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西方经济学重点

西方经济学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10 16:35: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西方经济学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西方经济学重点

第1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旅游专业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长。据2009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我国设置旅游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为252所,在校生7.35万人,而到2009年末,全国设置旅游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已有852所,在校生49.84万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338%和677.5%。旅游专业作为管理类专业,其本科教学必然要设置西方经济学课程,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使学生了解现实的经济社会,以及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各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表现为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经典理论与前沿动态理论相脱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不平衡等。如何提高本科高校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 本科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特点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数理化趋势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旅游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较弱,对故事化、形象化的讲解内容非常感兴趣,而对数理推导、公式和图表则感到害怕甚至回避。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当老师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以及经济理论案例时,学生的兴趣较浓厚,但是当老师讲到复杂的经济模型,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降低。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希望老师能把复杂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转化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然而现实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经济定理的推导和数学模型的分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讲解较少,这导致旅游专业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其次,旅游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专业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数理知识储备方面比较不足,然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借助数理模型来解释现实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充满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和表格,它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这加大了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

1.2 旅游专业重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偏理论化的矛盾

旅游专业是我国本科高校近十几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非进入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然而西方经济学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从边际成本理论、完全竞争理论、供给理论和凯恩斯理论,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和推理上,这使西方经济学显得高深复杂,这对于偏感性思维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所提示的经济规律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是间接的,因此,给大多数学生造成的印象是西方经济学离现实生活很遥远,难以利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其次,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也使它不能适应旅游专业的教学要求,从而降低了它在旅游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3 旅游专业培养新型旅游人才的目标与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时代脱节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即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在旅游相关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我国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微观部分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主,宏观部分以凯恩斯国民经济的论为主,这两大理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当初适合这两大经济理论的社会环境早已改变,现代经济现象日趋复杂,如果我们还用十年前的理论来解释现代社会经济,那显然是不合时宜。经典理论的学习虽然能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但经典理论与现实前沿问题的脱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崭新的理论不断丰富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比如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博弈论、当代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等,这些最新的理论体现了学者们对于现实世界更深的思考,使得西方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进一步强,但是这些前沿的理论却很少在旅游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体现,结果进一步拉开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使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时代脱节。

2 建议与措施

2.1 加强教材建设,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适应旅游专业的特点

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树立基本的经济观念,掌握必要的基本经济知识,以及初具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首先,为了适应新时代旅游人才的培养,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突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课时一般较少,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地删减,突出重点,又要详略得当,本着“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从而加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其次,西方经济学教材应包含当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前沿研究理论,在内容上不断吐故纳新,选用适合旅游专业自身特点、新版的、经典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教材除了包含经典经济学思想以外,还应该包含其他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比如博弈论、逆向选择、不对称信息等问题,补充其它学派的理论,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等观点以及思想,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和应用能力[2]。

2.2 使用适合旅游专业特点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方经济学很多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并且包含不少的数学公式和图表,使学生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大量生动和形象的案例对教材中的理论进行解析[3]。案例教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20世纪初最初应用于法学与医学专业,后来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应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时注意多点从报纸、网络和新闻中搜集整理相关案例,建立丰富多彩的的案例库。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以下二个原则:第一,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旅游专业特点。比如在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时,可以结合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大量涌现的,属于较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在讲解需求的价格弹性时,以酒店客房的定价为例,分析什么时候酒店应当涨价,什么时候酒店应该降价,价格的变动对酒店总收益的影响。在讲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可以联系我国目前银行准备金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调的情况,并且让学生把我国目前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第二,案例的选择要使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当前经济现状的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果选取的案例过于陈旧,就会让学生觉得经济学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应该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和问题,比如,我国目前发生热点经济问题,房产政策的调整和银行利率的变化,使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弱化其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有切身体会和理解。

2.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性

如果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灌输式、讲解式的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的理论,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要想解决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多媒体以及开放互动式等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能动性[4]。首先,教学通过开展大量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启发学生对经济学的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的提问,比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便可以用“你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这样简单又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引入相应理论的介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的问题,通过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的习惯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还营造了民主的学术氛围。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样不仅缩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信息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积极采取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选择与旅游领域有关的经济事件及相应数据作为案例来开展课堂讨论,比如利率的调整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市场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对经济学主动思考[5]。

2.4 结合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增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西方经济学授课内容只有不断随社会变化而改新,及时吸收前沿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最新问题和最新动向,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使学生对它产生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讲授经济原理,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然而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前沿的理论及案例一般不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不加选择就全盘接受,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追踪最前沿的理论及实践、政策热点,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将研究成果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现代化,2009(9):30-3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曼琴.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改革[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7):197-198.

