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能训练的原则

体能训练的原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08 15:00: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能训练的原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体能训练的原则

第1篇

关键词:篮球;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8-01

一、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

从美国及欧洲强队的变化,可以认为篮球运动主要特征就是在凶悍对抗中将球准确投到离地面3.05m高处悬挂的内径0.45m的篮圈中去,且是在特定对抗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快速多变是灵魂,技术对抗是手段,身体对抗是基础,速度力量是保障,投篮得分是目的。据此,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可归纳为一句话: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项目。这说明篮球运动不单纯是技能类运动项目,而是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一项运动。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型,对抗性身体练习为主,保证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能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

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掌握科学的训练理论和训练原则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目前尚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体能提高的刺激--适应原则、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统一原则、速度训练为核心原则、力量训练是基础与保证原则、体能训练与专项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原则。

体能提高的刺激――适应原则。负荷刺激与机能适应是运动员体能提高的机制,运动员应努力使自己机能系统的功能适应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的特殊要求。人体机能系统的适应程度越高,则运动体能水平越高。

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统一原则。强度是比赛负荷的核心问题,比赛实践要求运动员既能承受长时间大运动量的刺激,又要承受长时间大强度的刺激,二者缺一不可。对此,教练员应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认识上要清楚确信量和强度同步提高,这是加快训练进程,提高体能水平的唯一出路。其次,要讲究训练方法,由每次训练课时间短却要保证练习强度,逐步过度到时间延长又要练习强度不降低,使运动员逐步适应大强度。同时,在疲劳情况下进行技术练习,才真正符合比赛要求符合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才会练出过硬的技术动作。

以速度训练为核心原则。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类型和手段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速度是体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球类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胜利的前提和条件,是创造战机实施攻防的前提与条件。所以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都应该为速度服务,尤其是身体直接对抗的篮球项目更应如此。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

力量训练是基础和保证原则。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力量训练要贯穿年训练周期的始终。所以,力量训练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力量训练要保证运动器官工作的实效性,即动作效果的速度性和有效性。力量素质与运动员完成动作时爆发力和爆发耐力、速度、力量、耐力有直接关系,而这一点与球类运动实施攻击的威力性和可靠性紧密相关,要重视机体远端关节及支撑运动器官的能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发展这部分能力。

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原则。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是手段,实施攻击和防守的技战术方案是目的。通过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捕捉和创造战机,达到攻击得分并阻止对方得分是最终目的。所以,体能训练只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为此,要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

三、普通高校业余篮球运动员训练特点

(一)合理安排教学和训练时间

学校业余篮球队的训练必须突出其“业余”特点:首先,不要和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相冲突。由于训练时间多在早操、课外时间,在制定计划时要向有关部门了解学校的活动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妥善修正。合理安排每周教学训练课的次数。其次,不要影响学生复习考试。在此期间可以暂停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保证学生集中精力、时间搞好复习考试。

(二)狠抓篮球的基本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实践证明,长期系统地坚持基本技术训练是运动员竞技状态高峰得意保证的基本途径。普通高校业余篮球队的队员多为自己玩球,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训练,基本功不扎实、不全面。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业余篮球队的训练应以不影响队员上课学习为原则,负荷不宜过大。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训练后身体状况(睡眠、食欲、疲劳程度、脉搏等)了解运动负荷是否合适,及时调整运动负荷。

四、总结

普通高校业余篮球队员的体能训练的成功是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在组队时进行科学选材,并进行科学系统化的训练,同时加强队篮球队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队员的体能水平。达到在学习生活中快乐的进行篮球运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价值与实施策略。文章首先从高校田径体能训练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田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注意体能训练的全面性、科学性;注意遵循体能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注意训练方法的灵活化、多样化等三点实施策略,以期能够借此加深对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认识,提高对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为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能训练 田径 高校学生 训练价值 实施策略

体能,从微观的层面来说,指的就是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田径运动隶属于体能类运动项目的范畴,在开展田径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良好的体能水平是学生田径运动技术和技能得以顺利提升的重要保障。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却可以发现,不但体能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而且目前所开展的体能训练活动还普遍存在过于单一和低效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价值和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借此加深对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认识,提高对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为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价值

首先,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高校田径体能训练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田径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形态得到改善和优化,有助于学生良好体型的塑造;二是,科学的田径体能训练活动,能够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其次,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田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田径运动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田径属于体能类运动项目的范畴,其对于体能的要求是较高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能水平,才能够为后续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忽视了体能训练的开展只一味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往往会大幅增加学生田径技术技能学习的难度,影响学生田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田径体能训练有助于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无论是田径教学还是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事故都有可能发生,无法从根本上完全杜绝。在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事故一旦出现,轻则影响教学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重则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大幅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例如:在短跑、跳远以及跨栏等田径运动的教学训练活动中,往往容易出现股后肌群拉伤的问题。而股后肌群拉伤之所以会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股后肌群的肌肉力量较弱造成的。如果在开展田径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强股后肌群的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的水平,就会大幅降低这类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可能性。

二、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注意体能训练的全面性、科学性。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器官和系统在这一时期会逐渐发育成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田径体能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田径运动项目的要求和学生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以及灵敏素质和耐力素质等多个方面入手,科学、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体能,切忌盲目开展单一、大强度的训练活动,影响学生体能水平的顺利有效提升和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成效。

