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14:43: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食物链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公务员管理 人事管理 信息公开 电子政务 美国
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事务网上公开以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opm.gov)为载体,包括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在线决策咨询等主要内容,以网站的展示形式建设为公开的呈现框架。
一、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的总体情况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2006―2010年战略规划》,2007年3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正式对其网站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网站首页见图1)。
网站首页主要由页眉、页脚、用户浏览、网站运行状况、新添加内容等部分构成。其中页眉和页脚是改版时新加的。打开的每一个页面都包含页眉和页脚,为用户提供一次点击进入网站的主要链接,也可以通过一次点击退出这些页面。
⒈页眉
主题索引(Subject Index):是一个按照A-Z的字母顺序排列的索引目录,用户可以按照目录找到需要内容的网页。
重要链接(Important Links):为用户提供与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业务相关的政府机构网站的链接地址,如美国白宫、美国第一政府网。
联系我们(Contact Us):为用户提供与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取得联系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
搜索和高级搜索(Advanced Search):为用户访问所需信息提供快捷入口。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页眉参见图2。
⒉页脚
提供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的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还有一个PD的图标,点击后出现的内容是为用户提供网站帮助的服务(参见图3)。
⒊具体服务事项区域
这部分区域是公务员管理政务公开的核心部分(参见图4)。对用户提供的具体服务主要在这部分体现,其中,既有各种信息,也有各种在线服务。其公开的基本结构为:首先以浏览者为公开内容和提供在线服务分类的依据,其次在此框架内按信息内容进行二次分类。这部分内容包括四类对象的相关信息与在线服务:一是针对社会求职者的,二是针对联邦雇员的,三是针对退休人员及其家庭的,四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
⒋主要热点专题和次要热点专题区域
主要热点专题区域位于首页的左上角,展现的是人事管理署在一定时间内的主要热点专题(如图5所示)。其具体内容可根据人事管理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目前这部分主要包括罗马教皇访问、退休事务、退伍军人、《美国大流感战略实施计划》、招聘案例等内容。
次要热点专题区域位于首页右下角,展现的是近期与公务员有关的会议的情况,通常以图的形式出现,点击进入以后看到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题等(如图6所示)。
⒌最新信息区域
此区域是为新增加的内容设置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关于新增加内容的描述与介绍(参见图7)。该区域主要以“一站式”的形式,列出了人事管理署近期和最新发生的情况,其内容按照事件发生日期的顺序以“条”的形式列出。点击“条”进入链接,会进入一条内容的简要陈述,并给出相关文件或文献资料的链接。
⒍快速浏览区域
此区域显示的是反映公众最想了解的公务员管理事务的情况、公务员管理中的主要新闻与事件、人事管理署的组织机构及其绩效情况(参见图8)。用户点击最想了解的公务员管理事务,就可进入网站访问量最多的服务页面;点击新闻与事件,可提供进入当前热点话题或新闻事件的链接;点击人事管理署组织机构及其绩效,可了解人事管理署的基本情况及其工作计划与绩效。
二、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的内容建设
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事务网上公开以网上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决策公开咨询为主要内容,其中,信息公开和在线办事是公开的主要内容。其具体框架如图9所示。
⒈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关于OPM的介绍和相关新闻,另一部分内容散见于办事公开的栏目之中。公开的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人事管理署的基本情况,如内设机构、分支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②人事管理与服务事务的具体办事信息,如办理具体事项的内容、时限、程序、相关资格与资质等;
③人事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行为信息,如具体办理的一件事情什么时间开始办理、办理基本进程、办理结果等;
④人事管理署的基本统计数据与各项工作报告,如绩效考核报告、财务报告等。
⒉办事公开
