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

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05 16:29: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

第1篇

摘要: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 两个文明 现状 策略

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可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集中体现着他的社会性。

群众文化基本特征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的过程及其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与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它是导致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才能够出现人民群众广泛的自我参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三、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前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所以,当以群众文化活动反映精神文明、道德风尚时,就应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地创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第2篇

关键词:济宁 群众文化 繁荣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68-01

一、济宁市历史文化的溯源及价值

济宁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被誉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在这方沃土上,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家学说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才无边的才子文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怀和厚德载物的思想精髓。

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49处,国家文化名城2处,山东省风景名胜3处。孔庙、孔林和孔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鲁国故城遗址、孟府、太白楼、铁塔寺、汉碑群等名胜古迹闻名海外。特别是孔子与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典型标志符号,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朝拜、寻根祭祖。

二、济宁市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社会思想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人们的世界观和思想道德产生深刻影响。第二,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管理体制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生产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第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城市文化功能不强。第四,思想观念存在差距。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文化认识还不到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五,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文化产业实力较弱。

三、挖掘济宁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的对策

第一,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把公民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之中;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通过大力开展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使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到全社会。

第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社区文艺队伍和文化骨干的组织、示范和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树立“文化标杆”,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扶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主流媒体的宣传。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努力做到从办文化向管理文化转变。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全面发展,通过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四,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新观念,把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浓厚氛围。

第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结合文化资源情况,有重点的优先发展以儒家文化、始祖文化、民俗文化、湖区文化、梁祝文化等品牌文化产业;积极吸收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产业,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第3篇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强调文化的力量,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而党校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也就决定了党校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党校教育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作出了努力,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党校教育要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作出新贡献。

首先,党校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打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服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坚持指导,构建主流文化,构建体现国家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位人”变成为“社会人”,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趋向多元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崭新的、人们能够普遍认同的、社会化的、现代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以维系我们民族的繁荣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校工作尤其是要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方面,作出贡献。

其次,党校教育要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服务。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用和谐的眼光对待问题,用和谐的观点认识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正确看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党校教育中,要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着眼于增强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干群之间的亲和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表率作用。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礼仪素养教育;规范化;改革创新

在高等教育中,目前人文教育的削弱和传统的礼仪观念淡化及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礼仪素养教育,本身是一种非强制性、非功利性、内涵丰富的教育。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程度不高,礼仪知识欠缺,显现出自我封闭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一些学生在他人面前缺乏一定的礼仪形态,不知道何种场合使用相应的社交礼仪;作为毕业求职者,在展现求职者综合素质方面,应为忽略了一些礼仪细节,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因此,对大学生加强礼仪素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总的指导思想

对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顺利发展,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必须要将礼仪的知识和观念纳入到学生得思想道德中。不仅要通过全社会、学校和家庭在一起,培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化素质和情感的个性品质,同时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亦要把握学生行动实践的这个指导思想。

1.1 用道德观指引大学生礼仪文明素养

的道德观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标准和准则之间关系的总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状况,决定了必须以道德观为指导的理论进行教育。礼仪具备道德的功能、同时道德也兼有礼仪的功能,这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德”决定“礼”,“礼”可引导“德”,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表现为礼仪。无形的、抽象的道德因为礼仪而变得真实的存在,文明礼貌的言行折射出道德的“真”、 “善”、“ 美”,礼仪素养可以说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1.2 挖掘传统礼仪精华,吸收外来有益经验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一次次革命运动由于受到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和影响,在去除了许多不好的封建因素同时,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精华部分也随之抛弃了,特别是在时期,许多传统的优良文化和礼仪被破坏,精华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传统社会很重视家礼,有尊师重教礼、敬老尊贤礼、节日往来礼、拜访礼等等。作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都应该让那个学生积极的去了解和弘扬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

1.3 加强拓展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礼仪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将礼仪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与实践很好的相结合。正确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以最基本的礼仪行为规范为基础,去约束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的行为,将礼仪教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进而解决知识和行为不相统一的问题。大学生只有将礼仪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真正的达到礼仪教学的目的。

