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18 16:05: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 环境责任保险 试点 强制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环境责任保险试点状况

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实践发展相对比较晚,主要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的保险公司和环保部门联合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首先在大连展开,接着是沈阳、长春、吉林等城市。这一时期环境责任保险开展的范围很小,仅限于几个城市,投保企业少,赔付率也很低。两年之后以上城市的投保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阶段:2007年12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环保部与保监会在苏州召开了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会议,第二次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再次启动,决定在江苏、湖南、湖北、河南、重庆、深圳、宁波和沈阳等地开展试点,主要针对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

二、试点凸显的问题

(一)立法方面的缺陷。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是立法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对环境责任保险的系统规定。二是各单行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缺乏对环境侵权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索赔规定,例如对环境侵权的损害赔偿的范围、标准还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精神损失作为很多环境侵权的重要方面,赔偿依据还没有在环境法中涉及,受害人索赔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

从总体上来说,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立法中还基本上属于空白,很多有关环境责任保险的规定基本局限于适用《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框架范围内,险种设计比较单一,法律层级较低,大多是在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中做出规定。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等基本环境立法体系中,还没有引入环境责任保险的相关内容。在许多领域的立法空白,造成实际生活中很多责任没有办法认定,使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发缺乏必要的法律环境。从整体上来看,没有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进行调整,一直是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举步维艰的症结所在。

(二)承保模式不合理。

我国大连、沈阳、吉林、长春等城市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环境责任保险试点未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取了自愿投保的方式。在自愿保险模式下,企业是否投保取决于其自身意愿,不具有强制性。而很多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造成短期行为,置环境损害于不顾,不愿投保环境责任保险。

试点实行情况表明,说服更多的企业参保环境责任险,被视为环境责任险试点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但是因为缺乏强制性和法律保障等原因,环境责任险推广起来非常困难。现在试点的环境责任保险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强制执行,相关部门 只能不断的做企业的思想工作。

(三)企业投保意识不强。

企业一般都能意识到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希望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促使企业主们尽可能减少经营成本,包括保费的开支,特别是正在成长的非国有企业大多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对资金的需求远远大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法律责任不明或不强,企业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并不会付出相应的赔偿风险,没有严厉的惩处制度,企业在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责任投保方面只是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不会积极投保。部分投保企业不按法律规定而私自超标排污,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正常经营这项业务。

很多污染企业在“发展靠自己、污染靠国家“的思想影响下,在追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一旦造成污染事故,根据以往政府买单的先例,首先想到让政府解决,很少通过增强自身的风险控制和技术革新来减少企业的环境风险。

总的来说,企业投保意识不强,一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二是基于对国家赔偿的依赖,三是钻了国家法律空缺这个空子。因此缺乏投保的自发性,特别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企业不同程度地遇到经营困难,更打击了企业的投保积极性。

(四)政府支持不够。

环境责任保险承担的赔付金额过大,承保的范围又过窄,加上发展历史较短、经营管理方式还未成熟,经营此类保险的风险大大高于其他商业保险,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

从试点情况来看,在资金方面政府负担了大部分,但由于没有硬性要求,有些政府也会考虑自身的财政状况,选择专项资金安排或者不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支持。从各试点地区的政府资金安排来看,仅有武汉市政府拿出 200 万资金对于投保企业进行保费 50%的补贴;深圳市对投保企业给予 40%-50%的保费补贴,其他地区并没有相关的补贴规定出现。

在环境责任保险得不到众多企业响应的时候,尤其需要国家采取刺激手段加以引导。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历史比较短,其经营管理方式远未达到成熟程度,无法像其他财产保险或人寿保险那样独立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保费来源不够,那样就影响了企业的投保面,从而影响整个环境责任保险行业的发展。

三、环境责任保险的对策

(一)确定以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为主,自愿保险为辅的承保模式。

目前在我国,由于环境责任保险有其自身局限性,比如道德风险的存在,保险利益不确定性的增加,高额的运行费等,大量事实证明大多数企业环境忧患意识不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自觉的投保环境责任保险,不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就无法在我国真正施行和推广。

