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6 01:12: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技术课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信息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因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近十多年得到广泛普及,虽然各学校在硬件和应用软件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改善信息技术教学,但仍需要配套根本性软件,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改善,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才能快速见成效。
1 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仍需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础,是教学生如何将信息收集、加工、交流、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交流、创新信息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工具来解决问题,同时转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让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形成学生终身的素养。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促使了教师教学的观念、设计、方法、艺术等的变化与探索,并与其他学科充分整合,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和难点,且教学内容丰富不繁杂,使学生既拓展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拓展了教学资源,根本性地引起教学设计和课堂结构的改变。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环境的优化使得教师学习、备课、创新和制作课件时更为容易,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充分。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影响着整个现代化教育进程,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 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仍需提高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目前的教育手段,实现这个教育任务不能完全放在信息教师身上,信息教师不是集打杂工、修理工、服务员的综合体,这种对信息技术认识和管理的不足,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1)学校对整个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划,对信息教师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协调合作、优化管理,构建一个优秀的信息教师队伍。
(2)全体教师培训,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和技能,使得各学科教师能独立完成与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的工作,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工作成为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阶段各学校都在抓紧完成这项工作。
(3)机房和网络中心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有过专业培训、掌握计算机维护机房管理网络管理等技能,这样才能使得学校信息技术和校园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学科教案、教学课件、训练试卷等存放到专业管理平台,并给每位教师提供账号,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来丰富资源库,使得信息平台库的资源不断发展、充实。因而,专业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能建设和改进整个校园网络,管理所有的资源平台,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使网络的优点充分得到体现。
(4)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人才渐趋饱和,大多数也是被视为教辅人员,地位仍偏低。因而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信息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改善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
3 学校网络环境的建设
(1)建立资源丰富、操作方便的校园网络系统,一个优秀的校园网络系统里面应当包含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交互式信息平台等。这样有利于整个校园现代化教育的实行,把教师、学生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题库和各科备课的资源实行共享,同时提供学生自由发表言论的电子公告牌,加强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平台以方便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其中让家长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学生各种情况并与学校交流。
(2)建立教师学生获取信息的硬件途径,这能让学生自由遨翔于学习的空间,各种求知欲得到满足,高效地学习到课外知识,同时还有很多的讨论空间,利于各种思维发散。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可解决信息技术课大部分问题,也可解决课程整合中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等问题,当教师和学生获取到海量信息后,也使其提高了整合能力,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3)硬件投资以优化、高效的利用为原则,根据资源共享、分布、处理的网络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动手实践的环境。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关键在于教学改革,即教学观念设计方法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信息化教育改革。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最优的。例如,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直接回答,可以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来解决,方便快捷,还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这种应用成为习惯后,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任务时,教师应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主要在于指引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技术上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习惯的养成大有帮助。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应该有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因而要以软硬件的建设为前提,没有这些教学资源环境和管理机制,信息技术课程则是纸上谈兵。
(江苏省阜宁中学,江苏 阜宁 224400)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1 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基于信息网络资源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和传统面对面班级授课相整合的学习,它以促进教学设计最优化,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能力,提高教育收益为目的。在信息学习型社会中,每个人自身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建构能力和学习方式不同,混合学习强调知识和手段的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多元化思维方式培养,适合学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特别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混合学习利用信息网络的广泛资源,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寓教于乐,最大限度调动了积极性。混合学习通过教师有意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增加了多种感官学习渠道,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培养。
2 信息技术课程中混合学习模式设计
2.1 基于混合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基础
