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3 14:5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
学校机房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训基地,是进行计算机教育及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必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机房也从单机型机房向网络型机房转变,各学校计算机的数量不断增多,使用频率不断增加,机房维护管理的内容也不断变化,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本文结合我校目前现状和近几年来的机房管理经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字]:机房管理、学校、教学管理、计算机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已广泛地深入到各中小学校,可以说,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这所小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而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和基本保证,学校机房管理也日益成为摆在众多机房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学校计算机房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场所,学生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吸收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校机房管理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学校机房管理历来是一项专业性强也较为烦琐的工作,除了要求机房管理人员掌握有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课堂管理技巧等等;此外,它还需要学校的管理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关制度,以保障机房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一、学校机房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伴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许多中小学校对校园的硬件设备都在不断追加资金投入,学校机房的配置也相应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并且在这些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重视,对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相当可喜的一面。然而另一方面,也有权威资料显示,许多学校的机房管理状况都不甚乐观,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亟需解决。表现如下:
首先,学校专门机房管理人员匮乏或者没有。大家知道,机房的日常管理牵涉面广,事务又多,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技术难度;许多机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包括机房的日常软、硬设备维护,网络故障排除,机房的防火、防盗、卫生,学生日常上机安排等等,许许多多的事凑在一起,无论对机房管理人员的精力还是体力都是一项挑战!然而,在我们大多数学校,机房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机房,还要完成繁重的上课任务、校园网管理、课件制作、等各种比赛和其它繁杂和繁重的事情。这就从根本上决定这个学校的机房管理的低水平。
其次,由于多数小学只有一所机房,而又要面对全校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学校机房使用频率过高,不堪重负,硬件的损坏和耗损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在外设等易耗品,如显示器、键盘、鼠标、耳机等,很多学校都有整箱损坏的键盘、鼠标。这其中有些是自然损坏,也有很多是人为的损坏。由于多数学校机房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有些学生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破坏能力,这些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往往喜欢随意更改计算机的桌面配置,增删系统文件,修改注册表;或者浏览恶意网站,造成机器感染病毒等等,或者是一二年级学生无心的硬关机、高年级学生恶意的硬关机、开机使硬盘破坏严重,往往给学校机房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少麻烦和困难。
第三,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许多学校对计算机房的管理尚处于摸索状态,不少教师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管理知识也较为匮乏,不能及时发现、排除学校机房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机房管理教师的培训滞后,多数计算机老师授课任务重,工作量大,总体来说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不高。学校又没有建立系统的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机制,各学校内部对教师的培训缺乏积极性,加上计算机是一门发展更新很快的学科,机房管理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一直是一个难点。综合各种原因,给机房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导致机房管理的效果不容乐观。
第四,多数小学机房管理混乱,表现在:1、制度不建全,或制度建全但根本不实施。2、有较多的学校机房都不是标准机房,加上学校机房是一个公众机房,使用的人多,从而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存在一些管理盲点。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比较突出的是卫生问题,以前是要求换拖鞋进机房,但是由于上机学生多,换拖鞋比较麻烦,上下机时学生都挤在一处,要抢拖鞋,客观上很吵且不安全。同时机房里很臭,特别是夏天,学生和老师的反映都很强烈。后来换成鞋套,也出现学生鞋套不干净,甚至比机房地面还脏的情况。所以有很多学校转向不换鞋,又带来机房防尘的大问题。
以上仅仅是笔者在机房管理过程中总结的几个问题,许多老师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更多、更为棘手的问题。此外,关于机房管理的一些原则和技巧,相信许多老师也都已经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这里笔者仅从几个大方面来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试与同行老师们交流经验。
二 、学校机房管理的几个原则
(一) 要有专门的机房管理员
要有专门的机房管理员,他的职责的应该是从制度上严格的、从技术高效的管理好机房的软硬件,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和管理,不能安排其上课,这就从人员,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机房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当然、学校对机房管理员系统的业务培训是必要的,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房管理制度,加以严格落实
机房管理历来是让许多信息技术老师和房管理人员头疼的事。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机房管理,提高机房管理的效率,保障学校机房的正常运转,笔者建议每个机房在正式开放之前,都应该制订周密详细的制度,并且由轮值教师或机房管理人员加以严格执行,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机房纪律,做到合理、正确地使用计算机。 关于机房管理制度的制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同学校根据其不同的实际都会制定相应细则,诸如要求学生“上机时对号入座”、“不准在机房大声喧哗、吵闹”、“不准私自带软盘、光盘进机房使用”、“不准玩游戏”等等;
(三)努力提高机房管理的技术含量,从而高效而又轻松的管理好机房。
以下是笔者在平时的机房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方法,愿与读者共享:
(1)利用Ghost软件轻松管理机房,选择LoaclPartitionTo Image,将C盘资料备份到目标分区D,备份文件的后缀为“.gho” 镜像文件的恢复过程基本同上,只是在操作过程2时,需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将D盘镜像文件恢复到C盘。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轻松还原系统。
(2)利用还原卡或还原精灵保护硬盘数据,防止学生的乱操作和病毒致使系统崩溃。
四、用公民道德观念教育学生,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
