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6 14:44: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第1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生态学说;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5日

人类自产生以来,其命运就始终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人类对自然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决定了人类发展理念和实践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生态学说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克服了陈旧自然观的种种局限,确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为者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的自由解放理论奠定了基础,成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本质统一”的理论基石。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一脉相承,是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一、一脉相承的始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既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又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自然观和发展观的不同价值取向。“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根本出发点,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实现了始点上的一脉相承。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自然界是渗入人的因素、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人化自然”。在生态学说看来,人与自然是价值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自然。“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与人类一起构成了内在关联的生态系统。“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在生态学说的视野中,自然界是作为人类客体并与人类主体相对、被人类本质力量中介了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可见,马克思眼中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与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人类价值统一的自然界。

从根本上说,“两型社会”建设是人类在反思传统发展观带来困境的基础上,力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想境界正如马克思所言,“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二、一脉相承的关系: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健全合理的社会发展应该是在人与自然价值统一基础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正是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视阈,实现了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在价值关系维度的一脉相承。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总是要以历史地变化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特殊的自然发展史。”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简单地被归结为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是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关系。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解放。可见,生态学说的自然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即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

“两型社会”建设立足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坚持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价值理念,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局限,蕴含着对人类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追求,凸显了人-自然-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目标。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视阈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的提升;不但要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不但要关注‘突出重围’、‘闯出一条路’,同时要更加注重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协调;不但要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要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大发展观”,它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顺应自然和创造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和超越自然的统一,而且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以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努力促进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等各个系统的协调共进,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一脉相承的中介:生态文明实践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必须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一中介才能得以实现。“两型社会”建设凸显生态文明实践对于消除人与自然的价值冲突、缓解发展困境、促进人类整体和谐进步的关键意义,在价值中介即实践的观点上与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一脉相承。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以实践的观点超越了唯心主义自然观和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界被当作绝对观念或抽象精神借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外在环节。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是却陷入了“人与自然直接统一于自然界”的直观唯物主义误区。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对人类社会的优先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性,强调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协调和统一,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纵观人类发展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从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一方面带来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人与自然的价值对立和分离。面对这一发展悖论,生态学家主张向“荒野自然”的回归以缓解人类发展困境,经济学家则试图通过“零增长”扼制全球生态危机的蔓延……文明的忧患迫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和谐之道。

“两型社会”建设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的根本旨趣在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社会经济增长、人类物质欲望对自然的改造利用限制在生态系统可接受、可承载的范围内。生态文明实践主张需要和限制的平衡,兼济代内和代际的公平,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自身的关系,以及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一脉相承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在丰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必然性,不断向自由和解放迈进。这是生态学说自然观的终极归宿,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最高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凸显人类实践行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应然价值要求,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在终极价值目标上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一脉相承。

生态学说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两型社会”建设遵循生态学说自然观的根本要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诉求,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其他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又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两型社会”建设克服了传统发展观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以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解放。

“两型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中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实现。人的生态和谐性生存必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首先,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全面”的方法论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在社会发展中,“协调”是一个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形式。最后,“可持续”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方式和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马克思生态学说的自然观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在具体的社会机体的发展和更替中实现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理念,“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为逻辑起点,强调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价值理性上的终极关怀。因此,“两型社会”建设是在新的历史实践背景下对马克思生态学说自然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只有全面落实“两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也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自由和全面解放的最终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林东.人化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性别,自然隐喻,人与自然,有机论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5-0048-04

女性主义思潮于20世纪初兴起,最初关注的是女性的社会地位,以追求女性解放和男女社会平等为目标,并对造成男女在社会中不平等的原因进行反思。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吸收建构主义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对性别的社会分析中,将性别之间的差别看做是一种“社会性别”之差,男女的社会性别差别要远远高于生理性别的差别,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角色被定义为男性的附庸。随着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显现,生态问题进入了女性主义的视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由此形成。生态女性主义将性别社会建构的这种分析视角,通过各种隐喻引入到其对生态问题分析,将现代生态问题的根源归结于男权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对“人和自然”两分的机械论自然观。此外,生态女性主义者对现代科学进行了批判,将理性、客观性等现代科学的基本原则视为男权为了实现对女性、对自然的“统治”而建构出来的,生态女性主义者所要解构的正是这些基于“男权”统治思想建构的观念,并把对男权的批判和消除“人和自然”二分的机械自然观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从而建立生态女性主义的有机论自然观。

一、性别与自然隐喻

隐喻是语言学和哲学中重要的一种分析方式,它是通过将一种熟知的对象借用认识另外的不熟悉的对象。古希腊哲学家就经常使用隐喻来表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亚里斯多德将隐喻定义为一种“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的,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 〔1 〕 (P149 )隐喻这种认知方式表达上的模糊和不准确,一直被科学家所批判。随着科学哲学等对科学的研究发现,科学研究中也经常使用隐喻的方法,黑洞、夸克等科学词汇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界定自然现象的,批判科学哲学家使用隐喻认识方式的不确定性在科学研究中同样存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的研究更是发现,科学家对隐喻的使用在近代科学创立之时就已经大量存在,科学领域对性别、自然、认识方式等的描述都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正是通过这些隐喻,科学为自身的合法性提供依据。所以,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隐喻“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2 〕 (P3-6 )生态女性主义者通过隐喻的方式对性别、自然等文本进行解读。

