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7 15:4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庭教育智慧课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尝试:亲子屋内阅读游戏初试水
“父教”引导主要依托学校“姚琛名优班主任工作室”(此为苏州市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平台开展,目的是让严厉的父亲变得和蔼可亲,让忙碌的父亲回归家庭教育,让每个父亲都能够自信地喊出“我是好爸爸”,让每个孩子都能自豪地喊出“我有好爸爸”,最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亲子屋是“父教”迈出的第一步。亲子屋设立亲子角:舒适的沙发、生动的亲子绘本、精彩的书籍,让父子可以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亲子屋提供专业的亲子咨询,可以为家庭提供持续的亲子咨询,帮助家庭修复亲子关系;亲子屋每学期邀请爸爸们来校,参加亲子心理体验游戏。在亲子屋的活动反馈表上,孩子们这样写道:“今天活动中,我拉着爸爸的胳膊保持平衡,双手感受到爸爸的肌肉绷得紧紧的。他坚持到读秒结束,头上都冒出了汗。爸爸真有毅力!――小江。”“为了我们组能进入最后一轮,爸爸自愿退出。我觉得爸爸有着大山一样的胸襟。爸爸你真棒!――小张。”目前,亲子屋的亲子游戏已经多次走进园区湖东和湖西社区,爸爸和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亲子快乐。
爸爸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工作忙,怎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011年,学校专门建立了班级爸爸QQ群,利用网络,引导爸爸们开展交流活动,一起分享教育智慧,一起解答教育困惑。一开始,爸爸们总不愿多说,不敢多说,但在几位老师的不断引导下,交流活动一次比一次顺畅,一次比一次深入,“爸爸智慧云”逐渐形成。“爸爸智慧云”,顾名思义,是将爸爸们的智慧汇集成一朵朵智慧云,让群里的每一位爸爸都能洗礼润泽。怀着这样的美好期许,学校和爸爸们约定每两周举行一次网上沙龙活动,一个小时的时间,爸爸们可以围绕一个话题畅所欲言,或提忧,或解惑,分享碰撞之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现在,成员已经遍布各年级,乃至慕名加入的其他学校的爸爸,从20余位爸爸壮大到200余位爸爸。爸爸们有了问题便在群里留言,爸爸智慧云成为了供爸爸们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平台。同时,优秀骨干班主任团队还会集中针对问题逐一点评和解答。爸爸们纷纷表示:“有了爸爸群,我们爸爸有了‘娘家’,组团一起教育孩子,心里有底啦!”这样的交流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重要性,智慧分享获得了“N+1”的效应。
拓展:“爸爸书房”体验群体阅读的力量
早在2010年,新城花园小学就开始给爸爸妈妈们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去年,针对“父教”,学校专门开设了“爸爸课堂”。“爸爸课堂”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老师们在台上用数据说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的问题,并联系大型亲子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案例,使爸爸们对自己这份父亲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爸爸课堂”的学员不仅局限在新城花园小学的爸爸中,还走进社区,让更多的爸爸感受“父教”的力量。
随着网络的普及,阅读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拿着手机的“低头族”,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父母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只有父母自己修炼好“内功”,提高自身修养,热爱读书,拥有强大的“能量场”,孩子才会在父母的影响下向好的方向发展。鉴于这样的考虑,新城花园小学又开设了“爸爸书房”。“爸爸书房”旨在通过集体阅读、交流、碰撞、分享,提升爸爸们的教育能力。2015年4月的首期招募,只有两名爸爸报名,倒是有不少妈妈很感兴趣。学校负责的老师只好采取“迂回战术”,邀请妈妈们旁听“爸爸书房”的活动,妈妈们参加后大声叫好,回家纷纷做爸爸们的工作。随后,报名加入“爸爸书房”的爸爸人数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爸爸参加了“爸爸书房”活动。
四年级学生家长“方爸”有个让他头痛的儿子――用拖拉、懈怠来抗拒学习、抗拒父母的教育。加入“爸爸书房”前,“方爸”做的最多的就是和孩子谈心。他擅长演讲,每次谈心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谈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到动情处,父子两人都泪眼盈盈;说到激昂处,儿子一个劲儿地表态下决心。可是让“方爸”困惑的是,这样谈心换来儿子的好状态总是持续不了几天。参加“爸爸书房”的阅读让“方爸”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演讲式的“说道理”,而要懂孩子。于是,“方爸”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写教育日志。记录下自己和孩子交流的事件,记录下父子交谈的每一句话。每晚儿子入睡后,“方爸”便对照日志的内容反思自己、审视自己。一年多来,十几万字的教育日志写满了厚厚一本。“在‘爸爸书房’,爸爸们进行群体阅读,相比个体阅读更有启发性。阅读思考也让我学会了从儿子的需求出发考虑教育问题,良好的亲子关系真是解开一切难题的钥匙啊!”“方爸”说。
收获:上百位爸爸从中受益
从亲子屋到“爸爸智慧云”再到“爸爸书房”,教育能力得到提升的爸爸超过百位,他们相互交流,助推进步,形成了“爸爸帮”,而这一切最终受益的还是成长中的孩子。