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要建立面向社会、科学决策、开放灵活的管理机制。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梳理出科学、合理、清晰的思想和方案,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目标,建立并出台有关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行和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集中群众的智慧,认真做好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指导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并顺利实施。
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主要指在学校管理中按照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管理的规律来组织、调整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协调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效能,实现教育目标。可以说,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学校管理人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收集信息了解管理对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信息加工处理制订工作计划或进行学校工作决策,通过指导信息实施对学校工作的调度与控制,通过反馈信息来检查和评价学校工作的效果。
教职员工信息主要指教职工的人事、教学业绩和科研水平档案等;学生信息主要指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思想品行等信息;活动信息主要指学校举办和组织的各类课内、课外活动信息等。学校的物质信息主要指学校工作得以运行的各种资金预算、收、支信息,学校教学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电教器材及其它固定资产的信息等。科研信息主要指,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信息、学生在课内外从事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信息。除上述学校内部管理信息以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指示、安排等信息也是学校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对于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主要由学校管理资源库服务器、管理信息网(计算机网络)、用户终端(多媒体计算机)等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操作平台、管理软件组成。学校管理系统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当前状态,能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学校各职能部门。由此可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大大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采用管理数学模型,将仿真、优化结合起来,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供有效信息。
根据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的性质及任务,可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等,这些系统既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又是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学生编班、学籍管理、课程表编排与教学档案管理等子系统。系统要注意学生编班是按照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分析处理,并按照某些给定的原则把新生分配到各个班级。编班处理的原始数据来自学生管理系统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传送,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和各年级学习质量;
(2)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招生、培养、就业或升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该系统包括招生管理信息、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信息、毕业去向信息等。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子系统主要辅助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各期末或年末的学生操行综合测评,评选优秀学生等及各项奖金的评定以及学生处分记录等,该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对上述有关数据的登录、统计、排序、查询和存档等。
(3)教职工信息系统
教职工信息系统主要由教职工基本情况档案和教师业务信息两个子系统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上述内容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输出各类统计报表等。基本情况包括教职工本人的有关情况及其家庭情况,教师业务信息主要记载教师的任教学科、专业、教学等能力、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
三、有效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
1、建立适合校情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会依照本校的不同办学定位及自有的特色创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让管理人员从微观的操作渐渐变成宏观的持控,重点强调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与结果审核。使用的过程中必需要经专门的人员对系统进行各方面的监控与调试,随时依照不同的需求优化和改良系统。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化优势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搭建好后,还需充分的使用,把先进的技术那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开始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事务性劳动,特别是在当高校扩招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就会肩扛重任。而教学管理部门最终只是个统筹的管理者与下达者,具体的分步执行与操作都需要安排到下层的单位及个人完成。因此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把管理者及被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组成点对面的管理格局。这样就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减轻教学管理的部门劳动压理,让管理者抽出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
3、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教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稳定的队伍直接判定了教学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提高。日常的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及强化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学习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另外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也十分重要,它可避免管理人才的盲目流失,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英语听力 作业设计
听力课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力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听的技能成了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成为国际和国内大规模语言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听力作业的布置,当下仅仅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是整个施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上课的延续,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的听力作业布置形式与内容选择上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在新的环境与条件下,听力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听力作业。面对当前形势,笔者认为,听力作业的布置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
