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0 10:11: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于构成中国社会重要基础的农村,同样在经历着一场由互联网引发的巨变。“互联网+农村”不仅释放出了巨大的草根创新力,更增加了农民收入,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我们以一个苏北乡村为例,来看一下“互联网+农村”对于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和效用。
沙集巨变
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是一座典型的黄淮海平原村庄,既没有山峦湖海等大自然赋予的独特物产,也没有煤铁油气等大工业需要的稀缺资源,这里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利的交通和千年积淀的文化。睢宁县在2008年以前,GDP位列江苏省倒数第四,经济发展一度落到全省谷底。
2006年起,东风村三个年轻人开始了加工并网络销售板式家具产业,进而在全村全镇快速实现规模复制并获得成功。至2013年底,在沙集镇聚集网店3000多家,家具生产企业302家。沙集镇的家具网销业从无到有,2010年时达到3亿元规模,到2014年全镇完成30亿元的交易额,而整个睢宁县更是突破40亿元。在2014年的双十一天猫购物节当天,仅东风村就销售出5987万元的家具商品。
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农民网商除了雇佣当地农民作为工人外,还雇佣大批外地村民。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甚至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沙集镇也是整个徐州市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乡镇。至2014年底,全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5000人,其中来自临近乡镇的超过3000人。原来困扰沙集乡村的留守、治安、上访等问题迎刃而解。
沙集镇家具网销业的崛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至2014年底,沙集镇共有家具配件生产企业14家、专业家具包装公司4家、物流快递企业42家、网店专业服务商5家、网店摄影企业12家。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又促进了沙集镇,乃至整个睢宁县电子商务生态的演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保持全省领先。
沙集启示
信息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一是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转变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以信息聚集的思路,去中心化地配置资源,涉及的商品实物不必经过大城市这个中心,而是通过物流配送,从厂门直达家门。因此小城镇甚至农村,也可以在去中心化模式下,让生活更美好。
电子商务在沙集大范围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家具网销产业,进而促进服务业发展,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终推动农民在沙集实现就地城镇化,昔日小村庄如今呈现出小城镇的模样。
在沙集,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如下路径:
1.先有“市”后有“城”。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帮助、引导和鼓励部分农民加入电子商务网络,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大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繁荣的商品交易,促使农民生活和生产状态显现城镇化特征。
2.电子商务帮助农民低成本对接大市场。
3.带动服务业及就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
4.产业发展,促进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升级。
5.从产业发展到本地生活服务提高,再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形成正向循环,三者相互促进,成为沙集模式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沙集镇东风村是全国千万个乡村的缩影,也是燎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典范,在全国,更多如沙集镇东风村这样的村庄正在借助电子商务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阿里研究院将此类村庄定义为“淘宝村”,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已发现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12个,遍及福建、广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浙江等10个省市,全国淘宝村活跃卖家数量超过7万家,预计带来直接就业28万人以上。
1、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这一规划作为四川省近年来的一号工程,坚持“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着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桃花故里景区隶属于“两湖一山”功能区,也是该区域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景区,在四川省全力打造“两湖一山”功能区,使之成为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机遇下,桃花故里景区的乡村旅游,从产品、市场、产业到专业合作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从而成为“两湖一山”功能区中的引领型休闲度假区。
2、桃花故里景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开发现状
桃花故里景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东部、龙泉山脉中西部,在山泉镇以北约1km处,处于天府新区中“两湖一山”国际文化功能区核心地带。2012年3月正式挂牌成为4A级景区,也是天府新区中唯一一个以花果为主题的4A级景区。景区资源以桃花为主,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利用桃花资源发展了一批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目前已开发了晋希天故居、锁定台、连心亭、月亮湾、桃源广场、桃花潭、千佛崖、九道花湾、桃花石林、诗歌广场、乘龙观佛、蟠桃园等重要景点。每年举办的桃花节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据统计,2009年的游客人数是6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3900万元,到2011年,接待人数达到91万人次,营业收入5915万。而2012年桃花节期间,游客突破50万人次。2013年桃花盛开初期,景区共接纳游客66.7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开幕式当天共有31.8万人次到龙泉驿区各大景区赏花。桃花故里的开发不仅使当地的旅游业收入大大超过农业收入,也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2.2存在问题
2.2.1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桃花故里景区尚未深入挖掘休闲旅游资源内涵,现有的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比较简单,只是单纯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吸引力不足,也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缺乏实践体验,没有突出地方特色,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而类似购物、疗养、度假、体验等较大带动性的旅游活动较少,缺乏能同时满足“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
其次,整体来看桃花故里景区的乡村旅游,它的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而且景区的接待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15日~4月10日,花期一过,便陷入了游客寥寥,门可罗雀的境地,使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闲置,导致桃花故里景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或者不精,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2.2.2旅游市场结构单一,未成体系
目前桃花故里景区虽然依靠国际桃花节具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市场,但要想长期的发展,市场稍显不足。其受众市场主要还是成都市区及其周边区县的游客,外来游客或者境外游客则比较少,市场比较狭窄,结构比较单一。其次,当地的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也比较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气候。
2.2.3旅游产业功能简单,受益有限
从整体来看,桃花故里景区的产业功能单一,桃花故里景区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只依靠桃花这一单一产业来进行发展,赏桃花,摘蜜桃,吃农家饭,过分简单和传统的旅游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乡村旅游今后的大发展趋势。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农户受益有限。只依靠农民家里的桃树来发展产业,靠游客来自行购买或者农户自己推销来进行增收,利润空间不大,也不能很好地让当地的产业良性发展。当地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因此,没有有效的体制经营管理机构来管理景区的产业发展,自然也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农户的收益。
2.2.4专业合作类型少,稳定性差
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目前,桃花故里几乎只依靠政府,加上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该景区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3、桃花故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
