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历史的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的解题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16 08:15: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的解题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历史的解题方法

第1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一、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与教师应具有的心理健康特征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1.对本职工作的情感不够强烈。如有些中学体育教师过于关注个人前途、待遇,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欠缺,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乏职业自豪感;工作中自我效能感较差,自信心不足;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得过且过。

2.自我调控与自我意识能力不强。如表现在自我评价偏高和角色意识的欠缺上,不愿意过多地利用业余时间来处理学生事务,抱着只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的想法。

3.情绪不稳定和自制力差。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反应过激、容易冲动、不善控制,甚至遇事不顺就体罚学生等。

二、中学体育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代体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重而复杂的。他们既要考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在学校的地位,还要考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这些致使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着种种心理问题。

1.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压抑、紧张心理。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相对较闭塞单纯,在工作中接触的人主要是未成年人,再加上接触社会机会少,这就使得一些体育教师思想比较单纯,遇事处理简单化,不易与社会“接轨”。

2.职业因素所引发的倦怠、挫败感。中学体育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未成熟的青少年,而他们一般思想没有定型,易偏激,致使体育教师在与之打交道时易心力交瘁,产成职业倦怠感。

3.体育教师自身原因。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对现实生活中人生经验的错误总结等,都会对体育教师心理健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三、培养中学体育教师健康心理的方法

1.在实践中强化心理教育训练。一些错误的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转变现代教育评价观念。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应多开展关于考试制度改革的讨论、研究,让大家都重视体育等学科。这也能让教师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应的间接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加强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既有助于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刑事和解;非刑罚处理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D914;D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2-0056-07

在和谐社会这一宏大时代背景下,刑事和解在我国刑事司法和刑事理论中备受瞩目。作为发端、发达于西方的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在被介绍、引入本土后,本土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对其理论基础评述、价值功能解析和制度构建与具体适用等方面,而对与其紧密相关的配套措施的研究鲜有问津。对此,有学者指出:“为了使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合理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也为使刑事和解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实处,还应当建立一些与刑事和解制度相配套的相关措施。”笔者认为,配套措施是刑事和解制度的组成部分,理论研究对此应予以关注。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刑事和解制度中的配套措施——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体系构建展开讨论。

一、刑事和解的理论根基

任何一项制度设计,均应有相关的理论为根基。因此,笔者在对刑事和解制度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体系构建展开讨论之前,先对刑事和解的理论根基进行介绍,为后文论述作必要的理论铺垫。

刑事和解,是指对于加害人自愿认罪的案件,加害人与被害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通过赔礼道歉、经济赔偿、劳务补偿等方式达成当事人之间的和解,从而化解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办案机关在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特别是犯罪的危害性、加害人悔过、赔偿情况及被害人态度等因素,作出相对较为宽缓的处理,包括撤销案件、不、定罪免刑以及从轻量刑等。根据美国犯罪学家约翰·R.戈姆的分析,刑事和解以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平衡理论以“被害人在任何情况下以何为公平、何为正义的合理期待的相对朴素的观念为前提。当先天的平等和公正的游戏规则被加害人破坏时,被害人倾向于选择成本最小的策略技术来恢复过去的平衡”。该理论认为,刑事被害人通常希冀通过采用成本最小的方式恢复自己因犯罪而受到的损害。叙说理论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在刑事和解过程中,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被害人受到的精神伤害所具有的恢复意义。根据叙说理论,被害人与加害人在刑事和解中的沟通、交流就是对被害人心理进行治疗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加害人的作用就是通过与被害人一起分析犯罪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来实现对故事的共同重构。叙说过程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故事内容本身,而在于叙说的过程,在于叙说者与受众之间的共鸣。加害人在此所扮演的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补充者的角色,且还充当了被害人情感的最佳发泄对象。这种角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由心理治疗专家真正替代。恢复正义理论建立在平衡加害人、被害人和社会之间利益的观点之上,认为犯罪打破了上述三种利益之间的平衡;刑事和解的意义在于:“对被害人而言,修复物质的损害、治疗受到创伤的心理,使财产利益和精神利益恢复旧有的平衡;对加害人而言,向被害人、社会承认过错并承担责任,在确保社会安全价值的前提下交出不当利益从而恢复过去的平衡;对社会而言,受到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了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共同修复,从而恢复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平衡。”