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理论中,女性与自然之间的隐喻普遍存在,女性被认为较男性更接近自然,自然首先被隐喻成一个女性母亲的形象。卡洛琳·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引用帕拉萨尔苏斯对女性的描述,女性“以她自己的方式成为地球的一个领域,与地球没有一丁点不同,可以这么说,女人取代了地球,她是孩子被播种和栽植的领域和花园沃土。” 〔3 〕 (P29-30 )女性之所以被描述为这种孕育自然的形象是基于女性的自然特征。女性养育儿女,将食物转化为乳汁,哺乳儿女成长,自然则用自己的资源生长万物。这些特性上的相似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都是女性更接近自然的物质基础。但女性生理特征与自然的这种相似只是西方文化中女性的一个形象,代表了自然一个慈祥的孕育者的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还有另外一种形象,这就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说的邪恶的继母、妖女和女巫的形象。在这种形象中,女性孕育儿女的那种慈祥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可控制的、野性的、非理性的形象。女性的这种形象在科学兴起之后逐渐被强化,“平和、宁静、仁慈、善良的女神与母亲形象逐渐消失,狂野、无序、混乱、神秘的继母与妖女形象占据了主导地位”。 〔3 〕 (P2 )女性的这种形象被人类用来描述自然不可控制的一面,在男权主导的近代科学看来正是因为自然的这种形象,所以需要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自然,通过理性来控制自然,消除自然狂暴的一面。这种人类通过科学认识自然,使自然臣服于人的观念与社会领域男权对女性的压制,对女性非理性形象的建构一致,“无法无天的妇女如同混乱的自然一样需要加以控制”, 〔3 〕 (P140 )近代科学就是通过这种隐喻取得了合法性,而生态女性主义者也是基于对这种隐喻的认识,认为男权对女性的压迫与人类中心主义者对自然的压迫直接联系。

生态女性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对性别、自然隐喻的认识方式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两者对自然现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从而赋予了女性在性别角色中的不同地位。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需要对女性性别重新解读,以此破解科学主义者对自然、性别的隐喻,而女性这个性别是一种社会性别,在生理上男女之前的差别要远远小于社会性别,女性的性别是男权社会下的一种社会建构。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掌握“话语权”,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这种男性相对于女性的主导地位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对生态女性主义者而言,男女在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以及相对应的社会地位、思维等等都是男权社会条件下,男权强行加在女性身上的。女性成了西蒙·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作为“第二性”的女人是“父权制社会的性别统治、性别压抑以及一整套意识形态,铸造的历史性的女人,女性降为男人的‘他者’” 〔4 〕 (P309 ),男权通过这种方式确定男性比女性在地位上的优越,这种对女性社会性别地位的建构与现在人对自然的设定是一致的。

二、生态女性主义对“男权”主导的人与自然二元结构的解构

科学主义者对女性、自然的隐喻基于一种二元的认识模式:在社会性别上区分为男、女,男性是主导,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主体、客体,客体是被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在认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的中心,客体本身的价值逐渐被忽视,其价值重新以主体的需要来定义,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认识论模式下成为必然。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男权之所以能够取得女性在价值等级上的优势,取得对自然的优势,是西方认识论上的二元认识结构所致。认识上二元结构根源于价值二元论和价值等级制。价值二元论就是将世界上的事物都区分为对立的两类事物,“并把这两类对子视为对立的(而非互补的)、相互排斥的(而非相互包容的)” 〔5 〕;价值等级制则是将这些对立的两类事物在价值上作出一个高低的区分,“价值等级制则用一种空间意义上的‘上-下’隐喻来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并把较高的价值赋予那些处于‘上面’的事物。” 〔5 〕正是根植于西方认识论上的二元价值区分模式,在性别上将人区分为男女,男性被赋予了理性、客观的价值内涵,而女性则被赋予了感性、主观等较价值等级上低于男性的价值内涵。

卡林·沃伦为这种男权与女性、人与自然二元结构之间的隐喻进行了一种逻辑上的推理。卡林·沃伦设计了A、B两个序列 〔6 〕,A序列用来推理人如何确立对自然的优势即人类中心主义者的逻辑模式,这个逻辑推理的起点是通过价值对立的二元划分,将“具有有意识地改变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能力”的人与没有意识的植物相区别,以意识的存在作为价值等级判断的标准,人因为有这种意识能力,取得了“在道德上的优越”。卡林·沃伦认为正是这种“道德上的优越”为人对自然的支配提供了道德依据,她称这种逻辑为“统治逻辑”,通过这种从价值二元区分到价值等级再到统治逻辑的推理,人类中心主义者得到了人对自然统治的合法性。B序列的逻辑推理与A序列相同,只是将主体换成了男女两性,B序列同样首先从价值二元将女性认同为“自然”和“身体”的范围,男性则是完全的不同的以“人”和“心智”存在,男权主导下的社会就是这样通过价值的二元区分将男女之间做了“人”与“自然”、“心智”与“身体”之间的区别,这样的区分在价值等级上将男性在社会等级以及在认识自然中的地位建构为高于女性,“心智”对“身体”,“人”对“自然”取得了支配的合理性。这样,社会领域中男性能够支配女性,自然界中人能够支配自然。