1.4 全面提高大学生内在人文素质修养

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道德理想、完整的知识技能和勤奋的生活态度,这是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在高校中,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要想很好的实现,就要转变教育的观念,要坚持以道德行为规范为基础,以理想信仰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将教书与育人很好的结合起来,全方位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 高校开展礼仪素养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应当规范化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礼”被列为基本道德范畴,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更要规范大学生的礼仪行为标准,将规范化列为首位。高校进行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要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在高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纳入礼仪的要求,并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大学生礼仪内容的各项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能真正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

2.2 大学生礼仪教学的改革创新

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和互动性的学历特点,他们不再盲目的相信书本中的内容,往往对以写实用性较强和应用性广泛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想使大学生对礼仪知识产生高度的重视,在开展礼仪素养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在社会和学校中形成一个很好的环境氛围,还必须对高校礼仪教学方面进行必要的高歌,教学模式要行之有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礼仪教材内容编制的创新,礼仪课程的创新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2.3教师注意言传身教,努力开展礼仪研究

当前大学生礼仪素养的表现现状,要求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努力开展和探索礼仪素养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从中寻找礼仪教育的长久机制。应在高校广大教师队伍中,倡导并开展礼仪素养教育的研究,将礼仪的理论知识研究系统的贯穿到所有的专业教学中,使广大学生从中很好的掌握传统的礼仪知识及现代礼仪理论,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2.4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开展礼仪文化活动

通过校园许多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实践展示或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来丰富校园礼仪文化,可以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从而加强学校礼仪教育。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展示大学生自身的礼仪魅力和时代风范,不断积累丰富的礼仪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来形成大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

因此,大学生想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优势,脱颖而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本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加强并规范礼仪教育,对于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很有帮助,能够成为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晔.论传统礼仪文化与大学生礼仪素养[J]科技文化,2011(3):17-18.

[2]杨扬.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6):32-34

[3]陈燕萍.大学生礼仪教育途径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252-258.

[4]张洪铖,康杨.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5):117-119.

[5]赵蓓.加强高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职业圈,2007(13):99-100.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多元 道德文化 传承 意义

一、文化多元的客观存在

人类一直在进行着发明创造和文化交流,因而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当人们与其他地区的人员彼此接触时,文化交流就发生了。所有的人类都有能力创造文化,都有创造的潜力,没有力量可以阻挡人们改变自己存在方式的创造性和能力。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将突破地域的界限,逐步融会到一起,形成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可以预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具有持续活力,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东方化,更不是东西方文化冲突化,只能是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这种融合化,不是一片荒原而盲目发展,其中有比较、鉴别、排斥和吸收,这是文化优势的选择过程,也是一个借鉴融合的过程。

二、“道德文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道德文化”的内涵

道德文化,就是把道德当作一类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从与政治、经济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道德。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包括具有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的道德哲学――伦理学,而且包括积淀在人们潜意识之中的道德心理。从高层道德文化上来理解道德,即从明确的有文字记载的道德文化的角度来理解道德,一是从底层道德文化来理解道德,即从道德心理的角度,属于人们“深层”的东西,“潜意识”,一定的道德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①道德文化的背景不同,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不同。

(二)道德与文化的关系

道德与文化息息相关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尽管文化不可触摸,但却能为人所感知。运用文化的眼光注释道德应该是相对比较直观的方式。应该看到的是,两者并不存在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问题。道德的形式并不是由文化来决定的,道德的形式也是文化的内容,反之亦然。道德文化在不断汲取其他文化因素的养料,在文化的整体氛围中成长,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储在人们的习惯、风俗、礼仪规范之中,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构成人类的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可以帮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平稳协调发展,保证社会系统向善的价值方面发展和统一。

三、道德文化传承内容的选择策略

(一)道德文化传承的标准

道德文化是精神、是灵魂,必须有相应的载体才称之生命,这就必须与人的活动结合起来。那么道德文化传承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在这里我选择了夏伟东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在道德文化传承的问题上,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实践的标准,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②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抛弃其封建主义成分