二、非刑罚处理方法对刑事和解的工具价值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刑事和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刑事和解有着重要价值。非刑罚处理方法对刑事和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对刑事和解的工具价值方面。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工具价值:

1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刑事和解中加害人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方式。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因其实施的犯罪行为而必须承担的、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对其行为作出的否定性评价和对其进行谴责的责任。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行为人就必须承担与其犯罪相适应的刑事责任。对刑事和解中的加害人,同样如此。在域外,刑事和解有四种模式,即社区调停模式、转处模式、替代模式与司法模式。对加害人而言,这四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性质:“(1)在社区调停模式、转处模式、替代模式下,刑事和解使刑罚的判决或执行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具有刑罚替代措施的性质。(2)在司法模式下,刑事和解是一种附属性的教育惩戒措施。”在本土环境中,刑事和解存在三种模式:加害方——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司法调解模式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是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不予刑罚处罚或者减轻刑罚处罚,因此,刑事和解同样具有刑罚替代措施和教育惩罚措施的属性。当刑事和解作为刑罚替代措施时,对加害人不再处以刑罚;当刑事和解是惩罚教育手段时,对加害人适用较轻刑罚。在刑事和解中,对加害人不予刑罚处罚或者从轻处罚,是否意味着加害人不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少承担刑事责任呢?如此,是否违背了有罪必有责和罪责相适应的刑法基本要求了呢?事实显然不是如此。因为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总是会履行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以获取被害人的谅解而接受刑事和解。加害人履行该义务,在刑事和解中就是其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加害人履行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在刑事和解中要么承担了全部刑事责任而使加害人避免了刑罚处罚,要么分担了部分刑事责任而使加害人得到了较轻刑罚处罚。因此,对加害人不处以刑罚或以较轻刑罚处罚并不意味着加害人不承担或少承担刑事责任,而是加害人通过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了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对此,有论者指出:“刑事和解的意义在于,在传统的刑罚体系之外为加害人的侵害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承担方式。”该论者所说的传统刑罚体系之外的责任承担方式,其实就是以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因此,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加害人承担刑事责任不可或缺的方式。

2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实现刑事和解功能的重要手段。我国学者认为,在中国语境下,满足被害人的补偿需要、促成案件的有效解决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是刑事和解的功能。刑事和解这三项功能的实现有赖于非刑罚处理方法的运用。首先,刑事和解补偿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刑事和解中,被害人居于核心地位,主导着刑事和解的进程和决定着刑事和解的结果。加害人要想与被害人实现和解,就必须根据被害人在犯罪中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的情形,实施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以满足被害人的损害补偿需要;只有加害人实施了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满足了被害人的补偿需要,被害人才会同意和解,双方的刑事和解才会达成,此时刑事和解才具备满足被害人补偿需要的功能。其次,刑事和解促成案件有效解决功能的实现也离不开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刑事和解中,以和解方式解决刑事纠纷是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合意选择,是双方意思自治的结果,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根据刑事和解平衡理论,“当先天的平等和公正的游戏规则被加害人破坏时,被害人倾向于选择成本最小的策略技术来恢复过去的平衡”。因此,对于被害人而言,由加害人实施一定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的和解方式解决刑事纠纷,避免了冗长繁琐、结果不定的刑事诉讼程序,符合其希望采用最小成本的策略技术恢复被犯罪打破的平衡,迅速摆脱刑事纠纷搅扰的心理。可见,非刑罚处理方法易为被害方所采纳。对于加害人而言,履行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以刑事和解方式终结案件,能避免因被定罪量刑而招致的牢狱之灾或者因此而被从轻处罚,迎合了加害人在刑事纠纷中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非刑罚处理方法也更能为加害方所接受。由此可知,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兼顾了被害与加害双方的利益。在利益的引导下,被害方通常会接受刑事和解,化解与加害方的刑事纠纷;加害方也能更积极主动地履行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而实现刑事和解,从而推动案件的有效解决。再次,根据刑事和解恢复正义理论的要求,在刑事和解的实践中应当恢复因犯罪而打破的加害人与受害人、社区之间的平衡,因而其在客观上具备了促进政治稳定的功能。在刑事和解实践中,被害方与加害方之所以能达成和解,关键就在于加害方实施的一定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满足了被害方的损害恢复要求,弥补了被害方的物质损失,抚慰了被害方的精神伤害。因此,刑事和解在化解双方矛盾的同时,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加害人向善守法的积极态度,融解了对其再犯的警戒心理,有利于恢复因加害人犯罪行为而给社区秩序造成的破坏,在客观上也修复了加害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总之,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通过实施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恢复了其与被害人和社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减少了危及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