卡林·沃伦通过这个逻辑推理隐喻了西方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的逻辑。而在卡林·沃伦看来这些都是男权社会中男权主导的一种“社会建构”而已,是男权的一种体现,价值二元、价值等级、统治逻辑等确立二元结构的依据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都是男权的一种建构,目的是在社会领域将女性设置为男性的附庸,女性处于劣等的被支配地位,而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则是将人确切地说是男性作为对自然的一种主体存在,自然只是为了人而存在,这也为人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提供了道德依据。男权通过建构价值二元、价值等级等此类原则将女性与男性、人与自然等进行二元的、不对称的区分,人与自然的对立就是源于这种主体、客体的二元结构。

人与自然的区分在古希腊文化中已经存在,文艺复兴中“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不管是在古希腊文化中,还是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没有形成生态女性主义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形成是从笛卡尔开始。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命题,将“我”作为论证外在世界存在的唯一依据,外在世界的价值要凭借“我”去定义,思维是“我”的本质,“除了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之外,我又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东西必然属于我的本性或属于我的本质。” 〔7 〕 (P27 )除了思维的特性之外,笛卡尔哲学中“我”还是一个实体。

“我”的主体地位在笛卡尔那里得到了确立,成为一种区别于客体的存在。主体与客体二元结构划分的直接结果是人类知识也被划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而知识的正确性要求主体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客体,这就是科学所称的“客观性”。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科学的这种认识模式“被笛卡尔用来与男性气质的观念与认识活动联系在一起,以确保主体的自主性。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笛卡尔思想的背后动机是幼童摆脱母亲的潜意识,借助于对‘客观性’的构建而达到征服自然的目的,亦即成为父亲的角色。” 〔8 〕 (P15 )笛卡尔的主客二元结构为近代科学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而生态女性主义者极力反对的就是这种二元主客认识结构和由此形成的男权主导女性、人统治自然的观念。

将人和自然看作对立与控制的关系是二元论的典型表现。生态女性主义在承认人与自然的基本区分的前提下,消除那些分裂式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理解,更多的是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自然中的人类个体以及其他生物个体乃至自然物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想共存,所遵循的正确逻辑不是斗争,而是合作。我们要用这样一种理性观念去取代旧的主人理性,“这样一种理性开始能够正确对待这个世界上的文化和生物生命之间彼此不相容的丰富差异性,并且能够和其他人一起参与到生命共同体的伟大对话之中。” 〔9 〕 (P196 )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有机论自然观

在男权的主导下,人与自然被建构成完全对立的两极,在这两极中人是自然价值的主体,人类成为自然的中心,这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是一种机械论的自然观。生态女性主义者对二元结构的解构就是要消解男权以及人与自然的二元思维结构,从而消除男权对女性、人对自然的压迫,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女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而正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基础,也造成现在的生态问题,生态女性主义所做的正是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恢复自然本身的价值,从而建立一种有机论自然观,进而取代现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首先,生态女性主义有机论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观的适度回归。现代自然观认为自然并不具有超出经验描述之外的任何神秘的属性,凡是不能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和说明的都是无意义的。这种现代的自然观和古希腊的万物有灵论的自然观以及宗教神学的自然观相比,消除了自然的神秘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预言和控制,但这一方面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满足不了人类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生态女性主义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和评价古代自然观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比如,古希腊万物有灵论的自然观可以使人类对自然保持应有的敬畏之心,等等。当然,生态女性主义者的真正诉求并不是要完全回到宗教神学的神秘世界观中去,而是要为现代自然科学所过度祛魅的自然重新赋予意义和价值。

其次,生态女性主义有机论自然观的核心就是要恢复自然自身的价值。卡洛琳·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采用隐喻的方法将有机论概括为:“有机理论的核心是将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相等同,她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在一个设计好了的有序宇宙中提供人类所需的一切。” 〔3 〕 (P2 )卡洛琳·麦茜特对自然有机论的定义中包含着以下含义:首先,自然是一个具有自我价值的系统,自然存在的价值不再是以人作为尺度;其次,自然是有序有规律的、设计好的系统,但与机械论将自然界定为一种设计好的系统不同。在机械论看来自然是被动的,自身并不具有自我运行的能力。所以,机械论总是在寻求自然的最终推动力和规律的设计者,为此早期机械论不惜寻求“上帝”的力量,直到最后“人”取代了上帝,自然成为客体,自然的作用只是“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操纵”,人在这个自然沦为客体的过程中,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机械论者看来,人甚至“为自然立法”;再次,有机论还强调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所需的一切,这也是生态女性主义者将自然隐喻为女性的一个原因,女性为婴儿生命的成长提供营养,自然则为人类生存的发展提供资源。由此看来,生态女性主义者并不反对人对自然的开发,只是在强调自然自身价值前提下的一种开发;最后,生态女性主义有机论将人作为自然中的一种存在,苏珊·格里芬更加明确的认为人就是自然。

