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2 14:44: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教育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学科框架
近来,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构建问题的讨论渐渐多起来,不断有高水平的论文和著作面世,这是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积极致力于学术自觉,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体系,开始走出低水平重复研究局面的可喜现象。但是,与职业教育实践以及其他教育理论分支学科相比,目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多数是普通教育学的翻版,缺乏自身特有的逻辑,“研究的范围比较窄”、“缺乏有力的逻辑”、“缺乏系统的理论”,仍然处于“理论贫困”的境地。①本文拟就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以及学科框架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称谓与规范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tion)的称谓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国最早使用“职业教育”一词出现在1904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的公文中:“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二者相成而不相背。”“职业教育为东西洋各国所最重,生等出洋后自知之,予不必言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需为用,阙一不可。”②自清末的“实业教育”以来,期间经历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 (Technical Education)、“职业和技术教育”(Vocation- s1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职业教育和培训”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S)等称谓。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把“技术和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作为一类教育的一个综合性术语使用,其内涵包括技术和有关科学的学习,以及掌握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等。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受重视,生产实践中很少应用,农耕文化也不需要技能技巧,故中国正规教育长期没有教人谋生糊口的内容。当西方列强挟持“奇技巧”征服儒家文化时,同人逐渐对西学技术产生了顶礼膜拜,开始出现了传授这些技能技巧的广义职业教育。在清末,职业教育就是“西学”、“洋学”,就是掌握技术一类的“末”节,人们看重的还是学习道德修养的“中学”之“本”。民国时期,尽管许多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实业教育”、“生活教育”、“技术教育”、“大职业教育”等,但在动荡的时局和落后生产力水平的现实中,这些思想和实践也如昙花一现。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从身份确认上有其细微差别:前者培养“干部”,后者培养“工人”。
在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和1999年 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将职业教育确认为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正式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
的称谓。1996年9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统统归并到“职业教育”范畴之中,《职业教育法》第1章第4条规定“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培训就是“职业教育”。第2章第14条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这说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包含: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入门教育;为了在某一职业领域就业的职业准备教育;作为继续教育一个方面的职业继续教育。但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体系的又—一次归类划分中,与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的内容,被划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与此前《宪法》、《职业教育法》中的称谓有些不同。
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艾组织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提法,将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视为一个统一的连续过程,这说明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一百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今天国际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已经从过去单纯指一个人就业前的教育培训,向在职培训、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渗透,成为了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将这种“职业教育”概念从“Vocational Education”拓展成“TVET”,职业教育内涵随着时展而不断演进充实的现象,称之为“大职业教育观”。③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概念包含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个层面的内容。④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素质中的“技术”含量往往是职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就业的前提条件;二是教育过程与培训过程又有区别:前者偏重于学习一般生产过程的原理,注重各行各业的原理讲解和理论阐述及受教育者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后者要求受训者掌握必要的谋生技能技巧,强调具体生产(服务)活动的实际体验;三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看,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由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包括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以上各个术语的含义,特别是与目前大量使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含义基本一致。因此笔者郑重建议,今后在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文件、报告、新闻和学术论文中统一使用“职业教育”一词。
二、职业教育学科的性质界定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I.Schemer)博士运用分析哲学方法,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教育定义的三种类型,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这三种定义的分类由其出现的上下文情景决定,同一定义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可能归属不同的类型。三种定义的功能各不相同,规定性定义的功能是交际,描述性定义的功能是解释,而纲领性定义的功能是陈述一种道德价值规范。
科学理论,如数学、物理等,一般按照逻辑规则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实践理论,如政治、经济,更多的是运用纲领性定义。这两种理论下定义的依据有区别:前者以观察数据、经验事实为根据,后者表述的不是已有的事实,而是“应有的”状态,即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许多不同的职业教育著作对同一概念(如“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所下的定义,多数不是真正的定义,而是关于某个职业教育问题(如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功能”与“培养目标”等)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理念”偷换了职业教育中的“概念”。
