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7 11:39: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营医院市场营销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医院市场营销;3C营销战略;4P组合营销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保健需求的总量不断攀升,并呈现需求的多层次化趋势,这就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民营医疗机构大量兴起,保险方和患者在医疗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再加上近年来外资医疗机构疯狂抢占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又使得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医院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打造其核心能力上,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医疗服务市场的一席之地。
1、医院市场营销的内涵
医院市场营销通常指的是医院以满足就医顾客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决定适当的服务项目、价格、促销、渠道,科学规范地实施医院的各种技术标准,向目标就医顾客提供比竞争者更有利、更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实现医院目标的活动和管理过程川。
1. 1医院市场营销是医院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实现自身目标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1.2满足和引导就医顾客的需求是医院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中心,将医院的技术及服务等信息,以适当的方法和渠道传递给广大的医院顾客,引导和促进其消费,搞好医疗服务的跟踪调查,收集顾客对医院技术及相关服务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进一步指导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探索新项目的开展。
1. 3分析医疗服务环境,确定目标市场,制定服务项目、价格、分销、促销策略并加以实施是医院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
1. 4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医院开展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
2、医院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 1医院内部对于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存在欠缺和误解。
营销观念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理应深人人心,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医院内部依然存在着对市场营镇的忽视和误解现象。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营销是企业和商业部门赖以生存的手段,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医院而言最重要的是治病救人,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不应该去大张旗鼓搞推销;另一方面,许多医院抱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仪器,自然会有顾客蜂拥而至;此外,还有一些医院,虽然意识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但他们的观念过于狭隘,认为营销就是广告宜传,片面支解、误读了营销理念的本意。
2.2没有对医疗市场进行细分,忽视自身的市场定位。
当前,众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之前并没有根据医疗市场中病人的需求特点、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等不同特征按一定的标准把市场分为具有类似特征的若干不同的病人群,这样也就无法寻找到医院的目标就医顾客群,继而无法确立其自身的市场定位,而服务定位及医院整体定位的缺失及模糊不清,则导致了营销活动的针对性不强,效率低下。
2. 3医院在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医院绝大多数都缺乏营销分析、营销计划和营销控制制度,以医院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常常忽视患者的需求。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还是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方法手段,过分追求招揽病员、增加床位数。由于没有清楚地确定目标市场和顾客需要,也就无法制定有效的营销手段,与目前市场经济中的现代营销“开创市场,挖掘市场需求”的观念严重不符。此外,在管理结构上,大多数医院行政领导还是由一些技术内行而管理外行的技术型专家担任,他们往往狠抓医疗技术而对市场营销漠然视之,即使有心加强医院的市场营销建设也无能力进行相关指导。
2. 4只注重对公众的营销,忽视内部宣传发动。
在我国,许多医院对市场营销投人很大,并成立了专门的营销机构来负责医院营销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营销人员做了大量的对外营销工作,社会公众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也有了比较深人的了解,但是很多医院在加强对外营销活动的同时,忽视了对内部员工的宣传及发动,致使医务人员和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营销活动漠不关心,没有在医院形成各部门协调互助的氛围,有可能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评价以及信任程度。如病人打电话到医院咨询是否能联系到相关人员;就医时间过长或过短,收费发票开具明晰度等会影响病人的满意程度,对他们今后是否再来此医院就医或推荐他人前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解决医院市场营销问题的对策分析
医院营销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声誉,扩大医院业务的重要途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当前医院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推动医院的长久发展。
3. 1增强市场营销观念,树立全员营销意识。一方面,纠正医院员工对市场营销观念的片面看法,提高其对市场营销作用的认识,即医院营销是宣传医院、提高医院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医疗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增强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只有医院内部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市场营销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地认同并支持医院开展营销活动。
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树立全员营销意识。医院可以通过相关培训,使员工意识到营销不单是营销部门及其人员进行的营销活动。因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接触时间远远超过与营销部门的接触时间,所以更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营销意识,需要医院所有部门相互配合,全体职工共同参与。这种对于市场营销的学习和培训,将使全体员工都具备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并在工作中落实营销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带来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医院开展市场营销对于其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医院市场营销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当前医院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市场营销理念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医疗市场细分及自身定位,营销管理落后,忽视内部营销等,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增强营销观念,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医院定位,实施3C营销战略和4P组合营销策略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保健需求的总量不断攀升,并呈现需求的多层次化趋势,这就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民营医疗机构大量兴起,保险方和患者在医疗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再加上近年来外资医疗机构疯狂抢占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又使得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医院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打造其核心能力上,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医疗服务市场的一席之地。
1、医院市场营销的内涵
医院市场营销通常指的是医院以满足就医顾客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决定适当的服务项目、价格、促销、渠道,科学规范地实施医院的各种技术标准,向目标就医顾客提供比竞争者更有利、更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实现医院目标的活动和管理过程川。
1. 1医院市场营销是医院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实现自身目标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1.2满足和引导就医顾客的需求是医院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中心,将医院的技术及服务等信息,以适当的方法和渠道传递给广大的医院顾客,引导和促进其消费,搞好医疗服务的跟踪调查,收集顾客对医院技术及相关服务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进一步指导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探索新项目的开展。
1. 3分析医疗服务环境,确定目标市场,制定服务项目、价格、分销、促销策略并加以实施是医院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
1. 4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医院开展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
2、医院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 1医院内部对于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存在欠缺和误解。
