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8 15:00: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文科学的劣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存在的问题
后,专业化教育逐渐取代了“通才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过于专业化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对人才的基础素养、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强。在这一趋势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改革受到了普遍关注。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进行基础教育,加强学科渗透,拓宽专业口径,重视能力培养等措施都体现了新时期对通识教育理念的重新理解与践行。“通识教育”即General Education,来源于传统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该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译法,在大陆被译为素质教育,在台湾为通识教育,在香港则译为博雅教育。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采用博雅课程的译法。我对南京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博雅教育课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其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博雅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①
1.开设博雅教育课程的目标
我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为适应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学校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通专并重、分流培养”作为教改方针,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一、狭窄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并提出:在本科教育中建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的优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历史视野、认知风格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创造知识、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多种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
在博雅课程的选课说明中,南京师范大学将博雅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归结为:培养学生对人类各种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掌握不同领域的重要方法,提高人文素养,使之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包容和理解的风范;同时通过蕴含博雅精神的互动式学习方法的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能力,使之形成“追求卓越”的创新思想。
2.博雅教育课程的设置
在南京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博雅教育课程是与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并列的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与社会、科技与社会、艺术与人生、政治与法律、中国与世界五大类。其中,政治与法律、中国与世界两大类分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外语课的高级选修课。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在人文与社会、科技与社会、艺术与人生等三大类博雅教育课程中修读8学分。除了有关专业的特殊规定外,学生在每一类的课程中至少要修读2学分。
博雅课程采取立项建设制度,教师根据《南京师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参考目录(征求意见稿)》,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课程申报,经过遴选后,确定是否开课,遴选的标准为: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统一;多样性与整合性相统一;普适性与深刻性统一。
学校为各学院承担博雅教育课程设定了最低配额,以人文科学学科及社会科学学科为主的学院承担的配额远高于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的学院。
表一 南京师范大学各院系承担博雅教育课程的最低配额
自2006年至今,南京师范大学已经开设了三批博雅教育课程,依据学校制定的应承担课程的最低限额,有2个院系已立项的课程超过了应立项的课程,占院系总数的10%,55%的院系未完成任务的50%,其中4个院系仍未开设任何博雅教育课程。
表二 已立项课程占应立项课程的比例(至2008年)
三年来,开设的课程数目逐年增加,但科技与社会课程及艺术与人生课程数目几乎维持不变,主要是人文与社会课程数目在增多。在已开设的三批博雅教育课程中,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两类课程,而科技与社会课程的比重一直高于艺术与人生课程。
表三 三批博雅课程中各类课程的比例
3.博雅课程的管理
对于博雅课程的管理,南京师范大学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立项、撤项、开课、课务安排、考察均由教务处来执行。
二、问题及讨论
1.课程目标存在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左的现象
通识教育的盛行是为了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不是给学生一种专业训练或职业训练,而是通过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丰富高雅的情趣,让学生的一切才能、素质得到完全的发展,最终能够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完善的人并且对于国家来说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首先,通识教育的目标应当反应学生对深厚文化素养的需求。纵观历史,任何能够开疆僻壤,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不仅仅是精通某一门学科,他们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方面都有极高的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通识教育的目标应当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大学教育中的个性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曾要求人们注意这一事实:“发展个性与强调社会责任,是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高等教育的两个强有力的传统。”②因此,通识教育的目标应当反应对合格“公民”的需求。通识教育应当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素养的养成。
我们可以看到,专业教育思想毕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了很长的时间,南京师范大学博雅教育课程目标仍带有专业教育的痕迹,是对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修补,与完全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存在差距。具体看来,南京师范大学的博雅课程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1)简单提及重视各领域知识的获得,但忽视各领域知识的比例、程度,在这些方面需要深入的挖掘、明确。(2)重视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合理的能力结构的建构考虑不多。目标中已经提出对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社会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的考虑不够,仍不利于合理的能力结构的建构。(3)未提及公民基本素养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来看,制定一套完整、明确、合理的课程目标是急需的,因为课程目标毕竟影响着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方式的使用。
2.课程领域分布存在不合理现象
依据表三,博雅教育课程的构成比例不平衡,人文与社会课程占据了总课程数的一半。通识教育课程不是简单的课程的堆积,不仅要有广阔的覆盖面,还必须要有合理的比例。南京师范大学从历史渊源及学科分布来说,偏向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在师资力量、重视程度、资源条件等方面,自然科学较前两个领域就处于劣势,但对于一个致力于成为综合性大学的学校来说,自然科学学科因素是不能被忽略的。要想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各领域的知识、理论都应得到合理的吸收。并且,在课程的构成上,由于科学论证不足,造成了“拼盘”现象,教师申报、学校立项,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狭窄的课程,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间的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各领域的信息和概念。
