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07 15:42: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

第1篇

【关键词】数字背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52-01

一、数字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在数字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首先,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落后。人工检索和查询是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管理手段,极易出现偏差,而这已不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数字背景时代下,高校必须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实现数字化的检索,采用数字化的服务手段,是提高其管理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其次,纸质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由于纸张是传递和阅读信息的核心载体,管理工作者每天都必须记录、储存海量的纸质数据信息,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纸质物极易被损坏,导致重要的数据信息丢失。和传统纸质图书馆相比,电子图书馆更具优势,以文档的形式保存数据信息,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可以长时间保存,信息检索也非常方便。最后,是数字时展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图书馆运营中,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数字信息化时展的客观需求,必须优化创新其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与质量。

二、数字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

(一)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在数字信息化发展浪潮中,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想要提高其管理效率,必须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高校要引导图书馆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意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为在校师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他们查阅各类资料提供便利,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益。在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的数字化理念,优化创新管理模式,综合分析各方面主客观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规划,要根据各方面运行情况,优化创新数字化管理手段,营造一种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构建长效的人才运行机制,确保图书馆高效运转。

(二)优化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想要优化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多角度、多层次优化创新其服务模式,借助全新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招生与就业形势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图书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次数频繁增多,必须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在此过程中,高校必须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创新服务模式与形式,采用“高效化、多元化、社会化”的服务方式[1],要积极、主动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他们各方面的客观需求。同时,高校要注重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注重网络服务,提高图书馆各类图书资料的利用价值,多和其他高校的联系、交流,开展联机合作检索服务,优化配置各方面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此外,高校要注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要优化完善用人制度,适当提高人员聘用要求,定期对在岗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图书馆管理人才,确保一系列图书馆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注重技术创新,优化创新管理制度。在运营管理中,高校图书馆管理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紧密相连。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要注重数字化设备的引进,借助计算机科学管理图书馆,大力开发各类图书馆管理软件,科学管理图书馆,构建高效的查询检索系统[2],便于学生及时快速查找各方面资料。高校要注重图书馆管理制度的优化创新,优化完善传统封闭的管理体制,让图书馆管理层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他们各方面潜能,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

三、Y语

总而言之,在数字背景下,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要将其放在核心位置,要全方位分析图书馆各方面具体情况,尤其是图书馆资源管理利用情况,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优化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与技术等,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改变图书馆管理现状,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数字化,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促使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事业持续向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育玲.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75-76.

[2]申雪倩.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51-252.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拉术; 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论; 资源互补性

引言

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战略形成和实施中作用的探讨由来已久。90 年代之前的文献强调在IT 改变全面战略和行业结构变量的潜力上进行的创新和改进。在这一时期,企业要想获得基于IT的竞争优势,要么通过持续的、领先的IT创新永久地彻底改造IT 优势;要么首先行动并建立不易攻击的先动者优势[1] 。但这两种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永久的创新是很难维持的,并且会被越来越短的IT 开发周期所困扰。

先动者优势看起来比较乐观,尤其是那些涉及专有系统从而利用自身特殊力量或机会的公司。然而,实践表明这种优势很少能够持续。也就是说,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信息系统在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1.  IT创造竞争优势的传统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如何提供战略优势的传统理论基础是以Porter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他提出的“竞争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从“竞争力模型”出发,人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要带来竞争优势就要能够增强企业处理威胁和机会的能力,并改变企业在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并且随着企业合作的需要,人们逐渐将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紧密联系这一竞争策略也纳入到IT的战略作用中来。而价值链模型突出的是具体的经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竞争策略能得到最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最可能发挥战略作用。价值链模型通过辨识企业中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其竞争地位的关键支点,从而对竞争压力模型作以补充。

这一理论曾一度指导和解释了一些成功的IT 案例。例如,SABRE 系统不但使美国航空公司获得了直接的战略优势,而且通过在预定商中创造转换成本极大地改变了产业的结构。Merill Lynch 通过方便而富有个性的金融服务也迫使象花旗银行这样的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

然而,Kettinger 等人在对70 年代至80 年代早期的30 个知名IT 案例的研究中发现,在IT 实施的5 年内,有21 家公司经历了竞争力的衰退[2 ] 。这些原本为战略意图的系统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并没有为各自的公司提供长期竞争优势。这表明,可模仿性破坏了信息技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到底能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如何才能带来呢? 传统的理论没有解释这一问题。

2.  IT和基于资源的观点 资源基础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独特的”公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竞争,这些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特性[3] 。正是这种异质资源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这些有价值的、稀缺的资源如果得到模仿壁垒的保护就可以经受得住竞争对手的模仿,使这种竞争优势得以持续,这些模仿壁垒包括时间压缩不经济、历史的独特性、资源的互补性和因果模糊性[4] 。

在探讨IT(这里,我们将企业的IT资源定义为企业的IT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及共享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库) 带来的持续竞争优势问题上,我们可以以资源观为基石,因为基于资源的理论是一个透视可持续性的很好的概念框架,原因在于它主要的依赖变量就是持续竞争优势。

