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

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15:10: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

第1篇

一、进展情况

(一)建管并重,抓实主要污染物减排。按照《市“十一五”主要污染总量削减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的目标为:so2控制在17741.5吨以内,比年削减20%;cod控制在204.2吨以内,比年削减2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达到0.10毫克/立方米,实现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实现减排目标,一方面,加快减排工程建设,我局在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2铁、1焦、3水、粉尘”共12项减排工程,即:2家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工程;通宝焦化焦炉煤气脱硫工程;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及天煜、宝烨2家焦化企业废水处理改造工程;文丰等家钢铁企业粉尘治理工程。通过落实责任、强化调度、资金帮扶等措施,截至目前,各项减排工程进展顺利:、2家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工程已完成,正在试运行。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计,正在招标,预计月底开工建设,月底可完成;天煜、宝烨两家焦化企业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已完成,并进行了验收监测,预计月底可通过验收。家企业粉尘治理工程中,文丰钢铁除尘器改造工程、顶峰热电和云宁矸石电厂原料场地挡风抑尘墙工程已经完成;新金钢铁原料场地挡风抑尘墙工程一期已完成,二期预计月底可完成;明芳、鑫汇两家钢铁挡风抑尘墙工程正在施工,预计月底可完成。另一方面,强化对治理设施监管。认真开展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年活动。把保障重点部位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烧结机脱硫工程、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办法,明确检点,明确检查时间,明确奖惩措施。把建设在线监测平台作为保障治污设施运行的重要抓手,全额安排资金,协调有关力量,加快平台建设。预计月底完成平台建设,实现三级联网并控。把落实责任作为保证治污设施运行的有力保障。所有执法人员对口分包一家企业,该企业的项目审批、污染治理、治理设施运行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并实行台帐式管理。要求每周至少下企业两天,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者年终取消一切评先资格。加强督导检查。局再次创业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措施得力,全市脱硫工程运行管理得到了规范,运行率、达标排放率明显提高。

(二)多措并举,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在大气环境治理上,按照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加大投入、强化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继续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对列入年度治理计划的50家企业、143个治理项目,通过采取检查督导等一系列措施,目前进展顺利,43项已经完成,其他正在按计划推进。开展了大气质量攻坚活动。将城市规划区及以外5公里范围确定为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对监管区内5的23家重点企业加强监管,实行环境质量强制达标;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全市44家、50台锅炉目前已下达治理计划;加强运输散装物料车辆和道路清扫,防止无组织扬尘污染;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节约资源、从生产的全过程削减污染。截止目前,我市主城区好于二级天数14天。在水环境治理上,一方面加强了洺河流域综合治理,严禁在洺河沿岸新建水污染的建设项目;强化沿岸现有企业治理尤其是洗选企业的治理;督促有关单位加快城市管网改造和建设,确保城市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继续把落实选矿业年检制度作为洗选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全市124家选厂,109家通过年检,责令15家停产整治。经过监测,我市洺河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水质,达到了市的要求。另一方面,强化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牵头组织水利、工商、旅游等部门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在我市饮用水源地设置警示标志2套。按规定进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保证全市人民喝上了干净的水。

(三)严格执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将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的“总闸门”,从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三同时”制度及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严格环评审批、验收,强化污染源头控制。今年以来,共审批项目42个,验收7个,否绝突破环境容量、不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新建项目5个,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大中型项目100%,小型项目98%以上。

二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实行严处。开展了钢铁行业、重点污染减排设施专项执法行动,共计出动执法车辆140辆(次),排查各类企业70家,立案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22个,罚款50余万元,有力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化解纠纷,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建立了24小时接访制度、协调办案制度、案件督查制度、举报回访制度,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举报和案件57起,已办结57起,没有发生一起越级集体上访。由于工作得力,环保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表扬。

四是严厉打击重污染小企业。结合乡镇和有关部门,在全面细致排查摸底重污染小企业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理场地”的标准,取缔小选厂、小化工等违法企业80余家,有力遏制了重污染小企业的反弹势头。五是强化排污费征收,今年以来,认真总结以往排污费征收经验,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以提高征收比例为重点,以拓展征收范围为切入点,以规范排污费征收管理为突破口,强化排污费征收。截至目前,共计征收排污费2200万元。

(四)抓实基础,为开展环保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一是充分发挥电视、报纸新闻舆论作用,对环境治理先进企业和落后企业予以表扬和曝光。二是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在.5世界环境日前夕,开展了环保街头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张,在《武安报》开辟专栏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在新世纪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环保专题片,受教育逾2万人。三是大力开展绿色单位创建,上半年共有2家庭院、2家饭店、1个小区、3所学校、3个家庭被市命名为绿色单位。四是认真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我局共收到人大建议8件,政协提案9件。通过落实责任,认真办理,所有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全部办结,答复率、走访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满意率均为100%。

(五)转变作风,为全市经济建设助推添力。一是加强执法队伍理论建设。牢固树立抓好治污减排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了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奋进、业务精良、作风端正、纪律严明的环保铁军。二是执法队伍作风建设。鼓励干部职工在其位谋其政,干好自己一份事,敬业爱岗,为民服务。坚持机关不定期查岗、每周五学习制度;坚持请销假制度。对迟到早退、无故离岗的,一经查实,从严处罚。三是强化机关制度建设。建立了科室工作月报制度。局工作每月有要点,每项有计划,每月底有小结。形成安排、实施、小结、反馈的工作流程,促使机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对再次创业,我们实行半月一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思路。以简化审批程序为根本,为全市再次创业助推添力。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按照能减就减尽量减的原则,将审批时间进一步缩短,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原来的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我局13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七公开”内容全部在市报公布。对来窗口办理业主的采取“一次性”告知,材料齐全一次性办结。

二、存在问题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环保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尽管近年来我市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但受历史形成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偏重等重要原因,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仍然偏大。随着近期全市的经济形势的好转,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将随之增加,既要削减存量,又要控制增量,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弹。二是环境监管的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各项减排工程的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烧结机脱硫大部分已完成。但仍有部分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甚至违法排污,一些已淘汰的钢铁、焦化、建材等落后产能、“三小企业”有可能死灰复燃,加大了我们监管的压力。三是我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布局不当的问题在近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道穿城、污染企业围城”的现状极大制约着城区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在全市“双三十”县市中,我市城区空气质量长期处于中下游,直接影响省节能减排“双三十”任务的全面完成。四是环保执法力量相对不足。我市企业点多面广,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工作越来越多,本不宽裕的环保执法力量更为捉襟见肘,制约着环保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谋划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双三十”节能减排任务的收官年、决胜年、交账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重点环节,坚持综合施治,构建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重要作用,加快环境质量的改善。

