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智慧教育的优缺点

智慧教育的优缺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2 16:38: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慧教育的优缺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智慧教育的优缺点

第1篇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校、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不断改变自己的管理和教育重点,才能够保证国民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成人成才。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现在学生呈现出来的一强、二弱、三多等特点,提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因材施教等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因材施教

班主任作为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最小单元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策划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出现和以前的学生不同的特点:一强、二弱、三多(自我意识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社会适应能力变弱;单亲和留守儿童增多,不良嗜好增多,影响他们的因素增多)等,因此笔者提出教学中的几点管理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特殊人群不同心理特点加强管理教育。

心理健康已经被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问题将影响到一生的性格培养,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更是需要班主任及时引导和教育。

这里所说得特殊群体包括通常所谓的“坏学生” 、长期处于留守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做好这些同学的思想和心理工作,是一个班级安全稳定、团结进步的前提。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1加强思想上的正面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重要形成时期,对于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得当处理、及时教育。俗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用清泉般的话语,荡涤净他们思想上的污秽,使他们分清曲直、辩明是非、增强自信,通过不断地激励和帮助使他们从消极的状态中一点点摆脱出来,最终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1.2注重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唤起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

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多半家庭是不和谐,例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对社会冷漠、不合群,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做班主任,更要做一个慈母,通过对他点滴关怀和帮助,用心去感化他们,让他逐渐的相信爱,渴望爱,从而走出自我封闭的小空间,走向集体。

1.3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培养坚韧自信的良好品质。

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只有在每一次摔倒之后重新站起来,才能走的更远更久。而一些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受到挫折之后,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或偏激的想法。这时只要我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支持他们继续努力,就会逐渐培养出坚忍不拔、自信乐观的好品质。

二、建立管理联动机制,形成校内、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的学生住校、托管的比较多,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深,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很不顺畅,学生出现问题时无法跟家长沟通,这样的管理教育漏洞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

2.1制定管理目标,确保思想的全面统一。

只有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在实际的行动中相互支持,达成默契。对于小学生的管理,学校、家长和社会(即短托、长托)三方很多时候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该管的没人管、管不了、管不得等情况。因此,建议不定期开小规模的家长会,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想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2,明确各自职责,确保管理的无缝连接。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经验贫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也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细致入微,明确各自管理的时间节点,确保对孩子的管理时时无漏洞、事事无漏洞。

三、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于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学生越来越丧失了这种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他们的现状。

3.1组织动手操作活动,增强个人实践力。

现在孩子在家受到的照顾很多,上学后他们的自理能力明显跟不上,更不用说动手做实验、参加劳动了。所以平时多举行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比如剪纸、折纸、制作航模等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又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动手能力。

3.2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在家里都像“小太阳”、“小皇帝”一样,使得很多小学生比较自我。学校或者班级组织一些劳动或布置一些任务,进行的评比、比赛,通过他们的合作与努力,共同完成,使其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3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

班主任要重视社会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如参加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参加各种志愿者等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让他们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心。

四、建立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先天素质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因材施教。我的一位同事曾经说过:“只要有优点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其实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比较容易看到一个学生的缺点,但是即使是我们所谓的“坏学生”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只要我们寻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进行放大,就能不断增强其信心和斗志,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对待学生,应该端正思想,做到以下两点:

4.1正确看待学生优缺点。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家福强调:“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个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的智慧火把。”所以说,我们在看待每个学生的时候应该找到那个等待点燃的火把,正确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通过教育这个火种去点亮每一个等待燃烧的智慧火焰,让学生在智慧的火焰中不断升华蜕变,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2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第2篇

关键词:教师素质;多读书;团结合作;改变评价方式;勤思考多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19-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优质高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如何提高教师自我素质,实现教师高层次的自我满足,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孩子家长的热切期盼。因为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更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摸索,我认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多读书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他为我们指出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作为一名光荣的、身挑重担的人民教师更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不仅要有读书的兴趣,更要喜欢博览群书。教师不仅要读专业理论书籍,所有关于你所教的专业学科方面问题的书都要用心读,还要多看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教师只有在书本面前坐下来,多读深思,多思考多发现,才能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在读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认真读书,更要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摘记下来,读完一本书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此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素材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课堂不仅会变得充满知识性,更是富有趣味性。