3 非刑罚处理方法是达成刑事和解的重要保证。在刑事和解中,由于被害人在刑事纠纷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否以刑事和解解决纠纷,能否实现刑事和解,关键取决于被害人的态度。而要被害人愿意采用刑事和解方式解决刑事纠纷并最终接受刑事和解,其前提是被害人物质恢复和精神恢复的要求得到满足。满足被害人的恢复要求,就要求加害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角度在刑罚方法之外实施一定的弥补。可见,只有在加害人针对被害人的损害恢复需要实施了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时,被害人才可能接受刑事和解。因此,非刑罚处理方法是刑事和解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对刑事和解的功能价值

非刑罚处理方法之所以为刑事和解制度所不可或缺,还在于其对刑事和解有着重要的功能价值。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功能价值:

1 恢复被害损害的功能价值。基于犯罪是“孤立的个人侵害整个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的经典界定,在传统的司法模式下,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矛盾被衍化为国家与加害人之间的对抗,国家包揽了被害人的所有权利。在这种司法模式下,国家利益被推高到了极致,而“‘被害者一加害者’的个人关系被搁置一旁,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作用被弱化……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使被害人和加害者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被害人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慰,甚至可能再次受害。”不同于传统司法模式,刑事和解制度以被害人的利益为中心,尤其强调对被害人损害的恢复。在刑事和解中,为了修复被害人精神伤害或弥补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促使被害人接受刑事和解,以避免刑罚处罚或者得到刑罚从轻处罚,加害人会积极实施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以满足被害人的恢复要求。因此,非刑罚处理方法具备对被害人精神伤害的修复功能和物质损失的弥补功能。

2 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的功能价值。在传统司法模式下,刑罚是促成犯罪人回归社会的主要手段。然而“刑罚的首要特征在于它的惩罚性,不能给罪犯带来一定的痛苦或利益损失就谈不上刑罚的存在。这种惩罚性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正义报应的需要,它对于帮助罪犯从痛苦中感受正义的力量、犯罪的无价值性和非功利性,从而促使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痛苦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法律观念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惩罚性和强制性是刑罚的属性。而刑罚的惩罚性和强制性与现代刑罚所追求的罪犯回归是背离的。对此,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就曾指出:“就自由刑的性质论,它是否适合于教育目的还值得怀疑。监禁教育是强制教育,而强制就会产生对抗……现时的监狱建筑,防止越狱的堡垒,对犯人处处设防的囚牢,都构成了教育障碍,而教育只能在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由此可知,刑罚手段对促进罪犯的社会回归作用是有限的。在刑事和解模式下,非刑罚处理方法则对罪犯的回归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在刑事和解中,当加害人以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了全部刑事责任时,避免了因对加害人定罪量刑而给加害人贴上罪犯标签,使得加害人能以正常身份回归社会生活。其次,当被害人以非刑罚处理方法承担了部分刑事责任时,通常会减轻对犯罪人的刑罚处罚。这样既弱化了因刑罚的惩罚性而对罪犯回归社会的不利影响,也软化了犯罪人对加害人、社会及司法系统的敌对态度,能更好地接受法律裁决,接受刑罚改造而回归社会。最后,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平和沟通、坦诚对话和履行相对宽缓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义务,也有利于促使加害人真正反悔、内疚,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更加客观的对自己的主观恶性予以反思和否定,从而为其回归社会奠定思想基础。因此,在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具备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的功能。

3 修复社区关系的功能价值。修复因犯罪而受到损害的社区关系也是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之一。恢复正义理论是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之一。“恢复正义理论首先强调的是犯罪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违反,对政府权威的侵犯;犯罪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多方面的伤害,包括对被害人、对社会、甚至对犯罪行为人本人的伤害。”因此,在该理论看来,“犯罪行为是非正义的,它不仅简单地违反了法律,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给被害人和社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犯罪行为和犯罪人与被害人、社区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要伸张社会正义,必须恢复犯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和社区造成的损害”。由此可知,犯罪行为在对国家和被害人造成危害的同时,会对社区造成不利影响。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实施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在具备被害损害恢复功能和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社区关系的修复功能。一方面,加害人通过实施一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向社区居民昭示了其悔罪自新的积极态度,解除了社区居民对其再犯而可能再次受到犯罪伤害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刑事和解由于倡导社区在加害人回归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社区通常积极参与了加害人回归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能够更为直观地见证、感受到加害人实施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其效果,从中深刻地体察到加害人弃恶向善的积极态度,恢复社区免遭犯罪侵害、重构社区安宁的信心。因此,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实施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行为具备对社区关系的修复功能。

