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理学发展史

地理学发展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5 14:44: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理学发展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理学发展史

第1篇

松原市实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两年多的时间,已初见成效。至2009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8.5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增速达到23.7%,连续10个季度全省排名第一。产业比重调整到25.6%,提高了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虽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制约因素也很多,影响其发展的直接问题有4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比率不高,目前仅为32%,与全省53.2%的平均水平还差20多个百分点,与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城市、发达地区比,相差更远。同时产业比重低,比全省38.7%的平均水平还低10多个百分点,处在全省的末位,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是立体化、高标准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还没有形成,直接阻碍了区域经济大融合的步伐。三是主导产业的规模小,传统产业的亮点不多,现代服务业还没有起步,影响了产业集聚的进程。四是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还不够多,力度不大,支持和保障能力不足。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事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第三产业涉及的人最多,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最为广泛而密切。发展第三产业,就是从根本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事关松原市“双一五”目标的完成。在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全市经济发展总目标,既要靠一、二产业的发展,又要靠第三产业的扩张。三次产业中,三产的发展潜力最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事关松原市作为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中心城市的内涵是区域协调发展,外延是将周边城市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吸引过来,而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主要靠第三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事关地方财力的形成。松原市是以原油为主的税收结构,税收收入多数上缴省和中央财政,而真正为地方做贡献的是第三产业提供的地方财政税收。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破解以下几个难题:

(一)进一步谋划和落实区域中心城市的主体框架。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松原应形成中心城市、小城市、县级城镇和卫星镇4个层面相衔接的城镇体系,打造“一个中心、四个组团、多个城镇群集合的区域性现代化都市圈”,在空间结构上递次配备、逐级进档、立体推进。

一个中心,就是以市区为中心,形成“一市四区”的中心城市格局。如按照目前的城市规划,还应增加3个区。使中心城市成为吉林省西部地区重点增长极的核心区域、引领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在规划和建立新区的方式上,应参照外地做法,把城区规划和行政规划分开,也就是说,新划入的乡镇在区划版图上归原县(区)所属,行政归新设立的区管理,这样考虑既有利于操作,又有利于调解各方面矛盾,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四个组团,就是以扶余、前郭、乾安、长岭为主,着眼于“提速、进档”,抓紧向小城市过渡,同时要形成一县两城的发展格局,也就是说,每个县都要选择两个比较大的乡镇,着手县级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扶余重点考虑三岔河镇和蔡家沟镇;长岭重点考虑长岭镇和太平川镇;乾安重点考虑乾安镇和水字镇;宁江重点考虑下六家子码头或雅达虹工业集中区;前郭重点考虑乌兰图嘎镇。

多个城镇群,就是集中建设一批城市“卫星城镇”和“农村中心城镇”。在小城镇布局上,按照目前40个城镇空间分布,立足发挥现有的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源优势,综合考虑小城镇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人口规模、产业特点、发展潜力等因素,应将全市划分为4个经济区。以松原中心城市为中心的中部小城镇经济区;以扶余县城为中心的东部小城镇经济区;以乾安县城为中心的西部小城镇经济区;以长岭县城为中心的西南部小城镇经济区。通过一批卫星城镇的建设,带动全市小城镇发展,尽快实现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突破。

在推进中心城市布局的进程中,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保险等相关配套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人口扩张和要素集聚打好基础。

(二)全力构建大交通格局的主体框架。交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血脉。打通松原与周边公路、铁路、港口、空港4个方面的结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

公路,在全力推进五常至科右中旗,也就是301线尽快列入省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与现有的3条高速公路形成“两纵、两横”高速公路骨架的同时,全面提升公路的等级和标准。省与市、市与市、市与县之间的一级路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县到按县级规模建设的重点乡镇和工业集中区的二级路按一级路考虑;县到乡镇连接线按二级路标准建设;乡镇到村及行政村之间连接线起步按三级路标准规划设计。

铁路,新建“两横、两纵”。横向,重点推进松原至陶赖昭和长春至长岭至太平川铁路项目;纵向,全力建设哈大客专和长春至松原至白城增建二线工程(即长白复线),同时大力推进松原至长春的城际客车早日开通,并提早谋划松乾线(松原至乾安至水字90公里),形成松原区域内铁路环圈,与既有的京哈、通让、长白、齐双铁路相连,既能解决松原区域战略发展空间,又能形成吉林省西部连接东部乃至连接内蒙的能源大通道。

港口,扩建松原港。重点建设3个千吨泊位,建成百万吨港口。通航后,向西经嫩江可直达齐齐哈尔;向东经松花江下游可直达哈尔滨、佳木斯各港,经乌苏里江、黑龙江可直达俄罗斯哈伯罗夫斯克(伯力)等各大港口城市,松原港将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水运物流通道。