二、教师要重团结

有人说:“不想合作,竞争意味着失败;不会合作,竞争意味着淘汰”。教师的工作尤其如此,毕竟个人的智慧有限,只有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才能得到很快的进步。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虚心学习,互相交流。在上课前,多和教同头课的老师交流,这样别的老师发现的教学思路、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上;前一个老师的教学不完美之处,立刻在自己的课堂上回避避免。大家一起讨论课标,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思路,群策群力、互帮互学,集体的才智凝结成智慧的结晶。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只有利用集体的力量,才能避免走错路、走弯路。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让集体中智慧的火花去点燃自己思维的烈焰,让智慧烈焰燃烧成熊熊大火,去照亮孩子们未来的前程。

三、教师要会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评价每个学生都要选准评价点,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鼓励的语言评价他,对于需要改正的方面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评价自己和身边的教师,邀请一些教师观摩自己的一节课,让同事们用他们的眼光来观察、评价,真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也要多听别人的常态课,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评价这堂课的优缺点,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样,在评价的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在评价过程中,加深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同事之间的听评课不仅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为自己的授课策略和授课水平增添色彩。评价过程既能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更能帮助整个群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教学成绩就会随着教师自我素质和群体素质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

四、教师要勤思考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只管教书,不搞科研不是好老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的老师,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好老师。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渴求成功的积极心态、开放博容的学术思想、勤奋好学求知精神的专家型教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可见,反复思考是自己行动成功的保证。

勤思考,勤反思,勤实践是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勤思考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反思自己的解决办法和智慧,并把自己的方法经过实践检验后,验证自己的教学智慧并逐步提高。一个专业精深的教师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崭新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独到的教材解读,洒脱的教学取舍,灵动的课堂生成,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把握教学目标,准确地理解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发挥自己所长,彰显自己特色。只有不断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疑惑,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教育教学智慧的教师就具备了一名专家型教师的能力。随后,只要不断保持自己进取的积极心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教育科研课题的形式呈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探究、求索,把自己培养成教育教学大家。

第3篇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多元智慧

一、前言

多元智慧理论是Dr. Howard Gardner 于1983年出版的“智力架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来的观念,它打破了传统对智慧理论的二个基本假定:第一,人类的认知历程是一元化的;第二,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慧,就可以正确地描述每个个体。多元智慧理论对于人类认知历程的描述,采用更多元的途径,承认每个个体在认知方面的文化差异,指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具有各种发展的潜能和可能性,此种发展和学习上的无限性,提供教育学者更多思考的方向,在教育历程中,应该以更宽广的方式,指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独特性,进行适性的学习。其实,中国古代便是注重多元智慧的,因为古代讲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与现代多元智慧的精神不谋而合。在符合基本教学节数的原则下,学校得打破学习领域,实施大单元或统整主题式的教学。在新的学校课程中,健康与体育领域乃为七种学习领域之一,多元智慧理论恰好可以提供国内中学体育教师另一种教学的尝试。

二、多元智慧理论的涵义

Gardner综合了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神经心理学和伟人的研究,截至目前发现人类至少具有八种智慧,兹简述其涵义如下:

1.语文智慧: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以表达自己想法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慧: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

3.空间智慧:能以三度空间来思考,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把内在的空间世界表现出来。

4.肢体动觉智慧:善于运用肢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并运用身体的部分生产或改造事物。

5.音乐智慧: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人际智慧:觉察并区分他人情绪、动机、意向及感觉的能力。

7.内省智慧: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慧:能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型态、辨认并分类物体、且能洞悉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三、多元智慧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

多元智慧是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然而事实上,每项智慧都是虚拟的,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智慧是独立存在的,智慧总是相互作用的。例如在一场球赛中,球员必须有很高的肢体动觉智慧来运球、投篮,而在传球、投篮时必须运用其空间智慧准确的将球传、投到正确的位置,同时也必须要有相当的人际智慧,才能和队友合作无间,必要时还得应用其语文智慧向裁判争取分数或罚球的机会。可见,体育课并非只有教导肢体动觉智慧。Gardner多元智慧理论,提示各教育阶段的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同时兼顾各项智慧的学习内容,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批判思考、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同时提供有利于八项智慧发展的学习情境,让每个人都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以下乃以中学体育教学为例,列举出各项智慧可能的教学策略,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课程设计的参考。