办事公开即是基于办事信息公开的在线业务办理。这部分内容主要反映在用户浏览部分。办事公开主要以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目前服务对象群体分为四类:求职者(Job Seekers),寻求政府工作机会的人;联邦雇员(Federal Employees),联邦政府已录用的人员;退休人员(Retirees),已经退休的联邦雇员;人力资源管理者/机构(HR PractitionersAgencies)。
⑴求职者
为求职者提供联邦政府机构中的各种工作和服务职位与机会,包括联邦政府的工作机会(Finding Federal Job):联邦政府内各种职位的搜索和其他相关服务;学生就业机会(Student Opportunities),包括暑假工、奖学金和实习机会;职业机会(Career Opportunities),为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的人提供机会;同时提供联邦政府雇员的社会福利等相关问题的查询(Benefits of Being a Federal Employee)。
⑵联邦雇员
根据不同人员及具体管理行为进行相关说明和在线事务办理,主要包括新职员、退伍军人、残障人士、高级行政人员,下岗再就业问题、退休和再就业问题、联邦雇员缴税,福利和就业权力、休假制度说明及在线事务办理等;此外还包括联邦政府雇员的培训与发展情况介绍及在线培训,联邦政府能为联邦雇员提供的工具与资源情况说明等。
⑶退休人员
为联邦政府退休人员提供服务,包括为新退休人员提供的服务、家庭福利、家庭成本调整、死亡抚恤金等一系列的服务情况的说明以及具体事务的在线管理与服务。
⑷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机构
为联邦政府及其各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依据、工具手段、具体业务指导,使其有效管理联邦政府人力资源。
⒊决策公开
决策公开基于公务员管理事务和网站建设,是政府部门通过接受公众和机构的监督、征求专家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等形式来进行的与公众、用户之间的互动环节。决策公开的形式主要有监督评估、专家咨询和公众意见。
⑴监督评估
根据美国的法律,每个联邦机构都必须设有独立的总监察长办公室(OIG),负责对该机构开展客观的审计、调查、监察与评估,并对欺骗、浪费与滥用行为进行检查与防范。人事管理署也设立了总检察长办公室。所有人事管理署的职员和合同雇员均可向人事管理署的总监察长办公室举报资源浪费、欺骗和等方面的情况。人事管理署网站上为此公布了三种联系方式:通信地址、电话和邮箱。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监督和评估,人事管理署开通了两条热线:退休和特殊调查热线,医疗保健欺诈热线。
⑵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逐渐成为政府决策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事管理署实行了人力资源专家接见制度。从2004年开始,许多政府人力资源专家和人力资源从业者参与了人力资源业务框架建设工作。政府在人力资源业务框架建设中征求了这些专业人士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现在,在人事管理署网站上,有专家在线提供建议的平台。
⑶公众意见
这种决策公开的形式主要是在政府网站建设、信息公开等方面征求公众的意见。人事管理署把网页作为实现公共信息及时公开的一种基本途径。人事管理署在门户网站上设立了“信息质量站点”(information quality site),用于向公众公布政府信息的质量状况,包括信息的收集、公布和可获取性等。该网页公布了人事管理署首席信息官的具体办公地址、传真号码和电子信箱,以供公众反映对人事管理署信息质量的看法和意见。
三、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的展示形式建设
形式建设是网站和网页实现内容布置的主要途径。人事管理署网站的形式建设,主要是围绕公务员管理中政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其目的是把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和决策公开的内容在网上呈现给公众。
⒈信息组织
⑴首页功能的结构设置
网页各功能分区采用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相结合,横向结构为主、纵向(上下)结构为辅的模式。网站支持浏览的功能设置于页眉位置与页脚,各类信息居于网页中心位置。所有信息归入五个大模块,即最新信息、对象管理与服务事务浏览、快速浏览、热点专题、次要热点专题等,其中最新信息与快速浏览内容分列左右两侧。对象管理与服务事务浏览处于页面信息的中心位置,热点专题置于页面左上部分,这也是一个显著位置,次要热点专题置于网页右下角。
⑵分层与分级信息组织结构
一级、二级、三级信息集成于首页,信息的组织架构总体上以五级为主,部分信息一键到达,多数信息两键到达。
⑶信息展示结构
信息按照用户对象的不同设置服务主题,及按照应用主题的不同整合服务项目这两种组织方式结合使用。
⒉信息标识
根据公务员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标识。
信息分类以及基于此的信息标识根据公众对公务员管理与服务概念的既定理解进行。
⒊信息导航
信息导航采取显性平铺导航方式,采用主导航条、线条色彩、内容提要、文字虚框或不同颜色显示等手段来显示信息的展示层次、信息归属、浏览具置及其信息由来路径。
⒋信息搜索
信息搜索主要有三种类型:主题索引,智能搜索,相关信息连接。其中,主题索引采取字母排列方式显示所有信息。
智能搜索有三种类型:语词(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本级页面的具体项目搜索。其中,高级搜索的搜索定位方式丰富。
四、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建设的特点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是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事务公开的门户网站,其功能结构完整、公开信息全面深入、公开效率与效能较高。
