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1 14:49: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浪费粮食的感悟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培养;幼儿;节俭意识
勤俭节约意识的淡薄,低碳环保行为的缺失,不仅仅对物质上造成损失,更多的是生态德育的失败和幼儿内心优良品性的丧失。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必须适时教育,创新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节俭意识及优良品性。
一、家庭熏陶,让幼儿懂得节俭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味地责怪孩子是不公平的也是毫无用处的,我们应更多地从家庭环境中去改变状况。
首先,父母在节俭问题上,一定要以身作则,这样无形之中就给模仿依赖性强的幼儿以良好的熏陶,才能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家长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来强化他们的节俭意识。比如,幼儿由于生理发育不成熟,小动作准确性不高。在吃饭时,就会有掉饭粒的现象,特别对于托小班的幼儿来说,午餐后桌面、地面就像打了乱仗一样:饭粒撒了,汤碗打翻了,勺子掉了……因此,家长们除了给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以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来达到目标,如,“谁的碗面最干净”“谁的饭粒撒得少”“谁能得到小奖品”等等,用游戏或竞赛的方法更容易被幼儿接受,而成人的节俭行为和表率作用也会使幼儿渐渐地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其次,在教育时要避免一味地说教、讲道理。有些家长特别爱跟孩子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的。幼儿在这样那样的规定下只能是被动地执行,效果肯定是不尽如人意的。要知道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被动接受,而应该是在被感染和渗透中实现的,所以,家长要用日常的节俭行为让幼儿懂得节俭的重要性。
二、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感悟节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在幼儿园的日常游戏活动中,经常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游戏,将节俭意识渗透到幼儿每天的生活之中。如,利用废旧材料以物代物玩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分别敲击各种“乐器”,让幼儿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使幼儿在寻找中发现奶粉罐制作的小鼓、瓶盖做的小镲、旧钥匙串起来的串铃等,也能成为发出好听声音的打击乐器。
我们自制的很多健身器材大多是废旧材料制成的。为了严格执行《指南》精神,我园规定每天要保证幼儿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就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活动,让幼儿尽情地玩这些自制的活动器材,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感悟。让他们感受到原来这么好玩的玩具都是用一些废旧物品制作的,这样会使幼儿不知不觉中产生节俭的意识,以后碰到类似的物品也不会随手乱扔,而是懂得要把它们捡起来再利用。
三、从小事做起,让幼儿学会节俭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小事,而应该从一些小事上着手去教导孩子学会节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浪费的行为,此时作为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比如,有些幼儿在吃中午饭时,想要将没吃完的米饭倒掉时,我们就要提醒他不能倒,要明确地告诉他这就是浪费粮食的表现;还要让他知道,现在还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吃不上饭,在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米饭送给饥饿的人的时候,还是先把它吃掉的好,这样才不浪费。跟幼儿讲清楚道理,大部分幼儿都是能够接受的。反之,如果我们听之任之,不及时提醒,幼儿一旦养成习惯,浪费粮食的毛病就很难改正了。
为了让幼儿从小事做起,学会节俭。我们在班级门口设置了废品回收箱,幼儿把一些不用了的旧玩具、图书、饮料瓶、纸盒子等都放到废品箱中,幼儿就用这些废旧物品来变废为宝。这样会使幼儿逐渐形成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因此,我认为,从小事上教育幼儿学会节俭,能使幼儿更容易养成节俭的习惯。
“以勤劳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这是“八荣八耻”中的一句话。我园就是以此为宗旨,努力创建节约型幼儿园与节约型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营造幼儿园节俭文化氛围。通过幼儿园的网站、家园联系栏、家园之窗等多种途径,宣传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的现状,让大家认识到严峻的形势。对于如何让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加以推广并应用,让家庭、幼儿园和全社会都一起行动起来,把勤劳节约、低碳环保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典型;品德教学
品德课的积累就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转变和感悟,怎样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亲历生长,为情所动,为情所变,这就需要教师好好下工夫想办法。一图、一点、一音乐可能就是课堂的生成点,抓好了,更是让品德课事半功倍的良方。
一、心由境生,典型图片拨心弦
典型图片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真切切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从而获得心灵震撼。品德教学中,图片是教师经常应用的素材,直观明了,但如何真正发挥图片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典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图片中的意境,用童眼观察图中的事件或场景,用童心感受图中人物的内心,在入境入情的学习中,他们内心的情感也会迸发。
例:片断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了一组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的工作画面,最后画面定格在满是鞭炮屑的元宵节。图片已无声地将这个行业工作者的艰辛呈现在学生眼前,此时我问:“这个时候,我们又给他们增加了多少工作量?算一算。”看似简单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切身的体验,当学生计算着一组又一组数字时,一幢楼、一个小区、一个社区,数字由小变大,单位由轻变重时,他们真正体会这份劳动背后的内涵。在出示自己老师批阅作文画面时,作文本批阅的数量、字数和时间,学生都细细地算了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的情感已在学生心中悄然滋生。
二、渲染情感,典型视频掀