第2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业教育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定义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总而言之,创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的教育活动。

一般来课,实施创业教育的形式有四种:第一,渗透性教育。即营造创业的校园文化,把创业理念在各学科、各专业的教育活动中进行渗透与介入。第二,普及性教育。即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实务、创业讲座结合起来。第三,重点性教育。即在各专业中设“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课程。第四,专业性教育。即创建创业学专业,开设包括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创业实践论三大板块,进行体系化的创业学课程。

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指的是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范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也得到了普及,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是加深学生对于经济理论理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第一,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课程的基础课程。

在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是国际贸易、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一系列应用经济学课程的基础。

第二,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运行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同时,不同学派的学术观点、经济理论和学术争议在丰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扰与疑惑。

第三,西方经济学数学化倾向明显。

西方经济学广泛采取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和内容。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大量地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这种方法的使用让初学者感到困难。

(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更好的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它主要包括:

1.实践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供求分析为主线,讨论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公共部门经济学以及福利评价等。宏观部分分析了短期和长期的宏观经济的不同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实践。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在此基础上展开。

2.实践教学实施

首先,进行模拟场景教学。根据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小组建设,并让小组成员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地踏察。例如在讲述供求理论后,模拟一个服装市场,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公司,到模拟市场中进行采购,感受价格这只无形之手。

其次,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验证实验。通过搜集数据和相关的计量检验,将课堂教学内容置于可控操作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经济分析和运行的认识,最后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第三,组织学生实地调研。由学生设计问卷并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调研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某些理论,可采取以上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第五,参加经济学社等社团活动。通过与其它同学的交流、辩论和倾听经济学者的声音,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采取模拟场景、验证实验、实地调研、翻转课堂、社团活动等方式,学生既掌握了经济理论,又培养了创业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第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学生的自信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第四,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当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甚至有学者提出应当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指导思想。而经济学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已逐步被忽视,出现了边缘化的倾向。因而,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相关经济学教师与研究人员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之中将主要就,当前我国经济学的教学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针对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以及意识形态与分析工具等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当前经济学教学现状的问题

在我国逐步迈向全球化的过程当中,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出现了经济学被逐步边缘化的倾向。有许多学生甚至是经济学的授课教师以及相关的研究学者,不自觉的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主流的经济学指导思想。出现这种状况问题的原因,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外部因素,我国的经济制度在由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一些人误以为我国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均是由西方经济学带来的。其次为内部因素,在此方面所牵涉的问题较多,总体而言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教学目标问题。我国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的方向与目标不甚明确。第二,教材问题。所选用的教材往往不能够同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式相适应,内容还不够丰富,数量也不够充足,未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队伍问题。当前我国对于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逐步降低,而在高校当中对于经济学教师的培养投入也较低。

二、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在经济学教学当中,关于教学模式的讨论,目前被热切讨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源于有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他们认为,经济学不存在国界问题,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内容都体现了人类所普遍共存的规律,不存在东西方经济学理论之分,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普遍适用的。有一些研究学者就提出,在经济学当中对于学术理论当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根本实质是对于理论性内容,同一些地区性的特殊问题两者间的关系;国际化的过程即为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内容相适应,逐步向西方化的经济学理论靠拢,而本土化则是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相应的结合。并且还提出了能够因为地区性的问题而否认了基础理论,这些西方经济学当中的基础性经济学内容是普遍适用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学理论内容的“国际化”在本质上也是“本土化”化的过程。将的理论内容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需要长期的实践努力的。而那些鼓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人,其所理解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要将边缘化。所认为的同国际接轨的本质,是在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内容,同中国实际国情进行结合,所采用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应当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对于这种思潮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便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将经济学理论内容作为我们经济理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而对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应当仅做参考之用。

