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9 15:45: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三语文重难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045-01
语文是高考中一门举足轻重的基础学科。由于语文知识博大精深,主要靠学生平时积累,而高考中试题灵活性、弹性较大,需要复习的内容又很多,学生应试能力短期内不容易提高,因此如何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一直是一道难解的题。想要提高学生的最终高考的成绩,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教育的现代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新,积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到语文教学中。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是附加的,而是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有机要素。在高三语文的复习课上引入多媒体技术,将大大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容量大、立体感强等诸多优点,它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信息,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它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的复习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长,常常会感觉疲惫不堪,面对所学的知识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从激发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上好每一节课,尤其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复习课的重要前提。在复习课上,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发深入的思考,必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比如,在上"辨析和修改病句"这一专题的时候,刚开始我发现复习用书上的分析非常详细、非常到位,就觉得没必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按照书上的分析,稍作讲解就可以。结果在课堂上我一个人不停地讲解,学生却不停地打瞌睡,一节课下来师生都很疲惫。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接下来的复习课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景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清晰、闪动的特点,在课件中通过声、色、形的有机结合,先提供了大量典型的高考病句例题,提示学生思考,然后直观、清晰地指出语病的所在,最后再把病句专题的相关知识要点作出系统归纳。这样,由以前静态的口头总结改为现在的动态画面演示,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建立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2扩充容量,精炼复习内容,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高三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但高三复习的时间却非常紧迫,所以一堂课的时间非常宝贵,如何提升课堂的容量,精炼复习的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有效性的保证。
例如,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我都集中安排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复习的内容和考查的题目,能迅速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大大缩短了操作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复习"文言实词和虚词"专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打算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帮助学生记忆。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自定义动画,先给出例句让学生思考,再显示答案,最后总结归纳知识体系。这样也很好地帮学生高效复习了相关的文言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归纳知识点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典型的高考题来及时演练,让学生尽快熟悉这类题目的考法,并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用传统教学模式需要两节甚至三节的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节就可以完成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容量,压缩了教学的时间。
同时,多媒体为复习课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空间,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短时间内,可以把大量有效的信息简便快捷地呈现给学生,归纳补充复习内容。如复习字形时,我可以把报刊上常见的错别字资料演示给学生。在作文训练课上,我可将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优美片段用大屏幕显示,让学生欣赏、体会、模仿。复习古诗,鉴赏诗中的形象时,可展示有同一形象的不同的诗歌。例如关于"柳树"这一形象,展示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学生对这些诗句进行比较,较易把握这一形象在古诗不同意境中或表留恋不舍,或表思乡、思亲、思友之情。既形象易懂,又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诗歌的鉴赏能力。在复习课上从优化教学结构出发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加练习形式及密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也为教师提供反馈、调整教学机制的时机,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3借助形象,强化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复习课不应只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不能在复习课上把旧的知识又原原本本给学生重讲一遍。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应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梳理、总结与升华,帮助学生将原来散乱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重组,重新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结合考纲强化复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三语文; 试题评讲;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19-001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而要想高三语文试题评讲有效,有实效,我想应该把握好这几关。
首先,要把好“选题关”
高三教学时间很紧,任务又重,试题多如牛毛,每天除了上课,还要批改试卷,批改默写。基于这种情况,有时就会出现有的老师拿着集体备课的“资源”直接上课;有的拿着教辅资料直接上课;有的抄好(只是抄好)答案,拿着试卷直接上课;有的拿着答案和试卷(答案是答案,试卷是试卷)直接上课的现象。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它强调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适当筛选“试题”。