典型视频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如同催化剂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激发真实的情感。
例:片断
我播放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平凡的环卫工人从早上4:30上班,到天寒地冻地扫着积雪,再到扫负责的路面就像扫自家的客厅一样,一段段自述式的表白,让学生感受真切……深情的乐声,直白的表述,感人的动作,学生从未真正全面地见过这样的场面。再回过头来,对比自己的生活,早上4:30你在干什么?烈日炎炎的马路上,你又在干什么?这样一次次强烈的画面对比,激发出学生心底的那一声:“你们辛苦了!”了解了才能去理解,更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缓解,更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影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真切体验,典型事件更动人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为了让教学更接地气,我们往往会选择学生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展开教学。对于这样的典型生活事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
例:片断
教学中,我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最为密切的食堂饭菜的由来为教学点。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感到学生的惊讶声在教室里升腾,就是平时我们忽略的东西却蕴含着独特的东西。我用课件展示了一次中餐的自述,再让学生来谈“我们倒掉的仅仅是饭菜吗?”学生顿然明白这些劳动成果所包含的东西。这样典型的生活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使学生心中已有的情感体验得到强化,进而获得更深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四、追踪生成,典型要点推波澜
品德课堂是灵动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因而课堂上就会产生“意外”,抓住鲜活的教学生成,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主体的道德潜能,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例:片断
关键词:典型图片;典型视频;典型事件;典型要点
有人这样说过,商人投入金钱,他想要的是利益最大化,目标明确,直入主题。但就我们教育而言,老师投入的是感情,他将要收获的是什么呢?知识、情感、技能,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成长是我们追求的。品德课的积累就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转变和感悟,怎样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亲历生长、为情所动、为情所变,这就需要老师好好地下工夫想办法。一图、一点、一音乐可能就是课堂的生成点,抓好了,就是让品德课事半功倍的良方。
一、心由境生,典型图片拨心弦
典型图片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其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从而获得心灵震撼。在品德教学中,图片是老师经常运用的素材,直观明了,但如何真正发挥图片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典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图片中的意境,用童眼观察图中的事件或场景,用童心感受图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入境入情的学习中,他们内心的情感也会迸发。
片段一: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了一组环卫工人起早摸黑的工作画面,最后画面定格在满是鞭炮屑的街道。图片已无声地将这个行业工作者的艰辛呈现在学生眼前,此时,教师问:“这个时候,我们又给他们增加了多少工作量?算一算。”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激起了学生切身的体验,当学生计算着一组又一组数字时,一幢楼、一个小区、一个社区,数学由小变大,单位由轻变重时,他们真正体会到这份劳动背后的内涵。在出示老师批阅作文画面时,作文本批阅的数量、字数和时间,学生都细细地算了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的情感已在学生心中悄然滋生。
二、渲染情感,典型视频掀
典型视频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如同催化剂般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激发其真实的情感。
片段二:
我播放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平凡的环卫工从早上4:30上班,天寒地冻地扫着积雪,在扫负责的路面时就像扫自家的客厅一样,一段段自述式的表白,让学生感受真切……深情的乐声、直白的表述、感人的动作,学生从未真正全面地见过这样的场面。再回过头来,对比自己的生活,早上4:30你在干什么?烈日炎炎的马路上,你又在干什么?这样一次次强烈的画面对比,激发出学生心底的那一声:“你们辛苦了!”了解了才能去理解,更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缓解,更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影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真切体验,典型事件更动人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为了让教学更接地气,我们往往会选择学生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事例展开教学。对于这样的典型生活事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
片段三:
教学中,我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最为密切的食堂饭菜的由来为教学点。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感到学生的惊讶声在教室里升腾,就是平时我们忽略的东西却蕴含着独特的东西。我用课件展示了一次中餐的自述,再让学生来谈“我们倒掉的仅仅是饭菜吗?”,学生顿时明白这些劳动成果所包含的东西。这种典型的生活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使学生心中已有的情感体验得到强化,进而获得更深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四、追踪生成,典型要点推波澜
品德课堂是灵动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因而课堂上就会产生“意外”,教师要抓住鲜活的教学生成,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主体的道德潜能,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片段四:
出示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种种浪费,学生看到这儿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哇,这么多都掉倒了呀!”“真是浪费呀!”一年所浪费的粮食的一组组数字更是让学生触目惊心,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教师马上追问:“你在哇什么呀?”“你在惊讶什么呀?”教师顺势而下,将问题引向深入,再掀波澜。“每6秒就有一个儿童因为缺少粮食而死去……”再播放世界上饥饿儿童的画面,音乐画面的渲染让学生眼睛湿润。我们浪费的仅仅是粮食吗?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一串串生发、一环环相扣,讨论的问题也一步步走向深入,课堂变得鲜活而有力度。
