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0 14:43: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一起劳教行政处罚案件谈起,阐述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路经选择。

一、案情回放

2007年8月6日,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做出劳动教养决定书,该决定书认定:2007年7月9日,侯某某为向他人索讨赌债,纠集徐某某、张某某、陈某某、胡某、刘某某、颜某等人,携带大砍刀、折叠刀至上海市江场路1400号附近时,被发现并当场查获。刘某某不服该劳动教养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依法确认劳动教养决定书违法,并予以撤销并赔偿损失。

对于原告诉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行政处罚一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劳动教养决定书中,仅对侯某某等七人的行为进行了概括性的认定,对刘某某实行了哪些寻衅滋事行为,则未做出具体的认定;被告做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书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应予撤销。

对于原告刘某某诉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行政赔偿一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据此对原告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权,被告自2007年8月9日起至释放日止,按每天83.66元支付原告刘某某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被告上海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给原告刘某某。

一审宣判后,被告对二案均不服,上诉至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主张不予支持。WWw.133229.CoM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现案件已经自动履行完毕,被告共赔偿原告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19241.8元。

本案的处理中涉及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适用,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合法性不足、合理性令人质疑、审批权缺乏监督等诸多问题,这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社会的治国方略是及不相称的,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对该项制度的反思。

二、案情评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合法性不足

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1957年8月3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1979年11月29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前两种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后一种属于行政规章。这些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着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

(二)合理性令人质疑

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或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其适用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但这种处罚比适用犯罪人的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罚还要严厉,甚至严厉得多。

(三)审批权缺乏监督

目前,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定领导和管理机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和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兼职组成,并未设置专职的负责人。它们主要的法定权限有两项:一是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二是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和延长或减少劳动教养期限。实践中,这两项职权分别由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可以不经检察院审查批准和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教机关也不仅对劳教人员提前解除劳教、延长或减少劳教期限拥有审批权,而且还授权劳教场所可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对劳教人员减延三个月期限内(含本数)的审批权。

三、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劳动教养制度曾经发挥过其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我们当前更应该正视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在维护公民基本人权、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方面的明显弊端。改革不是要彻底否定过去,而是为了面向未来。当前我国的治安状况并不乐观,把劳教制度完全取消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对现行劳教制度进行合法、合理的改革,是当前真正有意义的选择。

(一)依法明确适用对象

当前,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已经由最初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中规定的四种扩大到现在20余种。随着治安形势的变化,地方性法规也在扩充其适用对象,从而使劳动教养适用对象增加过多过快,甚至在实践过程中被“灵活地”滥用,一些不应当被劳教的人员。因此,劳动教养立法时,必须使其适用对象法定化,避免对象上的泛化。具体而言,主要应适用于以下几类行为人:(1)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人;(2)有犯罪证据但没有必要予以刑事处罚的轻微犯罪行为人;(3)有严重潜在社会危害的违法者;(4)《刑法》规定的由政府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5)确有司法证据证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员;(6)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应予司法矫治处分的人员。

(二)促进处分期限的合理化

从现行立法规定来看,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与刑法中的管制和短期自由刑相比,在严厉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违背了罪(错)罚相当的原则,在实践中会导致种种反常现象。

笔者认为对于矫治期限的设计,一是采用相对确定矫治期限的立法模式,也就是规定矫治的最低和最高期限,具体每个矫治对象适用的期限由法官根据人身危险的不同性质来决定,如戒毒型矫治人员的矫治期限一般应高于普通常习性违法者的矫治期限。二是应建立健全人格调查制度。人身危险性是根据矫治对象的成长过程、人格特点、精神状况、违法行为历史等一系列因素做出的判断,客观上要求建立人格调查制度。三是法官宣布的矫治期限并非不变期限,而是根据矫治对象的人身危险性的增减可以减期、提前解除或延长期限。矫治期限变更的决定应由执行机关决定,决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矫治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人身危险性的科学评估,最大限度地防止裁量随意性以及自由裁量权力的滥用,不能单纯地以违法者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决定处分的定性因素。