(一)强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一是保障减排工程的正常运行。以开展“治理设施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对治理设施运行的监管,特别是脱硫工程、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管。严厉落实各项专项监管措施,健全完善治理设施管理台帐,加大处罚力度,力促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二是完善管理减排。扎实推进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力争及早投入正常使用。充分发挥总量控制在减排工作中的调节和撬动作用,严格新增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的审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三是落实结构减排。督促有关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要求,督促淘汰全市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二)全力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继续实施“蓝天工程”,认真组织开展“城区大气质量攻坚年活动”。在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严禁新建增加主要污染建设项目,提高排放标准,实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强化环境监察,依法高限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必要时实施重点企业限产减排,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继续推进燃煤锅炉和燃煤大灶的整治,采取自行拆除、、安装治理设施、替换清洁能源等措施,确保整治到位。

第2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 税收制度 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18-02

减税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以减税和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为主体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张:国家一方面干预收入分配、促进收入均等化以提高消费倾向;另一方面加强投资控制,以保证足够的投资需求。国家干预投资的结果是,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并增加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然而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面对后来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滞胀”束手无策,而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提出了以减税来增加社会储蓄、投资和劳动,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最终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从西方国家近80年的税制改革经验来看,由于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其结果是刺激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税收总额不一定减少,甚至有可能增加。正因减税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功,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学者把希望寄托于减税政策上。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列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随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09年1月5日在全国财政会议上指出2009年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以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其中,可归入税收政策系列并成为2009年中国税收政策主基调的举措,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

一、结构性减税的内涵

所谓减税,是指税负水平的削减,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于结构性减税,在学术界则存在一定的争议。从税负、税种和政府税收收入三个方面进行划分,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结构性减税,是指主要税种实行政策性减税,但不排除个别税种,辅税种进行增税,但算总账是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刺激投资和消费。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2009)认为,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的减税,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有别于大规模的减税,实行的是小幅度、小剂量的税负水平的削减;有别于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和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第二种观点认为结构性减税是指税收政策应实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以减为主,但税收收入总体上应保持上升趋势。如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2009)认为结构性减税应有增有减,以减为主,减税的结果不仅不能减少原有税收收入规模,而且必须确保税收收入总量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结构性减税,是指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总体上具有减税效应,但政府税收收入不一定减少。如李敏(2006)认为由于税收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税率的高低外,还要受经济结构、税基宽窄、纳税遵从度、征管强弱等因素影响,因此减税并不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少。

鉴于以上分析,结构性减税关于税负和税种方面的问题,即税种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和税负的减轻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否意味着财政收入是否减少,还有待探讨。众所周知,税收收入受税负水平、经济结构、税收征收率、税基宽窄等因素影响。由于宏观税负的计算口径有多种,为了方便,在考虑宏观税负的时候,这里采用最小的口径,即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所取得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另外,考虑到政府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的问题,暂且把税收收入当做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可以假定经济规模为GDP,税收征收率λ为外生变量,政府理想税收收入为T,政府实际税收收入为I=λT,则宏观税负为t=λT/GDP。通过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I=λ・T・GDP(1)

由于税负和税制结构对经济规模产生影响,是经济规模的内生变量,在税制结构不发生变化时,税负的加重,会对经济规模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税负是经济规模GDP的递减函数;而在税负不变化的条件下,税制结构变量γ的优化,会对经济规模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税制结构是经济规模GDP的递增函数,即GDP=F(t,γ)。于是上式(1)可以变化为:

I=λ・t・F(t,γ)(2)

(2)式分别对t和γ一阶求导,我们可以得出:

It'=λ・F(t,γ)+λ・t・Ft'(t,γ)(3)

Iγ'=λ・t・Fγ'(t,γ)(4)

从式(3)和式(4)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在税收征收率和税负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税制结构的优化,税收收入会增加。但是在税收征收率和税制结构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税负的降低,税收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并不能确定,这还取决于其二阶导数。

上述实证分析中,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条件,即把政府税收收入的变化,是当作各内生变量变化导致的一种结果来分析的,如果把政府税收收入的变化当作政策的意图分析,即外生变量,则政府税收收入的变化自然就非常清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结构性减税是一种有别于全面的减税,是一种有增有减的税种结构性调整,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而针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笔者认为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确保税收收入总量不变,甚至有所增加。在下文,笔者将做出详细分析,并提出面对当前经济危机所应实施的减税政策建议。

二、当前结构性减税的必要性

1.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我国经济已持续增长近30年,经济实力及自主创新能力都有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也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协调、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国际收支顺差压力不断增加、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能耗严重和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等。从税收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来看,税收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可通过对产业结构、收入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等的调整,使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例如,差别税负可影响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的税负分配原则有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合理的税制结构与税负水平有助于收入结构的改善等等。

2.优化税制结构的需要。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我国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确定了“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流转税收入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约70%,所得税的比重却仅为20%左右,“双主体”税制实际上是“跛足税制”。一个兼顾了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良好税制结构,是我们优化税制的目的所在。根据税收原理,出现这种相违背的结果,与以累退性质为表现的强调效率的增值税为主要税种和以累进性质为表现的强调公平的所得税为辅助税种有关,这也正好与我国强调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有较大关系。另外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还存在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税种的缺失问题。例如,迄今为止,在中国现行税制体系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既有的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尽管在名义上可以归为财产税,但其设定的纳税人并非着眼于个人。以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作为基本纳税人的这两个税种,自然不是直接税。在现代税制体系中,直接税则是财产税的一个重要属性。

3.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根据美国统计署的数据,1993年―1998年,美国家庭的收入分配情况始终在0.45~0.46之间,并且美国基尼系数从1967年―1998年变化幅度也不大,但是税后却为0.42~0.43之间。{1}可见在基尼系数的变动中,与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密切相关的税收无疑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重要层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税收在调节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功能上存在着弱化和缺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制结构不合理限制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并存在强化收入不均等的趋向。而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宏观税负、税制结构、税种设置和各税种的税基、税率调整来实现;二是税收调节体系不健全,各税种之间缺乏整合力,影响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不能仅靠个人所得税,必须建立一个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三是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不规范,制约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

三、结构性减税的具体设计

1.进一步完善增值税。作为目前我国的第一大税种,2009年国内增值税收入占到了全部税收收入的29.8%。{2}因此,可以说2009年增值税的转型,不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极大地鼓励投资、促进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现行税制,以及对于整个税收收入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增值税进一步完善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要最大限度地把商品及劳务服务纳入增值税增税范围。如将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以及与工业生产联系紧密的服务行业纳入增值税范围,将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改为统一的增值税,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商品劳务税税制多税种病例的现状,实现税制简化;其次是进一步降低商业行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提高增值税(包括营业税)的起征点。