知识学习是一个综合意义建构的过程,与学习能力、环境和手段有关。混合学习中不同的模式设计会改变学生自我知识价值的认同感,将多媒体信息手段用到课堂上,才能适应现代信息多元化思维的教学要求。信息技术课中混合学习的基本模式是师生面对面课堂教学与信息网络手段的融合,是传统知识讲授学习和现代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融合,是固定书本学习和计算机多媒体移动学习的融合。
1)教师利用投影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视频展示台、智能机器人、仿真声音等多媒体向学生讲解信息技术课程素材。
2)教师利用信息手段解读符号意义,建构信息素养环境,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素材和相关软件平台,服务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展示。
3)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多元化、移动化创设学习知识情境,促进意义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多渠道展示信息课程内容的学习成果。
2.2 基于混合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模型
混合学习不仅是现代信息手段和传统教学的组合,而且是基于意义建构的交互性、自主性与共享性,利用多媒体智能手段建立师生学习共同服务体,满足学生问题的探究和知识记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1)网络信息环境和班级授课方式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中单一学习容易失去目的性,通过教师网络信息资源的引导和学生自我目标结合,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同时增加信息呈现的方式,如课堂电子阅读、立体眼镜、在线虚拟教室等。该层次的混合学习称为“多元化学习”。
2)教学环境和技术资源结合的学习。信息目标设计、活动资源提供、教学内容组织要以多种媒体刺激为主,强化信息问题设置,以任务驱动和意义构建实现思维混合。例如,每节课程辅助以相应的网络在线讨论和资源库链接等方式,促进师生间无障碍交流。该层次混合学习以强化学习和经验为目的,称为“嵌入经验式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中混合学习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
1)以信息课程目标为依据,利用多媒体环境工具,明确主题。教师授课中,除了准备基本的教案和课件外,需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章节的内容,提供多种媒体的感官刺激,如视频、音频,最好通过实物展示和虚拟世界结合的方式,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2)围绕主题,搭建意义建构信息环境,搜集和提供相关多媒体素材,引导监督学生完成任务。使用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包括在线交流、个人信息检索等手段解决遇到的困难。通过微博、留言等方式及时反馈信息,心得,整理资料,共享找到的网络资源。
3)教师监控。制定多媒体素材的搜索标准,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用搜索引擎,建立多媒体信息分类。在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想解决的方案,然后求助小组成员,最后通过迁移信息网络衍生出新知识,优化解决方案。
4)成果展示。通过网络平台或者智能化学习环境,进行成果总结,展示问题解决的方案,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进而创新所学知识,同时加强知识的意义联结和识记。
5)总结反思,评价考核学生信息课程学习的质量。
3 基于混合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案例
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图像的加工为例:1)以多元化学习为目的,建立虚拟学习讨论社区,提供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和教案、交流平台;2)以嵌入式学习为目的,教师讲授课程,呈现难易步骤,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以WebQuest形式在社区博客上呈现;3)播放教学视频,跟踪社区动态,监管整个过程,最后进行组内讨论和网络组间讨论,评定成绩。
3.1 混合学习活动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含量大,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具有网络延展性和多媒体特性,活动目标是锻炼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知识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陶冶目标的混合。让学生掌握简单图像处理的方法,识记主要知识点,如图层、路径、查看器等;通过教师讲授、网络作品搜集、展示、虚拟分组讨论,增强熟练操作和审美意识;以视音频图像教程为媒体素材,引导讨论图像处理合成中美感的心理特征。
2)教学层次结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混合学习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首先呈现一幅精美的图片,教师分析之后,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图片是如何处理制作的?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然后教师给出答案,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和自由图片创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使用图片处理时,如何抠像呢?然后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搜集照片资料,直至问题解决。在混合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他们支配,教师控制学生网络交流过程。
3.2 混合学习中信息资源设计
在课本和网络学习的混合中,信息资源设计是重要内容,网络学习平台包括博客、精品课程学习平台、QQ群、论坛,进行任务的提出、资料方法的提供和内容的监控。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享学习资源,如表1所示。
在混合学习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起主导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感性的感官认识,在混合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凸显,心理认同感得到激发。学生合作完成本课任务后,展示作品,通过虚拟网络平台上传和共享,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多种资源下的混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最优化。例如,要求每个组选择不同的图像处理主题制作图像电子相册,用QQ工具交流,并在信息资源社区与课堂交叉讨论,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加强自由交流。
4 总结
混合学习依托于不断发展的网络社会信息化手段,融入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优势,注重师生间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网络中教师引导监督,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意义和经验的建构,改革优化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模式,适应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元化思维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混合学习适应了学生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高,在信息技术多媒体环境中、多感官的知识呈现下,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以兴趣为驱动,改善信息学习环境,通过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增加传统课堂讲授的容量,加强通识性、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
2010(8):42-50.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1.转变课程观念
