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15:10: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危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危机在国外一般译为危机(crisis)。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明确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他指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处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个体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调状态就是心理危机。Mitchel和Resnik认为危机是一种情感紊乱状态:也可以认为是情感上的重大生活事件,该事件可以作为人生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关注心理危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蔡哲等人认为,危机是个体运用寻常应对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史占彪等人认为,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的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

Kanel认为不管哪种方式的定义,心理危机实质上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Kanel的这一定义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和实质,因而得到了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理危机的本质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自我压弹力又被译作“心理弹性”、“压弹”、“复原力”、“抗逆力”等,其本质是个体在困难情景下的正常发展,具有良好压弹能力的个体不仅能忍受逆境或者应付逆境,而且还能够“弹回(bounceback)”所遭受的逆境,并且在持续的危险情境面前仍然能维持良好的功能水平。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的发展状态。

若个体具有高自我压弹力(high setf-resilien-cy),则他们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能灵活使用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随时的遭遇。相反,若个体危机脆弱性(self-brittleness)高,则表明缺乏适应灵活性,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不能对变化的环境要求及时作出反应,当面对环境改变和外在压力时,总是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混乱无序状态,很难从挫折经历中恢复过来,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危机脆弱性是描述个体危机承受能力的一个概念。健康心理学在研究危机脆弱性时,通常从其反面一自我压弹力进行研究。为什么有人会在生活压力下崩溃,而有些人却能成功逃脱像重大疾病、失去亲人、自然灾害或战争这些创伤事件的影响,这就涉及到不同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basic be-havioral science task force)。危机承受能力强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危机承受能力弱的个体比较难保持心理平衡。

通过整合心理危机、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个体自我压弹力与危机脆弱性的高低与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可以作为预测心理危机的关键性指标,心理危机的实质是个体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所出现的低自我压弹力、高危机脆弱性。并伴有一系列不良生理心理反应的不平衡状态。

心理危机是应激源与个体易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心理危机的个体易感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等是引发个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易感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对预防心理危机有重要意义。

关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应激理论强调,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发不等的应激反应水平,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心身症状;应对不当会加重应激反应。Brian指出,积极有效、接近问题的应对和良好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不良适应等。Kimberly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与悲伤、PTSD显著相关。Jane等研究发现不良应对方式在“自我中心”人格特质与心理危机之间起调节作用。国内学者刘取芝研究发现,应对方式中的处理问题、控制情绪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逃避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正相关,期望和寻求支持与危机脆弱性不相关。曾洁发现,大学生危机处理方式中处理问题、寻求支持、控制情绪、期望与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社会支持与心理危机关系方面,“缓冲作用学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直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Windle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和过失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缓冲作用。Car-ol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国内学者刘取芝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三个因子(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危机脆弱性成负相关。刘春梅、邹泓发现社会支持,特别是父母支持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王雁飞发现社会支持与个体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缺乏与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有着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对心理的维护作用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但社会支持对心理的作用机制却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存在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之争,有的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有的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模型,有的研究证明社会支持既有主效应,又有缓冲效应,迄今研究者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回顾国内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临床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比较少,研究对象上主要选取大学生,基本上没有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而实际上,处于“风雷激荡”时期的中学生是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另外,社会支持对心理的作用机理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调查了解中学生心理危机状况,通过探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来验证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同时,本研究结果将对

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广州市的五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或高二学生各两个班,共795人进行施测,其中,男生404人,女生329人,被试年龄平均在13~17岁之间。回收有效问卷734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约92.3%。

2.2 工具

2.2.1 危机脆弱性问卷

采用心理学家G・帕里编制的“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该问卷主要用来揭示个体是容易被危机事件伤害,还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问卷由15个项目组成,每一项目有“是”、“不确定”、“否”三个选项,其中第2,5,8,11,12,14,15项答“是”记0分,答“不确定”记1分,答“否”记两分;其余项记分相反。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更加脆弱。具体来说,低于5分表示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很少有明显的表现,即几乎不受危机的影响;5~10分表明个体能成功地面对大多数危机:11~15分表明有时候个体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无法保持平衡;15分以上则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可能非常脆弱。本研究中a为0.638。