四、在刑事和解制度中构建专门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刑法第37条规定: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由此可知,在我国刑法中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责令管教和政府收容教养七种非刑罚处理方法的规范形式。笔者认为,现行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难以适应刑事和解对非刑罚处理方法的要求,在刑事和解中构建专门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司法理念和价值目标上存在差异。刑事和解以恢复性司法为思想渊源,倡导全面恢复的司法理念,其在强调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同时,更加关注被害物质损失、精神伤害的恢复和修复社区关系。因此,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也得体现全面恢复的要求,应当以恢复被害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修复社区关系和促成罪犯回归社会为价值目标。而在传统司法模式下,基于国家公权的强大与被告人的弱小,从人权保障的需要出发,确立了“被告人中心论”的刑事诉讼模式,该模式以“罪犯恢复”为司法理念。在“罪犯恢复”理念引导下,刑事处遇措施以被告人回归社会为价值目标,受到犯罪侵害的被害人与社区则处于刑事司法视野的边沿而被忽视。现行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现了这一价值目标,它们基本上围绕着对犯罪人的矫正教育而设计,或者注重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如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或者强调对犯罪人进行权益剥夺而使其感受痛苦,从而实现对其行为之矫正,如赔偿损失、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收容教养等。在以上非刑罚处理方法中,赔偿损失能够恢复被害物质损失,赔礼道歉有助于被害精神伤害的恢复。然而,仅有赔礼道歉对于实现精神伤害恢复的目标是不够的。因为,精神伤害的恢复一方面有赖于加害方赔礼道歉等外部抚慰方式;另一方面,被害人积郁于内的精神痛苦和报复情感的向外宣泄、释放对于其精神恢复也是不可或缺的,赔礼道歉对于将被害人精神痛苦和报复情感宣泄于外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只能部分实现精神伤害恢复的目标。修复社区关系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在现有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中更是阙如。可见,司法理念的差别导致了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法中非刑罚处理方法价值目标的差异,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价值目标比刑法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价值目标更加丰富。如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于刑事和解,将会因其单一的价值目标而难以满足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多样化价值目标的要求,导致刑事和解不能有效地实现被害精神恢复和修复社区关系的价值诉求,因而可能不为被害人接受而难以达成刑事和解。即使在被害人接受刑事和解的场合,也会因该刑事和解没能修复社区关系而消解刑事和解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效果。

其次,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和功能对象不同。我国刑法学者认为,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具备惩罚、教育、改造罪犯的三种功能样态。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惩罚功能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来达到惩治和处罚犯罪人的效果;教育功能是指通过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教化犯罪人,培育其正确的法律操守,帮助其树立正常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改造功能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纠正其产生犯罪的思想根源与行为习惯,避免其再次犯罪。从以上对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的具体分析可知,刑法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对象是犯罪人。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分别为恢复被害人损害、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和修复社区关系,因此,被害人、加害人及犯罪侵害的社区分别是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对象。刑法中和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的功能样态和功能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不能被适用于刑事和解之中。如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于刑事和解,一方面,会因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只对犯罪人产生功能效应而使得其对加害人和社区的功能无法发挥;另一方面,会因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功能样态的差异而使得刑事和解对非刑罚处理方法应具备恢复被害人损害、修复社区关系的功能需求难以满足而影响刑事和解的实现。

再次,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与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维护的利益不同。自人类迈入国家文明以来,犯罪就不再被视为个人之间的冲突,而被看做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对抗,犯罪被认为是侵犯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于是,被害人追究犯罪人责任的个人权利升华为国家追诉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国家权力,国家追诉犯罪的刑事责任也就成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与之相适应,国家应对犯罪的具体措施也应当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之需。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作为刑法应对犯罪的具体措施,体现了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思想。无论是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等对犯罪人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还是赔偿损失、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惩罚性非刑罚处理方法,其设计无不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指导思想,即矫正、改造犯罪人,促使其回归社会,从而保护社会的安全。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思想的驱使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利益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还受到损害。如代表国家的公诉方为了获取证据,可能反复向被害人询问案件的详细情况,在询问中被害人被迫对犯罪进行场景再现,被害人因此可能陷入对犯罪的痛苦回忆,也可能其个人隐私一再被暴露于外。如此,被害人的精神伤害不但没有得到恢复,反而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刑事和解不同于传统司法模式,它将维护被害人的利益置于至高地位,被害人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决定是否与加害人达成刑事和解。因此,如将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于刑事和解,可能会因该方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照顾有余而对被害人利益维护不足,而为被害人所摒弃,难以达成刑事和解。

