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煤炭产业的前景

煤炭产业的前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02 16:57: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煤炭产业的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煤炭产业的前景

第1篇

关键词:煤化工;煤炭;新型煤化工技术

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

1.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煤化工技术是将煤作为加工原料,利用一些化学手段将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其他用于生产生活的化学品的过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气化、煤液化、煤干馏等化学加工方法。煤化工的发展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后期,全球已经进入煤化工时代,并且在19世纪煤化工技术已经发展完善形成完整成熟的煤化工体系。虽然,在20世纪时,因为石油、天然气的利用削弱了煤炭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但是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枯竭,煤炭化工产业又逐渐开始复兴。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以及利用的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所以,煤化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成熟,同时,在煤化工技术开发研究中,我国也处于比较先进阶段。我国目前仍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能源的能源利用结构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更好地发展探索新型煤炭技术是一个急迫而重要的挑战。如今,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基本处于集约化发展阶段,这样可以保证我国煤炭技术的充分研究利用,并且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是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煤化工发展方式。

1.2煤化工技术

煤化工技术主要是对煤炭资源的再加工生产过程,主要的加工方式有:(1)煤干馏。其实更准确地说是煤焦化,也就是利用煤进行蒸馏加工后生产的焦炭、焦油以及焦炉气等。这些产品一般在化工、医药、农药等产业广泛应用。(2)煤气化。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煤化工产品,没有普及天然气的地区,一般都会用煤气作为重要的燃料满足生活中的燃料需求。(3)煤液化。煤液化主要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液化是将有机质转化为流质产物,利用煤液化产品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代替石油以及石油相关的产品。因此,目前煤液化技术是新型煤化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2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新型煤化工技术是在煤化工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获取洁净能源以及产品的新兴技术手段。新型煤化工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可以使煤化工产品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降至最低,新型煤化工技术最重要的研究探索方向是煤化工产品可以代替石油及其相关产品。

2.1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比较好,以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实现商业化示范运行,并且在重要工艺阶段以及关键技术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根据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规划来看,我国的煤化工产业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陕西省区,因此,这三个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地区也是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的重点发展区域。

2.2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前景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清洁能源以及有效利用煤炭资源。目前我国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1)资源丰富。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虽然相对不足,但是煤炭储量较为丰富,可以满足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充足的煤炭资源需求。除此之外,我国的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适应煤化工产业的耗水需求。(2)交通便利。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铁路组成的陆上运输网较为广阔,可以保证煤化工产品能够快速方便的运输,而且我国还有专门的煤炭运输铁路,可以确保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运输需求。

3结语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并且可以代替石油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的情况,所以,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极其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对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会有所帮助,能够对煤炭资源进行更充分的利用,这需要我国煤化工技术人员的不停探索和创新。

作者:张洁 单位: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煤化工;工艺流程;发展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 city life demand, China's coal chem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mature and developmen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reserves of coal resources, coal industry have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line with 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strategy. Coal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on the purpose of the clean coal technology, coal chemical for processing into a technology, is the main way of coking and gasification of coal and chemical forms of liquefaction to produce new energy and new products.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has some unstable factors 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contemporary background, the use of integrated resources, the research of coal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the maximum guarantee to maximize the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not destroyed.

Key words: coal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ocess fl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 TQ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需求依赖,人们对煤化工技术或者是煤化工能源技术是越来越关注。加强对煤气化一体发电或是煤炭液化以及煤基代用液体燃料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在煤化工业中获得洁净的新能源以及推动新型煤化工产业话的发展。目前,煤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是特别乐观,存在着产品结构与质量不过关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煤化产业的资源利用以及开发不够重视,导致煤化产业的问题多,制约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是讨论了煤化工产业的工艺流程以及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意义,有利于调整煤化工产业的行业结构,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全面发展。

1.煤化工工程简介

煤化工工程主要是在化学加工的基础上,使用煤原料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的化学品过程。通常使用的化学手段是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我国的煤化工工程主要的三条产业链是,煤气化和煤液化、传统的焦化和电石乙炔化工。适应的范围广,使用的技术最广泛,其中煤化邮的技术难度最高,一般来讲,成熟的运用这三种煤化工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在多个领域替代石油资源与天然气资源,延伸了煤化工产业的范围。

2.煤化工产业的工艺流程

2.1煤炭气化的工艺流程。煤炭气化是指煤在一定的高温以及压力下,在气化炉中使煤里面的化学成分与气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将固体的煤转化为可燃气体或是非可燃的气体,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分别是高温和气化炉以及气化剂。转化出的可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以及甲烷,而非可燃气体中包含二氧化碳和氮气。煤炭气化的工艺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煤的性质以及发生反应时的反应性,煤与气化剂发生作用时的特性和煤的粘接性与结渣性,还有分解时从固体变为气体与液体时的燃烧反应。

