上的时间留在家中、办公室或处身其它室内环境。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是保障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不合格的室内空气可导致身体不适,健康欠佳 ( 例如头痛、眼睛痕痒、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疲劳或呕吐等 ),而在工作中,更会引致高缺勤率及低生产效率。近年来家装业发展迅速,不规范的家装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而目前建材市场的混乱,造成非环保、低劣质的家装材料进入家居,有害气体的污染十分突出。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有害物质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甲醛,氨,苯、TVOC和氡等。本文就以上几种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检测以及防治措施作简单的论述。

1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

1.1甲醛

用作室内装饰装修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木芯板等人造材料,在生产制作中,需要甲醛作粘合剂,粘合剂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另外甲醛还具防虫防腐功能而被广泛运用,各种板材残留的甲醛会逐渐向环境释放。其次地板家具的油漆、壁纸、涂料的稀释剂等,一旦用于装修暴露在室内就会释放甲醛。

1.2氨

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混凝土防冻剂;另一种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使用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断增高。另外氨还来自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如家具涂装时作为添加剂和增白剂均使用氨水,氨水为建筑材料市场常用商品之一。

1.3苯

苯在室内装饰、装修所用的各种建材中大量普遍存在,装修使用的胶漆、涂料等,都是室内有机挥发组分包括苯污染的源头。室内装修以涂料用量比例较大。涂料主要成分多为树脂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施工使用时需用稀释剂调合。主要有辛那水、松香水及脂、酮、醚、醇类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等按一定比例与涂料配制使用,居室涂料后,挥发性强的稀释剂大气弥散空气中,是引起人中毒的主要祸首。

1.4 TVOC

TVOC又称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含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等。室内的TVOC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 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有量的主要因素。

1.5氡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分布极广的天然放射性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室内氡的污染来源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户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供水及用于暖通和厨房设备燃煤与天然气中释放的氡。

2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危害

2.1甲醛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白血病等。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等。

2.2氨

氨对接触组织有腐蚀刺激作用,可吸收组织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组织膜结构。溶解性极强,浓度过高时除腐蚀刺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反射引起心脏停博呼吸停止,氨通过肺部吸收,少部分可被CO2中和,剩下部分被血液吸收或随汗、尿呼吸排出。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气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发生水肿,呼吸窘迫综合症,当氨浓度为13mg/m3时,被接触人尿和血液中尿素和氨明显增高。

2.3苯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时,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现象,重者还会导致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2.4 TVOC

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TVOC还可使眼睛不适,感到赤热、干燥、沙眼、流泪,喉部不适,感到咽喉干燥,呼吸毛病,气喘、支气管哮喘等,同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2.5氡

接触高浓度的氡,人会出现血红细胞的变化,氡对脂肪的亲和力很高,若与神经系统结合损害更大。氡的危害具有潜伏期。氡被人体吸收后,其衰变的阿尔发粒子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拐伤,诱发肺癌。氡是除吸烟外引起肺癌的第二杀手。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3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检测

3.1甲醛和氨

甲醛和氨一般都是用分光光度法来进行检测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现场用一个内装5ml (氨为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抽取10L(氨为5L)空气,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大气压力。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存,于24h内分析。

(2)将所采回来的样品放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检测,测得相应的吸光度值,进而得出空气中甲醛和氨的含量。

3.2苯和TVOC

苯和TVOC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现场打开Tenax-TA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0.5L/min的速度抽取10L空气,精确计时。采样后,应将吸附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Tenax-TA管在采样前已老化。

(2)将采回来的样品放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出相应的谱图,根据谱图分析苯和TVOC的含量。

3.3氡

氡一般用连续测氡仪直接测出其在空气中的含量。

4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健康的生活,源于清新的空气,室内空气对身体的健康影响颇大,要想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必须从源头开始控制,第一,尽量选择环保建材;第二,装修不要太复杂,特别是儿童房尽量减少墙纸的使用和家具的摆放;第三,可以与装修同步进行装修污染治理,即对装修使用的石膏板、木工板或其他板材未上油漆前进行药剂治理,对于强化木地板,未安装前药剂治理一次,装修整体完工后再全面治理一次,这样就可以减少源头上的污染。

同时也可以用以下几个简单有效、实用经济的方法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4.1植物消除法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适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改善室内空气污染状态;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但植物本身吸附作用较为微软,一般作为辅助方式。

4.2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能够对室内有害气体起到吸附作用,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4.3加强通风法

一般家庭在春、夏、秋季,都应留通风口或经常开“小窗户”;冬季每天至少早、午、晚开窗10min左右。平时如使用化学用剂后,不可马上关窗,至少通风换气半个小时。讲究厨房里的空气卫生。每次烹饪完毕必开窗换气;在煎、炸食物时,更应加强通风。

第7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深化,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状况越来越关注,在信息交流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空气质量成了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的幸福与健康,本文重点介绍现阶段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产生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能让人们对所处的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原因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既有老问题又有新状况。

 