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古代文明,留下了璀璨斑斓的传统文化。所谓“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有历史沿袭而来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的综合体,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上,并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之中。③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体系。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任何传统道德文化都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内容,虽然带有普遍性、永久性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也不可避免带有因受特定历史条件制约而丧失其合理性的历史包袱。对传统道德文化的选择,包含着吸收、批判、解释和创新。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它是反映和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伦理道德,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它倡导皇权至上、宗法等级、男尊女卑、上智下愚、三纲五常等,对我们当今搞现代化需要发展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过时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德育现代化的进程。

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里可以引用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观点。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主张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④

(三)对外来的优秀道德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在多元文化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中,如何面对外来道德文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文化变迁的角度上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的程度上经历着发生、发展、衰退和再生的过程。文化的发展就是选择、吸纳、同化不同系统的文化成分变成自己的构成要素。主张文化上闭关自守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做不到的。因而必须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从世界不同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来改革更新传统道德文化中一切过时的观念。

传统道德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但不应该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必须加入人类文明成果的发展潮流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敞开胸怀,放眼未来。应该看到西方自启蒙运动开始在人文理念、科学技术等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对外来道德文化的态度,要用智慧的眼光仔细地选择。只要是先进的并且优于自己的外来道德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吸取的文化。在面对文化交流时所出现的道德文化差异和矛盾,应以包容为主,避免形成“我族中心主义”的误区。不断审视自己,开拓新的优良道德文化的发展平台。

总之,吸收是基于同质道德文化的继承,批判是基于异质道德文化的继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出《论语・子路》)“和而不同”以简约的形式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人的共生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不同道德文化传承的关系,建构一种共生的道德文化就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谓“共生”,本来只生态学平衡意义上的共栖关系,进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共处关系。⑤进一步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引申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具有内在关联的关系。先生1993年与人本学者学术交流时用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个字精辟地阐明了文化自觉的要意。提倡在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欣赏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己及人,以健康和豁达的心胸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同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吸收外来优良的道德文化,对其做一番符合本国特点的筛选加工,实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振兴。通过借鉴外来先进的道德文化,与时俱进,而本身又不失传统的主体面貌。

四、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内容传承问题思考的意义

中华民族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是多民族的团结协调,共融于“和谐”之中。“和谐社会”是使社会形成公正、秩序、融洽、宽容、文明、美好的社会状态,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的和谐。而在当代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道德文化”。这种文化根植于传统,却不停滞于传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模式。

中华民族拥有广博精深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因而,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和谐的“道德文化”,既能优势互补、借鉴融合,又能防止盲目引进、全盘照搬,走出一条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正处于“十一五”的开局之中,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就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这种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同时吸收借鉴优良的西方道德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养和塑造跨世纪的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战略意义。

注释:

①②夏伟东.论道德文化的承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③张典兵.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及其现实转换[J].前沿,2006年第11期

④.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省略,1997年.

⑤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M].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9月版.p134

参考文献:

[1]汤一介.文化的多元共处:和而不同的价值资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2]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M].王炜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5月第1版.

[4]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39-02

在各地竞相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形势下,构建城市文化品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传播力、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一、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某一城市居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能体现城市特色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具体化的物质实体[1]。城市文化可分为城市观念文化、城市行为文化和城市物质文化三种形态。观念形态的城市文化即一个城市的理念文化,主要表现为城市精神,这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形态的城市文化,具体地表现为城市市民的素质、企业文化和政务环境;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主要是指城市景观和城市意象,如城市建筑、雕塑、广场、文体设施等城市人文景观,还包括自然景观和城市品牌产品等[2]。

品牌是品牌主体的一种特定的形象及品牌主体所拥有的个性化的标志、符号或信息。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的一个区别性的文化标志。本文认为,所谓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所形成的鲜明的特性,是能够代表这个城市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在社会公众中产生总体印象和评价的、易于为人们所指认的文化形象表述。

二、保定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1.文化品牌定位清晰,坚持了时代文化与历史传统相结合。2009年11月,保定市委、市政府了《关于大力提升保定城市品位的指导意见》,其中指明了将“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作为保定名片。这个城市文化品牌定位不仅体现出了历史的延续性,还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是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结合,充分彰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阳能之城”、“中国电谷”的保定城市特色。