三、意识形态与分析工具的问题

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不但是意识形态上的教育,同时也是对于分析工具的教育。然而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学当中,往往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经济学的教育仅仅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意识形态的教育完全无关。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学是一种社会学科,而并非自然学科,在自然学科当中无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自然学科通常都是关于分析工具的问题,不存在国界、利益等方面的划分。而社会学科则却存在这些问题,社会科学必须依存于一定的利益集团、社会阶级之上,反映了相应的社会阶级与利益集团,对于各类经济状况的认识与理解,而在经济学当中,对此也丝毫不避讳,并且也十分重视对于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因此,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不但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时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同理,对于同为社会科学的西方经济,必然也会牵涉到意识形态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活动当中,不能够刻意的回避意识形态的问题,也不能将经济学教学去政治化。

在经济学当中,所重点阐述的即为研究与叙述方法,这当中便包含了历史与逻辑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所采用的即为历史与逻辑方法,在经济学的研究当中要遵从逻辑与历史的规律次序,要具有历史层面的价值评价,并将之结合起来,不但要重视对于经济学当中逻辑抽象内容的认识,同时还要重视历史的价值评判。

四、结束语

本文所重点讨论的为经济学教学当中的,理论领域、教育领域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的问题。政治经济学,不应当、也不能够被西方经济学所取代,意识形态的问题不仅涉及政治、文化、军事等相关方面,在经济领域当中也牵涉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并且异常重要。在经济学教学当中要牢牢把握,基础理论内容,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才能够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正确的前进道路。

【参考文献】

[1]范超.浅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1)

第4篇

自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以来,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其理论既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规律的一般性概括和抽象式描述,也是现代市场机制的描述和系统反映。在国内各院校,西方经济学是管理学学科与经济学学科在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作为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湖南理工学院在经管学院本部和南湖学院经济系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以2013级学生为例,经管学院本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管理、国际贸易、旅游管理专业均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涉及10个班512人;南湖学院经管系的国际贸易、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共计14个班606人,包括对经济学作一定了解的英语专业也都开设了西方经济学。在课时设置方面,除英语专业只开设一学期40课时外,其他专业开设期为一年,每学期54课时。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以湖南理工学院经管学院本部和南湖学院经济系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12份,有效回收率95.6%,文中出现的数据依问卷调查输入SPSS19.0获取。

二、文献概述

为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各高校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者纷纷开展教学教改研究。穆红莉结合当今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了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案例教学,引入课题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张家来针对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庞大复杂的特点,主张通过“新旧知识比较”“学派观点比较”“理论与实践比较”“易混淆概念比较”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突破难点”“传导方法”“激活思维”。[2]张俊娥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满堂灌的封闭教学方式、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现象,提出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模式、加强实践应用教学。[3]赵栋强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重教轻学”现象,提出以考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选择教材,提高对理论模型推导的重视程度。[4]隗娜认为: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激励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应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借鉴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家贸易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经验和方法将课题模拟引入教学过程,加强案例教学。[5]李丹在结合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基础上,调查并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要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准确定位,更新教材,调整充实传统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西方经济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与简单的考核方式导致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有限,课程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加之现在因扩招教室和师资有限,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为大班上课,有时课堂人数在80人以上。这导致学生讨论和互动时间少,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更谈不上实际应用。加之二本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不太好,对经济学模型的推导有畏难情绪,导致其学习压力很大且动力不足。学生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由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两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学生的期评成绩。学生只要按时完成平时的作业和参加考前辅导,就较容易通过考试。简单的考核方式与较高的通过率导致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缺乏应有的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学习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上自学、自测、答疑、交流,甚至可以进行探索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习效率。由于缺乏应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一般选择教材配套习题或书后习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5.5%的学生认为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明显有利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和学习,对理解教学内容、督促学习、巩固知识、期末考试、考研辅导都有帮助。

(三)选择的教材难以完成教学目标

我校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主要有高鸿业主编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六版《西方经济学》、梁小民主编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及我校教师的自编教材三种。梁小民主编的教材曾在旅游专业与英语专业使用,学生反映内容太简单,理论缺乏必要的推导,后来换成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师自编教材在南湖学院一些专业使用,学生反映内容较少,缺少必要的理论阐释,加之有些错误,后来也就没有使用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以新古典派的理论体系为主,偏重理论阐释,强调模型,但对经济学思想和原理强调不足,没有很好地反映经济学最新成果,相对于完成现代经济学知识普及的课程教学目标来说明显存在不足。