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已建立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并逐渐扩大其适用范围,以法律强制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要解决立法保障问题,对法律内容进行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写进这部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同时环保部应协调有关立法机构,在《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过程中加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容,明确水、土壤和大气污染责任者对清除污染费用、对第三方损害的经济赔偿责任,以及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为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设计法律依据。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确立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明确环境污染保险赔偿的原则、主体、标准、举证责任、请求权时效等;对凡是从事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强制其按政府制定的价目表,缴纳保险费投保。

(三)明确投保范围及领域。

以下这些国家法律法规批准保护的特殊地区都应该纳入环境强制保险领域:

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地、沙尘暴源区、严重缺水地区、天然林、重要湿地、人口密集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医院等。

环境强制保险所承保的损失范围一般包括人身伤亡、直接财产损失、间接财务损失。对于纯财务损失和生态损失,其他国家都纳入承保范围内。但考虑到我国环境保险的现状,笔者建议暂时不纳入环境强制险范围内,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考虑,毕竟环境强制险的发展需要一步步执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

实行环境污染强制保险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强制保险制度。我国也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方面的立法,扩大其适用范围,例如增设强制的核事故风险责任险、水污染责任险、大气污染责任险、辐射责任险等环境保险业务。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环境强制险市场开发初期, 更是少不了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应当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对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扶持,对社会加以引导和规范管理,给予商业保险公司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如对所开展的新型险种以适当的保护期及一定的启动支持和必要的经费。还可采取税前列支等措施,促进排污企业和保险公司进行环境责任保险,在必要时通过制定政策对不愿投保的企业施加压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措施给予保险公司政策支持,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和负担。

(五)健全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制。

对应当投保而未及时投保的企业,环保部门将采取相关约束措施:一是将企业是否投保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审批、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排污许可证核发,以及上市环保核查等制度的执行紧密结合。二是暂停受理企业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相关专项资金申请。三是将企业未按规定投保的信息及时提供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

(六)建立环境污染损害专项基金。

实行强制性环境保险制度的初期,由于强制环责险承保范围的扩大,可能给承保方带来更大的风险,可能出现某些企业没有合法的经营资格而拒绝投保的情形,因此可以建立环境污染强制保险的专项基金。专项基金是指保险组织为了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可能发生的巨额赔款,从年终节余中专门提存的后备基金。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拨付的形式和行政收费的方式取得环境保险基金,例如,将环境行政罚款上缴到国库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转移到环境保险基金当中去。专项基金主要是为了应付巨大污染事故的巨额赔款,并且这只有在保险人当年业务收入和其他准备不足时才能使用。而基金的来源可以是国家财政预算、向污染源业主征收费用、在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同的保险费中的补偿基金附加费、污染源的关系人行使赔偿请求权所得、社会捐助等。

(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法学硕士)

参考文献:

[1]邹海林. 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

[2]吕忠梅. 环境资源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2篇

所谓国际环境合作,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对国际社会有共同影响的环境问题和对全球环境有损害或潜在危害的活动,国际社会有关国家以谋求共同利益为目的,本着全球伙伴和合作精神,采取必要的共同行动和措施加以解决。

关于国际环境合作的概念,应该至少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第一,国际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是我们研究国际环境合作的现实和逻辑前提。国际环境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相关研究文献增长迅速,这主要是因为在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压力下,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的客观现实促使国际社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不断加强国际环境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第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国际社会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的思想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际环境合作所谋求的“共同利益”,不仅仅包括相关国家的直接环境利益,更应包含整个国际社会长远的共同利益或者说是全人类之共同利益。在全球环境的保护上必须首先强调全人类总体利益,不能各行其是。合作的初衷和归宿就是利益的共享,国际环境合作亦是如此。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合作,正是因为合作能够给国际社会的成员带来共同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际环境合作体现的是一种双赢或者共赢的思想,全世界各国人民是国际环境合作的最终受益者。第三,国际环境法,是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的法律依据。国际环境合作原则作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原则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国际环境法,作为人类应对国际环境问题的法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其发展越来越迅速,它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国际社会开展国际环境合作,决不能摆脱国际环境法律原则与规则的约束。第四,国家与国际环境组织,是国际环境合作的行为主体。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国家作为国际环境合作的基本主体所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而国际环境组织的作用却日益凸现。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环境合作指国际社会主要成员面对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依据国际环境法规范通力协作共同治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为。目前国际环境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臭氧层破坏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土地沙漠化问题、跨界环境污染问题等诸多问题。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大气臭氧层以防止全球气温的进一步升高,消除世界范围内的酸雨以及解决公海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的框架合作、蒙特利尔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合作以及京都议定书签订,都是国际环境合作的具体体现。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日益紧迫,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国际环境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二、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

