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经济的实例

数字经济的实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01 16:17: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经济的实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经济的实例

第1篇

[关键词] 数学实验 直观 教学 操作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下面本人就“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反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的存在性,初中教材中未加证明,学生作图稍有不准确,就难以得出符合要求的结论。教师就可通过实验——抓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

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如图,过A作一折叠使AB落在AC上,得折痕AD,则AD平分∠BAC。同样方法得出折痕BE、CF。这样,学生就直观地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一部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相似地,可以折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进一步启发学生,还可折出三角形垂心.

二、通过数学实验,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初一数学“质量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水杯和二份50g盐。教师在讲清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开始做实验。教师用量杯给每个学生倒200g水,然后让学生把50g盐加入水中,这样这杯盐水就有250g。那么盐水中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让学生尝尝咸味,感受一下。然后再把剩下的50g盐加入盐水杯中,这时盐水的盐的质量分数双是多少?学生也能回答出。再让学生尝尝咸味,学生发现盐水比原来咸多了(盐的质量分数增大)。

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⑴盐的质量分数=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⑵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这样处理,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

三、通过数学实验,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

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怎样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 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请学生给出其他的测量方案(要求画出测量示意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和计算依据)。 这样,通过学生的文体参与,使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思维加工的过程,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多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四、通过数学实验,发现几何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规律

几何证明,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是几何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之一。事实上,几何证明的方法常常也是通过对图形的操作,变形、变换、添加辅助图形等多种多次的尝试而被发现的。发现了证明的方法后,顺便也就证明了前面的“发现(猜想)”的真确性,于是结论也就出来了。

下面是一例发现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实验”的做法。①出示图形:在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顶点作ABC的内接矩形,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②使点P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③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④显示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对第③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⑤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当然在问题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仍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实验”设想,并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或由教师择优实验。

五、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学科,其本身就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而数学实验为学生认识唯物论和辩证法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材料,学生每经过一次实验操作,其思维过程必然经历“感知——表象——抽象——反馈——再感知——丰富表象——发展思维——问题解决”这一螺旋上升的阶段。再者,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就是数学理论知识反作用于实践的有力体现。因此,在数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是完全可行的。

第2篇

一、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拥有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们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此外,它还要求人们具有应变观念和应变能力。那么作为社会知识信息枢纽之一的公共图书馆,人们必然把渴求知识、智慧、信息的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图书馆,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将明显提高,其社会作用更为社会所公认。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其服务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借阅和图书储存,而且包括充分和运用享受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方便,如:网上多媒体的在线服务、全国或区域性的文献采编、全球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链接等等。这些将把图书馆转换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并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员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不太高的图书馆员,而是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的角色。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经营的微软集团在信息产业界以其强大的实力、新颖的产品、众多的精英人才而称雄于世,其显赫的业绩背后,微软集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为其决策、科技、产品开发和推广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与后盾作用。比尔・盖茨1997年接受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记者的采访时说:“微软图书馆是我们职员的加油站和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自己上网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不可替代的工作更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图书馆员反映迅速,工作出色。”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还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以实际帮助,它可以为失业者做就业前的指导,为失学者提供自学辅导,为受损害者提供法律帮助,为病者提供医疗咨询,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宝贵致富信息,为涉世不深的青年提供必需的人生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不仅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必将成为“社会的心脏”。

二、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1.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一些发达国家在物质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通过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也已经把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列入了基本国策。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流失现象严重;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面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差、服务效益低下等。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图书馆界只有积极采纳国际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实践中加紧实施新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有可能迎头赶上。

2.造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图书馆可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手段和专业人力资源,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是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所组成的具有创造力的团队,是团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是将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用于图书馆工作实践,并使图书馆保持与时俱进的能力。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是图书馆创造更好的信息、知识产品,提供更优质的知识服务的行为主体和活力源泉。图书馆必须通过人力资源获取竞争优势。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的效益是由图书馆的场所、设施、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合理地整合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图书馆的场所、设施逐渐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事业投入也在加大,先进的技术手段陆续引进,现代化设施建设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然而部分图书馆的利用率还十分低下。深入分析发现,人的因素人力资源的未充分利用是其主要因素之一。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图书馆保证其他资源合理运用的必要前提。文献、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是图书馆的独特资源。在这些资源要素中,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其他一切物质资源均被动地由人力使用与推动,任何一项资源的合理运用最终都将决定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