为契合天府新区将打造一个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产业新城建设目标,紧抓世界田园城市和天府新区建设机遇,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以产村相融和提值增效等理论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先导,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以天府文化为内涵,以休闲度假为驱动,以产业多元共赢为诉求,发掘天府文化之“魂”,扮靓休闲度假之“神”,架构产业发展之“形”,实现旅游功能发达、传统文化弘扬、现代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推进,通过对桃花故里景区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层面的转型升级,来全面提升景区的乡村旅游,将桃花故里建设成为“全域度假、全息休闲”的国内知名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桃花故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4.1以文化注魂,丰富旅游产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规划区境内拥有丰富的天府文化,在旅游区建设中,应以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为根本,深挖本地天府文化、禅宗文化、风水文化、休闲文化等文化内涵,整合内在的文化脉络,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彰显旅游形象的文化精神,树立桃花故里景区的国内旅游形象。此外,现在的旅游正处于体验式时代,开发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体验式旅游,希望能亲身参与体验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在视觉上有了享受,在感官上的体验享受也得到提高。所以,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关键还是在于结合本土文化,深度开发出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满足游客参与体验的需求。
依托桃花故里景区资源品位以及分布特征,并基于“深挖、品牌、整合、联动、提升”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推出高端度假游、休闲养生游、休闲运动游三大品牌旅游产品,带动并完善五大旅游产品基本体系建设,形成以休闲、文化、度假、体验旅游为重点,辅以购物、美食、节庆等多系列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根据桃花故里现有资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仰天窝片区打造山地休闲运动旅游产品,提供滑草、山地自行车、野外拓展、轮滑、定向越野等山地运动,并且修建房车营地等户外运动专区。在宝狮湖周边修建湖畔花园小镇、山地度假村、半山木屋村、商务休闲半岛等休闲度假专区,打造山湾休闲度假品牌旅游产品,以给不同层次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度假享受。
在凉风垭周边修建葡萄庄园、蓝莓庄园、主题农庄和幸福新村,打造山乡休闲养生的品牌旅游产品,力求给游客多方面的选择和享受。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资源品位,将支撑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分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康体养生旅游产品、观光游憩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系列进行系统归类。让传统单一、不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升级为深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
4.2全方位市场调整,开拓旅游市场
市场的转型升级包含两个涵义:其一是市场的分级与拓展;其二是营销的细分与深化。从前者来看,要先打破以本地及周边地区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局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借助本地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产品、便利的交通等条件,形成本地居民、周边地区居民、外地居民、甚至是国际游客等不同层次市场并存发展的局面。而后者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游客市场,细分市场,针对细分市场进行对应的专门营销,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彻底告别农户自己推销或者等客上门的局面。
基于上述路径,从桃花故里景区以往的市场来看,要转型升级就要积极开辟市场,重点抓住以成渝两地,以及川内二线城市为辅的本地市场,以及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为主体的欧美市场;并积极开发以广东、上海、北京等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及与四川相邻的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区为主体的省外市场和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市场。在保持周末旅游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节假日乡村旅游,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积极开发建设适合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游客群体旅游项目,保证所有的游客到桃花故里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增加桃花故里的吸引力,分流客源市场,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政府应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建立一条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路径,并辅以完善的产品销售市场与机制,刺激游客消费,带动当地的经济市场,从而增加乡村旅游收入。
4.3产业价值链增值,提升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价值链是基于旅游需求的连续性而产生,涉及了“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桃花故里的旅游产业想要转型升级,先要对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组、经营管理创新,提升各环节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流程的升级。而产品的升级则在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提高单位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功能升级则表现在旅游要与农业和城乡统筹相结合,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进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产业升级则需要把旅游业延伸到商品制造业、娱乐业、房地产业等,从而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其他产业链的利润,实现跨产业升级。
依托龙泉山田园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突出特色,将传统的种植农业转化为科技农业、景观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为辉映桃花故里景区的整体高端化打造精品化产品,主要包括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和养生产品。其中如养生产品加工、藤编竹编艺术品制作、蓝莓果酱制作、特色美食制作等。可将制作、体验与销售结合起来,做到游客“留有消费项目,走有购买产品”。并以此带动和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加强旅游业、农业、加工业、手工业的耦合联动,采取一体化经营和产业大配套与大协作的方式,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与此同时,田园观光、旅游地产、旅游酒店、半山风景、民俗体验等策划主体支撑着景区的发展,这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其中政府进行适当引导,企业尽力打造,居民配合参与,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精心打造出合作关系紧密、协调秩序顺畅的利益共同体,以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来实现桃花故里景区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景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4.4新型合作方式升级,加强专业合作
专业合作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实现旅游企业由国营为主,粗放经营向民营为主、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发展道路。专业合作层面的转型升级是整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由政府主导向企业化经营转型,构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外来专营公司进驻投资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建立乡村旅游基地;由乡村旅游基地带动农户加盟旅游生产经营,公司负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对农户的专业培训和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农户的行为,招徕游客和旅游推广等;而当地农户则参与旅游开发及接待服务,公司与农户互利互惠,共享收益。
在桃花故里山乡休闲养生区域,引进家庭农场和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概念。主题农庄的打造则以家庭农场的形式来接待游客。而蓝莓庄园的运作模式则是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体现,由龙泉驿区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公司进驻,并带来种植技术,带动当地农户进行蓝莓规模化种植,形成蓝莓基地,以供游客参观和体验,最后由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和加工。公司+基地+农户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优势,确保蓝莓基地旅游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效益。该模式有利于高层次、高档次多方面地开发桃花故里的乡村旅游,也有利于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5、结语
在乡村旅游日趋火热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进行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层面进行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的,告别传统单一的以农家乐为主的浅层观光游,要向现代多元化的深层次体验游转型。本课题探讨出丰富产品开发、积极开拓市场、增值旅游产业链、升级专业合作方式四个路径,并对适当的点进行转型升级研究,希望能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孟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
[3]刘战慧.韶关市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
[4]夏爱萍,马朝洪.对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1(6).