3  IT资源如何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信息技术的运用通常涉及企业中社会复杂资源的使用,如果这些复杂资源不易被模仿(当然它们应当是有价值、稀缺和难以替代的) ,那么这些企业在使用IT 时就能够比其他企业利用得更加充分,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IT 资源更多的是以某种方式嵌入到企业中时才能产生竞争优势,也即IT资源是通过资源互补性这种隔离机制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并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的。

作者认为,在目前知识经济的环境下,有两个与IT 互补的重要资源类型———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

3.1  IT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和最难掌握的。与人有关的资源因素很多,象组织文化、组织的学习能力、组织的柔性、CEO 承诺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组织文化和CEO 承诺作简要介绍。

IT资源的收益在于它在组织中释放信息的能力。人为的文化和结构方面的约束会削弱它的价值。因此,公司应当拥有一种开放的理念,允许雇员获取传统上被高层管理者控制的信息,并且应当废除传统的等级、上- 下的交流和专制的命令与控制。“信息化”的组织必须操纵一个精瘦的、需不断培训的中层管理者或消除中层管理者,并经常促进跨部门和项目边界的非结构化的交流。最后,经理必须从控制权威形象转换为支持顾问,将权力给最适合的人以便他们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决策。

CEO 的承诺通过确保实施资源、将IT 与业务战略和流程集成在一起以及确保长期IT投资的连续性而促进了IT的成功。成功的IT需要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充当“业务洞察者”和“先行者”,明确支持和表明IT 需求,并在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系统的背景下交流IT 的功能性,他愿意将IT 视为业务思考的中心部分,并探讨战略决策如何被IT 影响以及IT 的跨部门应用。

3.2  IT和无形资源

资源基础论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它对无形的组织资源的明确认同,无形资源的战略作用已得到许多人认同。目前,CIO 和其他的高级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技术的投资来为公司创造优良的无形资源?”[5 ]企业无形资源的关键部分是智力资本或知识资产,而信息技术可以赋能知识资产这种无形资源。

这里,作者将企业的知识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外部知识是有关客户的知识,而内部知识是有关企业的知识,事实上,这两者的界限有时不是很清楚,因为在强调客户导向的今大,企业内部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客户的知识为基础的。但无论是哪种知识,信息技术在促进知识的生成、共享和传播过程中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客户知识从产生,到分发、使用的过程称为客户智能,它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取得优良的客户导向关键在于跟踪并预测变化了的客户喜好,并进行客户利益率分析、忠诚度分析和消费行为分析等,而商业智能(包括数据仓库、OLAP 和数据挖掘等) 使得上述分析成为可能。

企业内部的知识深埋于雇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流程、政策和数据库中。组织知识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由企业集成、转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调节。知识管理需要保证创造新的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并将其在组织内传播,以及将其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6 ] 。而IT 对于知识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象群件和多媒体系统能够帮助阐明假设、加快交流的速度、抽取出隐性知识、构建有关历史记录并对其进行分类。渐渐地,企业知识根植于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程度决定了企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

因此,IT系统可以促进知识的体系化以及它对跨越组织的影响。信息技术例如群件和专家系统,当填充以企业特定的知识和洞察力时,就能够转变为特殊的资产,这种特殊的资产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几乎是不可模仿的。

4  结束语 资源基础论是理解IT如何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较好框架,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互补性资源的识别上,还需要借鉴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方面的研究;其次,在如何度量IT和其它资源的互补性上,基于资源的观点也没有给予很好的回答;最后,理论的研究终归要应用于实践,因此,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测度IT 能力的方法并指导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IT 能力以带来持续竞争优势是重要的,这应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T C. Powell ,A. Dent2Micallef . Information Techology as Competitive Advantge: The Role of Human ,Business ,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J]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5) :375~405.

[2]  Kettinger W. , Grover V. , Guha S. etc. Stra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ted: A Study in Sustainability and Performance [J] . MIS Quarterly ,1994 ,18(1) :31~58.

[3]  Barney J .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 —120.

[4]  Petaraf M.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 based View[J]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1993 , 14 (3) : 179 ~191.

第3篇

>> 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路径与政策的转型 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新常态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技术创新 企业“经济转型”中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探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技术创新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冲突与协调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途径选择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创新驱动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助力经济转型路径研究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创新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创新的趋势探讨 我国旅游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产权制度原因及创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1年8月2日访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大数据定义为“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站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的、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Hilbert M. and Lopez P.,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32, no.6025, 2011,pp.60~65.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

当前对于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存在两种观点:Dumbill采用IBM公司的观点,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产生速度快(Velocity)。Edd Dumbill, “What Is Big Data,” http://strata.oreilly. com/2012/01/what-is-big-data. html, 2013年1月24日访问。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具备“4V”特点,在3V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性(Value)。(1)数据量大(Volume):目前数据的计量单位用太字节、泽字节和尧字节计算。IDC《数字宇宙膨胀: 到202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显示,数字信息每年按照几何级数态势递增,到2020 年数字量将达到40ZB。(2)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相对于传统的便于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下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浏览轨迹、视频、音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产生速度快(Velocity):数据的产生和更新频率快,每秒都在即时增加,因此大数据的存储以及实时处理和分析能力是大数据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关键要求。(4)价值密度低(Value):存储的数据量大,但是蕴含的价值低。比如一段监控视频时间长达2个小时,但是有用的数据可能只有1~2分钟。朱东华:《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4期。

