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旅游乡镇规划

旅游乡镇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18 18:29: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乡镇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旅游乡镇规划

第1篇

刚才,*同志就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意义以及旅游乡镇如何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加快旅游集镇建设等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等乡镇就如何打造一个文明、卫生、平安的旅游集镇作了很好的发言,在座的其他同志也纷纷建言献策,给我们旅游乡镇开展“争创文明卫生平安集镇”提了不少好的建议,都讲得很好,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我结合各位同志的讲话和发言,就旅游乡镇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平安集镇”工作,提如下五点意见:

一、要更新观念抓合力。乡镇集镇,是最小的地方经济中心,是区域性农副产品贸易市场的集散地,是连接城乡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位于旅游景区四面的集镇,车流物流相对更为集中,人流人气相对更为强旺。可以说,旅游乡镇做美做靓旅游集镇,基础较好,前景乐观。因此,各旅游乡镇第一是要统一好思想。要把建设旅游集镇作为乡镇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超前的眼光,要有经营的理念,要有创新的思维。要真正激发出广大干群参与旅游集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凝聚好加快旅游集镇建设的合力。第二是要加强好领导。过去,乡镇党委政府都把集镇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并列为任期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绩考核内容。这一作法值得提倡,各旅游乡镇要带头落实好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成立好集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好工作机制,明确好工作职责和权限,建立好目标治理责任制,真正把集镇建设工作纳入规范化治理的轨道上来。第三是要明确好目标。集镇卫生、交通、市场、镇容镇貌整治工作,集镇绿化、亮化工作,集镇人行道、下水道建设及移动、电信、电力等管网建设工作,集镇吃、住、休闲娱乐等基础功能设施建设工作等等,都必须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时限。

二、要高屋建瓴抓规划。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旅游集镇的建设,同样也是一项前景十分看好的阳光工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集镇人气将越来越旺,车流物流往来将更为频繁。作为旅游乡镇,就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旅游集镇的建设,要超前思维,长远规划;要把握趋势,乘势而动。*市八一大道的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超前思维的重要性。*年,*市规划城市建设的时候,*省长提出建设一条又长又宽的八一大道。这在50多年前与*不相上下。当时*省长的想法还招来了种种责难和非议。但是在50多年过去后的今天,尽管*市的城区在不断扩大,人口、车辆在不断增多,但是,八一大道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步伐还是显得十分协调。我们旅游乡镇在建设集镇时,就应该有这种超前思维的眼光,要着眼未来,编制好集镇发展的长远规划。要提早明确好集镇的服务功能设置、景点绿化布局和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娱乐区的安排等,做到功能布局超前合理,避免建设的随意性、无序性和盲目性。

三、要着眼当前抓整治。从我县各旅游乡镇的集镇建设来看,目前还普遍存在卫生环境脏乱差、镇容镇貌不整洁等现象。当前,要打造一个文明、卫生、平安的旅游集镇,首先要做的是要抓好五个方面的整治。一是要抓好环境卫生的整治。旅游集镇街道两旁要设立一定数量的垃圾桶,要有固定的卫生保洁员,垃圾要做到定时收集和日产日清。要倡导和鼓励集镇居民实行袋装垃圾并定点堆放。二是要抓好集镇的绿化美化。一个绿化美化工作抓得好的集镇,往往给人以美的感受。作为旅游乡镇,其集镇的绿化率应该更高。三是要抓好交通秩序的整顿。旅游集镇由于人流、物流、车流量都相对较大,集镇车辆的乱停乱放,往往导致交通不畅,很轻易给人一个秩序混乱、治安状况不好的感觉。为此,要切实加强集镇的交通秩序治理,给进入旅游景区游客及过往客商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氛围。四是要抓好占道经营现象的治理。集镇的经营秩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集镇治理者的治理力度,必须大力纠正集镇铺面占道经营、小商小贩占道为市的行为。五是要抓好各种线路的规范。目前对于乡镇集镇而言,电线、电话线、闭路电视线等往往是乱拉乱接,极不规范,有碍观瞻。这些线路的布置,要力争实现规范统一。

第2篇

我竞职的岗位是市规划发展科以及市场开发科长。科室都是我们到位的主要职能科室,与之前规划及市场开发科相对比,这两个科室工作任务更重、担子更沉,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两个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给各位领导作好助手、当好参谋,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我认为自己竞聘这两个岗位的优势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期间我学习的就是旅游专业,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清醒地认识,同时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大学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工作后也没有放弃学习,自己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供闲暇时间阅读,平时也能通过互联网等积极学习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理论水平得到稳固和提高,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规划与市场开发科工作。两年来,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对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今年1月份,被单位聘任为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科长,这是领导对我自身工作的肯定。虽然现在规划、市场开发科一分为二,但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能够胜任这两科的工作,做出与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实绩。

竞聘这两个岗位,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己对今后工作的一点想法。

规划发展方面:

1、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旅游“五”发展规划。根据市海洋旅游“五”发展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本,尽快编制县海洋旅游发展“五”规划,在今后五年里更好的指导全县旅游业发展。

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在年,我们配合势力进行了全县旅游资源普查,普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利用这次资源普查的成果,汇集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建立旅游项目库,明确将来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3、加强景区建设规划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县内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和各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的评审。加强对全县景区规划的管理,禁止随意开发建设,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有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并负责监督有关单位严格落实既定规划方案。

