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化学探究的主要步骤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15:45: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化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第1篇

一、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简介

1.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内容

实际上,探究实验指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己或协作对某未知的问题提出猜想,之后再对实验进行设计出相应方案,并进行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得出结论,再对结果进行思考的一种主动学习方式.

2.探究实验操作的步骤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其步骤如下:

(1)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是从不停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一般这种问题的提出来源于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第二,学生在本身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经典、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问题.

(2)猜想假说.当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后,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由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想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资料方面的阅读学习,与其他的同学一起讨论并对实验方面的设计思考,进而作出操作上、现象上等方面的预测.

(3)设计相应的方案.方案应该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之后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并整理讨论结果,更进一步完善实验的设计方案.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又可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找到自身实验设计上的缺点和不足,整合大家的方法得到最好的实验方案.

(4)对实验进行验证.经过实验的设计方案的步骤,取得了事实与相应的证据,在正确无误的操作过程中保证实验可以有效并顺利地进行,以科学的方法记录与实验相关的现象、数据.教师在此过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5)得出结果和对实验的思考.

二、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相关问题

高中化学探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种:

(1)策略性的相关问题.(2)理论性的相关问题.(3)与实际相关问题.

2.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相关类型

(1)知识型的实验.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可以在探究实验中提取旧的知识来引入新知识,从而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消化.

(2)操作型的实验.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用法,以此来加深对所要记忆知识的印象.

(3)能力型的实验.能力型的实验一般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能力为主要的实验.

(4)创新演示型的实验.以现在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以改进后的演示实验重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通过运用这种新实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并理解知识.

3.学生对于探究的问题进行预测

学生依照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对探讨研究问题进行预测.

4.让学生学会提出相应的猜想与实验设计的方案

具体如下:(1)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预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对探究实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明确所需要操作实验的目的;(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相应的猜想;(4)明确相应学生的分工;(5)预测实验完成的时间;(6)设计实验的相关步骤.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对于可能出现正确结论的方案给予肯定,而对于可能出现错误结论的方案可以鼓励学生再进行优化修改,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5.通过实验对结论的猜想进行验证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同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通过交流学习,发挥集体的作用,帮助每个学生接受多方面的信息.

6.评价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探究 教学

我们知道,化学教学分为实验与理论,以往教学中老师多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而现在条件提升,化学实验可以融入到课堂中,老师便应该多重视实验教学。因为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许多学生对于实验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实验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实验,实现多样化实验教学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主要的是依靠现象来呈现原理的,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于掌握该实验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化学实验有很多在课堂中是无法实验的,需要专业的器材。在传统教学中,这些实验学生就不能将这些知识掌握的彻底,对于实验的现象掌握非常少,对于实验的理解也就不够深入。多媒体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视频就可以将实验过程与结果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直观展现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比如:在教学“羧酸和醇的反应”,实验不适合于课堂上进行实施,利用多媒体一样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的结果有着很明确的掌握。又比如在教学有毒气体的制备中,这些实验器材不容易带入课堂中,而且有毒气体一旦处理不好对于学生会产生危害,利用多媒体观看直观科W的制备过程,学生同样可以理解这些知识点。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

化学实验是比较有趣的,对于学生而言更喜欢去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老师先要进行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学生学习老师的操作步骤,理解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意义,接着再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老师要在实验前将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接着还需要着重点出实验中需要注重的地方,实验不仅仅是丰富学生化学知识的,而且还需要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培养探究精神。实验作为一个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其中,以实践去证明自身的想法是否正确。当然化学实验是需要老师监护的,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理解不全面,可能会犯一些错误,学生在想到一些思路时,还需要同老师探讨一下,如果可以实行便自己去探究。比如:在教学“钠和钠的化合物”,老师可以将实验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将基础器材准备好,接着让学生自己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去探究Na2CO3和NaHCO3性质异同的方案,实验完毕后,学生要阐明自身的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化学实验的步骤比较多,学生一个人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步骤忘记或者步骤错误等问题,这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问题,而且学生自身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此化学实验,因此便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组进行实验的好处有很多,一个小组中,学生想出的问题,往往是共同疑惑点,学生探究的兴趣就更为浓厚。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好自己扮演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老师也可以将学生先分为4人一组,接着再将不同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当然也可以将2个小组分一个相同任务。接着列出一些步骤,得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学生在探究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老师先别给出答案,让学生结合课本以及小组力量去尝试着解决。这样的探索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点翻出,结合实验进行解决问题,巩固并提升所学知识。书本上的实验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其实并不高,老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实验,将学生的视野拓展,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优化实验设计,着力开展探究性教学

