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经济课程体系

数字经济课程体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16 08:15: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经济课程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经济课程体系

第1篇

关键词: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海洋发展战略;专业定位;课程体系

0、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海洋扩展,国内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面向海洋,朝着海洋大国的方向加速前进。海洋事业的建设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防与国家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3S技术(GIS、RS和GPS)的发展,传统的海洋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海洋卫星、各类浮标、海底观测网和沿海台站组成的全球海洋立体监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等,使得海洋数据以海量、实时、动态、多类、多源等形式产生,这种变化要求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海洋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国内迫切需要面对海洋信息的各类专业人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显著特点。2004年,武汉大学首先开设并招收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于2010年率先在上海市开设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由于该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该专业并没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开办院校根据实际,结合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科研型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基于海洋事业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定位,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1、专业定位与特色

虽然在上海海洋大学开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之前,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已开设了该专业,但在上海地区的高校还没有设置该专业,特别是具有面向数字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国家及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的增长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海洋信息是国家未来海洋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规划中从战略高度确定“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基础能力”“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信息学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需求,在数字海洋建设、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重大海洋专项中有充分体现。海洋信息化是海洋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上海在这一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作为唯一国家级“数字海洋”示范区,其学科研究和人才需求巨大。

上海海洋大学在借鉴其他高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建设基础上,本着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方针,按照“聚焦、错位、合作”的思路,构建一个具有海洋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知识培养体系和平台,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培养海洋信息技术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我们的专业定位为: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海洋领域数字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海洋、城市、农业、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网络化的传输、可视化的表达、智能化的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定位和特色,学院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具有信息管理基础、海洋信息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基础以及应用能力,较好地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海洋大数据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适应海洋信息管理和开发以及其他企业、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海量数据库、海量信息处理以及GIS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海洋信息技术以及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②掌握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③具有信息的组织与分析、检索与查询、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④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⑤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课程体系设计的立足点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学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使本专业能培养出掌握海洋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向人才,从而拓宽毕业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专业范围,综合考虑了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信息管理和海洋科学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所有课程分为以下4种素质培养环节课程,课程地图见图1-4。

专业素质培养理论教学环节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空间信息导论、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空间分析与应用、数字工程前沿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程序设计语言A、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遥感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原理与应用、海洋技术导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空间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课程。

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包括:社会调查、C++课程设计、Java课程设计、空间信息应用基础、数据库课程设计、GIS系统开发实践,Oracle数据库实践、毕业设计和论文。

社会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环节课程包括: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与技术科学、名师讲堂、“名师导航”系列讲座。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工程;机械设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52-03

一、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交叉融合, 使得机械工程学科本身的内涵、外延发生了质的变化。以CAX技术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不但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设计方式的变革。与之相关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经历了从手工绘图―2DCAD/3DCAD―数字原型的过程。手工绘图、2DCAD/3DCAD着重于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而数字原型着重于产品的形成过程。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方法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体现了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的生命全过程。[1]目前,机械行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还要具备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能力。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培养面向现代机械工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是摆在机械专业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体制借鉴的是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学科分散且相对独立。如机械工程学科就多达十余个,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所学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人才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对专业进行了优化整合,开始了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教育理念。2012年公布的新的专业目录增加了覆盖面,拓宽了专业范围,开始从传统机械逐步向以机电、自动控制、智能化结合的现代机械转变。但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其仍存在如下问题: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与社会经济需求相脱节,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及国际化。

国外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械类课程设置普遍涵盖内容广,这种宽泛的课程设置,学科大类的构建,为学科的融合和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将机械专业与流动专业和传热专业融合,机械专业与信息专业的融合等,这种人才培养适应了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

增加专业适用面,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一观点逐步被一些教育家和高校重视。国内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我国高校都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特色,从管理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校自2012新增机械设计这一专业方向以来,项目负责人及课程组成员在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构建中,以强化不同课程间的互补和整合为原则,初步建立了机械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在2016版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针对课程之间部分内容重叠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重新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空白和重复,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基于对目前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及专家观点,我们提出了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机械设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面向现代工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机械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院自2010年开始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建设,2012年正式纳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培养方案,并进行了相关配套课程的建设。2016年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并以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与完善。方案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将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系列课程重新整合,使其有机衔接与整体优化,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手段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构建中,项目团队成员本着加强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强化不同课程间的互补和整合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技术手段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机械设备数字化设计、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能力为目标,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w优化与有机衔接,精选教学内容, 体现专业特色,真正体现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前瞻性,初步构建了从大一到大四的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的机械设计课程新体系。2012年以来,随着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的建设,我系新增了两个校外实习基地:东莞市亿鑫丰精密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力顺源机械有限公司,依托实习基地平台,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交流,具体内容如下。