3.课程缺乏系统的管理
博雅教育课程主要由教务处负责制订计划和实施。由于教务处是全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的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因而,博雅教育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类由教务处负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一般来说,我国高校鲜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善,注重表面课程种类的丰富,但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课程的设置随意性较大,例如,各院系承担博雅课程的最低配额从何得出,无据可考。另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管理上,以一种管理业余课程或是次要课程的态度去看待博雅教育课程,而且许多教师是在讲授专业课后的空余时间才参与博雅教育的教学等,这些课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博雅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使博雅课程沦为一种形式。
三、建议
1.在深入了解通识教育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角度来明确博雅教育课程的目标,形成一个完整、全面、清晰的目标体系。
2.在课程的遴选、立项、实施、评价时以课程目标为纲,使课程目标非形式化,得到切实的贯彻。为课程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的物质、人文环境。
3.课程的申报、立项应通过科学的论证,合理调整,使课程体系科学、有效。
4.博雅教育课程不应一味追求数量,课程的种类应当全面反应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领域,不同领域的课程数量应当形成一定恰当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其他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理论。
5.课程的内容应能够反映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不应按照过去专业式的思路组织,也就是说不能仅仅是将原来专业课的程度降低来作为博雅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应是基础的、联系的。
6.不一定要设置专门的博雅教育管理机构,但是,对于博雅课程的管理不能置于学科专业课程管理之下,应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予以重视。在管理中,要以通识教育的理念为中心,及时调整不当的条件。
7.博雅教育目标的达成不仅可以通过显性课程来实现,而且可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例如,建设与学校性质相一致的特色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博雅教育,多渠道、多途径地展开博雅教育。
注释:
①数据资料来自于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②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84.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2]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
[3]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4]余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一)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为本科一批、二批之后的本科三批,学生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这些特点导致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有畏难、自卑的心理,课程过难就会放弃,课程过简又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土木工程这个以数学和力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专业课程难度较大。独立学院的前身大多是师范类的院校,这些学校的大多是以文、理科为主,相对来说,并不具备足够的工科办学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课程的设置、学生的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师范学院的痕迹,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不突出。
(二)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的面宽,课程多,往往会重视基础课和理论课,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口径就很宽,知识体系的分支较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就导致压缩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减掉实验课,不设置实验课指导教师,或者实验只是照搬课本,缺乏学生的思考和创造等问题。在实践和实习环节,往往统一安排到一个学期进行,这样方便教学安排,但是缺乏了课堂教学指导的实践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会处于劣势,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轻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此模式为人们意识到实践对于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而提出,这一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设置成体系、成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中有大量的实践性课程课时,理论课程课时与实践性课时相协调,这种培养模式也是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所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会着重于培养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忽略大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特点缺乏重视。该模式试图在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做双重努力,但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往往选用了一些普通高校的“双学位”、“主辅修”等方式,学生在业余时间或者是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去选修或者辅修一些学院开设的其它课程,没有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源为本科三批,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学习基础薄弱等问题,往往收效甚微,实际效果不好。
二、对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重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用人单位往往需要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所以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管理服务等岗位一线工作,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独立学院可以采用“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形式进行课程设置,按照大土木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精简的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这样的体系有利于利用独立学院可以灵活的设置专业课程的优势,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同时设置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能力培养方面,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知识面过窄,人文知识素养缺乏;创新、开拓精神差;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交往能力差等等。这些方面的不足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人才缺乏竞争力。独立院校由于教学模式照搬母体学校,容易认为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不被重视。这就导致人文课程体系不适合工科专业,人文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不能融合,甚至没有交集,更不用说人文课程内容少、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社会上人才竞争是人才整体的竞争,并不单单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调整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内容与课时,努力做到突破人文科学与土木工程专业的界限,使二者的教育可以有效的结合。
(三)学生持续发展方面,重视“学习能力、心理素质”
