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9 10:46: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职业素质与职业指导
(1)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国外关于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学者约翰•弗莱纳根(JohnFlanagan)首先提出,发展到今天,通常与“职业指导”紧密联系。(2)职业指导国外的职业指导通常从中学开始,通过学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中学生思考未来发展方向,从而选择未来职业道路,大部分的中学生通过职业指导都能确定毕业后的走向,或是继续到大学深造,或是选择某一职业走入社会。
(3)现状分析由于中国国情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国内的中学生所面临的只有认真学习,考上大学这一条路,至于高中毕业后直接求职的则认为是不走正路,或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才会选择的一条路。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职业指导晚于国外其他地区,通常放到大学的最后一年进行。我国大学大多是严进宽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扩大化,高校的扩招致使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逐年下降,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冲击日益加剧,使得各高校纷纷将职业指导内容具体化、扩大化,时间上也由原先的毕业前夕扩展到整个大学期间。
(4)存在问题我国的中学教育紧扣高考这一主题,中学期间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高考所需内容,与大学的课程设置严重脱节,无法做到有效衔接,这就导致几乎所有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发现大学课程与中学相比较为轻松,学习氛围较为自由,没有师长来严厉管教,学生一下子陷入了一片迷茫。尤其是大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才初次接触到大学的专业,对专业的具体内容所知甚少,有的甚至在入学前从未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仅仅是遵从家长安排、老师建议或是跟风填报专业。这使得他们不仅对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不甚了解,在学起专业课时也只能浑浑噩噩,人云亦云,不知所谓。
2.辅导员视角下的职业素质培养
(1)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虽然现在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初都有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航课程,但是枯燥无味的讲述和陌生理论的灌输,并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对专业的无知现象。高校辅导员作为陪伴大学生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对大学生最熟悉的老师,通过对所带班级学生调研摸底,根据班级学生自身情况,量身定制一系列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专业的陌生感,通过每学期一次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使本专业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如何学好本专业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和架构,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理清思路。
(2)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案的制定在接任新的专业前,辅导员首先要研究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进程表,了解该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对学生四年来的学习进程有全盘的把握。如果自身所学专业与所带专业差距较大,可向院内授课教师和有经验的老辅导员请教,针对该专业特色,制定一系列的职业素质培养方案。
(3)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可以充分运用主题班会等几大抓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如,开展以“XX专业职业素养培育”为主题的系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培养计划,将培养计划分阶段进行,尽可能地将每一阶段的目标给细化,针对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根据个人特点,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职业培养计划。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制定的个人职业培养计划阶段性目标已初步达成,辅导员可以组织班级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写下的职业培养目标,自查该阶段目标是否已经完成,没有完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未来的目标是否需要修改。同时从辅导员工作层面分析部分学生制定的阶段性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修改前期制定的该专业职业素质培养方案。通过每学期一次的主题教育,辅导员有效掌握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进度,学生也提升了个人职业技能,提高了职业素质,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应用型本科高校传媒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年年变化,新老专业不断交织融合,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老牌专业撤销、合并,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不得不增添部分新新专业,但由于新专业成立时间较短,高水品的师资队伍较为缺乏,而老牌专业相对师资力量雄厚,造成学生冲着新专业来,但课程却以老专业知识为主,新老专业的冲突也日渐显著。对于类似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职业素质培养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以当前热门的传媒专业为例,优秀的传媒人才大多供职于专门的企事业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广告公司等,且较为集中于大中型城市。作为二线城市的本科高校,授课老师大多来源于应届硕士生,或是原有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在实践上有着天然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辅导员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教育”时,要注意教育学生立足于当下,利用大学的有限资源来完成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如校园新闻通讯、校内短片拍摄等都可以锻炼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引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教育他们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来完成职业素质培养计划,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4.小结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探讨
现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世界各国中都备受重视,而高等院校需要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高层次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现状分析
首先,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以创新观念为基础,虽然大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知识面较窄,各个学科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各种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包括逻辑、联想、发散、逆向和自觉等。其次,有一定的创新灵感,但是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不少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往往养成了喜欢思考的习惯,在一定因素的引领与诱发下,就会产生科技创新灵感。但是,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技能,并且对社会的了解有限,创新灵感往往是暂时性的,缺乏横向联系。再次,有一定的创新兴趣,但是缺乏热情与毅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还需要创新情感为推动力。现阶段大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往往容易变化,并且缺乏毅力、广度与深度,导致科技创新半途而废,甚至直接放弃。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想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由于受较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应试教育与较弱的人文熏陶等影响,导致不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严重流失。所以,就需要转变大学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树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与思想:在培养人才目标上,要舍弃片面的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科技创新树立为教育核心思想;在培养人才模式上,需要专业专业教育观念,以综合素质为教育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转变重视知识传授的观念,要树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精神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培养其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拓展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将其创新意识融入到整个教学流程中。
