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法治教育的内容

法治教育的内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6 14:44: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法治教育的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法治教育的内容

第1篇

一、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喜好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体育课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表现时机,因此,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可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把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德素养的目的,为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二、集体主义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床喽,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会轩昂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体育课程内容的弹性化

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学校体育改革中,普遍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发展个性,坚持体育课程内容、方法、教学组织等多样化、灵活化,为此,必须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由于各方面的不统一,在目标上搞一个标准、一种规格,在方法上采用一个模式、一种程序,在时间上要求“一刀切”“齐步走”,势必是行不通的,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有统一性又要有弹性。

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指通过学科教学及生活指导而想成的学习能力。当今,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保持和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又一途径。学校体育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表现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了首位。使学生能自主、自力、独立解决问题,在生活实践中利用所学技能进行体育活动,对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在课程发展目标上多下功夫

在课程发展目标上,突破以运动为主的就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最根本的目标,注重体育文化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结合锻炼、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强调培养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服务。

六、强调适应个性和和发展个性

各个国家都强调学生懂得合作和竞争的意义、友谊与比赛的联系,促进个性的形成,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通过运动表现自我,发展交际能力,促进对能力各异的人的理解,培养竞争意念的精神;强调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团结向上的学习精神。

七、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可根据需要简化

只要能达到发展身体各个部位的目标,不仅高度可由学生量力选择,练习的形式也可以因人而异,矮个子跳不上,可以爬上去跳下,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在空中可加一定的动作。因此,练习的形式不要一刀切,不必要全班同学做成一个样。

八、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

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非常有利。一般把体育可看作是基本点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柒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功能相反,可以互补。以体育可教学为基础,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九、体育课课堂教学是否贯彻身心全面发展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已有原来的单纯性逐渐向身心全面发展观转变。学校体育已成为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搭配,教学方法的安排是否满足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体育需求。真正达到竞技教材化、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方法趣味化、练习手段处方化的教学模式,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新体系。

第2篇

关键词:内容教学法;中职旅游;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30-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旅游也跟着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每年来华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旅游接待水平,所以旅游业呼唤高素质的精通旅游英语的专门人才。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旅游接待人才的主要单位,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以后的接待水平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对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有所帮助,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外事接待水平。我们选择了将内容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去。

二、意义与研究价值

1、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语言和内容并重

旅游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课有其专业性,以及很强的文化渗透性,但其作为一门英语课又不可避免的要满足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本课题将就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了解旅游知识给出相关研究以及建议。

(1)通过教学设计以及实验研究更好的提高旅游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

内容教学法正是要求教师对所教知识进行整合提高词汇、语法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复现率,通过主题模式将语言知识蕴含于所教学的内容中,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对旅游英语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帮助。

内容教学法需要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相关选择整理,以满足课堂教学主题,以及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并且重视知识的复现率,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以后的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教材选材以及项目编排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创新之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本课题从理论方面证明了内容教学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其次,结合具体的对象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并检验其效果。以此来证明根据内容教学法设计的课堂教师有助于学生提高旅游相关知识,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

2、教学应用性强

目前中职旅游英语中应用的教学法还比较单一,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验来发现基于内容教学法的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旅游英语教学提供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优势的教学法,进而更好地提高旅游英语课的教学效果。

3、多学科相融合

首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将教育学中的内容教学法应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到一定文化学以及民俗学的方面的知识。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本人运用了社会学中的调查问卷法以及统计学中的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证明内容教学法能有效的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并提高语言技能;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旅游英语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研究内容

1、对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识的影响

2、对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影响

3、对学生学习动机及兴趣的影响

六、研究思路、

(1)收集相关文献以及相关理论,根据中职旅游英语的特殊性以及内容教学法的特点,找到旅游英语与内容教学法的切合点;

(2)结合内容教学法并且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3)对比教学实验,选取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对比教学;

(4)通过调查问卷和测试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问卷数据及测试结果;