2000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伊始,有人认为这是教育改革的创新点,甚至有的地方还将此门课程的考核纳入到高考中去,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这种重视不是我们目前所需要的重视,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果说,信息技术课程原来是作为教育的一个创新点开设的,那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创新点已成为现如今的必需点,这样就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不同于原来的要求,信息时代要求每个人具有基础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更该如此。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教师应掌握现代的教学及学习理论,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并运用这些理论优化教学改革。[1]相对于其他传统科目,从事信息教学的大多是青年教师,他们在原先的校园学习中已经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这给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计算机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掌握的信息知识涉及各个领域,同时,利用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及分析技术可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可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教育领域改革的创新点,更多地已融合于各个学校科目之中。一方面,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科目相结合,将信息知识与其他领域知识相融合,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而且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及素养。如:在“猪流感”流行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以此开展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分析信息,最后以一定的方式存储并传播。这样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技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法探索未知世界,激发了学习思维能力,整理分析资料更加快捷,减轻了学习的负担。
2.营造学习氛围
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因为初次接触这门课程,有很多时间进行上机操作,所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学习的兴趣大不如前,产生了一种畏难情绪,这与信息技术本身的抽象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先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内心对一事物或活动有十分强烈的心理倾向,其学习活动就会处于最佳的积极状态。例如,指法练习是计算机操作中最基础的内容,同时也是最枯燥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重复练习,首先,从生理上来看,练习时间过长,还要求十个手指的指法准确无误,练习一会儿手指肯定会酸痛麻木,学生难以坚持下去,注意力也不易长时间聚集。可以转换方式,如目前市面上有多款打字练习软件,这对于学生的指法练习有着良好的效果。在运用打字练习软件,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学生打字有一定速度之后,可以开展班级比赛,对于打字速度快的学生,以多种形式加以鼓励,不仅可巩固指法练习,而且能增强学习氛围。
对于信息技术这样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更多的学习时间是理论上的操作。上机操作是对于所学知识理解、思考及验证的过程,随着上机操作的不断反复,学生对于计算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对于每节课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设定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本节知识去思考解决所给定的任务,再上机证实所思考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成就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给学生以主动发展的空间。当然,对于不能有效解决任务的学生,绝不能加以训斥挖苦,要营造一个充满自信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改革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起点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电脑,甚至有的还参加过这方面的比赛,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而有的学生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难免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对于起点不一的学生,教师应实行差异化教学。汤姆林森认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2]。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目标。当然,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最低要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差异教学,有针对性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詹俊.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以上海市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的展开。作为教育摇篮的中小学,正在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应运而生,应该怎样教,教什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自己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经验,我就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几个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都应该有一个全新的变化。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就意味着你的思想和行动都应该走在现代教育的前列,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着信息技术教育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而不应该成为旧的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跟屁虫”。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稳定的知识结构,教师不可能用一本教材,来完成几年的教学。何况,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家庭拥有电脑已不再是新闻,很多的中学生是小电脑天才,以致出现了“教师不如学生”的难堪局面。未来教育的发展对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并能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求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可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信息素养,是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二是信息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教师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这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非常明确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在研究、解决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获取有关信息,有目的地经常上网搜寻信息或阅读有关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电子读物信息。
2.能经常根据获取的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处于“否定之否定”的状态,因而做到与时俱进。
3.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4.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总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使之养成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信息工具、媒体等渠道来开展学习。