对事物的科学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科学实验或思辨允许将对象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而撇开其他对象,科学概念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时就不一定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在实践中,客观事物的存在是错综复杂、交织纠缠在一起的,“科学的”与“实践的”职业教育理论下定义的方式应该有所区别:前者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且从描述性定义中择定精确的科学定义,后者因为涉及特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教育实践,并对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一般采用纲领性定义。如“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⑤这类定义告诉人们,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表达了下定义者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典型的“纲领性定义”。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理论中的许多定义就因“人”而定了。目前数十本职业教育著作、各种权威的“辞典”,对“职业教育”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如《国际教育辞典》的定义是:“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当今则包括职业定向、特殊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等内容。”《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涵义有两个,一是“仅指培养技术工人类的职业技能教育”,二是“泛指为谋取或保持职业而准备、养成或增进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包括技能性、还包括技术性的”,与“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同义。⑥
除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概念、名词、术语大多采用纲领性定义之外,另一个不成熟的表现是“移植”、抄袭普通教育学的定义和框架体系。如对“职业教育学”的定义,干脆由“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移植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⑦或者“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揭示职业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⑧还有人按照教育学的学科框架映射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开列出“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师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⑨,似乎在教育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前面冠上“职业”二字就完成了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学正在重蹈教育学的覆辙,除了翻版普通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之外,几乎没有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和特殊问题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职业教育学基本上是一门“实践”的理论,而非“科学”的理论。可喜的是,笔者最近看见欧阳河等人所著《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突破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框架囿于普通教育学的壁垒,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像这种职业教育理论中的定义模糊和没有独立的学科体系等问题,从根本上说,与其母体教育学的性质模糊有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假定: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或者我们正力求使其成为科学。近代教育学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的:17世纪末18世纪初,继哲学与神学分离、自然科学萌动于实验之中时.人们谋求按照科学的先例建立人文科学,而为实践所迫切需要的教育学首当其冲。于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又与“教学艺术”有别的“科学教育学”建构起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就试图建立一种规范性、描述性的教育学陈述体系,他的“普通”是指教育的一般(普通)原理,而非“普通教育”之学。20世纪之后的教育理论家比以往更不满意于思辨哲学和狭隘经验性质的陈述,更加追求教育学的科学化,他们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实验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里进行了大量教育细节的实验研究、统计和测量。但是,这些成果离“科学教育学”还有一定距离,时常有一些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揭开教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外衣,认为教育学仍然是以“教育科学”其名,行“实践教育”之实的学问。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十多年来有几百本教育学“原理”、“大纲”、“概论”等著作问世,但教育理论仍然被很多学科视为“非科学”。
三、职业教育学科框架的重构
严格说来,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对一些个别的、零散的、短期的问题有一些研究,至多存在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大同小异的框架,迄今尚未形成一种理论体系。这种模仿普通教育学框架的理论研究,对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职业教育理论缺乏学术声誉的重要原因。我们讨论的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框架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职业教育学的“学科”(discipline)定位问题,包括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基础(disciplines-basis)、研究领域(fields of research)以及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实际上,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比较准确地讨论职业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问题,也才能真正地思考这个学科变化中的实质因素。
职业教育理论近二三十年来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各个方面的迅速扩张,其结果既是这个学科在教育实践中影响力的增长和对普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积极介入,也是它不断模糊的学术面貌和日益尖锐的身份危机所致。当所有“精英”教育之外的、业余的、劳力的、技术性的培训都登上了职业教育学的殿堂,当学者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技巧和教育形式等专业技巧中脱颖而出,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理想、价值观等广阔层面上求索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意义,当技术手段、劳作研究、能力本位、双元制模式等内容涌人职业教育的研究视野中时,以其带有强烈工业革命色彩的教育挑战吸引了许多对“劳心式”教育不满的学者,以普通教育学理论为框架,以欧美职业教育实践为基础、以和中国特色为主要概念的传统职业教育学开始被自我解构了。但解构并不意味重构,如果没有自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操作规则,职业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就很值得怀疑。换言之,如果职业教育学仅仅成为“技能训练”(skill-training)、“素质本位”(quailty-based)、“就业导向”(employment-oriented)等不同概念的集合场地,而没有内在的框架和概念内涵作支撑的话,那它作为一个学科的身份也就瓦解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开始逐渐重视、辩论重视职业教育学科的存在价值问题,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学”是否应该脱离普通教育学的框架,与“教育技术学”、“职业培训”等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