第3篇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目的之一是获取专职教师对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理解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矫正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着重在教学中讲授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操作,做到学有所用。目的之二是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技术技能需求,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内各职业院校及中小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和已毕业的学生,累计30余家,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所获信息真实可信。最后提交分析报告。

(三)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学校《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需求以及在教学中《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情况;还涵盖了目前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开放题)等。

(四)调查分析

一是对职业院校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本着逐层深入分析的原则,我们精心设计了调研题目后,其中重点对如下题目进行了分析计算汇总,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1.学校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资源逐步丰富,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85%所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而在过去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现在可选择的比例只占10%,远低于网络,而只有5%的教师选择使用光盘。可以看出,目前丰富的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己成为教师的主要数字化资源来源。

2.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学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和教师、学生的实际使用。据调查显示,认为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比较丰富的教师占45%,还有20%多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他教师责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还不是很丰富。从上述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类型和数量还不能完全获得教师的满意,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充实。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们日益急切的教学需求,学校在今后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丰富度和综合度上需要尽快的提高。

3.教学中财务软件使用的情况

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很多学校都使用金蝶和用友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与传统手工纸质账务管理相比,财务软件管理有以下多方面的优点:(1)核算准,电脑的自动统计避免了人为的计算错误;(2)效率高,无论查询单据还是统计汇总,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数据齐,利于全面掌控公司的经营和资金情况。

4.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情况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主要是调查用友财务软件T3、U8和金蝶财务软件以及厦门网中网财务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显示近90%的教师经常使用金蝶和用友财务软件,该财务软件的利用率高的,但是运用教学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不到50%,也有些少部分学校没有教学化教学资源平台,这种情况校方和平台管理方需要引起重视加以改善并提高。

二是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分析

对企业财务主管和人事部门做问卷调查,能够知道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在调查中,总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30份,有效份数30份。具体统计数据见图1。

表2显示,被调查企业对人才要求比较苛刻。所有企业对员工的计算机要求比较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超过一半企业对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忠诚度、灵活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员工能够对专业知识,财务软件,纳税实务重点掌握,被调查企业中95%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所有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财务软件,90%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核算税务。大部分企业希望毕业生对用友软件和Excel灵活应用,并要求拥有从业资格证书。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无法真正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多为学科课程体系,辅以部分单项技能训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简单实践技能的训练,忽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新时期对高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二)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现有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当前的课程教学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上,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对会计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和提高。

(三)现代职业教育客观要求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行业、企业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课程教学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必须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本性的改变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促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模式向以提升职业技能的实践模式转变,改进课程内容和设置,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为课程内容的重点,技能点和知识点的选择参照会计电算化应用岗位任务领域的分析结果,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课程设计符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的职业教育要遵循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职业学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积极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共同发展,实行“3+3、5+2、3+4”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学习3年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在五年制高职学习后,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2年的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分段培养模式、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的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做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工作,能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电算化课程所采用的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内容按经济业务活动的程序与规律设计成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了解、熟悉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掌握处理经济事项的技术流程与工作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组织上由原来的关注“知道什么知识”转变为关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在教学评价上,由“已知什么”转变为“会做什么”。运用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从根本上转变了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就业面向定位”和“会计职业分析”为基础

毕业初期,学生从事出纳、收银、仓储管理等岗位的比例在90%左右,一般在两年以后逐步转向核算、记账、成本、税务或更高层次的专业岗位(审计、财务总监)等。从而也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熟悉会计法规、掌握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电算化处理能力,持有会计从业资格或其他相关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符合中小型企业等单位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重调研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开设有关基本人文素养、职业岗位需求等方面的相关课程。