⒈公开内容突出机构职能属性
该网站围绕公务员管理与服务职能进行管理与服务政务公开。在所有公开的页面信息中,以职能信息为绝对主体,其他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比重小。
办事公开是公开的重点。在职能信息中,以兼顾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和决策公开为基础,以办事公开为主。
该机构的公开内容占绝对主体。其他相关机构信息以链接形式出现,这不仅体现在设置位置上,还体现在信息量的构成上。
⒉公开的内容全面深入
⑴公开内容丰富广泛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网站提供400多个二级目录,网页数量多达8000个。每个具体业务下面是一系列的分支服务内容,如果点击“更多”,会显示出更多的业务项目。如从公务员管理的业务过程看,其公开内容涵盖从联邦政府空缺职位的公布,到相关人员寻找合适的岗位,再到录用、培训、考核、工资福利,最后到退休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过程,包括相关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和决策公开各个环节。从机构运行情况看,其信息涵盖机构、岗位与人员信息;相关新闻、公报、公开出版物、各种手册与指南及法律文件;机构运行报告等各项内容。
⑵公开内容具体深入
不论是管理对象浏览还是机构运行,该网站信息都具体而深入。以管理对象为例,在联邦雇员主题下,如果一个新上任的联邦雇员,那么网站可引导你进入“New Employees”主题。在此主题下,在信息公开方面,有包括健康保险、休假制度、人寿保险、医疗服务、退休程序等各种相关的信息内容;在办事公开方面,不仅有相关规定,还有网上办事过程;在决策公开方面,不仅有相关背景信息,还有公众意见反映过程。以机构运作情况为例,其不仅有计划安排,同时还有相应的计划执行评估与结果报告。
⒊公开信息的共享与整合程度高
信息开发程度高,体现了高智能开发的特点。以该机构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其信息采取活模块多路径形式进行开发利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
注重提高链接容量。该网站注重与其他政府间网站的协作,努力促进政府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在其页眉的重要链接部分提供了与诸多政府间其他机构的链接,而且各项管理与服务事务都有相关链接。
⒋突出机构门户属性,展示形式建设较为合理
作为公开载体的网站体现出了明显的门户特征。该网站首页以合理的信息组织、清晰的信息导航、强大的搜索功能,引导用户找到该机构提供的其所需的管理与服务信息。
⑴信息组织框架清晰
①信息的展示架构适当。信息展示采取用户对象与事务主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最先按照用户对象组织信息内容,之后各主题具体内容的组织按用户分类和按应用主题分类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一方面对用户对象进行细化,针对特定用户人群组织服务主题;另一方面,按照不同主题组织相关内容。下面以“求职者”栏目为例,看一个用户与主题相结合的信息展示示例。该栏目包括了寻找联邦工作、学生机会、职业机会和联邦雇员的福利四个栏目。寻找联邦工作围绕主题栏目将相关资源分成6类。用户按需要进入不同的分类栏目后,网站针对用户身份或主题内容引领用户进入下一层级,最终精准锁定服务对象,缩小服务跨度,大大提高了服务内容的针对性,为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取自身所需的特定服务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该网站具体对各细类网站提供全面的、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如对美国政府工作,网站提供了工作搜索、信息中心、退伍军人、表格及雇员服务等。用户可以通过身份对应、主题定位快速获取网站所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务。
②信息层次清晰明了。
⑵信息标识准确易理解
网上概念与网下概念的统一性高,几乎不会发生信息误读事项;标识简洁到位,几乎没有信息标识无效现象。
⑶信息导航明晰
平铺导航层次清楚,纵向导航路径清晰,信息展示路径较短,迷航现象较少。
⑷信息搜索功能强大
搜索功能全面,有主题索引,又有专门搜索。
搜索层次设置清晰,有总体搜索,又有具体页面或项目搜索。
搜索/总体搜索既有关键词搜索,又有多种路径的高级搜索。在搜索功能设置方面,除了关键词搜索和高级搜索之外,有很多页面还设有具体的页面搜索。丰富的搜索方式保证了信息查找的高效快捷。
⒌“对象至上”理念明确,公开的效能较高
“对象至上”理念体现在管理政务公开的内容选择与形式建设等各个方面,其典型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关注对象需求。在全面深入提供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对象关注区域:①设置用户最想了解事项区域;②设置热点与次热点区域。
⑵将针对用户的管理与服务内容放置在页面最佳位置。公务员管理与服务的所有事务,即具体服务事项都放在网站首页的中心区域。
⑶搜索便捷。每一级页面都有功能页眉,同时通过具体页面的搜索功能,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搜索服务。
