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4 17:32: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农村文化生活;变迁与发展;趋势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的特征[1]。在三农问题上,我国一直倡导着建设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这样新型农民的建设就需要充分的将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生活,努力寻找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之路,下面从变迁和发展趋势的两个角度分析,以供参考。
1.农村文化生活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农村文化内涵的可分为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农村文化所指的是农村人口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其主要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2]。从狭义上的角度来说,农村文化就是指农村人们在精神文明中的一种活动行为,是农民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农村文化不仅是农民在精神状态上的一种反应,同时也是农村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的一种标志象征。在我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成了以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文化生活,在农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2.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及意义
2.1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
在历史记载中,乡村中的农民在农闲时节其主要的活动都表现在晒太阳、蹲墙根、搓麻将、唠嗑之中,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文化生活可言,同时存在着看书难、看戏难和看电影难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农村文化生活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民自己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广播站、宣传栏、体育健身设施、图书阅览室等,并在农民的耕地中组织农民科学种田。这些措施不仅使农民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同时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在农村中实现了组组通、农家书屋建设在村中实现了全覆盖、文化电影下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使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与此同时,农民群众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地位,自发的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创新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实现了农村在文化生活方式中的新突破。
2.2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意义
2.2.1巩固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在农村之中,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种程度上有效的加强了党群和干群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活动和工作的结合,政府的号召力和办事成效了得到了提高,很多涉及到群众利益点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同时,以农村文化生活为载体的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对农村思想建设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2.2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早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农村文化工作就已实施,同时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在当时,其主要的活动集中表现在送文化、送电影和送图书方面。而在新世纪,科普宣传、农机讲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等多种文化活动的加入,使文化活动成为了引导农村致富的一种有力手段[3]。在农村之中,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引导农民向科技知识层面的发展,使农民科学种养,增加了产量和收益。
2.2.3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文化生活使农村中的很多群众都以此为载体聚集在了一起,在这个环境下,大家纷纷自发或有组织的展示个表演舞台,并且的相互交流,人际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使大家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这个环境下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村风和民风的好转,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
2.2.4有效的展示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众所周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中,其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对形成与凝结的。在这些说唱歌谣中,不仅反映了民间的生活风情,同时也是农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真实反映。而在农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这些民间的故事、歌谣等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内涵都有效的展示了出来。
3.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内容上不断的更新
虽然目前的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已经非常的迅速,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的。从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其变化的内容将会以乡、村、户三级文化网络、具有较大规模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4]。现如今,随着经济文化普及度的不断加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农村中的很多群众在知识层面的结构也不断丰富。从目前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可以看出,在贯穿着历史文化演变中传承着一些好的内容,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优先文化,而且融合到现代文明之中。从我国的舞龙文化来说,其流传的时间从古至今,虽然在舞动的形式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所表达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历史上,舞龙具有一种迷信色彩,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的一中仪式。现在,其所表示的内涵却是对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表达。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是向着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方向进行发展。
3.2活动的质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同样以舞蹈为例,在农村文化中舞蹈文化的实施是为了庆祝丰收而形成的,农民群众也是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拍打起舞发展到编排精细和声势浩大的场面的。以往这种带有封建色彩而又低俗的活动,在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一种高尚文化品质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民在见识面、文化素养和自身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在学会之中,而是要学的融会贯通。农民群众的这一变化是由单一性和低层次向多样化和高层次方向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这种变化还将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前途是一片光明。
3.3文化活动队伍将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农村之中,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为了丰富文化活动,会专门花一些钱来请专职教师来组织一些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这种现象在农村之中随处可见。同时,这种行为都是农村居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只是单纯的为了丰富文化活动,娱乐身心,没有任何营利性质。
【参考文献】
[1]钟文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6.
[2]左海霞,郭明顺,张雯,杜鸿波.农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7-48.