实验设计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水平,不同的学生之间也是有差距的,因为知识储备等等问题,在做实验时总会有所差别。因此要优化实验设计,如果学生初步接触这些实验,那么难度应该有所降低,将学生带入实验中为目的。等到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就需要注重抓探究性的实验了。学生的思维要想有所提升,那么就需要去面对一些难度的实验,在实践中去探寻实验真理,将自身投入探究实验中。探究性的实验或者题目,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有难度的,需要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学生思考的角度多了,对于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加的牢固。老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去探究出实验的结果。比如:在教学“浓硫酸”时,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用铜能够制取硫酸铜?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呢?哪种方法最好呢?学生思考出第一个问题后,后面的问题就需要学生仔细思考了,因为所需要思考的方面是非常多的。不同学生给出的答案汇集到一起,接着共同找出最优的方案,学习其他学生思考的思路,提升思维层次。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实验课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学生要将知识基础打牢固,为实验提供稳定的基础。老师在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实验的多样化原则,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引导着学生不断探究,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会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华永.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考试周刊,2014,(27).

[2]蒋亚州.化学实验对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2014,(42).

第3篇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第三章第三节。本节主要是以乙醇和乙酸为代表介绍一些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第1课时一般只探讨乙醇。教材之所以将此节内容取题为《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应是希望突出化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

对于刚刚接触较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的高一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领域,如果能够顺利适应并掌握其中的学习规律,则有利于其信心和志趣的建立,反之,则可能严重挫伤其信心,乃至使之丧失对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恒心,破坏其学习的“定力”。

二、目标确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乙醇”的教学要求和建议是: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有其显著的思维体系特征,例如学习有机物一般都需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开始,然而“课标”对于“乙醇”却没有在“知道分子结构”方面作要求,这是否就意味着无需或不能对其有所提及呢?

细细思考不难发现,基于同分异构问题,相当多的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是不可以用化学式来表达的,而必须使用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这就包括了乙醇。如果对乙醇的结构一无所知,学生在理解和书写方面是存在障碍的,如果硬要其记背反而演变为灌输教育、机械学习。更何况,经过初中学习,学生对于乙醇的结构是有大体了解的,此处为何要刻意回避呢?故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以乙醇为例,初步尝试和体会有机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探究方法,知道乙醇分子的组成。

(2)亲自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操作,借助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了解乙醇的主要性质,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认识乙醇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升华学习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实录

(一)准备与导入

课间播放由原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北大中乐学社演出的乐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视频),以此为话题引入正课。

【教师讲述】有人对化学存在误解,把化学等同于污染、有害。其实,我们都生存于物质世界中,人人都由化学物质组成,所以“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以吃为例――进入主题。

(二)主题一:认识“酒”

【学生活动】提供两瓶未知饮品请学生鉴别,学生很快判断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酒。

【过渡】《弟子规》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学生尚不能饮酒,但可以也应该去认识“酒”。

【活动】首先借助诗歌文化来大致了解酒文化,朗诵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分析不同酒的共同组成,引出主题――乙醇。

(三)主题二:探究“酒”(乙醇)

【探究准备】立足化学学习,大家准备从哪些方面来探究乙醇这种物质?

【学生活动】讨论并提出,希望探究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制备等,进而讨论:组成和结构、性质、用途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作出决定,从认识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出发,开始今天的探究历程。

1.探究活动Ⅰ:探究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步骤1】形成基本思路:先确定“组成”后判断“结构”。

【步骤2】根据常识,提出乙醇最可能含有的元素,思考探究乙醇元素组成的可行方法,一致认可使用燃烧法。

【实验探究】完成乙醇燃烧的实验,验证其燃烧产物。

【提出疑问】如何判断乙醇中是否含有其他元素,尤其是最有可能存在的O元素?