(5)对实验进行反思,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

内容教学法强调用语言去学而不是单纯的去学习语言,不论学生学什么专业内容教学法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内容以及提高语言能力。内容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a.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教学中要围绕主题,而不是语言形式;b.运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的选择要保证其真实性,所选材料一点要出自母语者所写或说的语料;c.学习新信息,学生应该根据目的语学习的新文化知识对新信息进行评估;d.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材料的选取以及分发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兴趣进行选择。

基于内容的教学法主张外语教学的双重任务,指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并重,教学中以语言内容为纲。内容教学法和旅游英语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如Krashen认为的在二语习得中,语言的习得要依靠“有意义、可理解的输入。而不是大量的有意识地实用语法规则或枯燥的练习”。他指出在较宽松的环境中获得“i+1”的输入语言学习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旅游英语的教学正是突出的要求输入这种真实的有实际意义的语言材料,在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旅游方面的知识并提高语言能力水平。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主,促进学生问的相互学习交流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作为内容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旅游英语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完成交际性训练,进而需要设计更多的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康春杰.CBI 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运用.赤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 李卫东.李 英.基于CBI理念的ESP教学实践效果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3篇

关键词:软件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2-0000-00

软件高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学中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才能创造出生机和活力。

软件高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其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到软件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为阶段式教学方式,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从开始的初识,逐步的产生兴趣,到最后的自主的职业训练。让学生在最终就业过程中,达到零适应。通过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阶段式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步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相应的项目开发经验。

1 目前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实践教学走两个极端,一方面是传统计算机专业的模拟的实验教学内容,加上硬件条件的限制,实践内容的枯燥无味,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很难积累到职场中需要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培训采用的完全案例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专业基础尚未建立,案例设置不合理等原因,也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有如下问题:

1) 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考虑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目前好多实践课程内容还是采用传统计算机专业的模拟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尚未建立,学生对软件和课程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工具才开始接触,如果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照着实验指导书操作一遍,或一味模仿教师操作实例,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很无聊,也不能举一反三, 不能有效地把知识点转化为自己在编程中所需的东西。有些学生在课程结束还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也不会。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熟练,具有了一定的开发经验,如果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流于形式,学生会感觉到索然无味,培养不了职业岗位技能。

2) 理论和实践环节脱钩。

学生在上课时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讲述的内容和操作在上课时都能够听懂,但得不到及时的训练。实践的安排和讲述内容的时间安排间隔过长导致知识的脱钩。

3) 实践教学组织和方法的单一化。

实践教学的组织,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实验方法,缺乏其他有效方法的结合,过于单一。

4) 不注重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项目实现,软件高职学习年限比较短、课时比较紧,所以,好多课程都没有安排进行课程设计或具体项目实训,导致学生在该门课程相关的综合能力较差。

5) 实践教学中忽略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软件高职教育的关键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好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忽略了素质教育,或者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导致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

2 高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针对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院组织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如下改革:

1)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制定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专业和职业了解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差异,结合这个特点,采取阶段式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步培养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低年级学生,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尚未建立,学生对软件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工具才开始接触,实验内容应以兴趣性、相对的简单为主,能够吸引学生,而教学方法应以较详尽的引导式教学为主。与低年级学生相反,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熟练,也具有一定的开发经验,这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应以职业岗位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有设计实现案例的成就感,通过职业岗位技能增加其学习兴趣,而教学方式以指导式教学为主。

根据软件高职培养目标,软件高职的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生产第一线,而不只是学习现成的技术知识。实践教学不可能以一种纯粹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或“学科中心课程”的形式出现,必须对它们进行一定的整合,而整合的模式又是多样的。如何有效的整合专业课程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来提高学生兴趣将成为高职课程探索的新的研究视点。

2)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专业课程在实验室上课,这样的话,老师讲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后,如果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做到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保证理论和实践的连续性,让学生及时得到实验内容的训练。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录像工具录制下来,方便学生课下参考。比如一款叫《屏幕录像专家》的软件,可以录制操作过程视频,以及同步的讲解过程和操作说明音频,以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参考,让讲课内容和实践结合更紧密。

