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工程趋势

环境工程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14:44: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工程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环境工程趋势

第1篇

【关键词】工程环境监理;发展;问题;建议

我国环境监理工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实施的是“三同时”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两项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建设项目动工之前进行环保审批以及项目竣工之后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管理却存在不足,使得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并不理想。

1.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目标及发展状况

1.1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目标

所谓工程环境监理,指的是业主委托监理单位依照现行法律和合同内容,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应的建立方式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建设项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生态破坏。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与业主共同参与,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确保其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将影响环境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保障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记录完整的监理资料,保证竣工中环保工作的验收。

工程环境监理的目标为保证工程项目中的环保设计与监理文件中提及的环保工作有效实施,并且还必须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中涉及到的环保的要求得到确认。

1.2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早在2002年,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同交通部、铁道部以及水利部等部门颁布了一项通知,即《关于在重点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建立试点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在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中进行工程环境监理。随着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理念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内众多工程项目(交通、铁路、水利等)纷纷开始进行工程环境监理。通过对这些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我国逐渐总结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内容和方式,并逐步模式化和制度化,从而为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当前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

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引起对于其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监理过程的组织模式都有所欠缺,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这样一来因为缺乏相应的规范指导,导致各地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监理单位形式多样,建立效果难评价。

2.2缺乏必要的工作依据

众所周知,工程环境监理单位需要依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相应的审批文件和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工作,然后再同建设施工单位签订形影的工程环境监理合同文本,随后根据合同内容展开相应工作。但是实际上,很多环境影响报告书虽然提及了在施工期间如果采取各项措施保护环境,但是这些环保措施基本上都与实际不相吻合,缺乏可操作性。除此以外,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环境建立合同内容简单、单一,甚至缺乏对监理内容、职责以及建立权限等具体的操作要求,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监理单位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单位缺乏约束力,基本上无法依照合同条款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置。

2.3环保主管部门对环境监理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以常理来说,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必须得到相关环保部门的支持与考核。但是实际上当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因而导致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行政管理力度的缺失,使得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成为形式性工作。

2.4缺乏专业人才和实践经验

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其综合性很强,设计内容众多,这样就需要一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但是以现阶段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水平来说,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大多由与之相关的单位或者部门调配而来。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与能力,但是现场巡视和监测的工作经验却不足,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5环境监理的实际效果主要取决于建设方的环保意识

在监理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往往为了追求进度、效益而忽视了环保工作。这样即便监理单位与各方签订了合同,但是却无法落实,也难以对其约束。

3.关于我国工程环境监理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

为了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是环境监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当地的环保主管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处,并依照各类工程的特征,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监理收费标准、管理标准、实施细则以及考核标准等。监理单位如果发现施工单位没有将环保工作落实到位,就可以上报当地的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处,由该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如不执行则予以停工的处罚。通过这样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的健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将顺利开展。

3.2完善监理规范标准,进一步明确与拓展环境监理内容

当完善和明确了监理规范标准之后,就可以使得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有章可循。所以相关环保部门需要及时进行工程环境监理操作规范、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以及考核评价指标,从而进一步明确和拓宽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

3.3致力于组建更加专业、高效的监理团队

对于从事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人员来说,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专业知识包括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方方面面。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熟悉、掌握工程建筑方面的知识,更要了解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就必须加强培训,提高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3.4开展行业内交流和国际合作

我国各省市内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发展程度不同,同样累积了宝贵的经验。而国外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较早,他们的工程环境监理实践经验成熟、丰富。我国工程环境监理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业内交流和国际合作,深入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工程环境监理管理机制和实际工作经验。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的环境。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就暴露了众多的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所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更加辉煌迈进,就需要加强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完善相关制度,设定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并组建高效的建立团队,及时与国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田丰,宋磊,席天功,陈众,毕军.中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0).

[2]王河.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现状与前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1).

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比例1978年为17.92%,2011年超过5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随之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中国城市环境问题使城市生态负载增大,城市环境保护提上日程。随着治理理论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境领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兴起。要有效地治理中国的城市环境,需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或者说,政策工具的选择、应用状况是有效地治理中国城市环境的关键变量。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信息型政策工具是中国城市治理主体在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有信息属性的手段、方式或途径。其主要有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标签或标志计划(包括环境认证)、环境听证、环境、全球定位系统等类型。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有其自身的机理。提出这一问题的理由是环境问题、环境事件和环境治理与政治之间存在关联。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机理体现在政治层面上即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政治逻辑。

环境污染、全球变暖是比较典型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问题明显不同于历史上的各种外部风险,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阶段后才出现的,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以及作出相关决策所造成的。[1]75“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自我孕育出来的风险有着明显的社会化特征。这种社会化特征,使得具有强大威力和潜在威胁的现代科学技术之负面影响所造成的巨大风险,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政治问题。”[2]65不止于此,环境政治学学者约翰•德赖泽克把环境问题看作是政治的主题。“今天,我们不但有一个关于环境的概念,而且大多数发生在环境领域的重大事件是政治的主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3]6的确,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是相联的。人类的优良存在有赖于我们生活中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条件。[4]23相应地,为解决环境问题而进行的环境治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现代化是一种旨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话语和实践,它需要政治承诺,这种承诺指向富于远见的长期而不是心胸狭隘的短期,指向经济与环境进程的整体性分析而不是对特殊的环境滥用的零散聚焦。[3]194环境治理与政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作为环境治理的一种手段,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同样如此,它有其政治上的动因,也需要考虑政治因素。这之中所蕴涵的逻辑关系就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政治机理或政治逻辑。大致说来,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政治机理或政治逻辑主要表现为中国民主政权形式影响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政治可行性影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促进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提升中国城市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

