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3 14:46: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政策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西部高校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及思想概况
自1978年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一股人数庞大、分布广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力量。归纳起来,目前研究生的群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结构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招生政策的调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生源结构日趋复杂,由过去主要以本校应届生为主,到现在的外校应届生、辞职考研人员、在职学习人员、同等学力者与本校应届生平分秋色的局面。研究生在教育背景、社会阅历、婚姻家庭、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面对社会问题及思想波动时的个体差异也很明显。他们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更为多元的倾向,这就构成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挑战。
2.政治修养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尽管研究生大都受过多年的理论教育,但是他们尚未真正形成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不能用辩证、全面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具备客观、正确地分析评价政治的能力,并且普遍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政治观。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知行难以自觉统一的问题,并进而对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研道德素质产生冲击,表现为部分研究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以及科研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失范等。
3.独立意识强,思想教育难度大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具独立性,强调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经常接触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思想开放,善于独立思考,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大都要通过内在思考才可能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由于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研究生在对待外部世界问题上都有自己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并且他们已经历过大学阶段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和情感上不愿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再教育”,因而对政治理论学习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也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西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1.生源地以西部为主,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教育质量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这使得西部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缺乏足够吸引力,无法招揽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踊跃报考西部院校。由于生源地以西部地区为主,导致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已获得历史性突破,但西部基础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质量不如东部等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受其影响,西部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也要逊于发达地区,由此导致西部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及就业上相对发达地区院校的研究生处于劣势,这对学生的心理自然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由此也加大了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压力。
2.教育投入不足,地域经济对教育支持力弱
西部各省的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赶不上东部发达地区,虽然西部大开发工程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加以扶持,但西部教育的资金、人才缺口依旧很大。2007年西部12省区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总计1900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19.36%,平均每省区投入158亿元,还不到同期江苏省教育投资的四分之一,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8.29%。由此造成西部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资金投入难以保证,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学校及教育体制难免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总体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导致科研学术资助及毕业生就业的本地安置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对投身西部建设缺乏热情,毕业后争相涌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争取具备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留在西部工作,既要“教得好”还要“留得住”。这“去”与“留”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成为决定西部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一环,由此进一步加大了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为抢抓机遇快速追赶,“唯科研至上”的负面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转向产业化、信息化、集团化,社会资金与教育实体间的利益关系趋向多元,校园网络开始大范围普及,大规模的院校兼并重组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了重新调整。为了抢抓这一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西部高校通过多方动员、积极谋划、突出重点,在业务教学及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工作方式传统,方法简单,专业德育队伍建设也不完善;研究生培养中重学术研究、轻思想教育,唯科研成果至上又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偏颇。
三、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与困难,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本着立足自身潜力,积极开拓渠道,扩大教育实效的原则进行。在这之中要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操作性和参与性都较强,实效性好,很适合西部院校开展研究生德育教育。在这方面一些西部院校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西北大学的“黑美人艺术节”、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文化节”、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科技文化活动月”等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组织筹划还是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已朝着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在校研究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教育素材丰富的有利优势,积极帮助由应届本科直接考上的研究生增加社会阅历,对已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在职或辞职读研人员加强指导,为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及个人思想问题提供思想上和政策上的指导,使其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三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已经在高校科研、管理及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又使得网络很容易为各种有害信息所利用,所以要切实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西部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西南交通大学的“扬华素质网”、兰州大学的“萃英在线”、西南政法大学的“红歌网”等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对各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是要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研究生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科研的同时还担负着家庭、工作的担子,负担过多既影响了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还容易使学生背上思想包袱,并进一步对其价值取向和学术态度造成不良影响。西部高校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较多,加之研究生高昂的学费,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大对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留在基层、留在西部、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管理体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完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科学规划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专职研究生德育队伍的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深造,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研究生生活、科研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西部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西部实际,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充分利用地域现有优势,克服当地教育经济基础薄弱的不利因素,积极寻求投入低、实效好的工作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西部社会经济进步和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39-41.
[2]方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4-7.