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一、引言
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是在产业融合的视域下展开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对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术语并未作明确界定。国外关于产业融合思想的研究最早源于Rosenberg (1963)[1]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日本植草益(1988)[2]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减少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的行业壁垒,进行技术革新并放宽行业之间的限制,同时加强各行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使得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的驱使下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并产生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Greenstein等(1997)[3]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边界逐渐收缩或消失以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Lind(2005)[4]将产业融合的概念由信息通讯业产业延伸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认为融合无处不在,是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汇合了分离的市场。Hacklin等(2009)[5]指出,技术之间的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视为新兴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转型升级,因此出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诸多新兴业态。可以说,旅游产业融合是在中国旅游快速发展中创造的词汇,有一定的中国特色。
二、国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一)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定义研究
颜林柯(2006)[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形式,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业态的过程。杨颖(2008)[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的跨界融合,融合完成之后的产业功能更多,与原有的旅游产业是一种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徐虹(2008)[8]从系统论的方向出发,指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中各类要素与其他产业要素间便于竞争与合作,从而产生一个新型产业的过程。陆晓清(2009) [9]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融合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现象或过程。
(二)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机制研究
庄清娥(2008)[10]认为会展业与旅游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促使了会展旅游这一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董桂玲(2009)[11]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张海燕、王忠云(2010)[12]界定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李文秀等(2012)[13]在深入分析了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存在旅游产业艺术化、文化艺术产业旅游化和文化艺术节会式的发展模式。杨永超(2013)[14]指出文化消费成为其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主要来源于市场基础、文化经济和产业经济这三个方面。方旭(2013)[15]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罗政军(2014)[16]归纳并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种模式,即以文化驱动旅游融合模式、产业园区融合模式、旅游演艺文化融合模式和节庆会展融合模式。张满林,朱新杰(2013)[17]以辽宁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的融合为例,提出通过重组融合、嵌入式融合和互动融合等模式的发展,将形成多种乡村体育旅游业态。周霄(2015)[18]基于全价值链角度,探讨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模式,即价值依附型、价值集成型和价值联接型,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个体案例研究
朱华(2010)[19]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成都市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杨艳华(2012)[20]指出河南省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才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王振如(2009)[21]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模式为例,提出北京市可以依据资源基础开发多景区、多区域、多类型的融合产业。孙杰(2012)[22]分析了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出了赤峰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杨春光(2012)[23]在分析宁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其与文化产业融合是该地区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张白平等(2013)[24]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对景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进行的研究。陈太政等(2013)[25]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放松产业管制、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四)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
李太光、张文建(2009)[2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化发展主要有3种路径,泛休闲化、广服务化和准模块化。麻学峰(2010)[2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徐占品等(2013)[28]提出了河北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机构融合、剧本融合、拍摄融合、广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沈莹(2015)[29]提出山西省旅游业要通过产业间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拓展旅游功能以及旅游产业内融合发展的路径。
(五)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作用效果研究
刘志勇(2009)等[30]从创意产业发展背景需要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出发,提出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徐文雄(2011)[31]认为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旅游业表现出了资源的创新化、价值的复合化、业态的提升化、产品的多元化。肖建勇等(2012)[32]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形成新业态、新行业和具有新产业属性的产业网络,而且还会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垄断范式的确立、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和无边界企业的形成。李世兰(2013)[33]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都存在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也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路径、模式、效应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个体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内涵及外延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将会不断增加,其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Nathan Rosenberg.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C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4(23):414-443.
[2]植草益等.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6.
[3]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 [A]. In: Yoffie 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 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4]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2005.
[5]Hacklin F, Marxt C, Fahrni F. 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6):723-736.
[6]张辉,秦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2005:走向开放与联合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7]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4):6-10.