(三)完善程序,加强监督

第2篇

【关键词】投融资体制;市场机制;法律环境;自主决策

一、当前中国投融资体制的主要问题

200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针对企业投资决策权的落实、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投资宏观调控和监管有效性的增强,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思路。经过几年的深化改革,中国投融资体制在国有企业自主决策(国有商业银行独立审贷)、市场效率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方面都有所改善,但都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国有企业自主决策还未真正落实

自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以来,国有企业的自主决策问题就成为了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但该问题一直没有形成突破。随着国有企业财务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投资自主决策在财务上有了较大的保证。但是,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导致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一直难以完全理顺。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约束,导致政府对国有企业不敢放开,且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甚至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实现充分自主,损失了效率,经常与市场化发展失之交臂。探索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市场化的约束激励机制,对于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国有企业真正自主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投融资体系运转效率较低

中国投融资体系运转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高储蓄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有效投资。第二,金融资产单调,融资方式单一。在2010年的100万亿金融总资产中,银行资产约占92%,而证券、保险相对规模较小(繆建民,2011)。第三,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股票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明显;保险企业热衷于投资型产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品种缺乏。第四,金融服务覆盖不合理。一是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二是银行系统总信贷规模中对非国有部门的信贷规模偏少。2011年12月末,中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1.77万亿元,占比39.7%,年末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10.76万亿元,占比19.6%。相比之下,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第五,银行系统经营效率不高。仍然存在较大的行政审批和管制,特别是在机构和产品准入及部分金融产品定价上。

(三)政府对投融资体系的宏观调控效率较低

政府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宏观调控是保证体系良性运转的关键。到目前,虽然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但其运转效率仍较低下,这与政府的作为或不作为有较大关系。其一,由于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委托关系)没有理顺,虽然是国家所有或控股,却难以对国企形成硬约束,导致政府或直接参与重要经济活动,或采取命令、指令式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因而不该作为的做了;其二,在投融资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中政府的作为有所欠缺。原因之一是缺乏经验;原因之二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限;原因之三是决策水平和机制落后。

政府对投融资体系的宏观调控,一个较为明显的欠缺体现在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落后与政府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或对农村的公共投入长期不足密切相关。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执行后,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分别为7.1%、6.4%和36.1%。1959年谈到经济计划的安排方针时提出:过去安排计划的次序是重工轻农,今后恐怕要倒过来。但是,这样的次序始终没有倒过来。1963-1965年调整时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17.7%,3.9%和45.9%。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执行后,这三项投资的比例分别为10.7%,4.4%和51.1%。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9.3%,“六五”(1981-1985)、“七五”(1986-1990)和“八五”(1991-1995)三个时期,这项比例分别为5.1%,3.26%和3.19%。“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三个时期,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04%、2.79%和2.49%,而第二产业相应的比例分别为37.32%、40.02%和43.32%。

另一个较为明显的欠缺是法律环境的建设。从立法时间看,立法滞后于政策制定。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政府就调整金融业中的公私关系、调整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关系、解决农村资金问题、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二者时间相隔11年之久。从立法的角度看,美国所有的金融立法以保护金融消费者为中心,中国的金融立法基本以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和维护金融稳定为中心,两者在监督主体和监督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立法结构来看,目前中国金融法律框架虽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立法不足;二是大多数法律条文都只是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时,适用的法律又未考虑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因而整体的金融法律框架执行难度较大。从执法力度来看,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首先,由于存在立法设计中的问题,导致执法效率较低下;其次,执法组织结构不完善,导致执法乏力。而在美国,除了司法部门以外,联邦和州两个行政级别的金融监管机构,与其说是在执行监管职能,不如说是在执行执法的任务,加上高效的行业自律协会,形成了严密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执法组织体系;最后,金融行政执法程序不完善和执法手段较为单一也导致执法乏力(刘晓然,2008)。

法律环境建设滞后是影响政府宏观调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使命。政府应加强法律对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先导作用,同时克服甚少受法律与立法机构约束、为施政需要而制定法规的随意性,形成“成文法框架中的自主管理”体制,加强执法组织体系建设,力促向法律主导型转化(袁海勇,2011)。