对于即使是教师讲了很多遍,学生都不能听懂的试题,坚决划掉;对于任课教师也不能自圆其说的试题,坚决划掉;对于学生不做也“会”的题,坚决划掉。所以说,高三语文试题评讲要想有效,教师还必须“下水”做题。只有自己下水了,才能知道“水”的深浅,也只有下水了,教师才会对试题“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才能确定哪些试题是“有效”的,哪些试题是必须“舍弃”的;也才会在评讲时“游刃有余”。
其次,充分备课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六认真”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提高课堂效率来说,备课都是最最重要的一环。
2015年苏州范围内期末统测中,我班的选择题第四题失分较多,这道题是:
阅读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
甲:江阔天高 乙:鸢飞鱼跃
丙:识此心之分量 丁:见斯道之流行
A:甲、乙,丙、丁 B:甲、丙,甲、丙
C:甲、丙,甲、丙 D:丙、甲,乙、丁
可以说这道题考查了语句衔接的连贯,同时又考察了“对联”这一知识点。按照语句衔接的思路,很快就排除了“A、D”项,可对于选“B”项还是“C”项,学生又动了一番脑子,觉得先说“鸢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然后再“江阔天高,识此心之分量”,很流畅。理由是“鱼、流、江”都是在说“水”,然后讲“天”、“人心”。之后,我给学生们补充了如下内容:
首先,形式上,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对应词语词性相同。对联又叫对子,它是一种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的传统的文学形式,字数相等是它最基本的特点,所以“A”项自然排除。其次,音节上,对联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上联平仄为“平平仄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一般来说,上联尾字大多为“仄声字”,下联尾字大多为“平声字”。通常情况下,一、二声的汉字为平声字,三、四声的汉字为仄声字,“行”是二声字,为“平声字”;“量”是四声字,为“仄声字”。故可判定“B、D”两项的正误。D项文意也不合对子的要求,所以答案选“C”。
所以说,作为教师,尤其是高三语文教师,备课不可不用心,不可不到位。
再次,当堂及时训练的重要性
当堂及时训练,也就是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
课上讲了什么,及时巩固训练;今天学习了什么,当天训练强化,不至使学生产生遗忘,这是艾滨浩斯总结的一条认知规律。
当堂及时训练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点以后,针对所讲的要点进行练习。同时,课堂及时训练,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练习题,而且我会让2~3名同学将所做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学生除了要把握好做题时间外,更有一种紧迫感,做起题来会更加认真;其次,课堂上趁热打铁,学生头脑处于兴奋状态,做题效果会更好;最后,有问题能及时暴露出来,教师可以及时指点,学生可以很快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这里我想说,不要认为时间来不及,就拼命地往前赶。课堂上,应该充分给足学生练习的时间,应用当堂所讲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堂及时进行训练,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听懂教师所讲的要点,另一方面便于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间歇测试的必要性
学过的知识不可能都记着,肯定会遗忘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发现,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因此,学过的知识点,有必要进行间歇性测试。一般情况下,我会在隔天进行提问或者默写相关要点,再隔3天左右进行测试。
这里,我想说的是,班级同学除了语言基本功不扎实、阅读能力较弱之外,还有做题的方法欠缺和审题不到位的毛病。间歇性测试一方面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做选择题的方式方法和解题的思维。与其搞题海战术,做得学生和老师都“筋疲力尽”“心力憔悴”,不如教师精讲1道题,巩固好这道题,让学生真正领悟了做这类题的方法,养成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空间。那么,无论再从哪个角度出类型题,学生都不会再害怕。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给了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
身正为范”从业准则,本人奉守“德高为师。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以思想者姿态施教”工作准则,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个性化处理,总是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
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11月。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欢迎。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分”由“管”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课题研究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关键词】:考题训练 试卷评讲 高考语文
经过高三第一学期的学习,高考语文学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复习,目前正进入高考第二轮复习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但是语文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在后期复习教学中注意。首先,个别教师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语文复习不复习差不多”的意识,于是思想麻痹大意,教学内容上随意性大,缺乏对考纲考点的整体把握,对相关题型、解题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也没有在备课中认真研究学生和学情。其次,高三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有时为了进度,可能会有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无暇动脑与动手的情况,也有重练轻讲评的现象。再次,在语文复习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的阅读题往往是空白,只等着老师的答案。还有就是资料满天飞,学生陷于题海,消化不良。
如何改变目前存在的状况,更好地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课堂教学,做到“优讲”
“优”,就是耗用的时间较少,学习量较多,学习负担较轻,学习效果较好。
要做到“优讲”,首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其次,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课本教给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然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讲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老师精于讲述,即对知识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对一些内容甚至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对已有的知识精心筛选,忍痛割爱,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指导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首要条件。
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解决存在问题的条件,进行知识的积累,为有效训练作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可能性。如果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专制者,也因有了学习主动权而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与成就感,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有解决的可能,高三语文教学因此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重视考题训练,做到“巧练”