“亮爸”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出差,而且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保证和孩子的亲子时间呢?经过“爸爸帮”的点拨,他开始利用网络与孩子交流。现在无论他在哪个城市,都会在晚上八点通过电脑视频与儿子“见面”。俩人的交流,或者读一段书,或者聊聊一天的事情,或者说说当天的新闻。幼儿园时,孩子都由妈妈负责。小学以后,“亮爸”和孩子接触多了,他明显感到孩子的变化,比以前大胆了,性格开朗了,和同学交往的能力强了,还担任了学习委员,能够承担班级工作了。
“严爸”是个工作狂,他负责赚钱养家,妻子则当起全职妈妈。“其实我也很关心孩子,但是实在没精力,晚上回到家孩子基本都睡觉了。所以才会像领导一样提出指导性的要求,具体的操作让老婆去实行。”他诉说起自己的苦恼。而参与学校的线上活动,他明白了,父亲养家,这是爱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但是父亲在职场上忙碌并不代表母亲在家不忙碌。研究表明,全职妈妈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爸爸。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因为对于家庭来说,首要关系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严爸”改变了,尊重妻子、陪伴孩子,用行动践行着好爸爸的诺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让学校“父教”活动影响更多的人,学校团队通过网络搜集、工作室自制、家长配合等方式制作了一批家庭教育微视频,短短几分钟,给爸爸妈妈们送去切实的引导,传播了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微视频,给爸爸们带来了更多实质性的改变。
正如苏州大学黄辛隐教授所说,“父爱在场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父爱如何在场”。新城花园小学的“爸爸帮”从爸爸开始,让家庭教育带着一种特别的温度,孩子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非常幸福的。带着这样的目标与期盼,学校将不懈努力,继续前行!听,爸爸给孩子的歌谣又轻轻地唱了起来――
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教师的从教之日。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学校领导的指引下,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活动方案《奔向》也被选送苏州。年4月,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年4月,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爱学生。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喜怒哀乐。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目前。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学课上,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上,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年12月,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前些日子,我们邀请我省的家教专家王仁元教授来我校给全体家长朋友做了场报告。整场活动做下来,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素养: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近两千人,露天广场,进退有序,安安静静,整整齐齐,没有说散话的,没有走动的,甚至没有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
会后,王老师几次三番地表扬我们的家长素质高。真的,我也是没有想到。当时,处在那个场景中,我的心里也洋溢出一股股巨大的欣慰和满满的感动。我就一直在想:我们的家长怎么会有这么卓越的表现,什么原因使我们的这个工作做得这么精彩,这里面是些什么元素在起作用,这些有效的元素能不能提炼出来,固定下来……
二、 一条深度反思
就这个很多的效果而言,如果我们要深究一下的话,这首先是我们的王老的报告好,能够吸引人。这是前提,也是肯定的。但是,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里面至少还应该有这么一点是不能忽略的,也就是我们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应该深刻总结和升华的一点:我们工作的卓越标准和用心程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我们的班主任、我们与会的工作人员会前、会中和会后的辛勤、智慧和精致乃至极致的工作。
说实在的,组织这么大的一个全体家长们参加的室外活动,我们是第一次,而且我们的家长大多来自周围的农村,大家心里都没底。平时,我们的学生们搞个什么活动,无论人数有多有少,大家都是训练有素的啊,所以我们一点也不紧张。可是,这么多的家长,这队伍如何整合,这出出进进怎么组织,这纪律、秩序如何保证,这讲座的效果怎么保障……等等,担忧很多,也很让人纠结。
但是,事情,我们还是想做好,还是要做好。所以,我们组织班主任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起商议,尤其是对活动的重要性,对家长的衣着仪表、言谈举止、组织报到、上下楼梯、集合整队、会议纪律、散场离席等重要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做了细致的谋划,制定了详尽的预案。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这些规则和期待通过学生传递给了各位家长朋友,而且整个活动也都是由孩子们组织和落实的,老师们只是帮忙和协助。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去引领我们的成年人,让学校去带动家庭。
于是,这会议现场的效率和效果就圆圆满满地凸显了出来!