课堂上典型的发掘是一闪而过的,礼仪修养、学习习惯、与人交往、应变能力等都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就如我们的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提到的:“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合作探究氛围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与训练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分散教学难点。利用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声画并茂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催化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系统,燃起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火花,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意识。
例如,执教“天体与天体系统”一课时,先放映一段约5分钟的“宇宙的奥秘”,学生观看十分投入,兴趣极高。又如,学习“地质灾害”内容时,先放映一段“震撼世界的七日”短片,提问学生,看了短片后,你们想到了什么?接着发放一些有关地震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环保意识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创设情境,激起导入,课堂气氛被渲染起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去积累、去体会、去探究。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合作探究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也就是说,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今天假如是冬至,教师进课堂后就应提醒学生,冬至日对生活会产生哪些变化?一让学生独立思考;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使每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三让同学代表小组交流。此时教师用线段图作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交流与探究,让学生理解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将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时,地球上会产生哪些变化?这样使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使课堂鲜活而生动。
3.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觉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环境污染与防治”一课时, 笔者配合学校开展了以“绿色校园、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倡导全体教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停开办公室的空调一天;停开校内除必要场所的照明灯具一天……通过体验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是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抵制过度包装”专题活动。在校内明显位置张贴“节能减排宣传画”、 “节约粮食宣传画”,号召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树立节俭文明的生活消费理念。
三是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途径,广泛宣传我国能源短缺现状以及公共机构节能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广大师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倡导绿色理念、低碳生活。
四是开展“低碳生活我创造”学科活动。各班团支部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宣传低碳,号召大家争做低碳小标兵。各年级部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低碳生活我创造”、变废为宝设计大赛和“我的低碳生活”征文比赛,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创设开放情境,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注重开放教学,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尽量让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表达各自的想法,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分析问题,突破规定的程式,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有效培养创新精神。
一、“收获”,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
整理小学生在课堂中所谈的收获,大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我认识了梯形”“我会计算9加几了”“我知道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我知道了什么是周长”等,课堂上常听到学生们这样的话语。学生们真的“学会了什么”或“真的知道了什么”了吗?一位学生在说“我已经认识了梯形”之后,我便画出两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梯形(两底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放到他的面前,“你说这个是梯形吗?他脱口而出“不是”。细细想想,学生们所说的“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之类的话语就一定表明学生们学后真的有收获吗?不是的,这只不过是对课题名称的重复而已。
2.全盘罗列
如“我知道要珍惜时间”(“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导入时提到珍惜时间)“我知道要给妈妈买礼物”(人民币的认识”一课的情境中就是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等。这些“收获”往往是在教师不断追问“还有什么收获”的时候,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而不断地将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名词补充罗列。其实,他们对课堂所学的知识也许是似会非会,或是根本不会,但是觉得别人都会了,自己不好意思说不会,只好随声附和。
以上两种情况的收获,体现了对教师提问的一种应付,而原本期待的自我归纳和回顾总结荡然无存,即便有,也仅仅是星星点点的感觉。
二、研究“收获”,还原本位的“收获”
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如何还原本意的“收获”呢?