目前讨论的结果有两种观点:职业教育学这个学科并没有消失,许多大学开始主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系和职业教育研究所,纷纷申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批准的第10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名单中,通过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如果加上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可以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则成遍地开花之势。学者们仍然不断发表职业教育学或原理的著作,仍然在培养新一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生。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基地,这些系、所仍然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转型期间。对学科建设有兴趣的学者仍在苦心思索新的框架,希望为职业教育学寻找新的理论基础、涵盖范围和游戏规则。这种探求并不是纯学术性的,而是带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如,一些大学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系对于教师配备的考虑相当简单,均以教育技术学为轴心,从IT技术手段、课程编排、电教设备运用到信息技术原理分成若干模块,大多招聘理工科出身的教师讲授各种技术原理及其运用。其他“次要”的非“教育技术”的内容理所当然处于边缘地位,尤其是理论探索处于中看不中用的境地。虽然这种状态在目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但—个重大的变化是,没有人再敢于站出来宣称“职业教育学原理”和职业教育理论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实际上,大部分人感到,由于“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大,一个缺乏理论架构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已经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唯一的出路是构建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独立研究范围、个性化培养目标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理论框架,据此决定一个职业(技术)教育系的教学和研究重点。
那么可供选择的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据笔者所见,目前尚没有一个在理论上有清楚明白表达与说服力且在学科框架上有独特实践特征的体系大全。但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大量素材,已经可以作为在中国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参考。总的说来,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既是实质性的也是策略性的,其前提有两项,一是职业教育学科和理论探索的多元化,二是各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从此出发,一类理论思考集中在从其他领域,主要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领域引进新的概念系统,逐渐形成一个“开放型职业教育学”的架构。另一类理论思考则应该立足于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在“文化多元论”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史的地理和时间框架。可以预见的是,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将不再是普通教育学或教育学原理的“复制”,而是在“职业(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教学重点和研究方法上的选择性。
[注 释]
①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的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②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6.176.177.
③郭扬.“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J].职教通讯,2007,(15).
④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⑤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⑥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2.
⑦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
从当前国际科学教学研究的观点看,科学学习可以看做是一种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教学也就可以被看成所谓的“概念转变教学”。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本元素,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形成科学概念是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也是领会自然规律的基础。所以,科学概念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关键,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围绕科学概念的转变进行。
从关注事实性知识到关注科学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主题和事实为中心的教学,属于较低水平的认知。科学教育要能体现本质特征,需要把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从事实、主题提升到具体概念的教学。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工作室团队进行了《基于科学概念转变的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中,根据科学教材的内容体系的特点,我们进行了物质科学领域的概念教学研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1.注重关注儿童科学学习的过程与规律;2.注重以儿童科学概念和科学经验为基础,构建适宜儿童发展的科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围绕一个中心,重视三个方面,夯实四个环节,实施五项“脚手架”的策略,来进行概念教学。
一、围绕一个中心
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感受着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所发生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着内在的规律性,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本领域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的观点,使他们感受到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一些主要概念。如: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性;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等。我们既要关注核心概念的建立,同时也要关注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概念的建立孤立起来,割裂起来。
我国以前的科学教育多以活动为中心,儿童围绕教师预设的活动进行探究,教师缺乏了解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特点,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无法体现一个活动主题下科学概念的层次和联系,缺乏对儿童已有科学经验的关注。
也因此,以围绕核心的科学概念建构为中心,设计合适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概念教学的发展方向,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围绕科学概念的转变进行。
二、重视三个方面
在概念教学的研究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概念是儿童建构复杂能力的基石。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儿童科学学习的载体,小学科学课程必须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教学,实现情知交融。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实验和反思、收集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要素。科学探究并不是一个固定模式,而是一个能动的、多样的、多层面的、循环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通过实证、推理形成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视:
1. 重视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引导学生聚焦到合适的探究问题。
(1)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的形式多样,如:通过实验材料、事件、故事、谜语等,让学生基于现象引发问题。(2)关注教学情境的突发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入合适的探究问题。
2. 重视证据的收集,关注证据的真实性。
实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质,重视证据的收集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关键的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了解需要收集什么样的证据,怎样收集证据。证据不仅是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是定性的现象描述或定量的测量与计算,还可以是通过资料、网络等渠道获取的第二手材料,但一定要关注证据的真实性。例如:点亮小灯泡。解剖小灯泡的结构获取的信息才是第一手材料。
3. 重视引导学生从证据中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关注学生的记录、讨论与交流。
(1)只有证据并不能解决探究问题,而是需要对证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结论,才能完成探究任务。(2)小组交流、汇报得出的结论要得到更多小组乃至全班的认可,同时,应经得起重复验证。
三、夯实四个环节
儿童对于学习的内容的理解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从原有的理解转变成被认可的科学解释。基于人们自己的建构,概念经常被再分解成渐进的几步。即最初的概念到可能的概念到最后完全的概念。如:我们构建了科学课概念教学的四环节:(1)唤醒――激发阶段;(2)发展――探究阶段;(3)重建――形成阶段;(4)深化――应用阶段。即:了解概念――发展概念――重建概念――深化概念四环节,是一种渐进循环的过程,当然,概念教学的发展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科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中,以上教学模式只是基本的程式,但不可以僵化的使用,应用模式不唯模式,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灵活地进行变通。当学生科学概念转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有的教学环节是要反复进行的,而不是模式化线性前进的。
四、实施五项“脚手架”策略
教师帮助儿童概念的发展而采用的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是为儿童科学概念的建立搭建“脚手架”。基于儿童的概念发展,为儿童建立科学概念搭建“脚手架”,是概念教学实效的关键,转变的策略尤为重要。“脚手架”的搭建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测等多方面,其中探究活动材料、提问与回答、实验记录单等是关键。也因此我们提出了概念教学转变的实施策略,基于儿童的概念发展,为儿童建立科学概念搭建五项“脚手架”,具体如下:
1. 材料脚手架――有结构的材料
关注科学探究材料的结构性,力求从生活中寻求探究材料,充分利用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展概念。例如:在磁铁一课,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准备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中容易混淆的铁、铝、铜等,就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2. 问题脚手架――有价值的提问
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提问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的提问力求聚集,并进行及时的追问,发展学生的思维,不简单提出肯定和否定的问题,提出一些毫无价值判断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关注学生的认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提问应立足已有的经验和教学中新的认知、质疑,反对毫无根据的空问题。
例如:在《磁铁》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认识的是各种形状的磁铁,关于磁铁,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此问题就是建立在对材料的观察的基础之上。
3. 探究脚手架――探究性的记录单
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组织、设计、提供探究性的实验卡,为学生获取第一手的材料提供支持,从而为实现情知转化奠定基础。实验探究卡的设计可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扶放结合,松弛有度。例如:①开放式的实验探究卡(下图);②扶放结合的实验探究卡。
4. 板书脚手架――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的合理设计,能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科学概念。将学生已有的认知和新的认知进行比较,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加工,又有利于学生新概念的重建和类化,清晰明了,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为学生思维的加工提供支持。例如:《磁铁》一课的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当然,利用其它知识树式等板书设计也是可行的。
5. 应用脚手架――教学内容生活化
关键词:可视化;概念图;傅里叶变换;教学案例
作者简介:李良(1974-),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高娜(1977-),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JKGHAD-0283)、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DQJG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72-02
可视化是指通过可以觉察的视觉方式将思维进行外化呈现的过程,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它能够大大提高学习者思维认知的表现。在伍国华和李克东的研究中,根据主要功能将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分为两类——概念关系图与思考步骤图,前者包括概念图、知识地图与语义网络,后者包括思维导图与认知地图。这两类知识可视化形式都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1,2]本文以傅里叶变换为例绘制了概念图,并将其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讨论,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一、概念图
概念图又称为概念地图、心智图等,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从而以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作为可视化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构建教学模型,表达自己教学模式中的内在要素与相互关系,起到对教师教学经验抽象表征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师生及时交流信息,促进学习者的相互理解。
概念图由概念节点和带有标签的连线组成。节点用于表示某一命题或知识领域,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连线上可以用箭头表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方向,连线上的标签表示概念之间是如何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联系的。概念、命题、交叉连线、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标特征。[3]
二、教学案例设计
傅里叶变换是信号处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学生在高等数学中已经学习过傅里叶级数的概念,而且在多门专业课程中也都运用傅里叶变换来解决工程问题,但由于遗忘或者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该理论的用途不够明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傅里叶变换仍然感到难以深入理解,学完以后对傅里叶变换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只是一个看不懂的公式”的程度。同时由于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繁多,课堂容量大,因此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工作也非常有必要。
针对傅里叶变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用概念图设计教学方案如下。同时考虑到概念图工具在课堂中使用要遵循循序渐进和耐心施教的原则,[4]将概念图按照课堂教学的顺序逐步展开,由简到繁。