2、优化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基础是其实践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需要将大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纳入教学计划,并且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高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可操作性较强、较为详细、符合市场需要的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计划,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革,探索科研、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途径,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其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身心特点与身体素质等。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力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业意识与创新精神,从而开发其创新潜能与创新思维。而大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所指示的教学计划,多多参加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素质与能力。
3、着重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需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保障体系,包括前沿的技术、完善的制度、有效的运行机制与雄厚的物质条件等,以此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制度与物质。技术保障主要指,学校与院系根据学生情况与专业特点,为其配备稳定的科研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制定科技创新计划,给学生给予足够的指导;制度保障指通过机制创新与体制创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奖励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构建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制度环境;物质保障则指建立科技创新基地、成立信息服务中心、构建开发实验室和设计科技创新基金等。通过这些保障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消除后顾之忧,从而培养其科技创新素质。
4、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
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着力构建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这一平台包括管理、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等,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首先,建立一个适合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应该明白自身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地位与职责,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与优势,帮助学生顺利组织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次,建立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地,通过专业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再次,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激励机制,充分调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从而保障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健康发展。针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或优异的师生,进行鼓励和支持,给予表扬。
三、总结
总之,在大学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十分重要,学校与教师应该记忆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薇薇,杨海.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几点建议[J].经济师,2015,04:199-200.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注重信息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1]。农业院校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已成为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信息素质的概念
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信息素质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能力。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信息素质是其综合素质(如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信息素质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二、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的内涵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四个方面组成。
1.信息意识
即人的信息敏感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和评价。信息意识是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吸收能力。目前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表现在信息意识不强、信息需求不明确和信息利用能力不高等方面,因此,要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2.信息能力
指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信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指信息的搜集、选择和检索能力;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指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分类、存储记忆、批判、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能力;三是生成信息的能力,指通过创造新信息,而达到搜集、选择、理解和批判信息的终极目的;四是信息交流能力,指将自己拥有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纳入统一的、正规的信息交流渠道的能力。
3.信息道德
指在信息的检索、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主要内容为:信息交流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遵循信息法规,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尊敬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4.终身学习的能力
指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持续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大学生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以适应学习、工作和研究的要求。
三、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
1.领导高度重视,完善职能职责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信息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2]。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信息素质工作,充分认识到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设立信息素质培养办公室等职能机构,落实专人抓信息思想教育和信息素质培养工作,并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宣传和理论研究,从组织上保障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强调基础理论,开展技能培训
农业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理论基础的教育,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并结合院校开设的农学专业,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开展各类技能技术培训和活动,比如兽医实践技能比赛、农业生产技能训练、植物栽培、讲课比赛等,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转移教学重点,培养利用能力
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教育部对院校图书馆的要求。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学习,能使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是大学生培养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和需求的变化,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必须适应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不断更新、充实。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改变过去“重信息检索,轻信息分析利用和创新”教学方式,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信息分析利用上来。