2.改革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经济起稳定作用的自动稳定器,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客观情况变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按所得项目分项、按次征税,与综合各项所得按年征税相比,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力度有一定局限,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二是对不同的所得项目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存在较多的逃税避税漏洞;三是工薪所得边际税率偏高,税率档次繁琐,这样不仅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也不利于刺激个人工作、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因此,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减少累进税率级次,降低边际税率,进一步加大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十分必要。

3.改革资源税。现行资源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征收资源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使各资源开发企业在较为合理的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公平竞争,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限制其应有作用的发挥,现行资源税没有表达政府对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因而无法通过征收资源税表达保护资源、限制资源开采的意图。单纯的级差性质的资源价值和不同资源在经济中的不同作用,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的社会成本内在化,无助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不能将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成本内在化,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也就无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对资源税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征税范围、提高税率和优化税率结构、改定额税率为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细化税目设置、调整计税依据等。通过改革对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对转变增长方式等有重要意义。

4.改革消费税。在国际上,消费税与其他税种相比,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在税收收入的比重中持续下降。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在西方国家开始盛行,人们才发现消费税在其中的独特作用,西方各国的消费税课征范围又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根据目前我国消费税的现状,结合当前形势,消费税改革要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抑制生态环境恶化与环境资源的保护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减征或停征一些已成为或正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征税,如工业酒精、医用酒精、汽车轮胎等;二是适当调整消费税税率。对一般性生活用品以及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的产品实行低税率;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行为等实行高税率;三是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将高档消费品、奢侈品,资源供给缺乏、不宜大规模消费的产品,某些高消费行为和对环境污染的行为及用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5.改革房地产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税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逐步建立起来的,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现行税制已陈旧老化,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问题是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趋势;各级政府之间的收入格局也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结构也不平衡,财政调节的效果较弱,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推进税制改革、完善财产税体系、加强税收调节的作用;而房地产税处在个人收入分配和房地产业发展的交叉点上,从它着手改革显然是有利的。主要包括:(1)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相关收费(包括由土地开发商所缴纳的税费、土地出让金等)合并开征统一的物业税,以减化税制、优化结构(减少转让、出租环节的税收,加强持有和使用环节的税收);(2)新的房地产税应按市场价值和统一标准评估物业的实际价值、从价计征,采用差别税率,同时考虑我国现行房地产税的税率、结合各年度各地方财政收入需要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等因素选取较低的税率;(3)清理房地产行业收费,取缔不合理、不合法性质的收费项目,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外收费。

四、小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这次结构性减税的直接诱因。而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税制结构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则是根本原因。从目前的经济境况来看,最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据统计,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1330.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00669.97亿元的20.40%,比上年增加10008.57亿元,增长19.50%。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4223.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03%,比上年增长18.85%;非税收收入710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8%。{3}这种财政总收入的基数和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为这次结构性减税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税收总收入的基数和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则说明了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做好结构性减税,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注释:

{1}数据来源于Athur F Jones Jr & Daniel Heinberg The Changing Shape of the Nation’s Income Distribution Current Popilation Reports U.S. Census Bureau.

{2}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并经计算得出。

{3}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并经计算得出。219.235.129.58/welcome.do。

参考文献:

1.安体富.结构性减税: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9(3)

2.高培勇.结构性减税:2009年税收政策的主基调[J].涉外税务,2009(1)

3.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关于当前实施结构性减税的若干政策建议[J].涉外税务,2009(4)

4.李敏.新一轮税制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5.肖太寿.浅析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J].税务研究,2009(7)

6.高培勇.给开征物业税一个基本理由[J].经济,2006(7)

第3篇

鲁政委:软着陆成功

10月CPI5.5%,与我们10月25日的预测数据完全,但PPI5.0%低于我们预测的5.6%。这清晰显示,物价进入回落通道,经济“软着陆”成功。展望未来,11、12月月份CPI都将跌破5.0%,全年CPI预计在5.4-5.6%。

温天纳:政策放松需待明年

通胀回落,加上制造业困难,这对调控政策的微调也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微调空间,但整体性放松还是有待明年才能确定。

孙立坚:今后通涨的反弹风险依然很大

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原材料价格的双降和大力度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暂时促进了CPI的回落。但全球流动性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低迷无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部门,今后通涨的反弹风险依然很大!货币政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势可能是最佳的。相反降低企业税负和生产成本需要政府出台更多利好的政策!而对热钱投机要监管!

陈淮:中国房地产还有20到30年的辉煌期

未来20到30年,中国的房地产业还将是辉煌期。“楼市拐点”的说法非常不准确。“拐点”一词用在房地产这个问题上,不仅没有多大意义,而且连其数学意义也已经被误解,是错误的概念。而且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可能被延后,但在5到8年的周期内,房屋的交易量一定是个“常数”。今天的交易量下降,交易量极度萎缩,但明天的交易量上升与否,和今天的下降没有什么关系。

梅新育:垄断带来的结果才是需要关注的

垄断本身不是问题,垄断带来的结果才是需要关注的。如果垄断带来了增强国际竞争地位和改善国际利益分配格局的结果,带来了相关设施投入突飞猛进的结果,那就是有利的,反之则不利。整顿垄断是因为它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不是说只要垄断就要整治,不管是否造成了好的结果,那样做是自废武功。

戴相龙:相关部门正积极研究养老金入市

相关主管部门正积极研究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目前社保基金正研究扩大对外投资的领域,可以从股票债券投资扩大到工商企业的股权投资等。

论文集萃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荣宏庆

《当代经济研究》 2011年10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逐步扩大,尤其是200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对外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有关问题的通知》,更是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从此驶上了快车道。

由于人民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国际交易量增长迅速等原因,使得其国际化趋势明显。鉴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离岸市场不发达、资本开放度不高等原因,人民币国际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增强经济实力,完善金融制度和体制,扩大开放合作,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途径。

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资本分析

作者:朱全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年05期

第4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第5篇

马路上红绿灯不亮,居民楼电梯突然停电,东北三省的限电问题正在引发全国关注。全国多个省份出现限电。其中有的省份如江苏、云南、浙江有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因素,政府要求企业停工限产。而有的省份如广东、湖南、安徽等地,则主要是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被迫错峰限电。出现限电的省份中,也有的同时受到能耗双控和电力供应紧张的双重影响。

此次东北限电与双控无关,是电力供应短缺所致。一般而言,如果出现用电紧张,受影响的首先是工商业用电,对其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居民用电是政府和电力部门优先保障的对象。而近日东北出现了居民用电被突然拉闸限电的情况。

有序用电与拉闸限电最直接的区别是,前者是有通知、有计划停电,主动采取错峰、避峰措施,而后者则是在紧急情况下直接拉闸断电。不少居民生活、工厂生产因为拉闸限电受到意外影响,也受到格外关注。

