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4:46: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 TV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13-01
水是国家战略资源之一,在改善国家整体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党的十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归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希望借助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的良性发展,为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区都应该保持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希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进行解读,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加强水资源管理,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性支撑和实现保证,只有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水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逐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离开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将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管理由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出来,在促进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同时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为了促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识,明确水资源管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能够促进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改善,有效推动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促使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也能够取得相应的发展成效。从这一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制度体系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
由于水资源管理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借助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2]。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要想借助水资源管理的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1 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
基于水资源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面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水资源管理成效的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的内容,将水资源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借助水资源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好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也应该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工作的开展,促进水资源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3]。
2.2 全面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和配置能力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指导,在加强水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并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科学的规划和利用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工作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进行新的优化,因地制宜的加强对配置制度的构建,保证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唯有如此,水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辅助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开展。
2.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生态的修复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要想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还应该将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生态的修复作为重点工作[4]。通过制定水资源强化论证措施、有偿使用措施以及水功能区管理措施等,增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节能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在水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保持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探索河流健康评估工作和河流环境修复工作等,加强对水环境和水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4 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水生态文明创建思想的提出是贯彻落实十以来一系列会议精神的结果,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工作部署,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水资源管理效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就应该深入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希望能够构建人与水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水利体系,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逐步推进提供有效支撑[5]。首先,基于全面统筹思想的指导和因地制宜原则的支持应该科学合理的建设湖水联通系统,促进现代湖水网体系的构建,争取在社会上形成完成的水生态体系,保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次,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水生态文化的宣传,让社会大众和社会上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组织能够认识到水生态环境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相应的水生态环境维护措施,争取实现对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双赢,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优化开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中要求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而在此背景下水资源管理工作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新时期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
⒖嘉南
[1]王芳.浅析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6):293.
[2]吴美霖,李美臻,金辉,等.探究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5).
[3]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7):1-4.
关键词:生态环保;社会发展;重要农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0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现代农业能够有效的涵B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观念应运而生,现代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现代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林业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森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可有效治理荒漠化。现代林业的建设,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减少水分蒸发,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工作。
1.2 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态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但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产品数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态产品供不应求。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积极推进生态产品的生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植树造林,推进现代林业体系的建设,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提升生态产品的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1 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随着人们对现代林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林业相关工作部门也加大了对林业的保护力度,林业保护措施逐渐完善,林木质量逐年提高,在有效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林业保护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经济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林业的造成的破坏,一些地区森林面积逐年递减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改善当前森林保护工作中的现状,必须充分认识森林对生态的重要作用,加大森林保护管理的力度。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占林的行为,严格遵守“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林地保护工作的考核工作的落实,切实将林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纳入各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标准之中,保证林业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2.2 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
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投资大与效益回报周期长的矛盾,政府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林业发展资金的充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林业保护制度,提高林业保护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证发展资金的持续供应和稳步增长;政府要加大林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做好林业基础工作,切实将林业苗木,防虫妨害,以及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体系,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保证林业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通过政策支持或是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公益林和防护林建设,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发展保护工作,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1]。