三、当前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落后,人本管理思想未能得到真正体现。大部分图书馆对人的管理尚处于传统行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阶段,在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上还沿袭传统的做法,以事为中心,见事不见人,把人视为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总是以组织的立场、以组织的观点和声音去反复强调不准、禁止、必须等等,反映出组织对员工的不尊重、不信任,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自觉性,丧失了管理本应获得的高效果。

2.缺乏人力资源规划,缺乏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造成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才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指在动态的环境系统中,合理地分析和预测图书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综合图书馆内外部的影响因素制定或调整相应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以确保图书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它是图书馆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图书馆保证其他资源合理运用的必要前提,是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关键所在。但人力资源规划理念在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相当淡漠,这就造成图书馆人力资源供需两极分化:一是总量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效率低下,大部分从业人员长期保持高度稳定;二是高学历、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短缺,且流失严重。

3.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缺乏

在现行的事业单位等级分配制下, 职工收入是按行政级别高低来分配部分收入的, 再加上在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方面始终难以有所突破,尤其是图书馆界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当前大多数图书馆实行的目标管理制和岗位责任制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单纯的考勤,以此标准来确定个人收入, 那么员工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小, 没有充分体现与所负责任挂钩的原则,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关于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1.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

无论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还是读者,都是“社会人”,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人文关怀。既要把读者放在首位,处处为读者着想,又要关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管理者必须扬长避短,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挖掘各种知识层次人才的聪明才智,发挥不同人群各自的优势。比如,在多数图书馆,女性居多,她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如做事耐心、细心、能吃苦,相对稳定;但她们也有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家务事多、心眼小、上进心较弱等。那么在管理女职工时就需要多了解她们的特点,扬长避短,灵活管理。只有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一个全新、和谐的图书馆环境。

2.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岗位是历史形成的,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没有人去计较,大多数人所关心的是有没有岗位,所以一般图书馆还没有科学设岗的概念。虽然大多数图书馆实行岗位聘任制,但各个岗位竞聘无章可循,竞聘条件都是自己写,本部门的人会干什么就写什么,有的岗位聘任条件写得很低,为安置人留后路;有的岗位聘任条件又写的特别离奇,叫竞聘者摸不着头绪。所以,笔者认为图书馆协调中心应该拟出一个参照系,供各图书馆设岗时参考,然后各图书馆再联系本馆的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岗位设置的方案,同时要认真听取方方面面工作人员的不同意见,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待取得大家认同后,再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3.重视人员的培训和开发

人员培训与开发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现有人员结构是历史形成的,有些人在图书馆工作多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图书馆建设做出过贡献,但其知识结构已严重不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客观要求。对这些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让他们能自觉地精益求精地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图书馆管理者应该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图书馆的长远目标,为他们的学习和深造创造条件,增长其才干。

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图书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依靠科学测评的绩效评估系统(包括确定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估具体指标,选择绩效评估工具,选评绩效评定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作严格的分析与评价,这不仅是强化积极工作行为,纠正消极工作行为的手段,也是决定对工作人员奖惩、去留和晋升的主要依据,绩效评估以能力取人,把能力高低作为晋升的依据,拒绝以身世、资历、年龄和工龄等作为晋升的依据,保证晋升的客观性、公正性,促使图书馆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5.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3篇

信息技术 物理学科 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物理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的学习观有很大区别。传统教学以学生听老师讲、啃教科书这种方式来被动接受知识,这样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视野,极大地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信息技术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在信息教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借助计算机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协助,利用校园网、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地学习,获取知识。这种信息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师问生答的教学关系,形成了新型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室环境下实施的物理教学,学生有充分的自,学习过程由自己控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课件或网上学习资料随时颠倒学习顺序、学习内容,学习上的难点在信息环境下可以多次重现,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和教师、同学交流而不必打断别人的学习进程,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教师思维的限制,所以在大量的学习资料面前,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不再受到束缚和限制,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实验的教学和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浮力》一课为例,《浮力》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是在学习了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学习浮力的。在学习浮力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到以前所学的物理知识,如果仅通过单纯的传统教学易使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感觉,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同时学生只能对所学的内容生吞活剥,没有经历探究的过程,没有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结合、社会结合、科技发展结合,从而逐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与现代教育理念及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了解科学方法、发展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态度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相孛。