(四)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来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操作性很强,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和财务软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汇总,同时与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对比教会学生懂得记账原理,明白如何管理财务,如何分析数据,如何给企业创造价值等等,这才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印刷图文专业;数字印刷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4-02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但不能狭隘地将“技能够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多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和对该专业衍生领域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应调研行业就业趋势,理清职业能力要求。探索研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养成,探讨人文生活与技能生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施目的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来构建的,通过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1 数字印刷行业人才需求与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传统印刷行业逐步向数字化印刷转变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在变革和发展中对于数字印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发生较大变化,相对应的高职印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下是通过调查得出的对武汉地区印刷行业现状的认识。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需求高于专业技术需求 数字印刷设备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低,逐步发展为“傻瓜式”的印刷设备,这会淘汰许多传统印刷岗位,但是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态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高职印刷专业对应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设备操作学习上,一旦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将发现这些专业技能已经被淘汰。印刷设备操作简单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构建中要将这部分课程弱化处理,开设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走访调研湖北地区印刷企业主管,他们提出理想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包括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的意识、较高的审美设计能力、足够的印刷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等。

不难发现,高职教育的很多课程都过多围绕“专业学习”建设,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掌握,弱化了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数字印刷课程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部分。

数字印刷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印刷技术和印刷客户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市场上数字印刷对客户的服务多是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定制印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印刷技术的全套步骤和流程,掌握印刷设计的技能,掌握更具时代性的印刷工艺,提供针对性的印刷服务等。市场需求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毕业生在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

印刷专业课程实施轻实践,实训课师资缺乏 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师资不足和实践设备的匮乏是现有数字印刷教学的难点。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引进一流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而现有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完善、印刷设备昂贵、印刷实训耗材成本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实训课程实施不达标。课程名为实践课程,但实际上教授的还是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理论知识和落后于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该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必须聘请数字印刷一线一流从业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2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数字印刷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步骤为:行业调查、市场调查、岗位设置、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实施与论证修订。

行业情况分析 深入到湖北印刷协会、武汉地区数码印刷企业走访调研,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设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数码印前排版技术、印刷品设计、印后技术、电子商务印刷营销等。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根据数码印刷职业岗位群来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实际工作和课程之间的桥梁,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岗位群分印前、印中、印后三大部分。从岗位群分析出具体岗位,印前技术是数字排版、印刷设计、印刷图文采集、印前服务等;印刷中期是数码印刷技术、传统印刷技术、制版排版技术、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印后岗位群是印后装订工艺、印后业务、印刷质量管理等。

典型工作任务能力分析 依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解构与重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将岗位职责解构为具体能力需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重构这些需求转换成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具体要求,并且将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和总结,包含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 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由行业协会、行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根据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完成课程开发的任务。

其一,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其二,以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领域。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按照“从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进行归纳和重构,根据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原则、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原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的数字印刷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课程组成:素质提升与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及专业课程、行业通用能力提高的实训课程。

职业素质拓展 职业素质拓展主要通过各种竞赛或实践活动来提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进行职业能力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有效的拓展方式将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借鉴国外体验式职业拓展培训的理念,运用模拟式、情景式、团队式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大量体验式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做,在参与中感悟、在行动中思考、在学习中成熟、在团队中进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实施思考

坚持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 课程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的的必要手段,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明确了课程实施的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实施,一方面能很好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不会因课程实施者的个体意识发生教学目标的偏移;另一方面,实施者能明确当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关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职业技能学习情况。

课程实施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依靠传统的讲授教法、单一演示法、理论讨论法已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变革中的高职教育需要高职教师敢于改革,结合行业发展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研究新的“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实施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职业发展途径,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目前,在高职数字印刷教学评价中开始引入“市场评价”,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的技能掌握来完成商业订单,通过商业活动产生过程中的问题来评价课程实施。这种评价能反映出教师工作是否有效,能侧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否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一、“3+3”课程体系概述

目前,我院发展正处于一个从增加数量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转变期。学院党委明确办学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了“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对传统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大改革,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新路子。

2010年,在“3+3”模块化课程体系(如下图1,图2)的设计前提下,学院对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按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的架构,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全院通用,相近专业共用职业技术基础能力模块,提炼各专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模块。

二、我院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技术类专业研究背景

在“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避免了以往课程开设的随意性,不再按照学科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而是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拓展要求进行设置。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新情况: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二年级在人手一机环境下进行教学,职业核心课程实行分段式教学等;新问题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哪些课程适合在人手一机条件下教学,哪些课程适合分段式教学,学时数应为多少,另外,有些课程中知识滞后,有些课程与当前IT行业不适应等;还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知识点重复讲解问题等。因此,修订、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建设的思路和内容