3) 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举,提高实践效果。

在软件高职实践教学的教法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划分为随堂小竞赛、实验教学、阶段模拟实践、课程设计、课外实践和实际项目模拟训练几种形式。随堂小竞赛可以基于课堂讲述的基本知识点,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小题目,让学生随堂训练;阶段模拟实践可以对该阶段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一些功能相对完整的题目,让学生课堂模拟测试;课外实践可以根据课程特点,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实现;实际项目模拟训练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跟着老师的项目或者自己接的实际项目),体会真正的项目开发。

所有这些方法,都必须进行检查、评比、计分,否则很难落到实处。这样就必须充分发挥实验教师和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制定有效的检查、评比、计分措施,并坚决进行执行。同时,指导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实践环境施教、因生产单位的发展需要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另外还要积极采用合作式实践教学方法、竞争式实践教学方法、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

4)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综合项目训练来完成,最好能够反映生产实际和岗位要求,有条件的安排到对口的生产单位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没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暑假,集中1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综合的项目实训,让学生按软件工程的流程进行一两个完整的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在校内完成原来需要在企业试用期内才能完成的工作经验的积累。

另外,建议专业课程都设置课程设计,如果课时不允许,应安排相应的课外实践,或者课外项目实训,并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自设性的内容,让学生有针对的去解决一个生产实际问题,设计出总体方案,实施其全过程等。

5) 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全面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中必须注意加强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也不能忽视,全面素质教育主要通过素质体系中的显性实践环节和隐性实践环节来完成。素质教育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关键内容,是长期的、持久的、耐心的、灵活多样的教育过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各种实践性环节中都必须显现出来。比如:代码规范、文档书写、沟通表达等基本素质。

3 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形势下, 加强软件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软件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的思路,该方法在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06、07级学生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对软件高职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高职专业的实践教学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林.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浅见[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9(3):59-61.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制造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措施

1.课程的功能

现代制造技术这门课是面向高校机械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涵盖了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带给传统制造技术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及其应用现状,系统介绍了现代工程设计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相关内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内涵及应用,了解现代制造中的关键技术。

随着微电子、通信、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制造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应用与衍生,极大地拓展了制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制造业日益向着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制造模式。掌握最前沿的制造技术动态,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近年来的尖端成果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同时亦可看出,现代制造技术这门课程具有“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2.存在的问题

现代制造技术这门课程是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主体,以课堂讲授为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新”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改变,现代制造技术亦随之推陈出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编者的更新速度和出版问题),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步伐,这就有碍于充分实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2)教学方式有些“呆”

目前,教师仍然以“你听我讲”的方式传授知识。这种方式很难激起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学生往往持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工具应用得不够“立体”

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很“平面”,基本上是介绍原理和特点的文字,辅以一定数量的实物图像,没有较“立体”的感官冲击,加深知识印象的效果不够理想。

(4)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况不够理想

由于本课题主要以介绍现代制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主,很难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要进行相关技术的课后阅读。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课程教师分析认为,如何将相关的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传授给学生,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3.教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程教师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工作,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整合和优化,具体实施体系结构如下。

(1)研究现代制造技术课程的知识系统,促进教材内容与最新的网络信息之间的衔接与融合。

(2)分析课堂教学的现状和课堂讲授方式的局限性,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并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相关主题,引入“主题”模式的讨论环节。

(3)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制作生动而“立体”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出具有强视觉冲击力的学习环境。

(4)收集整理最新的课程相关信息资料,作为学生的课后阅读资料,并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5)增加实践环节,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参观特种加工实验室(包括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课程教师首先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教材内容与网络信息相结合,更新得到了现代制造技术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内容上增加了关于制造技术方面最新的发展动态;多媒体课件中尽量减少大段的文字阐述,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法讲授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注意力较集中,学习兴趣较浓厚。