因而对于本课教学笔者尝试创建了主题网页,运用多媒体信息的基本功能,实现信息学习资源的提供和网上交互空间的支持。网页的创制采用了FrontPage、Flash、Photoshop等教学软件,力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信息潜能,为信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实践途径。本节设计理念是针对初中生年龄较小,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有收有放,创立几个学习主题,提供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的基本素材,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目光和思维活动按照合理的方向运行,避免时间和思维的失控。使研究过程体现定向与自主、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达到学习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和实效性。通过对事先创立的学习主题的自主学习、研究,同时利用信息的无障碍交流,学生既可以得到教师的全方位指导,又可以和任何地方的学友交流学习体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真正可以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对于信息教学,教师的任务为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按照设计思想,收集相关资料。由于笔者设计的课程面向接受基础教育的初中学生,尽可能搜集一些生动活泼、由多种媒体展现的资料,如关于浮力的动画小故事,搜集一些图片,增强可视性和趣味性。通过实验动画演示,培养科学思维过程;通过小故事,展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通过学生自行查找身边的浮力故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关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真正使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它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强调在师生平等交往、多元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更加关注学习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取学习资源,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自我发展。真正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电子商务;数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3-0258-03

Research on E-commerce Data Management Model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ZHANG Li-fang

(Linhai Institute Zhejiang Radio &TV University, Linhai 317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mature, further expands 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e-commerce, introduces briefly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in detail to create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s. Through this research can make people understand great role of cloud computing i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e-commerce management,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employee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reform and reform of our country related industry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 e-commerce; data management model

本文⒍杂萍扑愕牡缱由涛窆芾砟J浇行研究,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使得人们了解到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之中的巨大作用。在本文的最后对于云计算数据管理模式开展了相关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

1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云计算特征

1.1 电子商务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企业之前使用的商务管理模式被逐渐剔除,现在应用比较成熟的为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既能够对企业的管理生产成本进行降低,还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给以有效增加,以此来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给以不断增强。

1.2 云计算的基本内容

云计算方法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制约,整合全社会上面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将这些资源应用到虚拟的计算机系统,将更为便捷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相关的存储服务有效提供给企业用户。云计算含有的基本内容为首先为有效社会上面的闲杂计算机网络工具,虽然这些设备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含有的功能十分强大,但是这些表现都是虚拟模式的,其还含有的功能就是将计算机设备开展整合活动。

1.3 云计算的基本特点

云计算能够进行自我维护管理,利用其提供的虚拟计算资源,能够有效集中全部计算资源,不用人工进行参与,借助软件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可以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其同时能够对用户投入成本给以大幅降低,下面是其具体表现:

第一,云计算体现的是集合性,同时给以计算,网络计算以及分布式计算具备的优势,其含有三者的基本特征,并且兼容性非常好。

第二,云计算操作属于虚拟操作,其将使用数据与互联网,将用户看作为中心开展相关的数据处理活动,为使得接入互联网电子商务用户进行有效服务的提供,对互联网内存在的大量信息给以存储、检索和管理等给以有效实现,用户是能够借助快捷安全的模式实现各种访问活动,并且进行有效信息服务的获取,以此来实现数据应用和管理的智能化。

第三,使用客户端实现其服务的功能,电子商务用户是以云计算进行的大规模服务器处于互联网中进行商务活动的展开的,这就使得客户进行处理的数据的存储并不是在本地,其借助互联网数据中心来实现保存的,借助云计算自身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其庞大的存储空间,这能够极大的简化客户终端程度。最后便是云计算进行的快捷安全的服务的提供,借助公开的服务基础和标出,这成为云计算的主要目标,来对电子商务管理给以有效简化,降低成本,实现数据兼容。