[3]贺翔,王超,黄晓颖.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9,(2):8.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对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接班人的培训基地就是诸多高职学校,培训他们获得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能力,另外更是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高职学校和普通大学不同,自身独特的特点让其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更多的问题与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1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广大单位提供全方位实用型人才,不论是生产行业还是建设、管理行业皆是如此。但是不少高校对技能型人才理解不正确,在培养过程中偏重技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虽然技能快速提高,但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却普遍比大学生要低,在进入单位后职业道德达不到应有标准。
1.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一些高职学校本身是高校,但是还有一些高职学校是从中专升起来的,因此学校中的老师也从教育中专学生变成高职学生,老师的教育水平达不到应有标准,教学手段落后,对一些高深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具现化,更无法令学生了解其中的奥秘,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心灵的释放。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上课质量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除此之外,专业技能老师也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专业课程中。不少高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选择从企业中聘请高级技术人才,提高老师队伍的技能水平,晚上教育队伍结构,但是这些人虽然技能十分高超,可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无法带来积极效果。
1.3高职学生自身特点
进入21世纪后,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高职学生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侵袭,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思想获得也变得更加独立、多变以及差异性更显著,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定型,不管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没有正确树立,定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另外高职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相比会存在心理自卑感、低人一等,对未来迷茫,因此在学习中也没有充足的动力,一些高职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素质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对社会的真真假假、美丑没有正确的分辨。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就会显露出很多严重问题。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让其教育开展难度变得更大,负责开展的教育工作者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这几点:
2.1改变传统思想教育手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思想
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高职学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自身以及学生发展为本。而贯彻以人为本就要做到:第一,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融合一起进行教育。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清楚了解他们的思想脉络,明白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什么关注等等,因为只有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给出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效果。第二,传统思想教育方式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是强制性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生,也和社会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不符。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下才能将学生的思想引向正确的道路。
2.2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传统思想教育的地点都是局限在课堂上,学习的都是深而不懂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适应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很多人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讲述的都是大道理,但其实不然,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还有学生的日常交友烦恼以及学生烦恼等等,这些都属于教育工作范围内。因此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学生实际思想相贴合,这样教育才能充满活力。
2.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提高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因此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果。因此想要强大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提高教育者队伍的素质。第一,教育者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第二,拥有高深精深的理论素质,没有高深的理论支持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实现;第三,教育者做好表率。学生的表率就是老师,因此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做到做和说的相一致,因此言必行、行必果是教育者的行为准则,不能在学生面前说一套,背后却做另一套,这样无法让学生心服口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强,孟学英.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24-26.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教育;对策
近年来网络新媒体开始渗透入高校教育之中,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教育者们对网络新媒体的认识还有不充分之处,也未能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一、网络新媒体的概念分析
(一)网络新媒体的定义
关于“新媒体”这个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有统一定义,在实际运用中也有多种不同解释。但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新媒体是指21世纪以来出现的本质上区别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兴信息传播媒介,具体表现为计算机、互联网、基于SNS技术的社交网络以及手机短信等,而网络新媒体主要指前三者。网络新媒体自诞生以来迅速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认同程度更高,也更熟悉,如果高校教育者抓住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以利用,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也更好。
(二)网络新媒体的特点
第一,开放性。网络新媒体有很强的开放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信息基本上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度高,互联网的开放性会使其得到更多信息。
第二,参与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形象,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因此使大学生面临信息选择上的主动性。
第三,虚拟性和互动性。网络新媒体的参加者不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其虚拟性大大加强,而且正是因为抛开了对身份的顾忌,交流双方的互动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信息参与者往往更容易与确定不会见面的陌生的交流对象展开交流,深度和广度也是传统媒体不能比的。
二、网络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特点
(一)干扰大学生对接受信息的处理能力