1.重视知识结构的研究

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要求,应理清培养这样人才所应有的知识结构,较好地设计出科学的课程体系,避免随机设课。

首先,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得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弄清楚它应该包含哪几部分:公共基础是什么?职业技术基础是什么?职业岗位核心是什么?它们各自包含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构成什么样的模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哪些是基础的?哪些是拓宽的?哪些是必修的?哪些是可选择的?然后,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找出强化我院特色应该加强的内容。如加强网络技术、网站开发等方面课程的开设。

其次,要根据不同阶段和教学条件的不同,培养目标应分解到各阶段实施。

最后,考虑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使这样配置的课程体系更优,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个恰当的顺序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

2.强调整体优化的思想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时我们从一个角度看,某些知识点是非常有用的,从另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来看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论。在设置课程时,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很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极力地强调某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它可能是仅仅适应于某一方向,而对整个专业岗位能力来讲显得就过窄了。

实际上,关于整体优化,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考虑。在建立课程体系时,需要结合我院、本专业自身具有的特色给与足够的重视,这样制定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更好地代表自己水平和特色。

另一个问题是,在研究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坚持依据职业岗位群和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课,绝不能是教师能讲什么课就开什么课,为了培养高技能型的学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设置那些必须开出的课来,以突出自己专业特色。

强调整体优化,还应该注意根据专业的需要,适当拓宽知识面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总的教育指导思想,适当地增设基础理论课程。

3.安排各门课程课时的比重,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确定各门课课时的比重,可以在宏观上对课程体系起到控制作用,以保证各门课程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纵观国内各个示范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在称谓、分类上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大体上都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多数是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和职业岗位核心课,它们的内容比较丰富、稳定、重要,它们往往有着较高的授课学时,并且多数被确定为考试课。

选修课更多是追求前沿新技术或就业能力提高。其内容比较新和使用,并不一定追求内容体系的完善,其目的主要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选修课一般被定为考查课,每门选修课的学时也不宜过多。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以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为例,在上述理论指导下,修订、完善并执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如下表:

说明:表中形如20/3表示分阶段教学,前面数字表示周学时,后面数字表示连续上课总周数;标注“#”的数字表示本学期该课程的总学时。

五、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

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达到整体优化,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结构比例合理、层次梯级明晰的人才培养格局,并在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班实施,收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3+3”模块化课程具有明显的优点:(1)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2)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

2.制定了整体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中“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理论、实践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指南,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们解决“教什么”“如何教”“教出水平”“学什么”“如何学”“学有所得”“考什么”“如何考”和“考出真知”等教学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一些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不同课程的重复讲解等问题。

3.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

将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成一门课程,既节省学时,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4.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

六、结束语

本次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历时已2年,在实践教学中实施该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当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动态的,有些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还不那么十全十美,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丁爱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职业与教育,2010,(20):128-130.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一、前言

“互联网+全域旅游”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全球旅游业正经历全新变革,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全域旅游”是在特定区域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促进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理念和模式。使旅游从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多看景点的观光旅游转变为追求“舒适静谧”的休闲度假旅游。

二、现阶段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错位分析

(一)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旅游岗位能力需求变化

“互联网+”模式带来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出现了旅游电商、定制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和销售方式;互联网信息搜索、预定、结算的便捷性,已完全颠覆传统旅游企业的营销模式。“全域旅游”起源于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突破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方式,实现消费升级。现有旅游企业热切需要既拥有专业技能,又通晓互联网、物联网、自媒体平台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而现有课程体系基本没有涉及这些最新知识,无法满足岗位能力要求。旅游业对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变化见表1。

(二)课程体系断层和重复问题突出

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高职旅游课程设置涉及到营销知识的课程只有《旅游市场营销》1门,课程体系的断层不能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手段多样化和营销方式智慧化的需要;部分知识点在不同课程的机械重复描述,跨学科属性导致的对同一知识点的多角度分析等教学内容的重复,导致学生思想变得僵化,厌学情绪严重,教师负担增加。以《旅游学概论》部分知识点为例,重复情况统计如表2。

