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0:25: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资源经济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控车、数控铣项目集训工作总结会
2013年7月30日,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项目集训工作总结会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隆重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刘丹副司长等相关领导参加此次会议,与会的还有第42届数控车、数控铣的参赛师生及集训基地相关工作人员。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作为本次大赛的数控车、数控铣项目集训基地,院长童华强在会上总结了此次大赛前的集训工作的基本情况、集训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体会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他表示,经过一个周期的集训,基地积累了丰富的选拔与训练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充分利用集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做好教练员培训工作,以新基地为依托,着眼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项目的集训工作,在今后的集训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台湾戏曲学院签署姊妹校协议
日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与台湾戏曲学院正式签署了两校缔结姊妹校的协议书。仪式上,两校对今明两年互派师生学习访问、教学实践演出、传统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的理论研讨等具体事项进行了商议,并对津台两校的京剧教学问题与对策、建立海峡两岸艺术职业学校联盟、民俗教学与曲艺教学、杂技教学、高职艺术教育规律、传统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座谈。
签约仪式后,台湾戏曲学院来宾观看了学院的教学展演,并先后到戏曲系、曲艺系教室,观摩两个专业的课堂教学,参观学院的人物形象设计、文物鉴定与修复、导游、主持与播音等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
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成立
近日,由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的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在成都成立。参加大会的还有有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40余家航天及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单位、30余所大中专院校的代表和省内多家知名媒体。
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是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和四川航天管理局三方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成立的。该联盟旨在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产业互惠共赢的体制机制,搭建校企深度合作交流的平台。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在产学研结合、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就业、教师实践和校企员工兼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人才互通、互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人才培训等,增强专业服务行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不同层次教育间的有效衔接,沟通应用型人才供求信息和教育改革信息,创新应用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为国防军工和地方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吸引了多所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它的成立标志着四川省职业教育在加强政府主导、强化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多层次教育衔接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初次参加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获佳绩
日前,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首次联合举办的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顺利进行,学院物流与工商管理系的16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本次GLMI考试。在近日公布的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认证结果中,共有10名学员顺利通过GLM考试认证。
初次参加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便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为日后学院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在河南省技工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上夺金
[关键词] 石油资源供求缺口经济模型均衡
一、国内石油资源供求现状及其影响
目前,我国石油自给能力不容乐观。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十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增大,最迟在2006年,中国的石油进口规模就将突破1亿吨大关。而与中国原油自给能力相比,我国石油资源的需求却持续膨胀。据最新数据和预测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
石油资源供应紧张对经济的影响很大。首先,它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如图1所示,总供给曲线AS与总需求曲线AD相交于O点,其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总产出为Y1。由于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总成本提高,由此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AS’,AS’曲线与AD曲线形成新的均衡点O’。在新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价格上升至P2,而总产出下降至Y2。可见,由于石油价格的上升,可能引起总产出下降和价格上升的“滞胀”经济状况。
其次,用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会造成大量国民财富溢出。随着石油需求进一步加大,在我国外贸顺差有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每年用上百亿美元的外汇进口石油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同时还会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再次,油价上涨关系我国能源安全。目前中国90%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中石油、中石化、中石化龙禹公司三大石油公司的油运业务,大多是由国际油轮联营体、环球航运、韩国现代等海外油轮公司租船承运。这使得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最后,油价上涨带来相关产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继而对对农业生产,石油加工,炼焦业都有较大负面影响,石油价格上涨还会导致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价格上涨。
二、石油资源供求模型及分析
中国的石油勘探尚处在中等成熟阶段,但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由于长期以来原油生产受到资源可供量的制约,在不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也只能保持缓慢的增长。而且该产量很难随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因此,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存在石油供给刚性和资源约束。由此假设: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石油资源供给曲线、资源约束线重合并垂直,如模型中所示为垂线S0。
考虑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供给的不足可由国际市场来补充,我们需要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垂直的石油资源供给曲线进行修正。由此假设:开放条件下的我国石油资源供给曲线为一条稳定的正斜率曲线,如图所示为正斜率曲线S1。
再假设:模型中的需求曲线如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需求曲线,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斜率为负的曲线,如图所示为D1D2D3D4。
如图2所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表现为石油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这些石油需求曲线D1D2D3D4分别与石油供给曲线S1相交于A1A2A3A4。与A1A2A3A4点分别对应的石油的产量供应分别为M1M2M3M4点。其中供给曲线S1与需求曲线D2恰好相交于石油约束线上,在其交点A2所对应的产量M2上,我国石油资源供求平衡,进出口总量为零,正好能自给自足。该点左侧区域(如A1点)表示我国石油生产能力M2超过国内的需求M1,说明我国石油产量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有富余,可以有部分出口,出口量为(M2―M1)。该点右侧区域(如A3或A4点)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油消耗迅速提高,A3、A4点所对应的石油需求M3、M4超过国内的生产能力M2,必须从国外进口部分石油才能弥补缺口,其中石油进口量分别为(M3-M2)、(M4-M2)。同时随着我国通过从国际市场的大量进口来弥补国内供应不足,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也不断上升,逐步从P2上升至P3、P4。