关键词:云南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一、农村中学体育现状
1.体育观念滞后。农村体育教学受考试制度的影响,一直围绕着指挥棒的指挥方向在转,而家长在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因为家长也时刻关注着考试,也是让孩子紧跟着考试的要求去做,所以家长的态度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教育方法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需求。新教育理念提出,我国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主,不但要使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求有强健的体魄,优秀的身体素质,才有可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形势,才可能在将来步入社会以后,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失去了兴趣。传统体育教学形式老套、单一,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围着教师转,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基本上都是教师教,学生跟着学,学生绝对服从于教师的指挥,服从教学中的统一目标、统一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都不能体现新教育指导方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要求。新的教育要求,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到一种引导、启迪学生的作用,就像是一名导演,只具有“导演剧目”的权利,而没有强迫学生接受的权利。
3.评价机制过于机械落后。旧的体育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考试项目、教学方法规定得太死,体育教学的内容面面俱到,而且统一标准和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更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更是单一、机械,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素质,一律统一要求,不注意客观情况。例如在同一班级内,有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好,又喜欢运动,所以对于一些体育项目感到很简单;而有的学生则身体弱小,身体素质较差,不喜欢运动,对于一些体育项目不能胜任,即使是一些简单的项目也会感到十分吃力。这时候再应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去要求学生,实际上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与现代新教育精神是完全相悖的。
4.体育所需器材严重不足。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体育课根本只是课程表上的一项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根本就不上体育课,学校和教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上,加之农村学校生源较少,经费严重不足,所以学校把有限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购置上的款项少得可怜。因此,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学校只有简单的篮球、羽毛球体育用品,根本就不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没有体育器材的体育课,自然也就失去了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
二、农村体育改革的方向与趋势
1.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贯彻新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整体体育素质为教育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践行,并从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勇于探索更加高效、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积极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当中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是祖国强盛的根本,所以为了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们就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更快更好地进行,这是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应有的责任。
2.教师的主导性向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转变。为积极贯彻课改精神,真正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必须要由教师主导性向学生主体性进行转变。具体来说,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摆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了解体育知识,而不是为了让教师学习的。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周转。其次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并不是学生的主宰者,所以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一切教师说了算,这些都是落后的教育思想,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抛弃。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发展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实施相应的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课成为学生的最爱。
3.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健康第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是体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农村学校因为体育器材的短缺,所以体育课形式单一,激不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就没有上体育课的激情,因此就导致了学生的体质下降,所以牢牢树立健康第一是当前农村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为了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融入情感,陶冶情操,尽情享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体育课有更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课可以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再开设一些选修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和锻炼,这样就会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体育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随之带来农村生活垃圾的日益增长。和城市相比,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关注度较低,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影响农村美观,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影响,甚至可能传播疾病。因此推进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对建设生态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垃圾处理技术的综合研究,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分析入手,综述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模式,结合国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探讨了我国未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农村生活垃圾特征
1.1 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尚无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全面统计数据,很多数据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实地调研或者住建部的统计年鉴推算而得。一些研究表明,2000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4亿吨,随后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增加,2010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达到2.0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1kg/d[1]。
1.2 生活垃圾组成多样化、复杂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逐渐复杂化,由传统的单一模式,即日常清理垃圾、废弃织物转为可堆肥类垃圾、难降解类垃圾等,且以可堆肥类垃圾为主。同时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层次不齐,导致生活垃圾的组成也呈现差异化。表1是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生活垃圾组成,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以可堆肥类垃圾为主,占垃圾总量的60%以上,且不同区域的生活垃圾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处于旅游区域的四川某村的生活垃圾中易燃类所占比重相对较高,难降解类垃圾几乎没有。
1.3 生活垃圾呈现地域特征
Grossman 和 Krueger在1997年提出生活垃圾产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倒“U”关系曲线[4],即在倒“U”曲线观点的前半段,垃圾产生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倒“U”曲线观点的后半段,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与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垃圾产生量逐渐降低。