在高三,进行一定剂量的训练是必须的,以考促学,以学带考,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检查能力,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练习最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练习的质量才有保证。另外,课堂练习一定要定时完成,决不能允许学生拖沓,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在高考紧张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语文答卷。一般来说,试题是多少分,就规定学生多少分钟完成,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时间意识,避免学生答不完试卷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精选试题,决不能随便拿一套试题给学生做,不考虑有没有效。练是学生的行为,也是老师的行为。“巧”表现为训练题选择的“巧”和训练中点拨的“巧”。
现代文阅读考试是能力考试,要想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练习题要精选,切勿求多。根据高考说明要求精心设计练习题进行训练,最简单的方法是精选近几年高考题中的精品题。虽然说,高三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经过几年的训练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解答开放性题型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应作为训练的重点。仅抓训练不行,还得对练习做分析。分析练习绝不是对答案,而应该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回答问题时常用的套路,即使用正确的套话,再添加一些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正确答案就出来了。点拨的“巧”在于把握时机,点到关键之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开窍,思路开通,促进思维延伸。点拨需要方法上的灵活,既要随机应变,也要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有的只要略加指点,就能茅塞顿开;有的只有高透明度的剖析,才能排除障碍,开通思路。
3.重视试卷评讲,做到“深评”
讲评训练题或试卷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认真批阅,抓准反馈信息的前提下,针对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弱点,精心设计讲评教案,在评中帮助学生剖析错误实质,明确思路,总结方法规律。
进一步强化规范和细节意识。规范意识和细节意识要渗透到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检查中,要依据高考试题和答案标准、高考阅卷评价要求来对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思维习惯、知识运用、信息提取等方面加强训练,力争得高分、教师要用心观察、分析学生在规范和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听课近200节,参加学校语文教研组的高三复习教学专题研讨30多次,对学校的复习教学经验作了总结性提炼,对低效的复习教学现象提出了修正性意见。
同时,及时召开杭州市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研讨会,通过复习教学专题讲座、复习课的展示观摩等活动,研讨并建构高效的复习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复习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多数学校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十分重视备课组的研讨。各校在高考复习阶段都能提出备课组活动的具体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制度。从第一轮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的高三语文备课组在复习起始阶段就制订了整体的复习规划,安排了复习的内容及进度,落实了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等。
第二,充分利用优质复习资料。多数学校的高三语文教师对前几年的各省高考语文试卷作了收集、分析、选编等工作,将符合浙江省高考内容和要求的外省试题引进复习课堂,或作为典型范例进行演示解题,或作为学生的练习材料实施训练。
第三,建构起有效的复习教学程式。综合起来说,课堂复习教学程式体现出了下面这些优点:一是在复习内容上讲究“知能兼顾”,恰当呈现解题必需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解考点、掌握要领的程序性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答高考试题,从而培养解题能力;二是在复习程序上实施“有序推进”,从理解考点到示范解题,从掌握方法到应用方法,从感性领悟到理性提炼,从典型试题到迁移拓展,使学生对考点及试题的认知不断深化,能力逐步提升;三是在复习行为上体现师生“和谐互动”,解析考点以教师为主,演示答题关注学生参与,评析答案先由学生评判正误,再由教师分析原因。
第四,提高了学生训练形式的实效性。训练后的结果反馈,多数教师采用板演的方式让学生书面呈现建构的答案,做到清晰明朗,便于评析、指错和修改。对答案的评改,不少教师也以书面形式,在学生板演的答案上圈点勾画,直观明了。
第五,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媒体呈现复习内容,实施辅助教学。
在复习教学中,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教学效果都还不够均衡。通过对调研情况的回顾和分析,我们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下列几点。
其一,复习规划的实效性还不高。部分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制订的复习计划缺少实质性内容,只是统一复习进度,粗疏地安排了复习时间。这类计划的制订,起不到“运筹帷幄”“全面落实”的指导作用。
其二,复习教学的定位欠准确。一类是复习材料的难度过低。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理解和文言句子的翻译、句读等考点,采用大量的课内材料进行演示和训练,将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加以理解的能力降低为回忆已学的知识作出简单判断的能力。另一类是就题论题,缺失解题规律的指导。如对学生练习的评点,只分析答案错误所在,不深究错误成因;对学生错误答案的修改,只停留在文字上的改动,不探讨修改的依据和方法,因此,无法培养起学生解答试题的迁移能力。
其三,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有的课上,因安排的复习内容过多,思维容量过大,教师很少给学生自我思考和消化巩固的时间,这样的课往往事倍功半。有的课上,梳理材料、积累知识、评析答案、修正错误等均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活动形式,“越俎代庖”,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剥夺了学生实践训练的机会,这样的课,学生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其四,教师的复习指导不精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练前指导,抽象讲解。在学生训练之前,教师不结合具体的试题材料和解题过程给学生传授解题策略,因学生没有经历感性的认知过程,很难及时消化。再一种是只讲共性,不讲个性。如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有的教师教给学生“审察题目——确定范围——筛选信息——作出归纳——形成答案”的解题流程,试图让学生得到一把“万能钥匙”,打开所有阅读试题的“大门”,其实,教师指导的这种大而空的解题思路,不仅学生早已明知,而且并不适用于所有考题。还有一种是过于琐碎,缺乏条理。一个考点,一种题型,教师一会儿讲解步骤,一会儿穿插方法,一会儿提示注意点,一会儿强调着重点,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五,二轮复习教学特质不明显。其表现为:复习指导缺少针对性。教师没有明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没有研究解题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仍按一轮复习的指导方法,一轮复习的流程设置教学模式,各个环节平均使力,没有突出重点,复习活动缺乏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三、有效复习的策略建构