营销观念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理应深人人心,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医院内部依然存在着对市场营镇的忽视和误解现象。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营销是企业和商业部门赖以生存的手段,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医院而言最重要的是治病救人,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不应该去大张旗鼓搞推销;另一方面,许多医院抱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仪器,自然会有顾客蜂拥而至;此外,还有一些医院,虽然意识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但他们的观念过于狭隘,认为营销就是广告宜传,片面支解、误读了营销理念的本意。
2.2没有对医疗市场进行细分,忽视自身的市场定位。
当前,众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之前并没有根据医疗市场中病人的需求特点、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等不同特征按一定的标准把市场分为具有类似特征的若干不同的病人群,这样也就无法寻找到医院的目标就医顾客群,继而无法确立其自身的市场定位,而服务定位及医院整体定位的缺失及模糊不清,则导致了营销活动的针对性不强,效率低下。
2. 3医院在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医院绝大多数都缺乏营销分析、营销计划和营销控制制度,以医院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常常忽视患者的需求。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还是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方法手段,过分追求招揽病员、增加床位数。由于没有清楚地确定目标市场和顾客需要,也就无法制定有效的营销手段,与目前市场经济中的现代营销“开创市场,挖掘市场需求”的观念严重不符。此外,在管理结构上,大多数医院行政领导还是由一些技术内行而管理外行的技术型专家担任,他们往往狠抓医疗技术而对市场营销漠然视之,即使有心加强医院的市场营销建设也无能力进行相关指导。
2. 4只注重对公众的营销,忽视内部宣传发动。
在我国,许多医院对市场营销投人很大,并成立了专门的营销机构来负责医院营销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营销人员做了大量的对外营销工作,社会公众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也有了比较深人的了解,但是很多医院在加强对外营销活动的同时,忽视了对内部员工的宣传及发动,致使医务人员和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营销活动漠不关心,没有在医院形成各部门协调互助的氛围,有可能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评价以及信任程度。如病人打电话到医院咨询是否能联系到相关人员;就医时间过长或过短,收费发票开具明晰度等会影响病人的满意程度,对他们今后是否再来此医院就医或推荐他人前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解决医院市场营销问题的对策分析
医院营销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声誉,扩大医院业务的重要途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当前医院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推动医院的长久发展。
3. 1增强市场营销观念,树立全员营销意识。一方面,纠正医院员工对市场营销观念的片面看法,提高其对市场营销作用的认识,即医院营销是宣传医院、提高医院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医疗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增强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只有医院内部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市场营销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地认同并支持医院开展营销活动。
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树立全员营销意识。医院可以通过相关培训,使员工意识到营销不单是营销部门及其人员进行的营销活动。因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接触时间远远超过与营销部门的接触时间,所以更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营销意识,需要医院所有部门相互配合,全体职工共同参与。这种对于市场营销的学习和培训,将使全体员工都具备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并在工作中落实营销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带来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3. 2细分医疗服务市场,选择适当目标市场。市场细分是医院正确制定营销策略和选择适当目标市场的重要依据,是确保自身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基础。
市场细分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需求差异性。需求差异性多种多杯,具体按什么样的标准细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常见的影响医院消费者的因素有4大类:地理因素、年龄因素、消费者消费水平和购买行为因素。由此医院可根据常见的影响病人的因素细分市场,不一定只依照一种依据划分,有时候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依据来进行市场细分,如按照地理因素细分,可分为医院辖区内子市场、本地区子市场、省(市)外市场及国外市场,如再考虑到消费者的年龄因素还可以将市场进一步细分,如30岁以上的本地区子市场。
进行市场细分后,医院可分析往年病人地域结构及医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点选择自己的子市场,从而确立目标市场,采用无差异策略、差异化策略、目标积聚策略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
3. 3确立医院正确的市场定位。所谓的医院定位,就是确定医院的整体形象在市场上的位置,或者说是确定医院总体形象在病人心目中的位置。医院市场定位应包括产品定位和医院定位。产品定位是医院功能的定位,而医院定位指的是医院整体形象,既包括产品定位,还包括医院的技术经济实力、服务质量、医院信誉、对社会奉献等全方位的形象在病人心目中的位置。
一般来说,医院的市场定位应当符合目标顾客需求的主要特征,符合目标市场顾客购买要求和服务需求;应当能够充分显示和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对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和反映自身的独特性的竞争优势;此外,应当符合医院自身的实力。
3.4实施3C营销战略,加强医院品牌建设。医院通过实施3C营销战略,将有助于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4. 1采取CI(CoTporate Identity)战略,即形象识别策略。医院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医院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其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首先,医院形象必须客观真实,能反映出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等本质特征,而不能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包装。其次,医院形象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并渗透、贯彻到医院的整体识别标志中,如医院识别标志的名称应能够指代该医院及其医疗技术,并且便于记忆,诱发联想,同时应诉诸视觉,以字体和图案的造型形象进一步指称医院及医疗技术,展现医院宗旨及其医疗特色。再次,医院形象识别还应注重色彩识别,利用色彩组合,突出和渲染医院识别标志的审美感知氛围。总之,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应能体现医院的个性与风格,能够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传播医院良好的技术形象、质量形象和服务形象。
3.4.2采取CS ( Customer Satisfaction)战略,即患者满意战略。CS战略以“顾客中心论”为出发点和重点,其基本原理在于“如果服务达不到顾客满意,那么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川。首先,实施患者满意战略,要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培养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医院的领导和管理者可以让员工参与制订详细的服务患者的计划和策略,一个有员工意志成份的计划和策略将会使其更加积极地投人工作,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其次,实施患者满意战略,医院不仅要向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要向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和人性化的感动服务,使患者在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达到感动和惊喜的境界。再次,要注意培养人文型的医护人员,要使医护人员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不仅要为患者治好身体疾病,而且要懂得关爱和尊重病人。
3. 4. 3采取CC ( Corporate Culture)战略,即医院文化战略。实施医院文化战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塑造医院核心价值观念,促进核心价值被内部员工及广大患者普遍认同。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应形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医院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医德教育、制度规范、监督机制和领导示范等方式深植人医院员工的内心之中,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得以体现;其次,应树立以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正确价值观,医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和患者的利益,否则终将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被患者所舍弃;再次,健康的医院文化还要有榜样人物作载体,有让员工学习的实实在在的楷模;此外,搞好医院文化建设还应充分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及庆典,如南丁格尔节等,在员工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引导并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同时这种活动也向患者传递出医院自身独特的文化,增强患者对医院品牌及价值观的认同感。
3. 5实施4P组合营销策略。美国营销学学者杰瑞·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 )策略、价格(Price)策略、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 Promotion)策略。鉴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可以将4P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并引入到医院的市场营销领域。