综上所述,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难以适用于刑事和解,应当构建与刑事和解制度相适应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

五、刑事和解制度中构建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有司法机关对在刑事和解中适用非刑罚处理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在试水过程中,也衍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是以刑事赔偿为主要内容,以被害人的物质满足为基本导向……因而,中国式的刑事和解已与其经典模式发生了功能意义的背离。”可见,在我国刑事和解实践中,存在非刑罚处理方法适用方式单一和功能背离两个问题。要消解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要以刑事和解的基本功能为导向,确立形式多样、适用性强、司法选择余地大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由于刑事和解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有恢复被害损害、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和修复社区关系三种功能,那么就应以这三种功能为导向,在刑事和解中构建如下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

1 当面悔过。当面悔过就是指加害人以言词方式就自己的犯罪行为当面向被害人作出反悔的否定性意思表示。根据刑事和解的叙说理论,加害人以直接面对面的方式向受害人表达自己的后悔意思,对于刑事和解的成功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加害人以当面表达自己悔意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受害人直接感受到加害人对自己犯罪行为后悔、内疚的态度,从而有利于平息受害人的报复情绪,抚慰其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也能让受害人直接体察到加害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予以否定的诚恳态度和希望与受害人达成和解的迫切愿望,从而有助于受害人谅解加害人而促进和解的达成。

2 当面赔礼道歉。当面悔过虽然对抚慰受害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仅有加害人对客观犯罪行为的否定还不够,精神恢复还要求加害人进行主观恶性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谴责。加害人只有当面向受害人表达自我谴责意思,承认自己的主观罪错,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获取受害人的谅解而恢复正常的情感和精神。加害人以当面向受害人赔礼道歉的方式,使受害人能直接感受到加害人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谴责,内心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有利于受害人的精神恢复。因此,当面赔礼道歉在刑事和解中是必需的,是受害人精神恢复的需要。

3 当面谴责。当面谴责是指受害人当面对加害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和对加害人进行责备。在叙说理论看来,刑事和解中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就是对受害人的心理治疗过程。对受害人心理治疗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平复被害情感,一方面取决于加害人实施的当面悔过、当面赔礼道歉等抚慰行为的效果,另一面还要看受害人因犯罪行为而积郁的痛苦感受、愤怒情绪和报复情感能否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得到主动宣泄。在刑事和解中,受害人以当面方式对加害人进行谴责时,加害人实际上成为了受害人被害情感的交流对象和发泄目标。以被害情感制造者作为交流对象和发泄目标,受害人能够较为充分、彻底地宣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和报复情感,将自己的痛苦感受释放于外,从而减轻了心理压力,得到心理与精神的恢复。同时,对于加害人而言,当面谴责也有利于其回归社会。在受害人对加害人的交流、谴责过程中,通过受害人对其遭受的犯罪侵害的描述,加害人能更生动地了解到其犯罪行为的具体危害和受害人所遭受的痛苦,从而更有可能在思想深处弃恶从善,在思想观念和价值上回归社会。因此,当面谴责对受害人的精神恢复和实现加害人社会回归均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和解中不可或缺的非刑罚处理方法。

4 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是指加害人对其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所给予的经济赔偿。在刑事和解中,加害人要恢复与受害人的关系,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就必须针对受害人的损失赔偿期待实施相应的弥补。受害人要求对自己物质损失、精神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予以经济赔偿是其合理期待,这是实现被害恢复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害人取得受害人谅解、接受刑事和解的前提。因此,加害人应当针对受害人的损失情形,对受害人的物质损失、精神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予以相应的物质弥补或经济赔偿。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从而促进双方和解的达成。可见,损害赔偿应当成为刑事和解中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模式构建;复习课堂

在现有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回顾、习题的讲解,在课堂之上主要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都是在倾听,这样的复习课堂的效果比较低。但是随著新课改的介入,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由教师主导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从教师主动解析题目,变成由学生主动解析,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还让学生的成绩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样就也达到了复习课堂的教学目的。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目标和任务