(三)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现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沿袭了本科学科教学体系,涵盖了基础理论、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理论、旅游学科基础理论、旅游学科专业理论等几个层面。这样“厚基础”的课程设置占据了大量的理论教学学时,使实践实训课时大为缩减。很多院校虽然制订了实践教学计划,但出于实训场地不足、经费支出高、技能型师资匮乏、担忧学生安全等多种因素,很多院校的教学实训学时开出率严重不足,这和职业教育提倡的“轻理论、重实操”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四)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感和前瞻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的推进,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产业涉及面广、职业岗位多,社会所需的是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在线旅游体验、在线旅游企业运营分析、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等教学内容基本空缺,人才培养难以应对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口径狭窄,用人单位评价较低。

三、“互联网+全域旅游”视角下课程体系优化对策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支撑,决定着人才能力培养的高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冗杂等。以专业课程内容知识点重复为例,可将《导游业务》内容整合到《模拟导游》课程中,《模拟导游》课程中增加智慧景区的应用,注重导游员角色的转变与能力的提升,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如《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要充分融入新媒体营销的内容,增设网络营销、移动APP等内容;将智能停车、景区容量控制、环境监测、电子票务等智慧景区管理方面的内容充分融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中.

(二)重构基于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鉴于“互联网+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基础上,构建新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来优化课程。依据以下7个行动领域,遵循认知学习和职业成长的规律,将其转换为岗位基本领域课程、岗位核心领域课程、岗位拓展提升领域课程三部分,并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序化学习领域,进行课程设置

(三)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

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者,应改变传统观念束缚,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势,重新组织教学资源,力求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建设教学云平台,给师生提供另一个交流学习、交流互动、共同提升的平台,巧妙地将课堂交流时间延伸到课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记载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利用学生网络学习痕迹,汇总出大数据,掌握学生学习薄弱点,在教学中加以改进,实现知识结构完整性。

(四)利用校企合作丰富课程教学,实现工学耦合

企业的经验主义制约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资源,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所需人才能力脱节,加强校企合作势在必行。课程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开发岗位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如职业标准、技术标准、教学文件、数字化教材、虚拟教学软件、教学课件、业务流程、企业案例、实训视频、习题库、试题库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校内实训一律按照工作岗位工作要求,将学校学习和工作岗位深度结合,可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实训、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系统化地设计学习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和企业见习、工作过程参与、企业顶岗等方式,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工学耦合。

(五)课程设置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性高校,办学宗旨一般是“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服务地方经济成为其重要职责。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知识和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深刻挖掘其内涵,可起到强化当地旅游品牌形象的作用。如民族聚居地可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学校可加开有关“丝路文化”课程等,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结语

“互联网+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提升的一次重要契机。通过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努力,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方可实现旅游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25-27.

[2]罗丽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念研究[J].经济师,2014(3):243-245.

[3]马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74-79.

第7篇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建设现状。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重庆市水利局直属的行业高职院校,也是重庆及西部地区较早开办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校内建有“工程测量实训中心”,有地形测量实训室、地籍测量实训室、数字测量实训室、变形监测实训室、数字成图实训室等5个专业实训室,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瞄准行业基层单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测绘工作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近几年来为西南地区测绘、水利和建筑行业培养了大批一线技术人才,特别为重庆的测绘、水利、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将是我国水利、建筑、道桥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大发展时期,其中工程一线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就是十分紧缺的一类技术人才。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工程测量人员5万多名,重庆市每年需要新增工程测量人员2000人左右。

2.专业发展与建设目标。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城乡规划、土地整治和工程建设,紧跟测绘行业科技发展,顺应高职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校企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条件改善等建设,全面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两年的建设,使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服务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测绘行业及水利建筑行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建设:一是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坚持校企合作,推进中高职衔接,强调终身教育,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核心职业能力”的新型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对不同生源学生采用分班、分层次教学方式,开设更具针对性课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企业全程参与,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以此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并根据调研反馈信息,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学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企业需要和不同岗位能力要求,学生就有进行再培训的需求,特别是实践技能的培训。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中,还应强调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二是课程标准建设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上。因此,需要按照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好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专业的课程标准采取统筹安排、逐年编制、修订和完善的方式,在顺序上按照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排序依次建设完成。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第一,强化技能培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规范安排教学,保证实习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50%以上;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技能培养环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经反复强化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由单一到综合,逐步适应工作岗位。第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对学习领域中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分析,结合课程特点创新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如全站仪测量技术应用、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即:典型工程项目测量任务目的、任务分析测区现场踏勘与所需仪器操作熟悉测量方法及技术要点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教学过程点评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分析学生形成测量成果的文件学生之间互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变“学做分离”为“做中学、学中做”。