1.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
(1)提示内容,让学生静静地回顾
“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是对知识的回顾。
“我们是怎样分析解决问题的?试着整理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回顾。“这节课你对自己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以及小组合作、数学表达方面满意吗?有什么体会?”这是对情感与态度的回顾。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静静地让学生去回顾、回味。
(2)动笔整理,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重点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重点整理。学生在动笔整理的过程中,自然地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回顾与整理。
2.变换方式,让学生体会“收获”
“你有什么收获”的本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往往不具备总结能力,甚至他们已经有了收获却不知道,或者表达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变换方式进行。
(1)倾听概括总结
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的内容,教师直接进行概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列表的策略,这种信息和条件对应的问题适合于列表解决,回想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家提取信息、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结合板书教师进行总结,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和过程有所提升。
(2)共同梳理,形成体系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收获,这是对这节课的回顾与整理,也是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必要环节。在学生谈收获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补充引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既进一步完善了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又实现了知识的建构。
(3)拓展延伸,激发求知欲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设计应用拓展性的活动。教师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边总结边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学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六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照这样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这类小结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4)联系实际,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包含数学。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时,即将下课时课件出示这样一段材料:
一般情况下,100粒米的重量大约是2克。
(1)你能算算平均1粒米的重量大约是多重吗?
(2)如果每位小学生每天浪费一粒米,那么全国约1亿小学生一天大约浪费多少粒米?合多少吨呢?
关键词:实践课程 开放性 道德体验 回归 生活情景
《品德与生活》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环境,重视课程与儿童社会生活环境相联系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改革后的社会生活实践课程,其出发点和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面对充满活力、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今天,作为一名德育教育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实现这一实践课程的最终目标。接手低年级的品德教育后,我认识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与形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体验都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如同鱼儿离不开水,我们的德育课程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活水之源,只有让品德课流淌于生活,才能成为一池活水,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此,在今后的德育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德育携手生活呢?
一、课堂活力无限
1.开放性教学
品德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学生听腻了教师一套一套的大道理。《品德与生活》学科开放性的特点,决定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将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有机地拓展。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亲身感受,切身体验,激感,在参与中发挥创造,并潜移默化地上升为道德认知。如在“诚实”的主题单元中,我与各学科老师商量,巧妙地进行整合渗透,开展了系列活动。艺术课上,学生用心描绘“诚实”的主题画,让学生把对人性美的追求和想象融入其中;绘声绘色地演唱《好孩子要诚实》的歌曲,音乐赋予的美熏陶了他们的情感;结合语文课的《可爱的娃娃》、《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文章,学习文中人物的诚实品质;班会课上,适时举行“诚实”的讲故事比赛,引导学生懂得诚实的可贵,以实际行动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设计游戏
品德行为的发生是通过儿童群体内以及和成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而自然实现的。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游戏,让学生在团队生活中经历自然道德的洗练,使学生获得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学会理解他人,与人交往,和人共处,将自己的行为转变为有德之行。
二、德育课堂“生活化”
1.情感体验
现实生活中,情感体验左右着学生的思想、行动,道德情感指引着学生在为人处事上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德育“生活化”的前提。如《我们的生活真方便》、《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我教育学生在享受美感、享受生活的同时,要热爱生活,爱护公物,还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感谢父母、感谢生活。当课堂上,一个8岁的孩子讲到,我们应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是他们让我们看到这美丽多彩的世界。我想,孩子这种自我感悟的情感体验,必将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时,对生活也会迸发出激情,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当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师的情感发生碰撞,激起火花时,孩子这种自发自觉的内化为道德情感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时时的情感沟通,因势利导。此外,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磨练的过程中,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意志品质、心理素质、道德情感也得到锻炼。