再次,生态女性主义有机论自然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控制”转向“敬畏”。在有机论自然观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机械论中人对自然的掠夺和压迫,更加强调人对自然的“敬畏”。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这种“敬畏”在西方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是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人的价值已经被提出。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世界万物都是有“灵”的,世界是“处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中的有机体,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均是从这个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最原始的‘自然’概念指的就是这种生长过程。” 〔10 〕 (P107 )这也是人对自然最早的直觉,这种直觉决定了在对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在一种“敬畏”中认识自然,对自然“敬畏”的存在也使得人类不能毫无顾忌地开发自然。人对自然的“敬畏”在男权社会下被打破,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也被忽视,卡洛琳·麦茜特也是在这个层面上讲“自然之死”,“宇宙的万物有灵论与有机论观念的废除,构成了自然的死亡”,而这是科学革命对人类最深刻的影响。

生态女性主义者强调恢复对自然的“敬畏”,人与自然不再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而是存在一种伦理关系。这种伦理观念的基础即为“生命是躯体、精神与灵魂的三种意义层的统一,而不是三种序列”。〔11 〕自然同样是具有“生命”的,也是由以上三层构成的,人不比自然更高级,所以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新的“自然伦理”,从而为新的社会前景和新的伦理改变世界提供了力量。为了恢复对自然的“敬畏”, 生态女性主义者告诫人类,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人类在利用自然维持自我生存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然本身的价值,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敬畏”。

总之,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做的就是对男权这种建构的思想基础——二元思维进行批判,在解构这种二元思维的同时,强调建立一种新的有机论自然观,以此来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的伦理关系,从而恢复自然的价值,消解人类生存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 〔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5〕 杨通进.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向度与社会向度〔J〕.广东社会科学,2003(4).

〔6〕 Warren Karen J.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J〕.Environmental Ethics,1990(2).

〔7〕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8〕 管文婷.女性主义关于科学客观性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

〔9〕 Plumwood Val. Fem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第3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自然观;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92-0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三次浪潮”以来到本世纪初,科学技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这些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使用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关系作为生态思维的最新拓展形式,在某些方面或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我们都知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充分膨胀了占有欲,“人定胜天”、“人类中心主义”之类的思想络绎不绝,这些不和谐的天人观使人类面临着由于科技自身原因以及人为原因所带来的各种威胁,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

1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溯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哲学发展得非常迅速,天人关系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我们的祖先那里就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古人对“天”的理解非常广泛,它不仅可能是自然界、君主,也可能表达的是某种真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人们将对天人合一的关注逐渐集中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来,天代表自然界,人就代表人类。但天人关系的概念本身无论怎样变化,它所研究的问题本质都是不变的,即人如何去适应某种无法抗衡的力量,并能够利用这种力量为自己谋利。

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时代的哲学,对人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贡献。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荀了强调人的自然性,他认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 明于天性,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起源于西周时代,“周宣王时尹吉甫《蒸民》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豁德’,诗中含有人民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在对自然进行资源索取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自然界自身的承载能力,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只看眼前利益,那么最终危害的将会是人类自身。此后,这一思想不断地被历代哲学家所继承和发展,到了明代,哲学家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重要命题,他在《正蒙・诚明》中说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可以说,“天人合一”从古到今都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2生态自然观下的天人关系

人类对于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波折而漫长的过程,充满许多哲理性的思考。从最初的愚昧、对自然的畏惧,到逐渐在实践中自信心的增长、征服自然、变成自然的主人、成了自然的统治者、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人类也因此引起了自然对人的报复,这些迫使人类无奈地认识到,人类依然非常脆弱,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平等的思想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权问题,要求平等的人权运动更是不断出现。目前,在许多国家、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人权的平等,人们把这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人们将平等的观念都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了,而没有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去。自然虽然是一个可被利用的系统,但它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个自组织系统,如果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活动打破了自然自身的规律,就会引起自然界的反常,像现在我们所关注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不恰当地利用自然的结果。人要依靠自然才能生活,“人属于生态系统这个客观事实,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伙伴关系而非主仆关系。”

2.2生态自然观坚持整体性的思想

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自组织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就十分值得借鉴。现代自组织生态自然观延用了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描述了世界进化的自然图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混乱转向有序的机理和条件,认为如果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以及和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形成能产生有序结构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故称“耗散结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能量的基础之上。我们以前没有想到人类生存的根基何在。自然界索取了资源(负熵)之后,经过人类的加工处理与使用之后,变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垃圾(熵),也就是污染废弃物,必须重新排向自然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有序状态。只有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二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人类社会才能正常运转,而从另一方面讲,自然界也必须在被人类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自然利用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约束着人类的行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3怎样实现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天人合一