直观性原则是英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维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直观性原则对英语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力教师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发挥学生的情感作用,使学生触景生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过程,而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有趣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听力课程是历年来学生认为最难的一门,在考试上得分率也偏低。其原因在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英语教学的重点基本上还是在笔试语法上,所以对听力兴趣和信心都不太大。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重视和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是这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布置作业上,要尽量避免一些难度较高、形式单一、乏味的作业。一些时事材料、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和有趣的材料会受到他们的欢迎。比方说明星的娱乐报道,或者关于大学校园生活等材料。
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作为一种新的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可以利用电脑网络,从中获取较新较快的信息。如英语广播电台VOA、BBC的听力材料,学生可以轻松从网络上获得,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听广播电台时间性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反复收听,达到训练听力的效果。
二、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新增了一大批本科院校,同时原有的高等院校也承担了繁重的扩招任务,由
此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个体差异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作业设计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好的学生作业完成较好,低层次的作业容易使他们失去兴趣;而相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很多无法完成,有的根本不交作业,长期下去便会形成恶性循环。作业的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敢于乐于尝试并能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开放性地给出一些难度层次不同的材料,有慢速英语材料和标准英语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要求来完成作业。另外学生对作业完成的程度也可以不同,可以做泛听材料,也可以做精听训练,做好详细的笔记。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甚至想放弃的情绪。这样就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优生满足了更高的求知欲,感到了学习有味道;中等水平的学生减轻了心理压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增强了学习信心。
三、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教授完一堂课后,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业量须适中,且要注意作业的质量、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需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便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动机达到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根据每次教学的不同目的,教师要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听力训练,这样才能对听力技能有一个相对巩固的过程。
四、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
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等活动,利用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听力包括口语水平;也鼓励学生在寝室之间互相用英语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五、作业布置要有延伸性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英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使学生在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阅读中得到提高,感受到英语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
六、结语
巧妙地布置听力作业,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得以升华,而且能使学生参与学习,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了思维的准确性、概括性和条理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千方百计地选取、设计适当的作业留给学生去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后也能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索与学习,以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惠兆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7(4).
[2]姜克仁,常蕾.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听力课程设计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6).
【关键词】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点;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02-02
1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1.1惊慌恐惧 患者多由于突发的意外因素刺激,使病情急剧变化而人院抢救治疗,其中多数人对自己病情的发展、预后及危险性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科学知识,常会出现莫名的心慌、惊慌或恐惧。
1.2焦虑急躁 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经常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刺激,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引发焦急多虑和烦躁不安。同时由于病程较长,病情迁延不愈,患者常会对一些需要反复进行的护理措施感到厌烦和缺乏信心,不愿进行积极主动的配合,甚至会以生硬、粗暴的态度对待护理人员。
1.3孤独压抑 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常被安置在有心电监护功能的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各种急救仪器、设备放置于患者的身旁,为救治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患者常常会由于身上安放了心电监护装置而感到不适;会因为进人这种特殊的、与外界“隔绝”的病房而推测自己的病情十分严重;会因为亲属、朋友的陪护和探视受到严格限制而感到孤独、忧郁、不安,产生消极压抑的负面心理,此时如果再遭遇其他患者的逝去,更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心理刺激。
1.4依赖性增强 重症心血管疾病本身引起的心脏功能严重障碍,使得患者生活常不能自理,对许多事情都表现得力不从心,心理上明显地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强。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像稚童一样,处处想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照顾,缺少战胜疾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恰恰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部分老年患者甚至认为离开医院等救治场所便无法生存,产生对治疗的过度依赖。
1.5猜疑心加重 在重症监护室中治疗的患者,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床旁放置的仪器,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常会想当然地猜测自己的病情严重,并对病情的发展过度担心。
1.6自尊心增强 一些患者在患病前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具有多种家庭角色,人院进人新的人际群体后,常常会希望保持自己在原有人际结构中的地位,感到自己理应受到周围人群和家庭成员的尊重。
2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常常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凡是可以引起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和沮丧的心理刺激,都可成为诱发