3. 5. 1医疗服务产品策略。医疗服务的整体产品是指能够给病人解病痛、恢复建康的一切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的总称,它是由核心产品/服务,形式服务,附加服务3个层次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日益扩展,医疗服务的外延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在现代医院的经营中,医院不仅仅应当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核心产品及服务即提供满意的医疗功能,还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才能适应顾客就医需求不断扩展的需要。如医院可以开展病情咨询服务、疾病预防与保健服务,创办普及医疗知识的杂志,设置舒适的就医环境等。
3. 5. 2医疗服务价格策略。由于基本医疗服务具备公益性和福利性,因此它的价格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医院可以从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角度出发,采取“优、质低价”或“适宜技术,合理收费”的策略,增强对于患者的吸引力。此外,由于政府对于非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没有做出强制限定,如美容服务等,医院可以适当的开展此类业务,增加医院经济收人。
3. 5. 3医疗服务渠道策略。由于医疗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过程,而且不能通过运输流通等环节进行异地销售,因此在服务半径内的分销渠道问题就显得异常重要。首先,构建独立性营销渠道,即医院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包括开展巡回服务、社区健康服务、网络服务;其次,构建支持性营销渠道,即与其他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医院建立互相转诊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再次,构建联合性的营销渠道,两个以上的医院可以彼此联合,共同开发医疗市场,主要方式是组建医疗集团,集团内部各医院之间各种检查结果的互认,医疗资源的共享以及相关项目的合作开发等。
3. 5. 4医疗服务促销策略。在广告宣传方面,应当注重适度原则。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有可能会招致公众的抵触,在具体实施中要讲究灵活性和艺术性,如在报纸的固定版面开辟本医院的专栏,进行大众医学知识的宣传和医院特色技术的推荐;合理利用户外广告媒体进行宣传,给公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形象感;定期在电视、广播上发放有奖征集意见及建议的广告,间接提升公众对医院的关注度。
在人员推销方面,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极易受到口传信息的影响,患者就医的选择很可能取决其周围的亲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推荐。因此,医院一方面应派出相应人员在社区、老年公寓等地方从事推销活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应努力使每一个曾在医院接受服务的人都成为医院免费的推销人员,这就需要医院在医疗服务的质量上狠下工夫。
医疗技术是医院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国外医院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中,大都以医疗技术做支撑,其他服务则是从医疗技术服务中延伸出来的,因此,国外多年从事医疗服务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士说,没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医院的市场营销简直无从谈起。因此,国外医院虽然有大量的广告宣传等商业化运作,但他们却从来没有忽视过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技术优势的形成。
澳大利亚圣温申特医院具有140多年的历史,该院拥有病床虽然不足400张,但十分注重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他们的心肺血管研究所、肿瘤细胞研究所、神经精神病研究所等医学科研机构,在悉尼、澳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1961年建立了ICU中心、1968年完成了心脏移植。198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1992年进行了双肺移植,现在,已经广泛利用腹腔镜、胸腔镜、肠镜、尿道镜、关节镜、血管镜等开展“微创”手术,以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获得了民众的信赖。位于墨尔本的奥斯汀荣军医学中心,则有肝移植中心、呼吸支持中心、骨髓创伤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病中心四个国家级研究中心,此外还有癫痫病研究所,大脑影像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医院自1988年成功完成全澳首例肝移植以来,每年施行30余例,1年成活率达90%以上,在全澳乃至世界肝移植领域都有一席之地。独特的技术优势大大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实力,患者结合自己的病情或医疗需求选择自己信任的医院,在国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由于发达国家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因此,他们能够把医学研究成果和新型医疗设备很快引进临床予以应用。比如日本30%的医院拥有MRI,60%医院拥有全身CT。美国的医院拥有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甚至可以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递,解决会诊、病例讨论等临床问题,大大提高了其综合的医疗技术实力。
国外大型的医院一般科室设置都比较齐全,但重点专科突出,特别是在某几个专科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显示出很高的技术水平。一些中小型的医院则会走专科化的道路,有的甚至只有一两个科室或专业,但他们依然凭借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医疗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突出技术优势的营销策略对于我国医院过去搞大而全,一味扩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好的启示。
完美的质量最重要
国外的新闻比较自由,医院一旦出现技术、质量或者服务问题,各路媒体很快就会介入报道。因此,国外医院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医生和护士,都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并能通过有效措施予以保证。在美国预防医疗事故差错最成功的是麻醉科,麻醉科医师很早就认识到系统缺陷是造成医疗失误的重要原因,经过10年的努力,麻醉意外引起的死亡数已由10年前的万分之一降到了二十万分之一。
美国医院在营销中倡导完美质量策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就医顾客的需求,并力争超过就医顾客的期望;医院领导者号召全员参与到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来,不断提高就医顾客的满意度;组建有员工参与的质量控制小组,动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英国则是政府干预医疗质量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比如门诊的每项服务、门急诊处理的等候时间、诊所病人的等候时间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英国政府还定期公布最佳医院和最差医院的名次,让医院接受社会监督。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定期公布各医院同一诊断或手术的死亡率以实施行政监督。这些措施都大大地增强了医疗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民众对医院的信任。
追求完美质量的营销策略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又保证了优质的医疗质量,让民众得到了实惠,使其他营销措施有了进一步拓展的余地。
多样化的细节服务
近年来,美国医疗费用的上涨迅猛,为了有效控制费用上涨,美国的医院在营销策略上开始考虑如何减轻病人负担,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比如技术力量雄厚、装备精良的医院重点接纳急救和疑难病人;装备简单的医院则重点针对普通疾病和中低收入人群;有的医院还建立家庭病床,让医护人员到病人家中服务,以减轻病人负担。
日本的一些医院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服务”,比如采用音乐疗法,让病人伴着生前喜欢的音乐渐渐逝去,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临终前的痛苦。日本的医院在为就医顾客提供生理、心理、精神服务方面堪称典范,他们不仅在医疗服务中为就医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而且还把病人作为社会人来看待,为接受治疗的病人建立了图书馆、游泳池、球场以及娱乐室等,使病人在治疗与康复期间得到充分的放松。
同时,在日本,医院是不准做广告的,而且全国医疗价格都一样。日本的公立医院有1800多家,而民营医院则有9000多家。由于实行了全民医疗保险,因此80%左右的患者到公立医院看病,但公立医院条件一般。民营医院的住院条件和服务质量、水平普遍较好,能为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比如病房大多高档豪华,并可按每个患者不同的要求,烹制可口的饭菜;特殊的病人,医院可派医护人员上门服务。这样民营医院能吸引20%的高端客户。
由于不论公立还是民营医院,都不准在媒体上做广告;药品、医疗器械、检查费用、手术费等也都全国统一。民营医院要盈利非常困难。因此,许多民营医院组成集团,实行统一采购药品、器械,成立统一人事管理中心、检查中心等,各医院信息共享,从而减少成本。
与中国不同,在日本的医院资历深、水平高的专家全要上门诊,而年轻医生则负责病房。因为高年资医生上门诊,可使病人尽可能一次性把病看好,减少复诊和往返的次数,从而为病人节省费用;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转至病房,由年轻医生系统观察病情、治疗,这样更有利于年轻医生的进步。
新加坡的大部分医院分科较细,收住院病人的原则是根据病种收入专科病房,但当床位紧张时,不同病种的病人可以混收,即外科无床时,可住内科,由外科医生专看内科病人,待有床时病人便转走。这样做虽然给管理上带来不便,但却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同时也提高了床位使用率。
“患者永远是第一位”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行业中根深蒂固。每家医院的设置都要充分考虑到人流量、交通便利程度、周围住地的人口数量等,都以方便患者就诊为最高准则。院内到处鲜花盛开,绿草成茵,咖啡厅、休闲室一应俱全,非常人性化。为减少病人的紧张心理,医院几乎看不到严肃的白大褂、白床单等,建筑物、桌椅、医护人员工作服等都是色彩缤纷;每位医生面前还有一张人体解剖挂图,医生会向每位就诊患者解说病在哪里,致病原因是什么,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
不论是谁,到了新加坡的医院都一视同仁,从入院检查、治疗到吃饭、洗澡都会得到护士最亲切的照料。医护人员都化淡妆上班,大方稳重,给病人信任感。大医院内通常还有超市、美容院、银行、邮局等,几乎病人所有的需求在医院都能得到满足。
德国的医院也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两种。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完善,90%以上的人参加了国家医疗保险,参加国家医疗保险的人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医院自由就医。德国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可以在私营医院内得到特殊服务。德国看病实行分级就诊,病人先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如果病情严重社区医生再转到上级医院。