其次,要注意遵循体能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和系统性原则。一方面,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田径体能训练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机能状态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对训练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切忌操之过急,因为过度训练引发运动损伤事故或者是学生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遵循系统性的基本原则。学生的体能水平是可逆的,以力量素质为例,力量训练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力量素质水平,但是,训练一旦终止,现有的力量水平也是可以衰退的,肌肉体积会缩小,肌肉力量会下降,骨骼和肌纤维之间的连接也会减弱。因此,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田径体能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训练的系统性,只有坚持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够确保学生体能水平的稳步提升。

最后,要注意训练方法的灵活化、多样化。在传统的高校体能训练活动中,部分任课教师只一味强调要不怕苦、不怕累,不顾学生的实际开展单一乏味、大运动量的重复训练,久而久之,面对枯燥乏味、大运动量的训练,学生往往会不自觉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以至于影响了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成效。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训练热情,避免学生畏惧退缩等消极负面情绪的出现,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应注意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例如: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摔、跌、失衡的动作,或者是在训练中穿插安排一些对抗性的训练动作,亦或是采用游戏或者是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方式来组织开展训练活动等等,既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训练成效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 随着竞技健美操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专项体能训练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原因是体能训练不仅能够让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增强,而且还能让力量得到整体的增幅。但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训练方法的制约和影响在体能训练方法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由此,本文主要针对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就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发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体能训练 初探

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竞技项目的训练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多样化,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也是如此。近年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整体的训练效果,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竞技健美操的专项体能训练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已经成为健美操教练员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

一、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

依据田麦久先生的项群理论,竞技健美操应该归属于难新美项群之中。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运动项目。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也要求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动作,其中包括各种难度的各种动作。在完成整套动作的过程中要很熟悉和流畅,包括托举、支撑等等,充分展现运动美和人体美,同时要求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因此,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就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能条件,并且保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内容,所以在竞技健美操中对运动员的体力要求特别高,我们要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二、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原则与内容

(一)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要围绕竞赛实战来展开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通过加强体能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们的竞技比赛成绩。所以我们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竞技健美操的评分标准是由艺术分、完成分和难度分来组成,要想取得高分,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简单基础的动作,也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比如俯撑、劈腿等高难度的动作,因此要充分加强运动员们的体能训练,并且在制定体能训练目标时,要全面考虑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将体能训练和技能展示结合在一起,以此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2.坚持适量负荷原则也是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要坚持的原则之一。体能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来说是最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保证。但是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要坚持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在体能训练中,我们必须要坚持适量负荷的原则,根据每个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体能训练的负荷量,切不可超过运动员身体所承担的负水平,避免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意外伤害,使其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二)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

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体能,所以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属竞技比赛,竞技健美体操项目和别的竞技项目有所不同,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运动员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计划,确定训练的内容和明确训练的方向,用对运动员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进行训练。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简单基础的体能训练(比如:速度训练、柔韧训练等等)、协调和表现力的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运动员强度、力度等)和抗寒、抗缺氧或者抗炎热等的专项训练。通过这些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体力和运动们的竞技比赛水平。还有,竞技健美操的比赛地点不是固定的,有缺氧的高原比赛场地、极度寒冷的比赛场地或者是极度炎热的比赛场地等等,要求运动员的适应能力要很强,同时我们还要保证运动员他们稳定发挥,所以我们要对他们采取专项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们对不同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兼顾身体训练与体能训练的协调统一

传统意义上的身体训练,偏向于对某一运动素质的专一追求,反而忽略了对顽强拼搏意志的培养以及整体机能潜力的提高。

传统的竞技运动中身体训练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对抗能力、适应长时间与高强度的抗疲劳能力没有进行大力的培养,对拼搏向上的心理素质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单纯的注重提高某项运动素质。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较低即是很好的例子,尤其当国内选手将动作完成到后半套时,动作的力度和准确性明显大幅下降,失误率增多,质量也明显降低,从运动员的表情变化即能看出吃力的程度。运动素质是运动员体能水平外在表现形式,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同样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水平的常用指标。所以,体能与运动素质两者之间不仅仅有联系,还有一定的区别。

通常,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需要将运动素质训练纳入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范围内,综合考虑如何把运动素质提高到体能训练的高度。换句话说,体能训练从整体的角度研究和提高运动能力而不是以单一的运动素质为目标对象。

对于运动员而言,在进行健美操的训练过程中,其不仅是能力的训练,而且更多的是耐力的训练,很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其身体的协调度相对较好,但是却容易出现耐力不足的情况,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体能的训练还远远不够。所以,在进行整体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训练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体能训练以及体力的训练。而且二者之间始终要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二)加强专项体能训练,促进潜能激发

大量的调查表明,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体能居于核心地位。在过去的训练理论中,并没有整体地来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研究,因此,对运动员体能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是指运动员为圆满完成特定的训练比赛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特殊体能要求。专项体能不一定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也有可能是由于后天训练形成的,同时与运动员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各种水平以及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等等都有密切联系。专项体能也是运动员是否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更快、更大、更强”是现代竞技体育的集中要求,因此,运动员机体自身的内部体能和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体能是专项体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对于每个运动员而言,其整体的潜力十分巨大。在进行训练时,可以根据每个运动员身体的素质不同进行专项的训练,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具备针对性,运动员的体能不足,就加强其整体体能的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不够,就提升其身体的协调性,这种针对性的训练方式能够让运动员的潜能最大的激发出来,从而让每一位运动员在完善自我的情况下,不断超越自我。