【思路突破】应将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学生提出,依据元素守恒,若能得知C、H元素的质量和,将其与乙醇质量相比即能判断O元素的存在。

【实验模拟】投影实验装置图,将已知量的乙醇充分燃烧,产物分别通入浓硫酸、通过碱石灰,测得二者的增重。

【学生活动】分步算出CO2和H2O的物质的量、C、H元素的质量及质量和,断定O元素的存在。

【步骤3】算出O元素的质量,进而推得C、H、O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确定最简式,讨论后得出结论,乙醇的分子式只可能是C2H6O。

【步骤4】鼓励深入探究,解决疑惑――乙醇的分子结构是什么?

【知识准备】认识C、O原子的价键特征。

【学生活动】分组、同步进行两种探究活动,一种是搭建乙醇分子可能的球棍模型,一种是画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式,而后将两种活动的结论进行比对,形成初步结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有2种(即乙醇和二甲醚这两种结构,此处分别称之为A式和B式)。

【资料阅读】某工厂巧用乙醇来消除过量金属钠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验验证】进行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验证产物,观察现象,同时与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从定性的角度分析,能否判断分子结构?(不能)。

【观察与分析】根据A式和B式,分析这两种结构的物质与产物H2之间可能的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模拟】用排水法收集乙醇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得到的产物,得知乙醇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

【形成结论】A式合理。

【步骤5】简单回顾,至此已完成对其组成和结构的推导。

2.探究活动Ⅱ:探究乙醇的性质。

【过渡】在探究结构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涉及了乙醇的性质,如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学生活动】经过先前的结构推导,已确定了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的断键位置,据此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辨析】乙醇是否属于烃?

【教师引导】从烃的概念出发,并与结构有所相似的烃――乙烷加以对比。

【学生活动】形成结论:乙醇不属于烃,而是烃的衍生物;自行推导出“烃的衍生物”的定义。

【教师引导】乙醇分子中的特殊结构是羟基,再据此推导出“官能团”的定义。

【学生活动】明确“官能团”的含义,从已学物质中寻找其他常见的一些官能团。

【过渡】我们十分熟悉且刚才也已涉及的乙醇的化学性质还有什么?

【学生活动】答:可燃性。完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激发探究意识】乙醇还有其他被氧化的方式吗?

【学生实验探究】学生代表演示乙醇在铜丝作用下的催化氧化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观察并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在掌握乙醇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再去观察和记录乙醇催化氧化的现象。

【共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逐步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最终推导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饮酒要适量,还应注意时间、场合,切不可酒后驾车。

【趣味实验】将圆形滤纸用酸性K2Cr2O7溶液浸泡,通过喷壶向其上喷洒酒精,模拟交警进行的酒精检测实验。

【结论】酒精可被一些强氧化剂氧化。

3.探究活动Ⅲ:了解乙醇的用途。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乙醇的重要用途。

【教师介绍】补充其他用途,投影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乙醇及化学学科的价值。

(四)主题三:归纳与检测

【教师说明】今天的学习程序是建议在探究需要的基础上,可能不符合通常的流程和规范。

【学生归纳】重新整理出便于阅读和记忆的学习笔记,对照学习目标加以反思,是否已掌握相关内容。

【教师寄语】化学使生活更美好!探究让学习更快乐!

四、教学反思

这里需指出,“定”并不代表着沉闷,更不意味着思维停滞,即便是所谓“禅定”,亦为“静虑”之意,“定”中的人在思考,有感悟。就教育和学习领域,笔者为“定”作了三个层面的界定:第一,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第二,有安定的心态、平静的心情;第三,能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即保持注意力的稳定)。

1.理性与人文兼容。

人都拥有情感,情感可以流露,可被感知,还可传递与升华,情感交互的课堂必然能有效“定”住学生的心,使之“专注一境”,但前提却还在于教师本人具备人文素养,拥有真挚的情感。

课堂的进程,是思维发展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进程,这属于教育科学的层面;然而,它又何尝不是一种谱写情感“乐章”、推动情感生长的艺术境界呢,这又属于教育艺术的层面。再从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化学属于理科,但它又绝非是枯燥、“无情”的,化学发展史中重要人物与科学精神,化学实验的现象,物质的结构与色彩,等等无不透露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此,笔者力求展现的就是一堂理性与人文兼容的化学课堂。