1.切实把握考试的内容要求
(1)内容要求的对应。首先,要紧扣考试的内容要求。2013年的高考语文复习教学,可根据浙江省的《高考说明》按四个板块进行。一是语言文字运用。它包括辨认字音,辨识别字,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和修改语病,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等考试要求。二是现代文的阅读赏析。要求以三种文体为试题材料(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着重考查三种文体阅读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三是古诗文阅读赏析。古文阅读设置的考点分别为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要点、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技巧等。古诗词鉴赏,一是要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二是要恰当地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传统文化经典《选读》的复习教学,则应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对规定的考查篇目从理解和评析儒家的思想观点两个维度实施训练。四是写作。要求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的文章。短期内的作文复习教学,可从文章立意、选材、组材等内容和写作技能的角度,通过习作评析、材料扩充、语句修改等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作文档次。
其次,要突破学生的弱点。从近几年高考语文成绩统计分析,学生的主要薄弱点在语病辨析、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鉴赏和写作等考题上。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语境分析不精细,如词语运用题、语病辨析题;整体理解不充分,如现代文阅读中的要求概括和信息整合题;语言转换不达意,如阅读中的鉴赏、评价类试题;文言语意不理解,多出现在文言断句和文言语句的翻译题;审察题意不到位,每年都出现一定量的离题或偏题的试场作文;知识具备不充足,如诗词鉴赏题、外国小说阅读题。针对学生答题中的弱点问题,复习教学中,要运用典型试题进行强化训练和应对性指导。
(2)解题思路的对应。复习教学的过程,要契合学生实际解题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形成基本的解题能力。如仿句训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语境、恰当运用句式和修辞等语言表达能力,复习训练时,可按审察题干(把握内容要求、句式要求、修辞方法等)、分析仿句(掌握思想内容、句式形式、表达特点)、展开想象(符合语言环境、恰当运用修辞)、语言表述(达到内容相合、句式相似、修辞相符等要求)的流程进行。
(3)材料效度的对应。选编与高考试题难度相应的训练材料,是高效复习教学的重要体现。选编的训练材料,要从三个维度去把握。一是材料的体例。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语言运用的题材大多贴近现实生活;论述类文本阅读则多显文化内涵;文学作品阅读或是当代散文,或为外国小说;古文阅读则是传记文学或文化散文。二是题目的编制。从语文高考的发展趋势看,越来越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一道语用题也会考查多种表达能力,如连贯、得体、生动等;现代文的阅读试题,更会从语言、内容、写法等多个角度去考查理解、分析、概括、鉴赏和评价等多种阅读能力。三是难度的设置。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理想的试题要具有恰当的区分度,因而需要设定合适的难度。如语病的辨析,一般采用复句乃至多重复句为语言材料,具有一定的文字量,语病的设置点则较多在长句之中,需要对各个句子作条分缕析才能判定正误。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一,作出正确引领。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深入分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作出要领性的“考点解析”,使学生明确该考点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了解考试所采用的基本题型,懂得这类试题的难易程度。
第二,进行解题示范。教师的示范,要做到“借题发挥”。所谓“借题”,即以呈现试题为切入点,以解答试题为基本点;所谓“发挥”,是指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一是要适时充实解答这类试题所必须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建构起解答此类试题的知识网络,二是要提炼出解题的策略性知识,如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答案建构的语言表达方式等。这样的解题示范,着眼于解题的规律与方法,授之以渔,能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
第三,实施精细评析。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评析学生呈现答案的正误与优劣,尤其是对于主观性的阅读试题的讲评,不仅要分析错误的所在,还应对错误寻根溯源,作出归因。二是要推究形成答案的依据,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应用性验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原文意识和整体意识。
3.努力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
学生复习活动的有效性,着重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要任务驱动。教师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复习要求,既有利于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复习训练,也起到督促学生及时而认真地完成复习训练任务的作用。其次,要采用适宜的训练方式。这里所说的“适宜”,指的是与高考的实战相对应,即多采用学生独立和书面训练的形式,既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复习训练,又提高了训练的能力要求和信息反馈的效度。再次,在复习教学的后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解题能力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体性的训练和指导往往缺乏了针对性,因此倡导学生的自主复习,帮助学生真正取得查漏补缺、完善认知、提升能力的复习功效。
4.着力建构高效的复习模式
(1)考点复习模式。可以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第一步是“解析考点”,由教师就该考点考查的内容范围、能力要求、考试题型等作出精要的讲解;第二步是“示范解题”,教师运用历年高考的典型试题,引领学生按答题的步骤实施科学的解答,并同时补授必须的学科知识,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第三步是“实践操练”,教师将选编的同质训练材料印发给学生,由学生进行独立的书面训练,教师可巡视点拨,搜集学生的答题信息;第四步是“反馈评改”,运用板演或实物投示的形式让学生反馈练习答案,然后师生共同评定答案的正误或优劣,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出示参考答案(优质答案)作比较,使学生形成答案建构的策略性知识,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作出修改。
(2)试题讲评模式。教师在批阅试卷或练习时,要注意搜集学生答案中的典型错误,为试题评析储备极富价值的复习资源。
讲评可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步,给出学生的错误答案,师生共同从内容要点是否完备、语言表述是否规范这两个角度评析答案的问题所在。第二步,分析造成答案错误的根本原因,追溯形成答案的过程和方法。阅读题中学生答案的错误一般或因审题不清而答非所问,或因缺乏原文意识而架空分析,或因信息不全而遗漏要点,或因语言贫乏而表意不当。第三步,呈现参考答案(优质答案),与学生答案作比照,鉴别优劣之分。第四步,由学生自我修改完善训练答案,即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答案的整改和修补。第五步,进行拓展性训练。根据此类试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可增长因素,提供同质练习材料进行二次训练,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之目的。
