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5 14:44: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浅谈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56-02
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的幼儿具有年龄较小并且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活泼好动的幼儿接触新生事物的欲望往往会另其无法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幼儿园中,能够使幼儿产生非正常死亡的因素很多,例如溺水、触电等,而其中大多数的悲剧是可以通过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途径来避免的,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注重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这种重要性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时展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要求。
1.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幼儿一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达到三岁左右,幼儿就具有了较强的独立行走能力,此时的幼儿希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能够对其他新鲜事物进行独立探寻,但是在这种探寻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是幼儿能够快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证。
2.时展决定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当前社会的经济与科技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无论是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都让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且安全意识欠缺的幼儿成为了弱势群体,所以幼儿在面对各种危险时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决定了幼儿园应当重视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3.幼儿对于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性决定了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化,幼儿园中的幼儿一般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不仅被父母寄托了希望,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所以幼儿对于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幼儿处在家庭溺爱之中,无论是自理能力还是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都较差,一旦面临危险,幼儿往往会束手无措,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进而让幼儿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成为了家庭美满以及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幼儿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
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在传统的安全意识教育中,由于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较小并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一般都避免让幼儿参加,如在用剪刀进行剪纸时,教师都尽量减少幼儿接触剪刀的机会,并在儿童接触剪刀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控,而这种行为不仅不能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反而导致了儿童不能够熟练的使用剪刀并且不能够熟练的进行剪纸操作。而从推动幼儿成长视角来看,当前的幼儿安全意识培养应该为幼儿积极的创造学习机会、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并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剥夺幼儿进行实践和磨砺自身的机会,从而让幼儿能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安全意识教育理念方面,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并不能够对幼儿进行随时随地的保护,而真正能够做到时刻保护幼儿的只有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不能依靠开展安全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幼儿活动的干涉,而应当强调对幼儿的引导,并致力为幼儿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来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安全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由于多媒体具有具体、直观、生动的特点,所以运用多媒体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幼儿对安全意识进行感知并能够较好地调动幼儿的吸引力。与其他媒介相比,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方面,多媒体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在凭借新奇感与新鲜感等特点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基础上容易让幼儿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幻灯、录像以及动画等工具来开展教学,从而让幼儿对事情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做出全面了解。如可以将“天线宝宝”的动画运用到课件中,引导幼儿了解在户外运动中应当避免将手口袋,否则容易向“拉拉”一样摔倒并受伤。这种直观的表达能够让幼儿认识到存在于自身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了解避免安全隐患的方法。但是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首先要重视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效果,避免运用多媒体展现过多的教育内容。二是要让课件所具有的适应性得到强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图文并茂,还要以教育目标为核心,使课件外在形式能够在调动幼儿兴趣的同时引发幼儿思考。三是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同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通过激发和引导幼儿来实现幼儿安全意识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能够做到教学策略与教学课件的结合,同时要求教师认识到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作用,而安全教育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本身的创意才是多媒体教学的精髓。
3.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榜样。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并且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中,教师是幼儿频繁接触的人,同时也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为了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幼儿榜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中。对于幼儿而言,教师言行所具有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往往难以通过言语教育来改变。作为教师,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言传,同时要强调身教,还要用对幼儿所进行的教育来严格要求自己。如用湿的手插拔插座是十分危险的。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中,既然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湿的手插拔插座,那么教师就应该避免使用湿手来进行插座的插拔。显然,利用榜样作用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能够改善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氛围,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自身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对自身行为进行反省,避免自身错误的行为给幼儿带来误导。
4.实现同伴影响和个别指导的结合以及表扬和纠正的结合。同伴对幼儿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当同伴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时,幼儿会进行模仿,而当同伴在面临困难和危险时,幼儿也能够从同伴的行为中吸取教训或者总结经验。同时,在对幼儿安全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接受能力的差异,而对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有必要开展单独指导,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强化其自身的危险防范意识。另外,对于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有必要对教育方法进行区分。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幼儿而言,教师要进行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并引导幼儿将自身面对的安全问题过程的经验讲出来,从而让其他幼儿获得这方面的经验,来实现幼儿安全意识的提高。而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关注,当幼儿产生不安全行为时,应当及时纠正,并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反复强调,从而加深幼儿对安全行为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陈光美.体验式教育,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行为[J].贵州教育,2009,(23).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安全行为