(四)制度设计存在盲点与误区

中国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国有企业决策、市场效率和法律机制问题可以归结到体制设计中存在的盲点和误区。比如,在中国的体制设计中,较为侧重的是“所有制”的形式,较为忽略的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在体制运行的设计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观念占据主流,而“创新意识”则较为薄弱;在体制运行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中,“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被置于较高的地位,而“伦理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理论”等重要的经济思想,则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应当强调的是,体制设计的伦理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如果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所形成的体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立志为帮助祖国印度摆脱经济贫困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一度批评现实中经济学与伦理学相分离的状况并由此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同时应当强调的是良性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并揭示了政治决策所形成的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路径依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如果其实践者认识不到政治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就无法解决其面临的问题。”(道格拉斯?诺斯,1990,p112)

关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他指出:“要充分理解‘路径依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将社会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法律体系视为一个相互交织、对社会行为形成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约束的‘有机体’。这一‘有机体’构成社会的纵横交错的‘制度矩阵’(institutional matrix),引导经济沿着特定的轨道前行。”(道格拉斯?诺斯,1990,第115页)笔者认为,对于这一“有机体”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的认识和研究,要做到三点:一是科学性;先进的、科学的“有机体”引导社会经济走向先进、科学、健康和活力;不先进的、不科学的“有机体”引导社会经济走向落后、非科学、贫穷和腐败。二是要将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法律体系有机协调为一个整体;三是要充分认识这一“有机体”的外部性(externality),即限制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并阻止经济行为人实质性改变现有制度构架的行为。

二、当前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

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投融资体制走过了一条由中央政府主导的由计划行政体制到市场体制的变迁演进之路,大致经历了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一脉相承但各具特色的阶段。这种传承体现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然而,中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绝不仅仅局限于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鉴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当前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形成以下思考:

第一,投融资体制改革体现了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市场化取向,其存在的问题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所存在问题的缩影,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第二,国有企业自主决策(国有商业银行独立审贷)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探索既能有效约束国有企业又能使其真正自主决策的市场化机制是突破的关键。学习和借鉴成熟市场经济体的经验是一条相对的捷径。国有经济的理顺将为私有经济的管理提供借鉴和手段,使整个国民经济步入良性轨道。

第三,法律环境的建设与维护是推动投融资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因素。良好的法律环境并不在一朝一日形成。但是,试图用一时有效的行政措施来取代法律,将使改革的道路疲乏甚至停滞不前;投融资体系或金融体系的效率有赖于投融资制度或金融制度的深层次改革,理顺、确立和维护各经济主体的法律关系是实现这一深层次改革的基本条件。

第四,清理和消除制度设计中的盲点和误区,从源头上消除中国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的国有企业决策、市场效率和法律机制问题。1978年党的所做出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表明了党和政府的改革决心,也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党和政府主导。未来改革的持续和推动仍然取决于党和政府的政治意愿和决心。体制创新,思想为先。对于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应当首先克服种种模式的禁锢,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素质为核心;应当丰富体制运行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加强伦理价值理论和政治决策理论等重要经济思想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支持力度。

体制创新,其次要考虑体制的路径依赖问题。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教授(1978)研究认为,至少从十三世纪开始,英国就不同于我们传统上知悉的以族长式统治、大家族、妇女地位低下、连接紧密而又封闭的农民村落、自给自足,以及家庭为劳动单位为特征的小农社会。麦克法兰通过指出英国不同于其他国家,而且这种差异由来已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路径依赖报酬递增的正例。而历史上西班牙的沦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路径依赖报酬递增的反例。十七世纪,西班牙从西方世界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盛的国家沦落为二流实力的国家:农村人口流失、工业发展停滞。虽然,王室及其贵胄深知国家正在走向腐朽没落,却仍然无法改变其所走的路径。英国与西班牙在十七世纪都面临财政危机,但它们所走的截然不同的路径显然反映出深植于社会基础的制度特性。(道格拉斯?诺斯,1990,第116页)任何一种体制都存在优劣性和外部性。鉴于此,追求制度的先进性、追求制度设计中的思想观念更新和与时俱进是中国投融资体制克服路径依赖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晓然.浅论金融行政执法[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2]繆建民.关于中国金融战略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

[3]万玲.系统法学视域下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以结构要素分析中美制度[J].行政与法,2011年第12期.

[4]夏斌.2020:中国金融战略的主要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

[5]杨瑞龙.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与中国投融资体制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1998,10-11.

[6]袁海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制问题[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第3期.

