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9 11:15: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视新闻频道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期待之余,我们禁不住追问:在央视、凤凰卫视影响力如日中天,省级卫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身处粤语文化圈核心区的广州办起的纯普通话综合频道如何脱颖而出呢?降生不久的广州普通话综合频道仅从栏目设置来看,该频道的核心竞争力仍未凸显出来,这些节目基本上都能在国内其他普通话综合频道中找到相似者。我们认为,要切实提升广州城市电视的竞争力,必须找寻新的方向。
2008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200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前者指出,珠三角地区面临重大机遇,“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而广州则被定位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性大都市”。②后者鼓励新闻出版产业跨区域发展并努力走出国门,虽然并未提及广播电视产业,但对广州城市电视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提示。
普通话和粤语的双重尴尬:广州城市电视发展的外部挑战
一般而言,传媒的发达程度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广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之间闻名全国的“三国演义”仍在继续,领先全国。与报业相比较,毋庸讳言,广州本土城市电视的6个频道不管是内容还是影响力都略逊一筹,还要与央视9个频道、中国教育频道、广东省台6个频道、外省十余个卫星频道、被允许落地的若干境外频道等豪强竞逐广州电视市场。
从我们能搜集到的广州电视市场的最新收视数据来看,央视和外省卫星频道在广州电视市场的收视份额并不高(占15%左右),但广州城市电视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6个频道加起来只占13.5%)。广州电视市场上最大的赢家是境外频道,香港亚视(本港台、国际台)、香港无线(翡翠台、明珠台)、凤凰卫视、星空卫视、华娱卫视等,共占据了41.8%的市场份额(参见图1)。
图1:2005年广州电视市场各类频道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宏观上看,广州电视台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所有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中国电视市场中存在五股主要力量,分别是央视、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境外落地电视台和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在与其他四股力量的竞争中,城市电视台在资金实力、频道资源、频道覆盖面、技术设备、人才机制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现阶段还受到难以上星的天然局限。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手机等其他新兴媒体的冲击,各地电视台的广告收益普遍下降,城市电视台受到的影响尤甚。《2003年中国数字电视报告》显示,广电媒体的广告收入有进一步向大型传媒机构集中的趋势,省级广电媒体认为“自身广告经营越来越困难”的机构占到了45%,而落到地市级广电媒体,这一数字则高达63%。③
若从广州电视市场的微观情况分析,1988年立台的广州电视台几乎从诞生伊始就注定了它今天的尴尬境遇。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富裕起来的珠三角地区电视普及率迅速提高,以广东台、广州台等为代表的本土电视台不断壮大。但是毗邻港澳的区位特征,又使刚刚发育起来的广州电视市场受到香港电视的巨大影响。粤港两地居民共通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让香港电视娱乐节目受到不少珠三角地区居民的追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州城市电视从一开始就要面临香港电视的强势竞争。市场压力使广州电视台在竞争中曾一度表现出明显的港化倾向,如开办专栏、增强娱乐性和可视性、延长播出时间等。广州台各频道的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部采用粤语播出,也不能说没有与全粤语播出的本港台、翡翠台一争长短的考量。
如果结合以上宏观和微观情况分析,就不难得出广州城市电视难以发展壮大的具体原因了,我们称之为广州城市电视的“双重尴尬”。若其以粤语综合频道为诉求,则很难从香港电视对珠三角地区居民长期以来收视习惯的影响中摆脱出来,也难以与已于2004年成功上星的中国现阶段唯一的纯粤语卫星频道――广东省属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已成功进入港澳有线网并在欧美等东南亚地区落地的广东珠江频道竞争。若其以普通话综合频道为诉求,则面临来自央视和各省市卫视的巨大压力。
本土化的空间与局限:广州城市电视发展的内部问题
事实上,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广州城市电视已经做出了若干努力。首先是争取覆盖范围的扩大。现在,广州电视台无线频道的覆盖范围已从全广州扩至整个珠三角地区;该台有线频道也已覆盖了广州市8个老城区、番禺和花都的大部分地区、从化和增城的小部分地区。但是,广州城市电视眼下走出广东、扩大影响力的关键一步――“上星”却在政策限制下迟迟得不到批复。广东地区已陆续有了4个上星频道(广东卫视、珠江频道、深圳卫视、南方都市频道),这在中国其他省份极为罕见,广州电视台多次谋求上星而不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上星的愿景暂时无法实现,广州城市电视便主打本土牌,以独具特色的粤语地方新闻节目吸引本土观众,也赢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2004年2月,广州新闻频道的一档粤语民生新闻节目《新闻日日睇》开播,该节目糅合了读报、评论、现场采访等多种报道形式,以鲜明的草根化口播风格为广州本土电视新闻树立了典范。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该节目2005年的平均收视率高达 5.78,平均每天有 50 万观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电视、网络等)收看。④放在国际视野下看,《新闻日日睇》的走红与西方地方新闻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地方新闻必须服务社区,这已成为许多西方地方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共识,“通过分享关于当地发生了什么事的信息(包括立法、教育和就业等问题),通过分享我们的邻人的悲喜以分析全国性事件和国际性事件对我们社区的影响,(地方新闻)得以整合社区”⑤。国内许多城市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方言新闻节目,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和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