与此同时,我们要处理好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保证体能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保证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一般的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在竞技健美体操体能训练活动中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般的体能训练是训练运动员一般运动素质,我们要想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就要加强一般体能的训练,打好体能训练的基础,在好的基础上在进行专项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是运动员从一般运动素质向专项运动素质转化的一个过程。其实,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所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将两者紧密配合,缺一不可。不可只偏重一般体能训练或者是只偏重专项体能训练。

(三)将形体训练与专项体能的有效结合

1.专项体能训练中关注身体形态

不同的项目,对于身体形态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形态美”是健美操独具魅力的表现。女运动员和男运动员要分别体现出优美和壮美,女运动员的动作为了体现曲线美需要轻盈美妙,男运动员则需要体现阳刚之美则需要刚健、雄伟有力。因此,在形态方面,健美操的要求极高。因为它不仅反映着运动员各项水平,还对运动素质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身体形态的训练一定要重视。身体形态的全面训练,能够让运动员的健美操获取良好的美感。保持优美的形态能够让运动员在竞技中获取较大的优势。在进行综合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保证整体动作的优雅型和规范性,尽可能让每一个动作都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让身体形态的优势全面的发挥出来。

2.专项体能训练中强调动作力度

动作力度是竞技健美操专项速度的特别表现方式。同样也是能够衡量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力度是运动员长期从事健美操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专门化运动知觉。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用力大小和顺序的准确体会和控制就是力度,它是由肌肉的一系列感觉所组成,同样也是保证运动技术和质量的要点之一。因此,力度也是体现体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竟技键美操的不足,缺乏力度是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对力度训练重视不够,对力度训练方法在某些方面还缺乏系统的、完整的认识。为此,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与加强力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动作力度的训练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保证整体力度的平衡,与此同时还要其力度的大小也应该进行良好的控制。要做到在动作的过程中,力度能够收发自如。

3.专项体能训练中发展运动员的综合力量

力量素质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的保证,是出色完成成套动作的物质基础。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应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上下肢、腔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整体力量提高的目的。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从事专项活动时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整体的力量是对身体整体的协调,其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整体的力量的合理分配。让体能训练的效果能够全面的发挥出来。

在开展上肢部位的力量练习时,为了发展肩关节、肘关节等主要用力部位的肌肉力量,可以采用俯卧撑击掌、单臂俯卧撑、负重俯卧撑、双杠曲臂撑、俯撑跳走、杠卧推等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上肢力量的发展,同时还能让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得到全面的增强。

4.专项体能训练中提高运动耐力

运动耐力主要指在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对于很多运动员而言,体能是先天不足。为了能够弥补这个短板,应当加强健身训练,同时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的训练,从根本上改善先天不足的因素,在比赛进行时,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在肢体部位进行力量的全面爆发,让力量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加强运动的耐力。

5.专项体能训练中重视柔韧与协调

竞技健美操的音乐伴奏节奏有快强度高,运动员为了完成比赛中高难度的柔韧素质动作,不仅仅需要具备可好的柔韧性,良好的肌肉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训练中也要重视肌肉放松这一环节,运动员的动作刚与柔的高度统一是健美操运动员所具备的特点之一,这种统一不仅表现在动作速度,而且还应具有鲜明的节奏。在进行协调性训练的同时,运动员的肌肉收缩的强度与速度也需要十分重视。

6.专项体能训练中不可忽略表现力

竞技健美操有着与其他项目相区别和自身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是一项美的运动,完美的展示了力与美的相结合。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则取决于运动员的表现力和是否展现出力与美的完美结合。竞技健美操的独特之处在于运动员的表现力,那不仅仅是一个能使运动员迈向成功之门的钥匙,还是健美操的色彩与灵魂。表现力是指在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中,音乐伴奏下,运动员通过自身动作,动作需要与音乐紧密结合,优美且有力度,能真实反映运动员的内在的情感,能反映出运动员内在的精神气质。表现力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但是,国内外选手在表现力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这是由于国内缺乏对运动员表现力进行训练所造成的,所以,在体能训练中加入表现力训练是迫在眉睫的。对于运动员而言,其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动作上,而且在面部表情上也有着十分明显的表现,所以在训练表现力的过程中,其面部表情应该和谐自然,同时可以根据健美操的特点流露出最为真挚的感情,从而提升健美操的整体活力。

四、结语

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方式很多,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不同的训练方式,对其体能进行全面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加强专项体能训练与一般体能训练的协调性,让整体力量得到全面的增加,运动耐力得到全面的增强。最后要提升运动表现力,在动作以及表情上都要做到自然。让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效果全面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玲.关于我国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1(11).

[2] 龚文平.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核心力量训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3] 纪晓楠,曾超,肖德龙.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S1).