2005年夏天,广东珠三角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开始是汽车排长队加油,限量加油,继而是加油站无油可加,汽车抛锚。据有关数字显示,因“油荒”拖累,广东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2005年上半年广东工业增加值增速被拉低约7个百分点,全省GDP被拉低约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大幅下降。
可见,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石油资源供求缺口却不可能依靠国内石油工业的增产弥补,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
三、石油资源供求趋于均衡的措施
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针对石油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封闭――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供求模型和其它经济学相关理论,从资源约束线,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三个角度提出下列促使石油资源供求趋于均衡的措施。
首先,促使资源约束线右移的具体对策是形成合理的石油定价体系和大力发展核电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原油价格人为低抑,统配统销,使原油勘探开发成本得不到补偿。近两年虽然国家对我国油气价格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但总的看来,国内油价仍然偏低。因此,在我国价格体系改革过程中,及时理顺石油价格,建立完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前期勘探费用、税收等)势在必行。核电是靠核燃料自身裂变产生的大量热能来发电的,在发电过程中不需像火电那样烧油点火,而减少烧油也就等于减少了石油的消费同时,核电消耗燃料少的特点还可同时起到极大地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铁路运输和环境污染压力的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石油资源来抑制需求曲线右移。节能和提高效益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替代能源,推进节油、代油工作,开发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产品。加快治理和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工艺,鼓励开发节能、降耗与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节约用水;限制生产污染环境的石化产品,鼓励开发绿色产品。
最后,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渠道是促进供给曲线右移的有效途径。在加大国内油田的石油供给方面,建议国家设立风险勘探基金。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可以运用外交手段争取国际石油资源,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等石油资源丰富、受欧美国家政治影响较小的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关系,继续研究改进石油运输问题。各种新型替代能源也可拓宽我国的石油供给渠道。如煤制油,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
四、结论
本文以中国石油资源供求缺口为研究对象,就如何使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趋于均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本文在分析中国石油供求现状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提出促使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趋于均衡的措施是从资源约束线,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三个方面改进,具体是:
1.发展新型核电技术,形成合理的石油定价体系;
2.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石油资源;
关键词: 创设氛围 举办艺术节 建立心理咨询室 多沟通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学校的职能,大多学校把升学率放在第一,把育人放在其次,很少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因而产生了如下问题:有些学生,成绩虽好,但缺乏独立的人格;有些学生,浑浑噩噩,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缺乏学习动力;还有些学生,精神苦闷,不知道如何排解……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很少能引起学校、老师甚至是家长的重视。笔者诚恳地希望我们在关注升学率,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心灵,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人都有精神家园,有了精神家园就有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柱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人,才可以像一棵树那样站立起来,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敢于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才可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始终积极向上,不悲观,不失望,才可以上善之水、不吝阳光。所以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氛围,为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打造文化环境,创设文化氛围。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受到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等展开大型讨论,让学校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还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氛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这样便优化了我们育人的环境,树立了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了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观。
二、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最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有了这个主体意识,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才会有学习动力。学校可以每年举办一到两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并可以作为传统一届一届继承下去。比如:可以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宣扬传统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大显身手;还可以开展读书比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多种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追求,真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精神追求会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我校来说,每年我们都要为纪念“一二·九”举行大合唱比赛,使学生通过比赛既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接受传统教育,又增强集体荣誉感。可见,学生的精神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文化土壤。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走出精神上的困惑。
我们在积极为学生创建精神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灵健康。我们在教育上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忽略学生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许多时候,成年人也不能正确地处理精神问题,事实上,精神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隐患,精神危机已经成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更需要从学生抓起,让他们正确面对精神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灵。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刚进入新学校难适应新环境;一些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成就感带来精神上的苦闷;有些学生难以面对早恋产生的痛苦和困惑……许多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是以消极、或者是以错误的方式对待。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尤其重要。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让懂得心理专业知识的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消除精神困惑。心理咨询室可以就学生成长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定期举办各种青春话题讲座,还可以定期出一些小报,让学生了解自己,不惧怕困惑。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正确面对,积极解决问题,拥有健康的人格。