数字技术是指对产生于人机交互、物联网等以结构、半结构、非结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集成,以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以及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技术生成模块化的专用数字技术处理软件包,进一步通过模块集成实现决策支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预测等技术创新,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化。

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可知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大数据下的数字技术包括传统基本数据处理技术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统计分析,和高级数据处理技术如移动计算、社会化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分析和预测五种技术,这五种数字技术融合后方能产生巨大的技术创新。[德]乌尔里希・森德勒编:《工业4.0》,邓敏、李现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54~67页。移动计算指的是计算的实时性、动态性,即人和计算机的实时交互,机器和周围环境的实时交互,通过移动计算,增加了数据使用技术在地点和时间上的灵活性,数据的实时处理是大数据的最核心技术。社会化媒体是指人们可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分享内容、互动交流。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使用数据具有“流”的特性,大数据流的特性改变了人们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技术创新方式。物联网描述的是物理对象间的连接,这种交互作用发生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对象与对象之间。物联网的形成开启了服务创新、生产创新和增值过程的新维度,是新的增值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云计算指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主要解决数据的结构问题和管理问题,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通过云计算加快对信息的发现、组织和协调并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分析和预测是对大数据进行关联、趋势性等知识发现技术,由于大数据的海量性、动态性、类型多样性和价值低密度性,有价值的信息隐藏于碎片化的数据关联中,而且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因此传统的优化算法、抽样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方法已不适用,基于知识发现的分析和预测技术是大数据的关键技术。针对大数据下的这些数字技术融合就有可能产生技术创新,就可能实现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等等。

大数据时代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本质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并不能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也不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是大数据技术本身,更是应用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能够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使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得到大规模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广泛使用,使得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 经济增长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是技术创新发生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程度加强,而且由于信息化的广泛使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和共享性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

二、大数据下数字技术创新的新特点

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渐进性技术创新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五个方面。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具有一些新特点:

1.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方法具有组合性

传统的技术创新方法基于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市场目标的共同作用,孙圣兰、夏恩君:《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6期。而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技术创新方法更多地来源于对不同技术的组合式创新。创新不仅是一种基于理论背景下的基础性创新,而更可能是利用现有的数据技术手段和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技术创新方法的组合性主要体现在对数字的敏感性洞察以及创意路径实现的组合。对于客户消费行为的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开发出BI系统。对于共众通信数据分析可以开发舆情系统, 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将Facebook最受欢迎的照片共享思想植入到智能手机中,开发出了能够改变照片样式的软件。[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蒋永军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91~92页。这些说明了数字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2.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开放性

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强调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聚集对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领域精通的专业性人才来提供技术创新方案。专业人才具备高精尖科技知识,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而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对专业人员和研究领域的限制。数字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在开放平台上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新思想的交流与技术创新的实现。纳特・特纳和扎克・温伯格是沃顿商学院学习经济学和创业学的学生,二人虽然没有学过医学知识,但他们创办的公司flatiron health正在试图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这种群体力量参与和数字技术爆发出来的无限的智慧正是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模式。

3.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管理具有突破性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基于不同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之上的创新,能够使产品具有新的性能和较低成本,且具有毁灭性,能开拓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如石英钟的出现给机械表以致命冲击。数字技术下的融和式技术创新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单个领域的技术有可能只服务于特定背景下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不同领域技术的有效融合则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相关性技术创新。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渐进式创新是阶段性的、变革性的,而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永恒的、革命性的。传统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大量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进设备的研发及引入,通常这些投入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基于数字技术平台,每个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都成为了创新的主体,创新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术领域,而是以多种方式存在。如云端存储服务及数据分析业务就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创新思路,从而使得技术创新具有更低成本。

4.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过程具有非线性

线性创新和非线性创新是基于创新过程的一种区分。线性创新过程是一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销售”的单向的、逐次渐进的过程,创新起源于基础研究。非线性创新过程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非线性创新过程中创新绝不是从研究到应用的线性链条,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过程。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突破了线性技术创新的思维,从创新的方式、主体、阶段等方面进行非线互创新,是企业内外各种与技术创新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

5.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结果具有通用性

通用性指能够在多行业使用的创新技术,通用技术创新具有普遍性,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催生大量的创新,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具有这些特点。数字技术下通用性创新主要是由于创新的方法是组合式创新,对于已有发明或者技术创新,经过组合后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这种创新方法表明,每一次的技术创新会成为未来创新的一块积木,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就产生了持续技术进步。数字处理技术使得所有领域都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并无限制地被复制和重复使用。因此,具有潜在价值的数字化积木式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倍增长,并且还在持续地提供未来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的路径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在新常态的创新驱动中,我国面对大数据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数字技术下技术创新的特点,要发挥我国自身资源优势,实现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就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路径转变。