[8]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4):1-5.
[9]陆晓清.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42-45.
[10]庄清娥.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会展旅游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8,(2):55-56.
[11]董桂玲.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40-41.
[12]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13]李文秀,李美云,黄斌.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4:73-78.
[14]杨永超.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费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13(8):72-76.
[15]方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咸宁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3):91-93.
[16]罗政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75.
[17]张满林,朱新杰.辽宁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7:86-88.
[18]周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全价值链的视角[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04:86-91.
[19]朱华,游佳,张炬,张黎.成都会展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89-92.
[20]杨艳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2,(36):102-103.
[21]王振如,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4-17.
[22]孙杰.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2(36):164-165.
[23]杨春光.着力促进宁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J].求是,2012(1):56-58.
[24]张白平等.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7):203-205.
[25]陈太政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86-290.
[26]李太光、张文建.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究),2009,(3):44-49.
[27]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04:678-681.
[28]徐占品等.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前沿,2013(8):90-91.
[29]沈莹.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45-48.
[30]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08:127-130.
[31]徐文雄.旅游发展与产业融合“四化”[J].旅游学刊,2011,04:11-12.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路径探析 对策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
关键词: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扩展路径
现如今,在国家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政府和农民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在欣欣向荣的现状下,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乡村旅游投融资这一方面表现出诸多不成熟的问题。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乡村旅游的投融资模式决定着投资主体的利益分配,因此,研究乡村旅游投融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利益冲突,解决利益纷争的后患,使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更加透明、公平、有效,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对现有乡村旅游投融资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过程,发现国外的许多学者将重点放在了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上,对于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甚少。Denis Claude等人(2009)以产业组织为视角,探讨了临近旅游地投资质量与旅游地声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旅游地的投资质量,从而实现旅游地声誉提高的这一目标。Ruth Rios Morales等人(2011)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政府的政策、行为与旅游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立和实施健全的政策法规能有效的促进有关部门吸收旅游投资,实现旅游业稳健发展。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主体构成和主体关系上。许振晓(2002)分析了民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存在的三大误区,民营投资具有短视、逐利、体制不健全的特点,并提出民营乡村景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龙茂兴、张河清(2006)乡村旅游面临资金不足、投资短缺的问题,并且提出应该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农民的利益分配的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2]。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2007)分别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投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的关系以及政府、外来投资商、农民的利益分配情况[3]。陶莎(2011)在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研究分析各个阶段的投资模式,提出通过股份制建立产权制度,兼顾政府、投资商、农民三方的利益[4]。任春(2009)分析了广东省乡村旅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稳固原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要大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5]。王林秀,张莉娜(2011)提出在 BOT模式下,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内容,构建了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机制[6]。田敏(2011)认为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为政府、投资商、乡村居民,投资中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引导,有效推进乡村旅游投资路径[7]。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现状
(一)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利益相关者
现阶段,乡村旅游投入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村民)、旅游企业[8]。
1.政府部门
目前,中央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三农发展的大战略之下,政策利好形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的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开发与投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扮演者主导人的角色。涉及到乡村旅游开发的部门,从层级上可以划分为省、市、县、乡,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层级在县、乡;从职能上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了旅游、林业、水务、农业、建设、环保、宗教等部门,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营销,投资数量较大,获得的收益较低。
2.村民
虽然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村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参与度很低,参与方式也很单一。对于旅游规划工作的编制、旅游事项的决策问题、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村民很少参与到这种高级的旅游活动中,拥有很少的发言权;村民拥有资金较少,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些因素也制约村民参与到大型旅游项目。
3.旅游企业
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以三种形态存在,第一种是与资源管理部门合作或从中衍生出的旅游企业,第二种是外来投资商所经营与管理的企业,第三种是村民或村集体所开办的个体户或者集体所有制的旅游企业。这些旅游企业带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