马柯连柯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教育。”真的,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好的学校一定是教育思想的高地,一定是社区文化的典范。好学校不仅应该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还应该是家长们成长的天地。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了三年五载,家长们也应该在这里跟随着我们的学校、跟随着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一起进步、提高个三年五载。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学校和老师的一个意义和价值所在。
另外,从整体上讲,我们的家长们还都是有素质的,对自身的道德和素养、成长和进步也是有期待的。那么,我们这些家长的家庭教育的质量如何,我们家校合作的效果怎样,那就要看我们学校如何去调动,如何去激发,如何去升华,如何去培育,如何去引领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家长,有什么样的老师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家长的修养。学校期待高,老师标准严,工作做得实,好家长就会由学校悄悄地慢慢地给带了出来……
好的组织一定能够让人向上,向真,向善,向美。因此,我们在期待着我们的老师们天天向上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也能够好好学习。我觉得,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成年人的素养如果能够提高那么一小步,我们的孩子们就有可能提高一大步。
三、 一套入心做法
在讲座结束后,在感动之余,我们通过校讯通专门给全体家长发了这么一条表扬信:
“亲爱的家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组织的家庭教育报告会,天气炎热但整个会场纪律良好,气氛热烈,进退场安静有序,会议结束场地干净整洁,彰显出了我们第二实验中学家长的卓越素质。再次感谢您的辛苦付出。让我们一起携手,一同陪孩子走向美好的明天!【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
我觉得,我们的家长值得这样的称赞!
真的,除了如此真心实意的感恩和欣赏,除了千方百计地邀请专家来学校面对面地给家长传经送宝,我们平时还做了以下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理念渗透。一是每天一次
“新父母早修课堂”。每天我们都会精选一则教育名家或教育专家有关家庭教育、做人做事、读书学习等方面的警句、格言或精彩论述,通过“校讯通”短信形式发给全体家长品读、学习并思考。我们给这个活动取名为“新父母早修课堂”。我们觉得,这是学校日常引领家长成长、带动家庭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二是每学期都有“新父母书包”。每个学期开家长会时,我们都会向家长朋友们及时发放《父母需要了解的六个家教理念》《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小毛家教观点系列》《环保型家长,原生态孩子》等家教方面的学习材料,让家长也能够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自己家庭教育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家庭教育的实践。三是经常邀请专家开讲座。我们开设有“名家有约”,千方百计地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不断地给家长“洗脑”“补脑”和“强脑”。联教授给的《将成功传给下一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老师的《喜阅读出好孩子》、王仁元教授的《一切为了孩子》等等,这些高端的家庭教育讲座都使我们家长的家庭教育认知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文化引领。我们智慧策划
“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主题活动,不断创造家校联谊的平台,用学校倡导的文化来引领和濡染家庭教育。比如“父亲节”,我们倡导孩子们一定要给父亲一个拥抱,“母亲节”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亲手为母亲做一道最喜爱的饭菜,每逢“感恩节”我们都要组织主题班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感恩身边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等等,让这些节日充满着温馨的仪式感和浓浓的亲情味。同时,我们学校的“开学典礼”等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也都可以看到学生家长们忙碌而快乐的身影。尤其是我们的“毕业典礼”,每次我们邀请全体学生家长都来参加,和老师们一起分享孩子们的成长和收获,和孩子们共同见证生命中这些最重要的时刻。我觉得,家长在参与这些典礼活动中会感受和理解学校的文化:我们的内心朝向,我们的办学理念,我们的成长、幸福和快乐……进而努力和学校和我们的老师们、孩子们一起创造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3.组织体验。每逢考试我们都会邀请部分家长来参与整个的考务工作,而且会努力做得很精细、很入心,譬如参与的家长一定要精选;班主任一定要亲自邀请,先口头后书面;家长到校后一定要热情接待;工作结束后,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最深度地交流,让家长说说自己的感受,学校的,教师的,学生的,考试的,等等多方面。然后提醒家长把这些感受整理出来发给班主任或推送到学校博客圈;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把这些短信或文章转发给全体学生家长……
每逢开学典礼,我们还邀请部分家长来当颁奖嘉宾,让我们的家长为孩子们的M步颁奖、鼓劲、加油,带动家长和孩子们一同进步、成长。同时,我们的课堂始终坚持对所有的家长全天候开放,家长可以随时入班来听课,听我们的“天天成长课”,听我们的“学生自主达标课”,听我们的“每周一支英文歌”,亲身感受我们每天一节的“阅读课”,观摩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等等。观摩之后,可以及时与我们的老师们分析和交流。总之,我们努力创造一切机会让家长参与和体验学校的校园生活和老师们的工作学习,因为了解才能理解,理解了才会有支持、合作、共赢!我觉得,正能量也就是这样传递开来的!