2.2煤炭液化的工艺流程。煤炭液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液化,通过固体煤炭的化学加工,让煤转化为液体动态的燃料,一般用作于化学原料或产品中使用的洁净煤化工技术。另一种是间接液化,将煤气化以后的生成的化学水煤气中合成乙烷或乙醇等燃料,也可以进一步加重液化合成燃油。

2.3煤焦化的工艺流程。煤焦化同样是以煤为原料,杜绝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在气化炉中高温加热到1000摄氏度左右,干馏生产的焦炭,在高温干馏的过程中,固体煤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煤气与煤焦油。煤焦化工艺流程的优势适用于生产炼钢用焦炭和生产焦炉煤气或沥青等材料的产品。

3.煤化工工程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煤化工程的应用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用煤制造油以及使用固体煤制造甲醛和二甲醚,煤制造甲醛以后的深加工,生产烯烃。煤化工程的范围比较广,在制造新能源和环节能源紧张的问题上产生了良好的促进效果,有效合理的使用煤炭资源,不仅使资源效果利用最大化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3.1煤制油。煤制油的工艺流程分为直接合成或是间接煤炭气化生产原料气后净化合成油。目前我国的煤制油的现状是,规模比较小以及起步比较晚,2010年各种煤制油的产量不足30万吨,2012年各种煤制油产品的产量达到了80万吨,与同一时期的国外相比,起步明显比较慢,规模也比较小,私人煤矿过多,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集中生产。另一方面,各种技术与机械的刚刚投产,运行不太稳定,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3.2煤制甲醇和二甲醚。我国已经掌握了煤制甲醛和煤制二甲醛的生产方法,目前,煤制二甲醛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生产的主要方式。生产的方法是在合成甲醛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甲醚。我国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建立多套的生产装置用来制造二甲醚,但是生产工艺上面临着高校催化剂的研发合成反应器优化的问题。

3.3煤制甲醇再生产烯烃。煤制甲醇再生产烯烃技术在我国有工业示范建设基地。比如经过省级核准的示范项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以及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和规划,煤基甲醇制烯烃还有30个,每年生产的烯烃能力为1896万吨。

4.煤化工工程的意义

煤化工工程是将地下开采的原煤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以提高原煤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使用率,拓宽原煤的使用范围,例如让煤变成电或是煤炭气化让人们使用等,提高煤的附加价值。在这个深加工的过程中,以及对煤化工工程的工艺流程的技术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充分利用资源,集中治理煤污染的现象,加强了对煤合成之后的残渣利用以及注重了现代煤化工工业的发展,保护了自然环境。

5.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煤化工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洁净能源为主要产品,在对固体煤的研究基础上,加大对煤化工的化工产品研究与生产,以洁净的新能源为主来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化工产品。另外,煤炭的开发与生产的范围非常宽广,使用的范围注定了煤炭化工产业将往能源化工一体化方向转变,前景是具备优势的。例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在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的基础上,通过对煤质的不同特点与稳定性和生产的目标产品的不同来优化生产,利用信息技术的成熟,很好的做到控制整个原料的分析特点,调整化工产业的结构,并且煤炭资源的价格与其他能源相比具备价格优势,远低于一些其他的可用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去提高经济优势。

煤化工工程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大型企业为主,在未来技术条件的不断成熟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大型企业基地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厂,地理坐标上可形成重要的标志性的能源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有利于实现新的高新技术的交流,企业可以更加合理的使用资源与利用资源,发挥资源的优势与价格优势,在竞争的影响下,去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技术优化,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化工工程的工艺流程应用技术还是比较全面,但是要重点对煤化工的工艺流程的研究力度上要继续成熟发展,加大力度。清楚认识煤化工工程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在未来的煤化工工程发展趋势中紧紧抓住重点,因地制宜的发挥出工艺水平,生产出可替代的资源以及充分发挥原煤的经济效益,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从而保证了煤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实现现代的煤化工产业。

参考文献:

[1] 李豪峰.我国煤炭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 中国能源. 2003(04)

[2] 毛卫东.关于发展河南省煤化工的分析和建议[J]. 河南化工. 2005(10)

[3] 周干堂,李万英.中国油基础油发展思路探讨[J]. 当代石油石化. 2007(10)

第3篇

【关键词】煤间接液化 费托合成反应 现状 前景

1 煤间接液化技术概论

煤间接液化,是指以煤炭做为原材料,先将其气化为合成气,即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费托合成反应(Fischer-Tropsch),间接液化合成以烃类产品为主的油品的过程。煤间接液化技术从发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八十年的工业化开发、发展历程。

间接液化技术比直接液化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在南非,煤间接液化技术已经发展为大规模产业,其油品、化学品的年产量高达7百万吨。在我国,也已经开展过年产量达到2000吨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工业试验,所以具有较好的技术积累,为煤间接液化技术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煤间接液化技术的产品具有质量高的特点,所以可以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联合生产,为其提供质量优异的化工原料。