1.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

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关键词,而且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具有开放性,特别是在数字化工厂方面,实现过程中有大量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内容,欧美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早,已制定出系统集成、安全保障、数字化工厂、能耗等技术标准,因此要积极引进和参与国际化标准工作,同时实施举国体制,发挥政府作用,组织开展我国的技术标准化研究,争夺制造业竞争的话语权。另外,在产品市场规模巨大、产品集成复杂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借鉴“高铁”技术创新模式,由政府牵头,发挥国企研发力量,重点突破某一领域的技术难题。在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中,重点要持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是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因此要持续推进数据库、知识库、云计算库、数据分析库的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下人人都是技术创新者,要构建基于服务的、集成智能分析、快速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接口,建立促进群体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共享和促进群体技术创新的交互平台,建立开放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模式和评估机制,以推动新常态下数字技术对技术创新的引领。

2.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开放,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市场,市场化需求确定了技术创新方向,技术创新中的市场杠杆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要完善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及市场需求,发现创新机遇并且进行自主创新。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研发新技术、发现新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果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就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的清晰界定以及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得高额收益,从而促进更加长远的技术创新。我国目前对于知识产权界定、保护以及知识使用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鼓励技术创新。此外,要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

3.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用和行业动态呈现出新趋势和特征: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新型电子市场与新型电子商务将转变企业运作和组织架构。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关注点将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系统、数据库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等方面逐渐转移到以新概念、新技术实行的决策分析、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上。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对于大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新常态的经济中,要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一方面通过加强我国高校计算机、电子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环境,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以培养掌握数字技术基础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人才创业环境,引导大数据人才创造;另一方面我国需要制定全球数字技术人才引进计划,特别是了解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和数据分析师的引进,并为人才的流入做好政策支撑。

4.加大企业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第4篇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新常态”,并对各行各业以及全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华三对此一直非常关注。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大会致辞中提到,作为中国乃至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先厂商,新华三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在新常态下带动产业链价值提升,推动新经济发展;举办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就是新华三围绕这一愿景的具体举措。

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挑战,为新经济的前行提供“引擎”,是此次新华三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讨论的重点话题。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在演讲中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交替引领、彼此促进。新IT则是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技术变革的聚合,它从IT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资源池化开始,融合了大数据、大互联平台、大安全防护以及创新的服务与模式,为应用的创新提供支撑。

作为新IT解决方案领导者的新华三,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应用驱动,云领未来”最新战略,重点在于让应用驱动IT的云化,在广义的新IT环境中,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轮驱动,持续引领、推进数字经济走向未来。

围绕着“应用驱动,云领未来”这一战略,新华三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大互联和大安全四个方面的技术能力进行支撑,并分别规划了明确的创新“路径”。未来的新华三,将通过全面支持云生应用的H3Cloud 2.0,带动基于云的业务与模式创新;为用户提供数据平台和数据服务的大数据引擎;借助应用驱动、万物互联的应用驱动网络,构建数字经济的神经系统;并借助“自主创新+生态共建”,为数字经济打造全面升级、主动防御的大安全体系。

此次峰会专设了9000平方米的互动体验式展区,从“大互联、大数据、大安全、云计算、IT基础架构、运营商、智能家庭消费类产品、新华三大学”等八个维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新华三在新IT领域的创新成果。

第5篇

目前,我们国家颁布的《公司法》中明确要求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当今社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必将会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但是众所周知,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付出相当代价,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要想其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只靠法律制度和政府号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考虑,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重新解读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就业稳定、民生改善、文化繁荣和生态良好,离不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毋庸置疑,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和生产,企业应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主要目的是给社会提供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企业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如果失去了生产和创新功能,那么企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因此,任何企业的第一要义是搞好生产,创造出市场效益,争取为社会多纳税,实现它对社会的经济责任,这就完成了它的主要任务。必须同时看到,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也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的生生死死,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有社会来认可它、由社会来承接它失败的代价。更主要是,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企业与社会有一个共荣的关系,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甚至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关系变得相对疏远。

三、当前国内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规章政策不健全

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的过程中,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缴纳的税收,并没有起到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作用。即使是一些地方政府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危害性,也没有制定有关条例进行约束。当地政府看到的只是目前企业的经济利益,并没有看到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国家在企业诚信经营方面同样缺乏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导致企业不诚信经营的现象频繁出现。

(二)企业缺少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缺少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

企业最终遵循的?l展模式应该是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对消费者负责,保证企业本身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生态环境负责,保证企业发展有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而不是在不断寻找新的生产资料上费功夫。近几年,每年国内大事件中。都会有企业因不遵守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发生。企业在对消费者同样很冷漠,最让国内消费者愤怒的就是一系列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可见国内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严重缺乏,甚至是忽视。

(三)未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绿色环保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为人类未来的理性考虑,但是存在某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重视可持续发展,也没有认识到企业的再开发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企业的行为看起来是个体行为,但是作用于环境中的却是数以百万计的个体行为,这就可能会损害环境承载能力,限制未来人类的发展。所以,企业应杜绝不受限制地进入环境,以实现企业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市场营销中社会责任的提升策略

(一)提高法律意识,塑造诚信管理形象

法律是人类行为的底线。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应该去钻法律的空子来实现盈利。每一个企业以及这个企业所拥有的员工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从而要求企业要诚信经营、绿色经营,并且拒绝生产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危害的产品;要自觉履行合同中规定地点义务,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反对政府个别官员强取和贿赂等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