4、积极申报a级景区。今年我参加了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员培训班,从我县旅游区的建设情况看,基湖核心景区是最有希望成为我县首个a级景区的单位,接下来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并随着我县各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随时做好个新建项目的a级景区申报、推荐和评定工作。

5、优化结构,开发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突破口,贯彻“重点旅游工程优先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优先发展、大旅游产品优先完善、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优先打造”的发展策略,大力开发渔家乐旅游、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等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产品。

6、做好各乡镇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目前大多数旅游乡镇还没有编制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开发方面以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规划科要发挥自身职能,指导各旅游乡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走科学发展之路。

市场开发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市场调查,高起点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在主要客源城市和游客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旅游消费群体成分、了解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地位,以此为基础,制订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宣传策略,并提前做好每年的年度实施方案。

二是协助实施旅游节庆,举办主题活动。协助做好每年一届的中国贻贝文化节期间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同时通过与网站、电视台等合作,每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逐步打响旅游的品牌。今年与电视台合作举办的海鲜总动员、自驾车之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是做好宣传队伍的组织工作。组织下属旅游企业参加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在各主要客源城市和潜力城市举行几次较大规模的旅游推介会,条件成熟的话,组织“大篷车”宣传,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四是转变传统促销方式。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我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主体,各旅游企业参与。今后,要努力转变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政府部门逐步淡出旅游宣传促销的舞台,而由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自主开发旅游市场,争取客源。

第3篇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专项会议,充分表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与信心。会上,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旅游工作报告;对获得省优秀旅游乡镇称号的凌笪乡进行了表彰;作了典型发言;市旅游局同志在百忙之中也莅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从三个方面对做好我县旅游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在县长报告和局长讲话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提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

旅游业作为公认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休戚相关,早已成为一个地方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去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旅游业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以“一山两湖”为重点,将旅游业作为一个潜在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扶持,旅游经济呈现出由点到面、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客观地讲,我县旅游业发展仍处于“两个没有变”的状况,一是处于全市后进县份的位置没有变,二是处于“起步迟、欠开发、慢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变。年我县接待游客43.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与周边县市相比,差距很大,广德全年接待游客139.4万人次,总收入7.73亿元;国全年接待游客203.3万人次,总收入9.5亿元。所以,要将我县旅游产业打造成对外开放的热点、服务业的亮点、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综观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既要看到成绩,发现差距,更要认清底数,增强底气。讲认清底数,就是要把握发展形势。从政策环境看,去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用这个概念不仅是第一次,而且定位之高、地位之突出是史无前例的。今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旅游一体化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旅游产业大省乃至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市委、市政府也明确了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和后花园的目标。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发展定位看,近年来,我县依托紧邻的地缘、交通等比较优势,在全力招商引资,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线,打造面向地区的旅游休闲基地,业已成为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明确定位。并且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我县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讲增强底气,就是要坚定发展信心,从自身现状看,确实没有自然天成的名山大川、没有深厚久远的文化沉淀、没有知名中外的名人故里,但是我们有的是紧邻的地域优势,有的是快速发展的后发优势,有的是多样化地貌类型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如“一佛撑云石抱寺,两湖襟月水环山”之称的——景区、具有独特半岛风貌的南漪湖福寿岛等。只要把这几方面优势充分结合起来,的旅游经济必然是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如国的恩龙山庄,就是敢想敢为、敢于无中生有最生动的例子,广德这几年旅游业能够快速发展也是基于此。旅游讲白了就是编故事,故事要生动,让别人听后感觉值得一看,想来一看,看了以后还能介绍更多的朋友来。旅游部门要积极组织档案、党史、地方志、文联等部门,依托现有资源条件,抓住点滴线索,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多编故事、编好故事。各级各部门只要做个有心人,的旅游就完全有可能形成气候。从旅游业发展规律看,国际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观光旅游开始兴起,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强调品质感和舒适度的休闲度假游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而周边大多数地区人均GDP更是早已突破2000美元,越来越好的生活水平,使更多的居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愈加强烈,而这无疑与我们发展旅游的主攻方向契合一致,只要我们敢想敢为,顺势而为,有效作为,的旅游产业一定可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二、要明确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发展旅游产业,涉及的内容很多。要在现有基础上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必须找准着力点,以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具体来讲,要抓住四个关键点。

一是“规划”。规划是开发建设的蓝图,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多留赞叹,少留遗憾,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而规划不全、不完善恰恰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旅游部门要立即着手、迅速安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开发,打造精品”的原则,邀请专家领衔组建县旅游规划修编组,聘请有资质、有实力的设计单位,抓紧编制我县“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方面,规划定位要准,立意要高,操作性要强,与全县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道路交通、城镇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进而为指导我县旅游业今后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为招商引资、项目申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景点雷同容易让游客产生视觉疲劳。要围绕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编制完善相关景区专项规划,最大限度地凸现、扬特色和优势,做到各有千秋,均有所长,努力让每一个到的游客,到每一个景点都有新的感觉,都有新的视觉冲击,这样才能留住人,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回头客。同时,规划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坚决防止随意更改、盲目开发和短期行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3个“省优秀旅游乡镇”的地理位置和旅游通道,将“景区资源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景点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可停留性,以规划来引导构建“连点串线扩面”的发展格局,努力形成相得益彰、错落有致的旅游网络。