四、老师多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精神上的引路人。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基础医学;网络平台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互联网+大数据已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互联网与精品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实施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方案的提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及理念[1]。基础医学是医学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是每一位医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程,是培养医学人才重要的课程之一。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于2003年开始响应教育部号召,启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至2011年共建设了8门精品课程,其中省级1门,院级6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1门。2011~2013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014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项目及“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自身特点,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主要从衔接、转型、升级及创新4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实现了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成功转变[2]。
1实践与研究
1.1衔接-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在继承原有的精品课程优质成果的基础上,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1)教学团队方面,原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依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教学团队的主力军。(2)教学内容方面,将原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基础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相结合,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和优势。(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基础医学知识的特点,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教学资源方面,通过整合、规范原有的教学资源,并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提升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实现了精品教学资源的共享[3]。
1.2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核心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集精品、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网络开放课程,精品是基础,转型是关键,共享是目标。我院在由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课程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技术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和升级的内涵,同时加强规划和协调,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根据我院实际工作和高等教育教学的需求,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的自身属性,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等方面打造“精品”,探索建设多种新型的资源共享课,以满足不同教学需要和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不同学习者的需求[4]。
1.3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
与以往的精品课程相比,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不仅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点、教学录像等资源以WORD、PPT等形式简单的到网上。而是将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的表现形式及功能做了调整,根据基础医学知识的特点,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例如在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模块中加入病例讨论、自主实验、虚拟实验等,增加了习题测试模块,同时在网络平台中增加了交流互动模块,开设在线咨询或留言功能,使学生与老师能够实现实时在线交流,及时解决疑难问题[5]。
1.4创新-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坚持实施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核心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将微课、MOOC、翻转课堂、移动公开课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创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共享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辅导,而不是简单的放一些教学材料和视频。这个平台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整体,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到网络平台的资源,学生线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6]。
2取得的成效
2.1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参与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提升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而且创新了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提高了信息化教学的设计、组织及实施能力。
2.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2.3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与协作的精神,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满足了我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享受高质量基础医学教育的迫切需求[7]。
3存在的问题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增加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的局限性,使其建设的步伐及质量受到影响。
3.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没有促进其快速、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如:经费保障机制、奖惩激励机制以及监督评价机制等。不能更好的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3.2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存在冲突
在大力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同时,教师如何保护自己网络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如何保证自己在他人作品时不侵害到他人知识产权?是目前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4讨论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目前,其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接下来的任务是探索如何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并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其真正的目标及价值[8]。
参考文献
[1]张丽荣,宋天佑,徐家宁,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24-26.
[2]沈华东,徐庆华,徐超.地方本科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前沿,2014(z5):162-163.
[3]徐洲峰.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J].科教导刊,2014(4):126-127.
[4]肖安东,郑路.高校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4(1):42-43.
[5]李健.“金融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3(9):15-17.
[6]张国俊,宋向凤,郭继强,等.《医学免疫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我校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8):1121-1123.
