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历史的问题

初中历史的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17:36: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的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历史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管理;问题

究竟什么是课堂管理?一些人把课堂管理仅仅理解为是课堂控制、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没能真正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在《课堂管理与沟通》一书中提出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与沟通的规律和技巧,实现与学生有效的课堂交往,在交往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随着课改的深入,历史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行为也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如何改善历史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中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了。

一、初中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学生的价值呈多元化,有自己的思想,对老师和家长不再盲从,老师的权威日渐下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拜金主义、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下,迷失了方向,对丰富的历史文化不屑一顾,颠覆传统、崇尚自由、推崇后现代。加之课改要求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活”起来了,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和“动”的真正内涵没把握好,结果热闹了课堂,但课堂的管理却出现了问题。

(一)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课铃响了,一些学生却充耳不闻,各玩各的,还在疯闹,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意识。课堂中,一些学生书不带、辅导资料不带,课堂不做笔记;课堂上,旁若无人,想说就说,想动就动,对老师的讲解胡乱插嘴;脱离主题、高谈阔论;玩手机,听MP3;顶撞老师,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历史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责任心不强

课堂管理意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初中一些历史教师把管理学生的任务看成是班主任的事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有了这种想法,就常常会出现当自己的课堂有问题时,总怪班主任管理不当,班级的学习风气差,而不从历史老师自己身上找原因。诚然有些班班风确实不好,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影响老师上课,但也有些历史老师无论上哪个班课堂都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我们老师找找自己的原因了。教师本身事业心不够强,教学态度不端正。初中历史学科因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功利主义驱使下,被认为是豆芽学科,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学生和家长也不重视,一些习惯较差的学生把历史课当成了情绪调节课,上课随意说话,扰乱课堂纪律,历史教师的待遇和其他主科相比也相对较低。不同的待遇和地位造成了历史教师的不满和抱怨,教学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三)历史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内涵缺乏认识

课堂管理牵涉的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从上课开始到整个课的结束,涉及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些历史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管理就是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于是认为管理得学生服服帖帖,乖乖听话,课堂不敢随意发出声响就是成功的管理。面对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是去认真分析,要么暴跳如雷,对学生大吼大叫,要么就听之任之,难得管。当老师把课堂管理仅仅看成是课堂纪律,是约束好学生时,我们的课堂就会真正出现问题。影响课堂管理的问题很多,历史老师如果不去分析课堂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会去洞悉学生心灵深处真正所需,优化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那么久而久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张,课堂管理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专制、要么放任。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的策略

我国学者马彦宏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为”。[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面对无效的课堂管理更要承担起责任来,努力探索,寻找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的策略。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新时期,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权威式、命令式和强制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抗,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开展。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转变自己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发展中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进学生的头脑里,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分析、思考。初中学生又是一个身心都还不成熟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都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来帮助学生。每个学生的环境、经历都不同,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接受你的教育,“爱”是连接师生的桥梁,用用真情来营造良好的实施关系。

二是历史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内容,爱岗敬业,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为学生负责,爱岗敬业。教师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能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场景,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味,具有激情,让历史事件丝丝入扣,历史人物活灵活现,整个课堂充满了美的享受,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最终变得乐学、想学、爱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明白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制定有效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体会到制度的人文关怀,主动去遵守。

三是历史教师要提高机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在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教师要掌握一些应对的技巧。比如对课堂上出现的打架事件,可适当采用冷却处理法;对学生突然提的刁钻的问题,教师要机智地因势利导法,等等。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面对自己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只要历史老师们积极地投入到对课堂管理的研究中,相信初中的历史课堂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表明疑问是一切智慧、思维的开始,是发现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感悟知识奥妙的主要途径之一。新形势下的初中各科教学要求在完成传统教学任务过程中需进一步拓展课本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想法。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主动去发现、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新课改,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堂教学应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新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一度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教学内容往往显得比较抽象、枯燥,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思维去分析教学内容,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本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而仅仅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长期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倦心理,逐渐对学习历史知识失去兴趣,从而难以达到理想学习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探索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针对初中生这一特点,教师应将“疑问”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重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原因分析