(二)企业要努力推动组织结构转型,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

一是企业要努力打造数字化工作场所。应用现代技术打造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场所,提升团队工作的协同效率,降低团队沟通成本,提升员工的敬业度和使命感,提高团队生产力。二是企业要提升数字化人力资源运营。人力资源部门自身进行变革,实现数字化运营,通过端到端的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化、自动化;通过智能化的员工服务,提升员工整体体验;通过数字化的人才管理,打造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供应链。三是企业要实现数字化决策。以数据为基础,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通过智能化的分析,了解组织人才管理现状,人才市场竞争力,有效预测人才管理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帮助组织制定更科学的人才决策。

(三)完善相关披露制度

现今社会,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政府部门进行补贴发送等都与企业的信息息息相关,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企业虽然承担了社会责任,但是利益相关者并没有完全了解的局面,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立各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会在网站公开社会责任报告,但这一行为是自愿而非强制,而且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审核检验,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后,应当在一定的时间段将相关信息对外披露,使外界了解其履行情况,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企业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

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普遍不是很高,投入资金和人力不多。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实现工业生产的新组织。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勇于实践,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站在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角度,积极推进行业的技术升级,勇担技术领先的先锋。

(五)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单是把它写进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丰富到企业使命中,更重要的是把它扎根于企业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管理者的心里,从而影响行为。使得当一个企业盈利时,它会积极主动的投身员工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这就要求企业将社会责任标准与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合理要求相结合,落实于具体的企业行为中。

第6篇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的开发建设及实施阶段;现代农业信息化阶段。其中,现代农业信息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成为比土地、生产资料等更重要的要素,信息对于农业生产附加值的影响更大[4]。目前,我国多数省份农业信息化总体处于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开发建设及实施阶段,农业信息技术的重点是进行资源整合、硬件集成应用及多元化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同样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科学计算;第二阶段是70~80年代的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第三阶段是进入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5,6]。发达国家积极推广的农业信息技术有:农业信息处理和获取、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6]。如美国的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德国强大的涉农数据库系统;法国集成信息、通信卫星及专家系统服务于现代农业;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全程信息化及农产品安全追溯;韩国建立的农场信息技术系统、土壤环境信息系统、农产品出口产品管理系统等。

2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2.1发展特征及趋势

现代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有:①以高科技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②相互渗透,具有开放性;③促进规模经营,具有高效性;④需求与要求矛盾多,极具差异性;⑤引进竞争机制,具有挑战性[7]。同时,智能化、移动互联特征鲜明,农业信息化呈现出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综合化、全程化。当前,全国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①从注重基础建设向注重资源整合转变;②终端开发应用开始由传统终端向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终端转变;③产业信息化开始由单一环节的信息化科技创新向全产业链信息化科技创新转变;④由单一信息化技术创新向集成技术创新转变;⑤农业信息服务科技手段开始由传统单一方式向协同化、精准化、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⑥创新机制开始由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国家无偿投入为主,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国家有偿投入转变。

2.2发展策略

依据前述发展阶段,在发展策略上,第一阶段为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研究、开发,实验的人力、物力主要由政府投入;第二阶段是双轨协调型。即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由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第三阶段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要承担发展战略制订和政策环境构建,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受技术创新利益驱动,企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8]。“十三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份应该采取第二阶段战略,即双轨协调型,政府做好规划,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地位的作用。

3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

从信息利用过程来看,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可归纳为:①信息自动获取技术,主要包括传感、遥测、遥感及摄像扫描技术;②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激光等;③信息利用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模拟与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9];④信息控制技术,包括生产自动化技术,如农业生产领域的自动灌溉、自动施肥、温度自动调节等技术。同时,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虚拟农业和精确农业等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中,农业数据库产业是信息部门重点开发的领域,农业应用软件开发将成为农业信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在农业信息智能分析方面,需要突破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挖掘、海量数据管理、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等关键技术[11]。其中,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技术集成、低成本便捷性农业软件和终端技术等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研究的重点。

4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

4.1精准农业: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业污染、资源浪费大等突出问题,面向良种繁育、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等农业生产,以精准农业“3S”等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为代表,研究农田水、土、肥、气、温度等生长信息的智能感知与快速获取技术;研究土壤养分与墒情变化、耕地质量动态、气候变化等监测与处理技术;研发农田精准作业导航与变量作业控制、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等管理系统;建设动植物防病治病、病虫草鼠害发生、重大疫情快速反应与预警体系。整合建设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网络化管理系统等,构建省级主要作物精准作业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系统产品,提升省级以精准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精细化生产水平。

4.2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储运领域信息化

针对农产品加工储运领域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等问题,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信息科技创新,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生产自动化控制、农产品储藏环境远程监控、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控制、农产品物流管控等信息技术研发。攻克农业信息智能处理与知识发现技术,探索农业信息大数据应用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数字模型和虚拟加工储运技术平台。研究农产品加工过程模拟模型,开发便捷性生产加工管理系统。利用工业化数字控制技术已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改造、改良传统农业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产品加工储运优先向数字化迈进。