2 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数据管理模式分析

2.1 保证企业商务信息数据安全

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身的企业管理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其工作更加便利,但是其会威胁到企业信息的稳定。这是因为网络病毒与其他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数据安全受到了很大程度破坏,这个时候企业开展自己的商务活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保证其自身数据的安全与稳定。

但是伴随着云技术的应用,这样的难题迎刃而解,将信息储存到云空间之中,可以发挥出其独有的优势,可以进一步的避免受到病毒的感染,为数据的信息安全加密,这种信息安全储存模式大幅度地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安全,此外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得以极大的减小。

2.2 提供优质的商务服务模式

云计算自身的基本特征就是方便快捷,这是其拓展应用的主要优势,云计算对于信息进行存储的时候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避免了传统的储存方法会出现的相关问题,也不会出现由于内部的信息量达到饱和之后,用户自身的软件不能在开展相关信息的储存活动。云计算的应用不管是企业内部产生的信息数据信息还是系统的软件应用等,都是可以在云计算系统框架之内使用,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处于信息安全而花费的成本,还会极大地方便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升企业原有的工作效率。

2.3 满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个性化管理的需求

云计算存在极大的信息储存量,这使得其能够对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管理进行有效提供,云计算的具体应用可以集中不同地域的计算机设备,为需求企业提供功能先进的工作能力。使用云计算的模式可以有机地整合社会上面的闲散资源,促进国内企业电子商务的快速进步。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很小的企业,云计算的使用不仅仅可以为企业提供优秀的商务管理技术支撑,之后还可以根据各自企业表现出来的自身独特需求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对策,这种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在自身系统建设的时候花费较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使得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处于领域的平均水平之上,大幅度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效果。

3 云计算环境下的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创建

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将“云计算”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M建成为新的商务模式,其主要的发展思路为基于电子外包服务的相关应用。云服务含有的电子外包模式依据“按需分配”的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在具有实用需求的时候快速得到相关资源与服务的支撑,使其成为企业应用云计算的基本环境与物理结构。基础的云服务层:该模块主要应用的是开发商提供的计算相关服务与公共服务接口,可以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需求的软件服务。在企业具体应用层,这一层主要为企业开展全程的电子商务服务,在这一结构中,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模式,开展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构建,得到供应链的管理系统,同时与已有的云计算平台有机整合,合理的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在基于供应链元服务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

3.1 基于“供应链云”的全程电子商务模式

各个层的基本功能介绍如下:该模块首先为基础云平台,其主要为平台的供应商提出的云计算基础结构与相关的平台,可以为相关企业使用“云计算”提供基本的物理环境与软件实体;其次可以提供基础云服务层,其通过应用软件的开发者提供云计算的有关服务以及相关的应用接口,同时还可以为对口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软件支撑与技术服务;最后是企业具体应用云服务,该模块可以为企业开展全程的电子商务服务,在该结构中,企业利用供应链的基本模式,进行核心业务流程的搭建,具体构建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之后使用企业自身具有的计算机平台与相关技术,以此来对企业服务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增强,合理的调配企业资源,企业利用分布广泛的云服务实现全程的电子商务管理目的。

3.2 基于“移动云”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由于企业具有庞大的分布式云系统模式,其存在的信息处理功能、运算的效率都是十分高的,再加上云计算为我们提供的按需分配的模式,同时在4G服务出现之后,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移动云服务模式,会彻底的打破移动服务存在的限制。在云计算出现之后,我们不必在担心电子商务具有的安全问题,同时还不必担心信息传递等问题,相关的企业用户只要具有一个移动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相关云服务。

4 结束语

借助以上分析,在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中有效应用云计算,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面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改革与变革。本文研究存在的创新点为,在详细的论述云计算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产生相关作用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卜文军, 李彩红.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研究[J]. 硅谷,2011(9):97, 96.

[2] 吴卫华.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J]. 情报杂志,2011(5):147-151.

[3] 萍. 云计算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J]. 国外社会科学,2011(5):61-65.

[4] 邢丘丹,蒲建华,严康. 浅析B2C电子商务的云计算解决方案[J]. 科技与管理,2011(5):48-51.