理性特征的化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方法和规律,笔者主要借助科学探究、数学计算推导、化学用语的练习等活动来实现。人文特征的化学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情感,笔者借助音乐、图画、诗歌以及赞叹、鼓励、安慰的话语来加以体现。此外,笔者还以社会上某些人对化学存在的偏见、误解来引入这堂课,指出人人离不开化学的事实,意在表达教师对化学事业的热爱,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态度;借《弟子规》来劝导学生“年方少,勿饮酒”,把教育自然融合于教学之中,其实教育和教学本就是一体的;课堂提问中兼顾多数学生,对于实验产生的现象力求让多数学生认可而非强行灌输,学生演示实验轮流做(这堂课上台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是恰好轮到的,而非为了公开课需要而特意指定的),这些都为了彰显化学人文、亲切的一面。

文理相容的化学,魅力自然呈现,学生定有深刻感悟和认同。

2.意义课堂,志在其中。

课前播放的音乐视频《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是由原北大校长、化学家周其凤作的词,北大学子们演唱的。北大是中学生向往的地方,北大校长的号召,北大学子的宣扬无不使得学生自然生起投身化学学习的志向。当然,在这种对外展示活动的场合,学生非常容易感到紧张、拘谨,课前音乐的播放还能帮助他们放松与安定心态,实现“定”的第二个层次。

而对乙醇用途的突出,化学学科价值的辨析都有利于学生产生爱学化学的情感,坚定其目标和信念。此外,在探究活动过程之初,先让学生确定这堂课探究活动的基本目标、思路,也有利于其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思维的主动。

3.活泼课堂,乐在其中。

既然“定”不代表沉闷,那么气氛活泼、思维活跃的课堂何尝不是更理想的境界呢?

这堂课始终沉浸在热烈的讨论和阵阵的欢笑之中,难怪听课专家表示,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课堂反应能达到这样的水准,确实有些出乎意料。这,一方面在于笔者对于问题的设置做到了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多数人都有能力参与研讨,成为课堂的主人,另一方面在于笔者及时化尴尬为欢乐,变被动为主动。

此外,笔者让学生亲自鉴别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酒,介绍乙醇可用于消除金属钠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及利用试纸、酒精喷壶模拟酒驾检查的实验,等等,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化学学习的价值和趣味,使之愿学(属“定”的第一层次),乐学(属“定”的第三层次)。

4.探究课堂,安于其中。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探究性教学 运用实践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以培养人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应为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服务。但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能力的培养。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学目的包括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方法的传承、科学思想的习得及科学品质的培养,但教学中一般只做到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品质方面的要求,教育教学所做的工作显然不够。实施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弥补一直以来教育教学的不足,以期真正实现对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教学方法都是根植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科学。高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教学方式也是从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中诞生的。

(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由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的。“认知―发现”心理学派的理论重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该学派关注于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认知结构,深入探讨人类是怎样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发现过程逐步形成认识的。其次,在教学中,该学派在此基础上又探究了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学生发现外界事物的规律,从而习得知识、形成认知。在这一方面,高中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正是让学生在发现中认识事物。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立内部表征的过程,而学习者建立内部表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在真实的实践中获得对事物的理解与知识。根据建构主义观点,高中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让学生学会在具体实践中获得物质变化知识与规律,进而由学生自己主动建立起内部的知识表征。

二、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应用原则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以往教学中人们忽略最多的就是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显然,依据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及“发现―认知”学派的观点,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是很难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的。显然只有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扮演了主动的角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获得有意义的认知。

(二)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做好引导与组织工作。

无论在哪一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整个学习过程是需要教师为其设计的。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引导者与组织者的重要角色。不管是整个实验的快慢进度,还是实验环境民主性与趣味性的营造都是由教师掌控的。而且,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包含很多危险性因素,这也是教师要做好的课堂工作。

(三)整个探究过程的氛围要和谐,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认知―发现”学派认为,学习者只有在一个自身认为安全放松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上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既有老师对学生真诚的鼓励,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友好默契。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实践活动,与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唯一区别就是它的单纯性。但不管是怎样的实践活动,人们都会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所以,在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堂上我们不能追求学生单方面能力的培养,更要在该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三、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步骤