4.3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交易信息化

针对农产品信息流通、交易不畅等问题,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通过引进与开发,依靠信息科技创新,形成易用、好用的生态地理标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系统,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科技信息服务含量,提升农产品交易的快捷性和便捷性。建设新型农产品交易平台、大型农产品数据库;加强支付、认证、配送等环节创新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体验式服务。引导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开发电视、手机、电脑、公共服务等多种接入终端,建设并创新完善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研发信用积分管理系统,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研发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配套体系,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创新体系。

4.4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研究及应用农产品电子标识以及物流网络构建技术。研发质量监控、追溯技术及设备,推广便携式快速检验终端。通过农产品信息采集、质量检测监控、质量安全追溯信息读取等新型信息技术研发,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保证质量。重点综合应用推广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信息采集与传输、无线移动数据采集与可靠传输技术,降低RFID设备和标签的成本,提高RFID技术普及率。针对猪肉、牛肉、鸡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4.5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共性关键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经济组织急需的共性关键技术,主要进行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发个性化信息服务软件和设备,探索农业信息资源挖掘与便捷传送技术,通过大型智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硬件云平台化、软件超市化,形成农业信息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大田作物、设施蔬菜、集约化畜禽与水产等生产经营全产业链,集成数字农业、精准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发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现代农业软硬件技术产品和系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12]。面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中小经济组织,进行移动互联网设备及软件的研发与创新,开发特色软件,提高软件稳定性,满足特定用户的使用体验,解决农业人口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总体相对偏低问题,提升信息化水平。

5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保障

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行业,需要依靠政府大力推动,这是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13]。为实现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政府需通过重大专项的形式支持农业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引导农业信息化创新,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见图1)。

5.1关键技术创新思路

根据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结合农村信息化“十二五”发展情况,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业信息服务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的具体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信息传播、信息接收利用等环节的畅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发展。

5.2关键技术创新布局

(1)农业信息体系创新布局。重点完善以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资源整合、信息传输以建设及信息服务终端研发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形成以试验、示范为主要手段的推广应用体系。

(2)应用示范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园区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建设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技术集成、低成本便捷性农业软件和终端技术等信息服务创新试验区、示范区。通过示范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出版业态 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T-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95-01

1 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数字出版包括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原创作品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涉及出版所有环节。也就是包括出版过程数字化、出版行为数字化、产品功能数字化、产品形式数字化等全新的出版观念。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快,很快形成了当前的网络图书、网络地图、网络期刊、网络游戏、网络教育、手机出版等新业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常常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网络、MP3、DVD、电子书、通过手机下载彩信、彩铃、图片图书、以用新兴的电子书包等,这些数字出版的产物在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悄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因而数字出版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产业。

数学出版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大众的格外青睐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挑战,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抢占着传统出版业的地盘,并不断开疆扩土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2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数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一时间风光无限。甚至对此说法还有人宣称:未来的出版产业将不再是纸和墨的时代,传统出版已经遭到无可匹敌的对手。

数字出版,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消费结构和认知倾向,特别是互联网出版已经形成强大的发展势头,所有这些变化都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由此可见,结合互联网新技术的数字出版,对传统的纸质出版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数字经济时代正在来临,任何IT企业都不可能仅仅靠硬件和软件生存,他们都将进入内容生产、集成和提供,谷歌、微软、亚马逊、百度、北大方正、以及现在势头正旺的汉王电子书等都是例证。因此,基于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的数学出版必将成为传统出版的掘墓者。

3 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竞争

一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谁经济实力强,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经济实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上,以及企业是否具有长久的巨大的效益空间。

二是控制力竞争。信息时代内容为王,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是胜者。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内容为王有了更深层的含义,谁的内容资源具有更强大的集约整合能力,谁才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之王。

三是平台之争。平台之争即品牌之争。信息产业的竞争规律30%甚至更少的企业将拥70%以上的市场资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不断地残酷的竞争之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强有力的网络平台,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并成为互联网出版市场的主导者。

四是人才竞争。互联网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目前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懂技术或懂管理的人才很少,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人才则少之又少,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新兴数字出版企业与传统出版单位之间的竞争差距。

4 传统出版业和数字出版业的共同发展

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传统出版业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应该发扬自己的优点,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走独特的发展之路,从而搭建起与数学出版共存共赢的新局面。面对数字出版的进入,传统出版业经历了初期的恐慌之后,现在已经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特点,并取长补短学习数字出版的优点。传统出版业应该放下自己老大的架子,摒弃以往那种居高临下模式,进而可以真正的走进受众,积极引导并使受众由被动传播变为主动参与,努力让自己的传播方式人性化的同时,又具有互动性。

还要让每个员工看到数字出版产生的效益。并且要想真正完成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出版者应具备一定的基本储备,其中主要包括:数字内容资源储备、数字内容信息作者储备、复合型数字内容编辑人才储备、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储备、数字内容信息复合出版技术储备、数字产品服务技术储备、数字产品消费群体的储备、数字内容信息传播运营模式的储备,数字产品营销渠道的储备等。

市场效益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速度互为因果,彼此制约。如何打破这个怪圈是出版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并且重要的是要强身健体,打造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按照读者需要的方式,提供给读者需要的信息内容,实现真正的互动传播。