1)人类应站在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对生活质量和目标有全新的认识和追求。我们的世界经历了“第三次浪潮”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对生活质量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人类享受的环境舒适程度的提高。注重生态建设,这是生态自然观演化至今给人类提出的时代要求。

2)我们在倡导生态自然观的时候应该把它和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生态自然观曾经提出一个自然论断,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反映为人与人的关系。的确是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联系起来是具有切实可行性的。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三者之间呈现这样一种关系:人――劳动――自然,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劳动是人与自然发生联系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关系。从另一方面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以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变换为基础,通过经济系统的社会物质变换来实现,通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来实现。因此,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作为上述物质变换与循环裂缝的灾害现象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属性。”生态自然观提倡更加科学地看待自然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的关系,在它们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双赢的平衡点,理性地衡量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倩.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1.

[2]钟海连.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特色[J],翰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3.

[3]郝利琼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生态自然观探析.

作者简介

陈曦(1985-),女,江苏连云港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城市发展规划;确认

前 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逐渐形成的统一认知,旨在促进人与自认、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环境、经济、自然与人的协调平衡,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时,要妥善处理和解决其中的负面问题,不断的优化和改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状态良好的运行系统。

1.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1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观第一块基石

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离开自然一刻也不能生存。马克思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视角,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即将新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主体与客观达到统一。劳动没有否定自然的客体性,却打破了旧唯物主义那种僵死的客体性原则,它使主客体相联系,人与自然相统一。劳动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地球上的自然物质大多数已经打上了人的烙印。

1.2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观的另一块基石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类的形式同自然发生关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总是以群体同自然相联系,而不是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当然,个人也同自然发生联系,但由于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只能作为人类一分子同自然发生关系。与人类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与个人相对应存在的是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二是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三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其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四是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引领和约束作用。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要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切实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3.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

3.1确立生态文明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一种机械的自然观,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自然观。在生态文明的自然观看来,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而且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并且是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人类在自然面前应保持理性的、谦卑的态度,不应再简单地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3.2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心理基础,并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只有人具有价值而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对象或工具,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也就成为人类肆意征服的对象。这就是工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它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并与其他生命体共享一个地球。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3.3确立生态文明发展观

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结 语: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所有学者的共同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13.

[2]席端平.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J].沧桑,2008,06:69-70+145.

[3]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第5篇

1 可持?m发展观

将可持续发展观纳入到甘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生态教育的内容,引导他们树立“生态生产力”的新观念,使他们科学的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从而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自然界对人的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交互过程的作用和影响。甘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是本地区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只有他们具备了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2 生态自然观

长期以来,受西方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影响,学校偏重主客二分的自然观教育,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对立为基调,人为地将有机的自然系统分为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而且强调二者的分离与对立,忽视了二者的统一。这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教育,导致人们将自然界置于被驯服、被改造的地位,造成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紧张,也使甘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其的指导下过度采伐森林资源、草原超载过牧,最终导致草蓄矛盾突出、沼泽湿地大面积萎缩、江河流量减少、人畜饮水困难等突出问题。而实施甘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生态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打破机械自然观的束缚,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征服、统治自然的价值观,使人类在向自然的回归中实现人性是回归与自我的回归,知道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类社会中单纯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和谐是片面的、狭隘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前提,社会的和谐只能是暂时的。为此,在甘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生态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该批判机械自然观,宣扬生态自然观,让青少年明确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不要妄自尊大,而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只有这样整个甘南少数民族地区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与财富。

3 生态平等观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种际平等。所谓种际平等,也就是人与其他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自然物种的平等。“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和他们环境中并且和这一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和为人类而生的,而是大自然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人类不应该剥夺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合理地控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二,人际平等。人际平等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利益群体在利益资源、保护生态、维护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机会与风险的对应、恶行与惩罚的对应、善行与奖赏的对应、作用与地位的对应等。包括代人与人之间的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内平等。即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发展上应机会平等。强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拥有平等的发展和生存权利,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和国家人际平等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强调人类的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第二,人与人之间的代际平等。即当代人与后代人平等地享有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甘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就是要让甘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认识到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当代人决不能麻木地破坏现有的生存环境,决不能毫无节制地使用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到我们现有的行为对后代造成的生存和发展威胁,从而做到有效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给后代人留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

4 生态义务观

“义务”一词与权利相对应,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管他们的主观愿望如何,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而对职责、任务的体验,就是人们的道德义务观,其表明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承担的责任,也表明社会和他人对个人行为的要求,而人之所以要对他人和社会尽义务,是因为人类与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界、社会的命运紧密相关,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因此就应该对社会尽义务。

第6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 小城镇 环境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73-02

小城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及地理区域,是基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建设发展相对于国家是一个个“细胞”的建设,但它的健康发展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环境建设与保护能力弱,由此造成西部地区小城镇的环境建设和保护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西部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状况以及小城镇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要求我们在西部小城镇建设中,要自觉运用自然观去分析把握现状,并加以合理建设,在自然观的指引下,努力实现西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观视角下的环境建设与保护