二是“项目”。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样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作为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仅靠政府投入开发,自然是力不从心。必须依据规划,编制包装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助推旅游业发展。因为旅游经济是一种创意经济,高水平的创意策划,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旅游项目,形成兴奋点、闪光点。项目的编制要顺应“两个导向”,一要顺应国家扩大消费特别是服务性需求的导向,编制可以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项目,特别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要加强项目库储备,提高项目编报质量和获批率。二要顺应新兴旅游市场的导向,以更加开放的思想,以资本经营的理念,舍得把旅游资源编成项目,推向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开发。这是我们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一,客商投资开发,必然能加速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步伐;第二,能为旅游传推介增添更多力量,推动“政府主导、各界参与、企业主体”旅游工作格局的快速形成;第三,客商以其丰富的人脉关系,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而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共进。为此,县政府去年专门出台了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旨在以最大限度的优惠,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第三产业发展。所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项目编制,积极通过对上争取、对外引资,使更多的旅游项目得以实施。

三是“创建”。景区创建实际上是一个培育和形成特有“名片”的过程。要以创建促发展、快提升,努力打造更多的旅游亮点,形成旅游品牌。第一,——景区要按照“4A级”创建要求,进一步细化创建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千方百计加快游乐中心、购物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力争早日争创成功。第二,高井庙森林公园旅游文化综合开发项目,林业部门要抓紧做好林场资源评估和改制工作,积极主动与投资商对接,集中力量搞好服务,尽快推动这一重大旅游项目有实质性进展,成为旅游业值得期待的看点。第三,伍员山——十思园景区要围绕如何对接、融入天目湖景区,高起点规划,充分依托天目湖的客源、影响力以及伍员山特有的人文历史,分步实施开发,努力形成气候。第四,要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大力鼓励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山庄等各类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相对门槛低、投入小、见效快,要不拘形势,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建设新农村、推进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与实施农业“一村一品”工程相结合,推进旅游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的相互融合。这既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特别是边贸、丘陵乡镇,要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积极争创乡村旅游新亮点。第五,南漪湖福寿岛景区以及其他资源较好的区域,要做好资源保护和储备,在条件成熟时再予以开发。

四是“推介”。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说到底,就是看来多少人、住多少天、花多少钱。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人气,有了人气,旅游业的上下游才可能兴旺。所以做大旅游接待总量是我县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这离不开传营销。况且我县旅游看点确实不多,要吸引更多的客源,就更需要开动脑筋,组织推介,广为造势。一要塑形象。深入挖掘和结合现有的旅游资源,确定个性鲜明的旅游传主题,让更多的人记住、向往、观光。如以“乘观光索道、游佛山圣水”为主题,;,整合传的相关旅游资源。二要求合作。主动寻求与特别是周边县市区的合作,联合开发旅游线路、联合开展传促销,实现旅游资源互补与客源共享;重点面向、、等邻近大中城市,积极参加旅游推介活动,主动推销自己;三要拓市场。要与旅游企业联动,把面上传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拓展旅游市场;注重对“闷皮黄”等土特产及新产品开发包装,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中国绿茶之乡”品牌,积极谋划组织节庆活动,全面推介传,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要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合力

旅游业是系统的、全面的、整体性工程,发展旅游,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协调里里外外的关系。我县旅游业尚属于一项弱势产业,更需要各级政府加以主导,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形成全县上下重旅游、抓旅游、兴旅游的工作氛围。

一要当好“领航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旅游业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立足发展全局、深入调研思考,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旅游发展、谋划旅游发展、引导旅游发展,以旅游经济的发展助推乡镇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快速提升。

二要当好“协调员”,强化旅游业项目建设。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县直相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加大旅游项目的争取、引资、申报和建设力度,助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营改增 乡镇旅游 税收贡献率

据《2016-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家旅游局已经下发相关配合营改增旅游工作的通知,以此来大力推动“营改增”工作在旅游行业的顺利实施。“营改增”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一、乡镇旅游税收的分类测算分析

(一)旅游收入分类

将游客在乡镇旅游的消费支出数据进行细致的分类,如餐饮类、购物类、娱乐类、住宿类、景区游览类等。以便了解游客在当地旅游时的具体偏好,并将划分出的各种类目作为当地旅游收入的主要计算依据。

(二)旅游收入分类计税税率的确定

首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确定乡镇旅游业收入中的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具体税率。按照暂行条例中营业税服务业税目税率表,需要将旅游产业中提供的餐饮、各景区游览、住宿服务所得收入进行合并,然后按照5%的服务业税率来计税;而旅游产业中的娱乐业所得收入的计税税率,则按10%的营业税税率进行计税。

2011年至201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根据由国家财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营改增规定和办法中,将旅游产业的经营者分为了两类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以下将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旅游收入中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具体税率。据相关统计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旅游业中有70%的经营者都为小规模纳税人,占大部分;而为一般纳税人的旅游经营者只占到30%左右。而按照上述营改增的条例和相关增值税的规定,其中对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旅游经营者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应税服务时的计税为3%的征收率。属于一般纳税人的旅游经营者按提供服务性质不同,进行不同税率的计税。如以17%的税率对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收入和商业购物收入来计税、以11%的税率对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基础电信服务收入合并计税、以6%的税率对增值电信业和其他在营改增范围内的服务收入来计税。

可以根据国家出台及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确定旅游产业收入中的附加税率。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是旅游收入附加税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合计总数作为计税依据对城乡维护建设税以7%的税率来计税,与城乡维护建设税算法相同,但教育附加税是按照3%的税率来计税。

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在确定旅游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时,需要按照两个类别进行计税。将年盈利水平不超过 3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80 人、资产总额不超过 1000 万元的旅游企业划分为小微企业。以20%的税率对小微企业的旅游收入进行计税,以25%的税率对除小微企业以外的旅游企业进行计税。