[5] 钱素予.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4):8860-8862.

[6] 刘汝元.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研究[J]. 中国商贸, 2012(2):114-115.

[7] 杨宇环,杨君岐. 基于云计算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优化[J]. 企业经济,2012(4):117-120.

[8] 崔嘉伟,孟波. 云计算在电子商务领域应用初探[J]. 软件, 2012(5):58-60.

第5篇

关键词 ORGE引擎;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117-01

随着互联网发展,诞生出很多方便日常生活的应用程序,比如地图导航、虚拟景观游览等,这些数字城市应用程序都离不开将各种真实场景以3D方式渲染出来,并在PC、平板、手机等终端上显示。本文讨论的就是,采用ORGE引擎对3D场景进行组织管理的思路方法。

1 ORGE引擎

OGRE引擎是一款开源的、面向对象的C++图形渲染引擎,支持Windows、Linux、IPHONE、MAC、SYMBIAN多平台。其强项在于图形渲染,而对UI、声音、脚本等方面不擅长,但可通过引擎的“即插即用”接口,借助第三方库进行扩展。

其特色是将OpenGL或Direct3D的底层细节抽象出来,根据真实物理环境下的对象属性重新封装,提供对应接口给开发者使用,让开发者脱离对调用API的依赖,从而快速方便的开发3D应用程序。比如,开发者可以通过角度、弧度的参数设置,来控制对象在不同坐标系(本地坐标、世界坐标和父节点坐标)进行旋转,而无须通过矩阵变换之类的抽象方法来实现。

2 场景结构形式

OGRE的3D场景是以递归的八叉树形式进行划分和管理。即是,将场景划分成不同空间,任何一个空间的内部继续划分成更小空间,直到某一维度的空间满足3D应用程序对场景运用的最小限度。此时,所有最小维度的空间以及对应的父结点,构成八叉树。

每个空间由一个场景管理单元(SceneNode)管理,SceneNode是场景中实际移动变换的基本单元,场景内大量的动态对象,其实体(Entity)继承于活动对象(MovableObject),通过场景管理器载入“.mesh”文件来构建创建,并挂接到SceneNode上。当需要改变场景里的人物或别的什么东西动态变化时,控制该人物对象(Entity)所在的SceneNode就可以了。也即,由SceneNode来负责各种场景动态对象的移动、旋转和缩放等与空间相关的行为。有的场景对象,可存储自身状态信息,但这些信息的改变仍由SceneNode处理。这种由大量SceneNode构成的树状结构,就是OGRE的场景组织结构。

通常选择场景中心作为树状结构的根节点,各节点保存针对父节点的相对位移、旋转量等信息。当某个父节点移动或旋转时,其全部子节点及挂接的场景元素也跟着移动或旋转。推而广之,父节点缩放时,子节点也按比例缩放;根节点变化时,整个场景都发生变化。

3 场景组成与管理

OGRE场景元素由多种objects组成。Entity:各种可运动对象在场景中的实例,如人物、怪兽、NPC、可被破坏的建筑物等。World geometry:各种静态对象在场景中的实例,比如各种永不变化的地形、房屋等。Materials:用于地形、角色、物体上的材质。Light:现实世界的光在场景中的实例。Camera:摄像机在场景中的实例。

Ogre::SceneManager数据成员很多,一般使用SceneManager类管理场景节点树和节点上各个元素,包括:SceneNode、Entity、Light、Camera、BillboardSet、Animation、AnimationState、StaticGeometry等,都是创建后分别放入对应的List内进行管理。SceneManager也是一个虚基类,通过各子类,将物体发送到渲染系统。

mSceneNodes作为SceneManager的一个重要数据成员,用来组织场景中的objects,侧重管理Movable object。通过基类Node建立一棵Node树;通过SceneNodeList连接多个Node树,形成集群;通过SceneNode的attachObject、numAttachObject、getAttachObject、detachObject、detachAllObject等方法,将Entity挂接到SceneNode上。这样,就可以实现“由根(SceneNode)到树干(node树),再到枝叶(Entity)”这样一个完整场景建立,并方便的管理场景上某一个(或一组)对象。