2.形象直观的生活场景
在实践中进行道德体验的研究,为学生营造一定的体验空间氛围,或者把生活价值方面的内容拿到虚拟的环境中体验和探讨,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进行道德体验。如把关于“诚实”的故事搬进课堂,演小品;如教学《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我先播放《锄禾》的录相,再让学生回忆这首诗,谈谈粮食是怎么来的;接着,又播放到学校食堂拍摄的浪费粮食的画面,特意拍了本班煌彬同学倒掉大量饭菜的特写,学生兴趣盎然之余,深受教育。面对浪费的现象,特别当看到食堂管理员清理几大桶剩饭菜时,学生简直目瞪口呆,心灵深受震撼。生动的生活场景令学生经久难忘。从此,浪费现象减少。
3.联系实际
生动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为生活实际服务。班级生活是学生生活的缩影。班里发生的大小事,直接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是非观。如让学生说说班里发生的有关诚实的人或事,有的学生说了同学之间的“借书风波”,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品行教育,并指出“借书不还”是不诚实的表现。这样,学生明辨了是非,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剖析,有了崭新的认识。
三、德育携手生活
我们确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目标,打破学校、社会的界限,沟通课堂内外,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去体验人生,感受生活,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1.调查感知
为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节约水资源,让环保的意识深植学生心中。在上《水和我们的生活》这课时,我让学生课前对生活小区的用水现象、对家乡水环境的存在问题展开调查。让家长放手给孩子体验当家的辛苦和乐趣,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学习《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时,学生通过市场调查,记录时下的农产品的价格,在实践中,不仅丰富学生的生活认知,也渗透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2.指导实践
一、以情入境,“体验式”创设实践活动
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好多的学生没有衣食忧愁,不知感恩,肆意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据这一现象,我意识到: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对田间劳动却了解得不多,对各种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田间劳动的辛苦,根据农村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精心设计了“锄草”“喷洒农药”两个体验活动:
活动一:为小麦“锄草”
在与学生讨论“小麦的生产过程”这个话题后,学生根据已知的生活经验整理了从小麦播种、管理、收获、脱粒的大体过程。我话锋一转,“你们想不想在教室里体验一下其中的几个劳动?”学生们兴高采烈的按照我的要求,一一在教室里蹲下,模拟家长锄草的样子,边做出锄草的动作,边向前移动。二分钟的体验时间虽短,学生们本来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笑容已经渐渐变成了一张张“苦瓜脸”,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偷偷地站起来休息一下酸痛的腰腿,有的甚至干脆就跪着或者坐在了地上……
活动二:“喷洒农药”
为了让学生体验喷洒农药的辛苦,我课前准备了两个喷雾器,并装上了半桶水。为了节约时间,我选取了班级中的“大力士”来模拟喷洒农药。我让体验者背着喷雾器边做喷洒的动作,边在讲台前来回走动。几分钟后,两个“大力士”脸上的表情便不自然了……
活动结束,孩子们争先恐后谈自己的感受,“腿非常的酸痛”“胳膊很累”“爸爸妈妈在地里劳动太不容易了”……有了这种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孩子们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是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并感悟到劳动的辛苦。创设这种“以情入境”的活动,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激越的情感为纽带,连结教材内容,有机地营造和渲染出一种为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氛围。这样就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使学生能充满愉悦地去感受、去体会、去认知、去思考,极大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关注细节,“内省式”实施自我教育
1.借用生活经验,唤醒自我教育意识
“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提出“麦子是怎样变成桌子上的馒头的呢?”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自己所知道的工序,然后我再进行补充,当把“晾晒――扬场(只能一木锨一木锨的扬)――捞麦子――送磨坊――磨成面粉――和面――发面――揉面做成馒头――蒸馒头”这九道工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惊呆了,他们想不到就这个小小的馒头竟然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要付出艰辛。
2.再现生活现象,提升自我教育质量
就在学生还在惊讶的时候,我又呈现了在学校垃圾场拍到的被学生扔掉的馒头的照片,经过了劳动的体验,制作馒头工序的呈现,再看到这些被扔掉的白花花的馒头,孩子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也触动了他们曾经茫然的心,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检讨自己平时的浪费现象。这时我又呈现了目前某些国家仍在饱受饥饿的人民的图片,加上《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和老师饱含感情的介绍,孩子们质朴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纷纷举手,甚至有的孩子已经眼含热泪。就在孩子们为自己浪费了白白的馒头而懊悔的时候,我拿出在学校垃圾场收集到的孩子们一天扔掉的馒头,现场称这些馒头的重量,接着让孩子们算一算,一周我们这个学校将浪费多少馒头?一个月呢?一年呢?这些馒头一个人又能吃多少天呢?面对这惊人的数字,这浪费的馒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到卡片上。通过发现、对比、计算等细节的创设,那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不断地唤醒每一个学生的良知,进而将外在的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最终必将培养勤劳节俭的生活品质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
三、课后延伸,“践行式”巩固教育成果
课后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次馒头,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制作一个节约粮食的广告牌,选出优秀作品插到垃圾场门口。
这两个作业把这种体验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将来自课堂的所思所想,真正的转化为行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巩固课堂上唤醒的道德意识,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来自心灵深处的道德誓言,最终成为道德情感的实践者!