二、对乡镇旅游税收贡献率的具体分析

通过对乡镇旅游税收的分类测算,可以发现乡镇旅游乡镇企业的经济形态仍处于小、散、弱、差的竞争劣势。所以,如何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更好的提高乡镇旅游税收贡献率是最紧要的任务。结合并利用好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冲破乡镇旅游业不景气,发展力不足的瓶颈,从而为乡镇旅游事业壮大竞争力。从税收的层次和角度上充分发挥出税收职能作用,不断强化乡镇旅游大发展的意识并大力积极开展各项有利的税收征管活动,从而真正的促进乡镇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进行投资拉动并加大乡镇投资型的税源建设。充分利用现行的所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乡镇旅游业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税收环境和积极优质的税收服务。合理利用乡镇旅游业独有的旅游特点,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投资,努力为乡镇建设优质的投资型税源。通过大量的外界投资来壮大乡镇地方税源,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的旅游税收贡献率。

(二)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地方商品的关系

合理实行乡镇工业推动从而加大效益型的乡镇税源建设。围绕乡镇旅游市场,积极推进地方旅游工业化,大力开发乡镇地方旅游手工品、特色纪念品、文化等独特的旅游产品。努力增加乡镇旅游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在乡镇建设优质的效益型税源,来不断提高乡镇税收,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的旅游税收贡献率。

(三)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地方基础产业的关系

在乡镇大力实行基础带动的科学发展模式,并加大乡镇基础性的税源建设。在发展基础产业时,不仅要合理借助外界资源,还要努力发掘出乡镇地方的潜在内力。不断加强乡镇各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基础产业建设,如景区交通的建设、能源建设、电信通讯建设、餐饮住宿等。为乡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空间。通过在乡镇建设基础型的税源,来不断拓展地方税收的税基,从而有效地提高乡镇的旅游贡献率。

(四)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活跃商贸市场的关系

在地方积极开展游购互动的形式,加大乡镇增长型的税源建设。大力繁荣乡镇商贸市场的商品活动,通过旅游来加速商品流通的速度,使商品物资的购买力不断增长。通过在乡镇建设增长型的税源,来不断为乡镇税收增添新的税收增长点,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的旅游贡献率。

(五)加强乡镇旅游发展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在乡镇大力实行消费促动,加大乡镇扩充型的税源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税收管控力度,设置严格的发票控管和大力推行税控收款机的使用,以便掌握到真实的旅游消费收入。通过在乡镇建设扩充型的税源,来增加乡镇旅游贡献率。

三、结束语

旅游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并且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如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税款的征收上。所以,乡镇旅游的地方政府和地方税务局应互相合作,并根据地方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积极为地方旅游业争取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税收服务经济与经济促进税收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汪颖玲.旅游城市旅游税收贡献率分析―以黄山市为例[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

第5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和提升,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何瞄准新目标,发挥新优势,迈出新步伐,加快旅游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近期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旅游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总体上看,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旅游业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为“四个明显”。

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同比增长26%,位居全省第10位,较提升了1个位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位居全省第8位,较提升了2个位次;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5.2%,较提高了2.6个百分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是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业具有鲜明的辐射性、交叉性、带动性,其加快发展对地方经济带动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带动休闲地产完成投资7.8亿元,全市旅游业(含旅游在建项目)实现税收2.9亿元,汤池、香泉等四个旅游重点镇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占gdp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直接解决就业1万人,间接吸纳就业近9万人,三年翻了一番;来巢游客人均停留天数由两年前的1.5天增加到现在的1.8天;人均消费额由400元上升到580元以上,购物及休闲娱乐等消费比重由25%上升到40%左右。

三是项目投入明显增多。从近四年全市旅游实际投入来看,为3.5亿元,为4.2亿元,为6.4亿元,为16.5亿元,列全省第二,其中,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共12个,总投资10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近15亿元,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竞争力强的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对外营业,旅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四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1家aaaa级景区,2家aaa级和3家aa级景区;新上五星级饭店6家,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级11家,以及2家五星级农家乐,9家四星级农家乐;新建旅游公路80多公里,整修通往重点景区道路90多公里,通往a级以上景区道路均为二级以上等级,景区景点通达率为100%,旅游进入条件日益改善,旅游环境日趋完善,极大提升了我市对外形象。特别是汤池、香泉等四个旅游重点乡镇,通过一年的整治,镇容街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乡镇。出台了《市市本级旅游投资优惠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旅游招商的吸引力。

虽然我市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要求,也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从目前我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二是产品结构还不够优。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优势产品特色不明显,游客消费层次不够高。三是项目建设还不够快。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在建旅游项目建设与既定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四是宣传声音还不够响。虽然近年来宣传推介成效明显,但与国内发达旅游城市和地方相比,广告宣传和舆论造势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加快实现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新跨越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培育,促进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跨越”。我们应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努力培强产业支柱,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跨越发展。