1.傅里叶变换的四种不同运算对象[5,7]
首先,要区分各种不同形式的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其处理对象的特点,因此根据连续性和周期性构建初步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星形框表示傅里叶变换,其处理对象分为时间连续和离散两种信号,根据信号周期性进一步分成四种,用树状结构表明其关系。图中圆角矩形框标明了四种不同信号的频谱,由此可以进一步找到规律,即时域和频域的对应关系为:一个域的连续性对应另一个域的非周期性,一个域的离散性对应另一个域的周期性。而时间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之间可以通过抽样进行转换,遵循奈奎斯特抽样定理。
2.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引入[5]
由于这四种形式的傅里叶变换在时域或频域不都满足离散且点数有限的条件,不适合直接用计算机实现,因此引入了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即DFT。将DFS限制在一个周期(主值区间)上进行,即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这样既保持了原信号完整的频谱成分,又满足了计算机运算的要求。尽管是有限长序列,但它隐含有周期性。图1中用箭头和椭圆框标明了DFT与DFS的关系,并用计算机图标和云形框对其特点进行了注释。
在工程应用中,对于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分析也可以用DFT逼近,但是逼近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误差,这部分内容也用云形注释框进行注释。
3.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关系[5-7]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必定包含三种基本变换,即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但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三种变换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图1中星形框所示,拉普拉斯变换用于分析连续时间信号,而z变换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
对于连续时间信号而言,尽管傅里叶变换能够对大部分信号进行频域分析,但也有一些连续信号,比如按指数增长的信号,当时其傅里叶变换的积分式不收敛,因此不能用傅里叶变换来分析。于是将这样的信号乘以衰减因子,重新代入傅里叶变换式中,就得到了拉普拉斯变换。反之,对于拉普拉斯变换来说,当S域的复变量限制在虚轴上时,实际上就是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因此可以说,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特殊的拉普拉斯变换,而拉普拉斯变换则是更一般形式的傅里叶变换。
同理,z变换适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如图1所示。而z变换可以看做离散形式的拉普拉斯变换,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右侧菱形框所示,即s域与z域的映射关系。两个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右侧的坐标平面表示,一目了然。此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不仅可以用于课堂展示,也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辅助材料,其网状结构能有效说明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自明性,即使没有老师的讲解也容易看懂。本文从傅里叶变换入手逐步展开,顺次引出傅里叶变换的几种不同形式以及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在实际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以便配合不同教材的编排顺序。
三、概念图教学案例应用
笔者做了两种形式的教学尝试。方式一:不使用概念图,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课程讲授和总结;方式二:运用概念图,依照由简到繁的原则,从一个中心主题开始(本案例从傅里叶变换引入),依次展开进行讲解。课堂讲授完毕之后,布置概念图作业,然后用概念图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修改完成总图。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采用第一种方式教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知识结构不清晰,机械记忆,容易遗忘。采用第二种方式教学,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相互之间的联系等都有较清晰的认识,且借助图形方式记忆更深刻,更容易理解。
由此可见,概念图对于帮助学生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及整体知识结构框架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已经完成阶段学习或者学完整门课程的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不仅有助于重新梳理知识、整理思路,而且能够从中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便于有针对性地复习。从学生对知识的表述情况来看,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完整准确而清晰地表述概念,也就是将老师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完成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做到真正地掌握和理解概念,实现了有效的学习。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概念图,从一个中心概念节点出发,由点及面,逐步按照与其相关的定理、公式展开,拓展到下一个概念节点。这种方法更便于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不仅教师能自己“意会”,而且能够向学生“言传”,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老师的思维过程,同时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现场的反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握课堂节奏。
在总结复习过程中布置概念图作业并用图形组织师生交流,也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便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四、结论
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在信息时代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视化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证实。本文采用了概念图作为可视化教学工具,以傅里叶变换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的结果证明,使用概念图教学更易于清晰展现教学思路,建立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生动形象的可视化图形更便于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而且可以作为师生交流探讨的工具,使教学从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实际效果,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学效率。
通过实践发现,绘制和应用概念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概念图作为记录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工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图形方式传递和交流知识,因此要求自明性强,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将其应用于教学时,应从简到繁,逐步展开,条分缕析,也就是说,读图应该有合理的顺序,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情况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另外,概念图用于交流的效果比单纯读图要好,因此师生共同绘制和修改概念图,会对双方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伍国华,李克东.知识可视化教学应用的元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224(12):84-90.
[3]胡小勇,王泳,荣梅.概念图教学实训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张红波.概念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0,(7):104-108.