2.2.2 自我压弹力量表

采用由Jack Block编制的自我压弹量表,陔量表一共由14个自呈条目组成,每一条目分四级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不符合”记2分,“符合”记3分,“完全符合”记4分。本研究中a为0.825。

2.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题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社会支持越好。考虑中学生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修改,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将“工作单位”改为“学校”等。其重测信度为0.92。

2.2.4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黄希庭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30个题目,包含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等6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越高采用某种应对方式,本研究a为0.857。

2.3 施测及数据处理

研究者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在规定的时间(45分钟)内收回问卷。收回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在个人电脑上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相关

3.1.1 社会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相关分析

表1数据表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这表明,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个体在困难情境中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状态或更容易从心理不平衡中恢复过来。

3.1.2 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相关分析

表1数据同样表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退避、发泄、求助、忍耐因子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求助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发泄、幻想和忍耐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正相关。

3.2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维度对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预测能力,分别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2。

在危机脆弱性上有5个因子进入了同归方程,5个因子共解释危机脆弱性的联合解释率为20.8%,这5个因子包括问题解决(10.3%)、幻想(7%)、社会支持总分(1.6%)、发泄(1.2%)、忍耐(0.7%)。其中,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和退避对危机脆弱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在自我压弹力上有3个因子进入同归方程,3个因子对解释自我压弹力的联合解释率为19%,3个因子包括问题解决(14.9%)、主观支持(2.5%)、退避(1.6%)。

3.3 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中的作用分析

为考察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危机间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分别以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为调节变量,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冈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由于在相关分析时发现应对方式中的退避与危机脆弱性、幻想与自我压弹力不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4(自变量)×1(调节变量)×2(因变量)来检验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8个模型中,社会支持只在求助和自我压弹力这1组模型中有调节作用,而8组模型的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均显著,这充分证明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

4 讨论

4.1 社会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影响自我压弹力的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和个体外部因素,个体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家庭等的社会支持,这些都是中学生阶段非常重要的外部保护性因素。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各因子均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对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保护性作用,该结果也与刘取芝、骆鹏程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预防与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时可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压弹力,降低其危机脆弱性。

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以往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与良好的社会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不良适应等密切相关,由表1可知,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求助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与发泄、幻想和忍耐成显著正相关;而自我压弹力与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忍耐成显著正相关。罗杰斯认为当个体预见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的时候,个体会运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效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而所有应对方式,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在客观上减轻了个体急性应激反应,是维护心理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所有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应与自我压弹力成正相关,本文的结果也正好反映了这一情况,虽然幻想与自我压弹力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它仍然与自我压弹力成正相关。同样,该结果也表明,当发生心理危机时,暂时对危机情境采取退避、忍耐或是发泄是有助于预防个体产生心理危机的。

4.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自我压弹力、危机脆

弱性的预测作用

当研究者以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发现。问题解决、幻想、社会支持总分、发泄、忍耐六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解释率最高的是“问题解决”,这表明“问题解决”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最密切,当个体采用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时,个体的危机脆弱性越低,危机承受能力越强。该结果与刘取芝、肖计划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同样以自我压弹力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发现,问题解决、主观支持、退避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解释率最高也是“问题解决”,另外,“退避”也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退避”与个体的自我压弹力关系也是很密切的,当个体面临危机情境时,暂时的回避危机情境是有助于维护心理平衡的。

4.4 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间的作用

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以往研究存在很大分歧,为了进一步检验社会支持在心理危机中的主效应和缓冲效应。本研究分别以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为调节变量,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采用4(自变量)×1(调节变量)×2(因变量)共8个模型来检验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显示,8个模型中,社会支持只在求助和自我压弹力中存在调节作用,其它7个模型中社会支持都起主效应作用,因此,本研究验证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即社会支持对预防中学生心理危机存在普遍的增益作用,而不仅仅只在应激条件下才发挥保健作用。

