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闻学的好处

新闻学的好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3 17:42: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闻学的好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闻学的好处

第1篇

作者:黄博 来源于:原创 时间:2008-8-28 16:59:14 人:794388713

我的成绩还不错,我最想当大队长,因为这个职位最大,我现在是组长、三好学生,我要步步升高,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当博士,开公司,让爸爸妈妈以后开开心心,笑口常开。

妈妈说光说是没用的,要用实际行动表达。

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第2篇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陈地。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初中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此,每位初中语文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向新课程。现就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搞好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谈点体会。

一、 感悟课程,形成新理念。

语文新旧课程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要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分解,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应付大大小小考试。而新程课堂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让学生真正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那么,什么样的初中语文课程才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呢?

1.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即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课堂要有开放意识。

只有开放的中学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中学语文课堂,才能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良好方式的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在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的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4.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二、 加强新课程课程教学探究,驾驭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

1.要有民主的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

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程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3.要有充分的读。

读的形式很多,有朗读、默读、诵读等,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帮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充分地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配合使用,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要有自由的表达。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一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5.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的讲授为学生学习的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交流互动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

6.要有客观的评价。

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法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通过课堂评价,可以起到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只要教师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兰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的话,即使是指出学生的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7.要热烈的讨论。

第3篇

关键词:问题引导;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73-02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在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包含较多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推导,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来讲,由于其基础相对薄弱,常常会觉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只能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不能领悟其实际意义,从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2]。同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常感到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难以理解[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消化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实际问题,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借此过程展开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5]。

二、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五个过程来实施。由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在信号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具有的诸多优越性[6],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字音乐和计算机系统等。而自然界通过传感器感知的信号,通常都是连续时间信号,如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等。为了能够利用离散时间系统分析和处理连续时间信号,需要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本文通过本课程中“信号的时域抽样与信号的重建”小节的内容具体分析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2.问题的引导。教师通过引导以及学生的观察,学生普遍能够得到三段音乐片段的不同,第一段音乐优美,流畅;第二段音乐尽管能够听出片段内容,但有明显的卡顿;第三段的音乐效果明显地要好于第二段,卡顿效果减弱。此时教师就会带着问题来启发学生:这三段音乐片段是通过对连续时间的同一音乐片段抽样之后恢复出来的,那如何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离散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参数对恢复出来的信号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

4.问题的回顾。通过对抽样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抽样频率不同,恢复出来的信号有的无失真,有的产生了失真。第二段音乐片段不满足抽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了抽样,产生了频谱混叠,从而产生了失真。这就对三段音乐片段为什么会有不同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说明。为了改善频谱混叠情况,在对连续时间信号抽样之前,先进行抗混叠滤波。尽管连续时间信号通过抗混叠滤波器后会产生截断误差,但通常截断误差是远远小于混叠误差的,如图3所示。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第三段和第二段音乐片段相比,具有同样的采样频率,但失真要小于第二段的原因。

5.問题的总结。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为什么要进行抽样?什么是信号的抽样?如何进行信号抽样?让学生回顾实例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回答,加深和巩固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授课过程都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始终使学生保持着探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从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本文提出了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详细展示了该方法在课程授课中的实施方法,体现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倩.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创新性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45-146. 

[2]霍铖宇,卢怡,吴正阳,等.PBL教学模式在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47-148. 

[3]刘婷,王帆,杨婷.《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山西电子技术,2015,(2):82-84. 

[4]李敏通,赵继政,迟茜,等.问题教学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21):70-71. 

[5]杨智明,彭喜元,俞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型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9):180-183. 