[关键词]海洋经济,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宁波市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已经完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而根据“十二五”规划,省委要求今后五年浙江科学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特别强调要推进宁波都市区建设和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临近区域为核心区的“海上浙江”。建设以宁波与舟山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SWOT分析法简介
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中常用分析工具,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这一方法通过较全面、系统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得出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结论与决策(表)。本文主要就是运用SWOT法对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进行分析并提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有益的建议。
二、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
综合来看,宁波在整个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资源优势
宁波市的港口优势得天独厚,港口岸线总长1562公里,占全省的30%以上,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多座。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 T ”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内外辐射便捷。宁波港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可连接天津、上海、深圳、厦门等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长江、京杭大运河、海运等覆盖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另外自然地理方面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 120km 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
此外,海洋资源优势也十分明显。宁波地区拥有丰富的“岛、涂、渔、景、油”等海洋资源,组合优势明显,适宜规模化开发。500平方米以上海岛516个,约占全省1/5;岛屿面积524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758公里。宁波的岛主要集中在象山、宁海、北仑等地区。岛屿靠近东海和舟山渔场,周围海域渔业资源和贝类资源丰富。另外,我市拥有可围滩涂资源约140万亩,占全省滩涂总面积的34%,居全省之首。宁波滩涂资源围垦开发条件优良,目前在建围垦工程共有10处,共计19.6万亩。同时人文景观丰富,易于开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体的海岛旅游。而东海被誉为“东亚的波斯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仅在中国大陆架上的天然气储量就有5万亿立方米,原油储量约为1千亿桶,开发前景巨大。
(2)人文优势
主要指宁波帮人士及宁波所具有的创新的底蕴。宁波帮被誉为晚清四大商帮之一。在近代,以港、澳、台为核心进行发展的“宁波帮”企业家们,更是名声显著。而不少宁波帮人士在发家致富后仍不忘故乡,大力支持宁波的建设与发展,如宁波大学的成立。此次发展海洋经济的新一轮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宁波帮这一优势进行大力建设。同时,宁波人的创新精神也是推动发展的有力武器。宁波创新精神的灵魂深藏在“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态之中,并成为宁波人勇往直前的内在驱动力。从当年的“五口通商”之一到如今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人敢走出去,敢尝试的性格为宁波及相关区域的发展增加了很多机会。如赵安中、世界船王包玉刚、邵逸夫等。当代宁波人“敢为天下先”的心理也十分强烈,如跨海大桥、鄞南商务区等的建设,宁波企业 “雅戈尔”、“杉杉”、“奥克斯”、“贝发”等走出宁波,进军全国甚至国际市场,这也是宁波人的创新精神最有力的见证。
表 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及演绎矩阵
2.劣势分析(W)
(1)资源利用率低,产业保护不够
虽然宁波市海洋产品产值较高,但其海洋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综合开发科技含量不高,并且以粗放型为主,多为附加值低的产品。同时,海洋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在一些地方,海洋资源如渔业资源等存在使用过度的问题。例如象山海域前几年大量捕捞导致鱼类数量和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一位地追求单一经济指标,片面走短期发展、粗放发展之路。当然,我们也发现在宁波沿海还存在油气资源开发不足、效率不高,各海岛尤其是象山部分海岛与大陆交通存在困难等问题。
(2)沿海海域污染,游客素质不高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许多海域如北仑港、镇海港附近海域由于发达的运输业,船舶进出频繁、货物吞吐量大,从而形成了燃油污染,影响了鱼类的生存;部分近海海域漂浮的生活垃圾形成了一座座垃圾岛,影响了沿海地区的海洋景观,也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存在乱丢垃圾、破坏海洋景观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以及海洋旅游景区的和谐,最终会影响了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开发方式传统,科技含量不高
大多数海洋企业与渔民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型模式,捕捞方式、捕捞工具落后且公司化程度低。企业生产设备的科技含量不高,各个企业联系不强,同时科技人才匮乏,从而导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力不够、后劲不强。海洋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力度不够,资源共建共享程度较低。
3.机会分析(O)
(1)国家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于今年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因此,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大力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宁波市可以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的建设,建设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的核心区,完善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和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门湾及其附近区域为主的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同时,努力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梅山岛、大榭岛等十区十岛,努力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
(2)宁波的区位优势
宁波位于长三角南翼,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宁波-舟山港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已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利用宁波-舟山港的远洋航线,充分引进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海洋经济的发展,走向世界。同时,宁波北接上海,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辐射优势和宁波雄厚的经济优势,与上海、杭州、舟山连接成为以宁波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4.威胁分析(T)
(1)激烈的区域竞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纵深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正在迅速崛起,经济迅速发展,工资水平也在提高。且沿海地区由于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等因素使得对于外来人口不再具有前几年的吸引力。因此宁波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竞争压力非常巨大,这个从年初的民工荒就可以看出来,许多企业在生产的旺季招不到足够的员工最终导致订单难以完成,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同时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也非常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竞争空前激烈。
(2)国际竞争激烈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入第十个年头,各国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又在不断地提高,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成为了宁波市贸易出口的一大障碍。同时,东南亚各国的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发达国家的资金,宁波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产业。