1.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应该对其基础知识上进行总结和概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发展路线的探讨,让学生对以往的学习中发展历史每一个阶段的不同,和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和意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在针对历史时序中的有影响的重要阶段,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以此让学生对历史的基础更加的了解,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复习课堂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过滤,提高学生对课题中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看法,提高对问题探讨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应考的基础能力。

2.过程和方法方面

在初中阶段,学生最终都要面对中考,而中考的任何一科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与社会也是一样。所以在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到复习的课程,达到应有的目的。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断的深化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的理解。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教学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比直接强化的学生的记忆要实用。再者,学生也能够通过复习课堂再次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温习,将原来已经熟知的知识重新进行分析,利用这样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探讨,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达到能够对相应题型的熟悉。而且复习课堂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量。

3.情感与价值方面

初中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能够不断的对相应的知识与历史的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在学习与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的体会历史事件存在的重要意义,让其对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样就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够不断的了解人类的发展史,还能够从中吸取到更多的经验,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借鉴处理好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复习的课程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认清现实社会,让历史与社会学科成为学生提高自身价值的途径。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学观念策略

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新的教学观念应用到其中,以此提高历史与社会故此课堂的教学价值。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内容都是针对学生的中考而进行的,这样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让学生对很多信息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有了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地位转变成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互动频率,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相应的问题。再者,在新教改的改革内容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核心素养教育为主要的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主要的复习路线,并在德育的指引下,将历史与社会科学的真谛传达给学生。通过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思维的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够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上图)。

2.史学观念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就是针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阐述,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史学观念分为三种: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首先文明史观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从人类出现,文明出现开始,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有了观念,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观念不断的变化,出息了物质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所以在学生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能够重新的捋顺人们的文明史。第二,全球化史观。在人类历史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是整个世界在变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兴起了不同的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不相干的部分和社会进行了接触和融合,这也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全球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说历史存在的重要。第三,现代化史观。如今的社会是由历史不断演变而来,所以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生探讨先下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3.过程实施策略

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复习课堂的时间,制定有效的课堂复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的掌握相应的知识点。首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注重对知识的总结和规划,将专题的内容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如图:公开复习课《20世纪的中国革命》。

在20世纪国内正处于革命阶段,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阶段之一,所在本节公开复习课程中,教师利用了能够展现更多细节的导图,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利用练习的方式将事件过程理解的更加的透彻。再者,学生通过图片中教师列举的思维展示,对其中的时间和图片进行分析和解说,让学生答题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和明了解,更加了解历史的真实境况,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相似的问题,就能够对快速的进行解答。

三、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

1.采用多种手段练习,以练促学

在历史与社会复习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提高练习的力度,并以此督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在初中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能够通过课堂的复习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以此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典型、有层次、覆盖面比较广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对习题的里演练,达到对考试题型的熟悉。教师也需要在针对题型解答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应,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进行解题。再者,在复习的课堂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将历史的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巩固和加强,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当学生的知识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进行模式性的测试。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讲古代史的发展里程建立成为简短的导图形式,以此加强学生的导向思维。(如图)

2. 指导解题方法归纳题型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教师应该针对相应的经典题型进行解题,并将相似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提高解题的效率,减少解题的时间。

在针对历史习题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瓷习题的题型进行辨析,在审题的过程中做到“三定”:即“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这三种定向能够清楚的确定题型的答案的方位、来源、及思路。第二,在针对题型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题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寻找其信息的关联点,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够让题目更加的清晰好辩,让学生更加容易抓住中心点。第三,在针对历史材料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答题方法,应该做到“四化”,即:提示化、要点化、术语化、序号化。这种“四化”方式的答题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踩中分数要点,提高整体得分情况。

3.建立错题档案总结反思

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给予一定的评估[4]。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习题的记录,并建立错题档案,将正确的解题方式和正确的解题思路阐述清楚,让学生更加清楚题型的问题所在,避免在日后遇到同样题型的时候出现丢分的情况。再者,针对学生模式试卷中的错误频率较高的题型进行整理,在复习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以此增加学生的认同度和熟悉度。在针对题型解答完毕之后,为学生留下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消化相应的知识,在消化的过程中牢记知识点的应用方式,在以后考试的时候学生要是能够需要相同的题型,就能够得心应手。