空港,建设松原机场,打通松原对外空中通道。机场建成后,可开通直飞北京、沈阳、大连等主要航线,开通海南三亚、上海、云南等经停重点航线。

公路、铁路、港口、空港建设全部完成后,松原可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交通大格局,成为吉林省西部交通枢纽。可以与周边半径260公里内(南至吉林省辽源市、东至黑龙江省尚志市、北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40个城市(2个省会、7个地级市、31个县)构建2小时经济圈,辐射人口可达到3100多万人。可以与周边半径160公里内(南至长春市、北至黑龙江省安达市、东至长春榆树市、西至白城洮南市)24个城市(2个省会、2个地级市、20个县)高密度城市群构建1小时生活圈,辐射人口1045万人。可以与周边半径80公里内(南至农安县、北至黑龙江省肇州县、东至弓棚子镇、西至乾安县)78个县镇(8个县、70个乡镇)构建半小时工作圈,辐射人口200多万人。如果考虑航空外延,通过空中走廊经停城市,松原与各大城市的连接将更为直接和紧密,与周边城市的服务合作可全面展开,为松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尽快形成产业集群的主体框架。形成产业集群的前题是基础产业布局,就是实行差异化空间发展策略,加快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有序发展的多中心服务体系,重点建设10个功能区,主要是以两大商圈等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依托,引导全市产业和项目向功能区内集聚,形成“两带、两园、两区、两圈、两城”的产业布局。“两带”就是依托沿江两岸建成两条明珠式标志带,打造百年松原;“两园”就是依托哈达山水库公园和江北森林公园建成宗教与满蒙风情于一体的观光区;“两区”就是依托江南和江北两个东部新区建成服务业先导区;“两圈”就是依托江南和江北两个商圈建成黄金商业中心;“两城”就是依托伯都讷古城和塔虎城建成历史文化旅游圣地。重点是发展主导行业,就是推进商贸、物流、房地产和旅游4个行业快速做大。现代商贸业,要全力打造松嫩平原腹地商贸中心。通过两大商圈、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特别是新建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引领,使松原成为1小时生活圈和半小时工作圈内创业、休闲、生活、贸易的魅力中心城市,成为风格独特的消费目的地。现代物流业,要加快构建“吉林省中西部综合物流中心城市”。依托松原市广阔的经济腹地、丰富的石油和玉米资源及较为完备的公、铁、水、管道运输网络体系优势,通过加入东北三省物流联盟,大力培育和建设油田配套、杂粮杂豆、生物化工、木材、化肥等各类大型物流园区,加强与周边地区各物流中心城市“无缝衔接”,构建连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各城市的物流转换中心。房地产业,要着力打造“住在松原”品牌。在城区规划上,应向周边郊区延伸,北至八家子,东至哈达山,西至农林,形成低、中、高3个层面的住宅区格局。以棚户区改造区域建设低档住宅区,以沿江两岸开发区域建设中档住宅区,以森林公园、哈达山水库、农林等风景周边区域建设高档别墅区。旅游业,要突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松原市旅游业没有整体发展起来,核心的问题是对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基础设施投入太少,配套功能极不完善。发展旅游业,应重点打造查干湖和沿江百里长廊,以及哈达山水利工程渠首到渠尾的几条精品路线,向外立体推介,用招商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尽快把松原打造成“辽金满蒙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旅游圣地”。

第2篇

近年来,淇县国土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投资2484万元、总规模3万亩西岗乡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把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生命。努力铸造优质精品工程

质量是工程的第一生命,淇县国土局自始至终牢固树立抓工程就是抓质量的指导方针,着重从材料质检、工序流程、样板示范三个方面入手,严把项目质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

(一)坚持材料质量全程监控

一是对材料供应商实地考察,优中选优。地埋管道、电缆、钢筋混凝土井管等所有大宗原材料采购使用,一律由项目监理会同业主及施工单位代表对备选供货单位实地考察。二是所有材料能否最终投入使用,必须以现场检验结果为准。原材料除附具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证等相关证明外,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随机抽样,现场检验,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一等材料作样品、二等三等甚至次品材料供使用”的弊端。三是所有材料以进货批次为单位,每批必检,合格一批、使用一批。淇县在项目实施中始终坚持材料进场一批、检验一批,决不因一批材料合格而代表批批合格,保证了工程质量源头控制的有效性。

(二)坚持施工流程环环相扣

我们特别强调施工过程和程序的质检工作,机井工程严格按照“放线定位、设备进场、成孔、材料进场、下管、填料、洗井”七大环节开展施工,混凝土道路严格按照“路床清理整平、三七灰土搅拌、三七灰土压实、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面层施工、薄膜洒水养护”等六大工序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了发现问题于萌芽状态,纠正问题于施工现场,保证了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截至目前,在淇县西岗乡土地整理项目中,完工的168眼井、168座泵房、17.8公里混凝土路、26.5公里水泥结构碎石路,经质量评定,全部符合国土资源部《验收规程》要求。

(三)坚持打造样板示范工程

我们知道,规模大、区域广、标段多、实施主体多元化,是整理工程的一大特点。淇县西岗项目总规模3万亩,涉及22个行政村、3万多农民,分别有8个标段承建工程。施工中,各个参建单位对同一工作理解不尽相同,极易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为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在集中培训,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了“典型引路、样板示范”,收效明显。

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严格进度控制,确保按期竣工

当前,土地整理项目普遍存在工程延期、建设滞后的状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淇县国土局从保障工程资金及时到位入手,建立健全了建设工期倒计时制,对建(施工单位)用(项目所在村)双方实行拖延工期双项淘汰问责制,形成了“团结协作搞建设,加压紧逼赶进度”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一)热情服务,拨款及时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血脉,项目款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为最大限度简化资金审拨手续,畅通资金拨付渠道,淇县国土局建立了资金拨付业主代表全程限期办结制。施工单位申请拨款,由业主驻工地代表全程。我们还专门印制了拨款时效督查表,符合要求的拨款事项,现场监理、业主代表、中心主任、财务负责人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主管局长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款审拨工作。所有拨款事项,在每月工程例会上逐宗汇报。

(二)双项淘汰,加压紧逼

项目实施滞后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施工单位,一个是项目所在村,特别是个别村、个别村民出于自身私利,阻挠施工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淇县国土局建立健全了“建”、“用”双方双项淘汰制。

(三)台账管理。工期倒计

在每个项目实施之初,均由县整理中心和工程监理以合同工期为总目标,按照建设工期倒计时要求,建立工程建设管理台账。通过管理台账,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具体落实到每个标段的每眼井、每条路、每座桥,何时开工、何时竣工都在管理台账上清晰标注。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民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一)强化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每个项目开工前,我局都组织各中标单位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测试,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补课,否则不得进场开工。其次,电力、钻井等重点岗位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第三,每个单项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都要由工程监理进行现场安全施工交底,将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宣讲到所有现场从业人员,使得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二)落实人身强险。防范不测事件

为增强施工企业抗御风险能力,淇县组织实施了整理工程“平安计划”,鼓励施工企业为其从业人员投保意外伤害险,要求施工现场电力、钻井、机械操作等特种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强制投保意外伤害险,否则不得进场作业。2007年至今,驻淇各施工企业已为现场从业人员累计投保120余人次,起到了预防不测、防患未然的作用,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救助线。

(三)保障群众利益。禁欠民工工资

在项目施工中,淇县国土局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在聘用当地农民工时,必须签订劳务合同。合同上明确付款方式,注明农民务工仅是按照中标单位的要求出人、出机械,在施工企业直接指导下,按施工单位要求的技术标准、工艺、工序去做具体工作,不对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申请某单项工程拨款之时,必须提供已付清农民工钱的有效证明,查证工钱已经兑付的,方予审批拨款事项。从根本上杜绝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发生,维护了群众权益,实现了社会和谐,保持了社会安全稳定。