(一)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教师设计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答,让学生通过翻看书本、查阅资料去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没有机会提出问题,忽略了学生是否存在疑问,没有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只是注重自己是否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否达到了教师的要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然也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二)教学中未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笔者通过对身边课堂长期的观察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畏于教师权威不敢提问。由于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比较多,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根本无暇顾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详细讲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但是并未真正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状态;同时,部分学生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而羞于提问。不管何种情况,导致课堂提问氛围不浓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偏差,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是单纯用“对与错、是与非”为标准,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教材及教师预定范围内,久而久之便导致学生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环节被淡化甚至消失。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营造轻松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思维学研究发现:当人处于一个高度放松、自由的环境中,其思维能力也会进入高级别的组织调解阶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若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营造一个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放松警惕,在自由、安全的氛围下主动去观察、思考,刺激班级群体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就是这种扭曲的课堂地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自主思考、提问的意识、权利被完全抹杀,也就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一片雅静的原因所在。对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指导教学构思,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并借助丰富的教学情境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合理诱导、启发下,学生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学生也会越来越会提问,课堂氛围也会越来越好。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初中历史课堂而言,教师应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学习中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并借助历史学科的特色,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乐问,享受到提问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封志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学周刊,2014,26:147.

[2]陈伟标.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社会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1,04:87.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有效提问是学生进行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具体表现,从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问意识是新课改环境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也是教师要对学生培养的一种意识。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

1.提问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情绪良好的状态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生能够对所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表现,从学生心理的层面来看,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是乐意接受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情绪是良好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提问,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对所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最终把教材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存在学生的脑海中。可见,提问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课堂学习的有效化。

2.课堂提问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提问,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时间,是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中转变过来的一种表现。教师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就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提问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某个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产生了疑问,在和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相关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学生自己的思维参与活动,这样获得的知识留存于学生的记忆也更长久,也就是说,通过问题探究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和牢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教师还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具备什么样的教学思想直接决定学生接受的教育课堂类型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程度。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自主提问,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意愿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让学生敢说。(1)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敢说,敢问。在学生进行发问的过程中,对于有建设性的提问,教师要鼓励其他的学生向他们学习,或者让同学评一评这些学生的提问好在哪里,哪些地方是自己在今后的提问过程中需要学习的?这样,通过向会提问的学生学习实现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2)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提问,就要让学生愿意提问,这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向教师提问。尤其是班上中下等的学生进行提问,当他们问不到正题上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提问的正确方向。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多和他们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从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和教师进行课堂交流。

2.以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循序渐渐,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层层深入,通过教师给学生的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的问题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效仿,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提问式的课堂教学中来。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章节的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意识是初中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发问,做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取消学生提问的忧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另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提问的榜样,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引积极、主动地发问,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1

创新就是在提出问题后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创新能力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由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以史为镜,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了解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史鉴今”,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将“死”历史学活。

2.这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古往今来,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现的,只有发现问题后才能有创新方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当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无法衔接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这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学习历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产生所谓‘历史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思维,让学生想问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历史教学从重视结论识记转变为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树立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打破思维定式,克服思维的惰性,同时鼓励学生破旧立新,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只有实现教师到学生的思维的转变,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想问。

2.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一个紧张严肃的课堂和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情绪紧张,很难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学生敢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精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特性,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重视基础学习,让学生能问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眼里比语数外次要,这种不重视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时候学生不会问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教学内容,需要熟记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记住。

4.正确开展过程引导,让学生深问

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疑问,很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的问题更加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回答假设问题,不断归纳总结,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学生提出问题后自主寻求答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科学素养。

5.讲究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提问也需要学习。古语有言,善教者必善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历史课堂提问中的作用,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实现良性互动。

根据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历史教学从结论为主到探究过程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在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文章对此展开了阐述,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对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够

当前教育体制下,初中历史课程往往被当做小三门看待,并未给予历史课程应该具备的地位和重视,和其它学科相比,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在部分老师看来,历史课似乎可有可无,对历史课的重视好像会削弱其它课程的分量、影响其它课程的教学、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对历史课持有的态度往往是只做表面文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教学管理缺失

在历史课程的设置上,部分学校在初三甚至出现了历史课的缺少,少排或者不排历史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数外等主要课程往往占有历史课的课时,在这种背景和管理模式下,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明显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完成。

3、师资队伍不稳定

目前初中历史师资队伍尚不能完全保证,其中不少教师是学校内部转行教师,常常是一些年龄偏大、身体欠佳、不能胜任其它课程的教师甚至部分教师兼职其它课程教学任务。即使某些历史老师是专职教师,也有部分是半路转行的,在这种师资队伍无法保证的条件和环境下,历史教学质量怎么得到保障?