但是,广州城市电视本土化的努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相对于广州市属的《广州日报》、《开放时代》、《南风窗》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而言,广州市委有关部门对广州电视台的调控尺度较为严格。我们先后对若干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他们坦言,“政治立台”是广州台的立台标准,而观众诉求有时并非是节目制作的主要考量因素。⑥广州台新闻节目的某记者甚至对我们抱怨,台里连新闻主播换个发型、穿套服装都要台领导定夺;因为担心出错,台里多年以来不敢轻易更换新闻节目的播出风格,这也是广州台一些新闻主播的着装和仪态常遭一部分观众诟病的原因。⑦还是以曾经叫好又叫座的《新闻日日睇》节目为例。该节目主创人员最初的设想,是做一档与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类似的读报节目,但该节目主持人陈扬鲜明而犀利的个人风格让这档节目逐渐成了一部分广州市民心中的代言者,该节目还因大胆评议时政获得了《南方周末》2007年“年度电视栏目”称号。虽然观众反响良好,但陈扬在2009年还是因种种原因离开了《新闻日日睇》,而该节目亦很难再续辉煌。
若进一步分析,就算广州电视台本土化的努力能一帆风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被定位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性大都市”的广州的城市电视能否仅仅满足于用粤语节目吸引操粤语的广州本土观众,这也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州的新标签。本土化的粤语节目虽然有利于拉近频道与本土观众的距离,但也因其过于鲜明的地域特性而限制了受众规模,其视野也略显狭窄。有人对《新闻日日睇》和《有报天天读》做过比较,发现前者在20分钟的读报时间内只选读了5份广州本土的都市类报纸上的10多条新闻,而后者24分钟内里竟播读了50多条信息,涵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金融时报》等国际大报和《读卖新闻》、《朝鲜日报》、《南华早报》等东南亚知名大报上的信息。⑧
东南亚第一城市华文频道:广州城市电视未来的方向
广州城市电视要真正变成已被定位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广州的城市名片,切实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超越“普通话vs粤语”、“本土化vs国际化”这两大问题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为打造一个主要面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华人的城市华文频道做准备,这是广州城市电视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这些地区历来是珠三角地区未来争取多层次、多方式、多领域合作的重点区域,它们与珠三角地区在文化上有诸多共通之处,这是上述地区的受众共享电视频道的重点基础。
将来的这个频道应该是用普通话和粤语两种语言播出的,既有面向东南亚粤籍华侨的粤语新闻和文娱节目,又有面向东南亚其他非粤籍华侨的普通话新闻和文娱节目。有研究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南亚的华裔和华侨中有近90%的人来自以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为主的粤方言区⑨,近年来,随着国内其他地区的逐渐开放,东南亚地区不懂粤语的中国移民也越来越多,他们是我们设想的这个频道内普通话节目的主要观众。
将来的这个频道应该既是本土的,又是国际的。在继续做好本土化的民生新闻等品牌节目同时,这个频道必须以广州为核心,辐射港澳及东南亚华人社区,为这一地区的观众提供快速、全面、准确的广州、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各类资讯(尤其是最新的财经资讯、政策信息)及其深度解读。在这方面,广州城市电视可以尝试与广州地区已非常成熟的报业合作,达成电视媒体与纸媒体的真正融合,如请报社记者撰写深度新闻稿本、聘请报纸评论员担任电视时事节目评论员等。广州城市电视一定要打破用人机制局限,深圳卫视引进港籍主播改革粤语新闻之举值得借鉴。
笔者曾不断地追问自己:一个拥有杰出报业的城市为何在电视方面不能表现得更加突出?广州在人才、资金、制度等要素都不缺乏的情况下,为什么办不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电视频道?但一想到或许广州城市电视本身从未想过要改变现状和在本土化的同时尝试走国际化之路,便顿觉语塞。所幸的是,2009年10月,广州电视台推出了首个普通话综合频道。尽管在许多方面,这个频道目前还不能让人产生更多的期待,但这一改革多少能反映出广州城市电视走向国际的视野和决心,同时也使笔者看到了这篇论文的一点价值。(本论文受到广州市社科院2009年度研究课题《粤语文化圈中的广州电视频道定位研究》的资助)
注 释:
①《迎亚运 广州首个市级普通话综合电视频道开播》,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10月12日,转引自,2009年12月20日访问。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南方网,news.省略/gdnews/nanyuedadi/content/2009-01/08/content_4827444.htm,2009年9月13日访问。
③王昊:《城市电视台栏目品牌构建模式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④许莲华:《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节目的得失解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
⑤Rosenstiel, Tom, and Marion Just, “The Knowledge Base”, in Rosentiel and Just ed., We Interrupt This Newscast: How to Improve Local News and Win Rat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8
⑥⑦作者在2007年7月对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频道的部分摄像、记者和编导进行了访谈,被访者要求匿名。
⑧陈子文:《电视读报节目的两种取向――比较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视听界》,2008(2)。