1、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是国际环境合作发生的必然性和现实基础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在于它不仅仅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目前全人类正面临着“自作自受”的全球环境危机,形势非常严峻。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土地沙漠化、海洋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害,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再加上环境问题本身带有客观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并非哪一个国家之能力所及的,唯有国际社会各个成员,尤其是国家的同舟共济、通力合作。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2、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增强,是国际环境合作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前提和基础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在共同危机面前的各国能力的有限性,认识到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整个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的有益性,进而使得环境合作的意识和愿望才深入人心,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这为国际环境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并逐步转化为各个国家具体实践。

3、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国际环境合作的实践平台和基础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更具可行性。国际和平稳定的政治秩序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展就会更加艰难。环境资源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为根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又为国际环境合作创造了条件,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力量。

4、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国家环境合作践行的科技基础

国际环境合作有赖于科学上的共识,要求对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危害特点及方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防治对策等形成较为一致的科学认识,否则必然会丧失国际环境合作的科技基础。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科技基础。

5、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环境合作的法律基础

在国际社会日益走向法治化的今天,随着国际环境法得以迅速发展,国际环境合作领域早已被纳入国际法治的视野范围。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则,是国际环境合作的指导原则与行为准则。国际环境合作不能超越国际环境法的约束范围,否则将无疑是对整个国际法律秩序的破坏。

三、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及其障碍

自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以来,到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国际环境合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环境组织纷纷成立,设立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目前设置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已达到150多个。环保投资不断增多,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国际环境合作领域的谈判也日益增多,90年代以来平均每月就有一次。国际环境法得到迅速发展,国际组织决议、政府间宣言、双边协定、地区性公约和全球性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内容广泛,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绿色文明”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甚至对立的利益和主张,再加上国际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这些都构成国际环境合作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客观现实、思想观念、行动实践三个方面。

1、环境问题本身及其相应机制的复杂性,是国家环境合作的客观障碍

国际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共同性、科学技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单枪匹马能够胜任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一系列自然、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各种复杂问题和利益关系,这些往往会造成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协定制定的不完善,使得制定的各项具体措施在操作上存在很大困难,从而阻碍国际环境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全人类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国际环境合作发展的思想障碍

全球环境意识虽然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国际环境合作的过程中,狭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观念往往左右着合作的方方面面。每个国家的环境利益都不是孤立的,局部会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恶化,最终损害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全球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各国的实际行动,各个国家不应该着力强调各自的局部利益,而应着眼于整个国际社会利益,当然,这有赖于现代观由以国家利益为主向兼顾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转化,有赖于全球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环境合作实践的进一步推动,尤其是大国的现实推动。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国际环境合作发展的实践障碍

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环境恶化的责任与义务公平分配问题、关于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问题、国际贸易的环境标准等问题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在这一对尖锐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居高临下、处于攻势,政治经济上的霸权主义使得发达国家在所有国际环境问题谈判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国际环境组织大多在发达国家的操纵下,而发展中国家,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也缺乏谈判的影响力,在国际环境合作问题上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境地。可以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公平性的实现。

尽管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深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依赖性。然而,相互依赖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并不能消除这两类国家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上的矛盾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讲,两类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是国际环境合作发展难以摆脱的瓶颈。

四、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出路

1、大力呼吁,转变观念

国际社会应该继续大力呼吁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侧重强调国际社会整体利益观念或者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以期逐渐转变国际社会成员特别是国家狭隘的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