⑷页面设计关注用户体验。①页面布局繁简得当,内容简洁清晰,便于对象浏览。②页面设计的色彩、图片选择比较平实,亲和力较强。③页面浏览设置遵循对象心理要求,强化“三键内到达目标信息、0.6秒内见到点击页面”的对象心理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晓英,王英玮. 政府信息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晓英. 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2006]104号)[R]. 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6
4 张向宏,张少彤,姚咏.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组织与资源整合[EB/OL]. [2008-07-28]. hainan.省略/data/news/2007/01/25091/
5 杨冰之.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的设计特点及启示[EB/OL]. [2008-07-28]. 省略/NewsRead/Detail.asp?NewsID=153363
作者简介:
赵宁,女,硕士,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信息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组成结构;认识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能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体会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并意识到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分解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漾起认知微波
电子白板拉幕出示故事情节。
师:在这个小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交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教师相机利用动画呈现吃与被吃的场景。)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趣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到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今天我们研究的是螳螂、蝉、黄雀之间是什么样的食物关系。像这样的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运用电子白板的页面折叠功能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白板拉幕出示的故事带有一种神秘感,让学生眼前一亮,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结合动态的画面,将学生由故事的情境引入科学的话题。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认识到黄雀、螳螂、蝉三者之间食物的链接关系。
(二)个性引导——激起探究巨浪
(1)探寻简单的食物链
电子白板拉幕出示“田野”图片。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哪些生物?(用白板放大镜的功能显示浆果、田鼠和猫头鹰。)
师: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在学生发言指出“浆果被田鼠吃,田鼠被猫头鹰吃”之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用电子白板笔以箭头形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结合学生个性化的表示方法,教师指导:箭头指向谁,即表示被谁吃。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呈现场景图,将这些生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更能突显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放大”呈现,使学生聚焦于研究对象。学生上台用白板笔直接画出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包括画图方式的调整,初步显现电子白板较强的交互功能,有助于学生在展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对“食物链”的理解。
师:在这条生物链中,科学家把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称为生产者,我们来看一看对于生产者的视频介绍(播放“生产者”视频)。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称为消费者(播放“消费者”视频)。
学生观看“生产者”视频和“消费者”视频。
师:看完了视频介绍,谁来讲讲——在这条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为什么?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拖动图片到右上方的空白框中,“猫头鹰”和“田鼠”将显示“消费者”字样,“浆果”将显示“生产者”字样。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群组属性”的功能,设计自主互动环节,帮助学生主动辨识“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研究简单的食物网
师:我们都知道,在同一栖息地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动植物往往不只三种,那多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又存在怎样的食物关系呢?