乡村旅游投融资基本上是围绕着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村民这三者展开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进行分类(见表 1),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投资商、村民三者主导或者合作而形成的,而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流。
三、乡村旅游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数量无法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目前制约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对于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开发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特殊性,其开发的范围、空间要广,需要的资金也随之增多。一般情况下,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的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开发旅游要兼顾旅游者各个方面的需求,探究原真、原味、原生态的同时,也要满足旅游者对于卫生、快捷、创新诸多方面的诉求。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1.千村一面――重复投资
乡村旅游如同春风一般,把政府、村民、企业全都调动了起来,在高度积极参与的同时,这种冲动投资行为,往往缺乏精准的定位,这导致乡村旅游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镇、存都出现了重复投资、开发的现象。缺乏细致的调研与精准的定位,使得这种投资行为大干蛮干,一味模仿复制成功的案例,并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优质资源,无法满足旅游者猎奇求新的需求,走到哪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无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各投资主体投资、开发过程中往往具有短期逐利的特点,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及早收回投资成本,赚取利润,但旅游开发,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往往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减少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的投入,在开发的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无法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利益。
(三)投资机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融资机制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是由政府负责决策、实施与调控,市场主导型投资与多元化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中,特别是投资商与村民的合作投资中,往往缺乏风险保障机制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乡村旅游在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村民的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民愤难以平复,对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埋下后患。
四、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
(一)加大投资吸引力度
投资数量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大投资吸引力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一步,每个乡村都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初期通过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进行招商引资,不仅为项目启动带来资金,这也是对乡村旅游的免费的宣传。鼓励每个村镇的旅游开发积极与网络平台实现互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众筹投资等新颖的投融资模式,打开融资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投资中,实现乡村旅游的网络开发、投资、营销、经营与管理。
(二)优化投资结构
1.培育优势特色,打造一村一品
开发乡村旅游并不能一味复制成功的案例,要深度挖掘旅游者内在需求,并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培育最优质的资源,打造最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得每个旅游者都能看个或提到某个旅游产品或商品,都能叫得出旅游地的名字,实现一村一品,这就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所在。
2.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做法非常短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育村民爱村、护村的意识;加强对投资商的教育,并且建立村民投资商互相监督机制。环境、社会投资的收益虽是无形的,但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为旅游项目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与当个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好融洽的关系,使后期的乡村旅游运营与管理顺利进行,减少矛盾与摩擦;加大环境投资,营造舒适、清新、美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会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造福子孙后代。
(三)拓宽融资渠道
1.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深入挖掘资源和调查分析客源市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乡村旅游项目大且区域广,所需要的资金相应地多,投资商往往无法往往难以负担大型项目的投资,就需要调集社会多方的资金来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基金来源主要有:(1)政府财政拨款、旅游扶贫资金纳入到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范围中;(2)向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咨询企业等征收乡村旅游发展基金;(3)筹集民间、海外资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4)利用互联网金融,网络众筹资金。
2.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乡村旅游主要依赖于旅游资源和良好基础设施进行发展,若旅游资源建设不足或者是配套设施较差,那么就对旅游者不具有吸引力,若乡村旅游投融资能登陆资本市场,借助外部资金快速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乡村旅游产业也因此获得良好发展。因此,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
3.采用PPP 模式融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乡村旅游中具有明确收费基础的,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可采用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推进;对于乡村旅游中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准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进;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4.加大农村居民投资参与力度
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参与度很低,而且现实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是将居民的利益撇在一边,造成了乡村旅游后期利益纷争的隐患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着重从以下方式来加大农村居民的投资份额,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第一是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二是把乡村旅游贷款、支农资金直接分发到户,直接有效推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第三是农村居民或村集体可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进行运营与管理,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农村居民的参与,对居民的利益有效的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政府引导协调
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开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如投资主体利益冲突,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协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引导。政府通过引导、协调的方式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利益纠纷。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起步阶段,政府还应承担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从素质与经营理念入手,培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多方面人才,做好乡村旅游软实力的建设工作。