[7]吴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3:25-3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模式 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职院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资助模式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其给予资助。当前,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有效的资助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要。
1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现状
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高职院校在校生家庭经济的困难。通过对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析,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来自农、牧区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学生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②父母双亡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失去了经济依靠。③父母下岗或因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致使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造成学生经济困难。④家庭人口多,在这些家庭中往往同时供养好几个学生,使得家庭经济比较拮据,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⑤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以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共有3316名在校学生,有1824名经济困难学生,其困生348人,贫困生1024人,一般贫困生452人。经济困难学生中,农、牧区因自然条件较差的有1245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8.2%;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有138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7.6%;父母下岗或因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学生有97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5.3%;因家庭上学人数多而使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的有263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14.4%;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的学生有54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3%;其他因素的有27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1.5%。
2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操作程序不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实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的基础,地方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具证明时的审核不够规范:一是由于各级政府没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的规范化规定;二是由于各省、市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异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之间没有可比性;三是贫困学生证明材料的出具单位不认真核实,从而导致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难度增加。2.2 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未分层次运作
在“奖、贷、助、补、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奖、补、减”与“助、贷”应分两个层次,因为前者是无偿的,后者是有偿的,放在一起运作不够合理,从而使资助主体和客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难以确立,使部分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表现在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对外界的依赖思想,而对自我应该如何应对贫困、渡过难关想得很少,对各种“奖、补、减”热情很高,对需要付出劳动和时间的勤工助学不太感兴趣。
2.3 勤工助学矛盾突出
从目前勤工助学情况来看,一方面供求矛盾相当突出,学院能提供的岗位很少,使得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参与勤工助学,同时,勤工助学岗位仅仅局限在院校内部,走出校门的很少,与社会联系比较少,更没有渗透到企业机关单位,勤工助学思路没有延伸和拓宽,助学岗位与学生的所学专业更是没有很好地结合;另一方面,少数学生存在虚荣心理,不愿意干一些认为没有面子的岗位,因此供求双方存在一定的矛盾。
3 改革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证明材料
首先,为了确保困难学生证明材料的真实度,地方政府对贫困证明进行统一印制,并留存备查,并对违规出具证明的负责人,追究其责任。同时,困难学生的家庭成员构成、病情证明、家庭收入等证明应由当地派出所、县(区)人民医院等分别出具,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真实可靠性。
其次,要创设监督机制提高认定实效,检举“谎报”行为。主要监督机制有:①是要以学生校内生活支出和同学反映作为重要的监督、核定手段。要将疑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重要的核定对象,掌握疑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饮食支出;通过对其周围同学的访谈,了解疑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支出,掌握其消费水平。同时要通过实地调查,电话了解等形式,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性,最后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放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②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引导普通同学关注学校的资助工作。③是要建立完善的公示、检举制度,倡导公正、公平原则,畅通检举渠道,设立检举热线,引导同学检举“谎报”行为。④是要加大对有意“谎报”同学的处罚力度,取消“谎报”同学的评奖评优资格,记入诚信档案,以进一步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⑤是要关心非在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漏报”的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自主、自立、自强
3.2.1 理财制度,即帮助学生理财
受社会生活经历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生活技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一切开支进行合理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通过设立“理财本”,对特困生的学习、生活费用开支等进行及时的监控,这样在充分保障学生生活费用的情况下,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开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以及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遏制了学生之间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
3.2.2 强化育人环境,重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承受着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又伴随着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往往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而自信则是一个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重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就成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重要条件。
①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找回自信,需要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的环境氛围。高职院校要做好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②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高职院校在给予其关注和关爱的同时,为了确保班级内部的团结,应对其它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实施爱心教育,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在班级内部,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他同学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团队关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让真诚、友爱、和谐的风尚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进而营造出一个整体的氛围,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愉快地融入集体并在集体中奋发有为,从而激化他们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综上所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资助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化、完善化、规范化资助,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工作才能真正地开展。同时,资助工作又是一项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民生工程、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必须精心思考,选择并构建行之有效的资助模式,真正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进,徐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