[论文摘要]: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考试可谓是复习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测、月考、段考、联考,考试频率之高。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考试可谓是复习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测、月考、段考、联考,考试频率之高。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
尤其是对于薄弱学校高三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语文理解分析能力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不够。所以,在高三平时模拟考试之后,课堂中试卷的讲评由为重要。
一次大型考试,从组织到试卷终评,语文考试时间长达150分钟,将近需要四节课堂时间,加上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严重挤占了学科的复习时间,影响了复习备考的进度和质量。怎样缩短考评周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应是高三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高三的考试评价要想提高信度,关键在于考后试卷的讲评过程。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决定着复习备考的整体效果。
教师评讲试卷,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是让学生明白“考我什么”,是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因此让学生每做一份试卷,每听一次评讲,都能巩固知识,领悟道理,开拓视野,掌握技巧,提高应考能力,这才是评讲的收获。
语文试卷讲评课要力求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2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3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4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语文试卷讲评课是根据学生测试情况,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实现有效迁移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课型特征表现为针对性强,重视反馈。因此,课堂结构可大致这样确定: 1呈现答案——2讨论或自省——3针对性讲解——4优劣比较——5相同或变式训练——6教师总结、学生整理笔记。
目前薄弱学校大部分高三老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传统的试卷讲评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堂灌式的讲评。老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还有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修改试卷,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如语文试卷第一卷的前四个小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词义,第二卷中关于课本上的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学生自己不动手去查工具书、资料和笔记,老师一味包办,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在下一次考试或练习中还会出现。同时这种满堂灌式的讲评耗时长,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听课会觉得很疲倦。从接受原理来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反馈、反思的空间和权利,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讲评,缺乏理论深化。由于考试时间紧促,老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盲目地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如湖南省高考考纲从2005年起设置了一个文章赏析的开放性试题,2008年湖南高考文言文考题忽从诸子散文文章变成了纪传体例。如果在模拟试卷时只讲一个答案,没有对知识加以拓展和深化,没有总结规律方法。学生再做这种题目时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三、重基础,轻作文讲评。由于在前面基础题上讲得过多,而在作文讲评时就压缩时间,匆匆收场。或在讲评中对作文缺乏深层理解,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没有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重基础、轻作文的讲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像湖南师大附中200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中的作文题目选的是《给自己一个理由》,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实际来写一则作文。在考试中,有一部分学生审题不准,理解不透,造成写作中偏题。因此,在讲评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文本意,然后再展开想象领悟其中包含的言外之意。要帮助学生完成字面意思向言外之意的拓展。
四、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讲评时,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这样处理试卷跟平时讲解练习没有差别。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就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没有老师的指导,自己对试卷的分析也很肤浅、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确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
总之,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评价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而在高三教学中,语文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服务员和质监员。因而试卷的讲评也必须围绕这个基本的原则展开。
反思我们教学的现状,试卷的讲评应做为一个高三课堂教学中一个重点环节来抓。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而“渔”。
转贴于
因而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1、激励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甘心落后于同学,取得成绩后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进行语文试卷讲评时应保持和强化学生这些心理动机。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往往情绪高涨,产生喜悦感、自豪感。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应激励他们向更高目标攀登。而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情绪低落,产生耻辱感、自卑感。对于这种学生,教师不宜过多指责、批评,应让他们明白,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查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这次考试考得不好,不等于下次还考不好,应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2、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试卷讲评课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允许学生对高分作文提出批评意见。考试试卷虽然相同,但学生分数参差不齐,解题思路各有差异,知识缺陷和错误情况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