自然观认为世界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和不可分割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其度量的尺度的。这两种关系在总体一致时才能使人类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的创始人一再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阐释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必然性。一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演化并非非自然力量推动的结果。二是自然界向人类生成是必然的。在物质由低级向高级的运行中,自然界的简单的机械作用走向人类生命的运行,是自然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归宿。由此,较之其他生物物种,作为自然运动的最高形式的生命运动,人类身上确实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和主动干预自然的权利。而且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生态观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向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线索。

自然观对于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1)自然界是社会历史生成的前提。(2)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及其社会。(3)现实意义的世界乃是人化自然,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诞生的实践世界。实践世界不可等同于人与自然界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两者相互关系中生成的整体性和一体化。(4)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是实践意义上的世界。马克思提出:“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控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变过程”。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应当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为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必须正视自己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我们党的领导火不断把自然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1995年9月,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同志告诫我们“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并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当前,全党正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对自然观的实践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在自然观的指引下,努力实现西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二、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环境建设与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而其内部的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水平也差异巨大,极不平衡。总体看,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比中小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好;离市县政府近的小城镇比远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好;经济发展好的小城镇比经济发展差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好。而且从整个西部地区来看,由于总体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环境建设与保护不好的小城镇远比相对较好的小城镇数量多。

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缺乏整体规划,或有规划但频繁改变,或规划不具体且执行不力,导致整体布局不合理、不规范,缺乏科学性,房屋、街道建设凌乱无序。第二,脏、乱、差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管理,车辆乱停乱放,摊位占道经营,垃圾随意乱扔,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第三,环保意识差,环保设施缺。没有合理的垃圾处理场,更多的是采取简单的堆积,让“自然”来处理垃圾;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随便”排放;工厂废气不经处理随意排放。

从的人在自然界中的双重地位的观点出发,审视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和谐发展。

1.环境建设与保护意识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总体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东西部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西部地区许多小城镇都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许多家庭还处于以解决基本的温饱为目标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关心的不是如何去建设或保护优美的环境,而是如何大量向自然索取,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加之西部小城镇普遍较为闭塞,交通、通讯不够发达,与外界沟通交流少,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意识淡薄;西部小城镇的行政管理者们也并未把

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把单纯的人均收入、城镇规模、企业发展等作为其行政“绩效”,由此形成了整体环境建设与保护意识较差的现状。

2.小城镇规模简单扩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是为改变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草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而且也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简单粗暴,缺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的深入研究。缺乏科学的规划或有规划不执行,人为改变规划的现象随处可见,导致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乱象。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民向小城镇的“汇聚”还停留在简单搬迁的阶段,表现为小城镇规模简单变大,人口骤增。房建凌乱,“街路”不分,商区、住宅混杂,医疗卫生、教育、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益配套设施建设难以跟上。在旧有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如何以人为本、科学合理有序地构建新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深人进行研究和规划的。

3.企业发展的盲目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由于西部大多数小城镇经济落后,“渴望”快速发展经济,因此,小城镇的管理者们在发展乡镇企业和招商引资时缺乏理性:对项目不进行认真细致论证,只要有项目就上,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由此,一些“高耗能低产出”、低技术含量的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甚而至于一些污染严重、效率极低的已被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企业也被当成“珍贵的项目”引入到乡镇,“毫无顾忌”的进行生产,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由于这种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原有的良田被建成厂房,森林绿地被破坏,水库被填平,以往清澈的河流被非科学的改道或作天然的“排污管”甚至被粗暴的“截断”。以至于污水遍地淌,垃圾到处堆,空气臭烘烘。

三、从的自然观来认识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实现西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强化环保责任,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中,各级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大事来抓。首先从地方各级行政领导开始,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促使各级行政部门在作出决策和审批项目时必须紧密结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来进行,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责任落实。同时,通过经常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去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关心环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参与到环境建设与保护中来,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2.科学规划,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富有特色,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在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时必须同时进行环境规划,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小城镇的周边环境、自然生态、经济发展、资源状况、人口状况、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把环境规划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区域体系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互衔接,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在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必要的环境风险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价、预测,提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西部地区小城镇的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开展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通过经济与环境建设的同步,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西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3.加大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人,重视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公益性事业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而西部大多数小城镇经济落后,缺乏必要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资金,因此,国家应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对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同时强化资金监管机制,保证专款专用,以真正促进西部地区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上水平。国家也应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与西部地区小城镇“结对子”,利用发达地区小城镇经济上、经验上的优势来帮助和带动西部地区小城镇搞好环境建设与保护,以缩小地区间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差距,从而提高全国整体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建设水平。西部小城镇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居民生活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许多西部小城镇的垃圾是靠“堆积”来“自然处理”,污水也是“自然”排放,“自然处理”,谈不上任何处理技术与循环利用。因此,国家应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加强“三废”处理技术及设施设备的研发,研制出更多实用、有效且符合西部小城镇实际需要的治污技术与设施设备。