2.文化设施建设现状。目前,保定市基本形成了以市级“三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为龙头,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骨架,以社区、乡镇文化站为依托的公共文化设施新体系。此外,保定市还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大力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如正在积极兴建的关汉卿大剧院、尧帝纪念馆以及大型综合文化设施――保定文化艺术中心。

3.群众文化活动和节庆文化活动的开展。“彩色周末”、“古城书市”、“古城戏剧节”、“社区文化艺术”等群众文化活动已坚持举办多年,成为保定市民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白洋淀旅游文化节、空竹艺术节、狼牙山登山节、敬老健身节、顺平桃花节、涿州元宵节灯会等节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但为保定市民带来更多欣赏高水平文化艺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借由这些辐射全国的文化节庆活动将保定的特色文化传播出去,在提升保定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构建了保定的文化品牌。

4.市民素质的培育。“桃园三结义”、“荆轲刺秦王”等历史典故说明“崇信重义、顾全大局”是保定人的传统风尚。良好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保定市民素质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定市十分注重市民素质建设:2009年修订并公布了《保定人文明公约》和《保定人行为守则》,提出了保定人文明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保定市在新闻媒体上开设有关城市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专栏,刊发或播出相关公益广告。此外,保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均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三、保定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精神缺失。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需要拥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一座城市没有城市精神,就失去了发展的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然而,保定迄今仍然没有挖掘出一个既继承历史传统文化又符合时代特征的个性鲜明的城市精神。

2.市民文化缺乏引导。城市文化差异的核心就是市民价值观的差别,只有对市民的价值观加以引导,才能使城市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在保定,仍可以看到城市市民文化缺乏引导,市民文化倾向庸俗化的现象。而保定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农民及进城农民工还未能真正被纳入新的城市社会生活,由此出现了这部分群体与传统城市文化不兼容的问题,给保定市民文化的构建、引导产生阻碍作用。

3.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城市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保定是文化资源大市,但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缺少开发性、高起点的产业化运营,资源优势没有转换成产业优势,没有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产业及品牌。

4.城市文化品牌传播手段滞后。保定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渠道目前局限在单一的大众传播途径上。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作广告宣传,有利于传播城市文化的共性信息,但其目标受众定位比较模糊,缺乏受众的细分而费用昂贵,因此,传播代价巨大,而收效不大。

5.物质文化空间建设缺乏个性和特色。保定的城市道路、城市边界、城市区域、城市节点、城市标志物在全国各类城市中缺乏特色,不能体现出保定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内涵。

四、保定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对策

1.挖掘和培育保定城市精神,作为保定发展的精神驱动力。可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研讨的形式,在保定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以引起全民关注,争取全民参与。要将保定文化提升到革命与历史的高度进行提炼,对保定市民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概括。保定城市精神,既要传承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又要体现城市时代特征;既要考虑保定人的群体性格倾向,还应该体现保定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精神对保定全面发展的各项实践的指导效果。

2.加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各方力量的参与力度。切实加强城市政府参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力度,使之成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加强保定名牌企业的品牌建设及国际化传播,不仅会对保定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保定的知名度,有利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升华。加强市民价值观的引导,在“三年大变样”进程中同步实施对城中村农民思想素质及文化素质的改造,对外来民工实施社会性接纳,使之自觉地以城市的要求规范自己、完善自己,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

3.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保定市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作为我国著名古城,弘扬传统文化是保定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的推动力,更是扩大保定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保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可采用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着力培育一批有潜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曲阳石木雕刻、易水砚、白洋淀芦苇画等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保定民俗文化产业,此外,对民营文化企业的设立在政策上应予以逐步放开。

4.拓展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渠道。整合多种传播媒介迅速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辐射力。制作一套融汇保定的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前景等内容的宣传片,利用大众媒体的权威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展现保定的独特文化魅力,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搞好市民行为形象、窗口行业形象建设及社会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人际传播建立受众对保定城市文化品牌的首因认知;搞好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利用实物传播建立受众对保定城市文化空间的美誉度。

5.规划城市景观,营造城市文化空间。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建设为契机,规划保定的城市景观,提升保定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理念。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城市建设资源,使其承载保定的城市文化理念,致力打造一批能代表保定文化特性的、品位高、定位准确的标志性的建筑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