第2篇

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制约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福禄贝尔指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充分说明了家长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家长的社会交际能力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显得稀缺而又重要。家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给孩子呈现的为人处世之道、处理事务的态度等都影响着孩子后来待人接物、经世处事的方式,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的形成。

一、被试

针对此课题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川东北地区的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川东北地区五所中学的1000名在校生及其家长,其中包括三个乡镇中学,两个城镇中学,学生年龄从11到20岁不等。

二、研究工具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Middle-School》Students } MMHI-60,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于1997年编制。它由60个项目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项目组成。这十个分量表分别是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性和心理不平衡性。总量表反映总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按5点记分,1 }- 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问卷选取其中40题。总量表与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所反映受试者心理健康的问题越大。家长的文化素质调查研究采用自制家长文化素质调查问卷,问卷包括社会交际,文化水平,家庭教养方式,文学认知,价值观等五个维度。

三、统计方法: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一)研究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为77.50%。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调查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一(见表1)

2. 调查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二(见表2)

3. 川东北地区家长社会交际能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二)分析与讨论

在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口学分布特征的分析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的大多数中学生都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如表1所示);样本中没有中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样本的中学生中12岁到13岁之间的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均反应大多学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样本中没有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如表2所示)。12岁到13岁之间的青少年刚从小学升至初中,相对于小学课业的轻松,初中里学习负担会显得更为繁重些,再就是环境的改变和此年龄段学生在生理上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等因素,都可能是造成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更为严峻些的原因或是诱因。

第3篇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移动设备剥夺对大学生注意力的影响——错失恐惧的作用机制分析”(项目编号:yjs2018026)的部分成果。

1研究对象

从云南省某师范大学随机抽取教育学研究生215名,剔除无效问卷1份,最终有效问卷214份(99.53%)。其中,男生37人,女生177人;研一122人,研二92人;生源地来自城市81人,乡镇34人,农村99人;独生子女77人,非独生子女137人;汉族学生185人,少数民族学生29人。

2研究方法

2.1社会支持量表(SRSS)

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包括3个维度,10个项目,其中第1、6、7、10项反映的是客观支持;第2、3、5项反映的是主观支持;第4、8、9项则是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我国人群使用,社会支持得分我国常模为(34.36±3.73)分。

2.2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采用肖楠和张建新于2007年修订的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同时采用张建新,余肖楠的3维度分法(2007),即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共有25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者表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87,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測,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CD-RISC量表对于心理弹性的预测效力已得到公认,应用较为广泛。心理弹性国内常模为(65.4±13.9)分。

2.3应对方式量表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Cronbach’sα系数检验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如“通过吸烟喝酒来解除烦恼”和“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总分最高为60分,最低为0分。应对方式评分为积极应对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标准分之差,量表常模积极应对维度为(21.36±6.24)分,消极应对维度(12.72±5.28)分。

2.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单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

3结果

3.1教育学研究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

将教育学研究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进行单样本t检验,根据表1结果所示,教育类研究生社会支持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弹性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应对方式方面,积极应对维度显著高于常模,消极应对维度显著低于常模。

3.2教育学研究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两两呈显著正相关。将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为自变量,积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心理弹性的坚韧性和力量性维度,社会支持的支持利用度维度能正向预测积极应对方式。

3.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中的中介作用

第一步检验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是否有预测作用。结果显示,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是显著的。第二步检验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是否有预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也是显著的。第三步检验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都是显著的。

由依次检验可知,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心理弹性在主观支持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88×0.15/0.207=13.62%,心理弹性在支持利用度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83×0.197/0.252=14.31%,社会支持中客观支持维度与应对方式之间未达到显著。

鉴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与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都呈显著的相关,假设以社会支持各因子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以应对方式为被预测变量(效果变量)用Amos18.0软件对其进行路径分析,建立并检验了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标准拟合指数(NFI)和相对拟合指数(CFI)均高于0.9,拟合优度指数(GFI)高于0.9,近似均方根(RMSEA)等于0.058,χ2/df的值等于1.71,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尚可。由中介结构模型图可知其中介效应与总的效应的比率为0.58×0.33/0.38=50.37%,说明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