风电骤减,电网频率跌破安全红线

东北此次罕见的居民用电被拉闸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电网运行面临事故风险。

据《辽宁日报》9月26日晚间的消息,辽宁省工信厅在当日召开全省电力工作保障会议,会议指出,9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辽宁省启动3轮II级(负荷缺口10-20%)有序用电措施,个别时段在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最大错避峰416.92万千瓦的情况下,电网仍存在供电缺口。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

一份9月23日由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度中心签发的东北电网拉闸限电预通知单信息显示,全网频率调整手段已经用尽,鲁固直流送山东、高岭直流送华北线路不具备调减空间,系统频率低于49.8赫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采取事故拉闸限电。

根据这份通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预计23日下午16时30分至21时30分需要拉闸限电,被限容量分别44万千瓦、36万千瓦和20万千瓦,合计100万千瓦。

《财经》记者从相关人士处确认了通知单的真实性。

中国电网正常运行的频率是50赫兹,允许一定范围波动。而49.8赫兹是第一道重要的安全阈值,当电网频率低于49.8赫兹时,需要开启拉闸限电,否则面临更大范围解列崩溃事故风险。

最近的前车之鉴是2019年8月9日下午英国出现的大停电,当时英国电网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出现大量无序脱网,导致系统频率下降至48.9赫兹,引发系统中低频减载装置动作,切除大量负荷,造成包括伦敦在内的100万电力用户受影响停电。

拉闸限电时,电网调度部门按预先设定的拉闸序位表直接切除1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而10千伏等级的线路往往既接入了工商业负荷,也有居民负荷。因此,居民会在未获通知的情况下被突然停电。

辽宁省工信厅在9月26日的会议中指出,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煤电大减,东北电力供应紧张

电网运行风险导致出现拉闸限电是居民意外被停电的直接原因,但如果按照正常的运行流程,缺电事故本不应严重至此。如在同样缺电的广东,近日连续错峰负荷超过2000万千瓦,也没有出现居民用电被临时拉闸的情况。东北限电最终至影响到居民,还有进一步的原因。

出现有序用电乃至拉闸限电,作为电力供应压舱石的煤电出力不足是最根本原因。9月26日吉林省召开全省保电煤供应保温暖过冬保工业运行视频调度会,吉林省常务副省长吴靖平指出,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而另据《财经》了解,近日用电紧张期间,辽宁的火电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

煤电出力困难之外,多个不可忽视的突发因素恶化了东北的电力供需。首先是有序用电没有很好执行。

如辽宁省工信厅会议信息指出,在此次拉闸限电之前,辽宁省9月10日起电力供应压力加大,不能满足所有用电需求,启动有序用电措施,在9月10日至22日,已经启动了9轮有序用电,最大错避峰243.67万千瓦。而23日至25日,最大错避峰416.92万千瓦。

根据发改委的《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和国家电网的《国网有序用电管理办法》,有序用电方案原则上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顺序安排限电措施。优先保障应急指挥、危险生产、重要社会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居民、农业、重点工程企业用电,重点限制违规项目,淘汰类、限制类企业,高耗能、高排放,景观照明用电。

当出现电力缺口时,各级供电企业向本级政府电力运行主管部门提出启动有序用电方案建议,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启动公告。方案实施时,省级电网公司根据供需情况和政府主管部门用电指标下达次日限电指标,发现用户限电措施落实不到位时,向地方政府电力主管部门汇报,促请政府协调用户落实有序用电方案。

有当地电网公司人士表示,拉闸之前有序用电已经执行了十来天,但到后来用户并没有很好执行,也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停电,电网公司对此没有办法。

也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东北地区在90年代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有序用电,地方政府与有序用电企业对此并不重视,应对不足,也有抗拒心理,一开始会执行,后来慢慢用电就回来了;此外,在东北多年并不缺电的背景下,拉闸限电极为罕见,而东北工业负荷并不算高,电网公司经验也不足,导致拉闸操作不够精细。

新能源比例增高也提高了电力系统面临的风险。辽宁省工信厅提及,此次拉闸限电前,出现风电骤降。据《财经》记者了解,东北三省风电总装机达到约3500万千瓦,但在9月21日冷空气过后,风电出力出现明显下降,近日限电期间,风电出力远不足装机容量的10%。

这类问题此前已经出现,国家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在9月27日电力市场国际峰会上介绍,今年夏季高峰期时,东北3500万千瓦风电装机一度总出力只有3.4万千瓦,虽然是瞬时小概率事件,但电力供应要保证全年随时随刻的稳定供应,矛盾非常突出。

此外,如前述拉闸限电预通知单提及,东北电网通过鲁固直流、高岭直流外送华北、山东。据《财经》记者了解,为减少外送,东北与外省的短周期电力交易已经暂停,但此前签订的年度中长期交易已经经过安全校核,且山东、华北电力供应也偏紧,因此这部分外送电量难以继续调减。

燃煤之急何来?

煤炭供应紧张,煤价高企、煤炭价格和电价倒挂是导致当前作为电力系统压舱石的煤电出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也直接导致多个省份的电力供应紧张,并有扩大之势,燃煤之急迫在眉睫。

据《财经》记者了解,眼下正处于传统用煤淡季,煤价与存煤天数却分别站上历史同期最高点与最低点。动力煤实际市场价目前每吨1600多元,约为2020年初的三倍,远超指数价格;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则降至10.3天,远低于淡季时20天的红线要求。

造成煤价“淡季不淡”的原因有哪些?供给不足是最大推手。多位煤炭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火电出力不足一方面是确实有部分电厂因为资金压力缺乏采购意愿,但主要在于缺煤,根本买不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4.4%。尽管原煤产量正增长,但增速却远低于用电量增速。1-8月,全国发电量5.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

此外,自去年开始,受内蒙古涉煤反腐“倒查20年”,安监、环保力度增大以及超能力生产入刑等因素影响,大量表外煤炭产能被压缩。

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行,首次明确对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未造成其它严重后果,但有现实危险的违法行为提出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规定实施后,煤矿超产意愿大幅降低,严格按照核定产能生产。一家期货公司煤炭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一般煤矿的生产弹性非常大,比如核定产能100万吨,但设计生产能力其实是按照300万-600万吨建设的。由于电煤一直保有利润,煤矿多生产就多挣钱,如内蒙的出厂煤只要市场煤价在100元以上就能挣钱,因此煤矿超产在过去一直是行业常态。

这部分煤炭表外量难以核计。但据山西金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曾浩汇总各口径数据汇总计算,目前全社会电煤库存较去年入冬前低了近9000万吨。

东北可能是全国缺煤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东北也由于将限电范围扩大至居民用电被推上风口浪尖。一位煤炭机构资深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自2016年开始,在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东北三省退出了较多煤矿产能,且面临较大的入冬补库需求,主要依赖于蒙东煤矿的调入。

经《财经》记者统计,2020年黑龙江、辽宁、吉林原煤产量合计0.93亿吨,较2016年的1.13亿吨下滑约17.7%,东北三省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比例也由3%下滑至2.4%。

燃煤之急何解?