(四)数学工具在推导经济学定理上遇到困难

数学工具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经济学发展,在经济学教学中数学工具的使用要依据学生的情况与专业特点来定。在数学工具对经济学原理的推导应用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表明:42%的学生认为自己“数学基础不好”,特别是南湖学院经管系被调查对象中68.3%的学生更愿意接受“只用图表或简单的数学工具来推导经济学定理”,而只有不到13%的学生接受“用高等数学来推导定理”。在经管学院的学生中,也只有18%的学生接受“用高等数学来推导经济学定理”。他们认为:增加数学工具的应用,能为后续相关学科学习或考研打下良好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表明:64.3%的学生在推导经济学定理时,不愿接受繁琐数学的推导。

四、西方经济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教学中改进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鉴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判别、分析和解决当今所遇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在传授该学科的基本原理时,特别要强调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和使用范围。因国情、制度、社会、文化差异,其理论的适用性是不同的,应强调中国社会经济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根据二本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有侧重点的理论教学。对于我校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应重点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理论、IS-LM模型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而对金融专业学生或想报考经济学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则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经济学理论。

(二)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并重视其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设计网络教学平台时,应借鉴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经验,也要考虑应用型二本院校学生的基础情况,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平台的交互性。平台要设计网络单元测试环节、高校考研经济学试题库、在线探讨等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深化和后续学习;也要加入热点经济事件与经济学最新重大研究成果,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介绍,既重视经济学的热点性,又体现知识的前瞻性,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三)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上,由于教师在传授经济学理论知识时只是对理论进行抽象分析与解释,因而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与接受,机械地掌握知识。依据问卷调查结果,75%的学生乐于接受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43.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三板老师”———上课时不是看天花板就是看黑板或投影板,不敢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64.4%的学生愿意通过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教学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35.8%的学生更喜欢研究与讨论的教学方式;27.8%的学生希望教师将幻灯片与教学板书完美结合。问卷调查表明:学生的层次不同,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有差异,因而应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当前热点案例事件、国内外重大事件辅助理解枯燥的经济理论,增强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四)有选择应用数学工具,优化考核方式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33-02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完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侧重培养学生面对工作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发展自己的智慧和潜能,用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来解决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体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价值。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适合其他重点高校学生的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等并不完全适合他们,需要我们进一步根据其特点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及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一) 西方经济学教育思想方针中存在的问题

1.初学者对于西方经济学认识上往往存在差异,容易产生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倾向。中国对外开放30年,我们开始逐步接受西方的一些理论。但一部分人却认为西方流传来的就一定是好的东西,从而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这就需要经济学教师在讲解中要注意意识形态问题,认清哪些可接受、哪些不适合中国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一部分人完全否定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是西方事物,不适合中国,这种观点同样具有弊端。

2.学生对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误区。西方经济学是运用数学公式、图形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应用于实践,一部分同学由于数学基础薄弱,认为经济学难度大,采取主动放弃的态度。本、专科学生、不同系部的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也有所差别。许多本科专业在考取硕士研究生时要涉及到该门学科,所以,计划考研的学生对此重视程度较高,他们能够扎实系统地进行学习。但许多专科学生认为,该门课程不是专升本的必考课程之一,因此他们在主观上就没有将经济学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灌输式”教学手段显现弊。首先,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出现两极分化是我校学生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现象同时出现在本、专班级,而且专科班级该现象更加明显(一部分要参加专升本,一部分忽视学习)。当这种现象较大面积出现时,就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同时要兼顾两个极端是比较困难的,而单纯满堂灌的方式,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其次,长期受到“灌输式”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更习惯于被动学习,主动思考能力不强,其思维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认为通过老师讲解,努力记住公式、图形就认为掌握了学习技巧。但经济学要求理论与实际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明显感觉到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所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总体教学效果成为经济学教学目标之一。

2.是否该将课本知识面面俱到。西方经济学共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知识量大,且具有一定难度,若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详细讲解,势必会造成课时量不够、学生压力大;如果将重点仅放在各种模型公式上,又影响学生拓展知识面。所以,如何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成为经济学教研活动要解决的矛盾之一。