三、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策略选择
1.加强港口建设,完善港航物流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港口是腹地范围内的一个特殊区位点,它可通过运输功能加强中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交通联系。要围绕“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宁波海洋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借助宁波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坚持海陆一体化开发,充分发挥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积极打造宁波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平台,形成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以滨海旅游、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港口贸易、金融等为配套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同时,按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重点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等公路网建设,加快梅山、大榭、穿山等港区码头开发,积极培育海铁联运市场建设,努力形成更加完善更为便捷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增强面向长三角、中西部的辐射和服务功能,同时也要加强海岛和大陆之间的连接,使陆岛统筹发展。
2.科学开发海岛,创造生态效益
科学编制海岛开发规划,统筹推进海岛开发开放。根据海岛的地理分布、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明确海岛分类及发展定位,统筹功能布局,选择发展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中转仓储等产业,努力把宁波海岛群建设成为富饶的生态海洋渔业示范区、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区和先进的港口经济区。按照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开发、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重点推进南田岛、高塘岛、檀头山岛等一批重要海岛的综合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岛。同时,还要加强海岛资源有效保护,颁布《海岛保护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强化海岛开发空间管制,建立海岛资源开发和保护长效机制,提高全民海岛保护意识。
3.扶持新兴产业,推动第三产业
借助宁波市的丰富海洋资源和宁波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快扶持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产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产业六大新兴产业,并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同时,以梅山保税港区、东部新城金融服务集聚区等为依托,培育内外对接的资本市场,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结算服务中心。另外要提高渔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海洋牧场”,进一步贯彻休渔制的落实,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和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业,建设高规格、高水平的水产品加工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nbdpc.省略/fzgh_view.aspx?CategoryId=527&ContentId=35085
[2]杨明.“十一五”时期广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思考[J].新经济,2005(11):62―64
[3]薛智谊.浙江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在宁波[N].东南商报,2011年3月2日刊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知识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科学概念,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提出“后工业经济域”的概念,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98年吴季松和杨学山明确回答了“知识经济就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经济。目前较权威的定义则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提出的:“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存在,具有区别于它们的明显特点。知识成为资本,它使经济发展摆脱了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的限制,而直接取决于对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为经济的无限发展创造了可能。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知识经济是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新技术成为最强劲、最活跃的因素,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跟随战略、技术模仿已经行不通,为此,国家应从战略高度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因而,法国要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束缚的人”,比利时则提出培养更多“能看到最不同学科领域间的相互联系的人”。
二、知识经济与高校的错位发展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源头,是传播知识、培养具有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主要部门,在知识经济环境中应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但实则不然,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时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主要原因就在于近年来,各类高校追求规模的疯狂扩招,放松对“学生”的个性培育,导致人才日益同质化,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驰,犯下了美国营销专家西奥多・莱维特所说的“营销近视症”。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高校合并潮和扩招潮,部分院校脱离现实,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纷纷宣称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逐渐走上规模的百千万,层次的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发展路线,而且在教师培养上实行师―徒弟―徒孙的模式,导致了学术上的封闭,恶化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高校发展中的近视症很大程度缘于高校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定位,甚至根本无位可言。很多高校都有其历史,是在一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如清华大学以工科实力雄厚为标志,北京大学则以人文科学成王者。即使同为工科院校,同济大学以建筑出名,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则闻名国内外。它们的成功在于继承了历史,继承了一代代大师的成果。但现在部分高校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发展,导致自己在市场中无位可言,失去本应具有的独特价值。因为任何高校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地方生源、区域经济的影响下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尤其应该精确把握社会需求和自身有利条件,真正从自己的长处出发,培养出有特色、高素质的产品―学生,才能更好延续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知识经济对高校角色转变的要求
面对高校发展中的近视症问题,很多专家已经给出了答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乃芳认为:“没有特色就不是好大学。”美国梅隆大学校长柯享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所谓定位就是“不求全能,只求特色”,因为“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高校要想形成特色,顺利发展,合理定位就必须做好找位、占位和守位的工作。