到国外医院参观过的人,都会看到医院的大堂、各科室的候诊间,都有介绍各种疾病预防、治疗和用药的小册子,各科室开展的医疗项目、诊治专家、就诊时间甚至到达医院的乘车路线也都介绍的清清楚楚,极大地方便了就诊顾客的就诊和治疗。
国外医院多样化的服务策略事实上贯穿了一个以就医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以病人为中心”,只要对就医顾客有利,让就医顾客满意,他们就会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满足就医顾客需求。美国的雷德福公众医院建立了1万美元的基金,用来付给被认为正当投诉的病人,以兑现其对病人的承诺。投诉范围可以从饭菜过冷到在急诊室等候时间过长等情况。同时,这项承诺也是对员工的,它规定:到了年终,这笔基金的所余金额,无论多少都分给医院的员工。这项承诺实行后的头半年,仅付给投诉病人300美元,而医院的服务质量却得到了明显改善。美国医院协会有31个消费者调查小组,专门负责收集民众对医院的各种评价意见,并及时地反馈给医院,促进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改善。国外医院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无论是医院经营者,医生、护士,还是保障部门的服务人员,都能够以就医顾客为中心,把每一项工作都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这是很值得国内医院在市场营销中借鉴和学习的。
远程医疗提供方便
美国韦伯麦德公司,是一家网上医疗信息服务公司,为病人和医生建立了一个网上了解和交流医疗信息的通道。其网站被称为“因特网上的医疗信息大超市”。全美70万名外科医生中,有1万名以上在该网站建立了个人网页,使得病人可以详细了解某位医生的诊治范围,并可进行相关的咨询。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供电企业已经不是处于传统的先用电后交费的销售模式了。现在的电力市场已经由供给方占主导转为需求方占主导,电力市场营销应把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作为起点和最终目标,电力企业必须要适应这种转变,迅速改变传统的营销思维和服务思想。
一、概述
(一)电力市场营销
电力市场营销主要是指在电力销售过程中,供电企业要了解市场规律,运用营销方法和手段,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要提供增值服务,最重要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客户真正的需求,最终成功的把电力营销给潜在的客户。
电力市场营销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电力企业中的营销人员负责按国家规定的统一的电价销售电能,同时负责电费回收和线损管理的重要任务,电力市场营销做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公司效益和市场份额。
(二)电力商品特点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电力商品是无形的。电力是一种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但是他的存在是无形的,只有通过仪器的测量才可以知道它的存在。
2、电力应用广泛。电力被应用于取暖、生产、通信、照明、服务等等方方面面。逐渐成为现在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
3、电力是清洁能源。现在提倡低碳环保、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电力与太阳能、天然气都属于清洁能源。
4、电力是难以储存的。电力供应是不能储存的,一旦开始发电就将不断的供应下去,只能增加或减少供应,不能储存或者收回。
二、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供电企业对市场变化不敏感,供电产品多年未变,产品的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能源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对用电市场的分析、估计不足,尤其是居民用电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用电需求越来越强烈,用电量大幅增涨,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放弃了传统的用电模式,采用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作为家庭的主要能源共给 。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尽快转变观念,加速开拓潜在市场。
(二)电力企业的营销意识薄弱
一是由于旧的营销观念导致处于垄断行业的供电企业认为自身处于优势,对电力营销的作用忽略了,对营销的必要性也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要逐步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以适应营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开展全面的学习和讨论,让员工针对电力管理和优质服务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提升营销队伍的人员素质,由于电力企业部分员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操作不熟悉,对新营销管理系统应用不适应。还有部分营销人员未从旧的用电管理思路转换过来,大市场,大营销的概念仍很模糊,缺乏营销意识。
(三)服务品种单一
今年来电力系统的服务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服务方式和项目与客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没有出台适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的服务项目,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街头宣传,散发传单,微笑服务,售电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涉及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总之,服务的局限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距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方针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浅议几点提高市场营销的建议
根据电力市场营销中现有的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电力企业面对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今市场,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结论。为此, 在电力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适应新的市场,在竞争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一)改变电力市场营销的观念
确定以市场为主导、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电力营销模式。在充分做好需求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针对客户需求在未来用电量和用电时段等方面,调整用电价格和发电量等生产经营目标。并进行一系列营销策划活动。例如服务策略、定价策略、形象策略、促销策略等手段有效开拓市场。
(二)对电力市场进行客户细分
对电力市场进行细分,有助于在销售的过程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有差别的服务,以确保电力营销的全面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纳入不同的电网,按不同的用电量区别设定电价,避免出现由于供电不足就施行全面限电的现象。
(三)实行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等多项举措
1、实行阶梯电价: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顺电价关系,引导居民合理、节约用电,宁夏电力公司在2012年7月1日对居民生活用电实施了阶梯电价,范围是电网供电区域内的“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按照居民生活基本用电、正常合理用电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保留一个起步档阶段,然后每档电量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用电实际需求。
2、实行分时电价:按照宁价商发[2009]47号文件明确要求,宁夏电力公司峰谷电价执行范围,及时段划分仍按原国家计委、电力工业部计价格[1995]596号文件的规定,对于除了城乡居民用电、农业排灌用电及行政机关、学校(不含生产企业)、部队(不含生产企业)、医院、无轨电车、自来水、煤气用电的用户暂不执行峰谷电价以外,其他所有用户均执行峰谷电价,峰谷时段划分:宁夏电网:高峰:8:00-12:00,18:30-22:30,低谷22:30-6:30;其余时间为平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营销理念,以用户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为基础,提供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的电力能源),基于市场分析的基础采取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营销策略,以高品质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电力营销的现状进行描述,总结现状电力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来解决电力营销中的问题。主要的目的是与相关人士进行交流与学习,为电力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做一些努力。
参考文献:
此番来上海,我是应“2007中国民营医疗投资人高峰论坛”组委会的邀请,前来作关于民营医院经营现状问题报告的,题目是我自拟的《医院市场营销和服务管理如何低成本打造核心优势?》,充分体现实战实用实效的特色,并从中融汇了我许多独到的观点和新鲜的素材,短短两个小时,由于我的演讲既分析透彻,激情昂扬又生动形象、实操性强,一些独到的观点和创新的理念使来宾们听后大有收获,十分过瘾。
这几年,民营医院在市场上显得异常活跃。君不见,每当打开当地的一些报纸,半版、整版的平面广告就扑面而来,一些民营医疗机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刺激着人们的眼球。不难想象,会作为医疗产业中一支新兴的力量,民营医院其所面临的市场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是否一定要大规模广告来造势炒作呢?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认为,目前,民营医院所选择的营销策略不外乎以下几种:平面品牌广告费用过大,就做短期的软性广告;中央媒体花钱多,就在地方小媒体上轮番轰炸;确立一、两个专科,通过自主销售低价处“方”,来实现大钱大赚,小钱小赚的目的;不可否认,这些广告宣传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夸大和误导,甚至无中生有、杜撰出康复病例来提升自己的口碑,实现张罗消费者,聚拢人气的目的。
倘若以短期获利的眼光来看考察这一现象,民营医院这种方式无疑是有效的,广告出去,病人进门,结果定然可以财源滚滚。然而,从长处考虑,一个民营医院寿命可能会因此作法而提早夭折。
举个例子,不久前,有关报道援引某权威专家的介绍称,x民营医院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相关设备在国内也算领先的。而其广告营销策略实施得也颇为到位,效果自然不凡。但是,夸大不实的内容终究还是使这个红红火火的民营医院成了众多媒体与民众谴责的对象,其违法广告也被勒令停播。其实,大家都明白,x医院不过是作了示范作用,目前散发于各地方电视台、报刊上的非法医疗广告不胜枚举,其中大多数是民营医院做的。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民营医院的广告营销呢,要不要争相刮流行风呢?民营医院广告应该刮什么风,刮几级风?
很多人对此的态度大都举棋不定,不一而终。一些民营医院的负责人也曾表示:做广告夸大疗效也是生存压力所迫。不做广告,招不来病人;如实宣传,一样招不来病人,因为多数民营医院的疗效并不比综合医院或公立医院好多少,而民营医院又不在医保定点医院范围内,所以生存空间十分有限。