(一)必须把旅游经济总量做得更大。旅游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的发展水准离支柱产业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做大旅游经济总量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此,全市上下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主动地把旅游业摆到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跨越,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使我市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发展的政策,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泛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中央和省、市启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以“一湖四泉”为重点旅游项目开发的加速,休闲旅游的特色越来越显现,为我市旅游业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加快推进,特别要抢抓国家一系列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机遇,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响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千方百计开拓旅游市场,加快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不断提升旅游消费层次,努力以旅游经济总量的扩大带动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必须把旅游重点项目推得更快。项目建设是旅游发展的载体,是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基础。项目多、旅游才旺,项目优、旅游效益才好。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在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要千方百计加大招商步伐。今后旅游业发展,根本出路还在于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所以要像抓工业招商一样,始终把旅游招商摆在重中之重。要重点围绕“一湖四泉”,编制、包装、策划一批高质量项目,并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系列招商对接活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落户企业,要精心呵护,做好以商引商工作;对意向项目,要盯住不放,力求更好更快落地。总之,要通过不懈努力,尽快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及竣工一批项目的良好态势,给旅游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要千方百计推进在建项目。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目标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牵头、一套班子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少数重点旅游在建项目建设缓慢,社会反响强烈。对此,必须按照支持真干的、督促慢干的、清理假干的原则,一方面加大支持督促力度,对进度快、效益好,能按时兑现合同的,给予支持鼓励;另一方面,对极少数长期低成本占有旅游资源,而又没有按合同要求进行同步开发的,应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尤其要把优惠政策与开发进度,供地进度与开发进度挂钩,切实营造一个公平健康 的投资环境。要千方百计提升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科学规划意识,切实做到高点规划、高规格评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对一些综合项目,要注意处理好旅游项目与商业地产项目关系,主打旅游牌,彰显特色、营造卖点、错位发展,力求更大更好的效益。

(三)必须把特色品牌打得更响。知名品牌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一个地方有了自己的名牌景区、名牌旅游商品,旅游市场才更具有竞争力、吸引力。近年来,我市以“一湖四泉”为主的特色旅游开发虽然势头强劲,但总的来说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对此,必须坚持把旅游品牌战略作为一项突出的任务来抓,力争全市旅游品牌经济有一个大的突破。要继续围绕“一湖四泉”,主打温泉牌、做活水文章,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搞好资源深度开发、产品整合包装,挖掘打造品位高、规模大、特色明的主打旅游产品。要集中有限财力,举办诸如“温泉之乡万人游”、“美,美在水”等别具特色的游览活动;大手笔策划创意旅游形象广告,积极在知名主流媒体投放。同时,要创新营销方式,采取异地联促、整合联手、企业跟进、互补双赢等多元化的促销组织模式,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尤其是江、浙、沪市场。总之,要通过多层次、高频率、广覆盖的宣传推介,全力打响“温泉之都、休闲”主题品牌。当前,尤其要抢抓“中国温泉之乡”即将授牌之机,及早谋划,精心准备,全力推介,全面造势,进一步把温泉炒响,旅游市场炒热。

第6篇

近年来,东至旅游产业抢抓“三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旅游兴县”战略目标,夯实基础,蓄势发力。目前,我县拥有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4A级1家,3A级2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安徽省旅游乡镇5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星级农家乐2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星级旅游饭店2家;四星级旅游餐馆1家;旅行社(门市部)4家,旅游车队1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7家。

一是景区建设初见成效。九天仙寓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4A级景区零突破;历山景区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南溪古寨依托《南溪古寨历史文化发掘与开发研究》成果,已完成规划初稿,正在积极开展征地、河道整修、游步道建设等基础工作,启动4A景区创建;金鸡窠漂流整修后重新开业。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西海温泉度假村、环升金湖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印象东流大酒店投入试营业,大渡口国际假日大酒店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仙寓山庄改造等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今年又新引进尧渡河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正待开工建设,已先期启动漂流项目。

三是环升金湖旅游开始起步。以环升金湖乡村旅游发展为破题,坚持先行先试,规划建设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升金湖科普旅游接待中心;大渡口龙源旅游度假村(江南农业科技园)在成功创建省级五星级农家乐、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基础上,正积极申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是乡村旅游蓄势待发。县城及周边形成以金字牌森林公园、西山天坑云石、梅山生态旅游、历桥上谢生态休闲旅游、锦源生态园、小黄泥湖生态农庄等环城生态休闲旅游带,配以青水湖畔生态农庄、梅山农家乐、黄泥农家乐等为主体的农家乐群;东流镇规划建设陶公文化旅游区,启动东流老街重点古建筑、双塔和陶公祠的修缮及省级农业示范区旅游观光项目。县域东南部的源口生态休闲游,官港、洋湖等地的生态休闲农业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蓬勃兴起。

东至是一个以山为景、以水为灵的山区县,独特的地域风貌与多样的文化传承,织就了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

一是政策支撑优势。近年来,国家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系列措施。一是颁布实施旅游法,以法律形式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权威保障;二是出台政策支持旅游发展。特别是国务院今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对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要求;三是专项规划推进区域发展。年初,国务院批复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东至既处在示范区的核心区,又处于“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的交汇处,发展旅游机遇难得。

二是生态宜居优势。“生态优良,资源丰富,点多面广”是东至旅游资源特色。境内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环境优美,山、丘、圩、湖种类齐全,人居环境宜居宜游。有“中国鹤湖”“鸿雁之乡”——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天仙寓、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历山、龙源旅游度假村、国家2A级旅游区东流古文化区、省级森林公园天台山;还有被誉为摄影家天堂的尧渡河景区,及西山天坑、许世英故居、周氏家族遗址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三是人文厚重优势。东至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86项。其中东流老街、陶公祠、双塔、许世英故居、金宗祠等10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至花灯”、“福主庙会”等6个项目位列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另外,东至还拥有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关子钞版,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可信性最高的宋代钞版,堪称我国货币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一是旅游发展的氛围不浓。对旅游兴县战略的地位认识不到位,旅游发展理念还未牢固树立,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未根本转变。相关部门工作开展不能主动服务和服从于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少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主动出招。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旅游从业者对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有志于旅游创业且持之以恒的仁人志士。