4.标准带动。我们始终倡导并坚持着把家长会开成“家校联谊会”“家长培训会”“教与学的成果展示会”“学生学习成长的鼓劲会”。所以,我们的家长会一直坚持智慧策划和精心组织,一直坚持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我们一直努力把家长会做成我们教室里最具亲情、最动人心魄、最美的时刻。那么,既然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家长就必须要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和表率,家长就要和孩子们进行现场沟通和心灵交流。所以,经过老师们和学生们集体讨论,制定出了《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家长礼仪规范》,对家长来学校时的衣着、仪表、说话、行为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用这个标准来要求、来改进、来提升我们家长做人、做事的习惯、水平和素养。同时,家长会后,我们还通过组织开展“智慧家长”“最美(帅)家长”“最具亲情时刻”等方面的评选活动,以此来激励、引领和带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步、沟通成长,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家长会是收获的家长会、是成长的家长会、是加油充电、充满感动、值得期待的家长会!
5.深度沟通。老师们平时都会通过电话、短信、家访、书信等常规路径和形式与家长保持着及时的联系和沟通。从学校的层面讲,我们的家校联系有一个有效平台和开放媒介,这就是《成长明白卡》。《成长明白卡》是为我们的特色课程――“天天成长课”配套使用的一个小册子。“天天成长课”,我们是每天一节天天都上、孩子们围绕主题天天都要做成长记录。《成长明白卡》上面专门设置有一个“父母在线”栏目,这是供家长施展手脚的天地。孩子们周末把《成长明白卡》带回家,家长可以细细地透析孩子一周来的成长记录,然后填写“父母在线”。这就给家长与孩子进行深度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提供了一个途径和载体。通过这样一个渠道,家长可以更具体地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老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家长的想法。《成长明白卡》,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见证着孩子们的变化,也传达着家长和老师的心声!我觉得,只有让父母始终“在线”,家校才能无缝对接,形成合力。
6.构建平台。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家校之间应该有一个缓冲地带和共建平台。而且,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我也一直认为――家长,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是助手,做不好是对手。所以,基于此,我们学校和各班都成立有“家校委员会”。“家校委员会”全面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班级管理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学校发展和班级进步提供有效资源和有力支撑。应该说,“家校委员会”在学校发展、班级建设、尤其是协调家校关系等方面确实是奉献了诸多的智慧,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实在是功不可没。
……
总之,我认为,当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团队不断地在创造一些新的元素,不断地在组织或者是团队内部涌流着一些美好的事物,这个组织或团队是有活力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充满着幸福和快乐的,是值得我们依恋和依靠的。我们之所以努力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些工作,就是因为老师和学生和家长原本就是一个成长共同体,原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期待着并努力践行着,在这个共同体内,我们大家都能够互相驯养着,彼此砥砺着,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50-03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校长应对本校优秀的校园文化进行传承,并融入与时俱进的新的元素,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当前,“走特色办学之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各校追求的目标。什么是特色办学?学校怎样才能实现内涵发展?究其本质,是打造校园文化,建立一种核心办学理念,形成校园精神风范,构建和谐育人氛围,并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它激励着学校向可持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高层次方向发展,极大地影响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道德情操以及行为习惯。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为核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形成一定的文化内涵,让文化产生一种巨大的张力,使其转化为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内化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方能使学校展现出独树一帜、卓尔不凡的魅力,最终实现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目标。
南宁市壮志路小学在打造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经过对学校历史的追溯,反观当下的教育,进行深度的学习与思考后,提出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特色。在此,笔者主要介绍该校特色办学的经验,探讨学校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围绕“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落实“师师有特色,生生有个性,人人有发展,让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家长幸福地合作”的办学目标,该校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逐步进行特色办学的实践。
一、实施幸福管理——服务奉献,以人为本,高效务实
幸福管理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管理者感到幸福,二是管理的过程要科学民主,三是要让师生感到幸福。壮志路小学提炼出了幸福观四要素,即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投入的角色、充实的精神,四者共同发展才是幸福的人生。作为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财富最大化,而是追求人生价值最大化。作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分数最大化,而是追求进步最大化。
学校以“服务奉献、以人为本、高效务实”为管理的行动指南,坚持行政管理例行制度(教代会、周一行政例会、干部民主评议等),实施教师阳光幸福评价工程(制定《德能勤绩考核细则》、《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班主任考核办法》、《教师幸福成长手册》等),用心打造优秀的管理文化,让全体教师在和谐的管理氛围中提升职业幸福感。
学校积极推行校园情感管理,推出“四个一点”幸福管理策略,促进教师幸福地工作。一是“柔一点”,少一些掷地有声,多一些春风化雨;二是“暖一点”,少一些生硬僵冷,多一些人文关注;三是“粗一点”,少一些面面俱到,多一些个性张扬;四是“活一点”,少一些生搬硬套,多一些宽容理解。“四个一点”的幸福管理策略,给予了教师乐业的空间、创新的空间、成长的空间、自我评价反思与调节校正的空间,让教师们感觉到被人尊重、被人关心、被人理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还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功能,以“关爱”为轴,以“团结”为面,以“活动”为桥梁,使领导班子和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真正呈现“人心和顺、事事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让全校教师体验到人际和谐的幸福。
二、塑造幸福校园——精美雅致。温馨和谐,促学净思
根据学校的布局,围绕“幸福之花处处开”的思路,利用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精心设计和打造学校的幸福内涵的外化环境,塑造“精美雅致、温馨和谐、促学净思”的幸福校园。在校园、文化长廊、楼道、教师办公室及教室悬挂师生们收集和创作的幸福格言、文章及书画作品,通过营造浓厚的幸福文化氛围,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从迈进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有回家的感觉,感到幸福满满。