但是,毕竟有些与众不同的民营医院,刮自己的四级甚至更强的风。之所以说他与众不同,一是因为他们的管理出手不凡,大都有海归、博士的教育背景。而且专业与医学很相近,是地地道道的管理学专业教授;二是因为他们对民营医院做广告有着独到的见解。很多领导认为:目前的民营医院存在着两大弱项。第一是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差。第二是学术氛围差,学术成果少,不能吸引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加盟,只有靠一些退休医生支撑,而一旦这些老大夫离开,医院便很难维系。
从经济学角度看,广告的确是一个迅速让别人认知的有效途径,但它需要重复,即反复强化,投入很大,而这些投入势必都要在经营收入中补偿,广告支出越多,企业产品的价格就越高,也就是说患者承受的负担越重,这对于象一些民营医院来说是不适用的。另外,医院广告营销不是一两句广告语能说得清的,说不清,反而容易误解;而且一个医院品牌的确立也不能靠做广告来完成,医院的认知度固然重要,但是其美誉度、患者的信任度更加不可忽视,这些是不能靠广告实现的。
对于民营医院大打特打专科牌的做法,我们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如果你的医院的确有疗效超群的专科,当然可以大搞特搞。如果只是为了吸引病人,拿一些目前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疑难病来作幌子,以卖所谓自制特效药为手段赚钱,那就是砸自己的牌子,也是给整个民营医院的声誉抹黑。
不做广告,不刮流行风,民营医院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度?如何吸引病人呢?
中国婴幼儿食品市场一向被认为是欧美巨头的天下,以亨氏、惠氏和美赞臣为代表的洋巨头在市场上翻云覆雨,一度时间,中国婴幼儿食品市场尽是他们的身影。
但当他们继续神情轻松的在市场上跑马圈地的时候,市场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003年6月,浙江贝因美食品有限公司的首脑频繁往返于杭州与上海之间。经过光大证券近两年的上市辅导后,这家专攻婴幼儿营养米粉的生产企业预计年底实现上市。
“我们应该算是第一家,目前国内尚无一家婴幼儿食品概念股。”贝因美公关部经理林晓红有吃下第一口蛋糕的痛快。
在本土企业集体疲软的境况下,贝因美的资本举动无疑于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我国的婴幼儿食品每年有上千亿元的市场容量,长期被浸中国20多年的亨氏、惠氏、美赞臣等国际巨头所垄断。
由此,本土品牌的发展脉络显得异常简单——光明、三元等乳业老大派生出一条婴幼儿食品产业线;专攻婴幼儿食品的生产企业则一盘散沙,形成规模的寥寥。
显然,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角斗。
对此有切肤之痛的贝因美不得不如此定位:面向低收入者、内陆地区,然后辐射全国的营销策略。
此举意外获得了成功。“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原因,直面与大公司竞争是不明智的”,贝因美掌门人谢宏的看法得到了业内普遍应和。
与其仅数里之隔的另一民企新秀、杭州未来食品的吆喝声最为明显——
“受经济约束,一般家长买不起昂贵的进口婴幼儿食品,如果能以低廉的价格和可靠的质量吸引大多数处于工薪阶层的家长,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执掌未来帅印的蒋敏德说。
在营销策略指引下,蒋敏德派出10名精兵强将,分赴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建立销售点,联系商,采取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策略。
当贝因美准备用资本杠杆撬动市场时,未来也在不动声色的布局全国营销网络,并以其低廉价格和有效的销售策略一举占领了许多市县的婴幼儿食品市场。
这两家致力于在中、低端市场的企业,目前皆已达到了上亿元的年销售额。本土品牌的成功追赶引起了国外巨头的侧目。
如果说商场如战场,浙江系婴幼儿食品企业采取了地域侧翼包抄战术,在全国部分区域及中小城镇市场占地为王,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在浙江系抱团效应凸现的同时,内地婴幼儿市场的新一轮角逐也已开始。 美赞臣退出医院
作为婴幼儿食品行业致高点的医务渠道,成为此轮争夺战的前阵。谁占领了这块市场,谁就把握了主动。
5月过后,就职于安满几个月之久的营养代表张欣又要跳槽了。
之前,她还是北京某大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北京爆发非典疫情后,她毅然回到原单位抗非典第一线,与同事们一道战斗。非典过后,她打算再度“下海”。
只是此次“下海”不再为安满,尽管这家新西兰国的外企一样在婴幼儿食品行业声名显赫,但她还是被另一家更大、待遇更好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外企高薪挖走——毕竟,有着儿科从医背景的张欣在当前婴幼儿食品行业炙手可热。
口碑是婴幼儿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而医院无疑是建立口碑再合适不过的渠道了。
一家刚在北京立足的外企目前正在着手建立医务渠道。公司首先为院方出具产品免检证明、生产环节的具体情况,并且表明其在电视、平面媒体有一定的品牌推广力度,更为重要的是向医生详细讲解产品的配方。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后,这家公司的医院市场基本上运转了起来。“企业只要敲开医院大门,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其实,医院市场的明争暗斗早就存在。
同医药代表一样,医务渠道的诞生同样来自于外企。1990年初,美国惠氏最先开辟了医院渠道,同时也最先把营养代表引进中国。公司设营养部,下面有若干营养代表,为了争夺第一口奶,公司派出了大批专家的营养代表去医院的儿科进行沟通。
事实证明,惠氏用医务渠道有效地带动了销售。
老大级别的美国亨氏食品集团也不甘示弱,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打造出“营养专家”的身份,并将这一品牌根植于医务渠道的建设中。目前公司在华拥有食品、营养及医学知名专家组成的“亨氏专家团”,在各地知名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还设有名誉专家。
紧随其后的还有雀巢,这家产品集中在奶粉、米粉生产线上的外企,相应打出了“食品专家”的强势品牌,并将知识营销模式进行到底:免费开办妈妈班,专业、科学地讲解育婴知识。此举同样得到了医院及妈妈们的普遍信任。
医院渠道一旦打通,很大程度就决定了订单的数量。引进丹麦技术的多美滋,据称在苏州,由于工作到位,营养代表几乎不用出门,坐在办公室等电话就能拿到订单。
而在今年市场的推动下,医务渠道的争夺战升级了。
据悉,安满在今年年初设立了一个专业的营养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之前这家公司招了一位老太太在北京市场做营养代表,但效果不佳。为了适应白热化的竞争,安满不得不重建医务渠道。
由于成本和本身定位原因,伊利、完达山、红星等企业习惯了一条腿走路,几乎不走医务渠道。长期占据着国内医院渠道的是洋品牌。
只是现在,外资品牌垄断医院渠道的冰封有了溶化迹象。
因为一些中国本土企业效仿而来,其中不乏比洋品牌做得更好——就像医药代表一样,灵活经营的民营企业击败机构庞杂的外资也是有可能的事。
贝因美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正是借助了医务渠道。
市场推广初期,贝因美先在一些区域的医院做品牌,与“育婴专家”这一知识营销策略结合在一起。取得医院信任后,贝因美的产品很快被列入医院儿科医生的推荐名单。拿到了医院的市场准入权后,贝因美的产品才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目前美赞臣的医务渠道正在缩水。若干华北地区的医院反映,从去年年底开始,就陆续出现和营养机构某某联系不上的情况。
“医务渠道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压缩,这是规律。因为这方面开支大、维护费用也越来越高,继续做下去就会赔钱。”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同时,竞争还带来了副面效应。有些企业只要医生发展一个新客户就提成50-100元。”上海铭泰乳业咨询的佟显勇补充说。显然,这种非常态成本的运作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维护费用。
于是,外资品牌在充分借力了医务渠道、市场得以稳定的情况下,迫于“高成本维护”的压力,他们伺机选择退出。首当其冲的是美赞臣。 土洋激战商超
从医务渠道金蝉脱壳后,美赞臣又会退向何方?转战超市。
6月1日开始,美赞臣公司派出一拨人马分别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东山百货大楼、吉之岛、广百世纪和东川宝贝等商场举行大规模买赠活动。在广东颇有人缘的美赞臣经过这次活动销量明显上升。
其实,产品成为商品变现,完成“惊险的一跳”还是在终端。选择在超市作为终端拦截的渠道成为目前普遍的方式,不仅仅是美赞臣,不乏者还包括多美滋、雀巢、亨氏等一系列洋品牌和本土品牌。
AC尼尔森调查公司分析表明,目前国内婴儿食品销售额的80%应归功于现代通路,即超市、大卖场、百货商店和便利店等的大力发展,而纯粹的专场式经营已经步入了微利时代,利润率大约维持在20%。
“由于人们的购物喜好逐渐从百货转为自选,牛奶制品尤其是国外品牌是比较高档的饮品的定位,所以多美滋选择了现代化的零售渠道-超市。”多美滋市场部吴小姐说,“至于直营,连锁等专卖方式不会过多考虑。”
那么,企业又是如何在超市展开拦截大战的呢?
在深圳沃而玛的蛇口店,记者以顾客身份来到婴幼儿食品柜台前,一位导购小姐便主动走上业热情地推荐美赞臣的产品,并且讲解得很专业。
看重终端推荐能力的企业,一般会在超市安排专业的促销员展开终端拦截。佟显勇透露:“这是目前企业采取得主要方式,95%的企业去主动要求派促销员,而很多超市也会要求。”
商超模式的普及,进入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超市收费按“堆头”或“端头”来收。每个月的费用根据货物、时令不同而不同。比如节假日的专柜,最高的会达到几万元,而且上货时间很短。据了解,商业中心的上海地区超市门槛平均就在150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不同区域的商超有不同的市场策略。
美赞臣、惠氏、雅培等公司根植于广东等华南地区,在此地域的超市里占据明显的优势;而根植于上海的多美滋等公司,虽然目前已在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的超市安营扎寨,对于华南地区的市场却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广东距离香港较近,受其影响,惠氏等较早进入市场的公司占据了利势。”吴小姐告诉记者,“当然,多美滋将这个潜力区域视为长线市场。”
当然,也有例外。同样根植于北方区域、定位于孕妇食品的安满,与多美滋命运却不同。该公司销售部王女士称,目前该公司产品北京市场的终端进行不是很顺利。因为入驻某些超市门槛太高。她举出一例,某超市提出一次性收取2000元服装费,还提出冬装、夏装各一套,这样就有4000元,此外还有复印费等等。“这么高的门槛,我们只有放弃选择其他的商超。”相反,在广东地区,安满的超市路线进展顺利。
当常规终端竞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场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同时也打乱了企业们的部署。在短暂彷徨过后,商家们迅速调整了航向。
上海惠氏百宫制药公司积极适应消费者需求开发新产品,推出简易包装的婴幼儿奶粉,4月份此种奶粉的销售量同比提高两成多。
本土龙头企业——光明乳业似乎也志在必得。它根据母乳的生理特点和婴儿的生理需要,专门设计了“优幼婴儿奶粉”,并补充了三种免疫活性物质。此产品一经上市就很叫座。
与此同时,海王也推出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新产品金乳宝,首先在青岛、浙江和广东三地市场推广开来,并取得了市场的回应。
“危机中谁早调整谁先活。企业要主动出击,开发新产品或创造新的经营模式来转危为安。”海王的张军对记者说,“产品适时更新,也是扩大终端推荐效应的一个主要方式。” 借势特许经营
在沃而玛记者注意到国外品牌鳞次栉比,货架上一路排开。而国内品牌却是找角落柜台摆放,中低档价位的本土品牌普遍显得肌无力。
“商超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大企业更快速地排挤中小企业。”业内人士分析。
据了解,贝因美在华东、西南地区走超市路线,但走货一直不理想。“大卖场陈列形象次于领导品牌终端维护和终端推荐能力较弱。”贝因美市场部人士认为。
由于本土企业终端力量过弱,逐一败下阵来。除了红星等中、低端产品外,不少专营企业基本缩小超市的铺货面。“理论上讲,客户能到的地方就要设法把产品摆进去。”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但是,营销网络洒得宽,反过来是不是意味着营销效益最大化呢?”