五、结论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都是带有冲动型开发的特色,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效率往往是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化相对等的。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目前投融资方式主要是政府主导、旅游企业主导为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合作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根据乡村旅游投融资所暴露的弊端,对症下药,积极扩展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做好资金保障。然而光是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应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实力的品牌,是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持续地在旅游市场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许振晓.民营乡村景点投资问题及其对策[J].旅游学刊,2002,03:18-21.
[2]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09:75-79.
[3]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06:75-79.
[4]陶莎.乡村旅游中的产权与投融资关系研究――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16187-16190.
[5]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06:292-295.
[6]王林秀,张莉娜.基于BOT模式的大洞山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257-9259.
[7]田敏.乡村旅游投资刍议[J].中国商贸,2013,20:118-120.
[8]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7):4-5.
[9]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04:33-37.
[10]韩宾娜,王金伟.东北三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城――乡”极变模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3:50-55.
【关键词】发展广告学 广告产业 发展路径
2012年12月22日,“首届中国发展广告学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专家学者提出“建立‘发展广告学’推动中国广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在论坛上,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系主任陈刚说“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广告事业,在长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借鉴发展学科的有关理论,建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广告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广告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事。”①可见,发展广告学在当下中国已经赢得了学者的重视,他们尝试用发展理论构建发展广告学理论体系,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道路。本文在把握当下学界广告研究热点的基础上,从发展广告学理论研究的视角看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并针对当下广告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发展广告学的缘起
2010年,由陈刚教授带领的学术共同体提出了“发展广告学”。2011年《广告研究》杂志第2期,开辟“发展广告学”的专栏,刊登了学者对此方面研究的文章,可以说这是学者们发展广告学研究成果的最初体现。
“发展广告学”源自西方的发展理论,20世纪50年代,当代西方发展理论最先在欧美出现,“主要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对象,来探讨这些国家如何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改造来加速现代化进程,因而它直接担负着为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制定理论模式、选择发展战略乃至确定具体发展道路的职责。”②可见,发展理论最初的研究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现在随着理论外延的扩大,也包括城市乡村地区的发展研究。发展理论汇聚了全球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共同关注人类发展的问题,如发展传播学、发展新闻学、发展经济学等。同样,发展理论也为广告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术沃土。“发展广告学是发展理论研究的应用和拓展,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沿袭。”③
二、发展广告学与我国广告产业的共同指向
关于发展广告学研究的指向,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陈刚认为“发展广告学是研究广告产业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④初广志在其论文中指出,“‘发展广告学’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发展广告学的立足点是“广告学”,不能脱离广告活动的基本要素与规律。第二,发展广告学不仅要研究广告如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是对广告学科自身的发展。”⑤学者姚曦直接指出,“‘发展广告学’的实质是西方广告学在中国的本土化。”⑥从以上学者对于发展广告学的讨论中,笔者认为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发展广告学对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二是发展广告学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发展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广告产业之于经济的影响,也是对社会的影响,如何发挥广告产业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公益广告、国家品牌形象广告频频出现。广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地位突出。
三、我国广告产业发展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广告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的广告产业发展尚显不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低集中度和泛专业化。首先,低集中度是指中国广告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原子型的市场结构,市场上广告公司数量众多但高度分散,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广告企业。我国本土广告公司经营方式大部分是粗放式的,无法与拥有资本、技术、创意的跨国广告集团相抗衡,进而面临着一系列的生存发展问题。其次,广告公司的泛专业化正是缺乏专业化运作的体现。由于我国大量的专业广告公司受到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在广告服务的过程中只重视广告作品的生产制作,只重视短期服务效应,呈现专业不专、细分不细的现象。中国广告公司存在着严重的低集中度和泛专业化问题,正是因为广告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广告市场的过度竞争和秩序混乱,甚至出现零和负的现象,进而导致广告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减弱,陷入无力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恶性循环。⑦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了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也急需学者尽快在中国广告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发展广告学理论体系框架,解决中国广告产业问题。
四、发展广告学视角下我国广告产业的发展路径
其实,发展广告学的学术研究和广告产业的实践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在理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针对当下中国广告产业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结合笔者自身的思考,对于未来我国广告产业发展路径,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意为核心
创意产业近些年的勃兴,提升了国内学者对创意的关注度,很多学者认为,针对广告产业现存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媒体格局中,传统的依靠媒介优势的广告产业已无法获得受众的青睐,相反,在广告内容生产上更注重创意元素的生产,创意在广告产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统的广告产业仍介于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之间,虽然符合创意产业的特点,但从现阶段来看,广告产业并没有真正过渡到创意产业行列。跨国广告集团在华势力的扩张威胁着国内广告产业的生存,中国广告产业界必须通过“产业创意”,提升我国民族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迅速实现我国广告产业升级。
2、专业化发展
我国广告产业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泛专业化”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广告产业必须致力于实现广告业务领域、市场领域和整合营销传播领域的专业化,“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寻得生存发展空间。”⑧只有在各领域建立高度专门化的组织,广告产业才能实现高度专业化,从而重建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提升广告公司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一方面是发展专门化的广告公司,另一方面是要提倡广告的专业主义,提高广告公司的专业化水平。