找位是合理定位的起点。大学的社会职能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纽曼断言:“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出现了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威廉・洪堡认为:“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产生了柏林大学模式;范・海斯提出:“大学还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产生了威斯康星大学模式,大学形成了三种职能:育人、科研和服务。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必须深入分析自己的历史、现实、优势和劣势,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占位是实现定位的手段。高校发展就如企业经营产品,不同高校之间完全可能出现定位相同或相近现象,因此,学校也必须向企业那样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学科建设、资本等,创造各种条件来实现自己的定位。对于科研型学校,一定要通过人才引进和联合,建立一套能够跟踪世界前沿的师资队伍,并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育制度。对于育人型学校,则应从毕业生的去向确定如何培育学生。如果是服务型学校,则应该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纸本阅读
网络阅读
信息素养
阅读推广
在大专院校阅读普及推广上,一直以来存在诸多问题:过细的专业划分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术视野不够宽广、信息拥有量十分有限,为此,一些学校率先搞起了“阅读学分制”,它在阅读的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基本要求。其次,理工科专业学生容易缺乏“人文底蕴”,图书馆提供的书目推荐与网络导航也没有完善到位,深层次阅读服务的开展如网络导航还局限于“重点读者”,而且浅尝辄止。再有,在欧美的大学里,早在20世纪初叶,就已设置了专门的阅读必修课,而在国内各大学,却只局限于汉语言、外国语、历史文献学、图书情报学等极少数专业开设了“阅读”课程,但在阅读的质量和知识利用上还很欠缺,所以,通过阅读推广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任重而道远。
1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概述
1.1关于阅读推广研究的总体进展
针对大专院校学生读者群的阅读普及的研究,能够推进大学图书馆高雅的阅读文化,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人性化数字化的阅读环境,全面提升各种阅读媒体的利用率等,所以关于阅读推广研究成为现阶段图书情报学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主题可用拼图表示,如图1。
图1中,1是大学读者阅读概述性研究,2是大学读者阅读的心理倾向研究,3是大学读者健康阅读和阅读治疗研究,4是大学读者的阅读需求研究,5是大学读者导读问题研究,6是网络阅读及其他问题研究。以上数据显示,大学图书馆的导读工作研究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阅读治疗研究所占比例之和接近半数,其次,是阅读需求、阅读倾向和概述性研究,而关于网络阅读和其他研究如阅读载体与阅读媒介的研究则比较少。
1.2关于阅读载体和媒介的推广普及
长期以来,书籍是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亦是普遍利用的学习媒体。“书”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从远古的甲骨、金石、简牍等,直到魏晋南北朝时“纸本书”才正式普及。近两个世纪,尤其是近30年来,又呈现出多种媒体平分秋色的局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
总体说来在大学图书馆阅读普及与提升读者信息素质研究上,以载体、媒体为研究视角的较少,从单一方面看,手机图书馆研究的文章比较多,源于它的普及较快,以及方便灵活的特质;而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传统的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的优劣势比较上,而关于知识服务在媒体上的推广普及方面尚未深入研究。
2大学生纸本阅读分析
2.1吉林省大学图书馆纸本阅读比率汇总
此项调研采集吉林省4所大学10余个专业学生的原始信息数据,调查问卷的设计由汉语言专业的学科馆员和图书情报学学科馆员联合设计,兼顾文科、理科及不同年级学生读者的比例,同时又兼顾了各专业男女同学的比例,共发放问卷830份,回收有效问卷820份,调研结果统计如表1。
上述阅读情况的数据显示,老工业基地大学城的阅读文化推广,可谓开展得蓬勃有序又合理到位,更精准而言,是辐射面广、个性化强,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不过其中的差距还是明显的,目前隶属于省属重点院校的长春师范学院的读者阅读比率与211工程的吉林大学及东北师大比起来,落后7至10个百分点;而同一层次的东北师范大学与吉林大学就比较接近;东北师大的阅读比率近些年来一直在上升。从整体上看各所大学都比较重视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书香校园、阅读推广媒体的充分利用。
2.2大学生读者纸本阅读分析
2.2.1大学生读者阅读与浏览信息的目的比较鲜明
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北华大学、长春师院的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看,吉林省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比较集中,见表2。
2.2.2大学生纸本阅读渠道多态化
在阅读源头和阅读渠道问题上,课题组也基于问卷样本随机抽取了数据,见表3,显而易见,吉林省大学生读者阅读的渠道多种多样,但不同渠道级差较为悬殊。
3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实现与推广
3.1网络阅读的特质与内涵
网络阅读是基于计算机因特网的一种阅读方式,阅读载体从纸本转换成电子设备,阅读内容也从单纯的文字、图像扩充到语音、影像、视频等超媒体、全媒体。网络阅读的天地比其他媒体更辽阔、更生动,特别是近年来日益普及的博客及微博的阅读。
3.2在由Web2.0向Web3.0过渡阶段,大学生网读提升素养的实现方式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阅读呈朝阳状态,高校图书馆应引进阅读的新理念,以迎接Web3.0和阅读3.0时代的到来。例如:围绕馆藏电子资源、网络共享文献开展各种揭示、推荐数字书目等活动,如:适时开展“e-book聚类”、“database播报”,还要有效使用“镜像室”、“视听室”等IC阅读场所,尤其是在考研专区、期刊阅览室、特藏室等,要设置网络信息接人点和无线网络信息覆盖,允许读者自带电脑和手机进行阅读。借鉴欧美一些图书馆的经验,向大学生读者提供电子书阅读器的外借服务。通过学科馆员的多种网络导航,来推动大学生网络阅读向深层次、高质量迈进。对于大学生读者网读的推广还包括对常规实用模式的推广普及。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研讨、总结,已有业内学者总结出读网的通用模式:即对网上阅读活动,不论是纯文本,还是超文本都采用标准化、逻辑化、结构化的表达方式,初步形成了网络阅读简易模型。
3.3基于吉林省6所大学“网读”工具的调研统计与分析
低年级的大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这更激发了其读网的兴致。况且网上阅读可以声、图并茂,仿佛置身三维立体空间一般,互动性、真实感强烈。再有,与昔日异地同学的远程联系,都需要上网来解决,或者是依靠QQ视频、电子函件、MSN社群、博客群来互动,不仅如此,各门户网站的主打新闻播报也十分鲜活、生动,致使学生的网络阅读指数飚升,读者经常浏览的网络人口见表4,而且,网络小说点击率也随之骤然上升,理工科学子最喜读的网络作品为:《清华夜话》、《我是站长》、《粉红四年》等。
笔者认为,网络高质量的阅读一方面源自大学生读者主体严密的逻辑思维和集中的阅读目标,另一方面也源自于科学的栏目设置,课题组与馆际联盟的合作,揭示了吉林省6所大学图书馆网站栏目的设置情况。
从表5调研情况来看,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北华大学在特色数据库建设及网络导航方面还要加强研发与架构,在新一轮大学评估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迎头赶上。
3.4研究生的网络阅读,以利用隐形数据库来提升其信息采集与利用的能力为特征
研究生读网,是阅读与挖掘专业知识和前沿信息的平台,诚然,研究阶段的阅读应是高质量的“深阅读”,有些研究生习惯用“错层检索”(split-level search-ing)获取信息,先登录Google检索,将结果限制在某些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再利用这些工具获取某一特定的阅读主题,另有读者习惯在搜索网络数据库资源时,在关键词后面添加“database”,但数据库的建立者却使用其他语词;一般关于历史学网络的隐形数据库使用“digital archive(s)”或"online collection",艺术类数据库使用“online gallery”,经济类数据库使用“in-ventory”来命名。来自一线的访谈和调研表明,硕博生们经常访问的网站有:chinaren、sim、baidu、google、ssreader、yeah、163等。
4结语
阅读载体和媒体的进步,可谓人类文明和阅读文化的进步,那么伴随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大学图书馆将日益凸显其特有的教育管理职能与信息灌输职能,尤其是知识资源的贮藏、集散和传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立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新举措:阅读学分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90-91
2王余光.信息时代的三个阅读问题.见:王余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7:46-50
3唐淑香.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研究述评.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1):92-93