[7]周道炯.当代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周炼.浅述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J].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第3篇

从美国房地产市场危机开始,到美国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的一系列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中国采取的对抗危机扼制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的宏观经济政策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宏观经济干预与微观经济干预等,政府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强度和系统性也极大地提高,并且这种政府干预的强化,在全球危机面前,又有着深刻的国际经济背景,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在空前地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那么,这种经济史的背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的确有些领域和方面存在过度市场化的倾向,但这种过度倾向与其说是市场化进展过度,还不如说是在不应当市场化的领域推进了市场化,在不应当运用市场手段去处理的矛盾和利益关系的领域引入了市场方式,而在更多的存在问题和矛盾的方面,其重要原因与其说是市场化所导致,还不如说是市场化进程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不够完善所导致。因为总的来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还远未完成。

从改革核心环节来看,虽然已经开始从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环节逐渐向政府和社会公共制度改革方面转移,但企业改革的根本命题仍有待深入处理,包括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造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包括非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和公平竞争条件的创造等等,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改革,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体制的改革也亟待深入。

从改革的主要任务来看,虽然商品市场化已基本实现并逐渐转向要素市场化的改革,但商品市场化中交易条件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对非国有企业的制度歧视问题以及产业组织上的垄断问题,都有待处理。同时,要素市场化面临的矛盾更为艰难,劳动力市场化中的体制性歧视、资本市场化的欠深化、土地市场化的制度缺失等等,都还有待改革的推进。

第4篇

【关键词】经济改革 经济发展 市场化

一、我国的现代化目标

经过35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由下中等收入向上中等收入水平的提升,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基础和新起点。在经济结构方面,具有如下目标:

(一)农业现代化。到2020 年,使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由现在的36%降至15%左右,接近当代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 10%) 。

(二)新型工业化。即在现在工业化进程已达2/3的基础上,到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三)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达到或接近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起点水平,从现在的53%.左右提高到70%左右。

(四)网络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实现进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同时,使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服务业显著提升,使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或接近当代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 70%以上) 。

到2020年,不仅从人均GDP水平上,而且从经济结构上,中国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经济需求疲软

(一)投资需求不足。进入到上中等收入阶段,低水平大规模扩张阶段已经过去,继续扩张必然会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尽管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储蓄增加,但能否保持投资需求持续增长,关键取决于创新能力,创新力低,产业结构难以升级,没有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就没有新的有效的投资机会。我国现阶段大中小企业投资需求乏力,经济增长中的投资需求不得不依靠政府,而政府的投资能力难以有效和持续。

(二)消费需求不足。中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存在问题,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间分配,即分解为税收、资本盈余、居民收入,中国长时期中税收增速最快,居民收入增长最慢,而只有居民收入才能形成消费需求。由于城乡差距,产业间不均衡等多种原因,及分配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性原因,中国现阶段居民间收入差距较大。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向适应内需不足的经济转变,是十分重要的挑战。

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短期失衡和长期不可持续的主要威胁,来自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矛盾,要从根本上缓解和有效解决这些矛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首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要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应快于同期经济增速。制度创新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人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长”与市场的关系,深化改革应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防止市场失灵。微观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必须要有市场规则硬约束,从公平原则出发,市场主体一律机会平等,不存在特权和歧视,并且以效率为市场竞争的归宿。宏观上,政府要更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克服市场失灵和局限。

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改革的真正难点转变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市场的有效性。要不断克服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完善市场竞争秩序,包括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内部秩序:企业产权制度、价格决定制度。外部秩序:法治秩序、道德秩序。

(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价格制度改革。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混合化和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是我国市场主体秩序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还很多:

1.国有企业的产业组织问题,即国有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2.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即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及内部权利的制衡关系;

3.在制度上提高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在市场上展开竞争的公平性。公平的竞争性的价格决定机制的培育和完善,与主体秩序的改革相互依赖,没有真正受市场规则约束的企业,就不会存在公正的竞争性的价格,没有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任何市场主体都不可能展开充分的公平竞争。

(三)生产要素市场化。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根本在于要素的市场化,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专利等要素,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关键也在于要素的市场化,离开要素市场化的深入和完善,我国面临的一系列资源配置的深层次矛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就难以有效解决。