教师以腾讯软件为工具,搭建了课后讨论与学习的交流平台。课后阅读的主题,学生在课后自行寻找主题相关的阅读内容,并根据阅读心得制作PPT,在规定时间内将PPT在交流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均可自由查阅平台上的PPT,并发表观点。这样提高了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深化理解了课堂内容,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掘学生较感兴趣的“主题”。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比较关注“汽车”、“手机”等主题,征求学生意见,确定课程讨论的主题,指定几名学生作为主题PPT的制作人员,在课堂上讲述。之后,教师与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互动。这种主题式讨论互动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鼓舞了学生制作PPT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在讲授先进制造工艺时,带领学生参观了学院的实验设备,看到了一些先进的数控设备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方法(例如电火花加工)等,这次参观实践深化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第5篇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法;学业评价;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82-04

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强大,离不开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保障。德国曾颁布过三部联邦职业教育法,即1969年《职业教育法》、1981年《职业教育促进法》和2005年《职业教育法》。1981年《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没有涉及到学业评价问题,1969年《职业教育法》(下文简称为旧法)中第三十四条到第四十三条和2005年的《职业教育法》(下文简称为新法)第三十七条至第五十条对学业评价进行了规定。比较新旧《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的内容,异同之处作如下讨论。

一、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中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内容的相同之处

新法在修订过程中沿袭了旧法中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部分内容。

(一)在评价方式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均规定,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方式为考试,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期考试是检验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阶段性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中期考试在学习一年半左右r进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结业考试在学习结束时进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1]。结业考试通过后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职业教育学业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给予两次补考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习者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学业失败,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二)在考试管理上,规范性与灵活性并重

一方面,为规范化管理职业教育考试,德国建立了相应的考试管理组织。职业教育考试由第三方――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并设立专门的考试委员会。新旧《职业教育法》都规定,考试委员会由雇主、雇员和职业学校教师三方代表组成。三方代表的数量严格按照比例分配,雇主和雇员代表的数量要占到委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雇员由工会和关心职业教育的雇员独立联合团体推荐,职业学校教师由主管机关与学校管理当局联合任命。主管机关以审核或联合任命的方式参与到委员任命的过程中,起到监督和帮助的作用。考试委员会选举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委员团体。出于重大合理原因,主管机关可对委员会委员予以辞退。在考试委员会执行考试表决方面,两部法案都规定,遵循多数决议原则,委员总数达到三分之二且至少3人同意,则可通过决议。当两方票数相同时,主席委员拥有决定权。通过《职业教育法》建立由行业协会主导,企业、工会、职业学校、独立联合团体辅助参与的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主管机构和实施机构,对学业评价进行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考试准入资格灵活化。为吸引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对拥有考试资格人员的条件做了明确规定:应试者需要完成培训或在考试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教育培训。要持有中期考试成绩或规定的书面教育证书,并且培训关系登记在册。除此之外,拥有与应考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或可证明其职业能力的人员,也可参与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考试。多样化的考试准入资格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允准参加考试人员的数量,可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内容的差异之处

新法针对本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企业对产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对旧法中学业评价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正,并增加了相关学业评价内容。

(一)强化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情境性

旧法规定,考试目的是“考查受试人是否具有必备的技能和必要的实用与理论知识,是否已学会职业学校内作为初级培训主要部分的学科”[2]。新法对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目的做了修改,即“通过结业考试要确定应考者是否已获得职业行动能力”[3]。新法所提出的“职业行动能力”反映了德国开始转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业评价模式,凸显了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情境性特点。职业行动能力是主体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个动态过程。对主体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评价,就需构建相应的工作任务情境,考查和评价受教育者完成工作任务的水平。可见,德国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是基于职业行动能力的学业评价,旨在考察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学业评价过程管理与依据的规范化