4.发挥部门职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这说明高校图书馆作为职能部门,在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入馆教育和指导,开好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指导大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及相关资源,举办相关的信息素质培养专题讲座等方式,充分发挥其信息素质教育的职能,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5.提高教师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师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农业院校要吸纳和培养一批信息素质相关专业人才,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素质教师队伍,并引导信息素质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制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有计划地有组织教师系统培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业务技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3016205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利益和矛盾的摩擦与碰撞,甚至发生尖锐对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在多元并存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些复杂的社会矛盾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高校,必然对高校的安全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逐渐增多,再加上学生构成的复杂化,使高校校园安全,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物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安全问题不仅首先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学校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的问题。因此,要确保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既需要高校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搞好安全防范,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通力合作。笔者认为,解决高校学生安全保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着手,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所谓安全素质,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行为”,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有较为深刻、全面、科学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科学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素质[1]。
一、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杀死4名同班同学,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反思;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程春明在教室被学生付成励杀害;2008年,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正值妙龄的女大学生跳楼逃生,结果全部当场丧生;2009年,桂林某高校3名在校学生私自下漓江游泳,2人溺水身亡;2011年,重庆某高校大一新生因恋爱受挫跳楼自杀……。这一系列涉及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扼腕叹息。 调查显示,2004年1-9月,河北省高校及周边发生刑事案件235起,同比上升34%,其中暴力伤害案件大幅攀升,共发生暴力伤害案件16起,造成5人死亡,17人受伤。另有调查显示,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者占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26%。随着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会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心理负担也随之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10%~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诸如自杀等危害学生身心安全的责任事故。《中国日报》曾报道,自杀已成为中国20~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不难发现,高校校园内学生自杀、宿舍被盗、公寓失火、酗酒行凶、打架斗殴等安全事故等频频发生。
这一系列严酷的事实和数据都充分表明,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影响高校校园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并已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大学生安全问题呈现新的特点
大学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态势迅速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自我意识普遍增强,但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中出生成长的一代,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强,趋同意识弱,喜欢展示自我;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唯我独尊,因此总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更加善于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情感淡漠,总是只考虑自我的感受,少有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在安全问题上,他们容易缺乏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2大学生特殊群体日渐增多,影响着校园安全稳定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正常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性概念,如经济困难型群体、学习困难型群体、心理障碍型群体。如果这类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如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容易走向自我封闭,缺少朋友和温情,感到极端孤独,产生厌世情绪,最后可能走向自杀;一些攀比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我虚荣心,在家庭经济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校园内盗事件,甚至社会抢劫事件;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或是缺乏学习动力,整天无所事事,惹是生非,或是学习能力、自控力较差,考试时可能违规违纪,引起考试类安全事件;心理障碍学生可能会因悲观、烦恼、焦虑、抑郁、敌对等负面情绪导致心理失调和行为紊乱,有的甚至发生出走、自杀、凶杀等事故。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08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事故统计数据,2008年上海高校共发生社会安全类事件45起,涉及学生47人,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居首位的是自杀事件,共23起,造成19人死亡,4人未遂[2]。
3网络等高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21世纪,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这些工具功能齐全、内容广泛、速度快捷。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大量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使不少大学生深受其害。据调查,大学生100%上网,有网上交易行为的占总上网人数的70%,上当受骗的人数占网上交易行为人数的7%[3]。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成本低、隐蔽性高,因此范围广、危害程度大。这些新型的犯罪形式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对高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创业;创业能力;法律素质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校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普遍希望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建立创业园或者创业基地,开设了一系列创业指导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进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也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创业能力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能力,不单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还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择业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十分活跃,很多学者从多角度结合大学学校教育的特点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大学生创业实际问题的具体对策,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在创业能力上的体现研究也成为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创业前大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环境要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从而创设保障其发展的有利环境。要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教育,使大学生能在法律框架的范围内依法创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自身是否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理性,是否了解和掌握与其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依法创业的关键,因此大学创业的法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业法律教育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在校期间规避风险,也可以对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后的独立创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事实上大学生基本法律素质的现状并不乐观,大部分在校学生对一般法律问题有比较正确的看法,同时也有维护自身权益的强烈的意愿,但是大学生普遍对法律诉求的信心不足、法律意识本位思想严重、认识与行动上存在偏差的现象也很突出,学生创业所涉及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应立足现有法律基础教育,进一步探讨法律教育的创新性改革,更好的迎合创业教育的需要,使学生能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创业,努力使学生创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实现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在创业能力上的良好体现呢?
