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3 14:46: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推进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环境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教兴市,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领导要专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以及《湖北省中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充分认识开展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创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认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组 长:王金国
副组长:罗砚平 徐先发 刘教平
组 员:年级主任、班主任
3、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切实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绿筹备会议,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确定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争取在2011年成为市绿色学校。
二、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1、绿化校园
2、保持环境卫生
注重校园美化,要求每位师生像美化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我们自己一样来美化我们的周围环境,美化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通过设立卫生监督岗,开展卫生竞赛等途径,教育学生天天做好清扫、检查、保洁等工作。
3、进行科普教学研究
学校在全面实施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科普教育知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践,撰写科普、环保方面的小论文,并有多篇获奖。
三、拓宽教育渠道,抓好环境教育
1、注重学科渗透
我校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课前认真查找资料,寻找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科学、生活与劳动、语文、数学、班团队等课中,应着重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有关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2、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我们主要开展以下系列性的活动:
①宣传性的教育: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布置热爱我们的地球、水生命之源、不乱丢废电池等专刊,通过广播、班队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开展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环保征文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书籍,进行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成效。
②竞赛性的活动:美术组举办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书画、壁报比赛,班团队开展环保小报比赛、环保征文活动、环保演讲比赛等,
③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开展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巧手活动,利用各种废弃的瓶、罐、盒等进行小制作,并举办展览。
④调查研究性的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开展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撰写小论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⑤实践性活动:组织植绿护绿小队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清除公共场所的广告纸,打扫居民区卫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承诺。
⑥参观性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绿化先进单位,使学生了解环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地关注、保护环境。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建立创绿环保领导小组。
2、召开环保工作会议,部署新的争创任务。
3、动员教师参与学校创绿环保教育。
三月份:
1、环保知识宣传。
2、新的校园绿化调整规划。
3、植树活动。
四月份:
1、环保领导小组会议。
2、开展班队评环保手抄报、环保天地黑板报专栏活动。
3、开展保护大自然、从我们做起系列活动。
五月份:
1、班团队环保小实践活动。
2、环保工作小结,整理资料。
六月份:
1、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具体检查落实工作。
2、校园绿化保洁评比工作。
3、结合学校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
七月份――八月份
1、校园花草树木保护活动。
2、开展红领巾护树护草活动。
3、环保知识小培训。
九月份:
1、校外洁净社会、护绿活动。
2、开展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为主题大队活动。
十月份:
1、环保黑板报评比。
2、开展绿色征文活动。
3(、环保知识班团队主题班会研讨。
十一月份:
1、环保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2、绿色征文评选。
十二月份:
1、 整理资料、工作总结。
规范办学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环境评价问题
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互,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环境中各要素的生态关系并发现问题,为保护环境提出科学依据[1]。但是在开展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时也要考虑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数据及评价结果4项关键问题。
1评价目的问题
生态评价是一项有助于后期开展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为决策者与公众提供具有可读可用的信息。有目的地开展环境评价有利于评价工作指明研究方向,保障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评价的目的不同,评价的内容与使用的评价方法也就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就有所不同。因此确定环境评价的目的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尤为重要。环境评价的目的应以服务生态系统管理服务为主。此外,生态评价也是一项需要生态系统管理者参与的工作,需要管理者认可根据区域内存在的生态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价目的。如较为常见的湿地问题,在评价目的确定环节需湿地生态系统问题,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在早期,人们割裂性地认识湿地生态,导致其评价的不科学性。因此,将可将环境评价的目的确定为提高对湿地的保护程度与利用率,优化湿地的资源配置,管理者根据评价目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环境评价也才会具有意义[2]。因此,对于评价目的而言能够服务生态系统管理、管理者的认可二者缺一不可,是生态系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评价方法问题
有了目的也就有了方向,而接下来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完成目的。因此,也就需要环境保护者考虑用何种方法获取数据、构建生态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对于评价数据与评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并间接对生态系统管理带来影响[3]。环境评价需要获取数据并利用指标进行评价,但是当前生态环境的指标相对较多,体系庞大,如何选择评价指标也成为建模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刘建军在建立荒漠景观生态指标体系时提出要保证全体指标的科学性。科学性是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建模时首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原则。环境评价指标需要有具有科学原理的支持,能够如实、准确的反映出评价主体的特征、现状、变化规律等;同时能够获取科学、准确的数据。方法要具有可行性是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建立中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可行性要求评价指标具备以下4项要求: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方便广泛应用;②体系简单明了,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特征,定义明确、无歧义;③要求在现有的检测水平、统计手段基础上能够获取准确、真实的数据;④能够获取持续不断的新数据,保证管理者能够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具备上述4项要求的方法即为可行性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环境数据的获取工作中。如遥感、GIS等技术,应用方便且能够获取持续不断的新数据,有利于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与评估,从而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评价数据问题