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主要有备煤,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合成反应,粗油品加工,尾气利用,环保处理、控制等多个系统,其工艺流程叙述为:原料煤经过筛选后通过气化炉气化生成粗煤气,粗煤气再通过低温甲醇洗净化精制成费托反应所需要的H2+CO合成气,合成气在一定压力、温度的条件下进入反应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在反应器中进行费托合成反应,生成轻质馏分油、重质馏分油、重质蜡、合成水等一系列产物。通过费托反应后的合成产品、尾气再经过换热、分离和收集后大部分气体直接经过加压循环机循环使用,另一部分尾气送脱碳工序脱除CO2后送脱碳油洗工序回收低碳烃,部分气体去火炬。粗产品中的重质蜡,重质馏分油经过在一定的助剂的条件下进行过滤,过滤后和生成的其它反应产物一起送往油品加工工序,在油品加工工序中对粗产品进行裂化、分馏、精制等反应,通过一系列反应加工成最终的成品。

2 费托合成反应的原理分析

费托合成反应是煤间接液化技术的核心内容。它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出以液态烃为主的油产品的一个复杂反应系统。其本质可看做是一氧化碳加氢气和碳链的增长反应。费托合成的基本反应化学式如下:

CO+2H2(-CH2-)n+H2O

ΔHR(227℃) =-165kJ

CO+H2OH2+CO2 ΔHR(227℃)=-39.8kJ

将以上两个化学式合并以后得到如下化学式:

2CO+2H2(-CH2-)n+CO2

ΔHR(227℃)=-204.8kJ

在费托合成反应中,还伴随有醛类和醇类的生成反应,以及碳生产成反应、甲烷化反应等一系列的副反应。

3 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山西煤化所(煤炭化学研究所)就开始研究、开发合成油,通过分析国外的MTG工艺以及费托合成工艺,提出了将沸石分子的筛择形作用与传统费托合成相结合,形成新的工艺:MFT(固定床两段法合成)工艺和SMFT(固定床两段法合成)工艺,对于MTF工艺,已逐步完成了一系列试验,包括了工艺的小试、模拟和中试,并获得了较高的油收率、较好的油品性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完成了SMFT工艺模拟实验以及规模为2000t/ a的煤基合成汽油中间实验,另外,还对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两类催化剂,分别进行了长达3000小时的运行,并且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在最近十年里,研究所对共沉淀铁系催化剂制造设备、新型浆态床合成反应器等进行了放大开发试验,并在2002年建成了1000t/a合成油品规模的装置,并随后开展了多次运行试验,最终取得了这一阶段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就。

伊泰集团(内蒙古)煤制油项目一期工程在2006年正式开工,到2010年该项目已稳定运行超过5千小时,其整套生产线都处于满负荷的运行状态,日产成品油量达483t。伊泰集团项目运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160kt/a成品油规模的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的圆满成功。项目的核心技术在2004年通过了相关的技术鉴定,具取得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另外,项目中使用的费托合成催化剂、浆态床反应器、系统集成、油品精制都是由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并且还获得了40多项国家专利,基本包含了所有煤间接液化的关键技术。伊泰集团的二期工程在2010年完成后,其已达到了1.5Mt/a的生产规模。

4 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势必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加剧。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平均80美元/桶以上)的不断走高,尽管我国在新油田、新气田的开发力度上有所增强,但还是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石油需求,从而使得石油的进口量不断增加,这无疑就增加了我国的外汇花销,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增加,不仅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更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产生威胁。如果国际局势有所动荡,切断了我国的进口石油供应链,就会对我国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甚至会带来社会动荡。因此,寻找稳定自主的能源供应就显得尤为迫切。

我国的能源结构具有少气、缺油、富煤的特点,其中煤炭资源优势尤为突出。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我国能源消费中的70%为煤炭,而煤炭中的90%都直接当做燃料消耗掉,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煤炭的有效利用,运用先进的煤化技术,生产洁净、高效的燃料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从煤化技术的发展来看,煤间接液化技术产业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从煤间接液化技术产业化的开始到工业示范厂的建设和运行,已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并且煤间接液化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随着近年来合成油(百万吨级)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已为我国带来了数十亿元的纯利润。据相关估计,在2020年,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产业带来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亿元,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60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煤间接液化技术不仅能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和革新,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以煤间接液化技术为主导的煤化工产业将会是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李守强.煤间接液化技术开发现状及工业前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8):51

[2] 屈革荣.浅析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开发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硅谷,2010,(24):11,15

第4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50-02

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多元化经营,是为培植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寻找并培育煤炭产业的替代产业,以获取煤炭以外的经营收入和利润,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多元化发展,要从战略上规划,从技术和人才上支撑,从产业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产业多元化发展研究,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