四、严格廉政建设。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第3篇

一、必要性与紧迫性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城市有一定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地理学科教师与城市相比,差距就更大,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非常堪忧。据安徽省天长市对全市33所农村初中学校78名地理教师的调查,本科学历占6.4%,专科学历占79.5%,民办或临时教师占14.1%,其中本专科学历是地理专业的占47.4%;高级职称占5.1%,中级职称占25.6%,初级职称占35.9%,未评职称占19.2%;20~30岁占43.6%,30~45岁占33.4%,45~60岁占23%;地理教师90%以上兼带其它主科。笔者所在学校是西部一所农村中学,虽然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但地理教师队伍仍然非常薄弱。全校共有初高中地理教师12名,高中7名为专职,初中5名全部为兼职;其中地理专业(本专科)毕业只有5名,初中地理教师没有任何1名毕业于地理专业;目前高级职称只有1名,中级职称只有4名,初级职称占8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本科学历少、地理专业少、高中职称少、中青骨干少、专职教师少。

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农村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地理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这些目标上又显现出巨大优势,这就迫切需要使农村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提高其地理科学素养,以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农村中学学生主要是农村孩子,他们是农村的未来,其接受地理教育的状况一方面反映教育统筹城乡和科学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乃至“中国梦”的实现。上述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现状,无疑是不能胜任农村中学地理教育使命的。由此可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通过走专业发展之路,提升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艺术更是需要得到及时更新和提高。已实施三年的“国培计划”有专门针对农村初中地理骨干教师的培训安排,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设计。虽然有这样针对性的措施,但整个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亟待相关部门重视和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自身的努力。

二、强制性与自主性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强制性。一是《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这是从法律层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强制性要求,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而有任何特殊的对待。二是《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要保证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到符合规定标准的义务教育,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尤需努力,尤其需要通过专业发展以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努力工作以提高和保证地理教学质量。三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育相关活动提出要求,规定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是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地理课程的基础。地理课程标准没有区分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对初中阶段的内容要求和高中阶段必修模块内容要求的规定是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的。所以,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要以胜任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为基本要求,不能因为地处农村就有所降低。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强自主性。一是要给自己提出专业发展的要求,主动寻求发展。学生要做发展的主体,教师更要做发展的主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既是教师自身发展所需,也是给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所需。二是要根据自身职业生涯阶段,确立阶段性专业发展目标。显然,新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由于处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专业发展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应该有不同的专业发展任务和要求。新教师、青年教师主要应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多下功夫,中年教师应在教学艺术层次上追求提升,老教师宜在地理知识和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方面加强学习。当然,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也应在学历提高、论文论著、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学历、职称等方面达到应有水准,以更好地检验阶段性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智能,选准专业发展方向。在广博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与教学风格。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较大的优势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农村的区域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发展自身和开展教学,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当会受益匪浅。

三、思想性与专业性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要突出思想性。一是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敬业思想。当今世界,城市化仍是主流趋势。地理在中学各门课程中,是研究城市化最系统的学科,地理教师要以更专业的水平来看待城市化潮流,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未来新型农村公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清醒看到农村是当代中国教育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充分认识到投身农村教育的人生价值。地理教师还要以更专业的水平看到逆城市化趋势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大都市的普遍存在,看到未来发展“乡村生活城市化,城市生活乡村化”的趋势。要以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思想感染学生,帮助其树立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理想信念。二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地理教师主要工作看似是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授,但不能不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在课程性质里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思想性,所以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地理知识传授为载体,结合农村地域特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胸怀世界、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要突出专业性。一是热爱地理、献身地理的专业热情。中学阶段,地理是惟一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学习领域的课程,既具有社会科学的丰富与深刻,又具有自然科学的严密与简洁。地理学科的学习无论是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还是对学生的现实成长、终身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且其它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地理学科独特的区域性、综合性特点,地图、图表思维模式蕴含着审美情趣与学科魅力。目前地理学科初高中教学时段安排不连续,初中与高中理科均未纳入升学考试学科。所以,初中和高一、高二理科班学生普遍存在“厌地症”,高中文科班学生普遍存在“恐地症”。但深信随着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教考分离,让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权,有学习方式的自,这样的教育理想定会实现。二是学生主体、探究合作的专业理念。主要指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注重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来发展学生,经历过程来发展学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正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弱项与短板,找到薄弱之处,就要痛下决心改进和迎头赶上。一是地理学科未得到足够重视,还有更多自主发挥空间,可以更加灵活地实施教学。二是唯独地理学科,农村学校的可用资源往往不比城市学校少,反而更多。这是因为地理学科的内容除有关城市的以外,还包含很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村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泉、一山一岭、一村一户、一店一铺、一镇一场都是地理教学的资源,农村更有丰富的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俚语谚语,也都是地理教学的宝贵资源。另外,在乡土地理的教学中,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也是具有同等优势的,都是学习自己比较熟悉的区域。另外,农村师生偶尔还能进城,在电视、网络上也更多的是关于城市的信息,农村师生都可利用。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1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特殊意义

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学者们大致有教育过程观和心理过程观两种代表性观点。本文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视角下教学能力提升进行阐述,故对教学能力的概念和结构不做详细解释。师资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必然离不开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教学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成为制约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1.2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地区教师事业发展的关键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在资源匮乏的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能力的均衡发展,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1.3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呈现为一个逐步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3]教师由一名新手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也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高的内在需求。

2“互联网+”: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遇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技术与设备装备、内容与资源建设、大数据管理、综合评价改革、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4]近几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逐渐兴起,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抓住时代机遇,正真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深度整合。

2.1提供高效便捷的学习和信息平台“互联网+教育”

使优势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这也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平台,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观摩学习。慕课、微课盛行的今天,教师自身的学习再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进行观摩学习。二是MOOC平台开设了教师教育课程。民族地区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为自己充电,所以“互联网+”对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高效且便捷的平台。此外,互联网资源方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信息搜集,整合域外资源,弥补资源匮乏的劣势。