[5]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教学 英语理念 改革
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英语教学方面,要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进行改革,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
(一)关于教学理念的研究对于教育理念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系统研究。教学理论是教育理念的一个下位概念,教育理念涵盖了教学理念。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使处于最低层次的教学理念,也有很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指导性,而且在很多情境下教学活动就是教育活动,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因此,也有学者将两者统一为教育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理念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科的不同,将教学理念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层面的分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理论层面上讲,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过程及学生心理、学习风格的综合性理解与解释。不从事具体教学实践的人同样可以讨论对教学的看法,也说明了教学理念的理论性特征。同时,这两大教育理念也从理论层面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从操作层面上讲,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把某种教学理念具体化、实践化,即如何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操作层面的教学理论是一个中间层次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改革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从学科层面上看,教学理念是以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为方向,以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特定学科教学中对教学理念具体实施。学科层面的教学理念决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学科教学改革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我们英语教师唯有更新观念,建构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新的文件精神,掌握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学。
在新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取代,课程会变成一种动态、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师生相互学习和进步,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渠道来完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和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推广
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的弊端是重认知、轻感情,不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新课改倡导情感教学,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体验。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让学生走上主体地位。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讲究师道尊严,教和学在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的地位。英语教学中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自不待言,即便是实践环节,学生也是在老师确定的框架中进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将教学的核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既应“尊师”,更要“爱生”;既重视“授业”,更注重“学业”;既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致力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走上教学的主体地位。此外,在上课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的生活和人格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由“独舞”向“共舞”转变。给学生搭建互动平台。传统英语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成了主旋律,老师像一个独舞者,学生成了旁观者,使得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缺乏,“聋哑”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而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的特点在于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就要求为学生搭建互动平台,使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由看舞者变为共舞者。通过设置主题、布置场景、组织讨论和辩论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语言教学体现鲜活的生活本质,人得了耳,出得了口,进得了心。
改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状态,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就更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学案导学;教学手段;能力培养;评价激励;当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6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兴起,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减负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打造高效课堂。所谓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训练以及数学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获得尽可能多的收获。笔者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研修、影子实践及返岗实践后,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为要在初中数学中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效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攫取生活,创设情境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那么如何体现教材的潜在意义,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师若能围绕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具体问题进行情境创设,那么不仅能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例如教学“角”的概念时,笔者借助同学们熟悉的钟表、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如何表示角……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中,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进而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同时知识迁移转化能力也从中得到体现。
三、进行编制预习导学案,提高学生预习效果
众所周知,有效的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障。预习导学案的使用能够改变过去学生盲目低效的预习,转而在方法上指导学生,思维上引导学生,有助于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效果的提升,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预习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导学和自学检测三个部分。学习目标的呈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和方向,课前导学能对预习起到很好的关注和引导作用,自学检测便于学生和教师对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二次备课提供信息;其次,教师最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编写预习学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弱的身心特点和既有的知识基础,课前导学要多用直观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预习学案的编制既要注意趣味性,做到知识问题化,又要注意面向全体同学,做到问题层次化,尤其是自学检测题的设计,要通过不同层次问题的精心设计,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取得最大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最后,预习学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发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自学时间,还要注意预习的督促和反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做好二次备课,为课堂教学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好充分准备。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有较多的实践机会,需要自己动手处理事情,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的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形成表象,建立正确的概念,并进一步对学习做出有意义的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使学生有灵活选择的余地,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主发展。例如,在双曲线定义的学习中,由于教材直接给出双曲线的定义,而不是先通过图示再下定义,所以应该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双曲线的定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讨论后确定了一个方案:用一纸板作为平面,纸板上两个按钉作为定点F1、F2,MN是笔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栓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用一支铅笔在点扣着两条细绳,拉动N端点两条细绳,这样笔套移动,M点的铅笔就描出一支曲线。同样,可以画出另一支,最后由学生根据操作归纳出双曲线的定义。这样不仅理解了双曲线的定义,而且进一步掌握了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通过这个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模拟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索的情境来进行实地测量、制作等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互补和优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强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趋合理。
五、发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旨,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他们都时刻需要反思探索活动,并通过经验的融合和重组来解决遇到的难题,这对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扩展和加深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深度。