4 场景构造示例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显示场景组织和管理方法。示例效果:两名英雄(Hero)围绕着一个怪兽(Monster)转动。首先通过SceneManager建立如下场景结构。

前面讨论了Entity挂接在场景节点上,其位移、旋转和缩放等行为由SceneNode负责处理,也即,只要控制了怪兽和英雄所在场景节点,就可以控制他们运动。若pNodeMonster、pNodeHeroGroup相对于父节点SceneNode的位移都为0的话,那么怪兽和英雄会重叠在场景中心位置。所以,把pNodeHero1和pNodeHero2针对pNodeHeroGroup,在X轴上分别偏移正负100个距离单位。这样,就可实现怪兽站在场景中心,而两个英雄站在怪兽两边。

那么,如何实现英雄围绕着怪兽移动呢?OGRE有FrameLisener(帧监听器),其中的frameStarted方法是逐帧调用的,利用它来控制英雄运动。让pNodeHeroGroup每帧旋转一定角度,带动pNodeHero1、pNodeHero2以及节点上挂接的英雄模型旋转相同角度,因为pNodeHeroGroup与pNodeMonster处在同一位置,所以两个英雄围绕pNodeHeroGroup的旋转移动,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围绕pNodeMonster上的怪兽转动。

5 结束语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ORGE场景组织管理做了简单说明,若对SceneManager内的方法、函数深入挖掘,可获得更多对场景节点、objects的控制,满足数字城市应用程序的更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瑾,林楠.基于OGRE引擎的角色扮演类游戏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视界,2012(06).

[2]罗会兰,胡思文.基于OGRE引擎的虚拟场景浏览[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05).

第6篇

关键词:矿井 离子型 电气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 离子型传感器电气结构及主要参数

(1)电气系统中离子传感器主要结构。离子型传感器的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检测、信号采集、延时滤波、灯光报警、报警信号输出和模拟自检等。(2)电气核心参数。离子型传感器工作时的核心参数:标准工作电压:12V--24V;标准工作电流:小于15mA;探头相应时速:低于30s;浓度分辨率:0.lmg/;事故报警方式:中间级电压升高,电阻输出,灯光预警。信号输出:正常情况,电阻输出值为4.7,存在10%的误差;报警情况,电阻输出值为26.7,存在10%的误差;防爆型式:EX ib I (150℃)本质安全型。

2 电源设计与滤波处理

2.1 电源设计

GAL5离子型传感器十分适合在矿井下使用,它的电路是完全按照本安电路要求布置的。为了方便井下安装,传感器的配电电源采用宽压输入的本安型电源,同时在电源入口安装了保护电路,对过往的电压和电流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综合以上各点,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2 滤波处理

下图1中详细的演示了离子型传感器的滤波处理电路结构。

观察下图1得知,传感器探头在检测到信号后会传递给信号处理芯片,芯片的输出端与UIA(LM258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当反向输出端的预设电压低于此信号电平时,UIA的1脚将为后续延时电路提供电压。U2芯片主要负责延时定时(此处选用555定时器),只有达到预设时间,经由U1A输出的高电平通过U2延时输出Sout才能被置为高电平。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外界干扰。假如达不到U2的预设时间,干扰信号不会引起错误动作。U2延时设训的时间长短必须根据传感器实际应用地点来设置,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离子型传感器的健壮性。而离子型传感器自带的自检按钮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传感器故障引发的意外事故。当按钮K被按下后,探头将输出高电平,U2的延时定时功能被关闭,报警信号自动触发。

3 信号采集、转换与报警输出

3.1 信号采集与转换

下图2是离子型传感器采集信号和转换电路的过程显示。

图2中,S代表离子型传感器探头(NIS-02C),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U1为信号转换芯片,型号为MC14667,负责将转换后的电压信号与输出脚13的电压相比较,如果小于13脚的输出电压,则U1的1脚电压为低电平,反之则为高电平。离子型传感器通过检测浓度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信号微弱,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为了能够保证信号的无损失传递,需要尽可能将探头与芯片间的距离缩短,并且对外露的引脚进行绝缘保护。