第4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高校培养体系;新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73-02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加速了国内媒介融合的步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数字技术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为不同传媒形态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媒介之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是一个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包容、转化整合、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特点

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根据最早提出此概念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的本意,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媒介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他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媒介融合的基础就是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二是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各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渗透,这包含了内容和技术的合作与渗透。

二、培养媒介融合下新闻从业者的必要性

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而要求在跨媒介介质的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也必然催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出现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而是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媒介不同受众群的需要。因此,对媒介从业者的要求不再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通才记者”,而是要培养跨媒体记者。记者需要具有全新的头脑,全新的思维方式,能在网络上自由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不仅会使用采访本、照相机,而且会使用录音机、摄像机、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根据采访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采访手段。

三、高校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人才需求为基础的,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这种按照媒介种类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必须抓紧改革现有的新闻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体系,以适应新型人才需要。

1.师资结构重整。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于能够胜任媒介融合教育的教师极度匮乏。媒介融合的特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业界实践经历,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媒介工具,例如懂得摄像、摄影,会创建网站、管理网站、使用图片编辑软件、音频视频编辑软件。纵观现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大多都是新闻相关专业科班出生,理论功底深厚,但是实践方面难免欠缺,更遑论熟练的多媒体技能。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请进来”,即直接从媒体中引进优秀资深从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专兼职俱可。来自媒体前线的从业人员能够将从业经验和业务技能这些“一手货”直接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吸引力。不过这种“请进来”的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高校在师资方面缺乏变通机制,有的硬性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否则不能授课,这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进课堂可以说是一个不甚合理的规定,因此,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上也应更加人性化,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二种措施,就是“送出去”,为那些有意到媒体单位实习、提高的教师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空谈理论,把最新的媒介技术、动态和趋势带到课堂上来,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

2.课程体系的革新。首先,针对媒介融合的要求设立新的课程,例如媒介融合理论课程、融合新闻学、数字新闻学等;其次,更新传统课程,例如,新闻编辑学要加入网络数字编辑,新闻采访学应加入网络在线采访等,新闻写作学要加大多媒体写作的训练。再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宽广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深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各类媒介技术操作能力教育。高校可以尝试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拓宽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3.培养环节的变革。长期以来,高校的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真正从事新闻业工作的较少,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世界知名新闻学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经验,其教学核心理念是:新闻实践,是培养新闻人才最有效途径。“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理念,对于我们革新新闻培养模式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高校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改变以理论考试评定成绩,重视实践操作环节,将实践操作纳入学分考核指标中,督促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通过课外讨论、媒体参观、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等途径,实现“知行”合一。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开设媒体融合的实验室,把实践和实习结合起来,把平面、影像、网络等在数码技术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这样既可以实现报纸、电视和网站的多种媒体内容的和共享,节省资源,又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做中学。

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或联合办学,一方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传媒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6).

[3]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9,(4).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宁夏高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9-03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形态和传播环境日新月异,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传播景观的快速变化受到广泛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观念改变和认识上的觉醒,尤其对那些以信息传播为研究路径的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确立至关重要,人、技术、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再定义,将会有助于明确数字化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

一、新媒体崛起――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媒介实现的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1]对新媒体概念内涵及外延的阐述可以明确的认识到新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新技术对人的创造性的挑战。基于这个前提,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与信心至关重要。对传媒教育机构来说,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模式,克服学习新技术的恐惧心理,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变革的要求。

二、传媒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

《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谈到:“实施公开招聘,最后录取最多的不是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实际需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2]这实际上说到了一个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是以技术的进步为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最新的网络技术,了解到科技所带来的新闻业的变革、科技给记者工作带来的好处,以及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媒体和受众通过网络和其他网络媒体进行更富有交互性的交流。同时学生也将考虑由新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和新技术对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产业的结构带来的改变。他们将学习为多媒体或网络媒体撰稿,包括怎样使用连接和数据库、新闻报道并根据事件的发展更新内容。他们将学习为网站制作网页、上传到服务器以及使用数码相机,将尝试运用音频和视频制作交互内容。他们将认识到移动技术的巨大影响,学会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意识到新技术甚至可以颠覆传媒界从业者的观念和地位。

三、宁夏传媒市场专业人才现状与前景展望

自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着力进行新闻媒体改革,经过结构调整,政事分开,实现了“局台分离”和报刊、广播电影电视资源整合。尤其是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的合作模式,开创了我国体制内电视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的先河,为东西部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加强了东西部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另一方面对本地区高等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活跃在宁夏传媒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高等院校自主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他们是推动当地新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伴随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传媒机制体制的变革,融合媒介的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已不适于新媒体发展所需。以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传播系为例;1983年创建以来的二十八年间,共培养了二十多届几千名学生,2005年前毕业生基本还可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后的毕业生就业机会逐年下降,截止2010年真正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传媒市场的急剧变化,开设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增多,用人单位岗位饱和。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学理论及教育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媒介融合所要求的技术能力。通过整合宁夏大学的优质资源,结合市场所需人才类型,研究形成符合宁夏特色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实践的步骤如下。