1.语文智慧:说故事、写报告、脑力激荡、录音、写心得;

2.逻辑数学智慧:计算与定量、分类与分等、有逻辑的回答、启发式教学法;

3.空间智慧:影像立体呈现、思维速写、图画比喻;

4.肢体动觉智慧:使用肢体语言/手势表达、肢体语言回答问题、课堂戏剧表演、概念动作化、操作练习;

5.音乐智慧:旋律、歌曲、倾听内在的音乐意象、心情音乐;

6.人际智慧:合作学习小组、模拟、小组出主意时间;

7.内省智慧:一分钟省思、个人经验的联系、情绪调整时刻;

8.自然观察者智慧:制作收藏品、田野调查。

四、多元智慧体育教学举例

任何教学方法的新型式,均必须从计划的改变开始,然后再进行实际教学、评估、修正、再教、再评估,以致建立教学的特殊型式。多元智慧提供教师一个全新的思考模式,可帮助他们于确定课程目标后,在发展单科的课程架构时,可以借由考虑各项智慧的问题,以协助教师尽可能包含多种智慧的活动,以中学体育课徒手操为范例,统整各项能力:

1.单元名称:自编一套徒手操

2.单元目标:让学生透过八项智慧的活动设计,能掌握一套简单的徒手操。

3.预期学习者的成果:学生会利用八项智慧,演示徒手操。

4.教室资源或材料:光盘与有关的图片。

5.学习活动:语文智慧(全班一起讨论广播体操的动作);逻辑数学智慧(对学生说明广播体操动作要领,让学生加以分类);空间智慧(利用图片,进一步说明广播体操动作);肢体动觉智慧(小组合作,创作一套徒手操,在课堂上演练);人际智慧(分成数个合作学习小组,创作动作);内省智慧(让学生发表感想,自我评量学习活动);自然观察者智慧(比较各组的优缺点)。

6.评量程序:各小组互评、各组演练。

五、中学体育教学落实多元智慧的方针

多元智慧教学理论的提出,扭转传统对人类智能及认知思考历程的观念。在教学上应该提供学习者更多选择的机会,降低来自课程与教学设计、学习者本身限制而产生的各种挫折和焦虑感。让学生从学习历程中,发展自己兴趣与性向的特质,体会从有兴趣的领域中,获得智慧的乐趣。为使多元智慧得以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应从传统的观念中挣脱出来,作更新、更积极的反省思考,以传统理念为基础,开拓崭新的里程,提供中学体育教学者与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弹性空间。中学体育课程发展不再以固定的理论为取向,作单一的规划设计;教学设计不再以单向的目标为准,做固定的流程设计,如此,才能达到多元智慧发展的理想。基于此,下列几点可以作为中学体育教学落实多元智慧的方针:

1.建立有利的情境:在多元智慧的冲击下,教育当局应适度的松绑给学校自力,学校应建立实施多元智慧体育教学的情境,如:建立学校人员、师生、家长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领导者的支持、学校行政的支援、提供适当的资源、建构专业的教师、充分的教师专业自主,让多元智慧的种子散播开来。

2.看待学生的观点必须改变:中学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以及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增强自己的八种智慧,这样才可以打开自己的观察视野,从这八种智慧棱镜去观察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3.重视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在从事多元智慧体育教学时,由于是一种多元智慧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设计不同,最好透过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以探讨出教学的共识与聚集智慧教学的教学方式。

4.中学体育教师应自我专业成长:这是帮助教学的最大助力,教师可透过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或透过同事成长团体,发展与开展自己与同事的多元智慧,并透过教学合作模式,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支持,呈现多元智慧的教学内容。

六、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理论贵在运用与实践,体育教学研究贵在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和解决方法,并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做更有效的连结。我们期待多元智慧教学能更丰富中学体育教学的内涵,也期望透过多元智慧的运用,使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有更多样的教学接触和领会,徜徉在教学与学习的乐趣之中。牛顿说“如果我能够看的比别人远的话,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为期落实未来中学体育新课程,深盼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都能提供肩膀,共享教学资源,为改进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和评量,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郑利霞.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生评价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7(21).