目前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受经济水平、生产方式、燃料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特征既表现在发展较强区域与发展较弱区域之间的垃圾产生量方面的差异,也体现在南方与北方的生活垃圾组成方面的差异。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排全国前五的北京,农村生活垃圾日排量最高可达3.0kg,最低为1.5kg;而青海省最高为1.5kg,最低为0.2kg[5]。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处于倒“U”曲线观点的前半段,即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其生活垃圾产量也是较高的。
岳波等[6]通过对71个样本的生活垃圾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组成为厨余垃圾>渣土,而北方则是渣土>厨余垃圾,这可能与地理特征、经济水平等有关。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政府管理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也是多样化。刘莹[7]通过对全国5个省(江苏、四川、陕西、吉林、河北)农户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实施统一清运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苏(38.6%)、吉林(25.4%)、河北(13.1%)、陕西(11.4%)和四川(7.1%);5省中实施随意丢弃的处理方式以河北省最高(64.6%),最低为江苏省(30.3%)。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不开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其生活垃圾无专人管理,家家户户以“自扫门前雪”为主。而在江浙沪等较发达的农村,则是统一收集、处理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堆肥、焚烧、填埋3种处理方式。
2.1 垃圾堆肥技术
垃圾堆肥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类垃圾占总量的60%以上,甚至更高,对此可采用垃圾堆肥进行处理。
堆肥根据含氧量可划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厌氧堆肥在第二步甲烷化阶段会产生甲烷气体,而好氧堆肥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降解终产物没有二次污染,因此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先进行厌氧堆肥至第一步水解过程结束,水解产物再进行好氧发酵。这样的降解彻底,污染小,效果好。
堆肥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转化成卫生、无味的腐殖质,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在欧美国家已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然而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未实施源头分类,垃圾组成复杂,不可避免的存在垃圾渗沥液污染问题,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8]。
2.2 垃圾焚烧技术
焚烧处理是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他用途。焚烧处理技术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且有热能回收作用[9]。因此,对生活垃圾实行焚烧处理是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然而当垃圾燃烧不充分或者含有重金属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苯、氰化氢、甲烷、二恶英等二次污染物,特别是二恶英具有致癌作用。
我国垃圾焚烧技术起步晚,体系也不健全,焚烧设备及净化装置主要依赖于进口[10]。由于发达地区资源紧缺,垃圾焚烧技术成为经济发展较好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优选方案,主要集中在东部江浙沪及广东等地区。
2.3 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是依据卫生填埋技术工程标准处理生活垃圾,采取称重、卸车、推匀、压实、覆土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将垃圾埋入地下,经过长期的物化和生物作用使得垃圾达到稳定状态,在此期间还要完成沼气收集、过滤脱水、压缩、除臭净化等工艺,最终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国民环保意识尚不足,所以卫生填埋是目前我国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能处置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
然而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和渗滤液会对填埋场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当甲烷浓度达到5%-15%,易引起爆炸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而渗滤液通过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11]。
表2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优缺点比较,每一种处理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因此在选定适宜的处理技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与特性;②当地的基础设施与地质条件;③经济成本;④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表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优缺点比较
3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未来处理方式分析
通过对欧美和日本发达国家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现状,我国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转变观念,从垃圾末端治理的模式转变为从源头开始减量分类,并将其理念灌输至广大民众[12]。例如,韩国的垃圾分类清理制度于1995年开始实行,垃圾按普通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大型报废物品等分类投放、清理。通过计量收费(使用计量垃圾袋)的方式减少垃圾投放量,最大程度保证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投放。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未来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也将从源头开始加强治理,实施分类。建立村民实施的垃圾分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垃圾源头分类,可以通过垃圾产生者的分散劳动取代混合收集后的集中分选工作,省去了垃圾分选等预处理环节,简化了后续处理,降低了成本;二是,减量化明显,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中60%以上为可堆肥类垃圾,村民可以直接就地处理,仅剩下少量难降解垃圾和有害垃圾;三是,农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进入填埋场的垃圾量大大降低,延长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3.2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必将有所革新。由于城市环卫体系已基本完善,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是我国未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一种重要模式,即“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13]。例如浙江省在很多农村推行实施“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县)区域处置”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其中余杭市余杭区投入大量资金改建、新建垃圾中转站,同时配备专职保洁员,实现了90%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四川珙县也是将城市垃圾管理模式延伸至农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统一管理与处理。
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是我国未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对建设和谐新农村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将日渐成熟的城市垃圾管理模式延伸至农村,节约成本;二是,将农民群众纳入管理队伍,培养农民自觉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分类良好习惯;三是,在实现“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的同时,也为一部分人提供就业岗位。
3.3 建立综合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不难发现均是秉持“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及再处理”,首先限制垃圾产生的数量,其次鼓励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将垃圾加工后生成能源和另一种物质,最后处理不了的垃圾实施卫生填埋,其中实施资源回收再利用是国际上处理垃圾的大趋势。
现行的我国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为主,约占90%以上;其次为堆肥处理,占总处理量的6%左右;焚烧处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未来一段时间内垃圾填埋仍是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模式。随着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将更具有针对性。卫生填埋将逐渐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焚烧,通过初期的垃圾分类之后,将可燃成分在高温之下进行氧化热分解,将其转化为固体废渣,因此垃圾焚烧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的重要举措。
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是实现生态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建设新农村的五大目标之一就是“村容整洁”,因此为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实现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仍然是长路漫漫,既需要政府给予的资金保障、技术创新等,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王金霞,李玉敏,白军飞,等.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特征、处理现状与管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2):1-6.