3.习题课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由于西方经济学知识涵盖范围较广,又运用一定数学知识,所以,需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习题课的重要性能够达成共识。但习题课就是无止境数学公式的计算吗?哪些习题是具有代表性的?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核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1.考核手段单。传统的闭卷考试具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其弊端,这种方式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同学临近期末开始集中背题,把老师每章讲的知识点特别是计算题熟练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却导致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化、案例分析题失分较多。

2.考核方式能否真正反映学生日常学习水平。各种考核方式都存在其优势及弊端,如何能够找出一种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拉开差距,真正反映教学成果的考核方式尤为重要。

二、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手段中的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认识问题

1.教师应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有选择地运用,取其精华。不加任何评论,完全以全盘肯定的方式接受西方经济学各种理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经济教研室随时开展集体备课及教研活动,针对某些有争议的理论集体讨论,共同研究怎样客观公正的运用理论。同时,对于经济与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也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解释,通过探讨,各位教师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准确把握时事热点,及时互相交流学生学习思想动态,交流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经济学教师试图在第一堂课就解决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误区。教师应指出,西方经济学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经济学思维可以更加理性地生活。例如,西方经济学基本上是在学生大一下学期开设的课程,老师会在刚上课时就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资源的稀缺性进行选择。大学四年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位同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四年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要在学习、社团活动、兼职工作中进行选择,甚至在考研、考证、考公务员中进行抉择,因为任何一项资源都是具有机会成本的,如何确立自己的方向从而充分利用时间最终达到最大满足程度至关重要。

针对本专之间的差别,教师应主张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科生涉及考研,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所以本科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更深,为部分同学后期考取研究生打下坚实基础,在学习范围上也相对较广。对专科学生更注重基本理论如何讲解透彻,首先要让他们听得懂,然后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过于抽象的理论模型不做强行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完善

1.运用启发式教学,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校大部分学生受到传统灌输式教学手段的影响,对老师讲解的内容经过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等方式能够将知识点消化吸收,但发散性思维积极主动去学习知识的愿望不强。但西方经济学重点强调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所以,任课教师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求索知识的愿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提问式教学,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阶梯式教学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阶梯式教学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本科学生,教师做到抛砖引玉,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由教师讲解,甚至可以让学生一起运用公式进行推导,加深其印象。由于课时受限,对于无法进行充分讲解的章节,引导学生自学拓展知识面。

(2)针对专科学生,不建议将某些抽象难度较大的模型抠得过深过细,因为这样一来占用大量课时,二来学生容易陷入局部困难,忽视对整体的把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故而,对于专科学生,教师建议降低理论的难度系数,用较多的时间学习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多加案例,做些难度系数较小的习题。

3.讨论课的正确运用。讨论课几乎能够调动所有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此时讨论课的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又与实际联系,在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空间的同时,又不至于让学生摸不到边际,所以看似一堂简单的讨论课对老师及学生的要求极高。一般老师先把所有同学进行分组,每组3—5人,在规定时间内讨论问题,各抒己见,最终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言,发言结束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问,在辩论的过程中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最终推导出结论。

4.针对同一班级学生出现两极分化问题,老师们不主张一刀切的方式。课堂上对基本理论讲解后,对于基础知识较差的同学,先从简单的习题做起,习题太难会令其产生抵触情绪;对于有进一步深入学习愿望的同学,可以额外布置作业,单独辅导。

5.恰当习题课的运用能够令学生们的知识得以升华。习题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把握课程脉络,选出经典、具有代表性、难度适中的习题,在计算的同时能够结合案例,真正做到画龙点睛。

(三)考核方式的完善

仅凭期末一张试卷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所以,西方经济学的考核不仅要来自80%的期末试卷成绩,同样要来自20%的平时成绩。

1.试卷主客观题相结合,每张试卷都至少有5个题型的要求,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

2.平时成绩同样具有客观性。通过出勤率、作业、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定量打分,甚至通过长期记录学生座位排次,结合学习状态,作为平时成绩依据之一。

第6篇

Guo Yiqu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学方式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in economic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bring together imparting knowledge, trai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mphasize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establish new quality-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式 体育院校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2-02

0引言

现如今,为满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许多体育院校设置经济学专业,但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经济学》作为高等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教学,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针对《西方经济学》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改进,探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于一体,是系统反映和描述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原理、定律和理论,因此这门课程呈现出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分析工具多样,内容繁多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体育院校经济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基本特点如下:

1.1 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体育院校开设经济学专业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高级人才是应时之需,但由于社会长期主观认为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方面人才,对体育经济学和体育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缺乏足够了解,造成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好,部分为调剂招生,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虽较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特别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缺乏探索精神。

1.2 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方式过于教条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讲授,而此时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数理逻辑思维较差,对经济学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则明显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3 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关注较少,缺乏实践锻炼经济学通过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应用性较强,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把学习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书本知识上,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基本经济政策缺乏了解和关注,理解也相对不深刻;另外经济学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新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实习实践基地不完善,也进一步造成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2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

2.1 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应用的角度教授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注重分析经济学理论对体育产业、企业经营的意义。在进行理论讲解中,通过大量与体育经营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从体育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思考理性的生产者行为决策,研究和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2 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 文化素质课教学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全面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时事介绍前沿领域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来。

2.3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的舵手地位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学中在把基本经济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下,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轴、练为主线”。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养成学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

2.4 在创业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西方国家高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是根本。西方经济学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原理和理论都需要实践经济案例来验证。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也将应用于实践,这与在教育中引入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是相符的。

2.5 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注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评估体系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为高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主体化。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入手。

3.1 突破传统讲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相对教条,学生具有被动接受性,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把经济学理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通过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问等,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例如在讲解短期成本知识中,可先讲授李宁公司在一周内生产运动鞋的过程,列举一些实际数据,然后提出3个问题:①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联系:李宁公司的生产与其成本有何关系?②利用短期生产规律解释短期成本变化:能否利用李宁公司的生产数据解释其成本变化过程?③利用短期成本曲线变化的规律解释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否利用运动鞋平均成本变化来优化李宁公司最佳的工人数量?通过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产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掌握生产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应关系。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建设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体系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多样,一个理论可以用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来表述和说明,因此教师在把内容熟记于心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的表现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可以生动描述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降低授课难度。另外,省去板书使授课的信息量和效率也提高。在制作好教学课件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开发网络教学课件,促成学生与教师间互动,在网上进行自由讨论,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一套以传统的教学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档案管理优势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和课程管理体系。

3.3 重视案例教学法:构建案例库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使知识得到深化理解。针对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取现实经济中与从事体育产品的企业、体育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后研究,通过课堂分析讨论、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中强化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穿插使用讨论法: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限于“黑板经济学”,更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解释,勇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明确各种解释方案的前提假设、约束条件下,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结论或解释,并等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意性的问题,可以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讲完均衡价格后,讨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从奥运会开幕前到结束后的价格变化。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均衡价格形成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失业或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3.5 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性质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化解,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例如,在讲述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时,首先对有关需求理论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供给理论,则重点指导让学生对比需求理论,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过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文武,张国良,杨丽萍.西方经济学教学基础―经济情景[J].生产力研究,2010,(7):11-12.

[2]曹休宁,王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7-198.

[3]张树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8,(9):129-130.

[4]何苗.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204-206.

[5]韩利红,薛光武.注重产出效应,强化案例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31-32.

[6]林森.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第7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一、商科院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意义

1、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西方经济学》对于大多数大一、大二的本科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深奥、逻辑极为严谨、思维极为缜密的课程。在过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很多商科院校的任课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很深,讲解也很严谨、准确,但课堂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原因是没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近年来,湖南的一些商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形象化、通俗化,大大地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本人也在案例教学中获得了较多的体会,如笔者在讲解博弈论时,运用了案例“过路客和回头客”来阐述卖者和买者在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行为。案例指出:一个湖南人在三亚买水晶眼镜和一个海南人在三亚买同样的水晶眼镜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经商者出售给“过路客”的商品与“回头客”的商品往往是同货不同价,或同价不同货(质量不同)。出售给“过路客”的商品,要么高出当地售价,要么是质量低一档,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行为。而卖给“回头客”的往往是当地市场价或当地消费者熟悉的商品。即信息对称下的交易行为。同时借题发挥,进一步阐述,信息的对称是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启发下,比较容易地理解了“信息不对称”和“博弈”的概念及和两者的关系,以及博弈的内容。