答案显然未必。
“短兵相接只会让国内企业直面更大的压力和危险,”佟显勇说,“我就亲眼见到不少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跟风策略最终被拖得奄奄一息。”
从目前形式来看,特许经营正在成为众多本土婴幼儿企业迅速发展的“膨化剂”。
50万元起步的贾军,由于看重婴幼儿产业,建立了东方爱婴,现在已成为百万富姐。
用贾军的话说,她的公司是以“倍数”成长的——从2000年开始了特许经营的步伐,至今已在全国建成了几十个中心,设立之初,公司的目的是快速搭建全国网络、抢先占位,目前在北京已有五个爱婴中心,全国有50多家授权的加盟机构,并服务人群十多万个家庭。
北京开心宝宝是北京市较早的婴儿用品专卖店,他们也是用开分店的形式走出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贝因美也计划在2003年底全国开建200家直营和加盟店。
中国有句古话叫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营销是一个系列工程,一个体系的运转来自于各个营销环节的相互磨合和对各个营销节点得力管控。体系的形成而非一朝一夕,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优化、调整、再优化的周而复始工程。而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才能目标一致。就象一个爬梯子的人,费了半天劲爬上了顶端,才发现上错梯子,一切付出顿时化为乌有!方法千千万万,而阶段性的方向只有一个!当目标一致,集中资源才能将目标各个击破。
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它自由的调节一切商品和服务的供需平衡。中国药企不是喜欢跟风,实在是竞争手段和方法有限。低水平竞争阶段,营销模式复制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收益最大。只要市场上某类药品卖的好,各个药企争相仿效,大量低水平重复的产品充斥市场。市场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便是价格战,价格卖穿了、无利润可言,各个企业索性也就不生产,此类产品也从此销声匿迹。中国药品市场中大量的好产品,如:丹参片、六味地黄、银杏叶片、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格列本脲、氨氯地平等等,由于药企缺乏战略性思考,掠夺性的过度开采,人为的缩短了众多好产品的生命周期,实在是令人痛惜。
解决途径:战略定位清晰、资源配置合理
许多中小型企业误认为企业战略规划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总觉得虚的很。殊不知任何一个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都有自己战略规划,有实力的企业不惜花费重金,请第三方咨询机构为其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企业战略规划就尤如航船上罗盘,随时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战略规划不是一个形势,而是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型要解决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战略目标(2-3短期目标、3-5年中期目标、5-10年长期目标)、战略规划、商业模式、组织架构、营运体系、信息技术等。
企业战略规划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交互式过程。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协同药企战略发展部制定公司战略规划的总体框架,设定企业未来的战略方向和长远目标。围绕总体的战略规划,按战略优先顺序分解至企业各个业务版块,各个业务版块制定符合总体框架下的战略目标和分解计划、并完成各个业务单元的战略规划。之后各业务单元将各自的规划上报至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并接受公司战略发展部的质询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战略规划再向决策层汇报,决策层与各部门负责人达成共识后形成公司的战略规划,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
战略规划的核心简而言之是药企核心竞争能力的打造,用什么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才能保重企业中远期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商业模式决定竞争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初期,药企是没有所谓的商业模式,仅通过简单供求关系赚取差价,获取利润。只有市场成熟度提高后,才衍生出如:高端的学术推广模式、普药深度分销模式、新药高端模式、OTC品类专柜合作、连锁战略直供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供求关系的竞争已转变了价值链与价值链的之间的竞争。价值链的竞争体现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而要实现价值链的打造与提升,公司战略中需要建立企业的能力平台,如:营运能力平台包括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资本运作平台包括:购并与合并,融资、风险管理和成效,资产运用效率等;特殊资产管理平台:技术专利与药企品牌运作;公共关系运作平台包含:政府关系、新医改政策风险研究、上下游互补关系等。
战略规划中企业致胜的关键是战略定位,战略定位需要对于企业战略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了解当前新医改的政策背景和当下的竞争环境,识别出谁是主要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与竞争对手相比而言,企业处在什么样的竞争地位。战略规划中通常企业要选择一个对标企业(标杆对应),德兴隆顾问建议:选择在商业模式、品种结构、企业机制、经营范围类似的,在行业翘楚中选择合适的企业,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然后制定出符合企业特性、务实、有挑战性的战略定位。
其次要对未来进行预判,中国经济5-10年发展趋势、政治经济环境、汇率变化、对外经济政策、未来的医药政策走向、新版GMP、GSP、GAP、GCP、GLP的实施细则和未来变化、招标政策的趋势、新药研发的政策导向、产品注册管理办法、临床学术推广规范与发展、基药招标政策与带量采购的演变、未来连锁药店经营发展、公立医院改革方向、二级以下医院未来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医保支付体系变化等等,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才是战略规划的基础!
最后就是战略实施阶段,战略实施时各个业务单元与企业的资源进行配置和对接阶段。不切实际、过于高远的战略规划只能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目光短浅、毫无挑战而言的战略规划只能是南辕北辙、错失良机。企业务必根据自身能力大小与拥有的资源相匹配,建立企业核心领域、扩张领域、关注领域,根据资源的充裕程度决定企业的扩张模式,如维持现状、发挥优势、行业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细分各个战略阶段目标,以年度为单位制定战略实施计划与资金预算、资源配置要求,将战略规划步步夯实。
(五)、营销团队缺乏梯队建设、任人唯亲:
经常去各大企业做咨询和培训,常常被人问及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销售?”是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或是紧言慎行、沉稳踏实的,还是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定论,能做好销售的跟年龄、性别、学历、外形、口才没有任何关系,主要看他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职业悟性和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销售是一件枯燥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让一个代表每天周而复始晨访、夜访、科室推广、店员教育、商业客户拜访。是正常人都会有疲劳期,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很难约束代表工作有效性。
中国人都相信一句古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由于历史成因,许多中小型药企几乎没有人才梯队的建设,企业小的时候,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无奈的企业高管只能是就地取”才”、招兵买马,召集亲朋好友于麾下,因此核心层和重点区域销售人员大多是沾亲带故。药企初创和开发期,各地诸侯如法炮制带领兄弟姐妹,攻城掠地、占山为王。企业的团队文化已经深深打上任人唯亲的烙印。团队特征:松散有余、管理不足。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经营越来越规范,原来用人机制已经远远不能企业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用人机制弊端凸显:现有的队伍能力上不去、占位不让贤,优秀人才进不来,区域经营垄断严重、销售业绩停滞不前。许多中小企业的决策层试图想改变这种现状,从外聘请职业经理人。一般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两种境遇:一种是大刀阔斧推行改革,最终由于触及核心销售层的利益,遭遇激烈利益的冲突,销售业绩一段时间内下滑。受到决策层质询,水士不服,改革无疼而终,最终愤然离开;一种是采用润物细无声做法,按兵不动,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逐渐适应公司文化。看清公司各利益团队的关系,不敢轻易出手,最终沦为有名无实的高管、碌碌无为。
解决途径:任人唯贤、建立人才梯队
中小型医药企业未来遭遇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不仅是发展问题,更多的会面临生存挑战。未来的企业竞争也就是人才竞争。不同的营销模式就决定着人才结构,如果是新药招商模式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广泛商人脉资源和丰富招商经验的招商人才。如果是临床推广模式我们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学术推广经验和能与专家、医生良好沟通的学医或学药专业背景的高端人才。招合适的人远比招高学历的人有用,什么是合适的人,符合招聘岗位职责即可,不求最高、但求最好。
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它不属于任何一个药企所有。人力资源的流动有利于医药行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药企与人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人才的招聘一定要因岗设人,企业营运中需要一个什么岗位的人,我们按照岗位招聘什么样的人才。一定要让合适的人上车,让合适的人发挥他所在岗位的最大价值。西方有句谚语:与其让火鸡爬树,不如找一只松鼠!
关于人才梯队的建设需要给每一位新入职人员上一个必修课,那就是医药人才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一个代表成长有多条职业轨迹:如:沿着销售线一路升迁,初级代表─中级代表─高级代表─销售主管─办事处经理─地区经理─省区经理─大区经理─销售总监─营销副总─总经理;另一条沿着市场线一路晋升,如初级代表─中级代表─高级代表─产品学术推广专员─助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产品群(组)经理─市场部经理─市场总监─营销副总─总经理。药企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人才的梯队建设应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制定各个岗位升迁的标准和考察的周期,让每个员工都有公平的进步和升迁的机会。对于在岗的优秀员工,一定要在任职期内每年给予1-2次相应的提升培训,从而能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锻炼不同的能力。每半年度要表彰一次先进员工,树立每一个阶层的榜样,宣扬团队的正能量。对于个别经验不足的后进者要及时进行培训和帮扶,将组织中无德无才的人及时清退出团队。每一个岗位至少有1-2个合格的后备力量,人力资源部门每年要制定重要岗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升迁计划,对后备人才每年进行至少1次的进阶培训和训练。从而有效建立人才梯队。
(六)、营销策略无章法、市场部形同虚设
在中国的药企中不管大型的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销售部与市场部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既要相互配合,有时难免也会相互推捼。中小型药企的销售部是扛指标、拿回款、赢利润的核心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举足轻重。市场部一直被认为花钱的、做规划的、搞学术的、设计产品DA的、产品培训的,往往被沦为销售的服务部门,难免人微言轻。因此国内大部分企业没有市场部,既使有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部。