二、中国民主政权形式影响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治机构会以政权形式来影响政策工具的选择。[5]300中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中国民主政权形式影响选择何种政策工具来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这适用于环境领域。为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中国民主政权在城市环境治理中选择或会选择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听证和环境等政策工具。在公民权利中,知情权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广义言之,知情权是指公民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或情报的自由,是公民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又称为了解权、得知权或知悉权;就狭义而言,则仅指公民知悉官方有关情况的权利。“有知情权,就有相互提供信息的义务。”[6]208由于“几乎每一项权利都蕴含着相应的政府义务”[7]26;“公民的权利就是官员的义务”[8]351,因而公民享有的知情权,对政府课以公开信息的义务。相应地,公民享有的环境知情权,对政府课以公开环境信息的义务。中国民主政权形式的存在使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政府由此有义务在环境治理,包括城市环境治理中公开环境信息。就此而言,在城市环境治理中,中国民主政权选择或应当选择环境信息公开以维护环境知情权。目前中国城市政府的实际做法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权形式对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各城市政府通过多种形式环境信息,以保障公民对环境事务的知情权。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进,公民参与权不断拓展。在城市环境治理方面,中国公民享有参与环境事务的权利,政府采取或应当采取一定的手段落实这项民利。“对民主而言,它能够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严肃的沟通交流。”[3]275“积极型民主的交流包括参与前期酝酿、议程设定、信息沟通,它强调倾听和表达的技巧,以及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能力。”[9]149倾听的技巧包涵了听取公民意见的手段或方式。该手段或方式之一是进行听证。听证的本质是听取对方意见[10]135,它有利于落实公民的参与权。在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政府开展环境听证来落实公民的环境参与权。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举行听证会,听取“自然之友”、“地球纵观”、“地球村”等环保民间组织的实施圆明园防渗整改工程的建议。按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上海市绿化条例》立法过程中举行了听证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环境也是听取公民意见的一种手段。由于公民享有环境参与权,中国城市政府应当选择环境来进行环境治理。实际上,环境在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得到了运用。如在厦门PX事件中,厦门市政府通过专线电话、电子邮件和信函等听取公民的意见,落实公民的环境参与权。简而言之,中国民主政权形式的存在使公民享有环境参与权,政府由此在城市环境治理中选择或应当选择环境听证、环境等信息型政策工具。

三、政治可行性影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

人类事业的设计和运作总是发生于法律和政治考虑的范围内。[11]51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概莫能外,因为法律可行性和政治可行性影响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在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政治可行性指的是一定的工具选择是否能够维持下去。政治可行性对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里,政治可行性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政府监督信息型政策工具运用的难易程度和政府自身运用信息型政策工具的难易程度。前者主要涉及政府判断市场主体是否遵守某一政策或比较恰当地运用某一政策工具的难易程度。对市场主体运用信息型政策工具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条件是拥有足够的有关污染行为的信息。但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假设是政府不可能无成本地知晓每个市场主体在任何时候到底在干什么,换句话说,政府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是需要成本的。在许多情况下,获得有关的精确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至少是成本非常高的。[12]83而且,获得有关污染的信息还存在技术上的限制。这些影响政府对信息型政策工具运用的监督。鉴于此,中国城市政府在选择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工具时更多地要求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从中国城市政府自身运用信息型政策工具的费用和技术看,其公开环境信息的难度不大,其组织环境听证、利用环境、进行环境认证的难度也不大,因此中国城市政府还选择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听证、环境与环境认证等都可以作为环境治理的信息型政策工具。

二是伦理道德。这主要是对市场主体在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方面的伦理限制。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道德观认为,环境政策应该对污染行为进行谴责,因为污染是对自然或人类社会的一种犯罪。[12]90在此种道德观里,如果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公开虚假污染信息或隐瞒污染信息,这是很不道德的。目前,虽然生态道德观在中国尚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一些城市的大企业中,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上市公司比较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在获取有关企业污染行为的信息还存在技术上的限制、政府只有“依赖于行业的自我监测(在可能的限度内)以及它们对排放水平的报告”[13]80的情况下,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工具的选择或多或少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

三是制度容量。这主要涉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信息型政策工具能否为制度所容纳。1979年9月1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1989年12月26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信息公开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制度空间。2007年4月11日公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直接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信息公开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文本支持。1996年3月听证制度在中国首次建立起来,它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环境听证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间接的可能。《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则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环境听证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直接的可能。中国的制度建立于1951年6月。1997年4月29日和2006年6月24日了《环境办法》,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制度容量由此增大。