2、有利于将分散的课程元素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体系上掌握基本原理

如案例“汽油价格与汽车的需求”综合了单个商品(汽油、汽车)的需求规律、互补商品的需求规律、替代品的需求规律以及互补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等原理。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了需求规律和弹性理论。

3、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解“谷贱伤农”时,运用了自编案例“柑橘的丰收与橘农的损失”成功地解释了经济实践中看似矛盾的现象,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在常规思维下被认为是“悖论”的经济学原理。同时,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将理论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4、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从教学这一狭义的范畴来看,似乎案例是为经济理论服务的,但实际上,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为经济实践服务的,案例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实例,因此,通过案例教学,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弄懂经济学原理,二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编写《西方经济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1、《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构成要素要完整

《西方经济学案例》应由题目、资料、问题和案例分析四个部分构成。其中“题目”,即与所讲解的原理相关的事例的名称;“资料”,包括例证(事件)中的时间、数据、人物、文献等;“问题”,就是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疑问、矛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针对案例本身揭示的疑问或矛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针对案例“1988年旱灾对于美国农产品供应的冲击”。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旱灾造成玉米、黄豆、小麦、大麦和燕麦的产量下降导致价格如何变化?(2)玉米、黄豆、小麦、大麦和燕麦价格上涨将导致畜牧产品的供给量、畜牧产品价格以及相关肉类产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畜牧产品和相关肉类产品的持续供给?而对于有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此案例涉及到哪些相关的西方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将案例中的疑问和矛盾与西方经济学原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就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借助图形、数学模型等工具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西方经济学》案例的编写应力求恰当、准确、经典、精练

所谓:“恰当”,指案例的内容必须与所阐述的原理吻合,要做到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如果举例不恰当,就会让学生知所云,不得要领,将会适得其反。“准确”是指文字表达要准确,事例(事件)的阐述要清楚,因果关系要符合逻辑,数据材料要到位。“经典”指案例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应从以下几方面打造案例的经典:一是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的事件,特别是与权威的预言和论断相悖的事件。二是现行政策明令禁止而又不断发生和广泛存在的事件。如一经济杂志中题为“民间金融的生与灭”,就是一个经典的宏观经济案例。案例选取了温州非正规金融部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故事,来阐述政府政策与民间金融的矛盾。三是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必然是复杂曲折、跌宕起伏,选择这种事件作为案例,就会使所描述的故事生动具体,活灵活现,引人入胜。如笔者在一些相关的经济文献中阅读到的张帆关于民航改革的故事,陈宗胜关于天津鸡蛋价格管制的故事,光关于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变成大市场的案例,都是很经典的。“精练”是指案例的篇幅不宜过长,文字要简明扼要。这个问题在《宏观经济学》案例中比较突出。如笔者在以前的案例教学中采用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等,都是一些篇幅长、内容涵盖面广的案例。因此,在分析此类案例之前,我都将其做一些必要的删节整理,既葛清了线索,又减少了篇幅。

3、《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应兼顾中西方文化特色

既然是西方经济学,就应该有西方特色。而作为经济学原理,可用于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现象和解决其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因此,在采集和编撰案例时,应兼顾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如编辑消费者行为案例时,可结合中西方民俗,点染一点民族文化的色彩。如由笔者编撰并引用到课堂中的“法国的酒文化”、“中国的美食文化”、“麦当劳的文化战略”等,都是文化色彩很浓的案例,将这类案例注入到《西方经济学》这种极其严谨缜密的课程中,无异于一种活性元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西方经济学案例应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中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

如2007年末至2008年初我国以及“5・12汶川大地震”,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时,笔者编写了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通过这个案例,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5、《西方经济学》案例应力求通俗,并讲究趣味性

从普遍现象来看,北津学院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稍微差一点,因此,应更多地注重案例文字的通俗和内容的趣味性。如上文述及到的“麦当劳的文化战略”、“篮球比赛与市场竞争”、“过路客和回头客”等都是兼具通俗性和趣味性的案例,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广受学生的好评,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6、应注重版面设计的艺术性

在以往的案例教学中,更多地注重案例的内容,而忽略了视觉艺术,因此,《西方经济学》任课老师应在科学设计案例内容的同时,加强案例版面设计的艺术性,在构图、色彩、动画等方面着力创新,以增强视觉效果。力争在短期内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7、案例分析要简洁、贴切、形象、生动