4马洋,曹阳.网络阅读探微.情报杂志,2005(4):125-126
5谢蓉,张丽.阅读2.0:新一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17-19
一、准确定位,明确方向
教师角色定位应是“主体的人”,既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教师自身,又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学生。那么,在专业成长方面应从个三方面考虑:
一是养德。作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美德的核心是爱,可以包括:智慧、公正、坚韧不拔、正直、勤奋工作、积极的人生态度、谦逊、自我控制、感恩等人类美德的诸多方面。
二是储能。首先是知识储备,要做好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实践性知识三方面的储备;其次是能力储备,包括教师学术能力、专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教师专业能力就是课堂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三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并且富有独创见解,能够实施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从自我内化角度说,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阅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教师应该以文化人的心态,静下心来博览群书。要求教师在研读一项现代教育专著的同时,还要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名著,读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让教育名著陪伴教师成长,人文思想丰富精神世界。
二是反思。教师在反思中自我进行“异位”解析和修正,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实践中更要承认和把握好反思的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三是研究。教师研究是指由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展开的教改探究活动,是教师关于教学生活意义的持续不断的体验感悟与发现的过程。
二、周密计划,确立目标
围绕养德、储能、创新主题,学校完善校本研培制度,在组织教师开展阅读、反思、研究的同时,教师和教研组、学校从不同层面梳理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行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炼研培主题,选择形成每所学校、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研培的“主题菜单”。可以说,这个“菜单”中目标的精细与否、措施的有效与否都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和质量。通过这个过程把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需求转化为学校意志,使之在一定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得以实施,实现“上下同欲者胜”。
以教师能力储备为例,可以包括:教师学术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课外辅导能力、学生个体问题处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在这些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驾驭边沿学科知识的能力,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教师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对知识的组织处理能力(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的能力)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围绕这些能力要设计一个培养或达成“主题菜单”,建立发展台账,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完善项目达成状态、促进手段、保障措施、时间安排等规划,形成以教师为发展主体,学校为教研阵地,学期为发展阶段,教育行政部门督导协调的推进机制。
三、实践研究,解决问题
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即实施校本研培,以教师研培“主题菜单”和发展规划为蓝本,以“全面发展、重点突破、立足实践、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选择形式上动静结合、时间上长短期结合等策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立交桥”, 把教师研培目标细化分解到教学、教研实践环节中,并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同伴交流、学生评教、专业成长等全面、立体、有效的评价,使教师随时获得客观、全面的反馈,促进其专业技能健康、全面发展。应注意把握两个关键:
一是整体把握,突出构建的全面性。发展项目是单项的,参与研培的对象要清楚每个项目在构建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单项发展。仍以能力培养为例:备课、创设情境、知识讲授及课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展现着、培养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体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各个方面,可呈现在课堂上、下的更应该是复合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教学能力。
二是有的放矢,突出问题的课题化。形如“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同样,发现并解决教学教研工作中的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某种外在的压力。要培养教师“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体验感悟与发现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是错位失配,突出策略的弥补性。教师专业发展中,都有其优势、长处等有利的一面,同时又存在劣势和不足或不利于发展的方面。实施错位失配,就是在发展优势专业能力的同时,扬长不避短,针对教师专业技能倾向的短板,有意识地开展“小步子和及时强化”的研培策略,弥补其劣势和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全面发展。
四、督导协调,均衡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开展校本研培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督导协调作用,积极开展调研,推广经验,指导和促进不足,对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分析、区别对待,搭建专业成长平台,组织开展区域内校际间合作交流,举办专家讲座等有效途径,切实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提升。
一是搭建成长平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实践,提升的有效性是交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一般可以有:以巩固提高教学技能为载体的教学竞赛平台;以检验专业理论和教育思想水准的主题演讲、答辩平台;以体现书面表达能力和专业研究成果的作品发表平台;以提升理念解决问题的专家引领、培训提高平台等,此外还可有心理交流平台,户外活动平台,网络交流平台等。活动的参与应体现全员性,让每位教师都获得发展、体验成功是平台的搭建出发点和归宿。
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1.期望与现实矛盾,内心焦虑
部分高职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选择理想的职业目标时,不能把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构成了高职生在就业中高期望值与不能正视现实的心理冲突。研究表明,在期望值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个体的内心期望值过高,其情绪就低;反之,情绪就高。有的高职生酷爱自己的专业,然而又怕艰苦的付出,择业时茫然无措;有的趋向于大城市、大机关、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不愿意去基层、民营单位和条件艰苦、待遇低的工作岗位;多数人一心想在城区寻找就业岗位。
工作难找,事先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经过数月东奔西走的求职,面对一次次的冷眼。遭受屡战屡败的打击,就会元气大伤、身心疲惫,有的甚至是焦虑、绝望。工作找到后,又觉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吃住条件、发展空间、单位效益、企业前景、工作量大小、工作时间长短、工作责任、劳动强度等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现实和自己原来的想象相差甚远。尤其是工资低,生活费用(房租、交通费、通信费、伙食费等)高和单位领导、同事关系难处等矛盾无法解决,缠绕在心中形成郁结,精神一直处于惶恐、自卑、痛苦不安的状态。这是一种典型的就业焦虑症,对个人身心和社会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就业心理问题。这一定要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2.随波逐流,盲目从众,缺乏自强独立意识