教师继续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在“田野”图片中显示其他生物:狼、兔子、蛇、小鸟。
师: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中,你们能找到几条食物链?请各小组讨论后,用箭头表示出来。(不同的食物链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上台用白板笔连一连本组发现的食物链。其他组学生补充发言。
设计意图:在食物网的概念描述中,电子白板设置的背景仍强调“栖息地”的重要性。在寻找不同的食物链过程中,电子白板充分地容纳并展示了不同小组学生的不同想法,促进学生认识到一种生物不仅仅以另一种生物为食,从而认识到栖息地中生物食物的多样性。
师:你们看,这样交叉在一起的食物链像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食物网”,白板呈现连线交织成网状情况;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则先演示连线呈网状,启发学生回答。
师:生物学家把这样相互交叉在一起的食物链,形象地称为“食物网”。
出示问题:在这样一个食物网中存在几条食物链?每一条食物链都是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终止?
师生小结: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终止。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上一个个箭头显现的食物链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后的反馈。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明白了食物链的概念。继而,电子白板演示辅助学生的认识从线状的食物链自然走向网状的食物网。
(三)深入分析——掀起思辨狂潮
师:由前面的交流,我们知道,食物链的源头一般在植物,那么植物的养料又从哪里来呢?(播放“分解者”视频。)
师:在下面的这片草地上生活着这样一些生物——(白板出示:狼、蛇、田鼠、水稻、真菌和细菌、羊、草。)
学生辨识:哪些是分解者,哪些是生产者,哪些又是消费者?
学生用电子白板笔拖动不同的生物到不同的类别,正确的则留在相应方框内,不正确的则返回原处。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交互性强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体现得非常明显,学生在用白板笔操作过程中,白板的即时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区别,加深了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师:请把它们的食物链用不同的颜色连一连,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引导发现: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联系在一起。
师:如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没有了分解者会怎样?(点击 “分解者”消失。)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地球上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物将得不到分解,地球上将遍布垃圾;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植物生长的营养将会枯竭,生产者将不能生产,消费者将得不到食物,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无法维持。因此,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波浪式发展、螺旋式进化的原动力之一。可见,分解者非常重要,缺它不可。
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把每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个食物网中,如果缺少某种生物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白板展示数据分析)如果一条蛇一年能吃60只老鼠,一只老鼠一年糟蹋5千克粮食。据统计,人类每年要吃掉200万条蛇,那么一年过去,相当于放过多少只老鼠?损失多少粮食?
师:你们从中读懂了什么?
师生总结: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某一种生物的消失或数量急剧减少,就将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并亲手用白板笔勾画出的食物网,加深对生物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与理解。“分解者”的消失则直接造成物质循环的缺失。
教学反思
1.方式多样化,灵活性强
电子白板能及时、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这使得它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的生成,为教师及时调整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尤其在寻找食物链,辨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分析,灵活地呈现学习内容,完善学习环节,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反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效率。
2.突破重点难点,技术性强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求知欲和动手能力较强,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在本课中,教师将电子白板的群组、拉幕、页面折叠等功能都充分加以应用,以期实现通过白板课件来解决本课重难点的愿望。比如,在突破食物关系的断裂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这一重难点时,教师就将这一食物关系放在整个食物网的大环境下,当运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将某一生物隐藏起来时,这种食物关系的断裂所带给大自然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学生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
3.教育信息化,具有革命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探究
生物课堂“教”与“学”程序设计的研究是探究适合生物课堂学习的最佳教学程序,通过此新的“教”与“学”法,大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经过小组成员几个月的研究和反复实践,设计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程序-----新课改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程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点评总结”“课堂检测” “学后反思”( “ 课时作业”)。“自主学习” 部分(填空题形式),学生需在课前进行,了解学习内容,学会基本知识;“探究交流” 部分(问答题形式),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点知识掌握难点知识;“点评总结”部分(知识网络格式),通过知识网络总结知识要点,鉴定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堂检测”部分(选择题、简答题形式)检验所学,巩固知识;“学后反思”部分(报告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所学知识和获得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自己在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失误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课时作业”部分一般要求课后完成,主要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青蓝工程”汇报课、市督查组验收成果等活动中均以这种模式上课,效果明显,一致得到好评。