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3 17:42: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第1篇

1低碳经济发展对建筑新材料的要求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发展低碳、绿色建筑也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点。低碳建筑材料也被称作生态建筑材料,是无污染以及无放射的环保材料,它和传统的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对自然生态和对人的身体的危害比较少,还能进行回收,能够有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碳建筑材料从选材、销售到使用都严格按照生产清洁技术进行。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获得长足发展。绿色低碳材料的应用是现代建筑材料技术的重要发展,也是低碳经济下建筑材料转型发展的体现。低碳经济发展对传统建筑材料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具体如下:首先,对建筑材料产业结构进行升级的需求。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建筑产业正在朝着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和转型,这样我国建筑产业在发展中,对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需求提升,这样在我国建筑材料产业发展中一方面要对传统的建筑材料加工产能进行压缩,另一方面要促进企业开发和生产绿色低碳建筑材料,推动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其次,进行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材料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开发的新的建筑材料,满足建筑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材料产业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加产业的柔性以及生命力。

2低碳经济下建筑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建筑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这样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在研究研发过程中产必须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材料研究、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减少建筑材料的环境消耗,提高材料的可循环使用特性以及再生利用率,这是低碳经济对材料产业的新要求。材料的生产以及使用中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帮助人类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产业必然的发展选择。建筑行业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绿色低碳建筑材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巨额物质财富,并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发展的新形势,低碳绿色建筑材料产业在发展中,在充分考虑能源、环境问题基础之上,要不断完善材料科学体系,这成为当前建筑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工作当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当中,为了适应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绿色低碳材料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适应我国绿色低碳建筑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我国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发展中的研发以及其产业化,其中包括了能够直接实用在绿色建筑生产中的建筑材料,以及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配套材料;二是生态建筑材料的研发以及其发展的产业化。

3低碳经济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策略分析

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当中实用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具有两方面巨大优势:一是拥有资源优势,二是有用市场优势。在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整体发展比较快,并且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以及积聚优势。但是,从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的整体情况来看,这些产品还停留在基础产品层次,缺乏领导型企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缺乏强有力的储备与配套等。虽然低碳经济发展为我国新材料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也为新材料研究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文章认为加强对新材料的研发工作应该着重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发展与绿色建筑发展相互结合,确定新材料的研发目标和研发方向,实现我国建筑新材料研发工作跨越式发展。我国新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需要积极引进一批项目,改进扩建一批项目,实现建筑新材料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以及在整个工业结构中的比例的提升。这样能够初步形成新料产业集群和研发集群,这样更容易形成规模优势,能够以建筑新材料带动其它材料领域的发展。然后,创新研发机制和研发体制,加强对建筑新材料的组织领导工作。我国各级政府成立了新材料行业领导小组,能够负责对建筑新材料的研发工作制定具体的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根本落实。同时,在我国建筑新材料发展中,需要设立“低碳型材料服务平台”,负责新材料的领域的各个环节、各部门工作与重大资源配置,这样能够为制造业以及建筑新材料产业提供充分的对接空间。并且由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小组遴选确定若干单位,从而建设一批具体的工程中心,具体负责科技项目的实施。这样能够加快绿色低碳建筑新材料产业聚集基地建设,能够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完善政策和标准,构建材料研发的可持续动力机制。建筑新材料作为现代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依赖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等多方面条件。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资金支持,通过合理的方式积极引导、支持建筑新材料研发工作。企业在发展当中需要根据市场原则,从产业整合发展的思路出发,制定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建筑材料体系,这样在企业发展中能够确保形成高起点的产业技术基础。在建筑新材料研究工作当中要重视战略投资者的作用,积极鼓励研发工作,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建筑新材料产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要增强新材料企业的创新和竞争,构建建筑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后,建立“谁污染、谁付费、谁处置、谁收费”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市场化定价机制,合理确定各类工业固废处置价格,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立绿色建材发展的标准体系,在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施工安装标准、产品推广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建材生产与建筑应用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绿色建材的发展。制定建材行业能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估管理办法,建立独立第三方能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估的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

4结语

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当中,绿色建筑发展受到建筑企业的青睐,为了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绿色低碳新材料的研发,这能够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研究工作,能够推动我国传统建筑材料能够向着低碳经济型、资源循环型发展。这是我国建筑材料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建筑材料研究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

作者:赵红 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贞礼.新材料产业的阶段演进与低碳经济的耦合效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1(05).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有双向影响的关系,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又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是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就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制约性越来越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不能再延续发达国家的做法,需要在调整升级中实现“发展+治理”的路径,以可持续发展为要求,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导向,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低碳经济发展约束条件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发展目标。

1.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综合,是社会经济从高碳能源时代转向低碳能源时代的一种经济演化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要在产业结构优化中贯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下也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1低碳经济导向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之间的梯次转换以及产业之间的比例转换,即在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之上,以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主导,不断改进产业之间的比例。但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没有考虑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在发展中忽视了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忽视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消费模式,以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并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低碳经济是以“三低”、“三高”为基础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效利用能源,开发低碳产品,实现全球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实质要求以“三高”、“三低”为准则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

1.2产业结构决定低碳经济的实现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步伐,生产运作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源,且物质资源的需求远大于资源的再生能力;另外,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多,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的推进,使得产业结构转型越来越急迫,逐渐从资源密集型转向现代化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逐渐降低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资源环境是正向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手段,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与否。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各产业要大力降低碳排放的强度,又要求加大低碳产业的发展,限制高碳产业的比重和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2.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能源结构优化的必然手段,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一些高碳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如电力产业、水泥产业等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在保持基础性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能源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2.1引导产业方向,实现低碳化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总目标是在资源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利用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生态型、节约型、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我国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经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以低碳视角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转变我国第一产业碳汇转化率、加强我国第二产业技术创新率、增加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空间,全面贯彻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低碳化产业发展。如,我国资源开发行业中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工作,升级资源行业的准入条件,推广资源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资源行业的回采率,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有效性保护。