[2] 刘树仁.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培养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7(07).

[3] 马帅迪.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 百色学院学报,2007(03).

第4篇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  爱  教育智慧

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在影视文学中也不乏教育主题的作品,如《死亡诗社》、《音乐之声》、《心灵捕手》等,其中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堪称是教育类题材的经典之作,平凡的人物故事却有着不平凡的感人力量。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拥有音乐才华的学监——马修老师,来到了被称为池塘之底的男生寄宿学校,在这里的学生都是问题少年,他们喝酒、赌博、盗窃、暴力甚至自杀。而马修老师以音乐作为教育的纽带,深入学生的心灵,感化每一位学生,其内涵是从爱出发的教育,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体现。

一、从爱出发,尊重理解

马修老师爱的教育首先便是体现在他对于学生的尊重与理解上。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是出于互相平等的地位,而不是教师的附属品。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性与人格,而不是墨守成规,死板硬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便包含了尊重与理解的需要,如果无法满足就可能会陷入自卑和无助的情况,问题学生往往是处于不被理解的境地,甚至被教师的刻板印象打压,从而越发叛逆。马修老师就充分做到了尊重与理解学生的想法,他询问班上每位学生的理想,借此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马修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来看待,甚至包庇学生,尽可能避免暴力非人性的处罚方式,借此来保护自己的学生

    二、从爱出发,严慈相济

爱的教育不是一味地宽容,溺爱学生,纵容学生,也不是一味地打骂,惩罚甚至变相惩罚学生,而是以爱为出发点,做到严慈相济,马修便拥有这样的教育智慧。

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恶作剧,他选择的是一次次的包容。学生偷拿他的皮包里的音乐稿子做研究,为了学生不受到惩罚,他“包庇”学生;学生一起唱歌骂他:“亮光头,你完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惊喜得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并抓住了教育契机。另一方面,他并不是盲目宽容,他会采取适当的惩罚。不过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一个孩子因为恶作剧而让马桑大叔受了重伤,他本应该受到重罚,但马修让学生照顾马桑大叔来代替对他严厉的惩罚。通过这种方式,犯事的孩子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留下了忏悔的眼泪,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这种认识比单纯的说教或是体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相比之下,哈杉校长的关禁闭,做劳役的棍棒式教育方式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学校,厌恶学习,走向叛逆。这无疑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也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三、从爱出发,因材施教

马修老师的爱的教育,在其方式上除了严慈相济,最重要的是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色。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好料子,就如同影片中组建合唱,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音域特色,有的适合高音,有的适合低音,此外,不会唱的可以做助理甚至是乐谱架,每个人各司其职找准自己的定位。尤其体现在对主人公皮埃尔的教育上,一个有着高音乐天赋的学生,马修对他给予厚望,让他独唱,这给了皮埃尔极大的自信。对于这样有才华的学生,马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栽培他,没有马修的循循善诱,也就没有后来的音乐大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着无线的发展可能,就如陶行知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应该像马修老师一样,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用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四、结语

教育需要高尚无私的真爱。苏霍姆林斯基说 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爱的事业,因为有爱的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教育之果。而当今社会的教育事业存在极大的弊病,对于学生没有爱,甚至是没有人性,给予孩子难以承受的痛苦,无论是豫章书院还是红黄蓝幼儿园,都将受到应有的制裁。我们不得不呼唤着“救救孩子”

马修就是一位爱的教育大师。他拥有教育智慧,理解宽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却也宽容以待,并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差异性,也因此放牛班的才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之所以不被社会淘汰,正是因为其中的教科书版的教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反思与学习。从爱出发,让学生赢得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许昌良.让生命在场——与《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2008(06).

[2]王伟.《放牛班的春天》用爱诠释教育的真谛[J].电影文学,2011(23).