4结论

第4篇

当代社会心理学立足于时代特点,从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民族冲突等角度出发,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本文从转型时期社会特点、社会学与个体社会学的发展轨迹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成长角度讨论了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特点,提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心理优化建议。

关键词:

转型社会;社会心理;研究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

作为受到世界社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化的社会转型,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不同的是,中国采用符合中国特色的转型路径,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科学学者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需要结合过去与现在进行分析,将问题放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转变层面上。强调关注转型社会过程中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中国有学者指出,研究社会转型最常使用的范式是私有化、世俗化、市场化和民主化,而中国喜欢将转型视角用来进行研究。然而,我国社会转型研究却很少有人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接触学习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把美国心理学体系看作普世化良药,并没有结合我国现状提出符合国情的问题,对概念进行提炼,对理论进行拓展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之外。莫斯科学者维奇曾指出,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和理论内容是结合自身紧急的社会问题存在的,并没有真正在实证的研究以及理论的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取得的成绩除了在方法技术上,还有就是被当作科学探索对象的社会化心理学语言。所以,如果我们抱着研究美国社会问题的心情查看美国的文献,只是抽象化地解决美国的问题,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科学领域研究中,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对社会心理研究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总是乐于将研究停留在群体或个体的层面,缺乏对宏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奥尔波特曾指出,社会心理学试图对他人如何从情景暗示、实际情况、想象情景等方面对个体行为、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进行解释。也有学者指出,个体心理学包含了在整体意义上和本质上的群体心理学。莫斯科学者维奇认为,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否定了存在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将其视为个体的相加,应当排除社会放置在行为中的想法。他用社会科学囊括社会化心理学,但大多数研究者却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的行为来研究,并将其视为行为科学。阿布拉姆斯和豪格曾提出,形成社会化心理学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还原主义者将个体心理视为社会心理。由此,对于转型社会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从社会现状着手。

二、社会学与个体社会学研究

在社会学起源之初就存在整体和个体两种社会学,前者是对于社会整体的关注,后者是对于社会个体的关注。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人对社会的运行规则、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性质方面进行研究;米德、韦伯、帕累托等人对社会集体中行动的差别、社会成员、社会运行规则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双重范式”的转变之路导致两种社会学的行动产生,一种主要强调态度、动机和意图的心理理论社会;一种主要强调符号、惯例、规范和价值的文化理论社会。利用行动文化面对社会群体、行动群体等形塑、改变和建构联系进行理解并能解释。由于这样综合文化的性质很难进行明了解释,用语言和经验难于表达清楚,因此常被称作社会化的厌倦、不适应、情绪、气候、乐观主义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

关注社会与人情景交互过程。20世纪90年代,爱德华•罗斯和威廉•麦独孤相继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丛书,奠定了社会学心理学基础。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对所属的政治制度的制约作用等。同时,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反映在法律、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教育、社会政治与道德为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和性格,反映社会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性,以此研究民族精神。他指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化变迁而改变。19世纪中叶,哲学家黑格尔首次系统地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范畴研究了社会心理,他认为整个自然、精神的世界具有动态性,并试图揭示运动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黑格尔从哲学体系中探索社会心理,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看做是内容十分丰富的两个层面,把社会心理看做历史的、有机的整体结构,从多个层面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墨菲曾指出,社会心理学一边是强调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一边是强调团体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梳理时,启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解释,利于继续研究和继承社会心态。威廉曾说,在人类的聚合和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群体心智,而这有别于个体心智,是真实意义上存在的。塔德则认为,在社会中的模仿和发明是由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学者看来是在传播和扩散社会心态,它的实质就是模仿。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提出,社会心理学必须建立在具体而实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上,而拒绝缺乏根据的研究。而对于中国来说,社会公共治理程度、贫富差距、体制乏力等现象不容小觑。针对诸多社会性问题,许多学者也分别从政治体制改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提升,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调和以及群体、民族关系提升,危机处理预警机制以及社会矛盾和网络集群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提出要将社会心理问题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同时,加大社会心理学研究力度,从实际操作和应用角度实施关注社会心理学,尤其是当前的社会普遍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排斥诠释方法和实证论的手段上,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范式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对于当下的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才有意义。