案例教学最本质的意义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抽象、深奥的原理。因此,第一,进行案例分析时应运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概括案例的内容,将最核心的内容与相关的课程内容贴切地联系起来,准确地解读经济学原理。第二,讲解应生动形象,切忌照本宣科。把握以上两点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8、应注重案例形式的多样化

最好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如讲解一些经济指标时适合运用一些块状或柱状图形;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即效用论)时,除了文字案例外,还可运用图形(如某些品牌商品)或声像、动画,用于演示消费者的购物等消费行为;讲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内容时,可播放相关的会议录像片段,或播放一些名人、权威人士的讲话录音。但是,无论哪种手段,都应组合得当、紧凑有序,重点突出。总之,应尽量有机地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增强视听效果,增强案例教学的感染力,推进案例教学上台阶、提升案例教学层次。

三、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师资条件。任何一个商科院校应有一支比较稳定成熟的《西方经济学》教师队伍。一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应谙熟教材,能贯通教材的体系、框架、原理,在教学中能自如地将案例与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二是具有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操作电脑等基本的电子设备。三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具有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力、有独到的见解。四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能勤于探索,不断出新。

第二,技术设备。21世纪高校的课堂,应配备起码的视听设备。包括电脑和屏幕、功放机、话筒等。

第三,资料储备。仅仅有图书资料还不足以支撑《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教学。因此,除了图书资料外,还必须储备相当数量的声像资料。

第四,教学软环境支持。开展案例教学首先需要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开展案例教学需要各位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整理、编写、制作等,如果没有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即使开了头也难以持续。激励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物质刺激和表扬,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如对做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除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外,还应该优先给其提供外出学习、调研的机会。其次是有序的管理机制。包括案例教学的组织分工、督促、检查、评比等。再次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开展案例教学需要购买各种图书以及声像资料、需要主持或参加会议、调研等,没有一定的经费资助是办不到的。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3] 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小蓉:行为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适应专业需要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适应经管类专业化教育需要,把课程融进教育之中受整个社会行业的“专业化”浪潮影响,教育专业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商界追求提供给消费者越来越“专业化”的服务,教育界也随之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改革。无论是经济类专业教育还是管理类专业教育都经历了一个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在当前高校各经管类专业教育中,要想在广阔而深邃的专业领域成就精英式的专业化教育,必须能对经济“全局”进行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只有对经济领域的主要构架诸如经济理论与经济知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经济与市场、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概略的了解,专业化教育才能深入。作为学科体系基础课程的西方经济学,恰是对经济知识进行框架性、整体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层面的理论阐释,也有微观经济运行的原理分析,同时揭示出经济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致力于该课程与各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工作,让学生能具有知识的包容性,也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视野,为更好地开展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同专业差别化教学,把课程融进专业之中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经济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就不同。所以西方经济学采用差别化教学,分别寻找经济学与不同专业的对接。有限的教学课时不可能呈现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教学,不同专业精心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致力于挖掘经济理论与市场变化的关联,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经济理论进行市场分析,如何洞察经济形势的变化,来把握新的商机;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经济学模型进行市场分析,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而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除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外,注重经济知识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资本运作等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革新教学方法,把课程融进思想之中与其他课程相比,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加上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单调,又依赖于数学和模型这个基本工具来解读,所以经济学是一门很难而又不容易靠近的学科。降低理论深度,增加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向。由经济热点或新闻的介绍入手,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背后蕴藏的经济道理。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学生分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好奇心。通过具体的案例,用经济实际热点问题进行基本原理讲解,突出经济知识的运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将经济思想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贴近日常实例教授,把课程融进生活之中如何让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精髓和经济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家”,让经济学离人们不再遥远,让学生利用大师的经济理念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且从中受益,是课程的关键。为此,西方经济学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尽量将大师们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用经济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总结出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出现的著名经济学家,并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新颖事例,对经济学家们的重要理论思想和观点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论述。

实行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教学,把课程融进学科之中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相对于市场营销、广告、现代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等课程来说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与这些相关课程交叉讲解,既能让其他专业课为经济学服务,又能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成为其他课程的分析工具。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将经济学知识向相关领域渗透的能力,还能够增加西方经济学的趣味性,扩展西方经济学在不同课程中的吸引力,巩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