第5篇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双向的,有对有错,有优点也存在缺点,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经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继承和发扬,有优势同时存在不足之处,这里进行分析:

(一)传统教学优点

在信息技术不成熟的时代,传统教学的优点就体现出来,教学老师是占主导地位,由于学生从外界所能获取的信息较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老师上课过程中就能很好地体现教师情感;老师上课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器材成本低,易推广实施;老师所讲的教学理念容易实施,老师上课的权威性就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依赖老师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这种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强化知识的积累过程,学生能在此环境下静心学习,能掌握知识的要领,对知识的记忆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传统教学缺点

传统教学的优点是不能否认的,但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这里要辩证地去对待,要根据大环境的变化实时应对,信息时代下,传统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不能重视传授知识,忽略学生个体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在教学内容上,单一的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轨;在教学形式上,单一化、模式化的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的传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在某一种程度上,压抑着学生内在学习的潜力,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学习情绪,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从而阻挡学生学习的通道。

二、面向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

高校所做的培养方案一定要跟上市场的节拍,不能忽略市场的需求,对于高校的人才储备库,要能根据社会需求自动调整,而不是传统的一套,或者把传统的部分全部丢弃,全部重新洗牌,这种做法都是片面的,要能根据所需实时进行调整,传统好的部分是可以借鉴的,做到有智慧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

(一)所学有所用

面向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使所学有所用,应用价值得到了体现,学生就愿意花时间花精力有目的地学习。

(二)超越教材

面向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不脱离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实际要求,使学生读活书,活读书,提升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超越教师和教材。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而在形式上,却是简单、呆板、现成的结论。传授知识绝不意味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有丰富内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惟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成自己的智慧。

(三)理论融合实训

把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技能,从理论到实训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知识架构。通过所学有所用、超越教材、理论融合实训等环节可以使学生有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并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能与市场无缝的链接,更好地融入市场。

三、面向市场需求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亮点

嵌入式系统课程是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嵌入式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强。高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社会,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安徽新华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经过近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探索出教、学、做、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以下4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新路,让学生感觉专业课学习的乐趣,学习知识不是低年级点对点的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点到面的学习能力,甚至是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学习,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最大地调动内在的潜能。

(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兴趣小组、等多个环节建设,形成较为完善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设计型、综合型、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占总实验项目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同时,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强化实验内容建设。

(三)组建实践就业相结合的平台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引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构建虚拟实验室,提供学生模拟企事业技能操作环境的场所。在原有基础上,精心调整和设计新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验、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和创新试验三个层次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四)融入CDIO工程理念在《嵌入式系统》授课过程中,融入CDIO工程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科研意识强的师资队伍。老师要站在科研和教学的最前沿,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奉献给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加强内在的能力,将教学融入到科研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打造一支开放型、多元化、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在安徽新华学院这所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已经具备教学改革的试验环境,可以用教改实践成果验证课程改革整体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四、总结

第6篇

本人刚参加工作一年多,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一、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1.班主任应当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的情感既是推进或制约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师生心灵沟通,创造良好教育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条件。它将动员班主任以全部精力和能力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奋斗。

2.教师要师德高尚。这样才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管理艺术,保持心理健康。

3.对学生充满“爱”。有情才能有义,入情才能入理。情理相通,师生才能心灵沟通。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才会有成效。

4.教师在工作中要沉稳,理性的处理事情。

二、班主任工作规划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理论知识虽然掌握的很多,但时间经验很少。所以应该向身边的典型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智慧之处,学会他们管理班级的小窍门,同时更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策略。

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细心的研读教材。不断的汲取新的教学理论,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探索中成长。

深入班级的管理工作,摸索学生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班主任 banzhuren.cn)为学困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

每个阶段,每一年都应该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要及时的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

既然深知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制定出了目标,那么就更要努力的实践,在教学改革中茁长的成长,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

三、具体措施

1.学习身边的典型人物,在经验丰富的教师面前,虚心求教,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进步。

2.利用通识培训这一平台,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解读课标,在案例中,学习有效的解决手段。