现在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为例,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育层面普遍对这一环节的不重视,我们有集体备课——群体教学前反思的活动,有频繁的备课笔记检查,也是对教学前准备的要求。即使有教研活动,教学结束后的评课议课活动也是走关过场,形式一下,对教学后反思缺乏相应的鼓励和督促措施,也让教师对此产生了惰性。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广泛,有直接自己感受到的,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观察鸟卵的活动过程,第一次上课我预设先演示鸟卵的解剖过程,但在教学时发现坐在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演示过程,经过思考改进课后找了一段解剖鸟卵过程的视屏,于是第二次上课改成先看视屏再解剖,但在学生解剖过程中找鸟卵的结构还是存在问题,我把这一现象记录下来,课后找来学生询问才知道因为他们不熟悉各部分的结构。在第三次教学中我再调整成让学生先预习记忆结构后看视屏最后解剖,这样学生在解剖过程中很容易就找出了鸟卵的各部分结构。这是教学预设和生成过程中教师能明显扑捉到的不足,思考不足、改进不足、落实措施,这些过程都需要课后花时间解决,倘若不当回事,则失去一次很有意义的成长。
有的教学后反思通过别人间接领悟的。如在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动物的生殖》一课中有观察动物的繁殖行为这一活动,教科书提供了四幅有关动物繁殖行为的图片供学生判断其受精方式,其中下面两幅图展示了金鱼和青蛙及其已形成的受精卵。
课堂上有学生认为是金鱼和青蛙产出的受精卵,这造成的结果是认为它们的受精方式都是体内受精。而事实是雌性和雄性同时排出生殖细胞,然后生殖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若图片展示出的是两种生殖细胞即卵细胞和,而不是已经形成的受精卵,那可以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体外受精。为消除学生的误区,我在网上找到了一段雌雄蟾蜍抱对及完成体外受精过程的视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通过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而进行的反思。
当然,学生反馈的信息还包括学生的作业、问题和争议等,都是教师经验积累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这一块,学生对戴口罩的判断就很混淆,有的认为是切断传播途径,有的认为是保护易感人群,对立两方都觉得自己有理,我就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小小的辩论赛,有模有样地请了几个小评委,最后的总结是戴口罩的行为得分情况而定,若戴的是感染者(即传染源),那么预防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若不是感染者(即健康者),那作用就是保护易感人群。争议是思考的动力,有了争议,学生也有了积极性,教师要考虑的不只是给争议一个结论,而是要思考争议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以及如何引领学生提出争议、解决争议、获得知识。
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及其他教师听完课后的评价等也是教学后反思的内容。听过的所有课中有一节课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上的是七年级上册《食物链》,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食物链画法和食物链的特点,食物链画法书本上有示例,但上课老师没有演示食物链的画法,他提供了几个捕食关系的例子,让一个学生上黑板简化捕食关系,后让下面的学生总结食物链的画法,最后通过多条食物链总结食物链的特点。教师没有教,所有的东西都是学生自己想、做的,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予了学生,教师只是个引导者。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很好,反应热烈,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固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教学后反思对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可小觑。反思是个人经验的内在总结,往往因时间太长搁置而遗忘,所以应鼓励教师记录反思的内容,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记录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思考,更易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更快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应多提供教育后反思的多种形式示范、提供教学后反思的教研平台,促进教师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
关键词:课堂导入;探究意识;生物课
生物课的课堂导入,如同桥梁,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如同序幕,决定着教学进程的发展和;如同路标,指引着学生思维进程的目标和方向。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我在实践中感到,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要吸引学生,还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一、找错误导入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把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编成题目,或是小文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找错误,学生在找到了之后再加以改正很有成就感。然后以这些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再学习相关的新的深层次的知识,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
在教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时,由于受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干扰,部分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错误的食物链概念,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读课本,找出正确的概念,再写出课本图6.1-10中的食物链,印象不够深刻,理解知识停留在表面。因此我这样设计,写出六条食物链,请学生判断哪些食物链的书写是正确的,并说明自己的理由:A.蝉螳螂黄雀B.虾小鱼大鱼C.树 虫鸟细菌D.阳光草鼠蛇E.草蝗虫青蛙蛇F.草鼠猫头鹰。学生在分析每条食物链为什么不正确的同时也总结出:食物链应该怎么写,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部分开始,到生态系统什么部分结束?不应该出现生态系统的什么组成部分?如何准确无误地写出一条食物链?而且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课堂上出现了争论,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总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了说服其他同学,都有一种积极找到正确答案的欲望,这样学生探究问题根源的积极性充分提高了,日后的检测发现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特别灵活,理解深刻。
二、故事导入