3、系统性原则。试卷讲评,从一定角度上讲是一个重新整理知识的过程,语文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系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应将分散于各题中的知识点和语文思想方法适当归类。对典型试题,要突出思路的探索过程;对病例作文,要讲明出错的原因。力争讲一题,学生会一串,懂一片,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典型性原则。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特别是供讲评用的作文),必须有所选择。要选择新颖独到的题,学生出错较多的题,有代表性的作文。实际上,一份试卷批改下来,通过统计分析,总有一些错误是具有共性的,这类错误题才是讲评的重点。应仔细剖析,找出出错根源。
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的和课堂结构。
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高考要求,我认为薄弱学校高中语文教师讲评试卷应尤为注重“四要”。
1、课前准备。要认真及时地评阅试卷,做好考试统计工作。 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考查类型的统计,考试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等),错误类型的统计。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必不可不少的工作,它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些教师不太重视统计,只凭主观估计来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事实证明是不合理的。此外,还应做好试卷分析工作。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少讲,哪些内容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避免了因试题设计或答案的不合理而导致讲评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错误原因,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试卷中的好的解法进行整理,推荐或打印优秀作文、病例作文。
2、概述成绩。讲评课开始,可用几分钟时间简述本次考试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达标率,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获得最高分的同学,尤其要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的中下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宜公布他们的成绩,更不要责难、讥笑他们。
3、讲评试题。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1)重点讲评若干问题。讲评切忌平铺直叙或简单地对答案、说答案,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2)多让学生发言。请学生发言主要是为了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3)借题发挥。为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讲评时对重要题目特别是作文要进行变化延伸,这样,学生对相关问题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试卷的功效。借题发挥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某些知点的遗漏,所以在讲评时应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识网络,以便在下一次考试中学生能迅速判断和提取有关信息。借题发挥可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讲评时要注重渗透试题变形、重组、分解和组合的出题思想。(4)追根寻源。讲评课上要引导学生弄清自己出错的原因,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以求收到实效。要注意答题规范。每次考试,总有些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如看错题目失分,写字潦草、卷面差失分,不按要求答题失分等。
4、课堂小结。常见许多教师因讲评试卷题较多,常感时间不够,总是匆匆忙忙下课,忽视课堂小结,这是课堂一忌。要善于回顾小结,概括讲评的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强调要注意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语言知识是这样描述的: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指出: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but 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然而,在当前高三英语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对基于教材阅读文本的词汇处理仍停留在字典搬家式讲解、听写检查、课文填空等简单机械的模式中,很少主动创造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词汇使用情景语境。这种费时低效的词汇教学模式俨然让高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成为鸡肋。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基于文本阅读高三语言知识教学的基本策略。
二、教材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第九模块第四单元Reading 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文本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圣经习语的定义,几则习语的圣经故事以及掌握圣经习语的重要性。但当进入对文本语言知识点学习的时候,学生忽略了对高三课文语言知识点学习也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说明
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根据阅读任务,基于话题去整理语言,理清文本的内容和脉络。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联想策略来理解记忆词汇,主要是横向联想和纵向联想。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可改善语言输入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例如,相对于by and by,可以帮助学生大脑风暴这类短语:again and again,on and on,bit by bit,little by little,step by step,day by day,day after day.相对于文本中出现的in a word,可以帮助学生整理表示“总结”的表达:to summarize,in summary,to sum up,on the whole,in short,in brief,in a word,in conclusion,to conclude.语言知识,特别是词汇知识相对零散,导致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需要从大脑记忆深处临时调集所需词汇来满际的需要,费时低效,而且准确度不高。
2.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最终达到扩大学生语言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阅读课教学目的。
【设计说明】学用结合永远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文秋芳,2001)。创设与所读文本内容相关的新的情境,将书本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机会。语言学习与阅读密切相连,但不能凌驾于阅读之上,至少不能脱离语境和上下文来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用选词完成句子的练习来巩固文章中所学的谚语,再补充其他类似文本中的圣经习语,一方面满足学生对圣经习语学习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至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多圣经习语的意义以及具体的使用的情况。