第4篇

关键词:少年阶段;篮球训练;组织系统;优化;重构

1.前言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篮球运动是一种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一项体育项目,它要求篮球运动员具有较好的体能素质,可以在篮球比赛中呈现最佳的状态,发挥最好的效果。但是,目前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视度还不高,对于篮球体能训练的规律、技巧等的研究还不深入,体能训练的方法简单化,而且还存在一般化的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脱节的情况等。所以,在加强篮球体能训练之前,要先认识到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现状,深入分析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研究方法和对象

2.1研究方法

2.2研究对象职高及部分高中学生

2.2.1访谈法。

走访多所普通高级中学,对相关管理人员、篮球教练、选修课学生就篮球选修课相关情况进行咨询。

2.2.2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有关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书籍,为本文的研究、讨论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目前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3.1.1训练方法不科学

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及与教练员之间的沟通得知, 现中学的篮球运动队的训练条件较差,训练设施简陋,训练手段单一,训练方法落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训练,而忽视体能的训练。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薄弱的现实。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实施训练的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技战术方面的因素。对体能训练认识相对不够深刻,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相对不足。训练的内容上看内容单一,而且训练的内容安排也不是很合理。

3.1.2在力量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中,“力量练习的内容与方法远离篮球运动的肌肉工作特点,主要以杠铃负重为主要手段,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所以说,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当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和身体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1.3速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篮球技术特点、场地等因素影响,起动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是篮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点。然而当前中学生篮球训练队的教练对专门速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还了解不够,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方法手段不多。大多数教练员只知道多跑能提高速度素质,而不知道到要用什么具体方法,甚至连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案都没有,在训练中很难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所以在比赛中出现了回防速度慢、防守跟不上等诸多问题。

3.1.4耐力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中和比赛后的体力和机能恢复。”经过调查,中学的篮球训练队的耐力训练基本上都是有氧耐力的训练,而忽视了无氧耐力训练。这也是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耐力不行的主要原因。

3.2改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的方法与对策

3.2.1训练手段和方法方面

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初中篮球队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高度认识具有良好的体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正确把握篮球运动项目的竞技制胜规律,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在各级篮球队中,建议配置专职体能教练员,并逐渐推广,最好作为制度规定下来。制定和实施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狠抓落实,在每次训练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后进行体能训练,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各种运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

3.2.2关于力量训练方面

根据调查知道,这几所中学的力量训练方面的器材不足。这里根据他们的现有器材有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第一,提高运动员力量的训练,在这种训练中一般以运动员自身体重30%-40%的重量起步,做提重、半蹲、挺举等,做4-5组。每周2次,每周递增重量,每次力量中间隔48小时。用间歇训练法、重复法进行。

第二,速度力量训练,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40%-60%,快推、抓举、负重高抬腿等,一般做4-6组,每周两次,每周递增重量,每次力量中间隔48小时。

第三,提高肌肉长时间工作的力量。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80%左右,抓举、挺举、负重高抬腿、卧推等直到身体达到最大符合。

3.2.3耐力方面的训练

中学篮球教练员应该清楚认识到耐力训练的重要性,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这里我建议用5000―10000米匀速跑(每周两次),3000米变速跑(每周2―3次)这两项主要是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耐力和速度耐力。

4.结论与建议

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实效与实施:

4.1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实效

通过长期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实地考察,经过分析与整理,得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中学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通过资料知道一些中学篮球体能训练的原则,结合这些原则总结出一些解决体能问题的训练方法,希望对中学生的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提高有所帮助。

4.2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实施

4.2.1体能训练要贯彻在年度训练计划的始终,必须纠正那种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体能训练要以量为基础,强度为核心,力量是手段,速度是目标。专项速度,尤其是长时间大强度的专项速度是体能训练效果的唯一检验指标。

4.2.2在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和比赛结束后要做到,合理的营养搭配;合理积极的休息;适当的心理恢复;良好的作息制度,才能做到合理恢。复除此之外,按摩和温水浴也对恢复体能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束语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是在快速激烈对抗条件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能训练,它能促进和提高中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和各运动器官的功能,对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有良好作用。在体能训练之后,要注意营养与休息的重要性。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充足的睡眠休息也可以促进运动员的体力恢复,都是有利于运动员进行下一节体能训练的。

教练员制定相应的体能训练计划时,应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因为不同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所能承受的体能训练极限也是不同的,所以教练应该深入研究篮球体能训练的理论、注重不同的技术与战术,利用不同的训练手段、方法,创新地、科学地帮助运动员提高体能素质,避免在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第5篇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运动素质敏感期 一般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长的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变向、急停、投篮表现为间断性、多向性和多元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项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同时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并将已经获得的素质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运动员体能水平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体能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体能是通过遗传获得,后天的体能则是经过有效的体能训练而获得,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进体能的发展。

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向,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早期的基础阶段的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1.目前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思想重视不够

在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的替代和青少年篮球训练理论研究三个方面。

基层篮球教练员的配置结果显示,业余运动学校很少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和体能训练教练员研究小组。

调查发现,90%的篮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经常以战术训练代替技术训练,认为体能训练在战术训练中实施就可以,实际上这仅仅解决了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基础的力量训练不够,将影响到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的水平。

在理论研究方面,基层的教练员缺乏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在篮球的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研究理论严重缺乏。缺乏长期跟踪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完善的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理论研究体系。基层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大多处于自然阶段和经验训练的阶段,缺乏科学系统性。

1.2理论研究缺乏

在日常训练中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规律,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动态性、统一性规律,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高负荷强度。运动员跑动的距离时长时短,跑的速度时快时慢,在激烈的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中实现各种技术和战术的配合,导致运动负荷强度起伏变化,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率都在200次/min,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