2.2提供客观全面的教学反馈,指导教师调整教学

学生的学习需要形成性评价,教师的教学亦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有可能达到胜任教学乃至擅长教学的状态。“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也就是教学反馈。一是以人为镜:将自己的教学过程与网络公开课平台上的优秀课堂进行比较,通过仔细分析自己与优秀课堂教师的差距,进而逐步改善。二是以数据为镜:传统课堂的教学如何真正知晓的只有学生,但在互联网上不同,它是开放的,任何人在学习后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且评论群体具有多样性。教师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评论产生的数据,并发现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将很好地帮助其教学,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的问题。

2.3准确掌握学生兴趣爱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

大数据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预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如公开课点击率以及学习者的评论就会发现哪些课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需求分析在高校课堂也是必须的。通过MOOC平台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和教学内容不失为做需求分析的一种便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学生浏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学生兴趣爱好。

3“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告诉我们提升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因历史原因、经济条件等相对较弱,其教师更应在这时代转型中抓住机遇,提升自己,实现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3.1改变职业态度,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言之教师劳动态度。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人将它当做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地耕耘着,收获着,进步着。但也有不少人仅仅将它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培养自身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而并单单将教师作为谋生的手段。

3.2合理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如何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资源共享,打破了以往优质教育资源垄断的现状,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不仅可以观摩学习,还可以通过在线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互联网+”提供了外在的环境和机会,能否利用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面对当前信息化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需要坚持“终身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传道受业解惑者”。

3.3转变教学模式,增强创新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教育的功能已由传承、教授转向满足学习者需要的服务。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集大成者,自然而然占据了教育的中心地位,但在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教育已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调整好心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服务者的姿态进行教学,打造互动、个性、灵活的课堂氛围,由教师向导师转变。

3.4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民族政策和理论法规

团结和发展是民族高校永恒不变的任务,所以,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保持对党的忠诚。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外,还应掌握和了解相关的民族政策和理论法规,对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民族发展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民族学的基本文化素养是成为民族地区好教师的前提。民族地区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不占优势,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经费投入逐年增多,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完善,网络资源愈加丰富,此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不再是物质条件的落后,而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学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学习理念,更新观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作者:王杰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教育科学 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

[2]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

第5篇

首先,要给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空间。提供这样的空间和机会的路径与方式是多样的,如,有组织有计划地走出去参观学习,定期聘请学者、专家来校讲学传经,组织读书活动,倡导教师不断进行学历提高,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承担教研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等,让教师走近大师,走近先进、走近经典,走近崇高,在积极、健康、和谐中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使其融入主流教育文化的洪流中,以思促学,以学促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其次,要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人的素质与才智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又都有自身的长处。学校管理者应该人尽其才,扬其长,避其短,让每个教师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与空间。让每个教师都能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平台应该建立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是主业中的公开课、研究课,以及教研沙龙中的主讲者,或者是科研讲座上的中心发言人;也可以是副业中的书法、歌咏、朗诵、演讲、球技等活动的参与者与竞技者。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的专业可以在互学互助中得到延伸,特长可以在相互欣赏与交流中得到提高。我们经常说,优秀学生是夸出来的,其实,优秀的教师也常常是在赞誉中获得信心,得到鼓励的。另外,教师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向学生展示个人魅力,有魅力的教师,总是比有威信的教师更受学生的爱戴与欢迎。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教师就能比翼齐飞。

二、探索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让教师感受职业的乐趣。教师职业可以满足个人的表现欲、支配欲、权威欲、成功欲,还能和学生交朋友,保持童心,教师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教师能把教书育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对待,那么他的精神境界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于是他将自觉地把有无穷无尽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

第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者要引领教师做好校本研修,即学校层面实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机统一的活动。其特点是以校为本,问题来源于实践,以问题为载体的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踏踏实实搞好校本教研活动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研究中工作。研究是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工作,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必须在研究中进行,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人格和教育的艺术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育是一项带有缺陷的艺术,怎样使我们的工作少有缺陷,这就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解决的问题。

在反思中成长。教师成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培养自己,即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人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只会使自己坚持已有的做法,不能改进;人若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便会使自己加速进步。教师若能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应该能主动想办法去克服它。

第三,把教师变成“学校人”。学校管理的最好方式是文化管理。管理者要用心经营学校文化,形成一种氛围,让每位教师融入其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文化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对全体师生的态度、思维及活动方式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教师是挚爱,这种爱越无私,越是深厚;教育是思想,这种思想越是现实,越是智慧;教育是信仰,信仰越坚定,越有力;教育是追求,追求越执著,越有成果。教师若能在关注自己成长的同时,能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那么这所学校就将大有希望了。

第四,努力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如果教师工作能自始至终充满活力,那他就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旺盛的精力、敢于创新的魄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反之,如果教师工作缺乏活力、缺乏主动性,那么整个学校工作就将死气沉沉,更谈不上发展了。

三、建立激励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

1.情感激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三分管理七分情”。因此,管理者要注重情感投入,尊重教师人格,倾听教师心声,关心教师疾苦,端平“一碗水”,与广大教师心心相印,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工作中要注意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信取人,最大限度地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积极工作,发挥他们的才能。

2.目标激励。做任何事,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方向。目标是人们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将大家所期待的未来愿景制定成近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远景目标。目标的制定要让教师参与,让教师认识到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价值。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朝着既定的目标次第前进、次第提高。

3.奖励激励。教师的追求不仅局限于物质,还有发展的需求、成就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等。因而,学校管理者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为每位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他们脱颖而出,出色地完成任务,管理者在教师学历提高、基本功达标、教研科研有成效时,要及时肯定、奖励,使教师充满活力,以更大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第6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地理科学 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74-03

当今国际教育界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这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过程中,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将愈来愈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1 高等学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所谓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使高校教师的工作符合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标准要求,成为专门职业,并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既是结果又是过程。作为结果,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全面提高;作为过程,教师专业化就是职前教育、岗位培训、在职训练等终生训练的一体化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1]。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地理科学类共划分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4个专业。地理科学类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地理教师的双专业性,即以相应地理专业的知识背景为基础,通过专门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地理科学类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综合的专业能力结构。

2 高等学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1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理念系统。现代教育观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现代教学观就是要明确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课程资源开发、生成、转化、建构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学生参与和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实质;现代教师观就是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激励者和研究者,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现代学生观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拥有无限创造性和潜能并期待点燃的火花。