四、促进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

城市公众是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推动力量。城市环保工作或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没有城市公众的参与,很难走远。由于公众环保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一种具体表现,或者说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更新的形式,[14]324作为公众环保参与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无疑是一种政治参与。促进这一参与,需要选择一定的信息型政策工具。从理论层面看,促进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这是因为政治参与需要一定的条件,足够的信息是其赖以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戴维•赫尔德在谈到参与式民主时指出,参与式民主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开放的信息体系,确保充足信息条件下的决策。[15]341然而,在涉及选举以及更为一般的公共政策问题上,所有个人会合理地保持较少的知情[16]23,原因是搜集有关选举与决策的信息要花钱、费时、耗精力。换言之,信息成本是政治参与的一大障碍。[17]119如果政府对信息形成垄断地位,使公众难于计算政治参与的收益,那么多数公众宁愿弃权,也不愿参加公共选择。只有让公众拥有或接近信息,降低其信息成本,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才会高些,参与率才会提高。对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来说,城市公众只有充分了解环境信息,才会积极参与到环境决策中来。因此,促进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需要选择环境信息公开这个政策工具。从实践层面看,促进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南京市、马鞍山市、贵阳市环境治理方面的实例较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南京市秦淮河被污染的事实一直存在着,并非无人知晓,只是知道的情况不多、了解的程度不深。这不能使秦淮河环境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延伸,大众传媒进入人们的生活。大众传媒拥有深层次、高频度、全方位报道秦淮河环境问题的优势,一旦此问题被纳入环境记者的视野,他们就会通过大众传媒将其比较真实、全面、及时地展现在城市公众、城市企业和城市政府面前,吸引城市公众的眼球,引起城市政府的关注。可以说,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交流平台、追踪事件进展、给出事件处理结果等,完成秦淮河环境问题的被少数人察觉、被多数人关注、被相关组织重视、被提上政府议程、被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建构过程,从而发挥促进社会监督和扩大公众参与的巨大作用。[18]176欲使更多的中国城市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要解决信息问题,构建一个透明化的、对公众开放的信息平台。马鞍山市的经验恰是如此。为了使公众参与和监督更为有效和全面,在实践中,对环境问题马鞍山市敢于公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19]108再者,反面的例子亦可作出说明。如南京市政府在工业项目建设前不向公众公布信息,在项目建设后公布信息但渠道很少,力度不大,从而导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不足。[20]又如,贵阳市人口超过350万,但贵阳市政府网站关于“整脏治乱”的网上调查参与人数仅有寥寥的629人,其中,信息传达不到位是原因之一。[21]76这些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促进中国城市公众环保参与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

五、提升中国城市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

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是指为完成政府环保职能规范的目标和任务,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维持本组织的稳定存在和发展,并有效地治理环境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政府环境政策能力、政府环境监管能力、政府环境正义维护能力和政府环境制度创新能力等。按此逻辑,提升中国城市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广泛获取数据支持民主决策。[22]96只有在行政机构占有能够说明问题的完整的信息资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选择。所以,行政机构应尽可能多收集有关国家机关运转状况、行政管理机构与被治理者的关系、公众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等方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收集应当有助于政治权力作出正确的政策选择。[23]16-101

同理,信息收集有利于提升城市政府环境政策制定能力。为此,中国城市政府需要选择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听证、环境等政策工具来收集环境决策信息。如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办公室需要选择环境来收集制定第三轮环保行动规划的信息。环境信息收集、公开能够为中国城市政府提供执行环境政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真正做到了环境信息收集的准确、高效,就必然在环境政策执行中占据先机和优势。把有关环境政策执行的信息公之于众,能够增强社会公众对环境政策的信任,因为“信任的理由有一种知识论的性质:它们归结为信任者获得的关于被信任者的一定的知识和信息”,“正确地给予信任的可能性随着关于被信任者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而提高”。[24]94

更多的公众信任和认同有助于环境政策的顺利执行。上海市顺利完成了第二轮环保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确定了环境信息收集和公开机制。所以,提升中国城市政府环境政策执行能力需要选择信息型政策工具。中国城市政府环境政策修正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信息。根据非合作博弈理论,精炼贝叶斯均衡是当面临不确定性时,参与人从对不确定性事物所假定的事前概率出发,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且在决策的动态过程中,会根据获得的新信息,利用条件概率的贝叶斯公式或法则,对事前概率进行贝叶斯更新,作出事后概率判断并据此调整、修正自己的判断和策略。运用精炼贝叶斯均衡中的贝叶斯理性或“Savage-贝叶斯理性”修正环境政策需要反馈回来的新信息。通过不断收集、加工和公开新的环境信息,使环境政策修正得以持续进行,政府环境政策修正能力随之提高。而确保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收集反馈的唯一方式,是将政策过程设定在一个自由民主制的框架内,其中不同的利益团体和行为者都能够无所顾忌地提出他们的意见。[3]124-125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1、水利工程是一类非污染型的生态化建设项目

(1)水利工程并不会直接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建设项目可以为周边区域提供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防涝以及水产养殖等多项综合,给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居住者带来较好的综合性效益。(2) 水利工程建设的完成可以实现在洪汛期之内的蓄滞洪水以及削减洪峰的功能,可以增加流域内枯水期时的流量,提高周边地区在抵抗洪涝灾害、盐碱灾害等自然灾害过程中的抵御能力,同时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灾害的危害程度,为水利工程的周边居民创造了较为安稳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提高城区的防洪、发电、灌溉能力,改善城乡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困难的现状,以及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等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2、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水库建设

具备了调节功能的水库, 通过对枯水期采用下泄流量的调节措施,可以:(1)提高工程下游的水体所具备的自净能力;(2)改善下游水域中水质的状况以及供水条件等;(3)促进下游周边地区依托水利工程开展渔业养殖,或者是采用开发旅游景点来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3、基于水电开发目的的建设工程优势

(1)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 具有着相对较低的开发成本,如果完全取代生产、生活中的化石燃料来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2)水利工程中水电工程项目的建成使用,与传统的火电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降低化石燃料燃放带来的酸雨危害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减少北煤南运等运输工程的压力。 (3)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可以改善水库上游水运运输系统,使得水运系统的运输成本低、占地少等。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状况,工程建成之后,原有的陆地变成了水体,积水量大大增加,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水汽增多,这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较以前更为湿润,不仅会改变当地的降水量,还会改变当地的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另外,因为原本与大气接触的是陆地,而现在变成了水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气温,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的气温上升。