四、关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稳定性的特点分为四个结构,包括变动性的社会心态、阶段性的社会心态、超稳定的社会心态和稳定的社会心态。处于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心态,既能够出现明显、快速的变动在社会转型、变迁的过程中,比如,在对社会的认知、感受和态度等评价性和情境性的内容之中;也可以沉淀在某个稳定的时间段之内,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内容,如社会的信任和稳定等;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则是变化非常地缓慢,比较稳定的阶段。社会性格是社会心理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影响社会心理的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影响的,从开始到现在展现的是逐步内化了的过程。

五、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心理优化建议

1.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是成熟的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特征,在社会转型期间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个人在经历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调适失败,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现象。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干预,容易引发个体无限放大消极情绪,并且寻找极端释放手段的行为。例如,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政府是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关键角色。组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疏导机构,建立预警机制,系统地制定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

2.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社会心理问题多

由公平感的满意度缺失产生。这其中对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引起的不公平感,需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公民正当的合法权益,高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劳动力结构,合理布局、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合理利用,逐步弱化不公平感,从实际角度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3.加强文化思想意识建设,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思想意识的统一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通过舆论宣传建立核心思想价值,强化理想信念,可以有效地强化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开展易实施的教育课程,加强对病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人们认知过程的重新构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基于实践基础得出的,要有理性的依据作为支撑。通过有效的宣传,可以加强科学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导向性和凝聚性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的行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意识。最终,从情感上形成凝聚力。

六、结论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社会转型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在大量的关于转型社会资料研究面前,却极少有人提到转型社会后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式及其所具备的特征,对有作为的学科著作进行分析,强化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宏观的社会心理研究是在群体论消失20多年后产生的,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和表征理论,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等,得到一些启示。对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必须从实际面临的现代问题进行解释,需要从社会着手,而不是独立的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是放置在社会的转型中,是这个时代情况的反映,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维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01):104-124+244.

[2]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2014(04):1-23+242.

[3]郑海祥.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适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1):17-19.

[4]刘慧君,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2012(02):42-51+124.

[5]爱尔维修.精神论[M].莫斯科:苏联社会经济书籍出版社,1938.

[6]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63.

[8]范和生,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66-73.

第5篇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现象

当前,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中,没有将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受此影响,我们很难从大多数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方面,找到精神分析理论的恰当位置。而在新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普遍看到的只有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及行为主义等理论对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说明,这就难以体现出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那么,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探究

研究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心理根源,是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从主观上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普通科学,这一观点和社会心理学的理念完全一致,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借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研究这条道路走进社会心理研究殿堂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作品中,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情结视角,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解释。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社会、道德、文艺及宗教起源的根本,这与精神分析过程中归纳出的心理症结构相一致。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卡尔·荣格(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那里有了不一样的表述形式--集体无意识论。这里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指在个人思想深处存在的无意识存在的一些东西。具体来讲,无意识论的内容,并非个人获得物,通常是遗传而来的、潜在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大脑支配的结果,即神话联想。从某个层面来讲,集体无意识是所有社会文化活动形成或出现的决定因素。不管是科研还是文学创作,虽然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实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的产物。弗洛伊德及之后,许多学者发展了他的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原则。