(四)克服“二元”经济状态。

虽然二元经济状态依然鲜明,城乡间二元体制差异仍较显著,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进展到必须克服二元经济状态的历史关键时期,这需要重大的制度创新。经济改革上,必须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化,农村土地确权和市场流动,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就总体改革而言,必须使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统一为一个整体,根本克服二元经济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第5篇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行业协会的概念进行定义,阐释了行业协会与非经济类社团组织、一般的经营性中介组织的不同之处,强调了行业协会的存在与企业所有制性质无关,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从事相关行业活动的社团组织。

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历程,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自身建设两方面概括了近年来行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对今后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第三部分主要对行业协会的职能进行了研究,提出随着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应在现有基础上对工商领域行业协会的职能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要加强协会在维护企业权益、反映诉求、自律与律他、协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化解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的工作。

第四部分主要概括了行业协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课题报告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规范行业、服务企业、推广技术、开拓市场、制定标准、培育人才等方面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列举了一部分极具代表性的社团业务活动案例。

第五部分从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行业协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精简职能、工业管理部门撤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业管理体制和“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元化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现实情况表明,加快建立和发展工商领域的行业协会对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整体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完善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的现实需求。

第6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改革,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公益事业过渡,文化、科技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深化。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一方面是随着我国医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调整,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等的改变对医院的考验也逐步明显,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医院体制机制深刻变化,旧的、落后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变化,比如,当前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落后于医院管理的发展甚至制约发展。未来,随着医院发展脚步的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使得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增加。

不过,虽然医院的性质逐渐向社会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双重性过渡,但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并不能适应其进一步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及建议促进我国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医院体制机制深刻变化,原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变化,当前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落后于医院管理的发展。未来,随着医院发展脚步的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使得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增加。总体来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如下:

一是从性质上看,既有的双重性质与本身财务管理目标取向模糊之间的矛盾增加。当前,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的性质没有变化,但市场经济经济下其市场性增加,使得其双重性质日益明显。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医院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对于自身竞争力提高的要求逐渐迫切,经济效益问题使得医院具有了市场性和社会公益性这一双重性质。在这一性质上的取向如何,医院的管理就发生了重大分歧。一昧重视其市场性,可能对患者治疗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过分重视其社会公益性,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难以为继。因此,目标取向的模糊,使得医院既有的双重性质与本身财务管理目标取向模糊之间的矛盾增加。

二是从人员上看,医院的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医院的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存在问题,大都只了解基本的核算、审批流程,对于具体的财务问题分析、财务监控管理不甚了解,同时,财务人员缺少基本的理财观念,理财方法落后,缺乏创新能力。此外,医院财务人员大都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对财务管理少有关心。同时,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

三是从预算管理看,当前医院的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管理是根据医院阶段性管理目标确定的相关预算报告。当前,全面预算在我国各类单位已经逐步推行,但医院的预算管理缺陷问题逐步暴露,一是医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仅仅是形式,不具有控制性,二是医院大都将预算管理看当做财务部门的事情,在预算模式、预算金额、指标的确定上缺少基本的认知,导致预算表现为简单的计划控制,预算主观性过强。同时,当前医院建设投资中,投资管理盲目性大,缺乏对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分析,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无益。

四是从会计信息质量看,当前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失真现象严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能力低,在一些利益驱动下,可能提供不真实的财务报表及财务信息,使医院的财务信息质量不够准确。加之当前许多医院的行政性过强,领导的直接干预也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同时,当前的医院资金管理的财务监管不足,与现代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医院财务监管制度的缺失。同时,医院整体目标和战略与资金的流失的低效率对于医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医院建设、设备购置等造成的财务管理混乱频发。因此,保证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重大问题。

三、对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建议及措施

首先,在公立医院改革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医院要破除旧观念,努力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标准化和全面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医院的社会公共服务性不能改变,因此不应选择绝对的市场化作为

改革的方向,其财务管理目标仍要坚持社会公益性。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利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确定其发展方向,完成当代医院的社会角色。

其次,要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其能力直接影响医院财务管理质量。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用协调医院整体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要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全面预算管理要以医院经营发展为预算目标,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要规范支出,建立科学的现金流预算。同时,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要完善医院财务会计控制制度。一是货币资金管理要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二是实物资产管理要加强资产控制。三是工程项目管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和监督保障机制,四是医院收费管理要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完善收费交存制度。同时,坚持成本核算,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第7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形势,我国国有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策略,并取得了卓效成绩,综合实力实现了稳步提升。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管理实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作用巨大。本文在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作出分析与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体制建设