3、规模化经营
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广告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解决广告公司的低集中度和缺乏规模效应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资本运作。具体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本土广告公司通过资本运作,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二是通过媒介集团和企业集团成立集团所属的广告公司,以此尽快实现中国广告产业的资本重组与结构重组,改善我国广告产业高度分散和高度弱小的状况,防止我国广告业被外资全面控局。”⑨对于资本运作的途径,可以从企业组织内部和企业外部市场环境两方面来达到资本运作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
4、立足本土,创新发展模式
纵观全球广告产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典型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背景下的自由竞争,以及独立于媒介与企业之外的产业发展;二是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国家政策与行业标准双重维护下的媒介、企业共生型的发展模式;三是以我国台港地区为代表的自由开放背景下外资全面控局的产业发展模式。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因此出现了广告产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我国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也应该立足本土,寻找适合本国广告产业发展的模式。有学者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广告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认为“中国广告产业要规避欧美广告业独立的专门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借鉴日韩经验,选择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双重维护下,依托企业、依托媒体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媒体、企业和广告业共生型发展之路。”⑩这也是对当下学者提出的任务。
5、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作为广告产业中的三大主体之一的广告公司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面临着广告的生存危机。我国广告专业在借鉴世界广告专业经验的基础上,应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在产业转型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在新的营销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以创新的企业架构为组织保证,通过拓展广告业的业务领域、重构广告产业链,并以广告产业为主导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的相关领域,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广告策划与创意到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由单纯的媒介向综合的媒介经营转型,使广告公司与广告主或媒体从传统的委托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提升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⑾因此,面对当下转型期的中国,转型是中国广告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需,转型的核心和目标就是以广告产业为主导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领域。
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发展广告学的理论渊源,试图从发展广告学和中国广告产业两者共同的指向中寻找联系,提出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于中国广告产业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如何建立中国的发展广告学理论体系,还待学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①http:///po-
litics/2012-12/22/c_114122665.htm
②④陈刚,《什么是发展广告学》[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12)
③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
⑤初广志,《关于发展广告学研究的思考》[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4)
⑥姚曦,《发展广告学——广告学研究视域的扩张》[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4)
⑦⑩张金海、黎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6)
⑧郭嘉,《从“文化产业”走向“创意产业”——对广告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6)
⑨张金海、刘芳,《广告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路径的选择》[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3)
⑾张金海、廖秉宜 等,《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
【关键词】:多维角度;中国低碳乡村;产业发展;策略
乡村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是农业生产总量和劳务输出总量,其中,种植业过程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是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而导致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是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经济的增长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逐渐凸显出产业趋势与中国低碳乡村发展之间的相互劣势。因此,要想实现生态型与低碳型乡村发展并存,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低碳乡村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的发展模式体系,从碳能源的排放角度对低碳乡村的发展方向进行诠释,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平衡、环境文化等等多种层面实施乡村低碳化的发展路径,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生态领域,从而达到低碳乡村发展的高效目标。
1、现阶段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1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导向,而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的总量极高,随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业人员的比例随之减少。例如,工业、建筑业、餐饮业等从事人员逐渐居多,由此可见,中国乡村产业的结构现状是,农业虽然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已经处于下滑阶段,随着工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明显较为劣势。而中国乡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又是多样且复杂的,所以,要结合各地区的气候特征、资源状况以及地理实际情况来决定产业发展类型,做到因地制宜的实际效果。
1.2产业趋势现状分析
中国乡村从事人员是直接体现中国乡村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乡村产业转型趋势的优势与劣势。从经济学软件可以分析出中国乡村从业人员的主要分布情况,同时反应乡村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按照比例预测发展趋势的上升与下滑状态。例如,根据各个乡村产业转型趋势,可根据地区间的差异,包括环境、气候、资源、地理等,选择合理且科学的产业转型路线,实施正确的产业基地,使产业类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并长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2、 产业结构对低碳乡村的影响
乡村在生产碳排放的基础上取决于乡村产业的类型,而产业结构又是决定低碳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农村在生活中达到碳排放量极低的效果,对低碳乡村来讲,产业结构至关重要,不但直接体现碳生产排放时的污染现象,同时间接体现节能减排的作用。任何行业都需要不断的提升内在空间,无论在生产上或者质量上都要逐步提升,才能长期立足于趋势的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下,必须做到符合时代需求,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方可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时发展的共同目标,也可以实现社会与生态并存的友好关系。现阶段,随着产业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人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产业转型的初期,工业及农业等高污染产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的不规则现象,不仅对环境本身造成影响,同时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要加强各行业间的低碳环保意识,使人们能够意识到保o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创造更好更安全的和谐居所。