2.2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能源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我国一场现代经济革命,是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能源发展可从以下四方面如手:第一,加速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比重,实现我国低碳能源产业;第二,加强投资政策对产业能源结构的扶持,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变,降低煤炭能源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多途径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现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满足未来能源需求,实现能源安全利用;第三,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模式是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相互转换的模式,是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模式;可再生资源产业是指通过对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其进行改造加工后制造而成的新型市场产品;第四,促进传统能源的集约开发,提升能源利用的有效性。如,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建设应合理开采利用能源,减少能源开费,合理配置传统能源,实现传统能源的集约开发。

2.3推广低碳技术,充分使用能源

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化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化工业能源单位能耗,以产业减排方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然而,我国能源强度与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基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我国能源强度。从我国部门能源结构来看,工业能源利用虽然有所下降,但短期内仍然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费主体,建筑业和交通业则成为我国能源消费最快的消费增长主体。提升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逐渐淘汰能耗高的产业,逐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我国高能耗产业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调整优化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以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增强低碳产业发展动力,以低碳技术带动低碳产业升级;以低碳技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生产,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创新新能源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原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和应用新能源才能实现生产生活领域内能源的应用结构转换,逐渐从高污染、高排放转向低污染、低排放。而低碳技术的开发创新,需要依托于先进的科研主体,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市场、研发”多方组织联合,以低碳经济关键技术为攻坚关键点,长远规划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新型高新低碳产业。

2.4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低碳化的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高碳体系和高碳产业,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创新我国产业链,打造低碳化的产业链;第二,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逐渐替代传统的高碳产业,降低产业能源消耗。提升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逐渐淘汰能耗高的产业,逐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我国高能耗产业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即以低碳技术淘汰高碳落后技术,利用生产规模效应以及产业集聚效应控制产业能耗,降低产业成本,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产业,打造生态型工业园;第三,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产业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低碳化的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高碳体系和高碳产业,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低碳产业发展,推进高碳产业不断转型,培育新型低碳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5培育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化模式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逐渐转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培育产业发展创新力,扶持产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淘汰产业落后生产力,控制低水平投资建设,防止盲目投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化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能源利用率,控制产业单位能耗,加大淘汰落后企业污染技术,以高标准的污染排放强度要求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转型,逐渐走向内涵式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提升经济发展内源性能力,逐渐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重化工等高碳产业的比重,缩短高碳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渐实现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低碳经济的实现也将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清洁生产的转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转变,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助推产业能源低排放、零排放生产实现,综合利用多途径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加大力度培育高新生产技术、高新节能技术和高新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以科技创新为内动力,逐渐优化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降低产业废弃物的排放。社会经济的绿色化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能源的生产实现,最终促使低碳经济的实现,推动低碳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低碳绿色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引导产业方向,实现低碳化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能源、推广低碳技术,充分使用能源、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培育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化模式等路径入手,大力发展我国低碳经济,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能源发展战略[J].中国矿业,2010(2)

[2]刘再起.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3(3)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 绿色旅游实现方式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否有效管理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实施和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尤其在我国,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本身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和优势,因此,积极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积极发展低碳绿色旅游也是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与绿色旅游概念

低碳经济是在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强调的重点是尽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消耗,依靠体制变革和产品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减少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环保以及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保障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从实质上讲,低碳经济就是要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绿色GDP的增长。低碳经济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低碳效能的创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创新以及绿色理念的创新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强调节能减排、实施防治结合等都为我国实施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实施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点。

对于绿色旅游,当前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和表述,但是绿色旅游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从广义上讲,绿色旅游是指将保护环境作为发展导向的旅游服务以及相关的旅游产品;而从狭义上讲,绿色旅游则是指在野外或者乡村开展的旅游行为。绿色旅游在低碳环保的理解层面上讲,就是要将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积极推广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环保管理,有效挖掘低碳经济资源,推广和普及绿色消费。实施绿色旅游也是旅游产业经济主体进行日常管理运营的重要开发形态,它以保障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前提,立足于乡村田野的实际生活状态,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种形态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绿色旅游的发展模式下,各个旅游主体都能够切实参与,并实现提升环保意识,推动旅游资源持续利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对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深层次保护,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总的来讲,作为绿色旅游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绿色旅游属于近距离地与自然环境进行接触的旅游行为,人们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下能够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灵体会;其次,绿色旅游十分重视对于旅游主题的环保理念培养,强调了人们在享受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的同时,也需要科学配置旅游资源,承担相应的经济社会义务,有效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再者,实施绿色旅游需要坚持和发展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保障旅游环境以及旅游资源的持续保护和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与绿色旅游的互动关系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对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科学提升,而对于旅游产业来讲,其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基于此,将绿色旅游发展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应当将绿色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来对待,积极实施低碳经济也能够为绿色旅游事业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目标是减少碳排放量,要求游客在进行旅游行为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总体排放量,切实促进环境保护。实施绿色旅游需要着力减少碳排放,确保能耗少、污染小。从这个意义上讲,低碳经济和绿色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做为一门边缘化的学科,旅游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常常被忽略,引进和推广绿色旅游有助于提升旅游学科的学术地位,推动旅游学进入经济学的范围。不仅如此,作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推广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及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提升绿色旅游的技术含量。伴随着国际社会对于低碳减排的措施不断加大,人们对于绿色旅游的认识越来越到位,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实施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正逐渐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跟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类似,都是讲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追求,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旅游资源,在此过程中推广和普及高度的环境使命感,并将健康安全、适宜环保的旅游产品推广到旅游市场中,在此基础上着力降低碳排放量,最终实现生态环保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实施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旅游过程中,需要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及环境,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绿色旅游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决策过程中都要尊重环境、尊重生态、尊重自然。还应当注意到,绿色旅游的实施需要旅游者以及相关的旅游经营企业共同参与,坚持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积极构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环境保护理念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讲,就是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市场、政府、旅游者以及相关旅游企业都要尽最大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不仅仅彰显了绿色生态理念和环保理念,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绿色旅游成为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特征。