9月26日,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靖平在视频调度会上表示,将落实与蒙东煤矿中长期供煤协议,加大进口煤采购,组织省内煤矿安全释放产能,千方百计扩大市场煤供应,确保储备煤足量达标,做到采暖期电煤不断供、暖气不停供,维护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此前两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今年四季度发电供热煤炭中长期合同煤源已全部分解到各重点产煤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合同全覆盖,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国家能源局26日消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带队赴宁夏、陕西,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对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进行现场调研督导,要求地方和企业压实保供责任,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突出保障发电、供暖等民生用煤,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有关业务司已分别赴京津冀、蒙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督导煤炭、天然气保供工作,现场协调解决制约增产增供的突出问题,指导地方和企业落实能源保供各项举措,努力增加能源供应,全力以赴保障今冬明春重点地区民生用能需求。

“国家正在安排各项措施,缓解煤炭缺口。当前增加供应力度很大,预计后续度冬时期,供热发电煤炭资源有充分保障,煤炭供需形势趋于平衡。”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雨对《财经》记者表示。

至于煤价供需关系走势,冯雨预测,进入冬季后主要流域来水将进入枯水期,水电出力难有明显好转,风、光伏出力也将受限,火电将继续带动电煤需求增长;“碳减排”、“能耗双控”继续制约钢铁、建材、化工等部分耗煤行业生产,减少部分需求。

目前看来,煤价的上行可能性要大于下行可能性。一方面,冬季是每年煤炭需求的高峰期,电厂煤耗水平将高于夏季高峰时段;另一方面,目前各环节存煤水平明显偏低,预计后期电厂补库存需求将比较旺盛。迎峰度冬压力大。

第6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顺差;产业结构调整;货币政策

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一)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长

我国外汇储备从1992年末的194.43亿美元到2007年3月末的12020.31亿美元,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1995年以前外汇储备余额在1000亿元以下,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0.49亿美元。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增长势头更猛,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2006年末超过10000亿美元,达到10663.44亿美元,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连年双顺差

在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中,不但经常项目账户连年出现巨额顺差,而且,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也同时出现巨额顺差,二者并称为“双顺差”。货物贸易差额和外国直接投资差额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两大主要来源。国际收支结构中的两个主要支撑账户没有形成互补和平衡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货物差额及其占经常项目差额之比和直接投资差额及其占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之比都比较高,2005年,经常账户差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608.2亿美元。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连续出现“双顺差”盈余是我国国际收支的又一突出特点。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分析

(一)经常项目下连年出现盈余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日益加大的主要原因

经常项目是一国与外国进行实际资源经济交易的账面记录,综合地反映了一国的进出口状况。我国从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顺差,其顺差额也是连年走高,从1994年的76.6亿美元一路攀升到2006年的2498.7亿美元。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同时,在经常项目下,货物贸易差额是一直主导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因素。巨额的货物贸易盈余带来了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扩大。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有明显的改善,出口竞争能力已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的问题――高储蓄带来的内需不足,迫使出口猛增,使得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外向型贸易,外贸依存度较高。这与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有力地促进了出口贸易。1998年以后,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的出口乏力、内需不足局面,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伴随出口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大量的贸易顺差盈余。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顺差是加大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另一重要原因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资本项目除1998年外也一直是保持盈余状态,与经常项目并称为“双顺差”。在对资本账户实行较为严格管制的条件下。依然能积累大量的盈余,这主要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居不下。自1994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均为顺差,2005年直接投资差额已突破678,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基本上保持着增长的态势,自1995年到2000年直接投资差额及其占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之比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最高的2000年达到1952.1%,之后,稍有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大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吸引外资的政策密不可分,我国为了弥补本国技术的不足,大量引进外资。而且,由于我国国企改革进展缓慢,于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鼓励收购与兼并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2005年,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引入数百亿美元,这就直接推动了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的走高。而大量的资本项目顺差又将经常项目顺差越推越高。

(三)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贸易顺差的转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加工贸易一直处于优势状态。再加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发达国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新型市场国家,而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留在了本国”。其结果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加大。在这种国际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以传统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和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的方式,使得中国处于制造业的终端,承担了许多亚洲国家的转移顺差”。

而有资料表明:十多年来我国对欧、美市场贸易顺差迅速增加的同时,亚洲几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是成比例缩小的。即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末端加工工序,已经被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我国。所以,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持续扩大,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国家和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我国居民储蓄率自1994年以来一直高于投资率。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居民对预期支出和收入的不确定性,是预防性储蓄动机导致的结果。就目前来说,我国城镇居民有三大需求:子女教育的无弹性需求、住房需求和医疗需求。而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加之由教育体制改革、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等,加剧了居民未来货币需求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给居民带来较重的负担。

据统计,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个人消费者必须面对养老、防病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因而造成消费者高储蓄低消费的心态,使居民储蓄率十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2004年就已上升到47%。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由此带来的是消费需求不足。而西方最发达的7个国家平均人均储蓄率只有6.4%。同时,与高储蓄率相伴的是储蓄大于投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渠道不畅。这又造成大量出口贸易导致国际收支顺差的加大。

三、过度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方面,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提高了我国抵抗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双顺差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信誉。在提高对外融资能力的同时,也表明我国具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提高了国际信誉,使我国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容易以较低的成本取得各类贷款。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也是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账户与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同时连续多年出现双顺差足以说明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此以往,过度的国际收支顺差的大量积累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过度的国际收支顺差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威胁

连年来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之下。同时,市场上形成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还会引发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并且有可能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例如,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持续高位运行就与国际投机资金的大量流入有关。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海外套利资金持续流入境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股指的攀升,导致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因此,无论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国际收支顺差过度累积,还是投机性资本的肆意流动,都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一定的威胁。

(二)大量积累的国际收支顺差将直接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国际收支失衡所形成的大量顺差给我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影响了我国货币供给量,成为货币供给的另一重要来源。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在于,外国资本流入本国以后,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行交易活动,从而直接扩大了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一般的会员银行在外汇持有头寸上都有数量的限制,因此在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收购外汇,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外汇占款增量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需要由中央银行对冲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这样,对中央银行来说,造成了被动投放货币的巨大压力,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了市场货币供应量。长此以往,必将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随着整个金融体系中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货币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得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直接冲击。