2.3 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切实提高林业发展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林业生物能源、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克技术难关,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搭建林业技术推广平台,加快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实验基地地建设[2]。
2.4 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环境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森林的发展和保护,因此,要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尽量避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发生;要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生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必须通过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林业资源的建设,加大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通过以上措施,促进林业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199.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
(一)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意识淡薄、生态责任弱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各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教育宣传和培养机制尚不完备,致使大多数农民对生态文明虽有所了解,但在认识上比较狭隘和片面,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不深、环保意识不强,生态责任缺失,常常从自身现实利益出发,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立起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如在农业生产中过分地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实现农业增产,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索取和经营等。进而对生态文明建设只停留在家中“庭院干净”等表面现象上,致使一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此外,多数农民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意识不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把自己在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给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是政的事。从而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普遍性的缺失。
(二)农村基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缺位
首先,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根深蒂固,基层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GDP至上。其次,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最后,基层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相较于城市对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力。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不能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困境的对策简析
(一)转变农民价值观,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加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观念要先行。作为生态文明构建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广大农民是否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的构建,其生态文明观是关键。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的农村人口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新观念,这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同时,要使其知晓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真正认识和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引导广大农民认识到实现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更关系到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激发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我约束力,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强化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基层政府要摆脱传统政绩观念的束缚,不能把经济效益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要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推进农村的生态经济,是改造农村落后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方式的根本。尤其是,要利用好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人文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对于处理好农村建设中的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的效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基层政府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发展乡镇企业,,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循环经济之路。
其次,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基层政府需要根据十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差甚远,有很多宏观与微观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与研究。基层政府要按照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律,结合农村地区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凝练重大环保科技发展课题,为项目实施找准切入点,合理配置环保科技资源,重点部署农村环保科技工作,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加大环保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政策
科技创新是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键。要加快科技创新,在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等方面有新的技术突破。当前,最迫切的是在若干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推广力度,包括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雨洪水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等,突破“水”资源瓶颈;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做好“土”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小水电开发技术、沼气应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等,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保护农业生态;还包括农业产业链接技术,推动发展循环农业。
[关键词]人 环境 生态 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01-01
以人为本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施政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二者缺一不可。十报告中凸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党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一步肯定。
一、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历史传承。
(一)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传统的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文化不仅是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中找到树立自然生态环境意识的根据,也是当代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理论凭借。
(二)古人对人与社会和谐的认识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通过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社会进一步将伦理原则扩展到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正如《中庸》里所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是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些古人的认识理念,随着几十年的反战沉淀,成为了当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的理论源泉。
二、以人为本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目的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强调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更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它适应时展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从其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崇尚人的价值,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生态文明的落脚点仍然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目的上来。自然是人的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这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三、注重以人为本是促进人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基石
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促进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和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最为深刻的论断。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精准的判断,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全体民众的认识