煤炭企业须要明确发展思路,制定战略性的总体规划。开展产业多元化发展是对大型煤炭企业发展而言的,而小企业则不具备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条件。规模较大的企业资金充裕、管理经验丰富、人才集聚、技术先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对于其来说,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应由集团公司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1.加强对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领导层特别是高管层应高度重视并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研究,成立专门的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机构,为企业领导进行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当参谋。要注重激发和集中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形成人人重视、关心和参与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氛围。

2.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战略规划。应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创出本企业的特色,制定出科学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适合自己的企业战略制胜。

3.确保企业产业多元化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要勇于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研究制定企业投资决策议事规则,对多元化经营项目投资的基本原则、管理权限、运作流程、各阶段参与投资人员的责任、前期调研、项目的决策、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后续管理涉及投资活动的主要事项等进行明确规定。在建立健全决策制度、完善决策程序的基础上,遵循决策规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从而确保企业多元化经营投资决策,批准一项、落实一项、见效一项。

4.煤炭企业要科学选择可进入产业

在产业的选择上要有明确的定位,这种定位应从深入进行产业调查,从市场环境、客户偏好以及自身相应的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的角度来,进行科学的选择。

(1)对涉入产业的利润水平及增长趋势进行分析。有的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涉入产业当前的利润率,而对增长趋势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估计不足,盲目投资,煤炭企业一般既要注意当前利润,又要注重增长前景,在当前利润与未来增长中找到了“结合点”。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2)对涉入产业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进入某一产业的重要原因是该产业盈利的吸引力。煤炭企业要全面分析把握产业竞争状况,确保企业进入该产业能发挥其竞争优势,这对煤炭企业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意义重大。

(3)对产业关联度进行分析。产业关联度意味着实施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更易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的。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步骤一般应从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开始,逐渐延伸到关联度低、差异性大的产业。

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必须立足于煤炭资源优势,围绕资源投入最小化和废物利用最大化,在资源的深度开发上下工夫,立足于煤炭资源梯级开发、高效利用。随着产业链的延伸、附加值的升高,可实现煤炭企业资源优势的有效整合,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提高获利能力。

二、加大技术和人才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支撑力度

1.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企业及其产品的生命在于科技,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一定要克服过去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基建、轻技改的弊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组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对等的产学研合作实体,提高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

2.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煤炭企业要进行产业多元化经营,必须有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数量多、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专门人才队伍,这些人才要能够运用技能、技术支持新产业的经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已经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支队伍在整体素质、人员结构等方面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煤炭企业目前缺乏高层次人才、适用型人才、战略管理人才、科技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专业人才等。获取这些人才的主要路径是:一部分可以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培养获得,另一部分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解决,而最关键的在于尊重人才,发现人才,用好人才。

三、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煤炭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源,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发展方向。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把核心竞争力作为煤炭企业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

煤炭企业在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时,要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煤炭企业的优势在于煤炭生产以及与煤有关的一系列技术,煤炭产业无疑是煤炭企业的核心产业,它不但是企业目前乃至将来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利润来源,也是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企业在煤炭主业上必须重点投入,确保在自己主业上的竞争力。在搞好煤炭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煤为主线的煤基多元产业链,努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向规模优势、质量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管理优势集结,逐步提高以煤为主线的核心竞争力。

1.要确定产业多元化发展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结合点。制定与实施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产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确保企业多元化经营业务与企业核心优势相互融合,使优势资源能够支持企业在原有业务和新业务上同时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项目的选择和业务范围的确定,应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辐射和控制的范围内。同时,要慎防多元化经营削弱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在多元化的管理上,煤炭企业要尽量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入手,在煤炭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产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因产业吸引力诱惑而盲目进入非相关产业。

3.煤炭企业实行产业多元化经营要注意在组织结构及利益分配方面保持新旧业务之间的平衡。产业多元化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筹集资金,上新项目;通过向外扩张,购并其他企业,将核心竞争力移植到被兼并企业,实行一体化的多元化经营。前者周期长,需要投入的资金大;后者见效快,但矛盾多、遗留问题也多。如果煤炭企业采用购并方式进行多元化经营,应给被兼并企业保留一定的自。

四、处理好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经营中的几个关系

国有煤炭企业产业多元化经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以下关系。

1.煤炭主业发展与非煤产业发展的关系。在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中,煤和非煤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在企业处于壮年时期,应以煤业为主,以煤业支撑多元产业发展,这是企业多元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在煤矿枯竭期,企业应以非煤产业为主,以非煤产业的发展支撑延长煤矿的寿命,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2.经济效益与人员安置的关系。煤炭企业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是效益型的,都必须把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大型煤炭企业大多地处偏远落后地区,为矿区提供就业机会,妥善安置人员也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这就要求处理好“经济效益”和“人员安置”的关系,在实施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时把二者统一起来。

3.企业做大与企业做强的关系。做大是指企业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属于量的扩张;做强是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属于质的变化。做大是做强的基础,做强是做大的目的;做大并不等于做强,做强需要做大来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秀霞.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07,(1).