评价数据是开展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重要保障。除了方法、技术给当前生态系统评价带来制约之外,当前评价数据的不足也是制约当前评价工作的主要原因。选择符合决策要求的数据也成为当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通常需要较多的、全面的数据进行评价。此外,由于生态系统是不断演变的,固定的数据是无法如实地反映其演变过程。因此,生态环境的评价选取的评价数据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取,能够如实、准确地反映出评价主体的变化过程[4]。同时还要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具有较为广阔的覆盖性。如对地区、国家生态系统的数据,要保证数据能够覆盖整个地区、国家生态评价区域,能够反映出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如在美国生态系统评价报告《美国生态系统的状态》中,管理者选择的103个指标时中,只有58个指标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但是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的指标有31个。然而就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目前美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仍无法安全、有效的报道,降低生态系统评价报告的实际价值。这也就给当前环境评价数据的选取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要求数据要具有一定的广度。
4评价结果问题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是为生态系统管理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向公众公布生态环境环境的状况,从而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因此,生态评价结果要具有真实性与可读性。真实性要求对客观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真实,符合客观实际;可读性要求评价结果具有可读价值,能够指导环境保护工作。评价结果要能反映出当前的生态环境的状况,表现出经济开发活动、生态保护政策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下生态系统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及恢复能力之间的关系等,因而也就具有可读价值。利用真实的数据真实地反应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从而提高决策科学性。而公众也能从真实的评价结果中,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当中。
5结语
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管理者需要确定以服务生态系统管理的的目的,运用科学性的评价方法获取真实的数据与评价结果,为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号召全民行动,依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与系统管理要求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杨.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能源与节能,2015(10):90-91.
[2]田薇,张晓梅,朱小龙.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J].科技风,2014(06):252.
[3]石峰.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145.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3.72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的增强,我国的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植物造林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不断的进行,森林面积实现了逐年的递增,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目前在几次的森林资源清查过程中,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居世界之首,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有了较大的增长,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面积实现了较大的增幅,后备森林资源储备丰厚,林业生态功能得以加强,森林的质量得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逐渐显现出成效。
我国林业资源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逐步显现,木材等林产品、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森林面积、蓄积不断减少的同时,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持续双增长,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也是令人欣慰的。
在我国的陆地资源中,林业资源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环境法颁布后,我国的林业资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对林业资源加大了投入和规划的力度,对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都加大了治理的力度,同时林业资源的保护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促进了水土资源、大气资源的发展和生物的繁衍,林业资源成为自然资源之首。
2 我国林业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1%,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的26.6%低了十个百分点。全国乔木林生态功能指数0.54,生态功能好的仅占11.31%,生态脆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业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依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距之一。
2.2 农民造林意识淡薄
农民没有认识到造林的重要性,小农意识强烈,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在传统思维意识中,认为种地才是获取经济的主要来源,对于林地的作用并没有观念。所以说在国家号召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林粮间作的现象,真正的意图还是种地,造林只是一种敷衍,致使造林成活率较低。此外,在我国以前的森林法中,对于农民非法开垦林地并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致使大量的林地被开垦成耕地,滥砍乱伐现象严重,大量的林地被毁坏。虽然说在之后的森林法中对这方面有所规定,但是农民还是会通过其他的办法来扩充土地,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不高
近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防治荒漠化、草原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除重点治理区外,一般较差,标准不高。
3 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3.1 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对于林业生态建设,要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并且将林业建设资金列为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中,不得擅自将林业资金挪威他用。并且还用扩充林业资金的融资渠道,在社会上广泛的发动社会力量,争取多方面的资金链,建立起优质高效的林业建设机制。在林业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于使用程序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到林业建设中。
3.2 全民参与,建立激励机制
林业生态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业,所以说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关乎全社会人民的利益,需要社会各界积极的投入到林业生态建设中来。在此期间,需要各个部门积极的配合,将分配到自身的任务优质高效的完成。对于完成任务的效率要和资金分配挂钩,对于任务完成的好的单位,要给予重奖,并且要及时的兑现,提高单位造林的积极性。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单位要适当的减少甚至是不发资金,作为惩罚。同时还要积极的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造林活动中,广泛的宣传造林的重要性,提高人们造林的意识,将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更加完善。
3.3 确保质量