新法对学业评价的过程和评价依据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在中期考试评价过程方面,新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指出:“结业考试按时间上分开的两部分进行,则第一款不适用。”即“职业教育过程中按照职业教育条例应进行一次中期考试”不适用结业考试分为两部分进行的情况[3]。当结业考试作为一个整体部分进行的情况下,需要强调中期考试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当结业考试分作两部分进行时,则第一部分代替中期考试,起到检验教育效果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期考试的学业评价意义被减弱,甚至成为对结业考试第一部分的重复,理应取消。此项规定在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简化学业评价过程,取消冗余的学业评价考试,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在结业考试评价过程方面,为保证考试的完整性及考试结果的科学性,新法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如果结业考试在时间上分成两部分实施,则考试的第一部分不能单独补考。[3]”同时,新法强化了对学业评价过程的管理,第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要记录学生执行表现的本质部分,并详细说明与评价相关的事实。[3]”第四十二条第三款同样强调了这点:“委员要就学生表现的主要部分作出记录,并记录详细的评价事实。[3]”在评价时,评价者对评价过程作出记录,有利于对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评价。针对记录文本重新分析考试中受教育者的职业行动表现,是检测一次评价的准确性、鉴定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基础,从而增强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可信性。

在评价标准方面,新法规定考试以职业教育考试条例为标准,依照考试条例进行。新法对考试条例内容进行了规定,即除考试许可、考试安排、评价标准等规定外,还规定由主管机构跨地区或通过委员数量充足、比例合理的命题委员会制定或选定的考题,必须予以接受。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地区职业教育的沟通,提高了考试内容的科学性。

(三)健全学业评价多方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

在旧法所规定的行业协会主导,多方合作参与学业评价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新法对委员的任命、各方权责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新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如果在主管机构规定的限期内没有委员推荐或推荐的委员数量不够,则主管机构根据最佳判断原则任命必要的委员。[3]”以此确保考试委员会中各方委员数量充足,构成比例合理。此类规定立足现实问题、总结过往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推动了职业教育学业评价顺利开展。此外,新法对第三方参与评价时机、权责等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指出:“出于评判非口试考试表现的目的,考试委员会可以征求第三方专家的意见,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意见。[3]”

(四)学业评价的国际化

旧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封闭的“国内法” [4]。紧贴经济全球化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新法通过考试准入许可和证书颁发方面的规定,促进了教育国际化和职业资格互换。

新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应将国外教育以及国外其应考职业的从业时间算入职业教育与培训时间和相关职业从业时间。同时对国外的培训证书应予以承认。[3]”并在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对国家认可的职业教育途径做出了说明:第一,教学内容、标准和时长应与训练条例等值。第二,确保教学大纲和时间安排的系统性。第三,确保实践课程占有合理比例。这是德国对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职业教育的首次认可。与此同时,德国还在职业教育人才输出方面为受教育者保驾护航。新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如受教育者提出申请,应颁予受教育者职业资格证书,并连同其英译本证书和法译本证书一同颁发。[3]”此类规定为德国职业教育奠定了丰富的生源基础并打造了广阔的输出渠道。从职业教育的国际性方面建立了一个立体开放的德国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模式,打破了区域隔离的界限,是对欧盟职业资格一体化的积极应对,同时为推动德国及欧洲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欧洲职业资格框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提高劳动者自身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在此考试许可标准下,2011至2013年,成功完成资格考试的人数分别达到47.7万人、44.5万人、43.0万人,期间分别有22 395名、21 750名、21 717名外籍人士也完成了德国资格考试。

三、借鉴德国经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中的学业评价内容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法》正处于修订阶段,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制度化的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的学业评价内容。

(一)提高制度内容的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指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制度应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第一,通过学业评价促进职业资格认定与学历教育的融合。《职I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完成职业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经学校考试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或者职业教育等级证书。通过职业鉴定机构规定的操作技能的考核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仅对促进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双证”融通进行了相关说明,但缺乏如何促进“双证”融通的具体化规定,导致学校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在法律层面从职业教育学业考试许可角度明确“双证”融通的具体准入规则。第二,健全促进多方参与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合作机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没有对多方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做出具体规定。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在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时,应确定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在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中的地位,明确其责任和权利,明确学校外部参与评价人员的评价资质,以促进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管理规范化。