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以及人资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新时期,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必须要审时度势、顺势而行,注重理顺好自身内部关系,深刻认识到行政管理的功能价值地位,并构建了完善的实践体制,以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自主生产经营管理权得到了有效释放,其根本是来源于国家公共权力,事关党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系列政策方针的指引下,随着历史沿革,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但其中依然表露出了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人资建设等方面。

1.1制度体系

制度是一切管理行为实践的规范化、统一化,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既有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包括忽视规章制度建设和官僚思想较为严重。在具体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实践中,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整可依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分配不清,工作流程混乱,导致事务性决策常常凭主观意愿决断,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有些国有企业则官僚思想盛行,对本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和行政管理特点认知不清,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将行政管理部门完全隔离开来,引发了其他部门的反感和排斥情绪,不利于其有效实践举措的制定与实施,同时还影响了内部稳定团结,长此以往势必会遏制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客观角度上讲,制度体系缺失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不力的关键因素,是相关体制建设的重点方向。

1.2组织架构

传统国有企业发展模式下,其行政管理组织架构是基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官僚制”理论形成的,即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形态,着重强调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这种行政管理组织架构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其所创造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逐步完成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微观主体变革,层级式组织架构的弊端开始显露,如组织规模无限制膨胀降低了信息传播效率,信息失真、扭曲现象逐步恶化,由此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刚性的层级式组织结构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员工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员工更多的是充当企业机器的附属品和零件,其个人自由必须要完全服从铁面无私的工作纪律,他们的个性及热情受到了压制,工作创新更无从谈及。

1.3人资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亦是行政管理的重要项目。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社会里,人性本位受到了极大限度地扼杀,这种思想依然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蔓延。具体表现为,员工更多地被视为附属物,只是依附于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着重突出和强调了领导集体的核心价值,其常常采用一种自我折射的方式,用自己的思想指挥和控制员工劳动行为。在这样的行政管理环境下,国有企业人资建设表现出了无序状态,人际间的沟通不到位,破坏了内部和谐,同时亦打击了员工参与积极性。如此这般,在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面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形同虚设。以现阶段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看,其仅局限于传统人事管理,从职能上看,只是做了一些基础的人员调配、职称评定等工作,难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容。但现实的状况却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国有企业不单单面临着行业企业发起的挑战,同样还有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人才战略地位越发重要。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

行政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础构成,涉及到多个工作层面,其战略价值毋庸置疑,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为员工行为规范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现阶段实践中矛盾最为尖锐的集中点。因此,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要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人性化的制度体系,藉此提高工作效率及员工积极性。简单来讲,完善的制度体系应覆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各环节,包括权责制度、激励制度、工作流程等,并形成文字广泛传播到员工各阶层,由专人负责考核,保证其实施效力。值得提出的是,由于制度针对大面积的受众,因而其本身语言叙述要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且避免歧义的产生,如此才能更好地被执行。此外,国有企业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这也就决定了其构建的制度体系始终存在不完善之处,需持续作出修改或补充。在此过程中,作出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行政管理部门更应关心制度的公正性、神圣性以及权威性,应在执行之后再采取动作,并深入了解员工群体的深层次需求,积极灌入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保证制度的执行效力。

2.2优化组织结构

根据上文分析论述,刚性的层级式组织架构不但降低了信息传播效率,还增加了一定资源成本,已然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扁平化的行政管理组织架构则更加强调管理幅度的增加,可以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难题,是现代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扁平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框架下,各管理层级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其将更多的权利分配至中低端基层员工,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因而能够使整个组织更加有效的运作。同时,扁平式组织架构还可以大大缩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时间,继而使国有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动态变化作出相关反应,保证了自身发展活力。在此过程中,网络科技发展,尤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与应用,为国有企业进行行政管理扁平化组织架构建设提供了基础环境支持,其多元化的信息存储方式及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集群式”管理,使得基层员工与领导集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和紧密,增加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2.3重视人才发展