2、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形势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破坏天然的水文状况。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周围水体区域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流边界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在河流的上游建设水利工程,那么上游的水流速度会减慢,这使得水、气界面的交换速度降低,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减弱。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原有的天然河道上进行修建,这就使得原有的河流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局部河段的水深和含沙量会发生改变,这同时会给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水文和泥沙与夹带的有机质带来影响,而水深和含沙量的改变又进而会影响到河流的水质、水温。

3、对泥沙的影响

水库建成并且蓄水之后,上游的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携带的泥沙会在库内淤积,然而河道、水库的泥沙淤积会使得它们的容量减小,使得河道、水库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河流上游建筑水坝,会阻断天然河道,使得河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景观河道、水库在蓄水之后,会使得水流速度降低,水体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渐渐沉淀下来,对河道的应用产生影响,使得库容减小,还有可能使有害物质积聚,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危及周围的老百姓。

4、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区域的土壤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建成之后能对周围的农田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农田不致淹没或受到水体冲刷,同时,由于调节地表的径流,土壤中的水分结构也发生改变,因而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景观河道、水库蓄水之后,沿岸的地下水会升高,因而会浸没土地,使得周围的土地沼泽化,盐碱度增高。土壤浸没时候因为通气条件差,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减少,因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土壤过分湿润、盐碱化程度过高,会抑制植物农作物生长,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5、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5. 1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位抬高,破坏了原本水生物生长和产卵的水文条件和水生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库导致的地下水位抬高使得浸没区域的非水生植物死亡率升高,而且土壤中的盐碱度高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增高,加速了原有的水生植物的死亡。

5. 2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由于水库的蓄水会使得原有的大片陆地被水淹没,原本在此片土地上生存的陆生生物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的陆生生物的死亡,原有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栖动物和鸟类都通过寻觅更好的栖息地而逃离当地,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因而造成当地的生物物种大量减少。间接影响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土壤均会发生变化,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都会导致大量的物种消亡。

三、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探讨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合理的建设厂址,制定科学的施工步骤,最大程度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与熟悉当地的水文特性、地质地貌、人口分布以及动植物生活习性等等;其次要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环境评价,对修建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标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将和谐发展引入到设计中,正确处理工程、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环保技术,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完成阶段要建立环境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解决措施。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

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作用,它跟国家的命运有着不可分离的作用,它带来了很多的利益和方便,可是它给环境的影响却也不可忽视。只要注意生态平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就能在维持生态的条件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所以,现在的任务就是除常规项目勘察设计之外,着重加强对生态环境平衡、流域水体质量变化影响主要因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论证。改革传统工艺,转换传统建设思维模式。以期适应当今环境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晓玲.阜阳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路[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90-92.

第4篇

本文所述项目为河南煤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土石方场地平整工程。拟建场地为低山、沟谷地形地貌,表层有残积物掩盖,谷底有第四系坡积物及粉质黏土,场区内地形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呈台阶状由西向东逐渐降低。

根据2012年6月20日对该项目的测绘地形图、土石方填方区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回填区护坡坡脚东南角自然地面高程229.78米,挖方区最高点自然地面高程272.81米,最大高差46.3米。挖方区工程量52.46万m3,填方区工程量11.31万m3,外运工程量41.15万m3。其中填方区面积15 770 m2,最大回填高度11.47 m。

土石方回填区场平工程设计及施工控制

为了准确掌握填方区地下岩土结构,结合地上拟建建筑物或构筑物,有针对性地对填方区、护坡及挡土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不良地质结构和软弱下卧层,可有效地避免土石方填方施工完成以后滑坡、坍塌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得知填方区地层岩性结构为:

(1)第(1)单元层 杂填土(碎石土)

主要为人工回填(碎石)土,碎石不规则,棱角、块状,粒径0.2―0.8米,拌有大块状岩石,松散,该层东北角厚2.6―4.4米,其他钻孔为耕土混碎石,厚度0.5―1.5米。其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90KPa。

(2)第(2)单元层 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黏土

褐黄色,硬塑,干强度、韧性中低等,具针状孔隙,稍有光泽,含姜结石,无摇振反应。该层在南端中部发育,厚度1.5―4.8米。其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140 KPa。

(3)第(3)单元层 第四系中更新统黏土

褐红色,硬塑,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稍湿,含钙质结核和铁锰氧化物,底部含砾石。该层在场地南端中部发育,厚度3.3―5.3米。其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160KPa。

(4)第(4)单元层 石灰岩

青灰色,质密,坚硬,中等风化,具节理(裂隙),岩芯长0.3―0.6米,质量指标较好RQD=70―80。其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500KPa。

2.对自然地表附着物灌木、树墩、孤石、墓穴等进行清理和山坡表面坡度大于20%的斜坡进行1:2错台基底改造,由于土石方回填区属低山、沟谷地形地貌,距村庄较近,山坡上灌木、树墩、孤石、墓穴等较多,山坡自然坡面坡度在6.2―32.8%之间。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土石方回填之前,应先改造基底,以防止土石方填方沿坡面滑动。设计土石方回填边坡坡比为1:1.5―1:1.7,坡底、坡顶均设排水沟。

(1)填方区内的山坡表面附着物灌木、树墩、孤石、墓穴等在土石方填方工程施工前应予清除,当填方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基底碾压密实。

(2)当填方基底自然坡度大于20%时,应先改造基底,使其成为高宽比为1:2的若干台阶(每级台阶高≤500 mm),以防止填方沿坡面滑动。

3.对土石方填方区施工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中采取以下组织和技术措施:

(1)整个施工过程中组织专门班子,配置足够的设备、技术力量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2)严格施工技术交底,规范组织图纸会审,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认真审核施工单位规范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单位应委托有相关检验资质的检验部门配合进行各层压实填土的物理学实验工作,作为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一部分。