中图分类号:U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安全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保障。由于变电站工作场所相对较偏僻,工作流动性大,加之员工外出工作时间相对较多,所以说,作好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思想工作融入变电站管理全过程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些变电站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变电站人员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谈心和家访,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从而以高昂的斗志、满腔工作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二、加强落实岗位责任制
变电站的管理人员要明确理解并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要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把防患事故的重点放在预先发现,判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上面,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同时,通过制定简明详尽的标准操作流程,构建合理的变电站管理赏罚制度,让制度管事,用制度和考核的双向标准来约束员工,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企业安全生产有保障。
三、切实提高变电站人员的整体素质
变电站人员属一线职工,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不能立竿见影,这样便造成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变电站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如果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就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只有变电站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安全事故才可以杜绝。
针对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特殊性,我们从变电站安全的源头抓起,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严格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抓好变电站安全教育和变电站运行技术业务培训,并保证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另外,我们还聘请大专院校知名教授传授专业知识,对于设备新技术应用的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变电站人员能及时掌握新设备性能,为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四、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变电站人员自律
首先,树立安全道德观。良好的安全道德观是安全意识的最高境界,也是安全教育的最高目标,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就是良好安全道德观的体现;其次,完善安全激励机制。变电站管理人员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行为,对变电站做出重要安全贡献的员工提供晋升和给与精神和物资的鼓励,把安全与绩效挂钩,与晋级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变电站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安全培训,可以使变电站人员的安全行为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要提高变电站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武同义,张洪波.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No.7 Total No.257. 2012(4)P28-29.
【2】黄海平.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J】. 广东科技2011.7.第14期 P223-224.
【3】孙志军,李福泉. 浅谈安全生产意识的建立【J】.宁夏机械 2009年第1期 P14-15.
【4】李树戈.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J】. 新疆电力技术 2011年第1期 总第108期 P80-81.
【5】任洪斌. 谈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NO.05 P243.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问题 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我市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建筑产品的质量需要通过市场活动进行检验,通过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房屋建筑数量逐年增加, 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加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提高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施工各个环节的工程质量,消除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它可以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进度与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如果施工监管没有构建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造成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极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此外,有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单纯追求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忽略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没有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导致有些建筑工程隐藏着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
1.2 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较低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大部分质量安全事故出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单薄。有些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但是并没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很多具体要求都无法贯彻落实。而且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没有专业的施工技巧,综合素质较低,没有质量安全意识,所以对工程施工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大降低了工程的质量。
1.3 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造成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一旦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就会大大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一方面影响了建筑本身的寿命和安全性能,另一发那个面也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各种安全事务。出现材料质量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故意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另一方面是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2 如何有效解决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
2.1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切实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开始施工之前,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目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绝不能随便改动,要让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约束作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需要强化责任管理意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巡查,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消除一些质量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
2.2 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由大量的施工人员完成,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缺乏技术理论和质量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要对这些施工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安全教育,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从施工源头遏制安全隐患。同时,要时刻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让质量安全深入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内心。
2.3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来采购施工材料,货比三家,以最少的价钱,购买质量最好的产品,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生产厂家,仔细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出厂证书等资料。其次,在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施工材料发生破损或者断裂。最后,施工材料到达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之后,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测,确保施工材料质量达标,并目及时将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清理出施工现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 结语
上文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表述就能够阐释清楚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需要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其中。面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应该从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甘志辉.浅谈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四川建材,2006(05).
[2]高志强.如何做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8).