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的博弈分析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于绿色旅游的规划以及决策实践,需要根据市场、政府、旅游者以及相关旅游企业相关各方所采用的行为以及理念来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有效激励各方主体的手段和渠道,实现最佳的平衡点,实施最优化的平衡策略,深入研究和分析低碳经济层面上的绿色旅游实现方式,并查找低碳经济模式下绿色旅游的固有缺陷,分析不同经济主体所采用的方案以及各方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进行发展模式研究时,需要首先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分类,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绿色旅游和高碳旅游,其中W1代表绿色旅游,W2则代表了高碳旅游。这两种旅游产品所创造的产品的成本分别表示为C1、C2,其形成的旅游经济效力分别用U1、U2表示,相关部门的治理费用则分别用g1、g2表示,相关的效力用ug表示,税务部门的相关的政策效力乘数则用t表示,在这种情况下,U1-C1-G1>U2-C2-G2,U1>U2,C1>C2,G1>G2,而且U1-C1-G1>0。在此基础上,假设政府可以有效掌握所有的旅游资讯,并且游客难以全面把握各类旅游产品,对于旅游产品的辨认几率仅仅是P,政府相关的补助W1以及征收的税金是R,在这一前提下,绿色旅游产品的概率是:

高碳产品的概率是:

旅游产品的售价是:

旅游产品的概率是:

政府的效用可以表示为:

对上式两边进行r求导,可以得到:

令其一阶导数值为零,能够得到:

与此同时,在考虑R1>C2-U1之后,能够得到最优的r值,即:

通过上述模型公式可以发现,在政府、市场、旅游消费者以及相关的旅游企业之间存在着博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旅游消费者对于传统的高碳排量旅游产品以及绿色旅游产品会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不仅如此,在推行和实践低碳经济的整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使用合理的科学手段来进行管控和引导。比如颁布相关的经济制度、在政策倾向上给予配合和支持、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旅游模式、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旅游产品、加大对于绿色旅游的奖励力度以及财力支持、切实推动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旅游发展。

绿色旅游实现方式的构建

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主要是来自于住宿、餐饮、娱乐活动、建筑以及旅游交通等诸多方面。作为实践和推广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旅游产业实施绿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为其他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也有助于积极打开局面。这主要是由于旅游产业具有较为广泛的涉及面以及较高的综合性特征。因此,在实施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模式,势必会牵扯到各个相关主体,并对它们产生影响。应当立足于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积极构建绿色旅游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首先,旅游者旅游行为绿色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交通、餐饮、游览、娱乐、购物住宿等一系列内容,在进行旅游的活动中会将各种组织进行有效串联,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正是因为旅游者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关键性地位,也使得旅游者所采用的低碳环保旅游方式成为整个低碳绿色旅游的关键性环节。游客应当积极采取绿色食宿以及绿色交通,尽量乘坐低碳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量,进行绿色游玩,旅游者需要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积极担负起环保责任,让生态、低碳、绿色环保成为整个旅游活动的主线,杜绝旅游活动中的奢侈浪费现象。

其次,旅游企业产品的绿色化。旅游企业对旅游产品进行绿色研究开发,是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环节。旅游企业应当积极顺应发展形势和需要,开发出生态环保的旅游产品,满足低碳的需求。积极提升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以及绿化水平,有效降低环境压力,利用低碳节能的旅游设施,并按照年度碳排放标准开发新产品、合理制定碳排放限额、合理规划旅游途径、设计绿色商品,建立和完善低碳景区。追求资源的循环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集中对污水进行处理,将绿色技术广泛应用于整个旅游环节,营造景区绿色旅游氛围。

再次,市场经营管理绿色化。先进的绿色旅游管理模式也是切实推动绿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进行旅游市场开发及管理时,应当建立和完善绿色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手段来明确量化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并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提升绿色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最后,政府监管的绿色化。政府部门在绿色旅游的推进过程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实施科学有力的监督管理是绿色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应当结合自身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为我国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刘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5)

第4篇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正经历着一次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了自然扰动的因素,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报告说:当前气候变暖的原因中,90%以上可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苏州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消费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形成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苏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合理的社会消费模式。而推进技术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将会是苏州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