二、社会文化决定与心理现象

将社会文化中的诸多要素当成决定人的心理生活的核心力量,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类型的社会文化研究学派,与弗洛伊德提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学根源观点相反,认为社会文化才是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根本。因此,探究心理活动对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是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任务。而社会文化研究学派在相关论坛研究中的各种观点,也成为精神分析中的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阿德勒作为社会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一人,其认为人的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力量,只有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及其社会关系进行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评价其人格。阿德勒的这一主张,为精神分析理论重视对个体因素及本能方面研究社会群体指明了方向。霍尼认为西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而冷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体极易产生孤单、无助的感觉,许多人甚至在儿童时期就会出现一种焦虑情绪,这将成为未来出现神经症的不良因素。假如西方社会认识不到这一点,也不能有效改变现有的社会状况,就会导致神经症的肆意蔓延。从霍尼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活动是映射社会条件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个体内心根深蒂固的潜在心理,其实是其身处的具体文化中具体矛盾的反映。总而言之,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社会文化研究学派获得与现代科学精神相关联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就是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全部的思想情感,均受具体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

三、心理学视角的社群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视角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古典精神理论经常会被归于心理学理论的范畴,这和精神症患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及很多精神分析研究人员的研究,大都涉及了群体心理相关问题。具体来讲,群体心理也是涵盖有精神分析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在对人类精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最早对群体普遍性心理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他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接受了G.勒朋(群体心理学的提出者)的群体心理思想,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在与:首先,个体可从人员数量上,体会到力量和无敌感。其次,群体中的个体在情感与行为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再次,群体对个体有着较强的接受性暗示。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作为主要立场,认为能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这个力量就是爱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暗示能影响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拥有和他人保持友好的、爱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存在这种融洽的爱的关系,才能形成群体心理。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值得赞赏的是,其将研究群体心理当成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者对群体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上述可知,在新时期,精神分析是非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从精神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学的渊源,提出社会文化是心理现象的决定因素,倡导对社会群体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使得精神分析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维燕.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OL].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918-920(2017-12-01). 

[2]光.社会转型期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适应性重建初探——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OL].北京社会科学,:1-9(2016-02-02).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一、音乐心理学内涵

(一)音乐心理学基础知识

音乐心理学源于欧洲对于心理领域研究的成果,它将音乐艺术与现代社会人类心理学相结合,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现代高校学生心理完善与健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该学科的心理学开始逐渐系统化、专业化,并且引导高校学生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学习与训练,形成与提升审美能力,在生活与学习中进行艺术的、审美的思考。从而使人生变得丰富、充实[1]。

(二)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联系

音乐教育属于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增强高校学生艺术感官体验,以及生动的表达能力,引导高校学生使用艺术眼光、艺术思维对生活进行思考与反思,从而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寻找生活的意义。

1.在音乐教育学中,心理学是其思想核心

音乐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而音乐教育的对象也是人。因此,人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核心,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便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虽然,我国高校教育在体制、观念、思想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不变的依然是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如此,才能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

2.音乐心理学中,教育学是其应用关键

在新教育形势下,专家学者对音乐心理学不断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是,对高校音乐教师来说,如何应用研究成果,如果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心理学教育,让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真正获益,这也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此,不得不将教育学应用于音乐心理学之中,从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层面,对该学科心理学的应用进行有效指导。

二、音乐心理学与该学科体系

音乐学科体系十分复杂,不仅仅包括心理学与教育学,还涉及到社会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综合性极强[2]。因此,音乐心理学与该学科其他分支关系密切。

(一)音乐体系中的社会学与心理学

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但是,该学科社会学无法对音乐创作、发展与社会的联系进行独立研究,需要结合心理学才能将研究有效进行下去。

(二)音乐体系中的美学与心理学

音乐能够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陶冶,为提升其艺术情操奠定基础。但是,音乐美学对高校学生如何起作用、怎样起作用无法进行把握,这就需要该学科心理学发挥作用。

三、如何完善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一)改善音乐教学模式

将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进行融合是该学科的一个创新,因此需要改善音乐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发展,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改善音乐教学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改善,这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对该学科心理学与教育学进行专业研究,对传统、保守教育观念进行针对性更新;另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改善,高校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一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和艺术水平。因此,为改善音乐教育方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使改善音乐教育实践成为可能。

(二)对高校学生进行针对性音乐教育

在学习能力、艺术鉴赏力和性格等方面,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如法炮制。需要高校音乐教师了解、分析学生音乐才能之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如此,才能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做到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真正融合。