⑨袁泽斌:《粤语新闻的发展空间初探》,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我毕业于xxx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于今年六月底到中心工作。在这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无论是我的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状态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一、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严肃认真。
现在,我每天负责对《新闻联播》《xx新闻》以及《xx新闻》等新闻进行分条切割,从中挑选出反映国家经济、政治动态的热点新闻,放到政务网上,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及时地了解到他们所关心的政策资讯,力争能为领导的工作和计划提供参考。现在我已经制作、整理视频新闻6000多条,光盘240张,并针对每条新闻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为中心日后建立大型资源库作准备。此外,我还对各位领导的出镜新闻进行分类,定期作出《领导专供》更好的为领导服务。
同时,我还承担了中心各项活动和重大任务以及全市重大活动时的一些拍摄和制作任务。例如,“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和“南京市政务网”的开通仪式、“第四次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2003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等,任务的完成都让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以前都是学习的书本知识,实践机会少,当我真正拿起机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欠缺。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中,光线的调节,色彩的对比,对镜头捕捉的敏感性,这都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和学习。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向老同志学习,力争每一份成品出来,都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满意。
另外,我还负责维护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直播测试的正常运作,后台服务器上信息的及时整理和删除,并积极参与部门晚间的视频值班工作。视频工作的纷繁复杂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中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二、政治上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由于我的日常工作需要我对众多的新闻事件进行挑选和编辑,这就要求我必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始终要与党的指导方针和思想路线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新闻的主线,了解社会的动态,为大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所以我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通过书籍和图像等资料,积极学习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而我在这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他们经常帮助我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焦点新闻,并介绍给我许多优秀的新闻网站,使我对许多新闻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我的政治素质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在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请教。
对于刚从学校中走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因为在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会在实践中动脑筋摸索,体会那些在书本中不能学习到的窍门和技巧,提高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正在努力学好视频软件,同时尽可能的熟悉photoshop、3DMAX等其它软件,希望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同时,我利用平时的时间抓紧学习英语并利用采编新闻的机会,学习新闻上的出现的英语标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平时我也在各种媒体网站上,搜集许多名家论文,了解目前国内外政务网与网络新闻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力争改进目前简单机械的采编工作,将新闻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思考再放到网上,从而带给别人参考和思索,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四、对今后工作的打算。.
由于我们的工作核心是“为领导服务”,所以我要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想领导所想,做领导所急”不是坐着等任务,而是积极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为领导的工作提供依据,出谋划策,做好定期的领导专供,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摄像和编辑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目前对于资源部来说,建立一个全面大型的数据库也是迫在眉睫。然而要做好这份工作,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大家平时多多的积累和努力的工作。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多动脑筋,为更加合理的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献计献策。戒掉自己急躁粗心的毛病,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希望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及时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让我踏实的走好每一步,能为中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谢谢!