一、苏州市建设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苏州一直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建设,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①节能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苏州市是能源消费大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利用政策法规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向低碳化方向转变。在节能降耗等方面相继出台了《苏州市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苏州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为低碳经济建设奠定良好政策基础。②低碳经济体系逐步建立。苏州市陆续制定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苏州市新能源产业提升发展计划》等低碳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十一五”期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累计关停并转落后化工企业1140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00多万吨,关闭不达标水泥企业11家,淘汰落后印染产能2.45亿米,淘汰燃煤设施279台,全市所有电厂、热电厂全面建成脱硫设施,淘汰年产190万吨水泥能力设备、苏钢厂年产80万吨钢铁能力的10台(套)落后装置,关停小火电机组19台(套)833MW,对高污染排放汽车实施限行,淘汰黄标车8000多辆。2010年末,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008亿元,年均增长23.9%,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已从2005年末的31%提高到36.6%;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0亿元,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9%。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一批低碳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为低碳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③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推进。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推进能源审计,重点开展5000吨标煤以上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提出2110个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挖掘节能潜力等价折标准煤417.964万吨/年,当量折标准煤288.4639万吨/年;试点并推广“能效之星”计划,选出“能效之星”实施单位24家,并逐步在苏州市重点用能单位中推广运用,同时也推向节能技术服务业;研发“能源管理数字地图”系统,反映各种能耗、能效、余热等的地域分布,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管理依据。④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通过编制《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市培育循环经济试点531家,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683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1000多家,分别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环境友好企业6家、11家和100家。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张家港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吴江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等4个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基本完成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苏州市光大国家静脉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⑤低碳示范与研究工作逐步开展。2009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首个低碳示范产业园———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奠基启动,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建“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区”,探讨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与低碳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协议,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其中就包括气候变化与低碳研究基地的建设。2010年11月,苏州市与苏州大学共同成立了苏州市低碳经济研究中心。⑥森林碳汇能力逐步提高。市区投入绿化资金近40亿元,新增林地、绿地201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由“十五”期末的40.2%、34.6%和9.8平方米提高到42.5%、37%和14.8平方米。农村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各级直接投入农村绿化资金超过80亿元,全面推进农村“绿色通道”、“绿色基地”、“绿色家园”和沿湖沿江绿化建设,建成太仓金仓湖等一大批生态绿地。2003年以来,全市新增林地绿地80万亩,森林资源总量达160万亩。全市形成了布局合理、景观优美、安全稳定的城乡绿色生态系统。

二、苏州市建设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

2009年苏州市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857吨标煤,比2008年下降5.3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为1252.01千瓦时,比2008年下降7.0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16吨标煤,比2008年下降9.48%。苏州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对资源和能源依存度较高。苏州又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原煤、原油等的自给率为零,所需原煤、原油等一次能源全部依靠外地调入,从而形成了以二次能源电力的消费和生产供应为主的能源格局。随着苏州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电力供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能源消费增长与资源制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①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随着苏州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总量呈现较高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为6.8%。其中,焦炭、热力、电力、原煤、汽油、柴油年均增长分别为32.0%、27.5%、23.2%、17.0%、6.1%和6.5%。②行业能源消费超百万吨标煤。根据对全市35个工业行业分析,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个行业能源消费超过100万吨标煤。行业能源消费3908万吨标煤,占全市份额高达91.3%;其中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消费份额分别为32.2%和28.6%。③全社会用电量逐年攀高,工业用电占八成多。2009年苏州全社会用电量占江苏全省的26.6%,达880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高达83.9%,达739亿千瓦时,超过上海市,位居全国首位。④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从工业行业内部的能源利用效率看,在各种工业单品的能耗指标值上,苏州部分行业如钢铁冶炼技术、水泥生产技术等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但大部分高能耗行业单品能耗值相对国内、国际先进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苏州市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对较高。苏州市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工业及建筑和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构成。据清华大学测算,苏州市在2005年至2008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长,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同比增长20%、17%、2%,与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趋势相一致。2008年能源消费前十个行业排放二氧化碳总量为11862万吨。按同系数推算,2009年前十大行业的排放总量为12676万吨,同比增长6.9%。建筑和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比较严重。据清华大学估算,2008年苏州市建筑耗能排放二氧化碳为246—672万吨;交通运输排放量为892万吨;其中客车排放占62%、货车占18%、轿车占14%。预计随着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将逐步增加。具体排放预测数据见下表1。如何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在全国抢占进一步发展的先机,并摸索出一种好的经济转型模式,成为苏州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三、促进苏州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苏州要想真正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就是要实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全面地向低碳转型。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和构建低碳社会,实现资源、技术、资金等要素的重新整合,为实现苏州未来可持续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编制低碳规划,创新低碳城市政策体系制定苏州低碳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强化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引导,建立苏州低碳经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措施。基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标准和经济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低碳经济发展相关领域,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方向转型。

(二)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尽早完成市区及常熟、太仓、昆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设工程和吴江、张家港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新项目;在吴江、相城试行依托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和酿造企业,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积极扶持以苏州工业园区“金太阳”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健全强制淘汰管理制度。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加强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五大苏州市高能耗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能源利用率监控。建设低碳建筑示范区。全面推广节能、绿色民用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必须100%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结合老城区改造,加快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积极拓展建筑中采用浅层地表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度和深度,努力降低建筑能耗。重点加强对政府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用能情况监督。

(三)壮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优化低碳发展促进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以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苏州高新区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发展载体。加快扶持以重大技术创新与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代表苏州形象的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为主攻方向,高起点培育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引领低碳产业群的崛起与壮大。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以沙钢集团获得江苏省低碳经济试点单位为起点,鼓励工业企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控制能耗高的冶金、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行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中国金融BPO示范区为抓手,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城市CBD、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等一大批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

(四)发展低碳装备,夯实低碳经济发展基础苏州具备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输配用电设备、重型装备与工程机械等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苏州有条件依据自身优势探索发展适当的低碳支撑装备制造业,抢占国内外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先机和市场。在新能源、新材料、交通和建筑节能技术和装备方面,走出一条有苏州特色的全新低碳发展模式,将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为苏州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奠定基础。