二、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目前,中小学信息化的实践证明,很多的学校和领导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还没有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他们关注的只是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建设,花巨资建设的校园网、电子监控、多媒体在一线的教学改革中起不到多大实质性作用,成了只供参观、炫耀的摆设,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我们现行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师同其他科目类似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那种教师一味讲,学生自己消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建构一种能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从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知识的源泉”。从培养、提高、发展学生的兴趣入手,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为此,在备课方面,尽可能的搜集一些趣闻趣事,优秀的网站,漂亮的动画,优美的卡片,使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在导入新课时,力求形式多样化,尽可能发挥学生想象力,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授Frontpage中超链接时,很多同学都很难理解超链接是什么概念?我尽量简单讲解一些理论,然后演示一个自己做的网页,比如我们的学校主页,这样学生感觉非常的亲切,容易接受,从而对自己产生了信心。当单击“学校历史”字样时,就会切换到历史介绍的页面,一睹为快。当单击留言板时,可以进入留言的界面。当单击学校风光时,就能够欣赏到我们学校的缩影,这样的话对超链接就潜移默化的理解了。接着,再来给学生讲解超级链接怎么插入,超级链接的四个方向怎么设定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就很容易接受。
特别是某些理论性强的课题,课前要尽可能多搜集资料,做成课件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使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综合显示。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可以依次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附带介绍各自神奇的功能,这样让学生对计算机神秘的面纱就会慢慢揭开。再比如,讲解计算机病毒时,学生也只是偶尔听说,这方面经常有一些滑稽可笑的动画,可以给学生观看,从中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本质,和生物病毒区别开来,以及怎么预防。通过这种启发和兴趣式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更好地学好信息技术课。
(二)以“学生为主体”带动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每学完理论后,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上机操练练习,来检验掌握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课堂教学一般过程。
1.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尽可能的精炼,把最基本的方法将清楚,把操作步骤讲明确。比如完成一个文件的复制,需要四个步骤,选择被复制的文件──执行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确定目标文件夹──执行编辑菜单下的粘贴命令,这样就完成了文件的复制。有的教师,它可能一股脑的把其他的拖动法,快捷菜单法统统的给学生讲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练了。这样的话,很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很混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就连最基本的复制、粘贴命令都搞不清楚前后关系。
2.然后,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小型的任务,即以“任务”来驱动学习。当然给学生留的作业,要紧扣本节课的内容,难易适中。过难,步骤过多,学生容易丧失信心,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太简单的话,起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巩固文件、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这一节时,让学生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文件夹、一个文件,再用课堂所讲的方法实现它们的复制和移动。把其他的方法给学生简单提示一下,作为思考题来完成。如左键和右键拖动在实现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时有什么差别?
转贴于 3.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发挥创造性思维,采取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这样在探索过程中,既有快乐,又学到了知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发挥其导师的作业了,巡查学生练习的情况,有问题的地方及时的给以指出,并正确的引导。比如,在word教学中,有一节讲的是表格的制作和编辑,其中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在不同的对象上鼠标指针悬停时,会显示不同的形状。一旦掌握这一点,在选择表格、行、列、单元格时,就会得心应手,对完成一个时间表或一个课程表的修饰增加了更多的时间,提前完成任务,就会有种成就感,从而对我们的信息课会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4.练习的差不多时,让学生进行演示某一个内容。当然,我们最好让学生自己主动要求,不要随便的命令某个学生来做。如果,老师强求学生来练,他反而会更加的紧张,以至于不能完成任务。学生主动的话,它的积极性高,精力集中,效果会非常的好。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
5.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点评,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给以纠正,把较简单的、容易操作的方法告诉学生,做得较好的给以表扬和鼓励。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指出其中的重点、难点。
(三)以“考评”来检验学习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了长足的进展,在课程内容设置、课堂教法上都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了一些理念和方法,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评体系却没有明确提出。如果信息技术学科沿用其他学科的考评方式不但不适用,而且还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为此我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评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所学的知识比较琐碎。前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层层推进的逻辑关系,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脱离了学习目标。有的教师在完成课本知识的讲授以后,就把所有的时间都放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放羊式”的教学形式,自己或者脱离教室,或者忙自己的一套。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效果到底怎么样,则不言而喻,所以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2000年年底,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本着这个原则,中学信息技术的考评方式要转变观念,寻求一种科学、适用、能发挥出评价体系积极导向作用的考评方式。考核内容可分为两大块,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
1.对于理论部分,占有的时间要少些,最好做成选择题的形式,以课件的形式出现。对于选项要精心设计,教师要适当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既产生兴趣,又在无形中扩展了他们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多在期中、期末考核时采用。平时,利用课前5到8分钟的时间,通过广播或多媒体的演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常识方面的教育,比如:INTERNET(国际互联网)等一些热门话题;MICROSOFT(微软公司)等一些大的计算机公司;还有像比尔.盖茨这样的IT界的名人趣事。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或录成声音文件,在课前,设置成自动循环播放,让学生一走进微机室就感受到计算机的强大魅力,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无形中扩展了他们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2.对于实践部分的考核要定期的举行,每学完3至4节课,就举行一次。考核形式以上机为主,让学生完成一个作品,检验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软件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考核任务最好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在因特网上有非常丰富多彩的网页,各种文字、图形、动画效果特别有吸引力,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这方面的任务,做一个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或个人主页。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和归纳处理的能力,同时考察了他们对教学内容如文字的编辑、图片的处理、信息搜索和选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当然,题目设计的知识点不宜过多,内容要求不宜太具体化,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作品也可让学生自选题材。因为学生都愿意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所以选择题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题目和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以兴趣、特长和目标驱动的考核方法,学生比较喜欢,考核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再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物理方面的动量定理应用的动画,两个物体相遇,结果会怎么样?学生就会联系物理知识,两个不同质量,不同速度的物体,如果相遇,依据动量守恒的原理,它们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通过这样一个作品的设计,它能涉及到计算机软件使用、数学、物理等多学科,使他们相互的融合。