3.2 报警偷出

离子型传感器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报警方式包含两种:输出节点闭合报警和灯光报警。如果浓度达到报警点,说明事故已经开始,现场人员可以通过浓烟看到面板上的红色报警灯,从而做出应急处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传感器输出节点自发关闭,节点中的隔离继电器具有训一延时功能,适用于多种监控设备,能够开启联网报警模式。

4 结语

本文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了离子型传感器在井下变频式电机车电气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其不但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而且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井下工作环境复杂恶劣,该类型传感器可以尽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做到远程监控和管理,在矿井安全生产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合资铁路 委托运输 历史沿革

一、引言

1996年以来,为拓展建设融资渠道,铁路与地方政府采取合资建设铁路形式,兴建一批支线铁路、地方铁路,成立了一些合资铁路公司。2003年以后,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推进,随着铁路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新建的客运专线、干线铁路,亦采用合资铁路公司模式,铁路方大股东作为实际控股方,负责从项目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

如何规范大股东与控股企业之间的交易,避免直接的利益输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市公司根据诸多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治理的要求,近年来逐步规范。在资产所有权人不具备资产营运能力的情况下,委托运输一方面发挥了受托企业的业务专长,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规模效应,此种模式在交通运输行业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跨地区的企业。委托运输管理作为一种合同契约形式,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双方契约应是平等公开公正的。

铁道部控股的合资铁路公司由出资人代表(相关铁路局)委托运输管理,符合铁路运营管理的现状。合资铁路公司作为资产的所有人,因为其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条件所限,无法比照铁路局运营管理所辖线路,铁路局利用管理和人员优势,将合资铁路公司线路纳入全国路网统一调度、营运,合资铁路公司管理机构及人员,仅是负责对公司的宏观管理。随着越来越多合资铁路投入运营,合资公司建设期间、联调联试试运营以及正式运营后,与相关铁路局业务关系越来越紧密,双方经济利益如何划分、资产界限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如何界定,都是摆在铁道部、铁路局以及合资铁路公司面前的难题。

二、委托经营的概念

委托经营是受托人接受委托人委托,按照预先规定的合同,对委托对象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从法律上看,委托经营是信托范畴的延伸和发展。但在具体内涵上又有区别。信托的内涵是资产的委托管理,是以受托人的名义代为管理或处理财产;而委托经营的内涵是企业的委托经营,主要以企业产权及其经营权为对象,对陷入经营困境或发生产权关系重大变动的企业委托专门的托管机构经营管理,目的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

三、铁路委托运输管理机制的历史沿革

199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计委、铁道部《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的意见》,这是首次针对非国铁线路如何建设运营出台的一项重要指导意见。强调合资铁路是对传统的铁路建设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一条新路。根据国家发展股份制企业的政策,合资铁路组建规范性的股份公司,负责铁路建设和经营管理。投资各方本着平等互利、等价有偿、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原则,共同解决铁路建设和运营中的有关问题,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偿本息和自我积累。

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铁道部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加强统一归口管理,切实做好对合资铁路指导协调、帮助与监督工作。合资铁路的接轨过轨、排空接重、运量分配、设备维修等,由两家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落实。之后,各铁路局相继成立合资铁路管理办公室作为合资铁路管理的机构。

1996年,结合合资铁路建设、运营的实践,铁道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了《合资铁路管理办法》(试行),办法首次明确铁道部对合资铁路实行行业归口管理,负责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各铁路局〔含铁路集团公司,以下同〕受铁道部的委托,指定专门机构对管内的合资铁路负责归口管理。投资各方应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全过程负责。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方式主要是公司自管自营,也可与铁路局联合经营,或由铁路局承包经营。公司与铁路局确定联合经营或承包经营时,必须签订协议或合同。两家之间有关运营费用的清算,比照国铁办理。自此,明确了合资铁路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与铁路运输企业开展业务,运营管理及相关费用清算办法。