[2]赵春红.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工作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一、财务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科的专业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财务会计类课程、管理会计类课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类课程、审计类课程和财务管理类课程。我们根据会计基本理论和企业会计准则来编排财务会计类课程,财务会计类课程主要涉及会计循环、各项会计要素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会计需要向高层汇报的内容。由于经济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市场资本的日益庞大,对外报告会计的财务会计类课程成了会计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这决定着会计学这一专业的体系建构完整性。财务会计学课程有很多不同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深入探索中级会计学课程,中级会计学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会计类课程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著名的会计类专业的大学,他们已经通过EQUIS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欧洲质量改进体系)和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两项的国际认证。他们提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有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管理中引入财务会计学进行管理实践。EQUIS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注重理论和企业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财务会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能空洞说教。会计的主要作用就是使领导者直观的了解到企业业务的运营情况和具体营利方案存在的有利条件和弊端,进而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这对财务会计学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不仅仅把会计看做记账和制作财务报表的机器,而要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设计、讲解更多与企业的发展相关的问题,比如: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公司的崛起是否给传统零售业造成压力,苏宁电器、掌趣科技等轻资产公司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东方科技、华域汽车在主要营收之外串联起其他交易收入的经营模式的优点是什么?讲课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对现代企业的业务范围、营收方式有一个深入的掌握,只有这样财务会计学这门学科才成为一个体系,具有真正的完整性;同学们也只有深入企业真正的实践过财务会计学相关方面的工作,才能明白它的现实意义,才算对这一学科有相应的把握和发展的基础。
2.把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力作为财务会计教学的主要工作。EQUIS认证、AACSB认证重要标准之二是注重学科教学的创新优势的培养。他们根据企业的会计准则,展开项目的核算及财务报表的编排制作等方面业务的讲解。这样的课程讲解模式的缺点在于企业中关于会计的条文准则有时很不灵活,过于教条,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发展变化,所以这成为老师们需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企业的财务资金的流转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因此财务会计学的教学不只是对理论的解释和说明那么简单,还要在讲解中结合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发展案例进行创新意识的教学活动。财务会计学教学的创新能力指的是培养会计职业判断力,能够根据课堂讲述的知识结构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财务会计学教学不仅是老师教的活动更是学生学的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学习书本上讲的东西,更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案例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之前没有见过的问题。高等学校的教育与其说教会同学们知识,不如说教会同学们学习的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是一种职业本能的判断力,只有拥有这种判断力,同学们才能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所建树。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学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是要保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中国特色,根据中国现实进行有必要的延伸。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要素核算、财务报告编排制作和分析是构成财务会计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他们互相联系,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结构,前后形成紧密的逻辑关系。这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金融资产、股票债权投资和固有资产的统计,公司负债、营业收入及所得税费的统计与分析,财务报表的编排制作及分析等。
财务会计学课程重难点的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主讲老师应该对课堂所需要讲的内容、经典案例和组织形式有所准备,特别是重点难点内容典型实例的准备;其次学生课前要进行预习,针对不会的内容做好笔记记录,重难点内容要反复的学习,最终达到能和同学讨论解决的目的,当然过于难的问题还是要询问老师。如此充分的准备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就会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而提出有深度的有建设性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会超出老师和同学们的预料,比如:公允价值计量一课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不是由公允价值引起的?
美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这样的质疑,我们当然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来是资本市场的泡沫经济的破产,实际远没有这么简单,它是由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的结果,而财务会计又在中间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老师在回答这方面的问题时要谨慎,有着重点,主要着重于财务会计方面内容的讲解。这时的会计就不单单是会计那么简单,它作为整个经济市场重要的一环,对经济的平稳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人可以确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财务会计无关。老师们应该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财务会计学的讲解,不能空洞说教。对于重难点内容我们更要格外的注意,耐心细致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也要有所解释,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重难点;课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成立小组探讨解答问题,或者预留作业,实时的了解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达到巩固练习熟练运用这门知识的效果。
财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突出实践,通过实践来真正的培养创新精神,把握时展所带来的问题,最终解决它。因此学科老师多年来不断进行总结思考,探索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目标、紧跟时代潮流、注重实践教学,具体的改革方式有以下几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实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多媒体实验教学等,促进同学消化掌握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成立实验室,实现会计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三位一体”全方位教学实践;建设“会计与财务案例库”,丰富案例教学资料和已有内容,便于老师们的教学和学生查阅。
四、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EQUIS(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欧洲质量改进体系)和AACSB认证有利于AOL
Abstract: Accounting is a kind of course with strong policy orientation. Although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their own emphasis on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essence, the accounting theory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aught by al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be based on the unified accounting standard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Therefore, there is a wide demand bas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er level of shared accounting teaching resources base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ing accounting profession, accoun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s and accou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shared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resources base and make it develop and grow,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construction idea and method.