(五)厉行资源节约,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定苏州市循环经济条例,总结推广清洁生产典型经验,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节约用水管理。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加强节水减排,开展用水审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强化金属材料回收利用。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加强废金属回收利用;鼓励采用以废金属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再生利用。回收利用垃圾与废品。逐步建立完整的工农业剩余物料、废料利用的产业链,引导企业推进节材技术进步。开展“绿色施工”。通过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六)紧凑城市布局,实现城市生活低碳化城市紧凑化。按照城市结构尺度及规模,在都市区域层面、城市空间层面、社区空间层面及组团空间层面等4个维度上加强城市空间紧凑化,其核心是通过城市紧凑化促使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并大幅减少城市交通能耗,实现城市生活的便利化、低碳化。

(七)发展低碳交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现高铁、城铁、公路客运、城市轻轨、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隙衔接、零距离换乘”。全力推进市区及市域轨道交通网、公交专用道、公交首末站建设,提高线网通达深度,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完善城市低碳公共交通体系。依托苏州金龙汽车公司的研发、生产能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推广普及苏州城市公共自行车,优化公共自行车设置区域。通过完善停车收费制度、探索拥挤收费制度、鼓励慢速交通方式等,促进节能减排。

(八)保护湿地资源,增强碳汇综合能力强化湿地保护。加强对以太湖为代表的300多个湖泊、2万多条河流周边湿地资源的保护。在苏州成立省内首家湿地保护管理站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湿地资源调查,编制完成沿江地区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3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湖滨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建成的基础上,按期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重点推进东太湖滨湖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环湖岸线200~500m宽度范围内的滨湖湿地区,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全力推进绿化建设。继续全力推进“绿色通道”、“绿色基地”、“绿色家园”和沿湖沿江绿化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森林、湿地和绿色植被汇集、固化二氧化碳的碳汇能力。

第5篇

关键词:低碳 城市规划 问题 节能

Abstract: the State Council in the deployment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st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build low-carbon city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low-carbon concept in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to become the focus of industry resear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specific measures for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Key words: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problem; energy-sav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识。

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实行低碳原则,建立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良性循环社会体系。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大力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减少空间浪费,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一, 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的诸多能源问题也逐渐凸显。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城市能源的消耗飞速增大中。 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400亿时,并且以每年20亿耐的速度增加着。其次,城市中对于能源的极度使用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劣愈发明显,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水资源浪费、声噪污染还城市中固体垃圾的堆积严重等问题,虽然在我国环保部门的大力治理改善下,依然未见好转。再者,人类的生存与能源、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犹如鱼儿不能离水。但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化,盲目扩张,致使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中心建筑过于密集。如此种种问题,是造成城市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而由于城市建筑建设的过于密集性,导致了环境“成片状”的被污染、损害,与此同时使受害人也呈“片状分布”,致使某些相对发达地方和地方的居民受害过于集聚,造成了极度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

二,从全球共同着手低碳理念的发展历程看来,在国家层面对于低碳措施实施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因此,中国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由于受我国可持续稳健脚步的发展影响下,我国不少数城市正在处速发展的阶段,再由于我国各种资源丰源,且地大物博,各大城市的发展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如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有以制造加工为主的,有以主打城市生态牌为主的,有以注重现代化城市建设为主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的定位迥异,进行低碳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而由于我国的民族多样性与地域的辽阔性,如何针对地方特色进行因地制宜的低碳建设,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归纳都将为世界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

三 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手段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1城市空间布局。

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

2产业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3 交通规划。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 2 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 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 1 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 20 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 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 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4 房地产开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结语

综上所述,总的来说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社会、各行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从而探索出一条切实符合我国可持续健康低碳发展管理模式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低碳试点城(镇);现状;路径

一、 引言

全球产业分工下,中国变成“世界工厂”更使得中国的能源消费量飙升,BP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8%,而同年中国的GDP仅占到全球的12.4%。中国于2009年11月首次世界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在2015年11月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更进一步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覆盖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一批具备相应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的8个城区和城镇,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本文基于各省市的低碳城(镇)试点工作报告,梳理目前8个低碳试点城(镇)的发展特征,总结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提出相应对策,探索切实可行的低碳城(镇)发展路径。

二、 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发展特征

国家试点低碳城(镇)是以建设国家低碳发展的典范城(镇)为目标,以小尺度的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城(镇)生产低碳化、生活低碳宜居化、能源资源利用综合化、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化、空间布局集约合理化(欧阳慧,2016)。目前,各低碳试点城(镇)具备以下特征:

(1)基本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开发潜力空间巨大。各试点基本以开发建设新城新区为主,并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启动时间上来看,各试点启动时间较晚,最早启动的湖北武汉花山生态城于2008年开始建设、珠海横琴新区于2009年开始建设,其余的基本在2010年后开始建设,最晚的福建三明生态新城于2013年7月才开始启动;从开发程度上来看,各试点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仍处在园区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前期阶段,土地开发程度较低,以官塘新城为例,现城市建设用地只占总用地的12.16%;从试点城(镇)单位面积产值来看,各试点区域内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较低,以深圳低碳国际城为例,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2)以当地原生态为依托,因地制宜构建低碳生态环境。各试点以低碳为纲领,充分结合当地原生态特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全方面统筹空间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绿化等各个领域,划分建设区、限建区、禁建区,建设区又进一步划分为起步区和拓展区,起步区是近期布局的重点地区,而拓展区则基于起步区的发展状况,以其为中心进行空间上、技术上、产业上的延伸拓展。如云南呈贡生态城充分应用TOD原则和NMM理念,充分利用呈贡新城山湖之间的平坦地带,自然形成的“依山伴水”的地理环境,采用“多组团、多中心”的分区布局,构建以城市森林、城市隔离带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化生态系统。湖北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结合本地“一江两山四湖”的地域特征建设水生态示范区、沿山体地区修建林地景观“花山”、“花果山”,打造集合生态环保、教育、展览、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城市。青岛中德生态园借鉴德国“莱茵模式”,结合当地天然生态岩石的地域特征,构建镶嵌在自然景观中的岩石区―城市岛。