一般来说篮球运动员成熟较晚,但是运动寿命较长。青少年篮球训练分两个阶段:(1)预备训练阶段(7~11岁);(2)基础训练阶段(13~18岁)。

预备训练阶段以一般体能训练为主,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的身体能力打基础,主要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基础训练阶段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具体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青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1)绝对力量的发展特点是7~9岁为力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0~13岁是快速增长期。(2)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是男女在7~13岁速度力量增长都很快。13岁后,男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6~17岁时增长的速度下降。速度力量的发展与最大力量的发展相比,速度力量发展要快些和早些。(3)力量耐力男子从7~17岁的发展是直线上升,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之后开始停止,甚至下降。(4)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6~12岁是快速增长期,在12岁时反应速度到达第一个高峰点。在性发育阶段,反应速度减慢。20岁左右出现第二个高峰点。(5)步频的发展特点,男孩在8~12岁、女孩在9-12岁增长最快。(6)耐力素质的发展特点男孩在10岁时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3岁再次出现快速提高,16岁耐力有最本质的提高。女孩在9岁首次出现快速提高,12岁再次提高,15~16岁耐力水平下降最大,16岁后下降速度减慢。(7)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青少年在6~9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敏感期,9~14岁是发展专门协调能力的敏感期。

1.3体能训练概念模糊

1.3.1对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概念认识模糊

一般体能训练是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发展专项素质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采用专项技术动作,或者在动作结构和用力形式上与专项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的身体练习。

1.3.2安排体能训练的比例不合理

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应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合理地安排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根据训练周期原则,在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周训练计划中,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时间的发展,逐渐增加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通过篮球运动素质专门的练习同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技术动作的要求加强感受器与运动器官的效应器一致性的训练,提高专项运动的成绩。

1.3.3错误的运用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

基层的教练员经常错误地认为,解决好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和运动员有限的体力范围内,安排各种训练内容的难度,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首先,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运动素质基础薄弱的运动员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最终达到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其次,在青少年发育阶段,各种身体素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快速增长期存在差异,运用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取代体能训练,容易错过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专项运动素质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影响竞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再次,缺乏良好的体能素质,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战术的学习,更会缩短日后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时间和运动寿命。最后,青少年阶段是心肺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采用一般体能训练结合少量的专项体能训练发展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的适应能力。

1.4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化

根据“生物适应”理论,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只有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地安排训练的次数、持续时间与间歇和负荷强度,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训练负荷的本质是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长期过于简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导致机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敏感性,神经-肌肉兴奋传递速度下降,运动器官耐受力减弱,训练定向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事倍功半。

在日常力量训练中过于依赖杠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单一,训练的气氛枯燥;速度训练经常采用较单一的训练方法,如:长期在篮球场上的折返跑和田径场的重复跑等,缺乏采用灵活多样的持续、间歇、重复、变换和法特莱克跑有机组合的训练方法。

1.5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感觉和经验是基层篮球教练员体能训练的监控手段和评价最常用的方法。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的强度和量的控制,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测量的数据)和仪器,很难准确把握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疲劳调整和超量恢复的时机,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由于缺乏对体能训练长期系统的测量数据,基层篮球教练员很少采用对运动员自身素质发展的纵向比较进行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体能训练的评价主要是教练员凭借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表面和即刻反应,与同日历年龄的队员进行横向的单一性比较。

2.改善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对策

2.1树立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篮球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2.2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丰富基层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体能训练理论指导运动实践,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归纳和升华理论。

2.3正确把握篮球运动的竞技规律,结合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的生理和身体形态特征开展体能训练。

2.4明确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任务,根据篮球运动训练的规律、任务、阶段、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合理安排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使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有机衔接。

2.5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各种生理指标和技术数据监控体能训练过程,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运用多种技术诊断方法和手段,评价体能训练的效果。

2.6完善体能训练体系,设置篮球体能训练的专职教练或篮球体能训练研究小组,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研究。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王保成.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院学报,2002.

[5]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基本理论和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6]李颖川.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1997.

第6篇

关键词: 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建议

1.近年来网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1.1符合比赛特点,从实战出发,赛练结合,有针对地进行体能训练。

比赛是训练的最好形式,这是网球训练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网球项目的训练规律所决定的。赛与训练的关系也就是练与实战的关系,也就是单纯熟练技术战术和提高战术意识的关键。比赛是训练效果的体现,训练是为了比赛,很多技战术的东西都是要拿到比赛中去练的。网球比赛对球员战术意识、心理对抗的要求非常高。比赛重视的是战术意识和心理,而这种能力在训练中是很难提高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对抗的比赛来提高。总之,教练员要清楚比赛与训练的关系。

1.2体能训练全面,结合心理训练。

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必须是一个技战术全面、特点突出、心理和身体素质都十分优秀的选手。心理和身体素质是发挥技战术的重要保证,因为只有心理和身体素质好才能掌握高水平的技战术,而且双方球员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也存在着高强度的对抗。当双方球员心理和身体素质都表现良好时那就要看谁的水平更高。比赛中双方球员都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去控制技术、运用战术。所谓心理训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采用相应的手段形成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过程。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两类,一般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视知觉训练、注意力集中与分配的训练、意志力的训练和判断反应能力训练等。体能与意志品质是孪生兄弟,在体能提高的同时,意志品质也在不断地提高,无体能则无心理素质可言。