变电运行部门在生产时经常会引起一些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可能会对变电值班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变电站值班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首先详细阐述了变电站值班员的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接下来分析了变电值班员的安全意识有哪些特点,最后深入探讨了怎么样才能提高变电值班员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
提高;变电;值班员;安全意识
在变电站生产过程中,有着很多控制着电力安全的设备,这些核心设备包括电抗器,隔离开关,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等。想要维护变电站的安全,让变电部门有一个平稳的发展环境,能够在节能高效的情况下运营和发展,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提高电气设备的工况性能。而工况性能的提高又要依靠变电站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监督设备性能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变电站中并没有恰当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主要产生的有对于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上很不到位,员工的技术水平较低,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造成大部分工人存在较差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安全没有较高的重视程度等很多问题。一般来说,变电人员的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而操作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低,是导致人为因素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变电站应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变电站值班员的安全意识,尽可能完善落实工作中的安全主体责任,从而减少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对于变电站值班员安全责任意识提高的必要性
在变电站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受旧思想的束缚而应该将自己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在生产时应遵循安全生产所规定的原则,这对于提高变电站值班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
二、变电站值班员安全责任意识的主要特性
从变电生产时员工的认识层次和深度的特性来分析,其安全生产意识主要包括三个特性,包括自觉性、主动性和概括性等三个方面。
三、对于变电站值班员安全责任意识提高的主要措施
上文仔细分析了变电站值班员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的必要性和其安全责任意识的主要特性。在电力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调动变电值班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变电值班员应被给予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一个安全生产的氛围,可以让变电值班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对于贯彻落实电力生产部门的安全生产力度也有很大的保障,变电站可以在安全运营的同时,大大提高其执行力度。
(一)健全并完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对于建立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能有大意马虎的情况发生,必须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生产管理标准和法律法规来实行。同时不能教条地按照所有的制度来实行,应根据变电站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发展能力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使变电站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提高最大的经济效益。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有很多其他的优势,包括能够很好的约束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和帮助企业领导作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更可以帮助变电站安全地进行生产工作。
(二)用经济手段提高变电值班员的安全意识
变电站可以有很多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例如运用包括心理引导、思想教育等手段,除这些之外,还有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提出的经济手段。这种经济手段实际上运用的就是一种经济杠杆原理,明确了安全生产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还要使变电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得以推动和完善,规范实施整个生产体系的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目标。目前变电站有很多都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比如“解决管理违章办法”“生产安全奖惩条例”等等。但是这些只是纸面上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实施制度并不能和其有效的执行力相提并论。所以变电技术监察和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按照指定的规章制度,履行好作为工作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的义务。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按照制度给予这些行为经济上的惩罚措施。通过这个最有力的经济杠杆提高变电值班员的安全生产的意识。
(三)定期给员工开展安全教育
对于所有的变电站来说,给员工定期开展科学合理的安全教育,对于生产的平稳运行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员工的心理工作和安全生产技能,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管理和基层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这对于推动整个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氛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可以安全平稳的运行生产工程,结合心理和安全上的教育,可以提高值班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员工的心理防护意识,最后为变电体系创造一个安全平稳的发展环境。
(四)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变电站值班员的安全意识与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加大执行力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要求员工,那么会提升员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增强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但如果放松对他们的监督和要求,那么他们就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很容易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做好设备的巡视检查
变电站值班人员每天所必须做的工作,就是设备的巡视检查。有时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巡检一次。在特殊的日子或者是极其恶劣的天气里,更好加强巡检工作。而设备的巡视不是走过场,必须认真细致。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汇报,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四、结论
变电站生产过程的一切基础而后前提就是员工的安全防护工作,如果脱离了安全生产环节,也很难保障能够提高变电站的生产效益。分析上文所得出的结论是,变电站值班操作人员是站在这个工作最前线的面对者,所以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变电站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周长久,张骞予.用汗水守护光明[J].供电企业管理,2009(6):73
[2]赵旭.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变电站值班员[J].内蒙古电业,2013(2):34-35
[3]许竹.关于变电站安全运行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2(4):139
关键词:转型期;非主流价值观;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35-02
一、转型期非主流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所谓社会转型期是指中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逐步淡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转向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市场机制在对资源的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经济基础的结构调整必定带来上层建筑的演进与变革。反映在文化层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在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同时,与之并存也包括各种新兴思潮和社会现象衍生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同样有社会认同群体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思想尚处于未成熟阶段的大中学生而言,居于亚文化位置的以自我体现为核心的非主流文化同主流文化具有同样的感染力。以非主流文化为认同基础的大学生非主流价值观取向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价值取向的多元性。非主流价值观体系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融合趋势。在日益多元化的个性选择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过去那种“舍个人为集体”的单一选择已难成共识。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顾全国家,又要个体并存的幸福感觉,成为很多大学生推崇的价值取向。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行为选择的多样化。在价值的选择上,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念和依恋,也有对新的价值尝试的激越和冲动;既有对价值超越的向往和喜悦,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迷茫和困惑。