3.加强理论的学习,多读教育著作,并结合著作谈一谈自己的想法,通过写读后感,记录下来。

4.多参加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向优秀教师学习他们上课时的从容淡定,课堂问题的解决机智。

5.为学生们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下他们某一方面的点点滴滴。

第7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 生物教学 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72-01

目前,生命教育作为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充分认识生物学科这一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学科,发挥生物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来,为学生呈现生命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领悟生命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已经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必然选择。

1 生命教育含义及特点

生命教育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包括对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关注生命,还包括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总的来说,生命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科学教育,还要体现人文教育,只有当师生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体会生命的意义,逐渐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命意识,获得人生快乐的时候,生命教育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生命教育包括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生命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包含了德的智慧、理的智慧和情感智慧。德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于生命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感悟;理是生命教育的延伸,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生命中存在的各种冲突、矛盾和阻碍,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教育;情感是生命教育的终极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命教育,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命教育的感知的一个过程。第二,生命教育是生命成长的教育。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个情境,一个过程,当学生在学习生命成长规律的时候,会对生命进行顿悟和理解,这才是生命教育。第三,生命教育是有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学生在原来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会对生命经验有一个新的认知和理解的教育。

2 如何在高中生物中渗透生命教育

2.1 在教学内容中挖掘生命教育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都是以生命教育为主线进行的,因为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重心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熟悉生物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并将其整合起来。例如,生物进化论的生物教学内容可以挖掘为认识生命的神奇这一生命教育内容,细胞的分子和作用可以挖掘为掌握生命的本质,学习衰老与凋亡细胞的特点可以挖掘为感知生命的珍贵,掌握人体稳态的和谐可以挖掘为体验生命的和谐,而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生物教育可以挖掘为感悟生命的价值等等。具体说来,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高中生命教育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例如,在学习艾滋病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不洁传播艾滋病这一知识点,从而形成健康的性道德观念,而在学习性遗传和遗传病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理解《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从而形成珍惜生命的良好态度等等。

2.2 在教学目标中设计好模块主题

因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生命教育并不是系统连贯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生命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规划,通过设计好的模块主题实施好生命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说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主题模块化,并结合模块化主题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协调之后,生命教育才水到渠成。例如,在学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出五个大的模块内容,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达到教学目的:第一个模块是让学生感知运动前后的脉搏的变化,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第二个模块是让学生用“糖卡”模拟吃饭和运动之后的身体反应,学习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具体方法是。第三个模块是让学生学习和思考脊蛙搔扒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第四个模块是让学生学习兴奋剂等激素类药物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形成发展生命的观点。第五个模块是让学生搜集和思考人类在发展生命方面的重大贡献,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2.3 在生命教育中注重体验学习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它指向个体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价值,更有着较强的主观情感色彩,因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体悟生命,实现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体验学习,将生命教育渗透入课堂教学中来。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生物教育中注重实践体验,并不断创新教学活动,如实验探究、社会调查、辩论活动、论文撰写、课题交流等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变异影响”课题,通过探索蚕豆、洋葱等在废电池液体中的的染色体结构变化等,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环境物质与生命健康的关系,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2.4 联系生活实例以渗透生命教育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将生命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入生命教育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子组成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日常食品,认识营养物质的类型和结构,并让学生讨论“糖尿病人为什么要少出甜食,要多吃米饭”这一课题,当学生利用细胞分子组成知识来分析之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健康与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关爱生命,健康饮食的良好生活态度。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可以在联系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网上搜索等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出发,并注重体验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白晓棠.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0.

第8篇

关键词:高考制度;优缺点;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04-01

1.高考制度的优点

1.1 高考就是动力。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高考的确给予了师生很大的压力。但如果某个科目成为了非考试科目,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将大为降低,这一点只要走进过理科班的历史地理课堂或是文科班的物理化学课堂便可深刻感知到。也就是说高考这种外在的压力与理想接轨就会内化成师生心中克服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愿意并精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的巨大动力,从而唤醒学生在很多方面巨大的潜力。