1.3体能训练必须重新审视恢复训练。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这是对恢复训练最好的诠释。德国学者对一千多名优秀运动员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量恢复的现象在他们身体内已不存在。这预示,对他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运动量,训练后必须主动积极行恢复。积极恢复性训练的要素为:训练方式:结合训练内容,充分动员未参与训练的大肌群;训练强度:心率应在130―170次/分之间,训练的强度应为最高的70%―75%,这样更有利于恢复;恢复训练时间:根据专项训练强度的大小而定,大负荷训练时,恢复训练时间应占整个训练时间的1/3左右。恢复训练还应贯穿在训练中,因为比赛每分球之间、局与局之间有20秒的间歇,换边有90秒间歇时间。训练中的间歇时间即以此为据,运动员应学会利用比赛的间歇,养成赛中恢复的习惯。

2.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建议

目前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男子网球运动水平处于落后的境地。女子运动水平的提高与重视体能训练是分不开的,这也被实践所证明。为使我国的网球水平进一步提高,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2.1体能训练要坚持科学化、系统化和合理化的指导思想。

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吸取国际上先进的体能训练手段与方法,为我所用,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要注意结合网球项目发展的趋势,结合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同时还要结合比赛实战、赛练结合,讲求实效,并注重心理训练与恢复训练。总之,体能训练要科学合理,符合体能训练原则,最好实施实时监控,以保证训练系统科学合理。当今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为适当热身、有效的伸展运动、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合理的营养搭配、赛后恢复等。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我国网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找出问题,更新训练计划(包括体能);制订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和选材计划,建立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等,特别是重视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从训练指导思想的高度认识它、贯彻它。

2.2顺应网球运动体能训练规律,注重选材打好体能训练的基础。

根据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资料和对网球运动特点的分析,选好适合网球运动的青少年是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我国网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基础。因此要想改变我国网球运动的状况,提高网球运动竞技水平,首先要从选材开始。前亚洲最高水平的网球运动员,泰国的斯里查潘在2003年世界排名第九,他身高1.85米,体重81千克,从身体形态上具备了世界优秀选手的条件。若我国的网球运动想跻身于世界前列,特别是男子运动员,必须从选材抓起,再经过系统的体能训练,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世界优秀选手的体能水平,才能为好成绩打好身体基础。对此我们必须充满信心,因为身体条件好的青少年我国大有人在,关键在于发现和培养。

2.3体能训练应以专项素质为核心,突出个性并全面发展体能。

国外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成功和国内的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的早期专门化训练,都从实践上充分证明了发展“专项素质”的优势。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身高、体重、力量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打法(防守型、进攻型、全面型),紧紧抓住发球、接发球以及相持环节,提高前三板能力、相持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只有进行这样的有的放矢的专项训练,运动员才能逐步提高专项意识,使专项水平得到提高。但专项素质训练有其局限性,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进行一些辅助训练,以弥补专项训练的不足。但辅助训练应从属于专项训练,应在专项训练之内。专项训练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应当失去个性,而应当发展具有个人特点的专项素质。它们应当建立在专项素质基础之上,具有个人特点“全面、快速、进攻、变化”,应当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3.结语

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为体能训练科学合理,符合体能训练原则与网球项目特点及规律,体能训练既结合网球比赛贯穿全年的特点,又从实战出发,赛练结合,还重视心理训练与恢复训练,并体现个性化的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前苏]K・库特萨尔.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J].国外体育科技.

第7篇

关键词:训练方法 训练原则

一、前言

在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都指望自己跑速能胜人一筹,以便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取得最终比赛的胜利。为了获得这种非凡的速度能力,中长跑运动员一定要进行各种体能训练和必须的体能训练。本文从理论角度,全面地分析中长跑运动员速度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结合训练实践,提出几种中长跑体能训练的方法,期望对提供运动员的成绩有所帮助。

二、体能训练应重视均衡发展的原则

在中长跑训练中,首先必须注意肌肉群平衡发展,偏重于某些肌肉群的发展,将会产生肌肉的不均匀性,导致肌肉损伤。从运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如果驱使运动员身体向前移动的肌肉群经常活动,那么它们的体能就会得到提高,而且也会变得更加结实,反之,如果不经常活动,那么它们便会变得松弛无力。这些肌肉群松弛无力,身体就无法保持正确身体姿势和正确的跑步技术动作。