4、课堂教学效果差

很多学校内的历史课程大都是非专业的老师从事,是为了补缺而转行的,这部分老师大都存在不会教,不知道怎么教的特点,他们普遍抓不住教学重点,找不准教学难点的所在,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很被动,跟着老师盲目学习,此外很多文科类教师敷衍教学,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更有甚者将其改成自修课,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5、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错误认识

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存在错误的认识,学生们认为初中历史在中考派不上用场,觉得学习历史就是浪费时间、精力,尤其是到第三年,很多学生为了中考甚至放弃学习历史,将历史课作为一趟自习课或是作业课对待,有的在历史课上做数理化的作业,有的利用历史课的时间背英语单词、语文课文,有的更是利用历史课的时间补充自己的睡眠,学生对历史课的热情越来越低,课堂上大家各忙各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踊跃发言,导致老师的教学情绪也受到影响,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更有的老师为了赶课程借用历史课,占用历史课的时间补其他课。这样使得学生变得更加被动。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1、必须完善中考制度

中考是学生和家长都很重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大家以赢得中考为主要任务,学生家长老师都重心和注意力转向如果顺利通过中考,自然而然就会对必过的会考科目和硬性要求更加重视,比如体育,虽然分数不多,但是要求必须达到最低线方可顺利通过中考,所以无论学生在忙再累每天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突击训练,得到家长、学校、学生的重视,如果将历史列为中考的范围或是按比重算,那么历史学科也一定会引起学生、学校、家长的重视,历史的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定能得到提高。所以应当走出误区,认为将历史、地理、生物列为中考范围,就加重学生负担。应该看到这是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助于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不能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可以在初中先放一放,等高中文理分科时在继续教学习。

2、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重点之一在于应该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精神情操和文化素养,客观的说,历史并非数学那样可以称之为实用性学科,更应该倾向于培养文化素养的人文性质的W科,正如专家们一致认为的“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一改传统的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应该将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可以做出正确的历史选择,最终实现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尽责的人生价值理念,从整体上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3、丰富历史教育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加之很多老师都是非专业性老师,对历史本身了解不详细,抓不住重点,掌握不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另外很多学生本身就存在偏科现象,对历史不感兴趣,把历史课当成自己的自习课,这种情况下历史课的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应该丰富历史教学活动的方式,认真备课,针对每一节课都要准备好富有思想教育素材,开展一些趣味生动的活动,如历史故事演讲比赛、专题评论,并利用学校当地环境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古迹、遗址、纪念馆,组织观看历史片或是百家讲坛,还可以像数理化一样举办省市全国性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中学历史教学两个阶段的衔接过渡,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确认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方面的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言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和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例如: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时,就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状态之中。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后,对历史的学习就会有正确的认识,教师也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历史学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世界发展之趋势。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历史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有效衔接,发展学生。

1.夯实基础,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高中历史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是初中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初中阶段打牢基础对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初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把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历史场景展现出来,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历史学科能力。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做好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初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历史学习和自身发展的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尝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增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我能学”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并不断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多是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那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进入高中阶段后,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书写规范工整等方面的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渡过这个衔接阶段。其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开卷考试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教会学生怎样将重点内容勾划在教材上,怎样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答题技巧等;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三、互相沟通,共同研讨,做好初、高中教师的衔接。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准确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62-01

习题教学就是要把教授的历史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用习题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逐一加以解决,实现教学目标,加强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平时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及能力水平有哪些缺陷?这一切肯定要通过习题的训练才能得到反馈,习题的训练不仅可以打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更可以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在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上还有这样那样的空白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增强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习题教学中应注意准确性、层次性和有序性、人文性和主体性、深透性等几个方面。