[2] 刘丽娟.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中州煤炭,2009,(8).

[3] 王利华.对加快矿区非煤产业发展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7,(3).

[4] 战彦领.煤炭企业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优化策略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1).

第5篇

关键词:现代煤化工;技术;路线;研究

一、我国现代煤化工的技术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验看,煤化工的兴衰与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紧密相关。受能源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世界大多数国家煤化工处于战略技术储备或前期研究阶段,但先进煤化工技术的开发工作从未间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而中国成了这些技术的示范和工业化最好的场地之一。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发展煤化工的良好基础,但由于煤化工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我国煤化工在多数新技术领域方面的基础研究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在我国已进入快速扩张期,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

(1)现代煤化工产品以补充石油和石化产品为主。以煤为原料替代补充多种清洁能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足的压力,也是未来一段时期促进我国煤化工发展的主要动力。

(2) 甲醇制烯烃 技术已走向成熟,促进了煤化工与传统石油化工的结合。该技术在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石化领域技术及软资源优势得以向煤化工领域转移。

(3)煤制天然气得益于国内天然气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政策扶植,具有较好的产业前景。

伴随着兰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焦油制备清洁燃料和化学品、兰炭末用于高炉喷吹等下游产业具备较好的经济前景和循环经济优势。

(4)合成氨、甲醇、焦炭产业技术快速升级,装置建设以大型为主,高耗能和小型装置逐渐被淘汰,甲醇下游产品发展空间较大。建设煤、电、油、化一体化大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保障资源供应,集中控制生产成本,将是未来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形式。

(5)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多项关键技术已基本得突破,技术障碍较小,经济、环境效益有待检验。

二、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SWOT分析

我国油、气资源稀少而煤炭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具备了发展石油替代产品的市场动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建设涉及到工艺设计、机械制造、新型环保技术等多方面,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我国整体工业水平的迅速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不少现代煤化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有的成套技术装备出口到国外,达到我国建国以来工业技术水平的新高度。但一拥而上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风险,在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威胁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问题。

1. 煤炭资源储备量大

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233亿t,剩余可采储量21亿t,预测202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6亿t,而产量仅为2亿t,4亿t的石油缺口将使我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同时我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13 442亿t,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现代煤化工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发展煤制油是保障能源安全最为现实的途径。

2. 能源转换效率较高

目前各类现代煤化工的能源转换效率分别为煤直接液化约59%、煤间接液化约42%、煤制甲醇约45%、煤制天然气约60%,高于目前我国燃煤发电平均35%左右的能源转换效率。尽管美欧国家以天然气发电可使循环热效率达到50%,但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现代煤化工具有一定的能源转换效率优势。

3.单位成本较低

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开发和引进的力度增加,规模化使得煤化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同时由于上级企业多为煤炭生产企业,能够保证煤炭来源的稳定,煤化工企业赢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增加。

4. 企业经济实力强

伴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攀升,我国煤炭价格同期大幅上涨,国内大型煤炭、石油和电力等行业龙头企业较早获得利润回报,较早占领国内其他地区的煤炭资源并发展现代煤化工。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管理经验和物流平台,下大力气合作研发、网罗人才,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了波澜壮阔的产业建设局面,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三、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对策

作为石油和石化产业的有效补充和替代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但现代煤化工项目普遍投资在百亿元以上,工艺技术相对石油化工复杂,对设备的磨损、水耗普遍高于传统石油化工,国外技术和设备也需经过工程化考验,应有控制地发展。同时需要构建成熟的信息通道和技术经济平台,新上项目尤其须做好市场分析,避免盲目上项目带来的产能过剩。在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营方面,经过近10年来的大规模建设,不少项目暴露出来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重视局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尤其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方面技术的升级,提高大型煤化工的整体经济社会效益。

在发展步骤上,应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适度推广,并经过一定经济周期的检验。重点发展煤制化工原料的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技术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好热能梯级利用、各类资源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物尽其用。积累各种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和消耗定额数据,重视煤质变化对整套系统的影响。争取到2015年现代煤化工部分产业进入成熟期,水耗大幅降低,产品与石化产品具备成本优势,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到2020年成为石油化工的替代补充产业。

参考文献:

[1]薛晓楠.煤化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考试周刊》.2011,57.