我想,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置,正是将生活世界里蕴藏着的丰富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题材作为源头,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使之成为道德实践者,这无疑是丰富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
一、以理论学习为起点,正确认识“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为了正确认识“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学校定期组织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学习相关的文章,并统一购买了汪凤炎等著的《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一书作为研究学习的蓝本。在阅读、撰写读书心得、深入探讨的过程中,许多科任老师也加入进来,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研究活动推及至全校教职工。通过学习,大家深刻理解到,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意义、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德育生活化强调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贴近社会生活,在方式上要走进学生生活,在德育领域上要覆盖现实生活,在德育评价上要指向现实生活。
教育总是与生活并行的,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学生是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的,“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在他面前所展示的道德和道德意义就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的生活境界有多高,他所揭示和理解的道德意义也就会有多高。因此,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地回归生活,才能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二、以班会课为突破口,密切德育与生活的联系
为打破传统班会课的僵化模式,我们要求班主任思想上要重视班会课,内容上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际,形式要多种多样,可采用由学生做主持人,以校园真实情景――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踩踏绿化地、破坏公物、乱花零用钱、浪费水电、浪费粮食等为切入口,让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警醒;或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带手机到校的利与弊、上网聊天的得与失、周末是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还是参加兴趣班学习等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做法,感悟人生哲理。总之,我们要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窥探社会热点、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关注身边人物、关心自身发展的平台,让班会课成为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分担忧虑、分享喜悦的天地,让班会课成为大家喜闻乐见、表现自我、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道理的舞台,让班会课成为德育生活化的突破口。
三、以学生活动为抓手,拓展德育生活化的外延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桥梁,是激发道德情感的催化剂,是培养道德能力的平台。德育生活化要求学校德育走出书本,走进日常生活;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实践。
为此,我们从四个方面拓展德育生活化的路径。一是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牵头,组织学生自律委员会,下设学习部、文体部、纪检部、卫生部等部门,各年级下设分会,让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积累管理经验,培养领导能力。二是大力倡导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并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只要符合申报条件、有章程、有活动计划或行动纲领的学生群体都可组建自己的社团。学校一学期开展一次社团展示活动,让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培养组织能力和集体精神。三是每年开展几次大型活动,如爱国歌曲大合唱、十佳学生才艺展示,各种球类比赛、手工制作、即席挥毫、绘画、厨艺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体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领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四是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学校要求学生每个寒暑假或周末必须参与社区或乡村的义工活动,为孤寡老人和孩子做清洁、换送煤气、购买生活用品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参与或协助社区组织宣传、清洗、绿化美化等工作。学校德育处和团委会也会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去参观、学习、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的发展。
四、以校园传媒为平台,营造德育生活化的氛围
“社会道德环境是个性道德成长背后的一只看不见的推手。”学校利用全部学生在校住宿的优势,以校园传媒为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活化氛围。学校广播站在中午和傍晚时分,播放“校园热点大家谈”节目,邀请师生作点评、谈感受。学校电视台每天18:00―18:45时向各班播放“时事精选”“一周新闻”“焦点访谈”“人物周刊”等节目,周日晚21:00―22:00时播放学校电视台制作的校园新闻、“校园生活大观”节目,让学生安坐课室也能知天下事、校园事。学校宣传组每周出版《校园简报》,教学大楼每层均设有报纸栏,校道两旁有多处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总之,学校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氛围,让学生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