为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一、生态文明评价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而以“生态文明”为专门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的出现,则主要集中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后。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研发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5个子系统,从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5个方面来评估各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估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靠前的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甘肃、宁夏、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等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靠后。
2.生态现代化指数
生态现代化是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探索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模式而提出来的。生态现代化指数包括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3个指数,每个指数包括10项具体指标,通过这30项评价指标,涵盖12个政策领域,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
生态现代化指数核算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和、青海等生态环境破坏较少的省份排名靠前,山西、宁夏、河北、河南等欠发达且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现代化水平排名靠后。
3.地方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实践探索
地方政府中,较早提出生态文明评价的有厦门市、贵阳市和浙江省。厦门市生态文明(城镇)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和制度保障4大系统,涉及30项具体指标。贵阳市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等6个方面,共33项指标,构建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浙江省统计局构建的浙江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生态效率指数、生态行为指数、生态协调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4个子系统最终合成生态文明总指数。
4.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福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就是用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来创造较大的社会福利的文明。他们将生态文明水平等同于利用资源创造地区生产总值的效率,提出“生态文明水平”的计算公式为GDP/EF。生态文明水平与GDP成正比,在生态足迹一定条件下,GDP越高,其水平亦越高;与生态足迹成反比,在地区生产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生态足迹越小,其水平越高。
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相对靠前,而宁夏、山西、贵州、新疆等欠发达省份排名靠后。
5.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器物、行为、制度和精神4个层面,由于制度和精神领域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难以直接对这两个层面的建设进行量化评价。然而,制度和精神层面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到器物和行为层面上来。因此。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课题组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分为4个方面,即充满活力的生态、健康安全的环境、发达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加上反映各省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贡献的状况,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5个核心考察领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和转移贡献,然后选取备考察领域有显示度和权威数据支撑的具体指标,构建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通过该评价体系加权计算出的生态文明指数(ECI),全面评价了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自身生态文明指数(SECI)具体评价各省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则侧重评价各省更“绿”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此外,为切实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课题组基于指标原始数据还进行了国际比较、进步指数分析、类型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驱动分析。
二、现有评价的不足
对生态文明的评价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开创性工作,虽然目前已取得了一批积极的成果,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还未能真正释放出其“以评促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的功效。
(一)现有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受当前认识水平所限,现有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统计算法及分析方法选择等方面尚不够成熟,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还无法保证,亟待丰富和完善。
1.指标设置及算法选择存在缺陷。指标设置方面,部分评价体系还存在指标过于庞杂、指标选取不够全面等问题。选取指标过多,会增大统计分析难度,还易陷入主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困境。指标选取不全面的问题体现在,有的评价体系只是对某几个方面有所侧重,而对其余方面则关注不够。
算法选择方面,目前普遍较简单化,方法学尚未成熟。如,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指标目标值确定有困难,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相对评价的算法,其测评结果生态文明指数只是省际相对比较的结果,未能反映各省生态文明的绝对水平。
2.基础数据缺乏全面性。由于基础数据的不足,各评价体系普遍存在数据缺失较严重的问题,而不得不对有缺失数据的指标进行技术处理;还有部分评价体系所选取的指标,存在数据来源不统一、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此外,因为缺乏连续的权威数据支撑,一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尚不能纳入当前的评价体系中,只能选取相关指标代替或者暂时放弃对该方面的考察。这些问题都会对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3.评价单元选择不够合理。已有的评价体系大多以国家或省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其评价范围显然过大,国家或省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明显,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其评价分析结果,难以直接指导基层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国内地方政府在对生态文明评价的实践探索中,其选择的评价单元相对较小,但其评价体系的区域特色较明显,受此限制而难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地区。
4.相关的分析有待深入。现有的评价中。部分指标体系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尚未对其评价对象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际的测算、评估。而根据评价指标及相应算法计算出评价结果的指标体系,也多将关注点集中于各评价对象的得分及排名上,缺乏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驱动因素、机制等的深入挖掘和探析。
(二)评价与社会的互动有待加强
在我国,对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其成果的影响范围有限,影响力持续时间较短,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公众参与较少、互动不足等问题。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举国上下之共识,但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评价的重视程度还未提升到相应高度。关于生态文明评价的内容尚未纳入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2.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目前。社会公众还普遍认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实施节能减排等重点工程,都只能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来实现,对生态文明的评价也是由各级政府或专业机构来完成,与个人关系不大。导致生态文明评价成果后,其关注者多为相关专业部门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而社会公众对其关注度较低,缺乏互动。
3.学者研究合作不深。生态文明评价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必然要求各领域的学者广泛合作,才能完成好这项艰巨的研究任务。而目前学者间的研究合作普遍停留在浅层次阶段,较多的研究人员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未形成推动生态文明评价研究不断深入的合力。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再次将生态文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而生态文明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考核手段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各界应紧抓当前大好历史机遇,理顺体制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和提升评价效果,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政府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手,应正确认识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主动将生态文明评价纳入其绩效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千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响应学界对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诉求,不断完善评价指标所急需的数据,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审核与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二)学界强强联合
生态文明评价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对生态文明的评价需要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哲学理论、管理学方法和统计分析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要做好对生态文明的评价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政府业务部门、专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各路研究力量的整合,确保理论深度与一线实践经验并举,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评价全面发展,以切实实现其对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三)完善评价体系