这种心理是指在就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缺乏主动性,缺乏对就业市场、政策了解,缺乏就业信息主动收集分析判断的能力,随大流。缺乏自我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的客观环境而产生的意识。
这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图安逸,自负浮躁。只追求繁华的都市、高大的写字楼、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到偏僻的地方、不愿意奔波劳累。二是定位不准,眼高手低。一心向往大集团和跨国名企,不愿意到小单位或基层,无心做日常小事,只愿意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三是目光短浅、朝三暮四。四是依赖他人,缺乏自信。指望学校推荐单位,或依赖父母拉关系、走后门为自己找工作,把未来全部托付给别人,自己丝毫没有自强自立的思想准备。五是没有主见,跟着感觉走。认为大家都愿去的单位一定是好单位;录取数量少、竞聘难度大的一定是好单位;招聘数量多、入围门槛低的一定是差单位;发达地区的是好单位,落后地区的是差单位;承诺薪资的是好单位,不确定待遇的是差单位;规模大的是好单位,规模小的是差单位;写字楼里的是好单位;城郊结合部的是差单位;工作轻松的是好单位,工作太忙的是差单位;专业对口的是好单位,专业不吻合的是差单位,等等。这些都是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误区。
3.自卑与依赖心理,影响就业主动性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处于劣势,不少高职学生对自己在职业技术院校读书,感觉特别自卑。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学科本位教育的影响,加之高职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现实,高职学生入学时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强烈的自卑感是严重困扰他们在就业时的不良因素,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的机会失之交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就业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战而败。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是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机会,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政府,寄希望于家庭,等候学校和政府的安排,或是依靠家里的人际关系,个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信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被动。
二、就业心理问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要求毕业生确立艰苦奋斗与奉献精神,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并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眼睛不能只盯在大中城市、三资企业和沿海地区,还应看到,许多落后地区和艰苦行业需要大批人才,而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这些地方能为毕业生提供很多宝贵的实践机会,更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更有利于毕业生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
要教育学生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学会规划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放弃传统的“终生职业”的观念,树立阶段性就业观。要考虑职业对一生发展的影响,对于那些虽然目前条件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单位要优先考虑。
2.确定合理的就业标准和就业目标
一个人的就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所谓合理的就业目标,就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的特点,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多为社会作贡献的就业目标。今天高职生合理的就业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的主要目标。对于一个特定专业的高职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最大的可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高职生应把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这既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二是就业的次要目标。这是由社会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随之变化所决定的。这就要求高职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学等途径,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决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要确定合理就业目标,就要求高职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避免理想主义,优化自己就业的心理坐标。
3.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这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必然加快,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拥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高校要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认真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特别是有关专业的基础和已被普遍运用的理论。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所谓精深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专博相济,以博促精已成为当前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4.以企业为依托,以学生社团为纽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职业能力、敬业精神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参与行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企业经营活动等方式,深入未来从事的行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行业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学生管理者应即时跟踪、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并收集第一手资料,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的考核指标。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要激发引导学生社团组织,使其成为校企联合指导就业的纽带,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建立与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多渠道联系,通过假期兼职、参加座谈会、调查研究、帮助策划企业活动、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手段来增加对行业的理解,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企业的人才需求,把握行业规范和用人标准。这种形式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因而更有效。
另一方面,应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邀请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将实训课堂搬入企业,使学生能够真正在企业一线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释放就业压力,随着实践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自信便会逐步增强,从而有利于消除不良的就业心理。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生产业
不同于一般服务业,生产业主要服务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能够促进产业分化,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与创新水平,同时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率的主要源泉。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迅速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生产业的发展因此突飞猛进。对我国而言,要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目标,同样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业。