第7篇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矛盾 真正的人的生产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两个理论维度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形成深深地受到马克思的导师黑格尔的影响。在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中,黑格尔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比起来是僵死的、机械的、无生机的,本身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自然是“在内在的、构成自然根据的理念里产生出来的”,[1]P19因而,“精神是自然界的真理”。[2]P119并且,在黑格尔看来,上帝创造了“自然界的人性和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人的产品—的人性”。[2]P100显然,黑格尔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所作出的回答是唯心主义的自然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位辩证法大师的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相互关系作出的辩证的回答,时刻闪烁思维的光芒,启发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

正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观和唯物论出发,重新审视和分析了自然,使得自然、社会和人这三者之间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两个理论维度来分析。

(一)人类是自然存在物

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演变和进化为人类这种高级生命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105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其次,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并且受到自然的约束和限制。无形之中自然界已经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在肉体上只有靠各种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2]P56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中非常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二)人在自然界中具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从生产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指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是人类的劳动,“正像人的对象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自然对象一样,直接地存在着的、客观地存在着的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人的对象性。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地存在着”。[2]P107也就是说人与动物要区别开来,动物是直接生存在自然界中,对自然界的反应是直观的,而人在自然界中的社会属性就体现在人是在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意志来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而这种改造的形式就是劳动,人通过劳动将自然界分化成了“自在自然”和“人在自然”,人可以通过劳动将自然物对象化,使自然界发展适合人的需要。

诚然,马克思科学生态自然观就是这两个维度的统一。人类与自然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就是企图毁灭人类自身。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人类往往“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P383-384

二、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生态领域的突出表现

马克思重视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认为环境的破坏是物质代谢出现“断裂”和被“搅乱”的结果。[4]人类和自然之间本来应该是正常的物质循环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需要把农民成为城市中的自由劳动者,“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破坏这种物质交换的状况的同时……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3]P552-553另外,资本家对于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使得广大的无产阶级货币持有的购买力不足,大量的商品生产出来而商品的价值却无法实现,这时就会必然导致生产的浪费和废弃。这将破坏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超越环境承载力,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等。

而在当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在我国,为了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赶超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实现高增长的发展方式。长此以往,本来就相对短缺的自然资源迅速耗减,使水资源、能源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供给愈趋紧张;本已相当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我国已成为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中国SO2排放量一度跃居世界第一[5];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CO2排放量达到7.258Gt,再度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6];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达到57.3%;中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9.1%空气质量不达标;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与此同时,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也正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严峻[7]。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必要措施遏制环境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三、矛盾的解决有待于实现“真正的人的生产”

人类的确能够认识、开发、利用自然界,也能够防范和改造自然,促使有害于人的自然力向有利于人的方面转化,这体现了人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实际行动中,人们往往会迷失主体的角色,淡化保护环境的责任,损害人们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诱发一系列恶果。因此,矛盾的根源不在自然界,而在于人本身。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以“人对自然的改造适宜于社会化人类的生成发展”为新的立足点,把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当成自己应主动去建立对立面的统一关系的自然界,从而在改造自然中遵循人与自然统一的客观规律,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人类才可能减少生态危机带来的影响。而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在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构建出和谐关系,用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8]。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由我们最常见的生存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仅有认识还不够,“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支付实行完全的变革。”[9]P160为此,提出要实现真正的人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0]P47也就是说,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由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所以,真正的人的生产有两种尺度: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内在尺度是指满足人肉体直接需要的尺度;外在尺度是指人类在生产时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来考虑其他物种及整个自然界生存发展的需要的尺度。也就是要将两个维度统一起来考虑。因此,人不仅要为自己生产,而且要为其他物种及整个自然界生产,这才是真正的人的生产。这就必须遏制唯利是图的扩张主义、享乐主义,补救已经对自然造成的危害;要求对人的行为有所限制,避免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排放,同时开发自然的潜力、改善自然的状况,促进自然满足能力的提高;要求人们将有限资源的单纯经济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总之,生态观主张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环境的真知灼见为生态领域各种矛盾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力量,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徐文越.自然的异化、物质变换与联合生产者—马克思生态观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3.

[5]Lu Z,Streets D G,Zhang Q,et al.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 and Sulfur Trends in East Asia Since 2000[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0,(10):6311-6331.

[5]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CO2 Emission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R].Paris:IEA,20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OL].http:///hjzl/zkgb/2012zkgb/.

[8]胡建.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双重超越[J].探索,2009.7.

第8篇

 

写意花鸟画是以工笔画法,即用简练开阔的手法绘写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自然生物的一种绘画形式,创作主体为文人。较之工笔花鸟画,其形态描摹并不全然是仿照自然的写实,而是在识鸟木兽的基础上“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将个人志趣倾注其中,立意上更多地关注人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创作已经触到了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

 

一、“自然之美”——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

 