(一)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第一步,教师要向学生出示问题情境,这一个问题情境应该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当学生产生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因问题情境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不断碰撞,最终在老师引导下整个班级将问题归为一个主要的核心问题。这是实验开始的第一步。

(二)在问题中建立猜想并产生假设。

有了问题以后,为了解决问题,一开始我们只能通过假设暂且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所以实验的第二步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大胆猜想,继而形成自己对于结果的假设。而恰恰处于青少年期的高中生是最具挑战精神和对事物的探索欲的,所以此时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猜想环境就够了。

(三)制订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有了假设,学生就得用实验验证假设,这就好比数学中的归纳法一样,只有经过验证的假设才是成立的。当然,实验不是随意就能做的,正像上面我们说过的,实验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在做实验前要首先制订出实验方案。学生要向老师上交自己制订的实验的具体方案,同时在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实验药品用途等都牢记于心,为即将进行的实验做好准备。

(四)进行实验。

实验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各方面的锻炼和培养都主要在此进行,所以做好实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物质变化的整个过程,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五)评价试验,得出结论。

实验过后,学生就要根据刚才的整个实验及实验记录评价试验,进而与实验之前已做出的假设和猜想对照得出实验结论。这是对实验过程的理论升华。

(六)表达交流。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智慧的产生都是要与人分享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分享中,人类社会得以进步,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在实验结束的这一项工作正是让学生学到这样的道理,让学生在自我表达当中获得与人分享自己成果的快乐。

四、结语

高中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是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与推动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改革,该教学改革旨在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的步骤清晰、科学,经历问题出发―假设―制定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分享交流等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黄波.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生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及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2010.

第5篇

一、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是实质和特征都基本相同,只是反映在形式方面略有差异。在高中化学的探究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因素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两种基本模式。

1、实验探究模式。“实验探究模式”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通过实验探索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和思考,去探求未知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一般流程见图1:

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② 提出问题或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明确问题;

③ 根据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提出解答问题的猜测和假设;

④ 搜集资料或收集必要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⑤ 作出判断,形成结论,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与他人交流。

2、问题探究模式。“问题探究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实践活动为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并初步尝试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此模式教学贯彻“问题解决”这一中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能达到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其一般流程见图2:

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 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生认知冲突;

② 运用猜想与假设,与认知结构中的前概念建立联系;

③ 在对各种假设整理归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方案;

④ 通过实验探究或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寻求认知冲突的解决;

⑤ 引导学生以科学概念代替错误概念,达到认知重组。

二、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

1、创设问题,引发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而创设情境是探究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个环节。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课堂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不难发现,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有着所囊括的知识点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还有着相互联系等特点,这些因素使学生在解题时困难重重,不能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而要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针对这样的问题,在讲题前,根据该题的考点出示一些与该题有直接联系的知识点填空。

案例:(2011中考第27题)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 ⑤⑥⑦(填序号)

(4)步骤③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 。

(5)若装置D、E分别增重m g和n g,则m与n的关系为

(填字母)。

A.11m=9n B.11m9n

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0.000 g,装置B、E分别增重0.180 g和0.220 g,计算样品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求计算过程)。

[创设情境一]

1.工业炼铁的原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原料有 ,其中,C的作用是 。

2.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实验前先通一会儿CO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再通一会CO的目的是 。

3.在初中阶段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有 ,碱石灰的作用 。

通过“创设情境一”,让学生做一个思维的热身运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前期热身运动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扩展思维空间。

在实际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但在需要时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例如,在这题中,有一部分学生知道CO在还原氧化铁这个实验中先通一会CO的目的,但在填步骤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的目的时不会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二”,利用类比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创设情境二]

请写出CO和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 。

还有一部分学生知道该题中浓硫酸与碱石灰的作用,但是不能实现CO2与所求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H2O与所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三”,利用联想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创设情境三]

在炼钢过程中需要用抽样的方法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及时进行检测。现取12 g样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收集到0.11 g二氧化碳。计算此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样品是否达到钢的要求(钢中含碳量0.03%~2%),通过创设情境三使学生在解题时肯定会做这样一个思考:在这题中碳的质量是否也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得到呢?通过“创设情境三”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找粗还原铁粉中碳元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使学生不难发现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就来自于粗还原铁粉中的碳元素。