第6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208-01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煤炭产业为根本,在夯实基础、做强做大煤炭主业的同时,积极向电力、煤化工和其他矿业扩张。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化已经是近几年来多数煤炭企业重组联合的重要举措。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这种企业重组联合、扩张发展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问题和矛盾,成功和失败的扩张组合的例子都存在。因此煤炭企业要做强做大,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现阶段,多数煤炭企业的关键不在于需不需要搞资本运营,而在于怎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正确的思维和操守,积极有序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不仅亏损、濒临破产的企业需要多元化经营策略,优势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以及处于稳定状态的企业更需要多元化经营,而且这些企业有更丰富的多元化运营方式可以选择,多元化运营时阻力也小得多,更有利于多元化运营作用和有效性的发挥。

一、目前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中的问题

(一)多元化经营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不少煤炭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而是单纯地为了摆脱行业亏损、解决冗余人员等问题的需要。为此各按所需,有的则涉足了房地产行业而寄希望于获利;有的涉足制衣行业,专门生产本企业的工作服,以图解决本企业的冗员问题。如此的出发点而开设的多元化经营项目与主业之间当然不能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进而自然不能有效地利用原有的共同企业资源。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原有主业争抢企业资源,从而摊薄了原有主业的力量,以致减弱了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同时也没有起到显著地回避经营风险的作用。

(二)实施多元化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实中不少煤炭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不是在其主业得到充分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资金、管理经验或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出于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需要而开展的。具体表现在,什么项目更有利于解决眼下问题就建设什么项目,至于资源共享性则很少考虑。如此开展的多元化经营项目与煤矿原主业之间的联系性是很差的,为此难免出现企业内部管理不协调等现象。所以,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建设的多元化经营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多数煤炭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

现实中也有不少煤炭企业一味地追求把企业做大做强,结果广泛投资新项目的建设。但是企业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等企业资源是有限的,而投资建成新项目的运转又需要大量的企业资源,结果难免出现管理不力等现象。正因为存在管理不力等现象,加之企业又受到追求做大做强这一目标的驱动,为此难免使得现实中出现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而导致企业技术进步缓慢而使得其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生产率偏低则意味着市场竞争力弱而存在着被淘汰的可能性,如此必定会给企业的整体经营带来被动性。同时,粗放型经营还易造成企业结构分散。虽然经营项目多,但是规模普遍都较小,为此也难以取得规模效益。

二、加强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策略

(一)选择多元化经营的产业

1.对涉入产业当前利润率水平及增长前景进行分析。有的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涉入产业当前的利润率,而对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估计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一蹶不振。多元化发展成功的煤炭企业多数都既注意了当前利润,又注重了增长前景,在当前利润与未来增长的前景中找到了“结合点”。煤炭企业要搞好多元化经营,必须注重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结合。

2.对涉入产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进某一产业,其重要原因是该产业盈利的吸引力。对于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煤炭企业来说,全面、详尽地分析产业竞争的态势,确保企业进入该产业能发挥竞争优势,并尽快获得相应的竞争地位是必要的前提。了解和把握进入产业的竞争态势,对煤炭企业如何实施多元化战略将有极大的帮助。

3.对产业关联度进行分析。其主要分析内容有产业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最终依赖度系数等。产业关联度意味着实施这种多元化发展战略更易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的。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步骤一般应从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开始,逐渐延伸到关联度低、差异性大的产业。

(二)把握好多元化经营的时机

煤炭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首先要做强煤炭主业,当把主业做成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管理水平、资源整合力增强,并对所进入的新行业有透彻了解时再选机进入;其次,应在煤炭主业生命周期到来前择机进入其他领域;另外还要善于把握市场机会,当有市场、有前景的新技术面世时及时进入。此外,煤炭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1.多元化经营的多元数量选择。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是行业越多越好,不是行业越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高,而应该是有限的多元化。究竟实施什么程度的多元化,主要取决于煤炭企业的经营总目标、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整合能力。

2.多元化经营的管理方式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多元化管理方式,也关系到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效果。一般来说,多元化战略的管理方式有相对分散的管理方式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煤炭企业集团应采取相对分散的多元化管理方式,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和经营的风险;一般性的煤炭企业,应该采取高度集中的多元化管理方式,以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三)煤炭企业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风险化解方法

1.战略性合作的目的是希望相关企业互为支持,发挥协同效应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取得规模效应,控制生产成本或垂直整合,使交易成本内部化,减少交易成本或者分摊经营风险。要达到此目的,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状况以及战略发展方向。企业靠合作来发展不能偏离可行的战略方向。

2.横向合作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相对于本企业特定阶段的管理结构和能力,存在着一个报酬递减的临界点,超过了这一限度,更多的投入可能使得效益反而降低。企业铺摊过大,企业就会臃肿失去活力与盈利能力。

3.以多元化为目的的合作,必须围绕企业的专长领域,确认企业具有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战略合作必须确认企业能够在合作后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管理融合。企业的扩张,必须应对相应的组织结构变化。

5.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战略。拥有超过控制生产资源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概念的企业,往往可采取激进的快速扩张模式。而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应该去寻找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集成和扩张企业销售和分销渠道、 进入细分市场的机会。

6.因为战略性的增长来自更加有效地利用现存的或扩张的资源,因此企业的战略合作必须以企业现有的管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为基础而做出决策。