(二)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

首先,增强职业教育法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职业教育法》应对学业评价流程、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例如评价流程应包括考试部分以及每部分在时间跨度上、地点选择上的具体要求;评价主导部门责任、评价主体人员的资质要求;评价客体部分,应从资格、学历两个方面入手关照主体多样化学习需要;明确评价标准制定的责任主体、制定标准的依据;评价结果的处理办法以及结果失败之后的补救措施等。

其次,学业评价制度文本还要充分分析制度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明确说明针对教育评价中常见问题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例如,德国2005年《职业教育法》在考试决议方面规定遵循多数原则作出表决决定;在委员会委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根据最佳判断原则任命委员等。不仅规定了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规定了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再次,要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避免学业评价管理流于形式。我国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在语言表述方面多采用“鼓励”“应当”等词汇。如第三章第二十六条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职业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行业、企业之间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第三十三条指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这种引导性条款导致制度文本缺乏制约性规定,制度执行约束性、规范性不强。在修订《职业教育法》的过程中要避免此类表达,以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

(三)从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角度完善制度内容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国际化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欧洲现行的职业资格互认框架正是今后世界范围内通用职业资格的缩影。应通过共通的学业评价内容、标准和等级认定办法,促进职业资格互认和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对与国外教育合作方面而言,仅提出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对我国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我国《职业教育法》中的学业评价欲与国际接轨,应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积极开展对国外职业教育颁发的学历与资格证书的鉴别和认定,从制度角度承认其合法性。同时,发展跨区域、跨国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为通过项目考核的学习者颁发双方共同认可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使两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持有者的职业能力在就业与职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两国的共同肯定,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的职业教育与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1]徐涵.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反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05-312.

[2]杨金土,罗宏述.部分国家和地区职业技术教育法规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49.

第6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 专业开发 课程设置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均是按学科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关联性,专业教师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分析、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找出、确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再按专业计划与学期教学进程给出的学期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的讲授程序、布置练习和课外作业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授课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所需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教学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感到空泛、枯燥从而厌学。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也只能是记下一些有关概念、意义、原则之类的理论知识,在这种职业教育方式下,很难使学生形成真正有用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的学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特别是在生源质量下降、外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负面影响加剧的情况下,该教育方式对学生吸引力不足、教学中专业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学生厌学等缺陷凸显。教学活动实施艰难,许多老资格的教师也感叹:“这书真不知道该如何教了!”,究其原因,皆因未根据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而进行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

要改变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被动局面,必须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重点由分析教材转移到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岗位能力需求上来,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发打造社会所需专业和打造针对相关岗位所需技能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

社会需求的分析,应包括社会发展对专业需求的分析、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渠道的分析、社会对某专业人才供应总量及去向的分析。比如我所在的职业学校开办的传统的四大专业:机械制造、会计、建工施工、化学分析等,虽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确定,但能够在五、六十年内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乃是这些专业的确立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认真分析社会发展对专业的需求,职业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地设置专业及其相关教学内容。我所在的职业学校也曾经开发过一些新的专业,但皆因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结果只能是铩羽而归。如1980年化工专业科开办的“化学工程”专业,因未深入了解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虽然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学生不愁分配,但企业反馈无从安置这些毕业学生的工作,结果培养了两届学生后,在化工局的要求下学校只好停办该专业。2000年会计专业科开办的“经贸英语”专业以及以后建工专业科开办的“物业管理”专业,皆因为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需求的调研,或因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短命、或因未深入了解岗位对专业人才技能的要求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致使毕业学生的分配相当困难,结果只能是均以取消这些专业而告终。