林业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既要保证建设面积,又要保证建设质量。要进一步强化林业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监督制度,落实设计、施工、监理等多层次的质量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要正确处理林业生态建设年度工作与五年整体工作的关系,建立健全长效质量评估机制,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圆满实现林业生态区建设的创建目标。
3.4 提高科技含量
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了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把科学技术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验收。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林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林业,从而提高林业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林业建设不仅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说为了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就应该提高营林的质量,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的规范化,对于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目前全球资源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林业资源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类已越来越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植物造林、退耕还林、加强采伐管理等多项措施的实行,使林业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林业资源的重要性督促每一位林业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都应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保护林业资源,这将是我们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生态环境教育意义深远,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的家园。由于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淡薄导致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现如今的生态平衡失调,给人类生活、生命带来了种种威胁。因此,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生态环境教育”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如今,生态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也有必要尽早让幼儿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应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然,当今的幼儿园环境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由于对幼儿的认知和年龄特点的了解不够,一些教育内容和方法超越了幼儿的理解水平,使得环境教育成为一种灌输,片面的把环境教育单单理解为环境保护教育。幼儿的环境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应该走出“危机教育、责任教育”等的框框,不要让幼儿去承担成人的责任,而要从幼儿熟悉的周围事和物入手,帮助幼儿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及其广泛的生态关系。
幼儿期更多的是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我们不需要向幼儿介绍太多的抽象的生态知识,可以渗透进各种内容中。如:随着城市改造的飞速发展,不少绿地水景出现在孩子们身边,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为此,我们开展“水”这一主题活动,试图让孩子们了解人类生活与水的关系,给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理性认识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活动的目标定位是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配合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帮助幼儿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使幼儿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来关心这个世界。
幼儿期是幼儿世界观、自然观刚刚萌发的时期。幼儿天生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他们能和大自然亲密的对话,在他们的眼里到处是“红花姐姐、燕子阿姨、蝴蝶姑娘”。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可以从保护动植物入手,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如:通过培育植物、饲养小动物的活动,使幼儿知道动植物生长的不易和保护他们生长的艰辛。在感受到付出的艰辛、失败的伤悲、收获的喜悦后,幼儿会更加自觉的去关心身边的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们。生态环境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得自然事物的形象知识,还要帮助其理解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并加以概括,这样才能有所体会。总之,生态环境教育应该把生态环境知识的特点和幼儿思维、学习的特点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取丰富的经验。
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不易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单独的学习领域,而要采取综合活动的形式,在各个领域的课程中加以渗透,明确目标和内容,并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教育活动。
小班幼儿一般是通过游戏性的活动来激发兴趣的,幼儿通过观察周围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获取具体的、直接的经验,如:在“各种各样的树叶”中,可以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树,使幼儿知道每棵树都有树叶,而树叶的样子又各不相同,使幼儿从中积累有关树叶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思考“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既了解了树叶的多样性,又为中、大班积累了相关的知识。
对于小班的幼儿还可将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联系起来,从平时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自己周围环境整洁的方面来进行。通过让幼儿学习有关的诗歌、故事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初步尝试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如:“洗手歌”“小兔子走路轻又轻”“小纽扣钻山洞”“我有一双巧巧手”等。引导幼儿注意着装整洁、手脸干净、勤剪指甲等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认识到自身清洁及环境整洁的重要性。让幼儿发现整洁的环境是很美的,产生保持整洁的愿望。
中班这个阶段的幼儿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往往通过自身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已能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所以,针对中班幼儿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良好环境的重要性,由浅入深的理解环保的意义,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行为。如:在地球资源中,水是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而节约用水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在南方的一些城市中缺水问题不是很明显,幼儿虽然知道要节约用水,他们一边说节约用水,一边却在洗手、洗澡、上厕所的过程中浪费水。因此可以设计“节约用水”的教育主题,先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幼儿洗完手后拧紧水龙头的习惯;然后,用儿歌、猜谜的形式,引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图片、课件、视频、实物演示等方式找出地球上有水的地带,告诉幼儿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很多而且各种各样,可是我们可以利用、饮用的淡水却很少很少。让幼儿深刻体会到,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教育过程中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身体验没有水的艰难,真切的感受到珍稀水资源的重要性。