二是主题定位不能有效统一。“尧舜之乡,灵山秀水”“尧舜之乡,魄力东至”“尧舜之乡,休闲港湾”“尧舜东至,山水升金”……等等,至今未形成一个全县统一的对外宣传定位,也没有统一的、叫得响、令人过目不忘的营销宣传主题。

三是灯下黑愈发凸显。东至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组成部分,东有九华山、黄山、西递宏村,南有婺源,西有庐山,北有天柱山,5A级景区环绕四周。在这样一个旅游资源高端云集的集合区中,我县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运营规范,称得上真正景区的旅游产品。县内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没有形成互连互通,没有一处纳入周边旅游线路的景点,游人寥寥,甚至县内也没有一条可供游客选择的成熟线路,客源市场单一。

四是景区可进入性依然较差。沿国、省道旅游交通指示牌设置不完善,数量及配置不能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县城至九天仙寓等旅游景区公交车辆班次少、运行不畅;升金湖通湖道路仅小路嘴跨湖大桥一段及科普中心(保护局所在地)路况好一些,其余都是泥泞小路;龙源旅游度假村(江南科技园)、青水湖畔生态农庄等通行道路不畅;尧渡河漂流景区以砂石路为主,伴以泥泞小道;东流古文化区内也是辗转艰难……,这些地方大都是我县游人首选之

地,由于可进入性差,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多扫兴而归。五是县城主城区建设不能顺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城市建设、交通、土地使用等规划未能与旅游规划有效衔接。在推进主城区建设中,忽视了城旅融合互促功能。城市布局存在着文化品位上展现不高、建筑风格不明、地域特色彰显不足等问题。加之城市公园、市民活动广场等文体场所硬件环境不足,服务配套跟不上,难以让游客逗留。

六是文化旅游融合不足。文化与旅游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合作领域不宽,机制不畅。各类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布局零散,规划难以统一,特色挖掘不够。各类文化展现方式单一,各类文物深藏闺中,没有打造成旅游产品,难以为游客服务。

七是旅游企业层次较低。九天仙寓虽然创建了国家4A级,但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宣传促销等名不符实。3家旅行社1个门市部,仅停留在编排县外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外出旅游,县内的线路编排、外来业务承办等功能服务基本没有,宾馆、饭店整体接待能力有限,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仍是空白。

(一)提高认识,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提供保障。

1、强化政府主导。政府应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调研组考察的青阳县,确立了“旅游与工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对全县所有乡镇按工业类和旅游类进行分类考核,建立旅游考核台帐,旅游乡镇考核以旅游为主;黄山区政府主导力度更大,综合目标考核100分,旅游占了10分;潜山县委、县政府自2010年开始连续出台三个推动旅游发展的措施(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乡村旅游发展意见、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旅游兴县”是东至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应充分发挥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形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要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分类考核机制,按照年度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列入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权重可区别对待,实行分类考核。

2、加强部门协作。旅游“六要素”产业涉及交通、农业、林业、经信、文化及商务等诸多部门,谋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用大产业的观念来共同推进。要加大应用考核奖惩机制,发挥各相关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发挥应有作用,用实际行动推进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提供政策保障。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长线朝阳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要拿出切实的措施,出台刚性政策,吸引客商投资旅游产业,带动社会融资,促进产业做强。潜山县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发展模式和我县相类似,该县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每年拿出上千万的发展资金,对景区创A、宾馆创星、乡镇创优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对投资旅游产业的企业,除享受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重点突出了优先保障旅游企业的用地需求,不同项目,土地出让金按照不同比例返还,支持项目建设。

(二)规划引领,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绘好发展蓝图。

为抢抓机遇,对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各类专项规划需立即着手编制。

1、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应力求科学严谨。规划编制应紧扣皖南示范区《规划纲要》,编制中既要聘请高规格的专家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又要邀请一些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征求各界意见,确保规划的实事求是和可操作性。规划一旦实施,必须一以贯之执行。

以黄山区太平湖为例,发展之初也有很多迷惑。2002年,太平湖管委会在当年门票收入不足50万的情况下,拿出100多万元,邀请日本水域规划专家进行专项规划的编制,对太平湖水域开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评审由省旅游局组织。规划实施10余年,一直体现着时展要求。管委会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严格按照规划布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太平湖现已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2、相关规划应与旅游相互融合。即将编制的全县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县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化产业规划以及各乡镇发展规划,都应兼顾旅游发展,为相关旅游项目用地需求留足发展空间。同时,要以当前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契机,规划好城市道路与旅游设施标识系统、城市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咨询与市场监管服务系统、游客中心及集散点服务系统等。通过高度统一相互融合的各项规划的引领,着力打造和构建特色鲜明、融会贯通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重点突破,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亮点。

东至作为安徽省西南门户,要在高端旅游景区环绕的现实中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必须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走观光休闲可持续发展之路,抓重点,重点抓,着力构建“一湖、一山、一带” 产业发展格局。