(三)注重音乐教育实践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使人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的伟大[4]。同样,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知。一方面,音乐教育使用旋律、节奏、音调、音色等感官刺激对学生产生作用,这需要通过高效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完成;另一方面,学生使用音乐知识与音乐原理,创作音乐、感受音乐,这需要通过学生的音乐学习实践来完成。因此,音乐教育实践成为音乐教育的检验标准,被广大教育人士所关注,成为完善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融合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道德社会化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17-02

一、道德社会化及其理论取向

(一)道德社会化的涵义

自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以后,道德教育逐步被提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议程之上。各级政府及其广大民众越发地认识到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性,促进道德社会化势在必行。但是,整个学术界对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解确实不尽相同。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龚长宇教授的定义,他将道德社会化定义为社会成员通过在社会中的相互交往,共同来学习已存在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这一道德情操的培养过程称为道德社会化。

(二)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和乔治・迷得的“社会角色”理论。

1.“镜中我”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

1864~1929)创立了“镜中我”理论。库利的基本思想是:“生命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就必须从整体观察。生命的意义就必须在过程中发现。”他认为,自我或道德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的互动而产生。这种互动是依赖于比较确定的想象形式,即“想象他的自我――他专有的所有意识――是如何出现在他人意识中的,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库利形象地把这种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映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都是他的一面镜子,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成为个体发展和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理论。

2.社会角色理论。“角色”原是喜剧领域中的名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入社会学,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其中以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的研究最为著名。米德是符号互动论传统的核心,也是对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贡献最大的一位思想家。米德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的对话与交往,人类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实现的。米德认为,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也就是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且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过程的实质也就是一个从智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

(三)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库班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是S.弗洛伊德,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H.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弗洛伊德指出,精神分析所说的精神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他断言存在无意识的思维和无意识的意志。精神分析强调的本能冲动在精神和心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履行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格。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H.S.沙利文、K.霍尼、D.弗洛姆和D.H.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弗洛伊德理论既有继承,也作了修正和发展,他们都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成为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埃里克森的研究更为卓著。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L.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被广为接受的道德社会化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应该在尊重学生道德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帮助学生发展道德品质。皮亚杰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的《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而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是继承皮亚杰传统的杰出范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他把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细分为两个阶段,整个过程总共包括六个阶段。而科尔伯格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就是完成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这一庞大理论体系的建构”。

3.社会学习理论。以艾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改变,且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概念是“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得又快又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班杜拉更多地强调依靠外在环境的方面――特殊的模式――影响儿童形成这类概念,他的研究特别提示人们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模式、模仿的重要性。

综观以上理论,道德社会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关注的一个潜在问题,它往往隐含在对社会化问题的阐释和探讨中。可以看出,这几种理论对道德社会化过程、运行机制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确是难以企及的,研究者当前更多地只是去认真学习、领会和借鉴这些卓越的理论创造。当我们越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界限,从道德社会学的视角去考虑道德社会化的问题时,依然可以感觉到这些卓越的理论贡献的局限性。因此,在汲取前述道德社会化理论自愿的同时,我们应从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以及道德社会化实现的途径和手段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对于道德社会化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二、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

与迪尔凯姆对道德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分析相对应,道德社会化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素是认同道德规范;第二要素是明晰道德关系;最后要素是形成道德人格。

(一)道德社会化的第一要素:认同道德规范

规范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无论是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亦或是日常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无不遵循着某种原则。而道德规范是指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要求,具体体现一定道德核心和道德原则,并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高一级的社会规范,当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与偏私的评价时,便形成了道德标准,道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强调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要求的客观性,可以避免在道德实践中把道德规范视为任性的、由人们随意取舍的东西,从而否认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价值,否认社会对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正当性及指导意义。强调道德规范作为“人为法则”的主要形式,可以防止把道德主体封闭在道德规范体系中,防止否认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的能动性。