出版社如果能强化自身的内容优势,把最核心的内容及时提供给受众,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要的价值,而不是在网络上费时费力的搜索。这些都是传统出版业的优势而数字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也是传统出版业赢得受众的因素。

在强化了内容优势,发挥了自身的权威性,传统出版业还是有其生存空间的。重视数字出版,吸收新技术,兼容并蓄,走自己的路,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充分利用好对方优势完成自身的革新,将会取得双赢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 信息共享 技术创新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离不开技术手段作为后台支撑,技术的每一次改进创新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共建模式与共享服务效果。目前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一般有多个机构共同参加,涉及多种资源类型与不同的系统平台,这就带来了很多的核心技术问题,包括如何实现异构系统的互操作和透明访问,将丰富但分布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进行集成、整合和优化,提高网络环境信息组织检索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效益等。回顾图书馆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技术的改进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技术创新方面的调研,探讨和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技术创新的含义与类型

“技术创新”是上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先生在其创造的经济学理论中提出的。在他看来,“创新”属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两大环节,其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技术开发、开发成果的转移与利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基础或关键性技术发明及其应用,是从无到有的技术创新,需要合理的人才结构、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撑和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应用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是原始创新的知识基础与根据。集成创新主要依靠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拉动,把各个已有的技术单项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其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技术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必须要通过整合相关配套技术、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才能最终形成生产力和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从某种程度上讲,集成创新更具有持续的优势。

2 技术创新实现的要素

成功的技术创新得益于多种因素,从用户需求、技术积累、应用与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协同合作到创新机制,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下面通过列举国内外信息共建共享项目的技术创新之道,给出实现技术创新的要素。

2.1 用户需求

技术是为目标服务的,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用户需求。互联网的普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以信息服务机构为中心的服务转向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强调用户的个性化体验。技术创新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需求拉动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在“九五”期间的任务是实现“211”院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首当其冲的工作是建设高校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即将分散在各高校的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信息进行集中揭示。这就要求项目结合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以及图书情报相关技术来进行集成创新,完成项目要求。2000年CALIS管理中心开发了可以实时检索与联合编目的CALIS联机合作编目系统,开创了国内图书馆界实时联机编目的历史,方便了高校成员馆的编目工作,提高了书目数据库建设效率,有效地揭示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2.2 技术积累

信息共建共享项目的开放性,要求应紧跟当前的技术主流,以达到项目间的开放互连。但技术的发展具有持续性,任何一项创新,包括根本性的重大创新,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现有的生产技术,都会尽可能多地利用已有的或成熟的技术成就,如XML、搜索引擎、Z39.50、SRU/SRW、统一检索(或元搜索)、OpenURL、Web Service以及新兴的网格技术等。因此技术积累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美国OCLC联机计算机中心(OCLC)发展了40年,其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使其成为全球图书馆界的领跑者之一,在业界的地位无人能及。在其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研究和开发整套的联机计算机系统、网络结构从集中式到集中一分布式转变,到后来提供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检索,积累了多种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为其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2.3 应用与基础研究

应用与基础研究作为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不论是原始创新还是集成创新,都要求对当前的信息服务环境、信息消费者对信息与服务的需求、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进行创新。

如OCLC设有专门的研究院,其核心部门为“研究和特别项目组”,另有“研究咨询委员会”负责指导和评估研究院的工作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此外,成员馆理事会设有研究与新技术兴趣小组,作为OCLC成员馆代表的成员馆理事会代表,与OCLC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沟通讨论当前发展趋势与项目。OCLC研究院自1978年开始即致力于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及图书馆实践,不断研发新技术与服务,致力于资源集合与用户分析、内容管理、知识组织、互操作性、系统及服务体系框架的研究,其研制的Dublin Core元数据集现已成为ISO15836标准,目前的研究项目包括数据挖掘、主题词的分面应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研究院还通过研究实验室来展示应用新技术组织信息的一些软件原型,收集用户反馈,以对软件进行修改。

2.4 创新人才培养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项目就无法跃进,无法成功。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技术创新要求项目人员不仅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还具有其他多个方面的宽广的知识基础。

OCLC研究院聚合了一批图书馆学、计算语言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在特定的项目中利用他们的特长进行研究与创新。

2.5 经费支持

若没有长期、固定的经费支持作为研究开发的投入,则技术创新不可能顺利进行。

由于OCLC的非赢利性质,美国法律不许将收入的剩余部分在私人之中分配,而必须将这部分投入再生产或捐助公益项目。于是OCLC每年将所得的盈余全部投入对现存的产品与服务的改进以及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研究。在过去的五年当中,OCLC,总计在科研中投入了7 770万美元(其中2007年和2006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2 032万和1561万美元),这还不包括来源于企业的资本投资3970万美元。由于在研

究开发上的大量投资,OCLC始终保持走在高新技术的前列。

2.6 多方协同合作

信息服务机构像图书馆等作为信息共建共享项目的发起者和建设者,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匮乏,不具备基础研究优势,缺乏技术创新的条件,往往需要与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一起合作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选择适合的技术应用到项目中。此外,项目建设者与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业合作,也能利用其技术优势与开发力量,对选择的技术加以实现,实现渐进式创新,不断推动项目向前发展。