20世纪中期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的发展与滥用、对经济效益的狂热追求使得自然资源被大规模过度开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同时自然灾难频发,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批判这种以自然为代价的现代化道路,生态美学正是于这种文化思潮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把自然科学实证研究与人文科学世界观相结合,将生态学理论进一步延展至哲学与伦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层生态学,这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而阿诺德·柏林特在《环境美学》中提出的“重新界定环境,承认其美学内涵”成为生态美学的理论目标。生态美学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观照,对二元论和工具理性进行批判,主张“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既不是自然对人的绝对制约也不是人对自然的单方面依附。同时,它极力反对过去的价值论,将审美对象扩大至整个生态系统,承认各种自然生物与自然物质本身的审美价值,其中也包括归属于自然的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由此可见,生态美学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美学内涵与美学价值的强调虽然否定了过去“人化的自然美”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自然审美过程中的缺席;生态环境之美并非隔绝于人类之外孤立存在,而是自然的审美属性与人的审美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指向的是一种和谐相处的“自然之美”,即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观”①,其终极目标是追寻人类的“诗意的栖居”②。由此可见,生态美学对“自然之美”的哲学与方法论思考包含了自然观、自然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维度,成为生态美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天人合一——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生态美学追求

 

自然何为,自然何美,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是生态美学讨论的核心。与写实性相比,中国写意花鸟画更为注重对物象生命灵性的展现,一方面要见出物象的内在精神,同时也要见出画家自身的情感人格。中国写意花鸟画正是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触到了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并以自身绘画实践对这一问题做了解答。

 

(一)道生万物,万物有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自然观

 

南朝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这一命题是中国绘画“千载不易”“万古不变”的重要法则,其中“气”指向宇宙万物的生命。在这一艺术法则指导下的中国写意花鸟画充满了诗情画意,不仅描摹自然万物且能从中见出自然万物的灵性。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万物的生命力。写意花鸟画所描摹的物象十分丰富,飞禽走兽、水果草木,千千万万种皆可收纳其中,观中国写意花鸟画便如观自然万象。绘画是一种静态的艺术,但中国写意花鸟画通过笔墨处理使画面中静态的物象获得了生命的动感。鸟、兽等物象出现在绘画中时因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印象天然地使欣赏者产生一种动态的错觉;植物等物象的生命力在日常生活中因其不易察觉的动态变化而往往被忽视,但却在写意花鸟画中得到恣意地张扬。清代郑板桥的《风竹图》,竹势挺拔坚韧,竹叶疏密有度,颜色深浅不一,皆顺风同向而高扬,不但见出竹叶动态的生命之美,且见出竹立烈风而不弯不倒的强劲生命力。二是自然万物的象征意义。中国写意花鸟画中的自然物象往往带有人类感情寄托的所指功能:梅、兰、竹、菊四君子常喻高洁,松、鹤、鹏、凤则喻祥瑞等,并由此出发形成了独特的花鸟文化。

 

对自然万象生命力的描摹和情感寄托的象征固然是由于古老诗歌中的意象积淀,但从其根源来看则是源于中国写意花鸟画所秉持的“道生万物、万物有灵”的自然观。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生灵自道之育化而出,并因“道”的运动而获得生命动力。天地生灵不是静态的、僵死的,而是动态的、鲜活的,万物在获得生命力的同时便有了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情感指向,因此画家描摹自然万物,本质上是对育化万物的“道“的观照。

 

(二)思与物游,传神写照——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人与自然关系论

 

“道”育化万物,人与自然物象都由“道”而生、统一于“道”,因此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人与万物虽然构成创作主体——审美客体的关系结构,但两者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并列同一关系。“气韵生动”中“气”的另一重要范畴指向创作主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中国写意花鸟画中不但浸润着天地万物的生命灵性,而且包含着画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体现着画家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因此中国写意花鸟画并非画家被动地描摹物象,而是寄之情思得象之精神的“写意”,这是一种能动的再造自然的活动。山人的《孔雀牡丹》正是画家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再造产物。画上的孔雀丑陋不堪,满身光华不再,仅头部形态与臀部三支尾羽可略见孔雀之形;孔雀所立之处顽石上大下小,不稳而欲坠;石旁有牡丹一株,花枝低垂,几片竹叶散见其中;并有题诗曰:“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孔雀尾羽正是清朝官员所戴领带花翎,孔雀丑陋亦如清朝官员人格丧失,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奴颜婢膝。此画笔墨雄奇酣畅,一方面泼辣恣意地表达画家之讽刺,一方面又体现出画家狂傲不羁与孤傲出世的文士品格。

 

由此可见,画家再造自然的过程实际上是画家“涤除玄鉴”以审美心胸观照花鸟物象,同时也受到花鸟物象的感发引发主体心理的情绪变化,由对物象的被动观照进入主动的艺术想象,进而描摹浸润着主体情思的自然物象之“神”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画家的审美想象活动始终与事物形象结合在一起,主体情感越强烈鲜明,审美想象越奇妙丰富,对物象的观照就越具体而明晰,主客二者相互生发促进达到“情朦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效果。因此“传神写照”便形成主客二体交通相应、同构契合的双重内蕴:中国写意花鸟画不仅是对花鸟物象外在形象的写照,而且是对画家审美想象的写照;不仅反映着花鸟物象的生命神韵,而且传达着画家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自然生发人的情意,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物象,传达情思。

 

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 “道生万物”的生态美学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追求,实现了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对于生态美学学科具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