(4)土石方填方不得使用碎块、草皮及有机质含量>8%的土作为填方土料。填方施工顺序应遵循“先低后高,先下后上”的原则。

(5)土石方回填土压实系数λc=0.94(土的控制干密度d与最大干密度dmax的比值)。

(6)应采用碎石类土和爆破石渣作为填料,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填筑的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填料中碎石占全重的30%―50%,粒径不得>400 mm,应级配良好,可用约15吨重的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每层铺填厚度控制在600mm以内,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碾压遍数一般为6―8遍,碾压行驶速度≤2公里/小时。

(7)分段填筑时,每分段接缝处要做成斜坡形,碾压重叠0.5―1.0 m,且上下接缝距离>1 m,同层填土石料要求一致。

(8)填方施工应分层回填,分层验收,检验压实系数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填方施工压实的质量要求和取样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经验总结

1.根据拟建场地地形、地貌及其厂区周围环境,结合厂区南部挡土墙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未发现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2.拟建场地地形地貌单一,主要为第四系粉质黏土及石灰岩地基,场地内无活动的断裂通过,在天然条件下地基是稳定的。第四系黏土及石灰岩界面,其岩性均匀性有一定差异,场地目前是稳定的。

33场地内不会出现饱和砂土和粉质黏土的液化现象,无湿陷性黄土,也无软弱下卧层。

第5篇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质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大的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顺应了自然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已逐步成为省内外许多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和重要内容。柴达木地区是海西乃至全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是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地区,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提升全州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根本要求。要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在努力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就必须在持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就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择有利于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选择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选择有利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的增长方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把资源开发同增强财力、增加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真正做到这-点,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开放性特征,必然会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有利于拓展资源开发的领域和空间,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又有利于加快全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城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理所应当成为海西加快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现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9个,产地208处,资源总储量3315亿吨,潜在价值15.5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0%以上,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长期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海西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拓宽资源开发的领域和空间,不断提升资源开发的层次和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源主导型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随着海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从产业结构上看,全州资源依赖型产业仍然占居主导地位,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资源优势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资源消耗已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制约和最大障碍。如果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走过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老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供给势必难以为继。破解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用“资源利用―产品―资源再生”的循环模式来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从环境容量上看,目前海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工业产值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行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在园区中建立生态工业链,才能实现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从而将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是经济效益亟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全州资源利用效率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正在由原料输出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但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开发模式粗放、

循环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和能源消耗大、资源组合优势未能有效发挥等方面,不仅给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内、园区内、区域内建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产业链条,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才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从现有资源赋存上看,柴达木盆地内分布有丰富的盐湖资源、油气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煤炭及其他非金属资源,且具有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和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产业链接和生产要素配置,实现原料、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的优势和最好的条件。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优势资源,资源优势是潜在的,优势资源是可供开发的:所谓的资源优势仅仅是潜在的、理论意义上的;真正可供持续开发、循环利用、并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从资源构成上看,柴达木地区96%的资源是盐类矿产,限于开发模式和提取技术,除钾钠外其余大多数有效组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盐湖资源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从资源配置现状上看,目前全州可供配置的大宗资源现已全部配置,今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现有资源的深度加工和循环利用。从资源勘探程度上看,柴达木地区多数矿区和矿种地勘程度低,特别是有色黑色金属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资源地勘工作滞后,后续资源缺乏保障。总的来看,目前具有一定开发利用前景、能够构成循环经济基础与支撑的大宗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已累计探明油气资源量40多亿吨,探明石油资源量3.28亿吨,探明天然气资源量3069亿立方米,涩北气田进入全国四大气田行列。二是盐湖资源。湖盐矿床遍布柴达木盆地,已初步探明储量氯化钠3317亿吨、氯化钾7.06亿吨、镁盐210亿吨、氯化锂1890万吨、锶矿1928万吨、芒硝89亿吨,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锂等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溴储量29万吨,硼矿1573万吨,居全国第2位。三是有色、黑色金属矿资源。除锡铁山、滩间山、清水河、海寺、白石崖等老矿区外,肯德可克、尕林格、野马泉等均是以铁为主共生有色及贵重金属的矿区,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1.7亿吨。通过进一步工作,该地区铁资源量有望增加到3―3.5亿吨,铜资源量达50万吨,钼5万吨。四是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其中大柴旦鱼卡煤田、绿草山、大煤沟矿区为优质动力煤,天峻木里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为优质焦煤。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0亿吨,占全省资源储量的80.8%,其中优质动力煤保有资源储量为5.73亿吨,优质焦煤保有资源储量为29.75亿吨。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海西自然条件、区位环境、资源构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唯有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把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基于此,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集中力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把柴达木地区建成为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推进现有产业的融合和聚集,加快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和盐湖化工产业链,积极构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和煤炭深加工产业链,不断优化矿电联产产业链及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紧紧抓住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机遇,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同步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与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以盐湖工业、油气工业、金属工业、煤炭工业和建材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来调整和创新资源开发思路,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提高资源加工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推动资源开发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产业聚集相融合方向发展,为推进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回全国其他12个试点产业园区相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柴达木地区已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交通枢纽地位和基础保障能力较过去有了很大提升,面临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性产品短缺、地区间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等有利机遇;另一方面,受资源配置低效、综合开发能力不足、产业融合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本技术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运转协调机制和思想舆论氛围。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海西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试验阶段和起步阶段。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禀赋优势、现有工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条件为依托,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核心,以建设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调控、企业参与、市场引导相结合,逐步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力争在2015年前后将柴达本地区建设成为青海循环型工业示范区,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与运行机制,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成一批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产业集群,使柴达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明显降低,废物排放明显减少,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实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经济发展模