首先课堂教学应该是大学生创业法律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途径,可以在学生创业法律素质培养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对在校大学生就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财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十分必要。
其次校园网建设是大学生创业法律素质培养的良好途径。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网络的负面作用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网络时代学校更要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但是,但是我们看到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校园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这个开放的平台,加强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再次,结合创业实践进行实践参与型引导也是较好的提高学生法律素质水平的良好途径。
网络信息大爆炸是我们共同面临的现实,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学生鉴于自身法律素质水平的限制,无法从深层次理解和剖析事件的真实性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轻信网络谣言、不负责任的散布虚假信息、不正当的交友活动,参与网络诈骗,进而导致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参与教师引导下的网络法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加快其法律素质水平的提高。
最后结合大学生创业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对症下药,实现法律素质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深度
结合。
第一,创业初始阶段的资金、人员场地和工商注册相关法律问题。加大对《民法通则》、《劳动法》、《公司法》、《担保法》培训,指导学生多寻求行政干预和支持,引导其享受政府针对高校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工商注册、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资金规模较小、筹措资金困难等问题。同时学生创业需要依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消防、卫生等行政审批程序的一些具体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创业经营阶段涉及的市场交易及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
在创业经营过程中,具体的经营活动与多种法律密切相关,《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票据法》、《保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应该是指导的重点。还有《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创业经营阶段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创业过程中纠纷解决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从教育历史来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从来没有分开
纵观教育史,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相互联系、交相辉映。战国时期,老师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包括了科学和艺术的内容,孔子对他的弟子所教授的就是这些教育内容。古希腊的教育被称为缪斯教育,在希腊神话中缪斯是主管艺术与科学的神,缪斯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通称。在中世纪的欧洲,文、法、神、医是大学中普遍开设的四科。由此可知,历史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是不分彼此、血肉相连的。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完全分开是错误的做法,不符合教育历史,也不符合教育规律。
(二)从教育内容来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高
校教育内容均衡发展的两冀实践探索表明,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高校教育内容均衡发展的不可会缺的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都是追求真理,只不过艺术教育是追求人类生活的真理和意义,科学教育更多的是追求自然界的真理。二是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都以文化创造、创新为宗旨,共同的基础都是人类的文化创造力。艺术教育为科学创造提供想象的翅膀,科学教育为人们艺术素质和艺术生活提供理性的思辩。三是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都需要文化的渗透和想象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有了科学思维的支持,才能成为一种持久的文化创新原动力;科学理性思维有了艺术感知思维的帮助,才能培育一种科学的灵性和悟性。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都交汇于想象思维上,想象支配联想,联想创造形象,形象成就艺术,这是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想象诱发猜想,猜想接近真理,真理成就科学,这是科学创造的基本规律。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必须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三)从教育效果来讲,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育
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科学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培育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艺具有传播思想观念和启发人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文化艺术所承载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引导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和文艺发展史来看,艺术的复兴常常是历史性重大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开端,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是以艺术的发展为先导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家应该学点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世界历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都有很高的艺术素养,一些大科学家在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同时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达•芬奇是杰出的画家,也是工程师、雕刻家,在解剖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也有很多建树。爱因斯坦在现代物理学领域做出划时代的历史贡献时,他的小提琴演奏也很出色。
二、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作用分析
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具有一种创新、创造的内在品质,而艺术自身的特点就是不断创新,艺术设计和创意本身还是技术创新和专利设计的前提,艺术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艺术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和提升
艺术教育是指通过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对人进行教育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素质的审美活动。艺术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非功利性,它能提升人们的思想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艺术教育鼓励学生“求异”、多元化地看待世界,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塑造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灵和完美人格。这种完美人格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创新性,具有创新思维,不排它、不守旧。历史表明艺术总是批判的、领先于时代的,一个时代新艺术的兴起总是推动着思想的变革和科技的创新。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形成。创新人格的形成还体现在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上。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掌握都离不开亲身的实践,想学绘画就必须拿起画笔在纸上描画,想学书法必须拿起笔来书写,想学雕塑必须拿起刻刀凿石头……艺术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锻炼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技能,鼓励每一位学生“创意付诸实践,实践获得创新”,在艺术实践中实现创新、创意。