(一)城镇人口密集,绿地面积不足。绿地是城市呼吸的中枢,是“城市之肺”,绿地与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城市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地面积的相对不足,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易导致北方多风干燥地区的风沙扬尘现象。

 

(二)楼房过度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城镇化的进程直接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楼房林立,高楼大厦成为其显著特色,地面硬化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更加凸显,空气污染物扩散不及时,导致污染相对集中且持久。

 

(三)城市规划不合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新兴城市大多是在老城镇基础上扩建的,缺乏合理的规划方案,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特别是存在大企业的城市,依厂建城,企业存在不合理但又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例如部分城市电厂就在其城市包围中,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格局既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因为多方利益的牵连且政策的转变,企业重新选址不易,但是如果一旦出现污染事故,对城市环境空气影响较大。

 

(四)机动车数量增加,开车人群增多。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在攀增,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不可小觑,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甚至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且加之城市对车流量的检测存在落后性,道路规划及红绿灯的安设及时长设置存在滞后性,间接导致道路车辆废气排放的增加。

 

(五)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环保力度不强。部分城市借助发展政策的鼓励,大力发展经济,在环保执法上用力不足,有的为了财政的收入,对污染企业实行先落户再治理的方法,后续措施不够周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环保问题,不仅增加了后续环保治理成本,而且对城镇环境空气造成很大的影响。

 

(六)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监测受限。目前,我国对于企业排污有严格的排放标准,但现实中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抱着降低排污成本的想法,减少废气治理的投入,甚至只是在被监测时才启动治污设施,对环境空气的危害较大。环境监测部门对排污信息掌握不及时,不能及时取证,且环境空气污染有即时性,而检测方法落后,检测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对环境空气污染的监督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情况。

 

二、解决措施

 

导致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城市是一个很脆弱的生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会遭受很多问题的困扰,不妥善解决,不提前预知,就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一)提升环保意识,做好城市绿化工作。科学的进行城市绿化工作,不仅需要完善政府部门对公共用地的绿化工作,还要加强开发商对小区内的绿化措施,制定标准政策,落实好绿化率。

 

(二)合理规划城市 确保城市生态稳定。以城市生态稳定为前提,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扩大,若无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决胜千里的谋划,很难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污染型的企业勇敢的说不,对制约城市发展的各项污染事项保持高警觉和零容忍的姿态,才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信心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从而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城市在引导企业时,要充分考量环保因素,大力鼓励环境友好性企业的发展,对已存在的企业,要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在工艺燃料上下功夫,推进先进工艺的使用,鼓励利用清洁能源。提高治污工艺与水平,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将可能产生的污染处理到最大限度排放,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程度。

 

(四)合理规划道路,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根据车流量情况,合理规划道路及道路设施建设,合理解决拥堵问题,减少机动尾气排放量,鼓励使用清洁燃料,严格机动车的绿色环保检测,鼓励乘坐公共交通设施。

 

(五)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测力度。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讲解及相关事例的警示作用,企业要清醒认识自己在环保中担任的职责与义务,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环保意识,争取降低污染总量;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通过软、硬件两手抓的强力措施,大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三、结语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新情况还会出现,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任重而道远,只有认清污染现状,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通盘考虑、与时俱进,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参与,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第8篇

10月9号,美国主要的电力企业美国电力公司与司法部门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接受46亿美元的巨额罚金,从而了结对其长达8年的环境污染联邦诉讼。这则消息有三个关键词,电力巨头,环境污染和46亿美元。由此,让人萌生了三点疑问,其一,电力巨头一向牛气烘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垄断性行业,美国司法部门怎敢太岁头上动土?其二,美国为何屡现天价罚单?早在198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就曾因污染环境被处罚35亿美元。其三,电力企业因污染环境被天价处罚,且无转圜可能,美国对待环境污染行为为何如此仇恨?

说到天价罚单,不能不提最近的两起。一是,英国航空公司和大韩航空,因串通竞争对手,抬高机票价格,被美国法院开出了3亿美元巨额罚款。二是,微软难逃欧盟反垄断法“魔掌”,日前,欧盟初审法院作出裁决,维持了欧盟委员会对微软公司作出的近5亿欧元的罚款。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这些国家对垄断行为敢于斩立决?

把眼光放到国内,同是处罚环境污染,我国与美国的处罚差别可谓大矣。颁布于1989年的我国现行《环保法》其中规定,企业违法排污,环保部门最多罚款是10万元,并且,每月只能罚款1次,这样一来,即便每月都罚,一年也不过120万元。

处罚力度如此之小,手段如此之软,因此某些污染企业便底气十足:宁可罚款,也不治污!如此境况,不能不令人忧心,正如环保人士、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认为,在我国,普遍存在环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现行的环保法律对污染者惩罚太轻,治理污染的投入比行政罚款高数倍甚至几十倍。诚然,如果违法者不畏惧法律的威力,守法者享受不到守法的尊严,谁还会守法?

法律界有句名言:“法律不得使违法者通过违法行为而获利。”法律精神的要义在于,让违法者慑于违法成本而不敢违法,而不是客观上因违法成本偏低去挑战法律。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