3.对考核的形式,可以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两种形式。对于一些知识点比较独立的,采取个人完成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反映个性特征。比如,做一个班级课程表,下载一个免费的动画制作软件等。对于知识点比较密集的考核任务,我更倾向于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也就是采取协作学习形式。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学生中常有学科成绩和计算机能力倒挂的现象,因此,合作是必需的。分组考核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感情交流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4.对考核结果的评价。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复制到教师机上一个特殊的考试文件夹下面,其中以班级分开不同的子文件夹。因为作品是很难用一两分去区分的,评分标准按等级制,我将作品分为五个等级。可依据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有创新意识等方面来:A-优秀,按要求将作品完成得很好并有创新意识。如在一个多媒体项目中,仅仅要求把文字、图像链接起来,而学生还把视频、动画链接进去。B-良好,按要求完成作品。C-中等,基本完成作品,但有些地方没有完成或不合理。D-及格,作品不完整,不完成要求。E-不及格,不交作品或不认真完成作品。
当然,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一份作品,评价应是动态的、全面的。面临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起点不同、差异较大等问题,评价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更不能只凭考核作品,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衡量。首先要求我们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起点,是完全没接触过电脑,还是游戏高手;要弄清楚学生的原始状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这个学生和自己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另外,除了和学生个人情况比较外,还要和整体情况相比,包括该学生是否能跟上班级学习进度,与起点相同的学生比,谁有较大进步等。无论考核是优是劣,都应多给予学生欣赏性、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加以适度的宽容和及时的指导,并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作品。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增强信心,体验成功,这将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三、结束语
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中,只有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模式,才能立住脚。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不断的学习、探索,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在此文中,我只是根据个人的教学体会谈了一些看法,经验尚浅,希望得到广大教育学者和信息技术教师的指正。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定位;特征;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73-07
每个国家(地区)学制不同、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名称不同,我国普通高中阶段课程称为信息技术,中等职业教育称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文选取美、英、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高中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后半段)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功能及其目标三个方面对课程定位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一、中英美澳信息技术教育历史追溯
(一)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发展
英国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学科起源于计算机科学学科,20世纪60年代英国中学开始开设计算机科学课程。1988年设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国家课程,1999年,英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课程标准(The National Curriculumfor England: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该标准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6月,资格与课程局(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提出一份名为《中学课程的反思》的报告书,并公布了新的中学ICT课程标准。
2012年英国CAS组织公布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课程框架》(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该文件明确了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数字素养和计算机科学,强调计算机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不只是信息技术使用者,更应该进一步成为信息技术创造者。并于2014年颁布新的ICT课程标准。
1.2007版新中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课程定位
英国新中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是基于中学课程的反思、《每个孩子都重要》以及14~19岁教育改革。2006年,英国QCA出版了一份名为《课程:展望未来》(The curriculum:QCA looksforward)的报告,提出对于中学课程的重新审视。
新中学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点:①能够享受学习,取得进步和有所成就,成为成功的学习者;②能够安全、健康地生活,并且努力自我实现,成为自信的个体;③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这也是对所有年轻人提出的总体目标。
与1999版比较,新中学ICT课程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关注学生安全地使用ICT以及信息安全;面向真实生活情境;使用ICT支持合作,特别是使用ICT来交换信息以及支持合作学习;理解ICT对社会、道德、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2013版ICT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课程定位。
(1)课程改革背景
英国的ICT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ICT能力为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ICT课程产生了批判的声音,信息技术课程的重心偏向信息技术应用和软件操作,忽略了计算机科学知识,而这才是能够支撑学生未来生活的知识。与2007版不同,2013版新的Computing课程标准重新界定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数字素养的领域范围,并且基于这三个领域为各个学段制订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强调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使用者。
(2)2013版国家课程Computing目标
2013版国家课程Computing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能使用计算术语来分析问题,并能够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能评价和使用信息技术,包括新兴的或不熟悉的技术,分析性地解决问题;成为有能力、有创造力、自信并有责任心的ICT使用者。