六、适时评价激励,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毫不吝惜地给予眼神的肯定和言语的表扬。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更要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比如,对他们多提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重拾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七、当堂进行针对训练,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每节课都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课堂训练主要是针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确保课堂学习情况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课堂练习比课后作业的效果好很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时间紧迫,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调动思维;另一方面,课堂训练有教师监督,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完成质量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真实反馈,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再者,教师还可以有选择的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面批,及时对学生给予数学知识及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当堂训练的效果与教师对课堂练习的编排有直接关系。习题的编排一定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教育性原则,做到学什么练什么、低起点、多梯度、快节奏,力求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掌握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概念原理 功能与价值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概念原理知识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概念原理知识在内容点、深广度、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必修模块的概念原理教学更应引起教师的格外关注与思考。
二、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②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③帮助学生打开自主认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思路。例如,“离子反应”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行为,认识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化学键”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和物质间的反应,同时借助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可逆反应概念。
通过必修模块概念原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实现“三个学会”:学会从“化学”的视角来看待和认识世界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学会从微观分子、原子的视角来研究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方法;学会看待化学,认识到化学研究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概念原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发挥概念原理的教学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优化概念原理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实验探究构建实验事实和概念特征之间的联系。
验证式和探究式是概念原理教学中实验设计的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实验适用于不同类别的概念原理教学。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就可以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一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教学环节:①驱动性任务——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的氯化钠溶液,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如何保证体积和物质的量固定,但学生对体积和物质的量的认识是孤立的;②提出任务——将溶液分装,如何在标签上表达浓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浓度,使得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量和体积的关系,初步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③引导学生反思配制过程中操作是否正确,是否会引起浓度的误差,通过反思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实验的技能;④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认识到浓度有多种表达方法。
在教学环节确定好之后,教师又进一步思考学生认知的起点是什么,思维的障碍点、空白点在哪里。例如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的认知起点应是初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障碍点是不知道加水100毫升还是加至100毫升,空白点是没有容量瓶的概念。针对难点,让学生表述如何配制100mL含0.04mol氯化钠的溶液,使障碍点显现,保证配制的思路正确;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烧杯配制溶液不够精确,进一步填补学生的思维空白,介绍新的仪器——容量瓶。
2.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形成概念。
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自主学习、主动发现、乐于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借助一些故事、图片、化学史实、新闻报道或视频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者就是这些材料提出问题上学生去积极思考。把问题寓于一个情景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进而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例如,在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史来创设情境。在研究原子结构的时候,笔者讲述科学家建立道尔顿模型、汤姆森模型、卢瑟夫模型、波尔模型、电子云模型的历程,引领学生体会了科学家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特别深刻地体会科学假说和模型研究两种科学方法,并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与体会。此外,笔者还特别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比如说卢瑟夫做的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这个实验最关键的不在于实验本身,而在于卢瑟夫当时基于什么样的想法才能够设计出这样的实验,他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基于实验的结果又是如何分析原子内部的结构的。利用这样的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再提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在掌握原子结构知识的同时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而这种科学假说和模型法在中学化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3.恰到好处地挖掘并使用例证资源,强化概念的理解。
在概念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例证资源的挖掘,并恰到好处地使用例证资源,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应用都与例证密切相关,一个好的例证可以解决概念教学中的诸多困难。例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在教学中笔者先后让学生观察了“钠与氯气的反应”、“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两个实验,直接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建立起了联系。例如,钠与氯气、锌与硫酸铜等反应使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电子转移、电子转移将导致化合价的变化,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否都会发生电子转移呢?”并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进行说明。总之,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这节内容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实例,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到电子转移,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出了反应的实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当然,例证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用语言表述的例证、具体的事例、相关实验、直观的图示,等等。在选取例证时要注意:所选的例证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具有一定的数量;要能够提示事物的本质;要特别关注数据的使用。
四、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原理的教学是分阶段进行的,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教师要践行新课程理念,重视概念原理教学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着力从具体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
参考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诸多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之处。研究提出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等。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教学观念 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应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中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中职体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普通教育有所差异,主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从业人员这一职业教育目标。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还应具备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体魄和适应职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学生从成长阶段看正处于体格、体能快速增长时期,而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身体健康素质还是健康心理的培育都有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价值。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意识,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就成为了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其中一项,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就显得不够完整。体育教育也是一样,尤其是中职体育。教师既要从事体育教学,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因而要把教学科科研统一起来。
二、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主要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教学行为强迫性特点突出,教师的讲授着重于动作的解决,学生往往迫于外部压力而学习,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情感和学习活动内在发展,从而形成师生间演绎出一幕幕“你教、我学”、“你不教、我不学”等强制关系,使得学生内心对学习产生厌倦的现象。一般而言,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弊端。