(3)以无煤化为方向,以优化能源结构为目的。各试点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为例,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达到 10%~15%,公共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达2%~5%。同时有效促进高品质能源的使用,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珠海横琴新区也在产业发展、城市环境、交通、建筑、能源、水资源、固废利用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低碳安排,在区域内以天然气和电力替代煤炭消耗。数据显示,2014年该地区天然气和电力消费比重分别为83.15%和16.84%,其万元GDP能耗为0.403吨标煤/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依托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规划建设之初,各试点积极与具有先进经验的国家进行合作建设,将先进的低碳城(镇)建设经验引入到我国多个低碳试点城(镇)中来。青岛中德生态园引入“莱茵模式”,编制绿色低碳规划,利用对德合作优势,开展德国绿色低碳技术的引进工作,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计划积极组织园区开发公司在德国上市,探索境外融资路径。深圳国际低碳生态城充分利用低碳城与欧美等国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现有成果,拓展低碳技术、低碳特色学院、低碳服务等重要领域的合作,同时依托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C40、R20等国际组织的现有合作资源,吸引和集聚国际优势资源建设低碳城市。

(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各试点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发展模式,将以人为本、产业发展低碳化及城市发展低碳化进行有机结合,以低碳产业培育导入为抓手,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城市升级。积极引进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排放的高技术产业,同时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发展低碳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城(镇)低碳化。以湖北花山生态城例,花山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花山生态城在初期规划中就探索了生态农业专项发展研究,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构建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低碳化。从产业体系构建上看,各试点瞄准知识产业、生产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发展商贸服务业,延伸至时尚休闲产业、文化创业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从产业结构上看,各试点以低碳为目标,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横琴,呈贡来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其试点产业比重均相当,并且三产比重均超过当地其他地区水平。

(6)紧扣低碳主题,逐步构建完备的低碳指标体系。各试点以“低碳”为纲领,搜集有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根据低碳城(镇)的特点、要求、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并结合试点的实际情况,建立以“绿色、低碳、和谐、共融”的核心发展理念,以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基础,涵盖智能电网、绿色建筑、专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规划体系。中德生态园建立了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并在每一类指标下设计五大类一级指标,四小类二级指标,指标体系涵盖空间、能源、交通、生产、生活等领域。湖北花山生态城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低碳生产生活”等四方面的目标,并基于上述目标提出30项低碳城市建设指标。

三、 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以低碳为纲领的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各试点积极推动低碳引领、多规合一,然而由于各相关部门间对低碳的认识不统一,特别是担心低碳发展制约当地经济增长的思想仍存在,导致在许多地区政策落实中面临一些阻力,例如在能源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部门间易出现分歧,难以形成合力。针对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各试点相关部门出台了多种涉及空间的规划,主要有:主体功能区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类型多,体系庞杂,深度不一,编制目标、期限不同,技术标准和要求也不同,造成各类规划之间难以衔接和协调,有限的空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管制。

2. 低碳城(镇)建设保障资金缺口较大。为支持各试点建设,各地区推出由政府财政引导,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协同运作的的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部分试点提出了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但因为各试点为尚未开发或部分开发的城市新区,创建初期投资需求非常大,按照各试点项目的需求,八家试点的资金总需求在2 331.92亿左右,以统计局的201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 469亿元估算,八家试点的的资金需求规模很大,在经济下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资金筹资压力比较大。

3. 基础设施亟需加速建设,兼顾低碳与经济发展操作难度大。国家试点低碳城(镇)基本是新城新区,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基础设施薄弱。从各试点的待建基础项目库来看,基本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启动时间较早、规划面积较小的青岛中德生态园、无锡中瑞低碳城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分别占到40%和83%。从已完成情况来看,深圳国际低碳城,属于发达城市落后地区,目前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在新建、改建市政道,解决断头路多、交通不畅,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市政干管等线路的层面。国家试点低碳城(镇)覆盖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虽然各试点在当地属于龙头经济地区,但各试点内部来看,基本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试点经济发展差异度大,经济发展阶段也不一致。深圳国际低碳城处于发达地区深圳,虽片区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低端,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是深圳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但借助深圳的发展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的走跨越式低碳建设之路并不难,而三明国家生态城处于后发山区,经济实力相比发达地区要弱,经济资源很有限,不能容忍一定的经济损失来实现低碳城建设。因此,统一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于保护环境的认知,扭转“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4. 特色产业挖掘较少,重点发展方向模糊,同质化较为严重。各试点的地方特色产业布局较少,并未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产业在低碳发展的优势。以湖北花山生态城为列,花山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从基础项目库来看,花山生态城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及住房地产,特色产业在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重点产业发展上,各试点基本都集中在高技术产业、旅游、文创领域,产业选择重合度高,其中高技术产业的方向过于模糊,基本都涵盖了目前大部分可以实现低碳的技术研发产业,并未很好的结合区域产业优势,集中发力于几个可落地、可持续的高技术领域;而旅游、文创领域的规划偏重于自然资源的初级层次开发,缺乏对当前国内旅游、文创的深度研究,挖掘区域内生态经济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5. 尚未建立专门的支撑管理体系。国家试点低碳城(镇)仍停留在以完成低碳指标,重点促进新城新区投资建设的层面上,对低碳发展中的低碳管理缺乏自上而下专门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运营主体。各试点至创建以来,积极参考国际先进国家地区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指标体系。但现状来看有待加强,以主要的低碳指标单位GDP能耗,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来说,只有珠江横琴、云南呈贡测算了有关的数据;从能源消费结构上看,各试点均强调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但只有珠江横琴具体测算了能源消费结构,其余的试点暂未有结论;从碳排放管理信息平台来看,各试点处在规划或建设前期阶段,尚未开展碳排放管理,以2008年最早启动建设的湖北花山生态城为例,尽管较早提出建立分区布点与移动式相结合的“大气质量实时监控中心”,但在从上报情况看,湖北花山生态城未有大气质量数据,而其他地区对于碳排放的数据监测体系仍停留规划层面,有待下一步的建设中很好的贯彻落实。