(三)高额外汇储备面临保值风险

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60%左右的资产是美元。一方面,这种过于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贬值的风险。近年来美元开始了所谓的“战略性贬值”,今后几年中美元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我国长期积累的以美元为主的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较大。

另一方面,我国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低价资源、高环境成本以加工贸易为主换回不断增多的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连年增加,而又通过购买外国政府国债的形式大量回流到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繁荣金融市场、稳定本币和汇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美国已连续多次加息,但美国国库券的回报率却很低,上涨空间极其有限,机会成本增加,面临收益下降风险,而且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巨额外汇资产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四)巨额外汇储备将引发通货膨胀和投资膨胀

巨额外汇储备在中央银行的账目表上对应的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如,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基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政府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这就会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如,2006年1~5月份,我国投资贷款资金总额达到6760.6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和投资膨胀风险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五)国际收支顺差余额的持续走高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经常账户的顺差来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而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会加剧全球出口市场的竞争,对他国的出口构成威胁,很容易引起他国的攻击和报复,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也随之而来。事实上。近年来,在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同时,美国一直是“双赤字”(贸易赤字、财政赤字)。美国的对华逆差始于1983年,为3亿美元;2003年为1240亿美元,2005年激增到2016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国。于是,这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以缓解其巨大的贸易逆差,甚至还多次提出制裁中国的议案。2005年以来,纺织品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焦点。2005年5月13日,美国决定对来自我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特保”限制,规定这三类中国产品进人美国市场的数量当年最多只能增长7.5%。5月18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设限品种增加到7个。而在此之前的4月25日,欧盟决定对中国9类纺织品进行特别限制调查,5月23日起,就是否对进口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与我国进行磋商。而欧元区国家对华贸易逆差的增长势头也一样不容忽视,按照贸易逆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衡量,欧元区国家的对华贸易逆差水平与美国相比几乎不相上下。因此,欧洲国家与中国产生贸易摩擦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由此看来,过度的国际收支盈余的确会带来很多潜在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使一个由经济问题引发的矛盾升级演化成政治矛盾。

四、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取向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必须改善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状况,改变国际收支“双顺差”局面。才能为我国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改变人为推动的贸易顺差格局

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向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放宽进口限制,利用目前巨大的国际收支顺差盈余,加紧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国内经济发展紧缺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减少经常

项目的顺差额。

(二)改善内部经济失衡状况,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国际收支顺差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我国内部经济的失衡,是国内相对储蓄过剩在对外经济上的反映。应当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更好地动员国内储蓄,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与投资方向,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我国国民收入,解决我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问题。只有解决我国内部经济失衡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顺差余额累加等对外经济问题。

(三)放宽外汇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引导资金有序流出

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而我国形成巨额国际收支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对华投资与我国对外投资的极大不对称。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放宽外汇管制,尤其是要改革强制性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对外投资的用汇限制,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制定并落实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完善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和国内协调机制,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努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和降低资本账户的部分顺差。

(四)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冲突”理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之间不能共存,资本自由流动不可能永远进行,作为大国也不能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所以汇率在更大范围内的浮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是我国目前的最佳选择。通过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充分浮动,发挥其应有的调节贸易和资本合理有序流动的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同时,为配合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还应加强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管理,有效阻止国际游资的流入,减缓国际收支的大幅波动,为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创造更宽松的条件。

(五)健全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引进外资的相关政策,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的外资项目的进入。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对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产业的准人机制,扩大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商品目录,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原料合相关配件,并鼓励加工贸易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六)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路径

第7篇

关键词: 货币升值 越南经济 金融动荡通货膨胀经常项目资产价格泡沫

中图分类号: F83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8)07-039-04

一、造成越南金融困局的原因分析

1986年越共“六大”后决定学习中国,确立“革新开放”的国家战略。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越南始终坚持经济增长优先的政策导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越南经济的卓越表现使得它被看成是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5个新兴经济体。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坚持经济增长优先的政策导向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为今天的金融困局埋下祸根。

(一)投资预算过大使财政赤字沉重

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越南制定了庞大的投资规划以便更好地发展进口替代战略,增加公共建设投资,2002-2006年投资占GDP比例依次为33.2%、35.4%、35.5%、35.6%和35.7%。在越南政府制定的2008年经济规划中,更是将投资规模确定为GDP的41.5%,由于越南的投资主要以政府和国有机构为主,由此造成财政预算严重超支,2007年预算超支持续上涨17.18%;而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激发市场的投资热情,越南政府加快向市场“放权让利”,减免税收,由此造成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为越南博取了“国穷民富”的称号。财政支出和收入的“一增一减”造成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2006年越南财政收入167.4亿美元,财政支出201.9亿美元,财政赤字34.5亿美元,社会总投资229亿美元;2007年越南财政收入180亿美元,财政支出230亿美元,财政赤字50亿美元,超过GDP的7.5%,社会总投资290亿美元。财政赤字高速增长,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经常项目逆差持续扩大

经济增长过快形成的内部经济的不平衡也必然引发外部经济的失衡,庞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导致越南急需国内尚不能满足需要的工程机械、钢材、水泥等物资。国内总需求过大,而国内总供给跟不上,导致进口增速过快,远超过出口增速,越南从2000年以来经常项目收支便一直是逆差,且逆差额从2002年的27.7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4.22亿美元。2008年1-5月,由于国际能源、建材和化肥价格上涨,越南出口额为234亿美元,进口额为378亿美元,逆差达144亿美元,超过2007年的总额。按照这种趋势,全年逆差将超过300亿美元。日益增长的贸易赤字一方面使得国家外汇储备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使得币值贬值的压力增大,严重动摇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三) 双赤字导致外资大量流入

财政、贸易“双赤字”的后果使得政府为维持经济增速而不得不依靠资本内流来弥补,为此,越南在几年前就制定了积极的吸引外资政策,而这又需要借助加速国内资本项目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等措施来完成,如越南在2007年初加入世贸组织后,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FDI,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优越的引资条件吸引了大量逐利资金的进入,如2008年前5个月,FDI已达142.73亿美元,同比增加298%,而它们的主要投向是资产市场。

除了依靠FDI吸引外资,越南还通过对外负债吸引外资。2002年以来,越南外债开始持续增长。据世界银行估计,越南2008年的外债规模将达到240亿美元,占GDP的30.2%,接近越南的2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四)为保经济增长使货币政策长期过于宽松

经济增长目标与价格稳定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越南多年来实行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2006年开始,越南政府的货币政策更是大幅放松:(1)长期保持低利率。2008年1月30日加息50个基点到8.75%,是为2005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此时的CPI已经高达12.6%,加息幅度太小,时间太迟;(2)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3)国内信贷增长过快。国内贷款余额增速则从2006年同比上升29%到2007年同比上升54%,2008年1季度国内信贷更是同比增长65%。贷款增速过快,不仅使贷款质量难以保障,而且加剧了越南市场上的流动性泛滥程度。