在中长跑训练中,运动员要注意均衡发展身体素质训练。我们可以把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和体能喻为三角形的三个均与中心点保持平衡的角,当抬高其中某一个角时,其余两个角便会处于较低的位置,若同时提高其中两个时,另一个角也会处于较低的位置。总之,同时抬高三个角是很难的,但却是必须有,通过维持耐力、速度和体能的均衡发展,运动员就能加快提高体能训练身体素质的三个组成部分。认识耐力、速度和体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日常体能训练课中,应把体能训练、发展速度、柔韧性、灵活性、伸展能力等练习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动作幅度缩小。体能训练课后要进行整理活动,包括以娱乐活动形式进行一些伸展性,放松性练习,以便能维持高水平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三、体能训练是中长跑训练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体能素质是各项运动项目的基础,尤其是快速体能是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有大量的资料表明,尤其德国运动专家研究表明,近几年来中长跑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是骨肌代谢能力增强所致,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认为,中长跑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外,还必须有同水平的体能素质,尤其是速度体能。例如,埃塞俄比亚名将贝克勒在2004年5000M比赛中以12′3735创造世界记录和在最后一圈跑出53的好成绩就是最好例子。由此可见对于中长跑项目来说,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是速度和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体能耐力是保障,而要实现这一途径,快速体能训练是其中最佳途径之一。 这就表明,对世界级优秀男子5000米和10000米运动员而言,就是要以不到55秒的时间跑完最后的400米。而对世界级优秀1500米运动员来说,则应以50秒以内的时间跑完最后400米,其中最后200米跑的时间要在25秒以内。中长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ATP(三磷酸腺苷),CP(磷酸肌酸)及乳酸供能系统供给的。因此,运动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无氧体能。这一事实表明,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专项运动肌群体能好的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以较大的步幅跑,而且还能在比赛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原有的步长。在力竭性的耐力和速度训练之后,合理的进行一些体能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恢复体力。

四、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保障

当今世界中长跑的发展趋势以及运动成绩预测表明,运动员只有成功地实施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才可能提高运动成绩,目前常见的训练方法有自然跑训练法、持续性训练法、法特莱克跑训练法、间隙跑训练和重复训练法等等。

(一)“法特莱克”训练法

法特莱克训练法是瑞典中长跑教练员古斯塔•霍迈尔创造发明的,瑞典语的意思是“速度游戏”。从本质上讲,它是指在跑步的过程中加速跑与慢跑交替进行,速度比较随意的一种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在平原、森林、田野、沙地、山地、雪地上进行练习,运动员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加速、放松的时间和距离。

爬山跑训练是在一定距离内提高训练成果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从字面上来看,山坡跑训练是对身体素质提出的挑战,相当于在跑步的同时还要举起由于重力增加而增加的相当于体重的重量,这使得肌肉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事实上,山坡跑训练增加了肌肉的体能耐力。

综合体能训练,也就是在法特莱克跑的过程中把适合项目特征和个人特点的6-12个体能练习手段组成一个组,再依据不同性质体能之间的相关,给以科学的排序,进行不同次数和不同间隙的重复练习。例如:第一组合 俯卧撑仰卧起坐纵向劈腿双杠双臂屈伸屈膝举腿引体向上直坐高抬腿腿外展腿内收爬绳直角坐撑挂臂悬垂等。第二组合: 高抬腿跑踢臀跑跨步跑单足跳单或双足足尖上跳膝触胸双足跳挑起转体180度蛙跳双替跳绳等,通过这些训练方法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是很高的,接受训练者可以完成耗时20-30分钟的整个组合,这对运动员整体体能素质的协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训练研究结果证明:体能训练与专项能力训练相结合,其每个手段的用力结构与技术结构相一致,对提高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有非常显著的训练效果。

(二)沙地跑训练法

沙地跑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益处很多,不少世界级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都曾将沙地跑作为体能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塞鲁蒂手下的运动员就曾在澳大利亚海港的沙丘地赤脚进行大量的跑步训练。因此,沙地跑训练在原男子1500米跑世界记录(3′3506)保持者,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该项金牌得主埃利奥特经历过的训练中占很大的比重。遗憾的是,现在忽视沙地训练的现象很严重。非洲的绝大多数中长跑运动员开始尝试沙地跑训练,并且在环境和体能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赤脚进行这种训练,获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在沙地跑的训练中,运动员以较慢的速度就能使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同时承受力竭负荷,这也是其他训练不可能具有的功能。因此运动员只要做较少的练习便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如果运动员谨慎的对待沙地跑训练,那他们还能在受伤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以多种练习形式进行训练,并且在沙地进行跑步式跳跃练习时,运动员不可能受伤。沙地跑训练能使运动员的身体更加强壮,从而有利于运动员掌握一种能使跑步动作产生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的跑步技术。而且,在草地、沙地和泥土地上进行的跑步训练具有体能训练的功能。运动员在完成跑步训练后,无须进行太多体能训练来维持各种肌肉体能的均衡发展,只要条件和环境允许,中长跑运动员都应在训练和比赛后,赤脚在松软的地面上进行一些慢跑练习,因为低强度运动中消除乳酸的速度比静止状态快两倍以上,这一点是及其重要的。

运动员长期无损伤,则必定处于训练和比赛的最佳状态,是恢复跑步运动技能所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柔韧性的练习