网络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信息基本上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大学生对网络接受度高,利用也比较充分,很容易就能接收到各种信息。这在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其知识结构;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互联网中的信息良莠不齐,消极的、不良的信息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心智还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非常困难,有时也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网络新媒体中丰富的信息很可能干扰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这也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这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网络新媒体强调参与性,重视参与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大学生本就追求个性,自我意识较强,新媒体正迎合了这一点,满足了其对个性的追求。但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对个性的强调很可能会使其走入极端,成为追求无原则的自我和无限制的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三)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巨大挑战
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形象,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打牌了传统媒体时代老师与家长的权威性,打破了他们对话语的垄断权,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更为多元化。这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但更重要的是加大了其对教育者的怀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这是因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地位不平等,但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作为信息的参与者,其主体性大大加强,不愿再受教育者灌输式信息的输入,而是希望更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也更强调双方的参与性,如果教育者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育方式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这种变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挑战,教育者必须寻求更有效的新教育方式。
三、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者应该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了解和利用
在网络时代,高校教育者应该把新媒体技术所传达的时代变化运用到教育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加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使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内心;要加强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利用,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受到更有效的教育。
(二)加强信息监管机制建设
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对高校教育者来说,应该加强校园内信息监管机制建设,对不良信息加以屏蔽,使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更为正面和积极向上。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专人对校园网信息进行筛选,使校园网的信息用来传播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思想观念。这样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是正面的、积极的,不至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会加强。
(三)加强舆论导向,使大学生安然度过心理危机
高校应该开始相应课程,引导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帮助其渡过心理危机。首先,应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强调个体性的同时不忘其社会性,避免学生走入过分追求个性的极端。其次,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对各种信息及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认识,对负面新闻也不要灰心,而是应该积极进取,帮助其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此渡过心理危机。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框架 范式 趋势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1 教育政策分析的概念
首先,教育政策是政策的下位概念。政治科学创立者Lasswell曾给出政策的经典定义:“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教育政策的涵义从政策的涵义中演绎而来,正如有学者所概括的,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应以四个角度,即“过程、范围、国别、方法论”为着眼点。从这四个角度分析得出教育政策的概念即 “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而协调教育内外关系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种战略性和准则性的规定。”
“教育政策分析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应用性的活动领域,分析活动本身就呈现出价值倾向性、多元性、时效性以及变革性等特点。”教育政策分析是教育分析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政策的内容、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促使教育政策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因此,科学地构建并灵活地运用教育政策分析领域的方法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教育政策分析范式
2.1 教育政策分析法基本框架
根据美国政策学研究专家Brain & Lewis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观点,并结合Green的政策制定模型,即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政策形成(Policy Formation)、政策决定(Policy Decision)和政策政治分析(Political Analysis)四项活动。本文将教育政策分析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内容、过程以及价值。教育政策的内容是对政策背景、文本、原因和结构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和探讨政策的具体作用,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以保证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教育政策价值分析主要研究和探讨“教育政策处理各种有冲突的教育利益诉求,或者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所依循的价值准则是什么”这一问题。由于不同的分析主体、教育政策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的价值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对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教育政策分析的三方面内容与社会学家Dahrendorf提出的社会的两面性的观点,根据Dahrendorf的理论,将社会理论分为理性观点与冲突观点。理性观点是政策发展与分析的传统模式,强调技术性实施以及目标的达成。这种对公共事务的决策方式可以帮助政府作出最高效的决定。批判理论建立在社会冲突性的观点之上。他们认为政策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它反映了互相竞争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妥协。冲突理论强调了权力在保持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教育政策会因利益分配而遭遇阻力。因而,政策分析着重揭示事实或“规律”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平衡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而准确预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变动,对科学地制定驾驭政策,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教育政策分析范式的基本特征
首先,重视对未来的研究,从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政策分析法的立足点不仅仅是现在,更多地要考虑未来,要具备“未来”的视野。
其次,强调全球的观点,将全世界各个民族看作密切相关的共同体(共同利益)。全球化与本土化冲击下的教育政策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在全球化概念下,全球性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政策概念的借鉴一直都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中心。于是在教育政策分析及比较教育研究方面,也开始回应有关环境污染、人权、疾病、性别平等以及单一文化教科书等世界性议题。(下转第16页)(上接第12页)
第三,发展的概念。教育政策分析法以社会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对变化、创新、革命的研究。第四,跨学科性。教育政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可检验的理论,用实证的方法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它注重传统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整合各种学科的知识,构成一个集中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跨学科系统;政策分析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从而成为各研究领域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政策分析所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最后,教育政策应靠学者和官员共同研究。