开展“幸福大家谈”活动,利用幸福格言征集活动,讨论“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如何创造幸福”等话题。以“追问幸福”、“寻找幸福”、“创造幸福”为主题布置楼道和班级墙面文化。“寻找幸福”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历史的沿革感受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点滴关怀。每个学期末都开展“幸福一刻,温馨回眸”、“幸福故事大家讲”活动。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宣讲幸福故事。举办教师沙龙,让教师们以“我们的幸福是什么?”为主题撰写文章,并集结成册在校内传阅。
创编幸福校歌《幸福成长的乐园》,在原校歌的基础上,向全校师生征集校歌歌词,请专业人士谱曲。创作幸福校标,在原校标(木棉花:代表珍惜眼前的幸福)的基础上,向全校师生征集校标图案。
三、涵养幸福教师——心态阳光,博达仁爱。成就学生
没有教师心灵的舒展,何来学生心灵的舒展?教师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又如何去让学生感受幸福?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除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以外,唯一可以送给他们的,就是幸福了。校长应把幸福送给老师,让老师天天生活在幸福之中;老师应把幸福送给学生,让学生天天生活在幸福之中。壮志路小学的做法:一是实施“阳光心态工程”,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等,举办教师阳光心态系列讲座和沙龙,举办教师心理辅导及健康知识讲座,引导教师读己(了解和疏导自己,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和读人(与学生家长平等对话等),帮助教师幸福生活、快乐工作。二是加强师训工程,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开展读书活动,专门放假让教师读专著,进行“书香教师”评比,开展基本功的训练和展示活动,让教师写教育故事并在全校分享,开学组务会讨论“幸福格言”,平时发放“精神课间餐”,宣传校训、校标及幸福教师打造的标准等,让教师博达仁爱。三是要求教师认真参与课题实验,在实验中提升自己,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让学生每天的成长成为教师幸福的理由,在成就学生中使教师成为幸福的研究者。
四、打造幸福课堂——以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共享
立足学生幸福地学,壮志路小学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的、优质的幸福课堂。提出幸福课堂有两个层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机会,是幸福课堂的低级层次。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拥有个性和特长,是幸福课堂的高级层次。
学校一是以“六化”互动引领“幸福课堂”。要求做到:教师备课团队化,学生预习问题化;教师上课互动化,学生上课参与化;作业布置生本化,学生练习多样化;教师辅导个别化,学生复习及时化;教师实验标准化,学生实践生活化;教师评价多元化,学生反馈常态化。二是以课题研究助建“幸福课堂”。通过学习“211”教学模式(教师讲课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师生、生生互动、点评与拓展10分钟;学生当堂练习巩固不少于10分钟)和以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的学习研究,大力推行教改实验,坚持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形成打磨课堂、展示课堂的浓厚氛围,让师生踏上轻负高效的“幸福课堂”之旅。
学校还把“让孩子堂堂课都有笑声”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之一,让每节课都走向优质教育,师生在其乐融融中,教学相长。学校以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为抓手开展小课题活动,进行深入研究,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研究解决一小点,如此循环往复,总结成果,召开成果推介会,让教师充满幸福地成长。最终,形成一套幸福课堂的构建标准。学校还积极创编幸福课中操(即幸福醒脑操),该操根据“五指操”以及中医的按摩原理,集合集体的智慧,同时外请专家指导创编而成。该操能有效缓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疲劳感。
五、培养幸福学生——德馨学实,明理诚信。智慧阳光
学校以幸福教育为主题,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朝着成为“德馨学实、明理诚信、智慧阳光”的壮志学子而努力。学校主张教育孩子:有德自然香,有责记心上。谨记德行六字真言:不伤害、不妨碍。不伤害、不妨碍,不做让人痛苦和讨厌的事,事前思考,事后反省,这就是有德行的人。我们的孩子不伤害、不妨碍自然,就会珍爱生命;不伤害、不妨碍社会,就会热爱生活;不伤害、不妨碍学校,就会主动学习;不伤害、不妨碍老师,就会尊敬师长;不伤害、不妨碍同学,就会团结同学;不伤害、不妨碍家长,就会孝敬父母;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就会积极向上。时刻牢记责任心口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分内的事情尽力做,出了问题敢担当。
围绕不伤害、不妨碍,学校开展了以“在敬净静中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利用校会开展“小故事大道理”活动;组建“红领巾广播站”,开展新闻播报、名人回忆录播报、校级优秀作文播报等活动;开展“经典分享,阅读传递,好书献母校”活动;每周二下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分级分组,保证人人有组,生生有活动参加,学校编印校本兴趣小组活动教材;“六一”前后开展“壮志幸福成长文化展示周”活动;每个学期开展背古诗比赛;春季学期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秋季学期开展爱科学月活动;开展以“走进水街文化”为主题的学生探究实践活动;创“寻找幸福”、“幸福讲坛”、“幸福花开”校刊,评选“幸福班级”,表彰“幸福之星”……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另外,篮球运动是壮志路小学最强的运动项目,近十年来曾经两度获得南宁市篮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学校继续重点抓篮球训练,每班每周开设篮球课上课时,自编篮球校本教材,定期组织班际间的篮球比赛,让学生毕业时“人人会打篮球”。
六、培训幸福家长——有德行,有责任,有真爱,有信念,有智慧
依托广西立体化实验课题,学校开展“构建合作式学习型家庭的研究”(南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家长学校指导和提升家长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水平,使其主动地与学校、教师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经过了一年来的努力实践,学校构建学习型家庭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良好习惯正在养成,各班的班风和学风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方法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与学校沟通,家长们对学校的信任度逐渐提高,家校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一些单亲家庭、“教育困难”家庭得到了很好的帮扶,家庭教育的环境得到了实质上的改善,“合作式学习型家庭”已经初具规模。家庭的细微改变,成就了孩子的大变化、学校学习氛围的大变化。
学校的“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区、市妇联乃至全国妇联的领导都曾经亲临学校参观和指导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立体化”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以及国家“家庭教育”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的现场会在壮志路小学成功举办,充分体现出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工作的实效性。与此同时,随着各种实验活动的不断延伸,学校将研究制定出有学校特色的各项实验成果手册,让家长也树立目标、发展自己,感受到获得成长的幸福,使“构建合作式学习型家庭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把对孩子教育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行、习惯的过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实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存在误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互利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主张探索的家庭教育课程化,指的是学校主要利用已经建立的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帮助家长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课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以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家庭教育有效进行。