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过程中,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也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新的市场经济竞争态势下,国有企业必须要审时度势,积极推行人才战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主动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以盘活既有人力资源存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发挥其价值潜力。在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下,明确各类人才任聘标准,强化核心职员的选拨和培养,重视人才力量储备,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尽量防止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部作为第一执行人,要充分认清自身工作价值定位,理性分析判断员工的实践行为,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或不足,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必要时刻进行恰当处置。同时,依据相关制度规定,给予表现优异的职工适度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肯定其工作价值,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需进一步发展文化体制,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自身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支持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融入先进科技

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改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信息化水平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考量,对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及质量具有非凡意义。根据功能定位划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其中,事务处理系统能够辅助完成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相关事务数据的搜集、分类、存储、维护及更新等工作,并到内部互联平台上,以便于相关应用层的查阅和使用,有效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功能集成系统,它使得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实现了电子化管理,有效减少了职员工作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决策系统是基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起来的,它有效整合了国有企业各种内外部信息资源,通过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的结合,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其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希望学术界可以持续关注国有企业发展,理性分析其行政管理现状,及时纠察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策略,实现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捷.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4(20).

[2]崔娜.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23).

[3]赵晓玲.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6(20).

第8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 发展现状 对策

社区体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和新的社会形态,在中国的城市管理和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在社区发展的前提下萌发的,既非政府机构,又非赢利性经济组织,协助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从政府机构获得支持和援助。社区体育最突出的社会功能便是将社区闲散的资源(人、财、物)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高社区人员的身心健康,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丰富社区的余暇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防止人际关系淡漠化。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问法、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我国在社区体育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对社区体育的研究,离不开社区体育,但是不可以简单地把社区体育规定为社区体育的研究对象,社会学视觉下的社区体育,只是体育社会学的一个研究单位,因而,社区体育是研究发生在特定社区中的体育现象,与体育有关的各种问题,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并且研究的对象随着研究的目的而不断变化,最终目的是发现和解决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也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背景

1.群众体育的发展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体育资源都是由政府统一管理,政府控制着整个大众体育的发展,同时,体育的内容也相对简单,这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是一致的。首先,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渐雄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工作时间减少,余暇时间增多,且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体能消耗相对减少,各种“文明病”对人的健康威胁越来越明显。其次,国民文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促成人们更多的关心体育,参与体育,加剧了体育人口的增加与管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实质上是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与渴望同群众体育的突破发展是相统一的,打破了公共体育资源的集中化分布,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和社区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社区资源被整合,社会体育学的影响不断扩大,促进大众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社区体育的理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确保了社区体育的强大生命力。

2.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发展的条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1985年的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为核心的和90年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两次改革导致了社会的众多社会服务职能分离到社区,促使人们对社区的关注程度增加,明确了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社区体育是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潮流中的一个代表,它的每一丝变化都与社会发展影响相随,其中蕴含着社会变革的意义,也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征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体育、体育产业等新生的体育事物出现,体育消费的比例增加,与体育有关的各行各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刺激了经济增长,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保障,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

3.历史机遇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催化剂。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为我国的大众体育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而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区体育遇到了快速发展的历史契机, 自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党的十六大顺利召开等等,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正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社区体育是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潮流中的一个代表,它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领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

二、我国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我国社区体育在国家体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社会的不断变迁,尤其是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设区体育,在发展中同样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只有认真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才能为它的更大发展提出可行的对策,确保其进一步发展。

1.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

(1)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体育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体育在整个社会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样地,社区体育的发展已超出了社区体育的本身,在社会的进步中所发挥了巨大作用,促使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原来的模糊变得更加清晰和全面,其根本原因是社区体育的社会价值不仅在参与者身上体现,对没有参与的人同样产生影响。在我国的城市社区中,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固定,其活动形式也以集体性为主,在那些参与者当中大多数都没有运动基础,或许是一窍不通,但是在左邻右舍的相互影响下,不自觉地加入进去了,正是这种无形的影响力,使我国的社区体育锻炼队伍不断庞大起来,社区体育组织不断扩大。此外,政府重视和媒体介入,进一步扩大了社区体育的社会影响力。