式,为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初步设想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基本思路是,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四园。

(一)依托交通干线。就是要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的新机遇,在实现国道109、215、315线和地方公路干线等级化和黑色化的基础上,实现公路、铁路与资源开发地的连接,形成以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为结点的南达、西连新疆、北接甘肃、东通西宁的交通网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加快支撑电源和专属供电区电网建设,形成330千伏输电线路环形网络,完善电力网架结构,尽可能使大电网覆盖重点资源开发地。在此基础上,选择交通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充分依托交通干线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把各个园区、矿区紧密连结起来,促进资源向条件适宜的地区集中,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围绕优势资源。就是要立足于现有资源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加速产业链的延长,加速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加速产业布局的优化,引导优势资源向工业园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源开发由单向开发向综合开发、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力争在资源赋存与特色产业的结合上有新发展,在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换上有新突破。

(三)培育特色产业。就是要依托现有工业基础,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放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比较中发现特色、突出特色,在调整中抓住重点、培育优势,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具有海西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当前,重点要培育发展四大特色产业:一是油气化工产业。要坚持油气并举,扩大规模,在逐步提高原油加工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甲醇、尿素、复合肥、聚氯乙烯、二甲醚、甲醛、醋酸等油气下游产品,布局建设乙烯项目,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丙烯等烯烃生产能力。加强原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废弃物(如沥青、渣油)的再生利用。积极推进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的融合发展,搞好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平衡,发展PVC、复合肥等下游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建成青藏高原现代油气化工产业基地。二是盐湖化工产业。要以发展化肥工业、无机盐化工、氯碱化工为重点,大力开发以钾、钠、镁、锂、硼、锶等元素为主的多种高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着力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加工增值水平。加快钾肥生产过程中废弃资源的利用工作,利用盐湖“老卤”发展无水氯化镁、氢氧化镁、金属镁等产品;利用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发展纯碱、烧碱、氯酸盐等产品:利用纯碱生产的废液发展氯化钙产品。大力发展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钾、复合肥等下游产品。积极推进盐湖化工工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盐湖化工产业基地。三是黑色、有色金属及冶金工业产业。要加强对铅、锌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解决盐湖水氯镁石脱水工艺和高效电解镁生产工艺等关键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电解镁与镁合金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快肯德可克、野马泉、尕林格等铁矿的开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和回收率,综合回收金、银、锌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逐步构建铁矿开采―生铁冶炼―还原铁生产产业链,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四是煤炭及煤化工产业。要努力改进煤炭开采工艺,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抓好矿区的环保工作,及时进行地质环境和生态恢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积极有序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构建“煤炭开发――焦炭及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的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链,以及“煤化工――盐化工――建材”产业链,支持引导煤焦油精细化工、煤炭制甲醇及甲醇系列产品、烧碱、纯碱、聚氯乙烯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煤化工与盐湖化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海西工业发展新的支撑点。

(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紧紧围绕全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资源、能源、环保、管理四大领域着手,落实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行企业循环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三大重点任务。在资源领域,以综合开发为前提,以有效配置为手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核心企业为重点,加快构筑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的相互融合,促进企业之间形成原料、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实现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生产和循环利用。在能源领域,抓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勘探开发,同时调整和优化园区能源供需结构,推进园区能源设施的大型化、规模化,同时抓好电力供应、供热蒸汽、循环水等的综合配套,推行集约型能源消费模式。在环保领域,突出抓好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促进再生资源向产业化发展。在管理领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效率,调节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形成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要坚持实行渐进式的循环经济推进策略,努力体现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在企业层面,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以开展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料的二次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加快建立一批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生产的循环经济型企业,构建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在产业层面,以工业园区为重点,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实现由企业、园区的小循环向产业、社会的大循环扩展,着力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循环经济体系。

(五)建设一区四园。就是要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依据柴达木地区资源分布状况、现有工业基础、交通干线布局和外部配套条件,在西部经济区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和大柴旦工业园,在东部经济区规划建设德令哈工业园和乌兰工业园,形成若干有支柱或优势