目前,我们所做的是根据多年办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通识类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揭示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到3岁、4到6岁、7到18岁)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孩子素质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70%),有拖延倾向喜欢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56%)。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重合度达80%,只是在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上呈现出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排在家长关注的前三位的分别是:一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机(51.79%);二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9.81%)拖延(57.27%)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56.06%);三、四线城市是生活懒散(72.54%)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63.02%)拖延(60.57%)。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生活懒散,学习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它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人格)发展理论学说(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奋学习,期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学业发生兴趣。初中生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阶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应是:①鼓励孩子与同伴互动,寻求他们的接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勤奋感,体验成功,积累经验,以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对现实困难;③积极回应孩子的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导孩子建立普遍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的内驱力;⑤培养孩子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导孩子在学习中学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⑦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把家长的信任感内化为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对孩子形成正面影响。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初步实践苏州市作为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素养基础的家长群体,原有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要创新和转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1.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以下教育专题:①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责任理念与主要内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矫治与健康指导;④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与学习指导;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资源开发与案例积累。具体做法:①用好苏州市教育局编写的《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中学篇)》,并根据学校与学情不断调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专题,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教材,逐渐构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体系;②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供家长共享,如苏州市“智慧教育教师”APP,“苏州父母”APP,校园网平台,有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长自主学习的辅导资料,并开发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内的学习资源;③研发可供不同层次家长和不同时间学习的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本校学生与家长提供个性化、阶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导;④探索并实施家庭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2.培育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近几年,苏州市已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家庭指导师”培训班,为家庭教育课程化培育师资力量。学校在分析学情和家庭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选拔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和优秀家庭教育父母参加,聘请国内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及家庭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师和爱心父母组成的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平时就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家长的现身说案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目前,团队中的很多优秀者已加入苏州市家长学校的“智慧教育教师”APP和“苏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1)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计划。实现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衔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做到内容分层,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举办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实践性讲座。形式新颖,即专家点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观摩与亲身实践相结合。(2)开发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借助“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建立开放、灵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课堂。结合“苏州市家长学校平台”,中的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借助校外少年宫、活动中心、实践学校等教育场所,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组织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设立的志愿岗、绿色食堂管理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设7个安全教育专题,组织至少3项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防溺水专题”“校车安全”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学校安保部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写出评价反馈意见。学校实践家庭教育开放课程,欢迎家长走进学校组织活动,如每学期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都由班级家委会成员策划与承担;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会,由家长担任后勤服务;组织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成长仪式等的策划与后勤管理、摄像摄影的美篇推送等。