2.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某些心理和生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易变之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在的热点所吸引,其兴趣热点游离带来很大的随意性。与传统道德灌输和主流价值观体系不同,非主流价值体系中的大中学生更宽容,认同“道德不确定性”的存在,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回归传统”、“全盘西化”、“实用理性”这些相互矛盾的价值取向可能在同一的大学生的行为中得以体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进取务实和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
3.价值核心的个人本位性。社会经济的迅速变革,极大地张扬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就整体而言,他们的价值取向正在由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主要表现在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自我设计、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面对日益加重的学习压力、不绝入耳的就业难等社会压力,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在社会的压迫中逐渐清晰起来,在与各种复杂问题交锋时,他们开始走向自立和个人本位。
二、“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影响
伴随体制转型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热点思潮的更迭,高校非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体系也在内容和形式上得以不断地发展,与主流文化在排斥中并存,共同影响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各高校的整体规模和学校在校生人数近几年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但由于高校的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以及消防基础设施未能同步发展,以至高校在消防安全环节十分薄弱。这其中,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存在很大的影响。
1.非主流价值观与消防安全意识观的价值核心存在明显的分歧。非主流价值观存在明显的个人主义,大部分的价值判断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要强调自己的个性。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一个人过分的凸显自我便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误解。也就是说用非主流价值观来判断自我时,一般会“强”化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有高于普通人的能力。因此,这种价值观便会淡化一个人的危机意识。只要在灾难还没到来,就不会有正常的危机感。而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就是指一个人应该在潜在的危险发生前就有充足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火灾发生时能用充足的、早已准备好的技能和方法来应对灾难和火灾发生后有良好的总结意识,而且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时能仔细、认真听取,并能在心中自我演练,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防火能力的意识观念。
2.“非主流”价值观与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传统培养方式的背离。“课堂教育”、“黑板报的宣传”、“消防安全小册子”等在过去,这些都被认为是最有效、最方便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途经。然而,在今天越来越张扬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里面,这些方法早已被大学生们视作大学校园一道最平淡无奇的“风景线”。在“非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中间不断地主流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视力”也随之不断地降低。似乎只有一些能发光发亮的东西才能触动他们的视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不是因为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是因为教学方法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3.非主流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导致对消防安全意识的选择性忽视。近年来,在大学里消防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例如: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的某宿舍楼发生火灾(四名女生从六楼高的宿舍阳台上纵身跃下身亡);兰州大学后门附近教工食堂发生火灾,烧毁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这是该校半年内发生的第5起火灾;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等等。数据显示,大约52%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4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究其原因,尽管多数大学生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以非主流价值观的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生活方式与消防安全二者冲突时,选择性的忽视了后者。
三、如何培养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如何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1.潜移默化地不断地去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信息交流不断频繁的今天。借助身边的一切媒介来宣传现代大学生所必须具有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广播、电视、电影、光盘、网络、黑板报、宣传画报、宣传手册、安全提示等来宣传消防法规、防火安全知识、逃生技能, 增强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这种地毯式的全方位施教,正好弥补了大学中宽松式教育的漏洞。而且这种宣传方式并没有过度的制度化,与非主流价值观主流化的今天相得益彰。
2.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方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的师生员工, 采取多样化、形象化的消防安全宣传方式。例如, 举办防火知识大赛、学生安全主题班会、消防安全知识问答试卷、消防知识及逃生自救讲座, 甚至可以以消防安全意识观为主题开展一些非主流的文娱活动。越是大胆创新的活动就越能在大学生面前展露光芒,这样灌输消防安全意识观的目的才能更容易的达到。面对逐渐被非主流价值观主流化的他们,一些共同的语言成为与现代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3.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生活管理上需要一定的制度化。宽松式管理有利有弊,其“利”就是给予大学生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大学生能专心于自己的知识文化研究。而其“弊”就体现在部分的大学生利用其宽松去有意或无意地放任自己。其放任不但能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也是他们一个“放任”的主要对象。违章使用热得快、电热杯、大功率电器, 在蚊帐内或床旁点蜡烛看书学习、吸烟等,这些现象屡禁不绝。这就是生活中的其中一种“放任”。对自己的安全进行“放任”。解决这种问题,根本上应从观念抓起。
4.增加消防安全活动,以充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现代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缺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那样的培养终将是失败的。所以,在培养观念的同时,学校应该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到模拟火场进行灭火演练,提高师生员工自救灭火的能力;组织师生员工进行火场逃生演练,提高其逃生能力;组织师生员工参观身边的火灾现场,分析火灾发生原因,了解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情况, 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火灾现场汲取有益的教训。
总之,现代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观的培养,即受制于现代大学教育、社会体系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的不同步,也同样受到非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主流化趋势的影响,只有理清现代大学教育急需改革以及改革的方向,辩证地对待非主流价值观的出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进一步地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文化、有素质、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兴利.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
[2]丘志虎.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3]徐宏.谈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的消防管理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2008,(19).