1、擦亮升金湖这块金字招牌。升金湖的候鸟资源是独特和无可比拟的,打好升金湖牌应是我们旅游兴县的重头戏。一要挖掘升金湖生态科考旅游文化。重点发挥升金湖湿地生态科考中心旅游功能,通过标本展示、文字介绍、科教影片等方式,把升金湖鸟类、湿地等资源的独特魅力展现给游人。二要规划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升金湖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里明确的“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的重要节点。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规划路网走向,建设环湖公路。三要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切实推进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升金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范发展环升金湖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提升升金湖整体资源品位。

要整合湖区资源,切实转变湖区现有管理方式,规范湖区及环湖生产经营行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推进升金湖旅游发展的合力。把升金湖打造成为池州乃至皖南旅游的重要节点,引领东至旅游的振兴与发展。

2、推进仙寓山-南溪古寨成品牌景区。一是将牌子打出来。以“葛洪炼丹”地为突破口,突出九天仙寓养生文化;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展现九天仙寓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大山里最后一个匈奴部落,再现南溪古寨匈奴文化的印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档次,宣传推广,力争把仙寓山——南溪古寨建成皖西南独具特色的著名景点。二是让外地人留下来。景区要围绕提升接待水平练内功,重点是完善景区内路、水、管、网、电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度假山庄服务功能,着力在硬件投入和软环境配套上有个由量到质的全面提升。

3、构建尧东旅游观光带。一要推进县城区旅游资源整合。东尧一体化正在推进,应加快推进东流老街、陶公古祠、历山、天台山、尧渡河及东流省级农业示范区旅游观光园等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城区旅游休闲观光带。重点推进历山等较为成熟的景区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丰富景区活动内容,将历山建设成为供广大市民休憩、健身的城市公园。二要增强县城区服务功能。要加快宾馆酒店、娱乐休闲中心、购物休闲广场、文化体验休闲场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不断提高主城区旅游承载能力。三要增强县城区文化品位。城市建设应融入 “东至花灯”“文南词”“平安草龙灯”、“福主庙会”等地方文化元素;市民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应发挥文化展现作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东至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四要加大

县城区文化设施建设。调研的几个县区,青阳、黄山区、潜山、桐城等地均建有博物馆,供本地市民及游客参观。应着手布局博物馆或相关文化设施建设,将其作为宣传展示东至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4、突出乡村旅游这个生力军。一要整理挖掘乡村饮食文化。“食”是旅游一个重要环节,东至食材丰富,葛公豆腐、东至米饺、升金湖青虾、麦鱼蒸蛋、糟鱼蒸肉……尤具特色,对这些东至美食的挖掘整理,宣传推广,前景广阔。二要推进文化长入旅游。以周氏家族文化和许世英故居串联与润色尧渡、官港和花园的景区景点,以匈奴风情打造南溪古寨,以尧舜文化彰显历山特色,以葛洪养生文化包装仙寓山景区,以陶公田园文化丰富东流古镇品牌。三要改善乡村环境。结合生态县和美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旅游点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休闲和旅游成为生态文明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和有效载体;结合“三线三边”综合整治,推动景区景点周边形象提升。四要提升乡村休闲度假品位。重点是推进龙泉西海温泉度假区建设,使其如同投资江西永修的庐山西海温泉度假村一样,成为我县新型乡村休闲度假的龙头企业。

第7篇

关键词:旅游区 供水 管网 设计

中图分类号:TK28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背景

齐云山镇位于休宁县县城以西15公里,南与渭桥乡毗邻、北与蓝田相连、西与黟县接壤,横江及支流东亭河分别从东西、南北方向贯穿全境。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就坐落在该镇。是安徽省“两山一湖”和黄山国际旅游大都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也是规划建设的皖南休闲度假基地和旅游综合服务基地。慈张线和皖赣铁路穿镇而过,距黄山机场3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本次供水管网的建设是齐云山镇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新轮总规的需要。

经济发展的需要——齐云山镇是黄山市南部城镇群重要节点,省级中心镇、省级优秀旅游乡镇、休宁县 “扩权强镇” 试点镇。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已完成1277.3万元,增幅位于全县第二; 2012年,齐云山镇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序时进度位列全县第一,财政收入实绩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镇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镇区建设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急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

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010年8月的“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丹霞地貌的知名度,同时提高了齐云山的知名度。齐云山镇距黄山风景区45公里,约1个半小时车程,与黄山风景区构建“90分钟”游览旅游圈,加强与大黄山市周边旅游城镇的协调发展作用。齐云山旅游品牌的强势推出将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资源,提高齐云山镇旅游服务配套能力迫在眉睫。

新轮总规的要求——齐云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已经修编完成,其中提出了“东拓、南进、西优、北控”的空间发展方向。下一步的建设重点是东拓,而目前镇区东部旅游服务区暂无供水管网,严重制约了镇区东拓的脚步。遵循总规的要求,供水管网的建设为镇区东拓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位于镇区横江以南,服务面积约100ha。打造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服务区,不仅能为景区居民和游人提供安全供水保障,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

二、镇区供水现状

2008年齐云山镇政府新建自来水厂一座,在建供水规模0.2万m3/d,设计总规模0.6万m3/d。目前水厂构筑物已经建成,即将通水。由于齐云山镇水系众多,自备水源较多,当地居民的饮水习惯多采用一户或多户使用一个提水泵,自取用水;自来水户户通水还需要一个过程。从自来水厂入户管统计资料预估,水厂建成后向老镇区供水量约为500m3/d,供水量富裕较大。

目前齐云山镇已埋设DN100以上供水主管约6.0公里,主要集中在老镇区,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尚未进行供水管道建设。