产业支撑、有大型骨干企业引领、有能源和资源保障的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聚集,促进园区资源共享和产业融合,带动下游项目和关联产业发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框架。要依托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共生组合,通过企业间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交换、能源和水资源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产业的聚集,形成以“一区四园”经济核心区为主导的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一是要以格尔木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油气、盐湖、黑色及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格尔木在铁路、公路、民航、油气管线布局中的枢纽地位,以石油天然气工业小区、盐化工业小区、冶金工业小区为支撑,加快建设格尔木工业园。要充分利用格尔木周边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着力构建油气化工产业链,规划建设年产30万千瓦燃气电厂、50万吨炼油扩建、90万吨天然气甲醇、123万吨尿素、20万吨醋酸、20万吨二甲醚和30万吨甲醇汽油等重点油气化工项目,建成炼化工业小区,并以此辐射带动格尔木、冷湖、茫崖等地的工业发展;要以察尔汗盐湖、东西台吉乃尔湖资源综合开发为依托,着力构建盐湖化工产业链,规划建设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东西台吉乃尔湖钾锂硼资源综合开发等重点盐湖化工项目,建成盐化工业小区,并以此辐射带动格尔木、茫崖、冷湖、大柴旦等地的工业发展:要以肯德可克、尕林格、野马泉、索拉吉尔及等周边地区铁矿、铜矿等黑色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着力构建冶金工业产业链,规划建设年产200万吨还原铁配套1D0万吨高炉气甲醇、50万吨高炉气甲醇汽油项目和30万吨铜、1万吨钼、200吨钴、20万吨粗铅、10万吨锌冶炼等重点冶金项目,建成冶金工业小区,并以此辐射带动格尔木、都兰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二是要以德令哈周边丰富的盐、石灰石、煤炭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德令哈在资源组合上的地缘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270万吨纯碱及其下游开发项目为龙头,着力构建盐碱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德令哈工业园,规划建设年产270万吨纯碱、60万吨烧碱、60万吨PVC配套90万吨电石、100万吨氯化钙、10万吨碳酸锶及锶系列产品开发等重点盐碱化工项目,并以此辐射带动德令哈、乌兰、都兰、大柴旦、冷湖等地区的工业发展。三是要以乌兰周边丰富的焦煤、盐湖资源为依托,以推进煤化工和盐化和盐化工融合发展为支撑,着力构建煤化、盐化产业链,加快建设乌兰工业园,规建设年产600万吨洗精煤化、300万吨焦化、10万吨煤焦油、30万吨煤气甲醇等重点煤化工与盐化工项目,并以此辐射带动乌兰、天峻等地区的工业发展。四是要以大柴旦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以培育壮大煤化工及煤电产业、盐湖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构建能源、煤化、盐化产业链,加快建设大柴旦工业园,规划建设年产1200万吨原煤、100万吨煤气甲醇、15万吨电石、10万吨精化制硫化碱、5万吨硼酸等重点项目,并以此辐射带动大柴旦、冷湖、茫崖等地的工业发展。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和保障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重在实践,重在行动。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服务、搞好规范,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把政府支持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推动循环经济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起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一)转变思想观念。要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辩证地认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辩证地认识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设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破除狭隘、封闭的属地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所有制界限,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在带动区域发展中的联动效应,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集聚效应,充分认识产业链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连带效应,按照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局发展,支持好、服务好、协调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园区建设。

(二)加强规划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是海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使总体规划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培育、有利于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一区四园”规划重点项目,力求在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过程中贯彻和体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率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督促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研究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工业园区在优化产业布局、带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三)制定配套政策。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来支撑,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要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导向,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等手段,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控机制。要抓紧研究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以解决利益调整分配问题为重点,制定并实施资源异地流动办厂、重要资源比率税率调整、科技扶持及废物利用等方面的财税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要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投资的重点支持范围,在基本建设、地质勘探、企业控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以及地质勘探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要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制度,确保循环

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四)强化科技支撑。循环经济必须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为基础。没有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支撑。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心环节,根据海西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研究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领域,制定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省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对关键控制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力度,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治理成本,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链条之间的链接技术体系,提高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发挥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同省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联合协作,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贯传到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中,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

(五)构建协作机制。循环经济是以系统整合、循环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开展“废弃”与“资源”互补的多赢协作,需要在产业之间、区域之间构建互利合作的协调机制。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要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制度,并根据社会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利用率,进而实现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加快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要依据资源条件、环境容量和区域特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资源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集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依托核心企业的强大辐射作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循环工业产业链。要坚持开放开发、联合协作、优势互补,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争取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和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促进招商引资从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并重转变,从引进一般性的资源开采、产品初加工项目向引进资源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项目转变,加快形成选商选资的新机制,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充分依托青藏铁路的枢纽带动作用,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协作与沟通,积极探索建立矿产品加工转换基地,拓展与等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实现区外资源区内加工,在相互交融中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

(六)抓好项目落实。项目是引进资金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项且建设为支撑,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目标,抓紧规划、论证、建设一批产业关联性和延伸性强、对特色产业拉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在建一批、新建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结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和开工一批能够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产业项目,促进重点企业联合互补发展、相互协调配套。要紧紧围绕全州“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责任落实,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资源配置、产业布局、资金投入及项目审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在建项目尽早发挥效益,确保新开工项目如期建成,确保上游项目和下游项目衔接配套,确保资源纵向延伸项目与横向联合项目同步推进。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等环节入手,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抓紧研究制定一批符合区域产业布局、又有一定投资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特色项目,切实发挥重点工业项目和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6篇

(一)“高、多、大”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具有现代城市特征之演化的历史过程,它涉及到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而这些转变和变化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能够看出,首先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密度猛增,而涌入城市的乡村人口迫于生计就要另谋职业,与此同时还会引发城市生产与住房的紧张,进而导致地价上涨,迫使建筑物开始向高空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全世界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相关资料统计,高度在160m~200m的建筑已经超过了100幢。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工程建设越来越频繁,高层建筑越来越越多,且呈现出建设速度快、数量多、体型复杂、总高度增大的特点,“高、多、大”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另一大趋势进入本世纪后,为了解决大城市中公共设施过密化的问题,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将一些公共设施转向地下,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建筑已经向更广泛的方向发展。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现代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日本更是将地下开发上升为国策,提出了开发地下,将国土扩大10倍的设想。我国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即大量的人防工程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大了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城市地下交通为例,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现代城市建设所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一)地表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大力建设高层建筑以及开发地下空间仍很难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平原地区的城市建设便开始占用农业用地,山区城市建设便开始向山坡开发土地,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软土地基、边坡失稳等问题时有发生,而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等问题又会继续破坏环境,所引发的后果甚至会危机后代。