[4]陈丽琴.试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变迁趋势[J].知识经济,2008,(7).
[5]于洪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整合[J].新疆社科论坛,2008,(2).
[6]矫宇.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冲击与应对[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 坚持规范 开展活动 强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的观念、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以及理想的复合体,包括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需要,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重视安全就是讲政治、抓好安全就是讲管理、管好安全就是讲效益、落实安全就是讲稳定、实现安全就是讲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更多地利于企业安全文化发展和建设的良好途径,充分发挥出安全文化的价值。以下几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要坚持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能够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普及和建设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详细一点来讲,首先,要建立安全管理法规,促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让员工认识到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奖惩分明;其次,在管理上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对组、班组建立行之有效的鉴定、检查和整改的预改方案和体系,并且成立由专家组成的专业鉴定委员会,及时发展企业各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再者,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人员以及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等,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让员工深刻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深刻内涵,不断地落实自上而下的责任制度,强化每个人的安全责任意识。还有,对于在工作中避免和发现重大隐患的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制度上规定的奖励,从而在起到了榜样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防止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企业要预防安全事故,除了做好安全文化建设之外,还要从硬件设施方面入手,不断地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更新落后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创设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由于机器失控所造成的难以估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不仅是宣传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的凝聚力。具体来说,企业领导者要结合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及企业发展实际,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性活动、激励性活动,比如“安全生产我做主”、“创建平安企业”以及“百日安全无事故”等主题活动,以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等形式,调动员工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潜移默化中带动员工朝着更安全的工作轨道迈进。还有,要经常性的举办安全知识竞赛、事故安全展览、安全论文研讨、安全演讲等,在更大的程度上拓宽安全宣传的途径和方式,想员工渗透和灌输企业安全生产观,并且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和认同。与此同时,在员工日常的工作中,要注重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通过评选出符合安全生产的最佳班组、最佳员工等手段,并且各个部门与各岗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安全文化充斥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中去,促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尽善尽美。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领导者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在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的同时,鼓励员工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为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诸如更多新鲜的活力源泉,也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工作始终的,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僵化模式,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途径,促使宣传和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一,可以以班组、车间为单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情况的讨论,寻找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大环境;其二,根据企业生产现场标准化的要求,设置安全标语警句、安全标志提醒以及安全生产天数计时牌等,还要充分利用广播、安全宣传画、安全信号系统等媒介,让员工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谨慎、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其三,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中“安全色”规范,进行规范涂色,各个生产车间要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涂色,以色彩的感染力影响职工的情绪,在减少事故发生的同时也美化了工作环境。其四,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结合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状况,及时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并且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结束语: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安全文化发展和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其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迫在眉睫,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地利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促使安全文化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1.卓建守.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商品与质量.2011(20)
摘要:本文论述了交通安全意识及其特征,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其社会危害性;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安全意识淡薄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驾驶员;安全意识;行为;原因;措施
1 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及其特征
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现象的感受及其所采取的态度的总称,是一个泛义综合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心理状态,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1)
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安全准确而清醒的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驾驶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驾驶道德、操作技能,对道路交通法规的遵守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包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健康意识;事故严重、灾害频繁的风险意识;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超前意识;行为规范、技术优先的科学意识;时刻注意安全的警觉意识。反之,则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及弱化的表现。