CALIS管理中心通过与IBM、Oracle、Intel、中科红旗等知名的IT企业合作成立了“Linux联合实验室”、与SUN公司联手建设“数字图书馆研究中心”,通过合作建设,快速引进先进技术,利用企业的资源与技术优势,为项目建设选择适合的技术平台,推动项目发展。

2.7 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是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模式,以及如何整合创新动力、选择最佳创新模式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体制,如提供技术创新动力,优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主体等等。

OCLC因为有较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保证了技术创新得以顺利进行,不断推动OCLC的服务与发展。

3 技术创新对信息共建共享的意义

3.1 技术创新有效地推进了信息的共建共享

随着数字资源的极大丰富,资源的种类越来越多,不仅包括传统的纸介质资源,如书刊、报纸、档案等,还包括众多多媒体资源;不仅包括经过加工转换生成的数字资源,还包括很多原生的数字资源。与此同时,资源所依托的平台也多种多样,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异构系统,且分布在各处。这些复杂的现实情况给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但信息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改变现有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建设和服务成本,使得有限的经费可以投入到更好的资源与服务中去。

3.2 技术创新为信息共建共享提供了竞争力

面对当前复杂的信息服务环境,信息共建共享项目如果仅是单纯的技术模仿,则无法构建项目的竞争力,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信息共建共享项目中有自主创新或集成创新,才能在信息共建共享的建设方面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凝聚更多的机构单位参加建设,使项目组织者引领大家共同探索与发展,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项目拥有技术创新能力,也能促进与加强项目组织者与IT界等的公司机构合作,加快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利用,达成目标的实现。

技术创新与项目的竞争力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只有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才能提高项目的竞争力;而项目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扩大化,可为项目争取到更好的建设条件,这样又带动了项目的技术创新。

3.3 技术创新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信息共建共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项目建设目标之一,技术创新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手段,是推动力。回顾OCLC的案例,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使得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不断成长壮大。

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原有的优势也可能消失殆尽。在这点上,美国伊利诺伊斯州图书馆和信息网络ILLINET的变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反面说明了保持技术创新对于共建共享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1965年ILLINET成功创建了首个图书馆合作系统,州内有2000多个图书馆加入该系统。其早期的共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以及州范围内的联合编目。由于ILLINET服务了近20年的老系统不能与Z39.50协议兼容,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受到很大影响,加上ILLNET没有及时对现有的系统升级、更新,确保共享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果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这成为导致ILLINET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项目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拥有更好的生命力。这样,才有利于得到后期经费的追加与投入,吸引更多的机构与人员共同参与建设,有效地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使项目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4 我国信息共建共享项目建设中技术创新应考虑与注意的方面

4.1 以集成技术创新为主

我国的信息共建共享项目组织者与参加者往往不是科研人员,不具备进行基础技术研究的能力,难以做到原始的技术创新。虽然高校图书馆与科学院图书馆都可以依托高校或科学院强大的技术力量,但原始技术创新并不是项目建设的重点。

信息共建共享项目如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建设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的信息资源,需要多种技术来支撑。技术及需求的复杂性也使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性活动,项目的建设者不可能对每一项技术都进行研究、创新,也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投入,因此集成创新就显得愈发必要与迫切。集成技术创新这种新的创新模式,可以加快创新速度,降低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效益,应为我国信息共建共享项目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当然,项目建设也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自主创新。

4.2 重视技术的延续性

在信息共建共享项目中要让各机构很好地分工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先进技术为后台支撑,但并不是所有新技术都适合。因此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重视技术的延续性,而非一味选择新技术。重视技术的延续性,也可使项目前期建设的成果在不同的技术平台下也能访问,保护前期的建设投入。

4.3 固定研究经费的投入

国内项目建设在技术创新上鲜有固定的资金投入,这点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国内的信息共建共享项目一般是建设经费投入大,研究开发经费不够,且由于政府实际拨款与项目启动建设存在断档期,如CALIS“十五”建设的经费在项目启动后近三年才到位,影响了研发的投入,也影响了技术积累与创新。此外,根据我国的项目拨款制度,若所立项目不能在成果中体现创新意识,则无法拿到政府的项目拨款。而没有经费支持,项目建设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项目建设应有固定的经费投入,才能保证技术创新持续、有效地进行。

4.4 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项目建设的同时,应注重以培训、合作机构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等形式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具有研究开发和工程化能力的复合技术人才,为项目储备知识与技术,保证可持续的技术创新。

4.5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的有无及完善程度对技术的创新与可持续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体制总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问题。国内信息共建共享项目中的技术创新机制也是一样。首先,国内的信息共建共享项目中几乎没有成形的技术创新体制,如无具体的创新模式与策略、技术创新环境不够、无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等,这都影响了项目的技术创新水平。项目建设者应重视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根据自身需求与条件,选择与制定具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策略,优化技术创新环境,通过积极参与、多方合作争取更多的研究开发经费与技术创新机会,制定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只有在机制上提供保障,技术创新才可能有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4.6 重视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建设

当前的信息服务要求系统越来越开放,实现跨平台、不同资源类型的互操作与集成。因此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以保证技术创新的结果在采用了合适技术的同时,还能符合现实社会中开放互连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