下午好!我毕业于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于今年六月底到中心工作。在这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无论是我的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状态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一、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严肃认真。
现在,我每天负责对《新闻联播》《新闻》以及《新闻》等新闻进行分条切割,从中挑选出反映国家经济、政治动态的热点新闻,放到政务网上,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及时地了解到他们所关心的政策资讯,力争能为领导的工作和计划提供参考。现在我已经制作、整理视频新闻6000多条,光盘240张,并针对每条新闻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为中心日后建立大型资源库作准备。此外,我还对各位领导的出镜新闻进行分类,定期作出《领导专供》更好的为领导服务。
同时,我还承担了中心各项活动和重大任务以及全市重大活动时的一些拍摄和制作任务。例如,“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和“南京市政务网”的开通仪式、“第四次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2003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等,任务的完成都让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以前都是学习的书本知识,实践机会少,当我真正拿起机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欠缺。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中,光线的调节,色彩的对比,对镜头捕捉的敏感性,这都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和学习。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向老同志学习,力争每一份成品出来,都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满意。
另外,我还负责维护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直播测试的正常运作,后台服务器上信息的及时整理和删除,并积极参与部门晚间的视频值班工作。视频工作的纷繁复杂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中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二、政治上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由于我的日常工作需要我对众多的新闻事件进行挑选和编辑,这就要求我必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始终要与党的指导方针和思想路线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新闻的主线,了解社会的动态,为大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所以我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通过书籍和图像等资料,积极学习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而我在这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他们经常帮助我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焦点新闻,并介绍给我许多优秀的新闻网站,使我对许多新闻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我的政治素质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在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请教。
对于刚从学校中走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因为在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会在实践中动脑筋摸索,体会那些在书本中不能学习到的窍门和技巧,提高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正在努力学好视频软件,同时尽可能的熟悉photoshop、3DMA等其它软件,希望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同时,我利用平时的时间抓紧学习英语并利用采编新闻的机会,学习新闻上的出现的英语标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平时我也在各种媒体网站上,搜集许多名家论文,了解目前国内外政务网与网络新闻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力争改进目前简单机械的采编工作,将新闻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思考再放到网上,从而带给别人参考和思索,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四、对今后工作的打算。.
由于我们的工作核心是“为领导服务”,所以我要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想领导所想,做领导所急”不是坐着等任务,而是积极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为领导的工作提供依据,出谋划策,做好定期的领导专供,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摄像和编辑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目前对于资源部来说,建立一个全面大型的数据库也是迫在眉睫。然而要做好这份工作,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大家平时多多的积累和努力的工作。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多动脑筋,为更加合理的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献计献策。戒掉自己急躁粗心的毛病,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希望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及时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让我踏实的走好每一步,能为中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谢谢!
知情权与报道度
受众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每个人活动的基础和动力,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判断自身的处境做出各种选择,信息是决定每个人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离开了信息每个人必将落后于时代而无从发展。同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诸如自然环境、社会治安、政府决策等信息,直接影响甚至威胁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充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公民个人才能采取各种手段予以应对,趋利避害。正因如此,社会公众对知情权的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作为大众传媒,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观念的不断创新,多能自觉地从“自说自话”到走向市场,从传者本位观向受众本位观转化,从而针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及时、不够丰富等情况,着力突破原有的框框和模式,拓展新闻内容的疆界,不断丰富和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维护受众的知情权。