根据其特点,交通安全意识分为初级、高级和超脱三层境界:(2)(1) 初级境界:它是以不发生交通事故为准则。人们主要关注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而致力于采取措施,抑制交通事故发生;(2)高级境界:就是在参与交通活动时,不仅注意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而且时刻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自觉维护交通秩序;(3)超脱境界:不但具有高级境界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而且能从社会角度考虑交通安全的全局性问题。它是自尊自爱意识、大众意识、遵章守法意识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
2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2.1 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表现
意识决定行为,交通安全意识影响和支配着驾驶行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必然引起交通违章行为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表现繁杂多样,超负荷运转,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无牌无证驾驶,遮挡、涂改号牌,闯红灯,转向不打转向灯,违章超车、会车,违章挤道、占道、抢道、逆向行驶,开车不系安全带、聊天、打手机等等;这些交通违章违规行为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交通部门对交通肇事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驾驶员超速行驶、违章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违章超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章会车、逆向行驶和纵向间距不够9种交通违章行为是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是最主要 的,占23.13%,其次是疏忽大意,比例达21.86%,疲劳驾车的比例为13.11%,还有违章驾车、判断错误和违章停车所造成的事故也占有一定比例。
2.2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它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也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严重后果。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2009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本年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死亡人数高达67759人,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频繁多发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妨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是对家庭的伤害和破坏,甚至造成人亡家破;二是给社会造成很大负担。由于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福利部门增大了工作难度,加重了社会负担;三是引发社会治安案件。个别驾驶员因为违规违章受罚心怀怨恨,无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四是引发民间纠纷。发生交通事故后,因误认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不公而产生过激行为,有的会触犯法律,走向犯罪道路。(3) 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和重视。
3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形成原因
造成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二是内在的个人因素影响。
3.1 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3.1.1 交通违规违章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很多人见多不怪并产生“从众心理”。最近修订的交通安全管理法,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处罚,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也依法加大了查处力度,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一定遏制,但各种违规违章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时时发生,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违章违规现象的社会普遍性也使一些驾驶员错误地认为“法不责众”,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不考虑个人对交通安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骨牌效应”,对社会的交通安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违规违章行为“久治不愈”的结症所在。
3.1.2社会尚未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交通法规还未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习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交通安全问题还没有真正引起人们普遍的高度重视,交通法规的贯彻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某些驾驶员的心目中,交通安全只是一句口号,是职业的一种提示,是培训中的一句教导,是宣传中的一幅标语,是培训教材中的一个符号,除此之外并没有在具体行动中体现任何价值和意义。社会上不少人对各种违规违章行为也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听之任之,不纠正,不制止,有的甚至明知可预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会危及到人身的安全也无动于衷。诸如此类的近似于麻木的思想,助长了驾驶员交通违法的歪风习气。
3.2 驾驶员个人因素影响
3.2.1法制观念不强。有些驾驶员交通违法并非不知法,不懂法,而是法规意识淡薄,明知故犯。对遵守交通法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错误地认为“法规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不出事,就是好样的”,无视法规的严肃性。
3.2.2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观念缺失比一次交通违章更可怕。驾驶员职业道德出现偏差,就会改变行为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如:开“英雄车”、“斗气车”、“霸王车”,不觉愧疚,反感到某种英雄式的自我满足;在随便停车而引起交通堵塞时,不觉难堪,反行若无事地享受其“言行自由”;在弄虚作假逃避了交警检查处罚时,不羞愧改过,反因认为手段高明而自鸣得意。(4)
3.2.3社会责任感缺失。驾驶员职业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乎着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有的驾驶员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应有的珍惜和尊重,缺乏对国家、集体、家庭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有的责任心和高度负责精神,开起车来,把责任、安全、家人统统抛脑后,任所欲为,不计后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缺乏安全意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2.4 安全与利益关系不清。交通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意识淡漠就是对生命的淡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懂“皮之不存,毛何附焉”的道理,摆不正安全与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甘冒事故风险超载、超速;为蝇头小利不惜以个人或他人的生命财产作赌注,以违章作为实现价值的“捷径”,甚至有“要想富就不能将交通法规顾”的错误观念。
4.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方法及措施