科学故事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我利用了萨克斯的实验,“萨克斯每天早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植物上摘下一片叶子,再用打孔器在这三片叶子上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块圆片,烘干后称重,结果发现:深夜取下来的叶片最轻,早晨取下来的比较重,傍晚的最重。”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问题:为什么三片叶子重量不一样呢?重量不同和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关系吗?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故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新课程,探索了新知识,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效果很好。
三、多媒体导入
现代科技使多媒体的搜集和呈现更为便捷,视频、图片、音频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视频录像能化抽象为直观,缩短或延长时空,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新的知识,同时降低了学习的起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动物的行为》一节时,我搜集的视频素材有:老鼠的贮食行为、苏门答腊的两群猴子为了争夺领地打群架、繁殖季节,雄性羚羊的争斗场面、鸟类的筑巢和孵卵和育雏的行为、乌鸦的“聚众鸣叫”行为、青蛙的捕食活动等,都是生活中不易观察的动物生命活动。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和动物一起体会生命的意义。看完录像大家意犹未尽,对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列举了身边各种常见动物的不同行为,并归纳出这些行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轻松,学习效果也令人满意。
四、社会热点、新闻导入
新课程标准提出生物学教学要让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使他们初步形成主动参与决策的意识。在教学《人类的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时,我给了学生一则新闻“愚昧引发惨剧:农妇为续香火残杀女婴”,看完内容后,学生都感到很气愤,但是却不能用科学的知识来解答。此时再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去解决心中的困惑:生男孩生女孩到底是不是母亲的责任?中国几千年来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到底有没有道理?学生仔细分析原因,立刻进入了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
教学《人类优生和基因组计划》时,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基因筛查等内容出示给学生。学生的探究活动与现实生活、现代科技的亲密接触,让古老的生物学焕发了青春。
五、问题导入
给学生出示容量教大、难度适宜及梯度恰当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更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困惑”,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生命的基本特征》时,用多媒体出示问题: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生命现象的请标出来,并尝试说明理由:小猫长成大猫是生长现象吗?气球由小变大是生长现象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生物的生殖吗?一个火种点燃了许多火把,这是生殖现象吗?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的鼠妇,你轻轻一碰,它就会卷成一团,这是应激性吗?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所以学生之间存在争论。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经过仔细分析,认真对照,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出课堂,拓展视野,继续探究,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根源的兴奋点,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并主动地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视频、课件、图片,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投放到大屏幕上,既直观、形象,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扩充了教学容量,提升了教学效率。 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物世界》,学生观看的同时出示布置有学习任务的幻灯片,提出问题: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如何生存?看完后请学生汇报,动物靠吃小动物或植物生存,具体是肉食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吃植物等。再次观看《动物世界》,观看的同时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具体的是谁吃谁?看完后再有学生汇报,教师则用箭头表示出来。学生写完之后,告诉他们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叫作食物链。
再出示幻灯片,布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请将所有关联的动植物用箭头连在一起。学生写完后在展台前使用投影仪汇报展示,相互交流。用幻灯片出示下一项任务: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就可吃多种食物;把动物世界里的动植物连接起来就像一张网。此时,向对学生解释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顺势利用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能够答出,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播放关于池塘和田野中视频,让学生观察生物的生存情景。播放后,利用幻灯片出示任务: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包括哪些食物链和食物网。播放视频,进而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食物链和食物网充分应用,加深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再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有什么影响?让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生物,因此保护一种生物就等于保护了许多生物,应该从保护每一种生物开始保护地球”的结论。该堂课,通过让学生多次观看不同的视频,并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比只使用课本上的几幅图片学习更生动、合理。这样做法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生成性问题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教师具备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全部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网络技术可以辅助解决这一问题。师生都无法解答的课堂生成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例如,在讲授“我们周围的材料”内容时,有学生提问“玻璃是由什么做成的?”。这并不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在没有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解释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玻璃的成分”关键词,找到相关答案,让学生了解玻璃的主要原料、制作的工艺等内容。