P键词:大数据;共享;高职会计专业
Key words: big data;sharing;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200-02
0 引言
大数据背景下的共享性型高职会计教学资源库是以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源库建设成果为基础,创新地融入新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共享概念并结合及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发的面向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型网络新型教学平台。
其拥有建设的多方参与性,资源的充足性和更新性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应用型等特性,笔者就建设的意义以及建设中所需注意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1 大数据背景下的共享型高职会计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面向所有教育背景的学生并与终身学习理念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会计专业为例,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而通过中高职对接以及自考等多种考察渠道进入各高职院校会计的学生不断加大。所以,从学校和教师的层面来说,在将不同教育背景学生编入同一个教学班级的时候,教师如何在日常授课中做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进行因材施教已经非常重要。显而易见的是,传统的大锅饭以及依赖于某某一本或者某一系列的课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另外,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和技术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促进终身学习理念。
鉴于新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的要求,在建设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并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对授课知识进行元素化、积件化、模块化的设计,在保证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教育背景不同的学生都能听得懂、跟得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允许其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职业规划利用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专业核心课程包、线上线下测试系统、实操案例解析等模块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逐步加大教学资源库的使用频率和力度。随着会计教学资源库的进一步运用,促使学生养成通过资源库进行自我学习以及提高的习惯。且该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长期保持,即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以及职业进阶的要求,资源库又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平台和与最新会计教学交流的渠道。
2 资源库的建设应以校企互利型的合作保障机制为依托
目前,我国在高职会计教育过程中的校企合作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建立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是高职教育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建设保证。然而,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会计高职校企合作基本处于会计学院提出合作要求并在校内提供场地等基础设施,合作企业提供资金或者某些财务用设备、软件等的初级合作情况,站在企业角度,目前的大多校企合作层次基本停留在纯设备和资金投入层面,企业只是单方面的投入。在这样合作形态的影响下,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的合作地位,导致企业参与建设的热情不高,没有深度融入会计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中。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也与企业实际需要有一定差距,造成了一边会计毕业生感叹找工作难,而企业又难以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恶性循环。另外,企业对高职教育产业投入与普通的商业投资不同,是属于投资回报期长、且无法直接用具体数额的经济利益流入而体现的。所以企业不愿长期与学校建立比较牢固的合作关系,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提高合作质量,拓展合作深度是会计专业资源库建设应重点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资源库建设中的校企合作应以互利型的合作保障机制为依托,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理工科专业不同,会计专业知识的体系性、政策导向性较强,各行业所需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侧重点、业务处理要点也各有不同。资源库建设就是能将校企利益进行直接连接的纽带,通过利益共享,学校通过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不仅能够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可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对企业而言,可以使企业获得高质量对口会计人才,提高企业的获得感,激发深度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深度参与共享型资源库建设来扩大企业知名度,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紧缺型会计专业人才,通过两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的问题。
3 应注重大数据网络技术的应用,将已经建设的成果嫁接入新的平台并做到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充实
会计教学资源库作为高职会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较为完善的运用体系和较为充足的知识素材库,但是限于建设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目前大部分的会计教学资源库是以PC端为主要应用接口,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打破地域限制,帮助学生通过远程网络进行学习。但目前高职学校基于网络的综合财务类实训室数量仍然不足,基本只能满足授课需求,没有多余的实训室能保证向学生开放以供自由学习。另外,鉴于大部分已经建设完成的会计教学资源库仍然基于PC端的现状,教学资源库的知识的更新效率仍然较低,部分时效性、规范性较强的资源更新难度和速度远远跟不上行业进行的一系列调整速度(例如税务知识、企业ERP管理系统升级等)。
在移动端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和高普及率的背景下,移动端(主要为手机)逐渐显现出作为校内外实训基地与学生的直接纽带的潜质。在技术层面,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在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以及S富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方面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建设会计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时,应首选使用当今移动端新型软件技术为支持,将现有的PC端建设成果重新进行移植。主要手段为将现有的建设成果包括教学课件和录像、在线测试和答疑、典型案例分析等模块。通过软件重组的方式素材化并进行重组,建成以移动课程中心、互动学习中心以及监控评价中心等模块组成的新型移动端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鉴于移动端使用方便,收发信息便捷的特性,在资源库主体建设完成后,维护者可以通过网络较快地对资源库进行维护,同时大大减轻了信息更新的难度,缩短了信息更新的时间,进而保持了资源库知识的充足性、时效性。
4 结语
会计作为工商管理之下独立的二级学科,其理论严谨性和政策指导性都较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行学习提高以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实操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能够胜任财会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在建设共享型高职会计教学资源库的设计阶段,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考虑到所有潜在需要使用该资源库的用户的不同教育背景,结合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在协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高职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充分拓展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空间,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贴合。在具体资源模块建设时,应将现有PC端资源通过移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再构建,做到已有建设成果的完美对接;在建设完成后,应并积极运用移动网络技术对资源库进行不断的更新维护和资源扩充,保持资源库中资源的时效性和充足性。
参考文献:
[1]吴文峻,吕卫峰.大数据时代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3(20):9-10,44.