3、 多维角度的中国乡村发展产业策略
3.1确定低碳乡村发展路线
首先,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先完善发展路线,对其遇到的问题实施整体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时改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的高效发展,为乡村低碳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勘察当地实际情况,核实地区资源现状,对其优势选择正确的产业方向,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来满足该产业的价值。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于在市场上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同时体现于是否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并解决多数居民的就业问题,使从业者收入得到提高,并提升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使大部分人都能从中受益。因此,要想把低碳乡村发展落到实处,需要着重分析发展方向,完善发展路线,以保证这一战略高效完成。
3.2做好低碳乡村发展的调研工作
针对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利用不同地区的独特资源来巩固低碳乡村发展的实力。例如,对于乡村设立旅游景点时,可引进其他地区景点的独具特色,其目的是创造更完美的旅游项目,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打造更为理想的公共场所。当然,在引进新型产品时,需要审核当地环境以及地势的条件是否满足新项目的采用,在保护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开发实用且安全的产业来促进低碳乡村的发展。由于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资本投入,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性策略,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确保引进的产业与区域相符合,做到真正互补的同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而相关政府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使生态与经济友好并存,从而逐步实现低碳化乡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乡村发展需要综合协调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使其各大要素共同达标,以保持生态平衡,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要以人类的健康为主,以多种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低碳乡村更好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彬如,韦{兰。关于低碳乡村内涵与外延的研究[J].甘肃金融,2013(9):12-15。
[2]牛立业,赵永峰,孙小平,等。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32-535。
【关键词】 武陵山 苗族舞蹈 产业发展
苗族舞蹈是经历时空辗转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综合体。“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演绎出娱神、娱人及娱己的功能;苗族舞蹈是在历经狩猎―采集经济、斯威顿经济、农业经济三个时代,对土地的眷恋、对节气的敏感、对日月的崇拜、对灾害的惧怕以及对万物的情感关联而凝练出来的形体表达方式;苗族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格局。支系繁杂,服饰纷呈。沟壑之隔,语言机变。方圆百里,风俗纷繁。叠加民族迁徙,族系群落的裂变,山地孤岛文化的时空分离,苗族舞蹈原型往往派生出若干各具特色的变体,同一结构的动律、仪式则容纳着许多不同的文化意象;在长期的无字文化背景下,舞蹈系统便成为符号体系、行为体系、工具体系,聚合为一种操作行为系统,长久蕴藏着超越现代舞蹈艺术范围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现实功能,舞蹈文化成为苗族的基因和象征。如何深度挖掘苗族舞蹈使其实现艺术价值得到融合与超越,实现苗族舞蹈本体主体化、舞蹈诗化、舞蹈内在心灵化、探索内涵意蕴深刻化和舞蹈形式多样化;如何使苗族舞蹈文化资本化运作,以产业化的思路组织和复活苗族舞蹈,延伸产业链来提高其文化附加值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解决方案。
一、武陵山苗族舞蹈体系探索
1、理性梳理,深度挖掘
(1)按照苗族舞蹈的姿态动作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大致可分为巫舞、史诗舞、爱情舞、娱乐舞四类。巫舞:艺术性和感性表现原始宗教文化特征,是“艺术的巫术;史诗舞: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分析的共同体成员谨记文化关联;爱情舞:主动、自由、自然、真切的恋舞,特定礼俗的嫁舞,彰显民族爱情的人性奔放与婚嫁的约束辩证;娱乐舞:娱乐与酒席即兴,红白事相称出现,展现悲壮与乐观向上的文化情结。
(2)以舞蹈道具和情景表演的纷繁程度条分缕析为笙之舞、鼓之舞、摆手舞,见表1。
2、舞蹈资本,文化定位
(1)苗族传统舞蹈具有广泛全民性,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空间。在特定的舞蹈场景下,苗族共同成员才出现临时性角色转换,劳动生产者变为特定舞蹈场景的舞蹈者、歌师、祭鼓头、巫师,笙舞、鼓舞、摆手舞成为每个社员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呈现“舞蹈即生活,生活即舞蹈”的范式结构,苗族舞蹈可谓与民族现实生活紧密契合。但由于传统社会的固结,基本动作舞蹈被“传统”牢牢牵制,原始性、单一性、程式化舞蹈相对窒息了民族舞蹈的发展创新。
(2)武陵苗族传统舞蹈是描绘全面生疏原始世界,为其产业化提供市场前景。苗族舞蹈把苗家人的生活习俗、劳动场景、战争碰撞、艰难迁徙等自然的关系通过主体助理解、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和抽象,变为“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通过节奏、动律、对比、统一等形式规律,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关系,它体现着苗家人在长期的创造、传承、提炼与溶铸中所积累的感觉经验。满足了人们对原始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体验,探寻了永恒哲学命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3)武陵苗族舞蹈情感的质朴与欢畅主基调,为其产业化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苗族舞蹈所表现的是一种原始的乐观思维状态,它散发者一种大胆、活泼、自由而富有生命力的气息,以最简练的方式,表示喜庆、长寿、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显现了一种强有力的生命节奏,使人的心灵获得一种激荡、一种铸造。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交织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这种沟通作用使文化地域不同的受众,出于不同的目标与角度,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历史内容。苗族舞蹈在现今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标记转化为用作欣赏的舞蹈形式,受众在幽远、神秘象征动作的联想、品尝、感悟中充实了它的内容。苗族舞蹈文化逐渐超脱了自身束缚,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
二、武陵山片区苗族传统舞蹈产业化路径研究
1、整合苗族歌舞体系,打造“千村百艺”工程,为乡村旅游注入新鲜血液
武陵山片区涵盖了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171800km2。2010统计总人口3645万人,境内苗族为第二大少数民族族系,是全国数量最多的苗族自治县区域,全区苗族村寨广布。
在武陵全区打破行政界分,突破体制堡垒。定期举办“百花齐放,千团竞技”、“文化小康,苗族演艺”、“魅力乡村,苗族才艺”、“生态乡村,歌舞武陵”等系列主题比赛,聘请国家舞蹈专家进行现场品评和指导,促使苗族舞蹈的整体水平提高。从中筛选出优秀的舞蹈团队与舞蹈演艺人才,进行培育,71个县整合出200多支精英团队,组建农民演出队,充实在每个景区、每处文化娱乐场所,增强游客受众的体验性。
2、链接武陵苗族舞蹈文化场景,打造大型山水情景歌舞剧
整合武陵片区各县歌舞团,塑造核心团队,将“笙之舞”、“鼓之舞”、“摆手舞”、“迁徙舞”等场景融合,打造“人文武陵・史韵深厚”、“风情武陵・飞歌黔东”、“律动武陵・印象梵净”等为主题的大型山水情景歌舞剧。持续培植各县(区)为编制分主题的苗族文艺演出,不断推出新的民族演艺产品,创新演艺形式,形成歌伴舞的苗族演艺、大型实景演艺、景区景点民族舞台演艺,包括吸纳都市现代艺术的新民族演艺等,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武陵民族文化演艺精品。
同时将上述人文、风情、律动三大苗族歌舞篇章塑化为品牌,带动苗族区域文化旅游地产、饮食、酒店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打造武陵山片区“以艺术作品形成艺术产品,同时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3、塑造民族舞蹈文化交融体系,构建对外交流平台,延伸舞蹈产业发展空间
武陵山区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48%,总人口1100多万人。我们在做活苗族舞蹈产业化同时,充分挖掘、融贯、激活侗族舞蹈“多耶”(合唱“耶”时的集体舞蹈)“芦笙舞”,土家族舞蹈“茶灯舞”、“摆手舞”、“花鼓舞”,瑶族“排瑶长鼓舞”等系列,吸收精髓,打造民族文化复合舞台演艺。将武陵山各民族舞蹈荟萃一体,汇入“长江经济带”、“武陵山旅游扶贫规划”国家经济战略,获得持续健康成长,变“输血”为“造血”工程,为苗族乡村“精准扶贫”找对路子。
【参考文献】
[1] 杨鹃国著:苗族舞蹈与巫文化:苗族舞蹈的文化社会学考察[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
[2] 贵州大学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编著: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苗族舞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