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渠道,能够了解到竞争对手的市场范围及竞争能力的大小,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正确的职业教育经营战略。比如,了解到当地某些大型建筑集团、建筑企业与某建筑职业学校订有紧密协作协议,我校若开办建筑专业,就必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密切协作,与周边地区的建筑企业挂钩进行校企协作;若调查得知:当地大量企业的仪器仪表操作人才主要来自某仪表职业学校,而我校又不具备开办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其碰个头破血流不如主动放弃而转攻自己的强项专业;若要开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数控机床”专业,首先应明确我校培养的相关人才是“面向全国”还是“面向本地”,若仅是“面向本地”那么本地有多少企业有多少数控机床及其操作工人、现有数控机床操作工人技能水平如何、总量与构成的需求缺口有多大等方面信息一定要心中有数,否则,会极大地影响到该专业开办的成功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因此,只有通过认真、深入地进行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调查研究后开办的专业,才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顺利地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才有利于毕业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落到实处。

分析岗位能力需求,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同的岗位不仅仅是操作技能不同,不同的岗位还可能存在对职工身材、长相、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比如,“化学分析”与“会计”专业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细心”和“沉稳”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就要强过其他专业;“会计”专业除了要求掌握必需的记账、算账技能外,对“文字书写”质量有其特别的要求;“平面设计”专业却对学员的美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酒店与旅游服务”、“会展管理与服务”、“轻轨营运与管理”等专业对学员的长相与身材有其特殊的要求等等。

第7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价;困境;内容;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2—0039—05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提出要建立教育工作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然而,目前国内系统性地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督导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制度的具体问题,建立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价体系。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价的困境

(一)全国性的督导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在职业教育督导制度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督政层面,相对督学制度,督政制度的建立更加紧迫。有些省市在中央提出制定职业教育督导制度方案之前就已经开始对督政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如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并把督导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地方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挂钩。即便如此,从关注具体立项研究和制定相关条例,到具体实施考核,期间仍存在很长的时滞,导致督导评价的实施面临很多问题[1]。

关于督政,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给予的关注都还不够,虽然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督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但这毕竟还是少数省市,而且各个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差别很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省市面临的问题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在建立全国性督导评价体系的同时,加大督导评价指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职业教育督导评价面临操作难题

首先,职业教育具有专业特色,并且范围广泛,专业之间规律性不强。对于普通教育的评价,很容易找到共性和规律,而且培养模式也是以升学为主,比较容易把握。但是,职业教育是根据人才的需求分为若干大类,每个大类下又分专业,专业中又有专业方向。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专业以及专业方向的办学模式中,找到它们的共性并进行评价是比较难的。

其次,职业教育既有就业教育的职能,也有一定的升学教育职能。所以,不同类别教育或者不同层次学校办学目标也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例如,近几年发展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三二分段等,这些都是较为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培养目标进行考察和评价,也是一个难点。

再次,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对经济水平的反映也最为敏感。但由于职业教育地区差异、学校差异、专业差异都较大,用一个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容易打击落后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督导部门设计的评价体系可能在一些发达地区实施是一种情况,在不发达地区实施又是另一种结果。包括政府在职业教育投入的重视程度方面,有时重视程度和产生的效果之间不一定成正比。这就为评价指标的制定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问题既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对全面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也需要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考核弹性,不能一刀切[2]。

最后,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涉及三种类型的学校(中专、中技、技工学校),而每种类型的学校又涉及到多个相关政府部门,如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分别管理中专、职高和技工学校,财政投入上地方财政局与发改委分工负责日常经费和基建经费的拨付。在多部门管理的体制下,政府部门之间容易沟通不畅,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加大,使得督导评价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困难。

(三)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权威性不高

在国外,职业教育督导评价机构的参与者一般包括政府、家庭、企业、社区学院等;而我国职业教育督导评价机构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政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督导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这就使得督导评价的反馈机制是单方向的,并且由于职业教育涉及的政府部门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相关利益部门相互制衡的机制尚不健全,这就降低了督导评价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权威性不高,中央制定的许多方针政策在地方执行力度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督导办法在具体落实的时候也会由于涉及到多个相关政府部门而出现执行困难,再加上因为评估考核的周期长,加大了相关政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绩效考核的难度[3]。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价的主要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制定的职业教育政策与规划的执行情况、职业教育的条件与保障措施、政府的管理与监督职能、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并且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督导评估的程序,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建立督导评价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要引导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温病学;研究生