(一)教学观念滞后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仍旧沿用应试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的中心落在注重学生成绩,对考试项目内容以外的体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关注,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如过多的注重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和应试,忽视了全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重视不够,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与中职教育特点结合不够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教育目标决定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也应体现和结合这种特殊性。而当前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没有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转变。由原来的“指挥学生”变成“引导学生”,由“灌输式,被动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
将终身体育作为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用疏导的方法使那些妨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只有通过耐心的疏导,以理服人,才能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体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学校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这一途径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应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结合职业特点选择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同专业类别结合起来。如根据中职不同专业特点将职业工作特点中结合站立为主型、文秘型、制造业职业型、以户外活动为主型等进行。在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结合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选择,如针对以站立为主要特点的宾馆服务、礼仪等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学生下肢力量与耐力的针对练习,课重点选择各类跑、体操、跳跃等体育教学内容。而针对文秘、财会等伏案型为主的专业特点,可以适宜选择基本体操、球类等项目。对制造业等职业特点的机电、机械、服装等专业学生可强化对手腕、上肢灵活性等,应在内容方面多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篮排球等内容。有着户外活动职业特点的如导游、营销等专业可在体育教学内容上重点发展学生的体力、耐力,长跑、大球类、越野跑等体育内容更为合适。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再现、重复功能,而且速度可以任意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某个动作技术的全过程,从而可以完整、准确地建立动作技术概念,同时,电化教学也可以对动作技术的重点,进行多次强化,多次演示,使学生便于把握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比如在讲解跑步大小腿折叠概念时,理论上学生听的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掌握起来就很困难,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将运动员跑步的动作放慢桢频,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避免了老师抽象讲解,枯燥阐述。这样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
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应该通过种途径使中职体育教育积极参与到科研建设中来,使广大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工作兴趣,做到既能驾驭课堂又能投身科研,做文武双全的新时期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 郭红.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4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幼儿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而目前这一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学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的的外在性’‘教育中学生的被动性’‘教育的重复性和封闭性’以及‘教育中情景体验的虚假性’”等问题,这就必然影响对优秀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更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学前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二、改革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发展
《方案》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必须要理解“德、智、体”等的内在关系,否则在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中就会出现以知识教学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情况,就会把“教育目的的外在性”过分强化,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会影响到学前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影响教学工作体系、学生训练实践体系;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更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发展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过去知识本位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挥潜能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建构学习环境
《方案》指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真实的、开放的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放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建立幼儿园――学院的合作机制,帮助幼师学生获得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按照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训室、实验模拟室以及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学生在这种开放的生态环境里,模拟幼儿园教学,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中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发展教学能力、养成敬业精神。
四、改革课程内容,生成职业目标
《方案》指出学前专业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生成学习成果,即让他们掌握学科知识,全面完成学习目标,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产生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但是学前专业各学科课程之间内容复杂、交叉、陈旧。如《幼儿游戏》《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社会化及教育活动设计》与学前教育学重复、交叉,不能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影响学生生成目标的完成。因而,我对高专学前专业学前教育学的体系进行改革,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见下图)
五、创新教学设计,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传统教学设计是围绕人的知识本位设计的,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方案》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创新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生成学生的具有驱动作用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师指导把其与学生学习方式整合起来,系统设计教学活动,来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见下图)
六、创新教学结构,构建学习模式
《方案》指出,学前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模式陈旧、僵化的倾向,表现出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等弊端,阻碍着学科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科教学改革。本人认为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决定着教学的程序、步骤,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及组合形式。现行学前教育学的学科课程主要包含教育概要、教育实践和评估三部分,对这三部分内容实施既要考虑它的针对性,还要考虑它的长期性,更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才能实现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既要建构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还要满足不同课程的目标、特点、难度、内容等不同的多种教学结构模式。(见图一)
“多级”理论教学模式针对的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基本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经验,难以理解。因此我们按照其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习过程不断地评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模块”式实践教学模式(见图二)的目的是培养幼师学生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育教学的技能,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最终使学生生成职业素质。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分四步走:第一个环节是“校内实训”,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第二个环节是“教育理论应用于训练”,是专项训练过程,是学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能力同时内化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教育见习、实习”,是学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与幼师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提升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学生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整合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学生获得综合能力和素养并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宏宇.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Z].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7.
[2]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97(6).
[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06-01.
[4]庞维国.现代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观[J].山东教育科研,2000(7/8).
[5]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作者简介:
张全学,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院级学前教育学精品课负责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团队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