3 教育政策分析法的发展趋势
在教育政策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形成教育政策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国际间的教育文化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学者和政治家在教育政策研究的许多方面进行对话和切磋。教育的政治性已经成为教育学家们进行学术研究时的共识,他们认识到通过国家的政治程序对别国的教育政策优点兼收并蓄的必要性。他们尝试过呼吁国际组织采用“借鉴”的方法,将一国最好的政策做法移植到别国的教育政策中去;他们也曾对教育发达国家与教育不发达国家的制度差别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和预测,其目的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为什么一项政策在某一国、而不是在另一国被采纳(普鲁士报告)。各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和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深入理解教育制度与政策选择的意识形态的本质。
其次,要实现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创新,就离不开多视角的、跨学科的知识支持和多学科的分析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新时期教育政策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反思已成为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尽管全球化浪潮正在试图用一种宏大的文化语境制造席卷全球的教育模式,但只要国际之间的贫富差距没有消除,教育水平差距就必然存在,教育政策就会继续涉及面临更为复杂的文化价值观冲突等带来的问题。
最后,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紧接着会出现多种社会话语评论的响应,这种现象几乎成为每一项重大教育政策实施后所面临的共同境遇。因此,教育政策传播的重要介质的公共政策的话语特征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关注的新领域。Taylor也主张应把话语理论(discourse theory)运用到政策的批判分析中去,因为这”可使我们通过聚焦‘演说的政治’来探讨教育政策制定的复杂性。”我国学者李钢的《话语文本国家教育政策分析》中,选取教育政策文本及相关评论文本作为切入点,采用较为规范的话语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分析国家教育政策的形态和规律。
参考文献
[1] 张烨.试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可能范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关键词:新加坡;投资机制;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4-03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现状
1.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加坡高等教育原先的起点并不高。1959年内部自治,1965年独立成国,其在建国初,国内除人力资源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其它自然资源。建国初,文化教育极不发达,文盲率极高,高等教育尤其薄弱,大专人才成了社会稀有之物。而现在,新加坡已经有8所国立高等院校,其中有3所是有权颁发授予学位的高校,即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5所国立理工学院,即新加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的高校与世界著名的高校相比,虽然其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它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在亚洲甚至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近几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评出的世界前100强大学的排名里,新加坡国立大学跻身第十九名,为亚洲最好的高校之一。
2.高等教育大众化。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依据,把高等教育划分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三个发展阶段,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一50%的阶段为大众化阶段。至20世纪80年代末,新加坡进行高校扩招,这一时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199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为27.5%,而到了2009年,毛入学率已达到33.5%。
二、新加坡政府高等教育投资政策
1.重视高等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政府对于本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干预程度相对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就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带动对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颁布的经济报告中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新加坡的发展战略影响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大,逐步形成了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
2.高等教育投资重点。由于新加坡国小人少,资源并不丰富,政府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把相对有限的资源充分地发挥和利用起来。因此,新加坡政府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把高等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建筑、机械制造、旅游服务、石油化工、电子工程等学科专业,重点投资这些领域。由于高等教育这些学科和专业的蓬勃发展,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地区海运、空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旅游中心和最大的修船、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是世界的高科技中心之一,是世界第二大电子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三大造船中心、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其贸易进出口、高科技生产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还拨出大额款项在这些领域进行专项投资。推广“信息技术计划”、加强这些领域的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师资培训等。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
1.政府为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通提出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境遇和预期收入会有所不同,所以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根据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新加坡政府对大学的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百分之70%~80%。目前,新加坡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基本都在十几亿以上,并且每年都会增加,此外还有校产、学费等。同时,因为高校是新加坡重要的人才输出地和培养中心,因此每年还可以获得大学教育基金和政府经费。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下,新加坡的高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资助也是新加坡高校的经费来源之一。由企业家和社会名流组成的大学理事会主要承担为学校筹款的任务,并不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
2.高校运作经费的投入政策。每个国家的高校运作经费的来源及筹措方式会有所不同,会影响到大学领导所应承担的管理任务和责任。就像在美国,大学校长领导是学校资金的筹措者。而比较幸运的是,新加坡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所需的运作经费是由政府来承担的。但是,在1991年以来,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大学资金资助项目。这个项目资助每所大学一部分资金,准许大学另外筹集资金。自此改变了新加坡大学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历史。
3.教育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新加坡国内实行的是一级政府管理,因此该国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新加坡历届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力投资教育。都始终将教育经费支出置于政府财政性支出的第二位,仅次于国防。而且,不管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政策也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投资具有数量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如果政府的决策者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极强的教育投资意识,就不可能持续地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因此可以说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投资决策方面具有稳定性、延续性。
四、新加坡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模式;创新