水厂水源选择

水厂选用横江镇区段浅层地下水作为取水水源,取水位置选择在索道公司以西1100m沿横江处,采用一眼大口井取集横江河浅层地下水。

水厂厂址

厂址选择在皖赣铁路南侧、横江和东亭河交汇处的东侧,用地3.5亩。

工艺流程

加矾加氯

横江浅层地下水 混合 一体化净水器 吸水井 二泵房 高位水池 城镇管网 用户

三、需水量预测

依据总规对旅游服务区的规划,预测旅游服务区用水量。由于旅游服务区内无工业用地,水量预测采用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1、最高日综合用水量

2、游客用水量

近期(2015年)游客用水量取15L/人·天

则游客用水量为:2015年:0.5×15=75m3/d

旅游服务区需水量 表2

根据需水量预测的结果,旅游服务区拟建供水管网供水能力为0.15万m3/d,利用已建水厂富余供水能力向镇区南岸旅游服务区进行供水。

四、管网布置原则

(1)管线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供水区域内,满足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并保持输送的水质不受污染。

(2)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线发生故障时,应保证不中断供水或尽可能缩小断水的范围。

(3)管线布置力求线路最短,并尽量减少穿越障碍物等,以减少特殊工程,降低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

(4)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为管网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5)对承担有消防任务的城市供水管道最小管径不小于100mm,室外消火栓间距120m一个。

(6)供水管道管顶覆土不小于0.7m,在管道铺设时,如发生交叉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铺设: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

(7)直线管段一定距离和管道交叉口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控制阀门,管道凸起处应设自动排气阀,低处设置检修排水阀。

(8)在供水管网主要控制点设置水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以利于生产管理和统一调度。

五、供水管道设计

1、管道布置

供水主干管沿规划道路自西北向东南布置,供水支管沿规划道路自东北向西南布置。

2、管材选择

管径DN200mm以下的供水管道推荐采用PE管,管径DN200mm(含DN200)以上推荐采用球墨铸铁管。

3、管材接口形式

PE管采用热熔式方式连接;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连。

4、管道基础根据齐云山镇地质条件,设计时考虑球墨铸铁管选用砂基。特殊地段,如地裂缝等,按具体地质条件做设计处理。5、管道支墩对管道弯头、三通等部位均按不同管径、压力设计素混凝土支墩。6、管道排气与放空在主干管最高点处设自动进排气阀,另外在主干管的水平管段每公里设置一个自动进排气阀。

同时,考虑到管道定期维修和初期运行时管道清洗的需要,在管道最低点等部位设计放空阀门井。7、阀门为了便于管网的维修管理,应按不同管径和管段设计一定数量的阀门。

8、供水管网工程量详见表3。

供水管网工程量表 表3

六 结语

通过供水管网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无供水管道的现状,为齐云山镇的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提供供水保障。

参考文献:

[1] 《齐云山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安徽省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 2

[2]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10

[3]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第8篇

通过近期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不仅使我更深一步了解我们党,了解科学发展观,同时对我镇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定位以及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现将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要求”。

“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基础;社会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组织方式,而人在其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人在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三是要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四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三个基本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

“五个具体要求”,也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让大家都发展,让大家都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山镇设立于1992年,因××山旅游业的发展而建镇,也因旅游业的兴盛而兴盛。1999年被列为××省中心建制镇。全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村,山场占全镇总面积的87.19,耕地面积4817亩,人均仅0.36亩,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山区乡镇。近几年,在××山大旅游的牵动辐射下,加上招商引资的推动,镇内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开发、农家乐的发展、农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高涨,旅游业成为我镇兴镇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20__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70万元,人均gdp12256元,其中旅游业收入10963万元,占gdp的67.8,三项产业比例为2:1:7。

三、因地制宜,贯彻科学发展观

结合我们××山镇经济发展现状,我觉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好处理“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先发展和后发展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正确定位发展,我们是山区旅游乡镇,不能一提加快发展,就舍本取末,盲目在风景区搞工业,梦想着使农民就地向二产转移,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生态优势,抓好旅游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家乐,开发生态旅游。编制镇域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先富民后富镇。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本文的关系,实现有度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做到“二克服”、“二不吃”,一是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当干部要有政绩,但这政绩决不是不计后果的政绩,决不是对资源“掠夺性”消耗的政绩;不能急功近利。如旅游资源的开发,砂石的开采,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有一个合理利用的问题。如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现在没有势力实现最佳开发方案,那就先预留,等条件成熟再来开发。对于砂石的开采,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又不能仅靠山吃山,而是既要向山索取,又要对山给予,使子孙后代也能有“山”可靠。另外,我们镇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一定要用得科学合理,不能贪一时蝇头小利,而不能使土地发挥极大效益。二是克服“本土主义”,不吃“公家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景区,我们坚决拒绝办有污染的企业,真正体现科学发展。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片面的发展,绝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关注民生。一是要重视人口的有计划发展,抓好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是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三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四是重视社会公开。要通过、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尽量保证社会公正,最大限度地预防群众对社会有仇视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打造旅游经济强镇

(一)着力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指导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镇 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以旅游服务业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谐社会建设为主抓手,突出旅游经济、城镇建设、改善民生三大着力点,把××山镇建设成一个服务于群众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旅游的县城西部经济聚集中心,潜山县最具生态景观优势、最具人文气息优势的居住中心、××山旅游服务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工作思路,紧扣“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目标,加快茶庄和野寨两个集镇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