2.2崇高的师德修养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一是爱国守法,二是敬业爱生,三是教书育人,四是严谨治学,五是服务社会,六是为人师表。该师德规范必将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成为高等学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合理的知识结构

2.3.1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就是教师所从事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是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础。高校地理教师要有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积累,体现在宽、深、新三位一体的完整结构。宽,是指在地理科学专业领域有着广阔的知识储备和学术视野,能洞悉地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更新,了解学科专业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深,不仅指教师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还指教师在地理科学领域的研究要有一定的水平和较高的学术造诣,成为地理界的专家学者;新,是指对国内外地理科学研究的最新学术进展非常了解,使自己的研究始终处在学科前沿,能引领学科的创新和发展[2]。

2.3.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就是从事地理教师职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二是国内外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知识,特别是国内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三是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科研课题的选择、行动研究的实施、成果的表达等。心理学知识也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普通心理学知识;二是学生认知与品德发展的条件、特点和规律;三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到的当代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心理学等。

这些条件性知识对于高等学校地理教师来说,是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教学工作的依据,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既有利于使本体性知识顺利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又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名高等学校地理教师如果掌握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必将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3]。

2.3.3科学文化知识

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高校地理教师还要博采众长,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领域的知识属于广闻博见,文理渗透,体现教师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宽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素质和修养的综合体现。高校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人生之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4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有关经验的整合,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处理和解决教育教学特定情境中具体问题的知识,也可称为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常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探索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所以,重视地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是地理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关键。

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作用,解决“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科学文化知识体现教师文化知识的广博性和深刻性,是解决“怎样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实践性知识建立在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基础之上,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高层的知识,是解决“怎样使课程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创设生命课堂”的问题。

2.4综合的专业能力结构

2.4.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高等学校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地理科学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能力主要由以下三种教学技能构成:

(1)普通教学能力。主要由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讲授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教学媒体运用和课件制作技能、学科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指导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构成。

(2)教学创新能力。即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两方面的能力。高校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承地理学基础知识,还要创造和发展新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地理科学领域有什么知识,还要使学生明白这种知识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怎么被人类利用的,对学生将来发展有什么影响,还可能怎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学内容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教师就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学校发现性教学模式和方法,具备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的能力。

(3)提出学术性问题的能力。学术性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特质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要具有对教材内容提出学术性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2.4.2科学研究能力

高等学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由科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比较缺乏的教师,去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是很难想象的。高等学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更新知识能力的专家型、智慧型、通才型教师;二是科学探究能力和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使自己成为探究型、创新型教师。地理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高校地理教师在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

2.4.3教育科研能力

当今中国正处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师必备的能力。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要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反思、研究和创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强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选题能力。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能抓住有发展前途和研究价值,有较强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是课题研究的实施能力。课题确定之后,如何进行研究,这就涉及到选择研究方法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环节。行动研究是首选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并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最终目标。行动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组方法。

三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能力。教育科研论文由于内容、结构和表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理论阐述式论文、研究报告式论文、模式构建式论文、经验总结式论文、案例式论文等。教师应掌握相关论文类型的表述方法,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能力。

四是合作研究能力。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群体攻关,优势互补。通过群体攻关合作研究,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科研能力,整体提高研究队伍的素质,而且还能发挥科研的群体效应。这种合作意识和合作研究能力将增强科研群体的聚合力,使群体成员形成浓厚的团结合作的科研氛围,每个成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很好地完成教育科研任务。高等学校教师不是专职的教育科研人员,可与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4]。

2.4.4学法指导能力

学法指导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教师来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学法指导的内容,一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方法指导;二是学习动力的培养;三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对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法指导能力,掌握学法指导的要领及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环节,确定学法指导的目标、措施和方法。

3 高等学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高等学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需要内外要素联动,形成合力,就教师自身而言,既要有外部条件的督促和保证,更要有教师自身的研修。

3.1自我实现途径

3.1.1转变观念,自我发展

高等学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转变教师发展观,与时俱进,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确立专业自我,成为“专业化”、“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地理教师。应将教师自身及所从事的地理专业以往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未来可能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理智地实现自我,科学地规划未来。

3.1.2自我研修,终身学习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变化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地理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坚持自主研修。无论是地理学科专业素养、教育心理学专业素养,还是科学文化素养及各种相关能力素养,都要静心研读。通过自我研修,深刻领会专家们的远见卓识、深邃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以起到拨云见日、提升智慧之效。

高校地理教师不仅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地理科学理论的研究者和创造者;不仅要进行科学研究,还要进行社会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持续不间断地终身学习,不仅学习地理学科知识,还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习社会、生活、实践和经验。

3.1.3勤于反思,总结提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于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已被广大学者和教师普遍认同。没有反思会使教师满足于狭隘的经验或陷入教学惰性不能自拔;没有反思,就没有对挫折失败的理智反省和对成功创造的欢乐体验。教学反思要借助于行动研究来实现,通过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不断探索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循环不息,定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1.4勇于实践,学以致用

高等学校地理教师只有把学得的地理知识、理论和方法用于教学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教学理论和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通过实践增长才干。教学实践过程就是教师尝试、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过程,这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会引起一些非议,这就要求教师不惧困难,激流勇进。地理科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5],在城市产业、运输、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均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学以致用就需要地理教师指导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3.1.5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合作交流就是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合作交流,实现共同发展。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由不同学科专业、具有相同发展特征的教师组成,也可由相同学科专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特征的教师组成[6]。河北师大所实行的“大类培养”为“生化地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组建提供了条件,在这个相互学习的团体中,不同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学术水平、能力结构、教学风格的教师,进行合作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和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将团体的智慧转化为个人的知识,从而促进教师个人和团体的专业发展。

3.2外在途径

3.2.1制定指标,科学评价

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现状,提炼问题,制定全面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以此评价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度和水平,并作为教师提职、晋升、评优的依据。这样就能客观评价教师,改变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促使高等学校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系统”的构建和在全校范围内的实施,是在科学评价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有效尝试。

3.2.2岗位培训,提升素质

国家、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要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要制定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激励政策,进行国家、省、校分层分级培训,不参加培训者不得上岗。对高校地理教师来说,培训的内容很多,除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四门教育理论课外,还应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地理教学方法论、地理课程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以及人文修养课程,培训主要采用专家讲座、教师研讨、自主研修等方式。