一、准确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习题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学习历史的准确方法,方法的训练就是能力的培养。习题分析的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即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基本思维方法;特殊方法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如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如评价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康熙皇帝,可以先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康熙的所作所为,掌握基础知识。具体在评价这一历史人物时,指导学生从康熙帝对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当时汉族(明朝)发达的农业文明与满族(清朝)游牧文明比较的角度,康熙帝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当时人民利益的角度,所处的时代性及阶级性的角度,康熙帝的人格品质的角度,中原汉族的先进与东北满族落后的角度,康熙帝的一切行为对历史的发展究竟起进步与倒退的角度,放射状,多层面地联想。然后再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史观出发,进行思维,归纳、总结出有独到见解的正确结论。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决这一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即评价历史人物时,要认识到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掌握历史人物的活动、主要事迹、主要思想,然后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既不能拔高,也不能贬低。这样,方法以知识为载体,知识以方法为钥匙,相得益彰,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人文性和主体性

近年来,面对新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面对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新理念的思考,课堂教学中“新理念”的实施被广泛关注,历史课也不例外。课堂教学的功能从以本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从授知转化为启智;从单一知识传授转化为人的整体的和谐发展。

习题教学也不能排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讲解习题时,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对答案,要鼓励学生参与思维,在操作上要积极引导,允许学生对答案进行辩论。只要有新意,教师就应该肯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习题的全面认识,让习题课的教学也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向合作也使学生感知了知识,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发挥了学生思路开阔、敏捷灵活、勇于探索的优势,在思维的撞击中相互启悟,相互开拓,也弥补了其贫乏的历史知识,改变了其传统的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三、层次性和有序性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有浅人深,有表及里。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去分析,才能思路清晰,深刻记忆和理解忆历史问题。如讲述“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四个小问题:(1)经济重心是怎样完成南移的?(2)南移的过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具有什么明显的特征?(4)经济重心的南移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这题的设置先从提高学生的识记水平开始,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在遵循教材正确的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提炼高于教材的新观点。基础知识是完成其他教学目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依托,习题教学中注意层次性,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深透性

第8篇

为什么我们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会走入上述比较“难堪”的境地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初高中历史教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初高中历史教学一直是“各吹各的调”,学生进入高中后几乎是重新学习历史。那么,造成这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不力”的症结又在哪里呢?

一、初中历史长期以“副科”的身份存在,是造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不力”的根源

在现实中,各个初中学校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自然而然地将语文、数学、英语、理化这几门在分值上占绝对优势的中考必考科目视为“嫡系宠儿”,而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则沦为“庶子”。因此,历史作为学校的“副科”的观念在学生乃至某些家长、教师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以陕西省为例,虽然这几年历史学科加入中考科目的行列,但在中考总分中所占分值太少,仅有40分,教学中出现了教师让学生画书背书,中考开卷考试的现象。因此,历史作为“副科”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态度,指望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无疑是“白日做梦”!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对于历史是“副科”的观念也被带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加之高考压力,有些打算学习理科的学生甚至在高一刚入学就已做好了放弃历史学习的思想准备,嘴里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些现实存在的思想观念导致高中学生对自身历史学习的要求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历史课当成了自己的“放松课”,认为上历史课就是为了听一两个历史故事放松一下心情或者是做其他作业的“自习课”。基于此原因,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也就自然顺理成章了。

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滞后,这是造成“衔接不力”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学习历史?有多少学生能够说清楚呢?笔者对本校高一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一部分学生会喊口号地说出“学习历史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但具体到历史学习怎样实现“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这些目标时,学生既说不清,也道不明。加之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相对欠缺,既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这些都表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接受历史、理解历史,没有深切体验到历史学科对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塑造良好品格和完美人格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功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养成了“被动式记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滞后,仍然原始地认为历史学习不过是对一些明摆着的历史事实,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的简单识记,只要翻开书,一切“尽在其中”,可信手拈来,不需要理解,因此不愿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愿做平时的积累和循序渐进的学习,只求“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考前突击,最终使历史学习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学科价值。

三、各初中学校生源复杂,课改步调不一致,这是造成“衔接不力”的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