2、加强国际环境法的立法与实施

国际社会日益走向法治社会,国际法的效力也日益得到加强,然而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新分支和国际环境合作的法律基础,其目前的效力发挥并不使人满意。国际环境立法的成就非常显著(正如前述),但国际环境法只是在制定环境公约上是胜利了,但在实施上却是困难重重。国际环境立法中不乏宣言、纲领等之类的所谓“软法”,之所以称之为“软法”,关键就在于它的立法规范中多数具有建议性质并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机制,而且它的实施并不像国内法那样有着国家强制力的坚强后盾作为保障。鉴于此,国家环境立法应该更加具体细密,以强调责任的追究使之更加具有可实施性。

第3篇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是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三部分: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既是前面各章内容的总结,又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引出本节所要讨论的对象——环境问题。②环境问题的表现。③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后二者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讨论,能概括人类与环境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能从发生机理上用清楚的语言表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能结合实例和有用的信息归纳出环境问题的两个表现;能在对图表等信息的分析中概括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能对乡村和城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表、文字等资料的阅读,能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地域差异的分析,学生在对综合问题分析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德育目标: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对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分析,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局部和全体的关系等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家乡环境资料的搜集和环境问题的调查,树立环境意识、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

环境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的两类表现及其分布特点应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涉及比较深刻的地理原理,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导入:2004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开幕式上,来自18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以及参加会议的4万名代表全体肃立,为地球的委屈、不幸与悲哀默哀3分钟。这些代表们为什么要默哀?又是什么使得地球产生委屈、不幸与悲哀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堂。

(板书)第八单元第一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首先我们学习第一个知识——人类与环境

(板书)一、人类与环境

(设问)人类这个好理解,我们就是人类。那么什么是环境呢?

环境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周围的事物,(教师边讲边以自身为中心比划)如果我们用一个圆圈来表示人类社会的话,(板画 小圈并标示人类社会)那么人类社会所处的环境在哪呢?很显然在这个小圈的,它的范围可以无限制地扩展,扩展到浩瀚的宇宙,也可以不断的缩小;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所处的环境也用一个圆圈来表示,显然这个圈应位于这个小圈之——外。

从这个图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人类社会占据了环境中一定的空间,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人类也会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影响环境。我想问一下,大家每天起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我听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起床后洗漱,一种是起床后去厕所。我先问一下起床后洗漱的这类同学,你们洗漱用的水来自于哪?(生答)来自于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人类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板画)除了水之外,我们还从环境中获取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除了物质之外,我们还要获取什么?(生答——能量)

对,还要获取能量,比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我再问一下起床后去厕所的同学,你们是去排泄新陈代谢的废物去了,这些废物都排到哪去了?(生答——环境中)除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外,我们还把一些生产活动产生的废物如废水、废气、废渣排入环境中。而环境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并清除这些废物,我们把环境的这种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板书环境的自净能力 在图下)

不管是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还是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都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板画)那么对于人类的这种作用,环境会无动于衷吗?我们平整了土地,大自然就赐于了我们丰富的粮食;我们向河流中倾入废水,大自然就呈现给我们无法饮用的水。也就是说环境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或者作用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我们把环境的这种作用称为环境的反馈作用。(板画)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两者是一个什么关系?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切联系这样一种关系。既然这样,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时人类就会招致环境的报复,这种报复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存带来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我们把这样的问题称之为环境问题。

请学生举出这样的例子,学生边举,老师边在黑板上写。

我给大家两个标准:我们把人类向环境中任意排放废弃物甚至有毒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环境问题称为环境污染;第二个标准我们把人类破坏环境导致环境功能退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称为生态破坏。

请学生依据这两个标准,将其所举事例分类。

这两个标准是环境问题的两种表现,这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

(板书)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

再请学生分别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例及生态破坏事例,后教师分别补充一个事例。

1986年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万多人因受到核辐射而丧命,有27万人患上癌症,全球有20亿人受到影响,专家称消除这次核辐射所带来的后遗症至少需要800年。震撼吧?!我们看到环境的一次污染是短暂的,但所产生的影响确实长远的、严重的。我们还能不能在向环境中任意排放废弃物?