1.建设新闻传播学科教学实验中心。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及环境,离不开兼具音视频专业知识的人才,对于高校来讲建设、完善相应的教学实验室十分必要。通过调研发现,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媒体与设计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设计系、电影电视系、文化产业与管理系;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下设有新闻系、传播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传播经济系。这些院系及专业方向的设置一方面基于各自院校原有的资源及特点,所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基于媒介融合环境对人才需求的考量,及时调整原有学科定位或重新开设新的学科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为学生的就业搭建平台。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学科定位、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强创造”的传媒专业人才的需要,[3]适应新闻传播业界和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规格音视频实验室对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这是前提性的条件。宁夏大学要借助于教育部211工程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科教学实验设备的资助,建设宁夏大学“文化与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校内整合相关现有的实验室、设备、人员,规划更具教学实用价值的,市场服务意识的、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实验中心。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具有市场前景的音视频工作站、演播室等教学基地,不仅能够解决教学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为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及服务社会增添新的亮点。

2.实验教学的可预期目标。第一,学生可以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直接参与各工种的演练。每学期安排适当的课时在此环境中模拟进行。培养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宽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第二,促进文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将全面改善和提高新闻传播学科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第三,实验中心对校内外师生及本区高校的相关专业实行全面开放,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实验教学、自主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科研和其他相关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3.开设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新闻学课程。宁夏党委宣传部长杨春光在“积极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努力提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一文中强调: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需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文化生产。”[4]而这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宁夏传媒文化市场所缺失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及时调整建设新学科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近五年来,宁夏设有新闻传播学科的三所高校,每年的毕业生好几百人,实际在各新闻媒体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人数不足10%,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匹配的工作,另一方面传媒机构专业人才匮乏。以宁夏广电业为例,急需采编节目制作人才、传媒市场拓展人才、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出境记者和主持人。所招聘到的外地人才往往因水土不服而安不下心,本地人才向往外地的事业环境而外流,地方高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因实践能力不足、专业知识陈旧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广电媒体产业的发展亟待地方高校创新教学模式,重新思考新闻学科的建设,在媒介融合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策大背景下,宁夏高校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学科建设迫在眉睫。

4.重视联合社会力量广开办学渠道。第一要赢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与课题资金的支持,研究适合区域特色的地方高等传媒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第二要联合当地传媒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开设短期专业培训课程,研究行业前沿问题;开设新闻专业硕士研修课程,以提升当地传媒从业者的学历学位层次。第三要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传媒人才数据库,定向、定岗、定时培养当地媒体所需专业人才,针对性的实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第四要建立研究所开办专业期刊,推动教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从事新闻及相关行业的学者、从业者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第五要建立学生自我运营的电子期刊和广播电视台网站,理论结合实践,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实施以教师为总编辑的教学模式的更新。

四、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纵观近20年教育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开放办学”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宁夏地处内陆,经济文化欠发达,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成为地区经济的助推器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作为19世纪初期引进的新闻学,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传播学,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站稳脚跟的新兴学科――新闻传播学源于西方,包括人类传播科技的一次次突破,都深深刻有着国际传播的烙印,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是中国新闻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地处西部内陆的宁夏高校新闻学教育需研究的问题。

1.重视技术应用为学科发展打牢基础。任何传播,离不开传播方式、媒介和信息存在。西方国家传播教育的专业划分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按传播方式划分,一种是按媒介种类划分,一种是按信息类型划分。但无论东西方以怎样的方式来分割专业,都离不开对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因此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讲,有关传播科技的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除计算机以外的各种现代传播科技知识,以网络传播为中心的各种现代化电子传播、出版技能都尽可能加强。

2.重视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师资队伍。新闻学是应用性学科,一方需要吸收那些具有媒体从业实战经验的媒体人从事教学活动,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没有经过良好学术规范训练的“半路出家”的师资,他们自身的局限性,使接轨于国际化的新闻教育教学难度加大。因此鼓励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在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提升自己,打开国际化视野尤其重要。