和加重的因素。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对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 1树立良好的护理人员形象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言行举止中要体现出良好的职业形象,处处表现出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护理操作要规范熟练,处理问题要果断镇静,观察患者要细致人微,服务过程要热情周到,要用微笑和真诚打动、温暖患者,要通过良好的职业形象取得患者的信任。
2.2做好床前护理教育工作 一是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教育、启发、劝导患者正视现实,让患者清楚自身的情绪、心理、信心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消除悲哀、沮丧等不良情绪和对自身疾病的忧虑、恐惧心理,增强配合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二是要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意见,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治疗护理,让患者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什么不该做。三是要鼓励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良好心态,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病情的危害,知道乐观心态对康复的益处,指导患者主动控制、调节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努力使患者的情绪保持轻松愉快,心态稳定,自信乐观。
2.3及时做好说服开导工作 患者人院后要多与其沟通,了解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存在心理问题者要及时疏导。
2.4避免负面刺激和影响 重症心血管患者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猜疑心加重,会造成心理上的过度敏感。医护人员和亲属面对患者时不要愁眉苦脸,不要惊慌或紧张,切忌当患者的面窃窃私语,以防增加患者的思想压力。
2.5要善于忍让和克制 了解患者心理失衡后的急躁和抗治心理后,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过激言行必须忍让和克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禁止与患者发生冲突。对患者的不良行为,应在耐心劝说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式制止,千万不可训斥、责骂、嘲讽,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护理工作中可采用的方式有:( 1)避其锋芒,引导宣泄。(2)寻求帮助。(3)换人服务。
【关键词】 小学 后勤管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2-01
小学后勤管理是小学管理总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后勤工作不仅需要管财,还要管人,突出特点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多变,给后勤管理增加了难度,对后勤管理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实际中,小学后勤管理不直接涉及教育问题,因而常受忽视,导致后勤管理的重要功能得不到发挥。新时期下,应重新审视小学后勤工作的职责和功能,在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前提下,不断转变管理理念,为小学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 小学后勤管理的巨大功能
做好学校后勤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小学后勤管理的巨大功能,具体表现在:(1)为小学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证。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不仅为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经济上的物质保证,而且还能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全校师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有序、怡人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以整个中国教育资源为基础,有利于颐养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广学生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浓烈、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此外,完整的配套设施,优质的后勤服务,也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3)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小学后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不仅大大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集中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全面提高。
2. 加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2.1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小学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小学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议事制度。主要以行政会议或办公室会议为主,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指导原则,对小学后勤工作中重大事务进行民主、有效地处理,形成工作合力。(2)工作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后勤工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绩效挂钩的方式,在确保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加强财务管理,讲究经济效益
财务工作是小学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强小学后勤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1)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小学财务管理应根据上级安排决定财务收支,保证其科学合理性。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紧缩开支、自求平衡的原则对小学年度经费预算计划进行编制,并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财经纪律,确保各项收支明细,确保收有来源,支有出处,保证各项开支账务的可追溯性。(2)加强财务监督。小学经费运作应当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应加强对小学后勤财务管理的监督,坚持以“量体裁衣、看菜吃饭”为行动指导,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加以利用,为创造优质校园环境提供持续动力[3]。同时,还应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将各项经费收支的明细公开化、透明化,保证学校经费运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促进良好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保证。
2.3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强的管理人才队伍。因而,应重视小学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处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综合能力好的人才队伍,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健全和完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全面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3. 小结
总而言之,小学后勤管理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为保证小学教育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须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小学生的学生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与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孟凡春.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浅谈小学后勤管理[J].中国科
教创新导刊,2012(06):215.
[2] 王岩.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工勤人员队伍,提高学校后勤管理
水平――小学工勤人员队伍的现状与建设调查[J].读写算:教
育教学研究,2011(51):18.