其实药企的销售部与市场部是营销的两大核心职能部门。市场部的任务是解决市场对药企产品的需求问题(患者、医生、店员、经销商的需求),销售部门的任务是解决市场能不能买到产品的问题(医院、药店、诊所、乡镇卫生院等渠道与终端),这两个问题同时作用于市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品市场营销。大多数的中小型药企市场部的功能是缺失的。一是:决策层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药企成长完全依赖决策层的经验摸索,随着医药市场的逐渐规范,短平快很难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的成长受到了制约。二是:市场部人才如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市场总监更是稀缺资源,销售人员数以万计,但合格的市场人才却是凤毛麟角。没有合格的人,市场工作也就一度被搁浅。
解决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挥产品经理的职能
市场部是企业的策略核心部门,相当于参谋部,是前瞻性的。是实现药品变成商品、赚取利润的主要职能部门;市场调查与研究、产品定位与策略、学术会议组织推广、KOL的建设与维护、学术资料制作与应用、课题研究与临床实验、店员推广会议的组织、广告宣传与媒介计划、促销活动策划与组织、销售人员的培训等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中小型药企的市场部组织架构:市场人员配置依据公司的销售规模和营销模式而定,如以纯学术的处方药营销,市场部的人员架构中必不可少:医学部经理、产品经理,如果规模大、产品多,可相应配备市场部经理、市场总监、产品群经理。如以OTC自建队伍做终端的,市场部人员架构中必不要少的产品经理、媒介经理、活动策划经理,根据企业规模、产品情况可增设市场总监、市场部经理、推广经理、调研经理。无论哪种模式产品经理的地位最为重要,在成熟的快消品业态中产品经理相当一个产品的总经理,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产品的生老病死,制定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营销推广和策略走向,支配着与产品相关的营销预算和资源配置。
产品经理是市场部的核心人物,产品经理负责制始于1931年,创始者是美国宝洁公司,1926年宝洁公司佳美香皂与象牙香皂竞争,使尽浑身解数,销路不畅。负责销售的麦克爱尔洛埃发现:由几个人负责同类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不仅造成人力与销售费用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对顾客顾此失彼。于是,他向公司提出一个产品设置一个产品经理的建议,这一建议开创了宝洁公司的多种产品同时畅销市场,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佳美香皂得以行销60多年,象牙香皂行销110年。而后产品经理负责制也被诸多的行业争相效仿。对于医药企业尤其如此,药品是一个特殊商品,产品的基本属性(产品成份、适应症、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安全性等)决定了产品的起点,而产品经理的专业性决定了产品的终点。
因此产品经理的筛选条件较高,医药产品经理的任职资格需要医、药和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最好有两年以上销售经验。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市场敏感度和悟性,具有信息收集、数据分析能力,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
产品经理工作专业性强,除专业素质外另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了解公司总体市场营销策略,动态分析、管理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面对市场竞争需要及时反应和快速行动的能力;而对于专业学术推广活动的开展,制定市场部年度计划并细化至各区域的市场推广计划,参与各区域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建立专家网络、并赢得专家对推广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务必与销售部门保持充分的沟通,支持各项推广活动;对各级销售人员进行产品知识培训,指导销售人员正确使用产品资料;还要经常性下市场,协同拜访,发现并解决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制作市场所需要一切宣传要件:产品DA、幻灯片文献、品牌提示物、临床学术资料汇编;依据市场反馈,对产品上市前、上市后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
[关键词] 地方报业 广告结构 零售广告
地方报业一般是指地市级报纸。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地方报业经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为了使报纸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各家报社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由于当前地方报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广告主决定在哪份报纸投放广告又主要取决于该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因此,各报社一般的做法就是努力提高新闻的质量,通过高品质的新闻吸引读者,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这当然是地方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采用这种经营思路,然而成效并不明显。作者认为,地方报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必须进行新的市场开拓,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而零售广告市场开拓为报业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零售广告又称地方性广告,最常见于生活消费品广告,由商业企业所为,其顾客只来自某一城市或当地销售半径内。零售广告常被商场、超市用作优惠展销、季节与节日推销、降价促销等广告宣传。零售商之所以愿意在地方性报纸上做零售广告的原因是:地方性报纸对本地区的市场覆盖面大,反应快,适合定期和长期做广告,且限制少。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零售广告起步较晚,零售广告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这一市场的挖掘和开拓对将有助于地方报业的市场竞争。
一、美国报业经营与零售广告市场
美国报业的广告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全国性广告、分类广告和零售广告。其中零售广告在广告总份额内占据了很大比重。据统计,2000年全美国日报的广告总额中,三大类广告营业额依次为:零售商广告约214.09亿美元,分类广告约196.08亿美元,全国性广告约76.53亿美元,排第一位的零售商广告,比排第三位的全国性广告多出13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1970年~2003年间,美国报纸的全国性广告份额大体为16%左右,分类广告份额为36%左右,而零售广告则占据了最大的份额,为48%。
另据美国报纸协会预计,2007年美国报纸广告开支将达到大约501亿美元,稍高于2006年,分类广告的收入将下降1.3%,而零售广告的收入将增加1%。
打开美国报纸,读者很容易被那些印刷精美、门类繁多的零售广告所吸引,刊登广告的客户多为商店(包括商场、超市和小杂货店等),其重点是将拟促销的项目加以描述并标以价格,用来调动消费者的胃口,刺激其前来消费。美国著名的西尔斯、凯马特等公司就常使用周日的报纸刊登广告,广告的内容包括所促销的商品及特殊的价格折扣。另发行量排全国第七的《芝加哥论坛报》作为当地最大的报纸,平时的分类广告量通常在16到20页,星期天最多超过100页,一般维持在30页左右,其中零售广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类广告的效果最容易检验,也最受读者欢迎,因为消费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或通过货比三家,可以轻易判断广告上介绍的商品及价格是否实惠。平常的美国人忙于工作,常常到了周末以一次性购物的方式,来备齐一周的生活之用。因此在购物前先查看报纸上的零售广告,尤其是星期天刊登的零售广告,已成为美国老百姓普遍的消费习惯。故商家也常常在报纸广告上披露某些特别降价的商品,将消费者吸引到自己那里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全国性报纸的广告要少于地方性报纸。据美国广告协会提供的数字,2004年美国全国性报纸的广告收入是78亿美元,而地方性报纸的广告收入为391亿美元。
现代传媒学指出,报纸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读者也有明显的地域亲近性。美国报业成功的发展经验,就是一直以地域性为主。其原因就在于,对于某一特定区域的受众来说,地方性报纸是其掌握各种综合信息的首选媒介。外来的日报在地方新闻和资料的刊载上无法取代本地报纸;全国和本地的电子媒介所涵盖的事件和信息,在广度和深度上也都无法与地方性报纸刊载的内容相比;再者,地方性报纸除具有新闻信息上的优势之外,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广告支持,这是因为针对局部地区具有确定性的受众展开广告宣传,这种广告促销的方式较之“地毯式”的广告宣传具有更高的回报率。这也是为什么地方性报纸促销类的零售广告和分类广告远多于全国性报纸的主要原因。借鉴美国报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零售广告在赚钱和吸引读者方面的双重功能。目前,零售广告市场概念在我国报业中几乎还是空白。有专家预测,今后地方报纸所普遍依赖的房地产、汽车等广告品种,将越来越多地归入到零售广告中。而如何开发零售广告市场问题,已摆在了报业广告人的面前。
二、我国地方报业广告经营结构现状及原因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我国相当多的地方报纸的广告版面上,有三个行业值得特别关注,即:药品、医疗和保健品。到2004年上半年,这三个行业在报纸的广告增长率方面分别达到 94.56% 、 73.28% 和 65.66%, 在各类报业广告中,其增长率排在前三位,对报纸广告增长的“贡献”相当大。由于它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广告受众范围广泛,因此也成为不少地方都市类报纸广告的支柱。但是,这些关系人们健康的广告,发展并不健康,其广告的违规率之高,也是有目共睹的。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房产广告的激增、民营医院的崛起、家电行业的洗牌、汽车消费的普及等,在给报业广告带来强劲发展的同时,也给没有及时调整广告结构的媒体埋下了祸根。一定程度上讲,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结构失衡,导致了报业广告经营的“滑铁卢”。
媒体倚重广告或许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过于倚重单一类型的广告。但现实中却有媒体对某一行业广告的依赖度,超过了广告客户对媒体的依赖。受宏观调控影响,2005年房地产、通讯、汽车、药品、计算机等主要行业广告的投放全面下滑,结果使地方报纸一时措手不及。特别是在2004年主要依靠房地产广告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地方性报纸,在2005年春天,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实施宏观调控,就遇到了广告的“冬天”。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北青传媒,其业绩大幅下挫的主因就是核心业务――房地产广告收入的大幅下降。《北京青年报》的广告结构中,房地产广告始终是“一股独大”,占其总体广告收入的60%左右。这种不合理的广告格局同样存在于其他众多纸媒中,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地方性报纸也都受到了同样的冲击。
因此,2005年中国传媒业“拐点”突至,广告经营遭遇“寒流”,增速放缓、盈利下降,许多媒体出现负增长,个别媒体甚至入不敷出,最终难以为继走向关闭。
我国媒体广告投放增长率从2005年开始下降,有关专家认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首先,在政策上,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医疗卫生、药品等行业的调控政策的实施,导致了这几大行业广告投放量的下降。这一现象也说明了我国媒体广告经营的行业依赖性太强,一旦某一支柱行业有了变数,马上就会影响到媒体广告的投放量。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对某一支柱行业依赖性强的媒体,在遇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时,广告投放量就会大幅度下滑,进而影响报业经营。其次,我国从2003年起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这就意味着我国已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期走向稳步增长期。宏观经济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生活(包括媒体经济)的各个方面。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晴雨表的媒体广告发生一定的变化是一种必然现象,迫使媒体产业经营者在关注媒体广告收入的同时,必须关注对媒体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媒体产业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再次,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会造成广告资源的分流,使那些依赖某一行业广告的媒体广告收入出现明显下滑。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2005年地方报业广告经营出现滑坡,是因为我国地方报业广告经营严重“偏食”,经营结构单一所造成。目前,我国地市报业广告经营收入的60%是依靠房地产、通讯、医疗、汽车等几个重点行业。