在这种背景下,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认真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探索生产业所需人才的职业特点和成长规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既是高职院校在新世纪里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一大机遇。
1 发展生产业的重要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几乎达到10%。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急速发展。然而,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只是过去半个世纪亚洲经济模式的翻版,是依靠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而取得的,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主核心技术的缺乏、不再低廉的人力成本,以及不计代价的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都对作为中国经济核心的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这些不利因素也带来了反思的契机,从“制造”到“创造”,中国沿海各省制造业正积极准备摆脱长期以来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低端锁定状态,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升级转型。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中就要求在产业结构上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想做到这一点,以生产业为产业升级转型突破口,通过生产业加强制造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一个现实选择。优质生产业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刘志彪(2006)研究指出,从发展现代生产业的高度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转型的一个新角度。喻美辞(2011)也认为,生产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生产业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余东华和范思远(2011)则指出,我国近年来就业市场上“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困境反映出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扶持生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能以生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双轮驱动”有效优化就业市场结构,同时解决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市场困境。
2 高职人才培养对生产业发展的作用及现状
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是限制生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在要素投入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对此,金兆怀(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如果说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两个轮子,那么驾驭这两个轮子的就正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与产业紧密相连、互动发展的教育类型,这是由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所决定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对于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其成员国的受教育者中平均有53%接受的是职业教育,而在德国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70%。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远远满足不了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如黄先开等(2012)所述,2007年北京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仅占2.5%,物流专业人员不足1%。廖葱葱(2011)也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生产业发展的人才劣势,指出主要问题在于专业服务人才数量既不足,素质也不高。面对这种人才缺乏的困境,一个极好的选择就是大力支持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业能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及教学内容,从而更迅速地跟上生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
3 加快面向生产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快面向生产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应根据生产业的发展导向,加强面向社会和市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提升层次和水平,办出特色,切实提高学校的内涵和水平。
3.1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型课程体系构建,“课、证、岗”融合,广泛推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与生产业的就业零距离。
3.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强化动手能力
如余大杭和蔡经汉(2010)所指出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工作内容为依托,根据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整合原有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大力推行项目情境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可采取以技能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坚持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技能竞赛带动教学发展,把技能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实现项目学习训练常态化,使每个主体专业都有一项以上与专业核心技能相对应的技能竞赛项目。
3.3 建立高职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高职教育既要针对生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及教学内容,也要坚持一定的标准,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建立专业和课程建设标准。对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发挥咨询参谋的作用,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制订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重点专业的建设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标准。同时,各院校也可结合校情,提出更高的标准。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有着先天存在的紧密关系,可以说天然负有培养生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助推我国生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生产业发展所提出的人才需求,为生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本,为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契机,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开拓进取,在为此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切实进行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扩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力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05:36-44.
[2] 喻美辞. 生产业发展对珠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58-66.
[3] 余东华,范思远. 生产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 财经科学,2011,02:61-68.
[4] 金兆怀. 把“转方式”作为深化改革重点[N]. 吉林日报,2010-09-01004.
[5] 黄先开,周华丽,吴智泉. 面向首都生产业发展 创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北京教育(高教),2012,09:54-56.
[6] 廖葱葱. 生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要求[J]. 人力资源管理,2011,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