在整合现有成果基础上,随着数据丰度的提升,应按照权威性、定量化、科学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不断修正、完善指标体系;探索对生态文明水平能够实现绝对评价的统计算法;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合理选择评价单元;完成对评价对象实际生态文明水平的评估、测算。同时,根据相关数据展开深度分解、剖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充分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和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有效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四)扩大公众参与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教育的全民性及终身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工具性价值;环境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57-02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是建立在对生态文明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作出不同的理解。马克思认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规定。
因此,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属人的存在。因而,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因此,生态文明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人与人关系的文明。
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也表征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步状态。
而严耕、杨志华则更具体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市场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根本生存方式或样法,是在新条件下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
在起源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本质力量的再次觉醒;在内涵上,生态文明呈现为人类一种新的根本生存方式;在过程上,生态文明表现为对给定的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超越;在结果上,生态文明表现为人类在一种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所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文明并不是一种已经达成的状态,而是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乃至生态危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理想。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类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其实质在于“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摆正人与人的关系。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工具性价值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处置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渊源。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与人“合而为一”。他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的程朱学派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哲学。
对于“天人合一”的解释为人来自于天地,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种古老而朴素的和谐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赋予了更多的时代韵味。从哲学的角度看,和谐同样具备事物本质的对立统一和差异中协调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就是和谐,和谐概念的涵义非常宽泛,它将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人、自然、社会三者是统一的。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会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过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
和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不是由笔者主观臆造的,而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的。
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具有某种有用性和积极意义的功能效应关系。主要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价值现象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以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所以应该从人类自身的命运前途、人类社会发展和完善的视角解读价值。
而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价值是一种状态,不是抽象的,而是很实际的,它既将人作为价值对象来对待,又考虑用价值范畴来衡量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然,而不是单向度地看待价值范畴和忽视价值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和谐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将自然生态的思想扩展到人与人的关系上,人的社会就是一种生态社会,人与社会及其人与人的和谐就是一种扩展的生态和谐;而将自然生态的思想扩展到人自身的关系,社会中的个人就是一种人格生态,人自身的和谐也是一种扩展的生态和谐。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的和谐的三态整体和谐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所最追求的。和谐可以使人类真正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会和自然都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的和谐是为了提高人的幸福指数,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共同起栖居于地球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共同分享社会资源,共同体验广泛的交往和沟通所带来的乐趣,并且拥有丰富而健康的精神生活。
进一步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及其人自身的和谐共存共荣,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人类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还有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协调发展。这也是实践关于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价值:高效
传统工业文明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损害,长此以往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但国家和社会不谋求发展,很难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和民族发展问题。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主旋律。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而后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推进环境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价值所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服务是为全民所平等享有的,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完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力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共同可持续发展和存在。
2.3 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平等
2.3.1 人与自然的平等
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存在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内在价值。它们一直在不断循环着生存、繁衍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权利和价值。
如果把整个生态系统视为“大我”,那么每个个体存在就是“小我”,每个“小我”在实现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能损害“大我”和其他“小我”。所有的“小我”都拥有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平等的权利,也拥有内在价值平等的权利,这种平等是彻底的平等,是生态伦理中心主义的平等。时间证明了人类认识的狭溢和偏颇。
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逐渐确立,人们允颊确认识到自身在生态系统“大我”中的位置,认识了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中其他所有存在物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中其他所有存在物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中其他所有存在物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这个“大我”,所有生命也依靠自然这个“大我”。
因此人们要尊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价值和平等发展权利,承认人的行为对自然界和其他生命负有伦理道德义务,只有这种伦理道德义务延伸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才能真正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和谐发展。改造和征服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3.2 人与人的平等
人与人是一种社会关系,但也可以从政治生态的意义上进行解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人的公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首先个人的公平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指的是公民对自身所处生态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权,公民有权要求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
其次是“代内公平”是一种横向的比较,强调同一时间跨度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国籍、种族、性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等,在消费生态资源,利用自然环境和谋求自身发展上的机会和权利是相同的,公平的。由于生态资源所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所以答每个国家在开发和利用自己某地区的生态资源的同时还要考虑别国和其他地区的长远需求,不能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利谋求自身的发展。
最后是“代际公平”,这是一种纵向的比较,涉及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关联。是指当代人要合理使用自然生态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留给后代人良好健康的生存空间和维持自身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体现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贫益和谋求发展上的权利是均等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2.
[2] 邹广文.全球化进程中的哲学主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3]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4] 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166―167.
[5] 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求是,2008,(4): 17.