《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在中医院校学生本科阶段已广为开展,其对学生日后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本科阶段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温病的辨治理论体系,在临床实习中亦能有初步运用。通过与其它三门经典课程比较分析,学生了解了温病学的独特辨证手段与治疗方法。而经典课程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其影响深远,挖掘价值之高已在业内学者中形成共识,尤其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更要求学习者精益求精,认真领悟经旨内涵,结合临床,研究分析原文的指导意义。但本科生由于学时数所限及对温病学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开展原著选读的学习条件尚不成熟,而研究生阶段正是其学习温病学原著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中西医知识,并经过临床实习见到大量的病例,具备了一定的诊疗能力,对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领悟,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于温病学的学习更需要深入且细致的研究。

温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1 条文的选取与学习要求

清代四大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性的建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证理论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其著作影响深远,为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财富。温病学原著的学习也正是紧紧围绕这四位医家的著作展开,而每部著作内容涉猎广泛,条文众多,非一时一课之功所及,因此,条文的选取为此门课程开展优劣之前提。

首先,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且能突出每位医家学术思想的条文,并要符合现代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临床中屡获疗效的原文为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四部温病学经典著作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能及时总结四位医家的独特辨证方法、对疾病的认识规律、代表性的治则治法及潜方用药规律,根据现代人体质及疾病发生发展需要,选择实用性强,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条文为宜。其次,制订条文的学习程度。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温病原著条文为初次学习,难免有主次不清,方向把握不准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制订出对条文学习的浅深程度。可将选取的条文分为三类。对于主要条文,能总体反映该医家学术思想且临床常用的条文可列为一类条文,此类条文要求学生背诵,并掌握原文实质内涵,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对于部分反映该医家学术思想及独特见解的条文可列为二类条文,此类条文可让学生熟悉理解,观点鲜明的词句要求背诵;对于理论性较强还有待于为现代疾病验证的条文可列为三类条文,此类条文可让学生一般了解。

2 教学方法

研究生的教育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研究精神。教学方法就成为培养研究生具备上述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开展好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的重要保证。首先,对于条文的学习,教师应当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讲解条文内容,分析条文内涵,让学生理解条文主旨。讲解中,可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基础,让学生结合这三门经典课程,找出条文中运用这三门经典中的理论,同时,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温病理论与其存在的差异点,并允许学生提出质疑与反驳,敢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学生运用所学条文解决临床问题当是重要目标。教师不只是要讲授条文,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条文。教师要将所学条文结合临床实际案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此阶段的教学方法即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教师可在讲授条文后给出实际案例作为学生课下作业,让学生预先准备,下节课让学生自主发言,结合条文分析医案,讲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其余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行交流讨论。医案的选取当围绕所学条文的医家记载的医案展开,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眉寿堂方案选存》,吴鞠通的《吴鞠通医案》,薛生白的《扫叶庄医案》等。

3 考核方法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手段,其形式可灵活多样。而一次终结性考试往往让学生唐突准备、疲于应付、紧张备考,成绩亦不足以反映其真实水平。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水平,提高学习兴趣,轻松备考。《温病学原著选读》考核可将其贯穿于课堂与课下进行。课堂考核内容可以学生背诵条文、汇报案例、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为主;课下考核内容可以论文形式为主。通过学生研读温病学原著,教师可让学生对某一著作或某一学术观点进行论述,形成论文。期末考试可以融合所学内容进综合测试,如条文填写、条文释义与案例等。教师可将课堂考核与课下考核权重比加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制订完备的打分细则有助于考核的公平合理。

4 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