三、辅助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提出明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但是有些观察方法教师难以表述,学生也很难理解并正确操作,这时利用教育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授“温度表的读写时”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掌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的要领。教师可运用Flas形式让学生观看,再亲身示范,矫正学生错误的读数方法。有些实验受时空限制,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完成,就需学生回家实践,但学生的能力不同,有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把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片段,再进行有机组合做成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模仿实验。以讲授种子的发芽实验为例,教师课前可以把种子每天发芽、生长的情况拍成视频或照片,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也能获知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其中包括绿豆芽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以及植株的高度等,进而得知绿豆发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教师的这种操作方法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具有实时、直观、形象、实效的特点,可提升学生实验探索的效率。
四、利于合作学习
在生物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有很多。高中人教版第三册教材《稳态与环境》中,就有两章内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环境保护问题之间有密切联系。除此以外,教材中还有很多其他内容也具有环保教育价值,如何恰当地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素材,传授给学生环保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利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资源,对于环保教育乃至整个生物教学活动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光合作用”以后,学生了解到绿色植物对于控制大气中氧气的浓度、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给学生介绍:当前地球植物覆盖正在急剧减少,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仅仅在过去的四十年间就已经消失了一半;与日本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盖率相比,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百分之二十的警戒线等内容。结合刚学习的知识,学生对于绿色植物的减少所带来的环境危害会认识得更加清晰,会有效地树立学生保护绿色植物的理念。
二、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来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尤其是生物学科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更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着直接的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素材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生物环保教育的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环保教育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把它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渗透环保理念。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这样,把环保教育用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但会让环境保护变得更加具体实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为“绿色之美”能够在生活中实现发挥出力量。
三、结合社会热点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生活中,一些事件一旦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很容易会演变成社会热点问题,这些与环保有关的社会热点对于我们的环保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教育素材。教师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可以围绕着教学内容,结合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效的环保渗透。例如,在给学讲到“食物链”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笔者就给学生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最典型就是“水俣病”。人以动物和植物为食,那么人与自然因依靠食物链而有了联系,动物和植物又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而生长的,当环境里有了汞污染,通过一些微生物的作用汞变成了有机汞,水里的鱼类吃了这些微生物,有机汞就在鱼体内富集,附近的人们吃了这些鱼,有机汞进入人体神经细胞,引起蓄积中毒就会患上水俣病,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于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并不陌生,而结合“食物链”的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食物链的知识更专业的分析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既加深了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解,也强化了环保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四、利用生物实验深化环保意识
一、设计思路清晰。整节课共有五个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每个知识点在讲解完后,都设计了针对性的练习。每道练习既有复习巩固的作用,又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一个知识点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整节课设计自然、流畅,思路清晰。
二、善于采用启发式组织教学。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晏老师本节课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领的模式。知识性的结论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图片的观察得出的。这样的结果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始终亲切、自然,与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语言表达准确、精炼,显示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成功的,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重点突出,难点层层突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