3.加大新型实验设施的投入。21世纪的新闻教育,必须有“高投入”的观念,[5]要购置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过去那种廉价的新闻教育观念必须抛弃,学生如果不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技能,就无法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对于宁夏各高校,这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尽管每年对文科试验室设施也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却不能化零为整,尤其是电子技术更新的速度太快,不能以整体的思路建设试验室,就会迅速面临设备的陈旧与老化。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令这个世界充满生机和风险。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不断翻新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人们对“技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性。“技术崇拜”已成为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化语境中高校新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与创新已经跨上了时代的战车,宁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越.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接受人民网采访[EB/OL].2010-06-12(C).

news.省略/zgjx/

[3]孙旭培.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M].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实施主体 实施途径

一、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界定

媒介素养教育是舶来品,大多数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国内比较多的学者使用媒介素养教育的说法,当然也有其他的称谓。

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说媒介素养研究偏重理论,那么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这一理论研究的实践化应用,所有媒介素养的研究最终都要落实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上来。通过此项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

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

从长远看,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不过,就目前的现实来看,社会力量,尤其是其中的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应该成为现阶段的建构主体。就大学而言,处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地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自然得风气之先,应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最早、最普及的地方。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的思考

1.依托新闻学院或传播学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传播学成为一门显学,各大高校争相创办新闻传播专业,促使该专业蓬勃发展。2005年,中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而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较多的是新闻传播学者,开展调查的也是新闻传播学院,开设课程的也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年10月1日,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正式开通。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自2000年以来,国内若干机构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一些实证调查。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针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状况调查;2004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河北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了媒介素养调查;200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上海松江大学城内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调查;同年,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多家高校联手对豫鄂赣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调查。

鉴于这种发展情况,应该以新闻学院为依托点,在新闻学院探索形成一套合适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然后推广到其他专业。在具体的操作中,尽管新闻学院开设此课程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内容必然和新闻专业学生不尽相同。比如,对于新闻专业学生而言,新闻业务,即采、写、编、评是其主要内容,占了相当的学识,作为媒介素养内容介绍给学生时,是否也需要这么多学时。

2.媒介素养课程设置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培养师资比较容易。1999年起,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把媒体素养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入课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体素养教育从司法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体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体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

作为最早开始研究媒体素养的国家,英国到1991年已有1/3的学校实施进阶媒体研究课程,并有超过1/3的中学毕业生参加媒体研究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媒体教育不但成为国定课程的核心之一,也在学校教育及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上获得师生相当程度的认同。而且,英国的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进入高等学府,成为传播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至此,英国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覆盖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全过程,并逐步成为终生学习的重要内涵,成为正式教育体系中有名有实的教学科目。

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内容融入或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增加新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在新西兰,媒介素养教育一般合并在语言课程中讲授。

笔者认为,就所有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原则,采取单独开课和融入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该先从选修课开始,然后慢慢上升到校级必修课。对大学而言,教育部的要求是给学生开设尽可能多地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再增加一门选修课对学生是增加了一个选择的对象,是对学生有利的做法。再者,从大学授课内容来看,有些课程已经涉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计算机课程。但是涉及内容不多。再开一门选修课,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

3.寻求社团支持,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学生在大学中的良师不仅仅是老师和同学,还有校园社团,这也是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一员。在大学,社团是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多方面才能的重要领域。学生社团非常活跃,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有200个学生社团活跃在大学校园至于媒介素养方面的活动,有些社团其实正在做这些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团的力量,和社团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唤起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充分利用社团的现有条件,培养其能力。

媒介素养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来见讲授。但和任何一门课程一样,书本都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为了更好的获取知识,必须要拓宽来源。媒介素养培养也是如此,要加强和社团的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媒介素养,尤其是批判能力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9.

[2]郑保章,柴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新闻记者,2005,(6).