[2]何品晶,章骅,吕凡,等.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3(3):409-414.
[3]段雄伟,高海硕,黎华寿,等.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组分及其污染特性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7):1486-1492.
[4]Grossman G M, Ktr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110(2):353-377.
[5]王俊起,王友斌,李筱革,等.乡镇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现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02-205.
[6]岳波,张志彬,孙英杰,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研究[J].2014,37(6):129-134.
[7]刘莹.农村废弃物处理与环境污染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
[8]李丹,何小松,席北斗,等.生活垃圾堆肥渗滤液污染物组成与演化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2013,34(7):2918-2924.
[9]张倩,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J].环境工程,2012,30(2):79-81.
[10]巫丽俊,丹,钟树明,等.农村生活垃圾常用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71-8272.
[11]陈家军,张俊丽,裴照滨.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3):27-30.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启示;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百强村经济转型与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14001;项目负责人:戴子刚、彭智勇。
农村工业化是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工业,加大农村服务业投资比重与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发挥农村龙头企业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借助经济园区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土地规模化流转,鼓励青壮年通过在本地就业创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行并村建设中心村、将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以及动员村民集中居住并妥善安排其转移就业,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就地变市民、农民养老和就医有保障,对于迅速缩小城乡差距、减轻非农化发展给中心城市带来的各种压力,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长久意义,是广大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村工业化的实践启示
(一)农村工业的实践模式具有多样性
农村工业化内涵十分丰富,其实践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由于我国三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素质、村级财力、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便于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将我国农村经济大体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工业主产区的农村经济。这里(例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以及大中城市的城郊结合部)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兼顾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二类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村经济。这里(例如安徽、江西、山东、甘肃等地)以农业为主导,兼顾乡镇工业发展。第三类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这里既无工业基础、也缺农业资源的偏远农村,例如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荒山丘陵地带。第四类是以商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中村”经济。此类村庄已经完善丧失耕地资源,有的具有一定的工业产业基础,有的没有工业企业。这类村庄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周边的各种城市资源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上述各类农村发展经济的基本动力。虽然工业化发展对于各地农村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但是各地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主导产业、实践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不可能全部一致,一定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工业化实践模式必然多样化。
(二)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现代化起到了带动和支撑作用
农村工业化是改革期间推动国民经济和工业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工业的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不足20%。然而经过80年代中期以来的快速发展,到1992年,农村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上升到71.15%,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多年平均高41.16%。1997年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125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0%,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形成与国家工业化并驾齐驱的新格局。1994年,山东省的农村工业增加值就已占到本省工业增加值的67%。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的乡村工业产值已超过苏、锡、常三市的市区工业产值。
农村工业化是改革期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非农乡镇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由1978年的4%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27%左右,同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了GDP增长率的36%。同时,农村工业与区域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的密切程度也越来越强,农村工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由1988年的0.16656上升到1994年的0.17685。表明农村工业化越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农村工业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乡镇企业外贸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91.19%,到1997年,乡镇企业完成出口额7000多亿元,占全国出货总额的40%以上。“八五”期间,全国出口商品交货额净增量的45%来自乡镇企业。1992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已达10475家,生产涉及国民经济40个行业近千种产品,其中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较大比重有:服装占89.17%,工艺品65.14%,轻工产品也达53.19%。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这是各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共同规律。因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而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也只有农业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中国解放以后50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工业高速增长的年份,也必然是新城市不断建立、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年份,如1953年到1960年,1984年至今等。其间也有过两次逆向流动,一次是1961年的城市职工下放和1968年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这两次都导致了工业发展速度的停顿甚至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其特点是乡镇工业高速增长,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大幅度提高,但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相对较慢。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的GDP总量翻了两番多,但城市人口的比例只提高了13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稳定增长,农村城镇化进程会应显著加快、城镇化水平也会显著提升,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整体建设。