3.2.3院(系)本教研,突破瓶颈

院(系)本教研就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依托院(系)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总结,提升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学研究机制。开展院(系)本教研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院(系)本教研简便易行,通过教学研讨会、观摩课、学术报告会、教学咨询等各种形式,开展学科专业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将教学中的困惑、问题、成就展现出来,直接接受专家指导,通过专家引领突破教学瓶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质的飞跃。

3.2.4扩大交流,拓展视野

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参加国内外教学会议,如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委员会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会议。通过学习交流,使地理教师置身于更广阔的学术空间,拓展学术视野,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熟悉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趋势和特点,从而采取行动,取长补短,积极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3.2.5政策引导,机制创新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增加用于提高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的预算,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要强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贯彻落实,加强师德教育,激发教师重视教学、关爱学生和自我发展的自觉性;要不断制定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以及相关政策,成立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策支持,为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创造条件[7]。

参考文献:

[1]董毅,邬旭东.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25-328.

[2]王坤庆.浅谈大学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51-52.

[3]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46.

[4]赵大悌,赵小刚.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268-278.

[5]陆大道.我国地理学发展成就及当前若干值得重视的倾向[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1,(2):1-2.

[6]张景斌,蔡春.教师教育中的合作共同体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4-27.

第7篇

关键词:协调;金融协调;金融地理学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5-0051-06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整体优化状态,一种具有整体性、结构稳定性、功能优化性的稳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协调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要求。系统通过各组成部分的协同、整合,使其在运动演化中不断保持良性循环。

国外学者对协调(Coordination)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与技术层面。

宏观层面致力于探讨国际范畴财政、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如何克服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应对金融危机成为研究焦点,如Gautier P A(2009)对协调摩擦(C00rdination Friction)与金融危机关联的论述;Marshall D A.(2002)剖析如何通过改革建立起牢固可靠的全球宏观经济、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而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协调失败而引发的金融危机问题;Manz M.(2002)则重点研究由于缺乏准确信息而导致协调失败进而引发的金融传染(Fi-nancial Contagion)问题。

微观层面则主要着眼于某一具体组织或机构(Organization)内部的协调失败问题。如Brandts J与Cooper D.J.(2006)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组织内部协调失败的观测。微观协调通常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模拟现实世界,探寻内部机理。如Davis D等人(2009)对求过于供市场的信号、类型及暗中串谋的考察,即Cooperafion Without Coordination;De-vetag G,(2003)对临界量博弈(Cfitical Mass Games)过程中合作和信息的实验模拟。

技术层面则完全是从协调技术(coordinationtechnology)角度探讨如何确立和完善合作过程中高效率协调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合作(CooperativeWork)需要三个层面的支持:交流(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与协调(Coordination),后者依赖于前两者的充分实现。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较少对某一国家内部各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展开论述,缺乏空间维度的考察,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区域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因而中国学者针对该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孔祥毅(1998)最早提出了金融协调理论,新的理论和范式为进一步深入探析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昭示了新的研究路径。

然而,尽管后金融危机时代,诸多学者意识到金融系统的内外协调决定了金融的安全与效率,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但是很多学者未对金融协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或者不同学者界定的内涵外延存在交叉和冲突,导致金融协调的诸多层面尚未达成共识,其理论体系还比较杂乱。

此外,相关文献多致力于全国视角,对中观区域视角的研究还很不够。笔者将采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做一个全新的阐释,通过金融协调理论溯源、内涵、外延、分歧及共识探析,对金融协调理论进行梳理,框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的研究主体与内容,同时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理论溯源

一些学者认为,早期关于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理论没有明确的归纳总结,更多地隐含在金融发展理论中。如王原声(2004)指出,西方有关金融协调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麦金农(1991)的《经济市场化的秩序一一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等著作中。前者通过系统分析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金融发展进行了研究,后者通过分析一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状态提出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两者均主张在平衡中央财政的前提下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这实质上渗透着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于金融的内外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刘刚(2006)则明确指出,金融协调论的理论渊源就是金融发展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金融协调理论预示着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沈军与刘莎(2001)认为金融协调理论与可持续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较高阶段,与刘刚观点一致。

更多的学者所持的观点是金融发展理论只是协调理论渊源的一个分支,如王爱俭(2005)、祁敬宇(2002)等,将金融内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概括为系统论、制度学派、信息不对称、金融发展理论,加之中国古代哲学――协调性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不仅如此,笔者认为,金融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也蕴含了金融协调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科的发展,区域金融的分析方法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演化经济学、金融地理学、博弈论等多学科,学科间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为更深入地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的观点

依据系统论的思想,金融系统可以是一个广义的金融系统,即一个以金融系统为中心的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在内的综合系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一种针对系统内众多要素的综合协调、整体协调,同时也是一种动态长远的协调及优化的协调,其目的不仅仅是使各个要素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更重要的是要优化要素间的组合,使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关键所在,也是衡量系统协调度的重要指标。白钦先教授、孔祥毅教授的金融发展理论和思想中,已经带有越来越浓厚的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科学思想。

(二)制度学派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集中解决了四个研究领域的问题:交易费用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的作用。制度学派认为,协调的制度能够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反之,亦反之。金融制度的演化、变迁也遵循此规律。通常情况下,由于存在惯性,随着环境变化的制度进化比较缓慢。然而通过研究金融协调的实施机制与外在环境,可以对导致金融失调的关键性制度进行变革,从而带动补充性制度的演化,最终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银企网络的建立过程中,银行家与企业家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为了寻求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有效制度,促进企业之间与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金融的协调机制,通过融资过程中的学习交流与协调,构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稳固的链接和较高的相互适应性,完善金融功能和提高金融效率。

(四)金融发展理论

刘刚(2006)把近40年演变的金融发展理论,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1969年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论;

第二是1973年麦金农一肖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第三是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为代表提出的金融约束论);

第四是在世纪之交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包括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金融协调论的理论渊源是金融发展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

(五)金融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学

金融地理学不仅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而且强调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强调事物发展的大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用复杂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而自组织为复杂系统理论的核心和关键;演化经济学又是探讨复杂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规律的,因此金融地理学、自组织、演化经济学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金融地理学突出了非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作用,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情况复杂、彼此紧密相关的复杂巨系统。在这个复杂的巨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因此经济、社会和金融这三太子系统存在关联性和互动性。任何一个子系统各要素的动态过程,都会与同样处于动态过程中的相关要素存在动态关联性(崔满红,2002)。社会、经济、金融三者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交叉重叠,考虑金融问题必须结合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考察,并充分考察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的动态协调。