(二)艺术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通俗地讲,创新能力就是实现新设想的能力。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提出创新能力由8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毅力。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创新能力由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因素构成,智力因素主要有观察力、注意力、想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有意志力、创造欲、进取心等。把艺术教育融入到科学教育中,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视觉敏感力、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造型能力等,鼓励学生找到尽可能多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艺术教育个性鲜明,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一种跳跃式的艺术思维,能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的单向性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模式,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三)艺术教育中的创意设计是培养大学生发明创造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艺术教育中的绘画美术专业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各种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科技发明、专利技术、工业新产品新工艺等都离不开设计。可以说,没有创意设计就没有创新创造,就没有新产品新工艺,而创意设计的基础就是绘画美术。绘画美术中的创意灵感,能带给学生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的灵感和创新,这种创意设计的变化直接带来新的专利技术、新的厂业产品和工艺流程,带来新的建筑外形。所以,艺术教育中的绘画美术和创意设计是发展创造创新的前题和基础。
三、以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建议
(一)要转变对理工科学生教育中忽视公共艺术教育的思想观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全体学生,在每所高校它都是不可缺少的。经调查,近几年来大部分理工科大学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室或中心,但还是附属在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者校团委,多数没有形成独立的管理部门。文科院校和少数理科院校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公共艺术部或公共艺术教研室,但力量不强,作用发挥的不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一要转变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破除认为艺术教育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可有可无的思想,破除艺术教育只是一种娱乐及欣赏活动,与专业教育和科学素质提高无法相提并论的思想,调动理工科大学生自觉参与的艺术教育、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转变高校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误区。破除公共艺术教育不是理工科学生主课、不重要、不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和科学素质提升的错误思想,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理工科专业课及其它专业课教育放在同一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二)要多途径加强普通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
一要加强公共艺术教材建设。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各高校自成系统、自主编教材,一些高校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后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和教学规律的认真研究。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据调查,当前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人多是美术或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员,戏曲、电影、文学、舞蹈、雕塑等方面的人才欠缺,这就要求增加能讲授其他艺术门类教师的比例。三要建立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估体系。规范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价,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三)要加强高校特别是理工科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生物科学 大学生科研素质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科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使之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生命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塑造科研与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学科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国外高校的科研训练开始较早,如美国等。自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设“本科研究机会计划”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也陆续开始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尤其是伯克利大学的科研训练方法新颖,成效显著,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模式”[1]。国内高校近年来也陆续开设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但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领域等多方面问题,在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的过程中,应从多种途径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等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高校本科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不应完全以第二课堂形式的来完成,事实证明,课外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存在盲目、短期、不系统的弊端。应真正将科研引入课堂,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应该提前,贯穿到大学教学的整个环节中,这自然涉及课程教学中渗透科研素质培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科研水平,在授课过程中找到课程与科研之间的关联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抓住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科研基础环节强化训练,突出和强化对科研基本功、学术规范的传授和培养。如结合历年来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内容,既传授了知识,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实践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统中重要传统的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改进,每门课程的实验中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已达到30%以上,综合性实验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了实验综合技能。设计性实验主要由学生设计试验方案,药品配制、材料培养、实验实施等主要由学生分组完成,并由教师评定等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植物生理学设置的植物抗性生理综合大实验、生态学的衡水湖生态调查、细胞生物学的核型分析大实验等,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挑战性能力的培养,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做出总结,找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实验提出改进建议,虽然提出的建议并不一定合理,但激发了学生挑战书本,体现自我的潜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金,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的科研项目吸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既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对学生而言更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直接指导,不仅能学会具体的实验方法,分析处理数据,而且能获得研究经验,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对已有知识进行积累和补充,开阔视野,对提高科研素质有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来,我系共计60余名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省部级、市厅级、院级课题达26项,学生独立或参与20余篇。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学校在资金、图书资料、实验场所、实验设备上给予支持,并配备项目指导老师。参与课题的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考研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三年来我系学生考研热情逐步提高,考研率也节节攀升,考研率在30%以上。部分学生在省级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四、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创造良好学术氛围。
聘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学术报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研素质培养方式。首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其次,能够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兴趣,以活跃思想,提高能力[2]。本系的教师经常举办学术讲座,介绍最新科研进展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踊跃参与,潜移默化地受到科研意识的熏陶。教师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确立感兴趣的科研领域。