关键词:生态文明 北部湾经济区 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224-02
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地处祖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也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由于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有着开发成本低,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小、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费用低等优势,吸引了众多重、轻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随着该区域的发展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推进,区域内的森林、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及修复的压力逐渐加大,如何构建企业生态文明,以生态伦理与生态文化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生态环境与企业发展互动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经典论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企业性质及功能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除了按照传统认识企业创造经济利润、开拓新的就业岗位等之外,生态环境对企业生存及发展的牵制力成为关键环节。自然生态,在广义上是指大自然中一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所有生态都自成系统,繁衍相依。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在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马克思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自然生态环境是指是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及其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存在的同一性,它们之间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相容关系。
(二)企业开发自身环保功能的理论局限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量不断扩张,人类的本质力量越来越表现为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已经从纯粹状态演化为人化自然,增添许多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烙印。自然界在为企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企业却缺乏回馈自然界的责任及义务。缺乏认识“人化自然”存在的各类风险及危机,片面倾向于人类统治自然,偏重从物的方面去认识自然,把自然界功利化、目的化,认为自然界只是各种自然资源的组合,是企业的生产要素;或者企业是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独立作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或者把企业视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是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组织,是现代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主体,自然生态环境被看作是企业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客体。上述观念往往会导致企业在发展中违背自然规律,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过多地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无限地索取,重视物类价值胜过人类价值,或将人类价值归于物类价值,忽视或歪曲人类的根本价值。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人类改造自然规模的扩大,却加剧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危机,并衍生出各种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企业认知生态环境另一个误区,人们经常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因为彼此是有思想有行动的主体客体,可以相互制约和作用。最难以处置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协调相处,因为自然界缺乏与人类直接沟通的渠道,况且自然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一个相对历史过程,无法理解企业与自然无法分割,企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环境,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资源。从存在的本体论上看,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的行为也是人的活动,企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主体间关系,两者之间也是相依互动的。企业的发展是否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会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所以,我们认识企业的主体性,不能只是看到企业的所有者(出资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把企业只看成是所有者盈利的工具,而应看到企业也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出资者、经营者、员工、供应者、政府、区域居民等)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的主体性影响并不仅是影响它本身的经营和盈利,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我们应该正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性,须知“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自然生态作用于人类社会是动态的,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类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在千百年的演化中,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自然生态发展失衡,必然导致人类社会出现各种灾害和灾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自然界的发展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若是自然生态蓬勃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给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反之,则一损俱损。所以,应从视角审视以往对于企业追求利益、利润等的片面理解,正确认识企业和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和企业发展中树立培养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双赢的生态自然观。
二、生态文明对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的特殊价值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深刻反思的结果,是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要建设我国沿海地区新型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因此,推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北部湾经济开发优良环境,也涉及到广西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对于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的特殊价值。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从生态文明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以人为本”本质要求,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等丰富内涵。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和谐发展道路。北部湾经济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优良,可开发空间广阔,发展潜力较大。在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中,构建生态文明有助于企业尊重生态环境,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筹兼顾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发展规划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在企业内部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实现高起点发展,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生态伦理建设是推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企业生态伦理是企业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加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合理利用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全球经济竞争的新挑战突出表现:在于改善环境与企业发展并存。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资源生产率。企业有必要运用生态伦理规范其经济行为,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合理利用环境、降低资源成本,自觉遵守生产、创新、竞争力三者之间隐含的基本经济逻辑,无疑对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有很大裨益。另外,企业生态伦理建设也有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北部湾经济区企业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方面,企业可借鉴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研发建立对原料的循环利用链,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生态文化建设是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企业形成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构建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北部湾经济区推进生态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件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企业不应把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理念固定在追求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上,以长远的目标去看待这个问题,深入思考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为社会生态文明作出积极贡献。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兴企业来说,很有必要用科学、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人类文明进步, 在经营管理中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建立科学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理念,并以此提高产品内涵、市场营销、员工素质、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等,这对企业品牌的打响和产品的营销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建立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机制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上将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企业发展意志,在企业文化中形成企业生态文化体系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企业应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思考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生态文明贯穿于企业的整体性、长期性发展策略,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确处理加快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企业也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员工素质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生态企业文化,将生态文明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监管部门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地方立法,充分发挥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对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宣传、教育,对比较典型的、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企业加以宣传、推介。由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上偏重于注重环保的企业,制定逐年提升的环保标准执行方案,提高污染处理费的征收,并给予企业相关的环保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环保生产方式。
(三)企业转变思维方式,致力于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先进高效的管理决策体系,并通过一系列手段鼓励创新和提高资源生产率
企业应认识到低效利用资源的机会成本,偏重于那些有利于创新解决污染的源头和提高生产率的生产方法,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应致力于提高自身生产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实施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将改善环境视为获取经济利益和增强竞争力的机会,形成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四)企业联合当地政府、社区,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
如政府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县等建设活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参与其中。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赞助和参与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的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践行环保观念,推行“绿色”、“低碳”等环保行为准则,弘扬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
(五)引进公众参与及舆论导向监督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利于公众公民意识的成长和自身修养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定时采用邀请媒体和相关专家参观访问、研讨会和社会公示等形式,扩大公众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媒体或舆论对环保方面的传播和监督,提高公众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
[本论文为2010年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桂教科研10号)“探索北部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模式”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xbkfs.ndrc.省略/qyzc/t20090118_256832.htm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年―1883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383页。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年―1883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