第7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 现状 可持续发展 限制因素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使得能源行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国家对能源的监控力度也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煤炭产业,生存压力不断上涨。同时,煤炭行业在黄金时期的不合理开发后遗症逐渐显现,许多矿区地表塌陷严重、环境恶化速度不断加快、安全事故频发、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对煤炭产业进行调研,并针对煤炭开发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举措来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煤炭产业现状

我国陆地面积宽阔,煤炭资源丰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但是随着煤炭产业规模的扩大,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煤炭开发管理的粗放性,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煤炭资源量迅速缩减;国家对煤炭产业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煤炭行业的盗采、滥采现象严重,国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对煤炭产业的安全管理不重视,导致煤炭开采安全问题频发。以上都制约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我国煤炭产业特征

当前我国的煤炭产量和保有储量居全球首位,且具有以下特征:

(一)大部分煤炭资源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占到了3/5以上,云南周边占到了1/5,其余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从煤质角度出发,东北平原和云南地区与的瓦斯含量普遍较大,华北平原则含水层较发育。

(二)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市场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的电厂以及钢铁企业,而煤炭的主要产地集中于北方和内地,因此煤炭销售时运输路线长,且运输途径主要以铁路为主,部分辅助以水运。

(三)我国煤炭开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技术改造,但是开采依然以现场人工操纵机械为主,缺乏对自动化应用的推广,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简陋,配套设施不齐全。

(四)我国煤炭企业分布各地,规模不等的煤炭企业数以百计,缺乏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控价机制,因此行业竞争混乱,煤炭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且煤炭市场的恶性竞争往往导致煤炭企业以牺牲安全系数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换取市场,带来的是更多的安全事故。

(五)煤炭市场周期性波动,煤炭销售目标企业为电力、冶金和化工等重工业,此类工业生产呈现季节性变化,因此煤炭市场的价格和销量也呈现季节性波动,相比夏季,冬季的煤炭销售量更大。

(六)由于国家对煤炭生产经营的限制较多,从采矿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到安全许可证等证件的取得都需要很高的企业综合条件,因此进入煤炭行业的障碍较高,行业壁垒限制了煤炭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四、制约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目前制约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煤炭行业生产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的煤炭资源。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燃料,而且也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有机原料。它在地球上的赋存量是有限的。据估计,按目前消费水平,煤炭最多够用300年左右。因此说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严重的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目前煤炭回采率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战略性能源。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还是相对贫乏。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却是惊人的。

(三)污染严重

煤炭的过度开采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矿区周边地表塌陷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甚至对居民点住房和其它建筑造成了损害;矿区的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许多矿区的水源不达标,居民用水不得已从其它区域引进,或是只能引用净化水厂的水源,增加了用水成本,对农业灌溉也造成了极大的限制;空气污染也是矿区污染的主要方面之一,矿区附近空气粉尘浓度大、气味刺激,同时增加了浓雾、酸雨的产生几率,干扰了生产、生活。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煤炭企业的管理层主要由工作年限长的现场操作人员晋升,因此对现场技术业务熟悉,有助于对煤炭生产进行现场管理,但是由于普遍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培训和理论教育,因此管理层素质偏低、管理方式过于随意,造成了煤炭系统生产盲目、管理粗放的现状,难以进行精细化的市场运作和管理,企业竞争力低下,员工缺乏凝聚力,同时在引进技术人才时,容易被原有的低素质管理者所排斥,使得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造成了企业的不断退步,因此煤炭产业很难有以管理优势获得成功的企业,只能依靠能源占有量维持运行,从而使得煤炭产业缺乏自主的定价权。

虽然诸多的缺陷和限制因素导致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非常大,但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障社会进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促进煤炭产业发展的措施。

五、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一)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是初级产品,原煤生产利润空间有限且非常得低,由于受到煤炭赋存条件的制约,特定煤炭企业的煤炭产品品种相对稳定,且调整余地不大。要想长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对原煤进行深加工。

(二)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进资源回收利用

在做大做强煤炭主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围绕煤炭来生产各种配套产品和服务,如锚杆、重介质粉、浮选剂、油脂、胶带、大量消耗性产品以及机电修配、机械加工等行业。

(三)积极探索发展接续产业

接续产业是煤炭企业的二次创业。煤炭企业发展接续产业,必须把握好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第一要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找准行业切入点,注重行业的长期发展,避免急功近利的投资和是乱投资;第二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第三要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

六、结语

虽然当前煤炭市场的发展存在许多的缺陷,但是随着国家对煤炭市场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对煤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正在逐步规范,煤炭质量和生产安全性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当前煤炭市场处于下行区间,因此煤炭企业的生存压力会进一步增大,煤炭企业的管理需要更加的精细化,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同时,为了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煤炭产业链延伸、环境治理、煤炭开采技术提高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适合国情的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举措。

参考文献

[1] 韩梅,王安建,王高尚,李瑞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资源循环再利用问题思考[J].资源与产业,2006(04).