与上述情况相对应,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广告占报纸广告总量比重越大的报纸,广告投放量的跌幅越大。相反,凡是分类广告、零售广告所占比重较大的媒体,国家的调控政策并没有造成广告投放量的下滑。例如《精品购物指南》、重庆《新女报》之类的城市周报不仅受冲击不大,而且经营情况尚佳。
2005年一些媒体的经营危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必须适时调整广告结构,广告经营决不能“偏食”。媒体经营要使广告行业的构成比重达到和谐,即优化广告的内部结构。合理的广告结构,是媒体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基本保证。广告结构合理了,才不会受外因的风吹草动就使媒体摇摇欲坠。当然,如何才是最合理的广告结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比例标准,不同地区的不同媒体要视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毫无疑问的是,媒体的广告经营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一两个行业。广告结构严重失衡,报社抗风险能力弱,这造成了我国报业一旦广告下滑,就会带动整体经营形势急转直下。
三、地方报业开拓零售广告市场的前提条件
零售广告市场的开拓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其中主要是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以苏南地方报业为例,苏南地区经济的高速和稳定发展为苏南地方报业开拓零售广告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苏、浙、沪三地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长三角16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7237元,比上年净增1982元,平均增幅达13%。16座城市平均工薪收入12039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8%。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和常州4市的人均工薪收入超过万元。
以常州市为例,据常州市统计局的《2006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49元,比上年增长14.1%,人均消费支出12503元,比上年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1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消费支出6518元,增长14.1%%。至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020.8亿元,比年初增加330.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74.1亿元,比年初增加334.7亿元。收入的增加和物价的稳定,刺激着人们追求更丰富、更高品质的生活。2006年常州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迎来了新一轮提升和改善,居民用于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服务消费成为市场热点,如汽车、通讯、家居、餐饮、旅游等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品市场正在进入“换档”提速期。据统计,全年共销售小汽车2.1万辆,比上年增长50.4%,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5.3辆,增长60.1%。从各种业态来看,大型超市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其在消费品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全市20家大型超市共完成销售额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销售额超2亿元的企业有7家,实现销售额18.4亿元,在大型超市中所占比重接近七成。2006年常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增速较“十五”时期的平均水平提高2.8个百分点。作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批发零售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批发零售业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苏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地方报业开拓零售广告市场成为可能。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消费的增长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我国的零售广告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量空间,为此报业的广告经营结构也须相应或提前作出调整,以变单一支撑点为多元支撑点;同时进一步对广告市场进行精确细分,尽快改变经营观念,转向新的市场,比如零售广告市场、随报夹送广告市场。
四、开拓零售广告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地域性广告的特点,改变广告经营思路
企业在地域性报纸刊发广告,主要是为了打开某个区域市场,广告内容也以促进销售为主。因为每个市场特点不同,广告侧重点和广告诉求对象往往也只针对某个区域的消费群。要让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都能认识到,在这个区域以外地区发行的报纸,对刊发广告的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浪费。为了严防广告结构单一给自身带来的危机,地方报业广告经营的思路应从单一经营转向宽度经营,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广告支撑点,以确保媒体广告经营业绩不至于因为一个行业一个门类广告出问题就导致整体下挫。地方报业应放弃工商广告主导的格局,专心致志于“穷人的经济学”,以描述每一种商品项目及报价为特色,直接迎合普通读者的消费需要,成为地地道道的消费指南,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纸、消费纸。
2.提高地方报纸的影响力
当然,报纸的发行量如果能高居各家之首,那该报在广告客户面前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比如《扬子晚报》有100万份以上的发行量,这无疑是广告客户的首选投放媒体。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地方报纸来说,100万份的发行量无疑比登天还难。但是如果能在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中,争取做到若干第一,则是完全有可能的。能做到这一点,则表示该报在某个特定地区,某个特定行业,广告效力胜过他报,极易受到广告主的重视。
3.有效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对于地方报业来说,开拓零售广告市场,需要精心策划和有效运用市场营销策略,这方面《新快报》的做法值得借鉴。
作为一份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生的报纸,《新快报》面对的是《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强手,但该报未走人云亦云的老路,而是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得出了报纸的广告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浪费掉的结论,由此,打出“细分市场”牌,《新快报》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新快报》创造性的提出了媒体的终端制胜概念,以大规模的“定向发行”覆盖目标消费群,以“终端制胜,引导消费”真正完成销售最后的临门一脚。
具体措施表现在它的周刊上。逢星期一出版《成功・旅游周刊》,每期加印30万份,在广州市150余座高档写字楼免费赠阅;逢星期二出版《健康・食品周刊》,每期加印50万份,在广州、深圳两地的200家医院及2000家药品连锁店免费赠阅;逢星期三出版《汽车测评周刊》,每期加印30万份,广深两地各大汽车经销场所向购车消费者免费赠阅;逢星期四出版《3C周刊》,每期加印30万份,广州市4大电脑城,8大电器城,以及深圳、东莞的1000家电信连锁店和三大电信营运商的连锁店面免费赠阅;逢星期五出版《买楼王》,每期加印30万份,重点赠阅各大消费场所和高档社区;逢周六出版《时尚星期六》,每期加印30万份,市内高档消费区、高级住宅区及写字楼免费赠阅。这种终端定向发行充分说明了《新快报》“精确互动”的策略,既节约了发行成本,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报纸广告的有效到达率。同时,《新快报》在终端销售活动策划上也收益极大,无论是“手机诚信节”还是“阳光家电SHOW”等活动都赢得了极大效益。可以说,《新快报》的“决胜终端”给报业营销史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4.尽量使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选择性,满足读者的选择需求
《新快报》的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也使我们找到地方报业零售广告贫瘠原因,主要症结在于品种开发得太少,而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零售广告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关键在于报纸如何去开发、培育和引导。零售广告不同于工商广告,有其特殊的经营规律,即规模化经营。从读者角度讲,重要的不仅仅是从报纸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否获得信息的选择性也至关重要。因为零售广告大多集中在求购商品等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领域,人们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要通过多个信息的比较,然后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一个能最大程度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再做出购买决策。因此,零售广告要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去满足读者的选择需求,否则,零售类广告便很难成气候。而纵观现在的地方性报纸,虽然也开辟了零售广告业务,但经营上还是停留在“有就登、没有就不登;多就多登、少就少登”的阶段上。每次只有一两家商场的几个商品露面,可供读者选择的余地太小,因此很难形成气候,也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
由此可见,零售广告经营工作量大、广告分布广、区域分散,是一项突出服务性的广告经营活动。地方报业要在确立服务客户观念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一是在零售广告经营的启动期,要充分利用报纸的优势做好宣传介绍;二是用一定的期限对零售广告给予免费或低价位的刊发,做好前期引导工作;三是要抓好广告业务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的培训工作;四是报社要与各广告公司签订零售广告的主动上门服务的条款,抓好监督管理,及时处理服务环节的问题。
“寻求本身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奠定竞争的基础。广告的媒介竞争,不仅来自大众传媒与非大众传媒方面,必须在时空上、内容上和受众成分方面,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零售广告是地方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发展给处境艰难、竞争激烈的地方报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报业开始意识到零售广告的重要性,零售广告也从原来的配角正式走到前台,正成为现代报业广告竞争的新宠。谁能够在报纸的版式内容上更加符合读者需求的变化,在发行上更好地体现为零售商和读者的服务意识,在广告的运营中更多地融入智力集成的因素,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青睐和机遇,这就是为什么在强势媒体的市场环境下,《新快报》还能很好地生存的原因。可以说,眼下谁抢先占领零售广告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谁就掌握了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肖怡:《零售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0页
[2]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3]傅碧霞:《美国报纸拓展分类广告手段的借鉴意义》.2005年3月,来源:媒中媒(省略)
[4]《美国报业发行量大幅滑坡》.2005年5月,来源:凤凰网(省略)
[5][6]蒋文:《对市场化报纸广告经营的思考》.来源:中国报业网论坛(省略)
[7]张金海:《广告经营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