大班幼儿对世界万物都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时期重点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进行探究的能力。启发幼儿思考、主动探究、最终得出结论。随着大班幼儿知识面的扩展,我们可以尝试向他们进行生态平衡的启蒙教育,引导幼儿科学的看待和爱护自然界的生灵。特别是那些凶狠的动物或被人们喻为“坏蛋”的那些狼、狐狸、蛇等,告诉幼儿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过度的捕杀是有害的。通过图片、新闻等让幼儿看看它们本来可爱的样子,激发幼儿关心自然、关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工程项目
引言:
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就深度和范围来说还远不及发达国家,正因如此,我国针对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还正处于研究阶段,并有待完善,这给土地整理的实际过程中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多数地区过分重视农用土地以及耕地面积的增加,忽略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整理方式,例如机械填埋、单一连片种植等,这些都会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土地整理是一个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再重新建立新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采用一些工程以及生物措施对林、田、水等进行整治,势必会给植被、土壤以及水资源等环境要素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
1、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1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土地景观是由基质、斑块以及廓道组合而成的一些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态过程的镶嵌体,而土地整理工程具体的说就是用人为方法使原有土地景观格局发生的改变的过程,例如在整理耕地的过程中会对田块的面积和形状进行重新改造,并会改变道路以及沟渠原本的位置。田块作为景观格局中的斑块,道路以及沟渠作为景观格局中的廊道,而土地整理势必会造成景观格局的改变,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1.2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特性
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的田间道路的布设、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土地的平整等建设工程可以总体概括为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一般是以工程的方式进行,土地平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土石方回填、土石方运输以及土石方开挖等,耕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土地平整工程等,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定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要素以及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整理区域中的微地貌会因为土地平整工程而发生变化,水分和盐类的迁移以及分布会受到农田水工程的影响,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1.3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
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主要是为了优化土地的利用方式,而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会对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植被进行适当的调控,这样一来就会使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植被发生改变,而土地的分布布局以及利用方式和规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2、土地开发整理重数量轻生态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技术较落后
土地是一种自然产物,人们在提高土地质量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违背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因此,在土地整理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对土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并要充分考虑各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土地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严格遵守提高环境容纳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如果只重视沟渠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混凝土化,势必会影响土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流。
2.2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且未能深刻地认识到进行土地整理的目标是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只知道一味的重视土地整理的数量,忽略了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土地整理质量的重要性。
2.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规划是根据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质量以及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目标而制定的,其中并未涉及生态保护这一重要方面,也没有针对生态保护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土地整理规划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缺乏对土地整理过程中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3、强化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原则,而整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的措施和方法都要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以及生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不破坏土地生态系统为前提,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合理的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整理,坚决不允许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系统。
3.2 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针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审理制定统一化的标准,因此,造成众多设计单位中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会影响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要严格要求设计人员在对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从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设计水平,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3.3 将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一项重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过度的砍伐、开垦,植被和树木的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未来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以及立项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科学的论证,并将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调整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以及扩大耕地面积,而三者之间必须相互平衡。
4、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土地整理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并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土地整理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性质和破坏程度,然后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娟,曹明明,李双江,等.关中地区土地整理的时机分析和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52—354.
[2]王晓明,许玉,钱翌,等.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足迹评价——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192—194.
[3]叶艳妹,吴次芳.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i67—171.