(三)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从笔者对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调查看,我国农村在工业化发展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归类梳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向四个方面,而且具有普遍性特征,这就是:农村工业化发展与用地不断扩张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工业产业转型与外来技术制约之间的矛盾、村集体经济积累与经营骨干控股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村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深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说明矛盾的严重性,下面对工业用地矛盾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转贴于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
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多元思考.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发展趋势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整个教育当中的基础,也是整个教育当中的重点,因为好的基础是学生其他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而小学语文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在其识字、书写、表达、交流等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独立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这不仅对农村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不良的影响,而且严重制约我国小学教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进行重视,及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其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现状
1、师资水平较为低下。据调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较为薄弱,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师资水平整体较差,其中许多教师虽然具有合格的学历,但实际上许多都是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虽然这些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以提升自我,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课堂上不用普通话讲课,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够丰富,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等,这些表现都与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此一来,其语文教学活动主要依赖于经验的总结,而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变,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无法满足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2、教学资源较为短缺。教学资源短缺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语文课堂仍采用较为原始的教学方式,即仅仅通过教材、教参和黑板等教学工具进行授课,而没有采用投影、电脑等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当前,多媒体教学在不断的推广,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仍有许多农村小学没有这些硬件配置。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而且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与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这一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等特点,实际的教学工作则要根据这些需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形式与手段去进行教学工作,而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却因其教学资源受限制而只能进行较为传统、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
3、教学观念较为滞后。当前,在农村小学当中,大多的语文教师认为其教学任务主要是教学生认字、背诗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其教学观念较为滞后所致。小学语文的教授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认字,而且还包括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情感态度的表达等多方面的引导,只有将课本内的内容与课本外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的小学生。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趋势
就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这一问题,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农村教学环境的改善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与支持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1、师资水平在不断提升。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小学的教师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一方面,农村教师的相关培训制度,不仅给予了农村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机会,而且让教师在这些培训过程当中切实体会到了教师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奖惩制度的合理制定,不仅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了鼓励,让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更加积极,而且对表现较差的教师起到的很好的监督作用,让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2、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农村小学虽然在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上有所欠缺,但其也具备一些特殊的教学资源,如农田、村庄等环境,这些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在讲授《春天来了》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田野里上课,让学生置身与大自然的怀抱去切身体会春天的气息,这要比多媒体所呈现的春天更加形象生动。当然,在对特有资源的灵活运用的基础之上,丰富新型教学资源,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是更加积极有效的。当前,各地区的教育管理部门已在尽可能多地给予农村小学物质上的支持,为其配备投影仪、电脑、远程等教学设备,同时还加强了对教师的相关培训,让教师对这些设备进行熟练的掌握,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让其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
3、教学观念逐步更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持续进行,当前,农村小学当中的部分语文教师已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不仅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任务除教授学生听说读写以外,还包括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而且还对这些内容有所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有些教师已能够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灵活运用。此外,部分学校将办学目标在广大教师范围内进行积极的宣传,让教师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去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这不仅让教师在实际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而且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结语:
农村的小学生与城市的小学生一样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必须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