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并轨运行与合作互动,形成了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维”有效教育综合网络。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化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综合网络中的新生事物,旨在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有效教育能力。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徐海浮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本人于1994年毕业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96年8月分配到东莱中学,98年调到庆东小学,99年到东莱小学,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经张家港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99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2000年11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2002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2002年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20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2002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关键词:幼儿教育;品德教育;一日常规
人的一生中最初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虽然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但人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不论是文化知识学习还是品德养成教育,学校教育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业。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大区别是:不以固定的知识点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而是在孩子的一日常规活动中进行渗透,用环境、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幼儿教育的的内容包括五大类: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类中都要有品德教育的渗透。下面笔者就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渗透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幼儿园品德教育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对孩子越来越宠爱,甚至于溺爱,我们在街上随处可见三四岁的孩子因为自己的东西被旁边的小伙伴分享了一点就大哭大闹,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常常会因为自己不小心摔倒,就砸凳子、砸杯子等,这种现象正是品德教育缺失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不一致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具备一致性。但是目前情况显示:大部分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一定的品德教育,养成了一定的良好品质,比如尊敬师长、爱惜粮食、爱护公物、珍爱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可是在家庭中这种教育却被淡化了,甚至有的爷爷奶奶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觉得年龄小可以原谅,放任他们自由。这样导致学校花费了三分之二时间获得的教育成果,在家庭中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流失了,真是事倍功半。另外,不管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它们对幼儿的品德教育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于“爱父母、爱师长、爱自然、爱劳动”等许多具体的内容只是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而没有具体可行的策略与内容。
(二)品德教育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
严格来说,品德教育要贯穿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和一日常规之中,可是在幼儿园的活动与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只是在具体的语言课中通过讲孩子喜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良好品质,在音乐课中通过吟唱爱国、爱家、爱伙伴的歌曲来熏陶学生,在劳动、科学课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而在日常行为中很少有教师有意无意地贯穿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品德教育的时间与内容没有延续性与阶梯性
幼儿教育是三年制教育。教材内容随着幼儿年级的递增随之变化,可是对于幼儿的品德教育却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内容,在系统的教育教学中品德教育是忽隐忽现。虽然幼儿园的教材中有品德教育,但仅凭借那数页内容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至于从幼儿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这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容呈阶梯形的设置更是教学内容的缺失。
二、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中渗透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孩子纯真的品质,又包括生活细节中显示出来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大度与真诚。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渗透。
(一)在衣、食、住、行中渗透品德教育
从早上入园,教师就应教育孩子讲文明、讲礼貌,如和老师问好,与家长道别。进入教室后,应让他们自己擦桌子、摆桌椅,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一日三餐前,教育他们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热爱劳动,珍惜粮食,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另外,在升旗活动中还要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党,在参加各类活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美好情感。
(二)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品德教育
传统教育中孩子的知识、品德、习惯百分之八十都来自于学校的课堂。所以,课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加强品德教育呢?在幼儿园的每一节课中,教师都要用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精神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进行一次次的启发、熏陶、感染,从语言的表现到行动的实践,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让品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教材是人们的知识、智慧、才能的汇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容,所以我们要用好教材,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绘画吸引幼儿,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棵品德教育的种子。如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启迪幼儿的智慧;在动手描绘各种图案的过程中健全孩子的的人格;在歌声嘹亮的音乐课中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向往之情。总之,我们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让品德教育在课堂中扎根、开花、结果。
(三)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品德教育