不能(生答)

我们应该怎么办?(尽可能的回收利用)

森林和植被是一切生态系统的基础,如果我们破坏了森林和植被,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生存。

美索不达米亚是诞生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地方,这个地方农业历史长达7000年,建立过11个王朝,在公元前4500年就创立了非常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而非常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又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明,他们铺设了具有路面的街道,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发明了天文、楔形文字,创立了历法。那时的美索不达米亚郁郁葱葱,放眼望去,一片碧绿。

但是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他们不断地砍砍砍,结果砍来了洪水横流,砍来了田园荒芜,砍来了土地沙化。(边讲边板书 森 林 木)最后的结果,他们把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繁华的城市巴比伦砍到了一片黄沙之下,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设问)我们还能不能乱砍滥伐森林?还能不能肆意破坏植被?我们应该怎么办?保护森林和植被,如果要利用,要做到斧斤以时如山林。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环境问题的两种表现,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以这两种为主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本节课的第三个知识环境问题的分布。

(板书)三、环境问题的分布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还是在工厂里生产的?

在工厂里生产的。 (生答)

工厂除了生产衣服外,还要产出——三废物质,它们会污染环境,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而工厂的这种工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在城市里还是在乡村中进行的?(生答城市)所以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板书)1、城市:环境污染

而乡村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所以乡村的环境问题是以生态破坏为主。

(板书)2、乡村:生态破坏

在90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一位很著名的环保人士来到曾经发生过水俣病的日本的水俣镇,结果看到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当年水污染的阴影早已散去,出现在我面前的是鲜花竞放、草木吐绿,一片秀丽的风景 。非常巧合的是在同一时期,也有一位日本的著名环保人士来到中国,他来到中国的秦淮河岸,结果看到的景象也让他大吃一惊,他也用日记记录了这一惊:当年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映入我眼帘的是垃圾满地、臭气熏天的惨景。通过这两则日记,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时期的中国和日本,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一样吗?

不一样 (生答)

哪个国家严重些? (师问)

中国 (生答)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发达国家 (停顿)

所以第三个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板书)3、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为什么? (师问)

让学生归结,后教师总结。

(板书)原因:

(1)发展、经济

(2)能力有限

(3)工业转移

这样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环境问题的分布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大的特点:

(板书)(一)地区差异。

日本每年都会派一些科技人员来到中国,义务帮助中国的火电厂检修脱硫燃煤装置,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日本这样做难道仅仅是为了中国吗?

这里面有一个酸雨问题,中国火电厂排放的硫氧化物随着大气的运动来到日本的上空变成酸雨降下,所以日本帮助中国,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也就是说,酸雨已不是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问题,已变成全人类共同的问题。这是环境问题分布的第二个大的特点。

(板书)(二)全球性

除了酸雨之外,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答,教师总结)

这样我们看到目前的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使我们这位具有46亿年高龄的地球母亲变得千疮百孔,使她蒙受了委屈、不幸与悲哀,因此我们应该为地球默哀。

但是我们还能让地球继续委屈吗?

我们还能让地球继续不幸吗? (声调提高)

我们还能让地球继续悲哀吗?

不能! (生答)

我们应该怎么办?

保护环境,

我一个人能做得到吗?

人人有责; (师生配合一起回答)

光喊口号行吗?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结语)最后让我们一起呐喊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附: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一、人类与环境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一)地区差异

1.城市:环境污染

2.乡村:生态破坏

3.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原因:发展、人口能力有限工业转移

(二)全球性环境自净能力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环境是1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4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4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1个复杂的对立统1整体。1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1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1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1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1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10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1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1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1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1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1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0,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1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1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1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1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1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1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1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1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1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1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

手段大大强化,进1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1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1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1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1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1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2,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3,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4,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1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

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1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1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3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1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1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1、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现代韩国的经验》,《当代韩国》第4期,1994,

张俐萍,《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0期,1994,

张茂法,《论台湾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探究

我国是有十四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但环境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采取实际行动。教师应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塑造高中生的环保理念。