形势政策课具有时效性强、知识面广、教师队伍复杂、教学方法丰富等特点,无形中削弱了教学的实效性,增加了教学与管理的难度。为进一步完善形势政策课的教学环节,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增强该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形势政策课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双统一”
形势政策课的教育内容除了一些基本理论外,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央地方政策的调整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内容永远在不断更新,同时,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多领域。这些决定了形势政策课的教育内容要坚持“双统一”原则。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形势政策教育首先要坚持思想政治的原则性即以形势观、政策观教育为本,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形势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形势政策观。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灵活选取不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做到教育内容与各年级的思想实际相吻合,如,一年级的学生理论水平不高,首先从认识方面着手,对他们进行国情世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恋爱观教育;对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有关的就业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二)知识性与方法性的统一
形势政策教育涉及领域广,而课时安排少,如同“隔靴搔痒”,这要求我们变教育内容的“多而杂”为“少而精”,抓住关键,注重实效,提高形势政策课的知识性。同时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学会用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方法观察形势,用因果联系挖掘事物的本质,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性规律,预见形势发展与政策提出的必然趋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二、教育渠道的“双结合”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形势政策课的有效载体,把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常态化、多样化的活动和生活性、趣味性、创造性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展现欲。同时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关心的形势政策热点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校园活动,如,学习“七一”讲话“胜利迎接党的十召开”等活动。
(二)“第一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结合
形势政策教学的特点是灵活性,这注定了仅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是运用深化理论的主阵地。学生只有走进社会、贴近群众,才能获得一手材料。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要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矛盾问题;围绕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问题,积极倡议学生利用寒暑假回乡考查当地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围绕“三农”问题,开展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教育活动。
三、教师队伍的“双互动”
(一)课前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形势政策课教师的每一次课程设计都要符合时效性,相对其他理论课教师而言,教师面对的内容永远都是新的,同时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要充分发挥教学队伍的优势,实行课前集体备课,提前将专题交给教师,让他们自己选择所擅长的内容。主讲教师负责一个专题,然后集体备课,备课组提出各自意见并确定讲稿后,就同一内容给多个班级讲授。这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减轻了他们的备课负担,也可以在备课过程中,集思广益、百家争鸣,还使教师有了相对固定的教案,强化了对内容的把握。
(二)课后交流反馈,互助带动发展
要促进形势政策课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除了课后交流反馈外,更重要的是专兼队伍的互相促进,共生共建:形势政策课专职教师长于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准确把握,而作为兼职教师的各学院党委领导和辅导员,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但专业功底不强。形成两支队伍互相交流机制,各自融入对方的工作中,这既有利于专兼队伍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有利于在共同工作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进而形成全员育人、互动互助的良好局面。
形势政策课作为一门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学内容的整合统一、教育渠道的拓展结合、教师队伍的互动共建三个环节。如何实现形势政策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程丽.抓好两个环节激活形势政策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
【关键词】教育公平 就近入学 择校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186-02
受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都很不平衡,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在教育资源、生源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人们对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国家要求有条件的城市逐渐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
一 就近入学政策的内涵
关于就近入学政策的内涵,学界存在许多歧义与争议。但从总体上来看,学者们关于就近入学内涵的阐述大都源于对《义务教育法》中有关就近入学法律规定的解读。198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再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规定,就近入学的主要含义是:政府履行自身的义务,提供各种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进入一定服务半径内的学校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的行为。
就近入学是教育法律法规赋予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各级政府有责任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布局,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由此可见,就近入学政策更强调的是各级政府在承担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对学生及家长来说,就近入学是一项可享受的权利。
二 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教育公平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和范畴。从教育活动的过程来看,教育公平包括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
国内许多学者针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性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分析,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对就近入学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就近入学是教育公平思想的反映。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思考就近入学的公平性。(2)对就近入学政策持怀疑,认为相对按分数进行选拔的制度而言,就近入学不一定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而且也无法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应允许全面择校,主张通过市场协调来分配优质教育资源。(3)是既肯定就近入学政策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利方面的作用,又指出在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就近入学无法保障人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应让就近入学与择校互为补充、相互制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等,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要进入相同的学校,都要接受相同的教育。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性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教育起点的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不仅表现在保障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上,还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即人人都有参与教育资源竞争的机会。那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就近入学政策是否真正保障了教育起点的公平呢?