[2] 杜雅琴,李新国,尚玉琴.煤炭开发与使用中的环境问题[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S1).

[3]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06).

[4] 欧新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5(05).

[5] 濮洪九.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改革,加强自律 全面推进煤炭工业协调健康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5(05).

第8篇

对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存在的认识误区

1对新型煤化工的认识简单化且传统化

煤化工产业包括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有不少人认为,新型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并无多大的区别,也无非就是煤的焦化、煤制化肥以及电石化工等初级产品。新型煤化工主要是煤炭转化,经过气化,深加工为醚醇燃料,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包括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烃等4种。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在后石油时代,新型煤化工产业有望替代石油产业,支撑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传统煤化工产业相比,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装置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泛、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目前,煤化甲醇、二甲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转化效率相当高,且成本相当低。甲醇在作为新能源燃料应用的同时,以其为原材料生产的二甲醚已经是国际公认和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材料,我国二甲醚的生产技术与国际基本同步,部分技术甚至高于国外。

2认为新型煤化属于高耗能与高污染行业

长期以来,传统煤化工产业的粗放型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行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初级产品多,精细产品少。二是整体装备水平偏低,缺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煤化工装置。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还没有形成具有明显循环经济特征的大型煤化工园区。四是环境、水资源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当前,越来越严格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也要求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循环经济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针对以上问题,山西省政府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技术改造,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并在节能减排方面明确提出以下要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要控制到2.8t标煤;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焦炉煤气、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要达到90%以上;工业污水回用率要达到90%以上;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8kg以下;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控制在3.5kg以下;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控制在10t以下;新型煤化工装置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3对新型煤化工产品认识单一化

新型煤化工产品通常指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烃4种,主要用作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炸药、染料、医药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还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途径。据统计,新型煤化工的基本产品有32种,各项目直接延伸加工的产品有58种,各项目资源横向结合可安排的产品有22种。不少人认为,新型煤化工就是简单的生产甲醇,认为甲醇目前的产能已严重过剩。其实甲醇在作为一种化学燃料的同时也是一种化工原料,仅甲醇的衍生物项目就有甲醛、聚甲醛、酚醛树脂、醋酸等数种,在甲醇制烯烃产业链中可以用甲醇生产乙烯,进而生产聚乙烯。

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必要性

1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能源赋存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从1993年开始,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7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到2010年已达到54%。因此,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现代煤化工,对于平衡我国能源结构、缓解油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提高县域经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阳城县的工业经济是以煤炭为主导的经济,可以说因煤而兴,同时又因煤而困。当前,全国煤炭产量的54%用于发电,焦炭行业用煤量占到24%,水泥行业用煤量占到12.7%,其他行业占到2.3%,而化工行业仅占到7%左右。由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对火力发电、水泥等高能耗产业实行区域限批,“十二五”期间火电装机容量以及水泥产量等并没有明显的增长,而煤炭产量随着大量资源整合矿井的建成投产,煤炭产量到“十二五”末将成倍增长,因此发展现代煤化工对保障县域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县域经济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阳城县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

1水资源丰富

阳城县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以沁河、获泽河、芦苇河等为主的四大河流和八小河流,与华北其他煤炭主产地相比,阳城县属于相对富水区。根据2005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阳城县水资源总量为3.37亿m3,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2.04亿m3。人均水资源1050m3,相当于全晋城市人均量的近两倍。芹池工业园年可利用水资源5000万m3,并且在园区东侧留有配水口,分别是张峰水库(3000万m3)、望川水源(1500万m3)、五龙沟水源(500万m3)、芦苇河截潜流工程(200万m3)。远期可用水量将达到0.8亿m3~1.0亿m3。

2煤炭资源丰富

资源整合后,全县共有29座煤矿,总产能2475万t/a,再加上现有的亚美大宁400万t/a矿井和在建的龙湾400万t/a矿井以及现有部分煤矿的提升扩能,全县到“十二五”末,煤炭总产能将达到3500万t/a的规模。仅芹池化工园区周边就有9座煤矿,总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t/a,还有产能达300万t/a的15号煤资源。

3电力供应充足

全县现有总装机容量达到330万kW,电网已初步形成220kV/110kV/35kV主网架。已竣工的阳城北500kV输变电工程,距园区直线距离约3km,将作为化工园区的主力电源。4.4交通物流发达此外,阳城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发达。专为园区配套设计的大宁铁路专用线扩建工程设有狐尾坡专用装车站,距园区南侧仅2km,距北侧5km,可实现1500m整列装车。同时,抓住新一轮土地修编的机遇,完成了芹池化工园区530hm2土地修编,再加上芹池镇330hm2可利用地,芹池化工园区周边可利用地达860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