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首先要加强驾驶员的法制和安全教育,组织驾驶员定期学习交通法规,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驾驶员的道德文明教育,使驾驶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遇事要遵章守纪,礼让三先,理解和尊重别人,保护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三是要加强驾驶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增强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让驾驶员明白自己所承担的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任和保障交通安全的社会责任。时刻把“安全第一”放在心上,坚决杜绝一切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四是加强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驾驶员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如发现驾驶员有影响行车安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及时疏导,消除不安全的心理隐患,保证驾驶员的身心健康;五是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管理出安全,管理降事故,要加大安全监控设备投入,完善安全监管措施,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的“死角”和“盲点”,预防和阻止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努力,长抓不懈,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交通安全,不单单是驾驶员一方面的问题,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和配合,需要人人从自我做起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需要安全交通,社会呼唤安全的驾驶员,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浩学. 交通心理学[M].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2;
[2]蔡果. 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新理念[J]. 人类功效学,2002,(2);
[3]钱贵强. 浅谈驾驶员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交通管理,1996,(5);
关键词:乡镇建筑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建议
一、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乡镇建筑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由于乡镇建筑企业的法人大多为个人,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欠缺,在施工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急于完成工程进度,而将安全问题搁置一边,从而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乡镇建筑企业的员工为农民工,缺乏专门的培训,自身素质也差,造成安全事故的高发(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工地伤亡事故中,农民工占70%)。同时乡镇建筑企业没有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设备陈旧、落后,缺乏对人和设备的安全保护,建筑施工现场违规操作严重等。
(二)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
由于安全管理的不足,使得乡镇建筑企业安全事故率保持较高水平。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控制的水平。
只有落实安全管理的措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第一”的管理方针,切实执行国家安全管理的规范,配合国家安全管理的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才能得到推行,才能真正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提高乡镇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赢得良好声誉,为企业在竞争中增加相应的筹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建筑企业安全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建筑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我国建筑业的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水平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我国乡镇建筑企业的基础更差,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工,素质较差,安全意识不足,在施工操作中随意性较强,导致安全事故屡禁不止。
(二)乡镇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乡镇建筑企业一般规模不大,由个人筹资组建,受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乡镇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竞争力较弱,大多数都是依靠工程转包或分包的手段赢得施工项目。
(三)乡镇建筑缺失必要的安全投入
安全技术与设施的投入,是保障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垫资、违规分包等现象严重,使得乡镇建筑企业缺乏资金投入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发放不足,或者安全防护用品质量较差,难以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
(四)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由于受工期和进度的限制,乡镇建筑企业对现场没有经过仔细的平整,导致施工现场高低起伏,排水不畅;材料与各种废料胡乱堆放,阻塞施工道路;施工现场没有封闭或封闭不严地,施工现场没有相应的灭火器材;兼做住宿的施工工地,缺乏诸如厕所等的配套设施;施工现场标牌悬挂不当,安全标志不明显等。施工现场诸多现象的存在,使现场管理混乱,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给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改进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
在任何管理中,人的因素都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乡镇建筑企业必须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使企业至上而下形成安全预防机制,做到安全无小事,切实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操作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脚手架、施工用电、电梯、塔吊等施工机具的操作规范。从细节抓起,认真对待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排除安全事故隐患。
(二)加强舆论引导的作用
政府应该利用舆论引导的优势,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不断强化乡镇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利用事故案例,使企业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充分重视安全管理,自觉加强安全管理。同时,基于乡镇建筑企业基础的薄弱,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自我防护能力,使农民工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三)建立安全经费保障机制
乡镇建筑企业通过预留安全经费或筹资等行为,确定必要的安全经费投入,使安全保护措施到位。建筑市场应该建立有效的安全经费保障机制,确定标的中安全经费的比例,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专款专用,保障乡镇建筑企业有相应的安全投入经费保障,以便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安全设施,配备质优的安全防护用品,从而减少事故隐患。
(四)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乡镇建筑企业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定施工现场的标准,诸如保障施工现场的平整,对施工现场继续封闭,严格禁止外来人随便进出工地,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住宿等。监理机构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督促乡镇建筑企业配备灭火器材,正确悬挂安全标识,促使其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国乡镇建筑企业由于实力较弱、基础差,资金严重不足等特点,造成乡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较差,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员工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乡镇建筑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为了使乡镇建筑企业增强竞争力,有必要根据乡镇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并推动乡镇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德均.浅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