随着新闻信息的海量提供,也引起了信息是否“过度”的讨论。其主要涉及知情权与隐私权、知情权与新闻报道的不良示范作用等方面的讨论,尤其是今年以来,系列校园暴力案和深圳富士康的连续跳楼事件的报道,使这些讨论更加炽热化。这给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不报,难以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报道了,又可能越权或产生负效应。
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笔者认为,要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无可厚非,也是新闻媒体应该着力追求的。但在报道过程中,要非常谨慎地把握好报道度,即重点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角度就是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其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目的性。要把握好角度,就是要在新闻报道特别是报道暴力案件时,其出发点应是着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因此在报道时重在基本的新闻事实,以发挥大众传媒的监测环境功能和警示作用,而不是在报道中刻意描写暴力行为,细致刻画血腥场面,具体描述犯罪过程。
新闻报道是有边界的,其决定了新闻的广度。要把握好新闻的广度,就是对与边界还有很大距离的新闻事件报道要进行不断地拓展,而对已处于临界线的新闻事件报道只能点到为止,否则就会越界,从而造成越权、侵权。
从深度上说,有的新闻可以不断挖掘,连续报道,而有的新闻,只能浅尝辄止。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深度,就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不同的新闻事件采取不同的策略,达到深浅有度。
现场感与整体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给受众以现场感无疑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采用了现场报道或连线现场的方式。特别是有了音频传播的条件下,报道中的现场真真切切,语音清清楚楚,既增加了新闻的感染力,也使新闻真实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尴尬:在海量信息传播、有着越来越多的“可疑”新闻的情况下,新闻如果全是由记者叙述的,会让受众怀疑其真实性;而如果以现场感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又往往会破坏新闻的整体性。如在电视新闻特别是国际新闻报道中,常有现场连线,画面上出现的“老外”讲话,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或因没有字幕,或因字幕不清晰,或因受众视力不好致使听新闻者看不成、听不懂新闻,从而使受众所接受的新闻是不连贯的,是支离破碎的。表现在纸质传媒中,则是一些方言、外文、网络语言等夹杂其中,让受众难以顺畅地阅读,新闻的整体性受到了破坏。
就这一“两难”问题,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业界同仁,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如新闻中的外文、网络语言运用,语言学家多从捍卫母语的纯洁度来讨论,年轻网友们多从交流的便捷性角度来说明。而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笔者的想法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一家媒体,要确保每一则新闻都是真实的,确保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而在受众中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样的信誉,能使受众感受到,该媒体的报道,无论是有现场感的新闻,还是记者纯叙述的新闻,都是真实的。这就为媒体的传播方式选择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强化现场感的情况下,要保证新闻的整体性。其整体性的保证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实现新闻的无障碍传播。这里所说的受众接受能力,就是作为大众传媒,其所传播的符号应该是为广大受众所能识别的。其中在电视新闻中,面对中文公众传播的新闻,其所涉及的外语应该有中文字幕,且其字幕要照顾到大多数受众所能方便识别。其最佳方式是,既有现场的“老外”在说话,又有中文语音翻译加字幕,使在听或边听边看的受众都能方便地接收新闻。就纸质媒体的新闻传播来说,要就文中出现的非常见外语单词、网络语言等加以注释(其实,有关部门对此早有规定,只是不少媒体在不少时候没执行到位)。
多样化与有效性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的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新闻形式单一化、模式化倾向,寻求让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生动活泼、富于创造性,实现有效传播,成为不少媒体赢得受众的主要招数之一。
但在目前的新闻传播过程中,追求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与传播的有效性往往是一对矛盾。如常见央视新闻频道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所播报的新闻是“纯新闻”,自从“引进”了特约评论员后,就是常在一则新闻的播报中或播报后,由特约评论员对该新闻进行评论。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据说该台的收视率也因此而提高了不少。但令笔者疑惑的是,特约评论员的评论内容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评论民工荒的是他,评论世界杯的也是他,评论国美股权之争是他,评犹太人定居点的也是他……反正,给人的感觉是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体育,事事都能评,样样都能论。笔者并不怀疑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但时间一久,“新面孔成了老面孔”,评论一多,“言多必失”。
笔者认为,其形成的不良后果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也许能就各方面的新闻事件都说上一两句,甚至专业、深刻的评论,但毕竟一个人要“全专业”是不太可能的,这就难免在非专业领域说外行话、似是而非的话,这就让新闻引导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二是这一举措是为了使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但久而为之,必将造成新闻表现形式新的单调化、模式化。
就纸质传媒来说,新闻评论是“老品种”,其时强时弱。如有的报纸的评论文章,署名只是笼统地署着“本报特约评论员”或“本报评论员”,评论作品也大都由同一作者主笔;有的虽然是不同的作者署名,也由不同的人“操刀”,但见到的多是老面孔,就那么几个作者轮番上阵而已。
笔者认为,要体现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实现新闻引导的有效性,除了品种的丰富之外,还要有“丰富”的主持或主笔。毕竟,也只有不同的领域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论,才能增强新闻评论的权威性,从而增强新闻评论的有效性。否则,就中看不中用,久而久之也不“中看”了。人民日报常常对一些重要话题发表署名“任仲平”的评论,其创作机制之一就是“七八条枪”: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任务一召唤,便跨部门选人组合,不同的选题有着不同的组合,项目负责制,任务完了就散。在这样的机制下,保证了不同的评论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评论有不同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