[4]郝润梅,海春兴,雷军.农牧交错带农田景观格局对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6,29(5):700—704.
[5]魏秀菊,胡振琪,向 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增刊):127 13O.
[6]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10—21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84-0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离开自然环境和资源。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在营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时,往往有意无意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出现环境迅速恶化、资源过度消耗等生态问题。生物学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从生物学角度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应该的、必需的。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观念淡薄,对环境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是人们目前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甚至破坏环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中应着重举例说明生物生存受到光、空气、水、温度及其他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中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在不断地影响、改变环境,影响人类的生存,从而让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辩证观念。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不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就是保护了环境。在讲授《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时,可穿插介绍水资源形势严峻的资料,如“2010年8月―2011年4月,广西出现罕见的秋、冬、春季连续干旱,灾情最严重时,全广西有324.5万人饮水困难,有近60万人需要政府组织送水,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619.14万亩,成灾516.61万亩、绝收45.21万亩”。另外,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西部地区干旱和洪水泛滥地区受灾的情景,同时举例说明水体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生存的危害。由此使学生增强水资源危机感,产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并领会植树造林、优化水体使用的重要作用。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自然,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应和谐共处,所以我们倡导生态文明、保护自然资源。在讲授“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时,可介绍2003年 “非典”令我们付出的惨重代价,分析其主要致病原因是野生动物传播病毒。在此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鼓励大家要与动物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要拒食野生动物、摒弃流俗陋习,实践生态文明。
二、增强学生的环境危机感
“白色污染”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白色塑料制品具有不可溶解性,将其大量丢弃堆放,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其有毒成分可渗入土壤、地下水,造成土壤、水质污染,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在焚烧处理塑料垃圾时,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对人和其他生物的毒害极大。教学中,结合这方面的介绍要求学生遵守“限塑令”, 让他们理解“限塑”的意义不仅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而且还在于节约制造塑料所需的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从而使学生建立一种“关联型”的节能环保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尊重环境、关爱环境。
忧患意识是环境保护自觉性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要居安思危。例如,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一节教学中,布置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他们收集的情况有:生活中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动辄要靠机动车或电梯代步,越来越多地食用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使用“一次性”用品等。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生活中能源的浪费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但以众多的人口来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其环境代价是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最终会导致“酸雨”“ 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扩大化,引发大范围甚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由此学生感到保护环境迫在眉睫,有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考察与环境调查,是一种感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在讲授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对当地水质的调查、农村秸秆等废弃物处理方式的调查,进行生态农业区参观考察,使学生在实践中建立环保意识;可开展多种有关的竞赛活动,如环保先进班级、环保墙报和手抄报的评比活动以及环境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维护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教育学生节水、节电、节能,以小举动成就大环境;还可开展环境宣传和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及“地球一小时” 活动,举办“爱鸟周”图片展览和放飞饲养鸟回归自然活动,做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成立“消除白色污染志愿者”活动队,利用休假日到景区江畔、公共场所义务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美化城市。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影响分析 改善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取决于顺利。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建设项目不仅提供服务的社会,和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会对当地的气候,影响水质,地下水水位,物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和环境问题,争取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保持甚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功能。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和程度不同。
1.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发电、防洪、航运、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而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枯水期流量,提高抗御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为防洪、灌溉、发电、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电开发工程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较低的环境开发成本,可以取代化石燃料。与建火电站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水利枢纽工程中核心部分是水库的建设。
水库抬高水位可以有效改善水库上游的天然水运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水运可充分发挥具有运输成本低、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
此外,水利工程还有拦蓄泥沙、提高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涉禽和非迁徙鸟类的生境、提高灌区含氧成分等作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而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
1.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工程对环境管理是尽量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探讨
(1)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
(3)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4)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方面。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5)推动生态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工程不仅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产生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人们基于水资源现状与生态工程的原理,提出了生态水利。其理论基础是,生态水利不仅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并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水利”是当前工作研究的热门与重点。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遵循工程安全性原则,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形态奇异性,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再者,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做好水利现代化规划,使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都能结合当地河流的自然属性,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同时,继续完善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为“生态水利”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安全经济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环保型”的“生态水利”工程。
3 结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甚至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合谐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