市场流动性过剩背后往往隐藏着通货膨胀的影子,2007年中期,越南已经出现了高通胀苗头。但由于平抑通胀需要紧缩经济,越南政府在权衡经济增长与价格稳定之间选择了前者,导致越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动滞后、力度不足。2008年1月份,越南CPI就已经高达12.6%,2月份15.7%,越南央行犹犹豫豫,迟迟未有动手。直到4月CPI跳升到21.4%,5月CPI高达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2%;并且呈现向恶性通货膨胀发展的趋势,央行才开始进行调控。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商业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5%增加到10%。2008年5月19日越南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从8.75%调升至12%,又在2008年6月10日再次将利率上调到14%,部分银行亦已将存款利率提高至18%。尽管越南央行已经开始提高利率,但是利率仍然远低于通货膨胀率。由于其采取措施的力度不够,仍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严重的通胀对国内外投资者信心打击很大,投资增速放缓影响经济前景。

(五)对资产价格泡沫危害认识不足

2000年越南证券市场开始运作,发展迅速。2007年一年内有32家公司、1只基金挂牌上市,加上上市公司再融资,当年筹资额达到36万亿越南盾。截至2008年5月底胡志明股市有151家上市公司,3只上市基金;河内股市有136家上市公司。2007年底,胡志明与河内两地股市的总市值一度超过GDP总额的40%。越南政府充分认识到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所以对股市的监管相对宽松,对资产泡沫破灭的危害估计不足。

2006年越南即将加入WTO,面对汹涌而入的外资,为保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因此政府不愿意加息,怕增加企业的负担。但是,政府的良好愿望并没有起效。由于政府监管不力,很多国有企业都放弃了主业,拿着政府低息贷款去投入股市和房市,据越南媒体披露,越南共有8个国家级经济集团,和96个国家级总公司,截至2007年年底,这些国企有64家涉及了证券、银行和房地产业,投资的资金约合4.54亿美元。

在所有的FDI投向中,投资于房地产和旅游方面的FDI增长尤其迅速,2008年5月份,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900.9%和138.9%,两者之和超过全部FDI的70%。外资大举进入越南的房地产市场引发了房地产高度繁荣,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胡志明市的房屋价格从每平方米200多美元上涨到600多美元。同期,越南股市总市值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也从原来的10亿美元迅速膨胀至2007年末的200亿美元,越南指数从120点大涨至1170点。其中,外资占到交易量和交易额的70%以上。结果导致2007年胡志明市滨城市场的房价最高17万美元/平方米,越南最大商业银行越南对外贸易银行IPO的发行市盈率高达78倍。

(六)错误寄希望于升值抑通胀

2007年前,越南政府的汇率政策是钉住美元,并有意让越南盾每年贬值1%,目的是让出口商品更有竞争力。实际上,由于美元贬值,此时越南盾应该小幅升值才正确。2007年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经济不振,导致越南出口下降,而为追求高经济增长的目标又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口有增无减。在经常项目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外汇储备越来越少、通胀率高企的背景下,越南盾承受了巨大的贬值压力。但是政府不想升息,而寄希望于本币升值来平抑通胀。2008年3月10日,政府将越南盾对美元的浮动区间从原来的0.75%扩大到1%,汇率区间的调整没有出现预期的升值效果,越南盾反而变为贬值,在2个月内快速贬值近3%。2008年6月6日,尽管越南总理阮晋勇表示不会让越南盾贬值,但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越南盾大幅贬值的概率越来越大,外资银行甚至担心越南盾有可能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泰铢一样,一年内贬值30%以上。官方名义汇率与黑市汇率存在巨大差异,例如6月6日,越南黑市1美元兑18,500越南盾,而同一天越南央行设定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6,124越南盾,2008年6月11日,越南央行主动将越南盾汇率贬值2%,2008年6月19日黑市价格创下1美元兑19,000越南盾的纪录高点。这进一步引起了公众的恐慌情绪,人们开始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转而换成美元或者黄金,而这又进一步恶化经济形势,越南央行薄弱的外汇储备基础也因此大受打击。

二、越南金融困局对中国的警示

尽管越南宏观经济恶化,股市、房市泡沫破灭,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我们仍应未雨绸缪,从越南金融动荡中吸取教训。

(一)经济增长目标压倒一切的做法应深刻反省。越南政府过于偏重经济增长目标的做法给越南的金融困局埋下危机诞生的“种子”,经济增长过快,脱离实际承受能力,结果“拔苗助长”。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过分热衷,是最值得反思的。经济增长对维持就业,缓解新增就业人口压力都是重要的,但是把经济增长本身当作目的,一级一级地分解落实增长指标,地方和企业都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扩张投资,以及对于流入外资和热钱有意无意的放任,政府跟企业过分亲密的关系,以及扮演企业“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始终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都可以看到政府过分地嵌入经济生活,制造了麻烦却又无力解决。对此,不可不仔细思量。

(二)科学及时的宏观经济决策非常必要。越南的金融困局很大程度上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越南没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公共财政体系,当恶性通货膨胀困扰了百姓的生活,人们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时,财政无力提供;当2007年进口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进口成本不断抬高的时候,越南盾本应该升值,但是政府却实行了贬值的政策,又正好赶上美国的次债危机,外部需求下降,贬值没能导致出口增加,反而使进口成本更高,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当危机已经初现,外汇市场大量抛售越南盾,贬值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越南央行却用自己不多的外汇储备苦苦支撑固定汇率。但是回天乏力,危机已然形成。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关系。越南经济增长率持续10年在7%以上,仅次于中国,世界排名第二。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物价的上升,为保经济增长目标对物价的上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越南经济从高速增长突然陷入“高通货膨胀”的困境,不得不实行“双紧”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硬着陆”,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中国应引以为鉴,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关系。由于发生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人民币持续较快升值,我国的宏观调控遇到复杂局面。尽管5月份CPI回调到7.7%,但这是建立在“煤电油运”价格严格管制的前提下,一旦价格放开,物价将呈现螺旋式、爆发式上升。所以必须进一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防止通胀作为工作的重点。现在我们仍然处于实际负利率的状况,但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又不能持续提高利率。日前有学者提出实行保值储蓄的方法,这种形式可能较易为群众所接收,有利于吸收流动性,又不会对生产企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四)防止热钱。当越南经济倍受追捧的时候,热钱汹涌而入,但是当越南经济出现崩溃的征兆的时候,外资热钱开始大量出逃。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称,海外投资者在2008年6月16日净抛售价值163亿越南盾(合100万美元)的越南股票,市场总成交量为1,120万股,其中海外投资者的成交量占15.3%。外资热钱的一进一出,引发了越南经济从高速增长到经济泡沫破灭的过程。虽然中国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2007年底已经达到了1.756万亿美元,完全有能力抵御热钱,但是如果听任外资热钱兴风作浪,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中国应更加警惕海外热钱的进入。坚持“不到合适的时机,资本项目就不放开”。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了QFII的口子,但整体规模仍然是较小的,外资进入我国资本项目是可控的。只有当我国金融体系已经相当健全,才能够进一步放开资本项目。