此外,金融地理学的“信息腹地论”考察了区域间金融资源流动和金融中心的变迁,而区际金融协调始终是协调发展研究的薄弱点,因而该理论拓展了讨论空间,提供了分析工具。

三、金融协调内涵、外延、分歧与共识

不同学者对金融协调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同,研究焦点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武巧珍(2004)重点分析货币制度与经济金融的协调,将其分为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两部分,其理论关注货币制度的变迁及其与经济金融的动态协调。窦尔翔、何炼成(2004)的研究则指出,金融协调一方面是金融自身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金融对经济的协调,从协调的对象上来看,前者是金融“本体因素”,后者是金融的“指向性因素”。王爱俭(2005)则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将金融协调稳定机制分为政府和中央银行间的协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及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其理论强调了机构协调层面。祁敬宇(2002)探讨了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将欧盟作为金融发展内外协调运行中的典型形态。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通过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协调,采取互相配合的、同金融发展有关的各种政策措施,达到既发展本国金融,又对世界金融产生整体良好态势的目的,其研究着眼于国际视角。王原声(2004)同样研究了基于国际视角的金融协调:金融发展内外协调的构成分为国际贸易协调、国际金融协调和国际投资协调等机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事实上,金融协调的内涵丰富多元,其研究范畴也很广阔,既包括“总量协调、结构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等”在内的宏观方面的问题,也包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资产结构、银企关系、收益与风险”等微观方面的问题(孔祥毅,2002)。尽管在研究层次和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很多学者对金融协调内涵的理解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互补性和报酬递增的现实条件下,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们的收益、成本、风险状态和运动规律,并研究由此决定的内部效应与溢出效应,揭示金融内部构成要素之间、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构造金融协调运行的政策调控体系,以促进金融与经济高效、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刘刚,2006)。

就金融协调的层次而言,学者倾向于采用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的划分方式,但是其意指却大相径庭。如祁敬宇(2002)与王原声(2004)是以国别为界划分内部与外部。郭金龙(2006)则认为金融内部协调应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协调。显然其分类标准是从金融系统本身出发。其与杨大鹏(2004)对金融体系协调层次的划分不谋而合,即至少包括对社会、经济以及内部协调三个层次。窦尔翔(2004)则采用“金融本体因素”和“金融指向性因素”分别代指金融系统内部和外部。前者是指金融作为一个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金融体制结构、金融总量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后者是指金融对经济发挥作用赖以借助的渠道、途径或中介目标:体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因素、实体资本等。邵国华(2006)将金融系统的外部协调分为四个方面: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金融系统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金融业与非金融企业的协调、金融系统与金融国际化的协调。内部协调则涵盖两个层面,内部协调Ⅰ与内部协调Ⅱ。前者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现有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与证券业,银行业与保险业,证券业与保险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等分系统的协调。后者专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子系统的内部协调。蔡则祥(2005)将协调机制细分为“内部协调、外部协调、内外协调、综合协调”:“内部协调”是指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融资形式、对外开放等结构之间及其构成之间协调配合。“外部协调”主要是指在中国金融结构中,外资机构的引入与中资机构的输出的有机协调。“内外协调”主要是指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遵循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综合协调”是指金融环境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及整体制度框架相协调。“四个协调”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支持。尹优平(2007)则对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从机构、监管、区际、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基础环节是区域内外金融各自协调发展,关键保障是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和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可见,金融协调的层次复杂多维,导致其研究内容的

模棱两可及相互交叉。大部分学者从金融系统自身而非区域角度出发考察问题,导致其空间维度研究的薄弱,无法针对具体区域提出操作性强的协调发展战略。

金融协调的内容也通常被划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然而不同学者对这三个层面的理解和界定亦有所不同。如孔祥毅(2002)认为金融、经济、社会之间构成了一个宏观的金融协调关系,而金融内部,如在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之间,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则构成金融内部的微观协调关系。王爱俭(2005)将总量协调、结构协调、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创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等归结为宏观方面,而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的协调被归类为微观方面。郭金龙(2006)则将区域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都纳入宏观范畴。杨大鹏(2004)专门研究了金融体系协调的中观层面,即有关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问题。主要观点是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趋势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它可以在产业组织的层面上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王威(2007)重点研究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问题,将其分为微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宏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个层次,微观协调是基础,中观协调是衔接,宏观协调是关键。微观金融资源指广义的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金融制度资源和金融工具资源构成了金融资源的中观层次。宏观金融资源体现的是金融资源各层次的整合效应,而不是某一具体“硬件”层次的功能。由上述分析可见,不同学者对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定位各不相同,微观协调和中观协调存在交叉和分类模糊的问题,因而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客观的划分标准,明确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现存文献大多从中国的整体来研究金融协调问题,较少涉及对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分析。尽管有部分学者意识到空间的重要性,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很难有效贯彻该理念。如蔡则祥(2005)明确指出了区域协调主要指金融结构在空间上的协调,但是其分析仍主要着眼于整个中国;其中观协调意指金融机构的协调,而非区域视角,没有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来考察协调。尹优平(2007)厘清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认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既意味着区域金融业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金融发展上的合理分工。只有通过对空间上客观分布的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配置,才能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然而其金融产业分析和监管层面协调仍然主要地着眼于全国视角。综上所述,对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不能仅停留于整体宏观层面,必须深入到中观层面才能得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研究结论。区域金融中观协调作为一项相对前沿和边缘性的研究工作,中国案例的研究将丰富国际学术界的相关讨论。