1998年,铁道部《合资铁路公司国有铁路股权及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国铁持股单位对铁道部履行以下责任:①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有关法规和规定,维护国有铁路权益。②对投入合资铁路公司的国有资产,依法确立与合资铁路公司之间的产权关系和财务关系,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核算,行使股东权利,并对铁道部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③定期分析报告合资铁路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对涉及合资铁路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动、公司改组、解散清算等重大事项报铁道部审批。铁道部对合资铁路公司的管理仍带有对其下属单位管理的框架痕迹。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后,随着合资铁路项目的增多,为加强合资铁路工作,规范合资铁路管理,铁道部印发《关于加强合资铁路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由投资各方共同组建的合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组建的公司制企业。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铁道部的出资代表要定期检查合资铁路工作,加强对所投资的合资铁路公司的管理,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合资铁路归口管理、日常工作协调。对铁道部颁布的有关铁路行业管理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有关文件和电报等,及时向各合资铁路公司转发。按《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公司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制定董监经的工作规定,经营决策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按规定权限履行相关程序,使合资公司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2005年后,路网干线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合资铁路公司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先后成立京津城际、郑西、哈大、合宁、武广、石太客专等等一些超大规模的合资铁路公司。

2008年后,一些项目先后建成投产运营,合资铁路成为全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新建合资铁路运输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运输安全,促进合资铁路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铁道部印发了《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从委托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条件、主要内容、各方的权责关系、实施程序、监督指导五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规范委托管理提出详细的要求。

2011年,为适应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及加强多元化经营的改革需要,铁道部对《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修订了部分条款。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课堂;小老师;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小老师”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基于此种情况,我们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就是结合我校的自主课堂五步教学法(目标导引――预习探究――讨论解疑――自我展示――总结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师指导或引领“小老师”在班级开展互教互学活动。我校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为:

一、“小老师”是教师备课的参与者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备课时,给一个或几个“小老师”分配任务,让“小老师”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小老师”搜集的资料运用到自己制作的课件和导学案中,提高了“小老师”的自学能力,拓宽了“小老师”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制定教学目标的工作也可交给“小老师”,这样可以使以“小老师”为代表的学生更加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小老师”是预习探究的直接领导者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预习恰好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好的条件。学生依据导学案对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预习和探究。学生通过预习可自行掌握的知识老师不再多讲,“小老师”要负责解决学困生学习上的疑惑。

这种形式的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于主题性的地理知识教学,如宇宙中的地球、大气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化特点、商业网点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三、“小老师”是讨论解疑的组织者

讨论解疑要解决学生在预习探究环节发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老师预设的难题,这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老师预设的问题较多,就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这些问题首先让“小老师”组织组内学生讨论,讨论解决不了的,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对于共性的问题,老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答疑解惑。

传统的讨论型模式往往受课时的限制,有时正讨论到,就下课了,一些话题的讨论常难以深入进行。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让学生课后登陆校园网,将在课堂上讨论余兴未了的问题,在学校的 BBS上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指导“小老师”有目的地引导讨论向深层次发展,使校园BBS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四、“小老师”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者

自我展示阶段,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和老师分配的学习难点的思考结果在全班范围内展示。展示可分为当堂展示和综合展示。如展示的较为复杂,就由“小老师”负责展示;如展示的较为简单,就由“小老师”指派组员进行展示。这样人人可当“小老师”,充分锻炼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堂展示即每节课通过电子白板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或者黑板,鼓励各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比如在讲述《世界的海陆分布》这一节中,我鼓励学生用简图完成世界海陆分布,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去白板上画图,这适合普通组员展示。

综合展示是指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该教学内容的过程。它的要求是让学生分小组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在课上分小组汇报。它适用于探究任务比较大,信息容量较大的内容。如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师生共同拟出学习提纲,分小组选择专题。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本专题的信息查找、资料整理,最后制成PowerPoint幻灯片,派代表上台交流本组的研究成果。

五、小老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者

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行为都要通过表格进行总结评价(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小老师”,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评价者,“小老师”将积极参与评价,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互帮互学、思维火花碰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资源是多媒化、多样化的,信息是自己搜寻得到的,关注的是问题,强调的是过程,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力、探究力、创新力、领导力,真正实现了从“教为中心”的讲授式静态知识课堂转变为“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动态开放、启发探究、互动交流的生命n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魏希和.课程整合:构建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3(0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