五、强化毕业论文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科研素质。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是检验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我系历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环节,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论文题目确定、论文开题、方案实施、论文写作、论文答辩各环节严格把关,严格按制度要求,做到了人均一题,并且必须为研究型内容,论文开题从最初的第7学期提前到了第6学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中来。通过毕业论文,学生经历查阅文献、方案论证、实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答辩等一个科研课题的完整过程,提高了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培养了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为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素质包括与科研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并体现为结合在大学生身上的研究方法、研究习惯、研究态度,以及研究意识、心理素质等。使其个性品质得到锻炼,科研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培养与提高[3]。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多年来一直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较为科学的适合本专业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但还需加大力度和广度,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层次、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探索更加高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2]王庆华,李顺兴.师范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方法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2):137-140.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通用素质 培养 理论思考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应该说,素质教育思想被逐渐引入高等教育已有20多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也已得到了初步整合。
但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人才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此,与专业素质相对应的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的通用素质显示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通用素质培养并实现与专业素质的均衡发展,越来越需要提到了素质教育的议事日程上。
何谓通用素质
何谓素质?素质通常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等各种后天环境影响下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所达到的水平。素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多种类型。通用素质与专业素质是一对相对概念,是按照素质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进行划分的。其中,专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与之相对应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由此而内化的技术品质,是针对具体专业岗位而言的;而通用素质则不针对某一具体专业岗位,也不限于某个具体技术岗位,是某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在从业人员职业生涯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的、稳定的品质结构。
通用素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身体素质、心智水平、人文素养、道德修养等到性格、智商、情商、毅力、洞察力、忠诚度、信誉度、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诚信守法、批判创新等许多方面。这些内容虽然不具专业属性,但却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它使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仅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而且是在市场运行机制和现代组织模式下非凡的管理者,更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与文明的缔造者。
应该说,专业素质和通用素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加在一起就是综合素质。专业素质是通用素质的基础,正所谓就业的“敲门砖”;通用素质是专业素质的保障,良好的通用素质可使专业素质更充分地发挥,特别是当求职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或不完全对口时,良好的通用素质是毕业生从容应对、并尽快胜任工作的重要保障。从目前教育教学现状来看,许多高校还未真正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素质教育理念,其素质教育理念还停留于通用素质培养是专业素质培养之余的锦上添花,从而导致通用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弱势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没有持续就业竞争力的。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建立一条与专业素质培养并重的通用素质培养主线。
通用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和他同时代的康德也曾在《教育论》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使人人都成为自身目的,都得到自我完成”。所以,只有专业素质和通用素质兼备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通用素质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通用素质在人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化大生产导致的分工协作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全球的社会专业化分工都在不断地细化、升级,对分工协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分工越细越需要一个复杂的协作系统,因为只有通过协作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因此,高等教育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通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其了解并掌握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内在规律,使其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要求。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传统大学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专业化和职业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体系的弊端不断显现。比如,在这种偏重专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下,学生往往只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而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或者完全不了解,学生适应面较窄;再如,我国的很多高校还不允许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够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兴趣爱好选修的课程也不多,未能做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能,但社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却早已从简单地要求专业对口提升到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层面。这就会造成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素质状况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矛盾和差距。例如,对笔者所在高校部分学院学生用人单位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前三位素质依次是:工作的责任心、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对口。因此,只注重专业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忽视学生通用素质的培养却要求毕业生在求职时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是不现实的。
通用素质培养的内容与设计
加强对大学生通用素质的培养,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总的来看,当代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笔者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企业管理者、一线员工和在校大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取样,根据大家比较关注的内容,筛选出大学生通用素质4大类、17项基本指标。
一是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较好的综合分析与认知能力、良好的解决问题和决断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要确保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进行系统思考,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应对,还具有一定思考的前瞻性和进一步学习的可能。这些都是大学生在社会中成才、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