[2]王琪,刘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报,2016,15(4):101.
【关键词】经济学 政府 旅游管理 职能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行使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有市场来调节旅游资源分配,放任旅游业在市场的导向下自由发展,另一种是强调政府要理性的行使管理职能,干预旅游资源的调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对经济学视角下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研究是有着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必要性分析
从现代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可以得出,市场并不能够达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难以确保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市场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旅游业来说也是如此,政府管理职能的行使能够保证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行使管理职能,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致,且这种信息的不一致会对掌握信息少的一方产生一定的利益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将会失去作用。相较于其他市场产品和市场服务而言,旅游服务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很难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支付价格制定受到现场消费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不大,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在事前不会得到具体的服务质量信息,因此也就不会对支付价格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一些服务质量高的旅游企业积极性弱,而一些服务质量差的企业积极性高,服务质量差的旅游企业往往能够在旅游交易中专区更多的利润,这就导致了旅游产业的畸形化发展,例如当今旅游欺诈、强制购买等问题在旅游业中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要想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来规范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二)“公地悲剧”的产生
“公地悲剧”指的是公共资源的一种问题,一些公共资源一旦承担的消费者人数较多,则会更多的消耗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又无法遏制这种现象。具体来说,在旅游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公共资源不堪重负,这就使得公共资源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商人逐利自古有之,旅游资源产权不明确,企业为了追求利于不惜对公共资源进行恶性开发,资源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外部问题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就目前来看,国有资产是我国旅游投资的主体,其在投资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预算,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这就出现恶一种“投资饥渴”的现象,使得大量的低水平旅游建设重复,破坏性开发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管理政策来加以引导,以此来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实践途径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知,从经济学视角上来看,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是十分必要的,是有利于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但政府如何正确的形式旅游管理职能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实践途径。
(一)区域联合推进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化明显,中部及沿海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西部及内陆地区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产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对经济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不同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不同,这就要求政府在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要坚持区域联合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当地特点来研究针对性的旅游管理理论,指导区域旅游的发展。此外应当以各个区域民族差异、边缘地带等为基础,保证管理职能行使的弹性,以此来全面推进我国各个区域的旅游发展。
(二)差异化管理方式
我国各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劣势原因,而也存在着政府管理的主观原因。因此,政府在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差异化管理方式,允许各个区域的旅游存在一定的差别,此外,政府可以将趋于旅游管理适当放权给地方政府,实现区域旅游的自主管理[2]。对于一些旅游产业发展较慢的地区可以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例如,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多方式旅游融资,对西部地区等进行降息贷款等,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优势明显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授权程度。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能够真正实现旅游管理的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满足其政策需求,从而实现各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
旅游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现有的多头管理方式牵扯多方利益,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在形式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多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例如政府部门要与公共资源管理部门、市场盈利机构等进行积极合作,以此来保证管理的协调性,避免再出现“公地悲剧”等类似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政府应当积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规范旅游市场,以此来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美仙.试论政府在旅游投资中的调控作用[J]. 经济问题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