结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知识储备进入到自己的大脑,但是也需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复习,才能够更加的稳固。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学生应该充分的利用复习课堂时间,将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而且教师在复习课堂上也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复习的内容M行有规律的总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在遇到相同题型的时候不出现丢分的情况。再者,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教师还应该建立错题的档案,将经常出现错误的题型进行总结,在进行细致的解答,让学生能够对题型熟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习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自身的分数。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新课程下九年级历史有效复习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页

[2]叶小兵.《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2期

第4篇

一、专题探究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习题中,最常见的是专题探究型材料题。这一类题型的材料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刊物、历史著作当中所提及的一个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结论等设置为一个主题,再配以适当的图表、文字史料或者漫画、谚语等,重新创建一个比较有趣真实的历史情境,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属于探究性的问题。

这一类型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依次探究与主题相关或者关联的历史的概念、观点或结论,寻找最佳答案来证明答案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题目设置的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下个问题的参照或前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对于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对历史概念、观点以及结论等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还需注意,答案必须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并且书写工整。这是历史材料题解答的基本要求。

二、说明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的第二种就是说明论证型的材料题。这一类型的材料题主要通过引用某一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资料、某一刊物刊发的文章、某热点问题,或者某一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和现实热点等的不同评价争论观点,来进行论证历史观点的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这一类型的论证题,具有一定的论证性和开放性。要求读者站在不同的史学研究角度去对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或者是就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以此来实现学生对不同历史观点和历史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的目的。

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我们首要注重的是材料的挖掘。一般情况下,这一类型的题目本身就隐藏着许多历史观点,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充分挖掘材料中隐藏的史观,这是能否正确解题的前提和保障。解题的第二步,根据题目“结合历史史实”的要求,寻找史实。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整道题目最为关键的一个核心部分。

三、提炼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还有一种材料题就是提炼论证型材料题。这类题目的见解通常是隐含在相关的材料当中的,而并不是直接提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中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提炼,然后再用相关的历史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在此过程中,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依据所学知识与材料将观点提炼出来,且观点要明确;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找出史实,能选择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中的其中一种来作为评价视角,还要将史论相结合,不可以只是空洞的史实论证。

论证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是必须与观点紧密联系,为了证实观点而进行论证,不可以与观点相差太远,也不可以照抄材料;二是要从多角度、全面去论证,若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进行论证,如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因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转衰应该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

第5篇

一、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将知识强行灌输到学生脑中,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成为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长期这样,学生对历史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有效教学就是在过去教学方法发展的前提下,利用专业化理论开展深入研究,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造不同的历史课堂气氛。如有的教师善于应用讲解法,那么就需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则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还需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课堂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方法

1.创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平等对待优秀生与学困生,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别是面对学困生时更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还需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给予无限的放大,鼓励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不能讽刺他们。教师亲切和蔼的态度可以感动学困生,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赖感,有利于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利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会自主学习。

一是教师要善于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其中享受学习过程。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带领学生认识历史,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每一个学生都敢说敢做敢问,敢于对教师的讲解提出置疑,敢于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二是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应用新型教学方法,创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掌握学习方法。

3.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喜欢活动,利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教学达到有效性。但教师要注意活动的选择,要求活动有一定的创意,也就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宜多样。历史课堂上的活动形式可以有阅读、讨论、探究、编演历史短剧等,防止教师过多应用同一种活动形式,而缺乏层次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意,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鼓励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资源。全面结合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在同一个班中,有的学生喜欢表演、有的学生喜欢讲解,教师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现自己,这样的活动自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做好课堂检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课后测试的做法,教师需要做到及时批改。通常情况下,设计一个优秀的练习要突出代表性内容,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而且也可以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情况。在练习中,一是教会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二是加大材料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解答主观性试题;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四是做好练后讲解工作,要讲解学生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启发。

5.构建和实施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评价机制可以验收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发展有关,促进教学反思与改革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评价机制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利用这种机制可以看出学生在一段学习时期内的学习态度,但不能考察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求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建设评价机制过程中不但重视考察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需考察学生的进步情况,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积极改正,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6.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教学实践需顺应时展,学科间实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调动学生探索历史、积极研究的积极性。对于历史老师来说,要重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综合水平,以新课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但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让历史进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就达到了目标。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期任务,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自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出发,认真研究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上述这些,历史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有效性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小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2014,(05).