通过上述分析,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从早先的重视专业变革及应用为主,现又重新回归至强调专业学习。
(二)美国信息技术标准为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而研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1967年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1983年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提出报告《处境危险的国家: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明确提出“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1996年,美国教育部发表了《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面向信息素养的挑战》,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国家目标。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目标取向多样的教育领域,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无直接管理各州教育的权力,因此全美并无统一的计算机教育标准。目前美国涉及K-12计算机教育的标准就其覆盖范围而言可大致分为三类: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整体素养标准、计算机科学教育标准(表2)。各州可选择采用各标准或参照部分标准自定本州标准。
1998年,ISTE(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即NETS・S-1998。同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CSTA(信息技术教师联盟)对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标准作出界定,即CSTA K-12 Computer Science Standards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并于2003年提出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2007年ISTE公布了新版《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并于2009年出版发行,即NETS・S-2009。2007年11月,“21世纪学习者标准(Standards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er)”由美国学校图书馆馆员协会。2011年CSTA推出新版的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第二版)。如表2。
1.美国信息技术教育新版标准的背景
进入21世纪,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和创新(innovation)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2006年2月,美国总统正式签署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为了创新和竞争力需要,美国教育部在2006年1月公布并在4月修订了《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育》,ISTE(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等机构先后《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1世纪学习者标准》《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等新版标准,分别代表了美国计算机教育的三类标准,如表2。
2.美国信息技术教育新版标准的课程定位
(1)《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NETS・S-2009)反映了当前美国的创新教育战略走向。NETS・S-1998版注重技术工具的使用,NETS・S-2009将“创新与变革”作为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首要评估维度,从NETS・S-1998版强调技术应用技能转而强调如何利用技术实现创新与变革,对学生的要求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高效生活做出长远的规划与准备。(表3)
(2)《21世纪学习者标准》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出色表现的能力标准体系。21世纪学习者必备的技能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其中,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指的是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ICT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技能:信息获取与评价、信息应用与管理;多媒体评析、多媒体作品制作;有效应用信息通讯技术等。
(3)《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第二版)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是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首次提出的,随着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与对其研究的加深,美国计算机教育转向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利用计算思维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计算机验证与修订方案,新版《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包含计算思维、合作、计算实践与程序设计,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社区、全球及伦理道德影响等五部分。
通过上述分析,美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从强调对技术工具的使用,转向利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变革能力,发展计算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定位正从计算机应用向计算机科学转型。
(三)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向设计与计算思维发展
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6个州中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澳大利亚教育的典型代表。《课程标准框架》(CurriculumandStandardsFrame work)是 1995年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学习委员会(theBoardofStudies)制定和颁发的。2008年,澳大利亚国家教育部了《关于澳大利亚年轻人教育目标的墨尔本宣言》,同时授权国家课程主管部门――课程、评估与报告管理局(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缩写为ACARA)开发新的澳大利亚课程,2012年公布最新版本的《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新《框架》强调培养澳大利亚年轻人具备能使他们有效应对全球化的世界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
1.《课程标准框架》新旧两版技术课程定位比较。
(1)《课程标准框架》(1995版)技术课程定位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1995年版)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技术学科的三大分支之一。技术学科的核心学习领域包括三个分支:信息、材料、系统。课程目标定位为学生要运用广泛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及程序来处理及交流信息以满足特殊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在向学生提供制作高质量产品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课程标准框架》(2012新版)技术课程定位
新版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设计与技术”,二是“数字技术”,前者着重培养设计思维,后者培养计算思维。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积极的、知情的公民与消费者,使学生能够成为自信,进取,创新,有道德、有环境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者。《框架》中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成果要求与范例说明。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为两种形式:分别是创造数字信息产品和设计数字解决方案。学生创造(生产)的最终产品将是有效和真实的解决方案。
2.澳大利亚技术课程发展分析。
(1)注重能力的培养,将能力培养划分为七项基本能力与两项重点能力。新《框架》中描述21世纪需要七项基本能力,分别是真实生活场景中的算数能力、基本技术素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信息通信技术(ICT)能力、道德与社会责任、个人与社会学习能力、跨文化理解。两项重点能力为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强调项目管理。