2011年9月26日6时50分左右,山西灵石县冷泉村一辆接送学生的微型面包车在108国道介休段与一辆大货车相撞。7名初中生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2]
虽然不断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反映出校车运营混乱、农村学校和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监管不力以及校车立法空白、制度缺位等表层问题,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学校管理者危机意识淡薄、危机管理制度不健全、危机预警机制长期缺乏等深层问题。加大对学校管理者危机管理意识的教育,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一、 危机管理与学校危机管理内涵
危机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传统课题,主要分析政权与政府的变更、政治冲突和战争等,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政治危机的根源,寻求处理和应对政治危机、维护政治稳定的方法。关于危机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潘光认为,危机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因若干方面激化而导致的一种打破常规的恶性状态”。[3]美国学者奥兰·扬将国际危机定义为“一系列迅速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使不稳定因素对国际体系的影响或任何体系的影响超出正常水平,增加了体系内暴力发生的可能性”[4]。其中美国知名学者罗森塔尔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5]。
学校危机管理从属于公共危机管理,可以借鉴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学校危机管理指的是学校主要领导(通常是校长)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对学校可能的和现实的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评价的系统化的应对过程。[6]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危机事件:一是与生命和身体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二是破坏学校运转秩序,使学校工作无法开展的事件;三是对师生和学校形象与声誉有负面影响的事件。
二、 学校危机事件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事件放大功能和迅速传播功能的凸显,给当前的学校危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不确定性增强
学校危机事件主要包括人身危机事件:危及生命安全或伤害生命,如因地震、洪水、台风、火灾、楼舍倒塌等造成的伤害事故,社会动乱、中毒、校园暴力、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等;信誉危机:对师生或学校形象和声誉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以及严重的人格侮辱、学校办学质量滑坡、教师对学生及家长的有偿家教等;学校发展危机:如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生源问题等。这些危机事件,有的属于突发性的,但也有属于渐变性的。总体发展是渐变性危机事件逐渐减少,突发性危机事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危机事件传播速度加快
由于通讯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敏感关注,尤其是互联网微博的快速发展,在今天,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如何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降低危机事件给学校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所有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如:如何预防和及时阻止谣言在网络间迅速传播,做到第一时间澄清事实,将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摆在学校危机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3.危机事件独特性凸显
学校危机事件中的学校信誉危机和学校发展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普遍性和多发性,因此有一定的借鉴性和参考性,如校园踩踏事件、教师惩罚学生事件、学生打架斗殴事件等。如何预防和处理该类事件都有成功的案例可作参考。但是,由于上述不确定危机事件的增多,致使学校危机事件的趋同性降低,学校管理者根据以往经验或者别的学校相同事件化解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在减小。
4.“报复社会”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
复旦大学社会学者滕五晓看来,当前国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状,增加了某些底层民众的不平衡感和自卑感,如果再加上受到某些不公正待遇,长期压抑的他们很可能因为某一个小事或者突发事件,而最终因“个人仇恨”去“报复社会”。如2010年3月23日早上7点24分,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重大凶杀案,当场死亡3人,送院救治10人,抢救无效后又死亡5人,嫌犯郑民生当场被抓;2010年4月12日下午,合浦县西场镇一男子持刀追砍路人,造成1名二年级学生和1名老人死亡,包括两名小学生、1名学龄前儿童在内共5人受伤;2010年4月28日15时左右,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凶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6名学生和1名教师。
三、 学校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
1.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首先要持续不断地强化学校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危机事件应对力的培训,做好学校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
根据国际经验,当代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是一个由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危机回应与危机恢复四部分组成的循环过程;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意味着采取前瞻性措施,预先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与降低危机的可能危害。当代危机管理的实践也证明,随着危机可能危害性的日益膨胀,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已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制定权责明晰的危机反应机制,是达成危机事件最优化处理的首选。此外,还要重视和关注学生灾害时的逃生演练及自救教育,诸如地震、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爆炸、恐吓、室外活动中意外伤害等,应制定具体的应对预案。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极大丰富,真假信息难辨,并且传播速度迅速。个别学生由于对学校或者某个教师的怨恨,为了达到报复学校或者教师的目的,故意捏造事实在网络上大肆传播,给学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地解决,避免造成网络失控的后果。其次,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再次,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对一些谣言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澄清、及时制止。
3.强化对学校管理者关于危机事件处置的培训,提高危机事件应对力
由于突发性和独特性危机事件不断上升,在没有任何参考或者经验的情况下,如何化解危机事件越来越成为考验学校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指标。学校管理者仅仅有预警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对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培训,提高其危机事件的应对力和处置力。
4.建立严密的校园安保系统,加强学校与警局间的密切联系
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除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加大、部分人心理失衡等问题,预防和防止该类人员制造“报复社会”式的校园惨剧,学校必须建立严密的校园安保系统,制定严格的校外人员出入校园制度,配备必要的警用防护器械。同时,还应加强学校与警局间的密切联系,做到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警察能够第一时间赶到并协助处置事件。
参考文献
[1] 甘肃庆阳榆林子镇一货车与幼儿园校车昨相撞.新民晚报, 2011-11-17(A3).