孩子在衣食住行、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各种优良品质,最后都要回归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实践。所以说要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品德教育。如在户外体育活动拍皮球的游戏中突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的皮球飞了出去,另一个孩子帮他捡了回来。其中一个孩子说出了“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表扬这两个孩子,把他们作为当天的学习典型,放大他们的这一行为,肯定他们的优点,为全班学生树立品德教育的好榜样。相反,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孩子争抢、打骂等现象,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讨论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这些都是生活中最鲜活的教育素材,教师应抓住这些契机进行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裘惠芳.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4):244~245.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12-01
1.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小学语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修养,这一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中的大部分人文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是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传统文化精髓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授与灌输,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很难满足学生对于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需求。尤其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中有很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还不太健全的小学生来讲,课堂教学的先天局限,使小学生很难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得间接经验的讲授完全理解与掌握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因都是源自于生活与社会实践,家庭作为小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对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的家风家规、以及父母亲等长辈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示范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社会都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活动,家庭作为"全民阅读"的最小组织单位,通过积极组织有效的阅读活动,一方面,能够对小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让孩子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学习,弥补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局限;另一方面,家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自身人文素养也得到提升,无论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开外辅导能力,还是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引导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家长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行为示范,以及及时的教育引导,让抽象的东西变得贴近生活的同时更鲜活,让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养素养在每一位小学生家庭蔚然成风。
2.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上文中已经提到,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含语言知识、文学、历史知识等,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小学生作为思想和行为还不太完善的特殊个体,单纯的依靠自身的主动性与兴趣去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可能只适合个别孩子,对大多数的孩子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小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中,有相当多的时间需要在家庭,尤其是父母亲的身边度过。尤其是周六、日,以及寒暑假,小学生可以在这期间在家长的帮助与指导下去发现自身的兴趣,有针对性去探索感兴趣的未知领域,在发现与探索中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家长通过包括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参加夏令营、旅游,观看电影、戏剧,写日记、观后感、读后感等形式,让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与学习的新内容。让语文学习成为小学生家庭生活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学会在家庭生活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家庭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场所
由于小学语文自身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大都依靠家庭才能完成,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更加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保证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正确引导。小学语文课业辅导不仅仅是强调任课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应该包括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小学生对于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学习更适合于通过感性的、直观的方式,而现阶段来看,大都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应对办法不多,尤其是办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更广大的农村地区。而恰恰相反,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在家庭生活与学习中,小学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家长有更多的条件与机会让孩子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课堂教学要完成的任务。在家长的正确与积极指导下,积极、有序,甚至是小学生自己主导的开展符合小学生自身兴趣与特征的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不必需要精心的组织与策划,实践教学的载体是无处不在的。在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可以开展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在吃饭的时候、参与家务的时候、家庭共同观看电视的时候、外出旅行的时候、过马路的时候、坐公交车的时候等等。看上去的无处不在,需要家长的责任担当与身体力行,更需要家长的一如既往的韧性与热情。
每一个小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这样每一个小学生获得的社会实践经验也就越来越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枯燥乏味,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创建了小学生的共享平台,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方面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在实践活动中自身的其他素养也得以养成与提升。尤其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分享,形成团队学习,集体学习的良好氛围,小学生在思辨中感悟,在思辨中提高,这无论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还是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要想出色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必须依靠家庭教育的有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