(2)注重当下学习与创造最佳未来的关联。《框架》总体理念是“创造更优质的未来”,特别提到了对学习权益的描述,把学生学习权益描述成“为将来的学习、成长和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社会打基础,创造最佳未来”。课程框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注重学生道德、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步培养。
(四)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从计算机课程发展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学习程序设计为主发展为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我国高中阶段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也相应分为两类,基础教育从1984至2012年分别颁发四版课程指导纲要(标准),见表4,其中《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2012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是我国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的。
1999年计算机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在2003年课程改革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版标准强调内容目标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注重技术内涵和技术文化的渗透,引导师生关注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关注个性发展。
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分别对我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定位。
(1)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定位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同学段,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高中阶段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强调领域应用,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中英美澳信息技术课程定位比较研究
(一)中英美澳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分析
中英美澳信息技术课程都结合各自的国情、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内在要求等因素,在课程发展、课程形式、课程定位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但都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变革,承载应对挑战的责任,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呈现出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课程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变革。英、美两国都经历了从计算机专业到信息素养,又回归专业的历程。美国计算机教育从注重技术工具的使用,到注重创新与变革能力,发展计算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由技术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强调创新和创造力培养。美国新版《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将“创新与变革”作为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首要评估维度。英国课程强调计算思维,突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使用者,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能力、自信的、有创造力的ICT使用者。澳大利亚技术课程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让学生生产(制造)最终产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国普通高中课标中提出“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中职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英美澳相比,需要深入研究和细化能力培养要求。
3.建立当下学习与未来高效生活的关联。澳大利亚课程框架中,把学生学习权益描述成“为将来的学习,成长和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社会打基础,创造最佳未来”。美国《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强调技术应用技能转而强调如何利用技术实现创新与变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高效生活做出长远的规划与准备。英国课程强调学习支撑学生未来生活的知识。
(二)对我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启示
通过和英美澳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比较(见表5),对调整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得到如下启示:
1.加强计算思维的培养。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有“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职课程中对程序设计并没有涉及。建议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在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加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加强计算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必备的技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建议借鉴澳大利亚做法,在教学中增加设计思维的训练,通过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产生创造性和创新的想法、计划;借鉴英国做法,开展创造性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选择、使用、并结合多个应用程序,最好运用一系列设备,来达成有挑战性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满足已知的用户的需求。
总体印象是学生整体信息素养较低。主要体现在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较差,五六年级学生打字速度平均每分钟不超过5个;现成的文章不能进行布局合理、符合规范的编排;学过画图软件,但不能运用自如进行电脑作画;能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极低,查到的资料,基本上是不分内容主次全部复制粘贴下来;喜欢上网聊天,喜欢电脑游戏。
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结果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毫无疑问教师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自身的信息素养,据了解信息技术专职老师占所有任课老师的10%都不到;其次课时安排较少,一般学校一周1课时,很难满足教学的需求,上课穿鞋套加开机花去5分钟,下课关机摆好凳子花去3分钟,课中解决故障平均需要5分钟,再加上讲解15分钟,学生实际操作时间还剩几何,一周下来到下一堂课还有多少印象;再次缺少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应该说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很多的,但起决定作用的,笔者认为还是课程的本位问题。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究竟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说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既然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显而易见它不能游离于他物而单独存在,否则一无所用。这就好比“运笔”也是一种技能,它必须在写字、绘画之中才能体现价值,才能不断地提高运笔能力。所以对于学生要掌握信息技术这一手段,提高运用技能,体现信息素养,就必须融于其他学科之中,与学科相整合。比如文字输入这一技能,学生速度之所以慢,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看汉字想拼音能力差,二三年级学打汉字,拼音已经忘了。二是一周1课时,练习打字的时间少。但是我们把打字从一年级的学拼音阶段练起,一边巩固字母一边锻炼指法,一边学习拼音,一边学习打字,既掌握了拼音,又提高了打字能力。平时的组词造句写文章,可以笔头练习,也可以键盘练习,从而又提高了打字速度。