四、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低碳转型是我国“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期,城镇化发展与城市低碳化两个目标需要同时完成。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以经济增长为重点,同时贯彻低碳理念,实现城市的低碳城镇化发展。

1. 统筹规划建立完善低碳城市发展支撑体系。总结目前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城市建设模式,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理顺低碳城市建设的部门职能分工,明细各级政府部门在低碳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确定统一核心的低碳发展指导部门,建设完善专门的自上而下、层次完整低碳城市管理体系,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和监督给予有效的指导。强化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温室气体监测、统计、监督体系,全面开展温室气体的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

2. 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并积极采用PPP等融资模式化解资金缺口问题。政府通过加大研究和落实是低碳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试点低碳城市项目建设。通过设立低碳城市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对低碳技术企业参股、并购等资本手段,实现低碳技术企业的发展。试点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以财政拨款,地方债为主,依赖性较强,市场化融资机制不足。PPP等融资模式有利于丰富低碳城市的建设资金来源,确保更多民间资金流入低碳建设项目,快速有效的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项目落地。积极探索“绿色债券”金融政策和制定银行绿色评价制度,支持风险资本等民间投资机构投资低碳技术创新的企业,完善低碳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

3. 以低碳发展为契机推动新旧城市建设。将低碳发展有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以低碳发展与功能需求为原则推进试点城市的建设。将低碳相关指标加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城市绿化率等。按照低碳生态的原则建设新城改造旧城,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强调城市土地建设的紧凑发展,重点推进城市骨干网、城市排水、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着重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沼气等能源供给,改变居民用能方式。

4.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低碳产业体系。充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围绕试点的功能定位,考虑当地产业特征,借助地方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低碳科技产业、低碳技术服务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构建以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体系。鼓励和引导低碳产业链发展,着力发展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低碳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低碳产业集约式发展,形成低碳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飞,褚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及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2] 郑艳,王文军,潘家华.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09,(6):23-27.

[3] 吕斌,熊小平,康艳兵.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能源,2014,(12):31-35.

[4]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22.

[5] 宋德勇,张记录.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5-20.

[6] 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7] 蒋长流,杨志敏,张卫.低碳城镇化的型构与演化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2):32-36.

[8] 欧阳慧.基于碳减排视角的国家试点低碳城(镇)发展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6,(6):15-20.

[9] 杨重光.新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11).

[10]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11]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发展

一、行业特点

(1)产业链建设成为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的关键。目前,新一代信息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来自单项优势技术或产品,能否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分工进程加快。当前的全球信息电子产业分工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这主要表现在,标准和核心技术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部分多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所掌握;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拥有部分关键技术,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国、巴西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多被限定在产业链的下游,以加工、组装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标准,在产业中缺失话语权。

(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向绿色低碳转型。强调产业的环保低碳已成为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共识。大力发展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并将其运用于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是今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实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就必须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制造绿色产品。

(4)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倾向于产品融合、业务融合。“融合”体现在产业链不同主体的融合,硬件技术的融合发展、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发展、产品和内容的融合发展不同层面,其本质是需求层次不断升级推动技术持续进步,不同程度、不同组合方式、不同应用领域的融合都会催生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应用,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储备和技术来源不足,大多数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信息产业内部各个分支行业之间缺乏互动的协调机制,信息产品或服务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鼓励创新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

(2)知识产权很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首先,许多专利申报周期长,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往往变化调整的速度非常快,保护周期短,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更高。其次,专利申报与维护费用较高。侵权容易维权难。企业专利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也难以逃脱被仿制、假冒、伪造的命运,使企业新品开发、技术发明、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大大遭到挫伤。

(3)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小,创新乏力。首先,目前还存在不少的信息技术集群是以低成本为基础,这表明企业创新意识和动力不足,专业化层次较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仍处于低端水平,企业短期行为普遍。企业自助创新能力不足,仿制现象突出。其次,缺乏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集群中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没有将集群作为企业政策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工具,导致科技中介机构与产业的脱节,企业相互协作较少,使得是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不足,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胡丽玲.国外典型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仉立文.中国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发展60年[J].创新论坛?观察, 2010,(2).

第8篇

多维视野下的“绿色产业”

丁宪浩:对绿色产业的界定有小、中、大三种观点

范围最小的是生产过程绿色化的观点,如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认为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污染减少的产业”,即积极推行节能减排的产业。范围居中的是传统产业绿色化的观点,即除了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其产品也应该是绿色安全的和环境友好的产业。范围最大的是产业结构绿色化的观点,认为绿色产业既包括用绿色方式生产环境友好的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应该包括专门进行环境保护、生产生态产品的生态生产部门,后一部门主要由污染防治产业(习惯称为环境保护产业)和生态资源产业构成。在我国,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全面性特点出发,主要采用第三种定义方法。

张育林:发展绿色产业不仅意味着培育新兴产业,也包括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再造”

提到绿色产业,通常的概念是低碳、环保、控制。我认为,这三者中,低碳是核心,控制是过程,环保生态是最终目标。基于这一认识,绿色产业不是单一的产业,而是涵盖了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发展绿色产业,不仅意味着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产业等,也包括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再造”,具体就是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一是做加法,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生态优先、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低耗高效产业。二是做减法,叫停环保不达标企业,对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并转。三是做乘法,发挥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以良好发展环境吸引高品质项目落户。四是做除法,实施项目引进综合评估,坚决不上影响环境的产业项目。