第7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 案例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71-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列举和分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上真实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通过师生的互动,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观察能力、运用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当前,在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已开始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它和新闻专业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相契合,成为了可行且必须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但纵观现今部分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在选取案例时,一是缺乏针对性和独创性,二是将案例与举例二者相混淆,这就致使案例教学没有发挥其效用。为此,本文着重探讨新闻专业教学中案例运用的策略。

一 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有针对性、典型性、争议性和时新性

教师在选取和布置案例时,不是随意选取,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事件背景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并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征、实际层次和接受能力,选择适于学生接受且适于课堂教学的案例。(2)要选取有代表性、有价值的典型新闻事件,要能涵盖所要教授的新闻理论和知识点,并使学生将学到的新闻知识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3)要选取具有争议性的新闻事件,能让学生产生两难情境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产生冲突和争议的过程中,最终透过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发现其本质。(4)应选择能够反映新闻前沿,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过早或过晚的新闻事件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同时,要求所选取的案例,能让学生根据老师所创设的真实案例情境中去感受和思考问题,或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思考事件,或是以记者的身份对新闻案例的现场报道、自己在新闻事件中的立场如何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判断,最终通过相互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二 课堂教学上教师的引导要恰到好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满堂灌”,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将案例运用于新闻专业教学课堂,就要求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这里所说的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并不是指教师创设案例后,就放任自流,任学生自己经历课堂的全过程,这就会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在新闻专业中运用案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当好学生的引导者。当然,教师何时引导、何处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保证其讨论问题得以顺利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将敏感的新闻事件联系实际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敏感新闻的来源、焦点、当事人的矛盾及受众的两难选择等问题;当学生经过思考并初步得出结论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支撑材料的选取、同类新闻事件的归纳方式等;当学生经过讨论和研究后试图解决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要多尝试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处理新闻事件,同时要尽可能地预见处理后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只有教师在课堂上的适时引导,才能在学生思维顿塞时为其启迪,从而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最终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师要重视案例库的编制和更新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类型、内容和特点,案例是否与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学生自身情况相契合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在课后,教师应编制一本有自身教学特色的案例库,它也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要多看国际和国内的报纸杂志,然后根据教学需要编制案例;将平时搜集到的案例,去粗存精,将内容翔实、依据充分的资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编成案例,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册,用以辅助教学。同时,教学案例的更新很重要,生动鲜活、及时性强的案例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教师就要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案例库,保证学生能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到一线、最前沿的新闻信息。

四 教师总结分析案例时要深入透彻,且应对学生给予积极评价

教师“抛”出案例,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和交流后得出处理新闻事件的结论,最后的环节就是教师要总结分析案例的是与非等。在关键的环节,要求教师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思维清晰,切忌模棱两可,含含糊糊。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学生难以分析和处理的新闻事件,教师则要条理清楚地帮学生梳理出思路,要抓住案例当中所反映的问题本质,深入透彻地与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了解。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阅历不足等原因,对新闻事件的判断难免出现偏差,但无论如何,对学生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肯定其长处,对其多鼓励、少批评,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新闻敏感力,使其自主学习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水平得以提升。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闻专业教学上运用案例,可以将新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并处理新闻事件等各方面的能力。但当前新闻专业运用案例教学仍属于一个新生现象,它仍待我们更多的新闻专业教学者和相关的教育专家们去关注和研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案例教学法可为更多的新闻专业教师们所运用,使之成为广大传媒学子们吸取新知、训练思维和拓展能力的重要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闻叙事;叙事角度;叙事方法

新闻叙事学是在新闻学和叙事学的碰撞和融合中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传播的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叙事行为。新闻叙事是对事件和事件场景的复述,是对历史或事实的还原,在此复述和还原过程中,真实是生命,其叙述结构往往是简单明了的逻辑顺序往往是单一的语言运用往往冷静以求客观。