(二)道德社会化的第二要素:明晰道德关系

所谓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下形成的道德意识,并且具有特殊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以某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来维持的社会关系体系。根据主、客体的不同,能够把“道德关系”简化归并为两类道德关系,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既然道德社会化就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因此,融入既定的社会关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角色、地位,明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妥善处理好各种道德关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了。

个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一般是通过特定的社会角色及其规范表现的。社会角色即与人们的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以及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对具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角色及其角色规范之间的互相关联,才构成了特定的社会人伦关系。所以,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对应的一套权利、责任及其义务的规定,角色扮演才能“不失其伦”、自觉完美。因此,“社会领域的起点,即是道德领域的起点”。可见,不仅要明晰个人与不同群体的道德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道德社会化的最后要素:形成道德人格

人格一词的涵义具有非常广泛而又高度抽象的特性,各学科对于人格的定义又各有特色,每种定义仅概括出其一部分的特性,难以反映人格概念的全貌。人格既具有个人独特性,又具有社会性,这表明人格不仅是个体特性的表征,同时也是社会特性的表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它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道德人格不是一种特殊的人格,也不是人格发展与构成的某个特殊层级或因素,它是指当人在加入了伦理关系和参与了道德活动以后所获得的道德性质和表现的道德形象。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毫无例外地会表现出一定的道德人格。我们从道德人格的涵义可以看出,道德人格与人格是密切联系的。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客观的源泉,即现实的道德关系,离开了现实的社会伦理关系,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道德教育;二是道德修养。

所谓道德教育也就是指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具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对其他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系统的教育或影响的一种活动。道德教育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确认任何道德观念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先天有之的;二是确认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接受一定的道德知识和观念,他的道德品质是可以塑造的,并且能够用学习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须经历帮助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等环节或步骤。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人,因而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道德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它应立足于现实的基本国情,积极地吸取中西伦理思想史上的精华,对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多种有益的探索。而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在道德意识和品质方面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情操的水平。道德修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活动;二是在反省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的实质是现实存在的两种或多种不同道的势力的冲突和斗争在人们内心的反映;社会上先进的同落后道德斗争的最后胜负问题,取决于人们思想深处的理性与欲望、公益与私利的斗争的结果,取决于人们道德情感和意志的锻炼。道德修养本质上所要解决的是社会道德问题,其实质仍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在强调道德修养的主观性、个体性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它是以客观社会性为前提的。要具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修养方法,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现代革命的传统修养方法,还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所以,只有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相结合,道德社会化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包凡一.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性科学;性知识;认识

性科学是人类认识自身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类的性科学研究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房中术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文化中都有这方面的许多内容。现代性科学是从19世纪后期的西方产生的,它是世界当代性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 对性科学的理解

两性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这个问题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世界上已有许多科学家冲破种种阻力进行研究,国内学者也进行对人类性问题的研究。从世界范围看,对性科学有下述3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性科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

第二种是中义的理解,认为性科学包括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和性社会学四个部分。国外的性科学已发展到人文科学,1979年世界性科学大会提出了性哲学的观点。

第三种是广义的理解,即认为除了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和性社会学,还包括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研究。

研究性科学不可能不涉及恋爱、婚姻和家庭,当然性科学中很多问题仍处于医学的范围。

2 性生理学

性生理学是从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反应两个方面来研究两性生活的,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观察和认识。从静态角度就是研究人体的生殖系统角度,就是研究性的生理发育,如男性和女性的第一性征、第二性征以及一些生理障碍,即障碍,如阳痿、等。同时研究性生理的怎样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怎样更科学,怎样使双方获得满意的效果。

3 性伦理学和性社会学

性伦理学是研究两性关系和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主要研究人类是否合乎人类的道德观点,什么样的性观念是正确的。它的使命是以科学的形态再现人类的性道德,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概括性道德现象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规律性的研究,进而引导人类的性意识、性规范、性活动健康地向前发展。

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性发展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把人类性生活的全部问题放到整个社会生活中。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关于性的社会属性、社会观念、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社会行为、社会角色、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有关的社会问题等。

4 对性科学知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