1.2 高考教会学生竞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动物界、植物界试用,在现在的人类生活中也试用。马克思的理想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资源财富无穷丰富、人类没有任何矛盾的基础上的,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才二十一世纪,世界上各种环境问题,资源短缺,人满的问题已经很是突出,今后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可利用资源也终究是有限的,所以要挣取到有限资源必须是靠竞争,而有竞争就会出现资源不公平分配,最终导致一部分人的消亡。所以高考只不过是和这一道理本质相同而形式不同的竞争方式罢了,它的残酷性是与生俱来的,无可厚非。

1.3 高考制度是精英教育的一部分。人类的进步让许多高端技术产业对高端人才的渴求越加强烈,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要筛选出符合需求的优秀人才必须得靠一定的选拔机制,在中国,高考就成为了主要的运作机制。现在教育人士又开始诋毁评价测评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强调甄别选拔自然是不利于教育普及这样一个目标的达成,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精英教育的重要性,每一次科技的革命都是由极少数人的智慧促成的,他们毫无疑问是人类的精英。而我们现在年轻人出去找工作,有几家公司不是想招聘它们行业里的精英?又有哪家公司想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招聘员工?精英永远代表这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所以精英教育也不应该也不能受到批判和销毁,而是应当发展。(我们西南大学这两年开始开设涵宏学院,就是在发展精英教育,这种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时间去考验。)可以这样来理解,教育的前期目标是为了教育的普及,后期则应该是选拔精英人才。高考制度就是实现教育普及之后的精英教育的一部分。

2.认真看待全面发展教育

人们攻击高考制度的一个论点是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的确看着很诱人,谁不想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斩妖除魔的能力?谁不想在任何方面都有建树?但全面发展之于社会是可能的,因为社会分工可以把人分到不同领域以做到领域的突破,之于个体就似乎不太可能。这让我想到了人们对于文理分科的争论,有人说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人说需要我们更专业。我比较赞同文理分科,一方面是着眼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一方面是觉得即使今后需要怎样全面的人才,我们都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试问世界哪项最伟大工程不是各行专家通力合作的结果?当个人能力有限的时候,借助群众的力量便可以解决,要不怎么会有"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说呢?现在网络的流行道理和这一样,我们承认人类能力存在上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计算"就出现了,我不知道的别人知道,他们把答案放在网络上,当我需要时便可随时获取,同样的,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我也可以通过网络告知。这样便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所以我们要在一定上界的控制下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不要太理想和空想。

3.高考制度影射出来的中国教育的缺点及解决措施

3.1 教学形式单一。我国高考年年风风火火,职业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发展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地位不高,一般是成绩不优异的学生选择的方向,而这些学生进了学校觉得学校管理,师资,条件不好又不能认真学习,最终又加重职教的效果不好,如此恶性循环。

增加教育种类,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潜力。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就做得比较好。德国不是单一格式的学校体制,而是分为完全中学、实科中学、基础中学和综合中学。澳大利亚的HSC考试内容有100多门考试科目:基础课程、扩展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础课程中包含学生必选考试科目,如澳大利亚本国历史、政治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语;外语;文艺等。拓展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而开设的,许多课程是与大学课程相衔接的,学生了解自己兴趣所在,为选择大学专业提前做准备。职业技能课程是为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开设的,分为9个科目。包括社交礼仪、商业服务、建筑学、信息技术、娱乐业、金属与制造技术、基础工业、旅游、营销业,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

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都不同,这不仅可以使不同背景层次的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利以发掘自己的潜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给社会不同行业提供人才以促进不同领域的发展。

3.2 评价标准太统一死板。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之一,曾经的清华大学著名教授陈丹青很希望招收艺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可是由于清华大学研究生考试和博士要求考生各门学科都得达到一定的分数,如:英语、政治,这使得很多具有较高绘画能力的学生落榜。陈教授认为人文艺术教育不应该以英语和政治考试分数作为首要取舍标准,他坚决反对"学术行政化"。

所以,中国的教育不是不好,而是标准太过统一。不仅是地域空间上的太过统一,更有各门学科间的太过统一。

这一点就有必要学习欧美国家的教育,全国各个地区标准都不相同。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有明确提出国家课程,地区课程,校本课程,只是这种意识的延续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丰富的教育形式还需要各位专家共同努力才能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