第7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活动 阶段性策略 主动性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活动与探究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设置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逐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因此,活动与探究要求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这是突出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策略.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前的准备

1.熟练的实验技能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扎实的基础,学生要熟练全面地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操作方式和方法,同时必须具备严谨端正的科学态度,还必须具备动手能力,在教师讲解演示后,模仿总结.完整的操作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关键,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2.观察与分析

对于化学实验来讲,通过观察实验前物质的气味、状态、颜色等,实验中物质状态、颜色的变化,还有实验中产生的发光、发热、溶解、凝固、声音等现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前后变化产生的原因,分析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及本质等.

3.引导主动探究心理

活动与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是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设置的.初中化学教案也把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做素质教育的能力训练点,并且初中化学的学习实践只有一年,主要任务除了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是: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结论汇总.

获取知识并不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主动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新技能,它的主要支撑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做到学、做、思、悟和用环环相扣的过程.因此,探究学习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化学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创立一个联系现实生活的场景,如蜡烛燃烧实验,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联系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人会晕倒这个情境.

有理论认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的不统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把目光转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方案设计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能否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方案的设计必须严密,有较强的逻辑性;实验探究综合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

在刚刚步入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必须尽快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以及体验探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熟悉问题的提出(来源)、对结果的预测与条件假设、策划实验、动手实验、收集情报、完成实验后给出解释以及定论、对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再交流共同探索等一系列环节.

在化学学习的深入阶段,教师要指向明确地让学生参与体验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引导学生亲自完成实验的一般步骤.活动中包括的科学探究要素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出现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探究活动实验形式多种多样,如调查、实验、收集资料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发挥课堂内外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营造气氛,给予指导.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后的反思与扩展

第8篇

【关键词】高考复习;化学实验;应对策略

化学实验题最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表达、探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2009年高考课改卷更加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突出了实验在学科中的地位。新课改2009年高考化学大纲强调了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将更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试题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文就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1. 准确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高考化学实验题中既有常见仪器的规格和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了解和错误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1)熟悉常用仪器。

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结构、用途是提高实验答题能力的必备的基础。在复习时,建议让学生接触感受这些常用仪器,掌握这些常有仪器的名称,结构,规格,用法及用途。

(2)掌握基本操作。

基本的实验操作有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试纸的使用、试剂的存放、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等。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最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设置不同的实验情景,积极疏导,大胆动手,多向思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做好实验基本操作。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

2. 认真分析课本实验基本原理

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倾向于回归教材,体现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特点。问题多围绕教材实验展开,如基本操作,变换原理,方法,角度等进行命题,增强教材实验的开发、迁移、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实验时要多问是什么(即实验目的)?(即实验原理)为什么?怎么做(即实验步骤)?不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即实验拓展)?尤其要重视课本实验,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认真分析实验原理,掌握典型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并进行相应的挖掘和提升。

3. 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应用性和开放性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的新热点,其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复习时要在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上做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改进、完善、拓展教材实验,增强实验的探索性、综合性,使之更贴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合理、周密、巧妙的实验设计,往往能导致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化学实验设计也成为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测试最好的方法,近年高考实验方案设计题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渐成为考查的重点。[2]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评价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强化创新能力。

4. 加强习题选编、训练和讲评

综合实验题属于能力考查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其命题思路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的内容可以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是化学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同时包括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典型习题进行整理,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这些试题的主要类型、功能和特点,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他们的题型意识。要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只有学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楚、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分析典型综合实验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达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真正提高实战能力。

习题讲评是实验复习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要注意精讲精练,讲练到位。在讲评中要重点突出,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讲出扩展等,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特别是在学生对实验基础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重点突出的讲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方法、思维的立体网络,提高讲评效果。

5. 重视实验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综合题主要以探究实验为主,探究实验题是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最大特色,侧重考查学生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利于真正参与了实验探究的学生,有较好的导向性。因此,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探究,强化实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步骤(尤其是画出实验方案框图)、描述现象和结论等各个实验环节,还要能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实验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假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尤其要强调探究实验设计中的四原则:科学性的原则、对照性的原则、等量性的原则、控制变量原则。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数据处理和绘图能力。

6. 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