(五)人民币升值必须谨慎。针对越南货币出现大幅贬值压力的教训,对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幅度必须小心谨慎。2008年6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到为1:6.8684,尽管人民币目前还没有贬值的压力,但是对人民币升值问题必须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因为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问题,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例如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出现升值过快现象,外贸企业的出口就会出现困难,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六)股市的发展必须保持稳健。中国股市今年以来也面临股指大幅下跌的窘境。根据越南股市大跌的教训,股市的发展必须稳健。因此,当中国股市连续下跌的时候,中国经济管理层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在2008年4月20日中国经济管理层出台《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指导“大、小非”解禁问题; 其次,在2008年4月24日将印花税从3‰下调到1‰;第三,2008年5月以来,没有大盘股发行上市;第四,慎重对待创新工具的运用,在局面未明朗以前,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业板的推出必须充分认证。

参考文献:

1.王福重,中国应以越南金融危机为镜[N],上海证券报,2008.6.13

2.徐国杰,越南股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N],中国证券报,2008.6.20

3.范方志,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实践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2

4.张晓凌,越南金融动荡折射跨市场监管重要性[N],证券时报,2008.6.20

第8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企业;增收增效

增收增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理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实现企业“做盈做强做优”目标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欧美金融危机带来全球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做好增收增效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企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经营、促生产,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务收入

以财务增收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紧紧抓住国家以加大基建投资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调整契机,加大经营、公关力度,千方百计多承揽任务,多储备铁路、公路等主业经营板块任务(项目),做到手中有活,心中不慌。强化经营管理,把变更设计和调概补差工作做在投标、中标、出蓝图之前,重心前移,把增收创效基础夯实打牢,千方百计提高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认真落实“双稳健”方针,坚持“三不揽”原则,严控“三比例”,认真做好标前效益论证,严控经营成本和费用,促进经营承揽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

在确保工期、安全、质量和成本受控的前提下,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管好干好在建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千方百计多干活、多完成投资,促进在建项目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组织有效力量,迅速掀起大干、快干,确保完成年度施工生产任务。

加大变更调差工作力度,把变更调差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积极寻求变更补差的突破点。要抓住铁道部对部分项目投资进行梳理的难得机遇,认真做好排查梳理、资料收集、变更取证与工程量签认等工作,做到早谋划、早动手,专人负责,确保实现路内项目变更调差增收的目标要求。

二、抓在建、控支出,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费用

继续深化“两严三控”、“双目标”管理,积极做好项目“双目标”测评和计价结算工作,及时对下分割批复,及时签订施工合同,严格控制工程数量及外包单价;严格外部劳务管理,积极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先签合同,后上场”的铁律,有效堵塞劳务分包环节效益流失的漏洞;严格执行主材、地材招标采购、出入库点验、限额发料和材料消耗逐日统计制度,严把物资采购价格、规格质量、入库点验、消耗数量、储运管理等主要环节,切实控制材料成本;严格设备、周转材料管理,提高完好率和创利率。要满足业主工期要求,杜绝安全质量事故,认真做好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不断提升项目质量效益水平。

按照“效率与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工效挂钩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切实解决责权利不对等、工效不挂钩、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工程项目薪酬发放要与经营成果、项目收益、上交款完成、信用评价等指标相挂钩;机关绩效奖发放要与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和机关建设等指标相挂钩。要严禁巧立名目乱发奖金、补贴、津贴,要从严控制人工成本过快增长。

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倡导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机关建设,实行“阳光理财、科学理财”,精打细算,紧控严管,厉行节约,从简办事,严禁铺张浪费,切实降低期间费用支出。强化机关经费管控,严格控制评比表彰和检查调研,严控小轿车、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高档办公用品,小型项目维修和更新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在计划之内。

三、抓清欠、控贷款,努力提升资金营运效益

继续深化资金集中管理,对资金收支实施“双监控”,守住“资金链”,捂紧“钱袋子”,适度增加货币存量,做到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加大计价结算和变更调差力度,确保早计价、早拨款、早清算。合理压减物资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代业主垫付的材料款要及时回收。严格资金预算约束,加大调控监管力度,增强集团控制力,确保重点资金需求。

加强应收款项管理,继续实行清欠收款项目主管终身负责制和专人负责制,要组成强有力的清收工作领导组,对应收款项进行细化分解,分片到人,限时限额清收。年前清欠工作的重点是:清业主逾期质保金和尾工款;清项目应交未交、应存未存款;清单位(项目)临时拆借资金;清部门、个人借款,争取做到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积极调控富余资金,严控新增贷款,压减银行借款,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双清双减”目标。

加强收尾项目管理,增强清收清算意识,明确清算清收责任,及时收回尾工款和质保金,收回资金和经费审批权,防止企业效益流失。项目经理要对合同修订、索赔补差、清算清收、竣工移交等工作负全责。项目关键岗位人员无论其工作如何变换,都要继续履职尽责,直至合同终止、项目清算结束。

四、抓制度、控风险,确保企业财务资金安全

建立健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双论证”制度,充实“双论证”人员,规范财务审批程序,加强对投标、投资、合同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提高论证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警示指标,加强对经济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定期进行风险预测和经济运行质量监测通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承办人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审查,领导最终签批的合同签订程序,规范争议解决条款和违约责任条款,切实加强对合同审查、授权签订、履约兑现等环节的监督控制,遏制诉讼案件、账户被封的增长势头,有效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建立健全资金应急支付机制,进一步加强债权债务管理,严控担保和信贷规模,防止过度负债引发财务危机,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支付风险。加强境外项目资金和汇兑管理,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防范汇兑风险。要加强高风险投资业务的财务监管,严格规范投资论证和决策程序,慎重选择投资项目,严控非主业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五、抓落实、严监督,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抓落实就是抓管理、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强化深入实际、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完善制度约束和系统落实的责任体系,坚持抓住关键、事先谋定的基本思路,推行细化对策、节点控制的工作方法,并按照项目人员收入与项目效益挂钩、责任贡献与个人报酬对等的原则,适当提高项目经理、技术主管和骨干技术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营造人人负责任、全员抓落实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