(2)硬件发展加速。社区体育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场地和设施,社区体育组织既非政府机构,又非赢利性经济组织,场地和各种设施的建设难度大。最近几年的社区体育发展中,通过多种运行模式的探索,在硬件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1)当地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照顾,为硬件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2)国家福利彩票收入对地方社区体育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和器材的提供;3)社会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人们对社区体育的广泛关注,个人的捐助增加; 4)不断增加的商业意识对自身造血功能的激活,一些体育器械商家,通过无偿安装器械设备供社区人员使用,以此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满足了商家和社区体育组织的双方需要。

(3)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工作受到重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是人们在运动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运动不讲究科学,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而且危害人的健康。目前,我国有六十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同时,国家体育总局每年都在举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培养。

(4)多方合作加强。加强交流和联系是目前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周边学校、企业、体育俱乐部及相邻社区之间的联系,不仅为社区体育的发展赢得强有力的支持,还能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在资源上可以实现共享。其次,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合作双方之间的优势交流和互用。因此,学校为社区体育提供人才支持,而社区体育为学校进行社会实践,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场所。与体育俱乐部和相邻社区的合作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和建设。

(5)社会功能更加明显。社区体育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主要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要,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感情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体育。由此可以看出,社区体育的社会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体育本身,特别是对于社区内的老年人,他们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又有迫切的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交网络的愿望,这对于缓解社会的压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作用明显。

体育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得到各行各业的认可。企业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事业单位通过体育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改善成员的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体育竞赛中,所有的队员对规则的一致服从,是其他任何法则无法达到的效果,鼓励人们养成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2.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社区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差,甚至没有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2)城乡间的差异明显,大城市发展快,小城镇发展慢,由于参与者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不同,人为营造的社区体育发展空间差异大;3)占我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的社区体育发展滞后;4)在同一城市中也会因为对社区体育的规划和管理缺乏统一部署,人为因素影响严重。

(2)社区体育指导的整体水平不高。目前,专门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还很缺乏,大部分人员都是聘请的未经过系统培训,且仅有一技之长的一般人员,在指导的过程中他们无法达到“受人以渔”的目的,在指导的过程中出现常识性错误,引起社区参与者的误解,降低了社区体育的吸引力。因此,在角色定位上,他们可能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但不是一名合格的指导者,难于保证体育指导的质量。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模式上存在着缺陷,同时,社区体育组织的用人机制促成这个问题严重化,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基层的社区体育组织中从事工作,而社区体育组织不愿意引进专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专业人才。最终导致社区体育指导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在上文中谈到了政府部门重视明显加强与这里所谈的观点没有矛盾,首先,在具体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因为所负责的领导对体育的爱好程度决定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就笔者从走访的社区体育组织中了解到,领导并没有完全地重视社区体育发展,走过场的现象较为严重,有些社区体育组织领导为了获得国家在资金上的支持,甚至弄虚作假。其次,领导的权力因素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力值得关注。

(4)各自为阵的现象依然明显。社区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同与之有关的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因为种种原因流于形式。在与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的联系中,由于利益冲突导致双方合作艰难,各自为阵,不易形成有机的发展网络,阻碍了其协调发展。

(5)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人群出现两极分化。我国参与锻炼最多的人群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和60―70岁之间的人群,而30―60岁的人群锻炼少,两极分化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30―60岁的人群中,他们因为事业和家庭的重担导致压力增大,迫使他们在余暇时间去从事与此有关的事情,而减少运动锻炼。

(6)场地设施落后于人们的体育消费欲望。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的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还比较落后,具有完善的体育设施的社区体育组织太少,落后和破旧的运动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大众的锻炼需求,与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

三、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速制度建设。通过对社区体育的各种制度的制定和验证,规范社区体育的有序发展,并建立社区体育发展的档案,对进一步研究我国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加速体育消费市场培育,增强社区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体育消费行为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人们通过消费自身的体力获得愉悦的体验,这种消费形式与一般的经济消费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刺激人们对体育的消费也相应提高,像网球、保龄球、羽毛球等高消费的项目逐渐成为热门运动项目。因此,在社区体育中增加一些有偿项目建设,来满足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增加收入,实现社区体育的造血功能。

3.实行基地化构建。社区体育与周围的企业、学校和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全面合作,把自己建设成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体育活动基地、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实现资源整合。

4.利用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进行青少年的运动训练,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