第6篇

【关键词】PBL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一、PBL教学法的概念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理念,是29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教学情境,该情境要具有复杂、混乱的问题。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研究或者同学谈论的方式,去分析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同学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方式去解决问题,并发现问题背后历史教学中的理论知识。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用自己方式自主解决问题,体现出PBL教学将学生作为主体的特征。PBL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直接解决问题,而是使学生成为情境中的角色,通过教师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断深入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授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能自助探索适合自己学习方式,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对主动学习知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二、PBL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改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的思路、方法和观念,让学生参与到历史学科思考讨论中,真正理解历史知识内容。教学模式的转变,使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手段,不断完善PBL教学方式,最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针对学生在历史学科中能力不足的现象,PBL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在学习中能完成对课堂问题的思考,增加学习参与度,最终达到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通过设立情景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在学习中,知识获取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在PBL教学中,对老师能否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出较高要求,教师要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在PBL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对问题产生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其他同学的观点结合自身知识,理解出更多新知识点,从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PBL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以《》为事例

(一)教学过程

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设计问题情境:1.英国发动的目的是什么?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2.林则徐禁烟具体有哪些措施?3.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设定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学生对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设置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的经过及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发动原因及过程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经过,梳理知识点,思考教师设计问题,得出结论。老师抽取学生进行回答,保证学生参与度,最后老师对问题进行总结讲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评价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47-01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强的学科,知识面广。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历史,纵横几千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纵观现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形势十分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学校领导不重视;2. 各学校没有专业的历史老师,任课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3. 学生对历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以上因素,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点记得不牢,考试起来就一味地翻书,直接影响中考的历史成绩。特别是2013年中考对题型的改革,并增加了中国古代史的考查内容,让学生非常不适应,从而导致整体水平为历年来中考最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的现状,是一直以来形成的;从只学不考到要学要考,再到要考深考透,这一过程令无数历史老师无比纠结。中考历史分值只有那么可怜的五十分,当然不能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大科目相比,“一直是在历史遗忘的角落”。可作为一名历史教学人员,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我们不希望喧宾夺主,但也不容忽视配角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此提几点自己的想法,供参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职的历史老师,并鼓励教师多参与历史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成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了如指掌;深刻研究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许多学校因师资问题,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七八年级不作考查要求,这对九年级历史教学,特别是中考非常不利。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简单,不外乎就是抄书而已;分数又不多,只有那么五十分。上课不认真,课后也从来不翻书、不复习,对要识记、背诵的知识点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理解与应用。因此,我每次在九年级第一节课上都会对学生做要求:学习历史与其它科目一样,要记忆与背诵,更要理解与应用;常规工作自然也不能少,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照常要做;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只是简单地抄书,更要注重方法与技巧。只有学生重视这门学科,才能认真去学习,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自己初中时的一位同窗,对中国历史知识了如指掌,倒背如流。同学们羡慕不已,问其原因,兴趣爱好是其学习历史最初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才能取得好成绩。历史知识本身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采用一贯的教学方法,学生便会对你及你的历史学科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常规课与多媒体课相结合、历史课本知识与课外历史小知识相结合、制作历史小卡片与写历史小论文相结合……通过多渠道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学习方法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目的非常明确――中考,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应把握这一心理,在平时教学中要渗透一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让你的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怎样去从容应对考试。就学习方法而言,最根本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时间轴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建构成体系,一目了然;学习历史还要学会对比(古今中外),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这是近年来命题的主要方向;对于解题技巧来说,直接关系学生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平时应着重对此进行总结,并在练习及试卷讲评中适当渗透,如选择题的排除法与时间排序法等。

五、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第8篇

初中历史; 实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97-02

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实施,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新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素质,而且,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化、发展这为我们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2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使学习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不能包办代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 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努力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要造成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产生“爱学”和“乐学”。

2.2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传统的教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等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在教《两汉经济的发展》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汉朝人,你将怎样生活呢?”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然后分组扮演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角色,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教师只是穿插其中,略作评说,学生的发言大多抓住了汉朝经济的发展特点及都域繁荣的情况,学生自主性得到了发挥。

2.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 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 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 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某某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4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历史教育对人的塑造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知识与技能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殿堂遨游。教师的社会责任是培养人的持续发展,形成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4.1创设情境:导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趣,就是教师巧妙地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可从历史典故、诗词歌曲、投影录像、图片资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投入新课题学习,使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4.2精心设问:导思: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导思,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