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人们必须正视并做好环境保护的教育。大自然的恢复是非常缓慢的,但人类的破坏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任由自然被破坏,那么,动植物的生存和延续将面临巨大的危机,生态平衡将会不协调,人类也会岌岌可危。自然资源、生态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需要人类维护它的和平和稳定。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维护人类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要解决自然和资源的问题,教师就要教育青少年注重环境问题。只有他们注意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关爱地球、节约资源的习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其增长率已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率。资源短缺是人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本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真正成才。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不仅是对地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课本涵盖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这也是高中生提升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获得大量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1]。在教授地理知识前,老师应该充分、积极地备课,与时俱进,跟踪我国当前解决环保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入保护环境的内容,挖掘环境保护的背景、意义,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让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整体概念和理念产生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环境问题的教育短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当下环境问题的严峻,根据自己所学内容和短片内容深入探究,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落实环境保护的方法,为维护美好的生存环境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比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思维,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强化其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学生学习只靠课堂上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下辅助[2]。教师应当将课下活动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以身作则,多坐公交车上班,减少使用对环境不利的产品,鼓励学生实践每一个保护环境的行为。教师可带学生去看看被污染的水源和河流,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长期处于安稳环境中的学生必定会被污染的环境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动力,让爱护环境的理念深入内心。爱护环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累积起来,就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贡献了。

第7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96-01

“历史与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文科综合课程,它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来说,根据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既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和教师们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例,谈谈如何优化课堂设计,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1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整合教学资源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教学需要,重新组合教学资源。其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素材,以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身边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教学资源,其中教科书是我们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实践表明,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先要优化教学资源。教学中,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环境整合教科书内容,大胆取舍,突出重点,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分三课叙述,第一课介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某个国家面临的问题;第二课介绍中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第三课介绍中国怎样来解决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三课内容都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我就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备等四个专题重新整合教科书内容,形成板块知识,用世界的视野,以知识为依托,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而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这种通过整合教材,运用专题教学的设计,不仅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减少了理解和记忆的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2 用心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践行。我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不但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个整体,而且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涵养才能达成,而不是一堂课教学就能形成或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知识,并逐渐把这种感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和行为,陶冶情操和提升素养。以情境为中心,基于情境,始于情境,超越情境,这样,久而久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积淀而成了。

3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施,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学过程的优化便是重中之重。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先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将学生分为人口组、资源组、环境组等,分头自主探究:中国人口、资源及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由学生自主探究而获得的知识则显得更加珍贵,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还可以使知识的记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简捷并有效。然后以组为单位在课堂展示学习成果,通过课堂互动可以充分营造民主的气氛,可以激发共同探究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历史与社会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和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最后总结归纳指出:

3.1 根据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解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及其原因。通过这样分析让学生懂得人口、资源、环境三个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在解决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不能孤立的来解决而要一起来考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3.2 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解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制定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解决人口问题;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解决环境问题。

二是运用有效手段:①立法手段:通过立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惩治违反基本国策的行为;②科技手段: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环境污染的治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人口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3.3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运用这些基本国策和手段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又是为了什么?通过这样设问和思考,学生自然能深刻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认识到只有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运用教材P54“垃圾分类变宝图”和“从身边的生活谈起”的材料,引导学生再思考讨论: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如何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条件,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一设问因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学生人人可为,教师在讨论中指导学生小结,使学生领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原则等的内涵,进而树立在个人生活中要自觉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责任。

第8篇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 价值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强调“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课程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笔者以为高中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的良好载体,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意义。

1.地理教学理念的环境教育,突出了全面发展的理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实质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是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以地为本”的人地观,如地理环境决定论;其二是强调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作用的“以人为本”的人地观,如唯意志论;其三是强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如人地关系协调论。前两类观点,只强调人地关系中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危机的根源所在。与前两类观点相比,人地关系协调论是人地关系思想的一大进步,是现代科学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地理教育把人地关系协调论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加以贯彻,时至今日,重视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普遍遵循的重要地理教学思想。高中地理课程把人地关系作为主线,通过地理教学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意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人地关系的最高追求水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地理学科是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既是新的地理学思想,又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标准》的各部分都有充分体现,如在“前言”部分就开门见山地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环境教育的终极,即可持续发展,为高中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构建了总体框架。

2.地理教学目标的环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使他们有能力作出科学的判断;发展学生识别、分析和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目标要求无不透视出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要求: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与环境教育的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形成新型的环境与发展观)也十分吻合。

3.地理教学内容的环境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地理课程要使学生理解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人口的增长对地球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标准》必修模块中专门列出了“人口与城市”这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地理课程要使学生懂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必须爱护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标准》必修模块中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选修模块“环境保护”中还专门列出了“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这一内容,要求“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消耗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