[2] 山西灵石车祸已造成6名学生死亡.咸阳日报,2011—9—27(B4).
[3] 潘光.当代国际危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 Oran R.Young,The intermediaries:Third parties in inter-national Crisis,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实施绩效工资五年来,一定程度提高了教师的收入水平,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绩效工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同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经费管理紧密结合。我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确定将绩效工资的70%统筹平均分配,30%部分由学校按照工作绩效考核实施。
一、调研分析
笔者通过对邻近的渠马小学教师作了调研,问卷调查结果是:
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在“你是否了解学校的绩效工资发放办法”问题中,54%的教师选择“完全了解”,28%的老师选的是“基本了解”,18%的教师选择“不了解”;在“绩效工资发放后,你的经济收入较过去是否增加?”的问题中,27%的教师选择“增加不少”, 48%选择“与过去持平”, 25%的教师选择“略有下降”;在“你觉得我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中,哪些因素比较合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意见征集中,大家的看法基本是:少数教师(特别是职称高、资历高的教师)认为此方案基本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能向一线和骨干教师倾斜。更多的认为,绩效工资的实施,上面政策是好的,但学校缺乏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配办法重在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数学教学人员,显得不科学、不全面。
(一)职称高、资历高的教师对绩效工资持积极态度。经过调研,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实施以来,职称高和资历高的教师对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持认可的态度。但是,一些资历浅、职称处在初级的教师心存较大意见。从学校工作层面看,主体性工作主要还是这些资历浅、职称处在初级的教师在完成。可见,绩效工资在体现多劳多得、优劳高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上,有一些走调,公平原则彰显乏力。
(二)教师间收入差距呈明显加大。我校绩效工资根据考核细则实施考核,教师与教师之间拿的绩效工资相差数额比较大,语数教师最高与最低的相差1900元(不包括班主任津贴),如果加上班主任津贴后,相差就在4000元左右。语数教师与非语数教师之间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在2100元左右。这样考核下来,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部分平时工作比较差的老师有些想法,以至于上访。
(三)师德部分无法绩效考核。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责任心等师德部分是无法量化的,老师们都是凭着良心和热情在做。比如上一堂课,每位老师付出时间相同却质量不同,付出的心血是不同的。再比如担任生源好,学业能力强的班级与教一个学校里的落后班级,无论是做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些也是无法量化的。另外我们只能从学生学业的进步去考核一个老师,却无法从学生思想资历浅、职称处在初级的教师此老师们对我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意见是正常的。如何进一步改进呢?摆在管理者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消极影响
(一)学校分工造成“一刀切”。在我县教育管理中,为了提高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县教委对小学采取抽测的方式考核学校的教学质量。由于存在语、数考试科目有教学质量的考核,其余科目没有教学质量的考核,因此就存在非考试科目老师吃大锅饭的情况,拉不开差距,不利于奖勤罚懒。而考试科目的部分老师由于质量问题被扣奖金,有时候拿的钱不如非考试科目的老师多,心里不平衡。认为自己付出多,收获少,费力不讨好,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二)绩效工资后,教师的“锅里、碗里”比较。校内福利没有了,可是一些教师纵向横向比较,别的学校还在利用小卖部、食堂的收入发些福利,大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不平衡。
(三)计算方法太繁复。老师们要校对自己一年来的课时总量,大课间活动参与实践、升旗仪式参加的时间、教学质量的各种参数等需要核对的数据很多。而且所有的帐都到期末一起算,更糊涂。有的老师拿少了,又算不清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就有怨言。
三、几点建议与思考
综合问卷调查情况,结合我校实施中的个人感受,以及走访调查教师的反馈意见,我认为:
(一)学校建立科学的实施办法很重要。这个实施办法,要兼顾全体教师,兼顾学校发展愿景,综合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当然,重点是教育教学。既要有基础考核,又要有加分比重,真正落实上面绩效工资的分配精神,让多劳者多得,优劳者优得。这里特别提到,要对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较重的考量,以激发教师边教边学,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要对学校重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要有考量,把“奖励”的效能落到实处。
(二)建立非考试科目的质量监控体系。学校一定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每一门学科都重要,学科教学是教师的责任田。切实建立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等学科的质量监测办法,要对教师的劳动状况、劳动成果全面考核,不能顾此失彼。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 必要性 难点 创新
0引言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课题,如何应对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一个重要的任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能默守陈规以及被动的接受和应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走出只要学生不出事的“无作为”状态,从“无所为”变“有所为”,变管理学生为主动服务学生,学生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个高校加大扩招力度,使得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这给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首先,高校学生不断增加,而教师的数量却无法快速得到提升,这带来了师资短缺的问题。一名教师带多个班级的情况非常普遍,教师任务艰巨,工作艰辛,学生受到教育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过于庞大的学生队伍使得学校管理班级异常的艰难。再者,扩招等情况导致学生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样给高校辅导员带来巨大的挑战。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经历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益更新,他们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乐于尝试创新。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一代大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创新,制定出一套适应学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2.1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模式削弱了管理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高校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尤其是民办高校,一般都只是利用校规校纪来对学生进行管束,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有序管理,保证了正常的教学、校园秩序,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与马克思提到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是相违背的。