3.探究熟词新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利用各种字典探究阅读文本中重难点词汇,及时整理归纳。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文本词汇进行深度广度探究,进而促使学生对词汇的熟词新意更关注。《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针对语言知识这一项注明:“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不少于3500个英语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同时,在语言运用这一项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考生应能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适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适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相较于2014年《说明》,2015年更强调在熟记3500词汇表的基础上关注一词多义,熟词新意。
四、结束语
英语文本是教学的凭借,它承载着话题、语言、结构等功能信息,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其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陈娇玲,2014)。词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词汇、积累词汇、扩展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陈琳等,2007)。在一切为了高考的环境下,如果教师不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学生不能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词汇的学习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语言形式,很难把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运用能力。“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词汇,都要学以致用。只有在语言使用(包括听、说、读、写)中才能深化和巩固词汇知识”(桂诗春,2006)。高三词汇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文本的语言知识点的学习最终目标应该是基于高考,高于高考。
参考文献:
[1]Wilkins.D.A.1972.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4]陈玲.程晓堂.高洪德.张连仲.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娇玲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8.
[6]桂诗春.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J].外语界.2006.
关键词:初中 高中 语文 衔接 过度
一、高一学生语文成绩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课标的差异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法学法的差别,从而导致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困难。初中的课程标准淡化语法,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如诗歌教学。初中阶段实际教学不是很重视,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再如文言文阅读。初中阶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2、教材的原因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相对而言,高中语文“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语文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3、教法的原因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语文的学习。
二、相关对策研究
注重教法、学法的衔接。由于初、高中教学的不同。初、高中在目标要求上的侧重点不同。初中更加重视学科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分更多一些。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高中还面临着一个国家的选择性考试——高考。因此初、高中在教法和学法上必然存在差异。
高中语文教师就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包括如何预习、怎样读书、记笔记、思考问题、考试方式的差别、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要求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我们觉得学生要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
1、多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科技文章也要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厚积薄发。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初中阶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初中强调合作,高中更强调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自己分析判断。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更强调理解。要求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基础上,更强调自我钻研,自觉读写,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
2、多写。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学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作文,考试作文等,写作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写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日记、周记、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同时要注意,作文不光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要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可互相评改,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3、多听。不光听教师说,听教师泛读,也要听课文朗诵录音。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学生在记好笔记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积极的思维。强调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动态学习,重视能力提高。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内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4、多练。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更强调进行规律的总结。有的学生做过的试题,读过的文章,考试考到了,又不会了;有的学生这道试题会做,换了同一类的试题又不会了。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总结规律,没有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只有找到了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规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