一、叙事者

1.传统新闻叙事中的叙述者

叙述者,是叙事文内故事的讲述者。众所周知,记者与新闻事实经常处于“异时异地”状态,对新闻事实的采访大多为“事后采访”,需要借助与新闻事实相关的人才能完成叙事。另外,我们最终看到的新闻文本是编辑对记者采写的新闻或多或少改动的结果。因此,新闻叙述者应包含记者、采访对象和编辑。根据记者在新闻文本的介入程度,记者是叙述者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缺席叙述者,指记者像摄像机一样客观记录“观察”到的一切,语言色彩呈中性,让受众意识不到叙述者发出的声音。二是隐蔽叙述者,即新闻事实完全由记者来讲述,但记者并不出现在新闻中,而是隐于“幕后”。三是公开叙述者,它又分为旁观的叙述者和参与的叙述者。旁观的叙述者,指记者不是事件的参与者,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眼前故事;参与的叙述者则是记者成为新闻事件中的人物,这在“个人亲历性报道”中十分常见。从受众角度来看,记者是缺席叙述者或隐蔽叙述者,新闻文本显得冷静客观;而记者是公开叙述者,则具有交流性、亲近感,其感染力也较强。“采访对象”也是新闻文本的重要叙述者。新闻采写一般具有事后性,要准确详细地叙述新闻事件,就离不开当事人、见闻者以及与此有关部门人物等采访对象的叙述。新闻文本中的采访对象承担了部分甚至是完全的叙述人角色,这在专访新闻类型中尤为明显。编辑是否担当叙述者,需根据新闻修改的程度大小而定。

2.叙事主体的变化

新闻叙事的主体有精英和大众之分。所谓精英,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自古以来不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资源,而且掌握着信息的传播渠道,掌握着叙事的话语霸权,一直是新闻叙事的主体。而作为新闻受众的大众,只是被动的倾听者、阅读者和接受者。但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体资源的垄断性受到根本颠覆,新闻叙事不再是一个垄断性的职业,而成为普通人可以参与的大众化活动,普通公众渐渐成为新闻叙事的主体叙述者,非记者可以拍摄社会新闻,非名人可以拍摄个人传记,非专家可以开设博客获得了信息权力即话语权。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叙事,首先是一种平民叙事。其次,大众文化使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叙事成为个体化叙事。以前掌握叙事霸权的叙事者,其实并不是一个个体化的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群体代表的存在。他们的出场,传播着国家、政党、地区、单位等集体的声音,代表着集体的立场,并充当着一个“把关人”的角色。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众只需要支付微小的一点费用,就可以在一个广阔的信息空间中获取信息,并依托于电子邮件等通信方式进行双向交流性质的信息传递与回收,就可以成为新闻叙事的参与者乃至讲述者,就可以成为新闻叙事的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可以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讲述新闻事件。个性化同平民化一样,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主体的两大鲜明特征。

二、叙事角度

1.零度焦点叙事

这种叙事又称全知视角叙事,这种叙事角度的叙述者无固定视角,不受视域限制,如同一个全知全能、无处不在的上帝一样洞察世间一切。这种视角的好处是灵活自由,可以对报道的事件作全方位、全景式的叙述,具有广度和深度,给人以权威感。

2.内焦点叙事

这种叙事叉称限制视角叙事,是以文本当中的人物作为叙述者的一种叙事角度。叙述者或是事件的主导参与者,或是事件的旁观者和目击者,因而只限于叙述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内焦点叙事又可以分为记者视角、当事人视角等方式。记者视角采用两方式展开:一种是用“记者看到”、“记者观察到”等格式,向受众介绍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读者较为客观的感受;另一种是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

3.外焦点叙事

新传媒时代的新闻叙事经验已经证明,由于零度焦点叙事过于依赖叙述者的主观性,所以容易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并因此而被新闻界摒弃。于是,具有目击者和旁观者意义的内焦点叙事和外焦点叙事,便成为大众文化时代展开新闻叙事和创新文体价值必然的视角选择。在这种基本的叙述策略下,新传媒时代的现代新闻叙事,便产生了许多技术性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探索以影像叙述为主要载体的叙述方式努力从细节捕捉反映历史原生态的瞬间,以增强叙述的现场体验;更加直率和坦露地表达了现代人的感性主义主张;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探索以故事化为主要目标的叙述话语直接使用读者熟悉的与有关表象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以及短语短句切割场面,以增强节奏感和可读性。他们充分运用事件、行为、场景等基本成分,确立合理的顺序,把握合适的节奏,进行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事件编排,例如删掉起承转合以及逻辑铺垫,以使新闻层次更加分明;他们经常使用陌生化手法完成事件叙述,以使读者重新审视事件过程,也经常用新闻人物的间接评论代替叙述者的直接评论,以增强新闻叙述的真实性。

三、叙述什么