2.2学生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高校在发展进程中,一直受到经费方面的限制,从而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硬件设施上很难达到全面化的发展,并且难以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此外,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远远落后于社会文化教育系统,并且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比如说,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方法比较单一,往往把学生们看作是影响对象,从而对其片面的强调德育知识等。这种将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培养目标的方法不仅造成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还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反映出了学生管理方法的落后。
2.3学生管理内容不明确
我国高校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重点强调的是服务和辅导,比如说两级管理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使得学生工作渗透到了学校各个组织和机构中,这不仅造成了多重领导的现象,还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得不到明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管理效率的提高。
2.4网络信息时代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而在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方式、学习方式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也就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网络信息具有快速、敏捷和开放的特点,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学校的权威性产生了质疑。同时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所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多,而高校辅导员所能够获得信息和渠道已经不占明显的优势,这就使德育和思想政治信息被不良信息所代替,不但阻碍了学校教育者的信息传递,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网络是一个虚拟且隐蔽的信息滋生环境,很多社会中的不良组织会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蛊惑学生参加一些虚假的营销、宗教、政治组织,这不但污染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环境,也使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而这都从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困难。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3.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表明,人是有需求的,需要得到尊重,作为管理对象,高校学生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这种需求去引导学生,把参与管理变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求,或者把参与管理作为一种激励,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努力去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来自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3.2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
(1)提高管理的开放程度。随着当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普及,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逐渐由封闭式管理转换为开放式管理,将学生工作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活规范且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管理的综合性。首先,增强管理手段与方式的多样化,针对高校内事件发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应对,选择不同的管理手段,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多管齐下地进行解决和疏导;其次,杜绝将所有高校学生混为一谈的管理行为,将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高校辅导员在进行管理时应该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各类人群的不同特点进行综合性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最后,注重服务性职能的实施,在进行学生管理的同时,强化服务心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引导其合理开展生活交际,做到管理和服务并举。
3.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是提高学生参与热情,转变单一管理模式的好方法。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中,也存在学生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模式,学生只是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很难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真正意义。因此在未来的高校管理中,只有不单纯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可以实行以学生工作为指导,以班主任、辅导员为调节,形成以学生为自治中心的教育管理方式。
3.4利用现代化技术实施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冲击,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辅导员完全可以充分地抓住网络信息技术高效敏捷的特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建立数据档案管理库的方式,收集学生的信息资料。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对学生进行时效监督,不但可以解决学生管理中的问题,还可以减缓管理工作者的压力,进而使高校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掘更多的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高校学生是国家及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习上,帮助他提高专业技能;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 向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