二是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建设能力、自身的影响力和识人用人的协调能力等。这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和做事基础。要确保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仅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说服力并乐于分享自身的收获,还能够做到有效倾听别人的想法、换位思考,具有团队精神和协调、激励他人发挥作用的能力。
三是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能够拥有正直、诚信、严守秘密的品德和很好的抗压性。这些是大学生做人的重要基础。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同时在一个竞争性非常强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对待事业的持久耐力、面对困难的从容乐观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也是需要去不断培养的良好素质。
四是工作态度。主要包括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尤为被人所看重的责任心、对工作的投入,以及头脑中潜在的成就动机和服务意识。它要求我们今天的90后一样要做到严谨细致、脚踏实地,对他人要像父母对自己那样真诚体贴。而且比他们的前辈还要能够实现自我挑战,在服务上更具有亲和力和反映时代特征的人文关怀。
针对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当代大学生大一到大四的学习阶段,开展全方位的通用素质培养。大一通过进行适应性教育、爱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忠诚度;进行刻苦学习、按点守时、言行文明的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规划人生。
大二依托校内开设的相关课程,如《成功学》、《创新学》、《口才培养》、《领导力》、《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提升大学生未来就业与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职业发展潜能。同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大三时,学校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通过实践与实习等机会增长职业技能,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和发展趋势,丰富社会经验。另外,应开设大学生求职技巧、社交礼仪等培训课程,使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逐步提升。
大四则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就业教育、职业认同教育和职场技能培训,一方面使学生把握整体就业形势,及早进行职业定位,明确自身职责;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掌握职业道德并尽早地接触和适应职场规则。当然,在整个四年的培养过程中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要根据每一年的培养要求设定一定的素质学分,并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计入素质学分档案。而这个学分和专业学分一样,是学生完成学业必要的前提条件。
提升当代大学生通用素质的实施途径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通用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通用素质培养氛围。首先,高校上下要在大学生的通用素质培养的问题上统一思想,各部门齐抓共管,携手共做。尤其是一线学生工作者,不仅要深入思考和挖掘通用素质的内涵,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通用素质的重要性。他们应成为指导者和引路人,能够制订出一系列活动开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使通用素质教育具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操作路径,与专业教育一样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其次,要开展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明白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要有意识地将自己培养为专业素质和通用素质两者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建立良好的通用素质培养激励体制,将学生通用素质的评估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入党推优等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参与通用素质培养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制定培养原则和培养计划。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要制定并坚持公平对待、同等考核、同等待遇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制定通用素质的培养计划。通常一个好的培养计划,要有具体的目标、严谨的逻辑、科学合理的阶段划分以及良好的可行性。制定通用素质培养计划也不例外,而且还要注重统筹兼顾。例如,将原有专业教学计划中与通用素质联系更为紧密的内容,纳入到通用素质培养计划的体系中来,一方面使专业素质培养计划的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则丰富了通用素质培养计划。通用素质培养计划可包括健康教育、人文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还可包括各种参与程度更高的游戏、竞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也就是说,凡有益于锻炼和提高学生通用素质的内容、组织形式都可以纳入其中。
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和体系。在通用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缩减或弱化课程中的理论部分,以体验式和实训式为主要的授课形式,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社会适用性。聘请有较为丰富社会经历的教师或企业领导担任课程主讲,让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同时,将通用素质培养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大学四年中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如一年级新生要抓适应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二、三年级是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此关键时期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学生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四年级则要抓职业教育,围绕就业创业问题,传授就业技能、继续学习和成功学等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挫折承受力,使其能更快调整和适应社会需要。
注重教师的引领示范和网络媒体作用。“言传身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任何阶段都不容忽视。高校教师除在专业方面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其言谈举止、处事理念等也具很强的示范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所以,高校应建设起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以身教带言教,既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又能在与教师面对面的教与学过程中接受正面的教育和熏陶,坚定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另外,还要针对当今新兴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现状,积极探索并建立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通用素质教育新模式,发挥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知识学习、价值导向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的暗示作用。
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课外活动。除了在课堂教育中注重学生通用素质的培养外,还要通过大力开展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通用素质。例如,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等,吸引学生主动、广泛地参与其中,努力创设和营造生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养;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人际关系处理、思维表达和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高校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如开展各类模型制作比赛、设计创新大赛、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动手、表达等方面能力。
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新思路,把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训结合起来,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能够实现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训双重任务的育人基地。在帮助大学生提前认识社会的同时,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为以后就业求职、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就业创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培养过程中尤其要实现从“成品包装”到“产品设计”的转变,即实现从较低层次的传授学生择业求职技巧向更高层次的指导学生自主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和寻求职业发展的转变。不仅要开设基础性就业指导课程,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开展各级各类有针对性的素质培养和训练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磨练学生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此外,还要做好毕业生的定期调研回访工作,收集、整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和具体人才需求,以便及时调整通用素质培养的方向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