(二)地下工程设施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地面变形、地下水流场改变、洞室围岩失稳、生态环境恶化等。地下工程设施造成的最常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就是地面变形,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东京地铁施工引发的地面塌陷事件,这对我国当前的地下交通建设无疑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水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却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于典型的贫水国家,全国缺水的城市已经超过2/3,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严重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多城市,如上海、宁波、天津、太原等,都因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塌陷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上海为例,累计沉降量已达2.63m,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因超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已有800多处。(四)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的人工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正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速无疑是对我国GDP增速的一个巨大讽刺(我国GDP曾长期以8%的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城市被生活垃圾的所包围。固体废弃物堆放不适宜,就会造成很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影响地表土壤性质、污染地下水系统等。

三、对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

(一)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现代城市工程建设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多且日益严重,目前,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地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预测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评价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改造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以及计算和制图技术等。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预测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当前,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其进行预测已经成为地学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加强预测工作,能够更好地掌握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一些大的工程在选址和规划之前都要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技术在防治工程地质环境污染、抑制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环境工程地质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地址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就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来看,今后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必须尽快建立城市工程环境质量数据库,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地址数据库以及制图技术已经受到国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在工程地址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起城市工程环境质量数据库,这是今后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二,应重视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预测和评价工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预测和评价体系,更好地揭示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其三,应加强对城市工程环境质量相关理论以及标度方法的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跨越式的发展;其四,应注重对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7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可靠性工程;融合

根据可靠性定义我们可以得知可靠性的基础是环境工程。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靠性才能实现。环境工程的目的是提高产品对环境的抗压能力以及减少环境对产品的影响,其手段包括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的监控。从二者的定义来看,二者既联系密切,又相互具有区别。对可靠性的研究只有在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种条件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使用的条件,因为我们提供的并不最恶劣的使用环境。如果产品因为服役中的恶劣环境或者因为某些极端原因出现了损坏或者故障,这只能证明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极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产品的某些特性进行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在提高产品的耐环境力的前提下,即提高环境适应性的前提下,进行可靠性研究。

一、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

1、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起,外国一些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开始把环境适应性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对环境条件、分析、设计、试验、控制等进行了明确,在产品的整个研发周期中贯穿应用各种综合环境进行试验,已达到产品环境适应性的标准。

环境工程以故障的机理分析作为重要基础,随着环境工程地位的改变,对环境的条件分析、试验以及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等这些因素都需要了解设备对于环境的反应尤其是造成故障的机理。因此,环境工程的重要基础是分析环境对产品的作用机理。环境工程需要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同时强调专家作用。环境工程的目的是保证在环境工程基础上形成的最终成果和工程经验,即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环境工程的出发点是产品实际服役环境,目的是确保产品在真正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环境发生问题。

2、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0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个产生。20世纪80年代,可靠性在我国取得飞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型号的可靠性因此也变得越来越规范化。

初期,因为技术限制,我国的可靠性方法是基于概率统计的,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造成故障的机理进行研究。具有目前来看,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水平也越来越高,可靠性工程有了综合性、智能化、实用性等特点,并且不断朝着军民两用发展。

二、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相关性

1、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区别

可靠性的主要验证指标是产品的可靠度,而环境工程的关注焦点是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不仅在描述上有很大区别,在技术上也有很大差异。

1)环境工程一故障机理分析为主,可靠性依赖的是概率等宏观表现出来的数据。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各种环境要素在机理上的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产品,以便对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故障采取措进行控制。而较早期的可靠性工程把握故障的特性的手段是用宏观的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2)环境工程的特征是综合性,环境工程要把对实际环境的考虑作为任务的重中之重。而可靠性工程的手段是简化的方法。进行可靠性研究是要使用简化和还原方法,因为造成产品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对可靠性研究进行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否则研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忽视了一些造成故障的关键细节,尤其是实际环境中的细节。

3)环境工程主要利用的是不同专家在不同领域所获得的关于工程的经验。可靠性研究的手段主要是大量的数学工具。环境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环境工程中问题的解决,利用的主要是不同领域的专家所取得的优秀经验,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研究时,学会利用专家经验至关重要。

4)环境工程的主要方式是定性判断,可靠性强调的是定量。只有通过环境工程定性的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判断,才能确保产品在实际环境下的使用的可靠性。而可靠性的很多指标的主要方法都是定量描述。

2、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密切联系

以控制产品故障为目的的可靠性工程的内容包括环境工程以及其他管理活动。因此,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在技术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

1)环境工程的试验和可靠性工程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互融合的部分。环境工程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和可靠性试验的环境条件。而且,可靠性试验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说是环境试验。合理的环境工程可以增强可靠性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都经历由单一环境走向综合环境的过程,可靠性工程通过环境工程来得到保证。

2)环境工程设计与可靠性工程设计的融合。环境工程重要内容包括环境适应性设计,而它的许多内容和可靠性设计工程的内容相互重合。如果可靠性设计中对技术的要求过高,一般技术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就要必须通过环境工程来进行一定的设计,促使产品对环境的耐力的提高。这也是环境工程的内容,其工作内容就包括这部分。

3)两者具有相同的研究重点。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都注重对环境效应和故障机理的研究,同时关于问题研究的角度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两者都有一定的相似性。着重于研究失效的原因以及失效的规律和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其失效的研究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产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的达到合同的要求。

4)二者可以进行统一管理,而这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所以在进行计划大纲的制定、安排可靠性工程的工作、环境工程的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使得整个过程在协调、有序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同时二者大纲的制定都是为了对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中的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实施规划。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使得产品达到合格的要求。

总结: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在确保产品可靠性方面有互补的部分。两相和部分功能的有机融合使产品更易达到合格要求,故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有了可以相互融合的条件,二者的相互融合也必定会成为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蔡健平.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关系初探[J]. 装备环境工程,2013,01:66-69+101.

[2] 王德言.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J]. 环境条件与试验,1988,Z1:1-4.

第8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