再如画图软件,信息技术老师很轻松的便可以把所有的画图功能教给学生,但是信息技术老师却很难让学生轻松画出美丽的图画来,假如画图软件的教学融于美术学科教学中,让我们的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画图,不就能够达到电脑美术的效果了吗。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本位应定位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把信息技术课与语文活动课、艺术活动课、科技活动课等结合起来,开设成语文信息技术课、数学信息技术课、美术信息技术课、自然信息技术课、音乐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学科资源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实施方法:让各学科教师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年级主要在语文信息技术课中利用学习拼音来锻炼学生的指法和打字能力;二年级在美术信息技术课中学会画图软件;在语文信息技术课中掌握文章编排;三年级让学生在语文信息技术课中学会powerpoint 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美术信息技术课中熟练运用画笔工具创作画,自然信息技术课中学会如何网上搜索自然信息,音乐信息技术课开展音乐欣赏和简单制作;四年级学生在各学科信息技术课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同时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五六年级让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信息技术成为必备的重要技能和手段。
信息技术老师的主要职责是给各学科老师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基本上每学期要培训40课时,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更应该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培训,如Inter未来教育培训等。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定位信息技术和学科的关系,怎样把握信息技术的侧重,以及在考核评价中如何体现信息技术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的自身规律决定了“任务驱动”必将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WORD时设计总任务:制作“电子板报”——《中华牡丹园》,再把总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1.总体创作方案的确立、WORD的启动;2.“牡丹简介”——文字录入和文件的保存;3.“突出诗文”文字的美化——包含文件的打开、文字格式的设置;4.“牡丹图案寓意”——分栏、页面设置、页眉页脚设置、段落格式的设置等;5.“牡丹食用”——标题艺术字、文本框;6.“增姿添彩”——图片的插入和绘图工具;7.“中国十大名花”——表格的使用。每节课40分钟,完成一个小任务。由于任务细化,简单明确,采取学生先按教材自主探索操作、师生共同演示操作,学生再练习的方法,以最少的课时让学生深切体会WORD的博大精深。
二、“任务”设计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不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还是上面的例子《中华牡丹园》,由于我们使用的教材重点突出、简明易懂、教师把总任务分解后提高了可操作性。通常,第一步:教师明确本节课任务,并指明知识点和操作方法在教材上的页数范围,由学生自己看书、按步骤自行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课本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步:由操作比较娴熟的学生为大家进行演示、教师适当补充,搞清操作技能,以点带面、完成教学重点、难点;第三步:学生再练习、教师答疑。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教师逐渐帮助学生采用“眼手脑”协调一致的方法让学生边看书、边操作、边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学能力、掌握操作方法。
三、“任务”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写一封信,抒发新学期的感想”。新学期,初一的学生们来到一个新环境中,肯定有很多感想。这个任务一布置,同学们有的写给家人、有的写给老师、有的写给朋友,选择的对象不一样,但都是最信任的人;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还有同学写给信息技术教师,自我介绍并写了对课程的期望。写完信必须要“保存文件“,这是学习计算机操作的一个基本技能。可以说学生在这节课上既学习了信息技术最基本技能又锻炼了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任务”设计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基本计算机技能远比培养计算机的专才重要。信息技术课程通过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生活中带来的变化,从而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且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同时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开发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智力。因此,如何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深入浅出且活泼生动地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这是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探索的方向。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探索新的事物,它是求知的起点,增进了个人潜力的发展,是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学生活动中,兴趣是有效的催化剂。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兴趣能让学生积极探索、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程中,计算机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技术课程。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刚开始时,兴趣浓厚,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和学习难度的越发深入,开始出现知难而退的现象,即产生普遍的“厌学”现象,此时如果不注意培养小学生对于电脑的兴趣,信息技术的教学就会变得缺乏成效。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对于电脑的兴趣有增无减,尤其针对电脑游戏这一块。因此,将电脑游戏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如学习指法时,将《青蛙过河》《金山打字通》《趣味指法》几款适合用于练习指法的游戏软件用于教学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准确率和速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有用,他们才会产生兴趣,主动的加入学习。相较于老师直接灌输学生知识并让其强化记忆,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会靠自己汲取信息更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让同学们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成长,学习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学习起来才会更加的自觉、主动。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只有上机,没有基本知识的讲解,无法保证上机的质量;只有计算机专业技术讲解,而没有上机操作,造成学生只懂理论,不会操作,只能纸上谈兵,同样无法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运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来获取知识、掌握技术。一般情况下,专业知识的讲解只须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即可,上机实践占三分之二的课程时间为宜。在计算机技能熟练掌握后,教师可通过设计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小学生的智力。
课程开始之前,教师的备课显得尤为重要,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同时,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时,教师要细心归纳学生所提出的质疑,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上机操作的实践内容,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上机前,教师要明确的提出观测和思考的方向,激发小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欲望。在上机过程中,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思考,教师则来回巡视机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细心的指导。
三、针对差异,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