自实施就近入学政策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就明令禁止择校。因为义务教育是一种纯公共产品,而纯公共产品一般不宜进入市场。如果国家对择校不予以限制,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则会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局面。然而事实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存在实质的差异,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所以,就近入学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被分配到教育资源较短缺、教育质量差的学校。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他们如果被分到教育质量较差的学校,可以通过缴纳高昂的“借读费”而去教育质量好的学区就读。学校需要通过收取借读费来补充学校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此国家虽禁止择校,但部分学校还是会留出一些升学名额给择校生。然而对许多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高昂的借读费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负担,所以只能留在教育质量差的学校就读。
由此可见,就近入学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只是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权利,但对学生会进入怎样的学校,学生在入学后能否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能否受到相同的对待却很难保障。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校际之间的差距造成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别的。所以,就近入学保障了学生平等入学的权利,但在教育资源的竞争上却不是所有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机会。
2.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得到平等的对待,能获得相应的教育资源、能接受符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教育。教育过程的公平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所有学生都接受相同的教育和享受相等的教育资源,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得到使其潜力充分发展的相应教育资源和接受适合其个性特点的教育。
就近入学是否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首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和优势,教育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使每个学生的天分和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地方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就近入学的政策以及方便管理,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强制所有学生到政府所规定的学校就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其次,由于学生被强制划分到不同的学校,有些学生被分配到了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好的学校,而有些学生却相反。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学校和少数人身上,而且也会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由于地方政府操作的不当以及受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的制约,就近入学在实际操作中无形中导致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3.教育的结果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综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就近入学无法保障学生能进入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无法保证学生能获得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资源,而且有些学生和学校占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有些学生和学校却不然。由于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存在不公平,必然也会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简单地贯彻就近入学政策,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导致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就近入学不仅没有起到资源优化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较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和学区获得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而优质教育资源较少的学校和学区获得的资源却越来越少,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对待就近入学政策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肯定其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基本的入学权利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在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的情况下,由于政策贯彻执行不当,就近入学客观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三 解决就近入学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我国的就近入学政策之所以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最根本原因是校际之间的差距过大使政策的实行缺乏现实基础。另外就近入学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可行性的措施和政府在管理上缺乏规范性使就近入学这个原本是为实现教育公平而采取的措施导致了新一轮的不公平。针对这两点原因,笔者认为我国要解决就近入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标准,各级地方政府应按标准的规定加强学校建设,使各个学校拥有较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按照标准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重要的措施是实行教师流动制度,因为国家和政府的教育资金投入格局在短时间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流动制度是缩小校际之间差距的有力措施。但在实行教师流动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扰乱班级正常上课的进度和秩序。
第二,首先加大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硬件设施较差、优秀教师资源缺乏、学校建设资金不足以及管理水平较低。鉴于这些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教育资金投入上应适当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倾斜,并建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经费。其次,加强对薄弱学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并建立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互助机制,以此来提高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
第三,各级政府应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在制定就近入学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时应积极听取各方的意见,保证政策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就近入学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不能是政府单方面决定,而应广泛听取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意见,增加透明度和公开度。针对就近入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问题,我觉得可以适当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减轻公立学校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学生择校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明.公共政策学视野下的“就近入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3(10)
[2]刘红姣.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自“十五”以来,“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就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2006年6月27日,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明确提出,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之后,若干地区开展试点。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绩效工资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从国务院和教育部的两个“指导意见”来看,这一政策有几个基本的目标:一是提高教师收入,稳定教师队伍;二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推进素质教育。在这样的目标体系下,基层教育局长们对这一政策普遍持积极的态度,有较高的认同,他们所思考的,是如何“把好事办好”,不让政策打折扣。
目前,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制订本地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并列出了具体实施的时间表。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策,关系到义务教育发展中许多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在具体政策的制订中,我们需要综合解决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1,“省级统筹”和“以县为主”的矛盾
国务院提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的经费,采取“以县为主,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即总体重心落到县级财政上。但对于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的地区而言,重心必须上移。有的财政薄弱地区的教育局长表示,如果县财政分担比例超过20%,那么,即便有硬性措施,政策也会难以落实。这样大的公共政策的制订,大都存在一个各级政府相互博弈的过程,从教师和教育的长远利益计,我们期望这个博弈过程越来越民主和透明。
按照法律要求,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必须达到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当地”是指县、还是市?不同的“当地”,指向的财政主体是不同的。越是发达地区,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越大。这样的国情,考验着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政策决心。
2,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矛盾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农村教师的工资不到城市教师工资的70%。这成为影响800余万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那么绩效工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偏离既定的政策目标。因此,国务院要求,“逐步实现同一县级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我们在浙江义乌等地看到,当地城乡教师的收入水平已完全一样,工资统一由市财政发放。教师绩效工资就建立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有利于城乡教育间的均衡发展。
同时,国务院还提出,义务教育学校应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防止一些优质学校“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基于此,各地政府应借实施绩效工资之际,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强势财政,规范优质学校的经费管理,并强力剥离优质高中举办的高收费的初中校,以推进义务教育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3,学校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
此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涉及的对象是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式工作人员,教师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都包括在其中。尽管政策要求学校的内部考核制度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实行分类考核,从表面上看,向一线教师倾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何在绩效考核中平衡一线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利益,是一个长期以来都未能很好地解决的难题。实施新的绩效工资政策后,这一矛盾将更加凸显。此外,管理者的哪些工作可以明确地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内,管理者的工作如何与其管理绩效结合起来,体现透明、公正的原则,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考虑。在这方面,扬州教育学院附中等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