3.考试和考核方法改革。开展学校与企业结合、过程与效果结合的多元化学生考核和能力评价方式,加大企业考核的力度,突出技能考核的比重,继续实施“毕业证+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评价、考核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考核制度。

4.专业课程建设。根据工程测量与监理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以工程测量服务为核心,将职业岗位标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改革之中,整合岗位技能项目课程内容。依托工程测量教研室,由学院骨干教师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最终将《控制测量》、《工程测量》2门课程建设成为院级及以上的精品课程,并编写2门特色教材。同时以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为载体,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其他主干专业课程的建设,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如表1所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开发网络教学,形成教学资源库。(1)教学资源库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现有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网站,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课件,收集建立专业电子教材库、图书资料库、音像资源库、行业信息资源库、教学仿真软件库、技能测试系统、师生互动平台等教学资源,逐步形成立体化、能够共享、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库。(2)开发网络教学,形成教学资源库。利用校内网络,建设以教学软件、电子课件、专业资料、视频资料、技术动态为主的信息资源库,使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对口院校提供教学资源的支持。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能力培养;模具设计;课程体系

引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是,就目前人才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高校提供的人才素质及规模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短缺现象。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我国经济也会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模具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和发展。而高技能模具人才的缺乏将会成为模具行业发展的瓶颈,不合理的投入和产出将会导致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因此,应该主动寻求解决方案。

1探索模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是这条生命线的核心环节[1]。为达到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更符合当前形势和技术要求的培养体系,需要深入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的状况和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走访和深入多家企业、高校及往届毕业生,了解对模具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1模具数字化应用能力

经调研,当前塑胶模具企业主要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模具三维设计和制造,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塑料的流动分析以辅助模具结构的优化,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模具CAD/CAE/CAM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授课,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保证课程体系的平衡性,不仅要加强塑料模具的CAD/CAE/CAM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冲压模具CAD/CAE/CAM能力的培养。

1.2数控加工能力

目前模具企业的大多数加工都用到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成型加工、数控雕刻机、数控加工中心等,并在交流中得知,企业对数控加工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课程体系的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数控加工能力的培养。

1.3专业英语能力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回访发现,英语对于学生与企业沟通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专业英语》课程也是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程,但教学重点以培养专业文献翻译能力为主,听和说的能力还较为欠缺。

1.4品质培养

品质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专业、学习、合作及交流。企业反映目前存在普遍现象是,学生不愿接受在基层一线工作,即使接受也容易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直接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1.5实践操作能力为适应企业的要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应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应在培养体系中充分体现。

2专业技术能力的分解

模具设计专业对专业能力及技术的应用有较高要求,而如何培养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关键技术岗位的人才则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对于重构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岗位调研和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分解及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能力进行解构[2]。模具设计专业学生应具有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产品与模具制造、生产管理等专业能力。因此,将各专业能力分解为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尤为重要。图1为各专业能力的分解图。

3基于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调研和分析,模具专业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应用平台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应用平台下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块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为机械大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是模具设计专业类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应用平台是针对行业需求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则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是专业应用平台课程的应用和深化。课程体系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训、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设置在第6~7学期暑期,要求学生在企业为期3周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在第8学期整个学期,题目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指导教师为在校教师,题目来源于企业实际生产或教师在研课题;第二类为在校教师与企业联合指导,题目来源于校内指导教师;第三类,通过合理手续,学生完全在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为实习企业工程师,题目来源于实习企业。

4实践结果

通过对2014级模具设计专业两个班的实践和问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7.88%,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为98.78%,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安排满意度为96.66%,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满意度为97.26%,对本专业的实践条件满意度为96.05%,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满意度为97.87%,工作能力加强。通过对用人企业的调研得知: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工作态度好,发展后劲足。5结论模具行业作为衡量我国乃至世界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模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我国技术发展的间接动力,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则是培养优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模具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对能力的要求,对能力进行分解,提出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课程体系,推动了模具设计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参考文献】

[1]梁浩文.基于能力本位重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235-236.

[2]江荧,戴晓东,喻丕珠,朱强.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12-13.

[3]王仁志,温够萍,蒋景春.模具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就业的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教学,2014(11):69-72.

[4]陆锦明,李昌雪.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J].模具工业,2014,11(40):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