李兆斌、李广伟:未来的经济竞争将是“绿色生产力”的比拼

从需求层面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洁净、安全、优质、营养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产品消费,正在成为社会消费需求的潮流,绿色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从投入层面看,“十一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年投资由2388亿元增加到6654亿元,增长了1.79倍,年均增长近22%。“‘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由2010年的20000亿元增加到45000亿元。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占据其中四席,显而易见,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对于从业的企业而言,机会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坚信未来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绿色生产力”的比拼。

顾为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是符合江苏省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随着工业化不断加速,我省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度上升,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根本途径是要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排放、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绿色产业,不仅是寻找经济新增长点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江苏实际看,发展绿色产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和污染排放物;(2)城市化发展迅速,更多农民进入城市,缓解了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城市规模效益,降低生产与消费成本;(3)相关产业起步较早,在新能源产业、环保设备、生物制药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优势;(4)国际化优势明显,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激励,另一方面提供市场激励。

绿色产业发展瓶颈探析

丁宪浩:产业形态的整合、支持机制创新仍在探索中

首先是形态瓶颈。绿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产业形态尚未成熟。传统产业绿色化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进展参差不齐,尤其产品绿色化相对滞后。绿色化的传统产业与新兴的、尖端的生态产业部门在生产目的、动力、手段、产品、功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虽然同属绿色产业但各自保持着独立性,产业整合不足。其次是支持机制瓶颈。绿色产业体系中有相当部分产业内容属于市场失效的范畴,如物种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等,其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供给应由公共财政支撑,但目前公共财政保障力度还明显不足。属于市场调节的部分如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环保设备制造等,因技术、市场发育等原因,形成投入多、经济收益少、投资回报率低的局面,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必然导致行业萎缩,也需要公共财政给予必要支持。而目前支持的对象、范围如何确定,支持的时机、力度如何把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张育林:理念不强、竞争力偏弱、投入不足制约绿色产业发展

对县域来说,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天然优势,但总体来看,这些天然优势尚未转换成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势。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发展绿色产业意识落后。不少企业受短期利益影响,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对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少数干部对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到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绿色产业竞争力较弱。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只有科技创新始终超前一拍、领先一步,企业才能具备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县域绿色产业普遍规模较小,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能力不足,尤其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绿色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难引进、难培养,增强科技支撑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尚需下大力气。三是绿色产业投资不足。地方政府、企业对绿色产业资金投入仍偏少,一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李兆斌、李广伟:没有核心技术是光伏产业及其所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危机

在欧盟削减光伏补贴、美国意欲发起“双反”调查的当下,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但我们还是认为,光伏企业的窘境绝不意味发展绿色产业的大方向存在问题,融入生态循环经济仍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觉得:没有核心技术是光伏产业及其所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危机。在社会浮躁的氛围中,大家都想着尽快抢占市场,技术研发不为人重视。很多企业把光伏作为投资项目,而非持续经营的产业在做,遭遇市场重挫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企业而言,要真正融入生态循环经济,必须始终将自主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顾为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造成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近年来,江苏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等装备产业发展迅猛,技术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风机零部件方面,相比十年前什么都依赖进口,现在基本都有能力国产了。然而,大部分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并不等于风机就实现国产化,在风机整机的研发和设计上,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造成每生产一台风机,就得支付一定的技术使用费,为欧美国家创造外汇。欧洲有一家杂志称中国是“风电银行”,认为中国大型风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几乎全部通过国外技术的转让和生产许可证来进行生产,我们生产的越多,他们在这个“风电银行”里拿到的利润就越高。再拿光伏产业来说,我们97%的光伏产品都是出口,自己却用不起。省内一家著名光伏企业和美国签订太阳能光伏的出口协议,美国制裁条款出来以后,三年就要损失4亿美元,为避免更大损失,只好忍痛撕毁合同,赔偿了1亿多美元。可见,作为一个可再生能源大省,要把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兴的绿色产业做大做强,一定要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激活“绿色生产力”的路径选择

张育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台分行业的绿色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有偿扶持原则,财政每年拨出一定资金,作为发展绿色产业资金的补充和引导,实行有偿滚动使用,补贴重点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整体形象提升。提倡和鼓励利用非耕地资源开发绿色产业,对通过规划的龙头企业用地,简化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在缴纳土地使用费和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数额和时限方面给予照顾。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和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有利可图。推行“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对环境友好的优质企业在上市融资、公司贷款、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积极探索绿色保险机制,探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类型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

丁宪浩:积极拓展绿色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有三个基本拓展方向,一是以准入制度压缩非绿色产业的市场空间,适时淘汰非绿色产业,为绿色产业进入清空场地。这一制度不仅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应该坚决实行,即使在市场调节的领域也可以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强制性标准。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消费,诱导、鼓励消费倾向的绿色化,以不断增强的消费者绿色消费偏好汇成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三是积极拓展绿色产业的海外市场,并将其作为我国推进“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兆斌、李广伟:一方面企业要主动作为,另一方面政府也应科学规划,平衡供需关系,理顺产业链条

对从业企业来说,首先要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技术突破,自救图强谋生存。其次,努力优化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资源循环利用,瓦解高成本壁垒,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第三,转变市场营销观念,走出国门,扩大海外新兴市场份额,借助国外市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科学制定规划,平衡供需关系,理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减少“一窝蜂”上马相关项目的盲目性,不要让企业承担政府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成本,为绿色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顾为东:加强重点突破,培育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应用前景好的新兴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