区域金融学者普遍持这样的观点,即协调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中追求其效率,是一种协调中的效率(杨大鹏,2004),即金融协调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协调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实现制度和系统环境的改善,实现系统的优化和系统效率的提高(尹优平,2007)。此外,学者们对金融协调的方式,亦基本达成共识,分为三个方面:市场机制协调、计划和行政制度协调以及网络协调。市场机制协调主要指经济运行行为主体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依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形成的一种协调发展;计划和行政制度协调作为市场机制协调的补充,这种协调主要依靠行政权威来进行;网络协调是指经济网络组织理论所强调的介于市场、企业或政府之间的中间力量的协调(王爱俭,2005;刘刚,2006)。尹优平(2007)对第二种协调方式存在异议:作为制度决定中的重要变量,政府往往在金融制度中发挥超强影响,但是其目前还远没建立起有效率金融制度所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精神;只有由市场主体自发形成的或虽由政府部门推动但必须得到广大参与者认可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正的发展。显然,其论述蕴含了金融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的自组织论点,即只有诱导式和限定边界式的他组织者才可以出现在自组织过程中。

四、研究构想与现实应用

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为金融提供了一个新经济地理学表述。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方面,金融地理学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视角,而且充分利用了地理学的先进分析工具。此时的金融不再是狭义的“小金融”,而是广义的“大金融”,即一个以金融系统为中心的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在内的综合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关键所在,也是衡量系统是否协调的重要参照指标。区域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区域可以是诸如欧盟、东盟的跨国界区域,狭义的区域则指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笔者将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定位于一国中观区域,而非国际协调视角。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协调问题,如以美国经济学家福兰克尔(J.A.Frenkel)为代表的“溢出效应”学说,以美国经济学家库柏(R.Cooper)为代表的结构性相互依存性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作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严重缺乏及国内外研究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忽视地理空间效应的倾向。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区域金融发展质和量的统一。

所谓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各区域自身的协调发展,既包括区域自身的微观金融协调,也涵盖了其金融、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二,各个区域之间的金融发展要协调,即长期被忽视的区际协调问题,孔祥毅(2006)提出的区域金融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以及郭金龙(2006)阐释的外延开放性,意指区际协调层面,遗憾的是,始终缺乏该层面的深层次分析;

第三,城乡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这个问题学者只是浅尝辄止。这同时也为金融地理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突破点。

按照金融地理学的研究逻辑,可以把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分为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逐次展开。金融地域运动起始于各经济地域的金融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因而空间差异的比较分析自然成为协调发展研究的出发点。金融产业是地域运动的物质载体,成为考察的关键内容之一。此外,由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金融资源在区域协调配置的效率与程度,即提高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与效率。因此可通过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反映区域金融各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金融地域理论认为,金融产业的中级成长阶段以集聚效应为主导效应,而在其高级成长阶段则以扩散效应为主导效应,它直接决定了金融地域运动的方向,造就了金融体系的空间运动格局。那么我国区域金融地域系统的发展是否遵循集中――分散规律,区

域金融成长是否符合“威廉姆森倒U形”曲线,其金融成长差异是否最终会自发趋于收敛(σ趋同、B趋同、俱乐部趋同等),金融系统的空间结构如何演变,金融中心如何定位,其演变规律和机理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构成空间过程的分析主体;空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区际之间的互动和耦合,通过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良性互动,带动其金融产业成长水平提升,最终实现金融地域系统的效率改进和协调发展。城乡金融地域系统长期以来在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外,这是由于按照传统理论,金融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是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的空间排列与组合,其严格遵循金融中心的“国际性”门槛,站在城市角度分析问题,没有认识到金融中心的层次性(如国际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等),其金融中心、金融支点和金融增长极也仅限于分析金融等别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这将导致研究过程中将乡村地区和城乡边缘区排斥在直接腹地和扩展腹地之外以及城乡金融网络的缺失。因此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金融协同、协调发展成为金融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区际只有高效金融合作,才能实现协调发展,实现系统优化。要重视区域金融发展的拓扑结构。所谓拓扑结构,它概括了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所发生的一切联系。金融体系是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的,当采用拆解金融体系的方法来审视区域金融体系效率的时候,关键的问题是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问题。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都可以视为独立的系统,只有充分利用相邻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实现同质区域以及异质区域的金融合作,才能达到模块的融合及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各区域在资金使用方面的时间差或空间差,通过各金融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信息,融通资金,发展区域金融市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实现整体金融系统效率的优化。长三角以推进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着力打造开放型金融、创新型金融、集约型金融与生态型金融,其金融合作区的构建已为其他区域提供了现实操作的成功范本。长期以来,中部六省金融行业的发展存在着内部发展不协调和外部金融分割的现状,并不能有效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可考虑通过信息生产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储蓄动员功能影响六省的区域经济增长。中部六省在机构、业务以及行业之间都存在着共生界面,其金融资源禀赋的互补性,为六省金融联动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六省特别是湖北、湖南、河南三省的金融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河南拥有全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的郑州期货交易所,期货业发展独具优势,而且银行业法人机构数量居中部首位;湖北金融业体系完备,金融综合实力较强;湖南证券业发达,券商实力在中部领先。由于金融特点不同,发展优势各异,如果能积极合作、相互渗透,中部地区将形成一个层次丰富的金融合作体系。

第8篇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是张店区委、区政府为打造教育名城,按照市委、市政府“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在淄博新区规划建设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初级中学。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1.硬件建设是基础

学校建成了集网络、内部电话、校园广播、校园监控为一体的千兆学校局域网,校园内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百兆光纤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稳定、良好、安全的网络环境。

学校在每间教室均安装了带白板功能的大屏幕液晶触摸电视、计算机、实物展台,还建设了高配置、功能先进的录播教室,并为每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

2.软件建设是桥梁

学校搭建了校园网站和校园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包含有信息管理、资源管理、选修课、校本研修、学生管理、网上报修等模块,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搭建了FTP服务器,并结合校园管理平台及教学资源库系统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的渠道。

3.师生应用是关键

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氛围的营造,积极构建信息化的人文环境。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网管员负责网络技术、各学科教师参与的信息化工作小组。教师观念的转变往往比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更为重要。因此,学校从多个渠道着手来转变教师的观念,如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各种软硬件使用的辅导培训;积极开展各种信息技能比赛,以赛带练,以练带用,提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校还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应用。学校以科研课题为抓手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参与的国家重点子课题“通过‘微格教室’打造有效课堂”、省重点课题“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和市教育创新项目“建设具有积极情态的高效学堂”都为教师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平台和动力。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学生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现有动漫、机器人、电脑作品制作、创意构建等社团,每天定时、定点展开活动。同时,学校尽己所能优化组合自身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为一体,为学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