柔韧性对中长跑运动员发挥速度和体能水平至关重要,柔韧性差会限制动作的幅度,从而导致移动速度下降,而且还会使神经肌肉的协调减退。不少运动员担心柔韧性练习会使他们的体能受损,正确的柔韧性训练不但不会损失体能,实际使能改善运动员的体能。体能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的耐力,特定部位的柔韧性或肌肉体能的发展不平衡,运动员便有可能在比赛中惨败。 一些研究表明,增强关节部位的柔韧性,可改善其周围肌肉弹性和张力。较高的肌肉弹力可导致肌肉能量的增加,从而提高体能储备,肌肉伸展与收缩能力的提高使肌肉体能增大。最近,澳大利亚大学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一项实验,目的是研究在肌肉弹力能量得到提高后能否提高运动成绩。实验组进行了为期八周的静力性伸展练习,而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柔韧性练习。两组都继续完成他们正常的训练计划。实验组在完成正常训练课后用10-15分钟进行柔韧性练习,他们的柔韧性平均提高31.1%,最大推举(卧推)提高5.4%,专项运动成绩平均提高4.45。而对照组运动员柔韧性、卧推能力和专项能力没有显著性提高。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柔韧性练习不仅能提高关节周围的灵活性,而且能增强肌肉体能,由于肌肉的弹力和张力的改善,使肌肉能更好地利用体能的能量,这一发展对那些运动前肌肉预先伸展的项目特别重要,对那些需要增强肌肉体能而又不能增加体重的项目也是很有意义的。中长跑运动员不需要粗厚的肌肉体能,而是需要“肌肉体能耐力”。形象地说,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的肌肉体能,要像鹿一样的肌肉体能,而不需要像牛一样的肌肉体能。鹿的肌肉纤维长,横断面小,收缩能力强,弹性好,快速耐力强。相反,牛的肌肉纤维短,横断面大,快速耐力差,绝对体能大。增强肌肉体能,是对中长跑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中长跑运动员进行的柔韧性练习是要他们实际需要的动力性伸展,而不是类似伸开手足躺在地板上的静力性伸展。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越有效,柔韧性 越好,受伤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大多数运动员都利用良好的跑步技术进行动力性屈伸练习提高体能。

五、小结

体能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速度与速度耐力、柔韧性及技术的发挥具有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凡阅读有关体能训练的研究文章及这方面文献的人,都发现研究所得结论,更加强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但愿更多的中长跑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老师、科研人员都来进行体能训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中长跑训练方法,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李鸿江等.中长跑[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第8篇

摘 要 体能训练是随着运动技术日趋完善,训练水平不断提高,竞技比赛日益激烈而产生和必然出现的。对于竞技运动来说,21世纪是运动训练科学化创新的新阶段。但是,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客观地分析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更新观念、落实措施、改革创新、科学训练,尽快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 篮球 体能训练 问题 对策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篮球比赛中,多次反复快速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特殊体能。篮球体能训练是在运动训练中以发展运动素质为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以部分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NBA)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团队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调查与研究,该团队球员大多数都有较长时间的打球经验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结果

目前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够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球队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的代替问题和篮球专项理论研究3个方面。各级球队教练员配置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名以下教练员的球队占77%;3名以上的球队占23%。国外教练员认为注重系统体能训练的球员,更能适应激烈的篮球比赛,也更容易获得成功[1],他们的体能教练员分工明确合理,可以按位置分为中锋、前锋和后卫体能教练员;也可以按运动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体能教练员等。

(二)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

中国篮球运动训练存在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现象,调查显示:我国各级篮球队中只有少数CBA几支俱乐部配有专职体能教练员,配置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训练经验不很丰富,而且他们同时兼带二线和三线多支队伍的体能训练。

(三)采用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

在实际训练中总是把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走进了体能训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便可以涵盖的误区。认为看到球员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就已经是体能训练了;认为体能训练在技战术训练中就可以完成。实际上这样仅仅可以解决一定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问题,仅仅是消耗体力而没有补充最基础的、最关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最后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没有提高,也保证不了实战的需要。

(四)训练方法手段“田径”化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与盲目加大训练负荷的问题。从《运动训练学》的“生物适应”理论角度看,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体能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反映在训练方法单一,如力量训练以杠铃挂帅。在先进的力量训练方法除杠铃外,还应采用大强度的跳跃练习、综合力量练习器等动和电刺激力量训练,以及各种组合力量训练。

(五)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相脱离

我国篮球体能训练误区是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混为一谈。表现在一般体能训练过多,专项体能训练过少,存在青少年体能训练成年化,成年体能训练青年化的误区,不了解各个时期的过渡与转化。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训练阶段后,就需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

(六)错误理解赛期的体能消耗与恢复

我国篮球界存在赛期中不能进行体能训练的现象。调查显示,86%的教练认为一周两赛队员奔波于主客场之间,耗损队员大量体能,没有可能训练体能,只能进行技战术训练。这种指导思想导致在跨年度CBA联赛只消耗而没有体能补充,到比赛中期运动员就把准备期所储备的体能基本耗尽,真正到了赛期的关键时刻,体能出现了亏空,高质量的技战术也就无法保证。而NBA职业联赛采用“板块结构训练理论”保证球员的体能,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3~4周赛期的板块时间内接受一两个比较大的体能训练刺激,使NBA球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并且能延长运动寿命,这种训练理念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三、结论

篮球运动员运动场上的竞技能力主要取决于场上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与意志品质。

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在比赛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是,体能是基础,是保证,是激烈比赛的物质基础,是运动员技能、智能和心理意志能力得以发挥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孙欢.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中国篮球协会・2005年全国篮球体能教练员培训班教材汇编[Z].2005.

[3] 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报.2001,13(9):38-46.

[4] 李颖川.球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构成因素及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1997, 33(2):49-52.

[5] 王保成.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6] 王保成,等.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首都体育学院[J].2001,(3).

[7] 吴金元,等.从第27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看中国男篮与世界男篮的差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